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ISSN1672-4305 CN12-1352 / N LABORATORY SCIENCE 21 2018 Vol 21 No 3 Jun 2018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韦小丽 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实验系列师资队伍仪器设备验场所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 新老交替格局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室为例深入分析了实验室管理 中存在新老教师新老设备新老实验项目新老制度等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但所有问题中最大的难点莫 过于 的问题就如何促使师生克服对管理制度的水土不服确保实验室管理秩序的科学性和流畅性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新老交替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doi10.3969 / j.issn.1672-4305.2018.03.054 Discussion o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SU Yuan, WEI Xiao-li (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all universities present the “old and new alternation” patter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teaching staff, instrument and e⁃ quipment, experimental si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It takes forestry college laboratory of G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eeply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 agement and re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Analysis say: there ar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including the new and old teacher, new and old equipment, new and old experi⁃ mental projects, new and old system and so on. But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is “people” problem. How to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water and soil defy, to en⁃ sure the scientific and smoothness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eriousness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s the biggest difficulti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 atory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 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Key words: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formation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林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 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Y2013003); 贵州大 学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JG201705) ;贵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项目项目 编号:PTJS20130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内各大高校在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均有较 大的投入 [1] 师资结构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态 同时许多高校在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平台建 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2] 开始注重采购引进一 些高精尖仪器设备此外随着高校一批新校区教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形成高校师 资队伍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教学科研场所的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 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 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ISSN1672-4305CN12-1352 N

实    验    室    科    学

LABORATORY  SCIENCE第 21 卷  第 3 期  2018 年 6 月

Vol1049008 21  No1049008 3   Jun1049008 2018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苏  嫄 韦小丽

(贵州大学 林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各大高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实验系列师资队伍 仪器设备 实

验场所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 ldquo新老交替rdquo 格局 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室为例 深入分析了实验室管理

中存在新老教师 新老设备 新老实验项目 新老制度等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但所有问题中最大的难点莫

过于 ldquo人rdquo 的问题 就如何促使师生克服对管理制度的水土不服 确保实验室管理秩序的科学性和流畅性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 新老交替 高校实验室 管理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jissn1672-4305201803054

Discussion o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re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SU Yuan WEI Xiao-li(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all universities present theldquoold and new alternationrdquo patter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teaching staf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experimental si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It takes forestry college laboratory ofG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eeply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dquonew and old alternationrdquo Analysis say there are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dquonewand old alternationrdquo including the new and old teacher new and old equipment new and old experimental projects new and old system and so on But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is ldquopeoplerdquo problem Howto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water and soil defy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and smoothness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eriousness oflaboratory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s the biggest difficulti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atory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dquonew and old alternationrdquoKey words new and old alternatio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reformation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林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

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Y2013003)贵州大

学本 科 教 学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 项 目 编 号JG201705)贵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项目(项目

编号PTJS20130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 内各大高校在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均有较

大的投入[1]师资结构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态

势 同时许多高校在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平台建

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2 ]开始注重采购引进一

些高精尖仪器设备此外随着高校一批新校区新教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形成高校师

资队伍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教学科研场所的

苏嫄等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ldquo新老交替rdquo格局 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

展和高等教育相关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实施各高校

在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进而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文化制度层次也表现出

ldquo新老交替rdquo新格局贵州历来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慢教育

质量水平较低的省份[3] 但近年在贵州省社会经

济各项事业大好发展的形势驱动下省内各大高校

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发展的ldquo快车道rdquo各高校通过形

式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工程以

及新校区建设等多种举措已然营造出ldquo人才西南

飞rdquo的景象 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各大高校在实验

室管理过程中均呈现四种ldquo新老交替rdquo共存的现象基于此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室为对象探讨

在ldquo新老交替rdquo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实验室如何理性应对新

老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实验室在教学和科

研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平台性和支撑性作用探明

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改革模式为其他兄弟

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新老交替背景下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存在

的问题

11  实验室及其管理现状

111  实验室师资结构

2016 年之前林学院实验系列教师共 8 人其中 50 岁以上的本科或大专学历的人员占到一半以

上 2016 年之后新增硕士研究生 3 人自此实验

系列教师共 11 人师资结构呈现出40 ~ 50 岁和 50岁以上年龄段 6 人40 岁以下中青年 5 人硕士学

历 7 人硕士以下学历 4 人工作年限超过 20 年的 4人低于 10 年的 7 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结构变

化如表 1 所示

表 1  林学院实验室师资结构统计表

年龄(岁) 学历 工作年限(n)

>50 40~50 30~40 本科 硕士 20~30 2~10

2016年前

4 1 3 4 4 4 4 8

2016年后

4 1 5 4 7 4 7 11

注n 代表年

112  实验场所与仪器设备

2016 年之前学院实验场所明显不足有园林

工程实验室水保工程实验室森林培育实验室和林

学基础实验室 4 个大实验室面积仅 209178m2实验仪器设备不仅数量少精密仪器也少单台 10 万

元以上仪器仅有 10 台且由于平时维护保养较少均已处于待报废或测算精度不准确的状态实验材

料和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与运行也常常出现捉襟

见肘的窘境一些新购置仪器设备因实验场地限制长时间闲置未投入使用 但新校区搬迁后各专业

实验室空间得到有效的扩展实验室用房 42 间包括遗传育种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土壤实验室水保实验室等 16 个实验室面积达 30649m2基本

