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22 采風 責任編輯:葉衛青 2018 年 2 月 26 日(星期一) 春節是個超級大 Party,每個人都要跟着 瞎折騰一番,在 N 種折騰中我們不知不覺蛻 去一層皮,又長大了一歲,然後整裝待 發,繼續趕路。 日前,知名導演陳可辛手機拍攝的短片 《三分鐘》引發無數網友的情感共鳴,用 鏡頭記錄了一位春節堅守在崗位上的母親 與孩子團聚的感人時刻,將「團圓」、 「分別」、「親情」串聯起來,觸動人們 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有錢沒錢,回家 過年。」年是回家的召喚,年是文化的沉 澱,年還是親情的釀造,一年一回,酸甜 苦辣,翻動雜糅,如一碗老酒,醉了心 房,濕了眼簾。 過去,進了臘月,人們就開啟忙年模 式,掃除、擦玻璃、買年貨、剁肉餡、蒸 年糕、炸藕合,有些老濟南的大戶人家, 還會灌香腸、打酥鍋、煮牛肉、做年糕 等。反正是一天一天安排得緊湊滿格,每 天都有儀式感,沒有人會喊累,也沒有人 嫌麻煩。近幾年,伴隨物質生活的充裕, 忙年模式刪繁就簡,衛生掃除請家政,購 買年貨在網上,年夜飯選擇去飯店,就是 在家吃,也不用勞心費力。有兩種選擇: 一是購買半成品的食材,簡單加工就可 以;二是提前預約,請廚師上門私人定製 做飯,釋放出來的時間可多陪陪家人。 我最懷念上小學放寒假,跟着母親採購 年貨。早上還沒睡醒,我就被母親喊起來 去趕集。走很遠的路,迎着嗖嗖的北風, 集市上人聲鼎沸,我在曲曲彎彎的車流中 趔趄穿梭。兩把青蒜,三塊藕,二斤韮 菜,三斤瓜子……不一會兒,袋子裡就裝 滿了,我拎在手裡,勒出兩道血印。其 實,買年貨花不了多少時間,選好、稱 重,主要是遇見熟人或同事,聊得熱火朝 天,本來湊熱鬧的人就多,更加擁堵不 堪,「前面的,讓一讓!」「老師兒,你 買完了嗎,我排在你後面。」這樣的採 購,一次是完不成的,還要來第二次、第 三次。母親給我買了塊葱花油餅,我舉着 吃起來,也不顧寒風裹挾,邊吃邊觀察趕 集的人:那個老頭戴的皮帽子很怪,遠處 有個賣甘蔗的殘疾人,還有個老人帶着兩 個孩子來買年貨,另一個男孩非要買摔 炮,不買就在地上打滾,臉蛋上掛着兩條 鼻涕蟲,一抽一動。有時候也有意外收 穫,比如,撿錢,有一年我就撿了 5 塊錢, 問了一圈沒人要,回來路上我從商店裡買 了一盒大大卷(泡泡糖),回去和小夥伴 們分了,用舌頭舔着吃,一人分一塊,心 裡也甜甜的。 當然,雪後去農村趕大集也是蠻有意思 的。父親帶着我去南部山區仲宮買過年 貨,他在南部山區幹活,騎着嘉陵摩托車 帶着我和表弟,那感覺就像衝浪,很快整 個身子就凍透了。大集上煞是熱鬧,小販 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汽車鳴笛聲、家禽 叫喊聲、北風呼嘯聲,雜糅交織,氤氳着 濃濃的年味。來一串糖葫蘆,買一個布老 虎,應接不暇的山貨,更是叫人垂涎欲 滴,我是看着啥都想買,滿心滿眼的歡 喜。表弟在家是搗蛋鬼,出來卻變得很 乖,他吧唧吧唧吃得很香,還嚷嚷着要買 金魚,不得不滿足他。就這樣,父親在前 面推着車開路,我抓着表弟的手,另一隻 手拎着裝有金魚的袋子,在後面走走停 停,一晃眼就到了晌午,冬陽懶洋洋地迎 頭兜灑,暖烘烘的,泛着陽光的馨香。 隨着時代的進步,過年的方式也變得多 元起來。早在一個多月前,女友桃子就訂 好了去雲南的往返機票,製作好旅遊路線 圖,在網上給家裡買好了年貨,把泰迪犬 寄養到寵物醫院,做好春節出遊的準備。 「以前我會提前約好當地同學、朋友,這 次就是想一個人,過個沒有人打擾的清靜 春節,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為自己做次 主,有些小激動。」桃子緩緩地說道。她 的家族很大,老奶奶年過九旬,每年春 節,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從四面八方聚到一 起,各種繁瑣而講究的儀式。她雖然已經 畢業工作,仍像個洋娃娃被寵着,什麼事 都是大人說了算。伴隨年齡的增長,她愈 來愈牴觸這種盛大場面,甚至在日記中寫 下:「我有說『不』的權利。我要走遍天 涯海角。」於是,今年春節她終於下定決 心,享受一個人的春節。 在年貨、年夜飯、拜年、聚餐之外,過 年的方式還有很多。朋友阿朵就是其中一 例,她在朋友圈提前發佈過年宣言:不拜 年,平日裡說得夠多了;不回老家,不想 擠成紙片,給中國式遷徙減少點壓力;不 瘦身,每逢佳節胖三斤,吃好喝好不憋 屈;不參加同學會,避開那些浮華和庸 俗;不發紅包,紅包讓情感變得廉價。她 和老公結婚三年,至今沒要娃,這個春節 兩人決定去非洲做義工,為那裡的自閉症 兒童做心理輔導,順便旅旅遊逛一圈,回 來把這幾年的遊記結集出版,算是完成當 年大學讀研時兩個文青的未竟心願。看到 這裡,我心裡一動:「你爸媽、你公婆真 是太開明了!」阿朵笑說:「幸福不只 有一種模樣啊,這個春節他們也不在家, 公婆回南方探親,爸媽報了旅行團去香 港,每種選擇都應該尊重呀。」 桃子、阿朵的選擇並非什麼大逆不道, 而是多元世界中的一種生活態度。就像 71 年前的那個大年初三,張愛玲天不亮就動 身,把頭包得嚴嚴實實的,隻身前往溫州 尋找胡蘭成,等來的是一句冷冷的話, 「誰叫你來的?」雖然滿面傷感,但是誰 能說這種「特立獨行」時沒有滿足感呢? 就像我,平日裡各種瑣事纏身,最期待的 就是趁過年給心靈放個假。