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科学院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CAS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Bio-resources and Ecology 总第十二期 2013年第2季度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 近日,中国科学院下达“中国科学院关于基础等离子体物理等12个院重点实验室变更名称或依托单位的通知”(科发计字 201349 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 室”,英文名称“CAS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Bio-resources and Ecology”,简称未变,仍为“LMB”。 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去年成立海洋生态研究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海及其临近大洋海洋生态系统 结构与生态过程、生态环境变动与生态安全,加强生态和生物资源领域的学科交叉,发挥跨学科发展的优势,将院重点实验室 的研究方向调整为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并重,生态学与生物资源研究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促进跨学科发展。 实验室更名后,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三个改为四个,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过程、海洋生态环境变动与生态安全、 海水健康增养殖生物技术以及海洋生物活性与功能物质的利用技术。 南海海洋所召开“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策划研讨会 61日,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策划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5名国内知名专 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相关领导出席指导,所长张偲、副所长龙丽娟等参会。 会议由龙丽娟主持。主管部门领导介绍了国家级平台建设目的、要求及申报方式等总体情况,张偲介绍了科技创新平台建 设设想、建设内容及与企业的合作优势等总体情况,鞠建华研究员和王晓雪研究员分别汇报了我所在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 方面的工作积累及重要成果。 与会专家对筹建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平台的核心关键科技及工程难题、主要研发方 向与内容、阶段性目标、与企业的合作机制、解决方案等提出了指导意见。 策划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符合国家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 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规划,可满足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是一项利国利民、符合时代发展的 工程。 实验室3名研究员通过“百人计划”结题评估,1名研究员获“百人计划”择优资助 近日,中科院公布2009年度百人计划入选者终期评估结果,南海海洋研究所秦启伟、张长生和鞠建华研究员顺利通过评 估,秦启伟(C类)、张长生(A类)获评优秀,鞠建华(A类)获评良好。参加本次评估共168人,其中优秀38人。张黎研究员 2013年第一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A类)资助。 秦启伟研究员组建了海洋分子生物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围绕海水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感染致病机理及防控技 术,构建了多种对鱼类病毒敏感的石斑鱼细胞系,建立了研究海水鱼类病毒病细胞技术平台。 张长生研究员组建了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围绕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及 其代谢工程和组合生物合成开展研究工作。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鞠建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主要围绕海洋微生物抗感染、抗肿瘤等药 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开展研究。 张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鱼类环境生理和生态毒理学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回国后,在痕量元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海洋鱼类 的原理方面和在海洋鱼类中的生物累积和生物有效性方面获得了进一步的研究进展。张黎研究员于200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 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72011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科研岗位招聘,研究生招生结果 48日及626日,实验室分两批对31名应聘科研岗位的人员进行了集中面试。对应聘人员从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对岗 位的认识及对今后工作的设想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讨论,拟聘用22名博士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他们分别是:刘 炜炜,张庆波,魏世娜,杨键,王鹏霞,李青连,郭志强,何梅琳,刘珊,黄光瑞,贺耀武,李涛,张辉贤,朱丽梅,吴正超, 蔡冰娜,汪苹,农旭华,梁书利,谢运昌,何颖。 413日,实验室组织了2013级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评委在英语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 的了解和综合考查,并根据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学科组研究内容严格遴选,最终招收3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为推免生。实验 室目前有34名硕士生导师,分别招收海洋生物学研究生15名,海洋化学4名,水产养殖两名,生物工程8名,环境科学3名。 57日,实验室对报考2012级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了面试,同学们通过PPT演讲,从教育背景、硕士期间研究内与成果、 博士期间拟研究计划、自我评价等多方面向评委介绍自己。评委在专业笔试、综合素质、专业面试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 位考察。面试结束后,评委们逐一对报考学生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录取22名同学,其中硕博连读4名,海洋生物学直博生两 名。实验室共有23名博士生导师,本次共招收海洋生物学专业学生18名,海洋化学专业两名,环境科学专业两名。 2012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2011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答辩会顺利进行 422日,实验室组织集中答辩,对2012级博士研究生分组进行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共有12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答 辩。学生们通过PPT演讲,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前沿领域、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工作计划、实验条件、文 献阅读等方面向评委做了陈述。评委听取答辩后进行了集体审议,对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 否合理、拟进行的研究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合理、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准备是否充分等方面提 出了意见与建议。同时,评委们还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关键点提供了咨询与帮助。根据最后评议及打分情况,最后, 陈奇,杨春芳,王劭雯,瞿符发,李耀国等5名同学获得考核优秀等级。 同日,2011级博士研究生分组进行了学位论文中期进展考核,共11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答辩。通过PPT演讲,同学们 就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论文创新点、科研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向各位评委做 了陈述。评委对博士研究生的中期汇报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提醒研究生导师注意自博士生入学之时就需认真培养, 加强过程管理,不仅使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更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能力,端正态度。根据最后评议及打分情况,陈瑞 东,麦志茂,李军,郭传宇等4名同学获得考核优秀等级。 LMB重点实验室多名同学获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做好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我所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评选工作已 顺利完成,实验室多名研究生获得荣誉称号。龚理,关丽雅,艾文三名同学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顾娜,陈得科两名同学 获“三好学生标兵”称号。陈得科,魏世娜,顾娜三名同学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冼嘉韵等23名同学获“三好学生”称号。 第四届(2012-2013学年)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沿领域讲座课程顺利结束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沿领域课程自2009学年(第一届)正式开课至今已顺利进行三届,此门课程在内容上着重把握 国际领先自主创新;在形式上以学术报告为主;在授课对象上启用必修课及公开的形式。专家为实验室内外导师交叉结合, 目的是为研究生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带去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讲座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当年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以及上一届从北京学习回来的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对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研 究生开放。报告专家为各学科领域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实验室已邀请包括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国际著名研究机构教授及研究员等。学术报告的内容以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及综述介绍为 主,旨在带领实验室年轻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科学前沿,增强学术氛围。本届课程共开设讲座12期,讲课导师中有院士一名,千 人计划教授一名,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两名,百人计划研究员五名,国外教授三名。共有44名研究生参加课程,其中21名同学 通过出勤考核,18名同学在提交了考核作业后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南海海洋所举行201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21日,南海所举行201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徐海主持。詹文欢 致辞,他对同学们顺利毕业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满怀自信、积 极进取,为祖国作出贡献。导师代表张黎研究员鼓励毕业生发扬传统,勇往直前。毕 业生代表顾娜发表感言,并带领毕业生进行宣誓,立志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民族 复兴奋斗终生!王发左宣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名单。黄良民作 总结讲话,他期望毕业生们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热爱生活, 宽容自信。实验室今年共有38名研究生毕业,其中博士毕业生14人,硕士毕业生24人。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 ...lmb.scsio.cas.cn/jbnb/jdtxjb/201411/P020141106655198489993.pdf · 张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鱼类环境生理和生态毒理学”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回国后,在痕量元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海洋鱼类

