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飲食業 在新冠肺炎下經營困難,位 於多倫多唐人街旁的一間小 型食肆,為應對保持社交距 離的要求,改用網上實時攞 位制度,顧客在街上等候, 食肆有位時便發短訊,通知 顧客入內,既可避免在店舖 聚眾,因此而增加的成本開 支亦相對較低。 這是一間日式小店,只做 6 張餐桌,員工有 6 至 7 人,在 疫情爆發前兩星期新開張, 之後曾因居家令而關門休 業,現在重開後改用新登記 方式。士嘉堡居民 Jenny 說: 「這種登記方式在疫情下頗 為普遍,多倫多市中心很多 食肆都是如此處理外賣。」 這間日式小店所用的手機應 用程式,顧客可採用全球定位 系統(GPS),找到區內一帶 的食店,哪間食肆有空位和哪 間要等位都一目了然,然後是 透過 app 攞位,像飲茶取號碼 一樣。食肆有空枱時,就會發 出短訊給顧客。 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規定, 這間食肆不派餐牌,侍應與 顧客沒有接觸,顧客點餐時 只須掃枱面的二維碼,侍應 就會行近替顧客落單。這種 餐牌較容易轉新菜式,亦較 開發一個自家點菜平台划 算。 專家:病毒變種慢 疫苗進展或可追上 新冠病毒持續出現變異,為 疫苗研發帶來挑戰。不過有醫 療專家認為,目前病毒變異速 度較慢,而且產生突變的位置 並未影響疫苗抗原,相信研製 疫苗的進度,仍有機會追上病 毒變異速度。 全球疫苗與免疫聯盟(GAVI) 稱,新冠病毒不斷複製傳播, 出現變異是正常現象。以今年 2 月發現的變異病毒株 D614G 為例,研究表明它的變異,出 現在病毒用來結合人體細胞的 刺突蛋白質中。這一變異讓 D614G 傳染性更強,但致命率 則降低,且並未影響刺突蛋白 質的受體結合區域,即重要的 疫苗抗原。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顧問譚 博雅指出,病毒感染人類的同 時,也需要載體提供養分,致 命率降低的變異對人類可能是 好事。得州農工大學生物系主 任紐曼認為,現今新冠病毒與 爆發初期的病毒比較,仍然十 分相似,說明目前研製的疫苗 仍有望追上變異速度。 ■綜合報道 A6 要聞 責任編輯:何幼嵐 版面設計:卓樂 2020 年 8 月 30 日(星期日) 美國出現首宗新冠肺炎二次感染個案,一名患者在今年 4 月和 6 月先後兩次確 診,第二次感染時病情更嚴重,前後兩次感染的病毒株亦不同;全球陸續出現重複 感染病例,反映感染後的免疫力非百分百有效,可能影響疫苗效用。此外,美國政 府早前修改指引,建議只檢測有病徵人士,據悉有最少 33 個州份決定無視指引, 堅持為無病徵人士檢測。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 倫多報道)世界各地相繼採納各種救亡措 施,拯救被新冠肺炎衝擊的經濟,加拿大 各省市最近重開經濟,在保持社交距離大 前提下,全國最大城市多倫多構思出新招 應對新形勢,衝破墨守成規的局限,讓大 型展覽的聚眾活動仍可照常舉行。 一項有關荷蘭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的多 媒體展覽,正在多倫多地標央街 1 號多倫 多星報大樓地下的空置單位舉行,展覽 作品靈感來自梵高最著名的畫作《星 夜》、《向日葵》和多幅自畫像,展覽 場佔地4,000平方米。 主辦機構安排觀眾各自圍着圓圈觀 看,避免人群擠在一起。所有觀眾必須 戴口罩,並且規定留在圓圈內看,而且 要保持社交距離。若有其他空圈,觀眾 可移去觀看,全程限定一小時。整個場 地約有 100 個圓圈,觀眾可以一家幾口一 個圈,亦可以一個人一個圈。 提供職位救失業藝術家 這些作品是否梵高真跡不重要,全部畫作是加效果以 360 度投影出來。展覽提供了 130 個就業機會給因疫情失業的藝 術工作者。每場入場費約為 40 加元(約 236 港元)。在這個「浸 入式」展覽中,梵高畫作被高清動感投影儀投射到牆壁和地 板,配以音樂和講解,令觀眾彷彿置身畫中。 參觀展覽的香港移民Jackie說:「這個展覽令我大開眼 界,可以投射到如此大幅。變通真是非常重要,其實香港可 將演唱會錄影,然後加效果放映出來,在細場如新伊館去 做,一場接待 200 至 300 名觀眾,由朝做到晚,不太多人便容 易控制,演藝人可以因此有些收入,不致在疫情下零收 入。」 創意突圍 可駕車入場 這個展覽從 5 月 1 日開始舉行,與其他展覽不同的是,觀眾 在 8 月前可以駕車入場館觀看展出作品。主辦商表示在疫情 下必須有創意,乘車觀展適合體力差、害怕感染病毒或感染 病毒風險較高的人士。 食肆採用短訊實時攞位和 二維碼點餐,保持社交距 離。 香港文匯報 特約記者成小智 攝 加國疫下梵高展「自成一圈」 移民:港演唱會可仿效 國首名二次感染患者是一 名 25 歲男子,居住於內 華達州,他今年 3 月底出現喉 痛、咳嗽、頭痛等病徵,4 月 18 日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病 情在 27 日已好轉,5 月 9 日兩次病 毒檢測都呈陰性。然而 5 月 31 日他再 次出現先前的病徵,更發燒、暈眩,需住 院及吸氧,6 月 5 日時病毒檢測再次呈陽性。 康復後免疫力多寡成疑 醫院的血液檢查結果顯示,男子體內已有新冠 病毒抗體,他並非免疫功能低下,也沒有服用免 疫抑制藥物;內華達大學醫學院及內華達州公共 衞生實驗室人員經研究後,確認患者兩次感染的 病毒株,基因並不一樣,證實他屬於二次感染。 