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澳門墳場 - macaudata.com · 稿過程中,適逢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趙斌董事長訪澳,知悉 他希望尋找澳門題材出版,乃一拍即合,成此聯合出版

  • Upload
    others

  • View
    4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澳門墳場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澳門基金會

澳門墳場梁錦英

蕭潔銘

總序

對許多遊客來說,澳門很小,大半天時間可以走遍

方圓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對本地居民而言,澳門很

大,住了幾十年也未能充份了解城市的歷史文化。其實,

無論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旅客,還是“只緣身在此山

中”的居民,要真正體會一個城市的風情、領略一個城市

的神韻、捉摸一個城市的靈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澳門更是一個難以讀懂讀透的城市。彈丸之地,在相

當長的時期裡是西學東傳、東學西漸的重要橋樑;方寸之

土,從明朝中葉起吸引了無數飽學之士從中原和歐美遠道

而來,流連忘返,甚至終老;蕞爾之地,一度是遠東最重

要的貿易港口,“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十字門中

擁異貨,蓮花座裡堆奇珍”;偏遠小城,也一直敞開胸懷,

接納了來自天南海北的眾多移民,“華洋雜處無貴賤,有財

無德亦敬恭”。鴉片戰爭後,歸於沉寂,成為世外桃源,默

默無聞;近年來,由於快速的發展,“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事”的澳門又再度引起世人的關注。

責任編輯  向婷婷

裝幀設計  鍾文君

叢 書 名  澳門知識叢書

書    名  澳門墳場

作    者  梁錦英  蕭潔銘

聯合出版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65號1304室

    澳門基金會

    澳門民國大馬路6號

香港發行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香港新界大埔汀麗路36號3字樓

印    刷 深圳市森廣源印刷有限公司

     深圳市寶安區71區留仙一路40號

版    次 2011年4月香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規    格 特32開(120mm × 203mm)88面

國際書號 ISBN 978-962-04-3073-2

    © 2011 Joint Publishing (Hong Kong) Co., Ltd.

    Published in Hong Kong

這樣一個城市,中西並存,繁雜多樣,歷史悠久,積

澱深厚,本來就不容易閱讀和理解。更令人沮喪的是,眾

多檔案文獻中,偏偏缺乏通俗易懂的讀本。近十多年雖有

不少優秀論文專著面世,但多為學術性研究,而且相當部

份亦非澳門本地作者所撰,一般讀者難以親近。

有感於此,澳門基金會在 2003年“非典”時期動員組

織澳門居民“半天遊”(覽名勝古蹟 )之際,便有組織編寫

一套本土歷史文化叢書之構思;2004年特區政府成立五周

年慶祝活動中,又舊事重提,惜皆未能成事。兩年前,在

一批有志於推動鄉土歷史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大力協助下,

“澳門知識叢書”終於初定框架大綱並公開徵稿,得到眾多

本土作者之熱烈響應,踴躍投稿,令人鼓舞。

出版之際,我們衷心感謝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林發欽

會長之辛勞,感謝各位作者的努力,感謝徵稿評委澳門中

華教育會副會長劉羡冰女士、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單文經院

長、澳門筆會副理事長湯梅笑女士、澳門歷史學會理事長

陳樹榮先生和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婁勝華副教

授以及特邀編輯劉森先生所付出的心血和寶貴時間。在組

稿過程中,適逢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趙斌董事長訪澳,知悉

他希望尋找澳門題材出版,乃一拍即合,成此聯合出版

之舉。

澳門,猶如一艘在歷史長河中飄浮搖擺的小船,今天

終於行駛至一個安全的港灣,“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

看月光”;我們也有幸生活在“月出濠開鏡,清光一海天”

的盛世,有機會去梳理這艘小船走過的航道和留下的足

跡。更令人欣慰的是,“叢書”的各位作者以滿腔的熱情、

滿懷的愛心去描寫自己家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使得

吾土吾鄉更具歷史文化之厚重,使得城市文脈更加有血有

肉,使得風物人情更加可親可敬,使得樸實無華的澳門更

加動感美麗。他們以實際行動告訴世人,“不同而和,和而

不同”的澳門無愧於世界文化遺產之美譽。有這麼一批熱

愛家園、熱愛文化之士的默默耕耘,我們也可以自豪地宣

示,澳門文化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歷史名城會永葆青

春,充滿活力。

吳志良

二○○九年三月七日

目錄

導言

概述

澳門墳場的時代發展特色 / 12

澳門墳場的空間分佈特點 / 17

澳門墳場的文化藝術特色 / 19

半島篇

聖味基墳場 / 25

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 / 37

舊基督教墳場 / 41

新基督教墳場 / 50

伊斯蘭教墳場 / 55

白頭墳場 / 59

離島篇

離島市政墳場 / 65

離島村民墳場 / 70

離島社團墳場 / 72

離島私營墳場 / 76

參考資料

圖片出處

導言

生、老、病、死是人所必經之事。墳場雖是人死後的

住處,卻也是活人對死者追憶的地方。墳場承載的是死者

的故事、活人的感情,但礙於世人對死亡、殯葬的忌諱,

即使在現今如此文明進步的社會,墳場似乎仍是人們心目

中塵封的盒子,其中沉澱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仍是普

羅大眾不敢揭開的謎。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澳門的墳場也喜歡“埋堆”。澳

門實屬彈丸之地,墳場數目卻着實不少,且分佈集中。

在澳門墳場中,面積最大的是哪個?裝潢、設計最浪

漫的是哪個?名氣最大的、墳墓最密集的以及氛圍最詭秘

的又分別是哪個?⋯⋯

這些問題,即使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大都不甚了

了!事實上,在云云澳門墳場中,面積最大的是孝思永遠

墓園;聖味基墳場最為浪漫;名氣最大的,則是被列入世

界文化遺產的舊基督教墳場;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是最密

集的墓園;而最詭秘的則數白頭墳場了。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出。本書主要分為

三大部分:概述、半島篇及離島篇。

概述中,將澳門的墳場以時間、空間和藝術成就為切

入點,歸納總結了澳門的墳場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地位等。

澳門墳場的介紹是本書的主體,詳細說明了澳門墳

場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管理機制等。因有關墳場的資

料比較零散,而很多不為人知的墳場,實也有其價值和意

義,我們盡量把所有墳場的資料都羅列,是希望此書能為

檢索之用帶來一點便利,得見澳門墳場的全貌。但受制於

資料數量、書的篇幅字數及其可讀性,本書重點放在半島

區的墳場,逐個介紹;離島區的墳場主要體現了澳門華人

社區特色,因此,我們將其歸類為市政墳場、村落墳場、

社團墳場和私營墳場,僅作簡介。有些著名墳場還專立了

歷史名人檔案,方便讀者尋找名人的足跡,並能更加全面

地了解墳場的特色和文化內涵。

提起墳場,大家總是又驚又畏,其實不然。在開始撰

寫此文之時,我們尚就讀於高中,但是我們總懷着疑問,

抱着赤子之心,以初生之犢不怕虎的衝勁,經常對澳門的

墓園進行實地研究、考察,並作了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

與分析,總結了一些心得,可說是我們兩個新丁實實在在

的“墓”遊經歷。希望大家能藉此書,了解澳門人死後的另

一個世界,揭開墳場神秘詭異的面紗。

最後,諸位老師和友人或對本書的內容、形式提出

寶貴的建議,或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我們在此向他們致

以最誠摯的謝意(排名不分先後):林發欽老師、吳素君

老師、張劍東老師、胡子義神父、梁俊傑、陳達堯、林澤

隆、氹仔坊眾聯誼會和民政總署。同時,亦感謝澳門基金

會提供的這次機會,讓我們從澳門知識叢書的徵稿活動

中,着實獲益良多。

行文青澀,經驗不足,還盼各位多多指教!

