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读七天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刘敬涛 07 暑假旅行季,感受自然文学之美 自然之美必会唤起旅者亲近自然的情感与探寻生命本质的冲动 除了行走,阅读是抵达自然最好的方式 《山中最后一季》 (美)埃里克 · 布雷姆 著 赖盈满、何雨珈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年 8 月出版 要说身边的自然文学,不得不提两本 书:《深圳自然笔记》和《四分之三的香 港》。一本说深圳,一本讲香港,离我们是再 近不过的了。 《深圳自然笔记》是深圳知名学者南兆 旭与深圳市民分享的一份“自然档案”,他用 十余年的时间徒步走遍了深圳的山岭、田 野、海岸线、岛屿、溪谷、湖泊和老村。该书 还有一个专给孩子们的版本—《深圳自然 读本》。《深圳自然笔记》带读者一起发现深 圳的自然之美,探秘深圳的自然胜地,观察 深圳的野生植物和动物,追溯深圳的历史地 理典故,了解深圳生态与环境的变迁。这本 笔记试图传递的愿望是:在“家”与“国”之 间,还有一个“家园” —我们的家园就是深 圳,就是脚下的土地,头顶的天空;是四周的 江河湖海,身边的生灵万物。 另一本书是今年3月才推出内地版的 《四分之三的香港》,作家刘克襄借着在香港 教书讲学的机会,在香港行山,体悟到广达四 分之三的郊野才是香港本色。“因为行山穿村, 我幸运地邂逅了隐藏版的香港,一个比购物和 美食更独特、更有魅力的香港。”他且行且记, 花费数年时间写成《四分之三的香港》。 无论熟悉的,还陌生的,自然文学都能 带我们走近大自然最隐秘、最有魅力的一 面。我们走向自然,我们阅读自然,并不是回 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自然的造化, 让心灵归属于一种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 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 会,或许,我们只能从自然中找回这种定力。 随着国人对自然文学的认识,各种新书 不断涌现。例如 2014 年,自然文学作品《一 平方英寸的寂静》曾荣登深圳读书月“年度 十大好书”榜首,并进入当年国内各大好书 榜。近日刚刚出版的《山中最后一季》,堪比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出版就引起了极大 关注。它讲了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 山野的故事,该书作者、《纽约时报》畅销书 作家埃里克 · 布雷姆花费八年时间,遍访山 野之子—蓝迪的亲人至交,阅读他留下的 文字书籍,为读者还原出一个传奇人生。 蓝迪 · 摩根森是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 园的传奇巡山员。他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 的登山者,也指引过许多游客领略山野之 美,是“行走在园区步道上最和善的灵魂”。 1996 年 7 月 21 日 ,五 十 四 岁 的 蓝 迪 在 巡 逻 途中失踪。此后,园方出动一百名人力、五 架直升机、八组搜救犬,展开前所未有的搜 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蓝迪在优胜美地 的山谷中出生长大,在巨杉和国王峡谷做过 二十八年夏季山野巡山员、十多年冬季越野 巡山员。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就会 知晓。这让他的失踪愈加成谜。 “我希望自然掌控世界,而我们只是世 界的子民。我希望春天时,每一株草都能从 土壤里自然萌生;秋天时,岩块石砾依然留 在原处,一如春天只融去石上的积雪。只有 远离步道的自然景致能带给我喜悦、满足和 理解。我所有的人性,都来自我与山野的往 来。”这是《山中最后一季》中蓝迪的自述,里 面对大自然充满深情的句子比比皆是。还比 如:“我怎么能自认为比高山野花还重要,比 这里所生长的一切,甚至比终将成为沃土孕 育万物的岩石还重要?”“山就是我的生命。 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读来让人动容。 《山中最后一季》既像侦探小说,又像细 腻传记,作者布雷姆将人生传奇与惊心动魄 的搜救交织起来,冷静克制又潜藏激情地描 绘出一位热情坚定的山野守护者及其纯粹、 赤诚的灵魂。 自然文学曾经遭遇的冷与热 除了少数几部经典,自然文学近两 年频繁被人们提及。在国内,它一直是 个比较偏门的研究领域。2014年,随着 总理夫人程虹走进公众视野,她所研究 的自然文学也突然火了。一直宁静的、 甚至有些冷门的自然文学,由此得到一 波热度关注。 与国内相比,自然文学在美国一直 是研究的热门,也是大学课程。20世纪 80年代起,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一门 “自然文学”课程,自然文学作为一支文 学流派,开始被承认和接受。这个新的 领域,汇集了从18世纪以来对自然情有 独钟的作家和作品,很多都是我们今天 耳熟能详的,除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还 有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利奥波德的 《沙郡年记》…… 自然文学作品有一个形式上的特 点,即以第一人称,用散文、书信、日记等 形式,描述对自然的真实体验。那些自 然文学的作家们,不仅在作品里和生活 中身体力行对自然的尊重,甚至还常常 为此改变生存方式,《遥远的房屋》作者 贝斯顿在大海边筑了一个“水手舱”,一 个人在此生活了一年;《低吟的荒野》作 者奥尔森因为迷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 原,把家安在了那里并终生居住于此;更 不用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守。 一个山野守护者的赤诚灵魂 不要错过我们身边的自然文学 暑假,迎来旅行季。万物有灵的自 然之美,必定会唤起旅行者亲近自然的 情感与探寻生命本质的冲动。人与自然 怎样对话?人与山野如何彼此交付?除 了行走,阅读是抵达自然最好的方式。 从梭罗的《瓦尔登湖》,到戈登 · 汉普 顿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再到刚刚出 版的埃里克 · 布雷姆的《山中最后一季》, 无不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真诚的对话。是 的,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自然文 学”。这个旅行季,无论你是否在路上, 都可以将自己全身心置于大自然之中。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领读七天 - wb.sznews.comwb.sznews.com/page/1721/2016-08/14/A07/20160814A07_pdf.pdf · 架直升机、八组搜救犬,展开前所未有的搜 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蓝迪在优胜美地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领读七天 - wb.sznews.comwb.sznews.com/page/1721/2016-08/14/A07/20160814A07_pdf.pdf · 架直升机、八组搜救犬,展开前所未有的搜 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蓝迪在优胜美地

