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

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 29 次會議

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紀錄

一 時間101 年 10 月 25 日(星期四)14 時 0分整

二 地點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第四會議室

三 主席盧主任委員維屏

陳副局長存聰 (預審主席)

四 出席委員(詳如簽到附冊) 記錄

五 列席單位(詳如簽到附冊)

六 審議案(聯席案)

第一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龍中段 133141142142-1

143地號等5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

審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後准予

核發本案容積移入量(1143659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

發事項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授權幹事會確認

後由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

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地下停車位數量眾多考量汽機車使用安全性請另設置

一寬度 2米以上之機車出入專用車道

(二) 本案陽台欄杆外側設置隔柵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及

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有關地下連續壁地質改良基樁等雜項工作物先行施作乙節請

申請單位依規定提供切結書相關文件後同意先行核發該部分核

備函

(四) 本案提供社區使用之公益設施(鄰里會議中心及社區圖書館空間)

承諾開放供公眾使用請切結並載明於公寓大廈管理規約及銷售

契約確保供公眾使用權利

(五)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及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4條規定辦

理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涂聰明

羅椉元

靳錫嫚

涂哲豪

葉怡嘉

楊雅惠

3

(八) 開放間首重結構安全本案且請確實依委員意見檢討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地下室之無梁版若考慮以較寬之扁梁抵抗地震水平力則鋼筋可

盡量配設於鋼柱兩旁應較容易施工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二) 上次審查意見 1尚未完全修正H-2 柱線之 C1 為長方形不適用

Cn 之定義

(三) 上次審查意見 3有關 RC 版與 SRC 柱接頭部份本次的意見如下

(1) 目前規範所提供之接頭之圖說都是 SRC 梁鋼筋穿越 SRC 鋼骨

柱之鋼板

(2) 根據 SRC 規範 87 規定 SRC 柱與 RC 梁相接時為使應力傳遞

平順應使 RC 梁之應力先傳遞至 SRC 梁上再由 SRC 梁與 SRC

柱接合基於上述理由設計單位本次提出之接頭由焊接

或鋼筋續接器將版鋼筋固定於鋼骨柱上之方式其適法性請

檢討 (四) 連續壁配筋應考慮與各樓層梁版接合預留筋

蔡鴻杰委員

(五) 同意修正意見

(六) 格柵設置應注意不妨害消防安全

陳信雄委員

(七) 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八)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藍美雅委員

(九) 涉及安全層面之重大議題如結構停車場車道等請詳加注意並遵

守相關規範

張 調委員

(十) 開放空間不計入部分與報告書不符

(十一) 立面設置格柵應採活動式以符合消防法令規定

張文智委員

(十二) 植栽改善且降版處理開放空間綜合設計獎勵原近 30降至

255值得肯定

(十三) 綠建築指標達六項儘可能再增 1-2 項

(十四) 大樓內提供會議中心及社區圖書館供鄰里使用應予確保確

4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工之下可先同意雜項執照申請先行施工

黃吉村委員

(十六) 北側靠 2R 建築的邊界處風鈴木太靠近邊界未來將造成與

鄰居的衝突請務必向內縮

盧正義委員

(十七) 室外車道 55 米是法規之基本最低標準兩柱間也是 55 米如有

施工誤差很難達到法規要求停車約 570 輛這麼多出入請酌量增

加寬度

(十八) 地下停車有 570 輛機車與腳踏車有 370 輛為出入安全請另闢

機車與腳踏車出入專用車道

(十九) 規劃每一居住單元為單一空間未有臥室等隔間設計(毛胚屋)

未來住宅大樓室內裝修管理困難所有權人進駐勢必擅自隔間使

用將影響通風採光及公共安全請行政單位加強處理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 本案工作陽台設置格柵遮蔽檢討留設寬 75 公分開口規定另依

建造執照預審審議原則規定格柵外緣不得突出陽台欄桿之最外

緣本案設置於陽台外側經委員會同意方得設置

(二十一)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15米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及戶外裝卸貨

物空間其他不得扣除

(二十二) 本案設置格柵涉及公共安全檢討部份須依本局建築管理處

101 年 10 月 12 日高市工務建字第 10136415600 號技術會報會議

紀錄辦理(涉風力安全簽証等)

(二十三) 屋頂太陽能板需計入雜項工作物及工程造價

(二十四) 審議會簡報檔顯示中間段供通行之廣場式開放空間中段不計

入獎勵面積與書面不一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5-8

交通局

(二十五) 本案交通影響評估審查尚未通過後續請依規定再送交評報告

書審查

(二十六) 無障礙車位請以鄰近梯廳位置設置

(二十七) 緊急出入口緩衝空間及其使用動線之合理性請檢討

(二十八) 4-1 交通影響評估之各圖進出動線示意圖方向錯誤車位配置

亦與平面圖不同請修正

(二十九)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諾

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5

(三十) 本案應實施環評 第二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06207 地號

等 2 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地下一層機車停車位請集中設置自行車停車位請設置於電梯出入

口附近

(二) 沿街步道非頂蓋型式開放空間請增加草皮及喬木綠化面積鋪面

材質請以透水性材質鋪設

(三)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設置方式委員會原則同意

(四)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五) 本大樓外牆立面設置隔柵委員會原則同意但應仍須符合建築技

術規則相關規定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案地面層之平面非常不規則請留意角柱 C4C12C15C17 之

配筋加強

(二) 平面圖之缺失部份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地下室外牆厚度未標示

(3) 2F 平面圖 C8 之尺寸與尺寸表不符

(4) 屋頂水箱結構未完成 蔡鴻杰委員

(三) 請加強東南向東北向立面美觀性及一致性

陳信雄委員

(四)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五) 本案 B1 層自行車與機車配置分散且部分設置於汽車位之間的空

隙恐造成汽車位使用人之抱怨建議再重新檢討 B1 層車位配置

(六) 請標示 B1 層垃圾停車位之尺寸並檢視是否符合垃圾清運車輛之

實際使用需求

(七) 地面層車道中央柱位分隔帶部分請以近障礙物標線與地面反光警

示清楚標示出中央分隔帶並延續至計畫道路路緣

6

藍美雅委員

(八) 建議可邀集周邊學校或組織等針對開放空間或其他具公眾近用性

之設置進行討論例如公共藝術或街道家具使本案更能與高雄大

學等共榮

張文智委員

(九) 沿街頂蓋型或廣場式開放空間地坪希用透水性高之地磚或大理石

縫規劃可滲透性良好之地面

(十) 垃圾車裝卸位可劃大些(有空間)

(十一) 立面格柵及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但立面格柵仍須符合建築

技術規則有關緊急進口窗戶開口規定

黃吉村委員

(十二) 靠 25m 人行道的樹下長條座椅椅面與基座同寬坐起來不舒

服請修正

(十三) 內排喬木植穴太小生長不易應修正

林澄清委員

(十四) 高樓層為極不規則之結構平面應考量偶合扭矩之檢核各連接

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十五) C12 與 C15 是否可用梁連結以增加安全性

盧正義委員

(十六) 大廳出入口與建築線上有一段距離建議將迎賓車道合理規劃出

來以策行人安全

(十七) 喬木設計高度 31 米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工務局建管處

(十八) 樓板分析表獎勵基準容積上限比例誤植請修正4-4

(十九) 檢討修正對照表請標示修改後之頁碼俾利檢核

(二十) 服務管理空間應設計容納三位以上管理員使用之辦公服務空

間配置適當家俱

(二十一) 面積表允建容積檢討式FA 誤植為FA2請修正3-2

交通局

(二十二) 請於地面層位於車道中央之柱位加強設置反光及防撞設施並

於進離場柱位前端設置遵 18 及危 3標誌車道繪設指向箭頭

以指引車輛靠右行駛

(二十三) 本案住宅單元規劃應屬中小坪數規劃機車使用量較高建議

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

為宜

(二十四) 部分自行車位設置零散請檢討集中設置

(二十五) 車道鋪面材質請以異於人行道之顏色或材質鋪設

(二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響設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 29 次會議

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紀錄

一 時間101 年 10 月 25 日(星期四)14 時 0分整

二 地點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第四會議室

三 主席盧主任委員維屏

陳副局長存聰 (預審主席)

四 出席委員(詳如簽到附冊) 記錄

五 列席單位(詳如簽到附冊)

六 審議案(聯席案)

第一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龍中段 133141142142-1

143地號等5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

審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後准予

核發本案容積移入量(1143659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

發事項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授權幹事會確認

後由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

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地下停車位數量眾多考量汽機車使用安全性請另設置

一寬度 2米以上之機車出入專用車道

(二) 本案陽台欄杆外側設置隔柵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及

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有關地下連續壁地質改良基樁等雜項工作物先行施作乙節請

申請單位依規定提供切結書相關文件後同意先行核發該部分核

備函

(四) 本案提供社區使用之公益設施(鄰里會議中心及社區圖書館空間)

承諾開放供公眾使用請切結並載明於公寓大廈管理規約及銷售

契約確保供公眾使用權利

(五)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及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4條規定辦

理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涂聰明

羅椉元

靳錫嫚

涂哲豪

葉怡嘉

楊雅惠

3

(八) 開放間首重結構安全本案且請確實依委員意見檢討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地下室之無梁版若考慮以較寬之扁梁抵抗地震水平力則鋼筋可

盡量配設於鋼柱兩旁應較容易施工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二) 上次審查意見 1尚未完全修正H-2 柱線之 C1 為長方形不適用

Cn 之定義

(三) 上次審查意見 3有關 RC 版與 SRC 柱接頭部份本次的意見如下

(1) 目前規範所提供之接頭之圖說都是 SRC 梁鋼筋穿越 SRC 鋼骨

柱之鋼板

(2) 根據 SRC 規範 87 規定 SRC 柱與 RC 梁相接時為使應力傳遞

平順應使 RC 梁之應力先傳遞至 SRC 梁上再由 SRC 梁與 SRC

柱接合基於上述理由設計單位本次提出之接頭由焊接

或鋼筋續接器將版鋼筋固定於鋼骨柱上之方式其適法性請

檢討 (四) 連續壁配筋應考慮與各樓層梁版接合預留筋

蔡鴻杰委員

(五) 同意修正意見

(六) 格柵設置應注意不妨害消防安全

陳信雄委員

(七) 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八)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藍美雅委員

(九) 涉及安全層面之重大議題如結構停車場車道等請詳加注意並遵

守相關規範

張 調委員

(十) 開放空間不計入部分與報告書不符

(十一) 立面設置格柵應採活動式以符合消防法令規定

張文智委員

(十二) 植栽改善且降版處理開放空間綜合設計獎勵原近 30降至

255值得肯定

(十三) 綠建築指標達六項儘可能再增 1-2 項

(十四) 大樓內提供會議中心及社區圖書館供鄰里使用應予確保確

4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工之下可先同意雜項執照申請先行施工

黃吉村委員

(十六) 北側靠 2R 建築的邊界處風鈴木太靠近邊界未來將造成與

鄰居的衝突請務必向內縮

盧正義委員

(十七) 室外車道 55 米是法規之基本最低標準兩柱間也是 55 米如有

施工誤差很難達到法規要求停車約 570 輛這麼多出入請酌量增

加寬度

(十八) 地下停車有 570 輛機車與腳踏車有 370 輛為出入安全請另闢

機車與腳踏車出入專用車道

(十九) 規劃每一居住單元為單一空間未有臥室等隔間設計(毛胚屋)

未來住宅大樓室內裝修管理困難所有權人進駐勢必擅自隔間使

用將影響通風採光及公共安全請行政單位加強處理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 本案工作陽台設置格柵遮蔽檢討留設寬 75 公分開口規定另依

建造執照預審審議原則規定格柵外緣不得突出陽台欄桿之最外

緣本案設置於陽台外側經委員會同意方得設置

(二十一)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15米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及戶外裝卸貨

物空間其他不得扣除

(二十二) 本案設置格柵涉及公共安全檢討部份須依本局建築管理處

101 年 10 月 12 日高市工務建字第 10136415600 號技術會報會議

紀錄辦理(涉風力安全簽証等)

(二十三) 屋頂太陽能板需計入雜項工作物及工程造價

(二十四) 審議會簡報檔顯示中間段供通行之廣場式開放空間中段不計

入獎勵面積與書面不一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5-8

交通局

(二十五) 本案交通影響評估審查尚未通過後續請依規定再送交評報告

書審查

(二十六) 無障礙車位請以鄰近梯廳位置設置

(二十七) 緊急出入口緩衝空間及其使用動線之合理性請檢討

(二十八) 4-1 交通影響評估之各圖進出動線示意圖方向錯誤車位配置

亦與平面圖不同請修正

(二十九)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諾

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5

(三十) 本案應實施環評 第二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06207 地號

等 2 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地下一層機車停車位請集中設置自行車停車位請設置於電梯出入

口附近

(二) 沿街步道非頂蓋型式開放空間請增加草皮及喬木綠化面積鋪面

材質請以透水性材質鋪設

(三)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設置方式委員會原則同意

(四)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五) 本大樓外牆立面設置隔柵委員會原則同意但應仍須符合建築技

