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中華民國101年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中華民國101年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範圍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二特性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三參考設計標準及法規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四使用須知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第二章 旅客動線及相關設施

一通路及出入口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4

二斜坡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三樓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4

四昇降機(電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8

五電扶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5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9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2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7

二服務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3

三候機室設備設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四輔助設備設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5

五登機輔助設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6

2

第一章 緒論 一目的

航空站為協助身心障礙及行動不便旅客搭乘各型航空器出入國境或

至國內各地區洽公探親旅遊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相關規

定賡續提供無障礙服務措施迅速處理身障行動不便旅客搭乘航空器

之相關問題

為推動航空站設施符合通用設計原則及國家相關法令規範等規定特

訂本通用設計規範(以下簡稱本規範)以使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及維

護等達成標準化無障礙及通用化之目標

二特性

本規範內容所涵蓋設施及設備係針對旅客便利使用訂定使能周全

考量行動不便者處境以安全獨特整合輕量可及美觀等特性

落實通用設計原則嗣後航空站服務設施將更為親切友善

三參考設計標準及法規

(一)建築工程設計基本標準須符合下列規定

1建築法(內政部營建署)

2消防法(內政部消防署)

3建築技術規則(內政部營建署)

4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內政部消防署)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內政部營建署)

7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內政部98429台內營字第0980803106

號令發布)

8地區性建築及防火規範(各地方政府)

(二)設計參考手冊

1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2公共標示常用符碼設計參考指引_符碼設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

會)

四使用須知

(一)本規範符號顯示表示應遵循表示最好能達成

(二)現有航空站之新建及改建應參考本規範辦理如未牴觸前項相關法令

規定且有特殊因素無法符合或適用本規範之設計需求項目可採用具有同

等安全與功能性之替代方案

(三)本規範如有需要增刪或修改得由相關單位提報修訂

3

第二章 旅客動線及相關設施 旅客自站外進入航空站所經動線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行動之便捷平順

使旅客順利通過各動線設施(如出入口斜坡道樓梯昇降機電扶梯及

報到檢查等)進入候機室搭乘航空器旅客動線應整體規劃使其連續貫通

如因工程施工影響行進動線時應於施工期間公告工程內容及替代動線

並提供充分照明等輔助設施另須設置導引標誌以引導旅客通往替代動線及

相關設施施工期間更須維護旅客安全

一通路及出入口

(一)通路

1設計原則

(1)為便利行動不便者使用航空站室內設施動線須簡單明確並具連續

性避免動線出現複雜之彎角壁柱或突出物

(2)自航空站出入口至各項航站服務設施設備間之通路均應為無障礙

通路並符合本章相關規定

2設計規範

(1)地板表面

地板面應具防滑效果

(2)寬度

通路淨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走廊中如有開門則去除門扇開啟之

影響空間後其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1)

寬度小於150公分之通路迴轉空間每隔10公尺通路走廊盡頭或距

盡頭35公尺以內應有一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之迴轉空間

考量輪椅使用者間交錯通行寬度最好能有180公分以上

可於適當場所設置座椅供體弱者休息使用惟不得影響通行寬度

圖2-1 無障礙通路淨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3)高低差

同一樓層地面不應設有高低差非不得已存有高低差時則應設置

斜坡道升降平台或其他輔助設施

4

(4)突出物限制

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

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

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如圖2-2)

新建航空站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210公分且於凈高內不得有

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

圖2-2 通路淨高及突出物警示設施

(5)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最好能夠設置扶手(儘量採用雙層式扶手)

①高度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自地板起至扶手上緣之高度上層H=85公分

下層H=65公分(如圖2-3)

單層式扶手時H=75公分

②形狀

圓形(直徑28~4公分)(如圖2-4)

其他形狀者外緣周邊長9-13公分

③材質

採用不受溫差或氣候變化影響之材質

④位置

扶手固定於牆面時壁面與扶手之間距為3~5公分(如圖2-4)

⑤端部

扶手端部應作防勾撞處理(如圖2-5)

⑥點字

視需求設置可供視障者辨識之資訊或點字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應於上層處設置(如圖2-5)

點字應以不易剝落之物質裝設且不易刮傷手掌

5

圖2-3 扶手高度 圖2-4 扶手位置及形狀範例

圖2-5 扶手端部處理

(6)通路之光線

大廳及通道上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圓滑移動需求對採光及

照明應確保充足之亮度

6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範圍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二特性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三參考設計標準及法規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四使用須知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3

第二章 旅客動線及相關設施

一通路及出入口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04

二斜坡道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三樓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4

四昇降機(電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8

五電扶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5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29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2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7

二服務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3

三候機室設備設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四輔助設備設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5

五登機輔助設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6

2

第一章 緒論 一目的

航空站為協助身心障礙及行動不便旅客搭乘各型航空器出入國境或

至國內各地區洽公探親旅遊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相關規

定賡續提供無障礙服務措施迅速處理身障行動不便旅客搭乘航空器

之相關問題

為推動航空站設施符合通用設計原則及國家相關法令規範等規定特

訂本通用設計規範(以下簡稱本規範)以使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及維

護等達成標準化無障礙及通用化之目標

二特性

本規範內容所涵蓋設施及設備係針對旅客便利使用訂定使能周全

考量行動不便者處境以安全獨特整合輕量可及美觀等特性

落實通用設計原則嗣後航空站服務設施將更為親切友善

三參考設計標準及法規

(一)建築工程設計基本標準須符合下列規定

1建築法(內政部營建署)

2消防法(內政部消防署)

3建築技術規則(內政部營建署)

4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內政部消防署)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內政部營建署)

7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內政部98429台內營字第0980803106

號令發布)

8地區性建築及防火規範(各地方政府)

(二)設計參考手冊

1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2公共標示常用符碼設計參考指引_符碼設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

會)

四使用須知

(一)本規範符號顯示表示應遵循表示最好能達成

(二)現有航空站之新建及改建應參考本規範辦理如未牴觸前項相關法令

規定且有特殊因素無法符合或適用本規範之設計需求項目可採用具有同

等安全與功能性之替代方案

(三)本規範如有需要增刪或修改得由相關單位提報修訂

3

第二章 旅客動線及相關設施 旅客自站外進入航空站所經動線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行動之便捷平順

使旅客順利通過各動線設施(如出入口斜坡道樓梯昇降機電扶梯及

報到檢查等)進入候機室搭乘航空器旅客動線應整體規劃使其連續貫通

如因工程施工影響行進動線時應於施工期間公告工程內容及替代動線

並提供充分照明等輔助設施另須設置導引標誌以引導旅客通往替代動線及

相關設施施工期間更須維護旅客安全

一通路及出入口

(一)通路

1設計原則

(1)為便利行動不便者使用航空站室內設施動線須簡單明確並具連續

性避免動線出現複雜之彎角壁柱或突出物

(2)自航空站出入口至各項航站服務設施設備間之通路均應為無障礙

通路並符合本章相關規定

2設計規範

(1)地板表面

地板面應具防滑效果

(2)寬度

通路淨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走廊中如有開門則去除門扇開啟之

影響空間後其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1)

寬度小於150公分之通路迴轉空間每隔10公尺通路走廊盡頭或距

盡頭35公尺以內應有一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之迴轉空間

考量輪椅使用者間交錯通行寬度最好能有180公分以上

可於適當場所設置座椅供體弱者休息使用惟不得影響通行寬度

圖2-1 無障礙通路淨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3)高低差

同一樓層地面不應設有高低差非不得已存有高低差時則應設置

斜坡道升降平台或其他輔助設施

4

(4)突出物限制

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

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

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如圖2-2)

新建航空站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210公分且於凈高內不得有

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

圖2-2 通路淨高及突出物警示設施

(5)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最好能夠設置扶手(儘量採用雙層式扶手)

①高度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自地板起至扶手上緣之高度上層H=85公分

下層H=65公分(如圖2-3)

單層式扶手時H=75公分

②形狀

圓形(直徑28~4公分)(如圖2-4)

其他形狀者外緣周邊長9-13公分

③材質

採用不受溫差或氣候變化影響之材質

④位置

扶手固定於牆面時壁面與扶手之間距為3~5公分(如圖2-4)

⑤端部

扶手端部應作防勾撞處理(如圖2-5)

⑥點字

視需求設置可供視障者辨識之資訊或點字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應於上層處設置(如圖2-5)

點字應以不易剝落之物質裝設且不易刮傷手掌

5

圖2-3 扶手高度 圖2-4 扶手位置及形狀範例

圖2-5 扶手端部處理

(6)通路之光線

大廳及通道上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圓滑移動需求對採光及

照明應確保充足之亮度

6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第一章 緒論 一目的

航空站為協助身心障礙及行動不便旅客搭乘各型航空器出入國境或

至國內各地區洽公探親旅遊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相關規

定賡續提供無障礙服務措施迅速處理身障行動不便旅客搭乘航空器

之相關問題

為推動航空站設施符合通用設計原則及國家相關法令規範等規定特

訂本通用設計規範(以下簡稱本規範)以使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及維

護等達成標準化無障礙及通用化之目標

二特性

本規範內容所涵蓋設施及設備係針對旅客便利使用訂定使能周全

考量行動不便者處境以安全獨特整合輕量可及美觀等特性

落實通用設計原則嗣後航空站服務設施將更為親切友善

三參考設計標準及法規

(一)建築工程設計基本標準須符合下列規定

1建築法(內政部營建署)

2消防法(內政部消防署)

3建築技術規則(內政部營建署)

4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內政部消防署)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內政部營建署)

7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內政部98429台內營字第0980803106

號令發布)

8地區性建築及防火規範(各地方政府)

(二)設計參考手冊

1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2公共標示常用符碼設計參考指引_符碼設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

會)

四使用須知

(一)本規範符號顯示表示應遵循表示最好能達成

(二)現有航空站之新建及改建應參考本規範辦理如未牴觸前項相關法令

規定且有特殊因素無法符合或適用本規範之設計需求項目可採用具有同

等安全與功能性之替代方案

(三)本規範如有需要增刪或修改得由相關單位提報修訂

3

第二章 旅客動線及相關設施 旅客自站外進入航空站所經動線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行動之便捷平順

