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 周刊 C N 3 1 - 0 0 6 2 线 0 2 1 - 6 2 7 9 1 2 3 4 x m w b . x i n m i n . c n / h o m e / 本期 #& '()*+ 本期导读 央视电影导演冯小刚跨界 担纲春晚总导演,让人对这台已 经 30岁的晚会又多了一丝期 待。今年春晚我们究竟看点啥? 前不久,蔡振华又“走上不 归路”,担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 华对于家庭一直比较低调,其实 他与妻子的结合是文体联姻。 春节期间不宜采用性交中 断和计算安全期这样不可靠的 方法,建议大家最好在春节前开 始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 再婚的荣老太与丈夫王老 伯风风雨雨走过了27载,岂料 王老伯一纸遗嘱剥夺了她的继 承权…… 再婚 继母无继承权? 蔡振华 硬汉背后有贤妻 第04版 轻松化解 避孕药副作用 第14版 冯氏掌勺春晚 仍难“私人订制” 春节前夕 团圆照张全家福 来到这家照相馆,似乎又回到那个熟人 社会的年代,照相馆师傅和每一位来客聊 天,对着每一张全家福,他们都能说出一个 故事,老人原来住在哪儿,孩子有几个,各是 做什么工作。当客人对照相馆的历史饶有兴 趣时,老师傅更是殷切地把他们拉到照片墙 前,介绍每张名人照片的由来。“我们一直继 承俄式风格,就像俄罗斯的油画,无论是高 调摄影还是低调摄影,画面都浓郁深沉。你 看这张赵丹的,还有这张意大利摄影师的, 意大利人自称自己拍过数万张人像摄影,但 自己的照片屈指可数,‘人民’拍的是为数不 多他满意的作品。”照相馆副经理张建军极 为自豪地对一旁慕名来拍照的年轻人说,年 轻人频频赞许道: “这里能拍出故事来。” 此话不假,曾一度销声匿迹在小马路弄堂 底的人民照相馆,因为一个故事而“活过来”。 就在去年某天,张建军接到一个电话, 拿起听筒,传来的是操着上海口音的老年妇 女的声音,开口就问: “侬是人民照相馆吗?” 对方还很不放心地追问:“你把以前人民照 相馆的地址报给我听。”听到正确地址后,她 又问:“人民照相馆以前叫什么名字?”张建 军这才发现,是遇到老顾客了,于是报出了 “乔奇照相馆”和“乔士照相馆”这两个在上 世纪四五十年代曾经使用过的店名。老妇人 终于欣喜地说:“终于找到你们了,让我找得 好不容易呀!”原来老太太是位90多岁的旅 美华侨,还在上海时,她的家就在人民照相 馆对面, “打开窗每天都能看见”,40年前,全 家在淮海路上的人民照相馆拍了全家福,老 夫妇的银婚照金婚照也都在这里拍摄。老太 太的丈夫已经过世,但她想乘着可能是最后 一次回国的机会,再在人民照相馆拍一次全 家福。她的心愿差点没实现,因为照相馆多 年前搬进小弄堂,子女为她推荐其他知名影 楼,老太太仍旧坚持寻找。终于,九旬老华侨 四代同堂27人回到了人民照相馆,“我们为 了赶在老太太上飞机前印好照片,还赶工加 急制作。” 这件事令照相馆老员工都感慨不已,张 建军特意撰文发表在 《新民晚报》“夜光杯” 上,第二天一连接到好几个老顾客的电话,问 长问短像是找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友。于是在 去年,照相馆举办了免费为老夫妻拍摄婚纱 照的活动,前来登记的人延绵不绝,1300多 单今年一年都拍不完。