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元培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畢業專題 雲端辦公室評估與建置 指導老師:劉錦松 老師 員:黃品淳(0992308002陳政和(0992308017游湘怡(0992308021范為順(0992308025

元培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畢業專題ir.lib.ypu.edu.tw/bitstream/310904600Q/126/2/進二技資管2-1_雲端辦公室評估... · 現,不用像傳統一樣必須在同一個辦公室裏才能夠完成工作,雲端運算的應用服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元培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畢業專題

    雲 端 辦 公 室 評 估 與 建 置

    指導老師:劉錦松 老師

    組 員:黃品淳(0992308002)

    陳政和(0992308017)

    游湘怡(0992308021)

    范為順(0992308025)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年 五 月

  • 2

    摘要

    什麼是雲端運算?在電腦科學中,原本就慣用雲的概念來代表網路,一方面

    化繁為簡,透過簡單的比喻來代表系統的複雜性,另一方面是表示對網路運作的

    信賴。所謂的雲端運算其實是多項 IT 技術的通稱,打破傳統辦公室樊籬,任何

    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辦公室運用雲端的技術,辦公室的概念將會逐漸消失,資訊

    工作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有網際網路就可以用電腦、手機或瀏覽器,

    輕易的開啟並編輯辦公所需要的文件,同事之間的團隊合作也可以透過雲端來實

    現,不用像傳統一樣必須在同一個辦公室裏才能夠完成工作,雲端運算的應用服

    務,應該要有如下 3 大要點:彈性化、延伸化及虛擬化。

    關鍵字:雲端辦公室、Hyper-V R2(虛擬化技術)、遠端遙控、

    Google App(協作平台)、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 3

    目錄

    摘要........................................................................................................................ 2

    目錄........................................................................................................................ 3

    圖目錄.................................................................................................................... 5

    表目錄.................................................................................................................... 6

    第一章 緒論.......................................................................................................... 7

    1.1 背景與動機.............................................................................................. 7

    1.2 目的.......................................................................................................... 7

    1.3 限制.......................................................................................................... 7

    1.4 關鍵名詞..................................................................................................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2.1 雲端運算.................................................................................................. 8

    2.3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 ......................................................... 18

    2.4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介紹 .................................................. 21

    2.5 遠端控制軟體........................................................................................ 24

    2.6 Google 協作平台 基本介紹 ................................................................. 24

    2.7 DHCP 動態主機通訊協定 .................................................................... 25

    2.8 DNS:.................................................................................................... 25

    第三章專題設計與規劃...................................................................................... 26

    3.1 專題目的................................................................................................ 26

    3.2 本專題所使用系統工具........................................................................ 27

    3.3 各家雲端技術比較................................................................................ 28

    3.4 Windows and Google 提供服務 ........................................................... 29

    3.5 Google and HP 列印服務 ..................................................................... 30

    3.6 Skype and FET 網路電話服務 ............................................................. 31

  • 4

    3.7 無線網路................................................................................................ 32

    3.8 資訊安全................................................................................................ 34

    3.9 雲端運算之安全評估............................................................................ 36

    3.10 專題實施步驟及製作過程.................................................................. 38

    3.10.1 Google apps 申請步驟(中華電信 DNS 轉換) ........................ 41

    3.10.2 Hyper-V 安裝過程 ................................................................... 57

    3.11 甘特圖 .................................................................................................. 72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73

  • 5

    圖目錄

    圖 2-1 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 示意圖 ......................................................... 8

    圖 2-2 直立式伺服器 .......................................................................................... 10

    圖 2-3 機架式伺服器 .......................................................................................... 11

    圖 2-4 刀鋒伺服器 .............................................................................................. 12

    圖 2-5 刀鋒伺服器模組主機板示意圖 .............................................................. 13

    圖 2-6 備援系統的目的 ...................................................................................... 14

    圖 2-7 電力中斷時的資料保存方案 .................................................................. 15

    圖 2-8 多路徑傳輸 .............................................................................................. 16

    圖 2-9 商用入門款:12 顆 3.5 吋 SAS 硬碟(max. capacity: 12TB) ................. 17

    圖 2-10 商用入門款:24 顆 2.5 吋 SAS 硬碟(max. capacity: 12TB) ............... 17

    圖 3-1 本專題主要硬體設施(超微型主機)........................................................ 27

    圖 3-2 專題計劃圖 .............................................................................................. 39

    圖 3-3 辦公室內部硬體設備架構圖 .................................................................. 40

    圖 3-4 遠端功能示意圖 ...................................................................................... 40

    圖 3-5 甘特圖 ...................................................................................................... 72

  • 6

    表目錄

    表 3-1 各家雲端技術比較表 .............................................................................. 28

    表 3-2 雲端系統比較表 ...................................................................................... 29

    表 3-3 雲端列印比較表 ...................................................................................... 30

    表 3-4 通訊軟體比較 .......................................................................................... 31

    表 3-5 有線無線的差異 ...................................................................................... 32

    表 3-6 無線傳輸比較表 ...................................................................................... 33

  • 7

    第一章 緒論

    1.1 背景與動機

    由於雲端運算能夠幫助客戶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組織作業績效以及幫助企業

    快速進入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因此許多企業紛紛加快研究與測試雲端運算,甚至

    迫不及待的導入雲端運算,採取且戰且走的方式來找出雲端運算所能帶來的變革

    與優勢。

    不是所有的商業營運系統或服務都可以運用公有雲端服務,對大多企業而

    言,攸關企業安全性、機密資料及賠償機制等特殊考量的業務就寧可透過虛擬化

    等機制,自行架構內部網路中的雲端運算平台,也就是私有雲端運算服務,進而

    滿足企業自身的需求,必須先完成 IT 資源整合(Consolidation)、流程自動化

    (Automation) 及虛擬化(Virtualization)作業,才能確保成功。

    1.2 目的 讓員工在公司內或公司外,隨時隨地(Anytime、Anywhere) 處理以往在傳統

    定點辦公室才能處理的工作任務之辦公環境。

    隨時(Anytime),指的是沒有因上下班或跨國時差的時間限制。

    隨地(Anywhere),指包括在公司內的任何地點、在家中或在辦公室外任何地點,

    均可像在辦公室定點一樣的場所。

    1.3 限制

    穩定的供電系統;實現真正的雲端辦公室,不斷電系統成為關鍵,如果不能

    穩定持續地供電,再好的器材工作幾小時之後也只能望洋興嘆。

    1.4 關鍵名詞

    1. 雲端辦公室

    (雲端)網路用語,意指辦公室工作方式已漸漸轉至網路上。

    2. Hyper-V 虛擬主機

    微軟提供的伺服器(虛擬化)管理軟體。

    3. Google App(協作平台)

    Google 所提供免費平台,Mail 及專案管理。

  • 8

    第二章文獻探討

    2.1 雲端運算

    【雲】的概念就是我們最常使用的網際網路;而【端】則指使用者端,

    雲端運算的最終目標是在【使用者端】沒有軟體的安裝,所有的資源與運算

    都來自於雲,使用者端只需一個簡單的介面(例如瀏覽器)連上雲的設備即

    可。總之,雲端運算不是技術,而是分散式電腦運算概念,就是把資料透過

    網際網路將龐大的運算處理程序,分割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一群

    伺服器組成的高速運算系統,透過搜尋與計算分析之後,最後將處理結果回

    傳給使用者端。這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透過網路將資料儲存在網路伺服

    器,並透過網路伺服器來做資料處理與運算,精簡使用者端的資料運算需求。

    雲端運算示意圖:

