60
60 1 福建师大附中(含原英华、华中、陶淑)《校友风采》 (第三册) 前言 福建师大附中以福州鹤龄英华中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陶淑 女子中学三所私立教会学校为前身,从最早创办于 1881 年的英华中学一路走来, 依托于深厚历史底蕴,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135 年来文脉相承,薪火相传…… 135 载栉风沐雨,135 载春华秋实,135 载桃李芬芳。 在光荣传统的熏陶下,在优良学风的润育下,我校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 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无数青年才俊从这里扬帆起航,走向八闽大地, 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五湖四海。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福建师大附中“以天下为 己任”的校训精神;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演绎着一曲曲附中学子文明、勤奋、求 实、创新的激昂乐章;他们用在各自领域里的斐然成绩,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他 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与荣光!我们应该为从这所学校走出的每一位校友祝福,为 他们加油,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建树而喜悦。 校友的成就是一所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的人格魅力、工作业 绩、社会声誉彰显了学校的培养质量,体现了学校的社会贡献;一位位校友的成 长史也成为一所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校友们的足迹就是学校文化的脉动、传播 与传承;一位位校友鲜活的人生,如同一条条支流,汇入母校的岁月长河,构成 母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校友更是母校的宝贵财富,一届届莘莘学子从母校走 出,贡献社会,回馈学校,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成为母校 薪火相继、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 五年前,适逢福建师大附中百卅华诞,学校在举全校之力筹办好校庆的同时, 组织力量编撰了福建师大附中《校友风采》(一、二册),介绍在社会上有广泛影 响力的各行各业的知名校友,旨在通过他们丰富、传奇和精彩的人生故事,展现 附中人的精神风貌,弘扬杰出校友的感人事迹,为新一代附中学子树立人生楷模, 激励广大校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发愤图强,开创新的辉煌。但囿于各种原因, 许多本应入编的校友的简介未能入编。今年学校在迎接 135 周年校庆之际,又续 编《校友风采》(第三册),以期进一步补充介绍校友中在各界的先进人物、代表 人物的事迹。 秉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脉搏。我们将以校庆为契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挖掘历史文化积淀,走富有内涵的发展之 路,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不断书写基础教育的新篇章!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6 9

前言...第 页 共1 60 页 福建师大附中(含原英华、华中、陶淑)《校友风采》(第三册) 前言 福建师大附中以福州鹤龄英华中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陶淑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第 页 共 60 页 1

    福建师大附中(含原英华、华中、陶淑)《校友风采》(第三册)

    前言

    福建师大附中以福州鹤龄英华中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陶淑

    女子中学三所私立教会学校为前身,从最早创办于 1881年的英华中学一路走来,

    依托于深厚历史底蕴,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135年来文脉相承,薪火相传……

    135载栉风沐雨,135载春华秋实,135载桃李芬芳。

    在光荣传统的熏陶下,在优良学风的润育下,我校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

    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无数青年才俊从这里扬帆起航,走向八闽大地,

    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五湖四海。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福建师大附中“以天下为

    己任”的校训精神;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演绎着一曲曲附中学子文明、勤奋、求

    实、创新的激昂乐章;他们用在各自领域里的斐然成绩,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他

    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与荣光!我们应该为从这所学校走出的每一位校友祝福,为

    他们加油,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建树而喜悦。

    校友的成就是一所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的人格魅力、工作业

    绩、社会声誉彰显了学校的培养质量,体现了学校的社会贡献;一位位校友的成

    长史也成为一所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校友们的足迹就是学校文化的脉动、传播

    与传承;一位位校友鲜活的人生,如同一条条支流,汇入母校的岁月长河,构成

    母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校友更是母校的宝贵财富,一届届莘莘学子从母校走

    出,贡献社会,回馈学校,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成为母校

    薪火相继、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

    五年前,适逢福建师大附中百卅华诞,学校在举全校之力筹办好校庆的同时,

    组织力量编撰了福建师大附中《校友风采》(一、二册),介绍在社会上有广泛影

    响力的各行各业的知名校友,旨在通过他们丰富、传奇和精彩的人生故事,展现

    附中人的精神风貌,弘扬杰出校友的感人事迹,为新一代附中学子树立人生楷模,

    激励广大校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发愤图强,开创新的辉煌。但囿于各种原因,

    许多本应入编的校友的简介未能入编。今年学校在迎接 135周年校庆之际,又续

    编《校友风采》(第三册),以期进一步补充介绍校友中在各界的先进人物、代表

    人物的事迹。

    秉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脉搏。我们将以校庆为契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挖掘历史文化积淀,走富有内涵的发展之

    路,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不断书写基础教育的新篇章!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6年 9月

  • 第 页 共 60 页 2

    《校友风采》(第三册)编辑说明

    一、我校于 2011年庆祝建校 130周年时,曾编印了《校友风采》(第一、

    二册)。由于当时编印《校友风采》工作的确定时间较晚,因此这项工作过于仓

    促。只能在 2001 年编印的《校志》中“部分校友简介”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补

    充资料的来源,其一是通过网络渠道,对在《校志》中已有简介的校友进行搜索 ,

    发现新资料后加以充实;其二也是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若干《校志》中尚未入选

    而又符合入选条件的校友的事迹介绍,予以选用;其三是请各届校友的负责人帮

    助推荐人选及编写介绍材料;其四是在师大附中网站上及致校友函和《附中通讯》

    中发布相关信息,以期符合入选条件的校友能将自荐材料寄来。尽管采取了以上

    措施,但总的来说从上述渠道获取的资料仍十分有限,结果导致:一是原有《校

    志》中“部分校友简介”的内容仍补充或更新不多,不能完整反映出各位校友近

    10年来新的成就;二是新入选的校友人数太少,入选校友的“面”不够广。

    二、在 2011年编印的《校友风采》(第一、二册)“编辑说明”中巳向广

    大校友说明,在 135周年校庆前继续编印《校友风采》(第三册),以期将第一、

    二册的未尽工作继续下去。并迫切希望广大校友及本校教职工(含离退休)予以

    支持,继续提供符合入选条件的信息与资料。之后有不少届别热心的校友及本校

    部分离退休教职工积极向校友会推荐应入编的校友情况,特此一并予以致谢。同

    时这期间不少媒体也陆续介绍本校校友的事迹,本刊均予以下载并编辑入册。在

    此基础上第三册终于如期在 135周年校庆前完稿。

    三、尽管如此,由于主客观原因,许多本应入编的校友情况由于编写组尚

    未得悉,因此第三册中总体来说,各届别入选的人数不够均衡,尤其中青年校友

    的比例仍太少,对此编写组深感遗憾。值此,迫切希望广大校友,尤其中青年校

    友能一如既往积极向我校校友会推荐或自荐符合条件的校友的有关信息,以便将

    来继续编印《校友风采》时予以入编。

    四、凡《校友风采》(第一、二册)或第三册中巳入编的校友,在继续编

    印《校友风采》时就不再重复入编。虽在入编后有的校友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或因各种原因原来巳取得的成就没有得到报道,但囿于篇幅限制,还是不再重新

    入编为宜,但其确需补充的内容可通过其他方式予以弥补。特此说明,敬请有关

    校友予以理解与谅解。

    五、2011年 130周年校庆时,我校编印的《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师谱》

    与《校友风采》系相配套的,因此二者入编的人选不重复。本次编印的《校友风

    采》(第三册)也同样与《名师谱》入编的人选不重复。

    《校友风采》编写组

    2016年 9月

  • 第 页 共 60 页 3

    目录

    一、 革命英烈(增补) ―――――――――――――(1页)

    二、辛亥革命老人(增补) ―――――――――――――(5页)

    三、曾在本校任教过的校友(增补) ――――――――――(9页)

    四、老三校校友(增补) ―――――――――――――(14页)

    五、1951年合并接办后的附中校友(增补) ――――――――――(40页)

    (一)50年代 ―――――――――――――――― (40页)

    (二)60年代 ―――――――――――――――――(55页)

    (三)70年代 ―――――――――――――――――(70页)

    (四)80年代 ―――――――――――――――――(80页)

    (五)90年代 ―――――――――――――――――(90页)

    (六)2000年后 ―――――――――――――――――(92页)

    六、附录:《校友风采》第一、二、三册入编校友名录――――――(94页)

  • 第 页 共 60 页 4

    一、 革命英烈(增补)

    陈子范 (?—1913)字弥生。福州市人。中国同盟

    会会员。早年曾在英华书院就学。青年时学习海军,曾

    服务上海海关。1903 年春,林森偕同陈子范等多人在

    上海三山会馆组织革命团体“旅沪福建学生会”,林森为

    会长 。许多闽籍优秀青年都加入学生会。不久,又设分

    会于福州。著名的黄花冈烈土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也

    均为福建学生会会员。1905 年,同盟会成立,林森与陈

    子范等均入会。成为同盟会一股中坚的革命力量,为辛亥

    革命事业作出不容低估的贡献。1909 年,陈子范参加柳

    亚子、陈去病等组织的“南社”( 南社,是辛亥革命

    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1911 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将革命重心转向长

