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六國論 蘇洵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六國論蘇洵

Page 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甲討論 語句

Page 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沒有問題的問題 (舉語句為例)

•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 小/大=? (“小” “大”何所指?)(1)小穫/大穫? (2)小賄/大賄? (3)小索/大索?

• 秦=主語,則“小”指秦小索賄, “大”指秦大索賄

• 否則,應該是“秦以攻[城]取[地]之外,諸侯忙於賂秦,各國小賄則秦獲邑,大賄則秦得城。”

• [若果語譯, 則只能選擇其一]

Page 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 兵﹕兵器,故云“利”﹔借代全部軍事裝備。

• 互﹕接續,繼承。《尚書.堯典》“春夏相與交,秋冬相與互。”實單向下傳﹔後世云“交互”,似有交替、往來、互動之意,乃雙向。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更互用之”。

• “互喪”一詞似為蘇洵所用獨例,是否別有意義?

Page 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互喪”成詞似是獨例,有他意否?[言外別意]

(1)《論語‧先進》子曰﹕“天喪予!”喪=滅,喪=亡﹔互喪=互滅/亡?(互[以動作]導致對方滅亡)即互相連累而引致……[“率”=皆]/(案滅/喪/亡,可用於主動、被動),即粵語“互滅”,是否即“累鬥累/害鬥害”[雙向]?

(2)閭互=閭里之門戶 。《周禮‧秋官‧修閭氏》﹕「邦有故,則令守其閭互。」疏﹕「則命各守其閭也。」“閭互”/借代為“閭里” (國土),則“閭互”閭里﹔互喪閭里之喪[鄉土之失] 國亡?{六國國土淪亡,全由賂秦嗎?}

Page 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 較秦之所得﹕比較秦[受賄]之所獲取

• 先祖父﹕“先人、祖宗、父輩”/{惟先人=祖宗+父輩}/先公先王(先祖先父━子孫) 、[先祖/先考]/[子/孫] {邏輯分類似有問題}

Page 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秦兵﹕“兵”借代,指軍隊,包括軍人與武器。

• 事秦﹕侍奉秦國。“事”,《說文》﹕“職也。”供奉、侍奉,乃以下服侍上。以地事秦,即以土地來“貢獻+奉承”秦國。

Page 8: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 遷滅﹕或降或滅。徙國曰遷。《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註﹕謂徙都攺邑。“遷”原來有逃移之意,“降”可保宗社,如勾踐降吳則遷徙,夫差被“滅”則消亡。(何以當初不云六國“遷滅”?而云“喪”?)

• 為計﹕用謀﹔制訂計謀,指派荊軻刺秦王。

Page 9: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 卻﹕退﹔擊敗。

• 邯鄲為郡﹕邯鄲本國都,變成普通郡邑,成為屬地普通都巿。婉轉語。

Page 10: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 謀臣﹕擅謀之臣,有智略之臣。

• 奇才﹕指在野之豪傑異士,即向外招聘。否則奇才應包括在“奇才”之內。

• 積威﹕長久累積之威力氣勢。

• 劫﹕心理上遭壓服、控制。

Page 1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 從﹕依循。

• 故事﹕舊例,舊事跡﹔即循此舊例發展下去。

• 下﹕ (何所指? 計策? 結局命運?)

Page 1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乙 内容評説

Page 1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對敵策略

• 《三國演義》,司馬懿提出交戰有五法﹕

• “能戰則戰,不戰則守,不守則走。餘者,唯降與死爾。”[戰守走降死]

• 現實還有一法﹕“和”, 韓戰以“和”結束

• 司馬懿不願提“和”,乃欲置對於以死地。

• 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割地賠款為“和”之條件

• 蘇洵“六國論”反對“割地”談“和”,則如何?

Page 1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內容問題

1.經國文章 與 文藝文章

• 客觀政論﹕

• ……諸葛亮/隆中對/……王安石/百年無事札子

• 主觀議事﹕

• ……陳琳罵曹的意義/……蘇洵六國論的性質

2.蘇洵〈六國論〉的主觀成分——既是缺點又是優點

• ……詖辭知其所蔽……遁辭知其所窮

• ……忽視客觀因素/……低估問題的複雜性

3.文章之妙 使〈六國論〉傳誦千古

4.旁觀[通識]﹕時局與世局——真論政 與 假論政

• 宋遼金/宋金元/明清之際

Page 1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重新思考問題

Page 1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六國論〉評說

• 楔子—

• 從另一角度思考

• 賂

• 戰

• 和……

Page 1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思考問題

(1)割地後,為甚麼六國遺民沒有堅決反抗?