使旅客順利通過各動線設施(如出入口斜坡道樓梯昇降機電扶梯及

報到檢查等)進入候機室搭乘航空器旅客動線應整體規劃使其連續貫通

如因工程施工影響行進動線時應於施工期間公告工程內容及替代動線

並提供充分照明等輔助設施另須設置導引標誌以引導旅客通往替代動線及

相關設施施工期間更須維護旅客安全

一通路及出入口

(一)通路

1設計原則

(1)為便利行動不便者使用航空站室內設施動線須簡單明確並具連續

性避免動線出現複雜之彎角壁柱或突出物

(2)自航空站出入口至各項航站服務設施設備間之通路均應為無障礙

通路並符合本章相關規定

2設計規範

(1)地板表面

地板面應具防滑效果

(2)寬度

通路淨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走廊中如有開門則去除門扇開啟之

影響空間後其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1)

寬度小於150公分之通路迴轉空間每隔10公尺通路走廊盡頭或距

盡頭35公尺以內應有一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之迴轉空間

考量輪椅使用者間交錯通行寬度最好能有180公分以上

可於適當場所設置座椅供體弱者休息使用惟不得影響通行寬度

圖2-1 無障礙通路淨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3)高低差

同一樓層地面不應設有高低差非不得已存有高低差時則應設置

斜坡道升降平台或其他輔助設施

4

(4)突出物限制

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

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

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如圖2-2)

新建航空站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210公分且於凈高內不得有

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

圖2-2 通路淨高及突出物警示設施

(5)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最好能夠設置扶手(儘量採用雙層式扶手)

①高度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自地板起至扶手上緣之高度上層H=85公分

下層H=65公分(如圖2-3)

單層式扶手時H=75公分

②形狀

圓形(直徑28~4公分)(如圖2-4)

其他形狀者外緣周邊長9-13公分

③材質

採用不受溫差或氣候變化影響之材質

④位置

扶手固定於牆面時壁面與扶手之間距為3~5公分(如圖2-4)

⑤端部

扶手端部應作防勾撞處理(如圖2-5)

⑥點字

視需求設置可供視障者辨識之資訊或點字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應於上層處設置(如圖2-5)

點字應以不易剝落之物質裝設且不易刮傷手掌

5

圖2-3 扶手高度 圖2-4 扶手位置及形狀範例

圖2-5 扶手端部處理

(6)通路之光線

大廳及通道上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圓滑移動需求對採光及

照明應確保充足之亮度

6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第二章 旅客動線及相關設施 旅客自站外進入航空站所經動線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行動之便捷平順

使旅客順利通過各動線設施(如出入口斜坡道樓梯昇降機電扶梯及

報到檢查等)進入候機室搭乘航空器旅客動線應整體規劃使其連續貫通

如因工程施工影響行進動線時應於施工期間公告工程內容及替代動線

並提供充分照明等輔助設施另須設置導引標誌以引導旅客通往替代動線及

相關設施施工期間更須維護旅客安全

一通路及出入口

(一)通路

1設計原則

(1)為便利行動不便者使用航空站室內設施動線須簡單明確並具連續

性避免動線出現複雜之彎角壁柱或突出物

(2)自航空站出入口至各項航站服務設施設備間之通路均應為無障礙

通路並符合本章相關規定

2設計規範

(1)地板表面

地板面應具防滑效果

(2)寬度

通路淨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走廊中如有開門則去除門扇開啟之

影響空間後其寬度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1)

寬度小於150公分之通路迴轉空間每隔10公尺通路走廊盡頭或距

盡頭35公尺以內應有一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之迴轉空間

考量輪椅使用者間交錯通行寬度最好能有180公分以上

可於適當場所設置座椅供體弱者休息使用惟不得影響通行寬度

圖2-1 無障礙通路淨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3)高低差

同一樓層地面不應設有高低差非不得已存有高低差時則應設置

斜坡道升降平台或其他輔助設施

4

(4)突出物限制

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

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

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如圖2-2)

新建航空站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210公分且於凈高內不得有

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

圖2-2 通路淨高及突出物警示設施

(5)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最好能夠設置扶手(儘量採用雙層式扶手)

①高度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自地板起至扶手上緣之高度上層H=85公分

下層H=65公分(如圖2-3)

單層式扶手時H=75公分

②形狀

圓形(直徑28~4公分)(如圖2-4)

其他形狀者外緣周邊長9-13公分

③材質

採用不受溫差或氣候變化影響之材質

④位置

扶手固定於牆面時壁面與扶手之間距為3~5公分(如圖2-4)

⑤端部

扶手端部應作防勾撞處理(如圖2-5)

⑥點字

視需求設置可供視障者辨識之資訊或點字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應於上層處設置(如圖2-5)

點字應以不易剝落之物質裝設且不易刮傷手掌

5

圖2-3 扶手高度 圖2-4 扶手位置及形狀範例

圖2-5 扶手端部處理

(6)通路之光線

大廳及通道上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圓滑移動需求對採光及

照明應確保充足之亮度

6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4)突出物限制

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

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

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如圖2-2)

新建航空站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210公分且於凈高內不得有

10公分以上之懸空突出物

圖2-2 通路淨高及突出物警示設施

(5)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最好能夠設置扶手(儘量採用雙層式扶手)

①高度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自地板起至扶手上緣之高度上層H=85公分

下層H=65公分(如圖2-3)

單層式扶手時H=75公分

②形狀

圓形(直徑28~4公分)(如圖2-4)

其他形狀者外緣周邊長9-13公分

③材質

採用不受溫差或氣候變化影響之材質

④位置

扶手固定於牆面時壁面與扶手之間距為3~5公分(如圖2-4)

⑤端部

扶手端部應作防勾撞處理(如圖2-5)

⑥點字

視需求設置可供視障者辨識之資訊或點字

於設置雙層式扶手時應於上層處設置(如圖2-5)

點字應以不易剝落之物質裝設且不易刮傷手掌

5

圖2-3 扶手高度 圖2-4 扶手位置及形狀範例

圖2-5 扶手端部處理

(6)通路之光線

大廳及通道上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圓滑移動需求對採光及

照明應確保充足之亮度

6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2-3 扶手高度 圖2-4 扶手位置及形狀範例

圖2-5 扶手端部處理

(6)通路之光線

大廳及通道上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圓滑移動需求對採光及

照明應確保充足之亮度

6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二)出入口

1設計原則

(1)考量行動不便者能順暢行動旅客自進入航空站出入口時應規劃容

易辨識之動線勿造成迂迴繞遠路動線各出入口須無障礙化

(2)航空站為考慮安全管制節能及防風等因素於航空站室內與戶外連

接處設置通風設施出入口最好有風除裝置另設置雨遮延伸及排水

設施以防出入口濕滑

(3)應考慮行動不便者自戶外空間進出航空站出入口之便利應於航空站

出入口設置相關設施服務行動不便者

2設計規範

(1)寬度

對行動不便者應留有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考量行動不便者交錯行動寬度為180公分以上

(2)消除高低差

不應留有高低差針對公共用通路與旅客設施界面處勿因區域不

同而產生高低差

避免於防水伸縮縫等位置產生高低差

(3)有門之設置時不得使用旋轉門並應遵循下述構造

①寬度

對輪椅者之動作應預留餘裕度寬度為90公分以上

②自動式

設置1個以上自動式開關門

自動式開關裝置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避免裝設按壓式按鈕應

為感測式不須觸控之動作開關速度應配合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

予以設定(開關之速度開放時速度稍快而關閉時則需慢一些)

須為水平式當門受到物體或人等阻礙時應有自動停止並重新開

啟之裝置此裝置應能感應到離地面上方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

之障礙物以便啟動或重新開啟(如圖2-6)

圖2-6 自動門扉之注意點

7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③手動式

如設置為向戶外開啟之推開式門扇(手推式)應於營運時間常時開

門把應採用容易操作之型式不得使用喇叭鎖(如圖2-7)

門把中央處應位於離地板上方75-85公分處

手動式設有門把時考量行動不便者使用便利之形狀為佳(如圖

2-8)

圖2-7 門把型式 圖2-8 門把位置

④玻璃門

門扉透明時為防止撞擊應於視野清晰之高度以上以橫線或圖

樣等做為識別

應為可識別戶內戶外之構造型式

應於離地面上方120公分至150公分處設置告知標示(如圖2-9)

圖2-9 透明玻璃門扇告知標示位置

8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9: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⑤室內門扇開啟方式

出入口前應依圖示規定配合門扇開啟方式設置操作空間平台(如

圖2-10~圖2-13)

圖2-10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1 推拉門出入口平台

圖2-12 無扇門出入口平台

9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0: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2-13 風除室出入口平台

⑥門框及門檻

出入口地面應平整儘量不設置門檻且不宜產生妨礙輪椅通行之

高差非不得已需設置門檻時高差應在3公分以下並符合以下

規定

A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者應作12之斜角處理(如圖2-14)

B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者得不受限制(如圖2-15)

新建或改建航空站不得設置門檻

圖2-14 門檻高度在05公分至3公分之斜角處理

圖2-15 門檻高度在05公分以下不受限制

⑦地板修飾

地板應平坦且應有於濕潤時也不易滑動之表面修飾

⑧截水溝

出入口考慮防止雨水進入可設置截水溝防水(蓋板開口在主要行

進方向之開口寬度應小於 13公分)以避免輪椅之車輪或視障者

手杖陷入(如圖2-16)

廁所淋浴間及茶水間等需有防水之公共空間宜以截水溝方式代

替門檻防水

10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2-16 截水蓋板開口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⑨雨遮屋簷(銜接戶外)

行動不便者對於撐傘之動作確有難度對於通往屋外之旅客設施其

出入口處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⑩監視器(銜接戶外)

應能直接監視出入口及行動不便者專用臨停接送停車區位即時

服務行動不便者

⑪服務鈴(銜接戶外)

應設置於離地面高度85公分處服務鈴前方應有坡度小於150深

度及寬度150公分以上之平台並有寬度至少120公分之通路直接與

出入口相連

監視器及服務鈴之訊息須能直接連接至服務台

⑫避難層

出入口前應設置平台平台淨寬與出入口同寬且不得小於150公

分淨深亦不得小於150公分且坡度不得大於150地面順平避

免設置門檻外門可考慮設置溝槽防水

二斜坡道

(一)設計原則

1為避免行動不便者行動時產生高度差情形須適當設置斜坡道同時提

供一般旅客使用斜坡道寬度及坡度儘可能保留較大之餘裕配置避免

發生坡道過長或太陡情況造成行動不便者使用上之困難

2無障礙通路如有高度差且未設置樓梯及昇降機均應設置符合本節規

定之坡道供行動不便者通行

(二)設計規範

1寬度

坡道淨寬不得小於90公分

若以坡道取代樓梯者﹙未另設樓梯﹚其淨寬不得小於150公分

考量輪椅使用者之交錯通行寬度須為180公分以上

2坡度

11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坡度低於112

高低差小於20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10

高低差小於5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5

高低差小於3公分者坡度不得大於12

3地面

坡道地面應平整(不應設置導盲磚或其他妨礙輪椅行進之舖面)堅

固防滑

4平台

端點平台坡道起點及終點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坡

度不得大於150並不得與垂直之通路範圍重疊(如圖2-17圖2-18)