  • Upload
    others

  • View
    2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 ...lmb.scsio.cas.cn/jbnb/jdtxjb/201411/P020141106655198489993.pdf · 张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鱼类环境生理和生态毒理学”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回国后,在痕量元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海洋鱼类

中国科学院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CAS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Bio-resources and Ecology

总第十二期 2013年第2季度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

近日,中国科学院下达“中国科学院关于基础等离子体物理等12个院重点实验室变更名称或依托单位的通知”(科发计字

〔2013〕49 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

室”,英文名称“CAS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Bio-resources and Ecology”,简称未变,仍为“LMB”。

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去年成立海洋生态研究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海及其临近大洋海洋生态系统

结构与生态过程、生态环境变动与生态安全,加强生态和生物资源领域的学科交叉,发挥跨学科发展的优势,将院重点实验室

的研究方向调整为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并重,生态学与生物资源研究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促进跨学科发展。

实验室更名后,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三个改为四个,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过程、海洋生态环境变动与生态安全、

海水健康增养殖生物技术以及海洋生物活性与功能物质的利用技术。

南海海洋所召开“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策划研讨会

6月1日,“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策划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5名国内知名专

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相关领导出席指导,所长张偲、副所长龙丽娟等参会。

会议由龙丽娟主持。主管部门领导介绍了国家级平台建设目的、要求及申报方式等总体情况,张偲介绍了科技创新平台建

设设想、建设内容及与企业的合作优势等总体情况,鞠建华研究员和王晓雪研究员分别汇报了我所在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

方面的工作积累及重要成果。

与会专家对筹建“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平台的核心关键科技及工程难题、主要研发方

向与内容、阶段性目标、与企业的合作机制、解决方案等提出了指导意见。

策划“热带海洋工业微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符合国家“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

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规划,可满足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是一项利国利民、符合时代发展的

