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139 June 2015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6 月(pp.139182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 劉光哲 a, * 王仁甫 b 楊浩彥 c a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b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c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暨研究所 摘要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曾指出,1995 年至 2003 年經濟成長的效果主 要來自於 ICT 投資。隨著 ICT 的發展,美國於 1996 年至 2000 年間透過 ICT 投資對 GDP 帶來 1.86% 的經濟貢獻。因此本研究對於我國 ICT 投資無法改善我國 GDP 的原 因感到興趣。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我國 ICT 投資成長率相較其他先進國家仍顯不足,資本形 成率偏低,在 ICT 投資結構(通訊、IT 硬體、IT 軟體、IT 服務)上不均衡,尤以 IT 服務偏低,上述原因為我國 ICT 投資無法改善 GDP 的原因。因此,未來我國產業應 加強軟體投資,企業將自行研發之軟體資本化,強化 IT 人才對 IT 服務挹注,裨益未 ICT 資本對 GDP 成長推動效益更加彰顯。 關鍵詞:總要素生產力、通訊、IT 硬體、IT 軟體、IT 服務投入產出彈性 ICT Investment Impact Analysis of Taiwan's GDP Kuang-Che Liu a Jen-Fu Wang b Ho-Yen Yang c a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c Department &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bstract OECD had pointed out that the investment from ICT could stimulate economy, especially during 1995-2003, because of the ICT development. United States also invested ICT then crest 1.86% for GDP during 1996-2000. Therefore this paper want to discuss the * 通訊作者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DOI: 10.6188/JEB.2015.17(2).01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139June 2015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 6 月(pp.139~182)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劉光哲 a, *  王仁甫 b 楊浩彥 c

a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b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c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暨研究所

摘要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曾指出,1995年至 2003年經濟成長的效果主要來自於 ICT投資。隨著 ICT的發展,美國於 1996年至 2000年間透過 ICT投資對GDP帶來 1.86%的經濟貢獻。因此本研究對於我國 ICT投資無法改善我國 GDP的原因感到興趣。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我國 ICT投資成長率相較其他先進國家仍顯不足,資本形成率偏低,在 ICT投資結構(通訊、IT硬體、IT軟體、IT服務)上不均衡,尤以 IT服務偏低,上述原因為我國 ICT投資無法改善 GDP的原因。因此,未來我國產業應加強軟體投資,企業將自行研發之軟體資本化,強化 IT人才對 IT服務挹注,裨益未來 ICT資本對 GDP成長推動效益更加彰顯。

關鍵詞:總要素生產力、通訊、IT硬體、IT軟體、IT服務投入產出彈性

ICT Investment Impact Analysis of Taiwan's GDPKuang-Che Liua Jen-Fu Wangb Ho-Yen Yangc

a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c Department &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bstractOECD had pointed out that the investment from ICT could stimulate economy,

especially during 1995-2003, because of the ICT development. United States also invested ICT then crest 1.86% for GDP during 1996-2000. Therefore this paper want to discuss the

* 通訊作者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DOI: 10.6188/JEB.2015.17(2).01

Page 2: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40 June 2015

reason that why ICT investment can’t improve Taiwan’s GD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the growth rate of ICT investment is less than other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apital formation rate from ICT investment is lower, and ICT investment structure isn’t balance (communications, IT hardware, IT software, IT services), IT service is low especially, those reasons let GDP couldn’t be improved a lot by ICT investment. Our industr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oftware investment; companies capitalize its own R & D software, strengthen IT professionals for IT services investment, and then let ICT capital stimulate GDP obviously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ommunication, IT Hardware, IT Software, IT Services Input-Output Elasticity

1. 緒論

根據經濟史學家 Crafts(2001)研究, 史上重大技術變遷(蒸汽機、電力和ICT)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呈加速擴大趨勢,此觀點充分說明了知識經濟下產業發展的特性,在此趨勢下,美國新興企業的創新能耐,造就了美國在研發上的高報酬率

(Cincera and Veugelers, 2014)。尤其在 20世紀末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活動與業務流程對資通訊的需求,透過資通訊基礎建設來予以滿足,企業活動與業務流

程與資通訊基礎建設互動,利用資通訊基礎建設,滿足其對於資通訊的需求,加上近

年來民眾對於網際網路的熱絡,對「處處可上網,時時可上網」的便利環境要求下,

使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透過政府投資興建管道,相關管線單位承租,

以建構質優高速率之價廉寬頻網路環境,最終達成「加速我國寬頻網路建設,打造全

球第一雙網應用環境」。而政府部門對 ICT投資的累積效益,除了刺激 ICT產業成長外(如上網頻寬成長 -品質的提升、上網人數的成長),亦產生社會成本下降的綜效。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指出,資通訊投資直接、間接對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的助益,是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的重要來源。世界各國目前正積極投資

通訊發展,投入大量的研究經費以提升資通訊產業研發基礎與能量,發展具有競爭

力之關鍵技術,達到無所不在的資訊化社會。因此,繼 e-Taiwan、M-Taiwan之後,U-Taiwan為國家資訊發展最新的政策方向,自 2000年我國政府用於 ICT投資方面主要有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國家資通信發展方案)、數位學習計畫、國家型電信計畫,

8年期間投入共約 587億元,帶動我國 ICT基礎建設和研發創新。由此可見,政府透

Page 3: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41June 2015

過 ICT產業投資與發展,提高了資訊流量與便利性,降低企業、組織以及最終消費者之社會成本,甚至改變消費型態(如電子商務以及網路購物的蓬勃發展),足見政

府 ICT產業公共支出的累積效果,遠大於政府對 ICT產業的直接投資效果。此外,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報告顯示,資通訊投資直接、

間接對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的助益,是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的重要來源之一。世界各國

目前正積極投資通訊發展,投入大量的研究經費以提升資通訊產業研發基礎與能

量,發展具有競爭力之關鍵技術,達到無所不在的資訊化社會,例如南韓在 2004年提出 IT839策略,目標將南韓建設成一個無所不在的網路社會(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 UNS)環境,而日本更於 2001年 1月 22日正式公佈 e-Japan戰略,特別強調制定 IT國家戰略的必要性,提出了日本推動資訊化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四個重點政策領域,另外,為實現資訊新改革和資訊新改革戰略政策綱要的目標,日本資訊戰略

本部在 2006年 e-Japan重點計畫的基礎上,於 2007年制定了 e-Japan重點計畫,提出推動資訊改革、儘早建設一個富有創造性、充滿活力、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新目標。

有鑑於 ICT投資與運用對 GDP成長的貢獻並非侷限於該產業硬體製造,本研究的目的著重於以經濟成長模型為基礎,分析我國政府和企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附加價值)成長的貢獻程度,同時透過對 ICT要素投資及勞力投入的就業影響,藉以評估台灣 ICT投資促進經濟成長的效 。

2. 文獻回顧

一國的經濟發展有賴於各種要素的投入,各項要素如勞動力、技術,以及資本的

投入。在所有的要素中,以技術效率提升,對經濟發展最具突破性刺激效果。尤其當

一國的經濟處於「創新驅動」階段時,技術進步對改善經濟效率的效果將更加明顯。

回顧生產力理論的發展,大致可以區分為單一因素生產力、總要素生產力,以及總生

產力三種理論,其中以總要素生產力為其他學者廣為應用。

探討技術變動對生產力的影響效果,最早可追朔 Solow(1957)所提出的觀點,主張在原有的要素上納入「技術變動」,使生產函數具備非固定報酬的特性,此觀念

打破以往僅探討資本以及勞動力為生產要素的框架,試圖以技術創新解釋資本與勞

動力所無法創造的產業聯動效果,其核心概念與近代的總要素生產力相似。其後,

Fried et al.(1993)進一步指出,總要素生產力的成長 為技術的進步、技術效 及規模效 所創造的整體效益。其後,Jin and Jorgenson(2010)即以投入產出的概念,提出一種新的方法來替代和技術變革的計量經濟模型。該模型考量到技術變化的速度和誤

差。

Page 4: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42 June 2015

回顧二十世紀末至今,造成世界全球化、資訊化趨勢,莫過於資通訊技術。資

通訊技術的發展與突破,不但改變消費者行為,亦打破市場經營模式,資通訊技術所

創造的附加價值,對國家以及產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包含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生產

效率),更是不言可喻,如 Crandall and Jackson(2001)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寬頻發展造就了美國 GDP成長,至 2005年時達 5兆美元。為了解 ICT技術對國家產業與經濟的實質影響,Jorgenson(2001)即以總要素生產力探討發展 ICT技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效果,發現 ICT技術進步,縮短產品生命週期,並帶動其他部門以及產業投資 ICT資本,進而對整體經濟發展產生綜效影響。此外,在 ICT技術的大量投資,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造就了美國 1995年的經濟復甦。也因為美國於1995年後對 ICT投資的大幅增加,使得 1995至 2000年的平均勞動生產力成長率上升達 2.51%,加上遞延效果的影響(Jorgenson et al., 2005a),使美國 2000年第 2季至 2004年第 2季的勞動生產力成長仍維持在 2.48%的水準。在 ICT技術以及高等教育勞動力對美國經濟影響獲得實證後,Jorgenson et al.(2003)即提出核算國家經濟成長的新概念,強調核算國家經濟成長需考量到資通訊技術發展以及受過高等教育勞

動力的重要性,以符合產業結構轉變的趨勢,此概念遂成為後續學者計算國家總要

素生產力時的重要參考準則,亦證明了美國 2004年的生產力成長主要來自於美國隊IT產業的投資,並預測美國中期 GDP成長率介於 3.5%-1.9%之間(Jorgenson et al., 2005b)。其後,Jorgenson and Motohashi(2005)透過美國與日本投入產出表加以計算資本、勞動、能源、以及原料等投入,對於美國以及日本 42種產業的影響,闡述美國與日本在 1960-2004年總要素生產力上的比較以及各產業上的差異,包含 164項商品類別,33種資產資產類型(包含土地以及存貨),以及 1596種勞工別。研究結果發現,受到美國 IT製造業於 1990年代末期蓬勃發展,於 2000∼ 2004年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累積效果使得美國總要素生產力大幅成長,縮小美國與日本間生產力

的差距。另一方面,Jorgenson and Nomura(2005)亦探討日本 1960∼ 2000年期間經濟成長的來源時發現,日本不論是在各產業或總體經濟面,皆受到生產電腦、通訊

設備、電子元器件等資通訊技術的投資影響,帶動日本 1995年之後總要素生產力穩健復甦,可見 ICT產業投資刺激國家經濟的效果除了在美國獲得實證外,亦在日本經濟表現獲得證實。

國家對於 ICT產業的投資,除了有帶動其他產業以及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效果外,也因為資通訊技術持續發展的影響下,導致勞工附加價值率下降。如 Jorgenson et al.(2007)透過以美國 85種產業在 1960∼ 2005年期間的數據資料(包函投入、產出、以及生產力)對資通訊技術相關產業進行分析後發現,1995∼ 2000年以及2000∼ 2005年這兩個期間在經濟發展的特性上有顯著差異。1995∼ 2000年期間勞動附加價值率高於 2000∼ 2005年期間的勞動附加價值率,僅管如此,美國在 2000

Page 5: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43June 2015

年之前對 IT產業投資所產升的累積效果,帶動美國 2000年之後的經濟成長。造成 1995∼ 2000年與 2000∼ 2005年這兩個期間勞動附加價值率差異的主因,係為美國大量應用資通訊技術,對資本與勞動力持續進行創新與複製,帶動美國經濟成

長(Lecture and Jorgenson, 2011),此現象不僅侷限於美國,Jorgenson and Timmer (2011) 研究進一步指出,在全球大量使用 ICT資本以及熟悉 ICT技術操作的勞動力特性下,導致勞工的附加價值下降。

除了探討 ICT投資對美國經濟的實質影響外,ICT產業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效果,亦為資訊時代下學者關注的焦點,如 Jorgenson (2003)即發現,受到資通訊技術設備以及軟體價格下降影響,除了使美國對 IT產業投資穩定成長,並帶動 G7國家 IT產業發展,間接刺激 G7國家人均產出。有鑑於美國投資 ICT刺激 G7國家經濟的連動效果,Jorgenson(2005)發表 1998至 2004年全球 110個經濟體「ICT與經濟成長來源」實證研究,發現工業先進國家及新興經濟體之 ICT資本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皆顯現正向的型態。其後 Jorgenson and Vu(2005)進一步區分 IT投資與非 IT投資之數據後發現,美國對 IT產業的投資,是促進世界經濟的重要來源,除帶動 G7國家對 IT產業投資,間接刺激 G7國家發展外,亦陸續刺激亞洲發展中國家,以及其他非 G7工業化經濟體(如澳洲、拉丁美洲、北非、東歐、以及中東)對 IT產業投資。其後,Jorgenson1 and Vu (2010)針對全球七大區域及 14大經濟體,在 1989年至 1995年、1995年至 2000年、2000年至 2004年,以及 2004年至 2008年等四個時期,各國家、區域或經濟體資通訊技術投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效果,推估 2009年∼ 2019年期間的全球經濟趨勢將不如 1989年 -2008年的整體表現。因此認為,資訊技術、設備,以及軟體,將導致全球的經濟重心,由工業化的經濟體移轉到發展中