澳門墳場分佈圖

10 11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從明清時期中國對外最重要的

港口城市之一發展至今時今日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東方拉

城”,多少名人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經典、璀璨、足以

影響世界的大匯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

律,回歸黃土是他們人生的句點,墳場就成為了生命最終

的歸宿。

澳門共有墳場 17座,其中:半島有 6座,氹仔有 5

座,路環有 6座。澳門半島的墳場包括:聖味基墳場、望

廈聖母新西洋墳場、舊基督教墳場、新基督教墳場、伊斯

蘭教墳場、白頭墳場,其中聖味基墳場和望廈聖母新西洋

墳場均屬市政墳場;氹仔則有氹仔沙崗市政墳場、炮竹先

友墳場、氹仔嘉模市政墳場、氹仔街坊墳場及孝思永遠墓

園;而九澳村民墳場、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路環華人墳

場、路環市政墳場、路環信義墓園和路環各會聯合墳場則

建於路環。

下面,我們將從澳門墳場的時空分佈特徵為切入點,

展示澳門墳場在宗教、藝術和文化上的特色。

概述

12 13

澳門墳場的時代發展特色

渾沌時期

葡人早期在澳門的居住範圍只在城牆以內,城牆以外

的大片土地均為華人居住的村落。在香港開埠以前,外國

人都只能通過澳門進入中國進行貿易,因此,澳門就成為

了華洋雜居、各種宗教共存的地方。

半島現存墳場之中,伊斯蘭教墳場建於 18世紀,為澳

門最早成形的墳場。而信奉基督教的洋人在 1821年以前,

只能葬在半島城墻外的土丘上,直至白鴿巢前地建立起舊

基督教墳場,他們才有了安身之所。稍晚於舊基督教墳場

興建的白頭墳場,亦只限於瑣羅亞斯德教教徒下葬。而在

天主教古聖堂旁往往設有墓園,如現今崗頂劇院所在地原

為聖若瑟修院的墓園,現時聖安多尼護老院原為花王堂的

墓園等等,較小型的如聖老楞佐堂旁的花圃亦有入葬,但

這些墓地只供給信奉天主教的洋人。對於華人,普遍而

言,他們居住在城牆外,沒有成形的墳場或墓園,散葬在

現今澳門半島的塔石和珠海拱北一帶。

而離島的居民,以華人佔多,由於澳門半島和離島

間的交通來往不便,加之離島丘陵起伏,所以先人多安

葬在本島山上。以路環建村已超過二百年歷史的九澳村

和有百年歷史的黑沙村為例,他們都設有村民墳場,雖

其建成年份已不可考,但由建村時間推斷,這些村民墳

場均歷史悠久。

19 世紀,初步建設期

1835年 9月 21日,澳葡政府頒佈法令,禁止在教堂

及其庭院埋葬死者,並規定各墳場須遠離居民區及築上圍

牆。上述法令於 1836年開始在澳門施行,為此,聖保祿教

堂遭受大火後成為廢墟的地帶也被徵用,作為聖保祿墳場。

但聖保祿墳場建成不久以後便飽和了。1854年,澳葡

政府在當時的城外闢設了聖味基墳場,但一開始只允許天

主教徒下葬,至 1911年才向非天主教徒開放,成為澳門第

一座公共墳場。舊基督教墳場也不敷應用,於 1858年在螺

絲山高地建起了新基督教墳場。

半島內的墳場資料記錄較為齊全,建成年份等均有史

料和實物可考證。與之相比,要研究離島墳場的情況更顯

得困難重重,不但資料殘缺不全,而且墳場的管理痕跡模

糊、歷史背景複雜。例如:氹仔沙崗市政墳場定名以前,

14 15

已為一片墓地,墓地始於何時不得而知;氹仔嘉模市政墳

場的墓碑樣式不一,有的與聖味基墳場中的古老墓碑近

似,是否為後期從別處搬來的,無從知曉,由此難以推斷

該墳場建成的年代;路環市政墳場的墓容整齊,但不難發

現其中夾雜着幾座年代較為久遠的圓拱墓穴,與墳場的管

理痕跡明顯相異。三座市政墳場始建於何時難以查證。

20 世紀,迅速發展期

20世紀是澳門墳場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澳門墳場邁

向管理化的年代。抗日戰爭期間,澳門人口激增,死亡人

數亦持續高企。因此,政府在望廈村開設了望廈聖母新西

洋墳場,此為澳門半島內最年輕的墳場,而其管理又比聖

味基墳場更進一步。

這時,離島大部分墳場都得到了規劃和管理。20世紀

40年代至 70年代是澳門炮竹業的全盛期,但受制於當時的

科學技術水平,工業意外時有發生,不少炮竹業從業人員

喪生於隆隆爆炸聲中。因此,幾家炮竹廠在沙崗墳場內闢

設了一座小小的炮竹先友墳場。

1971年氹仔街坊墳場建成,1973年澳門最大的私營墳

場——孝思永遠墓園建成,此後澳門墳場的建設便暫告一

已故澳門海關人員及水警稽查人員紀念碑

16 17

段落,澳門喪葬習俗也有了新改變。

21 世紀,喪葬文化的變革

縱觀澳門的各座墳場,以澳門半島的墳場規模較小。

而且根據 2006年的統計數字,居住在澳門半島的人口佔了

總人口的八成以上,城市用地緊張,澳門半島的墳場難有

再發展的空間。

土地利用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澳門政府,現今雖時而

以填海的方式解決,但此舉終究治標不治本,過去一直以

土葬居多的殯禮文化因時代發展不得不改革:所有市政墳

場都已規定下葬年期,時間一到便要將遺骨火化;私人墳

場中的路環各會聯合墳場、氹仔街坊墳場也有類似規限。

而近年因人口老化問題,冥地需求激增,大量骨殖樓隨之

建成,除了舊基督教墳場、伊斯蘭教墳場、白頭墳場、路

環的兩座村民墳場外,其餘墳場內都設有骨殖樓,方便市

民安置親人火化後的骨灰。此外,賽狗場附近建成的思親

樓,亦為骨殖樓。

澳門墳場的空間分佈特點

從澳門墳場的空間分佈來看,澳門半島的墳場選址十

分有趣,大部分墳場都與住宅區緊密相連。在考察澳門半

島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此中關係,其中以聖

味基墳場為最典型的例子。

葡人在明朝中葉佔居澳門後,不斷修建城牆,作為重

馬禮遜博士去世百年紀念碑誌

18 19

要的防禦工事,以抵禦當年荷蘭人、西班牙人的入侵。此

後,在殖民主義擴張以前,葡人一直生活在城牆內。城牆

的修建,標誌着澳門城市規模的確立。由此可見,澳門城

市的發展是以城牆內的社區為核心不斷向外擴展的。聖味

基墳場修建於當時荒涼的郊外(即城牆外),但隨之不久,

澳葡政府積極推行殖民擴張主義,將當時葡人的活動範圍

不斷向城牆以北推進。隨着澳門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聖

味基墳場被環抱在澳門半島城市的中心,成為難得一見的

城市景觀。

此外,當年人煙罕至的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及新基督

教墳場,現在也被不少高樓大廈所包圍。我們生活在澳門

的歲月,這般現象早已使我們習以為常,但別人看來卻是

如此饒有趣味!

澳門墳場雖各具特色,卻有一共同性─它們均依

山而建。如澳門半島中,建於馬交石山的伊斯蘭教墳場、

鳳凰山的舊基督教墳場、松山的白頭墳場、大炮台山的聖

味基墳場、螺絲山的新基督教墳場以及望廈聖母新西洋墳

場。而氹仔的墳場均位於大潭山上,路環地形以山丘為

主,九澳村民墳場位於九澳山,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位於

疊石塘山,路環市政墳場、路環信義墓園和路環各會聯合

墳場均位於炮台山。

澳門墳場的文化藝術特色

墳場,是沉默的歷史承載者,是幽幽的社會博物館,

更是詭秘的宗教藝術文化聖堂。澳門的墳場各具特色,每

座墓園背後都與澳門城市的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礙於世人對墳場的忌諱,它們所蘊涵的宗教、文化、藝

