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4 14 1 〈賣柑者言〉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 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撲口鼻;視其 中,則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 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 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 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 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 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 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 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 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賣柑者言〉講義 2017-18 (謝向榮) 20180414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年4 月14 日 4 論之」即假託外事來說理,言在此而意在彼。林希逸《莊子口義》曰:「藉,借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1  

    〈賣柑者言〉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

    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撲口鼻;視其

    中,則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

    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

    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

    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

    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

    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

    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

    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

    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2  

    〈賣柑者言〉導讀

    【作者簡介】 劉基(1311-1375),字伯溫,浙江青田人(今浙江青田縣)。元統元年(1333年),二十三歲,中進士。歷任江西高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浙東元帥府都事

    等職,曾因厭亂而歸隱,於山林專事著述。至正二十年(1360 年),五十歲,隨朱元璋至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任其謀臣,輔助明朝開國,北伐中原,統一

    天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為誠意伯。洪武四年(1371 年)辭官,後因遭忌而被左丞相胡惟庸構陷,憂憤而卒,享年六十五歲,謚文成。 劉伯溫博通經、史,又精於天文、占卜、象緯之學,傳說著有《燒餅歌》一

    書,能知過去未來,幾為半個神仙。單論詩文,劉伯溫亦足為一代宗匠,《明史》

    譽之曰:「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之宗。」今傳劉伯溫著作,有

    《郁離子》、《覆瓿集》等,以及後人所編《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寫作背景】

    劉基為人清正,盡忠報國,《明史》謂其人曰:「慷慨有大節,論天下安危,

    義形於色。」惟元末社會貪污腐敗,千瘡百孔,亂局已定。他歷任江西高縣丞、

    江浙儒學副提舉、浙東元帥府都事等職,其間見盡官場黑暗醜陋、官員腐敗無能

    之一面,心灰意冷。教育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注釋〈賣

    柑者言〉之專家先生,論之甚詳,謹引述如下:

    劉基於至元二年(公元 1336),二十六歲,出仕,赴江西,任瑞州高安縣丞。初登仕途,品秩雖低,仍是壯志雄心,為民請命。發青田,經麗水、

    過南昌,至高安,沿途即景抒懷,賦詩甚多。「雞鳴發山驛,天黑路彌險。

    煙樹出猿聲,風枝落螢點。江秋氣轉炎,嶂濕雲難斂。佇立山雨來,客愁

    紛冉冉。」(《發安仁驛》)履新赴任,情調卻是沉鬱。無秋色朗麗,祇有

    秋雨霏霏,客愁冉冉。雖有高遠抱負,孤標節操;但遭黑暗政局,貪瀆官

    場。惟有砥礪名節,清廉正直。故曰︰「狹徑非我由,周行直如髮。」(《發

    龍游》)又曰︰「何當揚湛冽,盡洗貪濁腸。」(《鉛山龍泉》)實行《官箴》

    所云︰「治民奚先,字之以慈。有頑弗迪,警之以威。振惰獎勤,拯艱怠

    疲。疾病顛連,我扶我持。」奔赴探蹈,拯百姓於水火。

    五年縣丞,廉潔剛直,發奸擿伏,不畏強禦。時有新昌州血案,凶犯賄賂

    而得輕判。苦主上訴至瑞州路,知府派劉基重審;誅凶手,罷州官。朝廷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3  

