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 第二章 以胃食道逆流闡釋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 一、由心電圖可偵測到自律神經活性 1. HRV 自律神經檢測的原理 自律神經檢測的學術名稱為 Heart Rate Variability ,簡稱 HRV ,中文稱之為心律變異 。也就是說, 經由測量心律變異的程度,來界定自律神經的強弱人的心跳如果一分鐘是跳 72 下,那麼在理論上應該是 0.83 秒跳一次,但實際上不會是那麼剛好 間隔 0.83 秒跳一次,有時會快一些,有時會慢一些,其差異性以微秒來計算,肉眼無法辨識,必需 利用電腦才能判讀。如果 HRV 的差異性過大,其數據將被認為疑似受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之影響, 電腦將不予判讀。在許可的範圍內,心電圖 R─R 波快慢相差越大,被認為自律神經生理活性越好。 但是如果 R─R 波相差大到超過正常範圍,就被列為有竇性不整脈(Sinus Arrhythmia)。由於 HRV 是以測量有正常 QRS 波心電圖的 R─R 間距為基礎。因此受測者的基本必備條件,就是不能有 心律不整及心臟神經傳導系統問題,也就是有心律不整患者之心電圖,無法換算其自律神經活性。 2. HRV 的起源由來 1965 年,有兩位婦產科醫師(Dr. Hon and Lee)發現正常胎兒的心跳是非常不規律的,第一個 心跳之心電圖的 R 波,與下一個心跳心電圖的 R 波(R1-R2R2-R3R3-R4彼此之間的差距非 常大,用胎心音聽診器,人耳就可以聽得出來是不規則的。 當胎兒發生窘迫狀態(fetal distress),例如胎盤早期剝離、臍帶纏頸等異常狀況時,胎兒心跳 R-R 波反而變得非常規律,這表示胎兒腦部缺氧了,需要緊急剖腹產,以免胎死腹中。 婦產科醫學界因此發展出以聽胎心音來判斷胎兒健康與否,有無面臨生命危險的常規檢測。 2-1HRV 的量測點

以胃食道逆流闡釋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 · 心臟右上方,也就是右心房正上方,有一個竇房結(SA node),會自動自發放出有節律的電波;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

第二章 以胃食道逆流闡釋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

一、由心電圖可偵測到自律神經活性

1. HRV 自律神經檢測的原理

自律神經檢測的學術名稱為 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 HRV,中文稱之為心律變異。也就是說,

經由測量心律變異的程度,來界定自律神經的強弱。

人的心跳如果一分鐘是跳 72 下,那麼在理論上應該是 0.83 秒跳一次,但實際上不會是那麼剛好

間隔 0.83 秒跳一次,有時會快一些,有時會慢一些,其差異性以微秒來計算,肉眼無法辨識,必需

利用電腦才能判讀。如果 HRV 的差異性過大,其數據將被認為疑似受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之影響,

