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012 26 8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 ERNAL MEDICINE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沈阳 110032) 要: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目标是为病人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减轻疼痛或缓解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及证候,除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控制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加 药物灌注化疗及心理支持中医药姑息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祛邪;结合现代科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给患者更多 的选择姑息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早期治疗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副作用,保持生活质量;中期减轻 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晚期提供临终关怀及善终服务在践行姑息治疗贯穿恶性肿瘤治疗早晚各期这一理念时,还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在治疗对象上,应该处理好肿瘤和患者全身状态之间的关系,即肿瘤和人的关系;在治疗方法 上,处理好抗肿瘤治疗与姑息治疗的关系,即疾病与症状的关系;在治疗目的上,处理好延长生存期和维护生存质量的关 系,即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损害生存质量为代价,生存期并没有延长的结果期待现行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患者加大费用支撑额度,改善姑息治疗人才医疗资源配置,扩大科研投入,使 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明显改善关键词: 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扶正祛邪;临终关怀;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述评 中图分类号: R2 - 031; R273; R730. 5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7813. 2012. 08. 01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alliative Care of Cancer in China YIN Dong - feng (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mainly improve the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y relieving pain or Controlling others CompliCa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syndromes. Palliative Care should be throughout the treating proCesses of early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umor. 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to take in differ- ent stages of disease. It is important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three relations : between tumor 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on the objeCt of treatmentantiCanCer therapy and palliative Care on the treatment meth- odssurvivaland quality of life that is long - term goal and short - term goal. Treatment of exCessive Couldn' t prolong the survival period but may make the quality of CanCers worse. Looking forward to reform Current so- 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Government may inCrease investment for the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inCluding enhanCement of the mediCal insuranCe quota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es and medi- Cal resourCes. So these measure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number of pal- liative Car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Tumor ; Palliative Care ;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HospiCe Care;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 tem; Review 基金资助: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规划基金项目( 09YJA840018) 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抗肿瘤治疗和肿瘤姑息治 疗两大体系抗肿瘤治疗是以根治肿瘤或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为中心的治疗,在我国的恶性肿瘤治疗中 占主导地位,尤其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肿瘤姑息治疗是以控制症 状进而维护生存质量为中心的治疗近年来,肿瘤姑 息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肿瘤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对 近年主要的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的文献进 行研究,并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姑 息治疗的临床实际,对我国肿瘤姑息治疗领域中西医 结合的临床治疗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以期对今后肿瘤姑息治疗研究有所帮助1 姑息治疗理念变迁 2006 年开始,中国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不论是 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上升到死亡原因的首位 1 ,晚 期肿瘤患者对肿瘤姑息治疗的需求明显增加 2 1.1 姑息治疗机构从无到有,逐渐发展 相对于我 国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姑息医学于 20 世纪 80 · 1 ·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书书书

2 0 1 2 年

第 26 卷 第 8 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述 评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沈阳 110032)

摘 要: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目标是为病人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减轻疼痛或缓解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

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及证候,除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控制、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加

药物灌注化疗及心理支持。中医药姑息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祛邪; 结合现代科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给患者更多

的选择。姑息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早期治疗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副作用,保持生活质量; 中期减轻

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晚期提供临终关怀及善终服务。在践行姑息治疗贯穿恶性肿瘤治疗早、中、晚各期这一理念时,还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治疗对象上,应该处理好肿瘤和患者全身状态之间的关系,即肿瘤和人的关系; 在治疗方法

上,处理好抗肿瘤治疗与姑息治疗的关系,即疾病与症状的关系; 在治疗目的上,处理好延长生存期和维护生存质量的关

系,即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损害生存质量为代价,生存期并没有延长的结果。期待现行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患者加大费用支撑额度,改善姑息治疗人才、医疗资源配置,扩大科研投入,使

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明显改善。关键词: 恶性肿瘤; 姑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扶正祛邪; 临终关怀;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述评

中图分类号: R2 - 031; R273; R730. 5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7813. 2012. 08. 01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alliative Care of Cancer in China

YIN Dong - feng(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China)

Abstract: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mainly improve the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y relievingpain or controlling others complica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syndromes. Palliative care should be throughout thetreating processes of early,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umor. 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to tak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isease. It is important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three relations : between tumor and the generalcondition of patients on the object of treatment,anticancer therapy and palliative care on the treatment meth-ods,survivaland quality of life ,that is ,long - term goal and short - term goal. Treatment of excessive couldn't prolong the survival period but may make the quality of cancers worse. Looking forward to reform current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Government may increase investment for the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malignant tumor,including enhancement of the medical insurance quota,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es and medi-cal resources. So these measure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number of pal-liative car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Tumor ; Palliative care ;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Hospice care;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Review

※基金资助: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规划基金项目( 09YJA840018)

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抗肿瘤治疗和肿瘤姑息治

疗两大体系。抗肿瘤治疗是以根治肿瘤或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为中心的治疗,在我国的恶性肿瘤治疗中

占主导地位,尤其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肿瘤姑息治疗是以控制症

状进而维护生存质量为中心的治疗。近年来,肿瘤姑

息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肿瘤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对

近年主要的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的文献进

行研究,并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姑

息治疗的临床实际,对我国肿瘤姑息治疗领域中西医

结合的临床治疗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以期对今后肿瘤姑息治疗研究有所帮助。1 姑息治疗理念变迁

从 2006 年开始,中国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不论是

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上升到死亡原因的首位[1],晚

期肿瘤患者对肿瘤姑息治疗的需求明显增加[2]。1. 1 姑息治疗机构从无到有,逐渐发展 相对于我

国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姑息医学于 20 世纪 80 年

·1·

Administrator
注释框
“述评”类 推荐 参考样式
Page 2: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Aug . 2 0 1 2

Vol . 26 No. 8

代后期才起步,从 1988 年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

立,到 1994 年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

业委员会成立,推动了姑息医学的进步。但就患者对

姑息医疗的巨大需求而言,目前姑息医学的发展规模

及研究投入、社会重视程度相对滞后,全国范围甚至

缺乏准确的正式注册的临终关怀机构的统计数据。即使在发展较好的上海市,今年提供 18 家试点医院

共 180 张临终关怀床位,但对于每年约 3. 6 万人死于

肿瘤的患者数量[3 - 4],能提供姑息治疗的比例仍处于

较低水平,而香港癌症临终患者 45% 获得了善终服

务[5]。1. 2 抗肿瘤治疗手段应用于姑息治疗 由于中国

的姑息治疗机构较少[6],有很大比例的姑息治疗在肿

瘤内科进行,所以有些医生的治疗方法仍然局限在传

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如姑息性肿瘤切除

术、大肠造瘘术等,姑息性化疗,姑息性放疗治疗骨转

移所致疼痛及预防病理性骨折、缓解局部肿瘤压迫所

致消化、呼吸、泌尿道梗阻[7]。1. 3 姑息治疗理念指导下技术手段应用逐渐成熟

抗肿瘤治疗手段应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晚期肿瘤患

者的局部痛苦,但同时患者忍受随之而来的诸如放射

性肺炎、食道炎等负面的治疗效应和经济负担。患者

通常遭受着疼痛、躯体活动限制、精神心理压力困扰,

所以更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积极照顾,减轻躯体和心

理痛苦,在科学的姑息理念指导下提供更多可选择的

技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有尊严的

死亡。姑息医学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医患矛盾。1. 4 持续不断姑息治疗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 现

