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 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近年来,尤其是省委、 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 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 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 8 月21 日),在 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 家情人节——女儿会。今年,我很荣幸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 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壮观。

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 course.rzpt.cncourse.rzpt.cn/uploads/resources/574/2018-08-06/1533548697_1822151.pdf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

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近年来,尤其是省委、

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

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

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 8 月 21 日),在

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

家情人节——女儿会。今年,我很荣幸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

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壮观。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参加开幕仪式的不仅有恩施本土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

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的旅游已经

在逐步和民俗文化结合,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恩施州旅游资源发展概况

恩施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荆楚,西通巴蜀,南

极潇湘,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翰之称。境内

武陵山、荆山、巫山和大巴山都属历史上燕山运动造成的褶

皱,又分别被长江、清江、酉水、娄水等众多河流切割冲刷,

汰洗成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

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

特的丹霞地貌,第四季冰山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落点

缀其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有如画屏,是休闲度假和山水

观光的最佳去处。

恩施州有着悠远的文明历史,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纪的

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

有重要地位。首府恩施是湖北省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如今

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巫山人”、“建始直立人”与

“长阳人”的被发现和命名,确立了峡江和清江流域的人类

起源地地位。巴东雷家坪、官渡口、楠木园、沿渡河、清江

香炉石等遗址的发掘也向世人展现了长江及清江流域早期

人类活动的图景,证实了该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廪君举

族西迁,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的传说,妹嬉女儿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行、丈夫心,与伊尹“比而亡夏”的氏族复仇故事,巴曼子

背信守义、割头以谢楚王的爱国豪情构成了恩施州各族人民

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性,向五子、田彦伊、田世爵、陈连升

等一大批民族英雄,邓玉麟、周念民、黄大鹏等一大批革命

先烈则是恩施州各族人民的脊骨和灵魂。

恩施有沿袭古代巫傩文化、图腾文化、军旅文化习俗的

傩戏、过社、茅古斯、摆手舞、撒尔嗬;有自成体系的神话

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有与生境息息相关的山歌、田

歌、赶战歌、排歌、情歌;有风情独特的跳丧、哭嫁、女儿

会、牛王节等。这些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州开展文

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

总之,恩施州的旅游资源禀赋高、资源类别全、资源卖

点好,随着“铁公机”重大交通设施的改善,很多待字闺中

的神奇景观和民俗文化将招引更多中外游客的探访和关注。

二、恩施州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恩施州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政府主导、

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

努力,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品开发等方面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把

恩施州建成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十一五”旅游

发展目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1.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

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

2.制定了“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按照“一轴

两极三区”的战略布局,以神农溪、腾龙洞、恩施大峡谷、

土司城、清江闯滩、坪坝营等 10 大景区为重点,链接长江

三峡、宜昌、重庆、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建设恩施生态

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

(二)各县市旅游业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制定了旅游

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规划和景区建设规划

1.巴东县提出了“五三”发展战略,出台了《全社会大

办旅游的决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若干规定》,明确了

突出以神农溪为主导的旅游业在全县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中

的重要地位,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

态势正在逐步形成。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2.恩施市将现代工业、特色板块农业和旅游业作为该市

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调整旅游

发展工作布局,加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及营销力度,全市大旅

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3.利川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把

旅游经济列为全力构造的“四大经济”格局之一,确定了“以

旅游业为龙头,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的战略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印发

了《关于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办法》,市人大颁布了

《利川市旅游景区(点)管理办法》等法规。

4.咸丰县以“ 2006 年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国契机,

重点开展了以“坪坝营创 A 、宾馆(饭店、农家乐)创星、

旅游村乡镇创建、导游创佳”的“四创”活动。

5.来凤县紧扣“生态旅游州、土(苗)风情园”的主题

旅游形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摆手舞的发源地、西南佛

教的圣地”两大品牌旅游资源,以仙佛寺景区建设为龙头,

以“酉水一线贯珠”景点开发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集深厚

宗教文化、浓郁民族风情、秀丽自然景观、璀璨人文历史于

一体的旅游产业格局,着力将来凤打造成为武陵山区的重要

旅游目的地。

6.鹤峰县是我州重要的革命老区,富有光荣的革命传

统。 2005 年被确定为全国 30 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主要景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点之一。该县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鹤峰县红色旅游发展规

划》,根据全县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和分布现状,结合红色旅

游功能定位,红色旅游发展目标,以及与绿色生态旅游、土

司文化旅游的资源整合,提出了鹤峰县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

布局,即“一个中心、五条线路、六大片区、十二个重点精

品景点”的规划框架。

三、恩施州旅游产业及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由于恩施州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且走的又是一条由下而