術規則相關規定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案地面層之平面非常不規則請留意角柱 C4C12C15C17 之

配筋加強

(二) 平面圖之缺失部份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地下室外牆厚度未標示

(3) 2F 平面圖 C8 之尺寸與尺寸表不符

(4) 屋頂水箱結構未完成 蔡鴻杰委員

(三) 請加強東南向東北向立面美觀性及一致性

陳信雄委員

(四)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五) 本案 B1 層自行車與機車配置分散且部分設置於汽車位之間的空

隙恐造成汽車位使用人之抱怨建議再重新檢討 B1 層車位配置

(六) 請標示 B1 層垃圾停車位之尺寸並檢視是否符合垃圾清運車輛之

實際使用需求

(七) 地面層車道中央柱位分隔帶部分請以近障礙物標線與地面反光警

示清楚標示出中央分隔帶並延續至計畫道路路緣

6

藍美雅委員

(八) 建議可邀集周邊學校或組織等針對開放空間或其他具公眾近用性

之設置進行討論例如公共藝術或街道家具使本案更能與高雄大

學等共榮

張文智委員

(九) 沿街頂蓋型或廣場式開放空間地坪希用透水性高之地磚或大理石

縫規劃可滲透性良好之地面

(十) 垃圾車裝卸位可劃大些(有空間)

(十一) 立面格柵及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但立面格柵仍須符合建築

技術規則有關緊急進口窗戶開口規定

黃吉村委員

(十二) 靠 25m 人行道的樹下長條座椅椅面與基座同寬坐起來不舒

服請修正

(十三) 內排喬木植穴太小生長不易應修正

林澄清委員

(十四) 高樓層為極不規則之結構平面應考量偶合扭矩之檢核各連接

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十五) C12 與 C15 是否可用梁連結以增加安全性

盧正義委員

(十六) 大廳出入口與建築線上有一段距離建議將迎賓車道合理規劃出

來以策行人安全

(十七) 喬木設計高度 31 米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工務局建管處

(十八) 樓板分析表獎勵基準容積上限比例誤植請修正4-4

(十九) 檢討修正對照表請標示修改後之頁碼俾利檢核

(二十) 服務管理空間應設計容納三位以上管理員使用之辦公服務空

間配置適當家俱

(二十一) 面積表允建容積檢討式FA 誤植為FA2請修正3-2

交通局

(二十二) 請於地面層位於車道中央之柱位加強設置反光及防撞設施並

於進離場柱位前端設置遵 18 及危 3標誌車道繪設指向箭頭

以指引車輛靠右行駛

(二十三) 本案住宅單元規劃應屬中小坪數規劃機車使用量較高建議

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

為宜

(二十四) 部分自行車位設置零散請檢討集中設置

(二十五) 車道鋪面材質請以異於人行道之顏色或材質鋪設

(二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響設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

(八) 開放間首重結構安全本案且請確實依委員意見檢討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地下室之無梁版若考慮以較寬之扁梁抵抗地震水平力則鋼筋可

盡量配設於鋼柱兩旁應較容易施工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二) 上次審查意見 1尚未完全修正H-2 柱線之 C1 為長方形不適用

Cn 之定義

(三) 上次審查意見 3有關 RC 版與 SRC 柱接頭部份本次的意見如下

(1) 目前規範所提供之接頭之圖說都是 SRC 梁鋼筋穿越 SRC 鋼骨

柱之鋼板

(2) 根據 SRC 規範 87 規定 SRC 柱與 RC 梁相接時為使應力傳遞

平順應使 RC 梁之應力先傳遞至 SRC 梁上再由 SRC 梁與 SRC

柱接合基於上述理由設計單位本次提出之接頭由焊接

或鋼筋續接器將版鋼筋固定於鋼骨柱上之方式其適法性請

檢討 (四) 連續壁配筋應考慮與各樓層梁版接合預留筋

蔡鴻杰委員

(五) 同意修正意見

(六) 格柵設置應注意不妨害消防安全

陳信雄委員

(七) 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八)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藍美雅委員

(九) 涉及安全層面之重大議題如結構停車場車道等請詳加注意並遵

守相關規範

張 調委員

(十) 開放空間不計入部分與報告書不符

(十一) 立面設置格柵應採活動式以符合消防法令規定

張文智委員

(十二) 植栽改善且降版處理開放空間綜合設計獎勵原近 30降至

255值得肯定

(十三) 綠建築指標達六項儘可能再增 1-2 項

(十四) 大樓內提供會議中心及社區圖書館供鄰里使用應予確保確

4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工之下可先同意雜項執照申請先行施工

黃吉村委員

(十六) 北側靠 2R 建築的邊界處風鈴木太靠近邊界未來將造成與

鄰居的衝突請務必向內縮

盧正義委員

(十七) 室外車道 55 米是法規之基本最低標準兩柱間也是 55 米如有

施工誤差很難達到法規要求停車約 570 輛這麼多出入請酌量增

加寬度

(十八) 地下停車有 570 輛機車與腳踏車有 370 輛為出入安全請另闢

機車與腳踏車出入專用車道

(十九) 規劃每一居住單元為單一空間未有臥室等隔間設計(毛胚屋)

未來住宅大樓室內裝修管理困難所有權人進駐勢必擅自隔間使

用將影響通風採光及公共安全請行政單位加強處理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 本案工作陽台設置格柵遮蔽檢討留設寬 75 公分開口規定另依

建造執照預審審議原則規定格柵外緣不得突出陽台欄桿之最外

緣本案設置於陽台外側經委員會同意方得設置

(二十一)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15米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及戶外裝卸貨

物空間其他不得扣除

(二十二) 本案設置格柵涉及公共安全檢討部份須依本局建築管理處

101 年 10 月 12 日高市工務建字第 10136415600 號技術會報會議

紀錄辦理(涉風力安全簽証等)

(二十三) 屋頂太陽能板需計入雜項工作物及工程造價

(二十四) 審議會簡報檔顯示中間段供通行之廣場式開放空間中段不計

入獎勵面積與書面不一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5-8

交通局

(二十五) 本案交通影響評估審查尚未通過後續請依規定再送交評報告

書審查

(二十六) 無障礙車位請以鄰近梯廳位置設置

(二十七) 緊急出入口緩衝空間及其使用動線之合理性請檢討

(二十八) 4-1 交通影響評估之各圖進出動線示意圖方向錯誤車位配置

亦與平面圖不同請修正

(二十九)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諾

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5

(三十) 本案應實施環評 第二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06207 地號

等 2 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地下一層機車停車位請集中設置自行車停車位請設置於電梯出入

口附近

(二) 沿街步道非頂蓋型式開放空間請增加草皮及喬木綠化面積鋪面

材質請以透水性材質鋪設

(三)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設置方式委員會原則同意

(四)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五) 本大樓外牆立面設置隔柵委員會原則同意但應仍須符合建築技

術規則相關規定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案地面層之平面非常不規則請留意角柱 C4C12C15C17 之

配筋加強

(二) 平面圖之缺失部份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地下室外牆厚度未標示

(3) 2F 平面圖 C8 之尺寸與尺寸表不符

(4) 屋頂水箱結構未完成 蔡鴻杰委員

(三) 請加強東南向東北向立面美觀性及一致性

陳信雄委員

(四)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五) 本案 B1 層自行車與機車配置分散且部分設置於汽車位之間的空

隙恐造成汽車位使用人之抱怨建議再重新檢討 B1 層車位配置

(六) 請標示 B1 層垃圾停車位之尺寸並檢視是否符合垃圾清運車輛之

實際使用需求

(七) 地面層車道中央柱位分隔帶部分請以近障礙物標線與地面反光警

示清楚標示出中央分隔帶並延續至計畫道路路緣

6

藍美雅委員

(八) 建議可邀集周邊學校或組織等針對開放空間或其他具公眾近用性

之設置進行討論例如公共藝術或街道家具使本案更能與高雄大

學等共榮

張文智委員

(九) 沿街頂蓋型或廣場式開放空間地坪希用透水性高之地磚或大理石

縫規劃可滲透性良好之地面

(十) 垃圾車裝卸位可劃大些(有空間)

(十一) 立面格柵及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但立面格柵仍須符合建築

技術規則有關緊急進口窗戶開口規定

黃吉村委員

(十二) 靠 25m 人行道的樹下長條座椅椅面與基座同寬坐起來不舒

服請修正

(十三) 內排喬木植穴太小生長不易應修正

林澄清委員

(十四) 高樓層為極不規則之結構平面應考量偶合扭矩之檢核各連接

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十五) C12 與 C15 是否可用梁連結以增加安全性

盧正義委員

(十六) 大廳出入口與建築線上有一段距離建議將迎賓車道合理規劃出

來以策行人安全

(十七) 喬木設計高度 31 米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工務局建管處

(十八) 樓板分析表獎勵基準容積上限比例誤植請修正4-4

(十九) 檢討修正對照表請標示修改後之頁碼俾利檢核

(二十) 服務管理空間應設計容納三位以上管理員使用之辦公服務空

間配置適當家俱

(二十一) 面積表允建容積檢討式FA 誤植為FA2請修正3-2

交通局

(二十二) 請於地面層位於車道中央之柱位加強設置反光及防撞設施並

於進離場柱位前端設置遵 18 及危 3標誌車道繪設指向箭頭

以指引車輛靠右行駛

(二十三) 本案住宅單元規劃應屬中小坪數規劃機車使用量較高建議

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

為宜

(二十四) 部分自行車位設置零散請檢討集中設置

(二十五) 車道鋪面材質請以異於人行道之顏色或材質鋪設

(二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響設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工之下可先同意雜項執照申請先行施工

黃吉村委員

(十六) 北側靠 2R 建築的邊界處風鈴木太靠近邊界未來將造成與

鄰居的衝突請務必向內縮

盧正義委員

(十七) 室外車道 55 米是法規之基本最低標準兩柱間也是 55 米如有

施工誤差很難達到法規要求停車約 570 輛這麼多出入請酌量增

加寬度

(十八) 地下停車有 570 輛機車與腳踏車有 370 輛為出入安全請另闢

機車與腳踏車出入專用車道

(十九) 規劃每一居住單元為單一空間未有臥室等隔間設計(毛胚屋)

未來住宅大樓室內裝修管理困難所有權人進駐勢必擅自隔間使

用將影響通風採光及公共安全請行政單位加強處理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 本案工作陽台設置格柵遮蔽檢討留設寬 75 公分開口規定另依

建造執照預審審議原則規定格柵外緣不得突出陽台欄桿之最外

緣本案設置於陽台外側經委員會同意方得設置

(二十一)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15米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及戶外裝卸貨

物空間其他不得扣除

(二十二) 本案設置格柵涉及公共安全檢討部份須依本局建築管理處

101 年 10 月 12 日高市工務建字第 10136415600 號技術會報會議

紀錄辦理(涉風力安全簽証等)

(二十三) 屋頂太陽能板需計入雜項工作物及工程造價

(二十四) 審議會簡報檔顯示中間段供通行之廣場式開放空間中段不計

入獎勵面積與書面不一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5-8

交通局

(二十五) 本案交通影響評估審查尚未通過後續請依規定再送交評報告

書審查

(二十六) 無障礙車位請以鄰近梯廳位置設置

(二十七) 緊急出入口緩衝空間及其使用動線之合理性請檢討

(二十八) 4-1 交通影響評估之各圖進出動線示意圖方向錯誤車位配置

亦與平面圖不同請修正

(二十九)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諾

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5

(三十) 本案應實施環評 第二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06207 地號

等 2 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地下一層機車停車位請集中設置自行車停車位請設置於電梯出入

口附近

(二) 沿街步道非頂蓋型式開放空間請增加草皮及喬木綠化面積鋪面

材質請以透水性材質鋪設

(三)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設置方式委員會原則同意

(四)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五) 本大樓外牆立面設置隔柵委員會原則同意但應仍須符合建築技

術規則相關規定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案地面層之平面非常不規則請留意角柱 C4C12C15C17 之

配筋加強

(二) 平面圖之缺失部份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地下室外牆厚度未標示

(3) 2F 平面圖 C8 之尺寸與尺寸表不符

(4) 屋頂水箱結構未完成 蔡鴻杰委員

(三) 請加強東南向東北向立面美觀性及一致性

陳信雄委員

(四)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五) 本案 B1 層自行車與機車配置分散且部分設置於汽車位之間的空

隙恐造成汽車位使用人之抱怨建議再重新檢討 B1 層車位配置

(六) 請標示 B1 層垃圾停車位之尺寸並檢視是否符合垃圾清運車輛之

實際使用需求

(七) 地面層車道中央柱位分隔帶部分請以近障礙物標線與地面反光警

示清楚標示出中央分隔帶並延續至計畫道路路緣

6

藍美雅委員

(八) 建議可邀集周邊學校或組織等針對開放空間或其他具公眾近用性

之設置進行討論例如公共藝術或街道家具使本案更能與高雄大

學等共榮

張文智委員

(九) 沿街頂蓋型或廣場式開放空間地坪希用透水性高之地磚或大理石

縫規劃可滲透性良好之地面

(十) 垃圾車裝卸位可劃大些(有空間)

