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专版 15 2016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一 创业者愿意到金水区创业,是因为他们在这里能 找到需要的市场和资源,有背靠大树的安全感。 “背靠大树好乘凉”。郑州西奥多科贸有限公司的 CEO 胥占启就是“大树”下走出来的“创客”。公司的软 件开发、安防工程、系统集成及计算机产品销售的营业 额已超千万元。胥占启的公司就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 园内,从免费的办公场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 到50万元的创业奖励扶持资金,胥占启每一步的发展 都离不开金水区的支持和帮助。据了解,金水区每月 新增企业近1800家,越来越多像胥占启一样的创业者 选择在金水区创业,是因为他们相信金水这个品牌。 第一棵大树—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从重视物力 投资转向重视人才投资、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从 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换一种引擎领跑发展。“优于 中西部,看齐江浙沪”金水区先后出台了《创新创业人 才扶持办法》《金水区加强自主创新,打造科技金水若 干意见》《金水区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 见》《关于重点支持园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和挂牌交易暂行办法》等 若干文件,在双创项目培育、载体建设、人才引进、金融 服务等方面,构建起政策保障体系。 第二棵大树—宜居宜业的城区环境。率先在全 省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率先在全省推行“四室一庭” 和“四权分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新模式;率先创新提 出清扫保洁“五步作业法” —使得金水区始终保持了 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率先在全省乃至中部地 区聘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甘中学、龚山陵、毛洪钧等 组成专家组,为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扬尘治理提 供科学支撑;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在扬尘治理中实行“垃 圾统一清运、工地统一规范、运输车辆统一监管”的三 统一模式—使百姓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如画般的 优美环境。 第三棵大树 —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2015年 以来,金水区全面启动推行“五单一网”(政府权责清 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清单、行政 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和构建全区统一的 政务服务网)改革,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192项削减 至 100 项,审批环节由 666 个压缩至 420 个,办理时限 由总办结时限法定的3470天压缩至1485天,极大地 提高了审批效率,提升了服务企业能力,良好的政务环 境让金水区经济发展释放更加强大的活力。 “金水区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区包容性、开放 度、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对人才、资金、项目等优质 资源的吸引和集聚能力大幅提高。再加上五年间通过 大棚户区改造,已腾出3.6万亩建设用地,随着1500万安置房的开工建设,1.6万亩开发土地的挂牌供应, 2500 万商住面积的陆续上市,这些必将为金水区率 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金水区区长魏东表示。 集聚创新创业炙热力量 —金水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新动力 尹路正尝试摆脱无人机发动机进口的依赖,这位1986 年出生的年轻人带领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 水平的水冷无人机发动机。“目前全球无人机公司拥有核心 技术的企业不超过50家,我们的目标是向国际化企业转 型,把产品供应链延伸至世界各地。”他说。 他在金水高新区智慧公园成立的大诚通用航空科技有 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独立研发生产工程级无人机 发动机的无人机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和几十项无人机实用 新型专利,产品主要供应农业、国土、武警、消防、电力等部门 以及军用领域,现在营业额已经有2000多万元了。 在金水区,有很多像尹路一样的人正在书写精彩的商 业故事。10月11日,尹路和他的小伙伴们迎来了一个属 于他们的节日: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 南分赛暨第二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来自全国的创新创业者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将一个个想法、 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产业。这些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身 —金水人。他们所在的地方—金水区,在全省“双 创”大潮中成为支撑和引领者:2015 年首届“创赢未来”全 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年郑州(首届)国际创新创业 大会暨全球众筹峰会、2016年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 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暨第二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金水区改革办赛机制,完善创新服务模式,不 仅为创业园区、金融创投、创业导师等资源进行对接整合, 更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创客逐梦、项目 推介等服务,汇聚各方力量搭建起创业者展示成长平台、投 融资对接平台、孵化培育平台,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项目、 资金、技术、场所支持,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应运而生。 据了解,与往届不同,今年大赛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 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9家省直单位共同主办,吸 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50个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经 过三个月的层层选拔,以及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紧张激烈 的角逐,最终,20个初创组、40个成长组的项目获奖。其 中,智能工业陶瓷特阀和三维心脏组织再生技术临床转化 应用,分别斩获成长组和初创组的一等奖,摘取50万元和 10万元的大奖。而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金水区拿 出近 3200万元的真金白银对辖区上市挂牌企业进行表彰 奖励。 “在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等金融服务方面,金水区走 在了河南乃至全国的前列。”获得成长组优胜奖的尹路由衷 的感慨。 “我们会持续办赛,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 境,持续营造双创的浓厚氛围,把更多俗称创新创业‘新四 军’的青年大学生、科技人员、海归人才、企业连续创业者, 加快转变成创业者,转变成企业家,转变成城区发展的新型 商业力量,以此提高城区竞争力,金水区有信心站上中部六 省城区发展之巅。”金水区委书记陈宏伟的话掷地有声。 郑州金科电子信息专业孵化器金城国际广场孵化基地揭牌 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对入驻创业者进行培训 金水区相关部门接受创业大学生咨询 “我们看到了传统行业的痛点,所以找到了创业的 机会。”王向都说。 修车人网作为汽车后市场汽配流通领域 B2B和维 修保养领域B2C的垂直细分电子商务平台,集汽车配 件的信息汇总、知识问答、在线采购、物流配送和售后 服务于一体,3年前其CEO王向都带着自己的团队开 始了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的打拼岁月,真正融入金 水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热浪潮。 “创业是一条很苦的路,但金水区拥有舒适的生活 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创业成 本,另外从区到市里再到省里,有各种配套资金可以申 请,我们公司刚落户就领走了几项创业启动补贴的‘红 包’,发展也因此获益。”坐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牧专 园区办公室里,王向都言语中,透露着从容与淡定。“修 车人网全力打造一个全国汽车后市场B2B2C的全生 态产业链服务平台。在未来的3-5年内,修车人网将 能够向全国1.4亿私家车主和1.2亿企业用户提供服 务,在线交易额达 4000 亿元以上。” 据了解,金水区每年出资2000万元鼓励扶持大学 生创业,已建立了平达园区和牧业经济学院园区两个 大学生创业园及2个分园,新认定西亚斯亚美迪孵化器 等4家创业服务机构为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总 面积达2.8万平方米、项目近300个。 金水区对于创业者来说,已成为一张有磁性和吸引 力的招牌,让无数心怀创业梦想的青年才俊圆梦金水。 在大学期间就心怀创业梦想的任鹏是去年入驻河 南科技园区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的创业者,与众多大学生 创业者相比,任鹏是幸运的,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给予了 他办公场所、资金、业务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 “除了场地和指导以外,我们周边都是创业者,我 们相互交流,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前我们作为创 业者是孤军奋战,现在有一群人,包括政府给我们做扶 持,很有信心。”谈起入驻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的好处,郑 州那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任鹏感受颇多。 为了帮助项目快速成长,孵化器为其配备了一对一 的创业辅导,指导项目团队进行战略规划和团队管理。 项目的快速成长也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在孵化 器的对接下,任鹏公司主打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找事儿” 兼职平台获得了50万元的天使投资。除此之外,孵化 器利用自身资讯平台—大学生创业网对其进行全面 推广,“找事儿”兼职平台的注册用户达 10000 多人,服 务在校大学生近6000多名。在金水湾孵化器,像“找事 儿”兼职平台这样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还有很多,他们在 孵化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最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 树。目前,金水区已建成国家、省、市级孵化器 8 个,孵化 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其中河南众诚企业孵化器获国 家级认定,河南芯互联电子商务产业园获省级认定,金 水湾企业孵化器等 5 家孵化器获市级认定。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构成人才高地。金水区以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强园区科技建设:金水高 新区—与10家高等院校联合开展IT人才培训,服务 省内企业100多家;构建中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技术 转化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中原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平 台等 7 个“双创服务”平台,吸引了清华启迪科技园、中 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等多 个项目落地。河南科技园区—建立电子产品研发及 展示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年交易额突破1000万 元,已累计为2万商家和3万多消费者提供服务。国家 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以工业设计为核心, 建 成 彩 色 3D 打 印 、FDM 快 速 成 型 等 前 沿 技 术 服 务 平 台、信息化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及服务中心。 园区已入驻企业30余家,与500余家企业签订订单,拉 动产值近 10亿元。全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 达到 136 家,其中国家级 4 家、省级 26 家;全区建立院 士工作站 29家。上海交大中原研究院与新南威尔士 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知识产权直通车”项目;中科 院过程所郑州分所已投入价值 550万元研发设备。 很显然,金水区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 业园”全链条的孵化体系成就了“创客逐梦”。 一种模式引来一群“maker” “真的是雪中送炭啊。”郑州姿侣服饰有限公司的 老板丁振感慨万分。 原 来 ,2014 年 的 时 候 由 于 服 装 行 业 经 营 业 绩 下 滑,整个信贷市场紧缩,作为一家以刺绣产品为主营业 务的服装企业,丁振也面临着同样的融资困境。“我有 自主研发设计团队,企业发展规划明晰,而且产品销售 渠道通畅,但没有钱,资金链一断就破产了。”丁振在走 投无路的时候了解到了金水区的金融港,申请了贷 款。令丁振想不到的是,通过金融港中小企业服务中 心的实地调研,实际跟踪销售情况等后续调研,很快就 给丁振放了款。 “真是感谢金融港,我们加大了利润较高的刺绣产 品生产,利润在短期内有了较大增长,生产场地由都市 村 庄 搬 到 了 马 寨 工 业 园 区 ,目 前 年 销 售 额 已 达 到 5000 万元了。”丁振口中的金融港就是郑州市金融办和金水 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搭建的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郑 州金融港。金融港通过收集中小企业信息,整合银行、 信托等金融机构,破解资金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问 题。平台于2014年9月19日启动,经过几个月的精心 筹备,于 2015 年 4 月正式运营,目前金融港已为 6300 多家企业提供了各类融资性服务,为807家中小微企 业融资19.8亿元人民币;举办培训讲座、项目路演会等 活动 50 余次;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 银行、中原银行、郑州银行、广发银行、国盛证券等 21 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与宜信、人人投等类金融机 构19家签订合作协议,同河南省医疗器械商会、开封 商会、豫西商会、贵州商会、河南省粮油协会等32家商 (协)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吸引2258家会员企业; 与赴澳大利亚华澳控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企业 上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 的绿色通道。 除了雪中送炭,金融港更擅长锦上添花。郑州福 宝童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立于2004年的儿 童手工创造力启育机构,王乐强是创始人。最近,王乐 强为了公司新三板上市可是遇到了不少难题—如何 挑选券商、如何设计股本、挂牌后融资等等。 “我联系了与金融港有合作关系的券商团队,对福 宝进行了无偿的专业评估,并给予了挂牌建议。随后 上市服务中心又联合金融港的会计师团队对我们公司 的挂牌成本进行了估算,并依据金水区的上市挂牌奖 励政策为福宝申请了奖励资金。今年 8月 23日在新三 板成功挂牌,对我们福宝而言,这几乎是一场零成本的 挂牌。”王乐强对金融港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一站式 的服务感到十分满意。 据了解,金水区连续两年出台了企业上市挂牌奖励 政策,尤其是今年,更是将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提到 全省最高标准。在主板上市的辖区企业可获得高达 600 万元的奖励资金,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奖励资金也提高至 180万~300万元,同时增加了对四板挂牌交易的企业的 奖励。该政策的出台不仅大大激励了辖区企业到资本 市场融资的热情,也提振了辖区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今年,金水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是2015年的近 4倍,新增中股交交易板挂牌企业4家,并有两家新三板 挂牌企业成功进入新三板的创新层。 一次探索开辟一条通道 一个氛围铸造一个品牌 □本报记者 徐建勋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冯刘克 本报通讯员 王珺洁 崔雅男 第二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

