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J Chin Med 30(2): 62-72, 2019 DOI: 10.3966/241139642019123002004 原始論文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之影響 陳怡真 1, 2, 3, * 、劉効樺 4 1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花蓮,臺灣 2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花蓮,臺灣 3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博士班,花蓮,臺灣 4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花蓮,臺灣 目的:瞭解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功能的影響。材料和方法: 招募 75 位年齡 61-80 歲之研究參與者分為針灸組、電刺激組、偽電刺激組。於雙 手合谷、內關穴進行針刺、穴位電刺激及偽電刺激。以注意力網絡測驗為評估工 具記錄反應時間及正確率並計算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透過成對樣本 t 檢定,分 析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是否有顯著差異(P < 0.05)。結果: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 前後測相比,穴位電刺激組之警覺性功能顯著提升,針灸組及偽電刺激組未有顯 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為首篇結合穴位刺激與注意力網絡於年長者的研究。結果 顯示於合谷及內關穴進行穴位電刺激可造成年長者警覺性功能的增進。而針刺治 療未造成預期中的改變可能來自於治療劑量不夠,於未來研究中可採用療程治療 後再進行評估。本實驗招募之研究參與者為一般健康老年族群,未來可進一步針 對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或其他罹患注意力缺失的群體進行 研究。 關鍵字:穴位電刺激、針灸、老年人、注意力網絡 * 通訊作者: 陳怡真,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地址: 970 花蓮市中央路三段 707 號中醫部,電話: 03-856-1825Email: [email protected] 107 年 11 月 30 日受理,108 年 2 月 18 日接受刊載 前言 人口老化的情形隨著壽命延長和生育率 下降顯得日趨嚴重 [1]。老化是神經退化性疾 病的危險因子 [2]。如何預防與治療神經退化 性疾病是現今醫學發展的重要課題,例如失 智症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細胞退化將導致 認知功能障礙,其症狀不只有記憶力減退, 還包括注意力、空間感、語言、判斷等各方 [3]。良好的注意力能夠偵測外界事物變化 以作處正確應變反應,注意力缺乏則會讓個 體暴露於危險中而不自知,例如無法注意到 對向來車、未注意到交通號誌、未注意路面 高低而跌倒等,各種因為注意力缺失導致的 意外,將直接影響長者們的生命安全。 如何提升老人族群注意力效能或是改善

原始論文 - NRICMejournal.nricm.edu.tw/jcm/30/30-2-4.pdf · 針灸組、穴位電刺激組與穴位偽電刺激 組前後測注意力網絡功能的分數及成對樣本t 檢定結果如表四。其中穴位電刺激組在警覺

  • Upload
    others

  • View
    3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J Chin Med 30(2): 62-72, 2019DOI: 10.3966/241139642019123002004

原始論文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之影響

陳怡真 1, 2, 3, *、劉効樺 4

1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花蓮,臺灣2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花蓮,臺灣

3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博士班,花蓮,臺灣4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花蓮,臺灣

目的:瞭解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功能的影響。材料和方法:

招募 75 位年齡 61-80 歲之研究參與者分為針灸組、電刺激組、偽電刺激組。於雙

手合谷、內關穴進行針刺、穴位電刺激及偽電刺激。以注意力網絡測驗為評估工

具記錄反應時間及正確率並計算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透過成對樣本 t 檢定,分

析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是否有顯著差異(P < 0.05)。結果: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

前後測相比,穴位電刺激組之警覺性功能顯著提升,針灸組及偽電刺激組未有顯

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為首篇結合穴位刺激與注意力網絡於年長者的研究。結果

顯示於合谷及內關穴進行穴位電刺激可造成年長者警覺性功能的增進。而針刺治

療未造成預期中的改變可能來自於治療劑量不夠,於未來研究中可採用療程治療

後再進行評估。本實驗招募之研究參與者為一般健康老年族群,未來可進一步針

對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或其他罹患注意力缺失的群體進行

研究。

關鍵字:穴位電刺激、針灸、老年人、注意力網絡

* 通訊作者:陳怡真,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地址:970 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 號中醫部,電話:03-856-1825,Email: [email protected]