(十一) 立面格柵及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但立面格柵仍須符合建築

技術規則有關緊急進口窗戶開口規定

黃吉村委員

(十二) 靠 25m 人行道的樹下長條座椅椅面與基座同寬坐起來不舒

服請修正

(十三) 內排喬木植穴太小生長不易應修正

林澄清委員

(十四) 高樓層為極不規則之結構平面應考量偶合扭矩之檢核各連接

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十五) C12 與 C15 是否可用梁連結以增加安全性

盧正義委員

(十六) 大廳出入口與建築線上有一段距離建議將迎賓車道合理規劃出

來以策行人安全

(十七) 喬木設計高度 31 米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工務局建管處

(十八) 樓板分析表獎勵基準容積上限比例誤植請修正4-4

(十九) 檢討修正對照表請標示修改後之頁碼俾利檢核

(二十) 服務管理空間應設計容納三位以上管理員使用之辦公服務空

間配置適當家俱

(二十一) 面積表允建容積檢討式FA 誤植為FA2請修正3-2

交通局

(二十二) 請於地面層位於車道中央之柱位加強設置反光及防撞設施並

於進離場柱位前端設置遵 18 及危 3標誌車道繪設指向箭頭

以指引車輛靠右行駛

(二十三) 本案住宅單元規劃應屬中小坪數規劃機車使用量較高建議

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

為宜

(二十四) 部分自行車位設置零散請檢討集中設置

(二十五) 車道鋪面材質請以異於人行道之顏色或材質鋪設

(二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響設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5: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5

(三十) 本案應實施環評 第二案群旺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06207 地號

等 2 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地下一層機車停車位請集中設置自行車停車位請設置於電梯出入

口附近

(二) 沿街步道非頂蓋型式開放空間請增加草皮及喬木綠化面積鋪面

材質請以透水性材質鋪設

(三)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設置方式委員會原則同意

(四)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五) 本大樓外牆立面設置隔柵委員會原則同意但應仍須符合建築技

術規則相關規定

(六)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七)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案地面層之平面非常不規則請留意角柱 C4C12C15C17 之

配筋加強

(二) 平面圖之缺失部份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地下室外牆厚度未標示

(3) 2F 平面圖 C8 之尺寸與尺寸表不符

(4) 屋頂水箱結構未完成 蔡鴻杰委員

(三) 請加強東南向東北向立面美觀性及一致性

陳信雄委員

(四) 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請設置對向來車偵測警示燈

(五) 本案 B1 層自行車與機車配置分散且部分設置於汽車位之間的空

隙恐造成汽車位使用人之抱怨建議再重新檢討 B1 層車位配置

(六) 請標示 B1 層垃圾停車位之尺寸並檢視是否符合垃圾清運車輛之

實際使用需求

(七) 地面層車道中央柱位分隔帶部分請以近障礙物標線與地面反光警

示清楚標示出中央分隔帶並延續至計畫道路路緣

6

藍美雅委員

(八) 建議可邀集周邊學校或組織等針對開放空間或其他具公眾近用性

之設置進行討論例如公共藝術或街道家具使本案更能與高雄大

學等共榮

張文智委員

(九) 沿街頂蓋型或廣場式開放空間地坪希用透水性高之地磚或大理石

縫規劃可滲透性良好之地面

(十) 垃圾車裝卸位可劃大些(有空間)

(十一) 立面格柵及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但立面格柵仍須符合建築

技術規則有關緊急進口窗戶開口規定

黃吉村委員

(十二) 靠 25m 人行道的樹下長條座椅椅面與基座同寬坐起來不舒

服請修正

(十三) 內排喬木植穴太小生長不易應修正

林澄清委員

(十四) 高樓層為極不規則之結構平面應考量偶合扭矩之檢核各連接

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十五) C12 與 C15 是否可用梁連結以增加安全性

盧正義委員

(十六) 大廳出入口與建築線上有一段距離建議將迎賓車道合理規劃出

來以策行人安全

(十七) 喬木設計高度 31 米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工務局建管處

(十八) 樓板分析表獎勵基準容積上限比例誤植請修正4-4

(十九) 檢討修正對照表請標示修改後之頁碼俾利檢核

(二十) 服務管理空間應設計容納三位以上管理員使用之辦公服務空

間配置適當家俱

(二十一) 面積表允建容積檢討式FA 誤植為FA2請修正3-2

交通局

(二十二) 請於地面層位於車道中央之柱位加強設置反光及防撞設施並

於進離場柱位前端設置遵 18 及危 3標誌車道繪設指向箭頭

以指引車輛靠右行駛

(二十三) 本案住宅單元規劃應屬中小坪數規劃機車使用量較高建議

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

為宜

(二十四) 部分自行車位設置零散請檢討集中設置

(二十五) 車道鋪面材質請以異於人行道之顏色或材質鋪設

(二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響設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6: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6

藍美雅委員

(八) 建議可邀集周邊學校或組織等針對開放空間或其他具公眾近用性

之設置進行討論例如公共藝術或街道家具使本案更能與高雄大

學等共榮

張文智委員

(九) 沿街頂蓋型或廣場式開放空間地坪希用透水性高之地磚或大理石

縫規劃可滲透性良好之地面

(十) 垃圾車裝卸位可劃大些(有空間)

(十一) 立面格柵及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但立面格柵仍須符合建築

技術規則有關緊急進口窗戶開口規定

黃吉村委員

(十二) 靠 25m 人行道的樹下長條座椅椅面與基座同寬坐起來不舒

服請修正

(十三) 內排喬木植穴太小生長不易應修正

林澄清委員

(十四) 高樓層為極不規則之結構平面應考量偶合扭矩之檢核各連接

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十五) C12 與 C15 是否可用梁連結以增加安全性

盧正義委員

(十六) 大廳出入口與建築線上有一段距離建議將迎賓車道合理規劃出

來以策行人安全

(十七) 喬木設計高度 31 米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工務局建管處

(十八) 樓板分析表獎勵基準容積上限比例誤植請修正4-4

(十九) 檢討修正對照表請標示修改後之頁碼俾利檢核

(二十) 服務管理空間應設計容納三位以上管理員使用之辦公服務空

間配置適當家俱

(二十一) 面積表允建容積檢討式FA 誤植為FA2請修正3-2

交通局

(二十二) 請於地面層位於車道中央之柱位加強設置反光及防撞設施並

於進離場柱位前端設置遵 18 及危 3標誌車道繪設指向箭頭

以指引車輛靠右行駛

(二十三) 本案住宅單元規劃應屬中小坪數規劃機車使用量較高建議

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

為宜

(二十四) 部分自行車位設置零散請檢討集中設置

(二十五) 車道鋪面材質請以異於人行道之顏色或材質鋪設

(二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響設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7: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7

環保局

(二十七) 本案基地面積為 368591 於第四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2 層

地上 15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168 戶(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二十八) 二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九)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三十)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一)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三十二)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三)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三十四)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三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鼓山區青海段 6163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8: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8

地號等 2筆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容積移轉都市設計審

議案

決議本案容積移入量及實質設計審議擬經審查後准予核發本案容積移

入量(1253050 平方公尺)核定函實質建築開發事項請依聯席

會議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

定准予核發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原則同意

(二) 本案陽台雨遮外緣整體格柵之設置在不違反建築技術規則相關

規定及消防救災安全的前提下委員會原則同意

(三) 建築物側背立面設計請比照正立面美觀處理

(四) 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的

鋪面應連續及引導公眾進入空地型開放空間以確保開放空間的公

益性與可及性並應供不特定對象使用

(五) 本案機車位設置數量請滿足 1 戶 1 機車位之需求

(六) 本案於取得容積移轉許可證明後始得核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七)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屬

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八)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定

委員意見

林澄清委員(預審小組)

(一) 本棟為地上 29F地下 4F筏基大梁深採用 300cm 似嫌不足請再

檢核

(二) 高樓層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多凸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三) 內柱如 CA26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

密情形

汪宏志委員(預審小組)

(四) 本案大棟部份結構系統較不規則請留意

(1) Y8 柱線之柱配筋加強(CA51CA53CA54CA56CA57CA59)

(2) 梯間連接版 S1 之厚度及配筋加強 (五) 平面圖之缺失請修正

(1) 未標示材料強度

(2) 未標示連續壁厚度

(3) 結構尺寸表無 CA11CA12 及 2F 以上小梁之尺寸另結構平面

圖上之結構尺寸應當層標示

(4) 屋頂水箱之結構未完成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9: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9

(六) 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及深度

(七) 屋頂層兩棟之門的走道伸縮縫之寬度請依結構分析兩棟碰撞間距

之大小調整(至少 50cm)

陳主任委員存聰(預審小組)

(八) 應確保廣場式開放空間的公益性與開放性

張調委員

(九) 1314 樓兩棟連接處結構必須特別小心

張文智委員

(十) 開放空間設在基地的左上方對本身及鄰地大樓形塑優良的開放空

間其中雕塑區之雕塑建議一座設在右側入口可讓視線可及吸

引行人一窺形塑友善空間

(十一) 本建築立面尤以優美之波浪形狀設計創造視覺美感建議其

背面亦應視同正面一樣設計可讓鄰居形成友善設計對建築物本

身之價值有提升作用

黃吉村委員

(十二) 本案梯廳旁的空間光線不足不宜種矮仙丹扶桑花等陽性花

卉應改成耐陰的觀葉植物

(十三) 本案的喬木排列有些凌亂請整合

(十四) 本案灌木數量極多但是灌木種類太少建議增加種類豐富景

(十五) 頂蓋型廣場下光線不足植草困難不宜計入綠蔽面積

(十六) 通道宜加強照明以避免可能的破壞與安全

(十七) 阿(勃)勒假(儉)草請修正

黃進雄委員

(十八) 本案地達 3003 坪是相當大的基地整個設計案對於開放

空間的規劃設計對於鄰地建築相當友善沿街式開放空間格局亦

很具大氣魄為維護開放空間的完整性建議在角隅處設置車阻

確保市民行的權利

黃委員志明(陳副處長國雄 代)

(十九) 頂蓋型開放空間日後有違規使用可能廣場式開放空間請強化

公眾可及性

盧正義委員

(二十)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25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陳信雄委員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0: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0

(二十一) 本案停車供需分析請區分為汽車與機車考量本基地容積增量

達 58導入之停車需求較高建議實設機車位由 318 席再酌增為

363 席(一戶一車位)確保不加重鄰近地區之機車停車問題

(二十二)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蔡鴻杰委員

(二十三) 東側開挖範圍內六株喬木似有阻礙開放空間的可及性建議

改善

王副主任委員啟川

(二十四) 從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到頂蓋型及內庭的空地型廣場式開放

空間的鋪面應有連續性以維持開放空間的公益性

都市設計科

(二十五) 申請書容積移入樓地板面積有誤請修正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六) 審議會之簡報所顯示廣場式開放空間型態範圍與書面不一

致請依審定版本修正

(二十七) 本案建物配置雖對鄰地較友善惟廣場式開放空間留於內側反

降低可及性為避免其日後圍閉請加強頂蓋型廣場式開放空間鋪

面之設置其內部開放空間綠地上步道亦請考量使行動不便者亦能

入內使用提升整體廣場式開放空間可及性及公益性

(二十八) 請補充無障礙坡道之檢討設計

(二十九) 開放空間平面圖及綠化平面圖請標示各部份高程請附開放空

間各向景觀剖面示意圖開挖面內喬木請繪製剖面圖檢討花台高度

及覆土深度(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 綠化困難面積僅得扣除法定人行專用道及車道其他不得扣

除請標示扣除範圍

(三十一) 開放空間檢討單線圖請標明尺寸及計算式俾核算有效面積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二) 公共服務空間之範圍請以虛線明確標示請釐清本案是否申請

公共服務空間(檢討表為 0) (幹事會意見未修正)(三)-2

(二)6-1-2

(三十三) 頂蓋型開放空間範圍標示有誤請修正頂蓋型開放空間請檢

附立面圖及剖面圖檢討淨高及透空過梁淨高不足 6米部分請扣除

有效面積(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四) 缺地質鑽探深度檢討(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三十五) 請於概要表補充結構概要(構造結構系統等)(幹事會意見

未修正)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1

交通局

(三十六) 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告審

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

(三十七) 本開發計畫昏峰時段衍生交通量為 407pcu惟本案僅設置 1

處停車場出入口並以環狀匝道設計匝道容量是否足夠請說明

(三十八) 地下一層梯廳 A旁之車位請檢討前方停車迴車空間

(三十九) 建議以自行增設汽車停車位調整為機車停車位並以達 1 戶 1

機車位為宜

(四十)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車

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線行

環保局

(四十一) 本案基地面積為 994485 於特定第五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4

層地上 29 層之集合住宅共計 363 戶(樓高 9995m+屋突物高

9m)

(四十二)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物高

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關環評

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依環境影

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之開發行

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四十三)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