電腦將不予判讀。在許可的範圍內,心電圖 R─R波快慢相差越大,被認為自律神經生理活性越好。

但是如果 R─R 波相差大到超過正常範圍,就被列為有竇性不整脈(Sinus Arrhythmia)。由於

HRV 是以測量有正常 QRS 波心電圖的 R─R間距為基礎。因此受測者的基本必備條件,就是不能有

心律不整及心臟神經傳導系統問題,也就是有心律不整患者之心電圖,無法換算其自律神經活性。

2. HRV 的起源由來

1965 年,有兩位婦產科醫師(Dr. Hon and Lee)發現正常胎兒的心跳是非常不規律的,第一個

心跳之心電圖的 R 波,與下一個心跳心電圖的 R 波(R1-R2,R2-R3,R3-R4) 彼此之間的差距非

常大,用胎心音聽診器,人耳就可以聽得出來是不規則的。

當胎兒發生窘迫狀態(fetal distress),例如胎盤早期剝離、臍帶纏頸等異常狀況時,胎兒心跳

的 R-R 波反而變得非常規律,這表示胎兒腦部缺氧了,需要緊急剖腹產,以免胎死腹中。

婦產科醫學界因此發展出以聽胎心音來判斷胎兒健康與否,有無面臨生命危險的常規檢測。

圖 2-1:HRV 的量測點

2

圖 2-2:HRV 的計算公式

3. 自律神經檢測 HRV 心律變異及 SDNN 自律神經整體活性檢測,可代表自律神經之狀態

以胎心音來判定胎兒是否處於腦部缺氧的方法,由於準確度高,所需設備價格低廉,因此胎心音

變異的偵測,很快就成為婦產科醫師必備且信賴的工具。後來有心臟科醫師進一步探討心律變異對成

人的意義,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目前醫學界已公認 HRV 之自律神經活性 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to Normal R Wave, SDNN)可忠實的反映成人自律神經對於心臟竇房結(SA node)調控

的強弱程度,同時可以代表一個人的自律神經活性(交感及副交感)之強弱。自律神經遍佈全身各組

織及器官,不易精準的被偵測到,其中最方便被偵測到的窗口,就是心臟的竇房結。

4. 自律神經(HRV)檢測與心電圖(EKG)有何異同?

EKG:可記錄心臟電位之變化

圖 2-3:心臟電位變化

自律神經檢測(HRV)的方法與做心電圖(EKG)原理步驟方法完全一致,做出來的同樣都是

心電圖,只是解讀此心電圖的角度、分析重點不同而已。

3

傳統對心電圖(EKG)的解讀方法,是根據心電圖的形態(Morphology)、結構來判定心臟本

身有沒有毛病,例如看竇房結(SA node)、房室結(AV node)、房室束、普金氏纖維有無阻滯異

常,判讀心肌有無病變、壞死、肥大以及心軸有無偏移等。

HRV 則是對同樣一份心電圖(EKG)以另外一種角度的判讀,經由觀測自律神經對竇房結(SA

node)調控的程度來判定人的自律神經生理活性(時域:SDNN)及交感副交感強度(頻域:LF、

HF)

二、自律神經檢測 HRV 無法普及的原因

自兩位婦產科醫師於 1965 年提出可根據胎兒心律變異(HRV),監測胎兒整體健康狀態;胎兒

心音監測被普及後,醫學界群起投入研究 HRV。一直到 1996 年,一篇名為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996) 17,354-381)的文章發表後,全世界醫學界對 HRV 的量測終於有了一共同規範。可是自

1996 年至 2015 年,已經過了 19 個年頭,HRV 在臨床醫學上的運用仍無法普及化,醫學系及醫事

技術系仍未將之列為常規必修課程內容。

這主要是因為 HRV 心律變異記錄僅是反應腦放電的狀態。如果只是單純做 HRV,而沒有同時做

3D 腦波(3D EEG)的話,其臨床意義就非常有限,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同時使用 3D EEG、HRV 並