中間平台坡道高度差為75公分時應設置長度至少150公分之平台

平台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如圖2-17)

轉彎平台坡道方向變換處應設置長寬各150公分以上之平台該平台

之坡度不得大於150坡道因轉彎角度不同其平台設置方式亦不同

(如圖2-18)

為使行動不便者能更平順使用最好能設置180公分以上之平台

圖2-17 坡道平台配置

圖2-18 坡道轉彎平台設置方式

5端部

斜坡道之端部應為平順之地板構造

6傾斜段之識別

斜坡道之傾斜段應與其相接續之通路在色彩之明度色相及彩度

上有較大之差異以突顯斜坡道之位置(如圖2-19)

12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2-19 傾斜段識別之範例

7側壁

高低差大於20公分者未鄰牆壁之一側或兩側應設置防護緣或防護

桿(板)

防護緣高度不得小於5公分(如圖2-20)

防護緣在坡道側不得突出於扶手之垂直投影線外(如圖2-21)

防護桿(板)與地面淨距離不得大於5公分

圖2-20 坡道防護緣與地面淨距離 圖2-21 防護緣高度及位置

8護欄

坡道高於鄰近地面75公分時未臨牆側應設置護欄(如圖2-22)

高度不得低於110公分

樓層數為10層以上者不得低於120公分

圖2-22 護欄高度

9扶手

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方便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無障礙通路連接之坡道高低差大於20公分應設置連續不中斷之扶手

13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斜坡道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

「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10屋簷

天氣陰雨當時行動不便者撐傘是比常人困難航空站若須於屋外設

置斜坡道時應設置雨遮或屋簷

三樓梯

(一)設計原則

1緊急逃生梯於正常營運情況下不提供旅客使用當發生緊急狀況時航空

站服務人員須引導旅客使用逃生梯疏散其構造應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

關規定

2員工工作梯僅供員工內部聯絡使用不提供旅客使用其構造需求應符

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

3與電扶梯平行並列之樓梯其最低工作點(意指最低一段樓梯之踏尖連

線與下層樓地板面之交點)應與電扶梯之底部基點同一位置且其斜率

應為30度以配合電扶梯之斜率公共區獨立設置之樓梯如因空間不

足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可者不在此限

4與無障礙通路聯接之公共樓梯均應符合本節規定

(二)設計規範

1型式

為避免踏面形狀不一避免採用螺旋狀回轉型式之樓梯應使用直

線形或折線型之樓梯(圖2-23)

樓梯轉折設計樓梯往上之梯級部分起始之梯級應退一個階梯(圖

2-24)

圖2-23 圖2-24

2寬度

寬度120公分以上

考量腋下雙拐之行動不便旅客寬度於150公分以上為宜

14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3扶手

樓梯兩側設置扶手

考量行動不便者便利使用可設置雙層式扶手

樓梯寬度超過300公分以上者應於中間加裝扶手中間連續扶手於平

台處得不需水平延伸

除下列情形外該扶手應連續不得中斷

A二平台﹙或樓板﹚間之高差在20公分以下者得不設扶手

B樓梯之平台外側扶手得不連續

樓梯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

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4梯級

(1)尺寸

樓梯所有梯級之級高及級深應統一

級高﹙R﹚需為16公分以下級深﹙T﹚不得小於26公分且

55公分≦2 R + T≦65公分(圖2-25)

圖2-25

(2)樓梯鼻端

應設有樓梯斜面不得有突出之鼻端(圖2-26)

梯級突緣的彎曲半徑不得大於 13公分且超出踏板的突緣應將突

緣下方作成斜面該突出之斜面不得大於2公分(圖2-26)

圖2-26

15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3)踏面之修飾

應有防滑之處裡

梯級邊緣之水平踏面須作防滑處理(如防滑條)且與踏步平面

平順(圖2-27)

圖2-27

(4)明度對比

樓梯踏步材質應為防滑之粗糙面且梯面與梯級前緣應具明顯對

比顏色以利弱視者及年長者辨識

踏面之端部(鼻端)其顏色自起始階至終端階止應為相同顏色(圖

2-28)

5樓梯防護緣

未臨牆樓梯側應設置壁面或防護緣

無側壁時應設有5公分之防護緣(圖2-29)

圖2-28踏面之端部(鼻端)顏色對比大易於辨識之範例 圖2-29 樓梯防護緣

6樓梯始端部之水平部分

樓梯之起始端能有自通路向後延伸120公分左右之平坦緩衝區域

7平台

約每隔300公分高度設置1個平台

16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深度120公分以上

側壁應有連續之扶手設置

平台不得有梯級或高低差

淨深度及寬度不得小於樓梯寬度

8亮度

應考量高齡者及弱視者之平順行動需求對於採光及照明部分應確

保充足之亮度

9樓梯下

為防止視障者因手杖無法感觸樓梯底板位置使其頭部碰撞樓梯之底

板須於樓梯下方地板面淨高未達190公分之區域設置格柵花台

或任何可提醒視障者之防護設施(如圖2-30)

圖2-30 樓梯下方防護設施

10護欄

與鄰近地面高差達75公分以上時未臨牆側應設置防護欄

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

樓層數達10層以上者不得小於120公分(如圖2-22斜坡道護欄)

11警示與引導

距梯級起迄端30公分處應設置深度不得小於30公分顏色且質地不

同之警示設施樓梯中間之平台不需設置警示設施(圖2-31)

圖2-31 樓梯警示與引導

(三)補充說明無障礙樓梯應採平均配置避免過於集中以利行動不便旅客

使用減少步行距離以避免旅客發生危險

17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四昇降機(電梯)

(一)設計原則

1昇降機除可使行動不便者獨自使用外對其他使用者也是有效的垂直行

動工具

2昇降機應設置於動線易辨識之地點可使全部使用者能安全無礙使用(若

執行上有困難應以指引設施導引)

3為避免與一般旅客動線發生衝突昇降機出入口前方應保留一定空間範

4儘量採用通過式(雙向開門)機廂使旅客及行動不便者不必於昇降機內

部迴轉

5樓層高度超過300公分者宜設置無障礙昇降機供行動不便者通行樓

層數若只有兩層機箱內可不設樓層按鈕旅客進入後直達另一樓層

(二)設計規範

1昇降機箱

(1)機箱尺寸

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得小於90公分機廂之深度不得小於135公分﹙ 不

需扣除扶手佔用之空間﹚(圖2-32)但集合住宅昇降機門的淨寬度不

得小於80公分

自行車得與無障礙昇降機共用

圖2-32

(2)後視鏡

面對機廂之後側壁應設置膠合玻璃後視鏡(若後側壁為鏡面不銹鋼或

類似材質且等同鏡面之通視效果下得免再設後視鏡)或懸掛式之

廣角鏡

後視鏡寬度不得小於出入口淨寬高度大於90公分下緣距機廂地面

85公分

廣角鏡寬30-35公分高20公分以上

(3)與外部聯絡設備

犯罪及意外事故時之安全措施聽障者緊急時之對應應設置玻璃窗

等裝置以利由外部向內部或由內部向外部可清楚看見之構造型式

18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19: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無法設置玻璃窗時應設置可由機廂內部看見外部或由機廂外部看

見內部之影像設備由外部可確認機箱內部之影像設備應設置於門

廳出入口處且視野良好之位置上方

為可由昇降機箱外部確認機廂內之輪椅使用者小孩或者跌倒者等旅

客之行動狀況起見玻璃窗之下緣建議離地板面50公分左右之位置

考量聽障者緊急狀況處理儘可能設置下列配備

①可監控辨識機廂內部的攝影系統

②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傳達故障訊息或機廂內設置緊急按鈕可通

知通訊以傳達故障訊息

③設置可與服務人員聯繫之設備

(4)扶手

除門以外各側邊均應設置扶手之高度形狀材質位置及端部等

其設計同本章第一項「通路及出入口」(5)扶手之規範

設置高度為75公分

扶手之製作其外型以容易用手握扶為主

(5)標示

①標示器具

昇降機內外應有大型液晶指示燈明確表示樓層運行方向及異常狀

況供弱視及聽覺障礙旅客辨別使用

②語音系統

機廂內應設置語音系統以報知樓層數行進方向及開關情形

通過式昇降機對於昇降機門之開關側應設有語音指示裝置

儘可能對到達樓層之構造等以語音作服務說明

(6)輪椅乘坐者操作盤有一組操作盤最上層標有樓層指示的按鈕中心

線距機廂地面不得大於120公分﹙如設置位置不足得放寬至130公

分﹚且最下層按鈕之中心線距梯廂地板面不得小於85公分在控制

面板上應設置緊急事故通報器另操作盤距梯廂入口壁面之距離不得

小於30公分入口對側壁面之距離不得小於20公分(圖2-33)

圖2-33

19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0: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7)操作按鈕

①按鈕尺寸至少為2公分以上

②按鈕間距離不得小於1公分

③標示數字顏色須與底板顏色明顯對比

④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⑤由聲光之表示使得聽障者及視障者能明瞭所按取之按鈕(圖

2-34)

圖2-34

(8)點字

昇降機入口的觸覺裝置在昇降機各樓層入口兩側之門框或牆柱

上應裝設觸覺裝置及顯示樓層的數字點字符號單一浮凸字時

長寬各8公分以上二個或二個以上浮凸字時每一個浮凸字尺寸

應寬6公分長8公分以上標誌之中心點應位於樓地板面上方135

公分且標示之數字需與底板的顏色有明顯不同

點字標示﹙其中表示避難層﹚如有規定以外之點字標示以注音

符號版本點字標示(圖2-35)

圖2-35 操作盤點字標示

20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8)呼叫鈕

梯廳及門廳內的呼叫鈕之中心線高度應距樓地板面110公分呼叫鈕左

邊應設置點字

呼叫鈕最小的尺寸應為長寬各2公分以上或直徑2公分以上(圖2-36)