國家。中國 GDP將超過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此外,第二個是發展中的亞洲(日本除外),將超越 G7。最後,世界經濟新秩序:中國、美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德國和巴西(Jorgenson1 and Vu, 2011)。

整體來說,美國 1995年之後的經濟成長,主要來自於對 IT產業的投資。在技術持續進步以及產業規模效益的發展趨勢下,美國投資 IT產業除了刺激美國經濟發展外,亦帶動其他工業化國家對 IT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 1995年 IT價格下降後,引發 G7國家對 IT產業投資的熱潮,間接刺激了 G7國家經濟發展。易言之,美國對 IT產業的投資,間接刺激了 G7的人均產出(Jorgenson, 2006)。ICT投資對 1995至 2000年美國非農業部門勞動生產力平均成長率貢獻 1.60個至 1.85個百分點,占59.3%至 73.7% (林慈芳,2011)。美國在網路泡沫化後,透過對 IT產業的投資,其累積效果帶動美國 GDP成長,於 2000-2007年期間,為美國創造 2.8%GDP成長率,其中 1.7%來自資本投入,0.4%來自勞動投入(Jorgenson et al., 2011)。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一國 ICT資本投入,不但直接刺激該國 ICT產業

Page 6: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44 June 2015

發展,亦可提升各產業勞動生產力,並透過 ICT外溢效果提升總要素生產力。繼e-Taiwan、M-Taiwan之後,U-Taiwan為國家資訊發展最新的政策方向為,其目標為在 2010年,將高速寬頻網路與匯流涵蓋率達到 90%,建設台灣成為一個優質網路社會,促使我國年平均國民所得將達到二萬美元,因此台灣 ICT投資密集度(ICT投資占 GDP比率)由 2001年的 5.6%,增至 2006年的 6.7%,顯示 ICT投資密集度逐漸在我國受到重視;然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 103年 2月所公佈的國民所得統計摘要顯示,我國 102年國民平均所得僅 18,358美元,國內生產毛額 GDP年增率自 91後並無顯著成長,甚至 2008年(-2.25%)以及 2009年(-1.1%)呈現負成長,此現象與美、日,以及其他國家透過 ICT技術投資帶動國家經濟成長的效果略有出入。此外,世界主要國家在資通訊產業政策推廣上,多將資通訊產業區分為硬體、軟體,以

及服務等三種類型,然相關研究僅多著墨於探討國家對整體 ICT產業投資對該國的經濟影響效果或是跨國影響效果。故本研究將有系統的探討我國 ICT投資對經濟影響效果,並細究硬體、軟體,以及服務投入上的效益,以釐清我國 ICT投資刺激經濟成長效果不如預期的原因。

3. 研究方法

我國資通訊政策中,e-Taiwan與 M-Taiwan為後續資通訊政策的基石,其中,e-Taiwan主軸在建設有線寬頻資通訊基礎環境(如寬頻線路以及機房),M-Taiwan則注重行動網路建設,俾利後續資通訊政策發展應用,創造總體經濟之誘發效果,在

考量到行政院主計總處(2010)的 95年產業關聯表(166部門)-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無法完整計算M-Taiwan(2005∼ 2007年)資通訊投資效果,且 E-Taiwan基礎建設項目多於 2004年完成 1,故本研究先使用行政院主計總處

(2007)所做 93年產業關聯表,以及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所推估之資料,以計量經濟或統計方法觀察公部門與私部門和整體國家 ICT投入與經濟產出之關聯性,再利用產業關聯表檢視對其他產業的外溢效果,並輔以其他次級資料,

闡述公部門 ICT公共建設投入對 GDP的影響。故本研究欲探討國家資通訊發展方案(2007-2011年)修訂核定版(電子書)中,E-Taiwan 與M-Taiwan政策效果,包含:

(1) 公部門 ICT支出對於 GDP之影響。(2) 企業 ICT投入對於生產力影響。

1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 2005年 1月 31日修訂之國家重點發展計畫內容顯示,

有關數位台灣計畫之基礎建設,多已於 2004年之前完成,並於經濟發展上獲得具體成效,俾利達成後續年度目

標。

Page 7: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45June 2015

(3) ICT投入結構對 GDP之影響及效益。(4) 我國各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

3.1 ICT 資本邊際貢獻與總要素生產力(TFP)理論與定義

一般的經濟成長理論主要是產出成長的動力,來自於有形要素─勞動與資本

的累積或是外生性質的技術進步;而內生成長理論先後由 Romer(1986)與 Lucas(1988)提出,內生經濟成長理論主要是將各種有形、無形的要素累積,甚至納入總體環境、條件等於生產函數模型中。事實上,不論傳統或現代的成長理論,GDP成長動力的來源可概分為要素的累積、要素邊際生產力的提高,及總要素生產力的提升

等,本研究將探討 ICT資本累積對於邊際生產力及總要素生產力的影響。衡量多種投入要素之生產效率是利用產出相對於某一總合投入指標之比值 2,即

總合投入是將所有用於生產的投入數量指數化後加總之結果,造成整體總要素生產力

之進步(在經濟學中通常視整體總要素生產力為技術進步),這就是總要素生產力

的基本概念,因此,總要素生產力是分析各類生產資源運用效率之指標,除可補充

部分因素生產力(勞動生產力或資本生產力)之不足外,並可作為研究實質所得、就

業等變動狀況之參考指標,其變動趨勢更可供為研究技術變遷、外銷競爭能力與生產

成本負擔等之重要參考依據,若從廣義衡量投入要素的觀點,並以 Jorgenson and Vu(2005)和 2004年 OECD所做之研究 3模型為基礎,將總生產函數(國內 GDP)設為:

Yt= f (Lt, Kt, t) (1)

L為勞動投入,K為資本投入,t為時間(代表總生產力),下標 t表示第 t期。就公式 (1)對 t取全微分,兩邊再除以 Yt並整理、移項後,可得連續式(Continuous Form)總生產力變動率如下:

1 1 1 1YYt Y

dYdt

LY

YL L

dLdt

KY

YK Y

dK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

= − −( )( ) ( )( ddt ) (2)

總要素生產力的衡量係建立在投入產出的關係上。在估計程序中,先估計總生產

力變動率,再根據變動率,選擇一基期,轉換為總生產力指數,而 TFP變動率是產出變動率減去總投入變動率後的餘額,Solow(1957)所謂的殘值(Residual),意

2 主因是生產行為可視為將各種投入轉變為產出的一個過程,理所當然以產出與投入之比作為衡量效率的方法。在

生產過程中,許多生產要素需同時使用,當其他投入之品質與數量改變時,會影響單一要素衡量之生產力,例如

在製造過程中,如果投入相關 ICT設備與資本,如電腦與自動化控管,則每單位勞動投入的產出也會增加,所以

觀察到勞動生產力增加,可能為量與品質的提升,亦有可能單純來自與 ICT資本累積的作用,在此情況下,衡量

多種投入要素之生產效率,更周延的方法,利用產出相對於某一總合投入指標之比值。3 The Economic Impact of ICT Measurement,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2004.

Page 8: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46 June 2015

指代表總投入變動率以外包括所有能影響產出變動之其他因素的總合效果,即將上公

式 (2)整理如下:

d TFPd t

d Yd t S

d Ldt S

d Kdt

t tLt

tKt

tln ln ln ln= − +

(3)

再將原函式轉為不連續實證方程式如下:

ln( ) ln( ) ln( ) ln( )TFPTFP

YY S

LL S

KK

t

t

t

tLt

t

tKt

t

t− − − −

= − +

1 1 1 1 (4)

3.2 ICT 要素貢獻實證模型說明

將公式 (1)與公式 (4)之所得(Y)假定 Cobb-Douglas的生產函數,包含技術、勞工、資本,而研發投入與資本群聚的外溢效果可能使技術成長(Romer, 1986)。為研究 ICT資本支出之影響,將資本投入分為 ICT(KICT)與非 ICT(KNICT):

Y Af L K AL K KsNICT

sICT

s= =( , ) 1 2 3 (5)

Y是 GDP;K是資本;L是勞動;A是技術水準;R是研發投入。取對數後即得本研究複迴歸式:

ln ln ln lnY A s L s K s KNICT ICT= + + +1 2 3 (6)

表 1 變數定義對照表

變數 定義或替代變數

Y GDP(名目附加價值) 營業毛利、用人、攤銷與折舊、營業成本之加總

A 技術水準 截距項(總要素生產力 lnTFPTFP

t

t−

1)

L 勞力投入 員工人數

KNICT 非 ICT資本存量 非 ICT產業固定資本

KICT ICT資本存量 ICT產業固定資本

s1 勞動貢獻

s2 非 ICT資本貢獻

s3 ICT資本貢獻

考慮時間序列分析,歸納主要影響投入及產出因子,並由 ICT投入因子對附加

Page 9: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47June 2015

價值等產出之擴散乘數效果之檢驗;或利用擴散乘數較大的因子,藉時間序列分析及

檢定其對產出的各期效果,根據上公式 (4),修正公式 (6),即為

ln( ) ln( ) ln( ) ln( ) (* * *YY

AA s

LL s

KK s

Kt

t

t

t

t

t

t

t

ICT

− − − −

= + + +1 1

11

21

3,,

,)t

ICT tK −1 (7)

我國勞動人數、ICT固定資本額分析對於 GDP的影響。

3.3 ICT 總要素生產力貢獻實證模型說明

根據公式 (4)可知總要素生產力貢獻如下,是產出變動率減去總投入變動率後的

餘額,而總要素貢獻 lnTFPTFP

t

t−

1可在分解為 ICT與非 ICT如下是推估:

ln( ) ln( ) ln( ) ln( ) ln, .

AtAt

TFPtTFPt

YY S

LL St

tt

t

tt

−=

−= − +

− −1 1 11

12 (( ) ln( ),

,.

,

,

KK S

KK

N t

N tt

ICT t

ICT t− −

+

13

1 (8)

在公式 (8)可說明經濟成長,來自於 ICT資本貢獻增加及非 ICT資本貢獻增加和勞動貢獻增加,而技術進步即為資本與勞動外的總要素生產力增加,本文後續將因各

項評估重點修改其中變數,說明不同產業 ICT支出對 GDP之影響。

4. 實證研究與分析

4.1 公部門 ICT 支出對於 GDP 之影響

4.1.1 政府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為分析政府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本研究模型將政府政策加

入模型中。在總體經濟學上,政府政策是否具有效果,一直是經濟學家關注的議題,

因此,Barro(1990)重新設計了一個內生成長模型,駁斥外生成長模型理論的政府無用論。認為政府對於基礎建設的支出,例如道路、橋樑的興建皆有利於私部門的產

出,依此將政府支出內生化引入生產函數。

Barro(1990)4模型的結論指出稅率的提高將可能有利或不利於經濟成長,其原

因為稅率的提高將直接減少稅後資本淨邊際生產,家計單位將增加消費,減少儲蓄,

這將不利於經濟成長。另一方面稅率的提高,可用於基礎建設的支出提高,將直接促

4 Barro(1990)的模型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傳統內生成長的精神在於資本的邊際報酬要固定或是遞增才行,然而

Barro所設計的生產函數中,資本的邊際報酬卻為遞減,理論上,經濟成長應該由外生的因素所決定才對,然而,

由於政府支出也會直接帶來私部門的生產增加,再加政府支出全由所得稅融通,在反覆遞迴的結果,使得資本的

邊際報酬由乍看的遞減變成固定。

Page 10: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48 June 2015

進經濟成長。因此要達到經濟成長率極大,政府課徵的所得稅率必須等於私部門生產

的外部效果,在 Barro(1990)之後,探討政府的公共支出對於整體經濟有什麼長期效果的總體模型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

本研究根據 Barro(1990)為模型基礎,參考 Futagami et al.(1993)內生成長模型,將政府公共支出設定具有累積效果存在,且政府支出(g)完全以租稅融通(T=tY=g)方式(不計算公債發行),並將政府最終支出累積(g)分為政府 ICT支出累積(gICT)與政府非 ICT支出累積(gN_ICT),就我國總生產函數(y)設定為柯步道格拉斯函數,由技術(A)、勞動(L)、固定資本形成(K)及政府支出影響總產出函數,其中固定資本形成(K(kG, kp, k_noICT))可分為政府固定資本支出(kG)和企業 ICT固定資本支出(kp)與非 ICT固定資本支出(k_noICT),然因為政府 ICT支出累積(gICT)已包含政府固定資本支出(kG),為避免方程式線性重

合,將固定資本支出(kG)納入 ICT支出累積(gICT),且商品創造價值 P與技術因子(A)亦有關,設定 P=A,則整體附加價值(GDP)產出模型如下:

Y Py A L K g= =φ ρ α β γ (9)

而政府總最終支出為政府 ICT支出(gICT)與政府非 ICT支出(gN_ICT)之和,因

此若假設政府 ICT支出占政府總支出比例 s,則政府支出方程式可寫成

g g gICT N ICT= + _ (10)

g sgICT = (11)

g s gN ICT_ ( )= −1 (12)