工程。

实验室3名研究员通过“百人计划”结题评估,1名研究员获“百人计划”择优资助

近日,中科院公布2009年度“百人计划”入选者终期评估结果,南海海洋研究所秦启伟、张长生和鞠建华研究员顺利通过评

估,秦启伟(C类)、张长生(A类)获评优秀,鞠建华(A类)获评良好。参加本次评估共168人,其中优秀38人。张黎研究员

获2013年第一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A类)资助。

秦启伟研究员组建了“海洋分子生物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围绕海水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感染致病机理及防控技

术,构建了多种对鱼类病毒敏感的石斑鱼细胞系,建立了研究海水鱼类病毒病细胞技术平台。

张长生研究员组建了“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围绕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及

其代谢工程和组合生物合成开展研究工作。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鞠建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主要围绕海洋微生物抗感染、抗肿瘤等药

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开展研究。

张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鱼类环境生理和生态毒理学”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回国后,在痕量元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海洋鱼类

的原理方面和在海洋鱼类中的生物累积和生物有效性方面获得了进一步的研究进展。张黎研究员于200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

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7至2011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科研岗位招聘,研究生招生结果

4月8日及6月26日,实验室分两批对31名应聘科研岗位的人员进行了集中面试。对应聘人员从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对岗

位的认识及对今后工作的设想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讨论,拟聘用22名博士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他们分别是:刘

炜炜,张庆波,魏世娜,杨键,王鹏霞,李青连,郭志强,何梅琳,刘珊,黄光瑞,贺耀武,李涛,张辉贤,朱丽梅,吴正超,

蔡冰娜,汪苹,农旭华,梁书利,谢运昌,何颖。

4月13日,实验室组织了2013级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评委在英语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

的了解和综合考查,并根据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学科组研究内容严格遴选,最终招收3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为推免生。实验

室目前有34名硕士生导师,分别招收海洋生物学研究生15名,海洋化学4名,水产养殖两名,生物工程8名,环境科学3名。

5月7日,实验室对报考2012级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了面试,同学们通过PPT演讲,从教育背景、硕士期间研究内与成果、

博士期间拟研究计划、自我评价等多方面向评委介绍自己。评委在专业笔试、综合素质、专业面试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

位考察。面试结束后,评委们逐一对报考学生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录取22名同学,其中硕博连读4名,海洋生物学直博生两

名。实验室共有23名博士生导师,本次共招收海洋生物学专业学生18名,海洋化学专业两名,环境科学专业两名。

2012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2011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答辩会顺利进行

4月22日,实验室组织集中答辩,对2012级博士研究生分组进行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共有12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答

辩。学生们通过PPT演讲,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前沿领域、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工作计划、实验条件、文

献阅读等方面向评委做了陈述。评委听取答辩后进行了集体审议,对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

否合理、拟进行的研究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合理、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准备是否充分等方面提

出了意见与建议。同时,评委们还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关键点提供了咨询与帮助。根据最后评议及打分情况,最后,

陈奇,杨春芳,王劭雯,瞿符发,李耀国等5名同学获得考核优秀等级。

同日,2011级博士研究生分组进行了学位论文中期进展考核,共11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答辩。通过PPT演讲,同学们

就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论文创新点、科研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向各位评委做

了陈述。评委对博士研究生的中期汇报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提醒研究生导师注意自博士生入学之时就需认真培养,

加强过程管理,不仅使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更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能力,端正态度。根据最后评议及打分情况,陈瑞

东,麦志茂,李军,郭传宇等4名同学获得考核优秀等级。

LMB重点实验室多名同学获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做好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我所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评选工作已

顺利完成,实验室多名研究生获得荣誉称号。龚理,关丽雅,艾文三名同学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顾娜,陈得科两名同学

获“三好学生标兵”称号。陈得科,魏世娜,顾娜三名同学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冼嘉韵等23名同学获“三好学生”称号。

第四届(2012-2013学年)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沿领域讲座课程顺利结束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沿领域课程自2009学年(第一届)正式开课至今已顺利进行三届,此门课程在内容上着重把握

“国际领先”与“自主创新”;在形式上以学术报告为主;在授课对象上启用必修课及公开的形式。专家为实验室内外导师交叉结合,

目的是为研究生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带去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讲座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当年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以及上一届从北京学习回来的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对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研

究生开放。报告专家为各学科领域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实验室已邀请包括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国际著名研究机构教授及研究员等。学术报告的内容以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及综述介绍为

主,旨在带领实验室年轻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科学前沿,增强学术氛围。本届课程共开设讲座12期,讲课导师中有院士一名,千