• 《史記.項羽本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 六國遺民為甚麼任由宰割,沒有前赴後繼反抗?

(2)作者在多處地方使用模棱兩可的語氣,為甚麼?

(3)果真如作者所言,六國堅拒割地,必能抗秦到底而不亡國嗎?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5)客觀的分析與主觀的抒情,有何分別?

Page 18: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三蘇/李楨〈六國論〉主旨列觀

• 蘇洵強調,六國敗亡原因在賂秦。

• 蘇軾從「養士」觀點立論,認為六國久存,由於養士﹔而秦朝速亡,則因為逐士。

• 蘇轍認為六國滅亡,應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不知天下之勢。假如六國團結,互相配合,助韓、魏抗秦,可以阻秦東向之路。因六國各懷私心,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

• 明人李楨以為,六國皆誤於欲為秦之所為也。

• 蘇氏三父子之目的,究竟在真正研究歷史敗亡之教訓,抑純粹議論,而忽略歷史實相?

Page 19: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三蘇及李楨每人只強調一個理由

A蘇洵﹕六國亡於賂秦。

B蘇軾﹕六國久存由養士﹔秦速亡因逐士。

C蘇轍﹕六國亡於不知互助,背盟敗約,自相殘害。

D李楨﹕六國誤於欲為秦之所為。皆藏野心與私心。

其他原因, 尚有﹕

E秦之兵力,優於六國。[猶如蒙古兵橫掃歐亞]

F秦之制度,優於六國。[軍政民配合]

G百姓厭惡戰亂,歡迎統一。[不反抗/且迎新政]

H 六國私心,各懷鬼胎[=C+D]

I ……

Page 20: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蘇洵的文章語氣修辭寫得好惟政論並不客觀科學

• 表面似有理

• 配合時代豪情

• 文筆老練,具氣勢

(1)不合歷史事實

(2)忽略各國實際條件

(3)純粹假設,由假設而推論

Page 2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1. 經國文章與文藝文章

• 當代人說當代事,不能欺明主,不能欺群眾

• ……諸葛亮/隆中對[面對劉備]

• (分析目前形勢,諸侯能力及治政長短,地理環境,然後指出未來天下三分之策)

• ……王安石/百年無事札子[面對神宗]

• (談北宋立國至仁宗朝之治政得失,強調需變法圖強)

• ……陳琳討曹檄(談曹操劣跡及朝廷內外形勢)

• 1200年後, 信口議論, 有欺騙同代及後世之嫌疑

• 蘇洵六國論的性質[史跡湮滅不全/年代模糊]

• (當時各國生死存亡之際,必選取最合適方案!!)

Page 2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經國文章➳➳綜合各種因素和客觀條件, 給予合符實際事理的判斷。各種考慮皆建基於科學的與可行性的原理之上 。

• 文藝文章➳➳紙上談兵,信口開河,擺脫實際環境和條件,以“假設”帶路,然後自圓其說。

• [馬南邨]/鄧拓 《燕山夜話》引述

• 江盈科《雪濤小說》講故事

• “一個雞蛋的家當”

Page 2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一個雞蛋的家當

一市人,貧甚,朝不謀夕。偶一日,拾得一雞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因與妻計曰﹕我持此卵,借鄰人伏雞乳之,待彼雛成,就中取一雌者,歸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雞。兩年之內,雞又生雞,可得雞三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牸,牸復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復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以舉債,三年間,半千金可得也。

Page 2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一個雞蛋的家當

• 鄧拓指出﹕

每一步都是假設。

假設要能當真[成真],才能成事 !

• 宜考察〈六國論〉語意、語氣

Page 2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2. 蘇洵〈六國論〉的主觀成分——既是缺點又是優點

• 詖辭[偏頗]知其所蔽…遁辭[諉言]知其所窮

• 忽視客觀因素/……低估問題的複雜性

Page 2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宜考察〈六國論〉語意語氣

原文/第一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真實情況是秦軍最強]

1 焉知 「非兵不利,戰不善?」

• [兵指兵器,借代為軍事力量﹔此處特標舉軍力與戰術。何以證明?的確證明否? ]

Page 2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2 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

• [應出示數據!賂秦付出,與戰敗遭奪比較,真實數據如何?面積/人口?]

•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 [應統計真實數據!賂秦付出,與戰敗遭奪比較,數據? “百倍”!乃誇張數據]

Page 28: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歷史記載//[蘇洵忽略歷史真相!]韓魏楚以地賂秦情況

• 公元前290年 韓割武遂予秦。[多大?]