    官員,官官相衛,「貪婪漁獵,殆無紀極」,劉基遂降職南昌。宦海洶湧,

    官場黑暗;雖秉公辦案,而遭誣構;讜直不阿,卻受排斥;遂有「寧知乖

    圓方,舉足輒傷趾」(《北上感懷》)之嘆。於是,投劾而去,辭官歸里。

    至正六年(公元 1346),黃河決堤,饑民塞道。「逾淮入大河,淒涼更難視。黃沙渺茫茫,白骨積荒藟。哀哉耕食場,盡作狐兔壘。」朝廷則屯糧

    自肥,「陳紅太倉米,豐年所儲偫。為民備乏困,朝廷豈私此?」官員貪

    墨顢頇,「賑恤付群吏,所務惟刻削。」(《過東昌有感》)「奈何簿書曹,

    暴慢蔑至理。」哀鴻遍野,盜賊蜂起,文武官員,徒知貪斂,坐視不理。

    「至今盜賊輩,嘯眾如蜂蟻。長戈耀白雪,健馬突封豕。豈惟橫山澤,已

    敢剽城市。」「牧民豈無人,司寇亦有氏。」「邦家祿食恩,豈為臣奉己。」

    劉基不在其位,雖心急如焚,祇有無奈,「愁心如汶水,蕩漾繞青徐。」

    (《過南望時守閘不待行》)「痛哭賈生狂,長歎漆室裡。何當天門開,清

    問逮下俚。」(以上詩句散見《北上感懷》)感到無能為力,於是重入官場,

    再展抱負。

    至正八年(公元 1348),劉基回杭州,任江浙儒學副提舉、行省考試官。論御史失職,為臺臣所阻,再投劾歸。當時,方國珍聚眾海上,掠郡縣,

    有司不能制。行省復辟為元帥府都事。基議「築城討賊,不誅無以懲後」。

    朝廷沉湎,不欲用事。左丞帖里帖木兒力主招安。方厚賂之,遂詔撫國珍,

    授之以官。復責劉基擅威福,羈管紹興。方遂愈橫,山寇蜂起。行省復辟

    劉基剿捕。惟執政受方國珍賄故,抑之而為總管府判,不與兵事。遂憤然

    去職,歸隱青田。 新昌州血案,凶犯賄賂而得輕判;黃河決堤,朝廷自肥而無視饑民;御史失職,

    臺臣坐視不理;方國珍作亂,權貴受賄而招撫。劉基經歷一次又一次失意後,對

    元末政壇徹底失望,於是歸隱青田,著書講學。其間,劉基撰作《郁離子》一書。

    書名「郁」字,取自《論語》「郁郁乎文哉」之意,指文采美盛之貌;「離」,則

    為《周易》八卦之一,其卦象為火、為日,故有光明之意,象徵文明。劉基托稱

    為「郁離子」,通過不同寓言,寄寓自己對文明盛世之嚮往。同時,又撰作〈賣

    柑者言〉,嘲諷朝廷腐敗無能,「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

    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以表達其憤懣不平之情。

    【題解】 本篇為寓言文體,選自《誠意伯文集》卷八,兼參《古文觀止》本。   「寓言」一詞,出自《莊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論之。」陸德明《經

    典釋文》注曰:「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見信。」「藉外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4  

    論之」即假託外事來說理,言在此而意在彼。林希逸《莊子口義》曰:「藉,借

    也。不出於己而出於他人口外,故曰藉外論之。」  文題「賣柑者言」,旨在借賣柑者所言,諷刺社會貪污腐化、弄虛作假之風

    氣,以及元末官員腐朽無能、欺世盜名、坐享富貴之弊害,繼而帶出「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的主題,託物言志,發人深省,大快人心。

    【文章結構】  段落 段意 主旨

    第一段 1. 杭州有賣柑者,其柑玉質而金色,價格雖高於市價十倍,仍然人人爭相搶購。

    2. 主角購得其一,卻發現內裡乾若敗絮。

    3. 主角責問賣柑者存心欺騙。

    巧設辯題。以柑子外

    表鮮美而質如敗絮,

    價錢反十倍於平常,

    詰責賣柑者之欺人,

    並引入主題。 

    第二段 1. 賣柑者以從未聞有不滿意者,曲辯欺人行為合理。

    2. 賣柑者以欺人為世道常習,反責主角大驚小怪。

    3. 賣柑者訴諸他惡,借文武百官同樣欺世盜名為例,以為自己辯護。

    4. 賣柑者嘲笑作者見小不見大。

    全文主旨。借賣柑者

    之言,譏諷世道騙子

    多不勝數,當朝文武

    百官亦無非欺世盜名

    之輩,藉以嘲笑作者

    見小不見大。賣柑者

    之辯解,實屬詭辯,

    似 是 而 非 。 如 此 歪

    理,竟能如此理直氣

    壯地宣言,讀來益添

    荒謬,正正凸顯世道

    之可笑。 第三段 1. 主角默然退下,反思賣柑者所言,感覺滑

    稽可笑,但又不無道理。

    2. 以反問收結,引起讀者反思。

    總結討論。賣柑者之

    言,狡黠好辯,雖不

    合於常道,卻合乎世

    情。作者默無以應,

    退思其言,以賣柑者

    類 似 東 方 朔 滑 稽 之

    流,寄寓諷諭之旨。

    全文以反問收結,發

    人深省。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5  

    【學習重點】

    1. 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初步認識元末明初的興衰發展,增長歷史知識。

    2. 認識劉基的生平事蹟,以知人論世,體悟知識分子關懷國事,批判社會的用心。

    3. 通讀篇章文意,辨識其字形字音,加強閱讀古文之能力。

    4. 認識「寓言」的特點,賞握通過敘述故事來說理的寫作手法,從而令抽象道理變得具體明白、深入淺出,加強寫作能力。

    5. 重溫本篇所見修辭,特別是比喻、排比、映襯、對比、反問、借代等,並嘗試自行造句,提升語文表達能力。

    6. 指出本篇所見成語、格言與典故,背誦全文或其中佳句,藉以豐富個人涵養。

    7. 通讀文意,反省個人思想與行為,力求表裏一致,知行合一。培養崇尚名實相副,有為有守的高尚人品。

    8. 舉一反三,綜合比較古今思想與文化之異同,鞏固通識及思辨能力。

    9. 閱讀延伸篇章,並加以比較,訓練多角度思考,以及觸類旁通的能力。

    10. 明白一件事情並非只有一種看法,訓練逆向思維,提升思辨能力。

    11. 闡明詭辯之特徵與其問題,指出習非成是、訴諸他惡等態度,並不可取。

    【互動教學】

    1. 從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經典故事引入,簡介寓言的文學特色,並請同學分享自己聽過的寓言故事,互動討論。

    2. 以日常品嚐水果的話題引入,引起學習興趣。亦可鼓勵同學去市場,試著挑出鮮甜多汁或乾澀無味的柑橘,並就其特色,加以記錄歸類。

    3. 近年流行因網上購物而起之詐騙事件,時有所聞,教師或可引例說明,並請學生分享個人經驗與感受。

    4. 以時事新聞為例,邀請同學分享他們的看法,指出凡事均存在正反不同意見,且往往各有其合理與不合理之處,教導同學要多角度思考,處事不應偏頗。

    5. 以社會上著名的「公關災難」事件作引入,說明宣傳策略與對外形象之重要,引起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之印象。

