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马来西亞华社研究中心的创设 及其学术旨趣 詹缘端 2018年3月22日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 2018年度讲座系列(二)

马来西亞华社研究中心的创设 及其学术旨趣另外保留一份联系会员及报导活动的《华研通讯》。 • 学刊的创刊号主张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简称“华社”)为研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马来西亞华社研究中心的创设

及其学术旨趣

詹缘端2018年3月22日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

2018年度讲座系列(二)

分作两部分

第一部分

• 简单介绍马来西亚华社创办的华社研究中心及宗旨;华研集贤图书

馆及华人研究资料库。

第二部分•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双年会與华人研究与华研工作旨趣。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一、华研及其学术宗旨

1.华研简史

1983•于槟城召开的大马华人文化大会首先倡议

1984•由全国十五个华团成立“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会”以设立一所资料研究中心为重点工作

1985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当时称作“华资”)在1985年元月宣告成立

•于同年9月15日正式开幕

1996•为反映对研究的重视,华资的中文名称改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简称“华研”),并正式注册,成为华社唯一非营利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

2.华研的学术宗旨

• 华研的宗旨是着重于与华社和马来西亚研究相关的工作。它的宗旨如下:

1. 收集有关政、经、文、教等资料及资讯。

2. 从事有关华社各项问题的研究,以灌输国民团结精神及促进社会发展。

3. 出版及发行研究成果、书籍、期刊、简讯及其他合法的出版品。

4. 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展览等。

5. 提供咨询服务。

6. 维持图书馆、阅览室和资料室,以提供书籍及其他出版物品予会员及非会员作参考。

华研官网http://malaysian-chinese.net

二、学术资源:集贤图书馆陈充恩电子图书馆

陈充恩电子图书馆http://cmcs.my/library

• 除了日常专题剪报外,从2015年开始,集贤图书馆最主要的工作,是计划建立“陈充恩电子图书馆”(David Chen E-library project)

• 将馆藏重要的几项特藏分阶段进行扫描与分类建档

• 由马来西亚锺灵校友会老校友们的赞助 (部分经费由马来西亚李氏基金赞助)

• 这项电子图书馆计划预计2018年可以将部分特藏资料开放,包括:

• 以便国内外学者及研究生通过华研电子图书馆系统检索

• 杨贵谊捐赠的华马语言与文化特藏• 马来西亚华文旧报纸特藏(《星槟日报》全套及其他)• 马华文学早期出版品珍藏• 马天英和杜南资料及手稿• 华团会馆社团与学校特刊• 马共与左翼政治运动史料• 华教教科书特藏• 历史影像与图片文献,等等。

马天英和杜南的影像资料庫

三、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双年会

1.学刊的创刊历程

1988年2月

• 创办《资料与研究》

• 作为报告中心的工作与活动,以及联系会员的媒介。

1992年9月

• 《资料与研究》列出四项宗旨

• 除了一些活动报导,也选刊了国内外学者的华人研究论文及出版信息

1998年12月

• 停刊,共发行了三十六期

• 最后一期预告了《资料与研究》停刊,并说明将以一本综合性的社刊《人文杂志》取代《资料与研究》

这本杂志的历年编委成员都有不少变动,但主要的执行编辑是陈思庆先生,也即是马华知名作家陈雪风。

《资料与研究》

《人文杂志》

2000年1月

• 华研创办了双月刊《人文杂志》

• 为配合不同的读者需要与推广和普及华社的学术讨论风气

• 学术性倾向明显

• 创刊号卷首语主张多元文化,强调“文化比政治久远”。

• 编者提出以广濶的文化视野为定位,发表思想性的论文为主,配合随笔、札记及书评,间有文学或艺术创作,期能做到“既环顾世界,也关注本土,并以世界的视野,来审视本土”。