满足了教学科研实验场所的可利用空间 并且随着学校对高精尖仪器设备的重视和投入一批新的

仪器设备陆续购入并逐渐投入使用如原子吸收光

谱仪低本能多道 γ 能谱仪便携式光合仪全自动

切片机等 但目前依然呈现出新老仪器交织ldquo混搭rdquo的格局在实验项目上新老实验项目未做合理

的分配导致诸如对科研成果产出要求较高的实验

项目无法使用新仪器设备113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学院实验室管理一直以ldquo人治rdquo模式运行只有学校层面的实验室管理有规章制度

可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规章制度基本没

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大都流于形式 自学院新校区

搬迁之后随着学校对实验室安全和规范管理的重

视程度越来越高学院针对自身专业特色通过对国

内外相关同类高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考察和借

鉴尝试性探索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林学院实验室管

理规章制度如个性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申

请预约制度等以期来规范实验室管理

12  新老交替中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存在的问题

林学院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在新老交替的四个维

度均存在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21  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导致人员管理

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由于林学院实验系列教师呈现多元化的层次结

构加之在新校区搬迁之后学院成立了实验中心试图通过独立的科研教学实验平台的建立彻底扭

转以往松散的管理局面促进各专业实验室在教学

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实验系列教师

新老交替的现实压力目前表现出老教师对新环境新平台和新制度的理解不够主观能动性不足其所

从事的工作也都仅仅是配合相关实验室教学科研教

581

师进行仪器设备的保管保修实验基本准备以及实

验室卫生等常规活动不能或没有承担起实验室的

教学任务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实验项目的培训

任务等而新进教师虽然学历较高在入职之前大都

经历过国内知名高校的先进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

的操作和应用训练但是对实验室相关工作的经验

不足 而实验设备仪器的管理维护是实验室基础性

工作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促进

和推动作用[4] 因此只有形成一支团结协作克难攻坚步调一致的实验师资队伍才是有效提高仪

器使用率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决定因素[ 5 ]也是实

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首要保障[ 6 - 7 ]因此如何协调实验系列新老教师对实验室的

管理理念冲突提高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

凝聚力是当前实验室管理与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第

一难题也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基

础与重点之一122  新老实验仪器设备混杂实验项目更新频率

低无法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近年来各专业实验室均在新进和采购相关的

专业实验仪器设备但由于新仪器设备的数量有限无法保障现阶段科研需求量大学生人数多教学实

验量大的现实压力所以同类实验项目尚未到报废

期的老仪器也在同时运行 这就会导致教学实验项

目过时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当前科研发展的要

求[ 5 7 ]同时科研实验项目成果也会因实验仪器和

方法陈旧导致科研成果质量无法保障 因此如何

协调和统筹运行新老实验仪器设备既能保障正常

的教学科研秩序又能满足科研实验的高要求是当

前实验仪器设备ldquo新老交替rdquo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另

一个重点任务123  实验室制度不完善上墙未落地管理松散

推行难度大

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工程建设学科调整等一

系列改革措施各大高校也陆续尝试性地做出实验

室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8 - 9] 在贵州大学进入我国

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序列实验室各个方

面新老交替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实验

室管理规章制度已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之一 林

学院自搬迁新校区后在成立实验中心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规章制度尚在试运行阶段其执行力已经

受到严重挑战 主要表现在(1)实验教师对制度的理解不透彻虽然已挂

墙上但没有真真落地实施

(2)管理制度本身存在明显漏洞和缺陷(3)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态度不

坚决推行力度不够由于多年来的ldquo人治rdquo管理已然形成了松散的

没有安全和责任意识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因此新管理制度的推行难度很大 如何确保实验室管理规

章制度的科学体系化建设及其实施的严肃性和落地

性是当前实验室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另一个重点和

难点124  教师对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有

抵触心理教学与科研实验秩序紊乱

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第一主体是

实验室系列教师而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对象无疑便

是相关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和学生 由于一

直以来疏于管理致使实验中心制定出台的新的管理

制度一部分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表现出强烈的抵触

心理对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呈现出严重

的水土不服症状不服从实验室相应的管理制度从事本科教学和科研实验的教师相互挤压使本科教学

实验和科研实验的管理秩序更加混乱 这已成为当

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2  新老交替背景下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

议与对策

针对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

题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实验室

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提升实验室在高校教学

科研中发挥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是当前高校实验室

管理部门和实验教师都必须要深思的关键问题 总

结起来在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或有可能顺

应新时期高校发展需求实现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目标

21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

针对实验师资结构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

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各二级学

院相关管理机构应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

工作针对新教师实验和管理经验不足的状况开展

工作经验交流会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尽快进入角

色熟悉实验室管理与教学实验的基本流程 针对

老教师对新仪器设备操作运行接受度较低的现状在尽可能提高老教师实验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新教师对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形成ldquo老仪