    江流域,准备在中部地区发动起义。位于战略要地九江的起义准备工作日臻完善,

    林森与上海的陈子范、湖北的詹大悲建立联系,积极协助陈其美予以策应。武昌

    首义之时,孙中山尚在美国,黄兴亦在香港,林森与陈子范系指挥与稳定全局的

    关键人物。1912 年,同盟会在南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并选定各省

    代表,其中陈子范为福建省代表。1913 年陈子范积极参与策划“二次革命”,

    失败后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不料在一次制造炸弹时引起爆炸,牺牲于上海。

    林森为其营葬于西湖孤山,永表芳烈。陈子范、林述庆、杨韵珂被并称为“辛

    亥福建三烈士”。 陈子范生前有不少诗作,1917 年吴江柳弃疾出版社为之

    出版了《陈烈士弥生遗集》。

    刘尧宸(1894 —1925)福州市平潭县人。北伐战争革

    命烈士。曾先后就读福州仓山培元书院(培元书院后并入福

    州英华中学)、清河第一预备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1924

    年 5月 5日起,先后与叶剑英、邓演达、聂荣臻、恽代英等

    担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教官,戎马一生,军功卓著,成为孙

    中山先生麾下一员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虎将。刘尧宸 1906

    年加入辛亥革命团体桥南体育会。1911年 3月加入中国同

    盟会,当年参加武昌起义,1913年参加讨袁护国战役,1917

    年 7月反对张勋复辟,显示其军事才干。1921年 12月任孙中山大元帅卫队团司

    令部参谋长,翌年 5月随北伐军作战,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少将团

    长。 1925年 9月,蒋介石为第二次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兼政治部主任。刘

    尧宸率 2师 4团担任东征军中路攻击惠州城主力。他身先士卒,亲抬竹梯登城,

    三次中弹受伤,仍然坚持战斗,指挥若定,慷慨激昂。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年仅 31岁。在刘尧宸将军精神激励下,4团官兵攻入惠州城,取得了战役的全

    面胜利。1925年 10月 16日,国民革命军在惠州城(今中山公园)举行隆重的

    追悼攻打惠州阵亡将士大会,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宣读了祭文,总指挥蒋

    介石主持大会并和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讲了话,对刘尧宸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1925年 10月 21日,国民政府颁发命令,表彰刘尧宸的功绩,追授为陆军中将,

    并特辑《刘中将哀挽录》。至今,耸立在惠州市中山公园的“黄埔军官学校东江

    http://baike.baidu.com/view/88479.htm

  • 第 页 共 60 页 5

    阵亡烈士题名碑”上,中将刘尧宸烈士英名以大一号字体刻在 241名烈士英烈首

    行,格外醒目,熠熠生辉。他的英雄业绩收入《黄埔军校名人传略》。刘尧宸壮

    烈牺牲以后,除了召开追悼会外,还有蒋介石、李济深等题词,宋子文、孙科、

    何香凝等党、政、军要人及省港罢工委员会等各界写了挽联、祭文及政府命令等,

    以寄托深切的哀思。1980年 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共产党员刘尧宸为革命

    烈士。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设有陈列他的个人生平事迹专柜。对

    他的称谓是:孙中山的卫队参谋长。在众多的陈列柜中,唯有杨虎城将军和刘尧

    宸的展柜是单独陈列,可见其殊荣。

    趙乃俊 (1905 —1937.9)福建省晉江市人。抗日战

    争航空烈士。曾就读英华中学。中央航空學校第五期航空

    班學生。空军少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对日空战。1937

    年 8月 13日,中国空军由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

    赵乃俊等人驾 15架飞机,在吴淞口上空与日本侵略军飞

    机大战。并轰炸在吴淞口的日军舰队,重伤一艘日军舰。

    8月 15日,日本侵略军出动大批日机:向我沿海一带空军

    基地,发动了进攻。我空军与日本飞机,在空中展开了远

    东历史上第一次大空战,我空军共击落敌机三十架,击伤

    多架。其中赵乃俊与战友徐汉灵联合击落敌机一架。1937

    年 9月趙乃俊驾机在河南南阳至方城附近遇大霧撞山失事殉职。1995年 9月,

    在紫金山北麓由原国民政府建设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的上方建成抗日航空烈士

    纪念碑,镌刻着中外航空烈士的英名,赵乃俊的英名在纪念碑中国烈士名单中。

    吴其璋(1909 —1944),福建省闽清县人。抗日战争

    英烈。系美国飞虎队英雄吴其轺的胞兄。吴其璋自小受到

    良好教育,他在诗巫完成小学教育,回国就读于福州英华

    学校,初中毕业后考入福州青年会高中。以优异的成绩从

    高中毕业后,吴其璋返回诗巫,在当地侨办华文学校任教

    师,曾任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光华中学校长。1934年春,

    吴其璋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到祖国,同年 9月,考入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为第十一期学员。毕业后,进入中国

    第一支化学兵部队——军政部学兵队。1939年 7月,吴其

    璋学习结业,留在学兵队任中尉教官。1939年 9月,吴其

    璋编入学兵总队第一团,任迫击炮连上尉副连长。1942 年,中国驻印军总指挥

    部成立,学兵总队主力从昆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援装备,编为驻印军总司令部

    直辖化学兵团(后改为重迫击炮团)。吴其璋率连进入印度后,任中国驻印军直

    辖化学兵团第一团重迫击炮连少校连长、直辖重迫击炮团迫击炮连少校连长、独

    立第一步兵团重迫击炮连少校连长。他和战友们一起在驻印军总指挥部直接指挥

    下配合驻印军的兄弟部队,消灭了日军大量精锐部队,收复了缅甸大部地区,并

    配合国内远征军,打通了滇缅路国际通道。吴其璋在随孙立人将军率领的新一军

    攻克缅甸八莫一战中壮烈牺牲。他和战友们的牺牲换来了八莫攻坚战的重大胜

    利。吴其璋牺牲后安葬于缅甸八莫城外,墓碑下方刻“吴其璋之墓”,墓碑上方

    在国民党党徽下刻有“浩荡英风”四个大字。国民政府追授他为中校。

  • 第 页 共 60 页 6

    二、 辛亥革命时期志士(增补)

    徐季钧 (1858 —1936) 闽清县人。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南洋地区

    闽籍华侨领袖、东南亚杰出的华侨报人。徐季钧系清末秀才,大约在 1884-1892

    年到福州鹤龄英华书院任教 8年,与外国人多有接触,从中了解西方国家先进的

    社会制度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后,产生了强烈的反清革命思想,毅然于 1893 年举

    家南渡新加坡,先后出任新加坡《 叻报》、《日新报》主笔,参与创办《天南新

    报》,曾任马来西亚《槟城日报》总编辑。这些报纸立论严明公正,反对列强侵

    略中国,为祖国人民伸张正义,获得广大华侨拥戴。1907 年,徐季钧在南洋首

    倡福州公会,并被推举为首届会长。对于新来南洋的福州各地乡亲,都大力协助

    安置。1907 年福州发生水灾,福州行船馆和福州侨民筹款赈济家乡,间接萌起

    本地福州人设立会馆互助的心意。在徐季钧等人发起下,福州会馆于 1910 年创

    立。徐季钧并连续多届出任福州会馆正总理。1909 年,新加坡成立福州商业公

    会,徐季钧又被推选为会长,对南洋发展经济,繁荣市场作出巨大贡献,成为当

    地闽籍华侨领袖。徐季钧对华侨公益事业十分热心。1926 年,沙捞越当局限制

    侨汇,不让华侨汇款济家,徐季钧令子徐叔超亲赴英国伦敦向皇家提出抗议,经

    交涉获准,迫使沙捞越当局撤销禁令,允许华侨自由汇款。1931 年,国内一些

    地区发生洪灾,徐季钧在新加坡组织中国难民筹赈会,再次筹款救济国内灾民。

    1936年徐季钧病卒南洋。

    杨树庄 (1882 —1934) 字幼京,福州市人。辛亥革命及北伐战争时期海

    军界功勋人物之一,曾为国民政府第一任海军总长,海军上将。为福建连城芷溪

    名贤杨簧后裔,系冰心老人的表侄。曾在英华中学就学过。1903 年于广东黄埔

    水师学堂第八届驾驶班毕业后,出任大副。辛亥武昌起义后,海军归附时, 为

    “湖鹰”鱼雷艇艇长,历任“通济”、“应瑞”、“楚观”、“海筹”各舰舰长。

    1921年 11月 7日,授海军少将。1923年 1月,任练习舰队司令兼闽江警备司令。

    1924 年 4 月,兼任闽厦警备司令;同年晋授海军中将。1925 年 2 月,升任海军

    总司令。1927 年 3 月,率海军归附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定都南京后,选任国民

    政府委员并兼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7 月,兼福建省政府主席。1929 年 4 月