代医疗服务是连续的过程,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得以

充分体现。姑息治疗理念把恶性肿瘤治疗从单纯追

求能够完全治愈肿瘤,扩展为缓解患者痛苦、改善生

活质量,由单纯针对肿瘤病症到改善患肿瘤病人生活

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来越多肿瘤科医生认识到了姑息治疗不应只在恶性

肿瘤晚期阶段应用,应贯穿于恶性肿瘤治疗全过程。文献[8]把姑息治疗分为 3 个阶段,早期主要治疗癌

症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的副作用,保持生活质

量; 中期以姑息治疗为主,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晚期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及善终服务。1. 5 姑息治疗过程须平衡 3 个关系 肿瘤科医生

在诊疗早、中、晚不同阶段恶性肿瘤患者时,要涉及到

抗肿瘤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合理选择及两者的无缝隙

衔接。殷东风等[9]提出要正确处理好 3 个关系: 在治

疗对象上,应该处理好肿瘤和患者全身状态之间的关

系,即肿瘤和人的关系; 在治疗方法上,处理好抗肿瘤

治疗与姑息治疗的关系,即疾病与症状的关系; 在治

疗目的上,处理好延长生存期和维护生存质量的关

系,即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出现

以损害生存质量为代价,生存期并没有延长的结果。2 微创技术在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近几年,内窥镜及介入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使

原本需要承受传统术式巨大创伤或不具备手术适应

症的患者能以较低风险进行治疗。学者们对肿瘤姑

息治疗中引入微创技术,或者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

研究。吴瑜[10]使用内镜金属支架治疗 272 例无法手术

根治性切除的胆管远端恶性梗阻,可有效解除胆管梗

阻,改善肝功能,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优势。林

巧宁等[11]研究发现,内镜 Nd: YAG 激光疗法比传传

统的食管腔内置管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对于胃出口

和十二指肠完全性恶性梗阻这一特殊的解剖位置,刘

雄昌[12]经胃镜联合放射线置入金属支架对胃出口和

十二指肠完全性恶性狭窄的姑息性治疗进行研究,获

得满意的疗效。除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治疗肝癌以

外,还用于难治性大出血的止血治疗,以及胆道、泌尿

道、食管内支架术用于缓解梗阻性黄疸、梗阻性肾病、食道狭窄。曹广等[13]回顾分析了 152 例因肿瘤导致

梗阻性黄疸,并接受经皮肝穿刺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恶

性胆道 梗 阻。结 果 提 示: 支 架 再 狭 窄 率 低 ( 6 /152例) ,支架通畅的中位时间延长至 314d。患者术后平

均中位生存时间为 215d,3、6、9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

79. 1%、51. 7%、26. 8%,提高了生存质量。韦燕等[14]对 117 例各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根据

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姑息治疗,除传统的姑息性手

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的控制,金属支架介入

术解除中晚期食管癌食道梗阻,心包、胸腔置管引流

加药物灌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

等,采用多虑平片加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以改善患者

心理障碍。治疗前、后进行 QOL 评分( 采用孙燕院士

等制定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 ,治疗后 1个月进行 QOL 评分。治疗结果: 治 疗 后 明 显 好 转

54. 7%,好转 35. 9%,轻度好转 4. 3%,无效 5. 1%。3 中医药在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治疗肿瘤非常重视改善症状及证候,即辨证

施治,这与姑息治疗的目的一致。辨证施治是把不同

症状归纳成各种证候并加以治疗;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

准也是关注症状、证候的改善程度,尤其重视对患者

情绪及睡眠的调整[15 - 17]。3. 1 扶正祛邪是肿瘤姑息治疗的基本原则 扶正

祛邪是中医治病的用药原则之一。肿瘤是全身性疾

病的一种局部体现,因此,既要针对肿瘤局部特征症

状选用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抗癌中药对症治疗,也必须

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王淑美[18]

等研究认为,标本理论是中医全局思维和整体观的具

体体现,在肿瘤姑息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扶正包括了扶正固本、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补气

养血、益气养阴等“补”的方法,驱邪包括行气活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抗瘤止痛

等“攻”的方法。更应视患者的体质或邪正盛衰情

况,合理应用扶正和驱邪中药[19 - 20]。肿瘤初期: 病邪

初起,可重用驱邪中药,以汤剂为主。中期: 受病渐

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可攻补并重,以汤剂为主,贵

重药以粉剂、冲剂冲服。末期: 病魔经久,邪气侵凌,

正气消残,以扶正为主,多用丸、片、胶囊、散剂,取其

药力平和、持续之功[21]。

·2·

Page 3: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2 0 1 2 年

第 26 卷 第 8 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3. 2 辨证施治及随证加减满足肿瘤姑息治疗的需

要 李宁[22]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近 6年收治的 207 例最终临床死亡的晚期癌症住院患者

临终治疗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韩锁利[23] 通过

对 47 例Ⅳ期肺癌患者临床研究,均认为姑息治疗可

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殷东风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

科 154 例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主要症状及服用中

药情况进行分析[24]。其中,肺癌 41 例,胃癌 12 例,

肝癌、肠癌及乳癌各 5 例,卵巢癌 6 例,其他 20 例。主要症状有: 食欲不振 79. 9%、乏力 66. 9%、咳嗽

44. 2%、便秘 35. 7%、恶心 30. 5%、疼痛 46. 1%、睡眠

欠佳 28. 6%、胸 闷 气 短 26%、腹 胀 24. 1%、咳 痰

23. 4%、呕吐 21. 4%、尿少 17. 5%、发热 15%、咯血

10. 4%、尿频 8. 4%、泄泻 7. 8%、浮肿 5. 8%、口干

5. 2%。对上述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变化随

证加减,其中 63 例服用中药饮片,健脾、益气、养阴等

扶正中药 220 味次,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驱邪中药

258 味次,化痰、止咳、平喘等中药 148 味次,利水渗

湿中药 114 味次,包含了症状治疗。31 例服用院内

制剂扶正抗癌汤,其治疗原则为健脾、清热、散结。以柴胡龙骨牡蛎汤为基础的复方治疗肺癌患

者[25],并与标准的扶正祛邪中药—益气消积复方对

比,在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和消化系统症状改善上的疗

效相似,柴胡龙牡汤复方对失眠、少寐多梦、精神忧

郁、五心烦热、心悸、神疲懒言等身心症状和胸闷、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咳血等躯体症状的疗效优于益气

