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入日本,细节决定成败 俗话说“入乡随俗”,能否顺利融入另外一个国家的生活,对于留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同为亚洲国家,日本传统的文化根源 也来自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国家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和谐相处。实际上,留学生在日本生活,需要注意的“潜规则”并不少。 14 2016 5 6 教育民生 教改先声 南方 □ 本报记者 王亦琛 【本报讯】据美国《侨报》 报道,4 月已经悄然滑过,又 一批中国留学生即将为自己 的美国留学梦画上一个完整 的句号。面对移民政策的日 益严格,美 国 人 才 市 场 竞 争 的日益激化,以及中美人才 市场未来机遇的不确定性, 摆在毕业留学生面前的选 择和道路似乎已经不仅仅局 限于“投简历、找工作、求赞 助、熬绿卡”的传统模式,而 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自 己的兴趣点和生活规划发生 联系。 即将毕业于洛杉矶某小 型私立高校的顾同学,在4月 初的一场招聘会上得到了某 高端奢侈品品牌HR的青 睐。拥有姣好气质外形,同 时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顾同 学,受聘从事比华利山庄某 奢侈品牌专卖的销售工作。 曾受限于“工作签证”问题的 顾同学此前也短暂犹豫过, 要不要接受这样一份收入颇 丰、自己又比较喜爱,但却不 一定能为自己解决身份的工 作。不过最终她还是向自己 的内心妥协,她选择了这份 工作,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 间内做到店内营销业绩第一 名的成绩。 顾同学说:“我喜欢奢侈 品,对我卖的产品有发自内 心的热爱和了解。对于与形 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也有 着与生俱来的气质。这份销 售工作尽管不会是我长期职 业生涯的最终方向,但像我 们这样的毕业生,跨入社会 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一 定要从自己喜欢、擅长而且 能突出自己特质的工作做 起,这对职场新人的自我定 位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所以,与其死心眼地一定要 找一份承诺解决身份的工 作,不如先在自己喜欢的领 域做出一点点成绩,为自己 ‘攒金’和‘加分’。” 另外,还有一批毕业留 学生表示,与其“一毕业就失 业,倒不如毕业后直接嫁 人”。碍于“身份问题”的重 重限制,中国留学生们很多 时候不得不选择一些自己并 不满意的工作,不过近日刚 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赵同学 有不同的选择,她说:“如果 你有一个彼此相爱的美籍男 友,何不让他帮你先解决身 份问题呢?”此前,赵同学的 美国男友多次建议她毕业后 马上结婚,这样可以帮助她 扩大择业范围,也能有更多 机会接触到自己喜欢的工 作,而不受身份的限制。于 是,在毕业典礼刚刚结束后, 赵同学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 备自己的小型婚礼。 (侨网) 中国留学生在美打拼新思路: 与其毕业即失业,不如毕业就结婚 垃圾分类 细到极致 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 说,垃圾分类绝对算得上是一 场“噩梦”。就读于京都府立大 学福祉社会专业的杨胜(化名) 刚到日本的时候并没把垃圾分 类当回事,后来,有邻居发现杨 胜没有按规定将所有生活垃圾 分类,悄悄举报了他,杨胜因此 缴纳了数千日元的罚款,这才 开始正视垃圾分类这件事。 作为一个资源紧缺的国 家,日本格外重视垃圾回收和 利用,日本学生从小就要开始 学习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知 识。在日本,垃圾分类究竟有 多细致?杨胜告诉记者,从大 的范围来看,可分为可燃烧垃 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 包装、瓶和罐、废纸类、有害垃 圾和大型垃圾。“但这不代表你 只要把垃圾扔进相应的垃圾箱 就了事,比如瓶子,要把瓶子洗 干净之后拆分并压扁处理,瓶 盖、瓶身以及瓶身包装纸属于 三类不同的垃圾,要分别放入 指定的垃圾箱里,不然就可能 被罚款。” 在外租房的学生,都会收 到当地有关部门发放的垃圾回 收小册子,其分类之详细,规 定之繁杂,令人咋舌,在日本学 习将近 4 年的杨胜,至今也只弄 清楚了一部分内容。为了尽可 能地减少垃圾分类处理带来 的麻烦,目前杨胜已练就一周 只产出一袋生活垃圾的“绝 技”。“这也算是日本留学的另 一种收获吧!”