681                    

苏嫄等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器设备老教师主管新仪器设备新教师主管新老教

师相互配合协作管理rdquo的模式进而提升实验教师

队伍的凝聚力和积极性[10]发挥高校实验室在教学

科研中的基础功能22  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优化促进新老仪器设备

效益最大化

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今后应

根据教学科研的不同需求努力开辟一系列新的实

验项目进而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 同时对仪

器设备按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进行分类对于尚能在

教学中起到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验技

能掌握的仪器设备重点设置在本科教学实验环节对于尚能在科研成果中有一定认可度的较老的仪

器可适当在科研实验中配合新仪器同时使用宏观

调控保证科研实验的迫切需求和时效性对于已经

完全被教学和科研实验中淘汰的仪器设备可作为

学生认知和了解专业发展历史的材料在相关实验

项目设置中适当地融入本科教学环节 最终在ldquo新老交替rdquo的过渡时期使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做到最大化23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

执行的严肃性

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制度保障在实验室管理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

用[911] 针对当前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各

种障碍和困难 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广泛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行之有效

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充分结合各高校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决策者教学科研教师和广

大学生中多方论证和讨论制定能被大家取得共识

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2)在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组织实验教师和

实验室使用人员开展深入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集

中学习和深入讨论统一思想务必使所有与实验室

相关的人员了解和理解规章管理制度的内容管理

流程和行为规范(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责任人管理者和

决策者应保证各项制度条文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务必确保同一条文能在同一个标准下执行以维护管

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24  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本科实验教学与科

研实验的管理秩序

针对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障碍mdash从

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对新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的水土

不服症状导致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

紊乱的状况应透过问题的表象挖掘本质对症下

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如前所述部分教师对实验

室管理制度和改革的抵触表象是本科实验教学和

科研实验相互挤压的冲突实质上则是两个方面的

原因一是个别教师对于自己切身利益受损的回击二是部分教师对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认识不足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不够 如

何化解当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的障碍和矛盾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使所有与实验室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相应制

度的管理规范 统一全院师生对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的思想认识这是解决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最大障

碍的基石(2)严格执行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按

实验室管理规范设置和安排本科教学实验和科研实

验的空间与时间既要保障本科实验教学的基本课

时也要确保科研实验的顺利实施 同时严肃执行

实验室管理奖惩制度确保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顺

利进行保证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纯洁

性保障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的顺畅

3  结语

ldquo新老交替rdquo是当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

的新格局如何在新背景下理顺高校实验室管理和

改革的关系发挥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重

要作用提升各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是新时

期各大高校面临的时代命题 各高校必须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以此为保

障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能动性和团队凝聚力最大

限度地减小ldquo新老交替rdquo对教学科研的阻滞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率和产出成果的

水平与层次协调实验室管理者内部和管理者与使

用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实验室在高校

教学科研的基础功能提升高校教学科研质量和水

平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130(11)188-190193

[2]   晏小红强化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J] 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8(6)114-117

(下转第 190 页)

781

障维修情况记录功能通过摄像系统实现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之课堂纪律管理功能和事故原因追踪功

能通过救援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安全

事故紧急呼救功能和消防救灾功能 将《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不断地

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理念和防范意识进而为实验教

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

图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保障核心 学生必须用实验室安全知

识武装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加上完善

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避免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实验师生的生

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践行ldquo以学生为中心rdquo才

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调动实验

师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从而促进实验

室安全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忠良齐龙浩马丽云等实验室安全基础[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2]   谭洪卓张涛李福君等安全心理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

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720(2)208-215[3]   杨阳安全心理学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

南大学2010[4]   李志红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5]   孙富贵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云南电业

2014(4)47-48[6]   高智琛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刍议[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3)61-64[7]   王敬志张碧周磊等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推进实验室文化建

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7-409[8]   张原李鑫杜兴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9]   田在宁促进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32(8)213-215[10]   王海燕院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

(1)10-11[11]   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12]   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 J] 实验室

科学201417(1)149-151

收稿日期2017-09-01修改日期2017-09-24作者简介杨勇明(1986-)男上海人硕士实验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

研究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87 页)

[3]   陈廷益王文慧贵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

展定位简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7-8[4]   李颖虹许娜赵长安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探讨[ J] 价值工

程201231(16)207[5]   李爱英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J] 考试

周刊2007(18)87[6]   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6-716[7]   甄文斌杨文武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 J]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1031(4)163-164178[8]   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

验室发展路径[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 192197

[9]   何瑜文惠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2-25

[10]   孙强杜冰清江姣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

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45-247[11]   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 J] 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1434(11)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25修改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苏嫄(1986-)女陕西延安人硕士助理实验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实践教学管理与

研究

091                    

Page 2: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 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苏嫄等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ldquo新老交替rdquo格局 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

展和高等教育相关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实施各高校

在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进而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文化制度层次也表现出

ldquo新老交替rdquo新格局贵州历来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慢教育

质量水平较低的省份[3] 但近年在贵州省社会经

济各项事业大好发展的形势驱动下省内各大高校

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发展的ldquo快车道rdquo各高校通过形

式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工程以

及新校区建设等多种举措已然营造出ldquo人才西南

飞rdquo的景象 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各大高校在实验

室管理过程中均呈现四种ldquo新老交替rdquo共存的现象基于此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室为对象探讨