上、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之路,因此,恩施旅游业虽然经过

了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但至今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没有

领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二是没有形成全社

会办大旅游的共识;三是没有概括资源特色的主题形象;四

是没有明晰的战略构架;五是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六是没

有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七是没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八是没有按照支柱产业进行投入。

总之,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离州委、州政府提出的

把恩施州建成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一)认识问题

恩施旅游业发展最缺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一是对资

源的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信心;二是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

意识,表现在上面热、下面冷,少数热、多数冷;这里热、

那里冷;口里热、行动冷;三是认为两路贯通后,旅游自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就搞好了,没有提前介入的意识;四是没有把旅游真正当作

支柱产业投入;五是没有明确的旅游发展思路;六是对旅游

“六要素”的配套建设重施不够。

(二)定位问题

一是产业定位模糊。到底是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拉动我州

的第三产业支柱产业还是龙头产业?目前认识模糊。

二是形象定位不准确。目前《规划》定位是“绿色恩施

州、土(苗)风情园”,这种定位比较宽泛,不能代表恩施

州景观和文化的本质特征。

(三)规划问题

我州各县市都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但没有进行系统的

策划,而且这些规划都是延请外地旅游规划专家做的,没有

征求本地旅游、民族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学者的意见,因

此规划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而且在运用中也没有根据实际

情况加以修编,加上没有一部科学的、权威性的景区开发详

规,因而严重影响了各景区的深度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四)投入问题

制约我州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投入不足。政府主

导宣传缺乏力度,旅游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由政府负责的水

电路等基础设施也跟不上景区开发的步伐,甚至拿不出钱来

搞景区的开发详规。

(五)体制问题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是没有一个权威、高效的工作专班。州里及各县市虽

然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但只是一个协调指导机构,而

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一些县市虽然设立了风景管理处,但其

权限很小,无法在决策和实际运作中发挥作用;各县市旅游

局虽能代表政府行使职权,但因为旅游资源分别受到农业、

林业、国土资源、民族宗教、文化卫生等各方面权利部门的

管辖和制约,所以也很难施展手脚。二是一些景区的管理体

制混乱,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

(六)融资问题

恩施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差、景区分散、配套设施不全,

导致来我州投资旅游业的商家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于投资

水电等产业,因此融资问题也是制约我州旅游业发展的一个

瓶颈。我州近年来通过旅游资源的推介宣传,与外商签定了

一些景区开发合同,合同金额虽大,但实际到位率非常之低。

四、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前景

恩施州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

发展机遇。一是世界范围内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

等已经成为广大游客“求知、求新、求异”、满足异质文化

想象的首选旅游方式。周先旺州长在考察美国加州时指出恩

施州有四个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对于旅游来说就是资源的差异性和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独特性。我州独特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

族风情、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类型,加上人类起源地和巴

人故里的文化效应将会引来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二是国家启

动的“ 2006 年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将把大量的游客推

向西部,从而促使我州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清江民俗

风情旅游区是湖北最具成长性的旅游目的地。 2005 年 7

月,湖北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一江两山、武汉

都市旅游圈、恩施民俗生态游、大别山红色旅游”的战略构

架,明确把恩施民俗生态游作为重点发展。二 00 七年六月,

省政府在我州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我州重点

景区的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州委、州政府还出台了发展

旅游产业的相关文件;四是鹤峰县去年被纳入国家红色旅游

精品线路,对于提升我州的旅游形象、辐射境内其它文化、

生态景区具有重大意义;五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培植,我州旅

游业已初具规模,神农溪、腾龙洞、梭步垭石林、清江闯滩、

坪坝营、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等一批景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

已产生了一定景响;六是我州最近启动的“百镇千村万户示

范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将为开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奠定良

好的基础;七是旅游大环境建设 投资关系的日趋紧密,周

边地区开发旅游给我州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产业聚集和辐

射效应,将形成一系列的环周边旅游开发机遇。如神农架原

始生态旅游对双神线的带动、奉节天坑地缝对恩施大峡谷、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腾龙洞的依赖性聚集、大三峡旅游对清江资源的整合等;八

是随着两路的开通,恩施的可进入性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并

形成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和旅游通道,为恩施州建设生态风

情旅游目地的奠定了基础,并使得把旅游业培植成我州的支

柱产业成为可能。

(二)指导思想

以建设恩施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采取“超常发

展、生态优先、突出文化、点轴推进”的发展模式,按照“一

轴、两极、三区”的战略布局,打造一条清江画廊,争创两

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恩施、利川),建好三大景区(清江

中上游生态旅游区、神农溪国际旅游区、坪坝营生态休闲旅

游区),搞好四个整合(行政权力资源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整

合),推出五条旅游精品线路(土苗风情游或称巴人故里游、

两江环线游、红色之旅游、武陵文化游、鄂西南生态游)、

做到六个加强(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强旅游

市场的开发与促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配套

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环境的建设与

保护),努力把旅游培育成支撑恩施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支柱产业。

(三)战略对策

1.战略定位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1)目标定位:恩施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