107 年 11 月 30 日受理,108 年 2 月 18 日接受刊載

前言

人口老化的情形隨著壽命延長和生育率

下降顯得日趨嚴重 [1]。老化是神經退化性疾

病的危險因子 [2]。如何預防與治療神經退化

性疾病是現今醫學發展的重要課題,例如失

智症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細胞退化將導致

認知功能障礙,其症狀不只有記憶力減退,

還包括注意力、空間感、語言、判斷等各方

面 [3]。良好的注意力能夠偵測外界事物變化

以作處正確應變反應,注意力缺乏則會讓個

體暴露於危險中而不自知,例如無法注意到

對向來車、未注意到交通號誌、未注意路面

高低而跌倒等,各種因為注意力缺失導致的

意外,將直接影響長者們的生命安全。

如何提升老人族群注意力效能或是改善

63陳怡真 劉効樺

注意力缺損是值得研究的課題。過去研究中,

Chen(2011)發現穴位電刺激能讓知覺敏感

度增加,在注意力控制作業行為測驗中表現

較好 [4]。Li(2010)指出合併電針及行為治

療可顯著改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注意力

缺乏症狀 [5]。Zhou(2011)觀察到老年人在

注意力網絡中,警覺性功能表現較青年與中

年人差 [6]。一些研究也顯示針灸能夠改善認

知功能,尤其是在注意力方面 [7, 8] 。但目

前尚未有結合針灸與注意力網絡測驗於老人

族群的相關研究發表,故本研究招募老年研

究參與者,使用多頻道銀錐點低周波治療儀

進行穴位電刺激及傳統針灸方式,結合注意

力網絡測驗為評估工具,以瞭解穴位電刺激

及針灸對年長者注意力方面的作用機制與影

響。

材料

1. 研究參與者:

招募 75位年齡 61至 80歲之研究參與

者。納入條件為視力、聽力及健康狀況足以

參與實驗者。排除條件為經測驗講解及練習

後仍未能正確執行者。講解相關權益並簽署

「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後,隨機分派為

針灸組 25名,電刺激組 25名,偽電刺激組

(對照組)25名。本研究計畫於 2014年 02

月取得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通

過(編號:IRB103-03-A)。

2. 研究工具:

2.1 注意力網絡測驗:

本實驗之注意力網絡測驗以 Rueda等人

(2004)提出的注意力網絡測驗兒童版為基

準進行適當修改 [9]。使用 E-Prime 1.0 程式,

將注意力網絡測驗呈現於傳統陰極射線管

(CRT-Cathode ray tube)螢幕上並安裝按鍵

反應盒(SRBOX),研究參與者需判定注意

力網絡測驗中目標物(中間魚頭)的方向並

按壓反應盒,每一嘗試皆有反饋畫面,若正

確將有歡呼聲且魚會吐出泡泡,若錯誤將有

警示聲。電腦將同步記錄每一嘗試的反應時

間與正確率。相關指導語如圖一。

圖一 注意力網絡測驗指導語

64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注意力作用機制與影響

注意力網絡測驗組成包含兩種目標物類

型(一致性側翼、不一致性側翼),三種提

示種類(無線索、中央線索、空間線索),

目標物位置出現於中央凝視點上方或下方,

目標物方向可能往左或往右。測驗包含 144

次嘗試,區分成 3個區塊,每區塊包含 48 次

嘗試(3種提示 x 2種目標位置 x 2種目標方

向 x 2種側翼類型 x 2次重複),順序為隨機

出現。在每完成一區塊,會出現休息畫面,

研究參與者可視需要情況休息或按鍵後繼續

測驗,整體歷時約 15分鐘。

2.2 穴位電刺激設備:

以多頻道銀錘點低周波治療儀(Silver

Spike Point, SSP)作為穴位電刺激設備(圖

二),具備可各別調整刺激量大小之五個獨

立頻道,每一頻道由兩個穴位吸盤構成。

2.3 針具:

不鏽鋼 36 號 1寸針,東方鍼。

2.4 穴位:

雙手合谷穴及內關穴。合谷穴位於手背,

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

點處取穴。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 2 寸,掌長

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取穴(圖二)。

圖二 多頻道銀錐點低周波治療儀及吸盤穴位示意圖

方法

1. 研究流程:

研究參與者經說明並簽署「研究參與者

知情同意書」後隨機分派至針灸組、穴位電

刺激組或穴位偽電刺激組。研究參與者需先

進行注意力網絡測驗練習,確定已學會並了

解注意力網絡測驗操作方式後,進入正式實

驗。

正式實驗流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進

行注意力網絡測驗前測。第二階段依組別進

行穴位刺激:(1)針灸組:針刺雙手合谷穴及

內關穴,靜臥留針 15分鐘後出針。(2)穴位

電刺激組:使用多頻道銀錐點低周波治療儀,

於雙手合谷穴及內關穴,以 100Hz及 5Hz交

替波,強度 7-15mA,進行穴位電刺激 15分

鐘後移除。(3)穴位偽電刺激組:使用多頻道

銀錐點低周波治療儀,於雙手合谷穴及內關

穴吸盤吸附但不開啟電流,15分鐘後移除。

第三階段進行注意力網絡測驗後測。每位研

究參與者包含講解、練習及正式實驗,歷時

約一小時,實驗流程如圖三。

2.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蒐集前後測注意力網絡測驗反應時間及

65陳怡真 劉効樺

正確率,以平均值加減三個標準差作為上下

極限值剔除極端值。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計

算方式:(1)警覺性分數為「無線索提示反應

時間」減去「中央線索提示反應時間」。 (2)

導向性分數為「中央線索提示反應時間」減

去「空間線索提示反應時間」。(3) 執行控制

分數為「不一致性側翼反應時間」減去「一

致性側翼反應時間」。利用成對樣本 t 檢定

進行各組前後測比較,分析 3種提示情境及 2

種側翼類型的反應時間與正確率是否具有顯

著差異,在警覺性、導向性及執行控制功能

分數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結果

1. 基本資料

本實驗招募 75名研究參與者,年齡介於

61歲至 80歲之間,隨機分為針灸組(A)、

穴位電刺激組(EA)及穴位偽電刺激組

(SEA),每組各 25名,其中 1名穴位電刺

激組研究參與者在進行實驗後電腦資料記錄

不完整,1名穴位偽電刺激組因臨時有事,實

驗中途離開,故最後各組人數為,針灸組 25

名、穴位電刺激組 24名及穴位偽電刺激組 24

名。各組成員性別分布及平均年齡等基本資

料皆無顯著差異(表一)。

說明: 分為三階段,注意力網絡測驗前測,接著進行穴位刺激依組別施予針刺、電刺激、偽電刺激,最後進行注意力網絡測驗後測,整體歷程約一小時。

圖三 實驗流程圖

表一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性別 平均年齡

男性 女性

A組EA組SEA組

536

202118

66.9(4.9)67.7(5.0)70.1(4.9)

註: A組為針灸組,N = 25。EA組為穴位電刺激組,N = 24。SEA組為穴位偽電刺激組,N = 24。三組在性別分布與平均年齡無顯著差異。

66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注意力作用機制與影響

2. 注意力網絡測驗反應時間、正確率

平均反應時間及正確率分析結果顯示各

組在各提示情境及側翼種類之前後測平均反

應時間(表二)及正確率(表三)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皆具顯著差異。

3. 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

針灸組、穴位電刺激組與穴位偽電刺激

組前後測注意力網絡功能的分數及成對樣本 t

檢定結果如表四。其中穴位電刺激組在警覺

性功能方面,前後測間具有顯著差異,t (23)

= 4.88,p < .001。針灸組、穴位電刺激組與

穴位偽電刺激組前後測注意力網絡功能的計

算分數以柱狀圖方式呈現如圖四。

表二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測驗反應時間的影響

組別 提示情境 側翼種類

平均反應時間

(標準差)無線索 中央線索 空間線索 一致性 不一致性

A組 前測

後測

769(105)672(80)

740(100)629(87)

732(104)620(83)

724(101)622(84)

768(104)651(76)

EA組 前測

後測

745(139)691(110)

729(161)631(118)

731(167)641(124)

708(145)628(108)

762(166)682(124)

SEA組 前測

後測

767(168)688(108)

746(172)647(115)

740(174)631(111)

732(179)635(116)

765(163)673(105)

註: A組為針灸組。EA組為穴位電刺激組。SEA組為穴位偽電刺激組。反應時間以毫秒為單位,括號內為標準差

表三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測驗正確率的影響

組別 正確率 % (標準差)