集聚创新创业炙热力量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6-10/17/15/HNRB20161017B015… · 见》《关于重点支持园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

  • Upload
    others

  • View
    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集聚创新创业炙热力量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6-10/17/15/HNRB20161017B015… · 见》《关于重点支持园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

●● ●● ●●

专版│15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创业者愿意到金水区创业,是因为他们在这里能找到需要的市场和资源,有背靠大树的安全感。

“背靠大树好乘凉”。郑州西奥多科贸有限公司的CEO胥占启就是“大树”下走出来的“创客”。公司的软件开发、安防工程、系统集成及计算机产品销售的营业额已超千万元。胥占启的公司就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内,从免费的办公场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到50万元的创业奖励扶持资金,胥占启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金水区的支持和帮助。据了解,金水区每月新增企业近1800家,越来越多像胥占启一样的创业者选择在金水区创业,是因为他们相信金水这个品牌。

第一棵大树——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从重视物力投资转向重视人才投资、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换一种引擎领跑发展。“优于中西部,看齐江浙沪”金水区先后出台了《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办法》《金水区加强自主创新,打造科技金水若

干意见》《金水区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重点支持园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和挂牌交易暂行办法》等若干文件,在双创项目培育、载体建设、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构建起政策保障体系。

第二棵大树——宜居宜业的城区环境。率先在全省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率先在全省推行“四室一庭”和“四权分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新模式;率先创新提出清扫保洁“五步作业法”——使得金水区始终保持了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率先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聘请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甘中学、龚山陵、毛洪钧等组成专家组,为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扬尘治理提供科学支撑;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在扬尘治理中实行“垃圾统一清运、工地统一规范、运输车辆统一监管”的三统一模式——使百姓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如画般的优美环境。

