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1 能源部門計算方法介紹 委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 民國958

能源部門計算方法介紹 - 國立臺灣大學ebooks.lib.ntu.edu.tw/1_file/erl/082706/706.pdf · 2 模組一:能源部門 大綱 1.1 燃料燃燒活動的CO 2排放 1.1.1 IPCC參考方法(IPCC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能源部門計算方法介紹

    委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

    民國95年8月

  • 2

    模組一:能源部門

    大綱大綱

    1.1 燃料燃燒活動的CO2排放1.1.1 IPCC參考方法(IPCC Reference Approach )(Top-Down)1.1.2 部門分類排放法(Emissions by Source Categories )(Bottom-Up)1.1.3 技術別計算法(Technology Based Calculations)

    1.2 燃料燃燒活動的非CO2排放1.2.1 部門分類排放法1.2.2 固定排放源1.2.3 移動性排放源

    1.3 溢散性排放(Fugitive Emissions)1.3.1 煤礦開採與處理活動1.3.2 原油與天然氣活動

    1.4 生質燃燒的GHGs排放

    1.5 國際航運(空運與海運)

    能源部門計算分類概要

  • 3

    能源活動的排放

    燃料燃燒活動

    (FUEL COMBUSTION ACTIVITIES)

    能源工業(Energy & Transformation Industries)

    工業(Industry )

    運輸(Transportation)

    商業與建築(Commercial/Institutional)

    住宅(Residential)

    農業/林業/漁業(Agriculture/Forestry/fishing)

    其他(Other)

    作為能源使用的生質燃燒

    (Biomass burned for energy)

    溢散性燃料排放

    (FUGITIVE FUEL EMISSIONS)

    原油及天然氣系統

    (Oil and Natural Gas Systems)

    煤礦開採(Coal Mining)

    原油煉解(Oil refining)

    概概 述述

  • 4

    固態燃料 液態燃料

    生質能

    氣態燃料

    燃料種類與產品類型

    概概 述述

    初級燃料

    無煙煤(Anthracite)燃料煤(Coking Coal)

    其他煙煤(Other Bituminous Coal)

    亞煙煤(Sub-Bituminous Coal )

    褐煤(Lignite)泥煤(Peat)

    次級燃料

    煤球(BKB & Patents)焦碳(Coke Oven / Gas

    Coke)

    初級燃料

    原油(Crude Oil)天然氣凝析液(Natural Gas

    Liquids)

    次級燃料

    汽油(Gasoline)噴射煤油(Jet Kerosene)

    其他煤油(Other Kerosene)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 )

    液化石油氣(LPG)乙烷(Ethane)

    石油腦(Naphtha)瀝青(Bitumen)

    潤滑油(Lubricants)石油焦(Petroleum Coke)

    石化原料(Refinery Feedstock’s)其他油品(Other Oil)

    初級燃料

    天然氣(Natural Gas)

    固態生質能(Solid Biomass)液態生質能(Liquid Biomass)氣態生質能(Gas Biomass)

  • 5

    概概 述述

    來自能源或動的排放

    • 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

    • 主要來自燃料燃燒

    二氧化碳 (CO2) 非二氧化碳氣體

    • 甲烷(CH4)• 氧化亞氮(N2O) • 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 (NOX)• 非甲烷揮發性有機物

    (NMVOCs)

  • 6

    第一級方法(Tier 1 Methods)

    •簡化的計算方法•以燃料的供給與消費資訊為基礎

    第二與三級方法(Tiers 2 and 3 Methods)

    •較詳細的計算方法•以各排放源燃料之供給與消費、

    技術型態資訊為基礎

    概概 述述

    溫室氣體排放推估方法

  • 7

    1.1 燃料燃燒活動的CO2排放燃料的燃燒

    由燃燒引起的直接CO2排放

    CO, CH4, or NMVOC(在特定的時間內將氧化成CO2)

    殘餘未燃燒或部分氧化的煤灰或灰燼

    不同燃料,在相同單位的能源使用下,會有不同的碳含量:

    煤 具最高的單位能源使用含碳量

    石油 ≈ 80% 的煤含碳量

    天然氣 ≈ 55%的煤含碳量

  • 8

    1.1 燃料燃燒活動的CO2排放

    其中:

    Cp = 潛在的碳排放量

    Cs = 被固定或去除的碳量

    Co = % 碳氧化比率44/12 = CO2分子量與碳原子量比值

    一般計算公式

    實際 CO2 排放量 = [(Cp - Cs) × Co] × 44/12

  • 9

    Step 1: 能源數據 (原始單位)

    轉換係數(Conversion Factor)

    Step 2: 能源數據(能量單位)

    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

    固定碳的計算Step 4:

    Step 3: 潛在的碳排放量

    Step 5: 非氧化比例的校正

    Step 6: 實際的碳排放量

    1.1 燃料燃燒活動的CO2排放

  • 10

    1.1 燃料燃燒活動的CO2排放

    IPCC參考方法(由上而下或詳細的燃料方法“Detailed Fuels Approach”)

    主要部門排放法( “Bottom-Up Approach)在國家經濟部門中國家能源消費型態資料的實際燃料量

    第一級方法

    第 2/3級方法以詳細技術基礎的計算方式

    燃料量資訊:生產、國家進出口流程的燃料量

    三種計算方式

  • 11

    鑑別所有必須係數的六個步驟:

    步驟 1 依然料種類估算燃料消費量

    步驟 2 轉換燃料數據至能量單位 (TJ) (如果需要的話*)

    步驟 3 選擇每一種燃料的碳排放係數,並計算其總碳含量。

    步驟 4 計算石化產品中碳的儲存量

    步驟 5 計算燃燒過程中未氧化的碳含量

    主要以總初級能源供給及次級能源淨進口量為基礎的碳排放計算法。

    步驟 6 轉換碳排放量成以CO2分子量的CO2排放(質)量(Gg)

    1.1.1 IPCC參考方法

    *我國能源平表中即有以能量單位的各種燃料統計數據

  • 12

    步驟 1 依然料種類估算燃料消費量

    表面消費量(Apparent Consumption, AP) = P + I −E − IB − SC

    其中P = 生產量(Production)I = 進口量(Imports)E = 出口量(Exports)

    IB = 國際航運消費量(International Bunkers)SC = 存貨變動(Stock Change)

    • 可以使用如下單位:tonnes oil equivalent (toe) 或 teracalories (1012 calories)

    • toe是一個傳統標準化的單位,其定義以每噸石油淨卡路里值為 41,868 kilojoules/kg

    1.1.1 IPCC參考方法

  • 13

    初級燃料 次級燃料

    生產量

    進口量

    出口量

    存貨變動

    表面消費量

    +

    +–

    進口量

    出口量

    存貨變動

    +–

    1.1.1 IPCC參考方法

  • 14

    Module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1

    A B C D E F

    F=(A+B-C-D-E)Liquid Fossil Primary Fuels Crude Oil

    Secondary Fuels GasolineKeroseneDieselFuel OilLPGAvturboNapthaAsphaltAvgasOthers

    Solid Fossil Primary Fuels Coal

    Biomass TotalSolid Biomass

    International Bunkers(ktoe)

    Stock Change(ktoe)Fuel Types

    Solid Fossil Totals

    Apparent Consumption

    (ktoe)

    TOTAL

    Production(ktoe)

    Imports(ktoe)

    Liquid Fossil Totals

    Exports(ktoe)

    EnergyCO2 from Energy Sources (Top-Down Approach)1-1A1 of 3

    1.1.1 IPCC參考方法

  • 15

    –單位轉換係數(tonne or metric tonne) –對每一種燃料轉換成以熱值為單位的數據

    106 tonne oil equivalent (toe) = 4.1868 × 104 TJ1 Teracalorie (Tcal) = 4.1868 TJ

    步驟 2 轉換燃料數據至能量單位(TJ)(TJ)

