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 3 邮编: 100038 零售:每份 1 元 每月: 31 元 全年: 365 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 0108 号(1-1 新闻热线: 51848789 征订热线: 51841579 广告热线: 51843544 51895861 电邮: [email protected] 本版编辑 本版美编 李晓婷 本版审校 李小琳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主办 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1-0096 国外代号 D958 人民铁道网 www. peoplerail.com PEOPLE S RAILWAY DAILY 今日导读 一体化 高质量 擘画新蓝图 纵深 2 人民铁道网 人民铁道微信 2020 年 9 月 8 日 星期二 庚子年七月廿一 第 12089 期 今日 8 版 慢火车 慢火车 向着 向着小康 小康制图 刘坤弟 更多内容请扫码 7266/7265 次公益性“慢火车”运行在焦柳线上,于1995 年开行,全程运行381 公里,8 节车厢,最高票价23.5 元,最 低票价1 元。列车为沿途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怀化、湘西、张家界的多个区县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 列车运行线路:怀化站、黄金坳站、凉亭坳站、大坡站、麻阳站、谷达坡站、大龙村站、新凤凰站、利略站、 周家寨站、吉首站、马颈坳站、龙鼻嘴站、万岩站、排口站、古丈站、猛洞河站、施溶溪站、新永顺站、回龙站、 官坝站、永茂站、后坪站、二家河站、张家界站、张家界北站、渡坦坪站、溪口镇站、沙刀湾站、白马溪站、岩泊 渡站、青山庙站、慈利站、水汪站、苗市站、七松站、石门县站、石门县北站、新安镇站、澧县站。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本报北京 9 7 日电 (记 者 李 欢)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 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8 月,国家铁路货物运输继续保 持高位运行,完成货物发送量 3.08 亿吨,同比增加 2102 万吨、增长 7.3 %;日均装车 16.6 万车,同比增加 1.3 车、增长 8.4 %;8 22 日装车 17.4 万车,再创单日装车 历史新高;货运收入完成 344 亿元,同比增加 14 亿元、 增长 4.2 %。 据介绍,8 月,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 “六保”决策部署,继续实施货运增量行动,加强运输组 织,积极助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一是全力保障电煤运 输。强化煤炭主产区运能保障和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能 力,精准对接煤电大客户需求,加强电煤运输组织。8 月运 送煤炭 1.4 亿吨,全国主要电厂存煤稳定在 23 天较高水 平,为各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可靠能源供应 保障。二是铁路口岸运量大幅增长。充分发挥 95306“数字 口岸”系统作用,不断提高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口岸运量完 605 万吨,同比增加 65 万吨、增长 12%,较好地保障了外 贸企业运输需求。三是集装箱运输持续增长。持续推进“公 转铁”运输,加强港口集疏运组织,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打通物流服务“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8 月,集装 箱装车日均完成 3.43 万车,同比增加 9051 车、增长 35.9%。 四是货运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主动对接企业货主,了解原材 料和产成品运输需求,“一企一策”制订运输方案,科学配 置运力资源,提高港口和物流场站装卸车效率,落实减税降 费措施,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继续发挥铁路全天候、大能力物流通 道优势,深入推进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国内大循 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货运产品结构,提 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驾护 航,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助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8 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 7.3% 9 1 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 县刘店乡丁河楼村会议室,58 岁的 羊倌丁庆伟坐在第一排,与 30 多名 村民一起专心学习烹饪技术。 “村里一通知,我就报了名,多 学门手艺多条路!”课后,见到铁路 驻村第一书记李文博,丁庆伟高兴地 对他说。 看着丁庆伟脸上灿烂的笑容,李 文博心里十分欣慰。作为丁庆伟的帮 扶人,他最能感受这户人家的变化。 丁河楼村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 有限公司的定点帮扶村。从 2016 年起, 铁路驻村干部开始精准帮扶丁庆伟。丁 庆伟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女儿正在读 大学,儿子上高中。为了帮扶他,历任 铁路驻村干部想了很多法子。起初,帮 扶人了解到丁庆伟有养羊经验,精通养 殖技术,便鼓励他边打工边养羊。 2017 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 让丁庆伟措手不及。治疗过程中,家中 的羊无人照料,他不得不将羊甩卖。康 复后,丁庆伟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 一度灰心丧气。经过多次走访、深入交 谈,铁路驻村干部鼓励他再次养羊,劳 动致富。丁庆伟拿到驻村干部送来的小 羊羔时激动地说:“放心,我一定还能 当好羊倌!” 铁路驻村干部不仅帮他恢复了养殖 业,而且修缮了他家的房屋,并为他争 取到多项扶贫补贴。