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ISSN 1609-7769 No.1 第一期 VOLUME 2 5 第 二 十 五卷 2015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 壓力、心理、人生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 Feb Jan Jan Feb 2015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ISSN 1609-7769N o . 1第一期 V O L U M E 2 5第 二 十 五卷

2015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壓力、心理、人生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

一 二 FebJan一 二 JanFeb

2015

Page 2: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綠十字」為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之刊物。本刊所載資料只為提供一般資料之用,而不構成對任何特定事宜之醫療、健康或任何方面之建議。個別撰稿者之意見未必代表職業安全健康局之意見。故此職業安全健康局不會為任何因依賴本刊內任何資料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賠償而負責。職業安全健康局謹此明文卸棄任何因本刊將所載源自第三方之所有廣告、推廣或其他資料之內容而引致及或與之有關的責任。本刊內資料可被用作參考,但不可在未徵得職業安全健康局事先書面同意下以任何媒介複製或儲存。任何獲許可之使用必須附有下列確認聲明:“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之「綠十字」”。

©職業安全健康局2015版權所有

The ‘Green Cross’ is published by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the Council”). The materials contain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provid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medical, health or any advice on any particular matter. Views expressed by individual contributors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Council and the Council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which may arise from reliance on materials contained herein. The Council hereby expressly disclaims any liability arising from and/or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all advertisements, promotional or other materials originating from third parties contained therein. The materials may be use for reference, but may not be reproduced or stored in any media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Council. Any permitted use of the material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the acknowledgement “Green Cross, published by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

©2015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地址:中國香港北角馬寶道二十八號華匯中心十九樓•電話:(852) 2739 9377 •傳真:(852) 2739 9779 •職安熱線:(852) 2739 9000•職安資訊傳真服務:(852) 2316 2576 •電郵:[email protected]•網址:www.oshc.org.hk職業安全健康局 主席:黃天祥工程師,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編輯委員會 總編輯:游雯 編輯委員:黃黛玲、鍾立仁、馬慕冰廣告代理,製作及印刷資本財經印刷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1號怡和大廈24樓2418室電話:(852) 2850 7799 傳真:(852) 2826 1855

PUBLISHED BY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COUNCIL19/F, China United Centre, 28 Marble Road, North Point, Hong Kong SAR, China• Tel: (852) 2739 9377 • Fax: (852) 2739 9779 • Hotline: (852) 2739 9000 • SafeFax: (852) 2316 2576• Email: [email protected] • Website: www.oshc.org.hk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COUNCIL Chairman: Ir Wong Tin Cheung Conrad, BBS, JPEDITORIAL BOARD Chief Editor: Bonnie Yau Editorial Members: Louisa Wong, Jimmy Chung, Cecilia MaADVERTISING AGENCY, PRODUCTION AND PRINTINGCapital Financial Press Limited Suite 2418, 24/F, Jardine House, 1 Connaught Place, Central, Hong Kong Tel: (852) 2850 7799 Fax: (852) 2826 1855

2 編者的話

3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

6 壓力、心理、人生

8 Guarding Minds @ Work:加拿大工作間心理安全及健康的指引

Guarding Minds @ Work:A Canadian Resource to Address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12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

17 預防工作場所流感傳播

20 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

25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

31 中小型企業職安健資助計劃-印刷業電動堆高機資助計劃

32 商界關愛職業健康大行動

33 全港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

35 吊運安全操作推廣活動 2014

37 企業在職安健的社會責任研討會

39 「職安健職業司機Keep Fit Party」遠足活動

40 職安健科學-淺談貨車升降尾板安全

42 職安焦點

43 寰宇職安動態速遞

44 工作場所急救常識知多啲系列

45 個案分析Case Study 工人於拔樁期間被飛脫的板樁擊斃 A worker was struck to death by a detached

sheet pile during pile extraction work

47 海上工作意外個案分析 Case Study of Marine Industrial Accidents 缺乏安全意識導致意外 Lacking safety awareness causes accident

一 月 / 二 月 J a n / F e b 2 0 1 5

目 錄

第 二 十 五 卷 V O L U M E 2 5 第 一 期 N O . 1

CONTENTS

採用環保紙印製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37

3 6

12 32

35

39

33

Page 3: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編者的話2

身心健康  身 心健康  

現今社會越來越強調工作與生活

的平衡,一向以勤奮見稱的香港人也

越來越重視健康。作為推動職業安全

及健康的機構,職安局歡迎並支持這

個大潮流,不但鼓勵僱主僱員注意「安

全」,預防意外發生和減低受傷機會,

同時也希望他們保持「健康」,包括生

理和心理健康。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有別於高危的建造業和飲食業,

有些行業看似身體受傷機會較低,但

不良的工作習慣其實可造成長期的身

體損害。職安局特別著重推廣在職人

士預防一些生理上的疾病,如肌肉勞

損、中暑、聽力受損和矽肺病等。以職

業司機為例,我們這幾年來透過電台

等媒體,教育職業司機要注意多做伸

展活動,我們更會邀請體適能導師為

司機開辦工作坊,親身教導他們隨時

可以在工作時做的伸展動作。工作坊

中還有營養師提供專業輔導,協助司

機改善飲食習慣。透過這些項目,職

業安全健康已推廣至包括整體身體健

康的改善。

近年我們更進一步關顧在職人士

心理上的工作壓力管理。工作壓力不

局限於某些工種,幾乎是所有在職人

士都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我們在一

連串的推廣活動中,介紹了由臨床心

理學家為企業提供的「到會式」工作壓

力管理講座。今年我們更會邀請著名

精神科醫生黃重光,合作推出「身心健

康工作快樂推廣計劃」。這計劃應用心

理學和神經科學,設計一套提升精神

健康的輔導課程。課程著重協助員工

重新認識工作壓力,學習正向思考,

強化精神健康,達致身心健康,職場

愉快。

一個快樂的工作間,身心健康的

員工,會增加生產力和效率,僱主亦

可得益。職安局一直致力成為不同界

別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動職安健。我

們期望全港僱員僱主都積極參與,讓

所有員工活出健康。

以上是我們今年的部份工作計劃。

職安局的工作從來都是持之以恆,與

時並進。我們會繼續加強對高危建造

和飲食行業的宣傳教育,推出切合業

界的資助計劃和職安健認證計劃,一

步步提升行業的職業安全,向零意外

的目標邁進。我們不會停止使用各種

可行、有效、有創意的方法,爭取和各

方面合作,建立全方位的安全文化。

其實,這些工作我們一直都以鍥而不

捨的精神落實,每年的計劃都希望得

到各界的支持和指導。

新年伊始,職安局在此祝願全港

市民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平安大吉!

工作快樂工作快樂

Page 4: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

農曆新年臨近,又是零售百貨業

最繁忙的時段。從業員在繁忙工作中

更需要注意職業安全健康,零售業工

作潛在着不同的職安健風險:例如因

長時間站立導致的下肢毛病、搬運貨

物時受傷、或者是因客人不滿而引發

的工作間暴力問題等等。為幫助零售

百貨業僱員免受以上問題影響,今期

《綠十字》會介紹業內主要的職安健風

險及相關的職安健措施,供業界參考。

避免長時間站立零售百貨業僱員,尤其前線銷售

人員,工作時大部分時間都需要站立,

對足部構成負荷,容易引致肌肉疼痛

和疲勞,長遠而言可導致腳部疾病,

例如是下肢靜脈曲張或足底筋膜炎。

要避免以上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減少員工站立的需要,例如是於工作

間提供座椅,讓員工可在適當時候坐

下休息雙腿;如不可行,則應調配員

工輪流擔任不同的工作崗位,讓他們

在站立工作一段時間後,可坐下進行

其他工作,讓雙腳得到休息的機會。

適當工作間的設計亦有助減少從

業員的腳部疲勞。僱主可於他們所站

立的範圍鋪設較有彈性的地面,例如

是木地板或地氈,可減少腳部所承受

的壓力。如從業員會經常站於同一位

置,可於該位置放置有吸震功能的地

墊,或者是可承托腳部的矮欄或腳踏

讓員工雙腳可交替地放在其上,均有

助舒緩他們腳部的疲勞。僱主亦應鼓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

圖 1:在站立的位置放置有吸震功能的地氈及腳踏可舒緩腳部疲勞

圖 2:腳部按摩方法

Page 5: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

勵員工穿著舒適並有承托力的鞋履上班,避免穿著鞋跟過高的鞋子(以不超過 5厘米為佳),並且提供適當的休息時段予員工,讓他們在有座椅之休息位置坐下休息等,均是可預防員工出現腳部健康問題的方法。

至於從業員方面,應採用良好的站立及步行姿勢,避免因不良姿勢而加重腳部負擔。如需長時間站立工作,應在適當時候找機會坐下;如不能,至少亦應交替地站立及步行,讓身體不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此外,於小休時應盡量坐下讓雙腳休息,並可進行適當的鬆弛運動或按摩以舒緩腳部疲勞。

體力處理操作零售百貨業僱員往往需要搬運貨

品,例如是從貨倉將貨品搬運至舖面貨架,或者是於舖面改變貨品擺放的位置。如貨品有相當的重量(例如較大型的電器),或需一次過搬運多件貨品,而從業員又未能使用正確的體力處理操作方法,有可能會導致筋骨肌肉受傷,嚴重者甚至可傷及腰背,令從業員長時間缺勤並影響其正常生活。故此,零售百貨業僱員必須注重體力處理操作安全,使用正確的方法搬移重物。

從業員在搬移重物前,應先評估物品的重量和觀察其形狀及大小。若物品過大或過重,應把物品拆細至可應付的重量後才逐件搬運;如不可行,應找其他同事協助搬運,但必須由一人發施號令,以協調整個搬運的動作。提升重物時必須使用腳力,任何時間都不可使用腰力,以及不可扭腰。在搬運重物的過程中,應盡量使用手推車等輔助器材協助,以減少人力搬運的時間。除了注意搬運物件時的姿勢外,從業員於搬運前進行熱身運動,亦有助減低搬運時受傷的機會。

除了正確的體力處理操作方法外,工作地點的整理是否良好,亦直接影響著體力處理操作的安全。試想像若地面出現雜物或積水,而正在搬運重物的從業員又被重物遮擋了部分視線,而看不見地面的情況,就有可能發生絆倒或滑倒的意外;又例如貨倉內貨品擺放凌亂而令空間狹小,搬運物品的從業員可能會因此沒有足夠空間作出正確的提舉姿勢,因而令他們在提舉時受傷。故此,僱主必須保持工作地點良好整理,妥善放置貨品並保持地面乾潔;而從業員於進行搬運前亦應先檢查搬運路線,以策安全。

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工作地點負責人必須在進行體力處理操作前進行適當的危險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採取相應的預防性措施。負責人亦必須為員工提供足夠訓練,避免他們因進行體力處理操作而受傷。

高處工作安全於貨架上方存取貨品,必須使用

適當的方法。假若從業員使用危險的方法,例如是站於摺櫈、膠櫈或紙皮箱,或攀爬貨架以到達高位,有可能導致從高處墮下的意外。即使工作位置的高度不太高,我們亦不能疏忽,因為香港過往曾發生不少下墮距離短(少於 2米),但卻引致嚴重受傷甚至是死亡的個案。當然,高處工作亦不只出現於存取貨品之時,例如每逢節日或大減價時,店舖往往會佈置一番,而佈置天花或高位時就有高處工作的需要。

如需於貨架的高位存取貨品,應使用結構良好及高度合適的安全梯具或踏櫈。若使用人字梯於高位取物或進行佈置等工作,必須要完全張開梯具,並且放置於平坦堅實的地面上。上落梯具時必須面向梯具並保持三點接觸,即任何時間身體四肢中最少有三肢與梯具接觸。切勿於梯子上長時

圖 4:高位取物應使用合適的踏櫈或梯具圖 3:正確提舉重物方法

提貨既時候雙腳應該分開至肩膀,將一隻腳放於貨物旁,另一隻腳於貨物後。

雙膝彎曲蹲低,保持背部挺直。

慢慢將重物提昇至近腰高度運送。

雙手握緊貨物,將身體重量集中於雙腳,運用腿部肌肉發力提起貨物,盡量保持貨物靠近身體。

1

3 4

2

Page 6: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零售百貨業的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5

間停留,亦不可作出「夾梯」、過分伸展身體等危險動作。避免於門後或有移動物件(例如剷車或唧車)行走的位置使用梯具,如不能避免,應圍封梯具附近的範圍,並找人在附近把守,以提醒其他人留意避免撞倒梯具。從業員請留意,梯子的主要用途是作上落或兩米以下的短時間工作。如需站於兩米以上的位置或需長時間工作,應使用安全工作台而非梯具。

安全使用剷車及唧車大型的零售店或百貨公司,往往

會於其存貨區使用唧車甚至是剷車,以方便處理多件或大型貨品。使用它們時絕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剷車,因為一旦發生剷車撞倒人或翻倒的意外,會導致嚴重受傷,甚至死亡。剷車撞倒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所剷運的貨物太高而令操作員看不見前方有人;而剷車翻倒的原因主要是貨物超重或危險操作。

僱主應確保所有操作剷車及唧車的人員均已接受足夠安全訓練。根據《工廠及工業經營(負荷物移動機械)規例》,操作剷車的人員必須年滿 18歲及持有適用於該種類剷車的有效訓練證書。僱主亦應安排定期檢查及保養剷車及唧車,以確保它們時刻處於安全操作狀態。至於操作員方面,他們應

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則,例如是所運載貨物不可超過安全操作負荷、不可以剷車或唧車載人等。

使用剷車時,如貨物遮擋了操作員的視線,操作員應倒車行駛並眼望行車方向。剷貨時剷叉必須入盡卡板,行車時保持剷車於安全行車狀態(剷叉離地 100至 150毫米並向上傾)。無論是否載有貨物,切勿高舉剷叉行車,否則可能會導致翻車。操作員應時刻保持安全操作態度,例如是以安全車速行車、切勿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於剷車之外等。在離開剷車時泊好剷車並拔掉車匙,以防他人誤用。

安全使用電力電器店及百貨公司的電器部會將

大量的陳列電器接上電源;而其他的零售店亦會有機會使用到電力器材。若不安全用電,例如是使用不合規格的拖板或萬能插蘇、電路過荷等,可能會導致觸電或火警等意外。從業員在使用電器設備時,應留意該設備是否裝上有效的接地線;使用合規格的拖板及萬能插蘇;不可使電路過荷;在潮濕的空間或地面有積水的環境使用電器裝置要格外留心,必要時應考慮暫停使用電器。僱主亦需定期聘請合資格的電力工程人員作定期的電器設備檢查及保養。

注重消防安全香港寸金尺土,店舖租金高企,

零售店或百貨公司經常會用盡店舖內

所有可用空間陳列及存放貨物。若貨

物的擺放不妥善,例如阻塞走火通道

或消防設備等,萬一發生火警,後果

便不堪設想。僱主除了要保持工作地

點內的走火通道及消防設備沒有被阻

塞外,亦要安排定期檢查各種消防設

施,確保其功能正常。僱主亦應在工

作地點貼出走火路線圖,並安排員工

參與走火演習,讓他們熟知逃生路線。

預防工作間暴力現今不少顧客對零售百貨業從業

員的服務態度要求頗高,再加上一些

顧客可能會作出無理的要求,如從業

員處理不當,可能會演變成工作間暴

力事件,對從業員的身心造成傷害。

雖然我們不能控制顧客的行為,但僱

主卻可以執行一系列預防性措施以減

低出現工作間暴力的機會。相關的措

施包括:

– 設計良好的服務流程並提供足夠

的人手,避免顧客因久候而變得

煩躁不安;

– 為員工提供應付工作間暴力事故

的訓練,加強員工預測、控制及

應付相關情況的技巧;

– 盡量避免員工單獨工作;

– 提供足夠的保安措施,例如在工

作間裝設閉路電視以收阻嚇之用;

– 制訂事故應變措施的指引等等。

如員工要面對情緒失控的顧客,

應保持冷靜及克制,並與之保持安全

的距離。當有感自己不能應付時,應

立即向上司或同事求助。 圖5:定期檢查唧車以確保其功能正常 圖 6:電路過荷易生危險

Page 7: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壓力、心理、人生 黃重光醫生太平紳士

全人教育基金主席 前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6

今天很多人感覺工作有很大壓力。

為甚麼會有工作壓力?

• 工作太忙會造成壓力,但太清閒

也會造成壓力!

• 工作太難會造成壓力,但太沉悶

也會造成壓力!

• 工作收入太少會造成壓力,但即

使收入很好,若對工作感覺缺乏

意義,也會造成壓力!

• 工作成功,但對家庭做成影響,

例如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也會

造成壓力!

大家可以繼續想下去,相信你會

想到很多其他原因,都可以構成工作

壓力!受工作壓力影響,久而久之有

可能造成心力交瘁 (burnout)情況,導

致身心健康受損。

你了解自己的精神心理健康狀態嗎? • 你有沒有壓力問題?

• 你有沒有情緒困擾?

• 你對自己人生的滿意程度有多大?

• 你的精神心理健康屬於甚麼狀態?