(四十四)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

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

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

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

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

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2

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四十五)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運路

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水排放

等問題

(四十六)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

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四十七)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

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環境影

響評估

(四十八)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四案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澄德段 64 地號

1 筆土地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

所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

本案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各層機車停車區之規劃請依委員意見修正

(二)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三)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汪宏志委員(結構委員)

(一)本案為地上 15 層地下 2層柱尺寸 100times80 太小請再檢討建

議加大

(二)壹層結構平面圖X8 柱線車道轉彎處梁的搭接有問題請檢討修

(三)平面圖上之缺失(1) 未標示材料強度(2)未標示地下室外牆厚

度請修正

(四)鑽探資料部份未檢核鑽探孔數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五)筏基 Y 向 FB 大梁有承擔 Fb 小梁之荷重斷面與 X 向 FG 梁相同顯不

合理請再檢討 (六)內柱如 C8 等於低樓層區斷面似嫌不足應注意配筋是否有過密情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3: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3

劉文城委員

(七)本案採開放性較佳之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申請容積獎勵屬合理 (八)有關澄清湖特定區限定社區中心商業區住宅使用樓地板面積之比例

及機車停車位之規定非常不合理建議都發局應儘速辦理通盤檢討

作業

張文智委員

(九)本大樓共 171 戶實設汽車停車位僅 126 部未達一戶一汽車之需

(十)本案未設自行車位有違綠色運動節能減碳之時代潮流及政策方

針建議應設置自行車位

黃吉村委員

(十一)正面水池前有照明但後面沒有建請增加 2個照明燈以增加夜間

離開者的安全性

(十二)基地後側 2 處中庭光線都不夠好除樟樹之外台北草七里香

緬梔光臘樹日日櫻等植物都不適合(日日櫻是小喬木不宜

當灌木)植栽配置太擁擠請修正

(十三)雞冠刺桐雖然美麗但近年已開始遭刺桐釉小蜂寄生而生長不

良請擬出防治對策或更換物種

(十四)萬年麻怕泡水配置於水池上應加強防水

(十五)小葉欖仁照片有誤請更換

王啟川副主任委員

(十六)請修正申請書之戶數

(十七)2~9 層為辦公室用途平面圖配置臥室部分請刪除

陳副局長存聰(預審主席)

(十八)地面一層水池請標示高程並請注意水池周邊安全性

陳信雄委員

(十九)地下一層坡道側 9席機車位建議移至他處

(二十)地面層出入車道較長請配合設置限速標誌與減速設施

(二十一)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二十二)地面層機車區請採實體分隔確保機車由適當位置進出

工務局建管處

(二十三)喬木覆土深度不足 150 公分須以 34 核算計算式須能供檢核

(一)5-1(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二十四)本案倘於頂蓋型開放空間設置機車車道該車道部分應不計入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4: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4

獎勵面積

(二十五)本案汽車道採扣除法定車道不計獎勵面積之方式請依本

局技術會報決議非法定車道之鋪面型式應與法定車道部分有

所區別

(二十六)計畫道路側喬木覆土深度雖尚符最小 120cm 規定達惟此深度

之植栽穴寬度是否足夠請再考量(一)5-1

(二十七)請將景觀剖面線標示於平面圖建議剖兩向剖面

(二十八)請檢討空調室外機及工作陽台雨遮規定(幹事會意見未修正)

交通局

(二十九)本開發計畫已超過本市提送交通影響評估送審門檻惟尚未依

規定先提送交通影響評估報告至交通局審議請先提送交評報

告審議後續並依相關審查意見及結論辦理另本案交通影響

評估說明仍過於簡略故請務必加強基地交通現況說明

(三十)請檢討汽車停車位 245 前方停車迴車空間是否足夠

(三十一)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

動線行駛

環保局

(三十二)本案基地面積為 292271 於商業區興建地下 0 層地上 15

層共計 171 戶之店鋪集合住宅(樓高 4995m+屋突物高 9m)

(三十三)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

入建築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

認定有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

建管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

修正發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第二十六條審慎核處

(三十四)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98年12月2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開

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廠

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三十五)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環

評法第 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5: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5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

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

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三十六)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理要細

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煙器

(三十七)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致

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

理環境影響評估

(三十八)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廢

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五案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楠梓區援中段一小段 22 地號 1 筆

土地集合住宅新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聯席會議委員及幹事所

提意見完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及工務局審定准予核發本案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及建造執照預審審定書

(一) 本案高度管制係規範於 93 年公告之「高雄市楠梓區(國立高雄

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地區都市設計規

範」原規劃目的係為使高雄大學校區得以眺望台灣海峽故規

範建築物高度以不超過 18 公尺為原則考量都市發展時空之變

遷原規劃目的已無法達成本案建築物設計高度超出細部計畫

都市設計基準乙節委員會原則同意並請建築師補充開發量體

(細部計畫允建高度與本開發案)對於都市景觀優劣對比之分析

說明(含量體模擬)

(二) 為豐富景觀請適度增加植栽種類

(三) 一樓平面左下方之公共服務空間(會議室)建請改為半戶外空

間以自然通風採光取代照明及空調設備之使用

(四) 本案公共服務空間之設置委員會予以同意

(五)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四)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6: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6

林澄清委員(結構委員)

(一) 左邊高樓區為結構極不規則之平面應考慮偶合扭矩效應連結

各角隅處應考慮大地震時之抗裂紋設計

黃吉村委員

(二) 藍花楹下種羅漢松等藍花楹長大將生長不良建請換成較耐陰

的植物

(三) 本案綠化空間很大但植種相對單調包含屋頂部份都建議請

檢討修正

(四) 玉龍草植株矮小適合小空間綠化沿階草較高大且容易開花本

案照片為沿階草但標示為玉龍草建請檢討統一之

蔡鴻杰委員

(五) 外觀立面較單調應有改善空間

盧正義委員

(六) 一樓平面空間左下方之室內會議室配置不合理及浪費能源建議

當室外非正式頂蓋型空間平時可做多功能使用

(七) 喬木設計高度只有 3 米太低建議提高至 6米以上

張文智委員

(八) 公共服務空間建議同意

(九) 垃圾貯存空間有用格柵美化同意其設置但注意廚餘用冷凍櫃

以防臭味

陳信雄委員

(十) 請於地下室各樓層匝道兩端設置來車偵測警示燈

(十一) 地面層出車警示燈請改設於鄰接人行步道處

藍美雅委員

(十二) 建築立面設計可更有特色

陳存聰主任委員

(十三) 垃圾貯存空間設置於 1 樓須考量整體景觀及異味等問題

工務局建管處

(十四) P5 空地型廣場式開放空間圖例誤繕為頂蓋型請修正

交通局

(十五) 建議適度放緩地面往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以維護機車使用

者之舒適度

(十六) 停車場出入口臨沿街步道式人行道處請設置出車警示燈號聲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7: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7

響設施

(十七) 為維護基地停車場進出安全未來如經審議許可請業者承

諾基地開始使用後於停車場出入口派駐人員指揮基地進出所有

車輛務必按照標誌標線及號誌及所送基地人行車行進場動

線行駛

環保局

(十八) 本案基地面積為 405044 於第三種住宅區興建地下 3 層

地上 115 層共計 168 戶之集合住宅(樓高 4995+屋突物高 9m)

(十九) 高度之認定請依行政環保署 99 年 8 月 27 日環署綜字第

099076920 號令核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

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所稱之高度係以開發單位向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申請許可之建築物高度認定屋頂突出物得否免計入建築

物高度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等相關規定認定有

關環評部分仍請開發單位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工務局建管處)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及 101 年 1 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

布之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

六條審慎核處

(二十)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101 年 1月 20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二十一)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

反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

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

送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

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

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二十二) 本案環保室(垃圾暫存空間)設於地下一樓內部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毒及垃圾清運完成後產生之異味污

水排放等問題

(二十三) 本案緊急發電機排煙口及垃圾儲存空間之位置與設計處

理要細緻以免影響鄰房觀感造成民怨緊急發電機請加裝滅

煙器

(二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8: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8

素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

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

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二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

流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七 審議案(一般案)

第六案關慶結建築師事務所申請本市仁武區慈惠段 877919 地號土地

學員餐廳增建工程都市設計審議案

決議本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後同意通過並依委員及幹事所提意見完

成修正後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准予本案增建工程部分備查

(一) 有關幹事會及委員會所提意見涉及法令規定事項部分請修正

屬行政指導範疇部分請納入修正參考

(二) 本案若有涉及其他相關法令之特別規定或專屬規定者從其規

委員意見

藍美雅委員

(一) 植栽請檢討

黃吉村委員

(二) 本案明顯有植物太密集問題建請適當疏除

工務局建管處

(三) P2-8-1 植栽表請補充覆土深度

(四) 修正表綠化面積 P2-8-2 頁 圖說應為 P2-8-1 頁請修正無

障礙停車位數請檢討一二樓請補檢討防火區劃及步行距離

(五) 本案若屬增建案請補充檢討防火構造時效防火間隔(距地

界線之規定)

(六) 甲樓梯後方是否有出入口請釐清

(七) P2-10-274 使 4588 使用執照資料不清請修正

(八) 圖號 A0-1 活動中心部份使照號碼有誤並請補充各棟建築物名

稱另請補充警衛室使用執照號碼

(九) A1-1 原有建築面積請各別列式計算新建面積有異(43938 與

65719 不符)請設計單位針對容積率及建蔽率再重新核算

環保局

(十) 本案基地面積為 3785412 於機關用地興建增建餐廳面積

65719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19: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19

(十一) 請依行政院環保署 101 年 1 月 20 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

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

及第 39 條累積開發規模規定辦理本案如位於山坡地自 99 年

3 月 2 日以後累積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或其同時位於自來水水質

水量保護區或水庫集水區累積開發面積一公頃以上則應實施環

評另如未位於山坡地則自 84 年 10 月 18 日以後累積開發

面積 5公頃以上則需實施環評

(十二) 本案計畫場址如係屬 98 年 12 月 2 日行政院環保署修正發布

「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工

廠變更用地開發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請依法辦理環境影響

評估

(十三) 開發行為若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規定而未進行者違反

環評法第 7 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

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

主管機關審查」者本府將依環評法第 22 條「處新台幣 30 萬元

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及違反第 14 條「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

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

(十四) 後續開發行為若有擴大面積改變用途或其他變更等因素

致符合該環境影響評估「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

圍認定標準」及相關公告等規定標準者仍請開發單位依法辦理

環境影響評估

(十五) 開發及規劃過程如涉及空污噪音廢棄物清除處理逕流

廢水處理等相關環保業務請洽環保局相關科室辦理

第七案法規案訂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

決議「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依下列決議事項修正通過另

委員所提意見請納入參考並授權都市發展局審定後依程序函

頒實施

(一) 條文「貳-一-(六)」設置迎賓車道(迴車道)之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則

(二) 條文「貳-二-(二)」喬木類型之樹高度及米高徑規格請納

入規範mdash樹高度 5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以上

(三) 條文「貳-三-(一)」依公會建議之下地下二層「車道坡度

小於 18 者不在此限」納入規範

(四) 條文「貳-四-(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請案件自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0: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0

行車停車數量參照公會建議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

之一」為原則

(五) 條文「貳-六-(四)」增列「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定

(六) 條文「貳-七-(一)」配合本府刻正修訂中之「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九點規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規定原則依上開要點修訂結果增列或刪

除本審議原則內容

(七) 條文「貳-七-(七)」有關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度之

訂定請公會協助從設計實務面提供建議規範內容俾供設

計與審議參酌並授權承辦單位修正文字後通過

(八) 條文「伍-二」修正交評審查依據為「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

(九) 其餘條文授權承辦單位文字修正後通過修正條文對照表請

詳附件

委員意見

綠化部分條文貳-二

黃吉村委員

(一)貳-二-(二)建議加入「水生植物以一年內可覆蓋面積為準」

(二)貳-二-(三)為了讓設計師有創作空間建議本條加入「應占 23

以上」

(三)貳-二-(四)請加入「灌」

盧正義委員

(四)第二項請規定喬木樹高應設計 6 米以上及庭園燈光設計以夠用就

好避免過量設計影響植物休息

建築師公會代表

(五)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喬木有米高徑規定一般設計米高徑

為 10~15 公分樹高度就不止 3公尺

張調委員

(六)樹太高遇颱風容易傾倒建議樹高度以 5~6 米尚屬合理另米高

徑一般為 10~15 公分

迎賓車道部分條文貳-一-(六)

陳信雄委員

(七)人行空間的考量是要落實人車分離迎賓車道(迴車道)由原條文

的原則不採行修正為得採行對於各開發案是否設置迎賓車道建

議可考慮將迎賓車道面積不計入開放空間獎勵由開發業主自行斟

(八)一般臨停車位的寬度為 2米一般通行車道約為 3 米~35 米寬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1