    1.1.1 IPCC參考方法

  • 16

    Prefix

    exa 1018

    peta 1015

    tera 1012

    giga 109

    mega 106

    kilo 103

    Value

    1 EJ

    1 PJ

    1 TJ

    1 GJ

    1 MJ

    1 KJ

    TJ Equivalent

    = 106 TJ

    = 103 TJ

    = 100 TJ

    = 10-3 TJ

    = 10-6 TJ

    = 10-9 TJ

    單位轉換係數範例

    1.1.1 IPCC參考方法

  • 17

    其中:總和按指針對每一種燃料碳含量進行加總。

    總碳含量 (kt C) =

    Σ表面能源消費量 (TJ) ×

    碳排放係數 (t C/TJ) × 10-3

    1.1.1 IPCC參考方法

    步驟 3 選擇每一種燃料的碳排放係數,並計算其總碳含量。

  • 18

    Module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2 STEP 3

    G H I J KConversion

    Factor(TJ/ktoe)

    Apparent Consumption

    (TJ)

    Carbon Emission Factor

    (t C/TJ)

    Carbon Content

    (t C)

    Carbon Content(Gg C)

    H=(FxG) J=(HxI) K=(Jx10-3)Liquid Fossil Primary Fuels Crude Oil

    Secondary Fuels GasolineKeroseneDieselFuel OilLPGAvturboNapthaAsphaltAvgasOthers

    Solid Fossil Primary Fuels Coal

    Biomass TotalSolid Biomass

    TOTAL

    EnergyCO2 from Energy Sources (Top-Down Approach)1-1A2 of 3

    Liquid Fossil Totals

    Solid Fossil Totals

    Fuel Types

    1.1.1 IPCC參考方法

  • 19

    總碳儲存量 (kt C) = 非能源使用量 (103 t) ×轉換係數 (TJ/103 t) ×排放

    係數 (t C/TJ) ×儲存碳的比例 × 10-3

    *其中非能源使用的燃料包括:

    石油腦、潤滑油、瀝青、焦煤油、當成石化原料的天然氣、柴油、

    及液化石油氣等

    步驟 4 計算石化產品中碳的儲存量

    1.1.1 IPCC參考方法

  • 20

    1.1.1 IPCC參考方法

    碳儲存量的計算

    作石化原料用 作其他產品用

    輸入做為石化原料之燃料量

    引用燃料的表面消費量

    加入燃料產品

    轉換成能源單位

    乘上碳排放係數

    乘上碳儲存比例

    自潛在排放量中扣除

    *此步驟僅在額外的數據可以使用的情況下進行計算

  • 21

    ModuleSubmoduleWorksheet

    Sheet

    A B C D E F G H

    Fuel TypesEstimated Fuel

    Quantities(ktoe)

    Conversion Factor

    (TJ/KTOE)

    Estimated Fuel

    Quantities (TJ)

    Carbon Emission

    Factor (t C/TJ)

    Carbon Content

    (t C)

    Carbon Content (Gg C)

    Fraction of Carbon Stored

    Carbon Stored (Gg C)

    E=(CxD) F=(Ex10-3) H=(FxG)

    Auxiliary Worksheet 1-1A: Estimating Carbon Stored in Products1 of 1

    EnergyCO2 from Energy

    1.1.1 IPCC參考方法

    碳儲存計算表格

  • 22

    碳氧化比例假設值:

    Coal 91 - 98 %

    Oil and Oil Products 99 %

    Gas 99.5 %

    Peat for Power Generation 99 %

    1.1.1 IPCC參考方法

    步驟 5 計算燃燒過程中未氧化的碳含量

  • 23

    燃料燃燒總CO2排放量

    = 總碳排放量(由步驟5)

    × CO2 / C 分子量比(44/12)

    1.1.1 IPCC參考方法

    步驟 6 轉換碳排放量成以CO2分子量的CO2排放(質)量(Gg)

  • 24

    1.1.1 IPCC參考方法

    Module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4 STEP 5 STEP 6

    L M N O PCarbon Stored

    (Gg C)Net Carbon Emissions

    (Gg C)