繼本港後,歐洲上周亦曾出現兩宗二次感染個 案,內華達州公共衞生實驗室主任潘多利指出, 醫學界尚未知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有多少免疫 力、持續多久、抗體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的效用有 多高,若患者有機會短時間內再次感染,或對未 來研發的新冠疫苗功效或群體免疫產生影響。加 州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的免疫及微生物學教授安德 森亦指出,免疫力從來不是百分百有效,相關病 例清楚說明,存在重複感染的可能性。 3 州批 CDC 轉軚不顧後果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上周修改檢測 指引,建議即使有人曾密切接觸確診者,只要沒 有病徵、就不一定需檢測,引起專家批評做法危 險。路透社收集各州份衞生部門文件後發現,最 少 33 個州份「唱反調」,建議為無病徵人士檢 測,包括得州、俄克拉何馬州和亞利桑那州等。 紐約州州長科莫更聯同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 3 名州長發表聲明,批評 CDC 指引的「180 度大轉 彎」不顧後果,長遠更會損害 CDC 聲譽。 衞生部發言人在聲明中強調,政府並非不鼓勵 無病徵人士檢測,批評官員「錯誤解讀指引」; CDC主任雷德菲爾德上周三則解釋指引背後目 的,指「並非所有希望檢測的人都真正需要檢 測」。 CDC 修改指引被質疑是掩飾檢測量不足問題, 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上周則再為美國第 4 款快 速檢測工具批出緊急許可。獲准使用的檢測工具 BinaxNOW 由雅培生產,最快 10 分鐘有結果,每 個成本僅 5 美元(約 39 港元),體積亦只與一張信用 卡相若。不過快速檢測工具原理是檢測病毒的蛋 白,而非基因,CDC 資料亦顯示快速檢測工具較 易呈假陰性,或更影響防疫工作。 ■綜合報道 CDC「無病徵免檢測」指引33州份拒跟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美國肯 塔基州男子彭寧頓罔顧美加 禁止旅遊規定,前往加拿大 知名旅遊勝地班夫度假,除 了遭到加拿大皇家騎警罰款 外,還因涉嫌觸犯加拿大檢 疫法而被拘捕。彭寧頓 11 月 將到加拿大法院應訊,可能 面對入獄 6 個月和罰款 75 萬 加元(約 444 萬港元)。 班夫一間酒店的員工致電 報警,告知來自沃爾頓的彭 寧頓沒有遵守加拿大隔離規 定,當地警方調查後向彭寧 頓發出告票,罰款 1,200 加元 (約7,100港元)。 加拿大皇家騎警卡爾加里分 隊指出,彭寧頓理應進行隔 離,但他卻擅自在艾伯塔省四 處遊玩,直接違反當地公共衞 生法規。騎警隊下令彭寧頓必 須留在酒店不得外出,而且隔 日離開加拿大,但彭寧頓沒有 離境,被發現開車到班夫國家 公園內的硫磺山觀光景點遊 玩,騎警以觸犯加拿大檢疫法 為由,將他逮捕。 據悉,當地有民眾發現一 輛掛着俄亥俄州車牌的車輛 出現在國家公園,致電通知 警方,令彭寧頓行蹤曝光。 彭寧頓向警方供稱,他外出 是為找尋食物。他曾以錄像 形式在 facebook 講述自己在 加拿大的遭遇,提及他首先 抵達西雅圖,然後出發去阿 拉斯加州,中途以過境性質 進入加拿大。他自辯不知道 加拿大情況,酒店亦沒有禁 止他入住。 駕車來往成漏洞 美國爆發嚴峻新冠疫情 後,加拿大從 3 月 21 日起禁 止美國遊客入境。不過,一 些美國人找到美加規定的漏 洞,聲稱駕車經由加拿大出 入美國阿拉斯加州,但他們 必須在酒店隔離。 相比之下,美國疫情遠較 加拿大嚴重,美國新冠肺炎 確診累積超過600萬宗,而 加拿大只確診 12.8 萬宗。 唐人街食肆變陣 客人 app 攞位 隔離男照觀光 違令或坐監罰 444 萬 展覽出售 展覽出售布口罩 布口罩價錢為 價錢為 15 15. .99 99 加元 加元95 95 港元 港元)。 )。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展覽運用大量光影效果 展覽運用大量光影效果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得州疫情仍未止息 得州疫情仍未止息有病患需 有病患需 送院治療 送院治療路透社 路透社 美國重啟經濟令疫情嚴峻 美國重啟經濟令疫情嚴峻圖為美甲店在戶外營業 圖為美甲店在戶外營業美聯社 美聯社 感染後的免疫力非百分百有 感染後的免疫力非百分百有 可能影響疫苗效用 可能影響疫苗效用路透社 路透社 參觀者在圈內停留 參觀者在圈內停留保持社交距離 保持社交距離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香港文匯報PDF版閱讀 - 或阻疫苗效用pdf.wenweipo.com/2020/08/30/a06-0830.pdf2020/08/30  · 知名旅遊勝地班夫度假,除 了遭到加拿大皇家騎警罰款 外,還因涉嫌觸犯加拿大檢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成小智多倫多報道)飲食業在新冠肺炎下經營困難,位於多倫多唐人街旁的一間小型食肆,為應對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改用網上實時攞位制度,顧客在街上等候,食肆有位時便發短訊,通知顧客入內,既可避免在店舖聚眾,因此而增加的成本開支亦相對較低。這是一間日式小店,只做6