    6. 講解詞義時,斟酌輔以古文字形為據,亦可加強學生印象,提升學習興趣。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6  

    7. 借文中果販售賣劣柑卻大行其市為例,說明消費者往往有羊群心理,容易受大眾反應影響。教師可以坊間傳銷或拍賣實例,說明口才與形象包裝之重要;

    甚或設計模擬拍賣遊戲,讓學生嘗試宣傳某類物品,自行構思要如何吸引大

    眾,寓學習於娛樂,並訓練其創意思維。

    8. 故事中,果販狡辯成功,主角受騙卻無法追討賠償。應怪主角愚蠢?抑或欣賞果販聰明?不妨引導同學們分享看法,從而訓練其逆向思維,並作品德輔

    導。

    9. 列舉現實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事例,並加以論述。提醒學生在注意打扮,關注外表的同時,更應增長知識,培養內涵。沽名釣譽、虛有其表之

    徒,毫無建樹,平白浪費社會資源,徒惹人厭。

    10. 以「外在美較內在美重要」或其他相類題目,進行辯論,將文本導讀與說話訓練相互結合。

    11. 請同學模仿本文作意,練習以說故事的方式來闡述道理,將文本導讀與作文訓練相互結合。

    12. 本課以對話來鋪陳故事,可由學生分別扮演作者與賣柑者兩個角色,將本課對話改成廣東話口語,直接搬演,或加以改編,發揮創意。

    【文本導讀】

    杭 1 有賣果者,善藏柑 2,涉 3 寒暑不潰 4,出之燁然 5,玉質而

    金色 6;置於市,賈 7 十倍,人爭鬻 8 之。予 9 貿 10 得其一,剖之,如

    有烟撲口鼻;視其中,則乾若敗絮 11。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 1 2

    於人者,將以實 13 籩豆 1 4,奉祭祀、供賓客乎?將 15 衒 16 外以惑愚

    瞽 17 也?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 1 8 是以食 1 9 吾軀。吾售之,

    人取之,未嘗有言 2 0,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

    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 21、坐皋比 2 2 者,洸洸 23 乎干城

    之具 24 也,果能授孫、吳之略 25 耶?峨大冠 26、拖長紳 27 者,昂昂28 乎廟堂之器 29 也,果能建伊、皋之業 30 耶?盜起而不知禦 3 1,民困

    而不知救,吏姦 32 而不知禁,法斁 33 而不知理,坐糜 34 廩粟 35 而不

    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 3 6 而飫肥鮮 3 7 者,孰 3 8 不巍巍39 乎可畏,赫赫 40 乎可象 41 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

    哉?今子是之不察 4 2,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 43 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 44 滑稽 45 之流。豈其

    憤世疾邪 46 者耶?而托 47 於柑以諷耶?

  • 文言

    劉基

     

    註釋

    1.

    2.

    3.

    4.

    5.

    6.

    7.

    8.

    言經典閱讀與賞

    基〈賣柑者言

    杭:指杭州

    柑:果名

    涉:經歷。

    潰【○粵 ku

    燁然:色澤

    「燁燁震電

    『爗爗震電

    四庫全書》

    蓋避清聖祖

    玉質而金色

    賈十倍,人

    賈【○粵 ga

    鬻【○粵 juk解為「買」

    裁《說文解

    作『粥』者

    鼎而足部中

    指熬粥所用

    烹煮、烹飪

    「鬻」本指

    鬻字作此,

    是『𧸇』、『

    《說文.貝

    衒【○粵 jyn也。从行,

    賣,故有

    案:《說文

    ○漢   mài】,《「 (𧷓)

    為炫耀,「

    變,「𧸇」隸

    賞析(十四)