    Fraction of Carbon Oxidized

    Actual Carbon Emissions

    (Gg C)

    Actual CO2 Emissions(Gg CO2)

    M=(K-L) O=(MxN) P=(Ox[44/12])Liquid Fossil Primary Fuels Crude Oil

    Secondary Fuels GasolineKeroseneDieselFuel OilLPGAvturboNapthaAsphaltAvgasOthers

    Solid Fossil Primary Fuels Coal

    Biomass TotalSolid Biomass

    CO2 from Energy Sources (Top-Down Approach)1-1A

    TOTAL

    Fuel Types

    Liquid Fossil Totals

    Solid Fossil Totals

    3 of 3

    Energy

  • 25

    • 依照部門排放源分類進行統計

    • 計算的公式及步驟與參考方法相同

    • 計算結果可與參考方法進行比較

    • 可能需要監測及減緩措施

    • 能源次部門包括:能源工業、工業與建築、交通、其他部門(住宅、商業及機

    構)、農/林/漁、其他

    1.1.2 部門分類排放法

  • 26

    1.1.2 部門分類排放法

    Module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1 STEP 2 STEP 3

    A B C D E FConsumption

    (ktoe)Conversion

    Factor (TJ/ktoe)

    Consumption(TJ)

    Carbon Emission Factor(t C/TJ)

    Carbon Content(t C)

    Carbon Content(Gg C)

    C=(AxB) E=(CxD) F=(Ex10-3)Energy Industries

    0.00

    Fuel Type and Subsector

    TOTAL CONSUMPTION

    EnergyCO2 from Fuel Combustion by Source Categories (Bottom-Up Approach)1-1B Step by Step Calculations1 of 10 (Energy Industries)

    Module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4 STEP 5 STEP 6

    G H I J K LFraction of

    Carbon StoredCarbon Stored

    (Gg C)Net Carbon Emissions

    (Gg C)

    Fraction of Carbon Oxidised

    Actual Carbon Emissions

    Actual CO2 Emissions

    H=(FxG) I=(F-H) K=(IxJ) L=(Kx[44/12])Energy Industries

    0.00

    Fuel Type and Subsector

    TOTAL CO2 EMISSIONS

    EnergyCO2 from Fuel Combustion by Source Categories (Bottom-Up Approach)1-1B Step by Step Calculations2 of 10 (Energy Industries)

    工作表範例

  • 27

    1.1.3 技術別計算法

    • 根據經濟部門分類與其使用的相關技術別為基礎,進行估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 在IPCC準則中有the Reference Manual介紹此方法,但是僅提供關鍵議題作為最初討論的基礎,並不提供逐一的步驟統計指南。

    • 計算方式的概念與參考方法相似。

    • 締約國也應該應用參考方法,並把其當作一種作為驗證的方法,嘗試調和不同方法間的差異。

  • 28

    1.1.3 技術別計算法

    基礎的計算方式共六個步驟,可供鑑別所需的係數:

    步驟 1 按照部門及技術別估計燃料消費量

    步驟 2 將燃料消費量數據轉換成能源單位

    步驟 3 乘以適當的碳排放係數,以計算潛在的排放量

    步驟 4 估算長期產品中碳儲存量

    步驟 5 未被氧化之碳成分的調整

    步驟 6 轉換排放量至CO2分子量單位

  • 29

    1.1.3 技術別計算法

    碳排放量 (t C) = [燃料消費量 (TJ) × 碳排放係數 (t C/TJ)− 碳儲存量 (t C)]× 氧化比例係數

    基本公式

  • 30

    1.2 燃料燃燒活動的非CO2排放

    兩種直接性溫室氣體: CH4 、 N2O

    三種間接性溫室氣體: NOX 、 CO 、 NMVOCs

    基本方法

    第1級方法

    部門分類非二氧化碳排放法

    第2與3級方法

    技術別計算法

    • 固定性排放源

    • 移動性排放源

  • 31

    非二氧化碳GHG排放量 = (EFab × Activityab)