消积复方。因此认识到了除治疗患者躯体症状以外,

对其身心症状即精神状态调整的重要性。综上,中医药在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可以

概括为[26]: 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

症状等; 缓解癌性疼痛; 改善恶性胸腹水; 减轻化疗的

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 改善放疗副反

应,如常见的头晕、乏力等副作用,还包括消化功能失

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肠炎等,以及放

射性口腔、咽、鼻腔炎症改变; 缓解肿瘤发热。4 非姑息病房临终关怀医疗的具体实践

临终关怀( hospitalpice) 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 6个月或更少) 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

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

照护[27]。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

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

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

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领域它和姑

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20]。4. 1 地方综合医院肿瘤科收治患者特点 辽宁省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等偏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位于沈阳市,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肿

瘤科病房开放床位 80 张,病室包括单间、双人间、三人间等,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2011 年入院人数

达 1893 人次,出院人数达 1965 人,死亡出院人数 204人。

殷东风等针对住院治疗的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

的 67 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治疗、住院时间及医疗

费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8],其中女性 29 例,男性 38例; 年龄 36 ~ 89 岁,中位年龄 49 岁,平均年龄 52 岁。全部病例包括肺癌、肠癌、原发性肝癌等 17 个原发肿

瘤,42 例( 62. 7% ) 患者曾经接受过手术、放疗、化疗

等抗肿瘤治疗。67 例患者入院时功能状态评分( PS)

4 分者为 45 例约 70%。患者病情较重,临床症状复

杂,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乏力、纳差、咳嗽、水肿,吞

咽困难等 43 种症状及体征症状,合并有离子紊乱、胸腹腔及心包积液、低蛋白血症等 21 种合并症,针对不

同的需求,予以最佳支持治疗,患者的心理及躯体症

状均有不同程度获益。4. 2 给药途径多样化为姑息治疗顺利实施提供保

障 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药剂型的多样化

( 如口服汤剂以外,口服的颗粒剂、片剂、胶囊,注射

或腔内给药用针剂,外用敷剂,灌肠用汤剂等) 以及

给药途径的多样化( 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持续注

射、皮肤外敷、腔内给药、肛门给药、动脉给药) ,对提

高疗效、缓解患者焦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宏及邢

玉庆等[29 - 30]对部分患者应用持续皮下注射吗啡治疗

癌性疼痛、持续皮下注射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结果疗

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4. 3 姑息治疗相对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

用 姑息治疗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相对延

长了住院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殷东风等[28]

将 67 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与同期住院非死亡患者

1598 例进行对比分析,平均住院天数延长 10d( 25. 7± 1. 24 VS 14. 96 ± 1. 36,P < 0. 05) ; 人均住院费用增

加 7495 元( 12946. 4 ± 362. 6 VS 5451. 1 ± 144. 9,P <0. 05) 。但是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临终患者并没

有给予特殊的额度支持。5 问题与展望

WHO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将姑息治疗列入解决癌

症问题的四个重点工作之一,近 20 年来我国姑息治

疗观念的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姑息医疗机构

的设立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尚存在大量亟待解

决的问题。5. 1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

约 3%的速度增长,到 2020 年要达到 2. 48 亿。只有

从制度上入手,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医学技术手段、不断老年化的人群医疗保健费用之间取得平衡。目前

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在有限的医疗资源成本控制政

策中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由于癌症姑息治疗费用

往往超出医保给付的额度,导致一些医院不愿意接受

临终前的患者,一些医院在姑息治疗过程中有消极倾

向[31]。所以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应积极制定姑息治疗

基本药品目录,同时适当提高医保给付范围和额度,

真正有利于有限公共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和分配。5. 2 调整医疗资源配置 新医改政策出台以后,国

家加大了为保障全民基本医疗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把占总人口 70% 的农民纳

·3·

Page 4: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Aug . 2 0 1 2

Vol . 26 No. 8

入了医疗保障体系,为姑息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鉴于姑息治疗的内容、模式、目标均有别于其他治疗,

故应推动姑息治疗医院、病房的设立,鼓励社区医疗

中心及家庭病房共建模式,帮助减少需要姑息治疗患

者占用专科床位、急诊床位,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从而

进一步建立高效率、低成本,令公众满意的医疗体

系[32]。5. 3 健全姑息医疗模式 从事姑息治疗的医护人

员工作重点在于判断医疗干预至何时、何种程度,直

至允许死亡的发生,考虑某种医疗干预是否有效,经

济上大量消耗是否值得。需要综合的专业技术素养

和团队协作。加大对姑息医学的宣传力度,改变传统

死亡认识,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和支持,加速推动姑

息医学的发展和创新[33 - 34]。成立姑息医学专业学科

或独立的姑息医学科,通过中心培训,扩大姑息医疗

队伍,加强各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出台相应的规

范指导,使姑息治疗行为规范化。5. 4 加大姑息医疗科研投入 姑息医学作为一门

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晚期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发展

规律为主要研究对像。在生命即将结束这一特殊时

段,开展临床研究工作进行比较困难。中医中药在改

善患者症状、医疗行为体现人文关怀方面有独特优

势,但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适合国内实际情

况的姑息医学发展的模式和研究方法,将是一项长期

艰巨科研工作。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改进、医疗设施及网

络的不断完善,临床肿瘤医生能发挥西医学、中医学

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优势,从而提

高疗效,并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肿瘤姑

息治疗体系,为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连续的医疗照顾,是现代医疗服务的体现,最终,提高

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这是十

分有必要的。参考文献[1]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 第 1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 167.[2]吴菲,林国桢,张晋昕.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趋势[J]. 中国肿

瘤,2012,21( 2) : 81 - 85.[3]罗维,施永兴,庞连智. 上海市登记注册临终关怀机构的资源及服务

功能的调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 6A) : 1787 -1790.[4]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关于做好 2012 年市政府实施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 项目的通知

[EB /OL]. ( 2012 -04 -27) [2012 - 05 - 16]. http: / /www. shanghai.gov. cn /shanghai /node2314 /node2319 /node12344 /u26ai31855. html.