同理,固定資本形成可分為 ICT與非 ICT,方程式如下:

K K KICT NO ICT= λ λ1 2_ (13)

K K K K gICT p G p ICT= + = +δ (14)

企業投入 ICT資本形成可視為整體 ICT投入之 倍,因此將上式改寫如下:

K Kp ICT= ρ (15)

K KG ICT= −( )1 ρ (16)

Page 11: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49June 2015

則政府總最終支出我們可以使用政府 ICT支出(gICT)做為替代變數, g s gICT= 1

代回公式 9, K r KICT p= 1且將代入公式 (13),再將公式 (9)與公式 (13)代回公式

(9),並取線性對數化,則

ln ( ln ln ln ) ln ( ) ln ln ( ) lnY A s L K g KP ICT n= + + + + + + +φ ρ γ λρ

α βλ γ βλ1 1 1 1 2 oo ICT_5 (17)

將上式上述係數重新整理,則計量推估模型可設為

ln ln ln ln ln _Y L K g KP ICT no ICT= + + + +η η η η η0 1 2 3 4 (18)

進一步全微分可知

dYY

dLL

dKK

dgg

dKK

P

P

ICT

ICT

no ICT

no ICT= + + +η η η η1 2 3 4

_

_ (19)

若單就分析 ICT政府支出(gICT)對 GDP的影響為

∆∆

Ygg YICT

ICT=η3 (20)

本研究為避免線性重合問題將 K視為不包含政府之固定資本形成,而 gICT則設

定為政府 ICT累積支出(以 1981∼ 2004年產業關聯表中的公共服務、公共工程、政府消費之政府 ICT支出作為樣本),而勞動投入以邊際報酬做為替代變數,估計結果詳見表 2,廻歸推估方程式如下:

ln Y = 9.28749 0.82958 ln L 0.09075 ln Kp 0.11851 ln gICT 0.50299 ln Kno_ICT

P (0.001)*** (0.00560)* (0.11820) (0.04030)* (0.03010)*

上式代表政府 ICT支出每額外增加 1%,有助於 GDP增加 0.1185%,其中

ln Y: 我國 GDP取自然對數 ln gICT: 政府 ICT累積支出取自然對數

ln L: 勞動投入量取自然對數 ln Kno_ICT: 非 ICT資本支出取自然對數

5 令公式 (17)中 η φ ρ γ λρ0

1 1 1= + + +( ln ln ln )A s 、 η α1 = 、 η λ β2 1= 、 η γ3 = 且 η λ β4 2=

Page 12: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50 June 2015

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中間投入(百萬新台幣)

公部門ICT 總支出 私人部門ICT總支出

19811984

1986

1989

1991

1994 1996

1999 2001

20042004

20011999

1996

1994

19911989

19861984

1981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1981,1984,1986,1992,1993,1996,1998,2000,2003,2007)

圖 1 公部門與私部門中間投入與 GDP關係

表 2 政府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產出彈性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9.28749 1.10498 8.40515 0.00040

P_ICT 0.09075 0.04816 1.88439 0.11820

G_ICTS 0.11851 0.04310 2.74989 0.04030

K_NOICT 0.50299 0.07860 1.77419 0.03010

L_SALARY/(L*L_HR) 0.82958 0.17877 4.64047 0.00560

R-squared 0.99891 Mean dependent var 15.46130

Adjusted R-squared 0.99803 S.D. dependent var 0.64282

S.E. of regression 0.02854 Akaike info criterion -3.96843

Sum squared resid 0.00407 Schwarz criterion -3.81714

Log likelihood 24.84217 F-statistic 1140.49100

Durbin-Watson stat 2.67597 Prob(F-statistic) 0.00000

註:常數(截距項):c  企業 ICT資本形成:P_ICT  政府 ICT資本累積: G_ICTS  我國非 ICT資本形成:K_NOICT  勞動邊際報酬:L_SALARY/-(L*L_HR)

Page 13: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51June 2015

4.1.2 政府 ICT固定資本形成支出對經濟成長之貢獻為估算政府 ICT固定資本形成支出對經濟成長之貢獻,須設算每年度 ICT支

出,2004年以前使用主計處產業關聯表每年平均成長率推估各年度政府投資額,2004年以後則以WITSA所推估之成長率計算,由前面研究結果可知,我國政府 ICT固定資本支出可以對 GDP有正向之影響,故先計算政府 ICT固定資本支出,政府ICT固定資本支出為 ICT總資本支出乘以固定資本形成率,如表 2中之 C項政府 ICT總支出累積額(資本支出 Kt),而政府當年度 ICT最終總資本支出 Kt,是前期所累

積之支出 Kt-1減去折舊 t-1加上本年度支出(投資 It),以一般經濟學定義之數學

式,可表示為 Kt=(Kt-1-t-1)It,進一步計算 ICT支出累計效果(前期所累積之支出Kt-1減去折舊 t-1),必須依據會計原理假設 ICT有五年效益,根據直線折舊法,假設每年折舊率為 20%,算出 4期影響值在加上本期支出,計算出 ICT總累積投入金額,如表 3所示,再將表 2推估結果彙入表 3之 E項。

依前文推導可知政府 ICT固定資本支出可以對 GDP影響之效益值,為政府 ICT最終總資本支出增加率乘以固定資本形成率後,再乘以前文推估之產出彈性 0.1186,

可計算 ICT支出額外所創造出之經濟成長增加率如表 1之 J項,並將 ICT支出額外所創造出之經濟成長增加率乘以 GDP,為因政府支出額外所帶動之效益,如表 3之J項之 K項,由於政府支出部門本為 GDP7之一部分,為直接效果,再加上述所推

估的帶動效益為總效果,如表 3之 L項,再將總效益除以投入金額,即可計算政府E-Taiwna 與 M-Taiwan 政策期間政府 ICT支出,於 2007年每 1元約可創造 1.4元的GDP,亦可解釋為 1.4倍的最終產值創造。

6 政府 ICT固定資本支出可以對 GDP影響之效益 = ∆ ∗ ∗KKtΣ

θ 0 118.

7 GDP = 消費 投資 政府支出 出口 - 進口

Page 14: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52 June 2015

表 3 政府 ICT固定資本形成支出對經濟成長之貢獻

年度(以 1986年為基期直線折舊法;電腦設備採 5年

攤提)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當年度政府 ICT支出金額(億新台幣)

A 407.50 397.96 402.73 408.38 408.13

GDP(億新台幣) B 105195.74 110655.48 114547.27 119175.97 126357.68

政府 ICT支出占 GDP比例(直接貢獻;假設無替代效

果)

C=A/B 0.39% 0.36% 0.35% 0.34% 0.32%

政府 ICT總支出累積額(2003年以前以產業關聯表平均成長率推估,2003年以後以WITSA成長推估)

E 1249 1161 1217 1216 1219

以 1991∼ 2000年 政府 ICT平均累績支出額為推估基準

(產業關聯表推估)

F 1128 1128 1128 1128 1128

ICT支出累積成長率 G=(E-F/F) 10.75% 2.89% 7.93% 7.77% 8.06%

固定資本形成率(以 2004年產業關聯表政府服務部門

估算)

H 15% 15% 15% 15% 15%

ICT支出對 GDP成長的邊際貢獻(台經院推估)

I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經濟成長(帶動貢獻)比例 J=G*H*I 0.19% 0.05% 0.14% 0.14% 0.14%

經濟成長帶動貢獻值(GDP增額)

K=B0*J 200.2 56.6 160.7 163.9 180.4

對 GDP總貢獻值 L=AK 608 455 563 572 589

對 GDP總邊際貢獻(每投入 1元對 GDP總增額)

M=L/A 1.5 1.1 1.4 1.4 1.4

註:F項以 1991∼ 2000年共 10年平均做為 ICT累積額比較之基準。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行政院主計總處(2007)。

Page 15: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53June 2015

表4  

ICT最終總資本支出推估

政府

ICT資本形成

產業關聯表以平均成長比例推估

WIT

SA成長比例推估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986

194.6

4 15

5.71

116.7

8 77

.86

38.93

0.0

0  

1987

226.3

9 18

1.11

135.8

3 90

.55

45.28

0.0

0  

1988

263.3

1 21

0.65

157.9

9 10

5.32

52.66

0.0

0  

1989

289.8

8 23

1.90

173.9

3 11

5.95

57.98

0.0

0  

1990

309.7

9 24

7.83

185.8

7 12

3.92

61.96

0.0

0  

1991

329.7

0 26

3.76

197.8

2 13

1.88

65.94

0.0

0  

1992

349.1

4 27

9.31

209.4

8 13

9.66

6 9.83

0.0

0  

1993

388.0

2 31

0.42

232.8

1 15

5.21

77.60

0.0

0  

1994

392.2

6 31

3.81

235.3

6 15

6.90

78.45

0.0

0  

1995

396.5

0 31

7.20

237.9

0 15

8.60

79.30

0.0

0  

1996

404.3

4 32

3.47

242.6

0 16

1.74

80.87

0.0

0  

1997

410.5

7 32

8.45

246.3

4 16

4.23

82.11

0.0

0  

1998

41

6.89

333.5

1 25

0.13

166.7

6 83

.38

0.00

1999

420.4

2 33

6.34

252.2

5 16

8.17

84.08

0.0

0

2000

426.0

1 34

0.81

255.6

1 17

0.40

85.20

0.0

0

2001

425.8

3 34

0.70

255.5

2 10

2.21

85.17

0.0

0

2002

416.5

5 33

3.24

249.9

3 16

6.62

83.31

0.0

0

2003

407.4

7 32

5.97

244.4

8 16

2.99

83.31

2004

 39

7.96

318.3

7 23

8.78

159.1

8

2005

 40

2.74

322.1

9 24

1.64

2006

 40

8.37

326.7

0

2007

  

  

  

  

  

  

  

  

  

  

 40

8.13

總累積支出額

195

382

561

714

829

902

967

1047

11

06

1149

11

82

1206

12

25

1241

12

58

1268

12

64

1251

11

61

1217

12

16

1219

註:政府

ICT支出折舊攤提為公共服務公共建設政府消費,以

1986年為基期直線折舊法計算資本形成,其中電腦設備採

5年攤提。

Page 16: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54 June 2015

4.1.3 政府部門 ICT公共建設投入之影響劉奇岳(2008)指出,為打造便利的網路環境,政府於 2005年 M-Taiwan計畫

中 5年補助地方 300億辦理寬頻使用計畫,於五年內佈建 6000公里之管道,供業者鋪設寬頻纜線及加速光纖到府建設(劉奇岳,2008)。M-Taiwan計畫期間各年度對寬頻投資效益如表 5所示。

表 5 M-Taiwan計畫 5年 300億補助地方辦理寬頻使用計畫

計畫年度 94 95 96 97 98

中央補助款(億元) 10.5 50.0 80.0 80.0 79.5

地方配合款(億元) 2.0 9.3 14.9 14.9 14.8

管道規劃建置(公里) 60.0 1024.0 1642.0 1642.0 1632.0

管道建置(公里) 157.7 1261.3 1875.5 - -

資料來源:劉奇岳(2008)。

以下將分述網路基礎建設,對水平產業結構以及對整體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1) 上網頻寬成長 -品質的提升:M-Taiwan計畫 8配合交通部電信總局,針對行

政院經建會擬製的「通訊媒體發展網領及行動方案」優先發展項目─寬頻服

務,所提出之旗艦計畫「先進寬頻 e化服務網路推動計畫」。其中寬頻管道之目標以加速寬頻網路建設,排除網路建設障礙。藉由①簡化及統一路權申

請。②政府投資建置共同管道,以經濟規模降低成本,供業者租用佈設光纖

網路。由圖 2可知頻寬建設與上網人口數具有正向關係,其中頻寬的提升可歸因於國家型電信計畫各項基礎建設研發投入所創造,而上網人數於 1999年到 2000年以 23倍的高速成長,詳見表 8,而下載頻寬也從 512K以至於現在以大於 8M為主流,頻寬大約成長 16倍,詳見表 9所示。

(2) 上網人數的成長:根據分析顯示,寬頻用戶的平均上網時間是窄頻用戶的二倍以上,而每個寬頻用戶的上網速度是窄頻用戶的五倍以上,故其加成效果

為每一個寬頻用戶的「Internet活動力」(上網時間乘以上網速度)是窄頻用戶的十倍,根據我國現階段係採用「經濟及合作發展組織(OECD)」之定義,即傳輸速率至少達到上行 64Kbps及下行 256Kbps之水準,至 2007年寬頻網路使用人數約 1240 萬人,使用戶數為 423萬戶,因此寬頻上網人數成長所省下社會的時間與成本相當可觀。

8 M-Taiwan計畫寬頻管道建置計畫詳見網址 http://duct.cpami.gov.tw/intro/index_01.htm

Page 17: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55June 201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國內南北骨幹網路頻寬(Gbps)

聯外網路國際骨幹頻寬(Gbps)

寬頻上網人口 (萬)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林玉如等(2007)、資策會(2008b)