    12日,海军部成立,任部长,并授海军上将。1931年 12月,因病先后辞去海军

    部部长及福建省主席职,专任国民政府委员,在上海养病。1933年 11月“福建

    事变”后,杨树庄与林森等六人奉派为审核福建党务委员。1934年 1月 10日,

    杨树庄在上海寓所因病逝世。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海军下半旗志哀三日,并下褒扬

    令,称其“十六年北伐之役,首率海军,响应义师,促成统一,嗣任海军部长,

    又主政闽省,宽猛得中,抚循著绩”,举行公葬典礼,葬于福州鼓山莲花峰。

    李心庄 (1882 —1958) 又名郁、昇章,号敬强,福州市人。中国同盟会

    会员。14岁为秀才,后肄业于福州鹤林英华书院(时名昇章)。1899年在文儒坊

    卢家祠“福州蒙学堂”任英文和体育教师,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陈与燊、陈

    更新等均为他的学生,后在莆田涵江“崇实学堂”任教期间,进行反清救国宣传。

    后又赴上海公共租界新闸昌寿里创办“达文社’,并刊行宣传册,中有《瓜分惨

    祸预言记》与《福建之存亡》二书。1903年加入林森等组织的福建旅沪学生会,

  • 第 页 共 60 页 7

    被推为干事。李心庄当时兼任时报记者,以”达文社”为据点,革命党人多出入

    其间交换信息。1905 年同盟会成立,李心庄与全体福建旅沪学生会会员均转为

    中国同盟会会员。1912 年被任命为福建省首任电政监督。此后,曾任教于国家

    交通部部立大学等院校。旋以政府代表团专门委员参与华盛顿会议,继而担任中

    国出席第一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全权代表。经其力争,始获单独以“ⅹ”为中国电

    台呼号之首字,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出版有《周易正言》、《宋元明儒学案》等

    著作。

    方声涛 (1885.7 —1934.7)字韵松,福州市人。近代著名革命志士和民

    国早期著名军事和政治领袖,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系黄花岗 72烈士之一方

    声洞的胞兄。早年曾在英华中学就学。后在天津学习海军,再东渡日本,入振武

    学校。毕业归国后,在侯官小学任教军事训练科目。1903年与其弟方声洞一起

    参加“拒俄运动”。1905年再赴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年 8月,他和

    孙中山等人在东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又介绍他的夫人、弟弟、弟媳、姐姐、

    嫂子等相继入会,共同进行“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武装斗争。归国后历任云

    南陆军讲武学堂教官、广西兵备处会办、学兵营营长,驻四川 17镇军事总参谋。

    1913年 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方声涛任第三独立旅旅长,不久升师

    长。失败后逃亡日本。1915年赴云南,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军团长,后任驻

    粤滇军第四师师长。1917年 9月孙中山在广东成立护法军政府,他任大元帅府

    卫戍总司令。 10月随李烈钧率滇军入闽,任第六军军长,代理总指挥。1923

    年在福建大田任福建民军总司令,组建民军为将来的国民革命军做准备。1924

    年 9月赴广东,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谋长。1927年 1月北伐军克复福建,被举为

    代理福建临时政治分会主席。7月福建省政府成立,任福建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军

    事厅长。1930年代理福建省政府主席。1932年方声涛退隐。

    陈能光 英华 1896 届毕业生。1902 年陈能光等福州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

    知识分子联合组织革命社团“益闻社”,1905年以“益闻社”为主要骨干的“桥

    南公益社”(简称“桥南社”)成立,秘密进行各种革命活动。1906 年,同盟会

    福州分会成立,“桥南社”成为同盟会在福州的总机关。陈能光积极参与其中各

    项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振奋了福州反清志士的激情,于 11月 9日举行

    福州起义,并取得成功。接着成立福建军政府,陈能光任外交部长。1912 年 4

    月 20日,孙中山来福州时与福建同盟会部分同志合影,陈能光在第一排就坐。

    三、曾在本校任教过的校友(增补)

    林仰秀(1901 —1964)平潭县人。早年以半工半读毕业于福建政法学堂,

    擅长体育。曾获全国第一届运动会 12项全能冠军,并作为国家选手出席远东地

    区国际体育比赛。历任福州鹤龄英华中学、沈阳东北大学、上海吴淞海军轮机学

    校、福建协和大学等多所大中学校体育教员。福建师范学院成立后任体育系主任,

    兼任福建省足球协会主席等职。国家一级排球裁判。1957年福州市棋艺研究社

    成立,林仰秀任社长,组织指导福州市象棋活动,并为广大棋友提供一个活动场

    所。

  • 第 页 共 60 页 8

    林侔圣 (1904 —1978) 平潭县人。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先后执教于

    厦门集美中学,福州英华中学,福州女子中学。曾任三民中学校长,协和大学讲

    师。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清华大学政治学系。1945

    年,参与筹组联合国,作为中国的派出官员,担任联合国人权组织第一处处长。

    后病逝于美国。

    潘祖培(1906 —)(别名继武),闽侯县人。1927 年进入广州黄埔军校

    第六期炮科学习,期满后参加国民政府陆军第 31 师。曾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

    战争期间,他奉令前往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受训,结业后转任湖北襄阳师范学校、

    福建省立莆田中学、福州英华中学等校军训教官。1945 年 8 月,台湾光复后,

    任台湾电力公司警卫大队大队长,后改任资源委员会矿警大队长。退休后,热心

    公益事业,曾受聘担任台北市福州十邑同乡会秘书长三十余年、世界潘氏宗亲总

    会常务理事等。他办 90 岁寿庆时,台湾政要马英九、连战、宋楚瑜、王金平等

    人均题词祝贺。1988 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后,潘祖培第一次从

    台湾回到家乡闽侯南通泮洋村。1992年,潘祖培将已安葬在台湾 40余年的父亲

    的骨灰迁回泮洋村。当时,数百名村民排成长队,为其父护灵。2007年 11月 25

    日,百岁潘祖培先生回乡宴请全村宗亲祝贺其生日。当日,潘祖培还在福州的庭

    院草地上,亲手种下一棵心愿树(南洋杉树),并在树上挂上红色的许愿信条,

    上书“同胞盼统一,两岸共繁荣”。新华网、人民网、海峡都市报、福州新闻网、

    维普网、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等多家媒体及《黄埔》杂志均作了报导。

    穆蔼仁 (1920 —2005.12)美国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穆蔼仁大学刚

    毕业便于 1940 年自愿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远离家乡,历尽艰辛应邀来

    闽受聘在内迁至顺昌县洋口的福州英华中学任教,与师生同甘共苦。1941 年回

    美国后继续在大学深造一年,接着参军并曾任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中尉,后被派

    来华帮助中国对日作战,至抗战结束后回美国。1947 年 9 月,穆蔼仁带着妻子

    再次来到福建,夫妇同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穆蔼仁的第二个儿子彼得也于次年

    在福州出生,这份浓郁的情谊传到了下一代。后来彼得的两个女儿还分别起名“爱

    中”和“爱华”,一家三代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穆蔼仁在福建期间拍摄了大量

    的照片,还曾在鼓岭买了一套房子。1949 年,穆蔼仁全家回到美国。之后,他

    还多次来到福州。2004-2005 年,耄耋之年的穆蔼仁还来闽在福建武夷学院任

    教。并且多年来还慷慨捐助闽北上百名中小学贫苦学生上学。2005 年逝世之前

    他立下遗嘱:骨灰要撒到闽江。2015 年他的次子彼得与媳妇言灵将穆蔼仁的骨

    灰带到福州撒入闽江,遂其遗愿。

    李正午(1936 —)邵武市人。教授、研究员、英国皇家联盟科学院荣誉院

    士。195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期间 1959-1960年派到我

    校任教。后由福建师院调到福州大学。曾任福州大学纪委书记、省严复研究会副

    会长、福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主要业

    绩:长期从事社会科学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攻克多项研究课题。在全国和省级

    刊物发表 150 多篇文章,曾多次获奖。其中《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等 2

    篇文章,获全国征文奖;《故乡情思》、《科技教育学引论》等获省征文、专著一、

    二等奖。著有《校园诗词》、《教师诗抄》。主编与参加编写《风纪论集》、《中国

    诗歌》、《学生古文鉴赏辞典》、《芬芳桃李话当年》、《康乐经》及其续编等十多部。

  • 第 页 共 60 页 9

    曾获全国第六、七届“祖国颂”诗词大奖赛金奖,并荣获“全国百佳中华诗词家”

    荣誉称号。2015 年中国授予“一级文艺家”称号。曾荣获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

    光荣称号。

    程贤甦 (1946.7 —) 福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 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77—1978 年曾在我校任化学组教师。 1987 年进修日本

    国立大阪大学理学部高分子化学博士课程,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有关卟啉金属高

    聚物的研究成果被评为 1986 年日本高分子学会十大成果。曾先后在湖南省邵阳

    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师大附中、 福建师大高分子研究所任教,还曾担任日本国

    立大阪大学理学部客座研究员、日本迪克赫丘列斯公司(由日本大油墨化学工业

    集团公司和美国赫丘列斯公司合资企业)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福州未来高分子有

    限公司总经理兼任福建师大高分子所硕士生导师、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等职。共已发表论文 172篇,其中在美国、日本等高水平学术杂志和国内核

    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65篇。此外还申请 13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 4项。曾荣获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奖章、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称号。

    李 华 (1964.10—)女,山西省晋城市人。特级教师,福建省首届中

    小学教学名师、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首批基础教育省培专家、福建省

    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家。1987年 7月从福建师大政教系毕业分配进入福

    建师大附中任教,曾任年段长、德育处主任、教研室主任、校党委委员等职务。

    2015年 8月,调入福建教育学院,并成立福建教育学院“李华政治德育名师工

    作室” 。担任师大附中德育管理工作期间,成立旨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

    “释忧坊——班主任工作研究行动空间”学习共同体。利用“博客”、微信网络

    平台,开办家长学堂,提高了德育教育效果。提出“亲历政治”的教学主张,努

    力建构生命化的政治课堂。多次应邀到省、市教育学院及多个地区、学校开设讲

    座、岗位培训等。2013年其一节录像课被评为全国“德育精品课程”。2014年

    其一节录像课作为福建省名师网络优质课在教育厅网站展播。2014年 3月还为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设计开发并担任首席专家主讲其中一课程。多年来撰

    写教育、教学随笔和读书笔记 1500多篇,其博客的点击率近 180万人次。多篇

    教育论文或随笔获奖或发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福建教育》等多种刊物上。

    2014年 6月出版的个人专著《迷恋学生的成长——一个中学教师的德育思考与

    实践》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4年最受教师喜爱的 100本书”。2016年 1

    月出版专著《亲历愉悦的课堂——一个政治教师的教学思考与实践》。由其担任

    副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主题班会》一书在 2016年 3月出版发行。

    李华老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实践,参加并主持多项省级课题研究。 2007年 2

