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广 2019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广广广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广 广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 hzu.edu.cn · Web view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 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 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活动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

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

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活动

指 南

交流活动组织委员会编2019年4月

2

目 录一、参加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一)项目设置(二)项目说明评选指标(三)作品资格审定(四)作品制作三、参加办法(一)参加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二)报送时间、方式四、评选及交流展示五、组织工作(一)组织领导(二)联系方式附表 1: 作品登记表(课件、微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附表 2:作品登记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附表 3:作品名单及联系人信息表

3

一、参加人员范围广东省各级各类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行业所属教育机

构的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

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按照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分组设置项目。

1.基础教育组:(1)普通中小学(含教学点):课件、微课、新媒体新

技术教学应用课例、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限项目单位参加)、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

(2)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课件、微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限项目单位参加)。

2.中等职业教育组: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资源(以下简称“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限项目单位参加)。

3.高等教育组: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职业4

岗位能力精品课(针对高职院校,限项目单位参加)。(二)项目说明1.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

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几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移动终端课件作品应能在 iPAD、Android PAD 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

(1)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含附表 1 扫描件)报送,总大

小建议不超过 700MB。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5

内容呈现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技术运用

运行流畅,操作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2.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由学习视频或交互软件、配套课件、学习基础(延伸)资料或建议(外链)、学(教)案等要素组成。微课具有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与非线性等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教师的差异化教学提供支持。

(1)要求选题合理、内容聚焦;讲授清晰、可视化程度高、启发性

好;教学环节详略得当,节点科学准确,时间分配合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过程简短且相对完整有效;支持学生主动、协作、探究的学习或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

(2)报送形式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将微课主体(视频)、配套

课件、学习基础(延伸)资料或建议(外链)、学(教)案6

等材料(zip 压缩包格式)(含附表 1 扫描件)一同报送。鼓励利用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应用工具将微课视频按学习节点做碎片化处理,并将微课视频与相关配套资源进行封装为结构化微课。

视频技术形态的微课最佳时长建议控制在 5-8 分钟之间,最长不宜超过 10 分钟。视频格式为mp4(H.264)流媒体格式,画面尺寸为 640×480 以上。视频图像稳定、画面清晰、过渡自然、声音简洁。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 5秒,包含“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字样、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容量大小不超过 200MB。

(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

按照认知规律,为学习者呈现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的学习内容、过程与扩展素材。符合学科特点与学习需求,没有科学性错误。选择恰当的学习节点为微课呈现的主体,设计分类分层教学方案与实施差异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编排符合认知规律,过程有序、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7

教学行为

学习过程可控制、可设置,反应及时准确,操作有反馈、可撤销。应用直观,易于理解,体验性好的知识与技能建构过程,还原科学原理,体验性好。适应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技能或信息服务的需求。

教学效果

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学习或者信息获取低成本、轻负担。具有强的针对性,能够有效解决学与教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或者传递正确的信息。有效提升学习或信息获取的效益与效率,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改善。

技术运用

按照微课结构的内在联系合理封装,微课的主体(视频或软件)、学习基础资源、学习延伸资源、可视化学习路径、配套课件等完整齐全。构造可交互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通过感知

完成知识建构,或快速获取信息。格式通用,画质清晰、图像稳定、界面美观。声

音清楚,声音与画面同步;字幕准确与声音内容同步;语言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创新与实用

知识与技能建构可视化,抽象原理具体化,过程呈现形象化。利用技术生动形象展示学习内容或信息,通

过还原、模拟现实等方式,实现对事物客观内在属性的深刻认识。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3.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是指教师“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享新

8

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特点和作用,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如:翻转课堂、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方式,一对一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意创作教学等。

(1)要求:课例须是完整的一个课时的课,图像和声音要清晰。视频要有片头,时长 5秒,蓝底白字,包含“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字样、教师姓名、学校名称及学科、年级、题目、教材版本、课时时长等信息。视频片头后,包含 3 分钟教师教学信息介绍视频,内容包括:教师姓名、单位、课名和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须一并报送。