    其中

    EF = 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 (kg/TJ)Activity = 能源活動數據 (TJ)a = 燃料種類b = 活動部門

    一般性公式

    1.2.1 部門分類非CO2排放法

  • 32

    1.2.1 部門分類非CO2排放法

    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1

    AFuel Consumption (TJ)

    A1 A2 A3 A4 A5

    Energy IndustriesIndustries Transport Domestic Aviation

    Domestic MarineRoad Gasoline Diesel

    Other Commercial/InstitutionalSectors Residential

    Agriculture/ StationaryForestry/Fishing Mobile

    0.00 0.00 0.00 0.00 0.00

    Activity

    Other BiomassOilCoal Wood/ Woodwaste Charcoal

    TOTAL

    Non-CO2 from Fuel Combustion by Source Categories1-21 of 3 for CH4

    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2

    BEmission Factors (kg/TJ)

    B1 B2 B3 B4 B5

    Energy Industries 1.00 3.00 30.00 200.00 30.00Industries 10.00 2.00 30.00 200.00 30.00Transport Domestic Aviation 0.50

    Domestic Marine 10.00 5.00Road Gasoline Diesel

    Other Commercial/Institutional 10.00 10.00 300.00 200.00 300.00Sectors Residential 300.00 10.00 300.00 200.00 300.00

    Agriculture/ Stationary 300.00 10.00 300.00 200.00 300.00Forestry/Fishing Mobile 5.00

    1-22 of 3 for CH4

    Other BiomassOil

    Non-CO2 from Fuel Combustion by Source Categories

    Activity

    Coal Wood/ Woodwaste Charcoal

  • 33

    1.2.1 部門分類非CO2排放法

    SubmoduleWorksheet

    SheetSTEP 3

    DEmissions by Fuel (kg) C=AxB Total Emissions

    C1 C2 C3 C4 C5

    Energy IndustriesIndustries Transport Domestic Aviation

    Domestic MarineRoad Gasoline Diesel

    Other Commercial/InstitutionalSectors Residential

    Agriculture/ StationaryForestry/Fishing Mobile

    0.00

    C

    D=sum(C[1-6]) / 106Charcoal

    Non-CO2 from Fuel Combustion by Source Categories1-23 of 3 for CH4

    TOTAL

    Oil Other Biomass

    Activity

    Coal Wood/ Woodwaste

  • 34

    非固定性CO2之固定性排放源包括:

    兩種直接性排放GHGs: CH4 及 N2O• CH4 排放主要肇因於不完全燃燒所產生

    • N2O 排放的原因尚不清楚

    三種間接性GHGs: NOX , CO 及 NMVOCs• NOX 排放主要肇因於燃料中的含氮量、過量的空氣、高溫。

    • CO 、 NMVOCs 主要是因為不完全燃燒所致。

    1.2.2 非CO2排放:固定性排放源

  • 35

    1.2.2 非CO2排放:固定性排放源

    非CO2 溫室氣體排放量 = (EFabc × Activityabc)其中

    EF = 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 (kg/TJ)Activity = 燃料活動數據(TJ)a = 燃料種類b = 活動部門c = 技術別

    排放量估算基於至少以下三項假設:

    • 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s)• 能源活動(Energy activities)• 主要能源活動相關的技術

    一般性公式

  • 36

    1.2.2 非CO2排放:固定性排放源

    1 確定能源活動數據之排放源與形式

    • 選取最有用的國家部門、國家及/或國際數據

    2 發展排放係數相關數據

    • 利用IPCC預設值以進一步改善

    • 以燃料種類、技術、操作狀況、維修、技術形式等為基礎發展

    3 確認能源數據的技術選項

    • 根據主要技術類別並擴展至污染控制設備

    計算方法主要步驟

  • 37

    1.2.3 非CO2排放:移動性排放源

    • 來自移動性排放源的非CO2 溫室氣體包括: CO, NOX, CH4, N2O, NMVOCs

    • 這些溫室體排放通常導因於不完全燃燒、後燃燒控制、高氣/油混和比、冷引擎啟動。

    • 估算移動性排放源所需考慮的項目:

    交通層面 道路 非道路

    交通工具種類 汽車 輕型交通工具

    燃料消耗 汽油 柴油 天然氣 液化石油氣 甲醇/乙醇

    重型交通工具 摩托車 遠洋輪船 船及小艇 火車 農場機具

    污染控制 高級或早期三向氧化性觸媒 中等程度的控制 無污染控制

    工程/工業設備 噴射/渦輪推進航空器 汽油航空器

  • 38

    1.2.3 非CO2排放:移動性排放源

    非CO2 溫室氣體排放量 = (EFabc × Activityabc)

    其中

    EF = 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 )Activity = 能源消耗量或特定移動源行駛里程數a = 燃料種類(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氣等)b = 交通工具種類 (客運、輕或重運量)c = 排放控制設備

    基本公式

  • 39

    1.2.3 非CO2排放:移動性排放源

    步驟 1 確定各種交通型態各種能源消耗量

    步驟 2 對於每一種燃料,按照每一種交通工具確認其能源消費量。假如有紀錄行駛里程數,則確認每一種交通工具的行駛里程數及其燃料消費量。

    步驟 3 按照每一種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技術、及控制技術,就其能於消耗量或行駛里程數,乘上其相關的排放係數。

    基本步驟

    步驟 4 將所有種類燃料及技術別計算所得的排放結果相加總,得到移動性排放源非CO2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 40

    1.2.3 非CO2排放:移動性排放源

    • 排放係數極度依賴工業化國家的量測

    • 技術別與污染控制之數據尚未完全具備

    • 許多相關的數據可能存在,但是不容易取得。

    挑戰與限制

    *目前我國溫室氣體清冊移動原排放之計算,僅依能源平衡表按照消耗燃料別進行估算;在傳統污染物的統計部分,對於交通工具分類、行駛里程數統計,已經有完整資料庫與統計經驗。建議我國可以將此部分統計,配合發展相關GHG排放係數,便可使移動源溫室氣體排放量之統計更加精確,有助於我國提擬此部分之因應策略。

  • 41

    1.3 逸散性排放

    燃料的粹取、能源活動(如交通、製程)、儲存所導致的溫室體的釋放,特別是甲烷。

    兩種主要的活動:

    • 煤礦開採與處理

    • 油與天然氣開採、煉製、管線系統

  • 42

    1.3.1 煤礦開採與處理

    • 排放溫室氣體的主因:生產、製造、處理、煤的使用

    • 排放的溫室氣體種類:

    CH4 - 與煤礦的分級、深度、氣體成分、開採方法、濕度有關。

    CO2 - 來自煤礦及廢棄物的燃燒,與SO2洗滌塔

  • 43

    1.3.1 煤礦開採與處理

    三種甲烷排放源:

    地底礦區, 露天礦區, 及採礦後活動(處理)

    地底開採

    排放量 (kt CH4 ) = 排放係數 (m3 CH4/tonne)

    × 煤礦生產量 (tonne)× 轉換係數 (kt/106 m3)

    CH4 排放估算方法

  • 44

    1.3.1 煤礦開採與處理

    露天開採

    CH4 排放量 (kt) = CH4 排放係數 (m3 CH4/tonne of coal mined)

    ×露天煤礦開採量 (Mt)×轉換係數 (kt/106 m3)

    CH4排放係數範圍下限:CH4排放係數 = 0.3 m3/tonne上限:CH4 排放係數 = 2.0 m3/tonne

    轉換係數:將以體積為單位的甲烷,轉換成重量單位;甲烷在20° C 、1大氣壓力下,密度為 0.67 kt/106 m3。

  • 45

    1.3.1 煤礦開採與處理

    採礦後活動

    地底/露天 CH4 排放量 (kt) =CH4 排放係數 (m3 CH4/tonne of coal mined)×地底/露天煤礦開採量 (Mt) ×轉換係數 (kt/106 m3)