也是受到老顾客启发, 年前,这里又恢复了春节拍摄全家福的传统。 人们纷至沓来,想定格住幸福亲情的瞬间。 小徐和丈夫带着 8个月的宝宝和公婆来到 照相馆拍照,虽然此行稍显劳顿,他们一家要在 周六一早9点出门,从浦东张江赶到浦西,但她 觉得很值得。小夫妻俩都是新上海人,老家在四 川内江,今年把老人接到上海一起过年。“我是在 报上看到上海人民照相馆能拍全家福,特地慕名 而来。”她说自家有一面照片墙,打算每年都拍一 张挂上,以此纪念孩子成长家人团圆,而为何独 选此家拍照, “因为据说这家是上海的老牌子,非 常有名,历史悠久”。 排在小徐之后拍照的是一对准妈妈准爸爸, 要不是身份特殊,他们说不定还不能“插队”拍 照,今年预约的家庭已 30余家,过年时也不打 烊,年初一照样营业。大家拍全家福的初衷大都 不谋而合,为了重要的纪念。不过有些家庭还带 着一份怀旧情怀,“因为我的父母就曾在人民照 相馆拍过照,他们还特地翻出那些泛黄的黑白老 照片,絮叨一番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准妈妈说。 当摄影师准备就绪时,小徐家的“关键人物” 已经睡醒吃饱精神很好。“拍全家福还是有难度 的,要顾及到每位成员的神态表情,尤其是‘不太 听话’的孩子。”在上海人民照相馆工作了近30 年的摄影师黄沫华说,传统的全家福连站位都很 有讲究,必定是长幼分明,老人坐在最中间,长子 长媳、次子次媳、长女……依次排序,若有孙辈立 在最前排,其中定有嫡孙,再是嫡外孙。这种排序 尽管在今天已经不那么重要,但谙熟此道的摄影 师会被刮目相看,他必定是全家福“老法师”。 年轻人慕名而来 九旬老华侨寻回“故里” 3 2 一张全家福中,每个人的姿态经过摄影师一 一指导,为显现亲密感,家庭成员错落紧靠在一 起。因为是第一次拍,小徐一家起初略显紧张,老 人更是很难憋出一丝笑容。“这样的情况也很多, 所以我们经常在拍照时和客人聊聊家常。”说几 句闲话,用玩具逗乐孩子,这家人在影棚里的气 氛轻松多了,“趁其不备”,“咔嚓、咔嚓”摄影师按 下快门。 有一位今年来拍照的老克勒说,自己幼年、 青年、中年都在人民照相馆拍全家福,每年一张, 雷打不动,但距今一断就断了整整30年。因为这 些年间,很难再碰上全家人齐聚一堂的日子,兄 弟姐妹、子女、孙辈分赴海外各地生活。 “恐怕这种聚少离多的状态,也是促使人 们回到照相馆拍全家福的原因。”张建军还 记得,全家福最鼎盛的时期是在上世纪70 至80年代,那时上山下乡的知青只有在 春节能回次家,一家人不惜排长队,花 高价,也要在照相馆拍张全家福。高 峰时段就在除夕至正月十五。“工作 人员都顾不上自己回家吃饭,经 常忙到深夜。”这种场景30年后 依稀再现,只不过家里的孩子 这次走得更远了。 盛行场景再度回归 1 记者 马欣然 最近,巨鹿路225 弄石库门弄堂深处的上 海人民照相馆仿佛时光 倒流,回到了二三十年 前的鼎盛辉煌,“来拍照 的人排队登记,这种场 面已经很多年看不到 了。”照相馆副经理张建 军说,去年照相馆举办 了免费为中老年人拍摄 婚纱照的活动,“老上海 们”这才发现一直念想 的人民照相馆还在。紧 接着 1300多人慕名而 来……春节前夕,照相 馆又开始拍摄全家福的 活动。回归照相馆,拍张 全家福,一些上海人家今 年觅到了久违的年味。 第02版 第16版 小启 春节长假 本期与 !*#$ ! + 日合刊! #! 日正常出报敬请鉴谅