    月以来,由其倡议并组织的教师成长共同体“1+1读书俱乐部”,通过阅读名著、

    撰写笔记、在线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此《中国教育报》、《福建日

    报》、《海峡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做了专题报道,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

    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参加工作以来,曾获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福

    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州市中小学先进德育工作者、福州市“十大读书明

    星” 、2006年暑期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13年《中国教育报》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等荣誉称号。

  • 第 页 共 60 页 10

    四、老三校校友(增补)

    谢天保 英华 1896届(1875年 —?)字卫臣,福州市人。医师、中华民

    国外交官。他毕业于美国典化大学内、外医科,兼牙医科。1906年获医科进士,

    授学部主事。同年赴马尼拉参加菲律宾群岛医学会会议。1908年 1月任京师大

    学堂卫生学教员。后任长江巡洋舰队统制部军医长。中华民国成立后,出任海军

    部军务司医务科科长。1912年 10月 30日,作为海军部代表出席中国红十字会

    统一大会。1913年,调外交部任职。当年《中婆移民协定》签订,谢天保出任

    中华民国驻北婆罗洲的首任领事,后曾任职于驻新加坡、萨摩岛的领事馆。1923

    年,他任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

    殷雪村 英华 1898 届(1877 —1958)新加坡华人,祖籍江苏常州,生

    于厦门。14 岁起在厦门同昌药房习医,后迁居台湾。曾在福州鹤龄英华学

    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科学习。1898 年移居新加坡,在警察局任译员。

    1906 年在清朝驻新加坡领事孙士鼎支持下,成立振武善社(又称禁吸鸦片

    协会),一年内即收治鸦片患者 600 余人。1910 年设立疟疾诊所,免费为病

    人治疗。1911 年组织成立了新加坡第一个华人足球俱乐部。受封太平局绅。

    薛芬士 英华 1903 届(1883 —?) 祖籍福建思明(厦门),生于马尼拉。1890 年回国入福州英华书院读书。1904 年返菲经商创业,经数十年辛勤努力,成为菲律宾华侨富商,华侨领袖。抗日战争期间,曾任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马尼拉中华商会副会长、菲律宾华侨国难后援会执行委员、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

    委员会副主席。他一生热心华侨社会事务。在宿务 11 年中,创办中华会所(宿务中华商会之前身)、宿务华侨义山、崇福医院、远东俱乐部,倡设私塾(宿务

    中华学校前身)。1921 年任马尼拉中华商会副会长期间,为维护华桥权益积极与菲美当局交涉、抗争,出力良多。他一生热爱祖国,1928 年 5 月,日本出兵进犯我国山东省, 他发动菲律宾侨众积极捐款救助山东受难军民。 同年 10 月,他参与出资创办的航空学校在厦门五通乡正式成立,首批招收航空学员 100 名。1930 年该校归并广东航校,飞机及教学器材亦捐赠给广东航校。曾在厦门航空学校的许多学员,在抗日战争中加入中国空军,奋力对日寇血战长空。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由李清泉和薛芬士等领导的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发出倡议,组

    织菲律宾华侨抗战后援会,团结及动员侨胞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积极为中国的抗

    日事业募集经费,先后数次筹到巨款汇回国内,有力支持国内抗日战争。他还运

    用自己的影响及国民外交才能,对内团结华侨,对外争取菲朝野理解 ,提倡华菲亲善,消弭 菲人 的排华情绪,抗争各种排华法案 。1942 年 1 月,他被菲律宾日本占领当局逮捕。1943 年 2 月出狱后,即携眷远匿吕宋北端之富加岛,拒绝与敌伪合作,保持了民族气节。战后仍一本初衷,热心为侨界服务,大力宣传

    中菲友好,教育侨胞热爱第二故乡,忠诚与当局合作,以求菲繁荣稳定。

    黄孟圭 (1885.8 —1965.3)又名黄琬,福州市人。系英华书院创办人张

    鹤龄先生的外甥,曾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之后赴天津就读北洋大学堂,授法学

    士,执业律师。1917年,黄孟圭任厦门第十三中学(即今厦门一中前身)校长。

    1919 年 8 月,陈嘉庚先生在上海筹办厦门大学,邀请蔡元培、黄炎培、黄孟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5%BB%BA%E7%9C%81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B8%E5%8C%96%E5%A4%A7%E5%AD%B8&action=edit&redlink=1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6%AB%E7%A7%91%E9%80%B2%E5%A3%AB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B0%BC%E6%8B%89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B2%E5%BE%8B%E8%B3%93%E7%BE%A4%E5%B3%B6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C%E5%B8%88%E5%A4%A7%E5%AD%A6%E5%A0%82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C%E5%B8%88%E5%A4%A7%E5%AD%A6%E5%A0%82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7%BA%A2%E5%8D%81%E5%AD%97%E4%BC%9A%E7%BB%9F%E4%B8%80%E5%A4%A7%E4%BC%9A&action=edit&redlink=1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7%BA%A2%E5%8D%81%E5%AD%97%E4%BC%9A%E7%BB%9F%E4%B8%80%E5%A4%A7%E4%BC%9A&action=edit&redlink=1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9%86%E7%A7%BB%E6%B0%91%E5%8D%94%E5%AE%9A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5%A9%86%E7%BD%97%E6%B4%B2

  • 第 页 共 60 页 11

    等 10人为筹备委员。1922年,在陈嘉庚先生资助下,黄孟圭赴美,入哥伦比亚

    大学留学,1925 年毕业,获教育学硕士。1926 年应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杨树庄

    先生之邀,就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任内对扫盲工作不遗余力,发动各校教员,

    每晚义务为扫盲工作授课一小时,自已也亲自参加,以引起社会重视。1929 年

    初,黄孟圭移居上海,开设“黄琬律师事务所”。约两年后回福州,仍任福建省

    政府委员。1933年 11月,李济深、蔡廷锴等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

    华共和国”。 黄孟圭被委任为侨务委员。1934 年秋,黄孟圭因“闽变”一事被

    扣押,解往南京,监禁在市党部。后由徐悲鸿先生等出面营救而获释。1936 年

    夏,黄孟圭应菲律宾华侨领袖李清泉之邀,赴马尼拉任华侨中学校长,兼任福建

    省政府顾问。1939年 10月因菲岛时局吃紧,黄孟圭赴新加坡。1941年底新加坡

    沦陷。黄孟圭不肯出任伪职而连夜出走,不幸在印尼被拘捕入狱,受尽酷刑,直

    到日本投降才获释回到新加坡。1946 年 5 月,应澳洲悉尼大学邀请,前往讲授

    中文,历时六年。回到新加坡后,更热衷于教华侨子弟及外国人学中文,并发明

    简易学中文方法。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一度托人动员黄孟圭回国,终因他年事巳

    高行走不便而未能如愿。

    欧阳勣 (1886 —1974)字景修,福州市人。民国时期陆军少将。早年毕

    业于福州英华书院,因受民国海军上将萨镇冰赏识,得引荐至烟台水师讲堂攻读,

    于 1908年 2月毕业,系烟台海军学校第二届 19名毕业生精英之一。欧阳勣毕业

    后长期在海军任职,1937 年江阴保卫战爆发时已积功累迁至海军上校,时任中

    国海军第一舰队主力“海容”号巡洋舰舰长。 1937年 8月 13日,淞沪会战爆

    发。几十架日机不断的轮番轰炸,“海容”号等中国海军各舰浴血奋战,殊死抵

    抗。亲临要塞观战的德国顾问法尔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

    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在空袭中失去大多数主力军舰以后,剩下的舰艇因为

    防空火力薄弱,难以御敌, 9月 25日夜,“海容”、“海圻”、“海筹”、“海

    琛”号在江阴封锁线集结完成之后,奉命沉于江阴封锁线,以阻止日军沿长江而

    进。随后欧阳勣被任命为江防副司令兼参谋长,负责在湖口各处山岭水边安装炮

    台,布置水雷、鱼雷等。长期以来由于条件艰苦,工作繁重,欧阳勣终因日夜奔

    波而积劳成疾。后经申请获准提前引退。汪精卫伪海军部曾数度邀他任职,均遭

    拒绝,高风亮节,堪为表率。抗战胜利后,美商又以巨金聘请他出国亦被拒绝。

    1946年 7月 31日,欧阳勣被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任命为陆军少将。解放前夕,欧

    阳勣弃暗投明留在了上海。解放后,欧阳勣长期以民主人士身份在新中国建设中

    奉献自己的余热,连续四届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一直到 1974年 4月病逝。

    王范庭(原名王乃模)(1889 —1948)福州市人。曾入读英华书院。1908

    年入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步兵科,1909 年毕业。1913 年考入北京陆军大

    学,1916年毕业。1920年起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参加中原大战。1933年后任