    〉賞析

    州,今浙江

    ,形似橘而

    ui2 繪;○漢  

    澤光鮮貌。燁

    電。」字又

    電。』」形容

    》本《誠意伯

    祖玄燁(康

    色:《古文觀

    人爭鬻之。

    aa3 價;○漢  

    k9 育;○漢   y」。鬻【○粵 解字注》則曰

    者,俗字也

    中空。篆文

    用之炊具,

    飪相關。後

    指「粥」,惟

    ,『𧸇』之假

    鬻』為古今

    貝部》曰:「

    n6 今作「炫,从言。衒

    「賣弄」、「

    文》另有「

    《說文.出部

    」與「買」

    (𧷓)」

    隸定作「𧶠

    :論說有法

    江省杭州市。

    而略大。

    kuì】:腐爛

    燁【○粵 jip9作「爗」,《

    容火光、電

    伯文集》作

    康熙)諱改矣

    觀止》本此

    予貿得其一

    jià】:通「

    yù】:「粥」zuk1 粥;○

    曰:「 (鬻

    。」「䰜」,

    文從䰜、從米

    左右弓形或

    後省去炊具

    惟《說文解

    假借也。」「

    今字矣。」知

    「 (𧸇),

    炫」;○漢   xu衒,𧗳或从玄

    炫耀」之意

    (𧷓)」字

    部》曰:「

    」相對,以

    為賣物,意

    𧶠」,「𧷓」則

    7

    爛。

    9 業;○漢   y《說文》:「爗

    電光,引伸作

    作「煜」,《摛

    矣。

    此句後作「剖

    一,剖之,

    「價」。

    之本字,假

    ○漢   zhōu,今鬻),䭈也。

    同「鬲」【

    米會意。從

    或象裊裊上

    「鬲」形,

    解字注》又注

    𧸇」下又注

    知「鬻」、「𧸇

    衒也。從貝

    uàn】,《說文玄。」「 (

    意。

    字,與「

    (𧷓),出

    以物換錢義

    意義不盡相

    則隸作「賣

    yè】,《詩經爗,盛也。

    作明亮、鮮

    摛藻堂四庫

    剖其中,乾

    如有煙撲口

    假借為「𧸇

    今讀 yù】,从䰜米,會

    【○粵 gaak8 隔從米,表示熬

    上升之炊煙

    漸成俗字

    注「鬻」曰

    注云:「《玉篇

    𧸇」相通。𧸇

    貝,𡍬聲。𡍬

    文》本作「𧗳

    (𧸇)」為「

    (𧸇)」形相

    出物貨也。從

    ,即「買賣

    相同,讀音亦

    賣」,二者形

    2

    .小雅.十

    从火,曅聲

    鮮明之意。「

    庫全書薈要》

    乾若敗絮」,

    口鼻;視其

    (𧶠)」,此

    《說文》視

    會意。之六切

    隔;○漢   gé】熬粥所需之

    ,合為「䰜

    「粥」。

    曰:「一音余

    篇》云:『𧸇

    𧸇【○粵 juk9𡍬,古文睦

    𧗳」,釋曰

    「衒(炫)」

    相似。𧷓【

    從出,从買

    賣」之「賣

    亦異。惟古

    似,今皆寫

    謝向榮

    2018 年 4 月

    十日之交》曰

    聲。《詩》曰

    「燁」字《欽

    》本作「煥

    無「置于市

    其中,則」語

    此處反文為訓

    視為形聲,段

    切。……『鬻

    】,炊具,形

    之食材;從鬲

    䰜」形,表示

    余六切。是以

    𧸇或作粥鬻

    9 育;○漢   yù睦,讀若育

    :「𧗳,行且

    義,邊走邊

    【○粵 maai6買。(莫邂切

    」。「 (𧸇

    古文字形經過

    寫作「賣」形

    榮編著 14 日

    曰:

    曰:

    欽定

    煥」,

    市,

    語。

    訓,

    段玉

    鬻』

    形像

    鬲,

    示與

    以𧸇

    。』

    ù】,。」

    且賣

    邊叫

    邁;

    切)」

    𧸇)」

    過隸

    形,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8  

    混而不分。《說文解字注》注「𧸇」字曰:「『𧸇』、『鬻』為古今字矣。按:『𧸇』

    隸變作『𧶠』,易與『賣(𧷓)』相混。」

    9. 予【○粵 jy4 漁;○漢   yú】:同「余」,我。《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誠意伯文集》正作「余」。

    10. 貿:《說文》:「貿,易財也。」本指財貨交易,此解作「買」。

    11. 敗絮:破爛的棉絮。

    12. 市:《說文》:「市,買賣所之也。」本指交易買賣之市場,此引申指「賣」義。

    13. 實:裝滿。

    14. 籩豆:籩【○粵 bin1 邊;○漢   biān】,盛果物之竹器;豆,盛酒肉之木碗。兩者皆為古代宴會或祭祀時所用器皿,引申而有祭祀之意。《論語.泰伯》曰:「籩

    豆之事,則有司存。」

    15. 將【○粵 dzoeng1 張;○漢   jiāng】:連詞,抑或。

    16. 衒【○粵 jyn6 炫;○漢   xuàn】:同「炫」,誇耀。《說文》本作「𧗳」,釋曰:「𧗳,行且賣也。从行,从言。衒,𧗳或从玄。」

    17. 愚瞽:形容愚昧之人。愚,傻子。《說文》:「愚,戇也。」瞽【○粵 gu2 古;○漢  gǔ】,瞎子。《尚書.堯典》「瞽子」孔安國《傳》曰:「無目曰瞽。」

    18. 賴:依賴,靠。《古文觀止》本「賴」前多一「業」字。

    19. 食【○粵 dzi6 飼;○漢 sì】:動詞使動語法,解為供養、養活,傳統慣讀去聲。案:傳統「食」字入去兩讀,往往有辨義作用。孫玉文〈論「食」的音變構

    詞〉(《古漢語研究》1999 年第 4 期)詳考古籍中「食」字入去兩讀之情況,總結曰:「由古注家給古書正文及注中相鄰出現的『食』字的音注與不注,以

    及注甲音還是注乙音,可知『食』讀入聲義為:(1)吃,(2)食物;讀去聲義為:(1)供養,給……吃,(2)飯。」

    20. 未嘗有言:不曾受過譴責怪罪。有言,古代習語,屢見於《周易》,如〈需〉九二、〈訟〉初六「小有言」、〈明夷〉初九「主人有言」、〈困〉卦辭「有言

    不信」、〈震〉上六「婚媾有言」、〈漸〉初六「小子厲,有言」等。舊解多解

    「言」作言論,惟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曰:「『言』皆讀為『愆』。言、䇂

    古當同字,《說文》:『䇂,辠也,讀若愆。』……『有愆』亦謂『有過』。又

    或作『遣』……即『譴』字。……《易》凡言『有言』,讀為『有愆』,揆諸

  • 文言

    劉基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參

    言經典閱讀與賞

    基〈賣柑者言

    辭義,無不

    「有言」一

    虎符:虎形

    皋比:虎皮

    比【○粵 pei蒙皋比而先

    洸洸:威武

    曰:「洸洸

    《說文解字

    洸,武貌。

    干城之具:

    兩者皆為防

    赳武夫,公

    孫、吳之略

    吳起,衛人

    名軍事家。

    峨大冠:峨

    「峨,高也

    夫,皆尚褒

    拖長紳:紳

    「紳,大帶

    「以帶束腰

    《禮記.玉

    要求甚嚴

    昂昂︰超群

    萊。」張銑

    王逸注曰:

    廟堂之器

    處大山嵁岩

    「居廟堂之

                        參秦倞:〈《周

    輯(上海:上

    賞析(十四)

    〉賞析

    不允洽。」

    一語,不少

    形兵符,古

    皮,喻指將軍

    i4 皮;○漢 p先犯之。」

    武貌。《詩經

    洸,武貌。

    字注》曰:「

    。』此引伸

    :干【○粵   go防衛之具,

    公侯干城。

    略:孫,孫武

    人,通曉兵

    峨,形容高

    也。」大冠

    褒衣博帶,

    紳【○粵   san1帶也。」《

    腰,垂其餘

    玉藻》:「

    ,故大帶、

    群、高潔貌

    注曰︰「昂

    :「昂昂,志

    ︰廟堂,宗

    岩之下,而

    之高,則憂

                        周易》之「有

    上海古籍出版

    :論說有法

    考睡虎地秦

    少學者亦謂

    古代領兵者之

    軍之座席。

    pí】,通「杜預注云

    經.大雅.

    」洸【○粵   g「洸,水涌光

    假借之義。

    on1 杆;○漢喻指捍衛國

    武,齊人,

    兵法,統領魏

    高貌,此轉品

    冠,高冠也

    大冠高履

    身;○漢 shē論語.衛靈

    餘以為飾,謂

    紳長制士三

    長紳多代指

    。《文選》引

    昂昂,出羣貌

    志行高也。

    宗廟和朝堂

    而萬乘之君

    憂其民。」

            有言」與出土文

    版社,2011 年

    9

    秦簡《日書

    「言」當讀

    之憑據。

    皋【○粵 gou皮」。《左

    :「皋比,

    江漢》:

    gwong1 光光也。……

    。」《古文

    ○ gān】,甲國家之將才

    著《孫子兵

    魏兵,屢拒

    品作動詞用

    。顏之推《

    ,出則車輿

    ēn】,古代士靈公》曰︰

    謂之紳。」

    三尺,有司

    指達官貴人

    引袁宏〈三

    貌。」《楚辭

    堂,喻指朝

    君憂慄乎廟

    」廟堂之器

    文獻中的占辭

    12 月),頁 2

    書》甲種、新

    讀「愆」,謹

    u1 高;○漢左傳.莊公十

    虎皮。」

    「江漢湯湯

    ;○漢 guāng…〈大雅〉:

    文觀止》本作

    甲骨文作

    才。《詩經

    兵法》,助吳

    拒秦、韓。二

    用,指高戴著

    《顏氏家訓

    輿,入則扶侍

    士大夫用作

    「子張書諸

    紳,特指腰

    司二尺有五寸

    人。

    三國名臣序贊

    .卜居》:「寧

    朝廷。《莊子

    廟堂之上。

    器,喻指朝

    辭「愆」〉,《出

    270-287。 

    2

    新蔡楚簡所

    謹備一說1。

    gāo】,俗字十年》:「

    ,武夫洸洸

    g】,本指水『武夫洸洸

    作「恍恍」

    形,象盾牌

    .周南.兔

    吳王夫差攻

    二人均為春

    著。《廣雅

    .涉務》曰

    侍。」

    作裝飾的腰帶

    諸紳。」邢

    腰帶繫結後

    寸。」古禮

    贊〉:「昂昂

    寧昂昂若千

    子.在宥》

    」范仲淹〈

    朝中具治國

    出土文獻與古

    謝向榮

    2018 年 4 月

    所載繇辭,亦

    字又作「皐

    「自雩門竊出

    洸。」毛《傳

    水波湧動生光

    洸。』毛曰:

    牌;城,城郭

    兔罝》曰:

    攻楚入郢。吳

    春秋戰國時期

    雅.釋詁四》

    曰︰「梁世士

    帶。《說文

    邢昺《疏》曰

    後之下垂部分

    禮對腰帶之長

    昂子敬,拔跡

    千里之駒乎

    》:「故賢者

    〈岳陽樓記

    國之才者。

    古文字研究》

    榮編著 14 日

    亦載

    」。

    出,

    傳》

    光,

    『洸

    郭。

    「赳

    吳,

    期著

    》:

    士大

    》:

    曰:

    分。

    長度

    跡草

    ?」

    者伏

    記〉:

    第 4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10  

    30. 伊、皋之業:伊,伊尹,相傳為商湯賢相。皋【○粵 gou1 高;○漢 gāo】,皋陶【○粵 jiu4 堯;○漢 yáo】,相傳為舜時刑官。古籍中經常並稱,喻指良相賢臣。《後漢書.班固傳》:「將軍宜詳唐殷之舉,察伊皋之薦。」李賢注曰:

    「堯舉皋陶,湯舉伊尹。」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伊皋運元化,衞霍輸

    筋力。」王琦注曰︰「伊尹、皋陶,以喻美宰臣。」伊皋之業,指賢相之功。

    31. 禦:抵禦。《古文觀止》本作「御」。

    32. 姦:姦衺,今俗作「奸邪」。姦,《古文觀止》本正作「奸」。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姦,厶也;『厶』下曰:『姦衺也。』二篆爲轉注,引申

    爲凡姦宄之偁。俗作『姧』,其後竟用『奸』字。」

    33. 斁【○粵 dou3 道;○漢 dù】:此指敗壞。《說文》:「斁,解也。从攴,睪聲。《詩》云:『服之無斁。』斁,猒也;一曰終也。」「斁」本義為解除、厭

    止,引申而有敗壞之意。《尚書.洪範》:「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

    倫攸斁。」孔《傳》曰:「斁,敗也。」

    34. 坐糜:坐【○粵 dzo6 座;○漢 zuò】,副詞,徒然。白居易〈反白頭吟〉:「胡為坐自苦,吞悲仍撫膺。」糜【○粵 mei4 眉;○漢 mí】,本義為稀飯,《釋名.釋飲食》:「糜,煮米使糜爛也。」糜爛,引申又有毀壞、浪費之意,與「靡」

    相通。《禮記.少儀》「國家靡敝」,孔穎達疏云:「靡為糜,謂財物糜散

    凋敝,古字通用。」《古文觀止》本作「縻」。坐糜,指白白浪費。

    35. 廩粟:廩【○粵 lam5 凜;○漢 lǐn】,糧倉。本字作「㐭」,甲骨文作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㐭,象露天的榖堆之形。今天的北方農人在麥場上,

    作一圓形的低土台,上堆麥稈麥殼,頂上作一亭蓋形,塗以泥土,謂之『花

    籃子』,與此相似。㐭是積穀所在之處,即後世倉廩之廩。」「㐭」本為堆

    積穀米之露天場所,後加「广」表示房屋,「禾」表示禾稻穀米,即成「廩」

    形。《說文》:「㐭,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

    回,象屋形,中有戶牖。……廩,㐭或从广从禾。」粟,小米。廩粟,指國

    庫的糧食。

    36. 醇醴:香醇的甜酒。醇【○粵 soen4 純;○漢 chún】,《漢書.曹參傳》:「參輒飮以醇酒。」顏師古注曰:「醇酒不澆,謂厚酒也。」醴【○粵 lai5 禮;○漢 lǐ】,《玉篇》:「醴,甜酒也。」

    37. 飫肥鮮:飫【○粵 jy3 淤;○漢 yù】,飽食。《廣雅》:「飫,飽也,厭也。」肥鮮,肥嫩鮮美之魚或肉類。《北史.裴俠傳》:「肥鮮不食,丁庸不取。」

    38. 孰【○粵 suk9 熟;○漢 shú】:代詞,誰,指代哪個人或哪些人。《爾雅.釋訓》:「孰,誰也。」

  • 文言

    劉基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譯文

    依然

    平常

    檢視

    人的

    漂亮

    賣柑

    言經典閱讀與賞

    基〈賣柑者言

    巍巍【○粵 之有天下也

    赫赫【○粵 h赫師尹,民

    可象︰值得

    為物象;有

    十一年》曰

    可畏,赫赫

    子是之不察

    察」的賓語

    象。

    默然:靜默

    東方生:即

    善以滑稽言

    滑稽【○粵 g稽多辯。」

    若是,説是

    ○漢 huá】,里子滑稽多

    憤世疾邪︰

    取其憤世疾

    托:同「託

    杭州有個

    然光亮新鮮

    常要高十倍

    視柑子內部

    的柑,是要拿

    亮的外觀來

    賣柑的人

    柑,別人買它

    賞析(十四)

    〉賞析

    ngai4 危;也而不與焉

    haak7 黑;民具爾瞻。

    得效法。象

    有象則可見

    曰︰「有威

    赫乎可象」之

    察:子,代

    語;此為賓

    默無言。《古

    即東方朔,字

    言辭作諷諫

    gwat7 kai1」司馬貞《

    是若非,言能

    古音則讀作

    多智。」《索

    猶憤世疾俗

    疾邪而作之。

    託」,假借。《

    個賣水果的人

    鮮,質地如碧

    倍,人們仍爭

    部,乾枯得像

    拿來盛在器

    來迷惑那些愚

    人笑著回答:

    它,不曾聽

    :論說有法

    ○漢 wēi】︰焉。」何晏

    ○漢 hè】︰顯」

    象,甲骨文作

    ,可見則可

    威而可畏謂之

    之「可畏」

    代詞,指買柑

    賓語前置句式

    古文觀止》

    字曼倩,西

    諫。《漢書》

    骨溪;○漢

    索隱》曰

    能亂異同也

    作「骨」【○粵

    索隱》曰:

    俗。韓愈《雜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

    人,很會保藏

    碧玉般潤澤

    爭相購買。我

    像破棉絮那樣

    器皿裏,用以

    愚鈍盲目的

    :「我做這種

    聽到有甚麼意

    11

    高大貌。《

    《集解》曰

    顯赫盛大貌

    作 ,金

    可從,故又有

    之威,有儀

    、「可象」,

    柑者,即文

    式,「是不察

    本作「默默

    西漢平原厭次

    》謂其「時

    gǔ jī】︰詼︰「滑,亂

    。」「滑」有兩

    ○粵 gwat7;○「滑,音『

    雜說三》曰

    止》本作「

    本正作「託

    藏柑子,經

    ,顏色則如

    我買到一個

    那樣。我感到

    以供奉祭祀

    的人呢?實在

    種買賣已經

    意見,怎麼

    《論語.泰伯

    曰︰「巍巍

    貌。《詩經.