    圖 2-1 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 示意圖

    由上圖可以發現,在【使用者端】不論是利用何種裝置使用雲端運算

    所提供的服務,都一定需要用到面板。若未來雲端計算的能力跟介面可以

    大幅精進,那以後終端設備可能只需要一個螢幕跟最基本的處理器就可以

    了。目前大家生活裡最常用到的雲端運算就是網路搜尋了,像 Google 就

    是雲端運算世界的巨人,不只是網路搜尋,包含網路信箱(Gmail),還有

    網路地圖(Google Map)、Google 文件…等等諸多的應用都是雲端運算的一

    種,未來隨著伺服器資料處理能力的精進,更多的雲端運用會透過網路帶

    給使用者更方便的環境。

  • 9

    提到『雲端』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層的架構:

    1.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是雲端運算的核心,也是我們能經由採購方式

    得到的實體設備:儲存裝置(storage)與伺服器(server)。藉由虛擬化技術,

    將需處理的資料分拆成數個子程序進行運算、儲存、回傳…等過程。

    2.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務(PaaS),使用者不用自已建置執行軟體的主機和作業系

    統。透過網路提供 PaaS 服務業者的平台,使用者可以自行編輯任何客製

    化適用於自己需求的系統程式。也就是將各種不同的應用程式整合在同一

    個介面底下,讓使用者端透過瀏覽器選擇各種軟體進行操作。

    3.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軟體即服務(SaaS)是一種服務型的軟體。使用者在需要的情況下,直

    接透過網際網路,使用線上提供的軟體;而提供 SaaS 服務的業者,再根

    據使用者有使用到軟體的【部份】或【全部】功能進行不同價格的收費,

    利用服務型軟體的使用者,相對的事前不須花費任何費用,只要在需要時

    才付費使用,所以這是雲端運算針對單一軟體所提供的一種服務。

  • 10

    2.2 雲端伺服器

    伺服器:

    在外觀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直立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刀鋒伺

    服器,目前以刀鋒伺服器最適合應用在雲端運算。

    1. 直立式伺服器(Pedestal Servers)

    這是最基本款的伺服器。外型類似一般消費者使用的桌上型電腦。可以放

    在桌上或地板上,且具有較多的擴充槽,無需額外支撐機架,插上電即可

    使用。常用於學校或小型企業 MIS 機房,若應用在資料流量龐大的雲端

    運算環境並不恰當。

    圖 2-2 直立式伺服器

  • 11

    2. 機架式伺服器(Rack Servers)

    機架式是一種結構優化的直立式伺服器,它的設計目的主要是減少伺服器空

    間的佔用,當然對於尺寸也有標準規範,通常機架式伺服器的寬度是 19 英

    吋,而高度以 U 為單位(1U=1.75 英吋),雖然 1U 伺服器輕薄短小,功能齊

    全,但因為高度受到限制,所以擴充不易、升級困難,解決方法就是在設計

    機架式伺服器的階段時,加大尺寸規格(1U,2U,4U,7U),以便有更多空

    間容納組件,提高伺服器運算能力。

    圖 2-3 機架式伺服器

  • 12

    3. 刀鋒伺服器(Blade Servers)

    主要結構為一個大型主體機箱,內部可插上許多獨立的伺服器模組,每一

    個模組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可以運行自己的作業系統,提供不同的

    服務:如網路、儲存、管理、光纖通道、I/O…等等不同功能。然而每一

    個伺服器模組相互之間沒有關聯,所以必須透過系統軟體將這些伺服器集

    合成一個伺服器群組。在群組模式下,所有的伺服器模組可以連接起來提

    供高速的網路環境,共用資源,提供相同的服務。因為每一個伺服器模組

    都可以支援熱插拔,所以,為提高整體刀鋒伺服器的性能,可以自由的進

    行替換或增加模組,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

    圖 2-4 刀鋒伺服器

  • 13

    3.1 刀鋒伺服器的特徵

    伺服器因為要處理數以萬計使用者的資料,因此本身的處理效能遠比

    儲存資料量還重要。以刀鋒伺服器的單一模組而言,主機板最高可以

    支援 4 顆六核心的處理器(最高 24 核心)以及 16 個記憶體插槽(最高

    128GB)。

    圖 2-5 刀鋒伺服器模組主機板示意圖

  • 14

    3.2 備援系統(Redundancy)

    基於伺服器的可靠性考量,刀鋒伺服器模組的電源供應器至少都會有

    兩套。在刀鋒伺服器正常運作時,可以透過備援電源供應器分散電力

    來源,增加電源供應器的使用壽命;當其中一個電源供應器損壞時,

    此刻另一個電源供應器就能派上用場,整個刀鋒伺服器模組的電力來

    源,就由此電源供應器來提供所需的電力。

    圖 2-6 備援系統的目的

  • 15

    3.3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

    資料可靠度是【使用者端】最在意的議題,沒有人願意遇到自己的

    email、 工作檔案、重要資料…遺失。所以,當不可預期的電力中斷

    時,有些廠商會在刀鋒伺服器模組的主機板設計「超級電容(super

    capacitor 常見規格是 1F 以上)」的並聯電路,來當做電力中斷時的電

    力來源,藉由超級電容提供電力的同時,系統會把記憶體的資料快速

    搬移到固態硬碟,來達到資料保存的目的,同時也減少因電力中斷所

    造成的損失。

    圖 2-7 電力中斷時的資料保存方案

    3.4 記憶體(Registered DIMM, RDIMM)

    在極端應用環境,一個效能良好的系統所需具備的特性中,記憶體的

    容量與速度對系統效能有決定性的影響。Registered DIMM 的目的,

    主要是讓處理器常用的指令暫存在其中,如此可以得到加速的效果,

    所以常用於伺服器上。

  • 16

    3.5 通訊介面

    伺服器需要處理龐大資料量,通常刀鋒伺服器模組都同時具備多個光纖

    通道(4Gbps * M)與 Gigabit 乙太網路(1Gbps * N)。為了避免【使用者端】

    遇到斷線的情況,一般而言,伺服器都會使用多路徑傳輸,來降低斷線

    的風險。

    3.6 儲存設備(Storage)