記得前年大年 初一,我白天拜年累得四腳朝天,嗓子冒 煙,到了晚上竟打起精神,伴着隔壁鄰居 家電視機的歡歌笑語聲,我守在電腦旁開 始整理書稿,一連七天,好不充實。待新 書帶着墨香出了印刷廠的時候,我突然想 掉淚,那個春節,我真是終生難忘。 儘管梁實秋筆下那種「家中大小,進進 出出,如中風魔」一般的採購年貨的場景 已經不再,儘管花式盤問、人情負擔、 「過年 N 怕」、城鄉差異等問題依然會舊調 重彈成為熱點,在輿論池塘中砸出一圈圈 漣漪,但是,年依然是中國人心底不變的 情感歸依。台灣作家簡媜說過:「我承認 自己喜歡以最傳統的方式迎接春節,我當 它是個溯游之旅,在鞭炮與鑼鼓聲中,像 孩子一樣回到誕生之地。」父母在,就是 我的誕生之地,有書在,就是我的絢爛煙 花。作為單身汪,狗年春節我要繼續不走 尋常路,關掉電視,關上網絡,轉身走進 書籍的世界中,去完成新的作品以回饋廣 大讀者。 我不會、也沒聽說過 陶然 昨日 昨日 潘國森 琴台 琴台 客聚 客聚 狸美美 網人 網人 網事 網事 高鐵改變春運 「每逢佳節倍思 親」,但自唐朝詩人 王維寫下這首名詩的一千多年以來, 中國人因「倍思親」而回家過節無論是重陽節還是春節,卻從來都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據有心人發現,著 名作家沈從文離開老家湘西十年後, 只返回過鳳凰一次,路上用了近三個 月,其中光在船上就度過了四十天, 以致他在途中竟能斷續地寫完了一部 遊記類的散文集。 可以說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前, 中國的春運大抵如此。實際上,在 此之前,中國人根本就沒有春運這 一說。常識告訴我們,中國的春運 大約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是隨 着大批農民工外出打工而「回家過 年」才產生的,與之相伴的清晰記 憶還有「一票難求」、「暴風雪」 等等千辛萬苦。 但這些艱辛的春運歷史早已隨着中 國的改革開放,隨着中國人為過上更 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而變成老黃曆 了。僅以高鐵來說,僅僅十年前,在 中國的春運史上,還不知高鐵為何 物。但是今天,高鐵已經成了中國春 運最主要、最給力的交通工具。 據大數據估算,在傳統的二月一日 至三月十二日的四十天春運期間,今 年將有近三十億人次的中國人口大流 動,春運最高峰時,一天的客運量即 超過一億人次。具體到鐵路運輸,春 運客流將近四億人次其中高鐵和 城際等快速列車所佔總比重高達百分 之六十。又據統計所知,截至去年 底,中國內地鐵路的營業里程已達十 二點七萬公里,其中高鐵為二點五萬 公里,佔全世界高鐵總量的百分之六 十六點三,鐵路電氣化率和複線率分 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國,真的 今非昔比。高鐵,今日已成中國春運 的赫赫頭牌。 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根據國內外 種種報道和形形色色的口耳相傳,我 們有理由相信,高鐵正在進一步深刻 地、強有力地改變着中國春運。例如: 「刷臉」進站、人像識別警務眼鏡、 虛擬實境(VR)全景導航、智能機器 人引路等,這些集中在本次高鐵「春 運」亮相的高科技,讓歷來以大量人 口流動而聞名的中國春運頗顯科技範 兒。再如今年春運的鐵路網購車票及 手機購票的比重已達百分之八十,較 去年再增加了十個百分點。廣大旅客 購票的「幸福感」愈來愈強了。 另外,今年春運的高鐵餐食也有了 更多的「幸福感」。以「北京局」的 供應為例,不但餐飲品種增至十八個 套餐,而且價格分為六檔,足以滿足 各種不同人群所需。其中十五元一款 套餐又分為辣子肉丁套餐、肉燒海帶 套餐以及素三鮮餡餅和麵條等,真正 比過去豐富多了。正是:高鐵改變春 運。而春運也正在改變着我們中國人 的生活其中也包括我們中國人感 覺最準確的「舌尖兒」…… 今年是西元二零一 八年,對應中國干支 紀年為戊戌年。每年臨近夏曆新春, 社會上總有不少預測來年運程的花邊 新聞流播。有小朋友囑我用立春一刻 的四柱八字來談一談香港在戊戌年的 運勢,笑而婉拒之。立春八字算流年 是新事物,若在一二十年前,此間術 家只以流年干支戊戌來講故事。 但是這樣太粗疏,一九五八年、一 八九八年都是戊戌,時代不同,世局 有異。上一次戊戌,遇上中國逐漸走 進經濟困局;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 則是清室在中日甲午之戰敗後的一次 不成功的變法。今天中國卻處於數百 年來未見的上升軌道之中,前景甚為 樂觀。 忽然又想起「我的朋友查良鏞」的 武俠小說,有時一句對故事發展無關 痛癢的閒話,也可以給讀者很大的啟 發。《倚天屠龍記》第三回〈寶刀百 煉生玄光〉寫俞岱巖重傷之後,武當 諸俠談到那二十四字歌謠:「武林至 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 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殷梨亭 隨口說這話「傳了幾百年」,師父張 三豐即時糾正之,言道:「不是幾百 年,最多不過七八十年,當我年輕之 時,就沒聽過這幾句話。」 小朋友問為什麼不能以立春八字來 預測一年吉凶? 第一個理由,就是「當我年輕之 時,就沒有聽過」。不單止我沒有聽 過,自清初到今的名家都沒有人用過 這個「立春八字測一年」的新辦法。 