術、建築等價值卻始終不為人知。

從管理文化來說,澳門除了市政墳場由民政總署負責

孝思永遠墓園內景

20 21

外,半島內的墳場多數由教會或相關機構管理,離島的墳

場則多由民間社團管理。澳門半島的墳場具有濃厚的宗教

色彩,聖味基墳場最初是一座天主教墳場,新、舊基督教

墳場是基督教在澳門傳播的實證,白頭墳場更是神秘的瑣

羅亞斯德教在澳門留下的唯一一處宗教遺蹟,伊斯蘭教墳

場是澳門穆斯林的主要聚集地,這些墳場的宗教特色多少

也反映到墳場的建設管理上。離島區的墳場體現的是路氹

社會結構的變化,早期同一村落共同擁有村民墳場,到後

來城鎮手工業發展,工廠出現,工會組織誕生,於是村落

衰微、消失,取而代之維繫居民的是街坊會等社團組織,

它們建立起一座座街坊墳場、各會墳場,顯示出澳門特有

的社團文化。

從葬事文化而言,從古至今,澳門大部分墳場對於下

葬者的身份有着嚴格的限制。澳門半島的墳場主要辨識下

葬者的宗教背景,如:聖味基墳場現在雖為公共墳場,但

興建之初也是由澳門天主教教區管理,直至 20世紀初始

開放予非天主教徒,並且嚴禁在聖味基墳場內進行其他宗

教的祭祀活動。而路氹方面的墳場則多辨識下葬者的社團

或生活背景,如:氹仔街坊墳場由氹仔坊眾聯誼會管理,

僅限該坊會會員使用;路環兩座村民墳場僅限該村村民下何澄溪(何賢父親)之墓

22 23

葬;路環信義墓園由路環信義福利會管理;路環各會聯合

墳場由路環忠義堂、路環造船工會、路環居民聯誼會和路

環各業工人互助會四個社團合管,其墳場均只供會員下

葬。當然,並非所有墳場均有此等觀念,任何市民只需付

上足夠的費用就能下葬於本澳的多座市政墳場或孝思永遠

墓園。

從建築藝術來看,澳門半島、離島的墳場建築大不相

同。相較之下,半島的墳場更顯精緻。半島的墳場建築以

西式為主,舊基督教墳場、聖味基墳場及望廈聖母新西洋

墳場均設有教堂,伊斯蘭教墳場設有清真寺。舊基督教墳

場內墳墓樣式簡潔古樸,墓碑、紀念碑均以麻石為建造材

料,古色古香;新基督教墳場內墓碑樣式多樣,不同時期

也有不同風格;聖味基墳場為花園式佈局,華麗、簡樸的

墓碑俱備,既有西式雕刻精美的墓碑,也有中式氣派的圓

拱形墳墓,別具特色;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則以新式、設

計簡單的墓碑為主,有較整齊的規劃;伊斯蘭教墳場的墳

墓樣式整齊劃一;白頭墳場由於大門緊閉,綠樹環繞,難

窺其貌。

而離島墳場的情況剛好相反,除嘉模市政墳場能見

西式墳墓外,其他均以中式為主。多處墳場都是先建有墳

墓,集結有一定數量後,方成墳場。其中,較為古老的墳

墓都是中式圓拱樣式,新建墳場墳墓樣式則與望廈聖母新

西洋墳場大致相同,具現代風格。墳場內也常見對聯、牌

坊等裝飾,這是澳門半島的墳場所沒有的。

澳門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在此留下足跡

的名人不計其數,各墳場中,以舊基督教墳場、聖味基墳

場下葬的名人最為眾多,閱讀各墳場背後的故事,猶如重

溫澳門昔日光輝的歲月,從歷史的巨輪中預示明日的再創

輝煌。

24 25

半島篇

聖味基墳場內景

聖味基墳場

(Cemit rio de S. Miguel Arcanjo)

聖經中記載:聖味基天使戰勝魔鬼,把惡魔從天上驅

走。人們以聖味基天使之名命名這座墳場,也許是希望藉

由天使護送着去世的先人,不受魔鬼打擾,順利到達天堂。

聖味基墳場位於西墳馬路,鄰近塔石廣場。在望廈聖

母新西洋墳場興建後,澳門市民為了便於區分,多把聖味

基墳場稱為舊西洋墳場。

該墳場面積超過 15000平方米,環境清幽,多座墓碑

都有着精美的雕刻,宛如一件件藝術品,亦反映出西方人

浪漫的生死觀。自 1854年 11月 2日啓用至今,很多歷史

名人都以此為歸宿。

26 27

墳場附近還有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如藍屋仔、望

德堂街區,在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加入世遺後,它們與聖味

基墳場一起,均被認為應列入“緩衝保護地帶”的範圍之

內,成為了歷史古蹟。

歷史背景

澳門最早的幾座墳場,並非為華人而設,它們的對象

都是外國人。而外國人之中,不同的宗教,所下葬的墳場

亦不一樣,白頭墳場、伊斯蘭教、舊基督教墳場都只限該

宗教人士下葬。當時在澳門的外國人中以葡人居多,葡國

奉天主教為國教,因此信奉天主教的人數最多。

在聖味基墳場興建之前,古聖堂附設的小墓園、大三巴

牌坊後面的遺址都曾先後作為澳門天主教洋人教徒下葬的地

方。在大三巴牌坊用作墳場時,還曾險被毁壞。1862年,

當時的工務局查奧利維中校(Ivo Celestino Gomes de Oliveira)

與澳門的宗教領袖發生摩擦,以城市化發展為由,打算遷移

聖保祿墳場的墳墓,並清拆附近所有的歷史建築物,包括著

名的牌坊和前面的石階,所幸這個決定在一眾神父的強烈反

對下沒有實行,大三巴牌坊才得以留存至今。

由於土地不敷應用,墳場內的墳墓擁擠不堪,影響環

境衛生,1852年 10月 10日,基馬拉士總督下令,通過募

捐集資修建新墳場,並把地點選在當時的郊區,即城牆外

塔石的大片土地。1854年 11月 2日,聖味基墳場落成。

當時澳葡政府的“聖辣匝祿麻瘋病院”亦是設在塔石山南

麓,為了杜絕麻瘋病傳染,院中病患去世後,他們的遺體

都要火化,火化場就設在現時聖味基墳場的南端。

聖味基墳場的興建,也與澳葡政府推行的殖民管治有

關。鴉片戰爭後,澳葡政府宣佈澳門成為“自由港”,開

始在澳推行殖民擴張,強佔或廉價收買澳門城牆以外的土

地。他們的第一步就是佔領塔石區,在這裡設一個專供西

方人士、土生葡人下葬的墳場,導致了今天墳場位於澳門

半島市中心,被民居包圍的特殊景觀。

聖味基墳場最初由教區負責管理,只安葬信奉天主教

的居澳葡人及其他外國人,後來經望德堂司鐸余安道神父

向澳葡政府據理力爭,才允許信奉天主教的華人下葬。

1868年 11月 27日,聖味基墳場轉交給澳門議事會管

理,其章程將墓地分為永遠墓地和租用墓地,並且規定只

有天主教徒死後才有資格下葬在該墳場。所以不少非天主

教徒為了要將先人安葬於該處,就在親人病危時才申請入

教,由神父替他做臨終禱告,正式成為天主教徒。

28 29

1911年 10月 21日,市政廳頒佈告示將聖味基墳場

向非天主教徒開放。自此,這座墳場成了一座公共市政墳

場。儘管如此,在當時的聖味基墳場,對於非天主教徒人

士的安葬仍有很多限制,也不允許在墳場內焚燒香燭、進

行法事等等。

今天,聖味基墳場由民政總署管理,由於墳場內墓地

已接近飽和,所以民政總署取消了墳場內的自置地,一般

很少會有新墳下葬,有的也只是昔日被買下的墓地。事實

上,這個問題並非在近年才出現,早在 1932年 10月 15日

第 42期的《政府公報》就曾任命一委員會,研究解決聖味

基墳場場地不足的方案,並提出開闢新地的設想。

墳場特色

聖味基墳場竣工兩年後四周又建起了圍牆,最近的一

次大修是在 1990年。它與一般墳場很不一樣,沒有傳統觀

念中墳場的陰森恐怖,這裡環境幽美,綠樹成蔭,更像一座

花園。興建早期場內植有不少果樹,吸引了一些青少年冒

險越過圍牆,偷嚐樹上的蘋果和梨子,為改善管理,墳場於

1867年移走原有的果樹,以寓哀悼之意的柏樹取代。

墳場的墓碑也各有特色,中西混合、繁簡兼備。美

士基打墓前的軍人立像把他的軍人形像永久留存,呂和隆

的中式圓拱形的“鐵丘墳”在一片西式墓碑中突出卻不突

兀。很多墳墓上鑲嵌着十字架,從圍牆外經過也能看見,

有的墳墓雕有天使、花卉,為這片死人居所增添了一絲浪

漫氣息。

墓地中還有一些政府機關設立的公墓,以及各種紀念

碑,包括:澳門已故消防員骨殖紀念碑、陸軍俱樂部紀念

碑、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已故海關人員及水警稽查人

員紀念碑、保安部隊紀念碑。每年追思節,澳門政府均會

在這舉辦儀式,紀念因公殉職的官員,向他們的墳墓獻上

花環,並行禮致敬。

陸軍俱樂部紀念碑

30 31

保安部隊紀念碑

墳場內四周有骨殖樓,從門口直走,可看見一座小教

堂,名為聖彌額爾小堂(Capela de Miguel),又叫聖味基墳

場教堂,作為葬禮彌撒之用。1873年,市政廳撥款建造聖

彌額爾小堂,次年教堂動工,1875年建成,在此以前,一

切與殯葬有關的宗教儀式均在望德堂舉行。1911年,該教

堂才正式開放給各界人士公用。

這座小教堂是澳門目前保存得最好的古老建築物之

一,建築面積約三百五十平方米,外觀為哥特復興式建築

風格,教堂的基石上刻有設計師塞爾卡爾(Barao do Cercal)

男爵的名字,內外均粉刷成綠色和白色,地上主體建築為

一層,入口內部有夾層,正面中間有鐘塔。

教堂內供奉天使聖味基,又譯作聖彌額爾。據聖經記

載:聖彌額爾總領天使(St. Michael, the Archangel)率領眾

天使與撒旦及其隨從戰爭,是撒旦的大敵,並把他描述成

“戰勝地獄勢力的天上領軍者”。從宗徒時代開始,這位總

領天使就特別為教會所崇敬,且常視他為教會的主保和煉

靈升入天國的引導者。同時,雜貨商、水手、傘兵、警察

和病人亦尊他為主保。今天在民政總署大樓內,也可以見

到聖彌額爾天使的雕刻,他一手握劍,一手持天秤,意指

公平審判善惡者,抑惡揚善。

32 33

名人檔案

見證着澳門墳場重要發展軌跡的聖味基墳場內,葬有

不少與澳門歷史息息相關的名人,它除了作為墳場的基本

功能仍在繼續之外,隨着時間的流逝,它的旅遊功能也日

漸突出,成為遊客追尋名人足跡的終站。

• 美士基打(Nicolau Vincente de Mesquita, 1818-1880):