建議本案迎賓車道以單車道為限且寬度不再加寬以免車行速度變

盧正義委員

(九)迎賓車道有助交通流量及安全請考量有多大規模之住戶應強制設

劉文城委員

(十)戶數多的社區接送小孩與住戶進出確實有設置迎賓車道的需求但

建議不要設限戶數規模恐執行上會產生問題另建議車道寬度不

要限制 35 公尺影響設計彈性

陳國雄委員

(十一) 迎賓車道的空間使用目前尚無定義實務上亦有標示人行步道供

人行使用情形若考量扣除開放空間獎勵建議迎賓車道應予明確

定義執行面方有依據

張調委員

(十二) 建議迎賓車道最好寬度放寬為 55 米或 6 米

建築師公會代表

(十三) 開放空間若能設置迎賓車道可提供開發案好的設計條件

(十四) 迎賓車道因兩側會與庭園景觀的地坪順平處理故車道寬度 55

米已能供好的設計與使用

建開公會代表

(十五) 迎賓車道先求有再求好的設計寬度若能放寬樂觀其成

自行車停車位數量部分條文貳-四-(二)

建開公會代表

(十六) 建築態樣很多及使用習慣不同採以戶數比例為設置標準恐會

失真及失去設置的必要性建議能再予考量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

之申請案件調降比例以不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原則

劉文城委員

(十七) 因機車停車位亦可提供自行車停放公會建議自行車停車位數量

以興建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已足夠

張調委員

(十八) 於實務上有管委會將機車停車位改為停放自行車的情形公會建

議戶數十分之一的比例尚屬恰當讓社區去彈性考量

其他條文

陳信雄委員

(十九) 貳-三-(一)機車停車位設置於地下一二層之車道坡度規定

建議採公會所提意見將(一)(二)條文結合

劉文城委員

(二十) 貳-六-(四)圍牆規定建議除大樓類型社區外納入設有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2

私設通路及基地內通路之透天社區類型其大門設置均有超過 4

米高的情形

林弘慎委員

(二十一) 伍-二有關申請案應送交評審查之規定係依交通部訂定之「建

築物交通影響評估準則」交通局並無相關規定建議修正以法規

名稱為依據

八 散會19 時 10 分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3

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原則

法規名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

議委員會審議原則

名稱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壹機制理念 壹機制理念 未修正 未修正

一都市設計審議以實現都市

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

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

並延續市政府推動智慧生

態城市理念強化各地區發

展願景與特色

一都市設計審議應以實現都

市環境永續發展為最高指

導原則追求生活品質生

產環境生態保護並重的「

三生價值」與國際趨勢並

延續市政府推動「海洋首都

」「友善城市」「健康城市

」「水岸花香城市」理念

強化各地區發展願景與特

1明訂都市設計

審議目標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二整體考量開發基地及週邊

地區整體性的場域價值透

過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活

動規範的整合以達國際化

優質化與人性化環境經理

的目標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三建築基地與鄰近環境應充

份表達和諧親近共生之

關係並包括人為環境與自

然環境(如山水公園綠

地等)的對應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二本原則係彙整高雄市都市

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

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

會)審議經驗與共識提供

申請單位及設計單位辦理

相關都市設計審議時規劃

設計之參考以加速辦理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惟若申請

案因基地條件限制或實際

需求而無法執行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另有決議者從

其決議

四本原則係為供申請單位及

設計單位辦理相關都市設

計審議時規劃設計之參考

以加速辦理都市設計審議

時程惟若申請案因基地條

件限制或實際需求而無法

執行且經本委員會審議通

過得不受本原則彙編規定

之限制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本原則係屬通案性規定

各申請案仍應符合都市計

畫及相關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1新增條文

2明文仍應符合

都市計畫及相關

法令之專屬規定

或特別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4: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貳一般建築開發類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人行車行規劃原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為降低地面層車道進出

口與基地外人行動線的衝

突性地面層車道進出口

與相鄰之人行空間交會處

均需順平處理並宜適當

留設停等緩衝空間且車

道鋪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

步道應有所區隔以維人

行安全

一降低動線衝突性地下層

與地面層汽機車停車動線

於地面交會處應儘量減

少汽車進出口造成的衝突

性並留設緩衝距離車

道進出口鋪面應變化設計

以提醒行人注意

伍-三出入車道與人行道交會

處之鋪面材質應和人

行道有所區隔

十六基地整體動線之規劃應

考量降低住戶動線臨時

停車住戶停車動線之衝

突性並規劃不同使用動

線之管理措施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貳-一貳-十六

及伍-三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退縮地人行步道宜考量

與鄰地人行動線及人行穿

越道順平銜接以提高人

行連續性

二提高人行連續性退縮地

人行步道應考量與鄰地人

行動線及人行穿越道銜接

的連續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宜避

免設置遮蔽視線植栽或設

施物以維持視覺的通視

三強化轉角的通視性車道

進出口60度安全視角範圍

內應避免設置植栽欄

干或固定設施物以維持

視覺的通視性

1條次調整

2依建築技術

規則規定停車

空間超過 30 輛

者緩衝空間左

右各 60 度以上

應為無礙視線

範圍故予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地面層車道進出口周邊退

縮地為考量行人與車輛

進出視距安全其喬木植

栽間距得不受該地區都市

設計規範有關規定之限

制由設計人就現況分析

需求後配置

十九本市各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有關車道出入口處人行

道與退縮地周邊喬木間距

為考量行人與車輛進出視

距安全得不受該地區都

市設計規範有關喬木間距

之規定限制由設計人就

現況分析需求後配置附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5: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宜

考量與周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空間合理連接

五行動不便者設施規劃應

考量與週邊地區之供行動

不便者使用設施系統及庭

園遊憩活動作合理連接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地面層為考量人行動線的

安全若採行迎賓車道(迴

車道)設置方式車道寬

度以不大於 55 公尺為原

則其與相鄰之人行空間

均需順平處理且車道鋪

面材質或色彩與人行步道

應有所區隔

伍-二為落實人車分離降低

人車交織風險以創造悠

閒安全連續的步行環

境都設地區申請案地面

層退縮地範圍內原則不

採行迎賓車道(迴車道)

設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考量迎賓車

道能提供社區

車輛臨停降低

臨停造成的道

路通行交通安

全問題故予修

正並規範車道

寬度上限

1迎賓車道寬度

以不大於 55 公

尺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七)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置宜

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位置

為原則位於寬度小於十

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位於寬

度大於十五公尺(含)之

路口則不硬性規定斜坡

道須採轉角全面扇形而

得改採轉角斜坡道位置與

寬度應配合鄰接之行人穿

越線為原則另斜坡道全

面扇形斜坡起始點不強制

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起施

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蓋

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十三針對路口轉角斜坡道之設

置應以配合行人穿越道之

位置為原則對於寬度小於

十五公尺之路口需採轉角全

面扇形方式處理對於寬度

大於十五公尺(含)之路口

則不硬性規定斜坡道須採轉

角全面扇形而得改採轉角

斜坡道位置與寬度應配合鄰

接之行人穿越道為原則另

斜坡道全面扇形斜坡起始點

不強制規定需由扇形圓心點

起施作扇形斜坡範圍需涵

蓋行人穿越標線之銜接位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鋪面設計宜力求與周邊環

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宜採一

致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

維護

二十二鋪面設計應力求與周邊

環境維持和諧的關係色調

與材質同一街廓內應採一致

性設計以利後續管理維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6: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九)為人行空間整體景觀的一

致性開發案臨接公有人

行道者不論小規模個案

或簽證個案宜採共構方

式及下列原則辦理

1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行相

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採與

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式設

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帶

伍-九-(七)公有人行道共構規

模原則

有關都設地區涉及公有人行

道共構者不論小規模個案或

簽證個案仍應採共構方式辦

伍-九-(三)共構部分樹圍石與

花台設置原則

有關共構部分因涉及公共通

行相關花台與植栽穴樹圍石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

伍-九-(七)

伍-九-(三)條

文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設置方式

採與地面高度相同不突起方

式設置另植栽穴得改採植栽

帶設置方式(如文化中心作

法)但退縮地植栽穴仍依現

行地區規範辦理

2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

於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

活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伍-九-(六)共構部分人行道鋪

面材質設計原則

公有人行道共構材質部分基於

考量市場因素與景觀風貌活

潑性原則以灰色系之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為

主另尺寸不予規定

貳-二十九有關本市退縮地與

公有人行道共構之都市設計

審議個案其公有人行道共

構材質部分基於考量市場因

素與景觀風貌活潑性原則

以灰色系之透水性高壓混凝

土磚或花崗岩為主另尺寸

不予規定

3整併原條文

伍-九-(六)及

貳-二十九文

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公有人行道得併同退縮地採

順接路型設計並宜將原有

行道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植生狀態良好的行道樹原

則應原地保留

伍-九-(九)公有人行道得併同

退縮地採順接路型修正

伍-九-(十四)公有人行道整併

方案中應將原有行道

樹路燈等納入規劃

4整併原條文

伍-九-(九)

伍-九-(十四)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畫說

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外其餘依

下列規定辦理

貳-十八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綠化除都市計

畫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其

餘執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增

加「綠覆率」相

關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綠覆率係指綠覆面積占

應綠化空地之百分比

(一)基地實施綠化應依「高

雄市建築基地實施綠化審

因應原工務局

所管法規「高雄

1依委員意見將

喬木類型之樹高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7: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綠覆面積之計算基準如

1喬木依建築基地綠化設計

技術規範所定之覆蓋面積

標準計算植栽時樹高度 5

公尺以上米高徑 10 公分

以上(米高徑距地面一

公尺高樹幹直徑)

2灌木及蔓藤類以設計圖設

計之面積乘以百分之一百

五十計算

3草地及花圃以設計圖設計

之被覆面積計算

4以植草磚舖設綠覆面積以

舖設植草磚面積三分之一

計算

5其他植栽以設計圖設計密

植平面面積計算

(三)建築基地綠化原則依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原生

植物植栽參考表及誘鳥誘蝶

植栽參考表所定之植物種類

栽種

(四)實施綠化所栽植之植物

其覆土厚度應符合下列規

定在混凝土上方栽種植物

綠化時應同時設計植栽穴

排水設施及防水設施

1喬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上

其厚度不足時綠覆面積以

四分之三核算但不得小於

一百二十公分

2木及蔓藤類六十公分以

3草地及花圃三十公分以

(五)計算栽植植物之綠覆面積

時應扣除同一植栽種類別

及與建築物遊憩設施及其

他構造物之重疊面積

(六)綠化之設計圖說應包括下

列事項

1基地現況面積及相關位置

查辦法」第 34689

11 條規定辦理

市建築基地實

施綠化審查辦

法」年底可能停

止適用故爰將

引用之規定(第

34689

11 條)納入審

議原則中俾供

遵循辦理

度及米高徑規格

納入規範

2文字修正後通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8: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配置圖及相關之立面圖須

載明綠化面積與周圍建築

及道路之關係

3植栽及綠覆率計算表須載

明植物種類規格數量

單位綠覆面積總綠覆面積

及綠覆率

4透水舖面及花台表面飾料

5含覆土高程之相關剖面圖

(七)應綠化空地計算方式除

都市計畫書規定法定空地

應綠化者以法定空地計算

外其餘以實設空地計算

(五)空地面積計算方式依本

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認定

執行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明文「應綠化

空地面積」定義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八)綠覆率計算方式得參照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

範相關規定扣除執行綠

化有困難之面積另透天

類型執行綠化有困難可扣

除項目尚包括汽機車停車

空間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等免計入

應綠化空地面積內(即綠

覆率計算公式之分母)

貳-十八(二)綠覆率計算方

式參酌內政部頒訂「建築

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精

神得將執行綠化有困難之

面積扣除即免計入應綠化

之空地面積內(即綠覆率計

算公式之分母)其免計入

綠化空地面積可列舉扣除

項目為法定基地內通路

法定停車空間39m 法定

騎樓地法定人行步道法

定台電配電場供自用汽機

車停車位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九)透天類型基地綠化考

量都市景觀與植栽生存區

位以沿街面優先綠化種

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戶數

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由配

置但基地無法種植喬木者

得改以立體綠化方式辦理

貳-十八(三)透天類型基地

綠化考量都市景觀與植栽

生存區位以沿街面優先綠

化種植喬木並以不得低於

戶數為原則採總量管制自

由配置惟基地無法種植喬

木者得改以立面或屋頂

陽台綠化方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針對種植喬

木有困難之基

地條文內容賦

予得改以立體

綠化之彈性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透天類型採整體規劃分

照申請者有關喬木與植栽

配置方式為顧及基地面寬

尺寸人車進出安全景觀

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在未

貳-三十三透天個案採整體規

劃分照申請者為顧及基地

面寬尺寸人車進出安全

景觀品質與一般民間習慣

有關喬木與植栽配置方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29: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2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權益