前測 後測 t P

A組 98.3(1.3) 99.1(1.1) 2.165 0.041*

E組 97.7(2.2) 98.8(2.4) 3.039 0.006**

SE組 97.3(2.8) 98.7(1.0) 2.703 0.013*

註: A組為針灸組。EA組為穴位電刺激組。SEA組為穴位偽電刺激組。正確率以 %為單位,括號內為標準差。P值為各組內進行前後測成對樣本 t檢定分析結果,顯示正確率皆顯著提高。* P < .05** P < .01

67陳怡真 劉効樺

討論

1. 注意力網絡測驗是否適用於老年族

群及其反應時間與正確率

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者在注意力網絡測驗

中,具備警覺性及執行控制功能,但導向性

功能不足。 Gamboz等人(2010)比較年輕

及老年族群在注意力網絡測驗中的表現,發

現不同年齡層在導向性及執行控制功能並無

差異,但老年族群的警覺性功能顯著低於年

輕族群 [10]。Zhou等人(2011)發現老年及

中年的執行控制功能比年輕族群差,老年的

警覺性功能比中年及年輕族群差,在導向性

功能方面則無明顯差異 [6]。上述兩文獻共

同指出兩點,第一老化讓警覺性功能降低,

第二老化對導向性功能未造成改變。除健

康族群的年齡差別外, Fernandez-Duque與

Black(2006)發現老年或阿茲海默氏患者,

在警覺性與執行控制功能與年輕人呈現顯著

差異,但在導向性功能並無 [11]。綜上文獻

所述,導向性功能在老年族群未顯著退化,

但本實驗中卻未能呈現空間線索帶來的導向

性功能,可能原因有二:第一使用測驗工具

不同。第二與眼動有關。上述文獻測驗工具

以 Fan等人(2002)提出的版本為主 [12],

而本實驗為提高參與者的興趣,改以 Rueda

等人(2004)延伸自 Fan(2002)提出的兒

童版,將原本黑白箭頭改以彩色魚頭方式呈

現 [9],目前尚未有文獻將此工具應用於老年

注意力網絡功能研究。兒童測驗版本以較大

的卡通魚頭取代原始的箭頭作為目標物,但

線索提示的符號大小則與原始版本無較大差

表四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人注意力網絡測驗功能分數的影響

組別 注意力網絡 前測 後測 t P

A組 警覺性 30(48) 42(42) 0.97 0.341

導向性 7(41) 10(31) 0.21 0.837

執行控制 45(43) 38(39) -0.88 0.385

EA組 警覺性 17(43) 61(47) 4.88 0.000***

導向性 -2(42) -9(35) -0.78 0.446

執行控制 53(51) 53(41) -0.04 0.968

SEA組 警覺性 22(42) 40(36) 1.98 0.060

導向性 6(44) 16(33) 0.86 0.398

執行控制 33(44) 38(28) 0.62 0.543

註: A組為針灸組。EA組為穴位電刺激組。SEA組為穴位偽電刺激組。功能分數以毫秒為單位,括號內為標準差。P值為各組內三種注意力網絡功能進行前後測成對樣本 t檢定分析結果,顯示 EA組警覺性功能呈現顯著差異。*** P < .001