清代的陳素庵大學士、沈孝瞻進士, 以至功名不遂的任鐵樵等大師沒有提 過;民初名家袁樹珊、徐樂吾和韋千 里都著作等身,也是沒有片言隻字談 及這門新技術。韋大師與香港淵源甚 深,晚年在此度過。 不妨再舉金庸小說的妙語,話說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在柳州的賭 場與一眾武林高手聚賭推牌九,此事 發生在第三十三回〈誰無癇疾難相 笑、各有風流兩不如〉。瘦頭陀在故 事中是個諧角,這個角色很有趣,原 本又高又瘦,因吃藥出了毛病,變得 又矮又胖。這人脾氣很壞,又因武功 高,處事很橫蠻霸道。他臨場改規 矩,讓十點比九點還大。同枱那假扮 老叫化的吳六奇說道:「不押,蹩十贏 蹩九,這樣的牌九我可不會。」瘦頭 陀怒道:「你說我不對?」吳六奇道: 「我說自己不會,可沒說你不對。」 潘某人就借這對白:「我說自己不 會,可沒說你不對。」 除了不會,潘某人還覺得這樣實在 有點太過僭越了!近年,常發現香港 有許多小朋友太過抬舉了自己的地 方,甚至於有點以為香港就是宇宙的 中心似的!相信立春算香港流年的小 朋友,好像忘記了二十四節氣也好、 陰陽五行也好、各種有「幾千年歷 史」的術數也好,一談到國運地運, 都是從整個中國出發。假設立春八字 真的能夠反映一年的運勢,也只能是 反映中國的運勢。香港的幅員,頂多 等於漢一大郡;過去的經濟實力雄 厚,亦不過清代一兩行省而已。 在港英殖民時代,香港的發展機遇 和經濟順逆,經常與中國內地背馳。 現在時移勢易,早已離不開中國內地 的影響。 (戊戌流年前瞻.一) 我在大學學的是化學工程,一心想以科 技報國。大學時期曾赴順德糖廠實習兩 周,因為製糖工業的工藝,是化學工程中最為齊全的。從 壓榨、蒸餾、結晶等工序都有。 可惜當年並沒有化學工業的招聘技術員,終於又是「淪 為」教書匠。說「淪為」,不是輕視了教師這一行,而是 學非所用。讀了四年工程學,還經實習運用,結果棄在一 旁。命運如此,夫復何言! 如此這般,幹了一生一世,也不能不說沒有收穫。學生 弟子成千上萬,叫了一聲老師、校長,也覺得心頭甜滋滋 的! 況且學生們有成就的多的是,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有的 是。特別有一批校友遠渡重洋,到美加、歐洲以至東南亞 各地創業,成就輝煌。也有的成為中科院院士,有若干學 成後在香港各大專院校任教。總之,俗語說,家中子弟不 辱家門,同樣,母校校友也不辱校門。作為一位長期服務 於斯,「弟子」成千上萬的校長,的確是老懷甚慰了。 由於校友們的成就,學校也就頗有名氣。過去在港英統 治時期,對我們這些標籤為「左派」學校的加以孤立、打 擊、封鎖等等,今天已不再存在了。我們還在首任行政長 官董建華的「多辦幾間」的鼓勵下,創建了培僑書院(英 語教學),發展了獨立的培僑小學,興建了幾座新校舍, 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的教育集團了。 培育人才,百年大計。教育下一代,影響深遠。香港的 愛國學校,並未完成歷史任務,而是任重道遠,為香港長 期的思想建設和人才培養,擔當先鋒作用! 往事並不如烟,愛國教育和愛國學校,往年和今天都會 發揮其重要作用,忽視人才培養,不僅是目光短視,還可 能鑄下大錯! 記往事 (下) 吳康民 生活 生活 語絲 語絲 喜歡看電影及電視 劇的原因有很多,一 般可能就是當作一種娛樂,但對於我自 己來說,除了娛樂,可以放鬆心情之 外,最重要是我會揀選一些看過之後也 可以得到一點領悟的內容。 近期看了一部外語電影,裡面其中 一些說話令我深刻難忘:「失戀就好像 喝酒一樣,睡醒頭痛迷惘,但一天一天 過去便酒醒」,這幾句說話你覺得是不 是很棒。 曾經談過戀愛的人,總會有失戀的 經驗,相信也很少人可以在第一段戀情 便可以開花結果,所以這些經驗就算我 們不想面對,但總會走在自己身邊,而 且對於每一段情的期望,也希望可以天 長地久;但談何容易,兩個人的關係無 論是愛情、友情及親情也好,偶爾失 手,很多問題便會產生。話雖如此,就 算經過多次的失戀經驗,也不應該就此 放棄,人總是有很多的希望才可以活下 去。 曾幾何時有一位朋友跟我說,與多 年拍拖的男友分開,當時也覺得很突 然,但我這個人的思想很奇怪,總會覺 得任何事情也會發生,所以後來也不覺 得出奇,當然我也會嘗試用盡辦法安慰 這位朋友,畢竟他們的戀情已有多年時 間,而且在過往的日子,看見他們的相 處,也很努力地維繫彼此間的感情,雖 然當中有什麼事情發生令到他們分開我 也不想理會,因為這是他們的關係,做 朋友的,只可以關心對方多一些。但我 這位朋友說:「這段感情的結束,好像 天也塌下來了,已沒有再對另一段感情 的期盼。」 如果我早一點看到這部外國電影, 裡面這一番說話我便可以送給她,因 為誰都會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再次站 起來,世界是多麼的美好,機會還是 在我們眼前,只要下次好好把握,便 不會後悔。 雖然我不是一個喝酒的人,甚至乎 從來不懂得享受,但也會明白得到,當 一些人喝了酒之後,也會出現一些醉意 的反應;有時候也會想,為什麼身邊的 朋友這麼愛喝酒,喝了又令自己這麼辛 苦,為何呢?但我亦明白得到,有時候 可以放鬆心情享受生活也是不錯的,這 是他們的選擇。 話說回來,電影裡面所說的,喝酒 太多頭會痛,甚至第二天也可能仍帶着 一點醉意,但一天一天的過去,這些醉 意總會過去,我希望可以把這些說話送 給每一位讀者,當你在未來的日子遇到 挫折的時候,也憑着自己的努力好好面 對每一個機會,明天一定會更好,共勉 之。 