    二十六路军总部参谋长,率部抗击日军,参与指挥台儿庄大战,并参与武汉会战、

    随枣战役、枣宜会战等。1946年病退回福州,1948年病逝,被追授为陆军上将。

    许显时(1896 —1986.12)别号成谋,闽清县人。少时就读于福州培元学

    校(该校后并入福州英华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 3期毕业。1922年任福

    建自治军第 6路司令部参谋长兼 16支队支队长,1925年任福建靖国军警卫总队

    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团长,配合北伐军在福建作战,后升任师参谋长,1928

  • 第 页 共 60 页 12

    年秋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1931年,许显时捐资兴建家乡钟石小学,

    并把投资闽永公路的 15股股权捐赠钟石小学,作为该校的奖学金。此外,还捐

    资给新壶、金山等小学。此后逐年从自己的薪水中抽出相当部分,资助池步洲等

    留学生完成学业。1932年 12月,福建省政府改组,许显时去职。次年秋,出任

    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鉴于大西北交通不便,许显时到任伊始,便动工

    修建兰州分别至西安、宁夏、青海等地三条公路,且仅用两年多时间便全部竣工。

    1937年 7月任中央资源委员会专员,不久调任第 8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兼

    经济作战处处长,旋调兼第 8战区军事工程处处长。1946年辞去军职,闲居福

    州,1948年春任福建省银行总经理,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

    会(即后来的“民革”)。他任用中共地下党员陈纮任香港分行经理,刘子崧任省

    银行主任秘书,掌管机要。在中共华南局的安排下,经许显时、陈纮、刘子崧的

    共同努力,使总行的全部财产解放后完整、顺利地移交给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

    后许显时历任福州市政协副主席,福州市副市长,民革福州市委主委,福建省政

    协副主席,民革福建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委员。许显时至耄耋之年,仍不辞辛劳,

    亲自联系、接待“三胞”,引进侨资,还积极帮助落实党的统战政策,为“四化”

    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王逸慧 英华 1918 届(1899 —1958) 福州市人。 1912 年入福州英华书

    院就读,1918 年毕业考入福州协和学院,后转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

    博士学位。后赴美,进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进修外科。同年底,转霍布金斯大学

    医学院学习妇产科。1928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1935

    年,任上海医学院妇产科教授,主任。1937 年,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妇产

    科教授,兼任该校宏仁医院妇产科主任。1952 年,任第二陆军医院(后改名为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是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华医

    学会理事,主持陕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的工作。著有《妇产科讲义》等专著和《脐

    带血及胎盘粉》《子宫输卵管造影》《月经紊乱之内分泌疗法》等论文 33 篇。

    其中论文《脐带血及胎盘粉》发表于苏联《临床医学》1955年第一期。

    洪 绅 英华 1918 届(1899.5—1969.7)又名书行,闽侯县人。1919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20 年赴美留学,1923 年毕业于纽约壬色利工科大学,先后在美多处任工程师,系美国铁路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会

    员。1927 年回国,先后担任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福建省公路委员会委员、省水利局局长等职。1929 年举家迁往南京,受邀担任国民政府建委技正(总工程师)、设计课长等职,负责全国铁路的勘察、设计、督修、验收等工作。1935 年应清华大学之邀担任土木系教授。1937 年春回铁道部任新路建设委员会技正。抗战爆发后,应邀担任广西大学工学院院长。1939 年夏应召任湘桂铁路总工程师,并兼任粤汉铁路鲤鱼江大桥工程处处长。1940 年 5 月,担任交通部技正。1945年春,奉派往美国考察交通建设。1946 年就职于交通部路政司。1949 年洪绅辞职往香港任教于辅仁书院。上世纪 50 年代初洪绅携眷赴台后,被聘为简任技正、技术处长。1952 年,“美援技术委员会”成立,洪绅任代理主任委员,直接参与重大工程的建设工作,其中包括台湾西螺大桥。之后,洪绅因健康原因不能担任

    实职,改任台湾“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专职顾问及几个部委出国人员的考选委

    员会委员等职。洪绅专业功底深厚,对祖国交通建设深入研究,曾先后发表了诸

    多有关经济和工程方面的专论。

    http://baike.baidu.com/view/626758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300989.htm

  • 第 页 共 60 页 13

    高诚学 英华 1919 届(1897 —1943) 平潭县人。先后就读于福州英华中

    学、福州协和神学院,福建法政专科学校、北京燕京大学农学院。历任平潭县政

    府教育科督学、福建省府参议员等职。在十九路军发动的“福建事变”期间,担

    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福清筑堤养淡督工处主任。第二次

    国共合作期间(1938.3-1943.11)出任福建省福安县县长,在任期间,重视科学、

    教育、卫生、体育、环境绿化建设,积极推动农村改革。为改变福安县贫穷落后

    的面貌,他积极组织垦荒造田,植树造林。高诚学还通过多方筹资,在福安创办

    现代化农场,命名为“归田农场”(现为福建宁德市农科所)。成功推广良种猪,

    百姓称其为“诚学猪”,后成为福建省十大良种猪之一。高诚学在白沙分场内设

    立“私立福安韩阳初级农业学校”(该校为现宁德市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引进家

    畜新品种为农家增加收入。还组织创办了制茶厂、福安茶业职业学校,修筑蓄水

    渠、发展种植各种果树、引进多种绿化树种。他还重视医疗卫生,创办的卫生院

    是现今闽东医院的前身,现成为闽东一流的医院。他还积极组织群众体育活动,

    连续于 1939 年、1940 年和 1941 年三次举办福安县民众体育运动会,举办闽东

    第一届运动会, 1943.11.29高诚学不幸遇害身亡。

    蔡学团 英华 1920 届(1900 —1969) 福州市人。1920 年考入北平税务

    专门学校, 1923年,到厦门海关见习,后升为帮办。1935年,任闽海关缉私课

    负责人。1942年,调往设在重庆的海关总税务司署,任税则科代理税务司。1946

    年,海关总税务司署迁回上海,蔡学团任人事科额外税务司。积极帮助中共地下

    党员林大琪等人开展工作。1947 年又协助林大琪脱险。1949 年 1 月,调往江汉

    关任税务司。武汉中共地下党要他保护好关产,迎接解放,蔡学团慨然允诺。海

    关最高当局令江汉关四艘工作船调往大江以南的长沙,蔡学团采取拖延办法,不

    下开航命令。当时鄂豫蜀三地委城工部急需器材,通过江汉关职员、武汉人民解

    放先锋队成员郭志达和海济轮大副黄运昌,以保护关产为由拆卸该轮无线电话设

    备,遭到船长和巡江事务长的制止,蔡学团得知后,立即批准拆卸,支持黄运昌

    的行动。国民党军队逃离武汉前夕,要征用江汉关四艘工作船,蔡学团设法予以

    抵制,保护了关产。在武汉解放的第二天,他高举“江汉关”的门旗,参加庆祝

    解放的群众大游行,并把江汉关移交给人民政府。解放后,受任武汉海关顾问。

    后历任外贸驻中南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室副主任、湖北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科

    长。蔡学团为人正直磊落,待人谦恭宽厚,举凡抗日、赈灾、济贫无不慷慨解囊。

    1962年退休后,回福州定居。“文化大革命”中,于 1969年含冤逝世。1980年,

    政府为其平反昭雪,骨灰安放于福州革命公墓。

    陈懋恒 华中 1927 届(1901 —1969)字穉常、珊,号荔子,福州市人。

    陈宝琛弟陈宝瑄之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谙经典史籍、易学,能背诵十三经(十

    三部儒家经典)中的十一经,工诗词骈文尤擅文史,通琴棋书画。1928 年考入

    燕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顾颉刚和钱穆,在京期间撰著《明代倭寇考略》、《春秋考

    异》、《清代地理沿革表》。先后执教于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光华大学、上海

    美专等校,与中国女子画会陈小翠、陆小曼、周炼霞等女画家交往甚密。1940

    年为其兄陈懋鼎续译《枭雄记》、整理《槐楼诗钞》,编写《闽县螺洲太傅陈公年

    谱》、小说《铁网珊瑚》、《姚长子》及戏剧《乌孙公主》等。1954年应顾颉刚约

    请,著《中国上古史演义》出版,该书由顾颉刚作序,曾被列为全国中专学校学

  • 第 页 共 60 页 14

    生必读书目,至今累计出版 9 次,成为半个世纪罕见的史学畅销读物。1953 年

    撰《秦楚演义》、《史可法》,点校《明史》等。1955年赴北京协助邓之诚整理《中

    华二千年史》明清部分,1962—1963 年参加《辞海》历史地理编写组工作。遗

    稿尚有《喇嘛教史略》、《春秋演义》、《双峰梦》、《红巾军》、《葛云飞》等及诗、

    词、曲、笔记等。被顾颉刚誉为“一代才女”,并发愿将一生学术衣钵留传给她。

    王贤镇 英华 1927届(1905 —2004)又名晨光,福州市人。毕业于福州协

    和大学化学系。经深入研究酿造及细菌学,于 1931 年在福州仓山创办民天食品

    厂,改进福州传统的酿造方法,酿出的酱油味道香醇可口,取名豉油。还首创四

    半酒,味清纯醇甜,香浓而不浊。1945年 10 月,民天食品厂获国家商标局核准

    正式使用“民天”商标,成为福建省最早注册的企业。1950 年以后,王贤镇协

    助政府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会员们工商业登记、重新估算财产、主动

    纳税、踊跃购买公债券、捐钱献飞机支援抗美援朝等。1953 年民天食品厂主动

    申请公私合营后,他任福州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委,秘书长;文革后任民建福建省

    副主委兼秘书长。曾连续 7届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曾任省政协常委。

    沈祖牟 (1909 —1947) 字丹来,福州市人。诗人、藏书家、古籍研究家。

    为近代中国历史名人、清代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赴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的

    嫡系玄孙。早年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复转上海光华大学。

    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从研究旧诗词转而创作新诗。在《新月诗选》发表

    《瓶花》等诗作,深受徐志摩的赏识。他与鲁迅、徐志摩、郁达夫等人均有往来。

    1936年 2月,大文豪郁达夫来福州工作, 沈祖牟以福州文艺组织“福州友社”