李文博时刻关注着 丁庆伟一家的情况,了解到今年上级对 贫困户的政策帮扶力度更大时,立即同 乡里沟通,为丁庆伟申请到了整户低保。 如今,丁庆伟养了 24 只羊,一只 羊能卖 2000 元左右。在修葺一新的小 院里,他看着健硕壮实、充满活力的羊 群,就像看到了未来的好日子。随着疫 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他今年已经通过 卖羊挣到了 8000 多元钱。丁庆伟看着 几只怀孕的母羊满脸堆笑地说:“有几 只羊快生了,今年我争取挣到 3 万元!” 现在丁庆伟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养 殖项目稳步推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里举办各类技能培训,他都踊跃参 与,积极学习新技能。“掌握了新技 能,致富路才会越走越宽!”他坚信,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羊倌老丁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肖培清 赵钰佩 本报兰州 9 7 (记 者 杨 军 特约通 讯 员 强 科) “真心为考核 返还机制点赞!”近日, 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 限公司举办的“严管厚爱 强化安全管理”座谈会 上,兰州西车辆段兰州西 检修车间调车班组的一名 职工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 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领 导干部会议精神、强化严 管厚爱的管理理念、引导 广大干部职工在激励约束 中工作、不断开创企业高 质量发展新局面,兰州局 集团公司本着开门问策、 问计于民、汇集民智的思 路,举办这次以“严管厚 爱强化安全管理”为主题 的“诸葛会”。 兰州局集团公司相关单位干部以及 一线班组长、职工、劳模代表等近 90 人聚集一堂,观看了局集团公司精心制 作的专题片《聚力》和《微观察—严 管与厚爱的“缓冲区”》。50 余名代表 围绕“严管厚爱强化安全管理”主题, 结合工作经历、现场实际、管理实践等 谈了思想认识、感受体会、意见建议和 努力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在严管中规 范管理,在关爱中凝聚合力,努力把制 度硬约束变成文化软实力,才能更好地 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太原 9 7 日电 (记 者 申 娟) 连日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 限公司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制止餐饮 浪费行为,培养勤俭节约习惯,努力 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 从两级机关到一线班组,从近千 人吃饭的职工食堂到 10 余人就餐的 伙食团……该局集团公司全面优化餐 食供应,完善就餐过程管控,号召广 大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积极参加“光盘行动”。 该局集团公司机关党委细化制止 餐饮浪费行为、培养勤俭节约习惯的 具体规范,要求就餐人员自觉执行勤 拿少取、按量取餐的规定;机关食堂 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在餐食供应 模式上实施单品比例、续餐时机、食 材利用、主食搭配“四优化”。 在生产一线,后厨“边角料”变废 为宝。太原公寓管理段各行车公寓食 堂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通过改 进烹饪工艺厉行节约。他们从餐料粗 加工环节入手,将以往可能要扔掉的 芹菜叶与面粉混合,做成山西特色主 食“拨烂子”,把白菜根腌成清脆爽口 的小咸菜,既减少了餐料浪费,又做 到了餐食营养搭配、物美价廉,深受 乘务员喜爱。 各站区和沿线伙食团对每餐剩余量 进行统计分析,精准确定就餐人数,实 施按量供餐、科学搭配,推出小份餐、 拼盘餐等菜品。许多职工改正浪费陋 习,养成节约习惯,还经常在朋友圈中 “晒光盘”。 后厨“边角料”变废为宝 本报南宁 9 7 日电 (记 者 李 通讯员黄泽威) 为避免粮食在运 输过程中的损耗,近期,中国铁路南 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散改 集”运输方式,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散改集”运输就是将玉米、大 米等之前散装在铁路敞车上的大宗货 物在出厂时就装入集装箱,封闭起 来进行运输,可有效减少货物装卸 损耗。 防城港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集散 地,每年进口粮食到达量在 600 万吨 以上。为了推动越来越多的粮食客 户选取“散改集”的运输方式,南 宁局集团公司主动帮助企业核算全 程物流成本,提供“一企一策”运 输服务,推动大豆、玉米以及粮油 原料等货物入箱运输,促成防城港 至自贡、昆明、曲靖等方向的粮食选 用集装箱铁海联运班列运输。 防城港站营销科科长介绍:“‘散 改集’的封闭运输能够有效减少粮食频 繁装卸和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已得 到越来越多货主的认可。截至 8 31 日,防城港站今年累计发送粮食类货物 59.49 万吨,同比增长 98%。” 同时,铁路部门非常重视“散改 集”卸车过程中的粮食损耗。9 4 8 时,在南宁货运中心南宁货场粮食装卸 作业区,货运员正在货车门边铺垫挡防 漏布,确保装卸过程中撒漏的粮食不 落地。贵港市盛亿贸易有限公司总经 理说:“铁路部门安排专人对装卸过程 中撒漏的粮食进行清理归堆,并用编 织袋装好交给我们,真正做到了颗粒归 仓,避免了粮食浪费。” 运输“散改集”颗粒归仓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7266 次公益性“慢火车”运行在武陵山区的酉水河畔。 李泳锌 秋天刚在湘西的大山里露头,怀 化开往澧县的 7266 次列车就变得分 外热闹。 箩筐、背篓、竹篮将车厢挤得满满 当当,金秋梨、葡萄、脆枣散发出浓郁 的香气。老乡们坐在车里聊着家里的 收成,咧开着嘴角,发出欢快的笑声。 7266/7265 次公益性“慢火车” 穿行的武陵山区地跨渝、鄂、湘、黔 四省市,是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 地区之一。2013 11 月,习近平总书 记来到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看望 乡亲,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扶 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重要指示。