圖 2 我國網路頻寬與上網人數

根據內政部相關資料與統計,我國從 1999年至 2007年總投入於寬頻等相關基礎建設與研究已達 580億元,其中主要計劃為 e-Taiwan與 M-Taiwan及國家型電信計畫,也使我國於 2008年 7月寬頻帳號數(萬)(不含光纖)達493.33萬人,其中政府投入與產出效益,分析模型如下:

ln . . * ln . * ln ._ _net g gt net t net t= + + −− −160 99 0 957 1 382 0 9836581 2ξ

     (p-value)(0.0004**) (0.0259*) (0.0019**)

其中 ln net:寬頻使用人數(萬戶) ln gt_net:政府本期國家型計畫投入經費(億元)

ln gt-1_net:政府上期國家型計畫投入經費(億元)

由上式可知政府上期每投入額外增加 1%可增加 1.382%寬頻上網人數,下期可增加 0.957%,兩期共增加 2.34%寬頻用戶數,具有顯著正向關聯性,詳見表 7。

Page 18: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56 June 2015

表 6 資通訊國家型計畫投入經費與寬頻使用人數

變數

Year寬頻使用人數(萬戶)

Net國家型計畫投入經費(億元新台幣)

G

1999 2.5 12.02

2000 23 21.22

2001 116 11.86

2002 213 31.07

2003 290 81.95

2004 357 96.00

2005 399 112.19

2006 424.8 120.36

2007.7 423.9 100.40

資料來源:國家實驗研究院(2001-2007)、資策會(2008a)

表 7 資通訊國家型計畫投入經費之邊際效益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常數項) 160.9904 14.49977 11.10297 0.0004

lng_net 0.957004 0.276985 3.455075 0.0259

lng_net (-1) 1.382142 0.190236 7.265391 0.0019

MA(2) -0.983658 0.012731 -77.2623 0

R-squared 0.998594 Mean dependent var 280.838

Adjusted R-squared 0.99754 S.D. dependent var 150.851

S.E. of regression 7.481521 Akaike info criterion 7.1696

Sum squared resid 223.8926 Schwarz criterion 7.20932

Log likelihood -24.67841 F-statistic 947.292

Durbin-Watson stat 2.618509 Prob(F-statistic) 4E-06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101888 2.410605 0.042267 0.9677

LNg 1.306767 0.587832 2.223026 0.0679

MA(1) 0.997456 0.285293 3.496253 0.0129

R-squared 0.855213 Mean dependent var 4.86715

Adjusted R-squared 0.80695 S.D. dependent var 1.75321

S.E. of regression 0.770317 Akaike info criterion 2.57717

Sum squared resid 3.560327 Schwarz criterion 2.64291

Log likelihood -8.597272 F-statistic 17.72

Durbin-Watson stat 1.562871 Prob(F-statistic) 0.00304

Page 19: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57June 2015

表 8 Cable Modem與 xDSL用戶數與成長率

Cable Modem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7/1

用戶數(萬戶) 2 11 22 28 31 40 42 40.8 41

成長率 -- 450% 100% 27% 11% 29% 5% -3% 0.5%

xDSL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7/1

用戶數(萬戶) 0.5 12 94 185 259 317 357 384 379

成長率 -- 2300% 683% 97% 40% 22% 13% 8% -1%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林玉如等(2007)、資策會(2008b)。

表 9 xDSL下載頻寬

xDSL下載頻寬

Mar-03(%)

Dec-03(%)

Mar-04(%)

Dec-04(%)

Mar-05(%)

Dec-06(%)

Mar-07(%)

Jun-07(%)

512K∼ 1M 91 68 60 3 2 30.2 32.7 32.8

1M∼ 1.5M 3 3 2 39 37 3.2 2.2 2.1

1.5M∼ 8M 6 30 38 55 54 49.5 50.7 50.7

8M 0 0 0 0.9 3 17.2 14.4 14.4

單位:萬戶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林玉如等(2007)、資策會(2008b)

(3) 社會成本之下降:網路銀行成為 21世紀的主流產業;透過網路進行交易所減少的成本,利用線上目錄的方式進行行銷,可以節省 25%的作業成本,並減少 62%作業週期時間(Potocki and Brocato, 1995),節省之成本包含:接近成本、使用者時間成本、儲存成本、調整成本、資訊成本、以及精神成本等

項目。在 B-to-B交易方面,Coppel(2000)及 Goldman Sachs(2000)分別指出約可以節省交易成本於 2%至 39%不等,其中交易成本節省比例最少,而電子零組件交易節省成本最多,有 29%至 39%,如表所示,2003年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則估計電子市場將使電子零件業減少 29%到 39%的成本,電腦業減少 11%到 20%的成本,金屬業減少 22%的成本,生命科學相關產業將減少 12%到 19%的成本,身為資訊化社會名列前茅的台灣,若由 2002年政府公共建設投入至 2006年金融 EDI跨行交易約為 6兆元,企業對企業之網路交易以累計 27兆 4千多億台幣,所節省交易成本平均 10%而言,我國總共可節省 2.7兆元的交易成本,由上文可知,政府網路成長貢獻1.3%,計算約為 351億元,詳見表 10。

Page 20: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58 June 2015

根據資策會 MIC調查顯示,2007年台灣整體線上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1855億元,到 2008年達到新台幣 2,530億元,成長率為 36.4%,網友上網購物主要原因是價錢較零售通路便宜,占 56%,最常拜訪的零售通路前三名分別是便利商店(95.6%)、超市(92%)、量販店(91.5%),而虛擬通路的網購網站則以 84%超越實體的百貨公司(82.3%)排名第四,數據顯示網友已經開始養成選擇虛擬通路到網路購物的習慣,甚至超越了實體通路。

表 10 電子商務 B2B產生之成本減少

產業類別 成本節省(%) 產業類別 成本節省(%)

機械 11 醫療 5

化學 10 生命科學 12-19

煤 2 金屬工業 22

大眾傳播 5-15 傳媒與廣告 10-15

電腦產品 11-20 修配服務 10

電子零組件 29-39 石油燃氣 5-15

食品加工 3-5 紙類 10

林產品 15-25 銅鐵 11

航空運輸 15-20

資料來源:Coppel(2000)、Goldman Sachs(2000)。

表 11 電子商務對各種銷貨成本的影響

交易成本

(單位:美元)機票 金融機構 各種費用繳款 全民健保 軟體銷售

傳統銷售體系 8 1.08 2.22至 3.32 400-700 15

電話購買   0.54     5

網路訂購 1 0.13 0.65至 1.10 200至 350 0.20至 0.50

節省比例(%) 87 89 71至 67 50 97至 99

註: 交易成本是以每一件交易成功所需的平均成本計算而得的。資料來源:Coppel(2000)、Goldman Sachs(2000)。

4.2 企業 ICT 投入對於生產力影響

企業生產核心活動組成元素包括資本、勞動、原料、管理、資訊、技術、市場

等,在 ICT中間投入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整體效率,也促進創新者與創新企業對於基礎資訊建設的需求,更可使生產力與競爭力增進,因此,ICT投入對產業整體生產力之影響與個別生產力之影響是本節將探討之重點,說明如下。

Page 21: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59June 2015

4.2.1 企業 ICT投入對產業整體生產力之帶動影響本研究透過 2001年與 2004年產業關聯表橫斷面資料分析,根據前章模型設定

推估 ICT對 GDP之影響,其中 2004年 ICT支出對 GDP產出彈性推估結果如表 12,其中可看出 2001年 ICT支出彈性為 0.6367222,意謂著 ICT支出每增加 1%可增加GDP(附加價值)0.636%,同理 2004年 ICT支出彈性為 0.646,換算成 ICT支出所創造之 GDP(附加價值)為彈性乘以總 GDP(總附加價值)除以中間投入,每增加1元 ICT投入約可增加 13元 9附加價值之增加,由此可知經過三年 ICT的加值與催化,使得同樣 1元支出增加所創造之效果增加了 0.11元,而其中又以 ICT服務投入貢獻較高且顯著,詳見表 13,即為 OECD指出 ICT投資有助於企業提高生產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產品的生產效率,提升產業價值鏈。

從總體經濟觀點,ICT投資可促進經濟成長,當中不乏指出 ICT的擴散與普及可提升整體經濟生產力,對於知識流通、創造、加值產生加速效果。

表 12 ICT支出與附加價值產出彈性與加速效果

分類 變數 2004年 lnICT支出 2001年 ln_ICT支出 加速效果

未標準化係數 彈性估計值 0.646028488 0.6367222 0.009306

  標準誤 0.033329867 0.0331205  

T 係數 19.38287041 19.22442  

P 顯著性 1.72E-19 1.67E-19  

主計處產業關聯

(ICT/GDP)  4.99% 4.39%  

ICT/GDP(WITSA, Digital Planet)

  1.69%    

表 13 2004年 ICT支出與附加價值產出彈性

 

變數

未標準化係數

估計值

 

標準誤

標準化係數

Beta 分配t係數

P顯著性

(常數) 5.761796366 0.225348475 25.56838409 1.72E-19

Ln_ICT生產 0.646028488 0.033329867 0.848612604 19.38287041 1.72E-19

R R-square adj R-square 估計的標準誤    

0.8486126 0.720143352 0.718226526 0.774158512    

9 附加價值增量為彈性乘產值除 ICT值( ∆Y YICT= = =β* . * ( / )0 646 9595496 478758 13)。

Page 22: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60 June 2015

表 14 2001年 ICT支出與附加價值產出彈性

 

變數

未標準化係數

估計值

 

標準誤

標準化係數

Beta 分配T係數

P顯著性

(常數) 5.880161098 0.21833979 26.93124 1.67E-19

Ln_ICT生產 0.636722202 0.0331205 0.845833974 19.22442 1.67E-19

R R-square adj R-square 估計的標準誤    

0.84583397 0.715435111 0.7134993 0.735910517    

4.3 ICT 投入結構對 GDP 之影響及效益

近年 IC通路產業結構因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結構的重整,本節將探討不同的資通訊科技組成(硬體、軟體、資訊服務、通訊、維護與訓練等)對產業經濟成長的影

響,以及 ICT投資與運用對國家競爭力之影響,就 ICT占製造業結構而言,從圖 3可看出,我國 ICT占製造業比重在 1990年的 1成至 2007年已有 4成的占有率,在此可初步瞭解 ICT產業對於製造業結構似乎有一定的影響,而我國 ICT對產業的影響是否能深入,或僅於外部製造業的改變為本節欲探重點。

21.87

39.25

2.07

23.18

11.07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各產業佔製造業

(%)

金屬機械工業 ICT製造業 電力機械及精密器材 化學工業 民生工業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a)。

圖 3 ICT產業占製造業結構

4.3.1 不同的資通訊科技組成對產業經濟成長的影響我國整體企業部分,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03),90年產業關聯表(162部

Page 23: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61June 2015

門)計算,可知 2004年 ICT支出占總支出 4.07%,以 ICT服務支出比例最高,主要來自於電信與資訊服務,而具耐久財特性的軟硬體支出比例則較低。為比較 ICT軟體支出與服務等不同支出結構下,對於 GDP之影響,本研究使用主計總處 2004年產業關聯表,根據先前所推導之基礎模型,將 ICT結構分為軟硬體與服務兩項,以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推估。

非ICT ICT生產製造 ICT生產服務 ICT使用製造 ICT使用服務

佔產業

GDP比例

0.6

0.4

0.2

0.0

圖 4 ICT軟硬體與服務支出對於 GDP之影響

表 15 ICT軟硬體與服務支出對於 GDP之影響

2004年變數

未標準化係數

估計值

 

標準誤

標準化係數

Beta 分配t係數

P顯著性

(常數) 5.606035238 0.337507454 16.61010792 2.89E-18

ln_ICT軟硬體 0.041470637 0.039458043 0.070102339 1.051005925 0.29642

ln_ICT 服務 0.66916748 0.054586068 0.817674319 12.25894265 2.89E-18

R R-square adj R-square 估計的標準誤    

0.85425291 0.729748036 0.722991737 0.739231416    

2001變數

未標準化係數

估計值

 

標準誤

標準化係數

Beta 分配T係數

P顯著性

(常數) 5.581835193 0.32881196 16.97577 3.26E-18

ln_ICT軟硬體 0.030446806 0.03459491 0.056948529 0.880095 0.381511

ln_ICT 服務 0.694357838 0.05379914 0.835143277 12.90648 3.26E-18

R R-square adj R-square 估計的標準誤    

0.8633369 0.745350608 0.73882114 0.68337839    

Page 24: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62 June 2015

如表 15可知,為 ICT使用服務業以 ICT服務支出投入較有效率,每增加 ICT服務支出 1%即可增加附加價值 0.669%,但 ICT服務支出產出彈性卻較 2001年(0.694%)減少,可能原因為 ICT服務支出投入成長率有趨緩的趨勢,所產生之乘數效益亦較趨緩。另外,ICT軟硬體投入對附加價值產出彈性小且不顯著,可能原因在於 ICT軟硬體投入占總支出過少,仍顯不足,使得邊際產出效益較低。