不得使用觸摸式按鈕

圖2-36

(9)光電安全裝置

昇降機出入口在乘客之安全考量上設有控制昇降機門關閉之裝置

其感測高度設於輪椅之腳踏板及身體部位兩者之高度而機械式安

全門檔併設有光電式靜電式或超音波式任一種之裝置

(10)管制運轉時之裝置

設置有因地震火災停電時而暫停運轉之管制設備時應配合設置

語音播報及文字顯示之告知裝置

昇降機門受到物體或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

開啟的裝置

昇降機門應能感應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

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6秒鐘

(11)引導與示警標誌

航空站主要入口處及沿路轉彎處應設置無障礙昇降機方向指引

無障礙昇降機出入口設有點字呼叫鈕前方30公分處之地板應作30公

分times60公分之不同顏色且質感不同之警示地坪(圖2-37)

圖2-37

21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主要入口樓層之昇降機應設置以下無障礙標誌

①突出牆壁垂直牆面突出式之無障礙標誌 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200-220公分尺寸不得小於15公分(圖2-38)

②平行牆面平行固定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其下緣應距地板面

90-150 公分處尺寸不得小於5公分(圖2-39)

圖2-38 圖2-39

(12)昇降機門及門廳

①昇降機門

昇降機門應水平方向開啟並為自動開關方式如果門受到物體或

人的阻礙時昇降機門應設有可自動停止並重新開啟的裝置此裝

置應透過感應到地板面15~25公分及50~75公分處之障礙物來啟

關門時間梯廳昇降機到達門開啟至關閉之時間不應少於5秒鐘

若由昇降機廂內按鈕開門昇降機門應維持完全開啟狀態至少5秒

②門廳寬度

應維持有可使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上)

希望能維持有可使電動輪椅迴轉之寬度空間(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

上)

若為新建設施時於昇降機門廳前至少150公分times150公分且距機門

中心線左右兩側200公分內不可設置向下之樓梯或高差產生

若現場空間不允許情況下於昇降機門廳附近既存有往下之樓梯

時應設有防落桿等之防止墜落措施

③昇降機出入口

出入平台無高差且坡度不得大於150

出入口之樓地板面應與機廂地板面保持平整其與機廂地板面之

22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水平間隙不得大於32公分(參考2-1)

④語音導引

於昇降機門廳處應設置語音播報設備以告知昇降機之到達及昇

降方向訊息

(13)補充說明

公共區無障礙昇降機均應符合本節之規定

無障礙昇降機宜靠近航空站出入口服務中心及無障礙停等車位

昇降機優先考慮使用無機房昇降機

參考2-1維持昇降機門廳附近之安全空間的重要性

勿使昇降機門廳附近存在樓梯向下高差之危險狀況

1行動不便者無法於廂內迴轉時須經由輪椅之前進及後退來進出昇降

機因此須於昇降機門廳保留足夠讓輪椅迴轉之空間

2昇降機門廳可使輪椅者迴轉之標準空間尺寸為150公分times150公分以

上環境許可情形下可使用180公分times180公分以上之空間予以迴轉

3依實際使用情況電動輪椅使用者須於昇降機出入口之左右迂迴搖擺

始得出入昇降機門因此不僅出入口之正面方向出入口之左右方向

亦須維持足夠寬度空間

4檢討以上電動輪椅使用者之使用情況若出入口左右方向設置有往下

之樓梯高差斜坡道時易使行動不便者產生翻倒墜落等危險情

[例]日本X車站發生之公安事故

①事故發生時的狀況

電動輪椅使用者由鄰接昇降機之下樓段樓梯處墜落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之現場由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往下樓梯相鄰接(由昇降機出入口至

樓梯處距離38mm)之情況所造成電動輪椅使用者於昇降機出口前變換方

向時跌落於樓梯下

23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②事故發生後的墜落防止措施

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於樓梯處墜落隨即於樓梯起始端設置防止墜落之欄

杆隨後於昇降機之出入口玄關與下樓之樓梯銜接處部份增加高度並

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

並且張貼提醒注意摟梯存在位置標示行進方向之標誌

lt變更樓梯起始端部擴大昇降機間出入口玄關左側之空間gt

於新建大規模改善時應考量事項

①電動輪椅倒退出昇降機後為確保可左右迴避或可迴轉範圍之空

間於昇降機出入口左右須有足夠空間範圍(考量電動輪椅可以迴

轉之空間下需要180公分左右)之情況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

高差之地面

②考量於正面也可迴轉之情況正面方向須留設不得小於直徑15 公

尺之淨空間其範圍內不可設置下樓之樓梯及有高差之地面且坡

度不得大於150

③設置大型昇降機(18人以上容量)供電動輪椅使用者可於昇降機內

部迴旋得以前進或後退亦可設置直穿型昇降機(通過式雙向開

門)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搭乘

24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對既有設施已存有危險狀況時

①上述空間內(可於出入口之左右側進行迴轉之空間)存有往下之樓

梯及有高差之地面時可設置欄杆以防止墜落情形發生

②若因設置防墜落之欄杆而無法符合本規範規定之樓梯寬120公

分及維持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樓梯寬時無法採用防墜落欄杆

之措施情況下應於該昇降機之各樓層入口位置及昇降機內操作

盤附近設置緊告通知以提醒輪椅者注意小心(標示出昇降機後

安全之迴轉方向)

③提供旅客使用之昇降機及門廳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除前兩

項以外之預防措施必要時得將電動輪椅使用者意見納入檢討

五電扶梯

(一)設計原則

1行動不便者使用時應考量乘降鈑之水平區間及速度避免於下樓時產

生不安全感因此須分別設置上下樓專用之電扶梯

2所有電扶梯皆應為重負荷固定速率可倒轉型式且不作其它用途專

供運送旅客之使用除特殊條件之限制應提供雙向服務功能且於旅

客滿載情況下可長時間持續運轉

(二)設計規範

1方向

上樓專用及下樓專用能分別設置(圖2-40)

圖2-40

25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2踏階尺寸

踏階寬度不得小於70公分

踏階深度不得小於35公分

踏階高度不得大於24公分

3欄杆

欄杆寬度應大於踏階寬度

欄杆間寬度在踏板前端直上方60公分處所量得之水平尺寸不得小於

55公分且不得大於122公分

各邊踏階側與欄杆內緣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15公分

各邊踏階側緣之垂直面至扶手待中心線間之水平距離不得超過255

公分(圖2-41)

圖2-41 電扶梯各部尺寸

4高度踏步面離上方樓板(或天花板)垂直淨高不得小於250公分

5表面

踏板及梳板表面應有防滑處理

6識別

(1)踏階

踏階前緣應有收邊處理以利辨別各級之踏板

(2)梳板

梳板端部及踏階之顏色其明度應對比大以利於識別梳板與踏階

之境界

7安全間距

(1)梳狀板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750公分

相對之電扶梯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400公分

超過兩座以上電扶梯相對面通達同一空間之梳狀板間距至少1600

公分

26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梳狀板與垂直行進之通路至少應保持300公分以上之緩衝距離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500公分

(2)電扶梯基點

至障礙物間距至少950公分

至地面層出入口平台踏階且前方無障礙物之間距至少700公分

8昇降口水平部

昇降口之水平部分踏階最好能有3片以上(圖2-42)

9扶手

電扶梯扶手高度至少90公分(踏部前緣至扶手)面並應自起迄端踏

階延伸至少70公分水平長度

電扶梯起迄端前方應未鄰牆側設置欄杆高度至少90公分長度應大

於120公分(部分與扶手重疊)(圖2-42)

10速度

1個以上之電扶梯可以30m分以下速度運轉

11標示

上樓或下樓專用電扶梯上端及下端靠近通路之地板面或搭乘口附近

明顯位置(欄杆等)標示該電扶梯口可否進入之指示另應標示注意

頭手等警告標語以確保旅客安全

標示其顏色配色組合等須考量視覺障礙者使用之便利

12語音導引

電扶梯踏板前緣及中央處應設有警示標線另於明顯位置張貼搭乘

安全須知警語及圖片標示並以自動語音撥放搭乘安全須知警語(國

語閩南語英語客語連續播放)

上述所設置語音播報設備其音源應位於搭乘口附近或喇叭箱內藏

於電扶梯內喇叭箱儘可能靠近搭乘口處喇叭音源對向使用者

自動感應啟動型電扶梯除須有前項功能外並於啟動加速及停止前

應有警示播音

13緊急停止按鈕

緊急停止按鈕應設置於電扶梯上下入口處

視電扶梯長度於中段區域加設緊急停止按鈕

按鈕應容易辨識並有防止誤動或蓄意破壞之設計

14其他

所有電扶梯坑地坪須設置排水出口或集水井以排除積水

電扶梯之垂直揚程在55公尺以上者則須在跨度之中間加設支撐

電扶梯仰角以30度為佳

27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應有清楚標明使用注意事項以避免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圖2-42 電扶梯配置示意圖

28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29: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第三章 導引設備 一視覺顯示設備

為因應行動便捷平順之視覺表示設備除須充分發揮設備原有之機能

外同時對各種受資訊接收限制之旅客(如視力降低之高齡者視線較之一

般步行者約低40公分之輪椅使用者無法經由耳朵收受資訊之聽障者不

懂中文的外國訪客等)具有各種不同溝通的限制條件須詳加思考規劃其

視覺表示設備標示(sign)屬溝通媒介之一種具有資訊形式空間位

置等3種屬性

視覺顯示設備為確保其可視性及理解性須考量資訊內容表現形

式(表示方法及設計)表示位置(標示高及平面位置)等3種要求標示之資

訊內容表現形式及表示位置亦須系統化另有關可變式資訊顯示裝置系

統配合飛航狀況變化即時表示飛航資訊其先決條件須對旅客於航

站活動中確保傳達旅客所需之飛航資訊

(一)設計原則

1視覺顯示設備須涵蓋航空站之共通性合乎旅客需求符合航空站整

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融合各企業形象轉乘系統與其他轉乘介面

整合設置優先順序資訊層級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運具多元

化選用耐久性材料配合身心障礙轉乘等需求及特性(詳補充說明)

2轉乘指引以箭頭符號代表動線之去處方向為使各運輸系統之間能交

互指引於各系統轉乘動線上之指標中加入其他轉乘系統的符號或

名稱

3轉乘空間導覽圖含括各轉乘系統之完整區塊充分描述各轉乘系統之

設施位置和相關地緣並標示最佳之轉乘途徑設置於轉乘路徑上或

啟程點交會點附近設計以3D立體圖表現為佳

[補充說明]