[5]黄少卿,蔡泽玲. 香港宁养护理发展现状[J]. 现代护理,2006,12( 14) : 1365.

[6]赵锦秀,赵秀梅,罗羽. 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

查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 1) : 156 - 158.[7]粟爽,李万甫.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 1) : 86 - 87.[8]杨平,刘端琪. 恶性肿瘤的康复与姑息治疗[J]. 人民军医,2009,

52( 9) : 620 - 621.[9]殷东风. 姑息医学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策略[J]. 医学与

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31( 3) : 20 - 22.

[10]吴瑜,秦鸣放,王庆,等. 内镜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胆管远端恶性

梗阻 272 例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11,17( 4) : 383 - 385.[11]林巧宁,吴培俊. 内镜 Nd: YAG 激光疗法与食管腔内置管对食管

贲门癌所致梗阻的姑息治疗比较[J]. 肿瘤学杂志,2011,17 ( 1 ) :

42 - 44.[12]刘雄昌,吴德明,张其勇,等. 经胃镜联合放射线置入金属支架对

胃出口和十二指肠完全性恶性狭窄的姑息性治疗观察[J],中国

肿瘤临床,2011,38( 14) : 865 - 866.[13]曹广,洋仁杰. 金属支架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后随访及

生存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8,40( 2) : 121 - 124.[14]韦燕,龚建忠,赵善林. 姑息治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

效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2008,23( 1) : 85 - 86.[15]王晶. 中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试验研究

[D]. 天津: 天津中医学院,2005.[16]韩金凤,张永乐,王涵,等. 补肾安神胶囊治疗癌症患者抑郁焦虑

症状临床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0,30( 10) : 864 - 865.[17]修丽娟,魏品康,赵颖,等. 消痰解郁方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

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 ( 2 ) : 190- 192.

[18]王淑美,林丽珠,张文亮,等. 中医标本理论在癌症姑息治疗中的

应用及价值[J]. 中医杂志,2011,52( 12) : 997 - 999.[19]李万辉. 中医扶正疗法在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地位[J]. 北京

中医药,2008,27( 2) : 112 - 114.[20]季幸姝,周富胜,侯丽颖,等. 肿瘤的中医姑息治疗[J]. 新中医,

2008,40( 3) : 101 - 102.[21]张晓红. 中医药应贯彻肿瘤姑息治疗的始终[J]. 中国中医药远

程教育,2009,7( 6) : 100 - 101.[22]李宁,吴晓明. 癌症患者临终治疗现状及家属决策调查分析[J].

北京医学,2011,33( 1) : 69 - 70.[23]韩锁利,高静,胡岩. 早期姑息治疗在Ⅳ期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 12) : 1961 - 1962.[24]朱颖,殷东风. 运用调理脾胃中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

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 9) : 685 - 687.[25]殷东风,田奎正,高宏,等. 中医“调理气机”法对肺癌患者症状改

善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 ( 10 ) :

1119 - 1120,1128.[26]孙韬,姜敏,左明焕. 中医药与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J]. 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 6) : 351 - 354.[27]End of Life Care. National Audit Office,2008. http: / /www. nao. org.

uk /publications /0708 /end_ of _ life _ care. aspx. p. 13,2008 - 11 /2010 - 12.

[28]殷东风. 肿瘤临终关怀医疗对医疗资源需求和医患关系影响的初

步研究[J]. 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1,32( 7) : 22 -25.[29]邢玉庆,殷东风,高宏,等.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治疗恶性肠梗阻

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 5) : 450 - 452.[30]高宏,殷东风,邢玉庆,等. 持续皮下注射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临

床研究[J]. 肿瘤药学,2011,1( 2) : 101 - 103.[31]周天,张培彤,莫爵飞. 医护人员对中晚期肿瘤患者选择姑息支持

和临终关怀的态度[J]. 中国肿瘤,2012,21( 2) : 156 - 160.[32]傅静,鞠梅,陈丽,等. 临终关怀机构服务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

[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 3) : 302 - 303.[33]王明丽,王柳行. 再谈临终关怀与中国传统道德的冲突[J]. 吉林

医药学院学报,2011,32( 1) : 28 - 29.[34]路雪芹,白琴. 开展本土化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中国

老年学杂志,2007,27( 3) : 299 - 300.

( 收稿日期: 2012 - 05 - 08,编辑: 原 源)

·4·

Yuan-PC
注释框
编辑与作者想法的区别 作者 我/们 自己写的 很好的稿子 要发表 在n期 (典型的主编语气的话) 我们同行都这样 你不懂这个专业 编辑 从整体上/趋势上把握 选择好的 适合自己刊物的稿子 谁写的不重要 找谁了更不重要 作者能积极配合/修改完善的 发表 蔑视编辑,忽视编辑行业存在的 最好自己办杂志 自己说了算 必须不参与 期刊行业评价 天马行空 独往独来 我行我素
Yuan-PC
注释框
如果觉得 批注的花花绿绿 乱七八糟 说明 编辑-作者 对话 不在一个频道 估计也是为了 “凑个数” 也不要 再 与 编辑联系 了 免得相互 耽误时间
Page 5: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书书书

2 0 1 2 年

第 26 卷 第 8 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述 评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沈阳 110032)

摘 要: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目标是为病人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减轻疼痛或缓解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

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及证候,除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控制、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加

药物灌注化疗及心理支持。中医药姑息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祛邪; 结合现代科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给患者更多

的选择。姑息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早期治疗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副作用,保持生活质量; 中期减轻

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晚期提供临终关怀及善终服务。在践行姑息治疗贯穿恶性肿瘤治疗早、中、晚各期这一理念时,还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治疗对象上,应该处理好肿瘤和患者全身状态之间的关系,即肿瘤和人的关系; 在治疗方法

上,处理好抗肿瘤治疗与姑息治疗的关系,即疾病与症状的关系; 在治疗目的上,处理好延长生存期和维护生存质量的关

系,即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损害生存质量为代价,生存期并没有延长的结果。期待现行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患者加大费用支撑额度,改善姑息治疗人才、医疗资源配置,扩大科研投入,使

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明显改善。关键词: 恶性肿瘤; 姑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扶正祛邪; 临终关怀;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述评

中图分类号: R2 - 031; R273; R730. 5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7813. 2012. 08. 01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alliative Care of Cancer in China

YIN Dong - feng(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China)