又譯作味士基打軍曹,澳門土生葡人軍人。

進入墳場左轉,便可看見一尊嚴肅的軍人半身雕像,

那就是美士基打,現在澳門半島、氹仔多條街道名稱中的

“美副將”是也。1910年 10月 28日,澳門政府將他的遺骸

從大堂遷到了聖味基墳場。

美士基打是澳葡政府在澳推行殖民擴張的主要人物

之一,他目睹“亞馬留事件”後,於 1849年 8月帶領葡

萄牙士兵佔領關閘、襲擊北嶺炮台,殺害清軍官兵,後來

其軍階逐漸升至上校,成為了葡國殖民主義的象徵。1940

年,澳葡政府曾於議事亭前地豎立一銅像以資紀念,但在

“一二‧三事件”中被憤怒的示威群眾拉倒。

有趣的是,一些與美副將上校敵對的人士,亦安葬在

同一座墳場內,其中一位是 19世紀後半期重要的人物梅洛

(António Alexandrino de Mello)。他是一位工程師,曾設計

多座標誌當時風格的建築物,例如舊仁伯爵醫院、陸軍俱

樂部、港務局、竹仔室總督官邸、前南灣澳督府(今澳門特

區政府總部),亦修葺崗頂劇院。

• 呂和隆(1815-1864):清朝奉政大夫。

在聖味基墳場中,呂和隆的中國傳統環拱形墓地格外

惹人注目,它外設有鐵欄保護,這就是俗稱的“鐵丘墳”,

美士基打半身像

34 35

墓上立有十字架。此墓為呂和隆與妻子梁氏的合葬墓,也

是墳場內有年份記載的最早的華人墓穴。

呂和隆是名天主教徒,家境富裕,據說當年澳葡當局

也曾向他借糧餉。在殖民統治時期,澳門以華人名字命名

的街道為數甚少,除非是居住在澳門的富有華人,在澳門

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在望德堂坊就有一條“和隆街”

(RUA DO VOLONG),是以呂和隆之名命名的。

• 卡梅洛‧庇山耶(Camilo Pessanha, 1867-1926):著

名葡萄牙詩人和象徵主義作家。

庇山耶出生於葡萄牙科英布拉,他在科英布拉大學

獲得法律學位後,於 1894年 4月 16日就任澳門前利宵中

學教員,教授哲學,後來也曾擔任法區掛號官、代理法官

呂和隆的“鐵丘墳”

(Juiz Substituto)等職務。

作為一位葡萄牙詩人和象徵主義作家,庇山耶著有詩

集《漏鐘》(Clepsidra)和雜文集《中國》。同時,他對中國

歷史和語言頗有研究,熱衷收藏中國藝術品,曾將其收藏

的一些中國名畫贈予葡萄牙政府,這些名畫現分別藏於里

斯本和科英布拉博物館內。

1926年,庇山耶於澳門逝世。澳門政府為紀念這一葡

萄牙詩人,將原爐石塘街分為兩部分,靠近福隆新街之部

分改稱為爐石塘巷,另一部分則命名為庇山耶街。另外,

1982年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 100圓澳門幣也以其肖像為

圖版。

• 何賢(1908-1983):澳門無冕之王。

第一、二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父親與

祖父─何賢與何澄溪,均葬於聖味基墳場內,其中何賢

對澳門社會的貢獻很大。他 1908年出生於廣東番禺縣,中

日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後移居澳門,在大豐銀號(當時未改

組為銀行)當經理,曾任中華總商會會長。1955年,他繼

盧榮錫之後,被委任為澳門政府政務委員會華人代表,也

是當時唯一代表澳門華人出席政府之政務會議的人,地位

顯赫。

36 37

何賢的名言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他一向仗義

疏財、扶危濟貧,致力於工商行業、社會慈善工作。在

“一二. 三事件”中,何賢出面向澳葡政府抗爭、談判,終

取得勝利;在中國抗美援朝期間,他突破禁運封鎖,將軍

用物資從澳門運入內地。

1983年 12月 6日,何賢因癌病在港不治,同月 9日

其靈柩從香港移返澳門。當時社會各界都深感哀痛,澳門

政府下半旗三天,公務員放假參加喪禮,殯儀隊伍由新口

岸碼頭一直到聖味基墳場,沿途市民夾道送別,更有不少

人跪在路邊飲泣叩拜,深切哀悼何賢的逝世。澳門政府為

了紀念他,1996年 11月將新口岸的香山公園易名為何賢公

園。他為國為澳所作出的貢獻,至今仍受到老一輩澳門居

民的懷念。

除以上提及的名人,清末第四批留美幼童、回國後多

次出使國外的劉玉麟,澳門著名社會活動家、南光公司創

辦人柯正平,澳門資深報人、著名詩人、作家佟立章,澳

門賭王何鴻燊元配夫人及其家族,香港特首曾蔭權的岳母

等,亦長眠於聖味基墳場。

清末民初詩人汪兆鏞《澳門雜詩‧竹枝詞四十首》中

的一首有云:

紅毛白頭西洋墳,衰楊蕭瑟搖斜曛。

從來墟墓足悽愴,何事遊客常紛紛。

詩下有附注:西人墳,有西洋、紅毛、白頭三處,冢

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為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

雕鏤精潔,時有遊人往觀。西洋墳即聖味基墳場,從詩中

看出,該處墳場在當時已成一旅遊景點,也由此可見它與

中國傳統墳場的差別——不但無“悽愴”之感,反而“遊客

紛紛”。

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

(Cemit rio de N. Senhora da Piedade)

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簡稱新西洋墳場,位於澳門半

島西北面、螺絲山腳下,屬昔日望廈村的範圍內,與普濟

禪院(俗稱觀音堂)、望廈炮台及馬交石炮台為鄰。澳門半

島有兩座公共墳場,環境清幽的聖味基墳場已基本成為古

蹟,另一座便是新西洋墳場。

新西洋墳場的興建與抗日戰爭時期澳門的中立地位有

密切的關係。此外,該墳場有別於半島內其他墳場,其宗

é

38 39

教特色相對淡薄,墳場內各種信仰兼而容之,體現了澳門

在殖民統治的後半期,社會融合的高度成熟。

歷史背景

過去,居澳華人去世後,其靈柩通常被運出關閘以

外安葬。當時拱北一帶多是山地,只闢有一條小路通往關

閘,四周望去都是墳墓。

在抗日戰爭期間,由於葡國與日本的協議,使澳門倖

免於戰火,但大量難民湧入,導致澳門人口激增,環境衛

生迅速惡化,糧食緊張,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根據

當年的統計數據,其時澳門的死亡人數由 1930年的 3181

人,急增至 1940年的逾萬人。後來,日軍封鎖關閘,限制

澳門棺柩運到內地安葬,聖味基墳場作為澳門半島內僅有

的公共墳場,早已不敷應用,澳葡政府只得在望廈這塊荒

地上闢設了新西洋墳場,其命名體現出該墳場與舊西洋墳

場的繼承關係。

墳場特色

新西洋墳場現為民政總署轄下部門管理,墳場內基

本上沒有永久墓地,每座墳墓都有使用年期,期限一到便慈悲者聖母小堂

40 41

要起葬,空出的位置就供給新的申請者。與聖味基墳場相

比,新西洋墳場在規劃和安排上都更現代化、規模化,墳

墓整齊有序,墓碑樣式呈現簡單、樸素的傾向。

事實上,初期墳場建設非常簡陋,四周的圍牆、墳場

內的小教堂、圍繞墳場的骨殖樓都是後來逐漸建成的。墳

場共設七個大小入口,但常開的只有虔信街的入口及新基

督教墳場旁的入口。墳場依山而建,可分成高中低三層,

四周被骨殖樓所圍繞,中間是墓地以及一座小教堂。

墓地與骨殖樓有劃分為不同等級:墓地等級隨地勢提

高而提升;骨殖樓裡不同方位、層數的骨殖箱租用價格也

不同,層數適中及樓前遮蔽物較少的為甲等,餘下的為乙

等。墳場中的小教堂名為慈悲者聖母小堂,它建於 1959

年,造型別致,主要供教徒作葬禮彌撒之用,使用前須提

前向管理員申請。在骨殖樓進行重修期間,該教堂也曾用

作堆放骨殖箱。

雖然該墳場名為西洋墳場,但對下葬者並沒有附加

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限制條件。新西洋墳場內安葬着不同

信仰的先人,信奉天主教的可以在教堂進行彌撒,信奉

佛教、道教的也可以在墳場內進行相關的宗教儀式,不

同信仰在這裡同時存在,並且互相尊重,成為了澳門公

共墳場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闢新西洋墳場以前,附近的高地

上已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小墓園,內有二十多穴古墓,葬的

都是從外國來澳的基督徒,所以相對於東方基金會會址旁

的舊基督教墳場,這裡便被稱為“新基督教墳場”,由於它

跟新西洋墳場緊挨着並且相通,很多人都誤以為兩者為同

一座墳場。兩座墳場的不同之處,詳見“新基督教墳場”。

舊基督教墳場

(The Old Protestant Cemetery)