    金文作

    有效法、仿

    儀而可象謂之

    可以合觀

    文中主角。是

    察」猶「不

    默」。

    次(今山東

    時觀察顏色

    詼諧善辯。《

    亂也;稽,同

    兩讀,今人

    ○漢 gǔ】。《史骨』。」

    ︰「怪神之事

    忿世嫉邪」

    託」。《說文》

    經歷嚴寒和酷

    如黃金般燦爛

    ,剖開來,好

    到奇怪而責問

    祀,或是招待

    在太過分了

    經很多年了

    麼只有先生您

    2

    伯》曰︰「

    ,高大之稱

    小雅.節南

    ,本義為

    仿效之意。《

    之儀。」與

    ,大抵形容

    是,代詞,

    不察是」,指

    省惠民縣)

    ,直言切諫

    史記.滑稽

    同也。言辨

    一般讀「猾

    史記.樗里

    事,孔子之徒

    》:「託,寄也

    酷暑也不會

    爛。擺在市

    好像有股煙

    問那果販說

    待賓客呢?

    了!這樣欺騙

    ,我靠這來

    您不滿意呢

    謝向榮

    2018 年 4 月

    「巍巍乎!舜

    稱。」

    南山》曰︰

    為大象,引申

    《左傳.襄公

    與本文「巍巍

    容威儀之貌也

    指代後文

    指不察考這種

    )人。性詼諧

    諫」。

    稽列傳》︰

    辨捷之人,言

    猾」【○粵 waa里子列傳》:

    徒不言,余

    也。」

    會潰爛,拿出

    市場上,叫價

    煙味嗆入口鼻

    說:「你所賣

    ?還是只不過

    騙客人啊!

    來養活自己

    呢?世上欺詐

    榮編著 14 日

    舜禹

    「赫

    申而

    公三

    巍乎

    也。

    「不

    種現

    諧,

    「滑

    言非

    at9;「樗

    余將特

    出來

    價比

    鼻;

    賣給

    過用

    。我

    詐的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12  

    人不少,難道就只有我一個嗎?只是先生您未曾細想罷了。如今那些佩掛著兵符,

    坐在虎皮座褥上的人,樣子威武,就像是捍衛城池的大將,但他們真有孫武、吳

    起那樣的謀略嗎?那些戴著高大官帽,拖著長長腰帶的人,氣宇軒昂,就像是治

    理朝廷的能臣,可他們又真有伊尹、皋陶那樣的建樹嗎?盜賊四起卻不知防禦,

    人民困苦卻不知救助,官吏奸邪卻不知禁止,法紀敗壞卻不知整飭,平白虛耗國

    庫米糧而不知羞恥!你看那些坐在高堂、騎著大馬、醉飲美酒、飽嚐佳餚的人,

    有哪位不是一副崇高得令人生畏、顯赫得令人傾慕的樣子呢?又何嘗不是外表如

    金如玉,內裏卻如破舊棉絮那樣呢?現在這些你都不去查究,卻來追究我的柑

    子!」

    我靜默不語,無法回應。離開後再反思這果販的話,感覺他有點像東方朔那

    類滑稽人物。難道他是憤世嫉俗、憎恨奸邪的人,所以才借柑子來諷世嗎?

    【賞析】

    本文由「欺」字引發議論,藉賣柑者之言,寄託論政之意,借題發揮,以小

    喻大。全文分為三段:首段為引言,記述主角從杭州某果販處以高價購得一個柑

    子,其外表鮮美,內裏卻如敗絮,故責問賣柑者之欺人,從而引入主題。次段為

    全文主旨,借賣柑者之言,譏諷世道騙子多不勝數,且歷數當朝文武百官,無非

    亦欺世盜名之輩,藉以嘲笑作者見小不見大,見樹不見林。賣柑者之辯解,實屬

    詭辯,似是而非。如此歪理,竟能如此理直氣壯地宣言,讀來益添荒謬,正正凸

    顯世道之可笑。末段為總結,寫主角默無以應,退思其言,再藉指其類似東方朔

    滑稽之流,點出諷諭之旨。賣柑者所言,狡黠好辯,雖不合於常理,卻合乎世情。

    全文以曲筆設喻,以反問收結,在虛實之中,正言若反,發人深省,引起共鳴。  

    全文以「柑」為喻,小中見大,層層類比,夾敘夾議;一問一答,反詰申說,

    對比鮮明;語言簡練,駢散兼用,描寫鮮活。首段寫柑之「內涵」與「外表」的

    對比;次段寫文臣武將的對比,其中以「實筆」摹寫文武諸臣的外表,復以「虛

    筆」分析其內在能力,一虛一實,又各自形成對比。相對文武百官「欺世」的醜

    態,賣柑者貨不對辦的「欺人」行為,便相對顯得渺小,根本不值一提。這固然

    屬於詭辯,但卻也是「現實」的具體描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柑」,何

    嘗不是當時腐敗朝政、官場現狀的寫照?文末謂主角「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

    正是作者不以「言對」,而以「情應」的慨嘆;又謂賣柑者「類東方生滑稽之流。

    豈其憤世疾邪者」,借東方朔之類以滑稽聞名的「憤世疾邪」者為喻,揭示作者

    欲藉此文以「憤世疾邪」之意。 

    賣柑者所言,固有一定道理。如果社會各界充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

    徒,學生不像學生,教師不像教師,人人空有外在身份、徒具虛名,而缺少內涵、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13  