無法為人的健康狀況提供完整的資訊。

三、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關係

1. 自律神經/陰陽的分類

腦持續放出波長在 1Hz 至 40Hz 的電波,這些電波經過腦部電波網整合後,分合成兩組電流由

中樞神經(腦及脊髓神經)輸出到中樞神經外,對靶器官來說,這是兩股互為正負的電流,腦就是這

樣透過自律神經來調控全身的靶器官。交感神經對心臟來說,是正刺激,可使心跳加快,但對胃腸道

來說,卻是負刺激,可使胃腸道蠕動變慢。

HRV 的上司是「腦」,而 HRV 僅是腦波放電的記錄。在早期的觀念中,常把自律神經的表現以

「量」的表現來闡釋,因此在還沒有引入 3D EEG 之前,在中華自律神經醫學會的召集研討下,訂

定了自律神經/陰陽分類的標準(圖 2-4)並沿用之今。雖然在面對非醫學專門的患者時,是很有用的

4

溝通工具。但那是以「量」為切入點的分數,對於自律神經的「質」以及心與腦之間互動關係並無法

做出完美的闡釋,乃是一大缺陷。

圖 2-4:自律神經/陰陽的分類

一直到專門設計來用於臨床患者的 3D EEG 被研發出來,並做過萬人次以上重症患者的測試後,

以及引入氫氣挑戰測試後,對於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關係才逐漸明朗化。

對於中醫西醫同時有涉獵的醫師們,對於西醫的交感神經相當於中醫的「陽氣」,而副交感神經

活性則相當於「陰氣」這一點上,已有相當共識,罕聞異議之聲。

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密闡明腦與自律神經的互動,甚至腦與距離地球 100 公里遠的環電

離層之關係。

2. 心臟如何接受腦的調控

心臟右上方,也就是右心房正上方,有一個竇房結(SA node),會自動自發放出有節律的電波;

把哺乳動物或兩棲類的心臟取出體外,心臟仍會自行跳動一段時間,就是因為有竇房結的緣故。

自律神經就是透過調控竇房結速度來操控心臟(圖 2-5)。

SA node 上有交感及副交感(均為自律神經)神經分佈,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部車,而控制心臟

跳動的腦則是開車的駕駛員,分佈在心臟 SA node 上,負責調控心臟的兩條神經,就好比是腦這駕

5

駛員的兩隻腳,駕駛員一隻腳踩油門,另一隻腳踩煞車,HRV 只是忠實的記錄腦這駕駛員開車的實

際狀況。

①. 踩的力道是否過強?是否過弱?

②. 兩隻腳是否同時踩住油門及煞車?

③. 兩隻腳是否都不踩?

④. 油門、煞車之收放

有無做到同調同步?

一般口頭禪都說是自律神經失調,殊不知自律神經只是聽命行事的部屬,腦才是主宰。打另一個

比方,人體內臟器官是交響樂團的團員,腦是樂團指揮,指揮的雙手則是自律神經

3. 腦是人體的總指揮

自律神經的源頭是腦,HRV 只是腦如何發出電波來控制心臟 SA node 的記錄。

腦部的一千五百億個神經細胞,個個都是小型發電機,所發出的電流經大腦皮質→海馬迴→視丘

→下視丘→腦下垂體→松果體整合後,才在腦幹匯合成十二對腦神經,有些直接穿出頭顱骨,交感神

經則由脊髓神經的神經節發出到達靶器官。

腦相當於發電廠,自律神經則相當於把發電廠所發出的電,傳輸到各地的電線,神經節則相當於

變電所。我們雖然難以證實腦是如何發出交感/副交感神經活性,來控制內臟、免疫系統或其他器官。

但我們只要測量心電圖,看腦如何發出交感/副交感神經訊號來控制心臟的 SA node,使心跳呈現有

快有慢的變化,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的推測腦對其他靶器官所發送交感/副交感訊號的情形。

用心電圖所記錄到的心跳一快一慢變異程度的紀錄就叫心律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也就是間接表現了自律神經的活性,這也就可說明為什麼「自律神經活性」就叫 SDNN,SDNN

為 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to Normal Heart Beat 的縮寫。SDNN 的高低,也間接反應了腦細

胞神經活性的高低。

圖 2-5:控制心臟的交感/副交感神經

6

HRV 的高頻(High Frequency HF)部分,代表副交感神經活性,低頻(Low Frequency LF)

則代表交感神經活性(圖 2-6)。

4. 心臟 SA node 鬧獨立,不再聽腦指揮

腦部所發出的自律神經指令,也有不被 SA node 接受的時候。例如一位罹患陣發性室上心搏過

速(Paroxysmal Supra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PSVT 心律不整患者,他的 SA node 已叛變