1航空站之共通性航空站在公共大廳須有共通之符碼設施及標的名

稱用語並且配合航空站形式使用統一的版面尺寸形式材料

字體色彩等符號

(1) 字體上以辨識性較佳之黑體字為主字體之大小須考量弱視者

高齡者並且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以較大之字體配合視點高度

設置其位置

(2)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彩度差異等方式使其易於

識別

(3) 標示須配置有適當輝度之照明器具對於近距離辨認之標示不

得有令人炫目之照明輝度

29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0: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4) 避免外來光源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造成標示辨識不易及

考量標誌之背景物不可因照明體及廣告燈箱等所設位置關係而

造成標誌看不清楚

2轉乘引導須符合旅客轉乘便利迅速明瞭等需求並能方便行動不

便者搭乘航空器轉乘引導的設置亦須配合行動不便者其轉乘動線

使旅客安全平穩及快速登離機

(1) 轉乘資訊之分類應避免重複與混淆

(2) 儘量採用最短距離且易辨識路徑以組成動線指引

(3) 整合各運輸系統資訊使其連貫統一

3符合航空站整體規劃之策略與需求

(1) 應包含各交通運輸系統應有之設置

(2) 考量高齡及行動不便者之辨識及動線指引及適當之導覽設施

4融合企業形象融合航空站內各運輸系統之企業形象準則及相關規定

5轉乘系統涵蓋大眾運輸(臺鐵高鐵捷運長途客運市區公車

及計程車排班區停車場hellip等)

6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各類轉乘標示必須與其他轉乘介面整合(如資

訊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幕系統)

7設置優先順序標示設置優先順序以「轉乘需求」最多者為最優先

8資訊層級考量資訊層級性避免過多資訊造成乘客無法瞬間接收

9資訊之互動與整合轉乘包含動靜態系統及資訊交換平台並考量

資訊之互動與整合

10轉乘運具多元化轉乘運具多元化時更需提供完整的轉乘資訊以

符合大眾運輸之需求

11選用耐久性材料避免使用臨時性設置應選用耐久性材料考慮

易維護清理且資訊內容易更換之設計方式

(二)設計規範

1標誌系統

(1)標誌種類

標示(sign)有引導方位說明管制等4種標示類別於動線上

適當位置配置對移動之使用者提供資訊情報

①引導標示類引導至特定目標或方向的標示

②方位標示類提供設施等之位置資訊的標示

③說明標示類說明搭乘條件及位置關係等之標示

④管制標示類用以提醒禁止管理使用者行動之標示

(2)表示方法

30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出入口目的地旅客使用設施等名稱用語應與英文併記

依地域旅客之狀況也能記有中文英文以外之文字

運輸系統名稱應具統一性

標示文字採用辦識性較佳之黑體字型(Gothic type)

字體之大小能考量視力低弱之高齡者並配合視距選擇其大小

考量弱視者之使用以較大之字體並配合其視點高度設置其位置

考量高齡者具有白內障情況者較多不要使用藍與黑黃與白之色

彩組合

應以增加標示之圖色與底色之明度差彩度差等方式使其易於識

別(參考3-1)

考量色盲之需求使用易於分辨之組合色彩並應確保各表示要素具

有明度差及彩度差(參考3-2)

①應予留意之色彩選擇例子

不要使用深紅色應以靠近於紅色及橙色之紅色系若使用紅色時

與他顏色之境界處應繪上細白線較容易顯得醒目

②不易分辨之色彩組合例子

「紅與黑」「紅與綠」「綠與茶色」「黃綠與黃色」「紫

與藍」「紅與茶色」「水色與粉紅」等之間分辨上有困難

③對照明度及彩度之差較為敏感之故以同色系之明暗表示方式

使識別能較無障礙

需考量戶外光照明反光及光線反射等不要造成標示辨識不易

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周圍配置勿因照明及廣告版等所設位置關

係而造成標示看不清楚之情況(參考3-3)

2引導標示方位標示

(1)資訊內容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1所示必要事項

引導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則應以通路所構成之空間部

位及配合移動動線之所需設備為優先表示內容

移動距離較遠時希望能註記到達目的地之距離

位置標示類所表示之資訊內容應依附表3-2所述配合移動動線之

主要設備

當指標標示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過多時除了前述設備外則應以通

路所構成之空間部位為優先表示內容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引導標示類及方位標示類其設計應以簡潔為要各標示種類希

31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望能有統一性之設計(參考3-4)

附表3-1 引導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廁所(包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附表3-2 位置標示類內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3)標示面之方向及布設高度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表示面應面向動線方向布設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其布設高度由視認位置起之仰角度要

小且為對視點低之輪椅使用者於人群擁擠時也不會被前方行人所

遮掩之高度(參考3-5)

引導標示類及位置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

此外也考量因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面向動線若有兩處相近之標示時於前方之標示不可遮掩後方之標

示之前提下該等標示之設置間距須符合上述要求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標示通路之主要引導標示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各地點上之標

示所構成系統中其布設應具有可提供連續性之必要資訊

個別之引導之標示設置應於出入口至乘降車處間動線上之分歧

點往上樓梯口往下樓梯口及動線之轉角處等處所

長距離通路即使於動線上無分歧之情況時引導標示也能重複性

配置

個別之位置標示應於所欲引導之設施位置附近配置

32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3說明標示

(1)資訊內容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除配合移動平順之主要設備外其

他納入之必要項目(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應顯示移動平順之通路

設置有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表示之資訊內容應納入之必要事

項(附表3-4)

附表3-3 站區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 資訊內容範例

通路主要空間 出入口登離機場所轉乘口其間之通路樓梯轉乘通

路轉乘口移動平順之通路

移動平順之主要設施 電梯電扶梯斜坡道廁所(含提供多功能廁所等之資訊)

報到劃位處

提供資訊之主要設施 旅客服務中心資訊公告欄

救護救援之設備 救護所遺失物領取所

提供旅客便利之設備 換零錢處自動販賣機公共電話

設施管理之設備 站務辦公室

交通設施 鐵路車站巴士站客船站計程車站租車場停車場

鄰接商業設施 大型商業大樓百貨公司地下街

室內轉乘空間平面圖充分描述各運輸系統之所在及進出動線相關

配合之轉乘設施位置標出「您的位置」所在圖面配合閱讀者位

置調整方位

戶外轉乘平面圖

①以旅客步行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航空站週邊600~800公尺)儘

可能以等比例描繪主場站與轉乘系統位置及進出口所在引證相

關之地標物及路街名稱並且附加指北針供參考

②轉乘系統之內容需詳載(如捷運之路線及方向公車路線資訊

長途客運之目的地)

轉乘立體導覽圖適用於立體多層式車站以輔助一般平面圖無法表

達或概括的資訊

具有轉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處希望能於航空站出入口周圍配置其

路線網圖

(2)標示面及器具之設計

說明標示類應以簡潔之設計為要各標示種類能有統一性之設計

33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站區導引圖及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其圖之佈置方向應配合所設

置位置之空間方位具有方位一致性

(3)標示面之方向及懸掛高度

說明標示類之表示面能規劃在不影響使用者之移動下配置於面

向動線之方向(參考3-6)

因空間限制下僅能與動線平行方向配置時由延長方向可確認之

位置上布設位置標示並能於其中標示出說明標示之地點

站區導引圖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時刻表等之布設高度以步行

者及輪椅者皆能易於看清之高度為原則(參考3-7)

說明標示類之布設應考量不會有照明之映射影響此外也考量因

戶外光照明之配置不會造成看不清標示之情況

(4)配置位置及配置間隔

站區導引圖應布設於出入口附近可辨認且不妨礙使用者平順

移動之位置上

轉乘通路或標示轉乘口之站區導引圖除於轉乘通路配置外最好

也能配置於與其他通路交叉之位置上

於較大站區之旅客設施中站區導引圖等能夠重複配置

(5)轉乘經路等引導之規劃

相鄰接之其他運具路線時對於公共空間上希望能有連續性的配

置重覆之導引標示前述情況對於標示之布設計畫能於設施設

置管理者間經由協調來統一表示資訊之內容且不要有標示中斷

之情況相互間意見紛歧時可設置協議會來檢討改善

以登機口編號及航機班號引導旅客搭乘搭配平面圖及方向指引

旅客出站後告知可轉乘之運輸系統及相關之位置及方向進站則以

登機口編號搭配即時航班資訊

穿堂大廳轉乘指引

①以客觀且統一之立場指引各運輸系統之所在處或方向

②所使用之名稱及圖案須與原運輸系統一致

③轉乘指引與站體設施服務功能指引應融合成為同一系統之指

引標誌

站外轉乘指引以獨立式方向指引為主或於動線交錯處配合牆柱

設置附牆式指引標誌及戶外轉乘平面圖方便旅客瞭解前往地點之

轉乘方式

4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

所謂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係指使用LED等電子式及翻轉板等機械

34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式(Split-flapdisplay)的表示方式將視覺資訊以可變方式呈現之表

示裝置

(1)資訊內容

平常時顯示之資訊內容如登機口起飛時刻機種別到達站等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資訊

相關航空器之運航異常時延遲狀況延遲理由預定再開時刻

替代輸送狀況等提供使用者判斷後續動作之資訊也可預備告知

緊急情況時處理之步驟也能提供與其他交通工具構成之交通路網

相關運行運航的資訊

應以簡潔平易之文章方式表現

班次取消停止運行因事故導致班次遲延時希望能及時提供其資

異常發生時之資訊提供應裝置如閃爍燈光(flickerlamp)等表

示異常狀態持續發生中

(2)表示方式

為利於辨識使用之文字等能具有相同之明亮度內容與背景明度

具差異性字體加大等

因應色覺障礙者之需求應參照參考3-2上所示採用易於辨別之

色彩組合並確保個附表示要素之明度差及彩度差

能考量不會因戶外光及照明之逆光或光之反射而有難以辨識之情

形此外也能考量標示之背景不會有因照明及廣告版等存在之

故而發生難以辨識之情形

(3)提供播放服務

上述資訊內容以適合之音量音質及速度下進行服務重複性播

(4)配置位置

可變式資訊表示裝置之配置高度希望能與導引標識及位置標示類

有統一之配置安排

35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附表3-4 旅客設施周邊導引圖所表示之資訊內容

36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參考3-1 圖色及背景色其明度對比之範例

標示之圖色及背景色若維持如下圖所示般之明度對比則辦視上會較為容易

參考3-2 色覺障礙者對顏色之感覺及區別困難顏色之組合

(參考神奈川縣「色覺無障礙『色彩使用之指導指針』」)