舊基督教墳場位於澳門半島鳳凰山上的白鴿巢前地,

與東方基金會相連,並與白鴿巢公園、花王堂斜斜相對。

該墳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督新教在

澳門發展的重要見證。舊基督教墳場規模不算大,但卻葬

有不少對澳門有重要影響的名人,如基督新教在近代來華

傳教的第一人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寫下

第一部關於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的瑞典人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等。

42 43

歷史背景

舊基督教墳場闢於 1821年,同時修建了一座小教堂作

宗教儀式之用,現由聖公會管理。此墳場的開闢與馬禮遜

夫婦有莫大關聯。在舊基督教墳場建立以前,澳門的天主

教居特權地位,不允許新教徒葬於城牆之內,而華人亦不

容許外國人葬於關閘以北的地方,所以來自英國、美國及

北歐國家的商人唯有秘密地把先人葬於城牆與關閘之間,

恐防被華人發現會發生衝突,甚至在離開之後毀墳滅屍。

當時來華傳教的馬禮遜,任職於英國東印度公司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其妻子瑪麗.馬禮遜(Mary

Morrison)於 1821年 6月 10日在澳門因病去世。馬禮遜遂

請東印度公司出面向澳葡當局申請開闢基督教墳場,以解

舊基督教墳場內景

決新教徒在澳門缺乏長眠之所的問題。當該公司與葡方在

法律問題上達成共識後,舊基督教墳場建成,成為澳門第

一座基督教墳場。後來居澳的英國人和其他基督徒死後多

葬於此,而原先葬於其他地方的遺體亦遷了過來,所以在

墳場內可見到有些墓碑的年代早於墳場始建的年份。

到了 1857年,市政廳下令禁止市區內下葬任何死者,

所以該墳場僅開放了 36年便關閉了。此後,整個墳場被完

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了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

墳場特色

舊基督教墳場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為教堂,後半

部分為墓園。

墳場的教堂創建於 1821年,本名為澳門基督教聖堂,

但由 1940年起便已被廣稱為“馬禮遜紀念聖堂”,藉此紀

念基督新教於 1807年 9月 4日開始來華傳教的第一位傳教

士馬禮遜牧師。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基督新教教堂,亦是基

督新教在中國境內的第一所教堂。該聖堂是各地來澳定居

的基督新教信徒團契及崇拜聚會的聖所,成為了東西方文

化交流共融之印證。

自 1857年墳場停止入葬後,該聖堂不再是“停屍教

44 45

堂”,此後幾十年日久失修,變得殘破不堪。1921年,聖

公會維多利亞教區的杜培牧師主持了教堂的重修工作,並

由杜培牧師於1922年1月8日為新建成的教堂舉行祝聖禮。

重修後的教堂,造型仿羅馬式建築風格,但形式較為

簡單,與東望洋山山頂上的聖母雪地殿教堂相似。該堂平

面呈長方形,建築面積約八十平方米,一層高,立面總高

約八米,山花頂上有十字,屋頂採用英國錘式屋架,兩側

牆面有扶壁,外牆表面為白色粉刷,正立面有半圓形透視

門,主體為磚木結構。室內陳設樸素,只有數台雅致的吊

扇、十張長椅和一個講壇,無祭壇。講壇正中央的彩色玻

璃窗是整所教堂最華麗的地方,該窗是於 1967年裝上的,

窗內的圖案由十字架和聖經所組成,聖經上蝕刻有“太初

有道”四個中文字。此外,在講壇兩側分別嵌有兩塊大理

石紀念碑。其中,在講壇右邊的是英國商人 Henry Davies

Margesson;左邊的則是生活在港澳多年的美國人 James

Bridges Endicott。教堂由內到外的設計皆簡單而古樸,其

建築手法不僅體現了基督新教所推崇的節儉和高尚,同時

亦表現了英國小教堂的特點,是早期英國人在澳門活動遺

留下來的少數痕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值馬禮遜教堂缺乏牧師

的時期。英國聖公會未能請到自願來澳的男牧師,所以便

請來了香港女傳道人李添嬡在該聖堂進行傳教工作。當時

由於廣州、香港的淪陷,大量難民湧入澳門,使澳門由原

來的數萬人口驟升至五十多萬。這樣的人口在當時已遠非

澳門這個彈丸之地所能負荷的,因此餓死、病死的不計其

數。在這段艱苦的歲月中,李添嬡不但進行傳道的工作,

還幫助難民,並施展其博愛的天性,每天協助收殮死者。

1945年,大戰結束,她於紹興被正式封為牧師,成為聖公

會內第一位女牧師。

墳場墓園內的碑石、墓塚立於 19世紀,造型古典雅

致。據介紹,在澳門舊基督教墳場的編號中,共有一百六

十多個墓葬。埋葬在此的多是初期來華的英國商人,也包

括來自英國、美國、荷蘭、丹麥、瑞典和德國的國民以及

東來拓殖的殖民主義者,其中還埋葬了鴉片戰爭中在華身

亡的英國將領,如英國艦隊總帥施厚仁、英駐華商務總監

律勞卑等。

名人檔案

• 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近

代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新教傳教士,中華基督教會的創辦人。

46 47

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馬禮遜由倫敦基督教佈道會

派來中國。當時的清廷嚴禁傳教士進入內地,於是他在抵

達廣州不久後,便於 1807年 9月 4日轉抵澳門,只可惜他

在澳門又遭到天主教的排擠,無法立足,幸得英國東印度

公司聘請他為翻譯,才免被逐。此後,他在該公司工作長

達 25年之久。馬禮遜曾在澳門翻譯《聖經》,又編了《華

英字典》,對於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

流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此外,很多外國傳教士都受了馬禮

遜的影響而來到澳門傳教,如郭士立(Karl Friedich August

馬禮遜一家的墳墓

Gutzlaff)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834年 8月 1日,馬禮遜

在廣州與世長辭,享年 52歲,後移葬於澳門。

• 儒翰‧馬禮遜(John Robert Morrison, 1814-1843):

又稱馬儒翰,馬禮遜之子。

儒翰‧馬禮遜亦葬於該墳場。他倡議成立馬禮遜教

育會 (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後來更成為該會

的教育會董事會會員之一,且兼任文書,推動了中國教育

事業的發展。1839 年,該會在澳門開辦了馬禮遜學堂,

培養了一批留美學生,包括容閎、黃寬、黃勝等,其中容

閎學成歸國,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除了熱心於

教育事業外,他還是《澳門雜文編》(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的創辦人和主要撰稿人之一 (雖然後期

該報刊因部分行文與天主教教理相違背,使該報刊不得不

由澳門遷至廣州)。

• 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 1759-1835):又譯作倫斯

泰特,第一部關於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的作者。

龍思泰出生在瑞典林徹市。1798年他來到中國,最初

任職於廣州瑞典東印度公司,其後,他在 1815年前往澳門

經商定居,晚年致力於澳門的歷史研究工作。1835年,他

在澳門去世,葬於舊基督教墳場內。而他在 1832年和 1834

48 49

喬治.錢納利的墳墓

年出版的兩部著作在他逝世後,被合為一書,名為《早期

澳門史─在華葡萄牙居留地及羅馬天主教佈道團簡史》,

並於 1836年在美國波士頓出版。由於這是第一部描述澳

門歷史的英文著作,因此在其後的一個半世紀中,成為了

研究和了解澳門歷史的必讀本,亦被國際史學家公認為第

一部科學地對澳門歷史進行研究的權威著作。1997年,

為了紀念龍思泰,澳葡政府便以倫斯泰特為名,將新口岸

一新的大馬路命名為“倫斯泰特大馬路”(AVENIDA SIR

ANDERS LJUNGSTEDT)。當時的澳門市政廳還特地邀請

瑞典林徹市市長訪澳,並簽署締結《姊妹城市議定書》,希

望繼續發展澳門與瑞典的友誼。

• 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 1774-1852):英國皇

家畫家,20世紀前澳門最偉大的西方畫家。

錢納利本在英國、愛爾蘭等地享有盛名,但由於他在

年少時揮霍無度,結果欠債纍纍,而且他本身亦不喜歡其

口中所描述的“醜陋”的太太,故於 1802年(那時他才 28

歲)便毅然離開英國遠赴印度,並於當地定居,創作了不少

具有當地風土人情的作品。1825年,錢納利遷居澳門,而

且在澳門居住了 27年。其間,他也曾在廣州和香港小住過

一段時間。

50 51

錢納利的不少素描和速寫題材涉及澳門、香港、廣州

以及珠江三角洲的風景、建築和人物等。如《火災前的大

三巴教堂》、《廣州十三行》、《章官的屋頂》、《香港皇后

大道中街景》等。在那個照相機還沒發明的時代,他的畫

作便是研究澳門、廣州和香港近代史的重要參考材料。在

澳門畫的著名水彩作品分別有《南灣》、《媽閣廟》、《玫瑰

堂》、《中國帆船》等一系列作品。1852年 5月 30日,錢

納利在澳門鵝眉街八號的工作室中逝世,享年 78歲,安葬

於舊基督教墳場。

此外,戴雅牧師 (Rev. Samuel Dyer)、英國皇家海軍艦

長亨利‧約翰‧史賓塞‧邱吉爾(即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的祖先)和美國海軍上尉約瑟‧哈羅德‧亞當斯(美國第