在ldquo新老交替rdquo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实验室如何理性应对新

老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实验室在教学和科

研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平台性和支撑性作用探明

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改革模式为其他兄弟

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新老交替背景下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存在

的问题

11  实验室及其管理现状

111  实验室师资结构

2016 年之前林学院实验系列教师共 8 人其中 50 岁以上的本科或大专学历的人员占到一半以

上 2016 年之后新增硕士研究生 3 人自此实验

系列教师共 11 人师资结构呈现出40 ~ 50 岁和 50岁以上年龄段 6 人40 岁以下中青年 5 人硕士学

历 7 人硕士以下学历 4 人工作年限超过 20 年的 4人低于 10 年的 7 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结构变

化如表 1 所示

表 1  林学院实验室师资结构统计表

年龄(岁) 学历 工作年限(n)

>50 40~50 30~40 本科 硕士 20~30 2~10

2016年前

4 1 3 4 4 4 4 8

2016年后

4 1 5 4 7 4 7 11

注n 代表年

112  实验场所与仪器设备

2016 年之前学院实验场所明显不足有园林

工程实验室水保工程实验室森林培育实验室和林

学基础实验室 4 个大实验室面积仅 209178m2实验仪器设备不仅数量少精密仪器也少单台 10 万

元以上仪器仅有 10 台且由于平时维护保养较少均已处于待报废或测算精度不准确的状态实验材

料和仪器设备的分类管理与运行也常常出现捉襟

见肘的窘境一些新购置仪器设备因实验场地限制长时间闲置未投入使用 但新校区搬迁后各专业

实验室空间得到有效的扩展实验室用房 42 间包括遗传育种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土壤实验室水保实验室等 16 个实验室面积达 30649m2基本

满足了教学科研实验场所的可利用空间 并且随着学校对高精尖仪器设备的重视和投入一批新的

仪器设备陆续购入并逐渐投入使用如原子吸收光

谱仪低本能多道 γ 能谱仪便携式光合仪全自动

切片机等 但目前依然呈现出新老仪器交织ldquo混搭rdquo的格局在实验项目上新老实验项目未做合理

的分配导致诸如对科研成果产出要求较高的实验

项目无法使用新仪器设备113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学院实验室管理一直以ldquo人治rdquo模式运行只有学校层面的实验室管理有规章制度

可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规章制度基本没

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大都流于形式 自学院新校区

搬迁之后随着学校对实验室安全和规范管理的重

视程度越来越高学院针对自身专业特色通过对国

内外相关同类高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考察和借

鉴尝试性探索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林学院实验室管

理规章制度如个性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申

请预约制度等以期来规范实验室管理

12  新老交替中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存在的问题

林学院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在新老交替的四个维

度均存在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21  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导致人员管理

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由于林学院实验系列教师呈现多元化的层次结

构加之在新校区搬迁之后学院成立了实验中心试图通过独立的科研教学实验平台的建立彻底扭

转以往松散的管理局面促进各专业实验室在教学

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实验系列教师

新老交替的现实压力目前表现出老教师对新环境新平台和新制度的理解不够主观能动性不足其所

从事的工作也都仅仅是配合相关实验室教学科研教

581

师进行仪器设备的保管保修实验基本准备以及实

验室卫生等常规活动不能或没有承担起实验室的

教学任务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实验项目的培训

任务等而新进教师虽然学历较高在入职之前大都

经历过国内知名高校的先进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

的操作和应用训练但是对实验室相关工作的经验

不足 而实验设备仪器的管理维护是实验室基础性

工作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促进

和推动作用[4] 因此只有形成一支团结协作克难攻坚步调一致的实验师资队伍才是有效提高仪

器使用率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决定因素[ 5 ]也是实

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首要保障[ 6 - 7 ]因此如何协调实验系列新老教师对实验室的

管理理念冲突提高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

凝聚力是当前实验室管理与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第

一难题也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基

础与重点之一122  新老实验仪器设备混杂实验项目更新频率

低无法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近年来各专业实验室均在新进和采购相关的

专业实验仪器设备但由于新仪器设备的数量有限无法保障现阶段科研需求量大学生人数多教学实

验量大的现实压力所以同类实验项目尚未到报废

期的老仪器也在同时运行 这就会导致教学实验项

目过时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当前科研发展的要

求[ 5 7 ]同时科研实验项目成果也会因实验仪器和

方法陈旧导致科研成果质量无法保障 因此如何

协调和统筹运行新老实验仪器设备既能保障正常

的教学科研秩序又能满足科研实验的高要求是当

前实验仪器设备ldquo新老交替rdquo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另

一个重点任务123  实验室制度不完善上墙未落地管理松散

推行难度大

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工程建设学科调整等一

系列改革措施各大高校也陆续尝试性地做出实验

室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8 - 9] 在贵州大学进入我国

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序列实验室各个方

面新老交替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实验

室管理规章制度已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之一 林

学院自搬迁新校区后在成立实验中心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规章制度尚在试运行阶段其执行力已经

受到严重挑战 主要表现在(1)实验教师对制度的理解不透彻虽然已挂

墙上但没有真真落地实施

(2)管理制度本身存在明显漏洞和缺陷(3)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态度不

坚决推行力度不够由于多年来的ldquo人治rdquo管理已然形成了松散的

没有安全和责任意识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因此新管理制度的推行难度很大 如何确保实验室管理规