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分照

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在未違反相關規定與鄰地

權益前提下得種植於緊鄰

分照基地之基地境界線上

(十一)都市計畫說明書訂有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

一以上綠化植栽」或「法定

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以上

種植花草樹木」等規定者

基地綠化計算依綠覆面積

檢討

貳-十八(四)都市計畫說明

書訂有「法定空地應留設二

分之一以上綠化植栽」或「

法定空地應留設二分之一

以上種植花草樹木」等規

定者基地綠化計算方式

應依「高雄市建築基地實施

綠化審查辦法」第 4條計算

綠覆面積檢討之

1條次調整

2依第 5次委員

會審議決議及

執行面需要修

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十二)植栽配置宜考量植物

特性及生長環境之合理性

必要時宜設置導根板或阻

根板避免因板根影響人行

安全與鋪面平順

(十三)中庭景觀植栽宜考量

日照因素及選用耐陰存活

率高樹種避免選用過於野

性樹種另於高壓電設施周

邊植栽應注意安全因素

貳-二十植栽配置應符合各案

整體設計質感植栽選擇應

考量地方特性環境適應性

及空氣污染的淨化效果避

免選用過於野性樹種另於

高壓電設施週邊植栽應注

意安全因素

1條次調整

2新增植栽板

根影響處理原

則及中庭植栽

選用原則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二十八基地開挖應強調對

基地保水喬木生長或增加

雨水回收設施且符合基地

綠建築基準為原則

本府於1016已

公告實施高雄

市綠建築自治

條例故刪除原

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二街廓轉角建築應配合

周邊地區活動特性採退縮

建築或於地面層採高視覺

穿透性設計並加強景觀

造型與植栽設計以提

昇活動連續性效果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刪除) 貳-十一建築物後院及側院幢

距與鄰地維持適度距離避

免鄰地開發後降低居住採

光品質

一般興建案係

依都市計畫書

及建築技術規

則相關規定辦

理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三汽機車停車空間配置原

則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貳-十七機車停放區應詳細說 納入基地交通同意刪除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0: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明其進出動線之規劃 動線規劃內容

故予刪除

(一)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

但因基地條件特殊者並

經委員會審議同意不在

此限其下地下二層之車

道坡度不得大於下地下

一層之車道坡度並應針

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出

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畫

惟車道坡度小於 18者

不在此限

伍-四機車停車位原則不得設

置於地下二層以下樓層但

因基地條件特殊且經委員

會審議同意者不在此限且

類似個案須檢討下地下二

層之車道坡度不得大於下

地下一層之車道坡度且須

針對確保機車進出安全提

出作法說明或安全管理計

1條次調整

2參照高雄市

建造執照預審

審議原則有關

集中設置停車

數之規定

3文字修正

1納入公會建議

下地下二層之

車道坡度小於 1

8 者不在此限

2文字修正後通

(二)設置於地下室車道底或靠

牆邊之汽車停車位需於圖

面標示車道軌跡並合理檢

討停車迴轉路徑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自行車停車空間設置原則

1 新增條項

2 整併現行「

高雄市都市

設計審議地

區建築基地

附設自行車

停車位規定

照修正條文通過

(刪除) 一高雄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推動綠色運輸政策鼓

勵大眾使用自行車特訂定

本規定

原立法目的建

議刪除

同意刪除

(一)符合下列開發規模者需

設置自行車停車位

1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2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3經委員會決議者

二本市都市設計審議地區符合

下列新建規模之申請案件

應依本規定辦理

(一)政府起造樓層 2層以上之

公有建築物

(二)樓層 6層以上之新建建築

(三)經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

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委員會)決議者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除都市計畫說明書土管

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三自行車停車位之設置除都

市計畫說明書另有規定者從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位外依下列規定檢討辦

其規定外應依下列規定為

1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車

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

車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

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 3部

自行車停車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以

不少於原法定機車停車位

數量之四分之一為原則

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數量之五分之二

2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申

請案件自行車停車數量以不

少於興建戶數之十分之一為

原則公有建築物自行車停車

數量不少於法定停車位數量

之二分之一

3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整數

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一)依規定應設置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申請案件

1法定機車停車位可以自行車

停車位替代並以 2部法定機

車停車位轉換3部自行車停車

位為原則

2法定機車停車位轉換基準如

(1)應達原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四分之一以上

(2)最高不超過原法定機車停

車位之五分之二

(二)未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之

申請案件自行車停車位設

置數量應達興建戶數之五分

之一以上公有建築物自行

車停車位設置數量應達法定

停車位之二分之一以上

(三)以上計算設置數量未達

整數時其零數應設置一輛

文字修正 1未設置法定機

車停車位之申請

案件自行車停車

數量參照公會

建議以不少於興

建戶數之十分之

一為原則

2文字修正後通

(三)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

四自行車停車位可採平面或

立體停車等方式建置並應

將使用管理維護納入公寓

大廈管理規約

於建照及使照

上已有加註自

行車停車位設

置故予修正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

位宜以集中設置於地面

層室內外或地下一層為

原則並應規劃合理安全

之出入動線車道寬度不

得小於 12 公尺其車位

尺寸長度不得小於 2公

尺寬度不得小於 06 公

五採平面式之自行車停車位

應以集中設置於地面層室

內外或地下一層為原則

並應規劃合理安全之出入

動線車道寬度不得小於

12m其車位尺寸長度不得

小於2m寬度不得小於06m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自行車停車空間以鄰近梯

間優先附設為原則

納入委員會常

態性審議意見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設計圖說應檢附自行車

停車空間平面圖如設置

六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應檢

附自行車停車空間之設施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停車設備者應檢附設備

圖說

平面圖如設置停車設備者

應檢附設備圖說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

因素申請人得檢具理由

書經委員會審議同意

得不適用

七因基地條件特殊或其他因

素申請人應檢具理由書

且經本委員會審議同意得

不適用本規定之全部或一

部分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建築外觀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屋頂水塔太陽能熱水

設施空調冷卻水塔等設

施物除依都市計畫說明

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準

等規定辦理外需於圖說

中標示設置位置與繪製

相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

得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

式美化避免外露於公共

視野而影響都市景觀

貳-二十五屋頂水塔空調設

備位置亦應考量立面整體

景觀並標示設置位置儘

量避免外露於公共視野

貳-三十二本市都設地區透天

建築型態其屋頂水塔景觀

美化處理規定

(一)為兼顧都市景觀與市民生

活必要設施物合法設置

有關都設地區透天建築型

態其屋頂水塔景觀美化處

理不論是委員會審議個

案或授權幹事會與建築

師簽證個案相關都設申

請案其屋頂水塔太陽能

熱水設施空調冷卻水塔

等設施物除依都市計畫

說明書與相關都市設計基

準等規定管制外必須於

都審或建照送審圖中詳細

標示其設置位置與繪製相

關景觀遮蔽物圖說或得

另採其他適當遮蔽方式

在不妨礙正常設備運作

下避免不銹鋼水塔等設

施直接裸露而影響都市景

觀與公共安全並副知工

務局建管處該項列為驗收

重要審查項目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貳

-二十五三十二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二)空調主機設備管線及

工作陽台宜於建築設計

時整體考量規劃並需適

當遮蔽加以美化

(二)為維護都市景觀與確保社

區居住品質針對屋頂水

塔設施物分離式冷氣掛

設等應依規定辦理或

於建築設計時整體考量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3: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劃配置減少日後住戶自

行任意增設影響社區景

觀與建築物價值

(三)夜間照明

1夜間照明景觀設計宜考量

整體照明設施的亮度高

度密度及色調的和諧效

果以強化整體環境特色

2建築物夜間照明設計宜考

量建築物使用機能及地區

生態需求設計避免造成環

境炫光影響居住舒適性

3照明設計以能節省電力減

少炫光及設定時點自動點

滅為原則

貳-二十六夜間照明景觀設計

應考量整體照明設施的亮

度高度密度及色調的

和諧效果以強化整體環

境特色

貳-二十七建築物夜間照明設

計請考量住宅使用機能及

地區生態需求設計並避

免造成環境炫光影響居

住舒適性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新增照明設計

省電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貳-二十三廣告物應考量建築

物的區位與活動特性後進

行整體設計以呼應都市整

體景觀系統特色立式招牌

高度請控制高度在25米以

下避免造成人行空間壓迫

本府已於

10110 實施高

雄市廣告物管

理自治條例並

將設置廣告物

審議會故刪除

原條文不再另

予規定

同意刪除

(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高層

建築或都市計畫說明書指

定重點建築需以塑造地

標的視覺效果進行規劃與

設計

貳-十四重要軸線二側地區

十六層以上超高層或重要

焦點建築需以塑造地標的

視覺效果進行說明與設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刪除) 貳-十五其他具區位價值之建

築物其量體造型應兼顧

地區發展定位空間紋理

周邊建築形貌與建築物

之外觀創意進行整體考量

設計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五)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框架式

屋脊裝飾物設置方式經提

送委員會同意後該部分

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伍-一為加強本市都設地區都

市景觀設計有關屋脊裝

飾物與屋頂造型物設置方

式經提送委員會同意後

該部分得不計入建築高度

與建築容積

1條次調整

2依內政部 98

1230 函釋修正

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建築物立面採玻璃帷幕

設計者其造型宜考量符

伍-十都設地區採玻璃帷幕造

型建築物其造型應考量

1條次調整

2帷幕牆折射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4: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需注意炫光影響週邊環

境及節約能源等事項

符合本市亞熱帶氣候特性

並須注意炫光影響週邊

環境及空調能源節約等

事項且其帷幕牆折射率

需控制在 10~11以下

規定已於建築

技術規則中規

範故修正文字

(刪除) 伍-十一本市水岸都設地區其

建築色彩應採融合港區

水岸之色調且建築構造

與造型須注意每年頻繁的

颱風侵襲等氣候影響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刪除) 伍-十二都設申請案應考量本

市位於亞熱帶地區全年

有 6 個月以上時間可以利

用自然通風相關基地規

劃與建築設計應落實都市

永續發展理念另各申請

案應思考利用自然通風方

式與構造設施並形成地

區建築立面造型語彙以

凸顯本市特有氣候與人文

條件下之建築與空間形式

刪除宣示性條文

同意刪除

(七)為順應本市高日照環境

本市都設地區建築設計

應針對日照方向充分考量

開窗型式遮陽及隔熱設

計以利建築物舒適節能

並宜考量設置太陽光電

設備

1本次提會新增

條文

2配合市府推動

中的高雄厝計

畫納入規範於

建築設計考量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景觀造型牆及圍牆設置原

新增條項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有關非屬地權範圍界定等

圍牆性質之中庭內部景觀

造型牆得免依所在地區

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限

制規定辦理

伍-七本市都設地區有關非屬

地權範圍界定等圍牆性質

之中庭內部景觀造型牆除

相關規定另有規定者外不

須依圍牆相關管制規定辦

伍-八景觀端景牆為符合一般

設計習慣及具有視覺焦點

之端景設計意義得免依地

區都設基準之高度及透空

限制規定且不須提送委員

會審議同意

1條次調整

2整併原條文伍

-七伍-八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5: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景觀造型牆高度超過 25

公尺部分需採以 11之

比例自地界線退縮後設

置其總高度不得大於 5

公尺退縮地部分宜予以

植栽綠化以軟化景觀造

型牆硬體之壓迫感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三)景觀造型牆正背立面宜

同時考量基地內及鄰地之

視覺景觀予以美化並標

明材質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135

次會議附帶決議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供汽車或人行進出之主要

出入口大門高度除都市

計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

規定外以不超過 4公尺

為原則一般大樓類型及

設有私設通路基地內通

路社區類型不在此限

1新增條文

2委員會第 7 次

會議審議決議

3文字修正

1依委員建議增

列設有私設通路

基地內通路社

區類型之除外規

2文字修正後通

(五)一般圍牆高度除都市計

畫書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外以不超過 25 公尺

為原則並採透視性設計

或設置綠籬為原則

九第八點以外之建築如設置圍

牆者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沿街面之圍牆應採透視性

設計或設置綠籬其圍牆高

度自基地地面不得高於一

百八十公分且牆面視覺可

穿透比率需達百分之五十

以上其他圍牆高度不得高

於二百五十公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縣

都市設計審議

要點」第 9點

並整合縣市執

行面一致規範

圍牆設置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圍牆線後至法定退縮部分

空間得設置側面圍牆

但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1新增條文

2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之

執行需要納入

規範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容積獎勵及容積移轉建築

基地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陸實施容積移轉審查地區都市

設計審議原則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一)建築基地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除都市計畫

說明書或都市設計規範另

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外依

下列規定辦理

1建築基地之地下室開挖率不

宜超過 80惟針對基地保

水及植栽等提出具體對策

經委員會審議通過者地下

一地下室開挖規定

(一)高層建築部分依建築技

術規則有關高層建築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為減低高容

積建築量體對

都市環境帶來

的衝擊及提升

都市防災功能

與保水性等擬

提辦理原則供

依循

涉及本條文相關

之地下室開挖率

及建築物設計規

定等原則業已

納入本府刻正修

訂中之「高雄市

政府審查容積移

轉申請案件許可

要點」第九點規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6: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室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2建築基地宜設置雨水貯集設

施及綠能設施(立體綠化或

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並依「

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有

關之設置規定辦理

3建築物地下室外牆與主要出

入口側基地境界線之退縮淨

距離宜在 3 公尺以上但基

地形狀特殊者得以在他側

境界線擇一側退縮

4建築基地宜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基地本身與鄰

地適度之通風採光私密

性及防災安全性

(二)非高層建築部分以地下

開挖率≦(1-X2)