鬧獨立了,完全不再接受交感/副交感神經的指令,一直用 SA node 自己的規律來跳,一分鐘很規律

的跳 136 下。這時的心律變異性(心跳一快一慢的變化程度)就非常小,幾乎成一條直線(圖 2-8)。

自律神經檢測報告 HRV: 2014/03/10 09:58

圖 2-7:PSVT 患者心律變異極小

圖 2-6:HRV 之分析原理

7

這時的自律神經檢測報告(圖 2-7)顯示,其 SDNN 2.09(正常值為:18.88),交感即 LF 為

0.26(正常值為:141.89),副交感即 HF 為 1.47(正常值為:49.87)。

5. 腦對 SA node 失去控制力的其他狀況

a. 有裝置心臟節律器患者,如果把節律器心跳調到 72 下/分,則剛好 0.83 秒(60 秒÷72=0.83

秒)跳一下,SDNN 心律變異就趨近極小。

b. 接受心臟移植者,交感/副交感神經已經被截斷,無法再吻接上去,因此腦部再也無法透過自

律神經控制別人捐贈的心臟,SDNN 也同樣會呈現直線。

c. 臨死亡前病人:臨死者並非是因為 SA node 不願意聽交感/副交感神經的指揮,而是腦所發出

的訊號微弱到驅動不了 SA node(圖 2-9、圖 2-10)。

d. 腦死患者腦細胞再也無法發出交感/副交感訊號,有如發電廠當機停止發電,因此,腦死患者

圖 2-9:正常/疾病與自律神經活性的關係 圖 2-10:年齡與自律神經活性的關係

8

的 SDNN 呈直線,若以球形來顯示,則 SDNN 小如針孔(圖 2-9)。

四、由胃食道逆流看腦與自律神經之互動

1. 人腦每秒持續不斷地釋放出電波(腦波),以這電

波透過神經來管控全每一個器官、組織、細胞。

事實上大多數非基因、非先天性疾病的臟器不舒服

症狀,大都跟腦及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腦所發射出來的電波,經由自律神經傳遞給各

靶器官。所謂自律神經失調,就是指腦所發出來的

電波訊號不是過強,就是過弱,或失去了同調

( coherence )、同步( synchronize )、共振

(entrainment)性。因此而無法達致器官本身或

器官間的和諧( harmony),以致體內平衡

(homeostasis)打折扣,器官組織之間的運作有

效率性(efficiency)被扣分,也可以說是自律神經

的整體運作不夠順暢(Intuition),就有如車子開起

來卡卡的。

Intuition 也可以翻譯成直感力、直覺力,嚴重

的自律神經失調就有如整個發電廠、機器的運轉出

問題,瀕臨當機狀態,一切都走了樣,人再也沒有

辦法保持之前身心靈合一的神閒氣定狀態。

2. 胃食道逆流

← 食道

平時下食道括 約肌(LES)緊閉→ 胃壁→

胃液→

食物進入胃中後,交感神經啟動,LES再度緊閉,胃酸無法逆流

吞嚥時副交感啟動,LES 鬆開

打開賁門

吞嚥時副交感啟動,LES 鬆開

打開賁門

圖 2-10:吞嚥過程與胃食道逆流

LES 無法收縮,賁門大開導致胃食道逆流,食道被灼傷 LES 無法收縮,賁門

9

人吞嚥食物時,食道之所以能把食物吞下去,是因為腦部放出電波訊號,啟動副交感神經來驅動

食道的肌肉,朝往前往下的方向蠕動。當食物被推送到食道與胃的交界處時,原本有如緊閉大門的下

食道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就在瞬間被打開,讓食物通過掉入胃中。括約肌

(圖 2-10)大門打開讓食物掉到胃中之後,括約肌大門又瞬間關閉起來。這大門如果關不緊是不行

的,因為胃中的液體是酸鹼值很低,pH 值可低到 1 的強酸(鹽酸 HCl)。這些鹽酸是由胃壁細胞自行

製造分泌出來的,強酸有利於把食物消化分解。胃酸的酸度雖然非常強,但胃黏膜的細胞也是耐酸的,

因此不會受傷,但食道壁細胞就無法抗酸了,最適合食道壁黏膜的酸鹼值是中性。

如果括約肌大門沒關緊,強烈的胃酸便會往上湧到食道內,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胃食道逆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由於不耐酸的食道黏膜被強酸灼傷,人便會感覺到「火燒心」、胸悶、