• 公元前280年 楚割漢北及上庸予秦。[多大?]

• 公元前275年 魏割溫予秦。[多大?]

• 公元前273年 魏割南陽予秦。[多大?]

秦滅六國先後

• 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

• 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趙、滅燕……//

• 前221年滅齊……

六國抗秦大事年表 [賂秦割地後尚能勝秦] 前269

• 前269年趙將趙奢擊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趙,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軍河外。前233年秦攻赤麗、宜安,被趙將李牧擊退。前232年秦攻番吾,被李牧擊退。(前269後多次勝秦)

Page 29: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宜考察〈六國論〉語意語氣

原文/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勝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示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一味“靠估”)

Page 30: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過度誇張,如屬事實,不待一月即亡

Page 3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3.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 [力戰則速亡,以至滅國滅族, 如蒙古滅西夏, 西夏消失於無形﹔ 賂秦則苟延殘喘, 求速亡 抑求殘喘?何從知道決戰必能阻秦?]

• 蒙古滅西夏,亡國滅族,千古大教訓!

Page 3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原文/第三段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秦滅燕疑依計劃行事,燕國小,放在最後﹔使荊軻不出,燕亦亡﹔秦滅天一乃大勢所趨][秦趙爭雄,初期可勝可敗,但長久必以實力強者勝]

Page 3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4.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 [反面證據﹕不賂秦亦亡﹔因此需解釋]

• [六國賂秦者僅三國,不賂者三國,云“六國敗亡以賂秦”,是否已經有點言過其實? 其次,是否核查/比對賂與不賂, 兩組各‘三國’之實力數據,消亡過程是否有別?]

• [需要社會科學統計及軍事科學之運算]

Page 3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秦滅六國前形勢

• 六國/地理

• 論資源,秦處西鄙,環境最差(窮鄉僻壤)

• 何以最強?

• 秦終於能攻六國,

• 而六國被滅

• 秦強 / 藉制度(戶制 稅制 兵制 法制)

• 楚大 / 據長江

• 齊富 / 漁鹽利

Page 3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宜考察〈六國論〉語意語氣

• 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嗚呼!

• [上述三國全處於被動/被攻/待宰之境地]

Page 3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5.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 [若李牧非以讒誅,一直用武,能堅持多久?是否永不敗亡?]

案﹕西夏抗拒蒙古入侵,可謂“用武而終”,卒至亡國滅族,然則“惜其用武而不終”在當時現實環境中,只是一句廢話。

Page 3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遁辭知其所窮

6. 向使(1)三國各愛其地,(2)齊人勿附於秦,(3)刺客不行, (4)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 [“向使”=假設之辭]

• [“或”未易量=或/未易量]

• 條件﹕ (1)惜地[1/4]﹔ (2)勿附﹔ (3)刺客﹔ (4)良將﹔

• [假設之辭﹕多與賂秦無關,誅良將,濫殺大臣,如崇禎,其亡豈賂滿之故……]

• 假使……假使……假使……假使……我一定發達!

Page 38: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向使 (四項條件/假設)

• 向使

(1)三國各愛其地

(2)齊人勿附於秦

(3)刺客不行

(4)良將猶在

•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任何一項不存?則……]

Page 39: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宜考察〈六國論〉語意語氣

•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分封即削弱自身力量]﹔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燕昭王]﹔並力西嚮[諸國同心?],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全屬假設之辭,當年蘇秦合縱乃為己……][參考李楨說]

• [蘇洵不提﹕蘇秦曾遊說六國合縱,身佩六國相印,進攻秦國,可是沒有滅秦,反而因六國內部矛盾,終被秦國擊潰。“並力西嚮”屬空言遁辭]

Page 40: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詖辭與遁辭

原文/第四段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中日]

• [“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需判斷是偶然得勝,抑長期獲勝。]

•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此乃借以諷刺北宋政策。]

Page 4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詳細考察〈六國論〉語意語氣/思考

• (諸侯割地在前273年前,而勝秦之戰在前269年後,可見割地後,仍能勝秦﹔停止割地,反而以後無法阻擋秦之攻勢。)

• 當初如果不割地,死力反抗,是否必能保國到底?

• 秦之越來越強盛,是否與諸侯割地賂秦無關?