68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注意力作用機制與影響

異,因空間線索提示緊鄰於中央凝視點,可

能因老年視力較差使其看起來與中央線索提

示相同,或其忽略空間線索提示為絕對正確

提示,僅將其視為警醒提示,使其受惠於空

間提示的程度較差。眼動方面,老年參與者

可能難於遵囑將視線保留於中央凝視點上,

使眼動情形導致空間提示效果較差。整體來

說,雖然空間線索提示的反應時間不如預期

般低於中央線索提示,但在有無線索提示及

側翼等情境表現皆符合注意力網絡功能的假

註:alerting為警覺性功能,orienting為導向性功能,executive control為執行控制功能。

圖四  (a) 為針灸組 (A),(b) 為穴位電刺激組 (EA),其中警覺性功能分數呈現顯著差異,(c) 為穴位偽電

刺激組 (SEA)。

69陳怡真 劉効樺

設定理,仍可用來評估穴位操弄對於注意力

網絡功能的影響。

各組前後測正確率皆在 97%以上,顯示

在測驗上沒有判斷或執行的困難。各組前後

測正確率顯著提升,反應時間顯著增快。Fan

等人(2002)在兩次注意力網絡測驗中,間

隔進行 10分鐘 Stroop叫色測驗,發現雖然第

二次測驗的整體反應時間變快,但不會影響

到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的呈現,即注意力網

絡功能無練習效果存在 [12]。且因注意力網

絡分數是將兩種特定情境下的反應時間相減

而得,其練習效果在計算時將一併相減掉。

2. 穴位刺激對注意力網絡功能分數之

影響

穴位電刺激組在後測中警覺性功能顯著

提升,但針刺組未能造成預期改變,顯示

僅穴位電刺激能提升警覺性功能。Carlsson

(2002)將針灸分成麻醉性針灸(acupuncture

analgesia)及治療性針灸(therapeutic acupun-

cture),麻醉性針灸使用電針療法以產生

立即的痛覺減退,治療性針灸多是以手針

(manual acupuncture)緩解症狀,其效果會

隨著治療次數增多而增加 [13]。Price (1984)

指出在最初幾次的針灸治療,可能只能產生

數小時的止痛效果或可能短暫的症狀加重,

但在逐次治療後,其緩解程度與時間會與日

俱增 [14]。本研究在十五分鐘的穴位刺激後

隨即進行後測,立即效果顯示穴位電刺激組

在警覺性功能顯著進步,達到增進注意力效

果。但針灸組則無改變,推測來自於針灸治

療劑量累積不足。Han (2004)指出高低頻

率交替波電針治療相對固定頻率者能產生最

大的治療效果 [15]。本實驗針灸組留針過程

中未加電或捻針,使得刺激量不足而無法產

生明顯的立即效果。Carlsson(2002)指出手

針、電針及經皮電刺激是透過不同生理機轉

產生效果,經皮電刺激在治療後可立即產生

止痛效果,針灸治療可隨著治療次數增加產

生較長的止痛效果,且經由 8至 12次治療後

長期疼痛緩解效果較好 [13]。本實驗未能呈

現針灸對注意力網絡功能之影響,可能來自

於針灸治療累積劑量不足,未來應增加治療

頻率,拉長治療時間,以累積足夠劑量並進

行長期療效追蹤。例如 Zeng等人(2013)指

出對輕中度阿茲海默氏症患者選用神門和太

谿穴每次針灸治療三十分鐘,每周治療四次,

以三十日為一療程,其簡短智能測驗(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分數顯著提高 [16]。

Zhu等人(2010)選用百會、腎俞、血海及

膈俞等對阿茲海默氏症患者進行十二周治療

後,藉由阿茲海默病評估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ection,

ADAS-Cog)進行後測,發現可顯著降低其認

知失能情形 [17]。Lee等人(2009)回顧針灸

與阿茲海默氏症相關臨床試驗中皆以一至三

個月不等為其療程設計 [18]。針灸劑量多寡

為治療效果關鍵,反思於後續研究中也應適

當的對針灸「得氣感」進行量化評估 [19],

以確定受針者主觀感受是否符合我們預期給

予的針灸劑量以達到治療效果。

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於雙手合谷穴及內關

穴進行穴位電刺激可造成注意力網絡中警覺

性功能的增進,對於老年族群的警覺性注意

力產生助益。針刺治療未造成注意力網絡功

能改變可能來自於針刺的治療劑量不夠,於

未來研究中可採用療程治療方式後再進行注

意力網絡測驗,以更進一步探究針灸對注意

70 穴位電刺激及針灸對老年注意力作用機制與影響

力的影響。本實驗研究參與者為一般健康

老年族群,未來可針對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或其他罹患注意

力缺失的群體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最後針對

眼動情況可能影響視覺注意力的部分,建議

未來可用眼動儀進行監測以減少干擾因素,

使實驗結果能夠更加精準。

參考文獻

1. 陳寬政,人口老化的原因與結果。人文與社會

科學簡訊。2009;10(2):28-39.

2. 張銘湘、夏家輝,神經退化性疾病生物能量

代謝和氧化應激研究進展。生命科學研究。

2000;4(4):295-301。

3. 謝佳容,老年人認知功能的指標測量與應用。

醫護科技學刊。2003;5(4):387-395。

4. Chen, M. J-L. , Thompson, T. , Kropotov,

J., & Gruzelier, J. H. Beneficial effects of

electrostimulation contingencies on sustained

attention and electrocortical activity. CNS.

Neurosci. Ther., 2011; 17: 311-326.

5. Li, S., Yu, B., & Lin., Z.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 of treating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combined

electro-acupuncture and behavior therapy.

Complement. Ther. Med., 2010; 18: 175-183.