2004年12月

• 停刊,共发行二十五期

除了国内外顾问,编辑委员会是以几位国内学者掛帅,主编是知名的退休报人张景云先生,执行编辑则是许德发博士和林德顺博士两位研究员,后期的执行编辑则是潘永强博士。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Journal of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 华研的机关学报• 早在1997年推出创刊号• 一段时期是跟较通俗性质的《资料与研究》与《人文杂志》

并行,主要应是考虑到普及性及学术性对象不同的缘故。• 基於中心的经费及杂志维持费的困难,从2005年开始,华研

决定暂停所有非学术性的刊物,使学刊成了唯一的华研刊物,另外保留一份联系会员及报导活动的《华研通讯》。

• 学刊的创刊号主张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简称“华社”)为研究客体,以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文化作为研究课题,并结合社会与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期使“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第一期,1997年8月,发刊词,页v-vi。

• 在官方国立大学或私立大学内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固然方兴未艾,但学术组织及编制不甚固定,也欠缺完整的华人研究档案或资料库的建立。

• 创刊号的撰稿凡例提到,本刊是一份涵盖社会及人文学的学术刊物,专门刊载有关华人社会及文化的研究成果,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主,旁及东南亚及其他各地华人。

• 学刊提出“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作为独立学科,是相当高瞻远嘱的见解,应是马华学术界首次以现代学术标準与专业名称界定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性质,使马华研究作为世界华人研究中独特的一个专门领域成为可能。

• 华研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每年不间断的发行,仍然是马来西亚国内最早以马华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华人研究为名的专门刊物。

2.学刊的学术顾问与编委会

• 中心主任

• 何国忠

• 何启良

• 许德发

• 郑良树(已故)

• 林忠强

• 潘永强

• 庄华兴

• 饶兆斌

编委会

• 王赓武教授 (第一期 - 第十九期)

• 颜清湟教授 (第一期 - 第十九期)

• 王润华教授 (第十三期 - 第十九期)

• 国民大学马来文明中心首席研究员陈祖明教授 (第十六-第十九期 )

顾问

• 游若金博士(华研当时的义务主任)创刊主编

• 多是固定由华研的主任担任

• 文平强担任第四至十二期主编的职务,任期最长

• 从第十三期至十六期,都是由华研董事会学术委员的学术董事担任这四期专号的特约主编。

• 第十七至十九期由中心主任主編

• 第二十期由副研究員吳及饶兆斌主編

主编

从创刊号以来,主要的执行编辑工作皆由华研一位全职研究人员负责,有时也由中心主任同时承

担有有关工作。

3.学刊分析

• 学刊主要的媒介语文是中文,也收录英文及马来文的稿件。

• 前16期内容,学刊共收录了98篇论文,其中英文稿佔23篇,另有中英文书评13篇。

• 就内容来看,98篇中的6篇是中国或新加坡或东南亚相关的研究论文,并不涉及马来西亚。

• 就类别来看:

论文类别 篇章数量

语言文学 27

政治 26

教育 9

社会文化 20

经济 11

研究纪要 2

其他综合 3

学刊的历史不算悠久,学术上的质与量也不一定均匀但它却是马来西亚国内唯一以华人研究为宗旨的重要刊物。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

第一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双年会(2012年6月9日及10日)

• 主题:“马来西亚华人:从移民到公民”

• 探索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专业领域长期成果

• 专题分别为:

• 1.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学术史、方法与方法论;

• 2.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会馆、新村、移民与社会;

• 3.现、当代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

• 4.马来西亚华人的教育、文化与宗教信仰及其他

•华研董事会的学术委员会在2011年开始筹备创办两年一届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双年会”的研讨会

•以朝向促使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成为世界华人研究的专门领域为目标,提出双年会将是华研在国际学界中要竪立的学术品牌。

第二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双年会(2014年6月20日及21日)

• 主题:“变迁中的马来西亚与华人社会”

• 以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的时代变迁为重点

• 专题分别为:

• 1.第一届研讨会的四项专题

• 2.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与再移民

• 3.后五一三时期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学艺术与文化认同

第三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学术双年会(2016年5月28日及29日)

• 主题:“现代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中国因素”

• 聚焦中国崛起对马来西亚与华人社会之影响

• 专题分别为:

• 1.中国的发展变迁与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

• 2.中国因素对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经贸、文教与社会影响

• 3.中国模式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机遇与冲击

• 4.现代中国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

第四届双年会

华研的研究工作旨趣

• 华社研究中心的创立,其历史背景是华社对1973年马来西亚国家文化政策的具体回应,反映了华社以自强不息,开拓对华人的政、经、文、教领域来维护其利益,寻求族群和文化的永续发展,以开拓族群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 对华社而言,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简称“马华文化”)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 如果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可以用马华文化作界定,那么,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研究,也就是等同于马华文化的研究了。

• 因此,华研是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作为其主要学术笵畴的学术机构,并规划以下的三个研究领域,作为推展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历史与文化研究

• 作为海外华人文化的一部分,大马华人传统文化乃继续对整体华人文化发挥滋养丰润的作用。

• 华人的文化传统表现在维护自我、确立文化与族群认同的意识所在。华研对华人文化研究是一个“必然条件”。

• 在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能已是逐日消退,但经过数百年的文化交流与在地融合,马华文化已经日愈彰显其独特之处,体现在马来西亚社会的生活实践当中。所以对大马华人丰富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是长期且重要的工作。

• 各种政治与社会机制或力量所带来的转化作用,是否能确保和持续马华文化特质的完整性,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2. 社会经济研究

• 社会科学的课题研究中有很多与华社的既定利益相互关联,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

• 相关的研究领域需要学术性的研究分析,包括人口学、经济、教育、民族学与社会学、医药与保健和政治议题。

• 其他的课题包括母语与高等教育、生产比率与人口数目的递减、高龄社会问题、新村的经济与社会状况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都是可以是华研探讨的课题。

• 同时,研究华人商业群体之间相互连锁的关系及其网络的组织性质,将为这国家营造一个更佳的商业环境、或为国内商务企业的兴衰提供一个更准确的评价。

3. 比较研究

• 主要是指华人与马来西亚其他族群以及海外华人群体联系的研究。

•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国家,是一个跨族群关系研究的“实验室” ,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时间的或空间的不同研究角度,有利于对跨文化研究的比较与开展。

• 跨族群研究的主要用意就在于,为维持族群和谐及谅解谋求理想方案、为迈向更大的文化融合勾勒出明确的方向。

• 研究大马华人与海外华侨和其他族群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这将增进华裔与国内外其他族群之间在社会、文化和经济联系上的了解。

•以较普及性的著作为主,

•主要的有华社书系系列及民权评论文章的评论集,等等。

柯嘉逊博士(1987-1990)

•创办了华研的学刊,即《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

游若金博士(1992-1997)

•主要是编辑出版了几种重要的华人历史与人物、社会、教育与文化变迁的论文集。

林水檺博士 (1998-2002)

•陆续编著了中英专著的出版,主要的有上、下两册《马来西亚华人与国族建构:从独立前到独立后五十年》

•(英文版:Malaysian Chinese and Nation-Building: Before Merdekaand Fifty Years After,volume I ,II)。

•另也编著了几种华人人口变迁及华人族群贡献的专书。

文平强博士 (2002-2010)

基於上述的认识,华研从创办伊始,即著手各种出版:

• 2012年6月举行的一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以“马来西亚华人:从移民到公民”作为大会主题,在较后出版的论文集中,华研学术委员会提出:

• 上述看法实际是对华研从1997年创办学刊的学术观点的延申与发展。

• 我们认为,华研的学术旨趣不外就是站在马来西亚华社的公民社会与文化认同的立场,落实各种课题研究与出版,积极参与华社与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彰显身为学术公民的义务。