Abstract: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mainly improve the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y relievingpain or controlling others complica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syndromes. Palliative care should be throughout thetreating processes of early,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umor. 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to tak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isease. It is important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three relations : between tumor and the generalcondition of patients on the object of treatment,anticancer therapy and palliative care on the treatment meth-ods,survivaland quality of life ,that is ,long - term goal and short - term goal. Treatment of excessive couldn't prolong the survival period but may make the quality of cancers worse. Looking forward to reform current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Government may increase investment for the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malignant tumor,including enhancement of the medical insurance quota,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es and medi-cal resources. So these measure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number of pal-liative car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Tumor ; Palliative care ;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Hospice care;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Review

※基金资助: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规划基金项目( 09YJA840018)

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抗肿瘤治疗和肿瘤姑息治

疗两大体系。抗肿瘤治疗是以根治肿瘤或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为中心的治疗,在我国的恶性肿瘤治疗中

占主导地位,尤其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肿瘤姑息治疗是以控制症

状进而维护生存质量为中心的治疗。近年来,肿瘤姑

息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肿瘤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对

近年主要的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的文献进

行研究,并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姑

息治疗的临床实际,对我国肿瘤姑息治疗领域中西医

结合的临床治疗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以期对今后肿瘤姑息治疗研究有所帮助。1 姑息治疗理念变迁

从 2006 年开始,中国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不论是

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上升到死亡原因的首位[1],晚

期肿瘤患者对肿瘤姑息治疗的需求明显增加[2]。1. 1 姑息治疗机构从无到有,逐渐发展 相对于我

国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姑息医学于 20 世纪 80 年

·1·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注释框
2012年第26卷第10期
YUAN-PC
注释框
2012年10期发表 截至2018-10-23 下载567次 引用12次
YUAN-PC
注释框
黄颜色表述部分 按 国标“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GB/T 7714-2015”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应分别 标注参考文献 至每个句号为一个段落
YUAN-PC
高亮
YUAN-PC
注释框
姑息医学 表述部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内容 有不同 应 不止一条参考文献
Yuan
注释框
2012年10期发表 后续 标准规范 的 前期 背景 述评
Administrator
注释框
“述评”类 推荐 一段式摘要 根据需要 决定字数
YUAN-PC
放置图像
Administrator
注释框
系2012年发表文献 目下 对参考文献 标注更规范
Administrator
注释框
述评 叙述和评论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注释框
2012年发表的文献, 即使过去6年了,现在看也很有价值。 尤其是 后面问题与展望部分 重点问题抓的准 大局把握的好 趋势看得清楚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特别是 对顶层设计的建议 很有建树 健康保障制度设计 医疗资源配置 医学教育体系 姑息治疗发展趋势等 建议切实可行 未来预测明确清晰 运用 中医思维 充分体现整体观 辨证施治 因地制宜
Administrator
注释框
非本次研究得到的结果,观点/论据/数据/方法/政策/指标等 均属引用 包括 作者已经发表过的文献 研究成果 中医药研究 文献医籍等 涉及古籍文献 更应注意 明确标注参考文献 不同版本/出版年代 政治因素/文化避讳 编纂/校勘人自己的理解/认知, 会导致 书 有表述的差异 中医文献,尤其是古籍文献,多因历史原因,竹简/刻字/纸张/印刷等诸多因素制约,原文文字表述均高度精炼,语义繁杂,涵盖内容广泛,加之年代久远,受传播条件限制,几乎没有真本原文流传下来,绝大多数均系为后人注释/考证/辑要/探微/校勘等。 目前认为《伤寒论》原著为《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00—210年),在造纸术发明之后(具体造纸年代学界有不同认识),《伤寒论》原著原始的版本也可能刻在竹简上。
Administrator
放置图像
yuan-pc
放置图像
Page 6: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Aug . 2 0 1 2

Vol . 26 No. 8

代后期才起步,从 1988 年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

立,到 1994 年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

业委员会成立,推动了姑息医学的进步。但就患者对

姑息医疗的巨大需求而言,目前姑息医学的发展规模

及研究投入、社会重视程度相对滞后,全国范围甚至

缺乏准确的正式注册的临终关怀机构的统计数据。即使在发展较好的上海市,今年提供 18 家试点医院

共 180 张临终关怀床位,但对于每年约 3. 6 万人死于

肿瘤的患者数量[3 - 4],能提供姑息治疗的比例仍处于

较低水平,而香港癌症临终患者 45% 获得了善终服

务[5]。1. 2 抗肿瘤治疗手段应用于姑息治疗 由于中国

的姑息治疗机构较少[6],有很大比例的姑息治疗在肿

瘤内科进行,所以有些医生的治疗方法仍然局限在传

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如姑息性肿瘤切除

术、大肠造瘘术等,姑息性化疗,姑息性放疗治疗骨转

移所致疼痛及预防病理性骨折、缓解局部肿瘤压迫所

致消化、呼吸、泌尿道梗阻[7]。1. 3 姑息治疗理念指导下技术手段应用逐渐成熟

抗肿瘤治疗手段应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晚期肿瘤患

者的局部痛苦,但同时患者忍受随之而来的诸如放射

性肺炎、食道炎等负面的治疗效应和经济负担。患者

通常遭受着疼痛、躯体活动限制、精神心理压力困扰,

所以更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积极照顾,减轻躯体和心

理痛苦,在科学的姑息理念指导下提供更多可选择的

技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有尊严的

死亡。姑息医学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医患矛盾。1. 4 持续不断姑息治疗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 现

代医疗服务是连续的过程,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得以

充分体现。姑息治疗理念把恶性肿瘤治疗从单纯追

求能够完全治愈肿瘤,扩展为缓解患者痛苦、改善生

活质量,由单纯针对肿瘤病症到改善患肿瘤病人生活

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来越多肿瘤科医生认识到了姑息治疗不应只在恶性

肿瘤晚期阶段应用,应贯穿于恶性肿瘤治疗全过程。文献[8]把姑息治疗分为 3 个阶段,早期主要治疗癌

症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的副作用,保持生活质

量; 中期以姑息治疗为主,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晚期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及善终服务。1. 5 姑息治疗过程须平衡 3 个关系 肿瘤科医生

在诊疗早、中、晚不同阶段恶性肿瘤患者时,要涉及到

抗肿瘤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合理选择及两者的无缝隙

衔接。殷东风等[9]提出要正确处理好 3 个关系: 在治

疗对象上,应该处理好肿瘤和患者全身状态之间的关

系,即肿瘤和人的关系; 在治疗方法上,处理好抗肿瘤

治疗与姑息治疗的关系,即疾病与症状的关系; 在治

疗目的上,处理好延长生存期和维护生存质量的关

系,即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尽可能避免出现

以损害生存质量为代价,生存期并没有延长的结果。2 微创技术在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近几年,内窥镜及介入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使