第三棵大树——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2015年以来,金水区全面启动推行“五单一网”(政府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和构建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网)改革,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192项削减至100项,审批环节由666个压缩至420个,办理时限由总办结时限法定的 3470天压缩至 1485天,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提升了服务企业能力,良好的政务环境让金水区经济发展释放更加强大的活力。

“金水区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区包容性、开放度、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对人才、资金、项目等优质资源的吸引和集聚能力大幅提高。再加上五年间通过大棚户区改造,已腾出3.6万亩建设用地,随着1500万㎡安置房的开工建设,1.6 万亩开发土地的挂牌供应,2500万㎡商住面积的陆续上市,这些必将为金水区率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金水区区长魏东表示。

集聚创新创业炙热力量——金水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新动力

尹路正尝试摆脱无人机发动机进口的依赖,这位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带领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水冷无人机发动机。“目前全球无人机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超过50家,我们的目标是向国际化企业转型,把产品供应链延伸至世界各地。”他说。

他在金水高新区智慧公园成立的大诚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独立研发生产工程级无人机发动机的无人机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和几十项无人机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主要供应农业、国土、武警、消防、电力等部门以及军用领域,现在营业额已经有2000多万元了。

在金水区,有很多像尹路一样的人正在书写精彩的商业故事。10月 11日,尹路和他的小伙伴们迎来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暨第二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来自全国的创新创业者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将一个个想法、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产业。这些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金水人。他们所在的地方——金水区,在全省“双创”大潮中成为支撑和引领者:2015年首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年郑州(首届)国际创新创业大会暨全球众筹峰会、2016年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暨第二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水区改革办赛机制,完善创新服务模式,不仅为创业园区、金融创投、创业导师等资源进行对接整合,更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创客逐梦、项目推介等服务,汇聚各方力量搭建起创业者展示成长平台、投融资对接平台、孵化培育平台,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项目、资金、技术、场所支持,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应运而生。

据了解,与往届不同,今年大赛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9家省直单位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50个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经过三个月的层层选拔,以及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20个初创组、40个成长组的项目获奖。其中,智能工业陶瓷特阀和三维心脏组织再生技术临床转化应用,分别斩获成长组和初创组的一等奖,摘取50万元和10万元的大奖。而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金水区拿出近3200万元的真金白银对辖区上市挂牌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在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等金融服务方面,金水区走在了河南乃至全国的前列。”获得成长组优胜奖的尹路由衷的感慨。

“我们会持续办赛,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营造双创的浓厚氛围,把更多俗称创新创业‘新四军’的青年大学生、科技人员、海归人才、企业连续创业者,加快转变成创业者,转变成企业家,转变成城区发展的新型商业力量,以此提高城区竞争力,金水区有信心站上中部六省城区发展之巅。”金水区委书记陈宏伟的话掷地有声。

郑州金科电子信息专业孵化器金城国际广场孵化基地揭牌

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对入驻创业者进行培训

金水区相关部门接受创业大学生咨询

“我们看到了传统行业的痛点,所以找到了创业的机会。”王向都说。

修车人网作为汽车后市场汽配流通领域B2B和维修保养领域B2C的垂直细分电子商务平台,集汽车配件的信息汇总、知识问答、在线采购、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于一体,3年前其CEO王向都带着自己的团队开始了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的打拼岁月,真正融入金水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热浪潮。

“创业是一条很苦的路,但金水区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创业成本,另外从区到市里再到省里,有各种配套资金可以申请,我们公司刚落户就领走了几项创业启动补贴的‘红包’,发展也因此获益。”坐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牧专园区办公室里,王向都言语中,透露着从容与淡定。“修车人网全力打造一个全国汽车后市场B2B2C的全生态产业链服务平台。在未来的3-5年内,修车人网将能够向全国 1.4亿私家车主和 1.2亿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在线交易额达4000亿元以上。”

据了解,金水区每年出资2000万元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已建立了平达园区和牧业经济学院园区两个大学生创业园及2个分园,新认定西亚斯亚美迪孵化器等4家创业服务机构为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项目近300个。

金水区对于创业者来说,已成为一张有磁性和吸引力的招牌,让无数心怀创业梦想的青年才俊圆梦金水。

在大学期间就心怀创业梦想的任鹏是去年入驻河南科技园区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的创业者,与众多大学生创业者相比,任鹏是幸运的,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给予了他办公场所、资金、业务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