• 处於变迁中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属性与公民身份如何取得平衡点,也是学刊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为学术定位的实务操作的守则。

基於国内政治和社会的变化,华人社会同时需要考虑到如何面对中国崛起的客观挑战和华社内部面对参与本土事务的交替与互动因素。除了历史与文化的传统课题外,就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具体情况而言,华人自身如何在正在急激变动中的马来西亚找到身为公民和其文化属性的平衡点,以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视角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和华社,成为华社研究中心近年来最关心的研究课题。

• 从2010年以来,华研再次扩展其研究团队,加

强了董事会的学术董事阵容,同时以多种研究合

作模式出版系列专题著作。

• 同时,以专案延聘非中心全职研究员的国内外大

专院校学者主持或担任各种研究出版书,这部分

主要都是华研学术董事们各別主持的计划,包括

由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饶兆斌博士主持

的《当代马来西亚》系列五种(已出版三种)与徐

威雄博士主持的《移山图鉴:雪隆华族历史图片

集》上、中、下三大冊(中英双语版),等等。

近年研究出版:

• 主编《与陈平对话──马来亚共产党新解》(增订版)

陈剑

(新加坡学者)

• 著《中马文化交流史》

• 英译版A History of Sino-Malaysian Interactions

周伟民和唐玲玲教授

(中国学者)

• 主编《未完成的政治转型:马来西亚2013年大选评论》。目前已開始籌組2018年大選分析評論集。

潘永强博士及吴彦华先生

(学术董事)

• 主编《移山图鉴──雪隆华族历史图片集》(Moving Mountains: A Pictor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elangor and Kuala Lumpur)中英文版,分上、中、下三大册

徐威雄博士

(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

高级讲师、学术董事)

• 主编《马六甲三宝山墓碑集录》黄文斌博士

(前学术董事、拉曼大学副教授)

• 《拓荒‧紥根──武吉巴西永德公塚与

地方拓殖史》

• 《海外桃源:吉隆坡永春社群史略》

郑名烈

(前研究员、委任董事)

• 编撰《死生契濶──吉隆坡广东义山墓碑与图文辑要》

古燕秋

(前研究员)

• 编辑杨老师论文集《华马文化论丛》

• Himpunan Makalah Kebudayaan Cina-Melayu(马来文版)两种

杨贵谊陈妙华赠书特藏

编委会

• 《挑战与革新:2014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和林连玉基金及独立大学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 《改革国民教育: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初版)的评析与建议》

• (Reforming National Education: Analyse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Malaysia Education Blueprint)的中、英文版分析报告一种。

另有研究团队和多家华团联合出版

• 东海岸三州潮州人研究计划

• 雪隆地区潮州人研究计划《海滨潮乡:雪隆潮州人研究》

• 《死生契濶──吉隆坡广东义山墓碑与图文辑要(研究篇)》(待出版)

• 雪隆华人方言帮群国家档案出版计划

研究專題出版

“当代马来西亚”系列

• 华研也不定期出版专题报告(Research Papers Series):

1. 中国研究两种

2. 马来西亚和华人研究系列六种

3. 其中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学术史、国民中学数理英化课题和马来西亚法律的回教化三种,以中、英文双语出版

4. 国民中学历史课程问题(与马来西亚南洋大学校友会联合出版)则以中文和马来文出版,其他则是以中文或英文单语刊行。

行政部

• 主任

• 三位行政人员

华研的学术

团队

•六位研究人员:

•詹缘端(主任兼研究员)

•吴小保(副研究员)

•陈耀泉(荣誉研究员)

•李业霖(退休荣誉研究员)

•楊贵谊(退休荣誉研究员)

•研究助理:潘在伟

图书馆

• 竺静珍馆长领导

• 四位馆员及兩位兼职馆员

华研研究论文系列

• 2018年开始,华研著手收集国家档案局的雪隆华人方言幫群史料,计划在三年內,陆续出版雪隆地区几个主要方言群的早期史料文献汇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