春节前夕 团圆照张全家福 - xmwb.xinmin.cnxmwb.xinmin.cn/home/resfile/2014-01-29/01/01.pdf · 夫妇的银婚照金婚照也都在这里拍摄。老太 太的丈夫已经过世,但她想乘着可能是最后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春节前夕 团圆照张全家福 - xmwb.xinmin.cnxmwb.xinmin.cn/home/resfile/2014-01-29/01/01.pdf · 夫妇的银婚照金婚照也都在这里拍摄。老太 太的丈夫已经过世,但她想乘着可能是最后

!"#$

年#

月!%

日!

!

月##

周刊上海报业集团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62! 热线电话"021-62791234! 本报网址"xmwb.xinmin.cn/home/

本期#&

版第

'()*+

#本期导读$

央视电影导演冯小刚跨界

担纲春晚总导演,让人对这台已

经 30岁的晚会又多了一丝期

待。今年春晚我们究竟看点啥?

前不久,蔡振华又“走上不

归路”,担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

华对于家庭一直比较低调,其实

他与妻子的结合是文体联姻。

春节期间不宜采用性交中

断和计算安全期这样不可靠的

方法,建议大家最好在春节前开

始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

再婚的荣老太与丈夫王老

伯风风雨雨走过了 27载,岂料

王老伯一纸遗嘱剥夺了她的继

承权……

再婚 !"年继母无继承权?

蔡振华!

硬汉背后有贤妻

第04版

轻松化解避孕药副作用

第14版

冯氏"掌勺春晚#

仍难“私人订制”

春节前夕团圆照张全家福

来到这家照相馆,似乎又回到那个熟人

社会的年代,照相馆师傅和每一位来客聊

天,对着每一张全家福,他们都能说出一个

故事,老人原来住在哪儿,孩子有几个,各是

做什么工作。当客人对照相馆的历史饶有兴

趣时,老师傅更是殷切地把他们拉到照片墙

前,介绍每张名人照片的由来。“我们一直继

承俄式风格,就像俄罗斯的油画,无论是高

调摄影还是低调摄影,画面都浓郁深沉。你

看这张赵丹的,还有这张意大利摄影师的,

意大利人自称自己拍过数万张人像摄影,但

自己的照片屈指可数,‘人民’拍的是为数不

多他满意的作品。”照相馆副经理张建军极

为自豪地对一旁慕名来拍照的年轻人说,年

轻人频频赞许道:“这里能拍出故事来。”

此话不假,曾一度销声匿迹在小马路弄堂

底的人民照相馆,因为一个故事而“活过来”。

就在去年某天,张建军接到一个电话,

拿起听筒,传来的是操着上海口音的老年妇

女的声音,开口就问:“侬是人民照相馆吗?”

对方还很不放心地追问:“你把以前人民照

相馆的地址报给我听。”听到正确地址后,她

又问:“人民照相馆以前叫什么名字?”张建

军这才发现,是遇到老顾客了,于是报出了

“乔奇照相馆”和“乔士照相馆”这两个在上

世纪四五十年代曾经使用过的店名。老妇人

终于欣喜地说:“终于找到你们了,让我找得

好不容易呀!”原来老太太是位90多岁的旅

美华侨,还在上海时,她的家就在人民照相

馆对面,“打开窗每天都能看见”,40年前,全

家在淮海路上的人民照相馆拍了全家福,老

夫妇的银婚照金婚照也都在这里拍摄。老太

太的丈夫已经过世,但她想乘着可能是最后

一次回国的机会,再在人民照相馆拍一次全

家福。她的心愿差点没实现,因为照相馆多

年前搬进小弄堂,子女为她推荐其他知名影

楼,老太太仍旧坚持寻找。终于,九旬老华侨

四代同堂 27人回到了人民照相馆,“我们为

了赶在老太太上飞机前印好照片,还赶工加

急制作。”

这件事令照相馆老员工都感慨不已,张

建军特意撰文发表在《新民晚报》“夜光杯”