(2)报送形式:视频文件大小建议控制在 500MB 内,时间总计不超过 60 分钟,格式为MP4。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含附表 1 扫描件)报送,总大小不超过 700MB。

(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9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明确完整,可操作、可检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教学设计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恰当选择应用学科教育资源;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媒体环境下学与教方式的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能够将新媒体新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教学效果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向上,学生的情感、行动和思维参与积极、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反思 有及时的反馈、评价和课后反思。

4.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基于数字教材应用为主,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过程,且成效显著的案例。鼓励机器人应用、创客培养、人工智能等的教学案例报送。其中,教学点案例是指面向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典型案例。

(1)要求教学案例要基于数字教材应用为主,须提交案例介绍

10

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相关材料。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教学环境设施与课程建设、教学

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教学活动录像:反映创新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

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多节课堂片段剪辑、专题介绍视频等多种形式。视频要有片头,时长 5秒,蓝底白字,包含“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字样和教师姓名、学校名称、案例名称等信息,使用 mp4 等常用格式,大小不超过 500M,时间总计不超过 50 分钟。

相关材料: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含附表 2 扫描件)报送,总大

小建议不超过 700MB。(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

基于数字教材应用为主;教学设计完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境设施满足需求,有特色,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教学资源选择恰当,形式多样;注重学科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恰当。

11

教学应用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材料齐全;教学方式多样;形成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有常态化应用,学生深度参与,活跃度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师、学生成果丰富,校内外评价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特色创新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5.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限项目单位参加):包括“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以下 简称“学科应用案例”)和“家园共育百所数字幼儿园”项目(以下简称“亲子活动案例”)。

(1)要求学科应用案例:是指面向“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

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试点地区、实验校、教师,征集项目中英语、数学学科智能学习工具软件规模化应用支持服务的有效模式研究案例。亲子活动案例:是指面向“家园共育百所数字幼儿

园”项目试点地区、试验园,征集围绕不同年龄段幼儿充分应用数字资源设计并开展亲子活动,为教师和家长开展亲子活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案例。

(2)报送方式12

学科应用案例:作品以单个文件方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 500MB。每个文件包需包含案例文档(word

文档格式)和案例的课堂实录。文档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地区/学校/教师实施情况,内容全面、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杜绝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 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课堂实录总长度不少于 30

分钟, 格 式 以 MP4 主 流 视 频 格 式为主 ,原片分辨率在720*576 或以上,码流为 0.5-1Mbps。亲子活动案例:作品以 Word 文档格式提交,并提供必

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文档内容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过程与效果、活动反思等,做到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趣味新颖、富有创意。图片应反映活动主题和内容,统一为 JPG 格式,像素在 1800×1200 以上,并配有相关文字说明。视频录像应包括片头和活动现场录像,其中片头应包含幼儿园名称、活动主题、年段等信息;活动现场录像应重点或完整记录活动的开展过程,活动环节明确,细节表现到位,过程精炼、不拖沓。视频录制选择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的场地,全片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声画同步;单个视频总时长不大于 10 分钟,大小不超过 500M,统一为MP4 格式。鼓励有条件的试验园使用高清数字设备进行拍摄,前期采用标清 4:3拍摄的视频分辨率不低于 720×576,

13

前期采用高清 16:9拍摄的视频分辨率不低于 1024×576。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700MB。

(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

基于数字教材应用为主;教学设计完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境设施满足需求,有特色,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教学资源选择恰当,形式多样;注重学科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恰当。

教学应用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材料齐全;教学方式多样;形成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有常态化应用,学生深度参与,活跃度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师、学生成果丰富,校内外评价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特色创新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6.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是指教师应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内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教学活动组织、作业指导、辅导答疑、学情分析、网络研修等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突出的案例。

(1)要求提交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素材制作的 PPT

14

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其他材料,综合反映教师网络空间的日常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同时提交空间访问说明文档(含空间网址等)。

(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含附表 2 扫描件)报送,总大

小建议不超过 700MB。(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课程建设信息化软硬件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有特色;课程建设、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资源丰富,信息技术运用恰当。