    張餐桌,員工有6至7人,在疫情爆發前兩星期新開張,之後曾因居家令而關門休業,現在重開後改用新登記

    方式。士嘉堡居民Jenny說:「這種登記方式在疫情下頗為普遍,多倫多市中心很多食肆都是如此處理外賣。」這間日式小店所用的手機應

    用程式,顧客可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找到區內一帶的食店,哪間食肆有空位和哪間要等位都一目了然,然後是透過app攞位,像飲茶取號碼一樣。食肆有空枱時,就會發出短訊給顧客。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規定,

    這間食肆不派餐牌,侍應與顧客沒有接觸,顧客點餐時只須掃枱面的二維碼,侍應

    就會行近替顧客落單。這種餐牌較容易轉新菜式,亦較開發一個自家點菜平台划算。

    專家:病毒變種慢疫苗進展或可追上

    新冠病毒持續出現變異,為疫苗研發帶來挑戰。不過有醫療專家認為,目前病毒變異速度較慢,而且產生突變的位置並未影響疫苗抗原,相信研製疫苗的進度,仍有機會追上病毒變異速度。全球疫苗與免疫聯盟(GAVI)

    稱,新冠病毒不斷複製傳播,出現變異是正常現象。以今年2月發現的變異病毒株D614G為例,研究表明它的變異,出現在病毒用來結合人體細胞的刺突蛋白質中。這一變異讓

    D614G傳染性更強,但致命率則降低,且並未影響刺突蛋白質的受體結合區域,即重要的疫苗抗原。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顧問譚