    資料處理需要高效能的伺服器,相對的,資料保存就需要大容量的儲存

    設備。然而高階儲存設備的容量可以高達 4.5 petabytes(PB),入門商用

    等級的儲存設備也具備 12TB 的容量。一般而言, 此設備都支援硬碟熱

    插拔,設備亦擁有擴充介面(SAS 或光纖),經由設備串接(daisy chain)來

    達到增加容量的目的,提供更佳的服務。

    圖 2-8 多路徑傳輸

  • 17

    圖 2-9 商用入門款:12 顆 3.5 吋 SAS 硬碟(max. capacity: 12TB)

    圖 2-10 商用入門款:24 顆 2.5 吋 SAS 硬碟(max. capacity: 12TB)

  • 18

    2.3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

    為次世代 hypervisor-based 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可將多個伺服器角色整合

    成在單一實體機器上執行的不同虛擬機器(VM),以便能更極致地運用伺服

    器硬體投資。亦可利用 Hyper-V 在單一伺服器中並行執行多個不同的作業系

    統(例如 Windows、Linux 及其他作業系統),同時仍可保有效率,並可充分

    運用 x64 運算的威力。

    Hyper-V 可提供動態的、可靠的及可擴充的虛擬化平台,結合一套單一整

    合式管理工具管理實體和虛擬資源,協助建立靈活且動態的資料中心。

    Hyper-V 可支援:

    1. 伺服器整合

    各企業面臨既要簡化管理和降低成本,還要維持和增強競爭優勢,例如

    彈性、可靠性、可擴充性以及安全性等極大的壓力,但若能透過虛擬化的基

    本運用,將眾多伺服器整合到單一系統並保持隔絕,即可因應上述需求。伺

    服器整合的主要好處之一是可以降低整體擁有成本(TCO),其主要原因不

    僅在於硬體需求的降低,也在於用電、散熱以及管理成本均變得較低。

    2. 業務連續性和災難修復

    業務連續性是具備將計畫性運作停止與非計畫性運作停止降到最低的

    能力,包括無法使用例行功能(例如維護和備份)以及不預期斷電持續的時

    間,Hyper-V 即擁有能確保業務連續性的強大功能(例如即時備份和快速遷

    移),可讓企業符合運作正常和回應方面的嚴格考量。災難修復是業務連續

    性得以維持的關鍵元件,因為天災、惡意攻擊,甚至是如軟體衝突等簡單的

    設定問題,都可能會癱瘓服務和應用程式,直到系統管理員解決問題並將備

    份資料還原為止。Hyper-V 運用了 Windows Server 2008 的叢集能力,可透

    過散布各地區的叢集功能,支援 IT 環境內及跨資料中心的災難修復(DR)

    以便利用快速且可靠的災難和業務修復,協助確保能將資料損失減到最小以

    及提供強大的遠端管理能力。

  • 19

    3. 測試與開發

    測試與開發通常是第一個運用虛擬化技術的業務功能,開發人員將會利

    用虛擬機器,在安全且獨立完備的環境中廣泛建立與測試各種情境,精確地

    模擬實體伺服器和用戶端的運作。Hyper-V 即能讓測試硬體的運用達到最

    大,以協助降低成本、改善管理生命週期以及改善測試範圍,並具有廣泛的

    Guest OS 支援和檢查點功能,是測試與開發環境提供絕佳的平台。

    4. 動態資料中心

    Hyper-V 若搭配現有的系統管理解決方案(例如 Microsoft System

    Center),將可協助實現提供自我管理動態系統和運作靈活的動態資料中心

    之願景。利用自動化虛擬機器重新設定、彈性資源控制以及快速遷移等功

    能,建立一個不僅可利用虛擬化回應問題,還可預先考慮可能會增加需求的

    動態 IT 環境。

    Hyper-V 的主要功能:

    1. 全新且改善的架構:

    新的 64 位元微核心化(micro-kernelized)Hypervisor 架構,讓 Hyper-V

    得以提供廣泛大量的裝置支援方法以及改善效能與安全性。

    2. 廣泛的 OS 支援:

    廣泛支援並執行不同類型的作業系統,包括各種不同伺服器平台(例如

    Windows、Linux 及其他作業系統)的 32 位元和 64 位元系統。

    3. 對稱式多處理器(Symmetric Multiprocessors,SMP)支援:

    在虛擬機器環境中最多可支援 4 顆多處理器,得以徹底運用虛擬機器中

    的多執行應用程式。

    4. 網路負載平衡(NLB):

    Hyper-V 包含新的虛擬切換功能,此即表示可輕鬆地設定虛擬機器,使

    其結合 Windows 網路負載平衡(NLB)服務,平衡不同伺服器上虛擬機器

    的負載。

  • 20

    5. 新的硬體分享架構:

    Hyper-V 利用新的虛擬服務提供程式/虛擬服務用戶端(VSP/VSC)架

    構,因而在核心資源(例如磁碟、網路和視訊)的存取和利用方面均已有所

    改善。

    6. 快速遷移:

    Hyper-V 運用了 Windows Server 和 System Center 管理工具中熟悉的

    高可用性功能,因此可將執行中的虛擬機器從一部實體主機系統快速遷移到

    另一部系統,並使系統停止運作的時間達到最少。

    7. 虛擬機器快照:

    Hyper-V 可提供擷取執行中虛擬機器快照的能力,因此可輕易地回復至

    前一狀態,以及改善整個備份和可修復性解決方案。

    8. 可擴充性:

    由於可在虛擬機器內支援主機層級的多處理器和多核心,以及記憶體存

    取都已有所改善,因此虛擬化環境目前已可進行垂直擴充,以便在指定的主

    機內支援大量的虛擬機器,並持續運用快速遷移,達成跨多主機的可擴充性。

    9. 可延展特性:

    Hyper-V 具有標準式的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WMI)

    介面和 API,因而可讓獨立軟體廠商和開發人員快速建立自訂工具、公用

    程式以及強化虛擬化平台。

  • 21

    2.4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介紹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是完全元件化的 Windows 7 版本,可以讓開

    發人員建置能夠執行數千種現有 Windows 應用程式及驅動程式的高階商用及

    消費型嵌入式裝置。 透過 Standard,可以最佳化裝置上作業系統磁碟使用量的

    大小,因為只選取所需的驅動程式、服務和應用程式。 如果只使用所需的元件,

    就可以減少開發時間、最佳化作業系統大小、降低硬體成本,並且利用可開機核

    心將大小精簡至 40 MB。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適用於精簡型用戶端

    和多功能印表機等裝置,具有下列特點:

    1. Windows Touch

    支援多點觸控介面和內容感知應用程式,使用感應器開發套件提供自

    然的使用者介面來建置與使用者契合的裝置,並且在嵌入式裝置上提供具

    有視覺吸引力的使用經驗。

    2.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一種堅實的使用者介面架構,能夠提供彈性來建置與使用者契合的創