教学应用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材料齐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深度参与,活跃度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提升明显;学生、教师、学校评价好。

特色创新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7.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依托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 智慧共享虚拟社区平台,把项目式学习引入课堂。基于数字教材应用为主设计学习目标,实现知识深化。推进

15

跨学科创新课程的构建,形成跨学科“互联网+”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探索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与教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概念理解与迁移能力、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及合作协同学习品质。

(1)要求案例材料包括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申请表和跨

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学习实录视频两部份。①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申请表要求如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申请表

一、申请人信息姓名 学校

所教学科 职称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主题/学科 涉及其他学科(选填)

项目主持教师 年级项目成员教师 1 学科项目成员教师 2 学科项目成员教师 3 学科项目成员教师 4 学科持续周数 周学时

学习方式及环境学科核心素养

三、项目式学习具体内容16

项目概述(阐明该项目学习的设计背景、主要内容等)

项目情境核心问题

(阐明该项目发生的情境及涉及的核心问题)

学习目标(阐明该项目的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阐明该项目的具体活动过程)

项目成果能力评价

个人成果 评估的具体内容和能力

项目组成果 评估的具体内容和能力

所需资源 电子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

项目总结

(包括:学生的角色、项目的问题、难点、解决方式、项目效果等)

②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学习实录视频要求如下:

17

视频录像应该包含教学案例基本信息和实施过程重要环节信息,具体包括:

a)片头:10-15秒钟的片头,蓝底白字,片头中包含:“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字样、项目名称、学校名称、项目教师组、学生组等基本信息情况。

b)视频内容:应包含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全过程信息。具体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项目介绍、指导分组、提供指导、监控进度、提供个别化帮助、组织交流活动、组织评价等;学生的选择项目、小组分工、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小组作品创作、小组作品汇报、作品评价等。课堂外资源,包括社会性人员、设施、环境等项目实施的支持和辅助。

学习活动环节展示明确,使用视频字幕说明活动环节信息可。根据各环节时长和活动类型,选择全程记录或者剪辑后的专题片形式。教学、学习细节表现到位,过程精炼、不拖沓。

c)技术规范: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晰,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时长不超过 30 分钟。视频文件采用采用 16:9 的画幅,分辨率不低于 1280*720P,视频采用 H.264编码方式,mp4 文件格式。

(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报送(含附表 2 扫描件),总大

18

小建议不超过 700MB。必须具备:作者、单位、题目、正文(不少于 2000 字)等要素,文件名命名格式:教学案例+题目+作者+单位。

(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内容建设

学习目标明确,项目设置科学、合理,能够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突出“做中学”;项目内容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重点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课程知识,实现深度学习;项目学习评价指标设计合理、有效,有利于体现和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内容具有原创性和生成性,学习资源丰富。

学习过程

项目学习过程完整,能够围绕特定主题、问题或任务开展探究过程;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项目成果由项目团队集体完成;比较好地体现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多学科深度融合,活动设计合理;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互评。

应用效果高阶思维目标达成度高,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过程性数据丰富、学生作品及成果种类多样、丰富。

格式规范 体例严谨,引用规范,图表制作精确,文笔流畅,文质优美,可读性强。

8.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19

学,转变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案例。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训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鼓励思政课、教师教育类的信息化教学案例报送。

(1)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相关材料。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教学效果、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教学活动录像:反映信息化课程教学情况,针对案例

特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多节课堂片段剪辑、专题介绍视频等多种形式。使用 mp4 等常用格式,大小不超过 500M,时间总计不超过 50 分钟。

相关材料: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压缩包格式(含附表 2 扫描件)报送,总大

小建议不超过 700MB。(3)评选指标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课程建设信息化软硬件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有特色;课程建设、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资源丰富,信息技术运用恰当。

20

教学应用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材料齐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深度参与,活跃度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提升明显;学生、教师、学校评价好。

特色创新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9.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限项目单位参加):是以职业岗位活动的基础性、支撑性能力与素养培养为教学内容,选取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支持混合式教学与学习的课程化资源。其基本特征为:

一是选择核心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岗位能力(在本项目中特指学生通过学习所掌握的、上岗后就能够作业操作的能力)作为建设内容。内容相对稳定、独立、完整,具备一定的普适性,易于共享。

二是能够配合目前职业院校项目式、工作过程导向、理实一体化、教学产品引领式等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着重破解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瓶颈难题。充分融入职业岗位活动最新内容,把企业大师、能工巧匠引入课堂,实现深度校企合作。

21

三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需求,实现线上线下课程的有机衔接。

四是适合于职业院校广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需求,符合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特征。

五是解构课程体系,选择重难点内容,以组成职业岗位能力的知识点、技术点、技能点等构成的“教学点”为单位进行建设。每个“教学点”既相对完整、能独立使用,又方便拆分、更新与再造。

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资源由微教材、视频课和资源包配套构成。其中,视频课和资源包必须提交,微教材可根据院校建设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建设与提交。

(1)微教材本项目中的微教材是指与“教学点”相对应、融合信息

技术,通过扫描纸质教材二维码链接相关资源,有效支持VR、AR、APP 软件等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的新形态教材。

(“教学点”:在职业岗位活动中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相对独立、不可拆分的最小职业岗位活动的教学单元。原则上一部“微教材”对应一个“元教学点”,即“一级教学点”;当“元教学点”过小时,可以组合成“二级教学点”进行建设。)

微教材具有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职业岗位22

能力教学特征,因此可满足项目培训教学需求。通过对体系化职业岗位能力“微教材”的组合,可以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求,满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态、动态、活页、立体化教材。

① 制作要求:需选择职业岗位能力内容进行编写,内容正确并规范,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要求,满足学习者学习习惯。形式上图文并茂,实施人性化、口语化、情节化编写;引入“二维码”进行各类媒体链接,以满足手机端阅读观看需求;支持视频课创作,支持混合式教学设计,支持独立阅读学习。教学时长以 2-4 课时左右为宜。排版格式、封面封底等需按模板要求编写。

② 报送形式:以 word 文件格式上传。(2)视频课本项目中的视频课是指在常规视频课中规定了创新形态

并将视频课与学习互动软件智能链接,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色,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创新型视频课。该类视频课以微教材线上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建设,在前期教学设计与助学载媒课件创作完毕后,拍摄课程视频,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学习过程(观看过程)中随机测试题目及学习结束测试题目。构建方式上,可以基于学习情景进行教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把工匠、大师引入课堂,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以多种角色授课者同时参与的授课形式。

23

① 制作要求:视频课应为单一有声视频文件,建议采用专题片的栏目化课程形式。要求采用专业录像、录音设备,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同时注意满足统一性、内容性、教学性、可视性、互动性、创新作课形式及便于更新再造的设计要求。视频需包括课程片头、课程片尾、课程片花、教师简介、主要内容提示字幕条、PPT 课件后期合成、相应数字媒体资源(动画、仿真等)、岗位大师等实践操作(可情景模拟)、课程小结、同期声字幕等(不超过 2 分钟的课程介绍,要求能够较充分地反映课程的主要内容概况)。每个视频播放时长为 5-25 分钟。视频压缩需采用 H.264 格式编码,动态码流最高码率不 超 过 3000Kbps 、最低码率不低于1024Kbps,采用 640×480(标清 4:3拍摄)或 1280×720(高清 16:9拍摄)的分辨率、且同一视频中两种分辨率及宽高比不得混用,采用 25帧/秒、逐行扫描。音频压缩需采用 H.264

格式编码,采样率为 48KHz,音频码流率为 128Kbps(恒定),需为双声道且作混音处理。

② 报送形式:视频需压缩成 mp4 格式、大小不超过800MB,并需提前制作与上传视频课缩略图(上传图片比例为 16:9,最小尺寸 220×124,图片格式为 jpg)。

(3)资源包本项目中的资源包,是指可以支持一次课教学的颗粒化

资源总合,包括“微教材资源包”(以微教材内容为依据24

建设)与“视频课资源包”(以视频课说稿为依据建设)。资源包的基本属性是助教资源,其基本单位是颗粒化的元课件。资源包内容与微教材、视频课有机融合,支持固定、移动终端的应用,适应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对学习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