4.4 我國各業 ICT 資本運用對 GDP 的貢獻及變化趨勢

據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2008年數位星球(Digital Planet)報告顯示,基於全球經濟因素,未來將緩慢成長。已開發國家遲緩的經濟成長將冷卻他們對

ICT產品的需求。全球 ICT支出之成長率在 2004年達到最高峰 12.3%,隨後即下降至 7.7%,於 2007年回復至 10.3%,在世界各國或地區陸續完成資通訊基礎建設後,全球 ICT支出成長率趨於平緩。

反觀我國 2004年 ICT成長率 10.8%,而 2008年整體卻為 4.3%,相較於世界平均而言 ICT支出減緩趨勢,其中以製造業(2004年 ICT成長率 14.1%而 2008年整體卻為 4.6%)、金融業(2004年 ICT成長率 11.4%而 2008年整體卻為 4.8%)、政府支出等部門別成長趨緩速度最快(2004年 ICT成長率 11.4%而 2008年整體卻為4.8%),詳見表 16,其中 ICT支出成長減緩對業別之影響亦是本節關注焦點。

表 16 2004∼ 2008年我國各產業 ICT成長率

項目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自然資源 -4.0% 4.3% 1.4% 8.3% 4.3%

製造業 14.1% 0.6% 3.1% 11.0% 4.6%

營建 8.5% 17.3% 15.3% 5.1% 8.6%

能源用途 19.2% 35.4% -3.4% 11.6% 9.6%

通訊電信 25.9% -2.0% 6.0% 10.0% 20.1%

金融服務 11.4% 0.0% 4.2% 2.6% 4.8%

教育服務 14.5% 8.0% 6.5% 5.2% 11.0%

零售 4.9% -6.8% -1.4% 1.6% 3.5%

運輸 17.3% -6.6% 1.3% 17.1% 23.4%

批發 6.5% 5.8% -4.9% 5.8% 8.2%

健康照顧 9.0% 5.4% 11.6% -2.7% 9.4%

醫院、旅館休閒業 4.2% 14.6% 13.0% -4.6% 7.5%

其他服務 13.9% 5.6% -7.3% 2.2% 7.9%

消費部門 6.6% 6.2% -0.2% 2.1% 5.2%

政府支出 12.9% -2.2% 2.1% 0.4% 7.6%

Page 25: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63June 2015

若從各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可根據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數位星球(Digital Planet)2008」報告及主計處 GDP統計及勞動人數統計,瞭解 2007年我國各產業中每人可運用 ICT經費以及 ICT支出占 GDP比例以服務業運用最高,其中 ICT支出占 GDP比例以通訊業及運輸倉儲業投入最高為13.86%,而每勞工可運用 ICT資本同樣通訊業及運輸倉儲業投入最高,平均有 16.7萬元,反觀工業中製造業 ICT支出占 GDP比例 2.43%,然每勞工可運用 ICT資本平均只有 2.56萬元,可知目前我國製造業、營造業、教育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等,屬於 ICT支出不足與員工運用 ICT不足之產業,而主要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是硬體、軟體、或服務投入不足,而該項目投入不足對於各產業的發展影響為何,亦為本章節

所要探討的項目,分述如下。

表 17 2004∼ 2008年我國各產業 ICT之出對經濟影響效果

項目 (單位 ) GDP ICT支出 就業人數 ICT/GDP ICT/就業人數

農林漁牧礦業 182204 4421.658 549000 2.43% 0.81

工業 3411273 98913.78 3781000 2.90% 2.62

 製造業 2990827 72771.34 2842000 2.43% 2.56

 水電燃氣業 147075 15349.02 93000 10.44% 16.50

 營造業 273326 10793.42 846000 3.95% 1.28

服務業 6136494 253392.7 5329000 4.13% 4.75

 批發及零售業 2341187 47815.9 1782000 2.04% 2.68

 住宿及餐飲業 267366 11181.7 681000 4.18% 1.64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748370 103704.5 621000 13.86% 16.70

 金融及保險業 1264391 52658.34 404000 4.16% 13.03

 教育服務業 226543 4768.057 588000 2.10% 0.81

 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 379093 12631.23 340000 3.33% 3.72

 其他服務業 909544 20632.97 913000 2.27% 2.26

政府支出 1280992 69389.23 332000 5.42% 20.9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a,2013b)。

4.4.1 ICT與非 ICT資本運用與總要素生產力資通訊科技之投資,已替代了其他資本及勞力之投入,加上資通訊科技資本財的

價格逐年下降,使 ICT的投入逐年增加,ICT的廣泛應用除改變生產函數外,亦改善勞工生產力以及人力資本品質,進而影響規模報酬 10及生產力之成長。

10 規模報酬之定義為生產者擴大生產效能使產量增加後,生產者因各種原因使生產效能提高或降低,進而造成長期

平均成本上升或下降的結果。

Page 26: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64 June 2015

哈佛教授 Jorgenson and Vu(2005)利用 1995~2003年的資料估計結果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整個貢獻為 3.56%,來自 ICT資本 0.88%,顯示生產函數並非固定規模報酬 11,主因為美國近幾年來重新舖設光纖轉接設備、發射通訊衛星,並協助學術機構

培訓資訊產業所需的人才,除對資訊電腦業產出及生產力有直接的影響外,並有助於

大量使用資訊電腦產業提升生產力。資訊對產出的貢獻不僅改變生產要素如勞動、

傳統資本財及資訊資本財之投入內容及生產力的增進,資訊及通訊科技投入不同於

以往的資本財投入,對產出的影響在於 ICT資本投入的報酬,同時產生外溢效果或網路效果。由圖 5可知,台灣於 1995年至 2003年,經濟成長整個貢獻為 4.06%,來自 ICT資本 0.54%,對應世界各國 ICT資本貢獻來源及 ICT占 GDP比例(投入)關係,我國屬於 ICT資本支出投入產出效果較佳的國家,相較之下香港 ICT資本邊際貢獻較台灣高,且投入比例亦較低,而韓國則相反雖 ICT支出較台灣高,但 ICT資本邊際貢獻較低,顯示韓國在 ICT利用率與支出雖然高,但利用效率較差,使邊際貢獻相對較小,詳見表 18。

G7加

法德

金磚四國

巴西 亞

瑞士

中港

瑞典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4.00% 5.00% 6.00% 7.00% 8.00%

ICT/GDP(2003WITSA)

ICT資本邊際貢獻(1995∼2003)

ICT/GDP投入低於世界平均資本邊際貢獻高於世界平均

資料來源:Jorgenson and Vu(2005)、WITSA(2008)。

圖 5 1995∼ 2003年世界各國 ICT資本貢獻及 GDP成長關係

11 依上式定義規模報酬的類型有: 固定的規模報酬:生產規模擴張後,產量增加的比例等於生產要素的增加比例。 遞增的規模報酬:生產規模擴張後,產量增加的比例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 遞減的規模報酬:生產規模擴張後,產量增加的比例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

Page 27: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65June 2015

4.4.2 我國各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根據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與 IDC發布之「數位星球(Digital

Planet)2008」報告(WITSA, 2008),我國 2003年∼ 2008年 ICT支出結構 IT支出(包括電腦軟體、硬體及服務)與通訊支出占 ICT支出的相對比重大致顯現 3.5比6.5的支出型態,與工業先進國家的相對比重約為 7.7:2.3明顯不同,當中 IT支出中,軟、硬體支出相對比率為 32.97%,低於工業先進國家水準平均 (美國 81.7%、英國 71.28%、德國 67.47%、日本 29.27%),是否因為我國產業特性與結構不同,使得 ICT投資結構不同,為此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將 ICT資本投入結構展開,建模於本文當中,以期分析我國產業特性與結構與 ICT資本投入結構對其 GDP之影響。

從國內總供給模型可一窺我國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其中影響 GDP的因素可區分為量與價的因素:(1)實質產出數量的影響因素(即上述中的Y);(2)產出(商品)之相對價格的影響因素,而 ICT資本的引入可能對於製造的數量提升有益增,例如生產線電腦與自動化投入使得製造業生產量大增,亦有可能因

為 ICT資本投入所創造品質的提升或附加功能的提升,如電腦製模使得同種商品品質提高,也使樣式更多樣化,因此本研究將 ICT資本投入做為廠商總供給模型中的價與量提升的測試變數(詳細推導與原模型,並分成製造業與服務業等行業別做分

析 12,若以數學方程式表示如下所示:

Gdp P yi t i t i t, , ,*= (21)

P f R ICT R Ki t i t i t i t i t ICT, , , , ,( , ) *= = δ (22)

y h L K AL Ki t i t i t i t i t, , , , ,( , )= = α β (23)

K K K K K Ki t ICT NICT ICT NICT i ti t, ,( , ),

= 01 2δ δ (24)

L L L L L Li t hr salary hr i t salaryi t, , ,( , )= 01 2γ γ (25)

K IT h IT SO IT SE CO IT h IT SO IT SEICT i t i t i ti t,( _ , _ , _ , ) _ _ _, , ,= λ λ λ1 2 3CCOi t,

λ4 (26)

其中,Gdp是第 i個產業的附加價值(GDP),P為第 i個產業商品平均相對價格,K 是第 i個產業的固定資本,且固定資本可分為 ICT與非 ICT投入,其中 KICTi,t

則為 ICT資本支出,當中分別以資訊硬體(IT_h)、資訊軟體(IT_SO)、資訊服務(IT_SE)、通訊支出(CO),作為價格與產量因子分別受到 ICT資本支出的影12 由於資料限制等問題目前只能將產業別分作製造業與服務業等大項目別等分類,而中分類必須由工商普查資料推

估,本研究未來後續可朝此發展。

Page 28: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66 June 2015

表18 世界主要國家

ICT資本貢獻

Econ

omy

Per

iod

1989

-199

5P

erio

d 19

95-2

003

Per

iod

1989

-19

95P

erio

d 19

95-

2003

ICT資本累積

加速效果

GD

P 成長

成長來源

(% p

oint

s pe

r ann

um)

GD

P 成長

成長來源

(% p

oint

s pe

r ann

um)

資本

(Cap

ital)

勞動

Labo

r總要素

生產力

TFP

資本

(Cap

ital)

勞動

Labo

r總要素

生產力

TFP

ICT

Non

-IC

TH

ours

Qua

lity

ICT

Non

-IC

TH

ours

Qua

lity

世界

(110

Eco

nom

ies)

2.50

0.

27

0.91

0.

39

0.40

0.

53

3.45

0.

53

1.03

0.

62

0.27

0.

99

0.26

拉丁美洲

3.06

0.

16

0.58

1.

20

0.37

0.

75

2.11

0.

39

0.61

1.

10

0.34

-0

.32

0.23

南非

1.21

0.

13

0.24

1.

66

0.56

-1

.39

2.88

0.

29

0.68

1.

18

0.42

0.

32

0.16

北中東非

4.36

0.

15

0.72

1.

43

0.56

1.

50

4.08

0.

40

0.88

2.

02

0.49

0.

30

0.25

非G

72.

03

0.32

0.

68

0.21

0.

21

0.61

3.

01

0.49

0.

77

1.06

0.

20

0.49

0.

17

G7

2.18

0.

38

0.90

0.

07

0.42

0.

42

2.56

0.

69

0.74

0.

28

0.18

0.

67

0.31

 加拿大

1.39

0.

49

0.27

0.

07

0.55

0.

01

2.51

0.

65

0.61

0.

68

0.16

0.

42

0.16

 法國

1.30

0.

19

0.93

-0

.17

0.61

-0

.26

1.92

0.

36

0.75

0.

22

0.07

0.

52

0 .17

 德國

2.34

0.

26

1.05

-0

.42

0.33

1.

12

0.86

0.

40

0.50

-0

.24

0.09

0.

11

0.14

 義大利

1.52

0.

26

0.86

-0

.35

0.38

0.

37

1.48

0.

46

0.96

0.

61

0.27

-0

.82

0.20

 日本

2.56

0.

31

1.16

-0

.39

0.54

0.

94

1.39

0.

56

0.26

-0

.32

0.22

0.

67

0.25

 英國

1.62

0.

27

1.69

-0

.73

0.49

-0

.10

2.55

0.

65

0.19

0.

38

0.26

1.

07

0.38

 美國

2.43

0.

49

0.71

0.

57

0.36

0.

31

3.56

0.

88

1.01

0.

50

0.17

0.

99

0.39

金磚四國

2.13

0.

11

0.92

0.

53

0.41

0.

20

4.60

0.

36

0.9 7

0.

64

0.40

2.

23

0.26

 中國

9.94

0.

17

2.12

0.

87

0.45

6.

33

7.13

0.

63

3.17

0.

45

0.39

2.

49

0.46

 俄羅斯

-8.4

4 0.

07

0.07

-1

.02

0.37

-7

.79

3.18

0.

10

-1.3

0 0.

21

0.44

3.

73

0.03

 印度

5.03

0.

09

1.18

1.

27

0.43

2.

06

6.15

0.

26

1.77

1.

22

0.41

2.

49

0.17

Page 29: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67June 2015

 巴西

1.97

0.

09

0.29

0.

99

0.39

0.

20

1.94

0.