了解自己的壓力、情緒、人生滿意程度,以至自己的精神心理健康狀

態,是了解自己的重要基礎。「全人教育基金」為你提供一個有科學根據、

國際知名和簡單易做的心理評估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協助你了解自己。

請你登入:www.facebook.com/wpedufoundation/posts/293885814137203

評估只需時兩、三分鐘,你會立刻接收到評估結果和建議。

壓力、心理、人生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

Page 8: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壓力、心理、人生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7

有形壓力和無形壓力談到壓力,一般人想到的是有形

壓力,例如工作時間長,節奏快,業績

要求高及職場人際關係問題,例如上

司的態度、同事之間的矛盾、客戶要求

等。其實,職場也有很多無形的壓力,

例如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感覺工作沒

有意義、工作沒有前景、不認同職場做

事的方法、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矛盾等。

職場壓力影響人生人生是甚麼?簡單來說,包括「個

人」、「家庭」、「工作」三方面。美好的

人生在這三方面都是成功及彼此和諧

互動,如下圖:

個人(身心健康)

家庭(幸福家庭)

工作(成功事業)

讓我們看看工作上的壓力會怎樣

影響個人和家庭。例如一個人感覺工

作不如意和不快樂,回到家中,他的情

緒困擾影響他與家人相處,使他與家

人關係變差,造成他的情緒更困擾。

由於工作不如意,家庭關係不和諧,他

感到越來越大壓力,身心健康惡化。由

此可見職場壓力不只是職場的問題,

更是影響員工整體人生和身心健康的

重要原因。

增強適應能力,戰勝壓力

壓力是一個互動的心理過程,我

們可以天秤作為比喻。天秤的一邊是

「壓力源」,另一邊「適應能力」。當「壓

力源」超越「適應能力」,我們便會感

到有壓力;相反,「適應能力」比「壓力

源」強,我們不會覺得有壓力。「壓力

源」可以分為外在和內在,也即是有形

和無形。減少「壓力源」自然會減少壓

力,但在今天的職場卻不容易做到。

所以最佳的抗壓方法就是增強自己的

適應能力,也即是增加自己的抗壓能

力,以下是幾個重點方法:

抒發情緒,激發正面情緒力量

壓力造成情緒困擾,情緒困擾鬱

結在心中,會導致身心健康受損。因

此,我們要自覺和面對負面情緒,並

通過傾訴,抒發和化解負面情緒,繼

而激發正面情緒如親情、關愛、勇氣,

使自己更有力量戰勝壓力。

恢復自信,重尋價值壓力會打擊一個人的自尊心,也

會使他對人生感到迷惘,因此我們要

在心中肯定自己的自尊,和確定自己

的人生意義和目標。

正向思維,海闊天空我們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看自己

的遭遇,例如看「半杯水」,要多看有

的一半,不要只看沒有的一半。通過正

向思維看壓力,心境會變得海闊天空。

活在當下,坐言起行面對壓力,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難

的,只要能夠踏出第一步,以後的每

一步便會逐漸變得輕省。坐言起行,

一步接一步,我們便能夠戰勝壓力,

和活出美好的人生。 

結語:全情投入,視壓力為挑戰

人生總離不開壓力,工作壓力原

因也很多,但無論甚麼原因,以下兩

個關鍵的心理方法可以幫助你改善工

作壓力:

全情投入的人生態度全情投入就是整個人全神貫注

地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全情投入的

心理狀態使我們進入一個高效率和

輕鬆愉快的忘我境界,大家可以參考

psychology of the flow的概念。

視壓力為挑戰挑戰甚麼?就是挑戰自己,戰勝

壓力,不斷進步。每一次我們戰勝壓

力,都有兩個收穫,首先我們戰勝了

要面對的困難,同時我們也強化了自

己的抗壓能力。

Page 9: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Guarding Minds @ Work:加拿大工作間心理安全及健康的指引  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8

根據估計,每五個人,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會患有可診斷的心理健康失調。由於心理健康失調並非如斷臂般會出現實質可見的狀況,因此普遍稱為「隱性」疾病,但對社會及企業的經濟影響卻絕對是有形而實在的。工作間心理健康問題,令加拿大每年的經濟損失估計超過 300億加元,社會及個人損失則無法計算。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在導致短長期殘疾的原因當中,以心理健康狀況的比例增長最快,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超過所有處理申索個案的 50%。當中三分之一與直接健康護理費用有關,而餘下三分之二則反映間接費用,包括缺勤、「假性上班」(presenteeism)、替工、殘障福利金以及有關法律、退休金及遣散規定的開支。此外,僱員的心理困擾涉及多種負面影響,包括衝突、疏離、員工流失、意外及受傷,以及喪失知識、能力及領導能力。這點在近期一份報告中已提出:

建立一個有利於心理健康的工作間具有強而有力的經濟誘因,原因是最終生產力提升所帶來的

回報,將超過為了減少工作間心理健康風險因素所需的投資成本(加拿大聯邦參議院社會事務、科學及科技常設委員會 2006年報告第 180頁)。

心理失調(如抑鬱及焦慮)不單影響情緒,亦會對個人思考、與其他人互動及溝通造成巨大影響。現今工作社會要求僱員在判斷力、知識、人際溝通合作及自我情緒控制等方面,均能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故此心理健康相當重要。隨着勞動力人口老化,對工作環境的影響將更趨複雜。加拿大省級及聯邦級別的立法制度,加上近期法院的裁決,認定僱主應加倍對員工的心理健康負責,令業界需承擔更大的責任,就工作間的風險因素作出充分有效處理。

企業在識別及處理對員工在工作間的安全及健康方面經已邁進一大步。現時對於心理層面的安全及健康有相同的需要,要有系統地評估及處理心理安全及健康風險。如果只是指出工作令個別僱員出現心理失調,這樣對

正確評估及解決問題並無幫助。然而,工作間因素的而且確能夠誘發或令心理健康狀況惡化,但若能夠提供一個支援的環境,以即時及保密機制識別問題,再作有效的介入,便能儘量減少對受影響人士的影響。

在推廣健康工作環境、職業安全及工作標準的範疇中,心理安全是相對較新的概念。簡單來說,心理安全的工作間是指不允許因大意、疏忽、魯莽或故意做出行為去傷害僱員的心理健康。僱主須關注工作間心理安全及健康以及致力減少社會心理風險因素的重要原因包括:

• 現時及新頒佈的法例規定僱主在有關範疇的責任;

• 僱主有強力的經濟誘因,透過加強工作間心理健康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益;及

• 有大量及越來越多科研與實證,顯示工作間因素對僱員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吉伯特 (Merv Gilbert) 博士是 PH+S 機構健康顧問的主要合夥人,亦是加拿大西蒙費沙大學心理健康及成癮應用研究中心臨床心理學家兼副教授。

Dr Merv Gilbert, RPsych is a principal partner with PH+S,organizational health consultants and an Adjunct Professor with the Centre forApplied Research in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s, Faculty of Health Science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Guarding Minds @ Work:加拿大工作間心理安全及健康的指引

A Canadian Resource to Address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作者 About the author

Page 10: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Guarding Minds @ Work:加拿大工作間心理安全及健康的指引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9

援而言,令失調率下降是最終目標,但短期而言,最希望見到的成果反而是僱員能夠加倍認知及包容心理健康問題。

不同規模及類型的組織紛紛選用這套指引,令GM@W能得到一致正面的回應。GM@W亦構成了加 拿大 工 作 間 心 理 健 康 與 安 全 國 家 準 則(http://www.mentalhealthcommission.

ca/English/node/5346)的關鍵部分。這套準則規範了加拿大僱主如何提供心理安全的工作間。Great-West

Life Assurance Company是首批採用GM@W的公司之一,不但無限度投入資金創建GM@W,更將計劃推廣至加拿大五個分區辦事處採用,充分表現其對宣揚工作間心理健康不遺餘力。通過與僱員廣泛溝通,將承諾付諸行動,調查結果顯示僱員參與GM@W的比率已超過 95%。各種社會心理因素未見引發嚴重或重大問題,只需針對於不同分區辦事處情況而出現的中度問題。各個分區的僱員與經理均會通過會面審視GM@W建議的行動,並且制訂可行的解決方案,找出成功解決的關鍵所在。

工作間的心理健康與安全是全球的關注議題,世界各地的組織、監管機構及政府機關均透過不同方式就議題表示關注。國際上對GM@W的討論亦日趨熱烈。GM@W整套指引現時以法文及英文提供,而特定的指引(如僱主調查報告)已翻譯為其他語文可供參閱。世界各地可繼續加強合作,令更多人能夠利用這套指引。

現今的知識型經濟社會需要有心理健康與安全的員工及工作間,GM@W就是本着這個目標而制作。如欲取得更多資料,請瀏覽 www.

guardingmindsatwork.com。

許多審慎及知情的僱主已認同這些論據。根據 Ipsos Reid公司對加拿大僱員及僱主進行的調查,顯示僱員及僱主已意識到員工與工作間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對個人與經濟造成影響。然而,即使對此情況憂慮亦確實希望糾正問題,但卻不確定應如何採取行動。僱主如何釐定其工作環境存在什麼社會心理風險?而對已辨識的風險,處理問題的最好方案、政策或服務又會是怎樣?若有現存或新的控制措施,又如何釐定其是否有效?僱主希望知道從何入手解決。

有關此問題,一隊來自加拿大西蒙費沙大學研究工作環境心理健康的臨床科學家創建了一套新指引:Guarding Minds @ Work: A

Workplace Guide to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GM@W, www.

guardingmindsatwork.ca)。GM@W讓組織識別及處理工作間的風險因素及評估其介入措施的有效性,為僱主提供一套完善的工具,包括:

• 為個別工作環境識別及評估心理風險因素的循證策略;

• 為解決有關風險選取最佳方案、政策或服務的循證準則;及

• 評估措施有效性的框架。

該套指引是根據大量科研文獻、

僱主、僱員及工會意見,以及相關法律及法規而制訂。GM@W包括三大元素:評估各項主要風險因素的風險水平(根據僱員調查及自我審查)、建議行動以處理在調查及審查中識別的問題,以及評估有關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總括而言,以上元素提供全面的社會心理風險管理,並能配合個人及機構層面的最佳健康推廣方案。創建GM@W

的主導原則是確保所有企業,不論其規模、位置或行業,亦可以使用、參考及了解內容。網站現已提供僱主或工作團隊所需的資料及工具,以便他們可以獨立運用指引,同時亦可提供額外諮詢及支援服務。

GM@W的基礎是形成僱員心理安全與健康的十三項重要組織心理因素(PF)。舉例而言,PFI「心理支援」是指「同事及主管會為僱員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支援,並且在必要時作出適當的回應行動」。若評估顯示這方面需要關注,便可能會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或行動,包括舉辦午餐課堂,令僱員對心理健康加深認識,訓練管理人員及早察覺僱員因心理健康而影響工作表現,或提供僱員及家庭支援計劃。建議採取的行動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僱主應與工作團隊合力制訂最能針對相關情況的可行解決方案。最後,評估過程可讓僱主識別到採取行動後,預期出現改善的指標,當中可能包括經濟上的影響,而短期內見到的實質成果亦同樣不容輕視。因此,就心理支

Page 11: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Guarding Minds @ Work: A Canadian Resource to Address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Workplace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0

It is estimated that one in five individuals will experience a diagnosable mental health disorder in their lifetime.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invisible’ illnesses as there is no physical evidence of the condition as there is with, for example, a broken arm. The financial impact on society and business is anything but invisible.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cost of mental health issues in the workplace to the Canadian economy exceeds C$30 billion per annum –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cost is immeasurabl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ata indicates that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are the fastest rising reason for short and long-term disabilities; they are expected to exceed 50% of all claims administered within the next five years. About one-third of this cost relates to direct health care costs, while the remaining two-thirds reflects indirect costs as a function o f absentee i sm, los t product i v i t y (‘presenteeism’), wage replacement, benefit and disability payments and expenses associated with legal, pension and severance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employee psychological di f f icult ies are assoc iated with a number o f negative impacts including confl ict, disengagement, turnover, accidents and injuries, as well as loss of knowledge, capacity and leadership. This point was highlighted in a recent report:

There is thus a strong and compelling business case to be made for making the workplace an environment that is conducive t o men t a l h e a l t h , s i n c e t h e payback for greater productivity will outweigh the costs of the investment required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mental health risk factors in the workplace (The Standing Sena te Commit tee on Soc i a l Affai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p.180).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not only affect how individuals feel, they also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how people think, interact and relate with others. This is critical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of work with the requirement t h a t e m p l o y e e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psychological competencies such as judgment, knowledge, interpersonal coopera t ion and emot iona l s e l f -regulation. The impact on the workplace will become even more complex with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s relating to the ageing workforce. Legislation at a provincial and federal level – as well as recent court rulings holding employers increasingly accountable fo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taff – place a greater responsibility on business to adequately and effectively address workplace risk factors.

Bus inesses have made s trong advances and progress in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workplac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worker physical safety and health. There is now a corresponding need to also systematically assess for – and address – risks to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It is neither helpful nor accurate to suggest that work causes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in a particular employee; however it is indisputable that workplace factors can either precipitate or worsen a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r, alternatively, provide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that contributes to prompt and confidential identification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while minimizing loss of functioning in affected individuals.

The concept of psycholog ica l safety is a relative newcomer to the field of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mployment standards. Simply put, a psychologically safe workplace can be defined as one that does not permit harm to employee mental health in careless, negligent, reckless or intentional ways. There are critical reasons employers should address the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ir workplace and work to minimize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 There are current and emerginglegal and regulatory mandates that articulate employer responsibilities in this area;

• There are compell ing f inancialincentives for employers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the bottom line by enhanc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and

• There is a large and growingbodyof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workplace factors on employee mental health.

Many p ruden t a nd i n fo rmed employers recognize these arguments. An Ipsos Reid survey of Canadian employees and employer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broad awareness of the prevalence and personal and financial impact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n workers and workplaces. This concern and sincere desire to do the right thing, however, was accompanied by uncertainty as to how to act. How does an employer determine what particular psychosoc i a l r i sk s ex i s t i n the i r particular workplace? If they do identify risks, what kinds of programs, policies or services are best suited to address them? If they have existing or new interventions, how can they determine if they work? They want to know where to start.

In response to this concern a team of scientist-practitioners in workplace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has created a new resource: G u a r d i n g M i n d s @ Wo r k : A Workplace Guide to Psychological S a f e t y a n d H e a l t h ( G M @ W, www.guardingmindsatwork.ca). GM@W allows organizations to identify and address workplace risk factors and eva luate the e f fect iveness o f the i r i n ter vent ions . GM@W was commiss ioned by the Great-West Life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and is funded by The Great-West Life Assurance Company. GM@W includes a suite of tools that provides employers with:

Page 12: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Guarding Minds @ Work: A Canadian Resource to Address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Workplace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1

• Ev idence -based s t ra teg ie s toidentify and assess 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 within their particular workplace;

•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c r i t e r i a f o rse lec t ing the bes t programs , policies or services to address these risks; and

• A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effectiveness of their efforts.

The resource was based on an extens ive rev iew of the sc ient i f ic literature;consultation with employers, employees and unions; and examination of 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s. G M @ W c o n s i s t s o f t h re e m a i n components: assessment of the degree of risk across key risk factors (based on an employee survey and self-audit), suggested actions to address areas of concern identified by the survey and audit,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Collectively, these s t e p s p ro v i d e a c o m p re h e n s i ve a p p r o a c h t o p s y c h o s o c i a l r i s k management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best practices for health promotion at both a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A guiding principal in creating GM@W was ensuring that the program is accessible, relevant and clear for all employers, regardless of size, location or sector. All the information and tools necessary for an employer or work team to independent ly implement the resource are readi ly ava i lable on the website; however additional consu l ta t ion and suppor t i s a l so available.

Fundamenta l to GM@W are thirteen organizational psychosocial factors (PF) that are key contributors to employee psycho log ica l sa fe ty and health. As an example , PFI is ‘ p sycho log i ca l suppor t ’ , wh ich i s defined as ‘a work environment where coworkers and supervisors are supportive of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cerns, and respond appropriately

as needed’. If the assessment indicates that this is an area of concern, possible ac t ions or so lut ions are o f fered . These include offering ‘lunch & learns’ to increase employee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training managers to be more aware of performance issues that may reflect employee psychological ill-health, or provision of an employee and family assistance progra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suggested courses of action are by no means exhaustive; employers are encouraged to work with their teams to determine possible solutions that may be most relevant to their situation. Finally, the evaluation process directs employers to identify indicators that would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change as a result of their efforts. These may well include f inanc ia l outcomes ; however i t i s equally important to consider desirable proximal qualitative outcomes. Thus, in the case of psychological support, a reduction in disability rates may be a distal goal however a more immediate ind icator might be ev idence that employees are more aware of and tolerant with respect to mental health issues.

The response to GM@W has been uniformly positive and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of various size and type have used the resource. GM@W is also a key component in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Canada for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Safety i n the Workp lace h t t p : / /www.mentalhealthcommission.ca/Engl ish/node/5346. This is a standard that shows Canadian employers how to provide psychologically safe workplaces. One of the first adopters of GM@W is the Great-West Life Assurance Company, who demonstrated their commitment to workplace mental health by not only providing unrestricted funding for the creation of GM@W, but also by implementing the program across five Canadian regional offices. By providing broad communication to employees and a commitment to action, participation

i n the emp loyee GM@W sur vey was above 95%. No areas of serious or signi f icant concern were found across all the psychosocial factors, so intervention efforts focused on those f ac tors where moderate concern was identif ied. These varied across the regional offices. Employees andmanagers met in each region to review the actions suggested by GM@W and to generate their own solutions and identify possible indicators of succes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is a global concern and is being addressed in various ways by organizations, regulatory bod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around the world. Correspondingly, there has been increas ing interest in GM@W by 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ves. The full slate of GM@W resources is available in French and English andselect resources, such as the EmployeeSurvey, have been trans lated into other languages. There continue to be opportunit ies for internat ional col laboration in making this more broadly accessible.