章制度的科学体系化建设及其实施的严肃性和落地

性是当前实验室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另一个重点和

难点124  教师对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有

抵触心理教学与科研实验秩序紊乱

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第一主体是

实验室系列教师而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对象无疑便

是相关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和学生 由于一

直以来疏于管理致使实验中心制定出台的新的管理

制度一部分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表现出强烈的抵触

心理对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呈现出严重

的水土不服症状不服从实验室相应的管理制度从事本科教学和科研实验的教师相互挤压使本科教学

实验和科研实验的管理秩序更加混乱 这已成为当

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2  新老交替背景下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

议与对策

针对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

题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实验室

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提升实验室在高校教学

科研中发挥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是当前高校实验室

管理部门和实验教师都必须要深思的关键问题 总

结起来在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或有可能顺

应新时期高校发展需求实现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目标

21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

针对实验师资结构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

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各二级学

院相关管理机构应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

工作针对新教师实验和管理经验不足的状况开展

工作经验交流会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尽快进入角

色熟悉实验室管理与教学实验的基本流程 针对

老教师对新仪器设备操作运行接受度较低的现状在尽可能提高老教师实验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新教师对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形成ldquo老仪

681                    

苏嫄等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器设备老教师主管新仪器设备新教师主管新老教

师相互配合协作管理rdquo的模式进而提升实验教师

队伍的凝聚力和积极性[10]发挥高校实验室在教学

科研中的基础功能22  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优化促进新老仪器设备

效益最大化

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今后应

根据教学科研的不同需求努力开辟一系列新的实

验项目进而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 同时对仪

器设备按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进行分类对于尚能在

教学中起到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验技

能掌握的仪器设备重点设置在本科教学实验环节对于尚能在科研成果中有一定认可度的较老的仪

器可适当在科研实验中配合新仪器同时使用宏观

调控保证科研实验的迫切需求和时效性对于已经

完全被教学和科研实验中淘汰的仪器设备可作为

学生认知和了解专业发展历史的材料在相关实验

项目设置中适当地融入本科教学环节 最终在ldquo新老交替rdquo的过渡时期使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做到最大化23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

执行的严肃性

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制度保障在实验室管理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

用[911] 针对当前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各

种障碍和困难 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广泛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行之有效

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充分结合各高校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决策者教学科研教师和广

大学生中多方论证和讨论制定能被大家取得共识

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2)在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组织实验教师和

实验室使用人员开展深入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集

中学习和深入讨论统一思想务必使所有与实验室

相关的人员了解和理解规章管理制度的内容管理

流程和行为规范(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责任人管理者和

决策者应保证各项制度条文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务必确保同一条文能在同一个标准下执行以维护管

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24  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本科实验教学与科

研实验的管理秩序

针对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障碍mdash从

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对新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的水土

不服症状导致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

紊乱的状况应透过问题的表象挖掘本质对症下

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如前所述部分教师对实验

室管理制度和改革的抵触表象是本科实验教学和

科研实验相互挤压的冲突实质上则是两个方面的

原因一是个别教师对于自己切身利益受损的回击二是部分教师对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认识不足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不够 如

何化解当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的障碍和矛盾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使所有与实验室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相应制

度的管理规范 统一全院师生对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的思想认识这是解决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最大障

碍的基石(2)严格执行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按

实验室管理规范设置和安排本科教学实验和科研实

验的空间与时间既要保障本科实验教学的基本课

时也要确保科研实验的顺利实施 同时严肃执行

实验室管理奖惩制度确保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顺

利进行保证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纯洁

性保障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的顺畅

3  结语

ldquo新老交替rdquo是当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

的新格局如何在新背景下理顺高校实验室管理和

改革的关系发挥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重

要作用提升各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是新时

期各大高校面临的时代命题 各高校必须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以此为保

障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能动性和团队凝聚力最大

限度地减小ldquo新老交替rdquo对教学科研的阻滞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率和产出成果的

水平与层次协调实验室管理者内部和管理者与使

用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实验室在高校

教学科研的基础功能提升高校教学科研质量和水

平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130(11)188-190193

[2]   晏小红强化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J] 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8(6)114-117

(下转第 190 页)

781

障维修情况记录功能通过摄像系统实现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之课堂纪律管理功能和事故原因追踪功

能通过救援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安全

事故紧急呼救功能和消防救灾功能 将《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不断地

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理念和防范意识进而为实验教

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

图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保障核心 学生必须用实验室安全知

识武装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加上完善

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避免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实验师生的生

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践行ldquo以学生为中心rdquo才

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调动实验

师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从而促进实验

室安全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忠良齐龙浩马丽云等实验室安全基础[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2]   谭洪卓张涛李福君等安全心理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

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720(2)208-215[3]   杨阳安全心理学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

南大学2010[4]   李志红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5]   孙富贵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云南电业

2014(4)47-48[6]   高智琛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刍议[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3)61-64[7]   王敬志张碧周磊等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推进实验室文化建

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7-409[8]   张原李鑫杜兴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9]   田在宁促进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32(8)213-215[10]   王海燕院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

(1)10-11[11]   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12]   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 J] 实验室