失戀的理論 商台 DJ 余宜發 發式 發式 生活 生活 在家旁體育館休憩 草地一胖婆婆坐於石 上,見我路經,問:「荃灣怎樣 去?」我說:「很遠啊,這裡是粉 嶺,要乘搭巴士。」見她一臉迷茫, 問:「去荃灣何處?」答:「不 知!」「為何去荃灣?」「我住在那 裡。」「妳幾歲?」「六十多!」她 沒手機,連家裡或家人電話也說不 出,如何到這裡也不知。 為了幫她,我請她給我看隨身證件, 原來她實際年齡是七十八歲。兩個大袋 裡只有十多包薯片。她只記得丈夫和兒 子名字,說丈夫去了照顧孫子,自己是 上海人。我惟有報警求救。 警員到來細心搜索她的袋子,竟找 出一張我所住屋苑的電子門卡,聽到 屋苑的名字,婆婆才如夢初醒般說: 「是,我住在這裡!」我們即時帶她 到管理處,有職員認出她住第七座, 但婆婆不知自己住哪樓層,警員替她 再尋找,我也離去了。 婆婆那迷惘的眼神一直留在我腦 際。她的記憶仍停留在自己六十多 歲?可能當時她住在荃灣,她外出買 了薯片便不懂回家,也忘了自己住在 哪裡,是突然間腦子的記憶一下子清 空了?只留着舊時的殘餘片段?想來 實在有點可怕!人愈來愈長壽,但失 智的人也愈來愈多。我那九十三歲的 奶奶記憶只約兩分鐘,常重複發問同 樣的問題。所以,家裡若有老人,必 須給他們一個簡單操作的電話,方便 你找他們和在有需要時幫忙的人可找 着你。也要把住址和家人的電話寫下 來,和他們的證件放在一起以防萬 一。 自己年紀愈大,也體驗到何謂記憶 力愈來愈差,從沙發起來準備取點東 西,站着,就忘了要取什麼,怎樣也 記不起來。「懵懂」已成了我們這輩 聚會時的黑色幽默和自嘲了。 除了多做運動,多做訓練腦袋的玩 兒,還要珍惜和家人朋友們的相處, 多和家人拍照,拍錄像,留下美好的 時光。待有天腦袋的記憶無故消失 了,也讓自己知道曾經和現在擁有着 什麼。 消失的記憶 余似心 翠袖 翠袖 乾坤 乾坤 小芹,聽起來是女孩子的名 字,其實不然。當時上課,教 到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裡面的女主人公 叫小芹,剛好郭芹納的名字有個芹字,於是同 學們也不管是男性女性了,乾脆就以「小芹」 稱呼他了。 小芹來自西安,常常健身,是北師大武術隊 成員,照理應該健壯才是,但好像胃不大好。 有時看到他在操場雄赳赳的樣子,便有反差的 感覺。有一個時期,學生們大串聯去了,學校 較亂不知誰先發現的,說,中南樓女生宿舍那 裡有空房。於是我和曹惠民、郭芹納就捲起鋪 蓋,一起從我們所住的西北樓跑去,佔底層的 一間房,三人同居;而先到的陳治政和賈耕生 早就在我們樓上搶佔了一間,樓上樓下不必會 面,從窗口伸頭一喊就行,彼此溝通好方便。 那時候,我們相處愉快,其樂融融。有時會 有些同學,跑過來聊天,吃朱古力。可是,有 一天,年少氣盛的曹惠民和郭芹納,不知為什 麼小事爭論,似乎小芹說不過,一氣之下,捲 起鋪蓋就回西北樓老巢去了。多年後重逢,胡 聊時提起,他茫然,有這事嗎? 一九八六年,香港西安首航線開通時, 我被派去參團採訪,先住西安賓館,後轉到唐 城賓館,有機會約見小芹。他來到唐城賓館看 我,後來還陪我去鼓樓轉轉。路過新華書店 時,看到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剛給我出版的散文 集《回音壁》,特別開心,當即買了幾本,因 為當時我還沒有收到出版社的樣書。那時交通 極為不便,公共汽車很早收車,晚飯後他要搭 尾班車,趕回地處近郊吳家墳的西安陝西師範 大學,雖然依依不捨,也只好在街邊送他上 車,揮手而別。 畢業分配時,他被分到陝西一個小縣城,說 是照顧了。可是他並不甘心命運的安排,正好 高校恢復招研究生,他便去報名,結果考上 了,他一向喜歡古漢語,也頗有研究,後來成 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以至中文系系主 任。十多年前的二零零五年九月,他曾把他所 著、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詩律》和由高等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訓詁學》寄贈,讓我獲益 良多。他古代漢語的成就不俗,曾多次為公祭 黃帝陵撰寫祭文,廣獲好評。當年的香港教育 學院在內地招標,選拔在校大學三年級學生去 內地沉浸古代詩詞,他也中標成為導師。 他曾兩次到香港,一次是他在香港的女兒出 嫁,我應邀參加在九龍都會海逸酒店他們的婚 禮,和他及他太太歡聚過。去年初他來港,我 們又相約見面,老朋友間,幾乎無所不談。他 腸胃欠佳,脊骨似乎有些不利索。走了半天, 終於在佐敦的一家素菜館就座,那時,春節剛 過不久,我們座位旁邊,花盆裡插滿了粉紅色 鮮花,倍增喜氣洋洋的氣息。有此美景,更多 的是多年情誼,不免請侍應幫我們拍照留念。 但是,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別離的時刻 終於來到,他堅持送我到佐敦港鐵站口,說, 我就住在這附近,都很熟了,沒幾步路,你放 心!再推託,我知道誰都走不成了,緊握了他 溫暖的手,我離去。回頭只見站口人流不息, 冬夜漸漸深沉了。 小芹 過年,幸福不只有一種模樣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高鐵已經成為了中國春運最主 要的交通工具。 新華社