胸痛。這些症狀有時跟心臟病所引起的症狀不易區分。因此常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看錯科,尤其是錯

跑到心臟科。心臟科醫師也來者不拒,先看再說,絲毫不敢大意。把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 小時

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都做完,甚至做了心導管,都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於是誠實的告訴患者說,他「並

不是有心臟病」,請去其他科檢查吧!患者雖然鬆了一口氣,但症狀卻仍未改善。

胃酸的酸性成分是 HCl 鹽酸。鹽酸液體或氣體如果一直往上逆流竄,會灼傷聲帶咽喉,造成聲

帶受傷、聲音沙啞、咽喉炎,有時流到口腔引起牙齒腐蝕蛀牙,有時又流竄到鼻腔引起慢性鼻炎。如

果灼傷歐氏管出口或影響到中耳,就有可能造成中耳炎或暈眩。有些患者則是因為胃酸水流入氣管而

引起夜間咳嗽。

如果胃酸逆流的時間過久,食道下端的黏膜細胞也會慢慢地適應強酸,由原來的食道正常鱗狀扁

平型(Squamous)細胞,演化成好像胃黏膜的柱狀(Columnar)上皮細胞,原本怕酸的食道黏膜

已經變成像胃黏膜那樣不再怕酸了,因此這時的胃食道逆流症狀表面上逐漸減輕,但實際上是在惡化

中。逆流時日若更久,食道黏膜也會起皺摺,看起來好像是胃黏膜,這就進入了「巴瑞特氏食道症」

(Barrett’s esophagus)時期。胃食道逆流若一旦演變成巴瑞特氏食道症,癌化的風險就增高。有一

說謂巴瑞特氏食道症是食道癌的前期。

做胃鏡時,有時還會看到食道壁遍佈潰瘍或食道壁長滿黴菌,這時患者往往會有吞嚥困難,吞嚥

痛,無法進食暴瘦的主訴。

由於以上不適症狀的干擾,胃食道逆流患者的睡眠狀態就不可能會好,各種型態的睡眠障礙均有

可能發生。

下食道括約肌大門為什麼會關不緊呢?這原因可多呢!因為這塊環狀的括約肌就有如橡皮筋一樣,

10

可被拉鬆寬,也可被縮緊。能把這括約肌放鬆(打開)的是分佈在括約肌上的副交感神經纖維,而能

使之緊縮的是交感神經纖維所釋放出來的電波。

括約肌被放鬆與緊縮之間的動作時間差,必須是很精準的。食道把食物送到接近括約肌的那一剎

那,腦幹中負責吞嚥的調控神經中樞,就會自動發出腦波指令,命令副交感神經啟動,使括約肌放寬

鬆,緊接著,調控中樞又發出另外一種腦波,指定控制括約肌的交感神經啟動,使括約肌緊縮,把門

關起來,我們作一次吞嚥動作,括約肌就放鬆收緊各一次。如此週而復始,人才能順利的把東西吃完。

胃食道逆流其實是因為腦幹的吞嚥調控中心出了問題,或是因為神經軸索傳導不良,神經傳送素

缺乏等原因,使得腦波無法同調同步傳送到括約肌上,而不是因為胃食道本身有問題。

目前醫學上治療胃食道逆流,所使用的都是胃酸中和劑或其他種類的制酸劑,如氫離子幫浦抑制

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 ,或加開某些種類的鎮靜劑;藥物可以讓大部分輕微胃食道逆流

患者得到症狀減輕緩解,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對現行的任何藥物都沒有好的反應,簡直令醫師束手無策。

中道自然醫學是負責修復腦神經細胞及自律神經的醫學,在處理藥物無效的胃食道逆流、頭暈、起坐

性暈眩、二尖瓣膜逆流等,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疾病的非藥物療法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