科学201417(1)149-151

收稿日期2017-09-01修改日期2017-09-24作者简介杨勇明(1986-)男上海人硕士实验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

研究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87 页)

[3]   陈廷益王文慧贵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

展定位简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7-8[4]   李颖虹许娜赵长安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探讨[ J] 价值工

程201231(16)207[5]   李爱英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J] 考试

周刊2007(18)87[6]   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6-716[7]   甄文斌杨文武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 J]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1031(4)163-164178[8]   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

验室发展路径[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 192197

[9]   何瑜文惠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2-25

[10]   孙强杜冰清江姣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

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45-247[11]   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 J] 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1434(11)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25修改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苏嫄(1986-)女陕西延安人硕士助理实验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实践教学管理与

研究

091                    

Page 3: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 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师进行仪器设备的保管保修实验基本准备以及实

验室卫生等常规活动不能或没有承担起实验室的

教学任务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实验项目的培训

任务等而新进教师虽然学历较高在入职之前大都

经历过国内知名高校的先进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

的操作和应用训练但是对实验室相关工作的经验

不足 而实验设备仪器的管理维护是实验室基础性

工作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促进

和推动作用[4] 因此只有形成一支团结协作克难攻坚步调一致的实验师资队伍才是有效提高仪

器使用率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决定因素[ 5 ]也是实

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首要保障[ 6 - 7 ]因此如何协调实验系列新老教师对实验室的

管理理念冲突提高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

凝聚力是当前实验室管理与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第

一难题也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基

础与重点之一122  新老实验仪器设备混杂实验项目更新频率

低无法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近年来各专业实验室均在新进和采购相关的

专业实验仪器设备但由于新仪器设备的数量有限无法保障现阶段科研需求量大学生人数多教学实

验量大的现实压力所以同类实验项目尚未到报废

期的老仪器也在同时运行 这就会导致教学实验项

目过时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当前科研发展的要

求[ 5 7 ]同时科研实验项目成果也会因实验仪器和

方法陈旧导致科研成果质量无法保障 因此如何

协调和统筹运行新老实验仪器设备既能保障正常

的教学科研秩序又能满足科研实验的高要求是当

前实验仪器设备ldquo新老交替rdquo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另

一个重点任务123  实验室制度不完善上墙未落地管理松散

推行难度大

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工程建设学科调整等一

系列改革措施各大高校也陆续尝试性地做出实验

室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8 - 9] 在贵州大学进入我国

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序列实验室各个方

面新老交替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实验

室管理规章制度已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之一 林

学院自搬迁新校区后在成立实验中心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规章制度尚在试运行阶段其执行力已经

受到严重挑战 主要表现在(1)实验教师对制度的理解不透彻虽然已挂

墙上但没有真真落地实施

(2)管理制度本身存在明显漏洞和缺陷(3)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态度不

坚决推行力度不够由于多年来的ldquo人治rdquo管理已然形成了松散的

没有安全和责任意识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因此新管理制度的推行难度很大 如何确保实验室管理规

章制度的科学体系化建设及其实施的严肃性和落地

性是当前实验室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另一个重点和

难点124  教师对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有

抵触心理教学与科研实验秩序紊乱

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第一主体是

实验室系列教师而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对象无疑便

是相关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和学生 由于一

直以来疏于管理致使实验中心制定出台的新的管理

制度一部分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表现出强烈的抵触

心理对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呈现出严重

的水土不服症状不服从实验室相应的管理制度从事本科教学和科研实验的教师相互挤压使本科教学

实验和科研实验的管理秩序更加混乱 这已成为当

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2  新老交替背景下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

议与对策

针对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

题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实验室

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提升实验室在高校教学

科研中发挥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是当前高校实验室

管理部门和实验教师都必须要深思的关键问题 总

结起来在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或有可能顺

应新时期高校发展需求实现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目标

21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

针对实验师资结构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

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各二级学

院相关管理机构应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

工作针对新教师实验和管理经验不足的状况开展

工作经验交流会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尽快进入角

色熟悉实验室管理与教学实验的基本流程 针对

老教师对新仪器设备操作运行接受度较低的现状在尽可能提高老教师实验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新教师对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形成ldquo老仪

681                    

苏嫄等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器设备老教师主管新仪器设备新教师主管新老教

师相互配合协作管理rdquo的模式进而提升实验教师

队伍的凝聚力和积极性[10]发挥高校实验室在教学

科研中的基础功能22  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优化促进新老仪器设备

效益最大化

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今后应

根据教学科研的不同需求努力开辟一系列新的实

验项目进而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 同时对仪

器设备按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进行分类对于尚能在

教学中起到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验技

能掌握的仪器设备重点设置在本科教学实验环节对于尚能在科研成果中有一定认可度的较老的仪

器可适当在科研实验中配合新仪器同时使用宏观

调控保证科研实验的迫切需求和时效性对于已经

完全被教学和科研实验中淘汰的仪器设备可作为

学生认知和了解专业发展历史的材料在相关实验

项目设置中适当地融入本科教学环节 最终在ldquo新老交替rdquo的过渡时期使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做到最大化23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

执行的严肃性

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制度保障在实验室管理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