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之孫、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

亞當斯之姪)等歷史名人也葬在該墳場中。

新基督教墳場

(New Protestant Cemetery)

新基督教墳場位於螺絲山後方,黑沙環斜坡旁。從新

西洋墳場的亞馬喇馬路的門口進入,右邊的墓地便是新基

督教墳場,從名字上可以看出,它與舊基督教墳場存有承

傳的關係。

新基督教墳場建成至今已過百年,在歷史上的存在和

意義是明確的,它與舊基督教墳場一樣,受到澳葡政府城

市管理政策變更的影響,成為澳門城市發展中沉默的見證

者。但是由於它毗鄰新西洋墳場,並且兩者互通,共用部

分圍牆,因此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都存在了多多少少的誤解。

歷史背景

墳場內約有百多穴墳墓,據說其中有古墳墓 20穴。墓

園內立有一英文碑誌,介紹了墳場興建的歷史,其中文譯

文為:

這座墓園由澳門多家商行和基督教徒捐助,奠基於

1858年。此前,澳葡政府的新政策禁止在位於賈梅士前地

的舊基督教墳場內進行新的墓葬,並因城市限制而必須關

閉該墳場。

直至 1821年舊基督教墳場的建立,基督徒才被允許埋

葬在澳門,不再需要埋葬在周圍的小山丘上(作者注:指城

墻外)。本墳場存在不少可追溯至 18世紀的墓穴,但這些

52 53

墓穴卻是在 1838年搬移至此的。

該墓園是由澳門基督教小堂及墳場基金會管理,其中

的管理受托人包括:

大英帝國女皇陛下駐澳領事

美利堅合眾國駐港澳總領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領事

荷蘭駐港澳總領事

香港和澳門教區主教(職權)

由此可知,墓園內部分墳墓原在 18世紀末期散葬於澳

門古城牆外的山谷,後來遷移至此,而墓園內的墓主都是

外籍人士,其國籍包括英、美、德、法、挪威及丹麥等國。

近年來在螺絲山公園的一次下水道維修中,維修工人

挖出了一具屍體,後經鑑定其死亡時間並非近代,相信為

早期墓地留下的屍骸,或許與墳場興建前的一段歷史有關。

墳場特色

新基督教墳場的管理由英國政府派人負責,修葺費用

則由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基金支付。2007年,英國駐港澳

總領事館舉行慶祝英女皇壽辰酒會,英國駐港澳總領事柏

聖文等英方人員原定到該墳場進行瞻仰及為墳場髹漆的活

動,可惜後來因為天雨的關係而取消。事實上,每隔數年該

墳場都有專人負責修葺的工作,並重新為其圍牆髹上油漆。

而 2007年的修葺工作則是由英國領事館的一組義工負責。

與相鄰的新西洋墳場比較,新基督教墳場的規模、

佔地面積明顯比前者小得多,而且它的墓碑大都是朝向北

新基督教墳場的奠基碑誌

54 55

面,跟新西洋墳場的墓碑一律朝南不同。稍加觀察兩者的

佈局及墳墓樣式可以發現,新基督教墳場中的佈局顯得雜

亂無章,但墓穴形式卻相對多樣化,年代較為久遠的墓穴

樣式古樸,與舊基督教墳場內的較相似,而相對新近的墓

穴多以立碑的形式,碑上竪立十字架。新基督教墳場和新

西洋墳場更有着本質上的區別,新基督教墳場是座私人墳

場,而新西洋墳場是座公共墳場。

新基督教墳場內景

伊斯蘭教墳場

(Mesquita e Cemit rio de Macau)

伊斯蘭教墳場位於新口岸水塘之側摩囉園路四號,即

與濠江中學澳門本部校舍相對,又與澳門治安警察局總部

之修車廠為鄰,澳門人習慣上稱之為回教墳場。伊斯蘭教

對於絕大多數澳門人來說,充滿中東的神秘色彩,這與其

信徒較少分佈於澳門不無關係。據悉,目前全澳信徒大多

為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方的外籍人士。雖然澳人對之

並不熟悉,但該墳場始建於 1774年,是澳門半島內最早成

形的墳場。此外,墳場內有澳門唯一的清真寺,是澳門回

伊斯蘭教墳場大門

é

56 57

教徒的聚集地。由於該墳場開闢時間早,且相對封閉,因

此植物保留完好,其中多棵古樹樹齡久遠。

歷史背景

伊斯蘭教在澳門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根據林發欽先生

的《不同而和,相異並存─從墓園看世界不同宗教在澳

門的傳播》一文中所說:“伊斯蘭教傳入澳門之時間,至

今仍未有明確的史料可證,但一般估計在明季以前。有學

者認為‘最初引領葡人來澳的火者亞三,極有可能就是一

伊斯蘭教墳場內景

位回教徒。而明清間來到澳門貿易的諸蕃中,其中就頗有

來自東南亞流行回教的地區,例如爪哇。回教徒是以擅長

貿易見稱的,故就在明清間從中國內地或海外來到澳門,

是毫不出奇的。據我們所知,在抗戰前夕的肇慶,有一次

回教徒的大遷徙,其中一部分就逃到了澳門,以避戰禍。

西元 1949年以後,則有少數回族從中國西北各地移居澳

門。 ”

事實上,伊斯蘭教曾兩度傳入中國:第一次通過陸路

傳入,第二次則通過水路以貿易的形式傳入。16世紀澳門

開埠時,亞非地區的阿拉伯人將伊斯蘭教引進澳門,並盛

極一時。後來隨着澳門貿易地位的衰落,阿拉伯商人漸漸

離去,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便大大減少。

墳場特色

伊斯蘭教墳場實際上可以分為三個實體,分別為澳門

伊斯蘭會(Islamic Association of Macau)的會址,與它相鄰

的就是澳門唯一的清真寺建築,在它們的後面,則是墓園。

關於清真寺的建設年份,則甚有爭議。一說是當年一

批來自印度果阿的穆斯林往來澳門進行貿易時,在墳場現

址開闢了一座小型清真寺,供他們膜拜真神阿拉和先知穆

58 59

罕默德;另一說法則稱 20世紀 20年代,當時駐澳門的摩

爾人警員(印度籍回教警員,俗稱“摩囉兵”)要求澳門政

府批一地方作為住宿點,後來那裡就有了舊清真寺。無論

如何,在 20世紀 40年代,該寺因破舊不堪最後被清拆。

現時所見的清真寺重建於 1974年,其內部裝潢樸素簡單,

內有兩個圖書架、數張桌子以及一個讓主持禮拜的人讀經

的小梯。

現墳場佔地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徑道縱橫,清風不

斷;墓園內墳墓約有一百二十座,排列整齊。墳場對面就

是水塘,可以看到港澳碼頭、友誼大橋等大型公共建設,

這樣清幽寂靜的環境,是讓先人得到安息的好地方。

墳場內綠樹成蔭,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有菠蘿

蜜、海南蒲桃、羅漢松、龍眼等。其中,海南蒲桃為本地

野生樹木,澳門現存僅數棵,胸徑達 95公分;園內種植的

一棵羅漢松,是澳門最老的羅漢松樹;此外,園內還種有

一芒果樹,也是澳門數棵最老的芒果樹之一。相傳這些樹

的樹齡已在百年以上。

白頭墳場

(Parsee Cemetery)

白頭墳場,位於澳門半島松山山腰卓公亭側、澳門仁

伯爵綜合醫院(俗稱“山頂醫院”)下,其入口面向嶺南中

學,是澳門唯一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墓園。根

據第 83/92/M號法令,上述土地為一“已評定之地點”,

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澳門白頭墳場為瑣羅亞斯德教在澳門留下的遺蹟,其

墓園建設、喪葬方式十分特別,它的存在印證了澳門多元

的宗教文化特色。由於該墳場屬於私有範圍,其管理機構

為“香港、廣州和澳門瑣羅亞斯德教慈善基金信託委員會”