性的進展。

胃食道逆流發生後,整體消化食物及吸收能力會變弱,無法吸收到足夠的神經細胞修復所需原料,

導致腦神經細胞、神經軸索無法及時修復,神經傳送素不足,因此會加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但始作

俑者還是腦,受拖累者除了腸胃道,還有全身的器官。

腦及自律神經系統之所以出問題與腦細胞發炎或壓力過大等原因有關。

3. 胃食道逆流所引發之症狀併發症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部 位 症 狀 原 因 、 機 轉

慢性喉嚨發炎

咽喉胃酸逆流

慢性喉嚨發炎

喉嚨異物感

喉嚨卡卡不舒服

聲音沙啞

喉嚨乾痛

喉嚨卡卡熱熱的

喉嚨感覺有東西

喉嚨灼熱及背痛

a.胃食道逆流多發生在夜間躺下時。

b. 胃每天會分泌 2.4公升的胃液,胃液呈酸性,

其酸鹼值(pH)可低至 1,這是因為胃黏膜中有一種

會分泌鹽酸(HCl)的特殊腺體細胞,因此,胃酸像

鹽酸一樣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因此能消化食物及殺

死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胃黏膜細胞具有自我保

護機制,能耐此強酸。食道、咽喉的黏膜細胞則不

耐酸。食道及咽喉之黏膜被胃酸侵蝕後,又被胃液

11

吞口水喉嚨會痛

說話聲音沙啞

喉嚨好像有一粒蛋

一直吞不下去

經常地、重覆地

需要清理喉嚨

中的蛋白質消化酶 Pepsin 所分解,因此造成像皮

膚被鹽酸灼傷所引發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

腹部

早晚都在反胃

常打嗝

胃跟胸都悶悶的

胃很悶

想吐

嘔心

真的有吐出來

腹鼓脹

一吃東西就開始想吐

腹脹氣

想吐又吐不出來

打嗝酸水就上來

平常一直打嗝

飯後一直打嗝

胃有點硬硬的

肚子有灼熱感

早上起來胃的食物

還沒有消化掉

消化不良

早晚都在反胃

a. 消化不良。

b. 腸胃蠕動欠佳。

c. 未消化的食物產生氣體,氣體無法往下排放,

由胃至口腔嗝出。

口腔

口腔酸苦

蛀牙

門牙腐蝕如鋸狀

舌頭易潰瘍

口臭

a. 胃酸逆流至口腔。

b. 長期侵蝕牙齒。

c. 胃酸的成份是鹽酸(HCl),pH值 1為強酸,會

腐蝕骨頭、牙齒的法瑯質。

氣管

慢性咳嗽

氣喘

很難呼吸

一直咳不停

久咳不癒

一直咳不停又沒痰

說話容易失聲

a. 30%慢性咳嗽為胃食道逆流引發。

b. 胃酸逆流至食道中段刺激迷走神經。

c. 微量胃酸進入氣管引起刺激。胃酸嗆到支氣

管,造成支氣管痙孿而產生類似氣喘的症狀。

12

夜間喘

乾咳

咳到無法呼吸

胸部

久咳不癒

慢性咳嗽

胸痛胸悶到背痛

心悸

胸悶心跳快

火燒心感覺

食道逆流全身發麻

咳痰有血

胸悶有窒息感

一咳就好幾小時

a. 胸痛必須與心臟及胸部疾病區分作鑑別診斷。

b. 胸痛、心悸、胸悶患者若先去看心臟科,很可

能被誤以為心臟有問題,而安排做心導管檢查。

其實疾病的根源在胃腸道,只要把胃食道逆流

治好,胸痛、心悸、胸悶的症狀就會消失。

神經系統受損

失眠

淺眠

情緒障礙

精神疾病

神經疾病

因胃酸逆流引起的火燒心、腹脹、咳嗽、心悸

等而無法入睡或睡眠中驚醒。中醫云:胃不和則臥

不安,失眠與胃有毛病相牽連。

消化系統一旦有問題,腸胃道消化食物及吸收