上,第二天一连接到好几个老顾客的电话,问

长问短像是找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友。于是在

去年,照相馆举办了免费为老夫妻拍摄婚纱

照的活动,前来登记的人延绵不绝,1300多

单今年一年都拍不完。也是受到老顾客启发,

年前,这里又恢复了春节拍摄全家福的传统。

人们纷至沓来,想定格住幸福亲情的瞬间。

小徐和丈夫带着 8个月的宝宝和公婆来到

照相馆拍照,虽然此行稍显劳顿,他们一家要在

周六一早 9点出门,从浦东张江赶到浦西,但她

觉得很值得。小夫妻俩都是新上海人,老家在四

川内江,今年把老人接到上海一起过年。“我是在

报上看到上海人民照相馆能拍全家福,特地慕名

而来。”她说自家有一面照片墙,打算每年都拍一

张挂上,以此纪念孩子成长家人团圆,而为何独

选此家拍照,“因为据说这家是上海的老牌子,非

常有名,历史悠久”。

排在小徐之后拍照的是一对准妈妈准爸爸,

要不是身份特殊,他们说不定还不能“插队”拍

照,今年预约的家庭已 30余家,过年时也不打

烊,年初一照样营业。大家拍全家福的初衷大都

不谋而合,为了重要的纪念。不过有些家庭还带

着一份怀旧情怀,“因为我的父母就曾在人民照

相馆拍过照,他们还特地翻出那些泛黄的黑白老

照片,絮叨一番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准妈妈说。

当摄影师准备就绪时,小徐家的“关键人物”

已经睡醒吃饱精神很好。“拍全家福还是有难度

的,要顾及到每位成员的神态表情,尤其是‘不太

听话’的孩子。”在上海人民照相馆工作了近 30

年的摄影师黄沫华说,传统的全家福连站位都很

有讲究,必定是长幼分明,老人坐在最中间,长子

长媳、次子次媳、长女……依次排序,若有孙辈立

在最前排,其中定有嫡孙,再是嫡外孙。这种排序

尽管在今天已经不那么重要,但谙熟此道的摄影

师会被刮目相看,他必定是全家福“老法师”。

年轻人慕名而来

九旬老华侨寻回“故里”3

2一张全家福中,每个人的姿态经过摄影师一

一指导,为显现亲密感,家庭成员错落紧靠在一

起。因为是第一次拍,小徐一家起初略显紧张,老

人更是很难憋出一丝笑容。“这样的情况也很多,

所以我们经常在拍照时和客人聊聊家常。”说几

句闲话,用玩具逗乐孩子,这家人在影棚里的气

氛轻松多了,“趁其不备”,“咔嚓、咔嚓”摄影师按

下快门。

有一位今年来拍照的老克勒说,自己幼年、

青年、中年都在人民照相馆拍全家福,每年一张,

雷打不动,但距今一断就断了整整30年。因为这

些年间,很难再碰上全家人齐聚一堂的日子,兄

弟姐妹、子女、孙辈分赴海外各地生活。

“恐怕这种聚少离多的状态,也是促使人

们回到照相馆拍全家福的原因。”张建军还

记得,全家福最鼎盛的时期是在上世纪 70

至 80年代,那时上山下乡的知青只有在

春节能回次家,一家人不惜排长队,花

高价,也要在照相馆拍张全家福。高

峰时段就在除夕至正月十五。“工作

人员都顾不上自己回家吃饭,经

常忙到深夜。”这种场景30年后

依稀再现,只不过家里的孩子

这次走得更远了。

盛行场景再度回归

1

!

记者 马欣然

最近,巨鹿路 225

弄石库门弄堂深处的上

海人民照相馆仿佛时光

倒流,回到了二三十年

前的鼎盛辉煌,“来拍照

的人排队登记,这种场

面已经很多年看不到

了。”照相馆副经理张建

军说,去年照相馆举办

了免费为中老年人拍摄

婚纱照的活动,“老上海

们”这才发现一直念想

的人民照相馆还在。紧

接着 1300多人慕名而

来……春节前夕,照相

馆又开始拍摄全家福的

活动。回归照相馆,拍张

全家福,一些上海人家今

年觅到了久违的年味。

第02版

第16版

小启 "春节长假 %本期与

!*#$

年!

月+

日合刊%

!

月#!

日正常出报%敬请鉴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