(X=移入容積基地基準容

積)

建築基地如就下列事項施

工安全停車設備基地保水及

植栽綠化處理提出具體妥善因

應計畫並經都設會或與建築執

照預審小組聯席會議同意者其

地下開挖率得酌予提高

四鄰棟間隔分析

申請案件應留設適當之鄰棟

間隔以確保申請案件及鄰地適

度之通風採光私密性及防災

安全性

3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定授權承辦單

位以法規不重複

規定原則依上

開要點修訂結果

增列或刪除本

審議原則內容

(二)基地綠化

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

基地無法符合規定且經委員

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方式

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二基地綠化

本區建築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

上基地無法符合規定者經

都設會同意者得以屋頂綠化

方式補足所缺綠覆面積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文字修正通過

(三)人行空間規劃

1為建立友善環境並因應高齡

化社會趨勢申請案件需提出

人行空間規劃及設置

2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道

宜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三人行空間規劃

(一)為建立友善環境申請案

件需提出人行空間規劃及設

(二)建築基地若鄰接公有人行

道須與其共構整體設計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7: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2文字修正

(四)停車場出入動線

1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設

置於計畫區內聯外幹道及主

要道路但基地僅單臨接上

述道路或經委員會同意者

不在此限

2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 個以上

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車

數量達 150 部以上者或經委

員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五停車場出入動線分析說明及

對策

(一)基地車道出入口原則不宜

設置於主要道路但經都設

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二)建築基地不得設置 2個以

上汽車出入口但設置之停

車數量達150部以上者或經

都設會許可者不在此限

1整併「陸實

施容積移轉審

查地區都市設

計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對綠建築與節能減碳貢獻作

基於節能減碳時代趨勢申

請案件應提出具體設計對策

如太陽光電利用雨水再利用

屋頂綠化或相關綠建築作法

等事項

與本項(一)-1

重複規定故予

刪除

同意刪除

(五)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

能更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

與智慧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宜

提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

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

關設備間管道等作法

八智慧生活科技應用

為落實科技社群居住機能更

新提升及推動數位城市與智慧

生活科技申請案件建議可提

出具體設計對策如光纖寬頻

FTTBFTTH 應用或預留相關設

備間管道等作法

整併「陸實施

容積移轉審查

地區都市設計

審議原則」「

高雄市都設地

區開放空間與

停車獎勵申請

案審議暫行原

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六)垃圾存放空間

垃圾存放空間設置位置

及清運計畫宜考量使用者及

清運動線的方便性並妥適

考量清潔車暫停位置

1整併「高雄市

都設地區開放

空間與停車獎

勵申請案審議

暫行原則」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七)申請開放空間獎勵之案

件並依下列原則辦理

(刪除)

(刪除)

(刪除)

貳-十採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

申請案件應府合下列三點

處理原則

(一)開放空間整體設計是否合

理包括後院及側院留設

退縮空地是否足夠居室之有

效採光

(二)應考量建築物量體對鄰地及

對街基地之影響

(三)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3刪除原條文(

一)~(三)依

都市計畫書及

建管相關規定

辦理

1有關廣場式開

放空間有效獎勵

深度之訂定請

公會協助從設計

實務面提供規範

內容俾供設計

與審議參酌授

權承辦單位與公

會研商獲得共識

後修正文字後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8: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1廣場式開放空間有效獎勵深

度宜在 10 公尺以下超過部

分原則不宜獎勵但超過部

分經委員會審議同意者不

在此限

2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構

系統形成軟弱層

3開放空間應具有公共性開

放性服務性及可及性以

供非特定民眾休憩與使用

並考量無障礙環境設計

4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宜與

住宅單元距離 1 公尺以上淨

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衝空

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有效面

積以確保住戶安全與私密

(刪除)

(刪除)

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定設置

免計入容積之空間檢討是否

符合法規目的之合理使用

二設置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者

其允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

積得依建築技術規則第十

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

築基地綜合設計」核計

三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者其允

許額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

應依下列計算

(一)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大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得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

(二)臨接道路或沿街步道式開

放空間長度小於該開放空

間全周長八分之一者應依

建築技術規則第十五章「實

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

綜合設計」核計後再乘以

(三)開放空間之設置應避免結

構系統形成軟弱層

六建築基地申請獎勵之案件

其開放空間與進出口之留設

與位置應就其使用公益性

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市容

觀瞻等進行整合評估

七供公眾使用之開放空間必須

與住宅單元距離一公尺以

上淨寬之緩衝空間且該緩

衝空間不得計入開放空間

有效面積以確保一樓住宅

品質

八中庭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對

外開放之集合住宅應確保

住戶安全與私密性

九內庭式屬住戶專用無開放公

眾使用之開放空間部分不

予獎勵內庭式但開放供公

4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二建議刪

5高雄市都設

地區開放空間

與停車獎勵申

請案審議暫行

原則三文字修

6參採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

原則規範明訂

廣場式開放空

間有效獎勵深

度以利審議

7照原條文

8文字修正

9文字修正

10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11建議刪除

依建管相關規

定辦理

通過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39: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3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眾使用部分其獎勵樓地板

面積以六折計算為原則其

餘沿街式開放空間確實供

公眾使用部分給予足額獎

勵樓地板面積取得足額獎

勵部份之區位並應將「不

得違法將開放空間任意圍

蔽限制公眾進入使用」之規

定列入公寓大廈規約內

二十四開放空間面向道路之牆

面應予適度藝術化處理立

面造型請表現各區環境特

13建議刪除

(八)申請容積移轉之開發案

需分析周邊鄰地現況與公

共設施之分布情形戶量與

戶數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水

準之衝擊影響

陸-六戶量與戶數分析

申請案件應提出戶量與戶

數分析及其對公共設施服務

水準之衝擊分析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配合子項條文刪

除修正文字後

通過

2配合本市綠色運輸政策推動

及改善空氣品質的友善設計

申請案宜於適當區位考量

共構建置公共腳踏車租賃站

據點並依本市設置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相關規定辦理設

置申請因特殊理由需辦理

共構部分變更時不須再提

送委員會審議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為鼓勵民間

參與公共腳踏

車租賃站建置

以推動本市綠

色運輸建置低

碳城市並改善

空氣品質期於

適當區位之容

積移轉建築基

地納入公共腳

踏車租賃站的

共構建置增加

友善環境設計

1本條文俟本府

主管機關環保局

提出租賃站據點

條件與建置細節

等完整措施後再

予考量

2本條文刪除

(刪除) 九僅滿足法令最低下限(如僅

單面臨 8米道路而申請高

量體容積移轉者)或同時申

請其他容積獎勵之特殊案

例為維護環境品質應提

出對環境更友善之設計內

1建議刪除

2已於(五)(

六)明文相關內

同意刪除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

市設計審議原則

參公共工程及公共建築類都市

設計審議

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一道路及橋樑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0: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

物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

化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

交叉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

及隔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

綠化效果

(二)景觀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

方式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

射燈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

一道路及橋樑屬長久性構造物

故應採以構造物藝術化

美觀化處理重要道路交叉

口部份路段橋體下方及隔

音牆外側均應加強美綠化

效果

二景橋照明方式以投射燈方式

處理時應考量避免投射燈

產生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2文字修正 過

二學校

(一)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

或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

或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

與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

加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

地提高人行動線的安全

(二)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宜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或色彩區隔並加強

標字與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三)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其綠化設計須全校

整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

方式辦理

三學校用地鄰近道路節點處或

學生主要進出校門口處或

家長接送區應考量退縮與

擴寬的開放空間設計以加

大學生人潮聚集的腹地提

高人行動線的安全性

十一學校申請案應提出車輛進

出校園之管理計畫降低學

生進出與車行動線交織衝

突之危險性學童接送臨停

區之鋪面請以不同於道路

之材質設置並加強標字與

標誌牌之清楚設置

十二校園綠化須將現況植栽

移除植栽及新種植栽分別

提出圖面並詳算校園法定

綠覆率且綠覆率須全校整

體規劃且得採分期完成方

式辦理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三車站

(一)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

量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

挑戰生態環保及省能

都市意象之挑戰及新的施

工管理計畫並納入設計

說明書加以對應

(二)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

量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

文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

性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

八車站建築設計應兼顧並考量

四項原則高度的技術挑戰

生態環保及省能都市意

象之挑戰及新的施工管理

計畫並納入設計說明書加

以對應

九車站站體之結構造型應考量

與周邊建築量體及歷史文

化背景之關連性與和諧性

並強化日夜間景觀設計

十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的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1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三)車站應考量整體交通設施

的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

以符合使用者之轉乘需

轉運動線與服務機能以符

合使用者之轉乘需求

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

度進出方式設計

貳-四大眾運輸設施的整體性

大眾運輸設施設計應與夜

間照明及人行安全一併考

量公車彎設置應以斜角度

進出方式設計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五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

維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

許以木棧步道停留空間

及必要性座椅等簡易形式

之設施設置並儘量減少

引入侵擾性活動行為

六既有之生態活動區應儘量維

持或強化其功能僅容許以

木棧步道停留空間及必要

性座椅等簡易形式之設施

設置並儘量減少引入侵擾

性活動行為

1條次調整 照案通過

六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

畫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

關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

損害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七主要公園周邊相關建設計畫

應分析公園活動行為的關

聯性與影響性以避免損害

公園既有之服務機能

1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

七公共工程古蹟及歷史建

(一)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

保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

周邊之建築應考量地區

文史脈絡觀光活動的誘

發進行整體性與延續性

的量體造形管制

(二)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

有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

現「新」與「舊」的整

合應同時納入設計風貌

的考量

四公共工程建築指定古蹟保

存區或古蹟建築本體周邊

之建築應考量地區文史脈

絡觀光活動的誘發進行

整體性與延續性的量體造

形管制

五歷史建築再利用應著重原有

形貌及文化風貌的展現「

新」與「舊」的整合應同時

納入設計風貌的考量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八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個

案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

須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

意象形塑設計其造型並

建議儘量減少市場制式品

沿用

十三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個案

夜間照明設施形式選用須

配合建築及場域氛圍意象

形塑設計其造型並建議儘

量減少市場制式品沿用

1條次調整

2修正文字

照修正條文通

九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

變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

報審查通過後再據以核

十四公共工程交通規劃涉及道

路面積縮減交通動向改變

者應提送本府道安會報審

查通過後再據以核發本案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2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發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都市設計審議許可書

十公共工程與公有建築物細

部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

送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

查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

設計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要求或依規定調整該

部分得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十五公共工程與公共建築細部

設計圖面仍應依規定分送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

委員會同意相關細部設計

因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

求或依規定調整該部分得

免再提都設會審議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發量

體超過五層(不含)以上

部分其臨接基地境界線

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高雄市農 27農 28

地區)下列開發量體規

模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

度通風採光與兼顧私密

性與防災安全性提升整

體都設地區居住環境品

質及建築物價值其臨接

基地境界線(非屬臨接建

築線側)退縮尺寸規定如

1樓層數達六層至十二層

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各

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需

在 2公尺以上

2樓層數達十三層至十五

層樓之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25 公尺以上

3申請開放空間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地面以上

各層與境界線之淨距離

需在 3公尺以上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貳-三十一本市主要都設地區開

發量體超過 5樓(不含)

以上部分其臨接基地境

界線退縮尺寸規定

(一)主要都設地區(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凹子底農

16 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

特定區高雄大學鄰近地

區)下列開發量體規模

為確保鄰棟間距得適度通

風採光與兼顧私密性與防

災安全性提升整體都設

地區居住環境品質及建築

物價值其臨接基地境界

線(非屬臨接建築線側)

退縮尺寸規定如下

1樓層數達 6 層至 12 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公尺以

上淨距離

2樓層數達 13層至 15層樓

之申請案其各層臨接基

地境界線需退縮25公尺

以上淨距離

3引用綜合設計獎勵個

案因涉及環境公益性議

題該類申請案其臨接基

地境界線各層需退縮3公

尺以上淨距離

(二)其他新開發尚未進行通檢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關

1條次調整

2新增「高雄市

農 27農 28 地

區」

3文字修正

1主要都設地區

申請開放空間獎

勵個案地面層與

境界線之退縮建

築設計規定配

合「高雄市政府

審查容積移轉申

請案件許可要點

」第九點修訂結

果予以修正

2其餘照修正條

文通過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3: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3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地區得由委員會新增相

關後院與側院退縮規

定若因基地條件特殊得

提送委員會審議同意後

排除適用

後院與側院退縮規定若

因基地條件特殊得提送委

員會審議同意後排除適

二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刪除)

(一)「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

園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

討)案」計畫書第十章第

四節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退縮地圍牆線人行

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及

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規

1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一針對圍牆線後至法

定退縮部分空間得設

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

側牆仍應符合 25 公尺

限制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

務都字第0910025814號

函示「有關本特定區

(內惟埤文化園區)規

範規定圍牆 25 公尺高

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

度不得超過 35 公尺」

辦理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肆特定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一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內第