• [吞併之結果,土地太多,有時反成負累。昔蒙古席捲歐亞,不足百年即敗亡,難於控制也。]

Page 4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觀點思考

• 非持平的、客觀的、[社會]科學的政論文。

• 是文人不顧客觀條件, 以主觀態度立論,而寫成的抒情議論文。

• 〈六國論〉受人稱讚,是它似能自圓其說

• 事隔1200年[六國消滅至蘇洵時],各國真況資料不存,後人實難以客觀判斷

• 不知或忽略了真正的歷史條件去判斷,只是想當然爾,簡直是胡言亂語。

Page 4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丙 文章技巧之妙

Page 4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文章之妙使〈六國論〉傳誦千古

(古文原有一套“古文功架”﹔惜當代已失傳)

Page 4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1. 營造文字聲音節奏美

• 如第一段﹕“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 運用短句[4-7字],語氣簡潔堅定,信心十足,使人覺得他的意見可信。

• 以兩個也字斷句,一方面舒緩短句短促的節奏,同時又作肯定語氣之停頓,達成聽覺上舒適的感覺。

Page 4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此段多用對偶式,或整齊音節之手法,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5字),“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6字),“奉之彌繁,侵之愈急”(4字),“薪不盡,火不滅”(3字),其效果,能夠造成節奏美對稱美.上述幾組對稱音節,亦有變化,由3字至6字,並不重複,整齊中有紛雜,紛雜中有整齊。

Page 4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2. 結構清晰

• 立論清晰

• 論據使一般人接受

• 前後照應周全

Page 48: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結構嚴密

中心論點 分論點 事 實 論 斷 結 論

六國破滅

弊在賂秦

賂秦力虧

破滅之道

(賂者)

蓋失強援

不能獨完

(不賂者)

諸侯所亡

固不在戰

奉之彌繁

侵之愈急

齊附于秦

燕行刺客

始速禍焉

趙誅良將

用武不終

不戰勝負判

智力孤危敗亡

無使為

積威所

毋從六

國破滅

之故事

48

Page 49: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賂秦力虧

不賂者以賂者喪

數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齊亡之事實

燕亡之教訓

趙亡之悲劇

(總

分)

(第一段)

(總分)

(第二段)

(總分)

(第三段)

(過渡)

(分總)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第四段)(引古)

(遞 進)

毋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第五段)(諷今)

(并 列)

49

Page 50: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由凡(引論)、目(申論)、凡(結論)三部分組成

1. 凡(引論)﹕第一段,即起段。

(1)「六國破滅」➻➻➳「破滅之道也」﹕提出六國敗亡的主要原因在賂秦。

(2)「或曰」 ➻➻➳ 「弊在賂秦也」﹕以答問方式,解答六國敗亡的連帶原因, 在於不賂者受賂者連累而喪亡。

案﹕綱領分為雙軌,以統攝下文。

Page 5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2. 目(申論)﹕二、三段,分「弊在賄秦」、「不賂者以賂者喪」兩層。

(1) 弊在賂秦﹕即第二段。

A.「秦以攻取之外」 ➵ 「固不在戰矣」﹕謂諸侯之大喪不在於戰。

B.「思厥先祖父」 ➵ 「而秦兵又至矣」﹕泛言諸侯賂秦的事證,進一步解釋。[空言]

C.「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 「此言得之」﹕強調諸侯以有限之土地奉秦, 必然結果是雖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同時引古訓來增強其說服力。

Page 5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2) 不賂者以賂喪

A.「齊人未嘗賂秦」➼「齊亦不免矣」﹕舉齊國為證,說明不賂者因賂者而喪之理。

B.「燕、趙之君」 ➼「誠不得已」﹕舉燕、趙兩國為證,將這種道理作進一步的說明。

C.「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或未易量」﹕以假設語氣,談六國如果云云,以見不賂秦有勝算,以帶出下文。

D.「嗚呼」 ➼ 「無所為積威之所劫哉」﹕由六國擴大至其他國家,希望統治者無為積威之所劫。 發出感嘆,以帶出下文諷諭之意。

Page 5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3. 凡(結論)﹕第四段[或作第五段],即末段。

(1)「六國與秦皆諸侯」三句﹕從反面將上兩個部分(一、二段及三段前半)的意思作一總結。

(2)「苟以天下之大」三句﹕回應第三段的後半,從正面提出諷諭的意思,以暗諷當時北宋賂敵的政策作為收結。

Page 5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3. 讀者心理共鳴/諷諭關合時代

• 宋以後,漢族一直受制於外族﹕

• 北宋➳遼/金/夏

• 南宋➳元蒙,終為蒙古所滅

• 明➳亡於清

• 清➳受制於西方列強• 讀者閱此文,心理上容易產生共鳴響應與認同感

Page 5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4. 駢散並用,善用修辭技巧

修辭➻➻• 設問﹕「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開啟後面夾敘夾議文字。

• 誇飾﹕「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一節,極寫苟安的情形。

Page 5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對偶﹕

(A)「暴霜露,斬荊棘」(單句對)。

(B)「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單句對)。

(C)「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單句對)。

(D)「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雙句對)。

(E)「日削月割」(句中對)。

Page 5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排比﹕

(A)「兵不利,戰不善」

(B)「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 映襯﹕「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對襯)。(案﹕以先祖之艱難襯托子孫輕易棄地之不肖)