過年,幸福不只有一種模樣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8/02/26/a22-0226.pdf2018/02/26  · 購票的「幸福感」愈來愈強了。另外,今年春運的高鐵餐食也有了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過年,幸福不只有一種模樣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8/02/26/a22-0226.pdf2018/02/26  · 購票的「幸福感」愈來愈強了。另外,今年春運的高鐵餐食也有了

A22 采 風 ■責任編輯:葉衛青 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百家廊

雪櫻

春節是個超級大Party,每個人都要跟着瞎折騰一番,在N種折騰中我們不知不覺蛻去一層皮,又長大了一歲,然後整裝待發,繼續趕路。

日前,知名導演陳可辛手機拍攝的短片《三分鐘》引發無數網友的情感共鳴,用鏡頭記錄了一位春節堅守在崗位上的母親與孩子團聚的感人時刻,將「團圓」、「分別」、「親情」串聯起來,觸動人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年是回家的召喚,年是文化的沉澱,年還是親情的釀造,一年一回,酸甜苦辣,翻動雜糅,如一碗老酒,醉了心房,濕了眼簾。

過去,進了臘月,人們就開啟忙年模式,掃除、擦玻璃、買年貨、剁肉餡、蒸年糕、炸藕合,有些老濟南的大戶人家,還會灌香腸、打酥鍋、煮牛肉、做年糕等。反正是一天一天安排得緊湊滿格,每天都有儀式感,沒有人會喊累,也沒有人嫌麻煩。近幾年,伴隨物質生活的充裕,忙年模式刪繁就簡,衛生掃除請家政,購買年貨在網上,年夜飯選擇去飯店,就是在家吃,也不用勞心費力。有兩種選擇:一是購買半成品的食材,簡單加工就可以;二是提前預約,請廚師上門私人定製做飯,釋放出來的時間可多陪陪家人。我最懷念上小學放寒假,跟着母親採購

年貨。早上還沒睡醒,我就被母親喊起來去趕集。走很遠的路,迎着嗖嗖的北風,集市上人聲鼎沸,我在曲曲彎彎的車流中趔趄穿梭。兩把青蒜,三塊藕,二斤韮菜,三斤瓜子……不一會兒,袋子裡就裝滿了,我拎在手裡,勒出兩道血印。其實,買年貨花不了多少時間,選好、稱重,主要是遇見熟人或同事,聊得熱火朝天,本來湊熱鬧的人就多,更加擁堵不堪,「前面的,讓一讓!」「老師兒,你買完了嗎,我排在你後面。」這樣的採購,一次是完不成的,還要來第二次、第三次。母親給我買了塊葱花油餅,我舉着吃起來,也不顧寒風裹挾,邊吃邊觀察趕集的人:那個老頭戴的皮帽子很怪,遠處有個賣甘蔗的殘疾人,還有個老人帶着兩個孩子來買年貨,另一個男孩非要買摔

炮,不買就在地上打滾,臉蛋上掛着兩條鼻涕蟲,一抽一動。有時候也有意外收穫,比如,撿錢,有一年我就撿了5塊錢,問了一圈沒人要,回來路上我從商店裡買了一盒大大卷(泡泡糖),回去和小夥伴們分了,用舌頭舔着吃,一人分一塊,心裡也甜甜的。當然,雪後去農村趕大集也是蠻有意思

的。父親帶着我去南部山區仲宮買過年貨,他在南部山區幹活,騎着嘉陵摩托車帶着我和表弟,那感覺就像衝浪,很快整個身子就凍透了。大集上煞是熱鬧,小販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汽車鳴笛聲、家禽叫喊聲、北風呼嘯聲,雜糅交織,氤氳着濃濃的年味。來一串糖葫蘆,買一個布老虎,應接不暇的山貨,更是叫人垂涎欲滴,我是看着啥都想買,滿心滿眼的歡喜。表弟在家是搗蛋鬼,出來卻變得很乖,他吧唧吧唧吃得很香,還嚷嚷着要買金魚,不得不滿足他。就這樣,父親在前面推着車開路,我抓着表弟的手,另一隻手拎着裝有金魚的袋子,在後面走走停停,一晃眼就到了晌午,冬陽懶洋洋地迎頭兜灑,暖烘烘的,泛着陽光的馨香。隨着時代的進步,過年的方式也變得多

元起來。早在一個多月前,女友桃子就訂好了去雲南的往返機票,製作好旅遊路線圖,在網上給家裡買好了年貨,把泰迪犬寄養到寵物醫院,做好春節出遊的準備。「以前我會提前約好當地同學、朋友,這次就是想一個人,過個沒有人打擾的清靜春節,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為自己做次主,有些小激動。」桃子緩緩地說道。她的家族很大,老奶奶年過九旬,每年春節,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各種繁瑣而講究的儀式。她雖然已經畢業工作,仍像個洋娃娃被寵着,什麼事都是大人說了算。伴隨年齡的增長,她愈來愈牴觸這種盛大場面,甚至在日記中寫下:「我有說『不』的權利。我要走遍天涯海角。」於是,今年春節她終於下定決心,享受一個人的春節。在年貨、年夜飯、拜年、聚餐之外,過