    新使用者介面。

    3. Microsoft Silverlight

    Microsoft Silverlight 是一種跨瀏覽器、跨平台的外掛程式,用於提供

    下一代的媒體使用經驗和豐富的互動式應用程式 (RIA),使用於包含視

    訊、動畫、互動性和動人心弦的使用者介面的網頁。

    4. 高品質圖形

    這些功能可以利用某些裝置 (如 DirectX 11) 上的高品質圖形引擎,提

    供高品質、硬體加速、3D 圖形、Aero 介面、Windows Flip 3D 瀏覽功能、

    改善的工作列功能和跳躍清單。

    5. 企業連線能力

    以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建置的裝置可以輕易連結現有的企

    業基礎結構,讓企業能將管理方面的現有投資延伸到 PC 與伺服器之外的

    專用裝置。

    6. Active Directory 支援

    專用裝置可以加入到網域,並且套用 Active Directory 群組原則,讓

    企業能夠順暢地管理和控制它們的嵌入式裝置,而這些能力原本只適用於

    Windows PC 和伺服器。

    7. 運用桌面管理系統

    與管理系統 (如 Microsoft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SCCM) 和其他協力廠商管理軟體) 的相容性,可以讓企業重複使用它們

    現有的投資。

  • 22

    8. 順暢的遠端連線和資料存取

    DirectAccess 可以讓裝置直接透過網際網路連線安全地連接到資料中

    心,不需要其他的基礎結構 (例如遠端位置的 VPN)。 在使用 BranchCache

    功能的遠端網站上,資料存取也更加快速。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是一種以 Windows 7 作業系統為基礎

    的非常可靠、極為安全而且穩定的作業系統。 使用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可以讓裝置開發人員專注於以硬體、軟體和應用程式為基礎的卓

    越產品方案,不需要在平台開發方面進行投資。

    9. 作業系統工具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包含可簡化及精進整個開發程序的下

    列公用程式:Image Based Wizard (IBW)一種精靈式的工具,可以進行快速

    的映像原型開發,並提供在裝置上安裝映像最快速的方法。 Image

    Configuration Editor (ICE)可協助建置、開發和自訂嵌入式執行階段映像,

    並且可以將組態儲存到 XML 中。一些節省時間的功能包括:

    磁碟使用量評估工具:計算加入某些元件和元件依存性對於執行階

    段映像的磁碟使用量有何影響。

    依存性檢查:依據為映像選擇的套件判斷正確的依存性。進階套件

    瀏覽 - 使用多重樹狀檢視和自訂篩選輕鬆找到相要的功能。 同時

    也包含某些特定功能的直覺式拖放使用者介面,以及自動化依存性

    檢查和問題清單。

    進階搜尋功能:快速尋找建置理想映像所需的套件和設定。 依套

    件名稱、特定二進位名稱或關聯的中繼資料搜尋套件。

    靜態依存性分析器:自動分析協力廠商應用程式,判斷需要哪些套

    件才能確保應用程式正確運作。

    目標分析器:偵測目標裝置上的硬體組態,並且自動將驅動程式對

    應到偵測到的硬體,讓映像能夠只包含需要的驅動程式。

    套件掃描器:可以讓開發人員輕鬆判斷哪些更新適用於映像。對於

    未連接網路服務基礎結構的裝置而言,這項功能會很有用處。

    部署映像服務和管理 (DISM):可以讓開發人員套用更新和設定執

    行階段的進階命令列服務工具。

    裝置範本:使用能讓裝置建立變得更簡單、更輕鬆的可用範本。 讓

    開發人員能夠使用包含裝置類型所需大部分通用功能的標準化範

    本,快速開始映像建立程序。

    應用程式工具:使用 Visual Studio (具備全球主要應用程式開發所

    使用的相同標準工具) 建置功能強大的嵌入式應用程式。

    多種開發平台支援:Microsoft 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J++

    和 Visual FoxPro 中的程式

  • 23

    10. 硬體需求:

    1 GHz 32 位元 (x86) 或 64 位元 (amd64) 處理器

    1 GB 系統記憶體 (32 位元),2 GB 系統記憶體 (64 位元)

    7 GB 可用硬碟空間供完整安裝使用

    媒體光碟機: DVD-ROM 光碟機或 USB 2.0 連接埠

    軟體需求:

    下列其中一種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Service Pack 1

    Windows Vista Service Pack 2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 7

    必須安裝下列軟體: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 (含) 以上版本

    Microsoft Core XML Services (MSXML) 6.0 (含) 以上版本

    11. 提供每個 SKU 業系統元件

    “WS7E” SKU: 提供彈性作業系統元件 (包括安全網路、企業整

    合、進階 Web 功能和智慧型電源管理) 以便承接下一代的案例。 WS7E

    SKU 也提供存取最新的 Windows 7 技術來提供高價值和建立與眾不同且

    更安全、更可靠又便於管理的嵌入式裝置。

    “WS7P” SKU: 提供最豐富的元件和功能組合,以便開發進階的消費性

    和企業級裝置。 WS7P SKU 可以滿足涉及多點觸控、強化鎖定、豐富媒

    體功能及有效網路管理的複雜案例。 WS7P SKU 適用於許多裝置類別,

    包括數位告示板、多媒體資訊站和進階機上盒。

    “WS7C” SKU: 提供製造商一組完整的元件和功能,以便為最新一代

    的消費者電子裝置賦予強大功能。WS7C SKU 已針對家庭的端對端豐富媒

    體播放案例最佳化,而且也為開發人員提供充裕的自訂和擴充性選項。以

    所有最新 Windows 7 消費者技術為基礎的 WS7C SKU 是針對各種消費

    者電子裝置所設計,包括網路連線的 DVR、具備連線功能的電視,以及

    機上盒。

  • 24

    2.5 遠端控制軟體

    又名遠端管理軟體、遠端監控軟體,可讓使用者透過網路連線的方式,

    在外地控制自己的電腦。

    遠端控制軟體能以 Telnet、Mstsc 或其他遠程控制軟體來實現。遠程控

    制的功能因軟體而有所不同,常見的功能有:命令列 遠端桌面連線 擷取螢

    幕檔案傳輸等;遠端控制軟體的功能通常可以作為公司、學校的網管用途,

    又可在人們外出時提供資訊的便利。

    2.6 Google 協作平台 基本介紹

    「Google 協作平台」是一種線上應用程式,透過「Google 協作平台」,

    使用者可以很快地將各種資訊彙整並輕鬆共用 (包括影片、日曆、簡報、附

    件和文字),以便與小型團隊、整個組織或世上所有人一同檢視或編輯。

    主要功能:

    1. 配合小組或專案的外觀以自訂協作平台的介面。

    2. 只要按一下按鈕即可建立新的子網頁。

    3. 有網頁、通告、檔案櫃這些頁面類型可供選擇,而且有更多類型陸續

    推出。

    4. 集中共用資訊:將豐富的內容 (影片、「Google 文件」的文件、試算表、

    簡報、Picasa 相片投影播放、iGoogle 小工具) 嵌入任何網頁,並上載

    檔案附件。

    5. 管理權限設定,將協作平台保持為私用或依個人喜好開放他人編輯及

    檢視。

    6. 使用 Google 搜尋技術,搜尋「Google 協作平台」的內容。

    iGoogle:可當公司網站入口

    協作平台:可以當公司專案製作

    Gmail :自定義網址的信箱

    Google 文件:可以儲存公司的線上文件

    Google 日曆:共享公司人員行事

    http://zh.wikipedia.org/wiki/Telnet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stsc&action=edit&redlink=1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90404329

  • 25

    2.7 DHCP 動態主機通訊協定

    動態配置電腦主機 IP 的通訊協定。動態配置 IP 的主機稱為 DHCP

    Server,除了可以設定用戶端電腦的 IP 範圍外,DNS 主機的 IP、Default

    Gateway 的 IP、domain 名稱等資訊亦可配置。

    一般用戶端接到網路,從 DHCP Server 自動取得一組 IP 後開始連線。

    切斷連線後便自動解放 IP,由 DHCP 主機回收。不僅用戶端不用做設定就

    能簡單的連線,網路管理者亦容易管理 IP。

    2.8 DNS:

    Domain Name System(或 Service),是一套系統軟體,讓大家所使用及

    管理的電腦網路系統,能夠作領域名稱(Domain name)與位址(IP address)相互

    之間的轉換。例如:查詢領域名稱 www.twnic.net.tw,可對映到位址

    210.17.9.228 反過來,也可以經由位址 210.17.9.228 查詢,對映到領域名稱

    www.twnic.net.tw,當連上一個網址,在 URL 打上﹕www.twnic.net.tw 的時

    候,可以說就是使用了 DNS 的服務。但如果知道這個 www.twnic.com.tw 的

    IP 位址,直接輸入 210.17.9.228 也同樣可以到達這個網址。其實,電腦使用

    的只是 IP 位址而已(最終也是 0 和 1)。

    DNS 的作用就是『讓有意義的,人類較容易記憶的主機名稱(英文字

    母),轉譯成為電腦所熟悉的 IP 位址』。

    http://www.twnic.net.tw/

  • 26

    第三章專題設計與規劃

    3.1 專題目的

    1. 使用 Windows 系統和軟體建置雲端辦公室。

    2. 使用 Google App(協作平台)提供專案管理。

    3. 使用 Google App 所提供免費資源建置 mail 等文件管理。

    4. 讓小型企業不浪費資訊設備及人事成本。

    5. 讓小型企業利用虛擬化設備來做管理及監控。

  • 27

    3.2 本專題所使用系統工具

    系統: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

    硬體:超微型主機*1 ,鍵盤*1 ,滑鼠*1,螢幕*1。

    服務:Google 所提供免付費之服務(Gmai、協作平台、日曆 )等。

    圖 3-1 本專題主要硬體設施(超微型主機)

  • 28

    3.3 各家雲端技術比較

    表 3-1 各家雲端技術比較表

    微軟 Google Yahoo Amazon

    平台 Windows Azure Google App Engine Yahoo Application

    Platform

    Amazon EC2

    技術

    特性

    整合不同裝置與網

    路服務

    儲存與運算的水平擴

    充能力

    儲存與運算的水平

    擴充能力

    可彈性配置的通

    用虛擬機器

    核心

    技術

    WindowServer 2008

    與 Hypervisor 虛擬

    化技術。

    平 行 分 散 技 術

    MapReduce、BigTable

    資料庫系統、GFS 檔

    案系統

    平 行 分 散 技 術

    MapReduce 、 Hbase

    資料庫、HDFS 檔案

    系統

    Xen

    虛擬化技術。

    企業

    服務

    Azure(pre-beta)

    Live Mesh

    應 用 代 管 服 務

    GoogleAppEngine,每

    月低於 500 萬瀏覽次

    的網站可免費代管,

    可使用 500MB 儲存

    空間。

    使用 Y!OS API 的應

    用程式,可免費代

    管。

    EC2,提供不同

    規格的虛擬機器

    供企業租用,但

    有規格上限。 可

    動態新增多個虛

    擬 機 器 分 擔 服

    務。

    已支

    援的

    開發

    語言

    .NET 語言

    (IIS7 支援語言)

    Web Python,未來會

    支援更多語言。

    PHP。 企業可自行建置

    不同作業系統和

    平 台 的 執 行 環

    境。

    已支

    援的

    資料

    庫系

    SQL Service,如資料

    表、檔案等。

    BigTable 資料庫系統 HBase 資料庫系統。 提供 S3 儲存服

    務,企業可自行

    建置所需資料庫

    系統。

    開源

    程度

    開放 API。 公開設計架構,程式

    碼未開源。

    完全開源。 完全開源。

  • 29

    3.4 Windows and Google 提供服務

    表 3-2 雲端系統比較表

    Windows Google

    搜尋服務 BIng Google Search

    地圖服務 Bing Maps Google Maps

    Google earth

    即時通訊服務 Windows Live Messemger Google Talk

    字典服務 MSN 字典 Google 字典

    翻譯服務 Bing 翻譯 Google 翻譯

    郵件服務 Hotmail Gmail

    Blog 服務 Windows Live Blogger

    同步(Sync)服務 Windows Live Sync Google Sync

    Live Mesh

    網路儲存空間 SkyDrive Picasa 網路相簿

    Google Docs

    文件服務 Microsoft Office Live Workspace Google Docs

    Microsoft Office Web Apps

    日曆服務 Windows Live 行事曆 Google 日曆

    企業服務 Windows Live 管理中心 Google 應用服務企業版

    其他服務

    Windows Live OneCare Google Adsense

    MSN 網路交友 Google Sky

    Google Reader

    Google eBook, search

    Google web host

    Google Application Engine

    OS Win 7, Win Mobile 7 Chrome, Android

    Browser IE8 Chrome

    Music Zune Google Music

    Video .Net Youtube

    Apps store Android Market

  • 30

    3.5 Google and HP 列印服務

    表 3-3 雲端列印比較表

    Google 雲端列印

    Google Cloud Print

    HPe-print 雲端無限列印

    印表機機型 無限制 專屬的 hp 印表機

    接受列印格式 doc pdf, jpg,doc,ppt

    雲端列印方法

    您必須在 Windows XP、

    Vista 或 Windows 7 電

    腦 中 , 安 裝 最 新 的

    Google Chrome 開發人

    員版本,並連接電腦和印

    表機。安裝完畢後,在

    Google Chrome 中啟用

    「Google 雲端列印」連

    接器。

    安裝好 hp 印表機,就能

    取得一組專屬 e-mail, 記

    下 e-mail,文件寄出,即

    可。

    缺點

    電腦及印表機必須是開

    機狀態,否則,在關機中

    列印,文件會呈現『等待

    列印』。

    Pdf 無法內嵌 i-pad 文

    字,doc 列印正常,每台

    印表機,有專屬 e-mail,

    必須加入聯絡人事項。

    優點

    關閉瀏覽器,從手機啟動

    列印指令,並可直接列

    印。

    不需要插線及啟動驅動

    程式,提供 Wi-Fi 功能。

    行動裝置程式(照相功能)