• 譬喻﹕

(A)「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明喻)。

(B)「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明喻)。

Page 58: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引用古人言。

• 錯綜﹕「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秦」和「嬴」同義,換「嬴」字,屬錯綜格中的調換字詞。

• 頂真﹕「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 層遞﹕

(A)「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Page 59: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5. 旁觀[通識]﹕時局與世局

• 真論政 與 假論政

• 宋遼金/宋金元//明‧李闖(大順)‧清

Page 60: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1. 真實性——知彼知己﹔有多少實力

如﹕孫劉聯兵,抗拒曹操八十萬大軍下江南

2. 可行性——不打無把握之戰

如﹕南明抗清何故失敗

3. 複雜性——人自私,國家更自私

六國不能合作

4. 偶然性——美國破譯日本密碼[中途島戰役]

Page 61: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丁 結語

Page 62: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蘇洵〈六國論〉牽涉幾個問題﹕

1. 天下統一[六國歸秦],是好是壞?

2. 抗秦能成功嗎?

3. 以亡國滅種的代價抗敵,至死不降,可取嗎?

4. 割地賠款,以圖緩衝之計,是否絕不可取?

5. 何謂最佳(優)策略?(運籌學/決策術?)

6. 有哪些因素,供決策者判斷,應該戰、守、降、走、死、和?

7. 後世如葉名琛“六不”之結果,值得稱頌嗎?

Page 63: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葉名琛六不

• 咸豐七年(1857年)十一月,英人攻陷廣州,要求兩廣總督葉名琛十天內出面談判,葉置之不理,最後被虜,經香港送往印度囚禁,死於加爾各答。[談判即議和]

• 薛福成譏諷葉名琛為「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亦罕有。」(寓貶於褒)

Page 64: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 薛福成日記評葉名琛, 曰﹕

「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見大吏,藉以通隔閡、馭商民﹔乃粵民一激再激,葉相復一誤再誤,使拱手而有粵城。……益知中國易與,遂糾法、俄、美三國兵船北上,駛入大沽,阻我海運,立約而還。……粵民激於前此大府議和之憤,萬眾一辭,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為快,屢請屢拒,紛紜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約,皆成於此﹔由今觀之,甚無謂也。」

Page 65: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宜重新思考

蘇洵〈六國論〉——

• 是一篇甚麼性質的文章?

• 文中提出具體建議, 其觀點是否可行?

• 原是士大夫教導子女寫作的範例文章

• 匆匆而就, 可能沒想到影響那麼大

Page 66: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蘇、李〈六國論〉性質有別

蘇洵〈六國論〉是文藝之文

• 凌空發議論,是抒情式說理文。{其源起是於家中教子作文示範之作,想不到竟能流傳千年 。}

李楨〈六國論〉比較像是經國之文

• 據具體情況立論,是較為客觀可信。

• 李楨文章包含三點,都相信平實可信﹕

1. “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

2. “縱約不可保”,蘇秦其人不可靠[聯合抗秦是廢話]

3. “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兵連禍結,曾無虛歲”,統一是大勢所趨,秦“得天助云爾”。

Page 67: 蘇洵 - Education Bureau · (4)自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中國割地賠款,為甚麼百 年後沒有滅亡,反而強盛?日本在甲午戰爭獲得賠 款和土地,二戰吞併各國,何以失敗?

附提一句

• 六國被滅,非關賄賂,實另有原因(秦固強大,而六國統治者所為,皆欲稱王稱帝,百姓不值得為君主賣命 )。“賂秦”並非六國滅亡之原因。

• 賄地/割地之數量遭誇大﹔割地對各國傷害未至肺腑心肝,其實各國割地後,仍有反抗餘力﹔反之,因賂秦而得苟且偷安,各國未能掌握復興時機,才走向亡國。

• 蘇秦張儀當年連橫合縱之遊說,早已證明六國不能團結一致,蘇洵「並力西向」說,謂合力團結抗秦,是蓄意忘記歷史,不提不利於己的證據。

• 六國私心,是致命傷,只能被逐一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