原本需要承受传统术式巨大创伤或不具备手术适应

症的患者能以较低风险进行治疗。学者们对肿瘤姑

息治疗中引入微创技术,或者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

研究。吴瑜[10]使用内镜金属支架治疗 272 例无法手术

根治性切除的胆管远端恶性梗阻,可有效解除胆管梗

阻,改善肝功能,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优势。林

巧宁等[11]研究发现,内镜 Nd: YAG 激光疗法比传传

统的食管腔内置管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对于胃出口

和十二指肠完全性恶性梗阻这一特殊的解剖位置,刘

雄昌[12]经胃镜联合放射线置入金属支架对胃出口和

十二指肠完全性恶性狭窄的姑息性治疗进行研究,获

得满意的疗效。除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治疗肝癌以

外,还用于难治性大出血的止血治疗,以及胆道、泌尿

道、食管内支架术用于缓解梗阻性黄疸、梗阻性肾病、食道狭窄。曹广等[13]回顾分析了 152 例因肿瘤导致

梗阻性黄疸,并接受经皮肝穿刺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恶

性胆道 梗 阻。结 果 提 示: 支 架 再 狭 窄 率 低 ( 6 /152例) ,支架通畅的中位时间延长至 314d。患者术后平

均中位生存时间为 215d,3、6、9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

79. 1%、51. 7%、26. 8%,提高了生存质量。韦燕等[14]对 117 例各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根据

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姑息治疗,除传统的姑息性手

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的控制,金属支架介入

术解除中晚期食管癌食道梗阻,心包、胸腔置管引流

加药物灌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

等,采用多虑平片加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以改善患者

心理障碍。治疗前、后进行 QOL 评分( 采用孙燕院士

等制定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 ,治疗后 1个月进行 QOL 评分。治疗结果: 治 疗 后 明 显 好 转

54. 7%,好转 35. 9%,轻度好转 4. 3%,无效 5. 1%。3 中医药在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治疗肿瘤非常重视改善症状及证候,即辨证

施治,这与姑息治疗的目的一致。辨证施治是把不同

症状归纳成各种证候并加以治疗;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

准也是关注症状、证候的改善程度,尤其重视对患者

情绪及睡眠的调整[15 - 17]。3. 1 扶正祛邪是肿瘤姑息治疗的基本原则 扶正

祛邪是中医治病的用药原则之一。肿瘤是全身性疾

病的一种局部体现,因此,既要针对肿瘤局部特征症

状选用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抗癌中药对症治疗,也必须

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王淑美[18]

等研究认为,标本理论是中医全局思维和整体观的具

体体现,在肿瘤姑息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扶正包括了扶正固本、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补气

养血、益气养阴等“补”的方法,驱邪包括行气活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抗瘤止痛

等“攻”的方法。更应视患者的体质或邪正盛衰情

况,合理应用扶正和驱邪中药[19 - 20]。肿瘤初期: 病邪

初起,可重用驱邪中药,以汤剂为主。中期: 受病渐

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可攻补并重,以汤剂为主,贵

重药以粉剂、冲剂冲服。末期: 病魔经久,邪气侵凌,

正气消残,以扶正为主,多用丸、片、胶囊、散剂,取其

药力平和、持续之功[21]。

·2·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注释框
2012年第26卷第10期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铅笔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折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注释框
YUAN-PC
箭头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Page 7: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2 0 1 2 年

第 26 卷 第 8 期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3. 2 辨证施治及随证加减满足肿瘤姑息治疗的需

要 李宁[22]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近 6年收治的 207 例最终临床死亡的晚期癌症住院患者

临终治疗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韩锁利[23] 通过

对 47 例Ⅳ期肺癌患者临床研究,均认为姑息治疗可

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殷东风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

科 154 例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主要症状及服用中

药情况进行分析[24]。其中,肺癌 41 例,胃癌 12 例,

肝癌、肠癌及乳癌各 5 例,卵巢癌 6 例,其他 20 例。主要症状有: 食欲不振 79. 9%、乏力 66. 9%、咳嗽

44. 2%、便秘 35. 7%、恶心 30. 5%、疼痛 46. 1%、睡眠

欠佳 28. 6%、胸 闷 气 短 26%、腹 胀 24. 1%、咳 痰

23. 4%、呕吐 21. 4%、尿少 17. 5%、发热 15%、咯血

10. 4%、尿频 8. 4%、泄泻 7. 8%、浮肿 5. 8%、口干

5. 2%。对上述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变化随

证加减,其中 63 例服用中药饮片,健脾、益气、养阴等

扶正中药 220 味次,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驱邪中药

258 味次,化痰、止咳、平喘等中药 148 味次,利水渗

湿中药 114 味次,包含了症状治疗。31 例服用院内

制剂扶正抗癌汤,其治疗原则为健脾、清热、散结。以柴胡龙骨牡蛎汤为基础的复方治疗肺癌患

者[25],并与标准的扶正祛邪中药—益气消积复方对

比,在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和消化系统症状改善上的疗

效相似,柴胡龙牡汤复方对失眠、少寐多梦、精神忧

郁、五心烦热、心悸、神疲懒言等身心症状和胸闷、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咳血等躯体症状的疗效优于益气

消积复方。因此认识到了除治疗患者躯体症状以外,

对其身心症状即精神状态调整的重要性。综上,中医药在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可以

概括为[26]: 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

症状等; 缓解癌性疼痛; 改善恶性胸腹水; 减轻化疗的

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 改善放疗副反

应,如常见的头晕、乏力等副作用,还包括消化功能失

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肠炎等,以及放

射性口腔、咽、鼻腔炎症改变; 缓解肿瘤发热。4 非姑息病房临终关怀医疗的具体实践

临终关怀( hospitalpice) 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 6个月或更少) 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

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

照护[27]。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

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

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

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领域它和姑

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20]。4. 1 地方综合医院肿瘤科收治患者特点 辽宁省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等偏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位于沈阳市,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肿

瘤科病房开放床位 80 张,病室包括单间、双人间、三人间等,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2011 年入院人数

达 1893 人次,出院人数达 1965 人,死亡出院人数 204人。

殷东风等针对住院治疗的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

的 67 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治疗、住院时间及医疗

费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8],其中女性 29 例,男性 38例; 年龄 36 ~ 89 岁,中位年龄 49 岁,平均年龄 52 岁。全部病例包括肺癌、肠癌、原发性肝癌等 17 个原发肿

瘤,42 例( 62. 7% ) 患者曾经接受过手术、放疗、化疗

等抗肿瘤治疗。67 例患者入院时功能状态评分( PS)