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 神,铁路一直全力以赴。一条条铁路 穿山跨河,串起散落的苗家村落,让 无数村民走出莽莽大山;一列列“慢 火车”逶迤前行,连起远方的土家山 寨,给古老山乡注入不竭动力。 武陵为琴,铁路作弦;山乡巨变, 千山飞歌。在铁路的拉动下,美丽的 小康画卷正在武陵山水间铺展开来。 一趟车、一家人:有温度的 “慢火车”唱响富民之歌 8 29 6 30 分,怀化的大街 小巷还是一片寂静,怀化站站 内已是人声喧腾。从十里八 乡赶来的村民们挑着箩 筐、背着背篓来到站 台,有序登上列车。 7 时整, 7266 次列车准时驶出站 台。阳光倾泻在车窗上,车厢里坐满了 人,也摆满了货。装满箩筐的金秋梨被 黄色纸袋包裹着,只露出青色的把儿; 干鱼敞在簸箕里,散发着特有的鲜香; 紫色的葡萄上蒙着薄薄的露水…… “老向,花生准备卖什么价?”“张 姐,今天怎么没带小孙子啊?”列车员 程雅婷从第 1 节车厢走到第 8 节车厢, 每走几步就停下来和老乡们打招呼。 “二姨,这是新摘的葡萄。吃点 不?”“春梅,我有个东西,帮我带给 龙鼻嘴站的黄涛。”“妹子,来,搭把 手,这个袋子太重,我提不动。”老乡 们用各种称呼叫着程雅婷。 程雅婷在这趟车上工作了 21 年,和 常坐车的村民都很熟。她说:“走进车 厢,至少有80%的旅客看着面熟。我觉得 这些旅客都是亲戚,列车就像一个小家。” 看着老乡起早贪黑卖 水果卖菜,程雅婷试着在 亲朋好友中帮着推销,没 想到反响不错。于是,她 和同事组建小团队,每年 帮村民销售数万公斤重的 农副产品。渐渐地,大家认定了一 点:有困难,找雅婷。 在武陵山区,仅中国铁路广州局 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公益性“慢火 车”就有 3.5 对,大多数站点位于大 山深处。这些“慢火车”是大家出行 的首选,20 多年来共运送旅客 2000 万人次,其中 80%是沿线村民。 “慢火车”载着一代代村民走出 大山,求学、打工、卖货、访友、 求医……很多村民的生活中都有 “慢火车”的烙印。 吉首市民周兵是一名火车迷,带 着相机追了 23 年“慢火车”。他感叹 道:“只有坐上‘慢火车’,一年年感 受村民的变化,你才知道啥叫‘致富 车’。也只有坐上了‘慢火车’,你才 知道村民们是多么热爱它。” (下转 3 版) 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多年来,这里的“慢火车”共运送旅客2000多万人次,助力沿途多个区县走上小康之路武陵飞歌路作弦 本报记者 彭承军 唐克军 陈明君 本报合肥 9 7 日电 (记 者 吴 少妮 通讯员席静玉) 9 5 15 08 分,首趟合肥至法国杜尔日中欧 班列满载着冰箱、冰柜等货品从合肥 北站物流基地启程,途中经由阿拉山 口口岸出境。 据介绍,合肥至法国杜尔日线路 的成功开通是对合肥始发终到中欧班 列打造西欧区域精品化、多元化境外 线路布局的有力延伸,将为安徽省本 地企业打通对外贸易新通道,有效 带动“安徽造”商品走出去,也将有 利于优化国际铁路运输合作,助力 “一带一路”建设。 为确保该趟中欧班列及时、安全、 顺利运达,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 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时效快、全天候、 分段运输等独特优势,提供“一对一” “一站式”“一条龙”定制服务,实行承 运、吊装、挂运“三优先”,确保各个 环节畅通无阻、高效运转。据悉,今年 1 月至 8 月,合肥始发终到中欧班列已 累计开行 309 列,同比增长 8%。 合肥首开至法国杜尔日中欧班列 本报西安 9 7 日电 (记 者 唐 茹) 9 2 日至 6 日,中国国家铁路 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扶贫办组织人 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要媒体 25 名记者深入国铁集团定点扶贫单位陕 西勉县,开展“铁路扶贫一线见闻” 调研式采访活动。 采访期间,中央主要媒体记者深 入国铁集团重点帮扶的勉县 4 个乡镇 8 个村和勉县铁路扶贫重点项目进行 体验调研,召开了铁路扶贫干部座谈 会,先后对阳安二线建设促进经济发 展、铁路援建茶叶和辣椒产业加工基 地、铁路帮扶种养殖产业发展等 20 余个铁路扶贫项目和铁路“90 后” 驻村干部事迹等内容进行现场采访。 采访中,各位记者对当地群众在 国铁集团帮助下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过上 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印象深刻,对国铁集 团在定点扶贫上的高度重视、支持力度、 特色经验做法和铁路扶贫干部真情投入的 感人事迹大加赞赏。新华社、中新社、 农民日报、光明网等媒体陆续推出《开 往“脱贫站”的快速列车—国铁集团 帮扶陕西勉县脱贫攻坚纪实》《探巴山腹 地扶贫路看唐家坝的“牛”产业》《陕 西勉县:当贫困户“玉”见“白富 美”》《阳安二线建设助力勉县融入川陕 “三小时经济圈”》《公益图书馆助力勉县 市民“共享”阅读》等报道 34 篇条,集 中报道了铁路定点扶贫勉县的做法成效。 下图为中央主要媒体记者在勉县漆 树坝茶场采访。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宝森 中央媒体聚焦勉县铁路扶贫亮点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武陵飞歌路作弦...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邮编:100038 零售:每份1元 每月:31元 全年:365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武陵飞歌路作弦...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邮编:100038 零售:每份1元 每月:31元 全年:365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邮编:100038 零售:每份1元 每月:31元 全年:365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108号(1-1) 新闻热线:51848789 征订热线:51841579 广告热线:51843544 51895861 电邮:[email protected] 本版编辑 孙 博 本版美编 李晓婷 本版审校 李小琳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主办 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1-0096 国外代号 D958 人民铁道网 www. peoplerail.com