“除了场地和指导以外,我们周边都是创业者,我们相互交流,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前我们作为创业者是孤军奋战,现在有一群人,包括政府给我们做扶持,很有信心。”谈起入驻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的好处,郑州那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任鹏感受颇多。

为了帮助项目快速成长,孵化器为其配备了一对一的创业辅导,指导项目团队进行战略规划和团队管理。项目的快速成长也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在孵化器的对接下,任鹏公司主打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找事儿”兼职平台获得了50万元的天使投资。除此之外,孵化器利用自身资讯平台——大学生创业网对其进行全面推广,“找事儿”兼职平台的注册用户达10000多人,服务在校大学生近6000多名。在金水湾孵化器,像“找事儿”兼职平台这样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还有很多,他们在孵化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最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目前,金水区已建成国家、省、市级孵化器8个,孵化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其中河南众诚企业孵化器获国

家级认定,河南芯互联电子商务产业园获省级认定,金水湾企业孵化器等5家孵化器获市级认定。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构成人才高地。金水区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强园区科技建设:金水高新区——与10家高等院校联合开展IT人才培训,服务省内企业100多家;构建中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技术转化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中原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平台等7个“双创服务”平台,吸引了清华启迪科技园、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等多个项目落地。河南科技园区——建立电子产品研发及展示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年交易额突破 1000万元,已累计为2万商家和3万多消费者提供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建成彩色3D打印、FDM快速成型等前沿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及服务中心。园区已入驻企业30余家,与500余家企业签订订单,拉动产值近 10亿元。全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13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6家;全区建立院士工作站 29家。上海交大中原研究院与新南威尔士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知识产权直通车”项目;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已投入价值550万元研发设备。

很显然,金水区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的孵化体系成就了“创客逐梦”。

一种模式引来一群“maker”

“真的是雪中送炭啊。”郑州姿侣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板丁振感慨万分。

原来,2014 年的时候由于服装行业经营业绩下滑,整个信贷市场紧缩,作为一家以刺绣产品为主营业务的服装企业,丁振也面临着同样的融资困境。“我有自主研发设计团队,企业发展规划明晰,而且产品销售渠道通畅,但没有钱,资金链一断就破产了。”丁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了解到了金水区的金融港,申请了贷款。令丁振想不到的是,通过金融港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实地调研,实际跟踪销售情况等后续调研,很快就给丁振放了款。

“真是感谢金融港,我们加大了利润较高的刺绣产品生产,利润在短期内有了较大增长,生产场地由都市村庄搬到了马寨工业园区,目前年销售额已达到5000万元了。”丁振口中的金融港就是郑州市金融办和金水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搭建的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郑州金融港。金融港通过收集中小企业信息,整合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破解资金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问

题。平台于2014年9月19日启动,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于2015年 4月正式运营,目前金融港已为6300多家企业提供了各类融资性服务,为807家中小微企业融资19.8亿元人民币;举办培训讲座、项目路演会等活动50余次;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原银行、郑州银行、广发银行、国盛证券等 21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与宜信、人人投等类金融机构19家签订合作协议,同河南省医疗器械商会、开封商会、豫西商会、贵州商会、河南省粮油协会等32家商(协)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吸引2258家会员企业;与赴澳大利亚华澳控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企业上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的绿色通道。

除了雪中送炭,金融港更擅长锦上添花。郑州福宝童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立于2004年的儿童手工创造力启育机构,王乐强是创始人。最近,王乐强为了公司新三板上市可是遇到了不少难题——如何挑选券商、如何设计股本、挂牌后融资等等。

“我联系了与金融港有合作关系的券商团队,对福宝进行了无偿的专业评估,并给予了挂牌建议。随后上市服务中心又联合金融港的会计师团队对我们公司的挂牌成本进行了估算,并依据金水区的上市挂牌奖励政策为福宝申请了奖励资金。今年8月23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对我们福宝而言,这几乎是一场零成本的挂牌。”王乐强对金融港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一站式的服务感到十分满意。

据了解,金水区连续两年出台了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尤其是今年,更是将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提到全省最高标准。在主板上市的辖区企业可获得高达600万元的奖励资金,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奖励资金也提高至180万~300万元,同时增加了对四板挂牌交易的企业的奖励。该政策的出台不仅大大激励了辖区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的热情,也提振了辖区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今年,金水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是2015年的近4倍,新增中股交交易板挂牌企业4家,并有两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成功进入新三板的创新层。

一次探索开辟一条通道

一个氛围铸造一个品牌

□本报记者 徐建勋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冯刘克本报通讯员 王珺洁 崔雅男

第二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