一背景顏色及文字圖案顏色

黑色背景時

黑色背景上若將重要資訊以紅色表示則其部份看起來會如同黑色一般無法

辨識使用接近於橘色之紅色系或黃色橘色會較容易辨識若需使用紅色

時與其他顏色之邊界處加入細白線以利辨識

LED 顯示器屬黑背景若使用橘色等會較紅色容易辨識

白內障者對藍色看起來會有較暗的情形因此在黑背景上水色會較藍色容易

辨識 背景附有顏色時

深色背景上以其他顏色之文字及標示表示時對於色覺障礙者多會感到不易辨

識於有色之背景上文字及標示儘量以白色(深色背景時)或黑色(淡色背景

時)來表示會較容易辨識些

對於路線標識等屬既定顏色之標示時周圍附以白色邊線以利辨識為佳

灰色背景時

水色粉紅淡綠等之文字於灰色背景上時容易混同不易辨識使用黑或

白或者明度差異大之深色系文字及標示來表示其辨識效果會較佳

白色背景時

白內障者常有無法辨別黃色及白色之情形1 形色覺者多有無法區別藍色及白

色之情形因此若能附加以黑邊會有利於辨識

同色系之濃淡

色覺障礙者對於明度及彩度較具敏感性之故文字或標示以同色系之濃淡來表

示也可以來辨識

二字及標示之表示要素不易辨別之顏色組合

紅與黑

37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若需與黑色作對比時儘量採用橘色或接近橘色之紅色系辨識上會較

為容易

提醒注意之文字及導覽地圖之現地位置表示時以下引線或反轉文字方式不

拘泥於顏色也可採用形狀等變化方式會較為容易辨識

禁煙禁止進入等警告標示紅與黑相接之處若能加入細白緣線會較為容

易辨識

紅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形改用紅與藍或者紅與水色會是較為適當

不得已須採用綠色時應採青綠色會容易辨識些(如緊急避難路線圖廁所空置

使用中表示門之開與關電扶梯之通行及禁止計程車之空車及有人等)

不僅只使用顏色如「空置使用中」等之文字表示及「」「times」「uarr」

等之記號方式也會易於辨識

表示燈號等若以紅綠燈號切換方式有可能無法辨識不要以顏色變換方式

「開燈關燈」「點燈點滅」之方式會是較佳選擇(手機或數位相機之充電

狀況表示燈號由「紅綠」方式轉變為「燈亮燈滅」表示為佳)

粉紅與水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使用紅與藍則會較容易辨識需使用水色

時搭配之粉紅色若替換以接近於紅紫(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黃色與明黃綠色橘色與黃綠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將黃綠替換以偏藍之濃綠色並使用彩度低

之粉彩顏色(pastel color)會較容易辨識

藍與紫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不得已需使用藍色時使用偏紅之濃紅紫

(magenta)之顏色會較容易辨識

茶色與紅茶色與綠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增大紅與綠之明度變化則會較容易辨識(如

明亮綠色與焦茶色濃綠色與明亮之淡茶色等)

螢光色

此種組合會產生無法辨識之情況若採螢光色與暗色組合下則會較容易辨識

電光顯示顏色

發光之顏色特別難以辨識紅澄黃黃綠綠等顏色有可能都會被視同

相同之顏色

必須以顏色之區分作為識別條件時以上之顏色中儘量只採用1 種並與對色

覺障礙者識別上較容易之藍綠藍白等顏色來組合則會較容易辨識

路線及車種別商店種類及設施區塊等以顏色來做區別時

雖希望能選用容易識別之顏色組合但以往所使用顏色組合方式變更有所困難

時可採以下之方式會變得較容易辨識

① 若能以相同色名來表現時可以微幅調整色相名度彩度方式會有較佳效

果(因色之微調對於一般人而言並無太大印象改變但對色覺障礙者而言其視

認性卻是大幅提高)

38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39: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② 也不要偏以顏色表現併記以文字或變更以X 之符號加以陰影斜線

斜體底線圈框明暗反轉表記等併用之形狀識別方式可以變得較容易辨識

三其他規劃事項

色名之標記

於說明等中標註出各個色名較易使人明瞭

色面之境界

色與色之邊界以白或黑之細線為邊可以容易辨識不同之顏色

色之面積等

面積越大則不同顏色間越容易視認邊線越粗文字越大也會越容易辨識

配合路線顏色而有不同班次車輛別之顏色區分儘量以粗帶狀或全體以顏色區

分方式較易於使人明瞭

車輛等須與其他一般車輛容易區分之顏色來塗裝較易於使人明瞭

色彩之統一

色覺障礙者對於微妙不同之藍色及明度彩度間之差異是較為敏感一般人大

體上會視為相同可是色覺障礙者則有明顯不同之感覺因此導引圖牆壁面地

板之標識宣導冊子等之印刷品對於標示相同物件時其個別之顏色應予以統

一以利辨識(顏色指定時非僅色名即可應以顏色樣本(collar chip)及CMYK值

(cyan-magenta-yellow-black)等以數值方式來統一標示

參考3-3由亮度之觀點考量標示之用具

為維持標示之可看性應確保有一定之表示面亮度屋內設置之標示其表示面

亮度至1000cdm3 左右時雖然越大型之文字越容易閱讀但若超過時則會感到

炫目反而不易閱讀

由照明亮度方式作為標示用具之分類可分為照明用具內藏之內照式表示面

外側附設照明器具之外照式以室內燈等為照明光源之無燈式等

若將視力低下之高齡者也考慮在內一般來講若為內照式時即使於遠處看雖

也可確保其亮度但於近處時則會容易感到炫目外照式不易感到炫目但於遠

處觀看時為確保有一定之亮度則需較內照式有增加照明燈具等之對策要求無

燈式情況時若有採光也會較容易得到所需之亮度但若無自然光時僅依賴一

般照明時則容易造成亮度不足

39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0: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參考3-4導引標示及位置標示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有關配合往移動平順主要設備之導引標示及個別之位置標示之標示

參考3-5自遠處辨識標示物其高度之規劃方式

移動時一定高度以上物體不易進入視野內一般仰角(由水平往上看之角度)

10deg以下稱之為進入有效視野之範圍於旅客設施內需設定觀看者之前方有其他通

行者其範圍更應限制為前方通行者之上方無遮掩區域

輪椅者之視點較低之故可見範圍交一般人更加狹宰為之對一定高度之標示版

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更是極端短小

如下圖所示設定旅客擁擠時前方5m 處之位置有其他通行者及輪椅者對尺寸50

cm 高之標示版於移動中可辨識之距離為22m25m30m40m(由地板起算

至標示板之下方)時分別為09m20m38m75m換算為可能之時間(移動

速度以每秒11m 計算)分別為08 秒18 秒35 秒68 秒(一般之行人

對設置高度為25m 之標示板期可辨識之距離約為298m辨識可能之時間約27

秒)

40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若可以辨識之時間短暫則被忽略之機率也會高資訊也就不容易傳達

前述之故對由遠方來辨識之標示設置高度在選擇配合視距離之文字大小下

辨識設定位置起仰角10deg以下之範圍內儘量能越高越妥當

注 1) 於 野呂彰勇 所編1990 年「圖說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日本規格協

會)記載於噪音環境內瞬間對特定資訊所能接收之範圍約為上方8deg左右

注 2) 下圖之人體尺寸依工業技術院1994 年「生命工學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報

告」輪椅之座面高則依JIS T9201-1987「手動輪椅」之中型(400mm)規格(以下

標示之關連參考圖均同)

41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參考3-6資訊欄之表示範例

本處所示者為導引標示類集中佈置之處所(資訊欄)以通路之延長方向上設

置使之易於辨識資訊欄之位置標示範例

參考3-7由近處來辨識之標示其設置高度之規劃

由正對面觀看之情況時並適合於輪椅者閱讀之範圍應下降至約於站立者低40cm

左右處

前述之故在適合於輪椅者及站立者共通之範圍內對近觀標示之佈設高度由

地板起至標示面中心止之距離約為相方視點之中心135cm 左右來規劃是較為妥當

二視障者導引服務用設備

(一)設計原則

1設置整齊邊界線等導盲設施時須考量旅客設施配置情形使一般旅客

也可步行之情況下鋪設鋪設時導引點須明確動線不迂迴另為確

保整齊邊界線較易受視障旅客感知需同時考量週遭地板材料及其表面

處理

2視障者使用電扶梯時位置及進入可否前往地點上下方向等辨識及

確認部分實有困難因此對於視障者單獨使用電扶梯(含因時間帶而變

更上下方向及自動式之電扶梯)時應設置音聲導引藉以告知位置上

下方向另為避免誤入逆行方向之電扶梯電扶梯之禁行方向應有音

聲導引設施對於注意提醒之導引與其他服務導引應考量其等時機不

要重疊應用視障者藉由音源定位而認知環境之特性為利於其辨識電

扶梯搭乘口將語音導引之音源設於搭乘口附近若語音導引裝置之揚

聲器非屬電扶梯內藏型時揚聲器應指向與利用者相對之通路方向上

3視障者使用廁所時較難於識別廁所位置男女別配置須於廁所出入

口附近設置告知位置及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導引方式依設置場所

之空間特性有長時間撥放與感應式等語音導引裝置男用女用多

42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機能廁所並列時於整齊邊界線之警示帶引導點附近若僅以語音導引

辨識男女廁所位置尚不足辨識整體情況另考量視障者個別使用時之

狀況須於「多功能廁所」出入口附近設置視障者引導設施以提昇其

便利性

(二)設計規範

1導引服務之方法

對於視障者整齊邊界線音響音聲導引裝置(由音響或語音來引導

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服務)觸摸式導覽圖(由點字及觸摸記號等

來指示設備等位置方向)及點字表示(由點字來表示經路之去向)於

動線上適當位置來配置以提供導引服務所需之資訊

2導盲設施

導盲設施主要包含整齊邊界線及警示帶其相關規定如下

(1)整齊邊界線

無障礙通路之一側或兩側應具備足供視障者依循前進之整齊邊界線

整齊邊界線宜採直線與直角設計避免不易察覺之弧度並保持完整

與連續性(如圖3-1)

利用地面鋪材提供整齊邊界線時其顏色材質觸感或敲擊聲必須

與相鄰地面呈現明顯差異或對比足供視障者辨識據以導引前進(如

圖3-2)