PEOPLE’S RAILWAY DAILY

今日导读

一体化 高质量擘画新蓝图

纵深 2版

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微信

2020年 9月 8日 星期二 庚子年七月廿一 第12089期 今日 8 版

小档案

慢火车慢火车

向着向着小康小康开开

■制图 刘坤弟

更多内容请扫码7266/7265次公益性“慢火车”运行在焦柳线上,于1995年开行,全程运行381公里,8节车厢,最高票价23.5元,最

低票价1元。列车为沿途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怀化、湘西、张家界的多个区县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

列车运行线路:怀化站、黄金坳站、凉亭坳站、大坡站、麻阳站、谷达坡站、大龙村站、新凤凰站、利略站、周家寨站、吉首站、马颈坳站、龙鼻嘴站、万岩站、排口站、古丈站、猛洞河站、施溶溪站、新永顺站、回龙站、官坝站、永茂站、后坪站、二家河站、张家界站、张家界北站、渡坦坪站、溪口镇站、沙刀湾站、白马溪站、岩泊渡站、青山庙站、慈利站、水汪站、苗市站、七松站、石门县站、石门县北站、新安镇站、澧县站。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本报北京 9月 7日电 (记者李欢)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 月,国家铁路货物运输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完成货物发送量 3.08 亿吨,同比增加 2102万吨、增长 7.3%;日均装车 16.6 万车,同比增加 1.3 万车、增长 8.4%;8 月 22 日装车 17.4 万车,再创单日装车历史新高;货运收入完成 344 亿元,同比增加 14 亿元、增长 4.2%。