    無。 iPrintPhoto App 供 iPhone

    使 用 , 以 及 順 道 推 出

    iPrintPhoto for Android,

    讓 Android 平台拍的照片

    也能立即列印。

    http://www.google.com/chrome/intl/zh-tw/p/cloudprint.htmlhttp://www.google.com/chrome/intl/zh-tw/p/cloudprint.htmlhttp://www.google.com/chrome/intl/zh-tw/p/cloudprint.htmlhttp://www.google.com.tw/landing/cloudprint/win-enable.htmlhttp://www.google.com.tw/landing/cloudprint/win-enable.htmlhttp://www.google.com.tw/landing/cloudprint/win-enable.htmlhttp://itunes.apple.com/tw/app/hp-iprint-photo-2-0/id299531647?mt=8http://www.hp.com/global/us/en/consumer/digital_photography/free/software/iprint_droid.html

  • 31

    3.6 Skype and FET 網路電話服務

    表 3-4 通訊軟體比較

    SkypeBiz 遠傳 070 軟體

    使用方法

    必須在 Skype 網站上申

    請一組帳號,也可以在行

    動裝置上安裝專屬 skype

    應用程式。

    透過線上申請方式。

    功能

    1 免費多方線上語音會議

    2 開啟多人文字討論室

    3 免費視訊會議

    4 超快速傳送檔案

    5 發送手機簡訊

    7 來電轉接

    8 安全措施

    1 具有語音(Voice)通訊

    2 即時訊息(IM)

    3 會議(Voice Conference)

    4 一碼通(One number)

    5 看誰在線(Presence)

    6通訊錄及Web 自助管理

    費率

    以分計費:

    市內電話 1.9/分

    行動通訊 2.2/分

    國內電話通信費 1.6/5 分

    行動電話通信費 3.3/分

    缺點

    無緊急聯絡電話 Skype

    線上號碼申請的國家裡

    沒有『臺灣』這個選項。

    遠傳 070 必須搭配遠傳

    網路專線才能使用(遠傳

    的固網目前不普及)

    優點

    1 在 3G、Wi-Fi 使用 skype

    可免費通話,視訊,即時

    訊息

    2 防上被騙

    3 設定隱私選項

    4 保證電腦安全

    5 保證密碼安全

    6 保證付款資料安全

    7 保證通訊安全

    可以很方便的與固網或

    行動電話用戶進行即時

    或非即時通訊;提供數據

    與語音相結合的加值功

    能,透過個人通訊錄或企

    業通訊錄功能,可發送及

    接收語音、影像、文字及

    圖片等多種類別的訊息。

    付款方式

    官方網站線上購買,

    便利商店購買 (包含

    7-ELEVEN、全家、萊

    爾富、OK) 。

    依實際使用費用於次月

    寄發帳單,收到帳單後再

    行繳款即可。

  • 32

    3.7 無線網路

    最近幾年來網路對於人們是越來越重要了,但一區域內所需的電腦或相

    關的網路產品越來越多,跟隨而來的網路線也越來越多,我們隨時隨地可以

    在一間辦公室內看到一大堆的網路線或是壓條,不然就是在電腦機房內的機

    櫃中看到許許多多一大串的實體線。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Networks)是相

    當便利的資料傳輸系統,它利用微波( R.F Radio Frequency)的技術,取代傳

    統有線所構成的區域網路,達到網路無線化,讓使用者能真正的隨時隨地輕

    易的使用網路,達到「資訊隨手可得」的理想境界。

    表 3-5 有線無線的差異

    主幹

    有線架構

    有線的架構上大多是以

    租用專線或埋設光纖做

    為 LAN 與 LAN 之間媒

    介;而光纖架設費昂貴,

    埋設工程浩大,不適用於

    長遠的距離。

    無線

    若 將 無 線 應 用 於 骨 幹

    上,不但沒有月租費的花

    費,且在兩點之間的距離

    也將有彈性的距離、方向

    上的調整(最遠可達 16 公

    里)。

    末端端點

    有線架構

    有線的架構上往往在考

    量未來的端點數時而無

    法提出明確的位置及數

    量,時常導致成本的浪費

    或 電 腦 擺 設 位 置 的 不

    易,且易造成美觀上的影

    響更是影響實體線區域

    內的行動不易。

    無線

    無線的應用上根本無須

    考量到未來所需的電腦

    數 量 及 端 點 設 置 的 位

    置,隨時隨地都可以彈性

    的增加設備或是移動設

    備,在外觀或行動上都無

    需為了實體線而煩惱。

  • 33

    表 3-6 無線傳輸比較表

    網路類型 技術名稱 涵蓋範圍 頻寬 上網能力 移動能力

    WPAN 藍芽、Wireless

    USB 十公尺內 各技術不同 間接 無

    WLAN

    WiFi 802.11b

    數十公尺

    11M

    間接 極低

    WiFi 802.11g 54M

    WiFi 802.11a 54M

    802.11n

    (MIMO) 300M

    WMAN

    WiMAX

    802.16d 數十公里

    70M

    間接

    WiMAX

    802.16e 70M 高

    WWAN

    GPRS(2.5G)

    極大

    20~40K

    直接 極高

  • 34

    3.8 資訊安全

    依據雲端安全防護聯盟 CSA(Cloud Security Alliance)對雲端運算可能

    遭遇的七大安全威脅分述如下:

    1. 濫用或利用雲端運算進行非法的行為

    此一威脅主要是針對雲端運算服務的供應者而言。雲端運算服務供應商

    (尤其是 IaaS 與 PaaS 供應商) 為了降低使用的門檻,通常並不會要求使用者

    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料審查過程就可以直接使用其所其提供的資源,有些服務

    供應商甚至提供免費使用的功能或試用期。這些做法雖然可以有效推廣雲端

    運算的業務,卻也容易成為有心分子利用的管道。事實上,已經有包含殭屍

    網路、木馬程式下載在內的惡意程式運行於雲端運算的系統內。

    2. 不安全的使用者介面與 APIs

    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或是 APIs 與雲端運算服務進行互動,因此這些

    介面與 APIs 是否安全直接影響到雲端運算服務本身的安全性。像是使用者

    介面的驗證與授權功能是否安全,APIs 的相依性與安全性,都是必須特別

    注意的地方。此外,如果有使用第三方的加值服務,這些服務的介面與 APIs

    的安全性也必須一併加以考量。

    3. 惡意的內部人員

    內部人員所造成的問題,這幾年來已經成為許多組織關注的重點,採用

    雲端運算將會讓內部人員所產生的問題更形嚴重。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在於使

    用者無法得知雲端運算服務供應商如何規範與管理內部員工,甚至連招聘的

    條件與流程也屬於非公開的資訊。以安全的角度來說,“未知”絕對不是一

    種幸福,而是一種芒刺在背的威脅。更何況以雲端運算的業務性質而言,絕

    對是有心分子眼中的肥魚,所以內部惡意員工的比例應當會比一般組織來的

    更高。

    4. 共享環境所造成的議題

    雖然使用雲端運算的服務(尤其是 IaaS) 時使用者好像擁有獨立的環境

    ,但是這些環境都是從共享的實體環境中透過虛擬化的技術所產生出來。這

    些虛擬化的平台能否將不同的使用者進行有效地隔離,以避免彼此之間相互

    干擾其服務的正常運算,甚至是避免彼此之間可以存取對方的資源,對雲端

    運算的安全來說是一個嚴格的挑戰。

  • 35

    5. 資料遺失或外洩

    資料遺失與外洩對於一個組織的影響不只在於實際上的金錢損失

    ,更在於如企業形象之類的無形損失。雲端運算因為其特定的緣故,

    使得資料遺失或外洩的議題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包含是否擁有足夠

    的 AAA (驗證、授權、稽核)、是否採用適當且足夠的加密技術、資料

    持續性的需求、如何安全地刪除資料、災難復原、甚至是司法管轄的

    問題,都是必須認真加以考量的問題。

    6. 帳號或服務被竊取

    儘管帳號或服務被竊取的問題由來已久,但是這類問題對於雲端

    運算來說更具威脅性。首先因為雲端運算不像傳統的 IT 架構般擁有

    實體的東西,因此一旦帳號或服務被竊取後,除非有其他的方式加以

    證明,否則惡意分子可以完全取代原先使用者的身分。在傳統的 IT 環

    境中,因為使用者至少還擁有硬體的控制權,所以即使發生帳號或服

    務的竊取行為,使用者還是可以進行一些事後的補救措施,但是這些

    補救措施在雲端運算的架構下可能無法執行。此外,對於那些公開的

    雲端運算服務而言,直接暴露於網際網路上也讓這些竊取行為更加容

    易發生。

    7. 未知的風險模型

    以安全的角度來說,“未知”是一種芒刺在背的威脅。以雲端運算

    來說,不管是 IaaS、PaaS、SaaS 都是將服務包裝成一個使用者不需要了

    解也無法了解的系統,讓使用者專注於如何“使用”該系統。但是這樣

    的方便性,也讓使用者無法了解這些服務所使用的網路架構、安全架

    構、軟體版本等等各式各樣的重要資訊。這些資訊對於評估安全狀態

    是很有幫助的,欠缺這些資訊將使得這樣的評估行為無法被有效地進

    行。

  • 36

    3.9 雲端運算之安全評估

    安全性是影響企業是否採用雲端服務重要的考量之一,雖然目前許多

    雲端服務供應商聲明已具備足夠的雲端資訊安全能力,然而企業採用雲端

    服務所面臨的資訊安全問題,會隨著企業採用的種類以及使用方式而有所

    不同。因此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資訊安全等級是否能夠符合需求仍需

    經過自行評估才能確定,以下提出採用雲端服務時對於資訊安全的評估步

    驟:

    1. 選定採用雲端服務的種類

    企業採用雲端服務之前,需先分辨清楚採用雲端服務的種類。雲端服務

    可分為 IaaS、PaaS 和 SaaS 三種服務方式與公有雲、私有雲以及混合雲三種

    部署方式,採用服務種類的不同,所面臨的雲端資訊安全風險亦會有所不

    同。例如:公有雲具有多租用戶的架構,除了來自網路的威脅外,還會面臨

    其他雲端租戶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員工的內部威脅,同時還須考量資料實際的

    存放地點是否符合法律規範,而私有雲則較無以上風險;混合雲則因同時使

    用公有雲及私有雲架構,在資訊安全的評估上將更加複雜。

    2. 確認相關資料與應用程式的重要性

    在選定欲使用的雲端服務種類後,則要確認該雲端服務使用到相關資料

    與應用程式的重要性。若該雲端服務相關資料與應用程式的重要性不高,那

    麼標準的資訊安全等級即可滿足企業對於該雲端服務的要求;倘若該雲端服

    務相關資料與應用程式具有高度重要性,例如:個人資料,為了避免新版個

    資法下須負擔的高額民事賠償金額以及刑事責任外,企業要求的資訊安全等

    級勢必會提高。企業應對相關資料與應用程式後續可能產生的風險以及企業

    是否能夠承受該風險所帶來的衝擊進行衡量,如果相關資料與應用程式的重

    要性甚高,企業對於可能造成的衝擊無法承擔時,則必須重新考量採用的雲

    端服務種類是否恰當。

  • 37

    3. 進行整體風險分析

    確認相關資料與應用程式的重要性所帶來的風險與衝擊後,企業應對採

    用的雲端服務進行整體性的風險評估。一般而言,雲端服務資訊安全主要的

    考量因素有以下幾項:資料的安全性(如:使用者存取管理、資料加密管理、

    資料傳輸管理、各用戶資料彼此間的隔離、資料實際儲存位置)、雲端運算

    服務供應商法規遵循的可靠性(如:營運方式是否符合法規要求)、服務中斷

    時的回復能力(如:回復速度、回復程度)、對企業需求的支援能力(如:協助

    企業進行調查、雲端運算服務提供商之間的轉換)、永續經營(如:是否會突

    然終止服務、終止服務後協助原用戶移轉服務的能力)。根據上述項目,企

    業可搭配資訊安全等級的要求以及所處產業的相關法規,針對各項目進行延

    伸或修改以制定出符合該企業雲端資訊安全需求的風險評核表。而企業在制

    定風險評核表時必須清楚地了解採用雲端服務後工作流程的改變,發掘各環

    節可能發生的風險,以提高風險評核表的完整性與周延性。

    4. 尋找合適業者

    當企業量身打造出符合需求的風險評核表後,企業即可依此對各雲端運

    算服務提供商進行篩選。首先,企業可以參考雲端服務供應商是否具備相關

    認證以證明其能力,例如:由雲端安全聯盟(CloudSecurity Alliance) 所提供

    的 CCSK(Certificate of Cloud SecurityKnowledge)認證。針對風險評核表中各

    項考量因素,雲端運算服務供應商均應提供完善且直接對應的管理能力以及

    事後補救方案。當企業挑選出合適的雲端運算服務提供商後,企業需與其簽

    訂服務水準協議(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其中除明訂雲端運算服務

    供應商各項服務應提供的水準以及違反時應給付予企業的賠償外,對於各項

    疏失所造成的責任亦應清楚分擔。

    5. 定期追蹤考核

    與選定的雲端服務提供商簽訂契約後,企業便可依照此契約使用該業者

    提供的雲端服務,因此,企業在採用雲端服務前,需按步驟對整體雲端服務

    採用做全面性的風險評估,了解各環節潛藏的資訊安全風險,以便做事前預

    防。同時,對於潛在風險可能造成的衝擊,企業亦需與雲端服務提供商明確

    地分攤責任並共同制定事後的補救方案以降低帶來的傷害,如此企業才能安

    全無慮地享受雲端服務所帶來的效益。

  • 38

    3.10 專題實施步驟及製作過程

    1. 租用中華電信 Server,架設 Windows server 2008 R2。

    2. 設定 Hyper-V 虛擬機。

    3. 租用中華電信 DNS 轉換將 I Google 設為入口網站。

    4. 利用 Google 日曆作為公司重要事紀,加入協作平台(專案報告),和

    Gmail 信件往來,及 Google 網路空間…等。

    5. 利用遠端連線的功能,遠端桌面服務(終端機服務)是 Windows

    Server 2008 R2 中的一種伺服器角色,此伺服器角色可讓終端使用者

    存取遠端桌面工作主機。

  • 39

    圖 3-2 專題計劃圖

  • 40

    圖 3-3 辦公室內部硬體設備架構圖

    圖 3-4 遠端功能示意圖

  • 41

    3.10.1Google apps 申請步驟(中華電信 DNS 轉換)

    1-1 先到中華電信申請個人網域

    1-2 輸入帳號密碼確認繳費成功

  • 42

    2-1 google app 申請一般使用者

    2-2 輸入所申請網域

  • 43

    2-3 基本資料輸入

    2-4 設定帳號密碼

  • 44

    2-5 驗證網域名稱

    2-6 將 TXT 紀錄複製至 DNS 中(DNS 設定請參考 3-1)

  • 45

    2-7 驗證成功

    2-7 進入設定畫面

  • 46

    2-8 變更 URL

    2-9 確定變更 CNAME 紀錄

  • 47

    2-10 更改成功

    3-1 DNS 代管內設定 DNS 指向

  • 48

    3-2 DNS 異動與查詢內將 IP 指向中華電信

    3-3 DNS 代管設定說明內有詳細說明

  • 49

    4-1 使用者建立

    4-2 設定使用者資料

  • 50

    4-3 設定使用者權限

    4-4 建立群組

  • 51

    4-5 網域設定

    4-6 帳戶資訊(可升級或刪除)

  • 52

    4-7 網域名稱(可重新導向網域)

    4-8 使用者設定(可設定使用者密碼強度)

  • 53

    4-9 更改外觀

    4-10 進階工具(可一次建立多位使用者 CSV)

  • 54

    4-11 安裝(google app 提供軟體)

    4-12 建立協作平台

  • 55

    4-13 建立檔名

    4-14 建立平台內容

  • 56

    4-15 成立個人(小組)專案

  • 57

    3.10.2 Hyper-V 安裝過程

    1-1 進入管理員角色

    1-2 確認提醒事項

  • 58

    1-3 選擇 Hyper-V

    1-4 進行安裝

  • 59

    1-5 選擇網路卡介面

    1-6 確定安裝

  • 60

    1-7 安裝中

    1-8 安裝完成重新啟動

  • 61

    1-9 初始化中

    1-10 安裝完成

  • 62

    2-1 新增虛擬機器設定名稱

    2-2 設定記憶體容量

  • 63

    2-3 選擇網路介面卡

    2-4 使用現有虛擬硬碟或新增虛擬硬碟

  • 64

    2-5 新增硬碟(差異)

    2-6 指定名稱與位置

  • 65

    2-7 指定父系硬碟

    2-8 選擇父系硬碟

  • 66

    2-9 新增硬碟(動態擴充)

    2-10 指定位置與名稱

  • 67

    2-11 建立空白硬碟設定容量

    2-12 完成硬碟新增

  • 68

    2-13 啟動虛擬機

    2-14 開機

  • 69

    2-15 媒體→DVD 光碟機→擷取 E:(C)(灌入 win7 系統)

    2-16 右鍵內可作設定

  • 70

    2-17 電腦→內容

    2-18 遠端連線

  • 71

    2-19 允許遠端連線(含驗證)

  • 72

    3.11 甘特圖

    圖 3-5 甘特圖

  • 73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由於雲端辦公室的建置,使得企業成員不必在固定或同一處所完成業務,所

    以成員間的聯繫,自然得靠電子通訊方式,如:電話、電子郵件、網路、或視訊

    會議技術等。例如透過 Google 的平台:

    1. 老闆及公司高層可在雲端掌握整個公司的營運狀況,再配合系統工具分析

    產生公司內部決策,準確且快速的下達內部的營運決策。

    2. 中階及部門主管可透過雲端系統,規劃部門的目標及部門的運作流程,即時

    掌握部門員工的行程及工作內容,給予部門基層員工意見及工作評價。

    3. 基層作業人員,更可以從雲端得到想要的資訊,企業內部的公告發佈、公司

    內部的資源分享、員工的 blog 討論區、HR 人力資源管理、行事曆管理、個

    人 To Do 工作管理等…。

    每位員工只要做到每天該做的工作,確實的執行工作及完成行程,集合眾人

    的力量及輔助的系統,便能把整個企業架構建立起來,幫助企業內部管理計劃的

    落實。所以雲端辦公室擁有以下幾個優勢:

    1. 打破傳統組織層層限制,能結合多方人才實力,超越時空限制,共同完成企

    業目標。

    2. 中小型企業當受到資金與人力之限制下,節省公司成本,依照任務需求彈性

    擴張或縮編的工作族群,使其有機會發展出如大企業之經營規模與市場。

    3. 將企業之非核心作業以委外組織或人員處理,節省公司內部管理負擔。

    4. 專注於自有核心技術之發展,以強化企業本身之核心競爭力。

    5. 利用網際網路與電子通訊取代傳統公文流程,加速決策及執行完成的時間,

    實現顧客對快速回應之需求。

    簡單地說,雲端辦公室的應用能打破傳統分工、集權、與規模的限制,實現

    處處是辦公室的願景,達到走到哪裡工作到哪裡的目標。

  • 74

    參考文獻

    1. 台灣微軟官方網站,http://www.microsoft.com/zh-tw/default.aspx。

    2. E 化部落,http://eblog.cisanet.org.tw/post/Cloud-Computing.aspx。

    3. 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http://www.icst.org.tw/。

    4. 中華民國資訊安全協會,http://www.ccisa.org.tw/。

    5. 中華電信,http://www.hinet.net/。

    6. 台灣 Google,http://www.google.com.tw/。

    7. 惠普台灣官方網站,http://www8.hp.com/tw/zh/home.html。

    8. SKYP 官方網站,http://www.skype.com/intl/zh-Hant/home/。

    9. 遠傳電信,http://www.fetnet.net/cs/Satellite/FETnet/FnHome。

    10. 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http://www.twcloud.org.tw/Cloud/index.do。

    1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twcloud.org.tw/Cloud/index.do。

    12. VMware 台灣,http://www.vmware.com/tw/。

    13. CNET Taiwan, http://mypaper.pchome.com.tw/p5010127/post/128238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