圖3-1

43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3-2 利用花台座椅引導視障者行進

(2)警示帶

樓梯或電扶梯昇降機等出入口應設置警示帶其寬度應與階梯等出

入口相同縱向深度30公分以上距離終端梯級30公分設置參考如

圖3-3及案例照片圖3-4

圖3-3 階梯出入口設置警示帶 圖3-4 圖例

警示帶之顏色觸感或敲擊聲應與鄰接地面有明顯對比材質應具備

堅實穩固及止滑之特性

3語音音響導引

(1)航空器飛航之導引

航空器之登機門起飛時刻目的地到達等之訊息播放應以易

於收聽之音量音質速度重複均勻的播放

於同一候機室以不同頻率或響度之聲音播音以利旅客區別不同

之登機播音

(2)觸摸式導引圖等

①語音導引裝置

觸摸式導引圖內設置內藏式喇叭並以按鈕操作方式設置語音

導引裝置

44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前述設置方式面對操作使用者須使用「前後左右」等淺

易清楚之言語簡易明瞭指示相關設施其方向

②音響導引裝置

於服務櫃台候機室之樓梯出入口等地點所設置觸摸式導引圖

等之音響導引裝置須採用不同型式之音響予以設置

(3)電扶梯

電扶梯搭乘端入口處應設置告知前往地點及上下方向之語音導引

裝置

電扶梯靠近搭乘口之音聲導引裝置或電扶梯內藏式喇叭均須朝

向使用者之方向配置(圖3-5)

圖 3-5 內藏式喇叭之電扶梯範例

(4)廁所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

者廁所男女別之語音導引裝置(圖3-6)

圖 3-6 於廁所處之音響導引範例

(5)候機室樓梯

爲告知視障者通往後機室出入口之樓梯位置應於樓梯起點端部之

上方設置音響導引裝置

對於音響導引所裝置之喇叭應考量空間特性周邊噪音影響設

置位置音質音量等各種因素予以規劃設置

45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5觸摸式導引地圖及點字標示

(1)觸摸式導引地圖

出入口服務櫃台附近應設置以點字表示之觸摸式導引地圖以

導引視障者其行動方向沿途主要設備之位置及方向

為服務轉乘視障旅客於其轉乘通路或與其他通路之分岔口等位

置設置觸摸式導引地圖

於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應設置告知視障者廁所男女別及內

部構造之點字標示

(2)扶手處之點字表示

引導視障者之樓梯斜坡道等通路之扶手應以點字標明前行地點

若為兩層式扶手時上述之表示應位於上層扶手處

扶手之點字表示其材質應具耐久性及耐磨性

46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第四章 設施設備 一廁所

(一)設計原則

1廁所須配置於方便旅客使用之區域其構造設計應滿足旅客進出之便利

性馬桶之高度及型式須配合行動不便者之使用

2廁所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兼具良好的排水特性並避

免產生高低差

3多功能廁所門之設計應採電動式並設置發生緊急事件時亦能從門外

解開門鎖之裝置

4緊急通報裝置其位置應考量行動不便者跌倒時可使手輕易碰觸之範

圍予以設置多功能廁所如設置數量不足產生供需不平衡現象可適

時改造現有廁所增加無障礙馬桶數量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5多功能廁所使用者包含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孕婦兒童裝置人工肛

門人工膀胱者及攜帶大件行李等旅客無障礙廁所亦可加設相關設備

使其成為多功能廁所

6多功能廁所依其設置設備之不同所能服務之使用者類型亦不相同多

功能廁所面積較大設備較昂貴大部分多功能廁所使用率偏低世界

各國為提昇多功能廁所使用率依廁所需求量在多功能廁所中增加兒童

馬桶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檯換裝平檯人工肛門污物盆等設備

提高多功能廁所功能性不僅作為無障礙廁所亦可作為親子廁所人

工肛門者廁所等多項用途

(二)設計規範

除須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規範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置方式

男女廁所其出入口應分離並維護個人隱私權

航空站應視其規模予以設置適量之無障礙廁所及相關衛生設備並依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0 條及建築設備編第37條規定設置

[補充說明]

考量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所設計之多功能廁所爲方便年長者身

心障礙者其活動場所可設置男女共用1間或分別各1間以上的男用

女用廁所另於分設男女廁所時須設置方便異性照護時進入之位置

(位於廁所出入口附近)

考量異性照護者數量日益增加之情況必要時得設置1間以上之男女共

用廁所

設有男女共用之多功能廁所2間以上時須考量右撇子與左撇子輪椅使

47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用者之使用方便予以設置

儘量分別於男女廁所中各設置1間以上簡易型多功能廁所(參考4-1

廁所配置範例)

考量弱視者色覺障礙者使用廁所須於廁所門正面上明確標示(大

小及顏色適中)廁所使用狀態例如「無人使用」或「使用中」「清

潔維護中」等文字標示

將廁所門把製作成利於行動不便者操作的形狀

於緊急狀況發生時爲確保聽障者安全優先設置視覺式顯示型警報

裝置

2淨空間

廁所空間除與固定設施之間應保持適當之間距外亦應設置足夠之輪

椅迴轉空間其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不得與其他固定設施相衝突)

出入口外側亦應至少有寬度150公分及深度150公分之無高差平台空間

供輪椅迴轉(如圖4-1)

3門

無障礙廁所應採用自動歸位之輕型橫向拉門門扇得設於牆之內側或

外側

門把與門邊的距離應保持6公分以上靠牆之一側應距離門把3-5公分

處設置門擋以防止夾手(圖4-2)

圖4-2

4導引標示

男女廁所區別標誌須設置於廁所出入口附近且簡單易懂

入口引導無障礙廁所與一般廁所相同應於適當處設置廁所位置指

示如無障礙廁所未設置於一般廁所附近應於一般廁所處及沿路轉

48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49: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彎處設置方向指示

標誌無障礙廁所前牆壁或門上應設置無障礙標誌(圖4-3)如主要

走道與廁所開門方向平行則應另設置垂直於牆面之無障礙標誌

圖4-3

以觸摸式導引地圖標示男女區別與廁所便房內部結構並設置於視障

者容易碰觸的位置

導盲設施應引導視障者至設於壁面的觸摸式地圖等之正面上

觸摸式導引地圖以點字方式製作

觸摸式導引地圖從地面至其中心位置之高度約為140公分至150公分

之間

4語音導引

以導盲設施引導至廁所出入口附近地面之牆壁上應設置告知視障者

廁所男女別之語音聲響導引裝置(請參考圖3-5圖3-6)

5小便斗

小便斗之突出端距離地板面應為35至38公

分(如圖4-4)

小便斗清潔裝置應為自動感應式毋須

手動操作

小便斗側邊處可設置供掛手杖或傘之凹槽

或吊鈎小便斗上方位置可裝設放置手提

行李之置物架(如圖4-5)

圖4-4

49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0: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4-5

一般廁所至少應有一座符合無障礙小便斗之規定

上述小便斗以設置於出入口處較佳

小便斗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應為自動沖水控制

設置小便器之淨空間不得小於便器中心線左右各50公分(如圖4-6)

小便斗扶手

(1)小便斗左右兩側及前方均應設置扶手

(2)垂直牆面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28公分

(3)平行牆面之扶手扶手上緣距地板面118公分

(4)兩垂直牆面扶手中心線之距離為60公分 (圖4-7)

圖4-6 圖4-7

50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洗面盆

洗手台其堅固性須能耐人體倚靠之強度或設置一個以上的扶手協助

考量到3~4歲幼童使用洗手台上端高度以55公分左右較佳

洗面盆前方地面不得有高低差

洗手台高度

(1)上緣距離地板面不得大於85公分(圖4-8)

(2)洗面盆下方距離面盆外緣深度20公分至30公分之範圍由地板面起

65公分內須凈空

(3)水龍頭應有撥桿裝置或設置自動感應控制設備

(4)洗面盆邊緣距離水龍頭操作桿或自動感應水龍頭之出水口不得大

於45公分(圖4-8)

圖4-8

(5)扶手洗面盆兩側及前方環繞洗臉

盆等處須設置扶手扶手高於洗面

盆邊緣1~3公分直徑4公分(圖4-9)

(6)洗面盆下方空間外露管線及器具

表面不得有尖銳或易磨蝕之設備如

有熱水管應使用隔熱材料包覆

圖4-9

7馬桶

馬桶型式採用坐式及蹲式各半總數為奇數時優先採用蹲式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廁所須設置1座以上的坐式馬桶坐式馬桶周圍須

51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設置水平及垂直向扶手

蹲式馬桶正前方牆壁上須設置水平向及垂直向扶手以方便行動不便

者使用

(1)淨空間馬桶至少有一側邊之淨空間不得小於75公分(如圖4-10)

圖4-10

(2)馬桶型式

採用一般型式馬桶(除醫療或療養機構

有特殊需求外)

馬桶不須加馬桶蓋

宜設置靠背

馬桶座位高度為40至45公分

靠背距離馬桶前緣42至48公分(如以水箱作為靠背須考慮其平整及

耐壓性)(如圖4-11)

靠背與馬桶座位之淨高為20公分

圖4-11

(3)側邊L型扶手(圖4-12)

馬桶側面牆壁應裝置L扶手

扶手水平與垂直長度皆不得小於70公分

垂直向之扶手外緣與馬桶前緣之距離為27公分

水平向扶手上緣與馬桶座面距離為27公分

圖4-12

(4)可動扶手(圖4-13)

馬桶至少有一側之扶手為活動式﹙可為掀起式或水平移動式﹚

扶手使用時扶手其外緣與馬桶中心線距離為35公分兩側扶手高

度須相同扶手長度不得小於馬桶前端且突出部分不得大於15公

52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4-13

(5)沖水控制

沖水控制手動或自動皆可

手動沖水控制器應設置於L型扶手之側牆上距馬桶前緣往前10公分

及馬桶座面上約40公分處

行動不便者因經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大部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須

浣腸或用手挖便俟其排便完畢雙手沾滿髒物因雙腳無法站立

須坐在馬桶上清洗雙手故須在馬桶側牆上加裝小型洗臉盆其位

置應位於馬桶前緣往後約15公分馬桶坐面向上約25公分處(洗臉

盆緣口)