(Thr Insorperatrd Trustees of the Zoroastrain Charith Funds

of Hong Hong,Canton and Macau),因此久閉重鎖而深藏不

露,為此宗教聖地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歷史背景

要介紹白頭墳場,免不了要介紹瑣羅亞斯德教─一

個神秘、陌生的宗教。

公元前 6世紀,瑣羅亞斯德(Zoroaster)在波斯東部創

60 61

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宗教,這是在基督教誕生前,中東地

區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並在公元 3-7世紀成為薩珊王朝的

國教。該教的思想屬二元論,因此有部分學者認為該教對

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

該教又被稱為拜火教、祆教、波斯教、火祆教等,大

約於公元 4世紀隨着絲綢之路的貿易傳入中國,但由於種

種原因,該教在北宋以後便從中國文獻記載中消失。而其

發源地古波斯亦因為伊斯蘭教的入侵漸漸沒落。及至 18世

紀 70年代,在葡萄牙人的引領下,該教從印度西部海岸古

里地區和孟買由海路再次傳入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有大

批的瑣羅亞斯德教教徒到廣東經商,19世紀 20年代輾轉到

澳門,後逐漸於 19世紀 40年代移徙到香港。

瑣羅亞斯德教在澳門傳播的時間不長,因此在澳門留

下的遺蹟不多,只有這座幽深的墓園能讓我們一窺其貌。

墳場特色

白頭墳場建於 1829年,因該教祭師以白布裹頭而得

名。墓園順山崖有上下兩列西式石槨,一致朝東並排,在

民居與墳場間劃出了一條清晰的界線。墓園內樹影婆娑,

環境寧謐肅然,因此曾被稱為“白頭花園”。白頭墳場大門

上有刻着四種文字的門牌,除了中、英文外,其中亦包括

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文( )和印度文。

該墳場內只有 14座棺式墓冢,墓主為一批篤信印度

瑣羅亞斯德教的孟買教徒,其歷史均已超過 100年了。事

實上,這些棺墓並沒有安放着先人的遺體,亦沒有放置骨

殖、骨灰等,而只屬紀念性質─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

死後既不用土葬、也不用火葬的殯殮儀式,而是沿用“天

葬”,即人死後,將其屍體放置於山頭,任由兀鷹啄食。

這是由於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認為,火、水、土都是神聖

的,不得沾污。

白頭墳場的門牌

62 63

在墓園中最古老的一個墓碑上這樣寫着:“深切哀悼死

去的孟買人庫賽傑‧弗蘭基(Cursetjee Framjee)。1829年

3月 17日亡,終年 56歲。 ” 另外,該墓的花崗岩墓頂,上

面還刻有一首英文詩,中文譯文為:

光明誠甜,

睹日生歡。

人若暢享天年,

請記住黑暗的每一天,

黑暗常有,來世虛幻。

白頭墳場內景

上述銘文,除了可讓我們窺看到這座墳場的久遠歷史

外,還體現了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光明、火是善端。

64 65

離島篇

澳門半島的墳場主要受到西方宗教的影響,充滿了異

域文化特色,而離島的墳場則更多地保留了更多中國傳統

元素,體現出澳門的社會特徵及濃厚的社團文化。

離島一向為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中國傳統村落的生活

方式佔據着主要地位。按中國傳統做法,大部分都是選擇

風水高地,墓葬集中葬在山上,日久便成大片的墓地;後

來隨着城市的發展,新式喪葬觀念引進及土地管理制度的

確立等,離島沒有邊界的墓地逐漸被規劃成今天所見之墳

場。離島的墳場大都具有此特點。

因為離島區墳場之間有較多的共同特點,所以下文將

性質相似的墳場合併介紹,從墳場的發展感受社會的變化。

離島市政墳場

氹仔區市政墳場有二, 一為氹仔沙崗市政墳場,一為

氹仔嘉模市政墳場;路環區的市政墳場則有路環市政墳場

及路環華人墳場。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路環市政墳場均是離島墳場發

展中的典型例子:先有墳墓聚集成墓地,後經規劃成為墳

場,隨着社會發展逐步完善管理。氹仔嘉模墳場為離島區

66 67

唯一的天主教墳場。路環華人墳場建於 19世紀中期,但其

資料不詳,在此不作敍述。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Cemit rio Municipal do Sá Kong da Taipa)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依山而建,面向高勵雅馬路,佔地

面積為 3590平方米,築有特色圍牆。墓園內樹木遍植,環

境清幽,空氣清新,但墳墓分佈雜亂。

氹仔北澳山又稱沙崗,根據中國居民的習俗,墳地

多選在山上風水合適的位置以庇祐後人,因此墳墓多沒有

人規劃管理,整個山頭到處都散佈着墳墓,有了墳場的初

步規模,但四周未興建圍牆。現今沙崗市政墳場的位置,

以及高勵雅馬路對面的山地,在過去一直都被統稱為沙崗

墳場或北澳墳場。在抗日戰爭期間,澳門死亡人數不斷上

升,每天街上都有一大堆死屍,澳門政府的衞生人員(即收

屍隊)只好把屍體運往沙崗墳場,以萬人坑的形式草草埋

葬。在澳門回歸前,政府計劃於高勵雅馬路與三家村原址

之間興建氹仔最大的公園,所以安排居民將安葬於馬路一

邊山坡的祖墳遷走,而剩下的一部分山地則被規劃成現在

的氹仔沙崗市政墳場。

該墳場出入口很多,其中正門建有古色古香的大門

樓,而在骨殖樓處的門外,竪有張卓夫先生於 1996年題寫

的楹聯“大潭招鶴至,北澳引龍歸”,意境深邃悠遠,同時

這也是一對中葡雙語楹聯,十分罕見。

在氹仔沙崗市政墳場的骨殖樓內,有三座歷史逾百年

的墓塚,它們既是氹仔的古物,也是百年前“甲戌風災”的

歷史見證。

1874年,一次罕見的特大颱風橫掃了澳門、香港等地

區,由於是半夜來襲,令很多村民、漁民都走避不及,單

是氹仔、路環的死亡人數已達一千多人。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正門

é

68 69

事後,氹仔坊眾將撿拾到的浮屍,其中多為誤墮海裡

溺斃的外地漁民,集體下葬在北澳山頭,分設三個墓塚,

中為義塚,左右為童塚、女塚。後來該地段需要作其他發

展時,當地市政廳在市政墳場內撥出地方,把墓塚遷進。

氹仔坊會每年都會在這裡進行春秋二祭。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內有一座炮竹先友墳場,已具多年

歷史。此外,該墳場也與街坊墳場相通,兩者之間只有一

座牌坊分隔,容易讓人誤會他們是同一座墳場。

路環市政墳場

路環市政墳場位於炮台山的鄉村馬路旁,與路環各會

氹仔沙崗市政墳場內的三座古塚

聯合墳場為鄰。沿着鄉村馬路行駛,在斜坡與鄉村馬路交

接處,建有一座牌坊,上面寫着“路環市政墳場”,在這裡

除了可以看見大海,還能聞到濃烈的海水味。沿斜坡還要

再走一段路,才能真正到達墳場,其入口處兩旁各有一座

石獅子,一側立有告示欄。

這座墳場跟其他市政墳場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沒有

圍牆,只用鐵絲網圍繞。鐵絲網內的墳墓樣式較新、行列

整齊,可以看出是經過規劃的。在鐵絲網外也有幾座中式

傳統環形墳墓,說明了這座山頭在闢設為公共墳場之前,

已是多人墓地的選址,符合離島墳場的一般發展規律。

氹仔嘉模市政墳場

(Cemit rio Municipal do Carmo da Taipa)