① 制作要求:资源包中的资源需与微教材及视频课配套对应,包括以下几类:

a)教学设计说明: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应用范围、核心能力说明、混合式教学安排等信息。文件格式为doc 或 docx。

b)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围绕“教学点”,反映主要教学内容,并与微教材、视频课合理搭配。文件格式因课件资源类型而异,如文档类为 doc 或 docx、图形图像类为 jpg

或 png、音频类为mp3、视频类为mp4、动画类为mp4 或 swf、虚拟仿真类为 exe 或 swf、课件类为 ppt 或 pptx,等。

c)在线试题、作业:包括客观类、主观类试题,作业等。文件格式为 doc 或 docx。

d)在线辅导、答疑方案:文件格式为 doc 或 docx。e)在线教学管理方案:文件格式为 doc 或 docx。

② 报 送 形 式 : 资 源经命名后逐个 上传, 总 大 小 不 超 过25

800MB。 (4)评审指标

评选指标 评选要素

内容设计

内容相对稳定、完整、独立,满足教学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发展需求;精准对位职业岗位能力和企业需求,视频课双师授课效果好;视频课、资源包及微教材内容完整、颗粒化程度高,应用方便;过程性和结课性测试题数量充足,满足平台运行条件;微教材满足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能为学生就业、竞争上岗、线上线下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教学设计

注重教学设计,数字教学媒体运用准确,教学信息传递正确;视频课、资源包画面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视频课及资源包助学、助教能力显著;微教材支持学生线上自学、线下学习应用。

26

呈现设计

遵循教学媒体呈现规律,注重教学媒体呈现设计;视频课、资源包等数字教学媒体呈现与教师讲解、教学内容配合默契,采用富媒体强度微教材可视化程度高,满足学习者需求;视频课双师授课呈现科学、真实、符合教学需求;过程性测试题的呈现适时,结课性试题的呈现完整、内容丰富。

应用与创新

校本同步应用效果好,有效支持教学改革,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开放共享程度高,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信息技术运用得当,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创新,效果显著;视频课引入企业活动信息实时、准确,教学模式创新效果显著;微教材设计科学、规范,内容完整。

(三)作品资格审定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

加资格。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加资格。

27

(四)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品作者承担。

2.中等职业教育组(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项目)与高等教育组(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项目),每件作品可报负责人 1 名、参与人员若干。

3.其他项目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 3 人,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

三、参加办法(一)各项目参加活动办法1.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项目根据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由

已通过项目立项申报的单位直接参加全国活动(立项名单见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的通知文件)。

2.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项目根据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由已通过“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教师个人直接参加全国活动(立项名单见《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建设”项目立项院校名单的通知》,教电馆[2018]155号)。

3.其他各项目根据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由各地级市、省属单位、高等院校统一通过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上报送作品参加省级活动。(二)参加省级活动作品报送数量28

1.基础教育组基础教育组(含普通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以地级市为单位报送作品参加省级活动,每市原则上限报 180 件作品,其中课件 50 件、微课 50 件、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 30 件、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 20 件、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 20 件、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 10 件,在总量不超的情况下,各项目数量可做适量调整。省直属普通中小学校以学校为单位直接报送作品参加省级活动,每校限报 10 件作品。2.中等职业教育组中等职业教育组以地级市为单位报送作品参加省级活动,每市限报 35 件作品,其中课件 15 件、微课 10 件、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10 件。省直属中等职业学校以学校为单位直接报送作品参加省级活动,每校限报 5 件作品,其中课件 2 件、微课 2 件、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1 件。3.高等教育组各高等学校以学校为单位直接报送作品参加省级活动,每校限报 10 件作品,其中课件 4 件,微课 3 件、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3 件。4.凡参加过往届活动的作品不得参与本次活动,一经发现,取消资格。5.参赛作品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各级单位必须严格按报

送限额推荐,超出限制,不予评审。(三)各项目作品报送方式、时间1.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项目(限项目单位参加)通过“基