年的方式還有很多。朋友阿朵就是其中一例,她在朋友圈提前發佈過年宣言:不拜

年,平日裡說得夠多了;不回老家,不想擠成紙片,給中國式遷徙減少點壓力;不瘦身,每逢佳節胖三斤,吃好喝好不憋屈;不參加同學會,避開那些浮華和庸俗;不發紅包,紅包讓情感變得廉價。她和老公結婚三年,至今沒要娃,這個春節兩人決定去非洲做義工,為那裡的自閉症兒童做心理輔導,順便旅旅遊逛一圈,回來把這幾年的遊記結集出版,算是完成當年大學讀研時兩個文青的未竟心願。看到這裡,我心裡一動:「你爸媽、你公婆真是太開明了!」阿朵笑說:「幸福不只有一種模樣啊,這個春節他們也不在家,公婆回南方探親,爸媽報了旅行團去香港,每種選擇都應該尊重呀。」

桃子、阿朵的選擇並非什麼大逆不道,而是多元世界中的一種生活態度。就像71年前的那個大年初三,張愛玲天不亮就動身,把頭包得嚴嚴實實的,隻身前往溫州尋找胡蘭成,等來的是一句冷冷的話,「誰叫你來的?」雖然滿面傷感,但是誰能說這種「特立獨行」時沒有滿足感呢?就像我,平日裡各種瑣事纏身,最期待的就是趁過年給心靈放個假。記得前年大年初一,我白天拜年累得四腳朝天,嗓子冒煙,到了晚上竟打起精神,伴着隔壁鄰居家電視機的歡歌笑語聲,我守在電腦旁開始整理書稿,一連七天,好不充實。待新書帶着墨香出了印刷廠的時候,我突然想掉淚,那個春節,我真是終生難忘。儘管梁實秋筆下那種「家中大小,進進

出出,如中風魔」一般的採購年貨的場景已經不再,儘管花式盤問、人情負擔、「過年N怕」、城鄉差異等問題依然會舊調重彈成為熱點,在輿論池塘中砸出一圈圈漣漪,但是,年依然是中國人心底不變的情感歸依。台灣作家簡媜說過:「我承認自己喜歡以最傳統的方式迎接春節,我當它是個溯游之旅,在鞭炮與鑼鼓聲中,像孩子一樣回到誕生之地。」父母在,就是我的誕生之地,有書在,就是我的絢爛煙花。作為單身汪,狗年春節我要繼續不走尋常路,關掉電視,關上網絡,轉身走進書籍的世界中,去完成新的作品以回饋廣大讀者。

我不會、也沒聽說過

陶然

昨日昨日紀紀

潘國森

琴台琴台客聚客聚

狸美美

網人網人網事網事

高鐵改變春運「每逢佳節倍思親」,但自唐朝詩人

王維寫下這首名詩的一千多年以來,中國人因「倍思親」而回家過節——無論是重陽節還是春節,卻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有心人發現,著名作家沈從文離開老家湘西十年後,只返回過鳳凰一次,路上用了近三個月,其中光在船上就度過了四十天,以致他在途中竟能斷續地寫完了一部遊記類的散文集。可以說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春運大抵如此。實際上,在此之前,中國人根本就沒有春運這一說。常識告訴我們,中國的春運大約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是隨着大批農民工外出打工而「回家過年」才產生的,與之相伴的清晰記憶還有「一票難求」、「暴風雪」等等千辛萬苦。但這些艱辛的春運歷史早已隨着中國的改革開放,隨着中國人為過上更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而變成老黃曆了。僅以高鐵來說,僅僅十年前,在中國的春運史上,還不知高鐵為何物。但是今天,高鐵已經成了中國春運最主要、最給力的交通工具。據大數據估算,在傳統的二月一日至三月十二日的四十天春運期間,今年將有近三十億人次的中國人口大流動,春運最高峰時,一天的客運量即超過一億人次。具體到鐵路運輸,春運客流將近四億人次——其中高鐵和城際等快速列車所佔總比重高達百分之六十。又據統計所知,截至去年底,中國內地鐵路的營業里程已達十二點七萬公里,其中高鐵為二點五萬

公里,佔全世界高鐵總量的百分之六十六點三,鐵路電氣化率和複線率分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國,真的今非昔比。高鐵,今日已成中國春運的赫赫頭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根據國內外

種種報道和形形色色的口耳相傳,我們有理由相信,高鐵正在進一步深刻地、強有力地改變着中國春運。例如:「刷臉」進站、人像識別警務眼鏡、虛擬實境(VR)全景導航、智能機器人引路等,這些集中在本次高鐵「春運」亮相的高科技,讓歷來以大量人口流動而聞名的中國春運頗顯科技範兒。再如今年春運的鐵路網購車票及手機購票的比重已達百分之八十,較去年再增加了十個百分點。廣大旅客購票的「幸福感」愈來愈強了。另外,今年春運的高鐵餐食也有了

更多的「幸福感」。以「北京局」的供應為例,不但餐飲品種增至十八個套餐,而且價格分為六檔,足以滿足各種不同人群所需。其中十五元一款套餐又分為辣子肉丁套餐、肉燒海帶套餐以及素三鮮餡餅和麵條等,真正比過去豐富多了。正是:高鐵改變春運。而春運也正在改變着我們中國人的生活——其中也包括我們中國人感覺最準確的「舌尖兒」……

今年是西元二零一八年,對應中國干支

紀年為戊戌年。每年臨近夏曆新春,社會上總有不少預測來年運程的花邊新聞流播。有小朋友囑我用立春一刻的四柱八字來談一談香港在戊戌年的運勢,笑而婉拒之。立春八字算流年是新事物,若在一二十年前,此間術家只以流年干支戊戌來講故事。但是這樣太粗疏,一九五八年、一八九八年都是戊戌,時代不同,世局有異。上一次戊戌,遇上中國逐漸走進經濟困局;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則是清室在中日甲午之戰敗後的一次不成功的變法。今天中國卻處於數百年來未見的上升軌道之中,前景甚為樂觀。忽然又想起「我的朋友查良鏞」的武俠小說,有時一句對故事發展無關痛癢的閒話,也可以給讀者很大的啟發。《倚天屠龍記》第三回〈寶刀百煉生玄光〉寫俞岱巖重傷之後,武當諸俠談到那二十四字歌謠:「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殷梨亭隨口說這話「傳了幾百年」,師父張三豐即時糾正之,言道:「不是幾百年,最多不過七八十年,當我年輕之時,就沒聽過這幾句話。」小朋友問為什麼不能以立春八字來預測一年吉凶?第一個理由,就是「當我年輕之時,就沒有聽過」。不單止我沒有聽過,自清初到今的名家都沒有人用過這個「立春八字測一年」的新辦法。清代的陳素庵大學士、沈孝瞻進士,以至功名不遂的任鐵樵等大師沒有提