用[911] 针对当前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各

种障碍和困难 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广泛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行之有效

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充分结合各高校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决策者教学科研教师和广

大学生中多方论证和讨论制定能被大家取得共识

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2)在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组织实验教师和

实验室使用人员开展深入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集

中学习和深入讨论统一思想务必使所有与实验室

相关的人员了解和理解规章管理制度的内容管理

流程和行为规范(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责任人管理者和

决策者应保证各项制度条文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务必确保同一条文能在同一个标准下执行以维护管

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24  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本科实验教学与科

研实验的管理秩序

针对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障碍mdash从

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对新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的水土

不服症状导致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

紊乱的状况应透过问题的表象挖掘本质对症下

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如前所述部分教师对实验

室管理制度和改革的抵触表象是本科实验教学和

科研实验相互挤压的冲突实质上则是两个方面的

原因一是个别教师对于自己切身利益受损的回击二是部分教师对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认识不足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不够 如

何化解当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的障碍和矛盾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使所有与实验室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相应制

度的管理规范 统一全院师生对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的思想认识这是解决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最大障

碍的基石(2)严格执行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按

实验室管理规范设置和安排本科教学实验和科研实

验的空间与时间既要保障本科实验教学的基本课

时也要确保科研实验的顺利实施 同时严肃执行

实验室管理奖惩制度确保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顺

利进行保证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纯洁

性保障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的顺畅

3  结语

ldquo新老交替rdquo是当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

的新格局如何在新背景下理顺高校实验室管理和

改革的关系发挥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重

要作用提升各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是新时

期各大高校面临的时代命题 各高校必须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以此为保

障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能动性和团队凝聚力最大

限度地减小ldquo新老交替rdquo对教学科研的阻滞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率和产出成果的

水平与层次协调实验室管理者内部和管理者与使

用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实验室在高校

教学科研的基础功能提升高校教学科研质量和水

平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130(11)188-190193

[2]   晏小红强化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J] 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8(6)114-117

(下转第 190 页)

781

障维修情况记录功能通过摄像系统实现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之课堂纪律管理功能和事故原因追踪功

能通过救援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安全

事故紧急呼救功能和消防救灾功能 将《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不断地

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理念和防范意识进而为实验教

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

图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保障核心 学生必须用实验室安全知

识武装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加上完善

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避免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实验师生的生

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践行ldquo以学生为中心rdquo才

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调动实验

师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从而促进实验

室安全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忠良齐龙浩马丽云等实验室安全基础[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2]   谭洪卓张涛李福君等安全心理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

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720(2)208-215[3]   杨阳安全心理学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

南大学2010[4]   李志红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5]   孙富贵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云南电业

2014(4)47-48[6]   高智琛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刍议[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3)61-64[7]   王敬志张碧周磊等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推进实验室文化建

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7-409[8]   张原李鑫杜兴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9]   田在宁促进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32(8)213-215[10]   王海燕院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

(1)10-11[11]   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12]   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 J] 实验室

科学201417(1)149-151

收稿日期2017-09-01修改日期2017-09-24作者简介杨勇明(1986-)男上海人硕士实验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

研究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87 页)

[3]   陈廷益王文慧贵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

展定位简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7-8[4]   李颖虹许娜赵长安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探讨[ J] 价值工

程201231(16)207[5]   李爱英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J] 考试

周刊2007(18)87[6]   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6-716[7]   甄文斌杨文武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 J]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1031(4)163-164178[8]   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

验室发展路径[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 192197

[9]   何瑜文惠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2-25

[10]   孙强杜冰清江姣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

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45-247[11]   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 J] 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1434(11)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25修改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苏嫄(1986-)女陕西延安人硕士助理实验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实践教学管理与

研究

091                    

Page 4: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 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苏嫄等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器设备老教师主管新仪器设备新教师主管新老教

师相互配合协作管理rdquo的模式进而提升实验教师

队伍的凝聚力和积极性[10]发挥高校实验室在教学

科研中的基础功能22  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优化促进新老仪器设备

效益最大化

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ldquo新老交替rdquo现象今后应

根据教学科研的不同需求努力开辟一系列新的实

验项目进而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 同时对仪

器设备按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进行分类对于尚能在

教学中起到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验技

能掌握的仪器设备重点设置在本科教学实验环节对于尚能在科研成果中有一定认可度的较老的仪

器可适当在科研实验中配合新仪器同时使用宏观

调控保证科研实验的迫切需求和时效性对于已经

完全被教学和科研实验中淘汰的仪器设备可作为

学生认知和了解专业发展历史的材料在相关实验

项目设置中适当地融入本科教学环节 最终在ldquo新老交替rdquo的过渡时期使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做到最大化23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

执行的严肃性

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

制度保障在实验室管理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

用[911] 针对当前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各

种障碍和困难 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广泛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行之有效

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充分结合各高校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决策者教学科研教师和广

大学生中多方论证和讨论制定能被大家取得共识

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2)在新的管理制度出台后组织实验教师和

实验室使用人员开展深入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集

中学习和深入讨论统一思想务必使所有与实验室

相关的人员了解和理解规章管理制度的内容管理

流程和行为规范(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责任人管理者和

决策者应保证各项制度条文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务必确保同一条文能在同一个标准下执行以维护管