    博雅指出,病毒感染人類的同時,也需要載體提供養分,致命率降低的變異對人類可能是好事。得州農工大學生物系主任紐曼認為,現今新冠病毒與爆發初期的病毒比較,仍然十分相似,說明目前研製的疫苗仍有望追上變異速度。

    ■綜合報道

    A6 要聞文匯

    ■責任編輯:何幼嵐 ■版面設計:卓樂

    20202020年年88月月3030日日((星期日星期日))

    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

    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

    美國出現首宗新冠肺炎二次感染個案,一名患者在今年4月和6月先後兩次確

    診,第二次感染時病情更嚴重,前後兩次感染的病毒株亦不同;全球陸續出現重複

    感染病例,反映感染後的免疫力非百分百有效,可能影響疫苗效用。此外,美國政

    府早前修改指引,建議只檢測有病徵人士,據悉有最少33個州份決定無視指引,

    堅持為無病徵人士檢測。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世界各地相繼採納各種救亡措施,拯救被新冠肺炎衝擊的經濟,加拿大各省市最近重開經濟,在保持社交距離大前提下,全國最大城市多倫多構思出新招應對新形勢,衝破墨守成規的局限,讓大型展覽的聚眾活動仍可照常舉行。一項有關荷蘭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的多媒體展覽,正在多倫多地標央街1號多倫多星報大樓地下的空置單位舉行,展覽作品靈感來自梵高最著名的畫作《星夜》、《向日葵》和多幅自畫像,展覽場佔地4,000平方米。主辦機構安排觀眾各自圍着圓圈觀看,避免人群擠在一起。所有觀眾必須戴口罩,並且規定留在圓圈內看,而且要保持社交距離。若有其他空圈,觀眾可移去觀看,全程限定一小時。整個場地約有100個圓圈,觀眾可以一家幾口一個圈,亦可以一個人一個圈。

    提供職位救失業藝術家這些作品是否梵高真跡不重要,全部畫作是加效果以360度投影出來。展覽提供了130個就業機會給因疫情失業的藝術工作者。每場入場費約為40加元(約236港元)。在這個「浸入式」展覽中,梵高畫作被高清動感投影儀投射到牆壁和地板,配以音樂和講解,令觀眾彷彿置身畫中。參觀展覽的香港移民Jackie說:「這個展覽令我大開眼界,可以投射到如此大幅。變通真是非常重要,其實香港可

    將演唱會錄影,然後加效果放映出來,在細場如新伊館去做,一場接待200至300名觀眾,由朝做到晚,不太多人便容易控制,演藝人可以因此有些收入,不致在疫情下零收入。」

    創意突圍 可駕車入場這個展覽從5月1日開始舉行,與其他展覽不同的是,觀眾

    在8月前可以駕車入場館觀看展出作品。主辦商表示在疫情下必須有創意,乘車觀展適合體力差、害怕感染病毒或感染病毒風險較高的人士。

    ■■食肆採用短訊實時攞位和二維碼點餐,保持社交距離。 香港文匯報

    特約記者成小智攝

    加國疫下梵高展「自成一圈」移民:港演唱會可仿效

    美國首名二次感染患者是一名25歲男子,居住於內華達州,他今年3月底出現喉痛、咳嗽、頭痛等病徵,4月18日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病

    情在27日已好轉,5月9日兩次病毒檢測都呈陰性。然而5月31日他再

    次出現先前的病徵,更發燒、暈眩,需住院及吸氧,6月5日時病毒檢測再次呈陽性。

    康復後免疫力多寡成疑醫院的血液檢查結果顯示,男子體內已有新冠病毒抗體,他並非免疫功能低下,也沒有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內華達大學醫學院及內華達州公共衞生實驗室人員經研究後,確認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並不一樣,證實他屬於二次感染。繼本港後,歐洲上周亦曾出現兩宗二次感染個案,內華達州公共衞生實驗室主任潘多利指出,醫學界尚未知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有多少免疫力、持續多久、抗體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的效用有多高,若患者有機會短時間內再次感染,或對未來研發的新冠疫苗功效或群體免疫產生影響。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的免疫及微生物學教授安德森亦指出,免疫力從來不是百分百有效,相關病例清楚說明,存在重複感染的可能性。