杨胜笑着说。 论资排辈 恪守“铁律” 日本是一个讲究等级秩序 的国家,尤其体现在集体生活 中,比如参加学校社团,或毕业 后进入企业工作,论资排辈不 仅体现在口头上,还体现在工 资待遇上。 “用日本话来说就是‘先辈 意识’,也就是前辈意识。就算 只比你早一天进入这个社团, 也是你的‘前辈’,你就不能以同 辈的口气来讲话。”杨胜的好友 小张表示,日本敬语的繁琐远超 想象,如果跟一个陌生人交谈, 要充分考虑亲疏关系、内外关 系或利益关系等等,确定之后 再以合适的方式去打交道。 “刚到日本的时候,并不在 意这些问题。有一次与学长商 议社团活动事宜,一时疏忽,没 有用敬语,惹得那位学长有些 不快,事后因为这事弄得社团 活动很不顺利。”小张告诉记 者,敬语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维 护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法宝,就 算心里再怎么不认同某人,但 表面的尊敬也必须做到位。 经常看日本电视节目或电 影的朋友会发现,在介绍出场 人物或嘉宾时,名字后面往往 会以括号附上年龄。之所以这 么做,就是为了方便观众或其 它节目参与者了解此人在社交 关系中与自己相对应的位置, 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其使用敬 语。可见,排资论辈对于日本 人的重要性,所以留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要特别留意,避免犯 类似的错误。 规则意识 深入骨髓 谈到日本生活中印象最深 的事,张懿认为非排队莫属。 曾在日企工作过两年的张懿告 诉记者,就连地震来临的时候, 日本人依旧有条不紊地撤离建 筑物,基本没看到过他们乱成 一团的样子。 张懿认为,在日本生活最重 要的是遵守规则,尤其是一些 “潜规则”。“火车或地铁车厢内 禁止饮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在日本,在火车或地铁车厢里, 就连电话也最好不要打,因为这 可能会影响到他人。”张懿说。 在工作中,只要是上班时 间,张懿和周围同事一样,手机 铃声一直保持在关闭状态,如 果在上班时间接听了私人电 话,更是犯了职场大忌。“如果 有时候吃不准自己应该怎么 做,就看一看周围的人是怎么 做的。”张懿指出,类似这些不 成文的规定有很多,初来乍到 的学生一定要多个心眼,多观 察多学习。 日本的人情世故下产生了 “怕麻烦”这一奇特的民族性。 有人形容说:日本人怕麻烦到 了什么程度呢?即使不小心掉 了一枚硬币在地上,都怕声音 引起周围人的不快。当然,这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人同 样也不希望别人麻烦和打扰 自己。这也是日本留学生必须 了解的。 【本 报 讯】据澳大利亚 “新快网”报道,最新调查显 示,留学生薪水低于最低工 资的现象在澳洲非常普遍。 针对悉尼大学商学院逾 1400 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在 悉尼餐馆工作的80%的留学 生都被剥削,高达35%的学生 时薪仅12澳元。从行业总体来 看, 60%住在悉尼的留学生的工 资低于联邦要求的 17.29 澳元 时薪。其中,零售业成为“重 灾区”, 90%的打工留学生都被 短付。 最低薪资调查显示,悉 尼 CBD 和内城仍然是剥削的 热门地区。高达43%的短付 工作者都在悉尼中心地带。 研 究 者 Stephen Clibborn 称,调查中,最低的薪资为 0 元。“在餐馆里,一个月的无 薪培训是非常普遍的,最后 也不一定有工作。” 去年 8 月,费尔法克斯和 Four Corners 进行联合调查 时发现,7-Eleven员工(很多 都是留学生)短付现象严重, 时薪低至10澳元,扣除交通 费用和税务,时薪甚至低至5 澳元。 这种长期的剥削行为影 响了澳洲第二大出口产业的 形象。据悉,澳洲有逾40万 留学生,很多学生每年都要支 付至少数万澳元的学费,但在 兼职打工时却连最低工资都 拿不到。 早在 2013 年,费尔法克 斯传媒的调查就发现,悉尼逾 40 家餐馆员工时薪低至 8 澳 元,相关部门已获知这种短付 现象。今年1月,公平工作专 员调查了颇有名气的马来西 亚餐馆 Mamak,发现 6 名员 工被短付8.7万澳元。Ste- phen Clibborn称,公平工作 专员应被赋予更多资源来开 展调查和打击侵权。(环球) 6 留学东瀛系列报道 澳大利亚调查: 八成留学生打工遭剥削 日本人实施严苛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资料图片 日本的自动柜员机(ATM) 并非24小时可取钱,节假 日会停工; 街上不可吸烟,要去指定的 吸烟处吸烟; 除特定商业街,原则上避免 在路上边走边吃; 政府或学校发放的地震相关 手册需熟读,演习积极参与; 不要轻易为老人让座; 路上垃圾桶很少,垃圾随身 携带; 鞠躬角度大小与对方的身份 有关,角度越大越示尊敬; 常把“抱歉”“对不起”挂嘴边; 入室要脱鞋,光脚或穿拖鞋。 链接 日本生活小贴士