(2)产业定位:全州将旅游产业培植为支柱产业。各

县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定位为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或先导

产业。

(3)形象定位:全州应统一形象定位,一级形象建议

定位为:“巴人故里、清江画廊 ”。各县市在主形象定位下

进行次级形象定位。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宣恩突出“清

江画廊”品牌;鹤峰应按红色旅游目的地、绿色旅游过境地

的战略定位,突出“土司文化、红色鹤峰”,来凤应按宗教

旅游目的地定位,主推“武陵宗教圣地,酉水文化摇篮”,

咸丰要在原生态方面做文章,彰显“绿咸丰、红杜鹃”特征。

此外,巴东还可以打“纤夫文化“、建始打“人类起源地”,

利川围绕龙船调和腾龙洞打品牌、恩施打“历史文化名城”

形象品牌。

2.战略构架

以清江画廊为主打品牌,以“巴人故里、清江画廊”为

主题形象,凸显州城旅游集散地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加强各

县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最终在全境形成一个

“众星拱月”和“天女散花”式的立体大旅游体系,并以三

大核心景区和十大重点景区为龙头,加强与周边知名景区的

联合互动,拉动恩施州游业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贯通恩施

全境的旅游通道和精品线路。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3.战略步骤

2008 年前为产业培植期,重点抓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

建设和六要素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恩施和利川两市的

旅游集散地建设;着力打造清江画廊,以武汉和重庆为主打

市场,全力推出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坪坝营、神龙溪、仙

佛寺、满山红烈士陵园等重点景区;“十一五”末,把恩施

建成湖北省最具成长性的旅游地,全州旅游综合收入占到

GDP7% 以上。以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为主打市场,着力

培育生态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绿色恩施

州、土(家)苗风情园”,使恩施成为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

新的增长极; 2015 年前,将恩施州真正建成生态风情旅游

目的地。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打市场,将恩施州的旅游产

业提升为支撑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4.战略精品线路

(1)土苗风情游:神农溪漂流看堂戏—水布垭高坝看

撒尔嗬—建始人遗址看建始丝弦锣鼓—梭步垭石林看傩戏

或女儿会—恩施土司城观看大型土家族风情剧〈毕兹卡〉—

利川腾龙洞看大型情景剧〈夷水丽川〉—咸丰坪坝营看民间

艺术表演—来凤看南剧〈西南卡普〉和摆手舞—张家界(入

境地点:三峡大坝或神农架方向、重庆方向、张家界方向或

恩施组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2)两江环线游:三峡大坝—长江三峡——奉节天坑

地缝——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及相关景区——梭步

垭石林——恩施历史文化名城及相关景区——清江画廊—

—水布垭高坝——长阳武落钟离山。

(3)红色之旅:张家界——桑植——鹤峰——宣恩—

—利川——恩施——建始——巴东。

(4)大武陵文化游:张家界——鹤峰土司遗址——来

凤仙佛寺——咸丰唐崖土司皇城——利川大水井、鱼木寨、

花梨岭天主教教堂、如膏书院、团堡石龙寺——宣恩庆阳古

街、苗寨——恩施巴蕉侗族乡——恩施历史文化名城——建

始人遗址——巴东寇公亭、三峡第一碑——古宋城(复建)。

(5)鄂西南生态游:黔江小南海——咸丰汪大海、坪

坝营、黄金洞——利川星斗山、水杉群、腾龙洞——恩施大

峡谷——梭步垭——建始四十二坝、黄鹤桥——巴东清江水

布垭高坝、巴人河、神农溪。在战略精品线内可以组合数十

条自助旅游线路。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整合行政权力资源。

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

主导、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才能形

成全社会办旅游、办大旅游的局面。而切实加强领导,真正

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则是我州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实现跨越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式发展的关键。我州要在原来设立的旅游领导小组的基础

上,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恩施州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委

员会。委员会下设咨询策划、规划协调、产业发展、宣传促

销、产业研究等部门,由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州政协四

大家领导牵头,联合旅游、文体、民宗、交通、农业、水利、

林业、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召开旅游工作会议,研究解

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修编旅游规划、出台相应

政策,具体指导我州旅游业健康发展;四大家领导要把培植

旅游产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甚至要像张家界市那样定期召

开旅游工作会议,深入景区现场办公等。各县市成立相应的

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2.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首先可以考虑组建成立恩施州旅游集团,按先策划后规