營養的能力也就變差,尤其是無法吸收到足夠的必

須原料,來製造神經傳送素,則神經之間就無法好

好溝通,不能同調同步共振作業。胃食道逆流是自

律神經失調最常表現的方式,胃食道逆流又會更加

重自律神經失調,幾乎所有的疾病,都跟腸胃道功

能不佳有關,故治病需由改善腸胃道功能著手。

中醫則把人分上中下焦,下焦就是指腸胃道。

中道醫學也是認為治病要由下焦著手,這一點中西

醫其實是相通有共識的。

五、腦與自律神經關係得以釐清之關鍵

靶器官(心肺、腸胃、肝、免疫系統等等)好比是發電廠的終端消費使用戶,一個小島上如果只

有一個發電廠(人只有一個頭腦),如果有一天住戶發現電流電壓不穩定,燈光忽明忽暗,在高樓上

俯覽全島,若全島路燈、住家燈光也全都一樣明暗不定,那就不必懷疑是自己家裡的電箱出問題,而

是發電廠或整個輸電系統有問題,人如果全身許多的器官都一起感覺不舒服,那就不一定是器官本身

的問題,而是有可能自律神經與腦有問題。

作者曾經花了三年的時間,專心致志的把 HRV 使用在臨床上,但總覺得有些瓶頸疑點無法突破,

一直到為每位患者同步做腦波及自律神經檢測,才確實掌握了方向。後來因特殊因緣,能有機會量測

13

到體驗 H2+O2者前後的 3D EEG 立體腦波圖及 HRV 自律神經檢測圖變化,才對腦與自律神經的關係

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因為 H2可以瞬間穿透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進入神經細胞內,

在細胞內粒腺體的克氏循環(Krebs cycle)中,由 Cytochrome oxidase 製水工廠,把吸入的 H2+O2,

再度合成水,此稱之為「內源性生成水」(Endogenesis Water)。

大量內源性生成水 H2O 的產生,可以把許多粒線體燃燒葡萄糖所產生的廢棄物,溶解排出細胞

外的淋巴液中,排出體外 。

神經細胞內如果因粒線體燃燒不完全,而累積了許多 OH● 毒性自由基,也會引發神經細胞不適

而異常放電。H2進入人體後就瞬間跟 OH●結合形成水,2 OH

●+H2→2H2O 起了抗發炎作用,因此患

者往往在極短的時間內,精神狀態就得到明顯的改善,心情變好,不舒服感一掃而光,就有如在人群

擁擠,空氣汙濁的室內,開了空調,引入新鮮空氣一樣令人舒暢

H2 對筆者來說,有如打通雙向對鑿隧道的大功臣,H2 協助筆者把腦 自律神經 器官之間

的關係,做了清楚的釐清。宛如在漆黑的暗夜中,看到了黎明的魚肚白曙光,也如五里雲霧終於散去,

原來茫茫一片的景物終於清晰可見。

搞懂腦與自律神經的真正關係,並領悟及實證不必依賴藥物,就可以擺平許多藥物都難以克服的

精神神經疾病之方法

,這不只是個人醫

學生涯的突破,也是打破了整個人類醫療史精神神經醫學上的盲點。個人並不敢居功,因為其實並沒

有發明任何新事物,只是湊巧「想通一些關鍵點」而已。

腦是人體頂頭上司,自律神經則是腦波的傳輸系統,腦與自律神經的關係已經得到進一步的釐清

及解決,既然源頭的問題解決了,下游的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有關腦波與自律神經檢測的案例判讀,散見於本書各章節中。由於篇幅所限,無法在本章更深入

討論,以後將以個案討論方式,編撰 3D EEG、HRV 教科書俾使更多人受益。

筆者的一小步,將會是人類醫療史上的一大步。

六、注意力不集中症(ADD)與腦自律神經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