46

0.24

0.

67

0.37

0.

21

0.37

亞洲發展中國家

7.35

0.

15

1.73

1.

19

0.42

3.

86

5.62

0.

43

2.27

0.

81

0.38

1.

72

0.28

亞洲四小龍

6.86

0.

31

1.92

1.

24

0.26

3.

13

3.64

0.

59

1.75

0.

78

0.22

0.

31

0.28

 台灣

6.59

0.

23

1.95

0.

91

0.26

3.

23

4.06

0.

54

2.15

0.

43

0.25

0.

70

0.31

 韓國

7.48

0.

29

2.31

1.

45

0.31

3.

13

4.09

0.

46

1.67

0.

86

0.26

0.

85

0.17

 香港

5.42

0.

33

1.61

0.

78

0.22

2.

48

2.50

0.

65

1.56

0.

78

0 .18

-0

.67

0.32

 新加坡

7.95

0.

39

1.80

1.

81

0.26

3.

69

3.91

0.

70

1.62

1.

06

0.18

0.

35

0.31

亞洲四小虎

6.61

0.

15

1.69

1.

64

0.38

2.

76

3.21

0.

21

1.33

1.

17

0.33

0.

17

0.07

 泰國

8.58

0.

10

2.22

1.

19

0.33

4.

74

2.19

0.

12

1.00

0.

43

0.31

0.

34

0.02

 馬來西亞

8.45

0.

28

2.27

2.

11

0.39

3.

40

4.33

0.

44

1.91

1.

89

0.26

-0

.17

0.16

 印尼

6.82

0.

10

1.62

1.

64

0.43

3.

04

2.41

0.

09

1.47

0.

91

0.41

-0

.47

-0.0

1

 菲律賓

2.57

0.

11

0.63

1.

60

0.36

-0

.13

3.91

0.

20

0.94

1.

46

0.32

0.

98

0.09

東歐

-7.0

5 0.

10

-0.1

5 -0

.86

0.36

-6

.50

2.87

0.

23

-0.8

1 0.

01

0.39

3.

06

0.13

兩瑞

0.59

0.

33

0.46

-0

.12

0.19

-0

.27

2.03

0.

56

0.30

0.

27

0.17

0.

73

0.24

 瑞典

0.75

0.

43

0.39

-0

.69

0.21

0.

41

2.81

0.

78

0.34

0.

24

0.19

1.

26

0.35

 瑞士

0.43

0.

22

0.53

0.

46

0.16

-0

.94

1.24

0.

34

0.26

0.

30

0.15

0.

20

0.12

三蘭

2.10

0.

30

0.49

-0

.11

0.20

1.

23

4.76

0.

55

0.90

1.

10

0.19

2.

03

0.25

 荷蘭

2.31

0.

37

0.56

0.

83

0.19

0.

37

2.53

0.

48

0.44

1.

35

0.18

0.

08

0.11

 芬蘭

-1.3

3 0.

37

0.01

-2

.21

0.19

0.

31

3.76

0.

60

-0.0

1 0.

49

0.19

2.

49

0.23

 愛爾蘭

5.32

0.

16

0.89

1.

04

0.21

3.

02

7.99

0.

56

2.26

1.

46

0.19

3.

52

0.40

資料來源:

Jorg

enso

n an

d V

u(20

05)。

Page 30: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68 June 2015

響,而 L 是第 i個產業的勞動投入,勞動投入可分為量與質的投入,其中則為勞動總投入,在勞動品質的部分難以衡量,因此本研究以勞動單位小時報酬投入 Lsalary做品

質的衡量變數。因此,將公式 (22)∼公式 (26)式代入公式 (21)整理後則可表為公式(27)如下:

Gdp ARL K L L IT h IT SOhri t salaryi t i t i t= +0 0

1 21 2 1, , ,

( ),

(_ _γ γ λ δ ββ λ δ++ + +ββ λ δ ββ λ δ ββ1 1 13 4),

( ),

( )_IT SE COi t i t 13 (27)

將上式改寫如下,並取對數,如公式 (29):

Gdp c L L IT h IT SO IT SE COhri t salaryi t i t i t i t i= * _ _ _, , , , ,γ γ τ τ τ1 2 1 2 3

,,tτ4 (28)

ln ln ln ln ln ln _, , ,Gdp c L L K IT hhri t salaryi t NICT i t i= + + + +γ γ β τ1 2 2 1 ,, ,

, ,

__

t i t

i t i t

IT SOIT SE CO

++ +

ττ τ

2

3 4 (29)

由公式 (29)我們可以看到對附加價值的影響因子,除了原本經濟學生產函數中的勞動、實質資本、與技術知識資本之外,多了一個影響價格的因子即為 ICT所投入創造之附加價值,其中各係數為該要素之產出邊際貢獻,t1為資訊硬體(IT_h)邊際貢獻、t2資訊軟體(IT_SO)邊際貢獻、t3資訊服務(IT_SE)邊際貢獻、t4通訊支

出(CO)邊際貢獻,依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與上式 (29),利用主計處產業關聯相關資料將產業分為製造業與服務業分述如下。

4.4.2.1 製造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Jorgenson在 2005年發表 1998至 2004年全球 110個經濟體

「ICT與經濟成長來源」實證研究,工業先進國家及新興經濟體之 ICT資本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皆顯現正向的型態,反觀我國製造業是否也有相同的效益,亦是文本文研究

重點項目,因此本研究依 Jorgenson模型稍做調整,推估製造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

在台灣作為全球主要 ICT生產國之一,我國又以通訊支出大於 IT支出,硬體大於軟體,此一現象是否使 ICT支出結構貢獻效率 14也呈現一致之現象,為本研究探討

之重點,若投入與產出效率一致,則代表該投入具有效率性,反之則代表該項 ICT項目投入目前處於較無效率之狀態,因此,本研究以主計處產業關聯表 1981年至

13 令產出自然漲因子為常數 c=ARL0K0,分別簡化資訊硬體產出彈性 t1=l1(bb1)、資訊軟體產出彈性

t2=l2(bb1)、資訊服務產出彈性 t3=l3(bb1)、通訊產出彈性 t4=l4(bb1)。14 根據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與 IDC發布之「數位星球(Digital Planet)2008」報告,我國 2003年∼

2008年 ICT支出結構主要特點有二:(1)IT支出(包括電腦軟體、硬體及服務 )與通訊支出占 ICT支出的相對比重

大致顯現 3.5:6.5的支出型態,此與工業先進國家的相對比重約為 7.7:2.3明顯不同。(2)IT支出中,軟、硬體支

出相對比率為 32.97%,低於工業先進國家水準平均(美國 81.7%、英國 71.28%、德國 67.47%、日本 29.27%)。

Page 31: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69June 2015

2004年推估 ICT各項目投入之邊際貢獻,方程式表現如下:

ln . . ln . ln . ln, , ,Gdp L L Khri t salaryi t NICT i t=− + + + +3 66 0 98 0 49 0 15 0.. ln _. _ . _ .

,

, , ,

120 02 0 03 0 29

IT hIT SO IT SE CO

i t

i t i t i t+ − +

(30)    (p-value)  (**) (**) (**) (* *) (**)ln . . ln . ln . ln, , ,Gdp L L Khri t salaryi t NICT i t=− + + + +3 66 0 98 0 49 0 15 0.. ln _. _ . _ .

,

, , ,

120 02 0 03 0 29

IT hIT SO IT SE CO

i t

i t i t i t+ − +

                           (**)

其中 ln GDP: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產出之 GDP取對數ln Lhr: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勞動總投入總時數取對數ln Lsalary: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勞動單位小時報酬取對數ln KNICTi,t: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非 ICT資本投入取對數ln IT_h: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資訊硬體投入取對數ln IT_SO: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資訊軟體投入取對數ln IT_SEi,t: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資訊服務投入取對數ln CO: 1981年∼ 2004年製造業通訊投入取對數

從上式我們不難發現勞動貢獻,量的方面總製造業工作時數增加 1%可促進GDP成長 0.98%,而在質的方面製造業每人平均薪資報酬增加 1%可促進 GDP成長0.49%的效益,ICT資本總貢獻顯著的部份為 0.42%,即 ICT資本投入增加 1%可促進 GDP成長 0.42%,大於非 ICT資本貢獻為 0.15%,可了解 ICT投入對於製造業附加價值之創造(GDP)之重要性遠大於非 ICT資本貢獻,在項目別方面,以通訊貢獻度最大,約為 0.29%,而資訊硬體貢獻為 0.12%,資訊軟體貢獻為 0.02%,詳見表19與表 20。

在製造業 ICT支出與貢獻運用方面,由表 19可知我國 1981∼ 2004年,IT支出約為通訊支出之 6.7倍,主因為 ICT製造業投入比達到 15.3倍,而邊際貢獻整體卻為 1比 2,在 2000年後支出投入比縮小為 2.8倍,代表我國製造業在 ICT支出過程中未理性考量通訊的邊際貢獻大於 IT支出,未來應逐步調整與邊際貢獻率更一致,使 ICT資本運用更具效率,或者我國產業結構分佈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而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有效的定義與分離軟硬體支出項目,造成我國製造業出現硬體大於軟

體之現象,因此將來政府在做 ICT支出項目調查時,應更加清楚的讓中小企業瞭解軟硬體支出項目與定義,另外,在 IT支出方面,我國 1981∼ 2004年製造業 IT支出中,軟、硬體支出相對約為 1比 38.5,在 2000年後縮小為 10.6倍,但 IT硬體邊際貢獻卻只大於軟體邊際貢獻之 6倍,可見目前我國於軟硬體支出非於最有效的分配比例,因此未來我國製造業轉型方面應朝向 IT與通訊投資相當比例,在 IT投資方面短期應增加資訊軟體支出,加上長期挹注資訊服務支出,以期使 ICT對製造業附加價值(GDP)更進一步的躍昇。

Page 32: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70 June 2015

表 19 我國製造業 1981∼ 2004年 ICT支出比例

平均 1981-2004支出別(百萬新台幣 )

IT支出 通訊支出 IT/通訊IT硬體支出

IT軟體支出

IT硬體 /IT軟體

IT服務

製造業 (1981-1990) 154734.4 7366.4 21 153669 0 - 1065.4

製造業 (1991-2000) 67073.3 15976.3 4.2 55706.3 3697.5 15.1 7669.5

製造業 (2001-2004) 83924.5 29697.7 2.8 51019.5 4813.5 10.6 28091.5

製造業 (1981-2004) 105546.4 15856.1 6.7 93954 2441.7 38.5 9112.3

 民生工業 1009.8 937.6 1.1 50.6 1 50.6 907.6

 金屬機械工業 9107.9 4201.3 2.2 6561.5 47.2 139 2360.2

 電力機械及精密器材 6080.5 1538.8 4 4408.6 1129.2 3.9 538.8

 資通訊 (ICT) 86682.8 5660.1 15.3 82832.4 1256.3 65.9 2528.2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1981,1984,1986,1992,1993,1996,1998,2000,2003,2007)。

表 20 我國製造業 1981∼ 2004年 ICT支出邊際貢獻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6570 0.9991 -3.6604 0.0006

IT_H 0.1177 0.0429 2.7429 0.0085

IT_SO 0.0166 0.0237 0.6989 0.4879

IT_SE -0.0267 0.0138 -1.9398 0.0582

CO 0.2898 0.0653 4.4368 0.0001

K_NICT 0.1506 0.0523 2.8791 0.0059

L_SALARY/(LL_HR) 0.4925 0.0950 5.1824 0.0000

L*L_HR 0.9830 0.0399 24.6387 0.0000

K_NICT*[L_SALARY/(LL_HR)] 0.0343 0.0065 5.2614 0.0000

CO*IT_H -0.0151 0.0055 -2.7508 0.0083

IT_SO*IT_SE -0.0011 0.0030 -0.3884 0.6994

R-squared 0.9949 Mean dependent var 12.7181

Adjusted R-squared 0.9938 S.D. dependent var 0.9393

S.E. of regression 0.0739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070

Sum squared resid 0.2679 Schwarz criterion -1.8230

Log likelihood 77.2102 F-statistic 947.3640

Durbin-Watson stat 1.5718 Prob(F-statistic) 0.0000

註:C:截距常數項  IT_H: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 IT硬體支出值取對數  IT_SO: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 IT軟體支出值取對數  IT_SE: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 IT服務支出值取對數  CO: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通訊支出值取對數  K_NICT: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非 ICT固定資本支出取對數  L_SALARY/(LL_HR): 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平均每小時勞動報酬取對數  L*L_HR: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總投入勞動時數取對數其餘為交乘項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行政院主計總處(1981,1984,1986,1992,1993,1996,1998,2000,2003,2007)。

Page 33: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71June 2015

4.4.2.2 服務業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變化趨勢就產業經濟而言,服務業的主要投入多為生產要素(特別是勞動),且產業分