4 分者为 45 例约 70%。患者病情较重,临床症状复

杂,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乏力、纳差、咳嗽、水肿,吞

咽困难等 43 种症状及体征症状,合并有离子紊乱、胸腹腔及心包积液、低蛋白血症等 21 种合并症,针对不

同的需求,予以最佳支持治疗,患者的心理及躯体症

状均有不同程度获益。4. 2 给药途径多样化为姑息治疗顺利实施提供保

障 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药剂型的多样化

( 如口服汤剂以外,口服的颗粒剂、片剂、胶囊,注射

或腔内给药用针剂,外用敷剂,灌肠用汤剂等) 以及

给药途径的多样化( 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持续注

射、皮肤外敷、腔内给药、肛门给药、动脉给药) ,对提

高疗效、缓解患者焦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宏及邢

玉庆等[29 - 30]对部分患者应用持续皮下注射吗啡治疗

癌性疼痛、持续皮下注射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结果疗

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4. 3 姑息治疗相对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

用 姑息治疗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相对延

长了住院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殷东风等[28]

将 67 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与同期住院非死亡患者

1598 例进行对比分析,平均住院天数延长 10d( 25. 7± 1. 24 VS 14. 96 ± 1. 36,P < 0. 05) ; 人均住院费用增

加 7495 元( 12946. 4 ± 362. 6 VS 5451. 1 ± 144. 9,P <0. 05) 。但是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临终患者并没

有给予特殊的额度支持。5 问题与展望

WHO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将姑息治疗列入解决癌

症问题的四个重点工作之一,近 20 年来我国姑息治

疗观念的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姑息医疗机构

的设立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尚存在大量亟待解

决的问题。5. 1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

约 3%的速度增长,到 2020 年要达到 2. 48 亿。只有

从制度上入手,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医学技术手段、不断老年化的人群医疗保健费用之间取得平衡。目前

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在有限的医疗资源成本控制政

策中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由于癌症姑息治疗费用

往往超出医保给付的额度,导致一些医院不愿意接受

临终前的患者,一些医院在姑息治疗过程中有消极倾

向[31]。所以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应积极制定姑息治疗

基本药品目录,同时适当提高医保给付范围和额度,

真正有利于有限公共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和分配。5. 2 调整医疗资源配置 新医改政策出台以后,国

家加大了为保障全民基本医疗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把占总人口 70% 的农民纳

·3·

YUAN-PC
注释框
2012年第26卷第10期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铅笔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注释框
归纳/评价性 阐述
YUAN-PC
椭圆
YUAN-PC
箭头
YUAN-PC
注释框
数据性描述 应有参考文献 支撑
YUAN-PC
椭圆
YUAN-PC
箭头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注释框
一个参考文献引用内容 原则上 中间不宜 有句号 易 被误判 为 另一个引用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铅笔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删除线
YUAN-PC
注释框
问题与展望 展示 撰写者的格局/对问题及趋势的把握 需要对行业的充分了解,动态及关键问题的把握
YUAN-PC
注释框
应 标注参考文献
YUAN-PC
注释框
数据性描述 应有参考文献 支撑
YUAN-PC
注释框
数据性/政策性描述 应有参考文献 支撑
Administrator
高亮
YUAN-PC
注释框
姑息治疗的状况 难以被医疗机构接受 结合医改 从制度设计层面 给予调整
Page 8: 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 - CNKIcbimg.cnki.net/Editor/2019/0215/syzy/66b8b6e9-5b57-4fad...质量的升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体现。中国越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Aug . 2 0 1 2

Vol . 26 No. 8

入了医疗保障体系,为姑息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鉴于姑息治疗的内容、模式、目标均有别于其他治疗,

故应推动姑息治疗医院、病房的设立,鼓励社区医疗

中心及家庭病房共建模式,帮助减少需要姑息治疗患

者占用专科床位、急诊床位,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从而

进一步建立高效率、低成本,令公众满意的医疗体

系[32]。5. 3 健全姑息医疗模式 从事姑息治疗的医护人

员工作重点在于判断医疗干预至何时、何种程度,直

至允许死亡的发生,考虑某种医疗干预是否有效,经

济上大量消耗是否值得。需要综合的专业技术素养

和团队协作。加大对姑息医学的宣传力度,改变传统

死亡认识,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和支持,加速推动姑

息医学的发展和创新[33 - 34]。成立姑息医学专业学科

或独立的姑息医学科,通过中心培训,扩大姑息医疗

队伍,加强各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出台相应的规

范指导,使姑息治疗行为规范化。5. 4 加大姑息医疗科研投入 姑息医学作为一门

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晚期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发展

规律为主要研究对像。在生命即将结束这一特殊时

段,开展临床研究工作进行比较困难。中医中药在改

善患者症状、医疗行为体现人文关怀方面有独特优

势,但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适合国内实际情

况的姑息医学发展的模式和研究方法,将是一项长期

艰巨科研工作。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改进、医疗设施及网

络的不断完善,临床肿瘤医生能发挥西医学、中医学

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优势,从而提

高疗效,并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肿瘤姑

息治疗体系,为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连续的医疗照顾,是现代医疗服务的体现,最终,提高

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这是十

分有必要的。参考文献[1]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 第 1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 167.[2]吴菲,林国桢,张晋昕.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趋势[J]. 中国肿

瘤,2012,21( 2) : 81 - 85.[3]罗维,施永兴,庞连智. 上海市登记注册临终关怀机构的资源及服务

功能的调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 6A) : 1787 -1790.[4]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关于做好 2012 年市政府实施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 项目的通知

[EB /OL]. ( 2012 -04 -27) [2012 - 05 - 16]. http: / /www. shanghai.gov. cn /shanghai /node2314 /node2319 /node12344 /u26ai31855. html.

[5]黄少卿,蔡泽玲. 香港宁养护理发展现状[J]. 现代护理,2006,12( 14) : 1365.

[6]赵锦秀,赵秀梅,罗羽. 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

查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 1) : 156 - 158.[7]粟爽,李万甫.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 1) : 86 - 87.[8]杨平,刘端琪. 恶性肿瘤的康复与姑息治疗[J]. 人民军医,2009,

52( 9) : 620 - 621.[9]殷东风. 姑息医学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策略[J]. 医学与

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31( 3) : 20 - 22.