领读七天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刘敬涛 07

特约刊登

暑假旅行季,感受自然文学之美自然之美必会唤起旅者亲近自然的情感与探寻生命本质的冲动

除了行走,阅读是抵达自然最好的方式

《山中最后一季》(美)埃里克·布雷姆 著赖盈满、何雨珈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要说身边的自然文学,不得不提两本

书:《深圳自然笔记》和《四分之三的香港》。一本说深圳,一本讲香港,离我们是再近不过的了。

《深圳自然笔记》是深圳知名学者南兆旭与深圳市民分享的一份“自然档案”,他用十余年的时间徒步走遍了深圳的山岭、田野、海岸线、岛屿、溪谷、湖泊和老村。该书还有一个专给孩子们的版本——《深圳自然读本》。《深圳自然笔记》带读者一起发现深圳的自然之美,探秘深圳的自然胜地,观察深圳的野生植物和动物,追溯深圳的历史地理典故,了解深圳生态与环境的变迁。这本笔记试图传递的愿望是:在“家”与“国”之间,还有一个“家园”——我们的家园就是深

圳,就是脚下的土地,头顶的天空;是四周的江河湖海,身边的生灵万物。

另一本书是今年3月才推出内地版的《四分之三的香港》,作家刘克襄借着在香港教书讲学的机会,在香港行山,体悟到广达四分之三的郊野才是香港本色。“因为行山穿村,我幸运地邂逅了隐藏版的香港,一个比购物和美食更独特、更有魅力的香港。”他且行且记,花费数年时间写成《四分之三的香港》。