    3州批CDC轉軚不顧後果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上周修改檢測指引,建議即使有人曾密切接觸確診者,只要沒有病徵、就不一定需檢測,引起專家批評做法危險。路透社收集各州份衞生部門文件後發現,最少33個州份「唱反調」,建議為無病徵人士檢測,包括得州、俄克拉何馬州和亞利桑那州等。紐約州州長科莫更聯同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3名州長發表聲明,批評CDC指引的「180度大轉彎」不顧後果,長遠更會損害CDC聲譽。衞生部發言人在聲明中強調,政府並非不鼓勵無病徵人士檢測,批評官員「錯誤解讀指引」;CDC主任雷德菲爾德上周三則解釋指引背後目的,指「並非所有希望檢測的人都真正需要檢測」。CDC修改指引被質疑是掩飾檢測量不足問題,

    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上周則再為美國第4款快速檢測工具批出緊急許可。獲准使用的檢測工具BinaxNOW由雅培生產,最快10分鐘有結果,每個成本僅5美元(約39港元),體積亦只與一張信用卡相若。不過快速檢測工具原理是檢測病毒的蛋白,而非基因,CDC資料亦顯示快速檢測工具較易呈假陰性,或更影響防疫工作。

    ■綜合報道

    美歐現二次感染

    美歐現二次感染

    或阻疫苗效用

    或阻疫苗效用

    CDC「無病徵免檢測」指引 33州份拒跟

    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成小智多倫多報道)美國肯塔基州男子彭寧頓罔顧美加禁止旅遊規定,前往加拿大知名旅遊勝地班夫度假,除了遭到加拿大皇家騎警罰款外,還因涉嫌觸犯加拿大檢疫法而被拘捕。彭寧頓11月將到加拿大法院應訊,可能面對入獄6個月和罰款75萬加元(約444萬港元)。班夫一間酒店的員工致電

    報警,告知來自沃爾頓的彭寧頓沒有遵守加拿大隔離規定,當地警方調查後向彭寧頓發出告票,罰款1,200加元(約7,100港元)。加拿大皇家騎警卡爾加里分

    隊指出,彭寧頓理應進行隔離,但他卻擅自在艾伯塔省四處遊玩,直接違反當地公共衞生法規。騎警隊下令彭寧頓必須留在酒店不得外出,而且隔日離開加拿大,但彭寧頓沒有離境,被發現開車到班夫國家公園內的硫磺山觀光景點遊玩,騎警以觸犯加拿大檢疫法為由,將他逮捕。據悉,當地有民眾發現一

    輛掛着俄亥俄州車牌的車輛出現在國家公園,致電通知警方,令彭寧頓行蹤曝光。彭寧頓向警方供稱,他外出是為找尋食物。他曾以錄像形式在facebook講述自己在加拿大的遭遇,提及他首先

    抵達西雅圖,然後出發去阿拉斯加州,中途以過境性質進入加拿大。他自辯不知道加拿大情況,酒店亦沒有禁止他入住。

    駕車來往成漏洞美國爆發嚴峻新冠疫情

    後,加拿大從3月21日起禁止美國遊客入境。不過,一些美國人找到美加規定的漏洞,聲稱駕車經由加拿大出入美國阿拉斯加州,但他們必須在酒店隔離。相比之下,美國疫情遠較

    加拿大嚴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累積超過600萬宗,而加拿大只確診12.8萬宗。

    唐人街食肆變陣客人app攞位

    隔離男照觀光違令或坐監罰444萬

    ■■展覽出售展覽出售布口罩布口罩,,價錢為價錢為1515..9999加元加元((約約9595港元港元)。)。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攝攝

    ■■展覽運用大量光影效果展覽運用大量光影效果。。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攝攝

    ■■得州疫情仍未止息得州疫情仍未止息,,有病患需有病患需送院治療送院治療。。 路透社路透社

    ■■美國重啟經濟令疫情嚴峻美國重啟經濟令疫情嚴峻。。圖為美甲店在戶外營業圖為美甲店在戶外營業。。 美聯社美聯社

    ■■感染後的免疫力非百分百有感染後的免疫力非百分百有效效,,可能影響疫苗效用可能影響疫苗效用。。 路透社路透社

    ■■參觀者在圈內停留參觀者在圈內停留,,保持社交距離保持社交距離。。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成小智 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