    未盡本份,天下勢必大亂。不過,細心想來,即使再理直氣壯地控訴他人之惡,

    其實亦不能證明自己所為合理,更不代表自己正義。官員未盡本份,不察民情,

    自然不對;惟果販弄虛作假,欺騙顧客,難道就並非錯事?以訴諸他惡來強辭詭

    辯,五十步笑百步,只爭一時意氣,不但滑稽,亦屬無謂。作為消費者,遇到貨

    不對辦之事,應該像文中主角那樣討回公道,維護權益,還是像文中其他民眾那

    樣,自欺欺人,麻木渡日呢?相信大家心中早有答案。 【匯評】 清.吳楚材、吳調侯(生卒年不詳)《古文觀止》卷十二曰: 

    青田此言,為世人盜名者發,而借賣柑影喻。滿腔憤世之心,而以痛哭流

    涕出之。士之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者,聞賣柑之言,亦可以少愧矣。

     清.過珙(生卒年不詳)《古文評注》卷十曰: 

    以小題發大議論,劉學士蓋有慨於縉紳先生無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故

    設為賣柑之訴,以抒寫其意。玩其文識見俊卓,調度閑雅,且渾厚沉深,

    不露骨,不傷痕,可垂不朽業,官者宜寫一通置座側。

    【延伸閱讀】

    劉基《郁離子.捕鼠》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其雞亦

    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

    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

    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劉基《郁離子.詬食》

    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僕,至壞器投匕箸,無空日。館人厭之,忍弗

    言。將行,贈之以狗,曰:「是能逐禽,不腆以贈子。」行二十里而食,食而召

    狗與之食。狗嗥而後食,且食而且嗥。主人詬於上,而狗嗥於下,每食必如之。

    一日,其僕失笑,然後覺。郁離子曰:「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又曰:「飲

    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矣。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14  

    劉基《郁離子.郤惡奔秦》

    秦、楚交惡,楚左尹郤惡奔秦,極言楚國之非,秦王喜,欲以為五大夫。陳

    軫曰:「臣之里有出妻而再嫁者,日與其後夫言前夫之非,意甚相得也。一日,

    又失愛於其後夫,而嫁於郭南之寓人,又言其後夫如昔者。其人為後夫言之,後

    夫笑曰:『是所以語子者,猶前日之語我也。』今左尹自楚來,而極言楚國之非,

    若他日又得罪於王而之他國,則將稱其所以訾楚者訾王矣。」秦王由是不用郤惡。

    【參考資料】

    (一)學術論著

    1. 吳士余導讀,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賞析集成(明清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頁 12-18。

    2. 呂薇芬譯,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名家精譯古文觀止》(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 540-541。

    3. 杜祖貽、劉殿爵主編:《中國文學古典精華:文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年),頁 556-560。

    4. 秦嶺梅導讀,陳振鵬、章培恒主編:《古文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 年新一版),頁 1238-1540。

    5. 張國浩等:《古文觀止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頁 456-457。 6. 陳文新、魯小俊編著:《休閑古文鑒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

    頁 628-631。 7. 陳耀南選注:《中學生文學精讀.古文》(香港:三聯書店,1994 年),頁

    194-196。 8. 陳耀南:《古文今讀(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 年),頁

    213-218。 9. 黃坤堯導讀及譯注:《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古文觀止》(香港:中華書局,

    2014 年),頁 356-361。 10. 黃坤堯:《古文觀止精讀》(香港:中華書局,2015 年),頁 257-262。 11. 楊義主編:《中國文史經典講堂.明清小品選評》(香港:三聯書店,2006

    年),頁 12-15。 12. 劉國盈導讀,關永禮主編:《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鑒賞辭典》(上海: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年),頁 775-779。 13. 謝冰瑩等:《新譯古文觀止》(臺北:三民書局,2012 年增訂五版),頁 908-911。

  • 文言經典閱讀與賞析(十四):論說有法  謝向榮編著 劉基〈賣柑者言〉賞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

    15  

    (二)網上資源

    1. 香港教育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2016 年 6 月):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secondary-edu/lang/reciting-mp3.html

    2.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拙作「古文解惑」專欄(原載《文匯報.教育版》):

    〈劉基《賣柑者言》導讀──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2016 年 10 月 21 日 〈劉基《賣柑者言》導讀──憤世疾邪 託柑以諷〉,2016 年 11 月 4 日 〈劉基《郁離子》選讀──事無完美 權衡取捨〉,2016 年 11 月 18 日 〈劉基《郁離子》選讀──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2016 年 12 月 2 日 http://www.ny.edu.hk/web/ancient_n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