教资源部项目成果材料提交平台”(http://www.eduyun.cn)直接在线提交,具体内容及报送时间详见中央电化教育馆

29

下发的“关于提交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应用成果材料的通知”及“关于征集家园共育百所数字幼儿园项目优秀亲子活动案例的通知”文件。

2.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项目(限项目单位参加),参赛作品的提交方式及时间请参考中央电化教育馆下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建设’项目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

3. 参加省级活动各项目(1)报送方式:各地市以及省直属学校、高等院校报

送参加省级活动的作品,由参赛作者登录“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zy.gdedu.gov.cn/)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栏目进行网上报名,填报相关信息及上传作品,并对报送信息和作品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具体操作要求请参阅活动栏目中的“操作指南”(注:文件名一定不能有书名号)。

(2)报送时间:2019 年 5月 15日—6月 30日。(四)各地市(省直属单位)报送材料1.联系人信息表(附件 3):各地市(省直属单位)请于 5月 10日前将报送到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2.“优秀组织单位”推荐表(附件 4)和“先进个人”推荐表(附件 5),请各地市于 6月 30日前将单位盖章后的扫描件报送到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各地市、各省属学校、各高校限报 1 个。(注:“优秀组织单位”及“先进个人”须由各地市教育部门、省直属单位或高等院校统一

30

填报,否则不予评定。)

四、作品评选及交流展示1.奖项设置各参赛项目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根据各

单位活动组织情况确定“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2.我省将向中央电化教育馆推荐部分基础教育组的优秀作品参加 2019 年度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等职业教育(含省属中职)及高等院校作品需学校自行向全国组委会申报。

3.推荐参加全国现场交流展示活动名单于 2019 年 9月在“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公布。相关通知文件另发。

五、组织工作(一)组织领导1.“交流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技术

中心主办。2.“交流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

应用推广部,主要承担具体组织工作。3.“交流活动”重要信息和相关事宜将陆续在“广东教

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公布。31

(二)联系方式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联 系 人:杨明欢、黄桂芳、刘卉联系电话:020-84409852,020-84447423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件主题注明“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字样 )

32

附表 1作品登记表

(课件、微课、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名称请勿使用《》 学科 年级 作品

大小 MB

项目基础教育组

课件□微课□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课例□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课件□微课□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课例□

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组 课件□微课□

高等教育组 课件□微课□

作者信息

姓名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联系信息

姓名 手机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

作品特点

(包括作品简介、特色亮点等,300 字以内)

33

作品安装运行

说明

(安装运行所需环境,评审专用临时用户名、密码等,300 字以内)

共享说明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出版或在“交流活动”网站共享

□是 □否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推荐给“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zy.gdedu.gov.cn/)

□是 □否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

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盖章)年 月 日

34

附表 2作品登记表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名称请勿使用《》 学科 年级 作品

大小 MB

项目基础教育组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

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组 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高等教育组 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作者信息

姓名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联系信息

姓名 手机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教学环境设施

建设情况

(300 字以内)

35

课程建设情况

(300 字以内)

教学应用情况及教学

效果

(300 字以内)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

(300 字以内)

其他说明

(300 字以内,如评审专用临时账号密码等。)

共享说明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出版或在“交流活动”网站共享

□是 □否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推荐给“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zy.gdedu.gov.cn/)

□是 □否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

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6

3.

(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盖章)年 月 日

37

附表 3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联系人信息表(仅各地市、省属学校、高等学校组织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 联系人姓名 部门、职务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手机电子邮箱 @ QQ

2019 年 月 日

注:请于 5月 10日前将电子版报送到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38

附件 4

优秀组织单位推荐表(由市级或省属学校、高等学校组织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推荐单位 所属县

(市、区)

组织工作简 介

(2000 字以内)

工作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39

推荐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注:此表加盖公章后将扫描件发送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主题注明“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推荐表”。

附件 5

先进个人推荐表(由市级或省属学校、高等学校组织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电话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工作简历

主要事迹简 介

(2000 字以内)

40

工作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注:此表加盖公章后将扫描件发送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主题注明“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 2019 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先进个人推荐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