    社长身份举行欢迎会,邀请郁欣赏闽剧。他敬重魯迅先生,1936年 10月鲁迅去

    世时,福州文艺界 29人联名发出唁电,领衔的就是沈祖牟。沈祖牟在许多报刊

    发表文章、诗话、译话等,成为新月派诗人。他在厦门主编的《南天诗刊》,系

    福建出版新诗的最早刊物之一。他注重搜集历史资料,尤其热心地方志书和福建

    先贤著作的搜集整理工作。著作有:《清代乡会朱卷齿录汇存》12卷、《福建

    文献述概》、《谢钞考》(研究明代福建文人谢肇淛)、《李卓吾文考》(研究

    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文集)、《闽中文献录》、《耑斋丛书》等。他的诗作解放后

    已收进《1930-1949福州诗与散文选》中。他和他的诗还编纂进《现代中国诗

    歌辞典》里。他的全部藏书于 1955年由亲属献给福建省图书馆。

    黄骏霖 英华 1930届(1911 —1989.3)曾名黄绳,福州市人。 “儒商”与

    学者兼于一身。黄骏霖幼时,其父即请清末进士龚易图启蒙,因此黄骏霖精通古

    文。后黄骏霖入福州英华书院读书, 1930 年考取北平燕京大学国文系,1936

    年大学毕业,先后在福州英华书院高中部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担任国文教员。1943

    年,改教从商,在上海主持祖业。1946 年回福州办“久安绸布行”。 新中国成

    立后,他参加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的筹备工作,担任筹委会常务委员。工商联成

    立后,任第一届监察委员会主委。1951 年 4 月,黄骏霖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

    问团”,回国后负责组建“中国民主建国会福州分会”,后被选为“民建”福州市

    分会秘书长。1955 年,黄骏霖弃商从教,先受聘到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1956

    年受聘为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执教中国古典文学。1958 年回“民建”福

    州分会,担任主任委员,同年 6月起连续三届被选为福州市副市长。黄骏霖曾担

    http://baike.baidu.com/view/678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90176.htm

  • 第 页 共 60 页 15

    任“民建”中央委员、顾问、咨议委员,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省“民建”副

    主委,省工商联常委,政协福州市第五届副主席,福州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等。

    郑慕韩 (1911 —1969) 闽侯县人。曾求学于福州英华学校。1931年,考

    入福州中医专科学校,五年修业期满后,在福州台江义州荔枝树下(地名)挂牌

    行医。1953年 10月,郑慕韩参加闽侯专区中医进修班学习一年。1956年,在南

    屿街参与联合创办五区(南屿)第七联合诊所。1957年,担任县中医进修班教员。

    1958 年调福建省中医学院任教,翌年调福建省人民医院任中医师。郑慕韩学问

    渊博,医术精湛,尤其对“温病”和热性病造诣较深,疗效显著。著有《郑慕韩

    医案医话》,《临床治疗指南》,《温病学说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感》等。

    曾被评为福建省名老中医。郑慕韩热心培养青年中医人员,还爱好书法和古体诗

    词。郑慕韩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去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予以平反昭

    雪。

    罗孝超 英华 1930届(1912 —1991.7) 福州市人。出身于外交官世家,

    其祖父是晚清重臣罗丰禄,是清朝第一批留学英国的学生,后作为李鸿章外交助

    手,曾任驻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公使。他的父亲也是驻英外交官,曾出任中国

    驻伦敦总领事,这使他童年时在伦敦度过,其小学教育是在伦敦完成的。少年时

    罗孝超回榕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后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在西南联

    大,重庆广播电台和外交部工作。后留学美国,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等大学当教授,执教中国精典著作 20 多年,传授中华文化之

    精髓。

    罗孝建 英华 1931届 (1913 —1995) 福州市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他

    的才华令英国王室倾倒。罗孝建是上述罗孝超的胞弟。童年时随任外交官的父亲

    在伦敦住过多年。少年时罗孝超回榕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之后考入燕京大学外

    文系。1936年大学毕业即赴英国学习,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从此入籍

    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孝建成为英国 BBC广播电台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

    播音员,他用激昂的声音鼓励战时的英国人,勇敢地与法西斯侵略者血战,并向

    英国人介绍英勇的中国军民血战日本侵略者的事迹。随后,他出任中国驻利物浦

    的总领事,照顾过那些为盟军服务的中国海员。战后,罗孝建还以英文撰写《中

    国海员大西洋漂流记》一书,褒扬参加二战的中国英雄。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正在燕京大学就读的罗孝建任北京网球队队长赢得华北网球锦标赛的单打、双打

    冠军,后又作为中国队队员参加戴维斯杯及温布尔登网球赛,击败了欧洲的几位

    高手,轰动全英。罗孝建卸任中国驻利物浦总领事后,当过新闻记者、作家、艺

    术商人、大学教授,还曾在伦敦开设美术出版公司。其间,一直身兼英国网球教

    练,成为执教欧洲的第一位中国人。1954年,罗孝建开始在英国电视台介绍中

    国美食,使英国主流社会接受并喜爱中国餐。40多家大报刊登过他关于中国烹

    饪艺术的文章。1983年,他曾连续一个多月在电视上教英国主妇怎样做中国菜。

    罗孝建还先后创作了 40多部介绍中国美食、中国菜烹饪艺术的专著,先后还被

    译成德文、法文。他撰写的《中餐烹饪百科全书》等,全球销量过百万。上个世

    纪五十年代,罗孝建在距离白金汉宫 500米的贵族区——艾布里大街开设了一家

    当时全英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中餐馆,起名“忆华楼”。其经营的中国风味特

  • 第 页 共 60 页 16

    色菜,深得英国王室成员及上流阶层的青睐。英国前首相希思即先成为“忆华楼”

    常客而后成为罗孝建好友的。戴安娜王妃的母亲曾入学罗孝建创办的欧洲第一所

    中餐学院而成了他的学生。由于对传播中华文化做出突出贡献,曾获“英国名作

    家奖”。

    王 岳(1915 —1985.9)福州市人。微生物学家。1927—1929 年就读于英

    华中学。1937 年获燕京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继留校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1939 年转到昆明的清华大学植物生理研究所和成都的华西大学担任科研和教学

    工作。1941年,赴美国新泽西州的洛格斯大学深造,于 1943年取得了微生物博

    士学位,并获得“SIGM 学会金钥匙奖”,被聘为美国默克药厂研究所研究员。1944

    年,他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1944

    —1949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研究员,后回福州任协和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解放后,任福建师范学院教授,创建了微生物研究室,后发展为福建省微生物研

    究所。1979年任该所首任所长。王岳的科学研究涉及面广,有很深的学术造诣,

    在沼气研究和抗生素研究等方面获得重大成就。1947 年首次发表了探讨粪便在

    厌氧条件下产生沼气过程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论著。1981 年初,他又在我国首

    先倡导并组织了“干发酵”产生沼气的科研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立志填补

    我国在抗生素类药物的空白,成立了微生物研究室。1953 年,开始筛选抗生素

    的研究。1954 年,受聘兼任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翌年,他找到

    了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的放线菌素,并找到了第一个抗生素药品,并投入生产。1965

    年,他在我国首先开辟了从小单孢菌中寻找新抗生素研究的新领域。遂于 1966

    年,找到了庆大霉素的产生菌。并于 1969 年正式投产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 年又成功地制备了庆大霉素 C 族的各单组份的国家标准品。1982 年,又从

    小单孢菌中分离出了疗效更高、更为安全的新抗生素紫苏霉素和武夷霉素的产生

    菌。八十年代初,他又先后找到了当代用于器官移植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

    产生菌及胃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菌,对我国抗生素研究影响深远。他还发表了 60

    多篇的学术论文、译作和专著,主持编写《抗生素》一书。他参加编审的《抗生

    素生物理化性质》一书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王岳去美国探亲讲

    学。次年,他又作为中国微生物学会代表团成员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

    会第十三届年会。由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他的美国母校授予他荣誉“R”纪念章。

    他既从事科研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认真负责并精心指导年青科技人员和

    培养研究生。他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教学、科研、四化建设的骨干。十年浩劫中,

    他受到迫害,仍坚持孜孜不倦地进行译作。1979 年王岳教授被任命为微生物研

    究所所长以来,他不顾年迈,经常深入到省内外有关工厂。先后兼任医药行业中

    许多单位的技术顾问和学术领导职务,为我国医药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民革福建省副主委、福建省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委

    员、福建省科协常务理事、福建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以及担任其他学术团体的

    顾问、副理事长和学术刊物的主编等多种职务。1982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1985 年光荣出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

    会”的代表。

    陈明鉴 英华 1933 届(1903 —1988) 福州市人。1923 年进福建协和学院

    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职。1948年 4月,在福州加入地下“民联”。新中国成立

    后,任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1950 年 8 月,到厦门大学任财政金

  • 第 页 共 60 页 17

    融系教授兼系主任,并担任民革厦大支部主任委员,厦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后调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对世界史颇有研究,并擅长书法。1976 年,退

    休回福州定居,当选为民革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逸仙艺苑成立时,当选为首届

    理事长,倡办逸仙业余学校,并任校长。曾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矩孙 英华 1933 届 (1913 —1987.4) 又名陈絜,福州市人。清末代皇

    帝的太傅陈宝琛之孙。1920 年,在学校里参加共青团和反帝大同盟。1933 年考

    入北平燕京大学国文系(后转历史系),在学校“学生自治会”和“北平学联会”