据介绍,8 月,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继续实施货运增量行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助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一是全力保障电煤运输。强化煤炭主产区运能保障和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能力,精准对接煤电大客户需求,加强电煤运输组织。8月运送煤炭 1.4 亿吨,全国主要电厂存煤稳定在 23 天较高水平,为各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可靠能源供应保障。二是铁路口岸运量大幅增长。充分发挥 95306“数字

口岸”系统作用,不断提高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口岸运量完成 605万吨,同比增加 65万吨、增长 12%,较好地保障了外贸企业运输需求。三是集装箱运输持续增长。持续推进“公转铁”运输,加强港口集疏运组织,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物流服务“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8月,集装箱装车日均完成 3.43 万车,同比增加 9051 车、增长 35.9%。四是货运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主动对接企业货主,了解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需求,“一企一策”制订运输方案,科学配置运力资源,提高港口和物流场站装卸车效率,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继续发挥铁路全天候、大能力物流通道优势,深入推进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货运产品结构,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驾护航,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助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8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7.3%

9 月 1 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刘店乡丁河楼村会议室,58 岁的羊倌丁庆伟坐在第一排,与 30 多名村民一起专心学习烹饪技术。

“村里一通知,我就报了名,多学门手艺多条路!”课后,见到铁路驻村第一书记李文博,丁庆伟高兴地对他说。

看着丁庆伟脸上灿烂的笑容,李文博心里十分欣慰。作为丁庆伟的帮扶人,他最能感受这户人家的变化。

丁河楼村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

有限公司的定点帮扶村。从 2016年起,铁路驻村干部开始精准帮扶丁庆伟。丁庆伟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女儿正在读大学,儿子上高中。为了帮扶他,历任铁路驻村干部想了很多法子。起初,帮扶人了解到丁庆伟有养羊经验,精通养殖技术,便鼓励他边打工边养羊。

2017 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丁庆伟措手不及。治疗过程中,家中的羊无人照料,他不得不将羊甩卖。康复后,丁庆伟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度灰心丧气。经过多次走访、深入交谈,铁路驻村干部鼓励他再次养羊,劳动致富。丁庆伟拿到驻村干部送来的小羊羔时激动地说:“放心,我一定还能

当好羊倌!”铁路驻村干部不仅帮他恢复了养殖

业,而且修缮了他家的房屋,并为他争取到多项扶贫补贴。李文博时刻关注着丁庆伟一家的情况,了解到今年上级对贫困户的政策帮扶力度更大时,立即同乡里沟通,为丁庆伟申请到了整户低保。

如今,丁庆伟养了 24 只羊,一只羊能卖 2000 元左右。在修葺一新的小院里,他看着健硕壮实、充满活力的羊群,就像看到了未来的好日子。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他今年已经通过卖羊挣到了 8000 多元钱。丁庆伟看着几只怀孕的母羊满脸堆笑地说:“有几只羊快生了,今年我争取挣到 3万元!”

现在丁庆伟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养殖项目稳步推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举办各类技能培训,他都踊跃参与,积极学习新技能。“掌握了新技能,致富路才会越走越宽!”他坚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羊倌老丁的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肖培清 赵钰佩

本报兰州 9 月 7 日电 (记者杨军 特约通讯员强科)“真心为考核返还机制点赞!”近日,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严管厚爱强化安全管理”座谈会上,兰州西车辆段兰州西检修车间调车班组的一名职工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强化严管厚爱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激励约束中工作、不断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兰州局集团公司本着开门问策、问计于民、汇集民智的思路,举办这次以“严管厚爱强化安全管理”为主题的“诸葛会”。

兰州局集团公司相关单位干部以及一线班组长、职工、劳模代表等近 90人聚集一堂,观看了局集团公司精心制作的专题片 《聚力》 和 《微观察——严管与厚爱的“缓冲区”》。50余名代表围绕“严管厚爱强化安全管理”主题,结合工作经历、现场实际、管理实践等谈了思想认识、感受体会、意见建议和努力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在严管中规范管理,在关爱中凝聚合力,努力把制度硬约束变成文化软实力,才能更好地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干群﹃诸葛会﹄热议严管厚爱