The current knowledge economy requ i re s p s y cho lo g i c a l l y h e a l t hy and safe workers and workplaces; GM@W i s i n t ended to ad v ance this objective. You could visit www.guardingmindsatwork.com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參考資料References:Bilsker, D. & Gilbert, M. (2011).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Critical analysis and pragmatic options.http://www.sfu.ca/carmha/publications/p6-framework.html

G i l ber t , M . & B i l s ker, D. (2012 ) .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Safety: An Action Guide for Employers.http://www.sfu.ca/carmha/publications/psychological-health-safety-guide-for-employers.html

Page 13: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2

香港的大型主題公園是市民假日

消閒的好去處,亦吸引了不少中外遊

客前來遊玩,故此「主題公園的安全及

健康」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園內遊人眾

多,萬一發生工作事故,受影響的不單

是員工,還有男女老少的中外遊客。

本期《綠十字》走訪海洋公園及香港迪

士尼樂園的職安健負責人,了解大型

主題公園如何保障園內員工及顧客的

安全及健康。

機動遊戲是大型主題公園的一大

特色,所有機械的性能必須符合機電

工程署的法規,確保結構完整及運作

正常。此外,員工的職安健受勞工處

規管,食物安全要滿足食物環境衞生

署的要求,防火滅火安排亦要通過消

防處的批准。加上公園大多幅員廣人

流高。以致大型主題公園要做好工作

安全健康殊不簡單,是多方面充分配

合的成果。

本文將由機動遊戲的機械安全計

劃講起,再介紹人群管理、高處工作、

滑絆跌倒的預防、緊急應變準備、職

業健康保護計劃、食物安全、管理領

導及員工參與,文中亦會穿插一些趣

味冷知識,讓大家深入認識大型主題

公園的職安健措施。

機動遊戲的機械安全計劃

本港主題公園的機動遊戲機,都

是從美國或歐洲進口的,均符合ASTM

或其他國際標準。遊戲機生產商提供

全面技術支援及終生維修保養。根據

《機動遊戲機(安全)條例》,機動遊戲

機的設計審核、初期測試、每年檢驗

運作都由機電工程署監管,而每年的

檢驗測試亦交由獨立的測量師進行。

在獲發牌前,還要作現場緊急拯救程

序的示範。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長期的高溫

令鋼纜拉長,帶鹽分的海風會使金屬

組件容易銹蝕。根據法例,主題公園需

於每日、每月、每季及每年安排不同規

模的檢驗測試。海洋公園風險及環保

管理總監侯文強先生透露,以每日開

場前檢查為例,機動遊戲保養部技師

會負責結構穩定性的首輪檢查,通過

後再交由執行部門檢查與乘客相關的

項目,當中包括聲浪、掣停減速率、大

腿安全桿及肩膀約束器效能等,務求

達到讓乘客既舒適又安全的水平。香

港迪士尼樂園每日的標準調試方案,

除了機電、安全及乘搭經驗外,還顧及

員工演技 (showmanship)。兩所主題公

園更主動尋求更高標準的認可,海洋

公園每年會邀請獨立的美國機動遊戲

督察,作最高級別的三級檢查,例如量

度震動等的動態變化的概覽 (Dynamic

Profile),香港迪士尼樂園則進行總公

司訂立的全球審核。

機動遊戲機的操作員及服務員,

須接受長期訓練,以熟習操作安全系

統,包括熟讀操作手冊,以及安全使

用其他的資訊。每部機動遊戲機必須

有合資格人士負責管控,由他們訓練

操作員。海洋公園的操作員須完成 30

小時的訓練,而操作員與服務員的比

例,按個別機動遊戲機生產商的要求

而定。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機動遊戲機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

海洋公園侯文強先生表示企業風險管理有助機構預早規劃。

Page 14: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3

服務隊伍均具備操作員資格,在每更

輪流擔當操作員的角色,發揮崗位輪

換的好處。

為了使輕度殘疾人士可享受乘坐

機動遊戲的樂趣,樂園會作出合理的

調整並提供協助。操作員及服務員在

日常工作中,要按個別機動遊戲機乘

搭規則,識別不符合的輪候人士。一

般來說,不符合的輪候人士是指身高

未達標準的兒童、孕婦、心臟疾病患

者等人士。操作員及服務員另一相關

的重要任務,便是懂得有禮貌,而堅

定地婉拒不符合的輪候人士。至於輪

椅人士,以香港迪士尼樂園為例,除

了樹屋的頂層外,所有機動遊戲機都

可以直接裝上輪椅,或在站頭轉移輪

椅人士上車卡。此外,為了照顧弱視

或弱聽人士,兩所主題公園均歡迎導

盲犬,還提供耳筒等輔助設備;經事

先預約,香港迪士尼樂園更可安排免

費的手語翻譯服務。

趣味冷知識甚麼是機動遊戲機的「可預見的誤

用情況」?典型的例子有在車卡行駛

期間高舉雙手,甚至與前後車卡的

人士握手。這些行為比起發生在外

國的「移形換位」相對較溫和,發生

乘客墮落的機會相對很微。主題公

園一方面在多處裝設閉路攝影機及

將規則展示在入口處,另一方面用

軟性的宣傳方法,教育遊客。香港

迪士尼樂園派發迪士尼朋友貼紙給

予輪候人士,尤其是兒童,教授「乖

乖坐穩勿亂動」、「個人物品要抓緊」

等相關的安全點子,就是好例子。

人群管理人群聚集,容易發生踫撞、擠擁、

甚至互相踐踏、挑釁或危險行為,因此

人群管理是重要的課題。以香港迪士

尼樂園為例,工程專業隊伍研究本地

及世界各地迪士尼樂園的數據,預測

入場人數、進場及離場模式、遊客行

為等。各部門便預早計劃,作出相應

調整,例如在適當時間、適當地點,啟

動足夠的入閘機、機動遊戲機車卡、

特快證、表演節目、商店及餐廳銷售

點、以至調配人手,轉移人群。

一連多日的農曆年假期將至,主題

公園會依照預案,香港迪士尼樂園稱作

入場管理規劃 (Attendance Management

Plan),海洋公園稱作人群管理規劃

(Crowd Control Plan),進行籌備及演

練。香港迪士尼樂園安全及健康經理

梁偉強先生指出,樂園會就預計入場

人數作出相應的營運規劃及安排,並

將規劃知會有關政府部門及公共交通

工具營運商,以處理緊急情況,這亦

成為持續營運規劃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的一部分。

機動遊戲機服務員正進行每日開場前檢查。

輪椅人士專用的登車卡訓練區。

在入場高峰日子,主題公園還會

作出適當的現場安排,例如透過機動遊

戲機輪候處的顯示屏通知遊客預計等

候時間,安排員工派發卡通貼紙或氣

球給正在排隊的遊客,在附近加設飲

品售賣點等都是常用而有效的手法。

場內各處的閉路攝影機監察人群聚集

情況,而告示板、電子屏幕、無線電對

講機及廣播系統提供頻密及適時的資

訊及指示,讓員工妥善管理人群,避

免因擠逼引發意外。

趣味冷知識最高入場人數是怎樣制定的?根據

食物環境衞生署所管轄的《公眾娛樂

場所條例》,主題公園的最高場內遊

客數量,是按場內面積及設施等因

素而制定,為發牌條件之一,必須

遵守。以海洋公園為例,場內可容

納 36,300人。數據指出最高入場日

子是農曆年初三,全日高逾 42,900

人次;每日入場高峰期,出現在公

園開放的首個小時,以及下午 2時

至 4時。

香港迪士尼樂園梁偉強先生透露緊急應變準備需要周詳的計劃。

Page 15: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4

高處工作高處工作無可避免會有人體墮下

的風險,主題公園會按風險評估及控

制等級,處理這些工作風險。主題公園

的建築物外形奇趣多變,即使看似平

常的花車巡遊,都涉及演員在高處工

作,這些特色亦帶來挑戰。避免人體

墮下的措施是首要考慮,海洋公園利

用建築設計的特點,例如熊貓館上蓋

物料利用雨水自然沖擦,毋須清潔;

又例如購置可彎曲的燈柱,使換燈具

工作能在地面上完成。香港迪士尼樂

園則採用既慳電又長壽的發光二極管

燈具,減少高處換燈具工作的頻率;

另外,長柄工具也能減少高處工作。

最後的考慮是減輕人體墮下後果

的嚴重程度,主題公園為此提供安全

帶予特殊工種的員工。為了保持主題

公園的歡樂以至夢境般的氣氛,高處

工作多數被安排在非開放時段或在圍

封了的區域內進行,遊客不會察覺。

例外而常見的高處工作就是纜車鐵塔

的定期維修工作,機械技術員都穿上

全身式安全帶;此外,在升降台上的

清潔及維修工友也必須佩戴全身式安

全帶,以免萬一在肢體過分向外伸展

時失足。

趣味冷知識為甚麼花車巡遊也涉及高處工作?

巡遊花車上的演員在揮手迎客及作

出其他大幅度的肢體動作時,確實

存在墮下受傷的風險。這些演員會

採用隱藏得很好的安全帶,限制演

員的活動範圍,以免墮下。

前置的花圃加強圍欄的功能。

機動遊戲機上的狹窄人行通道 (Catwalk)及隱藏的內置逃生樓梯。

維修員工在長臂升降台 (Cherry Picker)上工作。

置於高處的公園設備都扣上了防墮鋼絲。藝人演出時均有使用防墮裝置。

利用雨水自然沖擦的熊貓館上蓋物料。

加長的長柄夾免除了高處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考慮防止人體墮下的措施,

例如主題公園場地設置以各式各樣的

防護矮牆和永久護欄及圍欄,機動遊戲

機則有狹窄人行通道 (Catwalk)及隱藏

的內置樓梯(如適用)。園內亦為分判

商工友提供長臂升降台 (Cherry Picker)

作臨時工作平台之用,以便進行掛直

幡或簡單維修工作,流動式鋁質通架

及金屬棚架則在大型工程中派上用場。

Page 16: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5

滑倒、絆倒、同一高度跌倒的預防

室內戶外的地面都會令員工及遊客跌倒,主題公園致力預防滑倒、絆倒、以及在同一高度跌倒。以香港廸士尼樂園為例,在選擇地磚或地面材料前,均使用儀器量度其在乾及濕的狀況下的防滑性能,以符合ASTM標準。其他的措施就有進行視察,發現損壞的地磚後儘快更換;張貼防滑條,延長建築物入口的疏水地毯,以及在雨天放置地面吹風機。另外,主題公園會按工種需要,派發防滑鞋給負責餐飲及清潔等職務的員工使用,作為控制風險的最後防線。

趣味冷知識為甚麼在主題公園內有身穿便服的清潔員工?主題公園有不成文規定,管理層在日常巡視場地時,常手持長柄夾,主動撿拾垃圾,或通知專責員工清潔水漬,發揮上下一心的團體精神,令遊客繼續享受夢境般整潔的場地。

緊急應變準備主題公園屬大型機構,顧用數

千全職及兼職員工,每日招待逾萬遊

客,必須管理好各種營運風險。海洋

公園自 2006年起,採納企業風險管理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概念,持

續監察多類風險登錄表,登錄表上列出

的內容包括策略及機構風險、包含職

安健風險的營運風險、包括建築項目

的各個合約風險。根據企業的能力及

不足處,海洋公園制訂了以危機管理

規劃為首的一系列營運持續管理反應

規劃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Response Plans),以應付策略、戰術、

以及操作層面的行動需要。香港迪士

尼樂園則預備了緊急應變計劃,並配

合樂園疏散計劃。

在必須疏散的危急情況下,香港

迪士尼樂園的三級指揮架構便發揮功

用。第一層是管理高層主持的督導委

員會,其下是緊急應變中心的第二層,

前線的當值營運統籌是第三層。當做

了疏散決定,前線部門員工便迅速攜

帶應急套件到預定的有利位置候命,

協助在場遊客及其他人士沿最近的緊

急出口離開樂園。

香港迪士尼樂園平日透過各類緊

急情況的演習,提高應變能力,做到

臨危不亂。這些演習也常與警方、消防

處及衞生防護中心合作,保持最佳的

協調。定期演習的緊急情況包括:炸

彈威脅、生化及輻射事故、火警等。內

部演習的範圍更廣,計有工作暴力事

故、傳染病、食物中毒,以及示威。海

洋公園因地處位置關係,以山泥傾瀉、

火警及惡劣天氣為主要風險,因此會

利用建築資訊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在設計階段做好預防措施。

趣味冷知識主題公園採用最多的手提滅火筒類

型是什麼?香港迪士尼樂園在餐廳

及食物車仔檔添置多用途的粉劑滅

火筒,更為廚房爐頭上安裝特別的

泡沫花灑系統,以撲滅高溫耐燃的

煮食油火警。海洋公園在場館內配

備最多的是二氧化碳劑滅火筒,以

應付涉及機電設備的火警,戶外休

憩區則擺放水劑滅火筒。

建築物入口特深的疏水地毯。

防滑地磚及安全鞋為廚工提供保護。

美化了的滅火筒儲藏櫃。

職業健康保護計劃經主題公園確定的健康風險,主

要有傳染病,其次是化學品的職業病。

以海洋公園為例,因關注由人傳人及

由動物引起的傳染病,因此經常舉辦

相關的講座,提高員工的知識及警覺,

處理動物的員工更要接受防疫注射,

並草擬傳染病反應預案。此外,為了

預防筋肌勞損,更成立了特別行動小

組統籌,並在各部門培訓了足夠的合

Page 17: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大型主題公園工作安全健康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6

資格人士,以便定期進行體力處理操

作及顯示屏幕設備的風險評估。為了

促進動物健康的原故,海洋公園成立

了動物化驗室,其中X光室員工必須佩

戴輻射劑量監察襟章,以保障健康。

香港迪士尼樂園亦透過傳訊及教育,

宣傳職業健康,雖然沒有強制要求員

工接受流感防疫注射,仍為餐飲員工

提供職前身體檢查,並設立兩所急救

中心,照顧任何感覺不適的員工。

趣味冷知識主題公園內有多少個搓手液消毒

站?數目不定,按預防流感警戒級

別增加。以海洋公園為例,場內有

約 80個搓手液消毒站,分別設於入

閘處、食肆內、洗手間附近等地方。

控制點」制度 (HACCP),主動防止交叉

感染的出現,而 5S良好工作場所整理

是必須的先決條件。海洋公園則施行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並成功

獲得認證,員工同樣注重 5S的做法。

主題公園對食物供應商,採取註冊制

度。供應商成功通過品質評核才能成

為指定供應商,之後還要接受恆常的

審核及微生物監察,送交的食材也需

附上證書,以確保品質。

主題公園亦宣傳飲食健康,為員

工及遊客提供健康餐單。海洋公園提

倡可持續生產的海鮮及低碳餐單。香

港迪士尼樂園的廚師則花上心思,設

計約佔三成素食的餐單,讓顧客多些

美味又健康的選擇。兩所主題公園亦

有清真食品供應,迎合不同宗教信仰

人士的喜好。

趣味冷知識有甚麼食物不會在主題公園內售

賣?海洋公園以可持續發展為機構

核心價值,支持可持續生產的海鮮

食品,因此不會提供違反此原則的

海鮮食品。主題公園亦基於環保理

由,不會提供魚翅食品;而香港迪

士尼樂園基於食物敏感原因,棄用

花生油煮食。

管理領導及員工參與主題公園貫徹領導必須從頂層開

始的理念,領導人透過指導、影響及

激勵員工,邁向共贏的預期目標。海洋

公園的行政總裁及總監在機構安全委

員會發揮策略性領導作用,並在每年

為期兩日的會議訂立目標,訂下安全

目標,再擬備行動規劃配合。中層管

理在支部安全委員會討論及監督職安

健事務,省覽部門提交的每季進度報

告,並就意外事件向部門經理問責。

此外,副行政總裁主持員工諮詢委員

會,聆聽及回應員工就安全、健康、褔

利、環保等方面的訴求。香港迪士尼

樂園的安全管理領導亦在三層的安全

委員會上發揮出來,領導風格著重參

與、承諾、溝通、榜樣,以及互信,職

安健亦是員工考核的關鍵績效指標。

主題公園員工可以從多方面參與

改善職安健。員工除可透過代表在基層

的委員會表達訴求及意見,更能參與

安全建議計劃,主動提出改善工作環

境的方案。兩所主題公園都設有多項

機構及部門的獎勵計劃,獎賞表現優

異及積極參與的員工。不少員工也有

參加內部及外界舉辦的各項職安健遊

戲及比賽。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員工,近

年經常組隊參加本局主辦的 5S比賽、

職安健大獎等推廣活動,實踐改善職

安健之餘,又能觀摩學習,凝聚歸屬

感及團體精神。

總結兩所香港主題公園,透過領導層

及員工們的上下一心,有系統地管理

好職安健及其他風險,以保障員工及

遊客的安全及健康,努力營造既歡樂

又安全的優閒環境。大家在下次到訪

主題公園時,不妨仔細觀察,嘗試尋

找本文描述的職安健措施,向園內員

工及微服出巡的管理層表示謝意及

讚賞。

動物X光室員工佩戴輻射劑量監察襟章。

食物安全確保食物安全有賴整潔的廚房及

衛生的食物,兩所主題公園都遵從國際

食物安全的審核制度。香港迪士尼樂

園的餐飲地點均實行「危害分析與關鍵

Page 18: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預防工作場所流感傳播

預防工作場所流感傳播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7

流行性感冒或稱「流感」,是由不

同品種的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它可引致肺炎、器官衰竭等併發症,

甚至死亡。本港流感高峰期一般在一

至三月和七、八月期間發生。流感病毒

會不時衍生新品種,一般人對新病型

毒欠缺免疫力或只有很低的免疫力;

再者,病毒能輕易地在人多擠迫或空

氣欠流通的環境中,經由飛沫迅速傳

播,所以在流感高峰期的期間,容易

出現季節性的流感爆發。根據《職業安

全及健康條例》,僱主需要為員工提供

安全和不會危害健康的工作環境。故

此,僱主必須確保工作場所的衛生,

特別在流感高峰期期間,加強執行預

防流感的措施,以保障僱員健康;而

僱員亦必須與僱主合作,及保持良好

的個人衛生,以防止流感病毒在工作

地點內散播。

現時流感共可分為甲型、乙型及丙

型。在香港較為常見的流感類型有:由

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人類豬型流感、

人因近距離接觸染病的禽鳥(活鳥或死

鳥)或其糞便而感染的甲型禽流感病毒

(包括H5N1、H7N9和H10N8病毒)和

乙型流感。流感潛伏期一般為一至四

天。患者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喉嚨

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部

分人士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通

常發燒和其他病徵一般會在五至七天

內自行減退。若出現流感病徵,切勿上

班或上學,並需確保有充足休息和多

喝水。如果病徵持續,例如持續發燒

或氣促,應盡早求診。患者可服用抗

病毒劑來紓緩病情和縮短患病時間,

但必須在發病初期,經由醫生處方,

才可服用,亦需留意該藥物可引起的

副作用。除非患者已出現細菌性感染

併發症,否則無需服用抗生素。

流感主要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飛沫是指當我們打噴嚏、咳嗽或說話

時,由口部噴出的唾液微粒。當流感

患者噴出含有致病原的微粒時,較大

的(直徑大於 1 0 0微米)會迅即落到一

米內的任何物件上,至於較小的微粒

(直徑約 5微米或以下),因為其重量較

輕,所以可以藉由空氣推進而停留於

其他人的結膜、鼻黏膜或口腔內,而

受感染。由於流感病毒可在低溫潮濕

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可短暫存活

於物體的表面,所以其他人亦可在此

期間經由手接觸到病毒污染物表面上

的口沫或鼻涕等分泌物後,再碰觸自

己的口、鼻或眼睛而受感染。

為了應付流感大流行爆發,當一

種新病毒導致疾病在超過一個國家出

現大規模爆發的威脅,政府已訂下一

套共分為三個級別的應變系統,並因

應不同級別採取不同程度的公共衛生

措施:

Page 19: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預防工作場所流感傳播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8

風險級別 應變級別 戒備應變級別的情況示例 應變措施目標

低 戒備 (a) 香港境外證實在家禽中爆發高致病性或低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嚴重人類感染;

(b) 香港境內證實在檢疫中的入口禽鳥、野生雀鳥、休憩公園、雀鳥店舖或自然環境中出現高致病性或低致病性禽流感個案,可引起嚴重人類感染;

(c) 香港境內證實在其他野生動物╱寵物出現新型流感個案,而該流感已知能引起人類嚴重健康問題;或

(d) 旅遊及貿易關係與香港不甚緊密的地區,證實出現人類感染新型流感的零星或小規模病例羣組個案。

從其他地區獲取即時及準確的資訊,以防止流感傳入本港及儘早偵察本地個案。

中等 嚴重 (a) 香港境內證實家禽所處環境或在零售市場、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家禽批發市場)或農場的家禽中,爆發高致病性或低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嚴重人類感染,而該病毒已知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