四種特定商業區因容積較

高故六層樓以上建築物與

鄰地應間隔一米五以上淨

距離

七「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十章第四節都

市設計規範附表一退縮地

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

下室外牆及突出最小建築

退縮線規定

(一)有關本特定區都市設計規

範附表一針對圍牆線後

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得

設置圍牆側牆及出入大

門但高度部分圍牆側

牆仍應符合 25 米限制

出入大門高度依 91 年 09

月 03 日高市工務都字第

0910025814 號函示「有

關本特定區(內惟埤文化

園區)規範規定圍牆 25

高度限制係排除出入大

門適用另出入大門高度

不得超過 35」辦理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1條次調整

2建議刪除

3於前項已規

範應退縮2公尺

以上淨距離

4條次調整

5條次調整

6條次調整

照修正條文通過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4: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4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二)有關都市設計規範附表一

及附表二退縮 6公尺範圍

留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

規定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退縮 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淨寬由 3公尺

改為 25 公尺

(三)本特定區申請案應考量與

周邊柴山山景美術館及

鄰近建築物色調之相融

合並降低地區氣候落塵

空污所造成之影響個案

建築色調以朝向中間色

系處理為原則

(四)本地區計畫書第 10 章第

4節都市設計規範第 8條

第 3項有關垃圾分類儲

存空間得設置於地下一

層或地面層且須注意清

運路線及儲存區清理消

毒及垃圾清運產生之異

味污水排放等問題免

再提送委員會審議

(五)考量基地之特殊性及地下

停車場樓層間連接車道

迴轉半徑之合理性基地

面寬 25 公尺以下且滿

足基地境界線兩側退縮

淨距離加總與基地面寬

比超過 110 以上者得

不受肆-一-(一)-2之

規定限制

案原則辦理

八「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

案」計畫書第 10 章第 4 節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 及附

表2有關退縮6公尺範圍留

設人行步道及植栽穴規定

都市設計規範附表 1有關

退縮 6 公尺範圍留設人行

步道淨寬由 3公尺改為 25

公尺

九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都設

申請案應考量與周邊柴山

山景美術館及鄰近建築物

色調之相融合並降低地區

氣候落塵空污所造成之影

響個案建築色調以朝向中

間色系處理為原則

(五)本項規定依 991223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3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六)本項規定依 991014 高雄

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

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170 次

會議暨建造執照預審小組

聯席會議決議辦理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文字修正

11條次調整

12文字修正

13條次調整

14文字修正

三凹子底原農十六地區

(一)本地區商業區於面臨建築

線第一使用單元建築物

扣除必要之公共設施(如

門廳管理委員會使用空

間車道hellip等)外其餘

二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商業區於面臨建築線第

一使用單元建築物扣除必

要之公共設施(如門廳管

理委員會使用空間車道hellip

1條次調整

2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5: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5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一二樓部分需作商業使

(二)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

間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

業司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

類故本地區辦公室認定

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使

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

免再提送委員會審議同

(三)本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

統及人行動線系統退縮

規定

1有關本地區公共開放空

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統

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

間若依規定得設置圍

牆大門且併同設置者

自得設置側面圍牆但

高度仍以不超過 25 公

尺為限

2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

全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

似設施設計者地面層

(即 1 樓)部分仍應符

合上開規定另 2 樓以

上部分設置非法所不

許但仍應符合建管等

其他規定另本區類似

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案

原則辦理

(四)本地區因屬本市重要地

區有關招牌設置建築

物等造型與色彩宜與周

邊場域相互搭配

等)外其餘一二樓部分

需作商業使用

四因辦公室於建築法屬 G2 類

商業行為較低之商業空間

類別亦符合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分類故

本市農十六地區辦公室認

定符合委員會要求作商業

使用之空間用途爾後相關

認定依上開通案原則及都

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

第十三條規定逕行辦理不

須再提送委員會同意

五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及人行

動線系統退縮規定

(一)有關本細部計畫區公共開

放空間系統及人行動線系

統退縮規定針對圍牆線

後至法定退縮部分空間

若依規定得設置圍牆大門

且併同設置者自得設置

側面圍牆但高度仍應符

合 25 米限制

(二)若於上開空間範圍內採全

棟突出造型框架等類似設

施設計者地面層(即 1

樓)部分仍應符合上開規

定另 2 樓以上部分設置

非法所不許但仍應符合

建管等其他規定另本區

類似申請個案請依上開通

案原則辦理

十凹子底地區原農十六細部計

畫地區因屬新行政中心計

畫重要地區有關招牌設置

建築物等造型與色彩應與

周邊場域相互搭配

3條次調整

4文字修正

5條次調整

6文字修正

7條次調整

8文字修正

9條次調整

10條次調整

11文字修正

(刪除)

十一凹子底農 16 地區與內惟

埤文化園區之都設申請案

基於內惟埤文

化園區特定區

同意刪除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6: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6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加強照明計畫管制規定

(一)請設計人針對照明計畫清

楚說明並將相關鄰近地區

之照明模擬圖詳細繪製避

免突兀的照明影響景觀與

居住舒適性並鼓勵夜間照

明開啟同時減少能源不必

要的浪費該項目列為都設

審查重點

(二)各案夜間照明設計得參酌

全區審議案例之夜間照明

系統與景觀模擬以提升各

案夜間照明之和諧性與地

區夜間特色建立

(三)配合都市夜間照明景觀電

價優惠措施鼓勵重要節點

與軸線等地區開啟夜間照

及凹子底原農

十六地區屬主

要都設地區近

年來開發案品

質業趨穩定故

建議刪除

(刪除)

六「變更高雄市楠梓區(國立

高雄大學鄰近地區)細部計

畫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範

圍內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案

其社區大門或各戶鄰接建

築線處大門鐵捲門等不

須依圍牆規定檢討透空

伍-五為確保大學城開發理念

實踐與擴大學校社區參與

有關涉及國立高雄大學鄰

近地區申請案請主辦科於

幹事會送審階段即通知高

雄大學派員與會並提供相

關審議書圖資料並請高雄

大學提供單一窗口以利相

關業務聯繫

近年來高雄大

學地區都設執

行面業趨成熟

故建議刪除

同意刪除

四大坪頂特定區及高坪特定區

都市計畫書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要點有關「其他基地線」

依下列規定

(一)本地區都市設計申請案件

自面前及其他基地線退縮

採一宗基地認定非各戶各

自認定退縮

(一)依本局 96 年 5 月 15 日及

97 年 7 月 31 日奉核簽辦

1新增條文

2依本局 96年5

月15日及97年7

月31日奉核簽辦

照修正條文通過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7: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7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側面牆壁若開設門窗者

須該側全線退縮非僅建築

物立面開口處退縮

(三)大坪頂特定區中住宅區及

商業區有關圍牆之規定比

照高坪特定區之規定辦理

(刪除)

(二)比照鄰近地區及全市規

三高坪特定區之住宅區面臨

20 公尺(不含)至 8 公尺

(不含)寬度道路因未設公

有人行道為確保住戶及行

人步行安全降低坡地交通

危險顧慮上開寬度範圍道

路須自建築線退縮一米五

以上牆面線建築且該退縮

部分須作為公有人行空間

並得計入法定空地

3新增大坪頂

特定區中住宅

區及商業區有

關圍牆規定比

照鄰近地區辦

4高坪特定區

細部計畫(第二

次通盤檢討)案

已於 10110

18 實施故刪除

本條文

五原高雄縣轄區都市設計審

議地區

(一)建築基地之退縮部分

除另有規定外應設置淨

寬至少 15 公尺之無遮簷

人行步道並以鋪設透水

性高壓混凝土磚或花崗岩

為原則且應與相鄰基地

所設置之人行步道順平相

接並不得設置階梯

(二)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

停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

位以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

該停車空間臨地界邊緣

應設置 1 公尺以上之植栽

綠帶

十基地之退縮部分除另有

規定外應設置淨寬至少

15公尺之無遮簷人行步道

並以鋪設透水性鋪面為原

則且應與相鄰基地所設置

之人行步道順平相接並不

得設置階梯

十四公有建築公共設施及

商業場所附屬 10 輛汽車停

車位或 25 輛機車停車位以

上之戶外停車空間者該停

車空間臨地界邊緣應設置1

公尺以上之植栽綠帶但因

基地情形特殊得依第二點

第三項規定辦理

1新增條文

2整併「高雄

縣都市設計審

議要點」第 10

14 點條文

配合原高雄縣

都市計畫書執

行需要予以保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

伍其他審議原則 伍其他審議原則 未修正 未修正

(刪除) 六有關「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許可案件變更設計作業要

點」第四條第一款至第七款

之變更內容與原核准內容

之變更百分比認定以本次

建議刪除已納

入新修訂之變

更設計作業要

點規定中

照修正條文通過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8: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8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變更與前一次核准內容之

變更百分比為比較之基準

一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

共構申請程序

(一)新申請案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

核完工後一次會勘驗

收方式辦理其他非都設

地區或先前已通過都審需

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個案

依原養工處規定程序辦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九本市都設地區公有人行道共

構原則與辦理方式依下列

事項辦理

(一)共構申請程序

1本市都設地區新申請案公

有人行道共構執行方式原

則採申請一次書面審核完

工後一次會勘驗收方式辦

理其他非都設地區或先前

已通過都審需辦理公有人

行道共構個案依原養工處

規定程序辦理

2該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經本市都設會審議通過

後雖同時併有相關該部分

副本圖說等副知養工處但

仍請申請人或設計人應儘

速依規定辦理並請公會務

必轉知相關會員於都設案

件審議通過後應立即向養

工處提出共構申請避免影

響請領使用執照時程

3請主辦科對核發許可案件

有共構者於公文定型稿中

增訂提醒申請人有關公有

人行道共構部分請向本府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申請

(二)公有行道樹處理原則

在尊重樹木生命及街道

景觀一致性有關共構部

分之公有行道樹依養工

處意見以不變更原有樹

種為原則但為配合建築

使用小幅移動行道樹位

置或部分行道樹死掉更

換或規格更換等是可以

同意依規定申請

(四)共構部分車輛進出斜坡設

置原則

依市區道路標準於道路

上設置固定式供汽車進

1依本府工務

局養工處現有

申請程序及相

關維護管理規

定辦理除保留

程序規定供執

行面依循

2條次調整

3文字修正

照修正條文通過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49: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49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出斜坡道是於法不許

故若有車輛進出需求

時請於共構部分或退

縮地設置斜坡設施並

妥善處理路緣石及依

規定提出申請

(五)驗收會勘出席人員要求

有關完工驗收會勘人

員請該案設計人或事務

所派員務必到現場配合

會勘說明另請設計人於

處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需至現場詳細調查現

況設施避免設計施工無

法與現況需求相符合

(八)共構期限與維護權責

共構認養維護雖先由建

設公司或開發商申請但

後續使用維護權責應納

入公寓大廈管理規約或

不動產買賣契約內由管

委會或使用者負責

(十)公有人行道設置機車彎

有關機車位尺寸若相關

法令未明確規定者以長

15~2 米之彈性範圍尺

寸附設以利現況公有人

行道設置機車彎後仍保

有部分寬度可供公共通

行或剩餘寬度結合法定

退縮地共構設計後可供

公共通行

(十一)共構及設施帶設置標

有關公有人行道與退縮

地共構設計及設施帶設

置等為利公共通行機能

銜接之系統性與景觀之

一致性以整體街廓規劃

為原則

(十二)退縮地與公有人行道共

構交接部位處理原則

交接部位採平坦原則處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50: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50

修正條文 原條文 說明 委員會意見

(二)都設地區共構個案申請

建築執照時因特殊理由

需辦理公有人行道共構部

分變更時原則上由工務

局建管處會辦相關單位同

意後辦理不須再提送委

員會審議

理亦即如花台等類似設

施物不能突起且應儘量

配合公有人行道部分整

體規劃設置人行步道以

供公共通行

(十三)有關都設地區共構個案

申請建築執照時因特

殊理由需辦理公有人行

道共構部分變更時原

則上由工務局建管處會

辦相關單位同意後辦理

不須再提送都設會審

二依「建築物交通影響評估

準則」規定應提送交通影

響評估審查之申請案件

於提送委員會審議前應

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

送交通主管機關審查

新增條文 文字修正後通過

三為加速公有建築物及公共

工程審議時程建議於競

圖招商或建築計畫階段

前先提送委員會諮詢或

研議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四本市都設地區建築基地申

請廣告物設置太陽光電

發電設備地下連續壁及

基樁等雜項執照案逕依

建築管理程序辦理

1本次提會新

增條文

2配合業務執

行需要

照修正條文通過

五本原則若執行上有疑義時

得提請委員會依審議原

意解釋後據以辦理

新增條文 照修正條文通過

51

52

53

Page 51: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51

52

53

Page 52: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52

53

Page 53: 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9次會議build.kcg.gov.tw/upload/0202040015.pdf · (十五) 本次申請連續壁及地質改良基樁,在不影響主體結構之梁柱施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