    中均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1934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燕京大学支部

    书记、中共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学联党团书记和中共北平市委秘书等职。1935

    年他和姚依林等人组织北平学联第一次会议,负责起草会议宣言,并参与组织北

    平学生的“一二九”运动。1936 年,参加第三国际工作,致力建设党内统一战

    线,但陈矩孙的工作被错认为“越轨”,被开除党籍。1938 年他到延安向刘少

    奇汇报情况。刘亲自为他恢复党的组织关系,并安置他在中共中央编译部任编译

    员。不久随刘少奇到河南参加中原局的筹建工作,任刘少奇秘书。1940 年又接

    受中共中央派遣,回燕京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积极配合北平特委负责人工作。

    日本袭击珍珠港后加强对北平地区的特务统治,陈矩孙被列上“黑名单”。中共

    北平市委安排矩孙迅速离开北平。此后矩孙又脱离党的组织关系。1942 年回福

    建,参加羊枣等人在永安发动的抗日反蒋斗争,同时利用特殊的家庭关系和学历,

    担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动员省主席刘建绪反对内战,一致抗日。抗战胜利后,陈

    矩孙接受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曾镜冰指示,留在福建争取国民党上层人士,做好

    统战工作。第二年重新入党,担任中共闽浙赣省委社会部部长,同时任中央军委

    福建情报处顾问。组织上层力量,争取刘建绪反蒋政变,策动浙江省主席陈仪倒

    戈反蒋,同时还参与福建民盟组织和民革组织的筹备工作和策反工作。1947年 3

    月,民盟福建筹委会正式成立时,陈矩孙是 6个筹委会委员之一,以后就以中共

    闽浙赣省委社会部部长的名义,直接参加民盟的领导工作。他曾报经中共闽浙赣

    省委书记曾镜冰的同意,计划在民盟组干会中建党,吸收党员,同时准备挑选民

    盟干部参加中共在闽侯设立的干部培训班学习。1948 年福州“城工部事件”发

    生,许多革命同志被冤杀。陈矩孙因同城工部部长孟起的关系密切,被开除出党、

    出走香港。这时他以无党派的身份,仍然积极参与中共的第二条战线工作。1949

    年 3月,他与中共驻香港的华南局潘汉年取得联系。潘指示他继续策划和推动福

    建省银行总行及香港分行的起义工作,及时地安插中共党员担任银行的主要职

    务。陈矩孙在福建省银行起义和福州解放中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

    陈矩孙在省公安厅和有关统一战线的团体中工作。1954 年被聘为福建师范学院

    历史系讲师。1957 年后,蝉联为福建省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1983 年

    12月,中共福建省委为他平反,恢复党籍(党龄自 1946年 1月算起)。

    何天骐 英华 1933届(1916—2001) 原籍福清,生于福州。1933年考入燕

    京大学医预系,1937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1 年获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在协和医院任外科医生。抗日战争期间,到河南嵩县河南大学医学院任教,又到

    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任外科主任。1949 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习。

    1951 年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到岭南大学医学院附属

    博济医院外科工作。1952 年响应抗美援朝号召,任中南区专科医疗队副队长,

    奔赴东北救治伤病员。因成绩显著,获记功奖励。20世纪 50年代,他任联合中

    http://baike.baidu.com/view/678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770.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49608.htm

  • 第 页 共 60 页 18

    山一院的胸外科医师,在广州率先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获得成功。他学术

    造诣很深,被中国骨外科学会列为我国现代骨外科第二代杰出代表之一 。他指

    导进行关于 Legg-Perthes 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赏。历任广

    州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山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

    文革后任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一任院长。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曾任

    广东省骨科学会顾问。他业务上精益求精,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他在小儿

    骨科、脊柱外科和骨关节疾病等方面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获

    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林 桓 (1915 —1989),北京市人,祖籍闽侯县。著名中国建筑师林徽

    因是其同父异母的胞姐。曾就读福州英华中学,名作家萧乾是他的老师。林

    桓曾任职福建协和大学,1948 年留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教育,后来任

    教俄亥俄大学,并担任俄大艺术学院院长。林桓亦是艺术家,他所创作的

    陶瓷作品为欧美各大博物馆收藏。

    陈瑞铭 英华 1935届(1915 —1994)福清市人。细胞生物学家。1941年昆

    明西南联大生物系毕业,任该校助教。1946 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系讲师。1947 年

    赴英国留学,1951 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继任该校斯敦慈威斯实验室助

    理研究员。1954 年 8 月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

    究员、室主任;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 年他创建了新的器官离体

    培养方法,对器官培养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1958 年开展人体肝癌细胞培养,

    1960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株人体肝癌细胞系,七十年代初又建立了三株人体肝

    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系统研究。其成果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也为这一时期合作开展了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在国际上首次

    获得抗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八十年代初,与上海市

    胸科医院合作,建立了人体肺癌细胞系和人体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系。30 多年

    来为我国各研究机构、院校和医院及苏联科学院培养了 90 多名离体细胞培养方

    面的骨干。对我国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0 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廖翔华 英华 1938届(1918.10 —2011.5)将乐县人。鱼类生物学家,教

    育家。长期从事水产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是中国鱼类寄生蠕虫种群生物学的奠

    基者,在鱼病生物防治、家鱼人工繁殖和草鱼营养、饲料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

    贡献,为渔业生产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培养出许多人才。1938-1943 年就

    读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学系,获理科学士学位。曾先后任厦门大学生物系助教、

    清华大学生物系助教。1948-1951 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院学习海洋生物生

    态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岭南大学生物系副教授、中山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暨南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兼系副主任。1975 年起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副系主

    任、鱼类研究室主任。历任国家科委水产专业组成员,中国鱼类学会副理事

    长,中国鱼病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动物学会第 3

    -6 届理事长,广东科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

    所学术委员,《水生生物学报》、《动物学报》、《水产学报》编委,他还曾被

    选为广东省人大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等职。

    http://www.hudong.com/wiki/%E5%8C%97%E4%BA%AChttp://www.hudong.com/wiki/%E9%97%BD%E4%BE%AF%E5%8E%BF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http://www.hudong.com/wiki/%E6%9E%97%E5%BE%BD%E5%9B%A0http://www.hudong.com/wiki/%E6%9E%97%E5%BE%BD%E5%9B%A0http://baike.baidu.com/view/17677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4116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495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140.htm

  • 第 页 共 60 页 19

    廖翔鹏 英华 1940届(1924 —),将乐县人。其父廖国英是将乐县第一位

    留美学生。廖翔鹏英华中学毕业后考取福建协和大学,继留校任教。1948 年,

    赴美国西北大学留学,攻读化学专业。1952 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孚石油公

    司、巴尔的摩 FMC公司任化学高级研究员。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化学协会、

    美国营养学会、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研究会会员。曾主持过“的确良”等多项产品

    的科学研究,在美国、法国、荷兰、西德、日本等 30多个国家获 97项专利。他

    的名字和业绩被《世界名人录》、《美国工业人物志》收录。是美国著名的华侨领

    袖。从六十年代起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和促进中美邦交正

    常化四处奔走活动。同时,十分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1972 年,当

    选新泽西州美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同年,中国政府邀请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光活

    动。1978年,他到香港讲学。还回到阔别 30年的家乡将乐,与亲友欢聚。所到

    之处,均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

    庄弃疾 英华 1941届(1922 —1992) 福州市人。黄埔军校第十八期学员。

    1940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8 月到成都从事地下党工作。1946 年 10

    月,回福州任地下党福州支部书记,中共福州市委委员。1947 年年底,任城工

    部福州 K组织负责人。福州解放前夕,为教育和组织群众,负责创办中共福州地

    下党报刊《人民报》。1949 年 8 月福州解放后,在福建省公安厅工作。1951 年

    8月,调福州市政协工作,先后任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1985年 5月离休,

    任福建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市残疾人理事会理事。

    李联欢 英华 1941届(1942.11 —) 祖籍南安县,生于福州市。博士,高

    级研究员,国际著名化学家。1943 年进入厦大机电系,后转化学系。1947 年获

    得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台湾南投糖厂化验室任职。同时在台参加

    全国高等考试,1948 年获得化工优等并列全国第 6 名。随后,前往南京国立政

    治大学受训。后被派往台湾中国石油公司嘉义溶剂厂任助理工程师。1951 年秋

    季,发明利用铁路上的火车头,加入一小部分含碘化银的煤炭,沿路由地上向空

    中喷射碘化银微粒而造雨。这种造雨比空中造雨简便又安全,盛得各有关单位称

    许。1952 年他前往美国克斯理工学院研究院学习有机化学,先后获化学硕士、

    博士学位。1956年作博士后研究回台湾,先后任台中私立东海大学化学系讲师、

    新竹联合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师范大学化学系兼职客座教授。1958 年李联欢带