(b) 香港境內證實農場的其他食用動物中,爆發新型流感,而該病毒已知會引起人類感染和嚴重健康影響;或

(c) 香港境內證實出現人類感染新型流感的零星或小規模病例羣組個案,而該病毒已知會引起人類感染和嚴重健康後果。

及早控制流感傳播,找出感染源頭,防止病毒在本地傳播及散播至外地。

高而迫切 緊急 在緊急應變級別下的情況一例:香港境內或貿易及旅遊關係與香港相當緊密的地方,證實出現高致病性禽流感或新型流感的人類感染個案,而該病毒已知會引起人類感染和造成嚴重健康後果,並且有證據顯示,人與人之間傳播足以造成持續的社區爆發。

減緩疫情擴散速度,儘量減少人命損失,藉以爭取時間生產有效疫苗,對付造成流感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

要有效預防流感病毒傳播,僱主

及僱員必須從病毒主要傳播途徑包括

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方面著手:

工作地點預防流感傳播的措施1. 保持工作環境清潔衛生

• 定時清潔通道、地面、門口、走

火通道、天花、牆壁、窗口、工作

枱、工具、文件櫃及儲物等地方。

較隱閉的地方,如牆角、柱位及

枱底等都要定期打掃。共用的設

施如門柄、電梯按鈕等;在有需

要時應用 1:99(即把 1份漂白水與

99份水混和)的稀釋漂白水消毒。

清潔時亦可根據需要,用以下漂

白水與清水比例稀釋漂白水來進

行消毒。

漂白水與清水比例 用途

1:5 清潔及消毒受血液污染的表面

1:49 清潔及消毒受以下物體污染的表面:• 呼吸道分泌物• 嘔吐物• 雀鳥屍體

1:99 一般清潔及消毒

Page 20: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預防工作場所流感傳播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19

• 在當眼位置提供足夠的洗手及消

毒設備,並且備有足夠數量的口

罩及其他防護設備供有需要的員

工使用。

• 提供有蓋垃圾箱以盛載口罩及曾

用作擤鼻的紙巾等廢物,並且每

日或按需要清理。

2. 工作地點良好通風• 為工作地點提供足夠鮮風(一般情

況下鮮風量應保持每人最少 0.5立

方米╱分鐘)。

• 定期安排清潔及消毒空調系統,

包括隔塵網、冷氣槽、冷卻水塔

等。如有使用濕潤器,亦應定期

清潔,以免細菌滋生。

• 應注意空調系統的鮮風入口會否

接近一些污染物的來源,如有需

要,應考慮加強過濾,甚至更改

鮮風的入口位置。

行政措施方面• 每年為高危員工如醫護業以及家

禽業的從業員和懷孕期間的員工,

提供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個人方面• 注意充足睡眠及運動、均衡及定

時飲食、避免吸煙,以增強身體

的抵抗力。

• 接觸眼睛、嘴巴或鼻子前應用正

確方法洗手。

• 保持心境開朗,逆境自強。

• 保持雙手清潔,尤其於雙手被呼

吸道分泌物污染,例如打噴嚏或

咳嗽後,更應立即用梘液徹底洗

淨雙手。

• 於進食前、煮食前、如廁後及工

作後亦應清潔雙手。

• 不應共用毛巾抹眼、鼻或嘴。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或手

帕掩着口鼻。

• 若有呼吸道感染的徵狀,應戴上

口罩。

• 口罩及曾用作擤鼻的紙巾等廢物

應棄置在有蓋的垃圾箱。

• 吐痰時應吐在衛生紙上,亦應包

好後丟入有蓋垃圾箱。

結語預防勝於治療,要有效預防流感

在高峰期間爆發,最好的方法是增強

個人抵抗力,亦可接種能安全和有效

地預防季節性流感和其併發症的流感

疫苗。僱主和僱員必須衷誠合作,加

強預防工作地點流感的傳播。

磨擦所有手指、手掌、手背、指隙及手腕。給予充足時間讓雙手上之消毒劑自然風乾。

正確洗手方法

開水喉洗濯雙手 加入梘液,用手擦出泡沬。

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洗擦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用乾手機將雙手吹乾。

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並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後,才關上水龍頭。

相應措施(用 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只適用於手部無可見污漬時)

將適量搓手液塗上手掌和手腕

Page 21: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引言

假期前後更應該注重安全。以

2013年 12月至 2014年 2月為例,這假

期較密集的三個月裡便發生了 14宗致

命意外,相較 2013年全年 28宗的工業

意外死亡個案,長假期前後所發生的

意外佔近一半。本期《綠十字》將特別

介紹有關意外的成因,並就風險較高

的工作提供一些安全要點,避免意外

發生。

假期前後發生的意外回顧 2013年 12月至 2014年 2月,

長假期前後的嚴重及致命的工業意外

見表 1。

大部分的嚴重工業意外發生在建

築地盤或維修中的樓宇,涉及工種包

括高處工作、吊運、燒焊及剷車操作

等。不少裝修工程集中在新年前夕,

由於工期緊張,相關的意外也較其他

日子多。以 2013年 12月為例,單單裝

修維修業便有 3宗致命意外發生;而長

假期後,意外較集中於地盤發生,尤其

是農曆初十(2月 9日,星期日)以後,

而 2月 10日至 2月 17日,這約一週便有

5宗嚴重事故發生,考慮到建造業的農

曆新年假期較長,便不難發現長假期

對意外數字有一定關聯。

假期前後的意外因素假期前後的意外,與一般的意外

一樣,最常見的肇事原因包括人為因

素、環境因素及機械設備等其他因素。

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就是個人對於工作、環

境及組織的情況,所表現的行為和態

度,而澳洲有研究顯示,涉及人為因

素的意外佔 90%以上。由於假期減少了

原有的工作時間,工作量便因而變得

緊迫,員工為了能如期完成工作,前

線員工有可能沒有完全遵照公司的安

全規則及程序,冒險施工;而管理人

員須兼顧其他假期前後的事項,對監

管工作亦容易鬆懈。

除了工作量外,員工也會受到節

日假期的氣氛影響,精神容易分散,對

安全的警覺性也較低,而假期之後,

由於員工離開了工作崗位一段時間,

面對節奏急速的工作環境,往往未能

立即適應,也需要一定時間調節及提

升狀態,才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工作。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可以來自天氣影響,例

如強烈季候風、暴雨及雷電均可導致

工作台、棚架等臨時結構損壞,甚至

乎水浸、河水氾濫、山泥傾瀉、坑穴崩

塌、火警及爆炸等。假期期間,機械、

抽氣及供氣系統有可能因配合需要而

停止運作,化學品或其他有害物質便

可能因而積聚在工作環境,構成危險

並影響員工健康。

其他因素除卻人為及環境因素,其他因素

如外來人的闖入,破壞工作設施;工

作場所附近潛藏的危害,例如火警、

水浸及氣體洩漏等,機械設備可能因

長期使用而勞損,使用時又缺乏詳細

檢查,相關的組件可能因而斷裂或鬆

脫,造成意外。

假期前後的安全要點雖然數據顯示假期前後的嚴重意

外及事故較往常為多,但是,這些意

外其實也是可以避免的。無論企業,

還是個人,不少也有「大掃除」的良好

習慣,而這裏的掃除可以進一步引申

至日本 5S的「清潔」概念進行,不僅要

物品或設備乾淨,也要保持它們處於

良好狀態。透過有效的保養和檢查,

員工便能夠讓設備在假期前、假期間

及假期後也處於安全的操作狀態;配

合管理人員的行政安排,給予足夠時

間讓有關人士進行檢查,鼓勵員工報

告任何不安全的情況以便改善,便能

減低長假期對工作上的影響。

20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

Page 22: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表 1:長假期前後的嚴重及致命的工業意外列表(2013年 12月至 2014年 2月)

日期 報章標題 意外摘要 意外地點 涉及工種

1/12/2013 油漆工失足墮樓亡 一名批盪工人在樓宇外牆的竹棚架工作時,從大約 18樓

墮下至 4樓死亡。

工業樓宇 高處工作

9/12/2013 吊運中鋼桶飛墮擊中燒焊

工亡

一條鑽樁套管於一部履帶式起重機被錯誤降下,擊斃一

名燒焊工人。

地盤 吊運

12/12/2013 將軍澳地盤油漆工失足墮

樓亡

一名批盪工人在進行天花板批盪工作時,懷疑穿越旁邊

一扇窗口墮下死亡。

地盤 高處工作

26/12/2013 旺角棚架工高處墮樓重傷 一名棚工在一幢樓宇的外牆搭建一個懸空式竹棚架時,

從 3樓墮下至地面死亡。

商業樓宇 高處工作

28/12/2013 花王斜路推死火車被夾死 一名司機在屋苑工作後駕駛貨車離開,途中貨車突死火,

他自行打開車門下車,再撻匙及自行推車,貨車沿斜路

連人帶車急衝 50米撞向牆壁死亡。

住宅屋苑 機械設備

31/12/2013 搭棚工安全帶不穩失足墮

一名棚工在一幢大廈的外牆搭建一個懸空式竹棚架時,

墮下約 20米至簷篷死亡。

住宅大廈 高處工作

11/1/2014 工人北角清潔外牆失足墮

地亡

一名清潔工人在進行清洗工作時,從玻璃簷篷墮下約 5.5

米死亡。

商業樓宇 高處工作

7/2/2014 燒焊工墮斃遺盲母妻女 一名工人進行鋪砌地板工作時,懷疑穿越閣樓的空隙直

墮約 3米至地面死亡。

地盤 高處工作

10/2/2014 切割油桶地盤工被炸傷 一名工人使用風煤樽切割一個密封大鐵桶期間,懷疑風

煤樽喉管洩漏氣體,突然爆炸,情況嚴重。

地盤 燒焊

11/2/2014 吊運中鐵管鬆脫擊斃燒焊

一部履帶式起重機在吊運一條樁套管時,突然從吊鈎滑

出,套管因而墮下並擊斃一名燒焊工人。

地盤 吊運

12/2/2014 地盤雜工遭剷車夾死 一名叉式起重車操作員在使用叉式起重車進行傾倒建築

廢料時,被夾斃於該叉式起重車的門架與駕駛室的金屬

框架之間。

地盤 剷車操作

14/2/2014 濾水廠維修爆炸 兩人命

三名工人在一條地下喉管內噴塗易燃物品時,遭由其他

工人在若干距離外進行火焰切割工作所引發的濃煙薰倒。

濾水廠房 燒焊

17/2/2014 三噸工字鐵跌下擊中工人

一部起重機使用兩條單支腳鏈式吊索吊起一條工字鐵時,

其中一條鏈式吊索突然斷裂,工字鐵因而墮下並擊斃一

名參與吊運操作的工人。

地盤 吊運

22/2/2014 吊臂折斷砸死水泥工 一部貨車式起重機的伸縮吊臂突然鬆脫及墮下,把一名

在附近工作的工人擊斃。

地盤 吊運

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1

Page 23: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以下列出一些風險較高的工作的注意事項,並為大家提供針對假期前後的安全要點,以供參考:

工種 假期前 假期後

(1)電焊工作 • 應清理工作場地。

• 確保沒有留下火種,如將焊接後的焊枝收拾妥

當。

• 收工前,應確保電源已關上及將插頭除下。

• 將電焊設備貯存至指定位置。

• 檢查所有電焊設備良好。

• 正確地接駁電焊設備如電線等。

• 確保進行焊接工作地方乾爽。

• 確保附近沒有貯存易燃物料。

• 確保滅火設備在附近、有效及正常運作。

• 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

(2)風煤焊工作 • 將工作地方收拾妥當。

• 確保氣焊風煤樽已關上。

• 將所有氣喉除下。

• 將氣焊設備貯存至指定位置。

• 確保沒有留下火種。

• 檢查所有氣焊設備良好。

• 正確地安裝氣焊設備。

• 確保工作附近沒有易燃物料存放╱工作進

行。

• 確保滅火設備在附近、有效及正常運作。

• 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

(3)吊重裝置 • 清理工作場地的雜物及工件。

• 檢查吊重設備及裝置。

• 收妥吊重設備及裝置並將吊重機械的控制室鎖

上。

• 檢查吊重設備及裝置如鏈、吊索、吊鈎安

全扣等沒有損壞。

• 確認吊重裝置的安全負荷量。

(4)臨時結構 • 檢查所有臨時結構,如棚架、坑穴等安全。

• 確保臨時結構穩固,如鞏固棚架、坑穴等。

• 將臨時結構隔離,防止非准許人士進入。

• 在臨時結構範圍展示警告牌。

• 移走棚架上的工具、物料及垃圾。

• 檢查╱測試臨時結構,如棚架、坑穴等的

穩固性。

• 如臨時結構的穩固性受影響,應進行鞏固

工作。

(5)物料吊重機 • 確保吊運工序已完成,並將機身降至地面。

• 確保所有出入料閘門已關上及鎖好。

• 關上電源及貼上告示。

• 將操作室門關上及鎖好。

• 檢查及確保停機掣操作正常。

• 檢查安全圍網良好。

• 檢查出入料閘門安全妥當。

• 測試物料吊重機運作正常。

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2

Page 24: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工種 假期前 假期後

(6)機械設備 • 清理機械裝置及設備內或附近積聚的物料。• 關上電源。• 將電插頭除下及上鎖。• 掛上警告牌。

• 檢查所有安全裝置及設備,如護罩、緊急停機掣等。

• 正確地插上電源。• 進行操作前,先測試機器的運作。

(7)電力設備 • 確保所有電器的電插頭已由電箱除下。• 將電箱關上及鎖上。• 張貼警告牌。

• 檢查及確保所有電力設備及電器操作正常。

• 正確地接駁電源。

(8)排水系統 • 清除排水系統內垃圾以防止阻塞。• 將排水系統內積水抽走,以防蚊蟲滋生。• 如排水系統有人體下墮危險,如沙井等,應將出

入口蓋好,並加上警告牌。

• 檢查排水系統有否阻塞並將積水抽走。• 如排水系統內是屬於密閉空間,應依照有

關法例採取有關的安全措施(如進行氣體測試等)。

(9)化學品 • 確保盛載化學品的容器已蓋好,不會有洩漏危險。

• 將化學品收拾好,並存放在指定的危險化學品貯存櫃及鎖好。

• 確保化學品貯存櫃有適當標籤。• 確保化學品貯存櫃貼上有關緊急安全措施的資

料。

• 檢查化學品貯存櫃是否有受損。• 檢查化學品是否有洩漏。• 檢查化學品是否有適當標籤。• 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 確保化學品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處理。

(10)手工具 • 假期前必須將手工具執拾妥當。• 檢查手工具並報告任何損壞。• 將損壞手工具分開儲存。• 工具必須放回原處。• 必須將工具箱鎖上。

• 必須檢查手工具是否良好。• 如有任何損壞,應要維修妥當才可使用。

(11)剷車 • 將剷車停泊在指定位置。• 剷車不可阻塞通道。• 拉上剷車手掣及帶走車匙。

• 檢查剷車的操作性能,確保安全才可使用。

(12)貨物堆疊 • 貨物穩妥地存放在儲存區內。• 貨物不可堆疊過高,與花灑頭保持最少 600毫米

距離。

• 檢查貨物的堆疊穩定性。

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3

Page 25: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工種 假期前 假期後

(13)貨櫃堆疊 • 貨櫃底加上「波蘿頭」接合裝置,確保貨櫃疊放穩妥。

• 檢查所有設施,確保沒有損壞。

(14)吊船 • 將吊船拉回天台上,吊船不可懸吊半空。• 鎖上吊船,防止被人擅用。

• 由合資格的人檢查吊船及其他組件配套,確保安全才可使用。

(15)高空工作台╱梯具 • 將流動式通架推回指定位置停泊或將其拆卸,不可阻塞通道。

• 將升降工作平台降回最低位置,鎖上或隔離,停放在指定位置。

• 移走工作台上的工具、物料及垃圾。• 將梯具放回原位,不可阻塞通道。

• 不論是否重新搭建,流動式通架應先由合資格的人檢查,確保安全才可使用。

• 升降工作平台要先檢查,確保安全才可使用。

(16)家居工作安全 為家居進行大掃除時應:• 不應勉強清潔窗外遠處位置,切勿將上身伸出窗

外或將身體靠在窗花上。應使用附有掛繩的長柄拖把清潔窗外位置。將掛繩套入手中,可避免拖把滑手時跌墮街中。

• 爬高工作時,應使用穩固梯具或踏櫈,不可使用有滑輪的座椅。

• 搬運大型物件時,應保持腰背挺直,避免彎腰動作。

• 使用長柄掃帚及地拖,減少彎腰動作。• 按清潔劑標籤的指示使用正確的方法及濃度進行

清潔,不應將不同的清潔劑混和使用。• 使用清潔劑時,應保持空氣流通。• 使用清潔劑時應佩戴膠手套。用完後,立即洗淨

雙手。• 戴上口罩可減少吸入塵埃。• 垃圾應棄置在指定位置,不可將垃圾隨意棄置在

通道、走廊或後樓梯。大型垃圾應直接運往垃圾站棄置。

在清潔家居後,應注意:• 清潔劑(尤其是噴霧式清潔劑)應貯藏於陰

涼位置,不可受陽光照射及接近熱源。• 清潔劑應遠離小童。• 摺起的梯具應倚靠在穩固的結構物上,並

放回貯物室或其他安全位置。• 放好清潔工具,以免倒下絆倒行人。

總結為了享受愉快的節日假期,大家除了緊守崗位,辛勤工作,也必須謹記工作安全的重要,參考本文提及的安全要點,做足

安全措施,便能開工大吉又大利。

參考資料勞工處網頁及各大報章

假期前後的工作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4

Page 26: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上期《綠十字》報告了「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

健康狀況調查」的研究背景、香港飲食業的概況以及部分調

查結果,包括因「被手工具所傷」、「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及

「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而受傷的受訪者,他們的背

景資料、受傷時的現場環境,以及接受安全訓練的情況。今

期將報告飲食業三大工傷意外類別的詳細分析以及其他調查

結果。

調查結果飲食業三大意外類別的詳細分析

是次調查就飲食業三大工傷意外類別分別進行了詳細的

分析,以深入了解這些意外的特徵和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5

其他 6人(1.2%)

其他廚師 371人(71.5%)

沒有受正式訓練 118人(22.7%)

職業訓練局╱廚藝學院或機構 24人(4.6%)

圖 1:受訪者學習用刀的途徑 (回應人數:519)

認為該手工具可引致受傷 241人 (34.6%)

不認為該手工具可引致受傷 445人(65.4%)

圖2:在發生意外之前,受訪者對引致受傷的手工具的看法 (回應人數:696人)