在馬桶的周邊設置扶手同時須將沖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及垃圾

桶等設備設置於坐馬桶或在輪椅上尚未移位到馬桶等兩種情形下

均可操作的位置沖水裝置要避免只設置手感應式要設計成容易

操作的按鈕式腳踏式等因手感應式裝置對某些人士是比較難操

作若考慮設置手感應式時亦請一併設置手動撥桿式冲水裝置

8嬰兒設施

爲服務攜帶嬰幼兒旅客廁所內至少須設置1個嬰兒椅男女別廁所亦

同並在廁所門口標示備有嬰兒椅之文字

廁所如有足夠空間請於洗手台附近設置嬰兒椅

9地板鋪面

自無障礙通路進入廁所盥洗室不得有高低差止水宜採用截水溝方式

(蓋板開口之短邊寬度應小於13公分)

地板鋪面及材質應堅硬防滑平順

設置地板時避免造成行動不便者通行障礙之高低差

10緊急呼叫按鈕(通報裝置)

廁所盥洗室內應設置緊急求助鈴其按鈕應設置兩處且按鈕應明確

標示一處在距離馬桶前緣往後15公分馬桶座位上方60公分處另

一處在馬桶前緣往前35公分高35公分處(圖4-14)

53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4-14

廁所外部應設置警示燈或聲響監視器求助鈴按鈕應與外部警示燈或

聲響監視器連動並與服務台連接收訊

公共廁所之牆面或天花板等明顯地點至少應設置火警閃光燈乙座

以利緊急狀況時告知聽障人士

緊急呼叫按鈕設置時須讓使用者不論坐於馬桶上或坐在輪椅未移

至馬桶上或摔跌至地板上等情況皆可操作緊急呼叫按鈕同時附

加可發出聲響亮燈等功能以提示使用者確認已按鈕操作

11配備之形狀顏色及配置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或肢體行動不便者的使用關於衛生紙捲筒架沖

水按鈕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顏色配置等要求請參考4-2

12其他

(1)衛生紙架

無障廁所馬桶側邊(側邊L型扶手)應設置衛生紙架衛生紙架中心

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蹲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40-45公分

坐式馬桶衛生紙架中心高度距離地面80-85公分

(2)置物架(空間)小便斗前方及無障礙廁所內應設有置物架(空間)

如採用單元背箱式衛生設備者因可利用背箱上方之空間放置物品

故可免設置物架

(3)廁所搗擺隔間深度應大於150公分寬度應大於100公分

(4)通路寬度應大於120公分

13多功能廁所

將行動不便者使用廁所增設其他設施後即可作為多功能廁所使用

請參考圖4-15~圖4-31等5種型態

54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參考 4-1廁所配置範例

-標準方案-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理想方案-

配置 1個多功能廁所間即於男女別廁所中個別配置簡易型多功能廁所間之範例 嬰兒椅mdash於 1個以上廁所個室中設置

最好能維持有輪椅迴轉空間

多功能廁所間配置 2 個之範例

嬰兒椅 設置扶手之便池間

55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參考4-2公用廁所內便房個室內操作裝置之形狀顏色配置及配備的配置操作裝

置之形狀

沖水裝置之按鈕形狀作成圓形()(主要操作裝置務必設為按鈕式開關

的馬桶沖水裝置而感應式沖水裝置僅限於輔助用設置(應避免只有感應式沖

水裝置)

為了能和沖水裝置按鈕容易區別起見緊急呼叫按鈕的形狀要作不一樣的

形狀[例如四角形() 或三角形()]操作裝置不單符合手指部位的大小

要作成以手掌或手背也能輕易按押的大小設計

為使視覺障礙者可以觸覺方式辨識起見按鈕之高度最好較其周邊突出為

操作裝置之顏色及對比度

按鈕的顏色操作裝置的顏色以相互容易識別的顏色作搭配組合以ldquo相

當容易識別的顏色組合來選定是最理想的例如將沖水裝置按鈕的顏色最

好設為無彩色或寒色系而緊急呼叫按鈕則最好設為暖色系

按鈕的顏色和周邊顏色之對比度操作裝置須確保按鈕色和周邊顏色具對

比度再者為了使弱視者及因年齡增加而有黃色變化視界的年長者也能容易

辨別起見須留意明度差與輝度比

56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57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58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59: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59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0: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0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1: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1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2: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62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3: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二服務台

(一)設置原則

1旅客服務台應設於航空站大廳內並靠近航空公司報到劃位櫃台位置明

顯之處以方便旅客詢問

2服務櫃台如採前方有透明玻璃阻隔方式設計應有對講機設備另服

務櫃台至少應有一處符合輪椅使用者之高度避免櫃台下方和輪椅使用

者的膝蓋或腳踏墊衝撞

(二)設計規範

1櫃台下之足部伸展空間

服務台高度服務台之檯面與地板面之距離應為70至80公分且檯面

下45公分之範圍內由地板面量起65公分內須淨空(圖4-32)

2聽覺障礙者之導覽

準備以紙筆交談用的便條紙使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並標示相關設

備設施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以手指指向標示可對應其欲溝通之

意念

指示備有紙筆用具之標識貼紙要貼在服務人員和旅客均能容易看見

的地方且紙筆等用具要放在旅客的手能碰觸的位置上

3溝通交流版

考量部分身心障礙者無法以語言(文字及話語)和服務人員溝通準備

圖畫符號之溝通交流板當作溝通工具較為適當

4櫃檯高度

考量到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高度須約70至80公分

一般旅客使用90-100公分(站立)或75公分(坐式可與輪椅使用同

高度)

5檯面深度

為考量能與輪椅使用者對話諮詢櫃台正面至後方隔板為止的深度約

須30至40公分

6置物檯面

一般檯面前如有足夠空間設置寬度20公分高度75公分之置物檯面

圖4-32 服務台配置

63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4: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三侯機室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航空站提供旅客候機服務設施考量長距離旅程應設置配合行動

不便者之休憩設備並儘可能爲攜帶嬰幼兒的旅客設置相關服務設備

(二)設計規範

1座椅

爲不使高齡者身障者等長距離走動及長時間站立航空站須適時適

地提供適量座椅等設備並考量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及心理發展

障礙者其知覺面或心理面運作情形或因須服藥較易產生睏倦疲勞

等情況在不妨礙旅客行動情況下於主要通路上設置休憩用座椅

複雜操作裝置的座椅身心障礙者操作上是比較困難儘量避免使用

彈開式或折疊式最好採用固定式

2候機室活動空間

設置候機室時要考量輪椅嬰兒車等使用者之活動空間儘量設置

150公分x90公分以上的活動空間

3飲水機

設置飲水台時要考慮到不影響旅客行走且有足夠操作空間

為利於輪椅使用者使用高度應為70至80公分附設於壁面時足部

伸展空間的高度須約65公分深度須約45公分

飲水機設置於室內通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通路走廊淨高不得小於190公分

(2)兩邊之牆壁由地面起60公分至190公分以內不得有10公分以上

之懸空突出物如為必要設置之突出物應設置警示或其他防撞設施

4哺乳室

依行政院99年11月24日頒行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服務場所總

樓地板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

應設置哺(集)乳室」

哺(集)乳室應考慮私密性與空間品質空間應為獨立設置並避免設

置在盥洗室內

哺(集)乳室面積至少10平方公尺間

哺(集)乳室外應設置對講機方便使用時與旅客服務中心聯絡並

由服務人員遙控開啟使用

哺(集)乳室應設置以下設施

(1)以輕隔間設置2 間以上之哺(集)乳專用空間該空間約以150

公分times200 公分規劃門寬80公分以上內設有扶手沙發小型邊桌

64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5: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插座及緊急求救鈴

(2)洗手台(含鏡子給皂器)旁邊設緊急求救鈴

(3)尿布台

(4)內線電話可與值班站長室及旅客服務中心聯絡

(5)插座

(6)冷熱飲水機

(7)等候區及座椅

可供150cmtimes150cm以上輪椅之迴轉空間

四輔助設備設施

(一)設計原則

1航空站須為急性病症旅客設置可供靜養的簡易醫療設施

2公共電話硬幣投入口或號碼盤位置過高會使輪椅使用者不易操作並

針對視障者聽障者高齡者或外國人等使用對象改善公共電話機設

施及位置

3緊急狀況發生時須確保聽覺障礙者能使用手機簡訊與網路連結等功能

取得資訊使聽障者能與外界連絡

(二)設計規範

1急救護理室

設置急性病患或傷患者休息的保健室

2AED

設置全自動體外電擊器並設置在明顯且容易取得的地點以簡單易

懂的語言及文字說明使用方法

3環境明亮度

提供旅客使用的服務設施為使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等能看得清楚

各項服務設施照明度均須符合需求

4電話

(1)設置電話機時以不妨礙旅客動線為要求

(2)非付費區設於穿堂層附近出入口處付費區則設於鄰近服務櫃台垂直

動線區域牆面附近

(3)公共電話數量視需求而定但每處至少需有1具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4)公用電話視需要設置單鍵直撥航空站服務台的功能

(5)高度電話機設置一台以上時電話台的高度為70公分電話台座的

高度須約60公分以上

(6)撥號鈕的高度號碼盤或按鈕的高度要設在85~100公分左右

(7)足部伸展空間確保足部伸展空間的深度為45公分以上

65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6: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8)電話機

至少設置一台擴音機能電話是最理想的此時要放置於容易看見

的地方並標示出其具擴音功能裝置

在外國人常利用的旅客設施中最好要設置英語版的電話使用的指

示說明

須注意在助聽器配戴者可能利用的公共電話的周邊不要有電磁波

的干擾狀況發生

5傳真通訊環境等

為使聽覺障礙者能和外界連絡航空站服務台可提供傳真機等通訊設

備作為公共使用

6自動提款機

於自動售票機附近應預留至少一處自動提款機設置空間

7郵局

甲等航空站得設置簡易郵局供旅客及觀光客使用設置規模應於規劃

時與郵政總局協商訂定

8置物櫃

置物櫃集中設置於航空站非付費區

五登機輔助設施

(一) 空橋(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3)

(二) 升降車(供大中型航空器輸運旅客)(圖4-34)

(三) 斜坡式搭機輔具(供中小型航空器輸運旅客) (圖4-35)

(四) 上述3項設施之設置請參考美國航空總署AC 1505220-21C (AIRCRAFT

BOARDING EQUPMENT)規範

66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7: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4-33 空橋

圖4-34 升降車

67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
Page 68: 航空站設施通用設計規範 - meeting.enable.org.tw:8085meeting.enable.org.tw:8085/attachments/month_0901/32009111724… · 5、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行政院)。

圖4-35 斜坡式搭機輔具

68

  • 航站通用設施規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