過;民初名家袁樹珊、徐樂吾和韋千里都著作等身,也是沒有片言隻字談及這門新技術。韋大師與香港淵源甚深,晚年在此度過。不妨再舉金庸小說的妙語,話說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在柳州的賭場與一眾武林高手聚賭推牌九,此事發生在第三十三回〈誰無癇疾難相笑、各有風流兩不如〉。瘦頭陀在故事中是個諧角,這個角色很有趣,原本又高又瘦,因吃藥出了毛病,變得又矮又胖。這人脾氣很壞,又因武功高,處事很橫蠻霸道。他臨場改規矩,讓十點比九點還大。同枱那假扮老叫化的吳六奇說道:「不押,蹩十贏蹩九,這樣的牌九我可不會。」瘦頭陀怒道:「你說我不對?」吳六奇道:「我說自己不會,可沒說你不對。」潘某人就借這對白:「我說自己不

會,可沒說你不對。」除了不會,潘某人還覺得這樣實在

有點太過僭越了!近年,常發現香港有許多小朋友太過抬舉了自己的地方,甚至於有點以為香港就是宇宙的中心似的!相信立春算香港流年的小朋友,好像忘記了二十四節氣也好、陰陽五行也好、各種有「幾千年歷史」的術數也好,一談到國運地運,都是從整個中國出發。假設立春八字真的能夠反映一年的運勢,也只能是反映中國的運勢。香港的幅員,頂多等於漢一大郡;過去的經濟實力雄厚,亦不過清代一兩行省而已。在港英殖民時代,香港的發展機遇

和經濟順逆,經常與中國內地背馳。現在時移勢易,早已離不開中國內地的影響。 (戊戌流年前瞻.一)

我在大學學的是化學工程,一心想以科技報國。大學時期曾赴順德糖廠實習兩

周,因為製糖工業的工藝,是化學工程中最為齊全的。從壓榨、蒸餾、結晶等工序都有。可惜當年並沒有化學工業的招聘技術員,終於又是「淪

為」教書匠。說「淪為」,不是輕視了教師這一行,而是學非所用。讀了四年工程學,還經實習運用,結果棄在一旁。命運如此,夫復何言!如此這般,幹了一生一世,也不能不說沒有收穫。學生

弟子成千上萬,叫了一聲老師、校長,也覺得心頭甜滋滋的!況且學生們有成就的多的是,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有的

是。特別有一批校友遠渡重洋,到美加、歐洲以至東南亞各地創業,成就輝煌。也有的成為中科院院士,有若干學成後在香港各大專院校任教。總之,俗語說,家中子弟不辱家門,同樣,母校校友也不辱校門。作為一位長期服務於斯,「弟子」成千上萬的校長,的確是老懷甚慰了。由於校友們的成就,學校也就頗有名氣。過去在港英統

治時期,對我們這些標籤為「左派」學校的加以孤立、打擊、封鎖等等,今天已不再存在了。我們還在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多辦幾間」的鼓勵下,創建了培僑書院(英語教學),發展了獨立的培僑小學,興建了幾座新校舍,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的教育集團了。培育人才,百年大計。教育下一代,影響深遠。香港的

愛國學校,並未完成歷史任務,而是任重道遠,為香港長期的思想建設和人才培養,擔當先鋒作用!往事並不如烟,愛國教育和愛國學校,往年和今天都會

發揮其重要作用,忽視人才培養,不僅是目光短視,還可能鑄下大錯!

記往事(下)

吳康民

生活生活語絲語絲

喜歡看電影及電視劇的原因有很多,一

般可能就是當作一種娛樂,但對於我自己來說,除了娛樂,可以放鬆心情之外,最重要是我會揀選一些看過之後也可以得到一點領悟的內容。近期看了一部外語電影,裡面其中

一些說話令我深刻難忘:「失戀就好像喝酒一樣,睡醒頭痛迷惘,但一天一天過去便酒醒」,這幾句說話你覺得是不是很棒。曾經談過戀愛的人,總會有失戀的

經驗,相信也很少人可以在第一段戀情便可以開花結果,所以這些經驗就算我們不想面對,但總會走在自己身邊,而且對於每一段情的期望,也希望可以天長地久;但談何容易,兩個人的關係無論是愛情、友情及親情也好,偶爾失手,很多問題便會產生。話雖如此,就算經過多次的失戀經驗,也不應該就此放棄,人總是有很多的希望才可以活下去。曾幾何時有一位朋友跟我說,與多年拍拖的男友分開,當時也覺得很突然,但我這個人的思想很奇怪,總會覺得任何事情也會發生,所以後來也不覺得出奇,當然我也會嘗試用盡辦法安慰這位朋友,畢竟他們的戀情已有多年時間,而且在過往的日子,看見他們的相

處,也很努力地維繫彼此間的感情,雖然當中有什麼事情發生令到他們分開我也不想理會,因為這是他們的關係,做朋友的,只可以關心對方多一些。但我這位朋友說:「這段感情的結束,好像天也塌下來了,已沒有再對另一段感情的期盼。」如果我早一點看到這部外國電影,

裡面這一番說話我便可以送給她,因為誰都會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再次站起來,世界是多麼的美好,機會還是在我們眼前,只要下次好好把握,便不會後悔。雖然我不是一個喝酒的人,甚至乎