无论熟悉的,还陌生的,自然文学都能带我们走近大自然最隐秘、最有魅力的一面。我们走向自然,我们阅读自然,并不是回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自然的造化,让心灵归属于一种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或许,我们只能从自然中找回这种定力。

随着国人对自然文学的认识,各种新书不断涌现。例如2014年,自然文学作品《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曾荣登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榜首,并进入当年国内各大好书榜。近日刚刚出版的《山中最后一季》,堪比《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出版就引起了极大关注。它讲了一个将生命、灵魂与激情融入山野的故事,该书作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埃里克·布雷姆花费八年时间,遍访山野之子——蓝迪的亲人至交,阅读他留下的文字书籍,为读者还原出一个传奇人生。

蓝迪·摩根森是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传奇巡山员。他救助过许多身陷困境的登山者,也指引过许多游客领略山野之美,是“行走在园区步道上最和善的灵魂”。1996年7月21日,五十四岁的蓝迪在巡逻途中失踪。此后,园方出动一百名人力、五架直升机、八组搜救犬,展开前所未有的搜救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蓝迪在优胜美地的山谷中出生长大,在巨杉和国王峡谷做过

二十八年夏季山野巡山员、十多年冬季越野巡山员。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就会知晓。这让他的失踪愈加成谜。

“我希望自然掌控世界,而我们只是世界的子民。我希望春天时,每一株草都能从土壤里自然萌生;秋天时,岩块石砾依然留在原处,一如春天只融去石上的积雪。只有远离步道的自然景致能带给我喜悦、满足和理解。我所有的人性,都来自我与山野的往来。”这是《山中最后一季》中蓝迪的自述,里面对大自然充满深情的句子比比皆是。还比如:“我怎么能自认为比高山野花还重要,比这里所生长的一切,甚至比终将成为沃土孕育万物的岩石还重要?”“山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山,我什么也不是。”读来让人动容。

《山中最后一季》既像侦探小说,又像细腻传记,作者布雷姆将人生传奇与惊心动魄的搜救交织起来,冷静克制又潜藏激情地描绘出一位热情坚定的山野守护者及其纯粹、赤诚的灵魂。

自然文学曾经遭遇的冷与热除了少数几部经典,自然文学近两

年频繁被人们提及。在国内,它一直是个比较偏门的研究领域。2014年,随着总理夫人程虹走进公众视野,她所研究的自然文学也突然火了。一直宁静的、甚至有些冷门的自然文学,由此得到一波热度关注。

与国内相比,自然文学在美国一直是研究的热门,也是大学课程。20世纪80 年代起,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一门“自然文学”课程,自然文学作为一支文学流派,开始被承认和接受。这个新的领域,汇集了从18世纪以来对自然情有独钟的作家和作品,很多都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除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还有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

自然文学作品有一个形式上的特点,即以第一人称,用散文、书信、日记等形式,描述对自然的真实体验。那些自然文学的作家们,不仅在作品里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对自然的尊重,甚至还常常为此改变生存方式,《遥远的房屋》作者贝斯顿在大海边筑了一个“水手舱”,一个人在此生活了一年;《低吟的荒野》作者奥尔森因为迷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把家安在了那里并终生居住于此;更不用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守。

一个山野守护者的赤诚灵魂

不要错过我们身边的自然文学

暑假,迎来旅行季。万物有灵的自然之美,必定会唤起旅行者亲近自然的情感与探寻生命本质的冲动。人与自然怎样对话?人与山野如何彼此交付?除了行走,阅读是抵达自然最好的方式。

从梭罗的《瓦尔登湖》,到戈登·汉普顿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再到刚刚出版的埃里克·布雷姆的《山中最后一季》,无不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真诚的对话。是的,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自然文学”。这个旅行季,无论你是否在路上,都可以将自己全身心置于大自然之中。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