氹仔嘉模市政墳場位於氹仔美副將大馬路,澳門攀石

場的對面。這是一個天主教墳場,面積不大,在此下葬的都

是天主教徒。離島區天主教墳場的數量很少,正好反映了在

中國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離島中,西方文化影響力的弱小。

墳場圍牆內種有多棵古樹,門口的一條直路把墓地劃

分成兩部分,直路的盡頭竪有一石造十字架。此外,墳場

牆邊亦設有骨殖樓。門口左邊有一約半米高置於聖龕內的

é

70 71

聖母像,聖母像旁立有園內最為觸目的紀念碑。

現今墳場內已很少有新墓下葬。園內的墓碑形式多

樣,其中部分古老的墓穴從其簡單的設計可推算到墳場的

歷史不短。

離島村民墳場

離島居民原習慣於村落聚居,村民間的關係密切,日

常生活中的互助、各種活動的展開以及死後的墓葬等,都

是村民合作的重要內容。路環兩座村民墳場,正好記錄了

離島居民早期的社會關係。

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

黑沙村是路環古村落之一,位於路環東南部,靠近

塔石塘山的東南麓。而路環黑沙村民會墳場位於路環官立

小學後面蔥鬱的山坡上,環境偏遠幽靜,墳場四周沒有圍

牆,下葬者僅為該村村民,墳墓數量不多,皆為中式傳統

環拱形建築。

氹仔嘉模市政墳場內的紀念碑

72 73

九澳村民墳場

九澳村是澳門現時僅存的郊野村落之一,是研究澳

門離島村落的重要依據。該村為一條雜姓村,其中以鍾、

張、何、吳的姓氏較多,村內居民全都自我界定為客家人。

九澳村民墳場位於九澳堤壩馬路旁的山坡上,視野開

闊,能遠眺九澳村村屋。該墳場始建年份無從稽考,沒有

圍牆環繞,也沒有任何標誌,僅有十幾座中式墳墓,下葬

者均為九澳村的村民。目前管理者是九澳村民互助會。

離島社團墳場

隨着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工廠的出現,城市的發

遠眺九澳村民墳場

展,村與村的隔閡減弱,離島居民的生活範圍、社交方式

出現了變化,村內的聯繫發展為民間社團、工會的聯繫,

而這種變化亦體現在墳場上,出現了不是以同一村落為界

限的墳場。這也反映了離島社會結構的變化。

炮竹先友墳場

在氹仔沙崗市政墳場內,有一座“園中園”墳場,這

就是炮竹先友墳場。該墳場面積不大,四周由一矮牆圍

着,建有小門樓,種着不少樹木。

炮竹業、火柴業、神香業為過去澳門的三大手工業,

而氹仔是炮竹廠建廠的主要聚集之地。在 20世紀五六十

年代,炮竹廠經常發生意外,於是“廣興泰”、“益隆”和

“光遠”幾家炮竹廠,就在這裡專門闢設了一座墳場,埋葬

那些在製作炮竹時發生意外而慘死的工人,這裡也是炮竹

業歷史的一處見證。

氹仔街坊墳場

氹仔街坊墳場面積約九百多平方米,位於氹仔沙崗市

政墳場旁邊,墳場內能互通。顧名思義,這座墳場為氹仔

坊眾聯誼會所有,並由其屬下的墳場管理委員會管理,在

74 75

其內下葬者也必須為氹仔坊會會員。這座小小的墳場,不

僅提供了人死後的安息之地,同時其興建過程亦反映了澳

門人群體合作的精神。

墳場所在原是坊會所有的一片荒地,因附近都建滿

墳墓,也不好作其他用途,故在海島市政廳的協助下,於

1971年 5月組成籌委會,並籌款六千餘元興建了墳場。

當時,為了節省開支,坊眾利用工餘時間,進行義務

勞動,僅花半個月時間,就初步建成了氹仔街坊墳場,其

後墳場內部設施也逐步得到完善。1981年,墳場進行了一

次大規模修葺,鋪設三合土路面,種植花木以美化環境。

後又根據發展需要,陸續共建了兩座骨殖樓。

墳場內佈局整齊,墳墓樣式相似,多用瓷磚拼砌,簡

潔明亮。澳門地少人多,這裡的墳地亦因面積有限,不能

永久購買,七至十年便要起葬。

路環信義墓園

(Cemit rio Sun I)

路環信義墓園位於路環登峰路、舊城區附近。登峰路

設有一路碑,記錄此路亦是由信義福利會籌建的。該墓園

建立時間超過 40年,為路環信義福利會所擁有的私人墓

園,只有該會會員才可下葬於此地。信義福利會對於會員

極為照顧,不僅為仙遊會員提供免費墓地或骨箱,還會發

放殮葬補助金及協辦殯儀工作,為去世的孤寡老人提供義

殮。但該會入會規則也極為嚴格,每個原會員只能介紹一

名直系親屬入會,而且該親屬也必須是路環居民。

路環各會聯合墳場

(Cemit rio Unido das Associações do Coloane)

路環各會聯合墳場興建時間較晚,由幾個社團共同籌建

並管理,旨在為居民謀福利,使得會員不用到處奔波尋找墳

登峰路路碑

é

é

76 77

場。從其正門門牌更可得知各會分別是指:路環忠義堂、路

環造船工會、路環居民聯誼會和路環各業工人互助會。墳場

內大致分成兩個區域:一邊是墓地,一邊是骨殖樓。

墳場共有三個進出口,小門旁邊有一福德祠,供奉的

是土地,其中一幢骨殖樓上,還立有一座潔白的觀音像。

這座墳場為私人所有,所以不公開讓人購買墓地,

只有這四個組織的會員才能下葬於此。使用墳場的骨殖箱

及墓地每年均需繳納管理費,由於墓地面積有限,只可租

用,而不可以永久購買,使用期限一般為七年,特殊情況

下可申請延至十年。

離島私營墳場

離島的墳場中除了市政墳場、社團墳場外,還有一座

私營墳場。該墳場的產生、建設和規劃有其特點,不同於

前述墳場,故單獨介紹。

孝思永遠墓園

(Cemit rio Budista)

氹仔的孝思永遠墓園始建於 1973年,為澳門眾多墳

場中歷史最短的一個,卻又是佔地面積最廣、墓穴價錢最

貴、景色最美的一座墳場,也許還是風水最好的一座。它

佔地 42730平方米,由儒釋道教澳門聯合會管理,有墓穴

上萬個,均不出租,只出售,售價如房地產市道一樣逐年

上升。

墓園的圍牆顏色鮮明,造型古雅,牆身上繪有二十四

孝圖,以警醒世人要孝順。整個墓園分為五個地段,分別

是天字段、地字段、玄字段、黃字段及孝思段。天字段為

最早建設的地段。墳場整體上採用中國園林式風格,根據

地勢開闢成階梯狀,墓冢排列整齊,其間更分佈有花圃、

從孝思永遠墓園眺望澳氹大橋

é

78 79

小亭、月門,頗為雅致;中段上層,豎立着一座三米高的

土地公塑像。

墓園內不多的幾座建築物,除了用作辦事處外,其

餘則闢為骨殖庫。其中一座骨殖樓源遠堂的門外,設有一

對石獅子,門的兩邊牆壁更掛有門神圖像,柱子上有一對

聯:“何須龍蟠虎踞而稱福地,但憑山光水色已是佳城”,

這便是孝思墓園的最佳寫照。

孫中山先生的元配夫人盧慕貞,中晚年居住在澳門

孫府,1952年在澳門辭世後,原葬於聖味基墳場,1973

年遷葬於孝思永遠墓園, 1975年其陵墓重修,而現已遷

源遠堂

回中山。

此外,這裡還葬有香港粵劇名伶何非凡。他逝世後按

其遺願,特別將靈柩從香港運來孝思永遠墓園下葬。何非

凡以“凡腔”見稱,澳門有他的戲迷,每年都與香港的同道

舉行緬懷何非凡的活動。

80 81

參考資料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 年。

王俊彥《澳門的故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年。

王寅城、魏秀堂《澳門風物》,珠海出版社,1999 年。

方言《澳門問題始末》,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年。

李志剛《基督教在澳門》,澳門基督徒文字協會,2006 年。

林發欽《不同而和,相異並存─從墓園看世界不同宗教在澳門的傳播》,

載鄭培凱、陳國戍主編《史蹟.文獻.歷史─中外文化與歷史記憶》,廣

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林發欽主編《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4 年。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1999 年。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5 年。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澳門基金會,1998 年。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00-1949)》,澳門基金會, 1999 年。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50-1988)》,澳門基金會, 1999年。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1994 年。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年。

常青《百年澳門》,作家出版社,1999 年。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年。

麥百道《緬懷之園─聖味基墳場》,民政總署,2008 年。

張卓夫《氹仔墳場辛酸史》,載《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 1999年。

陳致平《2005 澳門年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2005 年。

陳澤成《澳門白頭墳場(瑣羅亞斯德教墓地)的保護》,載《文化雜誌》第

47 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3 年。

陳偉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 年。

黃德鴻《澳門掌故》,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年。

湯開建、吳志良《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基金會,

2002 年。

黎小江、莫世祥《澳門大辭典》,廣州出版社,1999 年。

鄭德華《澳門路環九澳村─一條濱海客家村的歷史探索》,載《文化雜誌》

第 62 期,2007 年。

劉先覺、陳澤成《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年。

鄧開頌、謝後和《澳門歷史與社會發展》,珠海出版社,1999 年。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 年。

關振東、陳樹榮《何賢傳》,澳門出版社,1999 年。

《紅藍史地》第 10 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82 83

《紅藍史地》第 12 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大眾報》

《澳門日報》

慧科電子新聞數據庫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

澳門文物網:http://www.macauheritage.net/

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局:http://www.macautourism.gov.mo/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http://www.iacm.gov.mo/

澳門特別行政區印務局:http://cn.io.gov.mo/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http://www.faom.org.mo/

澳門街坊聯合總會:http://www.ugamm.org.mo/

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

圖片出處

P.10、15、24、29、30、33、34、42、46、48、53 盧嘉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