工相對不如製造業複雜,故中間投入比重較低,相對的附加價值比重服務業多高於製

造業,在我國產業逐漸轉型以服務業為主過程中,ICT支出是否能有效扮演提升服務業附加價值率的角色,是本文探討之重點,故本研究以主計處產業關聯表 1981年至2004年推估 ICT各項目投入之邊際貢獻,方程式表現如下:

ln . . ln . ln . ln, ,Gdp L L Khri t salaryi t NICT i=− + − +2 737 0 511 0 128 0 317 ,, ,

, , ,

. ln _. _ . _ .

t i t

i t i t i t

IT hIT SO IT SE CO

++ − +

0 2270 075 0 022 0 126

(31)(p-value)         (**)              (**) (*)ln . . ln . ln . ln, ,Gdp L L Khri t salaryi t NICT i=− + − +2 737 0 511 0 128 0 317 ,, ,

, , ,

. ln _. _ . _ .

t i t

i t i t i t

IT hIT SO IT SE CO

++ − +

0 2270 075 0 022 0 126 (31)

          (*)                 (**)

其中 ln Gdp: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產出之 GDP取對數ln Lhr: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勞動總投入總時數取對數ln Lsalary: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勞動單位小時報酬取對數ln KNICTi,t: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非 ICT資本投入取對數ln IT_hi,t: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資訊硬體投入取對數ln IT_SOi,t: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資訊軟體投入取對數ln IT_SEi,t: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資訊服務投入取對數ln CO: 1981年∼ 2004年服務業通訊投入取對數

從上式我們不難發現勞動貢獻,量的方面總服務業工作時數增加 1%可促進GDP成長 0.511%,而在質的方面製造業每人平均薪資報酬則為不顯著,代表我國服務業在勞動品質上無法顯著提升其附加價值,可能原因在於各種服務業的相對勞動報

酬差異較大,且較為集中,顯示我國服務業這幾年來的每小時勞動報酬對 GDP無明顯貢獻;而 ICT資本總貢獻顯著的部份為 0.428%,即 ICT資本投入增加 1%可促進GDP成長 0.428%,而非 ICT資本貢獻為 0.317%,可了解 ICT投入對於 GDP之重要性遠大於非 ICT資本貢獻,在項目別方面,以 IT硬體貢獻度最大,約為 0.227%,通訊支出貢獻其次為 0.126%,而資訊軟體貢獻為 0.075%,資訊服務貢獻則不顯著,詳見表 21。在服務業 ICT支出與貢獻運用方面,由表 8可知我國 1981∼ 2004年,通訊支出約為 IT支出之 1.6倍,主因為運輸倉儲與通信業投入比達到 4.6倍,而通訊與IT邊際貢獻整體卻為 1比 2.4,在 2000年後支出投入比縮小為 1.2倍,代表我國服務業在 ICT支出過程中未理性考量 IT支出的邊際貢獻較通訊大,未來應逐步增加 IT支出,使 ICT資本運用更具效率,另外,在 IT支出方面,我國 1981∼ 2004年服務業IT支出中,軟、硬體支出相對約為 1比 2,在 2000年後縮小為 1倍, IT硬體邊際貢

Page 34: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72 June 2015

獻雖為軟體的 3倍,但確可能是因為軟體投入不足,使得邊際貢獻無法有效顯現,因此未來我國服務業轉型方面應朝向 IT與通訊投資相當比例,在 IT投資方面短期應增加資訊軟體支出,加上長期挹注資訊服務支出,以期 ICT對我國產業逐漸轉型以高附加價值之服務業為主過程中更進一步的躍昇。

表 21 我國服務業 1981∼ 2004年 ICT支出邊際貢獻

1981-2004 服務業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73745 2.40709 -1.13724 0.27450

IT_H 0.22761 0.07856 2.89730 0.01170

IT_SO 0.07533 0.02790 2.70022 0.01720

IT_SE -0.02244 0.04859 -0.46182 0.65130

CO 0.12654 0.10062 1.25672 0.22940

K_NICT 0.31718 0.05871 5.40266 0.00010

L*L_HR 0.51160 0.09119 5.61052 0.00010

L_SALARY/(LL_HR) -0.12754 0.11131 -1.14586 0.27110

R-Squared 0.94430 Mean dependent var 13.38237

Adjusted R-Squared 0.91645 S.D. dependent var 0.57878

S.E. of regression 0.16730 Akaike info criterion -0.46282

Sum Squared resid 0.39183 Schwarz criterion -0.06607

Log Likehood 13.09097 F-statistic 33.90679

註:C:截距常數項  IT_H: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 IT硬體支出值取對數  IT_SO: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 IT軟體支出值取對數  IT_SE: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 IT服務支出值取對數  CO: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通訊支出值取對數  K_NICT: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非 ICT固定資本支出取對數  L_SALARY/(LL_HR): 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平均每小時勞動報酬取對數  L*L_HR:我國 1981∼ 2004製造業總投入勞動時數取對數  其餘為交乘項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行政院主計總處(1981,1984,1986,1992,1993,1996,1998,2000,2003,2007)

Page 35: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73June 2015

表 22 我國服務業 1981∼ 2004年 ICT支出比例

平均 1981-2004支出別(百萬新台幣)

IT支出通訊支

出IT/通訊

IT硬體支出

IT軟體支出

IT硬體 /IT軟體

IT服務

服務業 (1981-1990) 332.3 1916.7 17.3% 203.5 0 0.0 128.8

服務業 (1991-2000) 3183.5 6201.6 51.3% 490.7 119.2 4.1 2573.6

服務業 (2001-2004) 12707.1 15446 82.3% 903.9 913.8 1.0 10889.4

服務業 (1981-2004) 3947.7 6336.5 62.3% 458.4 230.4 2.0 3258.8

批發及零售業 7661.3 22771.5 33.6% 61 1.8 33.9 7598.5

住宿及餐飲業 2069.8 1463 141.5% 0.6 0.8 0.8 2068.4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4241.5 19644.2 21.6% 436.4 308.9 1.4 3496.2

金融及保險業 13696.9 4345.2 315.2% 868.9 50.4 17.2 12777.6

不動產及租貸業 2444.3 599.9 407.4% 387.2 50.4 7.7 2006.7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4060.2 7176.5 56.6% 1589 207.1 7.7 2264.1

教育服務業 1904.2 1247 152.7% 1060.2 769 1.4 75

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 1081.2 2325.3 46.5% 44.3 159.9 0.3 877

文化、運動及休閒服務業 664.9 850.1 78.2% 71.9 11.8 6.1 581.3

其他服務業 997.9 2942.5 33.9% 64.9 89.6 0.7 843.4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行政院主計總處(1981,1984,1986,1992,1993,1996,1998,2000,2003,2007)。

5. 總結與政策建議

OECD根據總要素生產力推估經濟成長來源為 ICT貢獻之比例, 1995年∼ 2003年較 1990年∼ 1995年明顯成長,其中主要來源為通訊支出貢獻度的提升。Jorgenson(2005)指出 1995年至 2003年世界平均經濟成長率 3.45%,而資本投入總體貢獻為1.56%,其中 ICT資本貢獻為 0.53%,即 3成來自 ICT資本貢獻。綜觀國際相關研究各國皆透過不斷增加 ICT投資,以深化整體產業價值,而根據WITSA調查推估我國目前在 ICT佔 GDP投入方面為 5.4%(詳見表 9),稍具世界平均水準,但離美日等先進高所得國家的 7%仍有差距,且個人電腦使用量比例為 46.76%,略低於高所得國家平均的 56.7%,主因是我國 ICT支出成長力道不足,導致我國 ICT對 GDP之投資部分仍屬過少。另外,在邊際貢獻方面各產業間有顯著貢獻,而在 IT軟硬體比率方面仍著重硬體支出,相較歐、美等先進國家較為不同,未來企業可能必須考慮投

入項目的邊際貢獻分配 ICT軟硬體支出,使得我國附加價值能藉由 ICT投入進一步躍昇。本節將彙整前項研究結果之分析結果,對我國 ICT投入預算政策規劃提出建議,我國與各國政策與效益對照,詳見表 24,分述如下。

Page 36: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74 June 2015

表 23 我國 ICT支出投入結構

項目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ICT支出總額 (百萬美金 ) 17,655 19,560 20,174 20,457 21,380 23,128

 資訊支出 % 25.11% 25.45% 26.21% 27.36% 27.30% 26.22%

  IT硬體 % 13.32% 13.35% 13.73% 14.23% 14.18%  13.66%

  IT軟體 % 4.15% 4.29% 4.52% 4.80% 4.81% 4.63%

  IT服務 % 7.65% 7.81% 7.96% 8.34% 8.31% 7.93%

  IT軟體 /硬體 31.16% 32.14% 32.94% 33.71% 33.93% 33.92%

 通訊支出 % 74.89% 74.55% 73.79% 72.64% 72.70% 73.78%

  ICT支出成長率   10.79% 3.14% 1.41% 4.51% 8.18%

 資訊支出成長率 12.27% 6.22% 5.87% 4.29% 3.90%

  IT硬體成長率 11.07% 6.07% 5.07% 4.17% 4.21%

  IT軟體成長率 14.56% 8.68% 7.56% 4.85% 4.18%

  IT服務成長率 13.11% 5.12% 6.28% 4.16% 3.20%

 通訊支出成長率   10.29% 2.09% -0.18% 4.59% 9.78%

  ICT支出 /GDP 5.77% 5.90% 5.66% 5.60% 5.58% 5.53%

資料來源: WITSA(2008)。

表 24 我國與各國政策與投入產出效益對照

別主要政策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對產業之影響

繼 e-Taiwan、M-Taiwan之後,U-Taiwan為國家資訊發展最新的政策目標為在

2010年,將高速寬頻網路與匯流涵蓋率達到 90%,建設台灣成為一個優質網路社會。屆時估計我國年平均國民

所得將達到二萬美元,因此台灣 ICT投資密集度(ICT投資占 GDP比率)由 2001 年的 5.6%,增至 2006 年的6.7%,顯示 ICT投資密集度逐漸在我國受到重視,未來在愛台 12項建設與智慧台灣計劃的推動下,台灣未來不

僅是 ICT製造大國,更將形成以 ICT應用的優質網路社會。

(1)台灣於 1995年至 2003年 GDP平均成長為 4.06%,其中來自 ICT 資本貢獻為 0.53%。(2)政府 ICT支出每額外增加 1%,則有助於 GDP額外增加 0.1185%。

(1)我國電信使用概況超越高所達國

家平均,但個人電

腦使用數比例為

46.76%, 略 低 於高所得國家平均的

56.7% 。(2)我國在電信負擔成本方面仍略高

於高所得國家平

均,例如手機平均

每人每月使用費用

為 24.07美元,高於高所得國家平均

17美元。

(1) 我 國 資 訊 電子業成長貢獻度

由 2002 年的 0.95至 2007年成長至2.13, 另 外 成 長貢獻率也由 2002年的 22.32%,至2007年達 37.33% (2)2007年出口值占總商品比重為

34.6%,由此可知ICT產業對於我國整體國家經濟成長

貢獻具正向之影

響。

Page 37: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75June 2015

從 2000年起,日本由政府著手推動新一波的 IT革新;針對革新所提出的第一波政策「e-Japan戰略」成功地讓日本的寬頻環境提前於 2003年達成日本政府 2006年發布「IT新改革戰略」,實現每個人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都能感

受到 IT好處的社會 ,2008年發表的「情報通信白書」,主題為「無所不

在(Ubiquitous Network) 充滿活力的網路社會」,以 U-Japan為發展重點的 ICT利用率的提高。

(1)2008 年 ICT 支出 占 GDP 比 例

6.98%, ICT資本對 GDP總貢獻達到 0.12%。(2)1995 到 2003年經濟成長平均

為 1.39%, 其 中

ICT 資本貢獻為0.56%。

(1)逐漸邁向可隨時使用資訊的社

會,費用基本上都

較高所得國家平均

低。 (2)整體電信投資效率逐漸提升。

(1)日本資訊產業各部門 GDP增加最快的是資訊通信

設備、器材製造

業。 (2)由於長期受到經濟成長遲緩的影

響,使得資通基礎

等設施投入下降

將是未來日本 ICT產業發展的一大隱

憂。

1993年至 2002年間,主要政策有發起資訊基礎建設;成立聯邦政府電子

商務工作小組;公佈「全球化電子商

務發展架構」;提出「聯邦政府智慧

卡執行計畫」;2000年起三年內共提撥 62億美元建構全國各級政府部門的網路化經費;將資通訊安全列為國土

安全之一部分。

(1)2006 年 ICT 投資約占總投資之

28%, IT 支出與通訊支出占 ICT支出的相對比重約

呈現 1:1。 (2)1995 到 2003年經濟成長平均

為 3.56%, 其 中

ICT 資本貢獻為0.88%。

(1) 使 用 品 質 提升,使用費用下降 (2)電信投資投入減少但邊際產出卻

大致固定。

(1)整體 ICT支出未來將朝向資本支

出化,且服務業占

全國 ICT 總支出比例最高。 (2)製造業為軟體使用大於硬體使

用,軟硬體使用比

為 1比 1.25,而服務業為硬體使用大

於軟體使用,軟硬

體使用比為 1 比2。

在 1994 年至 2005 年間依序推出了Cyber Korea 21、e-KoreaI、u-Korea計劃,並於 2006年再推出 IT839策 ,目標為 2010年韓國 IT產業相關收 將比 2006年成長 14%。