人计划教授一名,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两名,百人计划研究员五名,国外教授三名。共有44名研究生参加课程,其中21名同学

通过出勤考核,18名同学在提交了考核作业后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南海海洋所举行201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月21日,南海所举行201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徐海主持。詹文欢

致辞,他对同学们顺利毕业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满怀自信、积

极进取,为祖国作出贡献。导师代表张黎研究员鼓励毕业生发扬传统,勇往直前。毕

业生代表顾娜发表感言,并带领毕业生进行宣誓,立志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民族

复兴奋斗终生!王发左宣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名单。黄良民作

总结讲话,他期望毕业生们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热爱生活,

宽容自信。实验室今年共有38名研究生毕业,其中博士毕业生14人,硕士毕业生24人。

Page 2: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 ...lmb.scsio.cas.cn/jbnb/jdtxjb/201411/P020141106655198489993.pdf · 张黎研究员组建了“海洋鱼类环境生理和生态毒理学”研究团队和实验平台,回国后,在痕量元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海洋鱼类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香港浸会大学邱建文、孙进博士访问南海海洋研究所

应喻子牛研究员邀请,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生物系邱建文副教授、孙进博士于4月7-8日访问南

海所。访问期间,邱建文、孙进分别做了题为“Effectiveness of a small marine reserve: A mark-and-

recapture study of commercially harvested sea urchins in Hong Kong”和“The transcriptomic and

proteomic analysis of growth abnormity in brain coral”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后,两位学者与现场的科研

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与喻子牛研究员即将开展的合作研究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确定和细

化了合作内容及时间安排。邱建文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主要从事腹足类(螺类)和棘皮动物等的生

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生物进化研究,近年开展基因组、蛋白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阿伯丁大学邹钧教授访问南海海洋研究所

4月12号,应秦启伟主任邀请,英国阿伯丁大学生物与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邹钧教授访问南

海所,并作题为“鱼类干扰素系统”的学术报告。邹钧系统介绍了鱼类病害中常见的病原、病害

防控中疫苗的使用及接种方式;从干扰素的功能、分类在各种鱼类中的协同进化情况进行了总结。

并针对大西洋鲑的干扰素基因,阐明分泌型的干扰素基因具有抗病毒活性;并首次证明了鱼类中

具有胞内的干扰素基因及受体,为研究干扰素基因的功能及信号通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信息。报

告结束后,邹钧研究员参观了LMB部分实验室,并就将来的互惠合作做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朱明远研究员访问南海海洋研究所 5月16日,应黄良民研究员邀请,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朱明远研究员访问实验室,并作了

题为“多重压力下黄海生态系统的变化”的精彩学术报告,朱明远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系统、海

洋生物多样性和赤潮生物的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目前海洋研究的热点,对近几十年黄东海生

境的变化,朱明远围绕黄、东海的自然生境,环境变化的多重压力,环境的变化对浮游和底栖生物的

影响以及赤潮及水母的爆发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朱明远旁征博引,结合大量的历史

数据对比了中国海区和其他海区。并与参加报告的专家和研究生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和讨论,

昆明植物所罗晓东研究员访问南海海洋研究所

5月30日,应漆淑华研究员邀请,昆明植物所罗晓东研究员访问南海所,并作

学术报告“植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应用案例”。会上,罗晓东介绍了课题组在楝科、

夹竹桃科和特殊生境植物三类材料的植物化学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在Chem.

Rev., Org. Lett. 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的SCI研究论文,其中多个化

合物被评为热点化合物,引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除了基础科学研究,罗

晓东研究员课题组还在新型生物农药、新药研发、及淡水生态治理等开发应用方面

取得重大突破,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罗晓东与参会人员热烈讨论了

共同关注的科研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美国南加州大学海洋环境生物学教授David Hutchins访问南海海洋研究所

6月20日,应谭烨辉研究员邀请,美国南加州大学David Hutchins教授访问南海所,并作学

术报告“Toxic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a warmer, more acidic future ocean”。会上,Hutchins

介绍了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趋势对海洋藻类生态的影响,讲述了实验室对四种藻类在不同的二

氧化碳分压、温度和营养盐状态下毒素产量变化的最新研究结果。会后,Hutchins与参会人员分

享了其在科研方面的经验和体会。Hutchins教授专长生物海洋学——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系

统研究,是国际著名的生物海洋学家。他对铁盐及其海洋生态、气候效应的研究推动了整个学

科的发展,曾在NATURE杂志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海洋浮游植物与铁关系的论文。