被手工具所傷

被手工具所傷的受訪者中,超過八成是遭割傷,主要是

被刀具所傷,約佔七成三,而當中大多數是刀刃 16至 20厘米

長的刀 (51.64%),亦有三成四人使用大刀(刀刃長於 20厘米),

近七成受訪者於受傷時正在進行「切」的動作。在學習使用刀

具方面,約有七成受訪者是從其他廚師身上學習使用刀具,

亦有兩成多人沒有接受過任何正式的用刀訓練(圖 1)。這些

受訪者大都擁有豐富的用刀經驗,如用刀 5年以上的有接近

六成 (58.1%),而用刀超過 10年經驗者有約 45%,20年或以上

的有接近二成。受訪者受傷時正處理的食材主要包括蔬菜╱

莖類食材 (25.3%)、豬╱牛╱羊肉類 (21.7%)、禽類(雞、鴨、

鵝、鴿)(15.3%)、魚╱水產 (14.4%)等,處理這些食材多涉及

複雜的刀功,容易發生意外。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

調查結果(二)

Page 27: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6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意外發生時,

手工具正在自己手中 (84.6%),顯示在

使用手工具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因

此制定使用手工具的安全措施尤其重

要。是次調查亦收集了受訪者對引致

意外的手工具的看法,結果發現,約

六成五受訪者表示在發生意外前不認

為該手工具可導致受傷,而認為該手

工具會導致受傷的三成多人,最終還

是發生了意外(圖 2)。結果反映受訪者

對其所使用的手工具之安全性有掉以

輕心之疑,即使了解其危險性,也可

能因缺乏防備而受傷,即受訪者對使

用手工具的安全意識不足,在預防措

施方面需要改善。

在意外發生的原因方面,近三成

受訪者認為工作時間緊迫及趕工,忙

中出錯導致意外發生;另外二成六人

在使用手工具時跣刀╱工具跣手而受

傷,二成三人則由於精神不集中而受

傷等(表 1)。針對被手工具所傷的意外

特徵,我們建議僱主應改善工作流程

安排,作好工作調配,避免員工因趕工

而忙中出錯或因長時間工作而引致集

中力下降而發生意外。另外,亦建議加

強飲食業從業員對安全使用刀具的意

識,以及加強安全使用手工具的訓練。

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

倒在滑倒個案當中,大部分受訪者因

滑倒而受傷 (72.5%),而令受訪者滑倒

的原因主要是當時地面有積水 (50.7%)

或油漬 (23.3%),而且地面沒有鋪上防

滑物料 (72.1%)。超過五成人於意外時

沒有穿著安全鞋或防滑鞋,而當中的

原因主要是僱主沒有提供安全鞋或防

滑鞋 (45.0%)或受訪者自己認為不需要

表 1:受訪者認為是次受傷的原因(可選擇多項)

受訪者認為是次受傷的原因 數目 (%)

趕工,忙中出錯 218 27.2%

跣刀╱工具跣手而甩掉 205 25.5%

精神不集中 180 22.4%

精神狀態欠佳╱感覺疲倦 60 7.5%

遭別人碰到 28 3.5%

視線離開手工具╱工具隨處擺放 22 2.8%

工具損壞 18 2.2%

技藝未足夠 18 2.2%

工作環境擠迫╱工作環境照明欠佳 16 2.0%

其他(跌倒、不清楚) 38 4.7%

表 2:受訪者意外時所穿著的鞋具種類

鞋具種類 數目 (%)

工業安全鞋或防跣鞋 235 47.6%

水鞋 91 18.4%

運動鞋 75 15.2%

皮鞋 72 14.6%

拖鞋╱涼鞋╱白布鞋 14 2.8%

其他(膠鞋、赤腳) 7 1.4%

總數 * 494 100%

為甚麼當時你沒有穿著工業安全鞋或防跣鞋 數目 (%)

僱主沒有提供 104 45.0%

自己認為不需要 102 44.2%

所提供的鞋具不合用 7 3.0%

認為會妨礙工作 4 1.7%

其他 14 6.1%

總數 * 231 100%

僱主在意外現場豎立小心滑倒的警告牌或標示 數目 (%)

有 95 20.6%

否 326 70.6%

不清楚 41 8.8%

總數 * 462 100%*回應人數與訪問總人數有偏差,是由於部分受訪者在部分題目未能提供答案

(44.2%),反映受傷僱員以及其僱主的

安全意識不足。七成人表示其僱主沒

有在意外現場豎立小心滑倒的警告牌

或提示,表示有豎立警告牌或標示的

受訪者僅佔二成(表 2)。

Page 28: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7

案中,在意外發生時 62.5%受訪者正

在原地工作,站立不動;絕大多數人

(93.8%)被灼熱物質所灼傷,這些灼熱

物質主要包括燙熱液體 (90.0%)和蒸氣

(7.2%)。接近九成四人表示事前是知道

該物件是灼熱的,但仍然被該熱物所

傷,反映員工的安全意識不足以及預防

措施有漏洞之處。當探討為什麼知道灼

熱仍被灼傷時,發現受傷者主要由於灼

熱物質濺出,走避不及 (30.3%)、不慎碰

到 (27.5%)、趕工,忙中出錯 (18.3%)、

精神不集中 (10.5%)而受傷(表 4)。超過

八成 (83.0%)受傷僱員因工作需要處理

表 3:受訪者認為導致意外的因素(可選多項)

導致意外的因素 數目 (%)

地面因素(例如:地面凹凸不平、有油、沙或水漬)

252 44.9%

人的因素(例如:心急、步履不穩) 121 21.6%

地面因素(例如:地面沒有防滑設施) 75 13.4%

環境因素(例如:照明、噪音、太多雜物或空間不足)

68 12.1%

鞋的因素(例如:鞋底太平、太滑) 45 8.0%

表 4:受訪者明知物體灼熱仍被灼傷的原因

為甚麽明知道它是灼熱,仍會受傷 數目 (%)

灼熱物質濺出,走避不及 118 30.3%

不慎碰到 107 27.5%

趕工,忙中出錯 71 18.3%

精神不集中 41 10.5%

工作環境擠迫 21 5.4%

精神狀態欠佳╱感覺疲倦 11 2.8%

別人出錯 11 2.8%

工具╱器皿損壞 8 2.1%

其他(不知道它比想像中熱) 1 0.3%

總數 * 389 100%*回應人數與訪問總人數有偏差,是由於部分受訪者在部分題目未能提供答案

意外發生時大部分人手上正拿着

物品 (76.5%),他們表示該物品沒有影

響其視線 (85.0%)。近七成人意外發生

時正在步行,大多數人除步行外沒有

其他動作,而二成五人則同時搬運物

件。近七成人表示其僱主在意外前沒

有解釋滑倒╱絆倒及預防措施,同時

超過六成人亦表示其工作地點沒有執

行良好工場整理 (5S)或不知道公司有否

執行。反映僱主對滑倒、絆倒的危害不

重視。根據本調查結果,滑倒、絆倒的

受傷個案之病假最長達到 910天,平均

為 71天,因此滑倒、絆倒的危害不容

忽視。受訪者認為導致是次意外主要

因為地面因素(如凹凸不平、有油、沙

或水漬)(44.9%),亦有約兩成二人認為

是人的因素(如心急、步履不穩)等導

致了意外(表 3)。針對滑倒╱絆倒或在

同一高度跌倒的工傷意外特徵,我們

建議加強安全訓練,提升僱主和僱員

對滑倒╱絆倒或跌倒危害和相關的預

防措施的認識。同時亦建議加強飲食

企業推行良好工場整理計劃。工作間

的物件有特定擺放位置,而且定時進

行清潔,可以改善地面雜物擺放及積

水的情況,從而減少滑倒、絆倒意外。

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

在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的意外個

灼熱東西而導致工傷,另約有一成人

表示原本不是他們的工作,但由於其他

工友出錯而遭波及;約五成八受訪者

的公司,沒有於工作位置附近張貼「小

心高熱」或「小心燙手」等警告標示,以

提醒工作中的同事,顯示飲食企業對

處理灼熱物的安全預防措施需要改善。

約六成人表示意外發生時,他們沒

有穿着適當保護衣物或使用適當輔助

工具,有四成人使用保護衣物或輔助工

具,這些保護衣物或輔助工具主要有圍

裙 (44.2%)、普通膠手套 (33.1%)、隔熱

Page 29: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8

手套 (25.8%)、安全鞋╱水鞋 (17.2%)、

乾布 (13.5%)、濕布 (11.0%)等(表 5),

但約八成人 (80.9%)認為由於保護衣物

不能覆蓋受傷部位,所以即使用了保

護衣物仍被灼傷。結果反映飲食企業

提供的個人防護裝備不足,且所提供

的防護裝備不能有效保護員工,如普

通膠手套、乾布和濕布並不是處理灼

熱物的適當個人防護裝備,企業應加

強及改善個人防護裝備計劃,提供合

符安全標準的個人防護裝備和設備,

保障員工的安全。處理灼熱物質時,

員工亦必須使用僱主所提供的適當保

護衣物或使用適當輔助工具,而僱主

除個人防護裝備和設備外,必須提供

有關的資訊和訓練予處理或有機會因

工作而觸及灼熱物質和物件的員工。

另外,有一半受訪者指自己不小心是

造成意外的主要原因 (50.4%),其次是

工作環境不安全 (12.6%)和同事不顧及

安全而受連累 (11.3%),結果反映加強

職安健訓練和監督的重要性。此外,

在機構內建立安全文化,提升員工的

安全意識亦非常重要。

三大工傷意外類別進一步分

析本研究亦探討了受訪者對職安健

的認知,例如有否聽過安全管理制度、

僱主及僱員的責任以及對安全工作指

引的了解。結果顯示近七成 (65.7%)回

應者從未聽過安全管理制度,而聽過安

全工作指引的則有 62.7%,至於僱主及

僱員責任的認知,則一半一半。我們以

卡方檢定 (Chi-Square Tests)進一步分析

受訪者對職安健的認知與其安全意識

的關係,發現對職安健法例╱指引有認

識(即對職安健認知較高)的受訪者,

他們較趨向認為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反映他們的職安健意識較高 (p<0.05)。

通過安全訓練可以增加員工對職

安健的認識,在進一步的分析中,我們

表 5:受訪者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及輔助工具的情況(可選多項)

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及輔助工具的情況 數目 (%)

圍裙 72 44.2%

普通膠手套 54 33.1%

隔熱手套 42 25.8%

安全鞋╱水鞋 28 17.2%

乾布作隔熱用途 22 13.5%

濕布作隔熱用途 18 11.0%

長鉗╱隔熱墊 3 1.8%

其他(工衣) 4 2.5%

表 6:工作崗位與安全工作指引的關係

崗位工作安全指引

有 (%) 沒有 (%)僱主沒有提供 (%)

總數 (%)

經理╱主任 39 (95.2%) 1 (2.4%) 1 (2.4%) 41 (100%)

部長╱組長 32 (84.2%) 5 (13.2%) 1 (2.6%) 38 (100%)

侍應 96 (69.5%) 35 (25.4%) 7 (5.1%) 138 (100%)

傳菜╱售點 39 (76.5%) 12 (23.5%) 0 (0.0%) 51 (100%)

接待╱知客 58 (73.4%) 21 (26.6%) 0 (0.0%) 79 (100%)

廚師 427 (80.4%) 82 (15.5%) 22 (4.1%) 531 (100%)

清潔╱洗碗╱雜工 124 (82.1%) 20 (13.3%) 7 (4.6%) 151 (100%)

收銀╱水吧 60 (71.4%) 15 (17.9%) 9 (10.7%) 84 (100%)

點心 38 (71.7%) 13 (24.5%) 2 (3.8%) 53 (100%)

送外賣 5 (83.3%) 1 (16.7%) 0 (0.0%) 6 (100%)

其他 35 (74.5%) 8 (17.0%) 4 (8.5%) 47 (100%)

總數 * 953 (78.2%) 213 (17.5%) 53 (4.3%) 1,219 (100%)*回應人數與訪問總人數有偏差,是由於部分受訪者在部分題目未能提供答案

發現安全訓練分別與職安健認知和意

識明顯相關 (p<0.05),即曾接受安全訓

練的受訪者有較高的職安健意識和認

知。結果再次肯定適當的安全訓練對

提升飲食業員工的安全認知、安全意

識的重要性,因此全面加強飲食業員

工的安全訓練是改善安全表現的關鍵。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受傷時有跟隨

僱主的安全工作指引(表 6),如經理

╱主任、部長╱組長、廚師、清潔╱

Page 30: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29

洗碗╱雜工、送外賣這些工作崗位中,

有超過八成人表示有跟隨僱主提供的

安全工作指引,而侍應、傳菜╱售點、

接待╱知客、收銀╱水吧、點心則較多

受訪者在受傷時沒有按安全工作指引

進行工作 (17.9%-26.6%)。收銀╱水吧更

有 10.7%表示僱主沒有提供安全工作指

引,因而無法跟隨工作指引。在關係分

析中,工作崗位與安全工作指引呈顯

著關係 (p<0.05),結果反映侍應、傳菜

╱售點、接待╱知客、收銀╱水吧、點

心等崗位的安全工作指引需要加強,

另外,對於工作指引的內容,僱主亦

應定期檢討,確保這些指引符合工作

需要及有效減低危害和風險,並通過

訓練及督導確保員工遵守安全指引。

是次研究亦探討了工作崗位與安

全訓練的關係,結果如表 7所示。不

同崗位接受安全訓練的情況亦不同。

較多管理級職位的受訪者,如經理╱

主任、部長╱組長表示他們曾接受安

全訓練(如防火安全、處理灼熱東西、

爐具使用等),分別有 59.2%和 54.3%,

而其他前線的工作崗位則較少接受安

全訓練,例如 56.4%廚師表示沒有接

受過安全訓練,侍應 (71.7%)、傳菜╱

售點 (75.3%)、接待╱知客 (68.9%)、清

潔╱洗碗╱雜工 (67.6%)、收銀╱水吧

(69.6%)、點心 (72.1%)、送外賣 (80.0%)

更有近七成或以上人表示沒有接受過

安全訓練。卡方檢定亦進一步確定有

否接受安全訓練在不同工作崗位是明

顯不同的 (p<0.05)。結果顯示飲食業工

友的安全訓練需要加強,尤其是前線

工友的訓練。

討論及總結

是次研究分析了飲食業三大工傷

意外類別的特徵,包括「被手工具所

傷」、「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

以及「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共收集

了 1,669份問卷,其中約四成與被手工

具所傷有關;三成多與滑倒、絆倒或

在同一高度跌倒有關;以及兩成五與

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而受傷有關。受

訪者主要來自中式酒樓並以廚師居多。

大部分受訪者在受傷前並無接受

過任何安全訓練,進一步分析,曾受

訓練的被手工具所傷者中不足兩成曾

接受安全使用手工具訓練;因滑倒、

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受傷者中,只

有 7%接受過工作場所整理訓練;觸及

灼熱表面或物質的受傷者,接受爐具

使用和處理灼熱東西安全訓練的分別

僅有 5.5%和 12.9%。整體來說,所有受

傷僱員中,只有 0.7%曾修讀飲食業工

作安全和 4.6%修讀飲食業督導員證書

課程。結果反映飲食業受傷僱員的安

全訓練嚴重不足,需要大大加強。

在被手工具所傷的意外中,近七

成受訪者表示在發生意外前不認為該

手工具可導致受傷,反映受訪者對其

所使用的手工具之安全性有掉以輕心

之疑,即使了解其危險性,也可能因

缺乏防備而受傷。在滑倒、絆倒或在

同一高度跌倒意外中,地面情況欠佳

表 7:工作崗位與安全訓練的關係

崗位訓練

總數沒有 有

經理╱主任 20 (40.8%) 29 (59.2%) 49 (100%)

部長╱組長 21 (45.7%) 25 (54.3%) 46 (100%)

侍應 129 (71.7%) 51 (28.3%) 180 (100%)

傳菜╱售點 58 (75.3%) 19 (24.7%) 77 (100%)

接待╱知客 62 (68.9%) 28 (31.1%) 90 (100%)

廚師 434 (56.4%) 336 (43.6%) 770 (100%)

清潔╱洗碗╱雜工 138 (67.6%) 66 (32.4%) 204 (100%)

收銀╱水吧 80 (69.6%) 35 (30.4%) 115 (100%)

點心 49 (72.1%) 19 (27.9%) 68 (100%)

送外賣 8 (80.0%) 2 (20.0%) 10 (100%)

其他 32 (61.5%) 20 (38.5%) 52 (100%)

總數 * 1,031 (62.1%) 630 (37.9%) 1,661 (100%)*回應人數與訪問總人數有偏差,是由於部分受訪者在部分題目未能提供答案

Page 31: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香港飲食業受傷僱員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二)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0

(積水、油漬等)以及缺乏防護措施(沒

有鋪上防滑物料、警告牌或提示、防

滑鞋╱安全鞋等)是造成受傷的主要原

因。另外,大部分人表示其僱主在意

外前沒有解釋滑倒╱絆倒及預防措施

亦沒有執行良好工場整理 (5S),反映受

傷僱員以及其僱主的安全意識不足。

在觸及灼熱表面或物質的意外中,大

部分訪者沒有使用適當保護衣物或輔

助工具,而聲稱有使用的人當中則以

普通膠手套、乾布、濕布等作為保護

衣物或輔助工具,但這些並非處理灼

熱物的合適個人防護裝備。結果反映

飲食業受傷員工的個人防護裝備的提

供和使用不足。

關係分析結果亦顯示受訪經理╱

主任、部長╱組長、廚師等工作崗位,

有較多人跟隨僱主提供的安全工作指

引,而侍應、傳菜╱售點、接待╱知

客、收銀╱水吧、點心等崗位的安全

工作指引則需要加強。不同崗位接受

安全訓練的情況不同,較多管理級職

位的受訪者,如經理╱主任、部長╱

組長表示他們曾接受安全訓練,其他

崗位如侍應、傳菜╱售點、接待╱知

客、清潔╱洗碗╱雜工、收銀╱水吧、

點心等,有近七成或以上人表示沒有

接受過安全訓練。結果再次顯示飲食

業工友的安全訓練需要加強,尤其是

前線工友的訓練。

總括而言,是次調查發現飲食業

的受傷工友的安全訓練嚴重不足,另

外受傷僱員對使用手工具和接觸灼熱

表面或物質的安全意識不足,且在預

防措施及個人防護裝備方面有漏洞之

處,而且,飲食企業亦普遍缺乏良好的

工場整理、工作環境欠佳而導致意外。

職安局在協助業界提升職安健水

平方面一向不遺餘力。職安局製作了

許多與飲食業安全有關的刊物、學習

套件和電腦軟件,以及透過不同渠道

向業界宣傳飲食業的職安健訊息,如

舉辦職安健大獎、派送福袋、成立職安

健大使、以及運用媒體如電視、電台、

戶外活動廣告等。我們亦成立了「飲食

業職安健督導委員會」,收集飲食業界

對職安健的意見;促進飲食業各界在

職安健事務上的聯繫和合作;協助推

動和提升香港飲食業工作安全水平。

是次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受傷僱員來自

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往往由於缺乏

資源而忽略或無法落實執行職業安全

及健康,為改善中小型飲食企業的職

安健水平,職安局近年亦推出針對飲

食業的資助計劃,如「飲食業優質職安

健企業先導計劃」。透過計劃,飲食業

不同階層的員工均可接受相關的安全

訓練(如為前線員工而設的「飲食業基

本安全課程」和適合管理人員的「飲食

業職安健管理人員訓練課程」),全面

提升公司上下的職安健意識,同時計

劃亦鼓勵企業參與「飲食業 5S良好工作

場所整理計劃」,改善工作場所安全及

整理水平,大大減少因場地整理欠佳

而造成的意外。職安局更向獲得「飲食

業優質職安健企業證書」的企業提供資

助購置符合安全標準的防滑鞋、防切

割手套及隔熱手套,進一步強化安全

裝備。

此次研究針對飲食業三大主要工

傷意外的分析,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

價值的資料。我們相信只要飲食業各

持份者共同努力,做好預防這三大類

意外的措施,便可避免最少六成飲食

業意外,挽回受傷所引致的損失。職安

局將繼續與業界、政府、以及有關機

構緊密合作,廣泛聽取意見,以便制

訂更有成效的宣傳推廣和教育策略,

以減少導致飲食業工傷意外發生的機

會。

參考資料:

勞工處,2013。職業安全及健康統計

數字 2013。

勞工處,2014。補充勞工計劃,2014年

4月 28日修訂。

職業訓練局酒店業、飲食業及旅遊業

訓練委員會,2011。飲食業 2011年度

人力調查報告。

Page 32: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中小型企業職安健資助計劃-印刷業電動堆高機資助計劃

中小型企業職安健資助計劃-印刷業電動堆高機資助計劃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1

計劃宗旨中小企是香港經濟的支柱,更是

推動本港經濟發展的一股動力。職業

安全健康局為鼓勵中小企積極進行職

業安全健康的改善,減少工傷意外及

職業病,於 2000年推出「中小型企業職

安健資助計劃」。該計劃除透過財政上

的資助購置安全設備外,亦提供專業

技術的支援,協助中小企改善職安健,

從而認知安全管理對業務營運是很有

禆益的。

計劃新發展根據勞工處統計數字,2013年印

刷業的工業意外數字約有 150宗,較對

上一年增加超過 10%。當中,提舉或搬

運物件時受傷的佔 35宗,是意外的主

要成因之一,並有上升的趨勢。

印刷業員工在日常運作中需經常

處理大量的紙張及印刷品,如書籍、

紙製品等。在印刷過程中,員工亦需要

提舉及搬運大量的紙張,從唧車及其

他的輔助工具移動到印刷機或工作檯

面上。因物件的重量較重,員工很容

易會因不良姿勢或長期的勞損,引致

身體受傷,甚至發生意外。為了減少

印刷業中小企有關提舉或搬運物件時

受傷的意外,本局於本年 1月推出「印刷業電動堆高機資助計劃」,鼓勵業界使用電動堆高機來協助搬運重物,從

而減少人力提舉及搬運距離,有助減

少有關的工傷及筋骨肌肉勞損。

申請資格1. 申請企業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包

括:- 根據《商業登記條例》(香港法

例第 310章)在香港辦理商業登記;

- 在本港僱用少於 100人並具有印刷廠房的企業;及

- 必須是以香港作為業務經營基地,而其經營活動,一律必須在香港境內。

2. 「企業」是指為了圖利而從事的任何形式的生意、商務、工藝、專業、職業或其他活動,但不包括商業登記條例內所訂明的會社,除非該會社是以圖利為目的。

3. 「僱用人數」包括經常參與企業業務的在職東主、合夥人、股東及企業的受薪員工,包括在遞交申請書時,由有關企業直接支取薪酬的全職或兼職受薪僱員,其中包括長期或臨時聘用的僱員。

4. 如申請資助的設備已得到職安局以外的任何其他人士、機構或團體的資助,該設備將不獲考慮撥款資助。

資助細則1. 每間中小企可獲得的最高資助金

額為港幣 10,000元,若超過資助上限,須由企業自行補足差額。

2. 資助計劃名額有限,每間中小企最多只可獲資助一次,所有申請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處理。

3. 申請企業需要聯絡本計劃的指定供應商,並自行揀選資助計劃所認可的印刷業電動堆高機型號。

總結「良好管理、實踐職安;平安是

福、效益增高」是中小企職安健資助計劃的目標,只要僱主僱員共同努力,正確使用人力提舉和搬運的輔助工具,定能有效減少工傷事故發生。

如 閣下對上述計劃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739 9377或傳真至2739 9779,或瀏覧職安局網址www.oshc.org.hk,

與我們聯絡。

計劃詳情

Page 33: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商界關愛職業健康大行動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2

十分鐘可做什麼?十分鐘做齊八式伸展運動,有助減低筋骨勞損的風險。職安局、勞工處、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早前製作了四輯伸展運動短片,並已上載到「商界關愛職業健康大行動」網頁www.healthyworkplace2014.hk,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隨時上網參考,齊做肩頸、手臂、腰背、下肢(大腿小腿)的伸展運動。

主辦機構更於 2014年 11月 20日,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商界關愛職業健康大行動-齊做伸展操」活動。啟動儀式邀請到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蕭偉強太平紳士主禮。香港體適能總會教練帶領台下 80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僱主和僱員一同在維港海旁做伸展操,響應「筋骨齊伸展、勞損可避免」的宣傳口號。另外活動邀得著名漫畫家草日設計一輯共四個單元的「齊做伸

展操漫畫」,以生動有趣的漫畫角色,

示範伸展動作,向公眾帶出伸展運動

的重要性。

參加者之一水務技術同學會秘書

葉詠儀,她認為伸展運動的動作簡單,

易記易做,又可以在狹小地方例如辦

公室座位進行。平時休息,她多數會

看看電視,較少全副裝備專程到運動

場健身。伸展運動的體貼設計,無疑

十分適合時下的生活形態。

來自清潔服務業的羅世強先生,

對伸展運動同樣擊節讚賞。據他說,

公司每天開工前,都會先做早操。但

由於工作勞累,全身上下容易酸痛。

今次參加大行動啟動儀式,學會八式

伸展運動,日後不論上班或居家他都

會不時操練,減少勞損。

在教練的帶領下,800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僱主和僱員一同在維港海旁做伸展操,響應「筋骨齊伸展、勞損可避免」的宣傳口號。

職安局與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及勞工處攜手合作,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商界關愛職業健康大行動-齊做伸展操」。

八百人維港海旁 齊做伸展運動

從事物業管理的陳小姐表示,日常

工作,每天平均使用電腦長達 8小時,

雖然間中會運動健身,但慣常的休息

方法只有睡覺。今次參加大行動齊做

伸展運動,覺得手臂動作最有幫助。

另一位參加者,在寫字樓工作的

蔡先生,更表示有時要一口氣持續使

用電腦 5、6小時,深覺伸展運動的肩

膊動作最能舒筋活絡,十分有用。加

上容易學、容易做,不像瑜伽等,他日

後必會響應行動的號召。

香港體適能總會教練強調,香港

人工作勞碌、疲倦,很多時一想起運動

便感到「攰上加攰」,提不起勁。伸展

運動的設計正要打破這觀念,無須特

別編排運動時間,便可以輕輕鬆鬆,

隨時隨地進行。

Page 34: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全港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

全港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3

為進一步提升飲食業的職安健水平,職業安全健康局、勞工處聯同飲食業工會、商會以及香港保險業聯會舉辦「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鼓勵全港飲食業界參與,藉著緊張刺激的競賽,提高業界人士對職安健的重視和認識,共同推動本港飲食業職安健文化的發展。

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獲 32支來自不同飲食企業的前線員工組隊參賽。遴選賽及總決賽已於2014年 11月 27日假青衣職安局職安健學院舉行。是次比賽題目的範圍,不單包括「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手冊內逾 500條問題,還有近年的職安健時事新聞及職安健設備之應用等,以測試參賽者對職安健的關注和認識。

經過上午的遴選賽,最後六支進入決賽的隊伍包括有競逐「飲食業職

安健碟」的「太興 2隊」、「太興 3隊」及「奇華餅家-香港手信隊」;以及競逐「飲食業職安健盃」的「太興 1隊」、「美心 JCR隊」及「迪士尼活力安全隊」。碟賽及盃賽均設必答題、看圖╱影片題及搶答題三個環節,六支隊伍的實力可謂旗鼓相當。在「飲食業職安健碟」賽中,本來落後的「奇華餅家-香港手信隊」在搶答環節中扭轉局面,反敗為勝,以 320分成為冠軍。而「飲食業職安健盃」賽的戰況同樣激烈,初時大為落後的「太興 1隊」在最後的搶答環節後來居上,與「美心 JCR隊」的分數叮噹馬頭,兩隊鬥到比賽終結時,竟然打成平手,需由首席評判抽出決勝題分出勝負。最後由「太興 1隊」勝出,贏得是屆盃賽冠軍之餘,還包辦了「最高積分獎」,以表揚他們於整個比賽中獲得最高累積得分。此外,大會設立了「最積極參與獎」予派出最多參賽隊伍的機構,而獎項得主是組織了七支隊伍出賽的太興飲食集團。

「飲食業職安健盃」冠軍隊伍-「太興 1隊」的隊長黃友明先生對奪冠表示高興,更指出在日常工作中須遵守的工作安全守則為參加比賽提供了很好的練習。他認為比賽能將職安健的訊息及文化帶回店內,提醒員工要時刻注意工作安全,因此非常值得參與。太興的培訓經理(業務發展部)陳寶銓先生表示同事是「揸刀搵食」,倘忽略工作安全便很容易受傷,因此公司十分著重工作環境設計、員工培訓,並採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個人防護裝備,如防切割手套,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並推行獎勵計劃,鼓勵注重職安健的員工。陳先生認為參加比賽能讓員工增加見識及促進業界交流,鼓勵業界在職安健方面做得更好。

「飲食業職安健碟」冠軍得主-「奇華餅家-香港手信隊」的隊長謝佩雯小姐對在最後關頭能反超前勝出比賽

職業安全健康局主席黃天祥工程師,BBS,太平紳士頒發獎項予全港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飲食業職安健盃」冠軍得主「太興 1隊」。

「飲食業職安健碟」冠軍隊伍「奇華餅家—香港手信隊」從勞工處助理處長李子亮先生手上領取獎項。

Page 35: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全港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4

感到興奮,更即時致電公司報喜。她表示在準備比賽時,隊

員會就各人較熟悉的範疇進行分工研讀,例如較熟悉職安健

法例的同事會熟讀相關的題目;在工場工作的同事便鑽研與

實務相關的題目。奇華食品有限公司的副經理陳家騄先生表

示奇華於大埔及荔枝角區均設有食物廠房,因此他們非常著

重飲食業職安健,並設有職安健部門以管理及執行職安健事

務,而參與是次比賽更給予同事們一個對飲食業職安健知識

溫故知新的機會。

激烈的決賽過後,大會進行了一場名人邀請賽,由「美女

廚神」麥潔兒、兒科專家李家仁醫生及一眾歌手藝人包括黎

美賢、天堂鳥、蝦頭(楊詩敏)及Bob(林盛斌),與就讀飲食

業課程的專上學院學生分組進行比賽,考考他們對業界常用

工具的認識和安全使用方法,藉此宣揚飲食業職安健訊息。

於頒獎典禮上,職安局主席黃天祥工程師,BBS,太平紳

士表示,飲食業在港發展蓬勃,而「美食天堂」的美譽不單是

建基於食物的色香味,從業員的安全及健康亦應予以重視。

職安局一直積極與業界合作,推出不同的計劃,協助業界改

善職安健的情況;去年更推出了「飲食業優質職安健企業先

導計劃」,透過提供安全培訓、顧問服務,以及資助購買符合

安全標準的防護裝備,協助食肆改善工作環境。

勞工處助理處長李子亮先生致辭時提到飲食業是勞工密

集的行業,員工的職安健意識之強弱會直接影響業界的安全

表現。環顧過去 10年的工傷意外數字,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有關數字已由 2004年的 9,400多宗下降至 2013年的 5,700多

宗;而同期的千人意外率更由 51.5大幅下降至 24.2,減幅達

53%。他提醒從業員應和僱主合作,時刻保持警覺,採取適

當的措施,預防意外發生。李助理處長認為問答比賽是一個

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既能增加員工的職安健知識,亦能建立

團隊精神,齊心協力提高業界的職安健水平。

立法會飲食界代表張宇人議員呼籲僱主在設計食肆時,

要留意工作間的設計,多考慮加入職安健的元素,這除讓工

作流程更為順暢,對員工的職安健亦很重要。他又提醒從業

員要多休息,養足精神工作,以減低受傷的機會。他深信在

管理層及員工的配合下,意外數字必定能進一步降低。 名人邀請賽的嘉賓於各個環節中施盡渾身解數,同心宣揚飲食業職安健訊息。

飲食業職安健盃

冠軍:太興飲食集團-太興 1隊

亞軍:Maxim’s Group-美心 JCR隊

季軍: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迪士尼安全活力隊

飲食業職安健碟

冠軍:奇華食品有限公司-奇華餅家-香港手信隊

亞軍:太興飲食集團-太興 3隊

季軍:太興飲食集團-太興 2隊

最高積分獎

太興飲食集團-太興 1隊

最積極參與獎

太興飲食集團

首屆「飲食業職安健常識問答比賽」得獎名單

參賽隊伍士氣高昂。

Page 36: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吊運安全操作 推廣活動 2014

吊運安全操作推廣活動2014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5

為加強業界對吊運工作安全的關

注,職業安全健康局聯同勞工處、建造

業議會、發展局、香港房屋委員會、香

港建造商會、香港專業吊運聯會有限

公司、香港塔吊工程聯會及香港建造

業總工會舉辦「吊運安全操作推廣活動

2014」。由去年 4月起,大會舉辦一連

串活動,包括舉行研討會和講座,與

業界分享吊運工作的安全操作知識和

經驗、派發免費的吊運安全宣傳物料

及舉行「吊運安全操作比賽」。比賽分

為「塔式起重機組(天秤)」、「履帶式起

重機組」及「貨車式起重機組」三組,共

接獲 17隊來自不同建築公司的吊運精

英參賽,初賽和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已

分別於 2014年 11月 7日至 8日及 12月 6

日於建造業議會大埔訓練場完滿舉行。

隊」,該兩隊的隊員更同時囊括所屬組

別的「最佳訊號員」、「最佳操作員」、

「最佳吊索工組」獎項。獲得「貨車起重

機組」「最佳操作員」的隊長陳柏基先生

認為要減少吊運意外發生,開工前必

須讓各工友充分了解工作流程,互相

協調、評估及執行如何安全而有效率

完成吊運工作的方法。

要安全完成整個吊運工序必須依靠操作員、吊索工和訊號員間的緊密合作,配合管理層和前線工作人員的政策與實行,方能提升整項吊運工作的成效。

決賽當日共有 9支精英隊伍進行比

賽,競逐每組的冠、亞、季、「最佳起重

機操作員」、「最佳訊號員」及「最佳吊

索工組」等獎項。經過一輪精彩比賽,

「塔式起重機組」由「禮頓金門聯營隊」

奪冠,其隊長張志明先生更獲得「最佳

訊號員」,入行 20多年的他表示,每天

的工作就是最佳的演練,在吊運過程中

保持良好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

會經常留意操作員與吊索工的工作,

從中增強彼此之間的合作性。「履帶式

起重機組」的冠軍「俊和地基邁向勝利

隊」和「貨車起重機組」冠軍「中國路橋

職安局成員及建造業議會總監(培訓及發展)梁偉雄工程師頒發「貨車式起重機組」冠軍獎項予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擔任「塔式起重機組」評審之一的

鍾耀成先生認為各參賽隊伍均經驗豐

富,不過部分隊伍在比賽時的合作性可

以進一步加強,尤其訊號員與操作員之

間,必須有準確的溝通與默契,才可以

安全而又快捷地完成吊運工作。「貨車

起重機組」首席評審何吉田先生表示有

部分參賽隊伍的表現令人喜出望外,

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適當地使用不多

的起重裝置,讓整個吊運過程能夠順

職安局副主席陳海壽博士,太平紳士頒發「履帶式起重機組」冠軍獎項予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邁向勝利。

Page 37: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吊運安全操作推廣活動2014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6

利完成。「履帶式起重機組」評審之一陳國良先生則指出,進

入決賽的隊伍技術水平都十分高,不過亦有隊伍沒有適當地

選用合適的起重裝置,不單止會加速起重裝置的耗損,更會

影響吊運時的安全。

吊運安全操作比賽2014得獎名單

塔式起重機組

獎項 獲獎單位

冠軍 禮頓金門聯營

亞軍 新福港-百沃特聯營-安全新仔

季軍 瑞安承建有限公司-瑞安機械隊

最佳訊號員 張志明先生(禮頓金門聯營)

最佳操作員 陳彪先生(禮頓金門聯營)

最佳吊索工組 李銀先生、李養勝先生、張亞喜先生及歐聯偉先生(新福港-百沃特聯營-安全新仔)

履帶式起重機組

獎項 獲獎單位

冠軍 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邁向勝利

亞軍 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吊運 007

季軍 金門建築有限公司-金門重地基

最佳訊號員 陳長喜先生(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邁向勝利)

最佳操作員 何輝先生(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邁向勝利)

最佳吊索工組 馬金喜先生、黎子健先生、林振發先生及周盛智先生(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邁向勝利)

貨車式起重機組

獎項 獲獎單位

冠軍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亞軍 金門建築有限公司-金門建築機械部

季軍 金門西松西港島綫聯營-金門西松吊運隊

最佳訊號員 林容繼先生(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最佳操作員 陳柏基先生(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最佳吊索工組 李志光先生、周大九先生(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勞工處助理處長李子亮先生頒發「塔式起重機組」冠軍獎項予禮頓金門聯營。

勞工處助理處長李子亮先生於頒獎典禮致辭時表示,勞

工處為了加強吊運業界的安全意識,除了舉辦吊運比賽,更

聯同職安局與業界,合辦了多場吊運安全研討會,讓從業員

透過經驗的分享,達致增進安全知識的目的。而職安局副主

席陳海壽博士,太平紳士於致辭時則提醒各參賽者,吊運工

作安全需要操作員、吊索工與訊號員三方的緊密合作,互相

照應方能成事,他更強調,吊運比賽不單止講求技巧、安全

水平和效率,更重要是培養隊員之間的合作性,鼓勵隊伍發

揮團隊精神。

為了與業界進一步分享安全吊運的經驗,職安局於 2015

年 1月 8日聯同勞工處舉辦「吊運工作安全研討會」,除有來

自勞工處、職安局及香港專業吊運聯會有限公司的代表向參

加者闡述相關法例的要求、分析意外個案及分享安全吊運的

要點外,當日大會更邀請了「吊運安全操作比賽 2014」的得獎

機構代表親臨研討會,向與會人士分享他們的獲獎心得,以

及平日進行吊運作業時的寶貴經驗,從而加強業界的安全意

識及提升吊運工作的安全水平。

Page 38: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企業在職安健的社會責任研討會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7