6. Zhou, S., Fan, J., Lee, T. M. C., Wang, C. & Wang,

K.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attentional networks

of alerting and executive control in young, middle-

aged, and older Chinese adults. Brain. Cogn., 2010;

75: 205-210.

7. 梁君瑋、莊智翔,從功能性核磁共振顯影看

針刺的作用機制。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

2010;16(2):120-124。

8. Hong, S. S., & Cho, S. H. Acupuncture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2011; 12:173.

9. Rueda, M. R., Fan, J., McCandliss, B. D.,

Halparin, J. D., Gruber, D. B., Lercari, L. P.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al networks in childhood.

Neuropsychologia, 2004; 42(8): 1029-1040.

10. Gamboz, N., Zamarian, S., & Cavallero, C. Age-

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 Exp. Aging. Res., 2010; 36: 287-305.

11. Fernandez-Duque, Diego., & Black, S. E.

Attentional networks in normal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psychology, 2006;

20(2): 133-143.

12. Fan, J., McCandliss, B.D., Sommer, T., Raz,

A., & Posner, M. I. Testing the Efficiency and

Independence of Attentional Networks. J. Cogn.

Neurosci., 2002; 14(3): 340-347.

13. Carlsson, C. Acupuncture mechanisms for clinically

relevant long-term effects- reconsideration and a

hypothesis. Acupunct. Med., 2002; 45(1): 9-23.

14. Price, D. D., Rafii, A., Watkins, L. R., &

Buckingham, B. A psychophysical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Pain, 1984; 19(1): 27-42.

15. Han, J.S. Acupuncture and endorphins. Neurosci.

Lett., 2004; 361: 258-261.

16. Zeng, B. Y., Salvage, S., & Jenner, P.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on Alzheimer’s disease.

Int. Rev. Neurobiol., 2013; 111: 181-195.

17. Zhu, H., Dong K. L., Wu, Y., Zhang, T., Li, R. M.,

71陳怡真 劉効樺

Dai, S.S., & Wang, HL.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isoprostane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Zhongguo Zhen Jiu., 2010; 30: 18-21.

18. Lee, M. S., Shin, B. C., & Ernst. E. Acupuncture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Clin. Pract., 2009; 63(6): 874-879.

19. Feng, Y., Bai, L., Ren, Y., Chen, S., Wang, H.,

Zhang, W., &Tian, J. FMRI connectivity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effects on the whole brain network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atients. Magn. Reson.

Imaging., 2012; 30: 672-682.

J Chin Med 30(2): 62-72, 2019DOI: 10.3966/241139642019123002004

Original Articl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stimulation and Acupuncture on Attention Networks of the Elderly

Yi-Chen Chen 1, 2, 3, *, Shiau-Hua Liu 4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Buddhist Tzu Chi General Hospital, Hualien, Taiwan2 Tzu Chi University School of Post-Baccalaureate Chinese Medicine, Hualien, Taiwan

3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Human Potentials Development, National Dong-Hwa University, Hualien, Taiwan4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National Dong-Hwa University, Hualien, Taiwa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oth electro-acustimulation and acupuncture on the attention network performance of the elderly. Materials and Methods: 75 participants aged 61 to 80 years were recruited into the stud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reatments, acupuncture (A) group, electro-acustimulation (EA) group, and sham electro-acustimulation (SEA) group. The acupoints LI-4 (HeGu point) and PC-6 (NeiGuan point) on both hands were selected. A modified version of attention network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ttention network performance of three groups. The reaction time and accuracy were recorded. A paired t-test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test and posttest within group. The p-value<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Participants in EA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stronger alerting effect after the treatment, whereas participants in A group and SEA group did not.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our knowledge to combine the acustimulation and attention networks of the elderly. As a result, EA improved the alerting effect in the attention network of the elderly. The reason using acupuncture showed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A group was probably under dosage. We suggested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current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the healthy elderly. We may enroll participants diagnosed with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such as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or other related disease in subsequent studies.

Key words: acustimulation, acupuncture, the elderly, attention network

*�Correspondence author: Yi-Chen Chen,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Hualien Tzu Chi Hospital, No. 707, Sec. 3, Chung-Yang Rd., Hualien City, Hualien County 970, Taiwan, Tel: +886-3-856-1825, Email: [email protected]

Received 30th November 2018, accepted 18th Februar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