本报太原 9月 7日电 (记者申娟) 连日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勤俭节约习惯,努力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

从两级机关到一线班组,从近千人吃饭的职工食堂到 10 余人就餐的伙食团……该局集团公司全面优化餐食供应,完善就餐过程管控,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光盘行动”。

该局集团公司机关党委细化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勤俭节约习惯的具体规范,要求就餐人员自觉执行勤拿少取、按量取餐的规定;机关食堂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在餐食供应模式上实施单品比例、续餐时机、食

材利用、主食搭配“四优化”。在生产一线,后厨“边角料”变废

为宝。太原公寓管理段各行车公寓食堂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通过改进烹饪工艺厉行节约。他们从餐料粗加工环节入手,将以往可能要扔掉的芹菜叶与面粉混合,做成山西特色主食“拨烂子”,把白菜根腌成清脆爽口的小咸菜,既减少了餐料浪费,又做到了餐食营养搭配、物美价廉,深受乘务员喜爱。

各站区和沿线伙食团对每餐剩余量进行统计分析,精准确定就餐人数,实施按量供餐、科学搭配,推出小份餐、拼盘餐等菜品。许多职工改正浪费陋习,养成节约习惯,还经常在朋友圈中

“晒光盘”。

后厨“边角料”变废为宝

本报南宁 9月 7日电 (记者李芹 通讯员黄泽威) 为避免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近期,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散改集”运输方式,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散改集”运输就是将玉米、大米等之前散装在铁路敞车上的大宗货物在出厂时就装入集装箱,封闭起来进行运输,可有效减少货物装卸损耗。

防城港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地,每年进口粮食到达量在 600万吨以上。为了推动越来越多的粮食客户选取“散改集”的运输方式,南宁局集团公司主动帮助企业核算全程物流成本,提供“一企一策”运输服务,推动大豆、玉米以及粮油原料等货物入箱运输,促成防城港

至自贡、昆明、曲靖等方向的粮食选用集装箱铁海联运班列运输。

防城港站营销科科长介绍:“‘散改集’的封闭运输能够有效减少粮食频繁装卸和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已得到越来越多货主的认可。截至 8 月 31日,防城港站今年累计发送粮食类货物59.49万吨,同比增长 98%。”

同时,铁路部门非常重视“散改集”卸车过程中的粮食损耗。9月 4日 8时,在南宁货运中心南宁货场粮食装卸作业区,货运员正在货车门边铺垫挡防漏布,确保装卸过程中撒漏的粮食不落地。贵港市盛亿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说:“铁路部门安排专人对装卸过程中撒漏的粮食进行清理归堆,并用编织袋装好交给我们,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避免了粮食浪费。”

运输“散改集”颗粒归仓

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7266次公益性“慢火车”运行在武陵山区的酉水河畔。 李泳锌 摄

秋天刚在湘西的大山里露头,怀化开往澧县的 7266 次列车就变得分外热闹。

箩筐、背篓、竹篮将车厢挤得满满当当,金秋梨、葡萄、脆枣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老乡们坐在车里聊着家里的收成,咧开着嘴角,发出欢快的笑声。

7266/7265 次 公 益 性 “ 慢 火 车 ”穿行的武陵山区地跨渝、鄂、湘、黔四省市,是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看望乡亲,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重要指示。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铁路一直全力以赴。一条条铁路穿山跨河,串起散落的苗家村落,让无数村民走出莽莽大山;一列列“慢火车”逶迤前行,连起远方的土家山寨,给古老山乡注入不竭动力。

武陵为琴,铁路作弦;山乡巨变,千山飞歌。在铁路的拉动下,美丽的小康画卷正在武陵山水间铺展开来。

一趟车、一家人:有温度的“慢火车”唱响富民之歌

8月 29日 6时 30分,怀化的大街小巷还是一片寂静,怀化站站内已是人声喧腾。从十里八乡赶来的村民们挑着箩筐、背着背篓来到站台,有序登上列车。

7 时整,7266 次列车准时驶出站台。阳光倾泻在车窗上,车厢里坐满了人,也摆满了货。装满箩筐的金秋梨被黄色纸袋包裹着,只露出青色的把儿;干鱼敞在簸箕里,散发着特有的鲜香;紫色的葡萄上蒙着薄薄的露水……