職業安全健康局於 2014年 12月 8

日假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四樓禮堂舉辦

了「企業在職安健的社會責任研討會」,

四間來自不同行業的本地企業分享他

們在實踐與工作安全健康相關的企業

社會責任經驗。

職安局主席黃天祥工程師,BBS,

太平紳士於致辭時指出,企業社會責

任是一個全球關注的議題,企業是否

成功,已不是只靠衡量企業賺錢的能

力,還要視乎他們如何看待員工、顧

客、持份者,以及對整個社會甚至地

球的貢獻及承擔。

叙福樓集團-愛員工如愛家人

叙福樓集團現時共有 17個旗下品

牌及食肆參與「飲食業優質職安健企業

先導計劃」,其中兩個品牌已獲得「飲

食業優質職安健企業證書」。叙福樓集

團執行董事黃傑龍太平紳士認為:「我

們不應將員工當作公司的資產,因為

資產損壞尚可取代,我們應將員工視

為家人,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家人受傷,

所以我更要用心做好職安健。」

飲食業的主要意外為切傷、燙傷、

滑倒等,為了提醒員工在工作前

做好安全措施,叙福樓推出獎勵

計劃,在巡查時如發現員工做妥

安全措施,就會即時送出禮券,

以示鼓勵。他們又訂出「雷電級犯

規」事項,如在巡查時發現一些嚴

重失誤,就會發出警告信或收取

象徵性罰款。此外,亦會在集團

季會中向員工展示受傷圖片,讓

他們意識到工傷的嚴重性,提高警覺,

減少意外。

叙福樓集團執行董事黃傑龍太平紳士認為僱主及管理層應將員工視為家人,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家人受傷,所以更要用心做好職安健。

職安局主席黃天祥工程師,BBS,太平紳士致辭時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全球關注的議題。

企業在職安健的社會責任研討會

瑞 安 建 業 有 限 公 司-關 • 愛 • 瑞安

瑞安的安健環經理韋國傑先生於

分享中指出,瑞安因考慮到企業社會

責任的重要性,於 2008年正式制訂企

業社會責任政策宣言,宣告瑞安建業

對員工、環境和社會的承擔和承諾,

並取名「關 •愛 •瑞安」。

Page 39: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企業在職安健的社會責任研討會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8

針對不同的持份者,瑞安推行了

不同的計劃以履行社會責任,例如為

新入職工友而設的「關愛新入行工友及

新進場工友計劃」,安排有經驗的員工

擔任導師,帶領新同事一同工作並分

享工作經驗,確保新員工有足夠的職

安健知識;針對承判商方面,瑞安舉

辦「承判商安健環工作坊」,希望了解

承判商的工作情況及困難;他們亦會

盡量減低工地工程對周邊社區的滋擾

及影響,例如探訪鄰近學校,商議適

合進行工程的時間,以免打擾學生學

習。韋先生又指,身為工程人員,工餘

時不應浪費本身的技能,員工會化身

義工團隊,為獨居老人進行家居小維

修,服務社群。

康 業 服 務 有 限 公 司- 鼓勵員工提出意見

康業服務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徐

健棠先生指出,康業面對不同持份者

均有不同的職安健策略。例如,公司總

部設有安全及健康工作小組,負責就

職安健制訂創新策略,並加以宣傳,

提高安全水平。此外,康業每個地盤或

每幢樓宇本身均有適合自己的政策,

每幢大廈的經理更要接受全面的培訓

課程,以便在平日的管理中有能力辨

識及評核風險。

康業亦鼓勵前線員工提出意見,

故推出創新獎勵計劃,支持員工提出

有效改善工作環境的發明,曾獲獎的

發明包括發聲告示版、安全提舉排骨

渠蓋車等。此外,由於物業管理涉及

眾多承判商,康業對承判商設有一套

管理系統,進行揀選、評核及控制,更

舉辦「最佳供應商選舉」,嘉許作業優

良的承判商,獲獎機構可參與更高金

額的工程項目。

東華三院-著重院舍間的交流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一直積極參

加由職安局舉辦的「香港安健院舍確認

計劃」,現時已有 36間院社獲確認為最

高級別的「卓越安健院舍」。東華三院

社會服務科職安健委員會主席何錦昌

先生指出,在推動職安健方面,由於

院舍工作的工友在搬移院友時最易受

傷,因此入職時會要求員工學習腰背

護理技巧,並由物理治療師指導搬抬

的正確動作。為了改善工友體力操作,

東華三院於院舍為院友安裝了天花吊

機,減輕工友搬運院友的體力負擔。

此外,東華三院亦會安排已獲認

證的院舍與準備參加「香港安健院舍確

認計劃」的院舍交流,分享經驗,提升

各院舍的安健水平。何先生表示,參

與計劃後,員工對職安健的注意程度

明顯提高。

來自物業管理公司的研討會參加

者姚小姐負責人力資源的工作,她希望

以分享者的經驗作為借鏡,參考針對工

傷事件的對策。她十分欣賞瑞安的「關

愛新入行工友及新進場工友計劃」,認

為由有經驗的管工去帶領新人,可以

讓新人更快適應各方面的東西,減低

發生意外的風險。

職安局主席黃天祥工程師,BBS,太平紳士(左)頒贈紀念品予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職安健委員會主席何錦昌先生(右)。

Page 40: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職安健職業司機Keep Fit Party」遠足活動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39

職業司機每天長時間在狹窄的駕

駛室工作,容易因固定的駕駛姿勢和

活動量不足,而引致肌肉勞損及其他

健康問題。為提高全港職業司機的安

全健康意識,職業安全健康局聯同香

港電台舉辦一連串「職安健職業司機」

活動,鼓勵職業司機多做運動,其中

包括再度舉辦的「職安健職業司機Keep

Fit Party」遠足活動,活動已於 2014年

11月 9日在清水灣郊野公園順利舉行。

職安局總幹事游雯女士於起步禮

上指出,職安局早前調查發現,大部分

職業司機沒有做運動的習慣,而飲食亦

多肉少菜,易引致肥胖或其他健康問

題,因此聯同香港電台舉辦一連串「職

安健職業司機Keep Fit Party」活動,鼓

勵司機多做運動,強身健體,建立健康

的生活習慣。汽

車交通運輸業總

工會的士分會理

事陳森潮先生從

事職業司機超過

20年,深深感受

到職業健康的重

要:「職業司機

每天工作十多小

時,工時很長,

大部分時間都坐

在車箱中,活動量不多。職安局到工

會舉辦工作坊,由體適能教練教導我

們一套針對全身的伸展運動,非常適

合平時欠缺運動空間的職業司機。」他

又指出,職業司機一般生活較簡單,

收工後會相約其他司機飲啤酒,伴酒

食物又多以煎炸為主,結果不少職業

司機都容易有中央肥胖,既影響健康

也影響外觀。工作坊除了教導他們伸

展運動,亦安排營養師講解飲食注意

事項,提醒他們食得更健康。陳先生

不但成功減磅,體能亦有更大的改善。

起步前,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教

練黃永輝,帶領參加者進行一系列有

助預防職業勞損的伸展運動及遠足前

的熱身運動,呼籲職業司機於工作前

或休息期間,應多做強化及伸展肌肉

的運動,有助他們舒緩壓力。三百位

參加者由大坑墩遊客中心出發,步行

清水灣樹木研習徑,沿途更有導賞員

為參加者介紹多種樹木,強身健體之

餘更可對香港生態有更進一步認識,

一舉兩得。

職安局除透過香港電台節目開心

日報播放「職業司機健康小貼士」,並

邀得何守信、林超榮、丹尼爾、李司政

拍攝「Keep Fit四壯士」系列-職業司機

伸展運動宣傳短片,亦得到漁農自然

護理署協助推介行山路徑;期望透過

介紹不同活動,鼓勵全港職業司機和

市民多做運動。

起步前,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教練黃永輝帶領參加者進行一系列有助預防職業勞損的伸展運動及遠足前的熱身運動。

「職安健職業司機Keep Fit Party」

                               遠足活動

「職安健職業司機Keep Fit Party」

                               遠足活動

三百位參加者由大坑墩遊客中心出發,步行清水灣樹木研習徑,沿途更有導賞員為參加者介紹多種樹木,強身健體之餘更可對香港生態有更進一步認識,一舉兩得。

Page 41: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淺談貨車升降尾板安全

職安健科學-淺談貨車升降尾板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0

貨車升降尾板是上落貨物的起重附件,屬於液壓起重裝

卸設備,其動力來源一般是以車載蓄電池驅動。升降板大致

上可以分四大種,除了較常使用的標準式外,其他形式的升

降板還包括滑動收藏式、垂直式及輪椅式。尾板的材料主要

由鋼鐵及鋁質製造,一般可以運載負荷由 0.75至 2.5噸不等的

貨物。

尾板的安全操作一般的尾板以電力及油壓來驅動,操作員能透過操控控

制器的按鈕令尾板做出各種升降及傾仰的動作,方便進行搬

運貨物。勞工處的安全指引建議尾板應盡量設置雙手操控裝

置的控制器(圖 1),操作者需以雙手同時按制方可驅動尾板。

據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及英國健康及安全執行局所製作的汽

車尾板規格說明規定,外置的尾板操控裝置控制箱須與車身

末端位置保持最少 400毫米的安全距離。這安全距離可有效

限制操作員以雙手操控尾板時身體驅幹之擺動範圍,防止操

作員的肢體(如頭部)伸入尾板的操作行程範圍內(圖 2)。另

外,不少貨車為方便於工作時操控尾板的升降,也於貨斗內

加裝一個獨立操控裝置(上手掣)(圖 3)。有別於車身的外置

操控裝置,此獨立操控裝置可讓操作員於尾板上或車身內進

行尾板操作,操作員有機會會因操控不當而被尾板所傷。因

此,除要進行尾板升降外,操作員應使用車身的外置操控裝

置進行尾板的開合(拗板)操作,以策安全。

圖 1:外置的雙手操控尾板裝置控制箱

圖 2:正確的開合尾板操作

尾板的安全設計現時部分尾板也設有雙手操控裝置及急停掣等的安全裝

置。除此之外,國際標準BS EN 1756-1:2001+A1:2008列明了

貨物尾板的安全速度。貨物尾板的垂直升降速度不應超過 0.15

米╱秒,即每秒升降行程不超過 150毫米,而尾板的開合速

度(角速度)則不可超過 10度╱秒。如該尾板能作斜度調較,

該傾仰的速度(角速度)不可超過 4度╱秒。

Page 42: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職安健科學-淺談貨車升降尾板安全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1

圖 3:不正確使用獨立操控裝置(上手掣)作開合尾板操作,可導致意外。

圖 4:尾板表面刻有安全負荷重量(最高載重)

• 收起尾板期間,所有肢體要遠離尾板以及尾板與貨斗之

間的夾口;

• 只可讓剷車從尾板兩側裝卸,而事前應確保尾板上及附

近沒有人;

• 不應用尾板提升、放下或支撐剷車。

為避免操作員運載過重的貨物,在尾板的表面可刻上安

全負荷重量(圖 4),以提醒操作員避免超載。尾板近末端處

加上機械或操作擋板,可在水平感應掛上垂下的斜紋警告標

誌,以及貼上「保持至少 5米距離」的警告貼紙。

參考資料:

• 勞工處,安全指引-預防被貨車尾板夾傷的危害

• BS EN 1756-1:2001+A1:2008,尾板-裝配在有輪車輛上

的升降台-安全規定,第一部:貨物尾板

BS EN 1756-1:2001+A1:2008,Tail lifts. Platform lifts for

mounting on wheeled vehicles. Safety requirements. Tail

lifts for goods

• 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英國健康及安全執行局,汽車尾

板規格說明

Society of Operations Engineers (UK)/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Tail Lift – Specification Guide for Road Vehicles

• 職業安全健康局,2007年,《綠十字》,1月╱ 2月「貨車

車尾升降板的安全操作」

註:鳴謝杜尼迪亞尾板有限公司提供本文相片,相片僅供參

考之用。

尾板操作要點尾板操作員應接受適當的訓練及具有相關的經驗,方可

獲授權操作尾板,於操作時應遵從以下要點:

• 尾板僅能由一人操作,裝有多於一個控制箱的尾板只是為了方便該操作員從不同位置操作尾板的升降;

• 按負重能力載貨,絕不可超載;

• 兩部貨車的車尾板要銜接以作運貨時,一塊尾板須跨於另一塊之上;貨車駛動調節位置時,尾板上或附近不可有人;

• 貨車裝卸期間尾板或會稍為移動,應經常調整尾板與貨台接合面位置;

• 按現場環境及貨物種類而調節尾板升降及傾仰的速度;

• 確保附近沒有其他人及升降板的位置正確,方可收起尾板;

Page 43: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愛 職 安 愛 家 庭 愛合作」推廣活動

職安局與新城電台合作,於 2015

年 3至 7月間舉辦「職安健小大使比

賽」,邀請全港小學生踴躍參與成為職

安小大使,協助拍攝職安健宣傳短片,

鼓勵廣大市民關心家人的職業安全健

康,並在各平台宣揚職安健訊息。暫

定於 3月舉行「職安健大使委任」暨「職

安小大使比賽」記者招待會,委任著名

藝人擔任榮譽職安健大使,製作海報

及錄製宣傳聲帶於電台中播放,另外

亦安排於青衣職安健學院舉行「職安小

大使」課程,讓小學生實地參觀及了解

工作安全健康訊息,並舉辦職安健學

校大使─小學巡迴活動,直接到訪學

校向小朋友宣傳安全訊息。

有興趣的人士,請瀏覽職安局網

頁www.oshc.org.hk

職業安全健康大使領袖訓練營

暫定於 2015年 3月 21日(星期六)

在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舉行職安健大

使領袖訓練營,讓參加者透過遊戲及

活動認識職業安全知識外,亦讓各職

安大使互相認識,體驗團隊精神,並

發揮各大使的潛能及領導能力,有助

大使在社區內推廣職安健。而年內因

推廣職安健而表現出色的大使將獲頒

發金章及銀章。

有興趣的人士,請瀏覽職安局網

頁 http://www.oshc.org.hk/tchi/culture/

culture02.asp

新增課程工作地點嚴重事故的緊急應變及救援演練

香港是一個先進的社會,市民享

有國際級水平的醫療和急救服務,這

實在有賴香港的醫療及急救和災難救

援的部門所作的貢獻。急救是災難事

故應變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過去

十多年來,急救的工作已由搬運傷者

往醫院,演變致由救援人員在現場為

傷者提供即時的緊急醫療服務。所謂

防患於未然,工作地點必須有急救及

緊急應變的安排。若工作地點發生嚴

重事故,更必須要有周詳的急救處理

及緊急應變計劃,來快速及有效地處

理大量傷者的驗傷分類,並適當分配

救援資源。因此,職安局特別安排此

課程,讓學員透過理論及實習,認識

嚴重意外事故的應變原則及救援安排。

職安焦點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2

有關課程資料,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eform.oshc.org.hk/course/tchi/

course/CourseDetail.asp?CouID=570

供連接懸空式竹棚架個人防墮裝置的繫穩錨固裝置的選擇、安裝、使用、檢查及測試合格證書重新甄審資格課程

已獲得職安局頒發供連接懸空式

竹棚架個人防墮裝置的繫穩錨固裝置

的選擇、安裝、使用、檢查及測試合格

證書的人士,須於證書即將期滿時完

成一個半天的重新甄審資格課程,重

溫安全知識及研討近期發生的相關意

外個案,否則會喪失相關資格。重新

甄審資格課程的證書有效期為兩年。

此課程適合從事涉及棚架工作建

造工程、裝修、維修工程及已持有由

職安局發出的「供連接懸空式竹棚架個

人防墮裝置的繫穩錨固裝置的選擇、

安裝、使用、檢查及測試合格證書」人

士修讀。

有關課程資料,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eform.oshc.org.hk/course/tchi/

course/CourseDetail.asp?CouID=571

Page 44: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調查 33 個經濟開發區

開發區,企業規模大、生產工藝先進,是地方經濟的發展引擎,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這些經濟高地中有的卻逐漸成為安全事故的高發地帶。據統計,2011至 2013年,全國總計 3,312個各類開發區中,發生較大以上事故 82起,佔全國工礦商貿同期總量的 9%;去年全國發生的 4起特大事故,兩起在開發區。一些開發區企業為何頻發安全事故?事故背後又暗藏著哪些必然因素和人為原因?我們又該如何把經濟高地的安全風險降下去?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暗查 33個開發區,發現下列普遍問題:

1. 企業安全隱患隨處可見-員工安全意識差、生產環節不規範、內部安全制度缺位

2. 「安全第一」停留在口頭-招商引資「一路綠燈」,日常監管走形式、走過場

3. 安全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缺乏剛性執法許可權,監管人手短缺、能力不足

安監總局已作出部署,要求各地開發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人員配備及裝備建設標準,提高人

員進入門檻,加強入職培訓。此外,還應探索政府和企業購買安全生產服務的方式,引入安全技術或管理服務公司、中介服務機構等協助廠商專業安全管理的力量。有關內容詳

情,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

Channe l_21549/2014/1103/242614/content_242614.htm

人大常委會通過新安全生產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

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 2014年 8月 31日通過,自 2014年 12月 1日起施行。新安全生產法的十大亮點:

1. 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安全發展2. 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方針和工作機制3. 落實「三個必須」(管業務必須管安

全、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明確安全監管部門執法地位

4. 明確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理機構安全生產職責

5. 進一步強化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6. 建立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的制度7. 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8. 推行註冊安全工程師制度9. 推進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10. 加大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責任

追究力度

有關內容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zhuantibaodao/rdzt_afxg.htm

歐盟推行健康工作間良好壓力管理運動

EU-OSHA (European Agency for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於 2014至 15

年積極推行「健康工作間良好壓力管理」運動,主要提高大家關注壓力及心理人際的危害,並鼓勵僱主、經理及員工攜手合作將上述危害妥善控制。推出專題網頁以配合該運動的推展,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壓力及心理人際危害的警號、如何預防及控制這些危害、提供多方面的資源及支援的資訊。最終,提供不同渠道和模式讓機構容易開展及參與該運動,達至美滿成果。有關內容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healthy-workplaces.eu/en

美 國 OSHA 推 出 網 上「危害識別培訓工具」

美國OSH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推出危害識別培訓工具,它是互動、線上及遊戲模式的培訓軟件。透過此工具,使用者將會更理解在工作場所上如何辨識危害過程。其目的是:

1. 教導小型企業僱主和工人在他們的工作場所尋找危害過程

2. 提高使用者認識OSHA的網站上關於工作場所危害的資訊和資源

有關內容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osha.gov/hazfinder/index.

html

寰宇職安動態速遞

寰宇職安動態速遞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3

Page 45: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戶外工作人士,如清潔工人及園藝工人,他們於工作時被昆蟲咬傷的風險亦會較高。了解被昆蟲咬傷的正確處理手法,可有效減低受傷的嚴重性。

昆蟲咬傷及螫傷被蜜蜂、黃蜂螫傷或其他昆蟲

咬傷。

徵狀• 傷口會出現痕癢、腫脹或疼痛。

• 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

處理方法• 如被蜜蜂螫傷,應以薄的硬物(如

身份證)輕輕在傷處附近朝針尖刮,以刮去毒針(見圖 1)。

• 冷敷傷處,以減輕痛楚及紓緩腫脹。

圖 1:蜂螫急救

• 如傷者呼吸困難,按照處理呼吸困難的方法救治。

• 盡速送院。

注意• 切勿用手把蜜蜂螫針拔出,因為

這樣會擠壓毒液進體內。

• 若工作時被一群蜂類襲擊,應拉起部分衣服蒙頭,避免頭、口、與喉部被螫傷(見圖 2)。但萬一頭、口、與喉部被螫傷,可給予傷者含冷水或冰塊,以減少腫脹危險。

圖 2:蒙頭自救

蛇咬蛇毒主要儲藏於兩隻門牙的毒

囊內。一旦遭毒蛇咬傷,會令傷病者非常驚恐,必須安慰傷病者,使其平靜,盡量減少活動,以減慢毒素流動全身。

徵狀• 傷處可能有明顯齒孔。

• 傷處發熱、疼痛、腫脹。

• 噁心、嘔吐。

• 視力模糊、頭痛。

• 嚴重者會呼吸困難。

處理方法• 用肥皂及清水徹底沖洗傷口。

• 垂低受傷肢體(低於心臟位置)。

• 在傷處敷上敷料,用彈性繃帶包紮傷肢,但不可紮得太緊,以免傷肢局部缺血。

• 固定肢體,減少活動(見圖 3),並安慰傷病者,使其平靜。

• 盡速送院 #(用抬床運送)。

# 如有可能,把咬人的毒蛇一併送院。急症室會視乎個別情況,按毒蛇的種類注射適當的血清。

圖 3:固定肢體

參考資料:香港醫療輔助隊編製的「實用急救手冊」(2011年修訂版)

咬傷及螫傷的處理工作場所急救常識知多啲工作場所急救常識知多啲

工作場所急救常識知多啲系列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4

Page 46: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概要一名工人(死者)在進行拔樁工作

時被一塊從起重裝置飛脫的板樁擊中

死亡。

事發經過1. 一組工人(包括擔任吊索工的死

者)被指派使用一部拔樁機將埋於

土壤中的板樁拔出。該拔樁機基

本上是一部附有一個懸吊震動錘

及油壓鉗的履帶式起重機。板樁

被夾好後,震動錘便開始運作,板

樁會連同一併被吊升的錘╱鉗拔

離地面。當板樁被拔出約 1米時,

這個操作便停止。這時,死者會將

一條由震動錘懸吊下來的金屬鏈

穿過板樁上的孔口,再於鏈子末

端掛上鈎環。在裝好鈎環後,拔

離工作會再繼續。當板樁被完全

拔離地面後會随即被放在地面。

期間,鈎環便會等同一個堵塞裝

置,令板樁可以自由地懸吊在空

中。

2. 當涉及事故的板樁完全從土壤拔

出後,突然從金屬鏈鬆脫,並且

跌向死者,導致他死亡。

調查結果1. 板樁上的孔口足以讓作為堵塞裝

置的鈎環穿過,使鈎環失去堵塞

裝置的功能。

2. 死者從未接受任何關於索具裝配

工作的正式訓練。

防止意外措施及建議1. 起重機械的擁有人在其起重機械

使用前,須確保將被該起重機械

升起或降下的負荷物的每一部分

均穩固地懸吊或支持。

2. 制定一套安全工作制度,確保在

拔樁時板樁的吊索裝配安全。

3. 提供吊索裝配板樁的訓練予參與

有關工作的工人。

適用法律規定1. 《工廠及工業經營(起重機械及起

重裝置)規例》第 7J(1)條-起重機

械的擁有人在其起重機械使用前,

須確保將被該起重機械升起或降

下的負荷物的每一部分均 (a)穩固

地懸吊着或支持着;及 (b)充分地

穩固着,以防止因負荷物任何部

分滑脫或移位而對任何人或財產

造成危險。

2. 《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 6A(2)(a)

條-工業經營的東主有責任為其

在工業經營中僱用的所有的人提

供及保持在合理切實可行範圍內

盡量是安全和不會危害健康的拔

板樁工作系統。

3. 《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第 6A(2)(c)

條-工業經營的東主有責任提供

所需的資料、指導、訓練及監督,

以在合理切實可行範圍內盡量確

保其在工業經營中僱用的所有的

人健康及工作安全。

A worker was struck to death by a detached sheet pile during pile extraction work

工人於拔樁期間被飛脫的板樁擊斃

勞 工 處 Labour Department

個案分析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5

Page 47: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Case Study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6

Incident

A worker (the deceased) was

fatally struck by a sheet pile detaching

from a lifting gear while he was engaged

in pile extraction work.

Circumstances1. A group of workers, including the

deceased as a rigger, was assigned

to extract sheet piles embedded

in soil by a pile extractor. This pile

extractor was basically a crawler

crane with a suspended vibratory

hammer and hydraulic clamp. After

the sheet pile had been clamped,

the hammer star ted v ibrat ing

and the pile was extracted from

the ground with the hammer/

clamp being lifted up. When the

p i le was extracted for about

1m, the process stopped. The

deceased then inserted a metal

chain suspended from the hammer

through a hole on the sheet pile

and attached a shackle to the

free end of the chain. Afterwards

the extraction process resumed.

The shackle would serve as a

stopper when the sheet pile was

completely extracted from the

soil and allowed the pile to be

suspended freely for subsequent

laying on the ground.

2. When the sheet pi le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was completely

extracted from the soil, it suddenly

detached from the metal chain and

fell towards the deceased, resulting

in his death.

Findings and observations

1. The hole on the sheet pile was

large enough to let the stopper

shackle to pass through, defeating

the function of the shackle as a

stopper.

2. The deceased did not receive any

formal training in rigging work.

Prevention recommended

1. The owner of a lifting appliance

shall, before it is used, ensure

that every part of any load to be

raised or lowered by the lifting

appliance is securely suspended or

supported.

2. A safe system of work should be

devised to ensure the safe rigging

of sheet pi les during the pi le

extraction.

3. Training in rigging of sheet pile

should be provided to workers

engaged in the process.

Applicable legislation

1. F a c t o r i e s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Undertakings (Lifting Appliances

and Li ft ing Gear) Regulat ions,

Regulation 7J(1) – The owner of a

lifting appliance shall, before it is

used, ensure that every part of any

load to be raised or lowered by

the lifting appliance is (a) securely

suspended or suppor ted ; and

(b) adequately secured so as to

prevent danger arising to persons

or property as a result of the

slipping or displacement of any

part of the load.

2. F a c t o r i e s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Undertakings Ordinance, Section

6A(2)(a) – The proprietor of an

industr ia l under tak ing should

provide and maintain a system of

work for sheet pile extraction

work that is, so far as i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safe and without risks

to health of the persons employed

at the industrial undertaking.

3. F a c t o r i e s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Undertakings Ordinance, Section

6A(2)(c) – The proprietor of an

industr ia l under tak ing should

p r o v i d e s u c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

i n s t r u c t i o n , t r a i n i n g a n d

supervision as is necessary to

ensure, so far as i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the 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of the persons employed at

the industrial undertaking.”

Page 48: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都會接觸到

意料之外的環境變遷,導致新的危害

的出現或風險的提升。若我們未能認

識到該等變異及作出相應的反應,則

可能導致災難性或致命的事件出現。

因此,各參與工作的人士對工作的專

心注視極為重要。以下描繪的事件為

工作中欠缺警覺性及安全意識的一個

例子。

事件2014年 3月,一艘內河貨櫃船到香

港來卸載船上的貨櫃。在該批卸載貨

櫃中,有 13隻貨櫃裝有卷裝的鋼片。

而卸櫃操作在船隻抵港後很快便開始

了。

該艘內河船將在船上的貨櫃卸到

香港的不同地方去。至於該批裝有卷

裝鋼片的貨櫃,除一貨櫃外,全部都

被卸到昂船州的一個貨櫃場去。該隻

未被卸載的貨櫃其實是被貨櫃場拒絕

接收的。原因是在吊運該隻貨櫃時,

吊機操作員留意到貨櫃的前端已經受

損凸出,所以拒絕接收。內河船在離

開貨櫃場後,便往港海中下碇等候進

一步的指示。

經過一天的停留之後,內河船被

指示前往葵涌貨櫃碼頭去,將該隻受

損的貨櫃卸走。在船隻靠泊好之後,

碼頭上的一部吊機便將受損的貨櫃吊

起。當貨櫃被吊起約 12米時,貨櫃的

底部穿了洞;而一卷鋼片從洞中跌出,

跌至內河船貨艙的底部,並將船隻的

底部撞穿,海水立即流進貨艙中。內河

船的船員嘗試利用所有物料將洞口填

塞,但都未能停止海水的進入。於是,

他們從鄰近的內河船隻借來數台潛水

泵,將不停進入貨艙中的海水泵走,

這樣才勉強將船隻維持於水面之上。

可幸的是,事件中並沒有任何人受傷。

調查結果1) 從貨櫃底部跌出的卷裝鋼片重約

10噸。

2) 卷裝鋼片被放置於貨櫃中的一個

木製底座上並抓緊於貨櫃中。按

照貨櫃中損毀了的抓結環扣位置

及鋼絲纜索長度,抓結的方式似

乎並不理想。

3) 損毀的套筒螺母(俗稱「花籃」)、

抓結環扣及木製的底座均非優質

製作,對卷裝鋼片的移動只能提

供有限的限制能力。

4) 貨櫃的受損凸出部分並不止於末

端的櫃壁,位於地板之下的前方

底樑亦有受損凸出。底樑的凸出

應是受到一股頗大的力於低於地

板的水平撞擊所致。如與貨櫃的

原先形狀作出比較,貨櫃末端的

凸出應足以清楚顯示櫃中裝載的

貨物(卷裝鋼片)已經移動。

5) 底樑的凸出導致部分連接支撐地

板的橫桿分離,令到地板的承托

能力受損。在此情况下,吊運該

隻貨櫃的操作應立即停止,並將

貨櫃打開作出檢查。

6) 卷裝鋼片並非放置於貨櫃的中央。

這樣的不平均裝載增加了吊運貨

櫃時的困難,同時亦加大了卷裝

鋼片於吊運時的移動趨向。

7) 調查發現內河船上沒有任何人持

有貨物處理的工程督導員證書。

因此,是次事件所涉的貨櫃卸載

工程是在沒有持證的工程督導員

監督之下進行的。

安全建議《工作守則-船上貨櫃處理》提供

了以下的指引:

a) 第 5.1.14部分說明「如果發現貨櫃

有損壞,受僱人應停止處理該貨

櫃,並立即向工程負責人報告欠

妥之處,聽取安全地處理該貨櫃

的適當方法。」

b) 第 5.1.8部分說明「起重機操作員

在起吊貨櫃前,應逐步將起重機

鬆弛的吊貨索和起重工具收緊,

切勿操之過急。當起重工具承受

荷載後,起重機操作員應將貨櫃

海 事 處 Marine Department

缺乏安全意識導致意外海上工作意外個案分析

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7

Lacking safety awareness causes accident

Page 49: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海上工作意外個案分析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8

吊起數厘米,並暫時保持在停頓

位置,待確定沒有不利貨櫃安全

吊運的不正常情況出現,才可以

正常速度繼續吊運作業。」

c) 第 5.1.12部分說明「處理貨櫃時,

應要小心可能有裝載或分布不平

均的情況,或者所申報的貨物重

量可能不正確。」

d) 第 5.4.6部分說明「受僱人應與貨

櫃吊運所經之處保持安全距離,

切勿停留在懸吊的貨櫃底下。」

應用規例i) 《商船(本地船隻)(工程)規例》(第

548I章)第 18條第 (1)款規定:「除

非工程是在最少一名工程督導員

的監督下進行,否則不得在本地

船隻上進行、對本地船隻進行或

藉本地船隻進行任何工程。」

ii) 《商船(本地船隻)(工程)規例》(第

548I章)第 20條第 (1)款規定:「工

程督導員須 (a)按照工程負責人發

出的安全指示,監督在本地船隻

上進行、對本地船隻或藉本地船

隻進行的工程;(b)協助工程負責

人履行任何根據本規例施加予該

負責人的責任;...」

iii) 《商船(本地船隻)條例》(第 548

章)第 45條第 (1)款規定:「工程負

責人不得在對不必要的意外風險

或不必要的身體傷害風險防備不

足的情況下,或以對上述風險防

備不足的方式,進行或安排進行

任何工程。」

lacking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at work.

The incidentIn March 2014, a r iver trade

container vessel arrived in Hong Kong to off-load its containers on board. In the batch of containers to be off-loaded, there were 13 containers carrying coils of sheet metal. The container discharge operation commenced soon after vessel arrived in Hong Kong.

The river trade vessel off-loaded its containers to different locations in Hong Kong. The containers carrying the sheet metal coils were off-loaded to a container depot at Stonecutters Island except one. The container not off-loaded was indeed rejected by the container depot. During the unloading of the container, the crane operator noticed the container sustained severe damage.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tainer bulged out significantly and was hence rejected by the container depot. After leaving the container depot, the river trade vessel anchored in the harbour to wait for further instruction.

After a day, the river trade vessel was instructed to move to Kwai Chung container terminal to off- load the damaged container. After moored to a berth in the terminal, a portainer crane picked up the damaged container. When the container was lifted to a height of about 12 M,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holed and a coil of sheet metal dropped through the hole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cargo hold. The sheet metal coil punched a hole in the bottom of the vessel and seawater run into the vessel’s cargo hold. The crew on the river trade vessel attempted to plug the hole with all sorts of material but was not able to stop the ingress of seawater. Therefore, they fetched a few submerged pumps from the

墮下的卷裝鋼片將船隻的底部弄穿。The fallen sheet metal coil holed the bottom of vessel.

卷 裝 鋼 片 並 非 放置於貨櫃的中央。Sheet metal coil was not placed at the centre of container.

貨櫃前方的櫃壁及底樑經卷裝鋼片的撞擊而變形 突出。The front wall and front sill of the container bulged out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sheet metal coil.

卷裝鋼片從裂開的貨櫃底部墮下。Sheet metal coil fallen from the ruptured container bottom.

I n t h e workp l a c e , we o f t e n encounter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beyond expecta t ion wh ich resu l t in appearance of new hazards or increased risks. Failing to recognize and react correspondingly to such alteration could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 f d i sas trous or le tha l inc idents . Therefore, employees’ attention in work is of utmost important. The incident described below is an example of

Page 50:  · 健康快樂,可說是最為人受落的 新年祝願。剛踏入新一年,讓我們談 談未來一年,職安局在推動在職人士 身心健康的一連串計劃。

Case Study of Marine Industrial Accidents綠十字  GREEN CROSS  一月/二月  Jan/Feb 201549

adjacent river trade vessels and rigged them up to pump out the water from the cargo hold. Eventually, the vessel was approximately maintained afloat. Fortunately, there was no one injured in the incident.

Findings and observations1) The sheet metal coil fell out from

the container weighed about 10 tonnes.

2) The sheet metal coil was rested on a wooden cradle and lashed to the lashing lugs inside the container. According to the posit ions of the damaged lashing lugs and the lengths of the lashing wires, the lashing mean was not desirable.

3) The damaged turnbuckles, lashing lugs and the wooden cradle were not constructed to the bes t quality. They were only able to provide limited restriction to the movement of the sheet metal coil.

4) The bulging at the end of the container occurred not only at the end wall but also at the front sill positioned at a level below the container floor. The bulging of the front sill was caused by a considerable great force which acted at a level below the floor of the contain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hape of the container, the bulging at the end of the container should be a clear indic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cargo (the sheet metal coil) inside.

5) The bulging of the front sill caused some of floor supporting cross members detached from the sill which weakened the strength of the floor. Under such condition, hoisting of the container should be stopped immediately and the

container should be opened up for inspection.

6) The sheet metal coil was not s towed at the centre o f the container. The uneven loading of the container adds difficulty to the lifting of container. It also increases the tendency of movement of the coil during lifting.

7) It was found out that no one on the river trade vessel was holding a valid Works Supervisor (Cargo Handling) Safety Training Cer t i f icate . So, the conta iner discharging operation on the river trade vessel was carried out under no supervision of a certificated works supervisor.

RecommendationsThe Code of Practice – Shipboard

Container Handling provides following guidance:

a) Sect ion 5 .1 .14 states that “ i f a container is found damaged, persons employed should stop handling the container and report the defects to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works at once , and obtain instructions on the appropriate way to handle the container safely.”

b) Sec t i on 5 . 1 . 8 s t a t e s t h a t “ a container should not be hoisted hastily; instead, the crane operator should take up the strain of the cargo fall and lifting gear in a gradual manner. After the lifting gear has taken up the load, the c o n t a i n e r s h o u l d b e i n c h e d up a few cent imetres and be temperately held in position. Only after it is ascertained that no abnormal conditions that would jeopardize the safe hoisting of the container are present, the hoisting

operation could be continued at normal speed.”

c) Sect ion 5.1.12 states that “ in handling containers, care should be taken against the possibility of uneven loading and poorly distributed or incorrectly declared weight of contents.”

d) Section 5.4.6 states that “persons employed should keep a sa fe distance from the travelling path of a container and should not stay underneath a hoisted container.”

Applicable regulationsi) The Merchant Shipping (Local

Vessels) (Works) Regulation (Cap. 548I) Section 18, sub-section (1) stipulates that “no works shall be carried out on, to or by means of a local vessel unless the works a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t least one works supervisor.”

ii) The Merchant Shipping (Local Vessels) (Works) Regulation (Cap. 548I) Section 20, sub-section (1) stipulates that “a works supervisor shall (a) supervise works carried out on, to or by means of a local vess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afety instructions given by a person in charge of works; (b) assist a person in charge of works in performing any duties imposed on that person under this Regulation;…”

iii) The Merchant Shipping (Local Vessels) Ordinance (Cap. 548) S e c t i o n 4 5 , s u b - s e c t i o n ( 1 ) stipulates that “a person in charge of works shall not carry out, or cause to be carried out, any works in a condition or manner that does not provide adequately against unnecessary risk of accident or bodily inj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