融入日本,细节决定成败 - szjy.sznews.comszjy.sznews.com/page/3541/2016-05/06/14/2016050614_pdf.pdf · 意这些问题。有一次与学长商 议社团活动事宜,一时疏忽,没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融入日本,细节决定成败

俗话说“入乡随俗”,能否顺利融入另外一个国家的生活,对于留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同为亚洲国家,日本传统的文化根源

也来自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国家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和谐相处。实际上,留学生在日本生活,需要注意的“潜规则”并不少。

14

2016

年5

月6

星期五

责任编辑刘江

美术编辑蔡培艺

出国潮

教育民生 教改先声

南方

□本报记者 王亦琛

【本报讯】据美国《侨报》

报道,4月已经悄然滑过,又

一批中国留学生即将为自己

的美国留学梦画上一个完整

的句号。面对移民政策的日

益严格,美国人才市场竞争

的日益激化,以及中美人才

市场未来机遇的不确定性,

摆在毕业留学生面前的选

择和道路似乎已经不仅仅局

限于“投简历、找工作、求赞

助、熬绿卡”的传统模式,而

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自

己的兴趣点和生活规划发生

联系。

即将毕业于洛杉矶某小

型私立高校的顾同学,在4月

初的一场招聘会上得到了某

高端奢侈品品牌 HR 的青

睐。拥有姣好气质外形,同

时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顾同

学,受聘从事比华利山庄某

奢侈品牌专卖的销售工作。

曾受限于“工作签证”问题的

顾同学此前也短暂犹豫过,

要不要接受这样一份收入颇

丰、自己又比较喜爱,但却不

一定能为自己解决身份的工

作。不过最终她还是向自己

的内心妥协,她选择了这份

工作,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

间内做到店内营销业绩第一

名的成绩。

顾同学说:“我喜欢奢侈

品,对我卖的产品有发自内

心的热爱和了解。对于与形

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也有

着与生俱来的气质。这份销

售工作尽管不会是我长期职

业生涯的最终方向,但像我

们这样的毕业生,跨入社会

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一

定要从自己喜欢、擅长而且

能突出自己特质的工作做

起,这对职场新人的自我定

位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所以,与其死心眼地一定要

找一份承诺解决身份的工

作,不如先在自己喜欢的领

域做出一点点成绩,为自己

‘攒金’和‘加分’。”

另外,还有一批毕业留

学生表示,与其“一毕业就失

业,倒不如毕业后直接嫁

人”。碍于“身份问题”的重

重限制,中国留学生们很多

时候不得不选择一些自己并

不满意的工作,不过近日刚

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赵同学

有不同的选择,她说:“如果

你有一个彼此相爱的美籍男

友,何不让他帮你先解决身

份问题呢?”此前,赵同学的

美国男友多次建议她毕业后

马上结婚,这样可以帮助她

扩大择业范围,也能有更多

机会接触到自己喜欢的工

作,而不受身份的限制。于

是,在毕业典礼刚刚结束后,

赵同学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

备自己的小型婚礼。

(侨网)

中国留学生在美打拼新思路:

与其毕业即失业,不如毕业就结婚

垃圾分类 细到极致

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

说,垃圾分类绝对算得上是一

场“噩梦”。就读于京都府立大

学福祉社会专业的杨胜(化名)

刚到日本的时候并没把垃圾分

类当回事,后来,有邻居发现杨

胜没有按规定将所有生活垃圾

分类,悄悄举报了他,杨胜因此

缴纳了数千日元的罚款,这才

开始正视垃圾分类这件事。

作为一个资源紧缺的国

家,日本格外重视垃圾回收和

利用,日本学生从小就要开始

学习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知

识。在日本,垃圾分类究竟有

多细致?杨胜告诉记者,从大

的范围来看,可分为可燃烧垃

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

包装、瓶和罐、废纸类、有害垃

圾和大型垃圾。“但这不代表你

只要把垃圾扔进相应的垃圾箱

就了事,比如瓶子,要把瓶子洗

干净之后拆分并压扁处理,瓶

盖、瓶身以及瓶身包装纸属于

三类不同的垃圾,要分别放入

指定的垃圾箱里,不然就可能

被罚款。”

在外租房的学生,都会收

到当地有关部门发放的垃圾回

收小册子,其分类之详细,规

定之繁杂,令人咋舌,在日本学

习将近4年的杨胜,至今也只弄

清楚了一部分内容。为了尽可

能地减少垃圾分类处理带来

的麻烦,目前杨胜已练就一周

只产出一袋生活垃圾的“绝

技”。“这也算是日本留学的另

一种收获吧!”杨胜笑着说。

论资排辈 恪守“铁律”