“老向,花生准备卖什么价?”“张姐,今天怎么没带小孙子啊?”列车员程雅婷从第 1 节车厢走到第 8 节车厢,每走几步就停下来和老乡们打招呼。

“二姨,这是新摘的葡萄。吃点不?”“春梅,我有个东西,帮我带给龙鼻嘴站的黄涛。”“妹子,来,搭把手,这个袋子太重,我提不动。”老乡们用各种称呼叫着程雅婷。

程雅婷在这趟车上工作了21年,和常坐车的村民都很熟。她说:“走进车厢,至少有80%的旅客看着面熟。我觉得这些旅客都是亲戚,列车就像一个小家。”

看着老乡起早贪黑卖水果卖菜,程雅婷试着在亲朋好友中帮着推销,没想到反响不错。于是,她和同事组建小团队,每年帮村民销售数万公斤重的

农副产品。渐渐地,大家认定了一点:有困难,找雅婷。

在武陵山区,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就有 3.5对,大多数站点位于大山深处。这些“慢火车”是大家出行的首选,20多年来共运送旅客2000多万人次,其中80%是沿线村民。

“慢火车”载着一代代村民走出大山,求学、打工、卖货、访友、求 医 …… 很 多 村 民 的 生 活 中 都 有

“慢火车”的烙印。吉首市民周兵是一名火车迷,带

着相机追了 23年“慢火车”。他感叹道:“只有坐上‘慢火车’,一年年感受村民的变化,你才知道啥叫‘致富车’。也只有坐上了‘慢火车’,你才知道村民们是多么热爱它。”

(下转 3版)

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多年来,这里的“慢火车”共运送旅客2000多万人次,助力沿途多个区县走上小康之路——

武陵飞歌路作弦■本报记者 彭承军 唐克军 陈明君

本报合肥 9月 7日电 (记者吴少妮 通讯员席静玉) 9月 5日 15时08 分,首趟合肥至法国杜尔日中欧班列满载着冰箱、冰柜等货品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启程,途中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据介绍,合肥至法国杜尔日线路的成功开通是对合肥始发终到中欧班列打造西欧区域精品化、多元化境外线路布局的有力延伸,将为安徽省本地 企 业 打 通 对 外 贸 易 新 通 道 , 有 效带动“安徽造”商品走出去,也将有

利 于 优 化 国 际 铁 路 运 输 合 作 , 助 力“一带一路”建设。

为确保该趟中欧班列及时、安全、顺利运达,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等独特优势,提供“一对一”

“一站式”“一条龙”定制服务,实行承运、吊装、挂运“三优先”,确保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高效运转。据悉,今年1月至 8月,合肥始发终到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 309列,同比增长 8%。

合肥首开至法国杜尔日中欧班列

本报西安 9月 7日电 (记者唐茹) 9 月 2 日至 6 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扶贫办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要媒体 25名记者深入国铁集团定点扶贫单位陕西勉县,开展“铁路扶贫一线见闻”调研式采访活动。

采访期间,中央主要媒体记者深入国铁集团重点帮扶的勉县 4个乡镇8个村和勉县铁路扶贫重点项目进行体验调研,召开了铁路扶贫干部座谈会,先后对阳安二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铁路援建茶叶和辣椒产业加工基地、铁路帮扶种养殖产业发展等 20余个铁路扶贫项目和铁路“90 后”驻村干部事迹等内容进行现场采访。

采访中,各位记者对当地群众在

国铁集团帮助下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印象深刻,对国铁集团在定点扶贫上的高度重视、支持力度、特色经验做法和铁路扶贫干部真情投入的感人事迹大加赞赏。新华社、中新社、农民日报、光明网等媒体陆续推出 《开往“脱贫站”的快速列车——国铁集团帮扶陕西勉县脱贫攻坚纪实》《探巴山腹地扶贫路 看唐家坝的“牛”产业》《陕西 勉 县 : 当 贫 困 户 “ 玉 ” 见 “ 白 富美”》《阳安二线建设助力勉县融入川陕

“三小时经济圈”》《公益图书馆助力勉县市民“共享”阅读》等报道34篇条,集中报道了铁路定点扶贫勉县的做法成效。

下图为中央主要媒体记者在勉县漆树坝茶场采访。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宝森 摄

中央媒体聚焦勉县铁路扶贫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