[10]吴瑜,秦鸣放,王庆,等. 内镜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胆管远端恶性

梗阻 272 例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11,17( 4) : 383 - 385.[11]林巧宁,吴培俊. 内镜 Nd: YAG 激光疗法与食管腔内置管对食管

贲门癌所致梗阻的姑息治疗比较[J]. 肿瘤学杂志,2011,17 ( 1 ) :

42 - 44.[12]刘雄昌,吴德明,张其勇,等. 经胃镜联合放射线置入金属支架对

胃出口和十二指肠完全性恶性狭窄的姑息性治疗观察[J],中国

肿瘤临床,2011,38( 14) : 865 - 866.[13]曹广,洋仁杰. 金属支架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后随访及

生存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8,40( 2) : 121 - 124.[14]韦燕,龚建忠,赵善林. 姑息治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

效观察[J]. 实用癌症杂志,2008,23( 1) : 85 - 86.[15]王晶. 中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试验研究

[D]. 天津: 天津中医学院,2005.[16]韩金凤,张永乐,王涵,等. 补肾安神胶囊治疗癌症患者抑郁焦虑

症状临床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0,30( 10) : 864 - 865.[17]修丽娟,魏品康,赵颖,等. 消痰解郁方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

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 ( 2 ) : 190- 192.

[18]王淑美,林丽珠,张文亮,等. 中医标本理论在癌症姑息治疗中的

应用及价值[J]. 中医杂志,2011,52( 12) : 997 - 999.[19]李万辉. 中医扶正疗法在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地位[J]. 北京

中医药,2008,27( 2) : 112 - 114.[20]季幸姝,周富胜,侯丽颖,等. 肿瘤的中医姑息治疗[J]. 新中医,

2008,40( 3) : 101 - 102.[21]张晓红. 中医药应贯彻肿瘤姑息治疗的始终[J]. 中国中医药远

程教育,2009,7( 6) : 100 - 101.[22]李宁,吴晓明. 癌症患者临终治疗现状及家属决策调查分析[J].

北京医学,2011,33( 1) : 69 - 70.[23]韩锁利,高静,胡岩. 早期姑息治疗在Ⅳ期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 12) : 1961 - 1962.[24]朱颖,殷东风. 运用调理脾胃中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

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 9) : 685 - 687.[25]殷东风,田奎正,高宏,等. 中医“调理气机”法对肺癌患者症状改

善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 ( 10 ) :

1119 - 1120,1128.[26]孙韬,姜敏,左明焕. 中医药与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J]. 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 6) : 351 - 354.[27]End of Life Care. National Audit Office,2008. http: / /www. nao. org.

uk /publications /0708 /end_ of _ life _ care. aspx. p. 13,2008 - 11 /2010 - 12.

[28]殷东风. 肿瘤临终关怀医疗对医疗资源需求和医患关系影响的初

步研究[J]. 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1,32( 7) : 22 -25.[29]邢玉庆,殷东风,高宏,等.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治疗恶性肠梗阻

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 5) : 450 - 452.[30]高宏,殷东风,邢玉庆,等. 持续皮下注射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临

床研究[J]. 肿瘤药学,2011,1( 2) : 101 - 103.[31]周天,张培彤,莫爵飞. 医护人员对中晚期肿瘤患者选择姑息支持

和临终关怀的态度[J]. 中国肿瘤,2012,21( 2) : 156 - 160.[32]傅静,鞠梅,陈丽,等. 临终关怀机构服务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

[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 3) : 302 - 303.[33]王明丽,王柳行. 再谈临终关怀与中国传统道德的冲突[J]. 吉林

医药学院学报,2011,32( 1) : 28 - 29.[34]路雪芹,白琴. 开展本土化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中国

老年学杂志,2007,27( 3) : 299 - 300.

( 收稿日期: 2012 - 05 - 08,编辑: 原 源)

·4·

YUAN-PC
注释框
2012年第26卷第10期
YUAN-PC
注释框
判断/评估/预测/指明 未来研究方向
YUAN-PC
高亮
YUAN-PC
高亮
YUAN-PC
注释框
实质/指向性明确的 建议性阐述
YUAN-PC
高亮
YUAN-PC
注释框
实质/指向性 明确 问题 也就是 对 未来研究重点 的指明
YUAN-PC
注释框
展望性/预测性 明确 方向/趋势 也就是 对 未来研究重点/前景 的指明 前提是 撰写者对大局的把握
YUAN-PC
注释框
未来展望 主要包含 给未来 指出研究方向/重点/趋势 预测结果等 特别是 在综述/述评类文献 尤其是在系统综述中 能彰显作者水平/格局 一般 此类论文格式 多为 在临近结尾处 立一小题名 问题与展望 在摘要部分 仅为一两句/两三句话 明确重点问题 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需要有相应的文献占有量 和 对行业的了解 发展状况/历史沿革的熟悉 才可能 指明问题 进一步 指出重点问题 关键所在 否则 谈不上把握趋势 也就写不出来展望 写出来 也是对付 为什么 学界 强调 “大家”写综述 主要是 因为 他们对行业的了解 历史沿革的熟知 趋势的把握 近期国内几个 大咖期刊的“大家”撰写的 综述/述评 参考文献100条左右 单篇论文版面 7-10个版面 单纯从复制比检测角度 这种情况 自然 复制比 就低了 尤其是 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类 没有相应的 自己的表述 需要同类几种方法比较后 作出选择 说明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理由 特别是西医药治疗方法 明确为什么 选择这个做对照 分析 讨论 说明 选择的 理由 依据 如果 文献信息量 占有的 小/少 根本就不可能说出来 可能 完全是几句格式语言 干干巴巴引用几条参考文献 自然 复制比 就很高 因为 基本上 都是复制的没有自己的表述 国外 优秀期刊 更是如此 文后 参考文献表篇幅很大 是常态 甚至超过正文表述的版面 也是 尊重知识产权 规避风险 的 体现 综述 综述 综合提炼 只是铺垫 关键在“述”在“评” 归纳 综合 提炼 概括 本身就需要 能力和水平 归纳提炼的准确 才可能 评 的恰当 问题指的准确 对未来方向/趋势预测的准确 缺乏 自己的阐述 基本上都是 格式语言 生硬/干瘪的 引用几条 参考文献 凑数 自然复制比 就很高 多数 研究生 所谓 综述 也就是自己的 “作业” 从 学习过程 撰写训练角度 也是有必要的 不可能生下来就成为院士 格式化表达 肯定 没问题 所有期刊/标准/规范/指南 都是 在 追求格式化/结构化 至少 能 提醒不能落项 如果没有 作者自己的表述 尤其在讨论中 说明/解释/探讨的描述没有 光是格式化的几句 自然复制比 就高了 复制比有低限指标数 就是给格式化的表述 预留的
YUAN-PC
注释框
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YUAN-PC
注释框
医学教育 体系设计
YUAN-PC
注释框
研究方向 资金走向 调整 适应需求 尤其是面对老龄化社会 突出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Administrator
放置图像
Administrator
放置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