從來不懂得享受,但也會明白得到,當一些人喝了酒之後,也會出現一些醉意的反應;有時候也會想,為什麼身邊的朋友這麼愛喝酒,喝了又令自己這麼辛苦,為何呢?但我亦明白得到,有時候可以放鬆心情享受生活也是不錯的,這是他們的選擇。話說回來,電影裡面所說的,喝酒太多頭會痛,甚至第二天也可能仍帶着一點醉意,但一天一天的過去,這些醉意總會過去,我希望可以把這些說話送給每一位讀者,當你在未來的日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也憑着自己的努力好好面對每一個機會,明天一定會更好,共勉之。

失戀的理論商台DJ 余宜發

發式發式生活生活

在家旁體育館休憩草地一胖婆婆坐於石

上,見我路經,問:「荃灣怎樣去?」我說:「很遠啊,這裡是粉嶺,要乘搭巴士。」見她一臉迷茫,問:「去荃灣何處?」答:「不知!」「為何去荃灣?」「我住在那裡。」「妳幾歲?」「六十多!」她沒手機,連家裡或家人電話也說不出,如何到這裡也不知。為了幫她,我請她給我看隨身證件,原來她實際年齡是七十八歲。兩個大袋裡只有十多包薯片。她只記得丈夫和兒子名字,說丈夫去了照顧孫子,自己是上海人。我惟有報警求救。警員到來細心搜索她的袋子,竟找出一張我所住屋苑的電子門卡,聽到屋苑的名字,婆婆才如夢初醒般說:「是,我住在這裡!」我們即時帶她到管理處,有職員認出她住第七座,但婆婆不知自己住哪樓層,警員替她再尋找,我也離去了。婆婆那迷惘的眼神一直留在我腦際。她的記憶仍停留在自己六十多

歲?可能當時她住在荃灣,她外出買了薯片便不懂回家,也忘了自己住在哪裡,是突然間腦子的記憶一下子清空了?只留着舊時的殘餘片段?想來實在有點可怕!人愈來愈長壽,但失智的人也愈來愈多。我那九十三歲的奶奶記憶只約兩分鐘,常重複發問同樣的問題。所以,家裡若有老人,必須給他們一個簡單操作的電話,方便你找他們和在有需要時幫忙的人可找着你。也要把住址和家人的電話寫下來,和他們的證件放在一起以防萬一。自己年紀愈大,也體驗到何謂記憶

力愈來愈差,從沙發起來準備取點東西,站着,就忘了要取什麼,怎樣也記不起來。「懵懂」已成了我們這輩聚會時的黑色幽默和自嘲了。除了多做運動,多做訓練腦袋的玩

兒,還要珍惜和家人朋友們的相處,多和家人拍照,拍錄像,留下美好的時光。待有天腦袋的記憶無故消失了,也讓自己知道曾經和現在擁有着什麼。

消失的記憶余似心

翠袖翠袖乾坤乾坤

小芹,聽起來是女孩子的名字,其實不然。當時上課,教

到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裡面的女主人公叫小芹,剛好郭芹納的名字有個芹字,於是同學們也不管是男性女性了,乾脆就以「小芹」稱呼他了。小芹來自西安,常常健身,是北師大武術隊成員,照理應該健壯才是,但好像胃不大好。有時看到他在操場雄赳赳的樣子,便有反差的感覺。有一個時期,學生們大串聯去了,學校較亂不知誰先發現的,說,中南樓女生宿舍那裡有空房。於是我和曹惠民、郭芹納就捲起鋪蓋,一起從我們所住的西北樓跑去,佔底層的一間房,三人同居;而先到的陳治政和賈耕生早就在我們樓上搶佔了一間,樓上樓下不必會面,從窗口伸頭一喊就行,彼此溝通好方便。那時候,我們相處愉快,其樂融融。有時會有些同學,跑過來聊天,吃朱古力。可是,有一天,年少氣盛的曹惠民和郭芹納,不知為什麼小事爭論,似乎小芹說不過,一氣之下,捲

起鋪蓋就回西北樓老巢去了。多年後重逢,胡聊時提起,他茫然,有這事嗎?一九八六年,香港——西安首航線開通時,

我被派去參團採訪,先住西安賓館,後轉到唐城賓館,有機會約見小芹。他來到唐城賓館看我,後來還陪我去鼓樓轉轉。路過新華書店時,看到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剛給我出版的散文集《回音壁》,特別開心,當即買了幾本,因為當時我還沒有收到出版社的樣書。那時交通極為不便,公共汽車很早收車,晚飯後他要搭尾班車,趕回地處近郊吳家墳的西安陝西師範大學,雖然依依不捨,也只好在街邊送他上車,揮手而別。畢業分配時,他被分到陝西一個小縣城,說

是照顧了。可是他並不甘心命運的安排,正好高校恢復招研究生,他便去報名,結果考上了,他一向喜歡古漢語,也頗有研究,後來成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以至中文系系主任。十多年前的二零零五年九月,他曾把他所著、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詩律》和由高等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訓詁學》寄贈,讓我獲益良多。他古代漢語的成就不俗,曾多次為公祭黃帝陵撰寫祭文,廣獲好評。當年的香港教育學院在內地招標,選拔在校大學三年級學生去內地沉浸古代詩詞,他也中標成為導師。他曾兩次到香港,一次是他在香港的女兒出

嫁,我應邀參加在九龍都會海逸酒店他們的婚禮,和他及他太太歡聚過。去年初他來港,我們又相約見面,老朋友間,幾乎無所不談。他腸胃欠佳,脊骨似乎有些不利索。走了半天,終於在佐敦的一家素菜館就座,那時,春節剛過不久,我們座位旁邊,花盆裡插滿了粉紅色鮮花,倍增喜氣洋洋的氣息。有此美景,更多的是多年情誼,不免請侍應幫我們拍照留念。但是,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別離的時刻終於來到,他堅持送我到佐敦港鐵站口,說,我就住在這附近,都很熟了,沒幾步路,你放心!再推託,我知道誰都走不成了,緊握了他溫暖的手,我離去。回頭只見站口人流不息,冬夜漸漸深沉了。

小芹

過年,幸福不只有一種模樣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高鐵已經成為了中國春運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