划、先做详规再开发建设的原则,整体打造清江画廊等县市

旅游项目。其次,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实施景区品牌战

略。整合全州旅游资源,举全州之力推出神农溪、腾龙洞、

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恩施土司城、恩施梭步垭石林、来

凤仙佛寺、咸丰坪坝营等精品,并实现与“三峡——张家界”

中西部生态旅游带来的有效对接,把恩施生态旅游纳入“三

峡——恩施——张家界”大黄金旅游圈中,全面提升恩施旅

游形象,使恩施旅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形成品牌。第三,各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县市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还要搞好与周围周边地区成熟

景点的资源整合,做到捆绑发展,互惠互利。

3.重视人力资源对我州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整合人力资

一是整合我州现有的人才资源,充分调动旅游、文化、

民族宗教、科技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建设生态风情旅游目的

地的积极性,利用他们为发展我州旅游产业贡献力量;二是

要充分利用我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参与旅游

总规修编、详规论证、承担重大旅游科研

项目,并与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包括旅游策划、营

销宣传等全方位的旅游合作机制;三是充分的发挥湖北民族

学院、恩施职院以及旅游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

培训方式,为我州培养一支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旅游人才队

伍鼓励旅游行业、企业与州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培养我州急

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四是积极

引进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改善

人才结构,提高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

4.大力挖掘我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搞好生态旅游资源

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合

一是充分利用我州考古文化资源、土司文化资源、红色

文化资源和抗战文化资源,建设“建始直立人”与古生物化

石博物馆,鄂西南土司博物馆和抗战纪念馆,并与州博物馆、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鹤峰烈士陵园、叶挺纪念馆等一起整体开放;二是把近年来

认定并公布的民间艺术大师、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村)以

及 25 支民间艺术表演队进行包装,使他(它)们在传承民

族民间文化和开展民俗旅游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是在神

农溪出口处恢复建设古宋城,在恩施老城的基础上恢复建设

恩施明清古城,修缮宣恩庆阳街古镇、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

保护开发宣恩彭家寨、咸丰刘家大院等土家族吊脚楼建筑,

重视宣恩小茅坡营、来凤舍米湖、利川鱼木寨的原生态建设

和保护,使这些体现民族特色的遗址和古建筑得到充分有效

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四是在新农村建设、旅游乡镇建设和移

民村镇建设中,充分考虑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旅游

的氛围;五是加强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工艺、民间绝

活的研发和推广,使之成为旅游经济的生力军;六是重视世

界文化遗产(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

位的申报论证工作,以提高我州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五)培植我州旅游支柱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州县两级每年明确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政府

发展旅游的导向性投入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同时还要积极

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并与国有资源和企业整体或部分转让、

拍卖的收益专项用于旅游业的发展和重点景区(点)的建设。

2.州委、州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调研,积极支持各县

市发展旅游业的重大举措。如巴东神农溪延伸开发项目、清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江水布垭开发项目、恩施清江大峡谷开发项目、鹤峰红色旅

游开发项目等都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

3.加快境内旅游交通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争取安(康)

张(家界)常(德)铁路、巴(东)鹤(峰)张(家界)高

速公路的立项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笼子;二

是将张家界至恩施、重庆黔江至恩施的公路列入计划;三是

尽快修通连接恩施大峡谷和利川腾龙洞的大河碥大桥;利奉

公路 、奉恩公路(含石乳关隧道);鹤峰连接桑植的道路改

造升级,鹤峰连五峰的摩天岭隧道等,使恩施旅游的可进入

性进一步改善,实现境内(周边)畅通“快游”;四是考虑

开通恩施至张家界、重庆、万州、宜昌等地的小型飞机航线。

4.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含取消旅游准入限制

后进入的外资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兼并重组,成立旅游集

团公司搞大策划、上大项目、建大景区、打大品牌、实现大

旅游。同时,要保护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认真解

决来

凤县旅游开发公司恩景区修建水利水电工程而影响其

经营的问题、恩施梭步垭石林风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国债资

金不到位、找不到企业法人交纳承包管理费、景区农民因得

不到实惠而发生利益冲突等问题。

5.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全州有条件的乡镇大力发

展旅游产业。加大对巴东沿渡河、水布垭、建始高坪、业州,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策划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

恩施太阳河、屯堡,宣恩珠山、椒园,利川谋道、都亭、咸

丰甲马池、大路坝、来凤翔凤、百福司、鹤峰容美、邬阳等

旅游明星乡镇建设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