    排放係數範圍地底採礦 = 0.9 to 4.0 m3/tonne露天採礦 = 0.0 to 0.2 m3/tonne

  • 46

    1.3.1 煤礦開採與處理

    來自煤碳及廢棄物燃燒之CO2 排放

    煤碳燃燒CO2排放量 (kt C) = 被燃燒的煤碳量 (103 t) ×排放係數 (t C/ t)

    其中:

    排放係數 = % 煤碳中含碳比例 × % 碳氧化比例*IPCC預設排放係數為50%

    • 其他來自煤碳廢棄物燃燒的溫室氣體包括: N2O, CO, 及 NOx

    • 需要注意避免重複計算

  • 47

    1.3.2 石油及天然氣活動

    • CH4 是石油及天然氣生產中最種要的溫室氣體排放

    • 其他排放之微量溫室氣體應該在國家清冊中統計,如NMVOCs。

    石油活動:生產(油田)、運輸、煉油、儲存等

    天然氣活動:生產(天然氣田)、傳輸、及供應系統

    油氣生產過程之逸散

    • 排放量計算方式:以活動量乘以相關排放係數

  • 48

    1.4 生質燃料燃燒的GHG排放

    • 生質燃料 (如:木柴、木炭、甘蔗渣) 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

    ∗ 工業 (發電, 蒸汽)

    ∗ 住宅, 商業 (加熱, 烹調, 等)

    • 燃燒傳統生質燃料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包括:

    CO2, CH4, N2O, CO, NOX, and NMVOCs

    注意:

    ∗ 生質燃料燃燒之淨CO2 排放,在能源部門中被視為零。∗ 來自森林生物質量的燃料木柴(起火柴)衍生之CO2 排放列於土地利用及林業部門中計算。

  • 49

    1.4 生質燃料燃燒的GHG排放

    兩項基本因素

    1 生質燃料碳排放估算

    生質燃料

    生質燃料碳排放量 (kt C) = 總消耗生物質量 (kt dm) × 氧化比例× 含碳量 (kt C / kt dm)

    木炭

    生產木炭之碳排放量 = (用於生產木炭之木柴使用量×木柴含碳量) – (木炭產量 ×木炭含碳量)

    GHG排放量估算

  • 50

    1.4 生質燃料燃燒的GHG排放GHG排放量估算

    2 生質燃料燃燒之非CO2 微量溫室氣體排放

    CH4 排放量 = 碳排放量 × 排放量比例 × 16/12

    CO 排放量 = 碳排放量 ×排放量比例 × 28/12

    N2O 排放量 = 碳排放量 ×氮/碳比× 排放量比例 × 44/28

    NOx 排放量 = 碳排放量 ×氮/碳比× 排放量比例 × 46/14

  • 51

    1.5 國際航運

    WorksheetSheet

    STEP 1 STEP 2 STEP 3A B C D E F

    Fuel TypesQuantities delivered

    (ktoe)

    Conversion Factor

    (TJ/ktoe)

    Quantities delivered (TJ)

    Carbon Emission Factor (t C/TJ)

    Carbon Content (t C)

    Carbon Content(Gg C)

    C=(AxB) E=(CxD) F=(Ex10-3)

    TOTAL 0.00

    Emissions from International Bunkers (Marine and Air Transport)1 of 2

    WorksheetSheet

    STEP 4 STEP 5 STEP 6G H I J K L

    Fuel Types Fraction of Carbon StoredCarbon Stored

    (Gg C)

    Net Carbon Emissions

    (Gg C)

    Fraction of Carbon Oxidised

    Actual Carbon Emissions

    (Gg C)

    Actual CO2 Emissions(Gg CO2)

    H=(FxG) I=(F-H) K=(IxJ) L=(Kx44/12)

    0.00

    Emissions from International Bunkers (Marine and Air Transport)2 of 2

    TOTAL

    • 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國內排放量是分開統計的。

    • 計算方法與前面介紹的IPCC參考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