瑞典哥德堡大学Sam Dupont研究员访问南海海洋研究所

6月21日,应喻子牛研究员邀请,瑞典哥德堡大学Sam Dupont博士访问南海所,并作学术报

告“Re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world”。Dupont博士介绍了他在棘皮动物海星

的再生生物学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海洋酸化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

究成果。会上,喻子牛也简略介绍了团队的部分研究内容,引起Dupont博士高度关注与合作兴

趣;双方讨论了合作主题。Sam Dupont博士是瑞典知名的海洋生物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酸化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棘皮动物再生的生态基因组学和棘皮动物生物学与进化研究。

学术交流 喻子牛研究员在世界水产养殖大会汇报新成果并访问米尔福德实验室

2月21-25日世界水产养殖大会暨第105届贝类学年会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召

开,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水产科研人员和产业界人士参会。喻子牛研究员在会上作

了“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 stimulates hemocytes immune activation via enhancing

phagocytosis and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 in Crassostrea gigas”的口头报告,

汇报了牡蛎养殖新成果。会后,喻子牛应美国海洋渔业局米尔福德实验室(Milford

Laboratory)主任Christopher L. Brown博士的邀请,回访了该实验室。并介绍了我所有

关牡蛎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在与Brown、Gary、Li博士等进行交流讨论后,双方商定了

合作方向和内容。米尔福德实验室是国际上最早开始进行海洋贝类养殖及相关基础研

究的实验室之一,在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领先地位。

南海所研究人员参加“第一届中欧放线菌生物学研讨会”

4月9-10日,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组张海波副研究员、张文军助理研究员参

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欧放线菌生物学研讨会”。共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典、

波兰、荷兰、韩国、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科研人员参会。会议主题为“放线菌

抗生素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从抗生素产生的代谢调控和抗生素的合成生物学两个方面进

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我所科研人员向大会提交了“友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保留

型糖基转移酶AmiG的功能研究”的论文摘要,报告了南海海洋所在放线菌抗生素生物合成

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海所科研人员参加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5月17-19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简称“POPs论坛2013”)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防治POPs污染,

保护蓝色家园”。来自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企业行业的代表,以及国内外高

校的专家学者共400余人出席了本届论坛。徐向荣研究员和孙毓鑫博士分别作题为“永兴岛

海域鱼体中多氯联苯和滴滴涕的分布特征及暴露风险”和“南海永兴岛海域鱼体中多溴联

苯醚和十溴二苯乙烷的富集特征”的分会报告,介绍了南海永兴岛海域鱼体中卤代有机污

染物的污染现状、富集特征、组成模式及其潜在生态风险,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

注,并与相关科研机构达成了共同开展科研工作的意向。

♦Xiaoxue Wang, Dana M. Lord, Seok Hoon Hong, Wolfgang Peti, Michael J. Benedik, Rebecca Page, Thomas K. Wood*. “Type II

toxin/antitoxin MqsR/MqsA controls type V toxin/antitoxin GhoT/GhoS”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3,15(6):1734-1744

♦Wenguang Liu, Xiande Huang, Qi Wang, Mi Zhao, Shanzeng Wu, Yunyan Guan, Yu Shi, Maoxian He*. “Gene cloning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Cytokine-induced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 from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3,34:849-854

♦Shanzeng Wu, Xiande Huang, Qin Li, Maoxian He*. “Interleukin-17 in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Molecular clon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 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3,34:1050-1056

♦Xiande Huang, Wenguang Liu, Qi Wang, Mi Zhao, Shanzeng Wu, Yunyan Guan, Yu Shi, Maoxian H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 (IRF-2) homolog in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3,34:1279-1286

♦Gang Li, Campbell DA*. “Rising CO2 interacts with growth light and growth rate to alter Photosystem II photoinactivation of the

coastal diatom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PLoS One 2013,8(1):e55562

♦Xinya Xu, Fei He, Xiaoyong Zhang, Jie Bao, Shuhua Qi*. “New mycotoxins from marine-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sp.

SCSGAF0093.”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3,53:46–51

♦Xiande Huang, Mi Zhao, Wenguang Liu, Yunyan Guan, Yu Shi, Qi Wang, Shanzeng Wu, Maoxian He*. “Gigabase-Scal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n Four Species of Pearl Oysters.” Mar Biotechnol 2013,15:253-264

♦Yu Shi, Yunyan Guan, Maoxian 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insulin-related peptide receptor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regulating

development in Pinctada fucata .” Aquaculture 2013,408-409:11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