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24  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本科实验教学与科

研实验的管理秩序

针对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障碍mdash从

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对新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的水土

不服症状导致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

紊乱的状况应透过问题的表象挖掘本质对症下

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如前所述部分教师对实验

室管理制度和改革的抵触表象是本科实验教学和

科研实验相互挤压的冲突实质上则是两个方面的

原因一是个别教师对于自己切身利益受损的回击二是部分教师对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认识不足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不够 如

何化解当前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的障碍和矛盾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使所有与实验室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相应制

度的管理规范 统一全院师生对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的思想认识这是解决实验室管理和改革中最大障

碍的基石(2)严格执行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管理制度按

实验室管理规范设置和安排本科教学实验和科研实

验的空间与时间既要保障本科实验教学的基本课

时也要确保科研实验的顺利实施 同时严肃执行

实验室管理奖惩制度确保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顺

利进行保证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纯洁

性保障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管理秩序的顺畅

3  结语

ldquo新老交替rdquo是当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

的新格局如何在新背景下理顺高校实验室管理和

改革的关系发挥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重

要作用提升各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是新时

期各大高校面临的时代命题 各高校必须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以此为保

障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能动性和团队凝聚力最大

限度地减小ldquo新老交替rdquo对教学科研的阻滞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率和产出成果的

水平与层次协调实验室管理者内部和管理者与使

用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实验室在高校

教学科研的基础功能提升高校教学科研质量和水

平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130(11)188-190193

[2]   晏小红强化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J] 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8(6)114-117

(下转第 190 页)

781

障维修情况记录功能通过摄像系统实现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之课堂纪律管理功能和事故原因追踪功

能通过救援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安全

事故紧急呼救功能和消防救灾功能 将《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不断地

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理念和防范意识进而为实验教

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

图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保障核心 学生必须用实验室安全知

识武装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加上完善

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避免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实验师生的生

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践行ldquo以学生为中心rdquo才

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调动实验

师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从而促进实验

室安全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忠良齐龙浩马丽云等实验室安全基础[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2]   谭洪卓张涛李福君等安全心理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

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720(2)208-215[3]   杨阳安全心理学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

南大学2010[4]   李志红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5]   孙富贵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云南电业

2014(4)47-48[6]   高智琛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刍议[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3)61-64[7]   王敬志张碧周磊等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推进实验室文化建

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7-409[8]   张原李鑫杜兴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9]   田在宁促进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32(8)213-215[10]   王海燕院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

(1)10-11[11]   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12]   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 J] 实验室

科学201417(1)149-151

收稿日期2017-09-01修改日期2017-09-24作者简介杨勇明(1986-)男上海人硕士实验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

研究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87 页)

[3]   陈廷益王文慧贵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

展定位简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7-8[4]   李颖虹许娜赵长安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探讨[ J] 价值工

程201231(16)207[5]   李爱英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J] 考试

周刊2007(18)87[6]   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6-716[7]   甄文斌杨文武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 J]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1031(4)163-164178[8]   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

验室发展路径[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 192197

[9]   何瑜文惠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2-25

[10]   孙强杜冰清江姣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

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45-247[11]   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 J] 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1434(11)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25修改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苏嫄(1986-)女陕西延安人硕士助理实验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实践教学管理与

研究

091                    

Page 5: 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刍议 · 及管理制度的严肃性,探索性地提出了新老交替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障维修情况记录功能通过摄像系统实现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之课堂纪律管理功能和事故原因追踪功

能通过救援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安全

事故紧急呼救功能和消防救灾功能 将《高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不断地

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理念和防范意识进而为实验教

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

图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3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保障核心 学生必须用实验室安全知

识武装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加上完善

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避免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实验师生的生

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只有践行ldquo以学生为中心rdquo才

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调动实验

师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从而促进实验

室安全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忠良齐龙浩马丽云等实验室安全基础[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2]   谭洪卓张涛李福君等安全心理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

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720(2)208-215[3]   杨阳安全心理学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

南大学2010[4]   李志红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5]   孙富贵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云南电业

2014(4)47-48[6]   高智琛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刍议[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3)61-64[7]   王敬志张碧周磊等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推进实验室文化建

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7-409[8]   张原李鑫杜兴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9]   田在宁促进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32(8)213-215[10]   王海燕院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15

(1)10-11[11]   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 J] 实验

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12]   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 J] 实验室

科学201417(1)149-151

收稿日期2017-09-01修改日期2017-09-24作者简介杨勇明(1986-)男上海人硕士实验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

研究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1050979(上接第 187 页)

[3]   陈廷益王文慧贵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

展定位简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7-8[4]   李颖虹许娜赵长安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探讨[ J] 价值工

程201231(16)207[5]   李爱英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J] 考试

周刊2007(18)87[6]   周伯明王菊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6-716[7]   甄文斌杨文武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讨[ J]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1031(4)163-164178[8]   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

验室发展路径[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 192197

[9]   何瑜文惠论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22-25

[10]   孙强杜冰清江姣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

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45-247[11]   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 J] 湖北科技学院学

报201434(11)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25修改日期2018-01-15作者简介苏嫄(1986-)女陕西延安人硕士助理实验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实践教学管理与

研究

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