    全家移民美国,在密支根州密德兰市陶氏化学公司当研究员,后来升为高级研究

    员,并当选为美国研究学会密德兰分会主席。1968 年往纽约州韦伯史特研究中

    心任高级科学家,主持有关高分子表面化学及粘结现象研究。1983 年后,中国

    科学院多次请他返国讲学。1986 年受聘厦门大学客座教授。此外也被英国、法

    国、意大利等国邀请为首席讲员。李联欢为美国粘结学会会员,先后被选为美国

    粘接学会资深院士、纽约州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及工程分会资深

    院士。李联欢长期致力于空气与水的污染情况及对人的健康与全球温室效应的影

    响的研究 ,并对能源 (燃料、清洁交通能源、清洁再生能源 )的现状和发展趋

    势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他的研究结果“李联欢公式”广泛应用

    于聚合物纤维及板材的浸润临界表面张力的测定。发表科学论文共 110篇,编著

    12 部科学书籍。此外他还获得 31 项美国专利,被选列于“世界科学名人传”,

    “美国男女科学家传”,“今日科技专家传”,“科技前锋名人传”,“华夏海

    外科学精英”及“世界福州十邑乡人创业史”。

    http://baike.baidu.com/view/64868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207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9006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1578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6474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632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72810.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htmhttp://www.chemyq.com/xz/xz3/20257aiedb.htmhttp://www.chemyq.com/xz/xz6/58012jqymt.htmhttp://www.chemyq.com/xz/xz6/50313sbjhm.htmhttp://www.chemyq.com/xz/xz7/64658sufvp.htm

  • 第 页 共 60 页 20

    徐秉锟 英华 1941届(1923.12 —1991.4) 古田县人。我国著名寄生虫学

    家。1945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48年获广州岭南大学生物系硕士学

    位。曾任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授、寄生虫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医学院副院长、

    党委常委,广东省热带病研究所副所长,第一军医大学名誉教授。1981年被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了 150多篇论文,内

    容包括蠕虫生态学、蠕虫病流行病学、医学昆虫与原虫的实验研究。主编了近

    500万字的专著。徐秉锟教授曾参加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过程,进行了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钉螺生态学、灭螺方法试验以及华南地区终止血吸虫病流行策略的研

    究等。1985年,他获得国家防治血吸虫病立功奖。徐秉锟教授还主持了控制恙

    虫病在广州地区流行的工作,建立了恙虫病流行预测预报系统,使恙虫病终于在

    广州终止了流行。1987年,他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传

    统的寄生虫学研究,开始转向分子寄生虫学方向发展。他曾任广东省寄生虫病研

    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寄生虫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

    I组召集人和西医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寄生虫病专家

    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兼《寄生虫学》编审

    组组长。此外,他还是英国皇家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会员、联合国热带病特别规

    划协调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规划委员会成员,世界卫生组织西

    太平洋区血吸虫病指导委员会委员。

    徐秉铮 英华 1942 届(1925.12 —1997.6),古田县人。1946 年毕业于厦

    门大学机电系,1950 年获岭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历任华南工学院副教授、教

    授、无线电工程系主任、兼任无线电与自控所所长,1948 年始任华南理工大学

    副校长。系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长期从事信息论和信号检测理论与技术的

    教学和研究,成果卓著。由他撰写或合作撰写的论文有 90 多篇。徐秉铮主持研

    制了我国第一套《相关器》,第一套《双侧高分辨力旁视声纳》和第一艘核潜艇

    用的《604潜用回音站》,在信号检测、估计理论与信源编码理论的统一,以及

    失真理论的工程方面均取得了成果,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信源检测理论、语音

    识别理论与技术。研制成功“汉语声控电脑打字机”,获国家发明专利权。又研

    制了“手写汉字识别系统” 取得成功。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荣获大会奖

    3 项。自 1986-199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7 项。

    1990 年评为广东省高级专家,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先

    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1 9 9 6 年底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

    牛金球奖。十多年来他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徐秉铮的校外职务很多,主要

    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电子与通讯

    学科组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广

    东省电子学会理事长,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神经网络杂志副主编,

    IEEE 高级会员,IEEE1983 年信息会议审稿员,国际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广东省

    政协常委。

    简印泉 英华 1943届(1919.2 —2008.7)祖籍广东省番禺,出生于福

    州市。1940年 1月入党。1943年入学福建农学院时,学校只有他一个共产党员。

    1946 年下半年他先后发展了真树华等七八位入党,成立了党支部,简印泉担任

  • 第 页 共 60 页 21

    书记,且农学院成为中共福州第一市委的重点校。1947 年 2 月党组织把他调出

    学校,专职任职业革命者,先参加城工部里程碑的会议——龙山会议。这次会议

    宣布闽浙赣省委城工部成立,会上简印泉被评上模范工作者。会后,受命到福州

    南郊高湖村开展工作。为了解决革命经费,城工部党组织开展“变”的活动,即

    把敌人的资金、物资变为革命所有,充作革命经费。当年 4月简印泉任中共福州

    第一市委委员。1947 年六、七月间市委搞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布变”,简印泉

    是其中重要骨干。10 月简印泉调任闽浙赣省委机关工委书记。1948 年 1 月,中

    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派简印泉同志到闽西以宁化为中心开展工作。组建宁化等六

    县中心县委,建立党的地下组织,组建革命武装队伍,分化瓦解敌人,迎接全国

    解放。党组织决定由简印泉同志负责,改名陈思周,同时派宁化籍党员雷臻新一

    同担负此项工作。到宁化后,成立宁化中心县委,简印泉为书记。经中心县委的

    努力,1949年 10月宁化得以和平解放。1955年城工部冤案平反后简印泉任福州

    市农办主任,兼市农林党委书记,农垦局长。这一年在调任省委组织部二办副主

    任期间,在落实城工部平反的具体政策中简印权作了巨大努力。之后任福州市人

    大秘书长,省政协委员。

    林宇光 英华 1944 届(1924 —)闽候县人。1948 年毕业于福建协和

    大学生物系,1947 年参加地下共产党。曾任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福

    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教授、生物系副主任、寄生

    动物研究室主任。1985 年国家教育部授予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曾经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委员会常委理事、顾问,福建省

    动物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国家卫生部包虫病防治委员会委员。长期在国

    内高等院校从事动物学、寄生虫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1958 年和

    1962 年曾获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科学工作者称号。已经公开发表

    的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其中裸头科绦虫、住白虫、肺吸虫、棘球蚴、多房

    棘球蚴等科研成果均获得科技进步奖。

    丁政曾 英华 1944届(1925—1999.5)祖籍浙江吴兴,生于江苏杨州市。

    1948 年 6 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1961 年前往泰国定居。先后担任泰国

    曼谷市开源纺织有限公司、华泰制衣厂(大众)有限公司、开达发展公司

    等公司董事长、董事。被誉为泰国棉花大王。曾先后向福州英华中学、泉

    州幼师捐赠教学设备,捐建“蔡吴淑贞观摩厅”;特别捐资人民币 2000 万

    元兴建厦门大学嘉庚楼群主楼颂恩楼。其热心公益,造福社会的义举,得

    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黄宗鑑 英华 1945届(1923 —)福州市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

    名亚非语言文化学者、蒙古文大师。在英华高中时曾任学生自治会会长,1948

    年考入北京大学东语系,曾任学生会主席,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蒙古文研究。

    他与东方语言系创办人季羡林大师共事,他又是季羡林的入党介绍人。季老病逝

    后,他继续深入研究,将新蒙文与古蒙文对比的成果编成专辑。北大的亚非语言

    基础教材多是国内同类教材中最早编写定型和出版的,黄宗鑑参与作了大量工

    作。20世纪 80年代以来,他陆续在国内外发表了当时处于学科前沿的学术论著,

    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也逐渐频繁。1992 年 8 月,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第

    六届国际蒙古学协会会议,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会议。曾荣获全国劳动模

    http://baike.baidu.com/view/44116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4116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8205.htmhttp://baike.baidu.com/view/8205.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749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72697.htmhttp://baike.baidu.com/view/392881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392881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30497.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01736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6408.htm

  • 第 页 共 60 页 22

    范称号。

    黄仰贤 英华 1945届。美国著名公路建设专家。1949年 7月,厦门大学毕

    业时他经学校推荐进入台湾省建设厅公路局任职。1950年秋,台湾举办首次公

    务人员考试,他获取高等考试第一名,发榜之日各报均以头条新闻报道,于是名

    满全台。在台期间,他对公路工程技术方面作出很大贡献。1961年黄仰贤赴美

    留学,196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赴美国留学前,曾在台湾大学兼授公路设计课

    程三年,对教学较有兴趣,遂于 1967年受聘为美国肯塔基大学(以下简称“肯

    大”)助教。因经常发表研究论文,深受肯大肯定,两年后即破例提升为副教授,

    并取得肯大永久聘书。1975年升为正教授并兼土木研究部主任。在“肯大”服

    务长达 26年之久,取得杰出成就,并深受学生爱戴,曾获选为该校工学院杰出

    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每年都获得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研究经费,从事有关公

    路路面工程及岩土工程之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著名工程刊物达 70多篇,

    此外由肯大校方刊印其研究报告亦有 20余种;在学术服务方面,黄仰贤为美国

    多个学会的会员,并获邀担任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交通研究处沥青混合料委员会

    委员、刚性路面设计委员会委员以及岩土工程月刊编辑委员等学术职位。1974

    年黄仰贤向肯州政府申请一笔经费,进行露天矿废料堆堤之稳定研究。1977年

    美国国会通过“露天矿管理与整治法”,规定煤矿所有废料堆置都要做稳定分

    析,以确保安全。并由“肯大”开训练班,教授黄仰贤的研究成果,由黄仰贤亲

    自主讲,从而黄仰贤声名远播,许多公司遇有土坡稳定问题,都请黄仰贤为顾问。

    上述电脑程式定名为 REAME, 经不断改进,已成为土坡稳定分析常用软件之一。

    黄仰贤的多部重要著作,曾在中国大陆出版。

    吴 恒 英华 1945 届(1926 —)福州市人。民族学家、教授。1949 年毕

    业于燕京大学,后入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同时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