(1)1995 到 2003年經濟成長平均

為 4.09%, 其 中

ICT 資本貢獻為0.46%。

(1)網路使用服務費用每月平均為

34.6美元,較高所得國家平均 13.7美元高。 (2)電信投資邊際產出大於投入比

例,代表整體電信

投資效率逐漸提

升。

(1)韓國 ICT產業占製造業比重由

1995 年 的 15.1%增加至 2007年比重已達到 31.2%。

1986年至 2003年依序提出「國家 IT戰略計劃」、 「IT 2000計劃」、「資訊通信 21」藍圖 、「連結新加坡」計劃 。2006年更提出 iN2015概念,主要是由人民、企業及公部門等三部分

來共同創造,主要任務為規劃國家資

訊產業政策的發展。

(1)1995到 2003年新加坡經濟成長平

均為 3.91%,其中ICT 資本貢獻為0.31%。

(1)通訊方面確實逐漸邁向可隨時使

用資訊的社會,但

寬頻使用方面仍有

待加強。 (2)電信投入產出似乎有飽和狀況,

未來新加坡應加強

在資訊方面投資。

(1)ICT產業發展,以硬體和電訊為

主, 2006 年 ICT產業營收首度突破

400億星元大關。 (2)在 ICT產業分布方面,以硬體為

主,近年來占整體

比重均在 5 成上下在 ICT 出口方面,亦以硬體為大

宗。

Page 38: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76 June 2015

1998年開始推動「數碼 21」計畫,且於 2001年修正「數碼 21」計劃,並在 2007年正式推出最新版的「2007數碼 21資訊科技策略」,立下了推動數碼經濟以推廣先進科技及鼓勵創新

發展,促進新一代公共服務建立數碼

共融的知識型社會。

(1) 香 港 1995 到2003年經濟成長平均為 2.50%,其中 ICT 資本貢獻為 0.65%。

(1)ICT 支出有減少趨勢,寬頻使用

比例略高於高所得

國家平均。 (2)電信投入產出似乎有鈍化趨勢。

(1)ICT生產總值為1147 億港元(約148億美元),占GDP為 8.3%。 (2)在香港資訊科技主要以服務型產

業為主。

在中國第十一五規劃中,針對 ICT的政策有: (1)提高對外合作的檔次和水準、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營運成本、促進 ICT四大產業基地協調發展。 (2)支援 TD-SCMA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標準擴大技術研發投入,增強企

業技術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提供資金

支援、稅收優惠、政策。

(3)針對重點技術領域設立重大專案。

(1) 中 國 1995 到2003年經濟成長平均為 7.13%,其中 ICT 資本貢獻為 0.63%。

(1) 寬 頻 使 用 比例,略高於中低所

得國家平均。 (2) 中國目前 ICT發展仍處於起步階

段,未來應加速

落實 ICT 基礎建設。

(1)中國 IT市場與通信規模將繼續穩

步增長。 (2)整體 ICT對製造業整體營收貢獻

越趨重要,但利潤

卻只增加 0.4倍,代表中國 ICT 產業整體在附加價值

率的提升方面上仍

相當薄弱。

為深究過去台灣 ICT資本支出對 GDP成長貢獻不彰之原因所在,首先本研究根據 Barro(1990)為模型基礎,參考 Futagami et al.(1993)內生成長模型,將政府公共支出設定具有累積效果存在,且政府支出(g)完全以租稅融通方式(不計算公債發行),並將政府最終支出累積(g)分為政府 ICT支出累積與政府非 ICT支出累積,推估政府 ICT資本運用對 GDP的貢獻及產出彈性 0.1185,代表 ICT支出每額外增加 1%,則有助於 GDP額外增加 0.1185%,和 OECD估計方向一致且顯著。

再者,本研究將 ICT貢獻切分為通訊、IT硬體、IT軟體和 IT服務支出,作為各產業別資本支出中間投入,分析對製造業與服務業附加價值率影響為概念,突破先

前學者僅探討 ICT整體投資框架,並不以其所蒐集的各種次級資料分析,改由 2001年與 2004年產業關聯表橫斷面資料,建構複迴歸模型,透過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推估。進而發現勞動貢獻量於總製造業工作時數上,每增加 1%,可額外促進 GDP成長 0.98%,而在質的方面製造業每人平均薪資報酬增加 1%,可額外促進 GDP成長 0.49%的效益,而 ICT資本總貢獻顯著的部份為 0.42%,即 ICT資本投入增加 1%可額外促進 GDP成長 0.42%,大於非 ICT資本貢獻為 0.15%,可了解 ICT投入對於製造業附加價值之創造(GDP)之重要性遠大於非 ICT資本貢獻,在項目別方面,以通訊貢獻度最大,約為 0.29%,而資訊硬體貢獻為 0.12%,資訊軟體貢獻為 0.02%。

在對服務業影響方面,我們不難發現勞動貢獻,量的方面總服務業工作時數增加

1%可促進 GDP成長 0.511%,而在質的方面製造業每人平均薪資報酬則為不顯著,

Page 39: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77June 2015

代表我國服務業在勞動品質上,無法顯著提升其附加價值,可能原因在於各種服務業

的相對勞動報酬差異較大,且較為集中,舉例而言,金融業中的分析師對該產業的邊

際報酬極高,但一般行員邊際報酬卻趨於相同,因此每小時勞動報酬變數為負,但不

顯著,代表我國服務業這幾年來的每小時勞動報酬對 GDP無明顯貢獻;而 ICT資本總貢獻顯著的部份為 0.428%,即 ICT資本投入增加 1%可促進 GDP成長 0.428%,而非 ICT資本貢獻為 0.317%,可了解 ICT投入對於 GDP之重要性遠大於非 ICT資本貢獻,在項目別方面,以 IT硬體貢獻度最大,約為 0.227%,通訊支出貢獻其次為0.126%,而資訊軟體貢獻為 0.075%,資訊服務貢獻則不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政府過去對 ICT投資確實,不但促進 GDP成長,亦存在外溢效果。然而我國政府在 ICT支出成長率相較先進國家仍嫌不足,且 ICT固定資本形成率偏低。此外,我國產業在 ICT投入結構(通訊、IT硬體、IT軟體、IT服務)與產出效益存在不平衡現象,尤其是 IT服務挹注不足,致帶動 GDP成長動力不足。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

(1) 政府未來在 ICT投資不僅要增加,相關計畫更應規範 ICT固定資本支出。(2) 未來我國資通訊產業發展上應加強軟體投資,且應鼓勵企業將自行研發之軟體資本化,並提升 IT服務挹注。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總處(1981)。70年產業關聯表 -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715584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1984)。73年產業關聯表 -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71646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1986)。75年產業關聯表 -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716858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1992)。78年產業關聯表 -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7162345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1993)。80年產業關聯表(150部門)-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

Page 40: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78 June 2015

public/Attachment/53115531371.zip行政院主計總處(1996)。83年產業關聯表(150部門)-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8105554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1998)。85年產業關聯表(160部門)-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8113930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0)。88年產業關聯表(160部門)-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02715477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3)。90年產業關聯表(162部門)-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221115823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7)。93年產業關聯表(161部門)-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計值﹚。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61124104650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0)。95年產業關聯表 (166部)- 表 1、生產者價格交易表﹙進口按 C.I.F. 計值﹚。取自 2013 年 12 月 30 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912141433171.zi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a)。歷年各季國內生產毛額依行業分類。取自 2013年 12月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12818516ECWGCXEJ.xls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b)。勞動力 -按性別、與教育程度分類。取自 2013年 12月30日,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timeser/table05.xls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9)。國家資通訊發展方案(2007-2011年)修訂核定版(電子書)。臺北市,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6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yearbook.stpi.org.tw/pdf/96ebook.pdf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6)。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5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yearbook.stpi.org.tw/90-95ebookpdf/9505.pdf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5)。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4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yearbook.stpi.org.tw/90-95ebookpdf/94ebook.pdf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4)。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3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日,http://yearbook.stpi.org.tw/90-95ebookpdf/93ebook.pdf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3)。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2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

Page 41: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79June 2015

日,http://yearbook.stpi.org.tw/90-95ebookpdf/92ebook.pdf國家實驗研究院(2002)。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1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

日,http://yearbook.stpi.org.tw/90-95ebookpdf/91ebook.pdf國家實驗研究院(2001)。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90年版。取自 2012年 12月 30

日,http://yearbook.stpi.org.tw/90-95ebookpdf/90ebook.pdf林慈芳(2011)。臺灣勞動生產力成長估測與因應對策。臺灣經濟論衡,9(4),

42-71。林玉如等(2007)。2007通訊工業年鑑。臺灣,新竹市,工研院 IEK電子分項。資策會(2008a)。2007年 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取自 2013年 12月 30日,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93資策會(2008b)。2008資訊工業年鑑。臺灣,臺北市,資策會MIC。劉奇岳(2008)。寬頻管道建置計畫之推動現況與展望報告(討論稿)。臺灣,台北

市: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工程組。

Barro, R. J. (1990).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103-25.

Cincera, M., & Veugelers, R. (2014).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of return to R&D for Euro-pean and US youngleading R&D firms. Research Po licy, 43, 1413-1421.

Coppel, J. (2000). E-Commerce: Impacts and Policy Challenges,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252,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Retrieved December 30, 2013, from http://www.oecd.org/eco/outlook/2087433.pdf

Crafts, N. (2001).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In Meier, G. M., & Stiglitz, J. E. (Eds.), Frontier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e future in perspective (301-33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andall, R. W., & Jackson, C. L. (2001). The $500 billion opportunity: The potential economic benefit of widespread diffusion of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 Washington, DC: Criterion Economics, L. L. C.

Fried, H. O., Lovell, C. A. K., & Schmidt, S. S.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utagami, K., Morita, Y., & Shibata, A. (1993). Dynamic analysis of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public capital.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95(4), 607-625.

Goldman Sachs (2000). Technology: Internet – Commerce, United States. Retrieved December 30, 2013, from 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markets/e-commerce/report.pdf

Jin, H., & Jorgenson, D. W. (2010). 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echnical change. Journal of

Page 42: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80 June 2015

Econometrics, 157(2), 205-219. Jorgenson, D. W.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U.S.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1), 1-32.Jorgenson, D. W. (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7 economies. World Economics,

4(4), 139-169. Jorgenson, D. W., Ho, M. S., & Stiroh, K. J. (2003). Lessons from the US growth resur-

gence. Journal of Policy Model, 25(5), 453-470.Jorgenson, D. W. (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economy. In Castells,

M., & Cardoso, G. (Eds.). The network society: From knowledge to policy (71-124). Washington, DC: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Jorgenson, D. W., Ho, M. S., & Stiroh, K. J. (2003). Growth of US industries and invest-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igher education.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15(3), 279-325.

Jorgenson, D. W., Ho, M. S., & Stiroh, K. J. (2006). Potential growth of the U.S. economy: Will the productivity resurgence continue. Business Economics, 41(1), 7-16.

Jorgenson, D. W., & Motohashi, K. (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Japanese economy.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4), 460-481.

Jorgenson, D. W., & Nomura, K. (2005). The industry origins of Japanese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4), 482-542.

Jorgenson, D. W., & Vu, K. M. (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econom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4), 631-650.

Jorgenson, D. W. (200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7 economies. Revue de I’OFCE, 97(5), 189-215.

Jorgenson, D. W., Ho, M. S., Samuels, J. D., & Stiroh, K. J. (2007). Industry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productivity resurgence.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19(3), 229-252.

Jorgenson, D. W., & Vu, K. M. (2010). Potential growth of the world economy.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32(5), 615-631.

Jorgenson, D. W., Ho, M. S., & Samuels J. D. (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S.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a prototype industry production account.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36(2), 159-175.

Jorgenson, D. W., & Timmer, M. P. (2011). Structural change in advanced nations: A new set of stylised facts. Scand. J. of Economics, 113(1), 1-29.

Jorgenson, D. W., & Vu, K. M. (2011). The rise of developing Asia and the new economic order.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33(5), 698-745.

Page 43: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電子商務學報 第十七卷 第二期

181June 2015

Lecture, T. W. S., & Jorgenson, D. W. (2011).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93(2), 276-296.

Lucas, R. 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 3-42.

Potocki, K. A., & Brocato, R. C. (1995). A system of management for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16(4), 402-412.

Romer, P. (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1002-1037.

Solow, R. M.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3), 312-320.

WITSA (2008). 2008 Digital Planet Global ICT Survey. Retrieved May 30, 2008, from http://ict-industry-reports.com/wp-content/uploads/sites/4/2013/10/2008-Digital-Planet-Global-ICT-Survey-WITSA-May-2008.pdf

Page 44: ICT 投資對台灣 GDP 影響研析jeb.cerps.org.tw/files/JEB2015-005.pdf · June 2015 139 第十七卷 第二期 2015 年6 月(pp.139~182) ICT 投資對台灣GDP 影響研析

ICT投資對台灣 GDP影響研析

182 June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