日本是一个讲究等级秩序

的国家,尤其体现在集体生活

中,比如参加学校社团,或毕业

后进入企业工作,论资排辈不

仅体现在口头上,还体现在工

资待遇上。

“用日本话来说就是‘先辈

意识’,也就是前辈意识。就算

只比你早一天进入这个社团,

也是你的‘前辈’,你就不能以同

辈的口气来讲话。”杨胜的好友

小张表示,日本敬语的繁琐远超

想象,如果跟一个陌生人交谈,

要充分考虑亲疏关系、内外关

系或利益关系等等,确定之后

再以合适的方式去打交道。

“刚到日本的时候,并不在

意这些问题。有一次与学长商

议社团活动事宜,一时疏忽,没

有用敬语,惹得那位学长有些

不快,事后因为这事弄得社团

活动很不顺利。”小张告诉记

者,敬语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维

护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法宝,就

算心里再怎么不认同某人,但

表面的尊敬也必须做到位。

经常看日本电视节目或电

影的朋友会发现,在介绍出场

人物或嘉宾时,名字后面往往

会以括号附上年龄。之所以这

么做,就是为了方便观众或其

它节目参与者了解此人在社交

关系中与自己相对应的位置,

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其使用敬

语。可见,排资论辈对于日本

人的重要性,所以留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要特别留意,避免犯

类似的错误。

规则意识 深入骨髓

谈到日本生活中印象最深

的事,张懿认为非排队莫属。

曾在日企工作过两年的张懿告

诉记者,就连地震来临的时候,

日本人依旧有条不紊地撤离建

筑物,基本没看到过他们乱成

一团的样子。

张懿认为,在日本生活最重

要的是遵守规则,尤其是一些

“潜规则”。“火车或地铁车厢内

禁止饮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在日本,在火车或地铁车厢里,

就连电话也最好不要打,因为这

可能会影响到他人。”张懿说。

在工作中,只要是上班时

间,张懿和周围同事一样,手机

铃声一直保持在关闭状态,如

果在上班时间接听了私人电

话,更是犯了职场大忌。“如果

有时候吃不准自己应该怎么

做,就看一看周围的人是怎么

做的。”张懿指出,类似这些不

成文的规定有很多,初来乍到

的学生一定要多个心眼,多观

察多学习。

日本的人情世故下产生了

“怕麻烦”这一奇特的民族性。

有人形容说:日本人怕麻烦到

了什么程度呢?即使不小心掉

了一枚硬币在地上,都怕声音

引起周围人的不快。当然,这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人同

样也不希望别人麻烦和打扰

自己。这也是日本留学生必须

了解的。

【本报讯】据澳大利亚

“新快网”报道,最新调查显

示,留学生薪水低于最低工

资的现象在澳洲非常普遍。

针对悉尼大学商学院逾

14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在

悉尼餐馆工作的80%的留学

生都被剥削,高达35%的学生

时薪仅12澳元。从行业总体来

看,60%住在悉尼的留学生的工

资低于联邦要求的17.29澳元

时薪。其中,零售业成为“重

灾区”,90%的打工留学生都被

短付。

最低薪资调查显示,悉

尼CBD和内城仍然是剥削的

热门地区。高达43%的短付

工作者都在悉尼中心地带。

研 究 者 Stephen Clibborn

称,调查中,最低的薪资为0

元。“在餐馆里,一个月的无

薪培训是非常普遍的,最后

也不一定有工作。”

去年8月,费尔法克斯和

Four Corners进行联合调查

时发现,7-Eleven员工(很多

都是留学生)短付现象严重,

时薪低至10澳元,扣除交通

费用和税务,时薪甚至低至5

澳元。

这种长期的剥削行为影

响了澳洲第二大出口产业的

形象。据悉,澳洲有逾40万

留学生,很多学生每年都要支

付至少数万澳元的学费,但在

兼职打工时却连最低工资都

拿不到。

早在2013年,费尔法克

斯传媒的调查就发现,悉尼逾

40家餐馆员工时薪低至8澳

元,相关部门已获知这种短付

现象。今年1月,公平工作专

员调查了颇有名气的马来西

亚餐馆Mamak,发现6名员

工被短付8.7万澳元。Ste-

phen Clibborn称,公平工作

专员应被赋予更多资源来开

展调查和打击侵权。(环球)

6留学东瀛系列报道

澳大利亚调查:八成留学生打工遭剥削

日本人实施严苛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资料图片

日本的自动柜员机(ATM)并非24小时可取钱,节假日会停工;

街上不可吸烟,要去指定的吸烟处吸烟;

除特定商业街,原则上避免在路上边走边吃;

政府或学校发放的地震相关手册需熟读,演习积极参与;

不要轻易为老人让座;

路上垃圾桶很少,垃圾随身携带;

鞠躬角度大小与对方的身份有关,角度越大越示尊敬;

常把“抱歉”“对不起”挂嘴边;

入室要脱鞋,光脚或穿拖鞋。

链接

日本生活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