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声潮》是一本非官方对外中国青年志,以“表现当代青年真正的思想状态”为主旨,motto为independent thinking,educated voice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Page 2: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 Independent thinking, Educated voices.| In This Spring, I'm coming.|

From you have I been absent in the springWhen proud-pied April, dressed in all his trim

Hath put a spirit of youth in everythingThat heavy Saturn laughed and leaped with him

Yet nor the lays of birds, nor the sweet smellOf different flowers in odor and in hue

Could make me any summer's story tellOr from their proud lap pluck them where they grew

Nor did I wonder at the lily's whiteNor praise the deep vermilion in the rose

They were but sweet, but figures of delightDrawn after you, you pattern of all thoseYet seemed it winter still, and, you away

As with your shadow I with these did play

——Sonnet 98, by Shakespeare

Page 3: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Contemporary Voices 聲潮 ISSUE01 March/April 2012

《声潮》Contemporary Voices

General Affairs Email: [email protected]人人网公共主页地址:http://

page.renren.com/601157025豆瓣小组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380891/

创刊人 / 总主编:Jacy Su副主编:周唯文字总监:刘畅文编:张皓若美术:Jacy Su版面编排:Jacy Su封面设计:孙闻伯特别顾问:余思源

本期配图高中生摄影师推介:

Spirit_J: <Black & White> P4-5PirateM: < 烟花 > P52-53

除此之外其他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摄影师

特别鸣谢:余思源、杜卓伦、刘雅琪、居尚、柳菁的支持和建议

感谢所有参加杂志投稿、制作的作者和编辑人员

本刊立场中立,所有文章仅为作者态度,均不代表本刊观点

Issue 01 March/ April 2012made by C.V Magazine

卷首语 4 卷首语 --------------------------------Jacy Su

专栏 6 海阔天空 ----------------------------- 薛先森 8 这个世界的金钱与智慧 ------------- Volon 12 简谈韩寒 -----------------------------Vanitime 14 平权、平等和美国教育的未来 -----Minerva

专题 18 朝鲜半岛全解析 --------------------- 王凯伦 23 渐失焦点地位,趋向风平浪静 ----- 李司陶 25 朝鲜政治的三圈互动 ---------------- 李锐恒 26 朝鲜半岛及东亚局势小预测 -------- 徐晨雨 28 民主先驱与独裁者 ------------------ 周子其 29 有关朝鲜的新闻报道 ---------------- 编辑部

聚焦 30 大陆当局统治逻辑和乌坎事件 ----- 禹昂

五味杂陈 32 开锁记 -------------------------------- 鹿夕 34 你若成风 ----------------------------- 张妍 35 香蕉鱼的故事 ------------------------ 周唯

对话体 37 当我们谈论韩寒的时候 ----------- 路瀚程等

独家首播 42 浅谈司法能动 ------------------------ 田野

书 -影评专区 48 漫步在武藏野的独步 ----------------Yoichi 49 幻想爆裂青春物语 ------------------ 张浩若 50 一零一号房 --------------------------Daybreak

美文选摘 51 let them eat cake?--------------Catherine Delors

拾 52 拾 ----------------------------------- - 编辑部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朝鲜见证了最高领导人的逝世,同时也提早迎来了“金正恩”时代。对于朝鲜,这是契机还是劫难的开始?在后金正日时代里,整个东亚地区的格局又会何去何从?pages 17

韩寒,以及其他十多年前他的独特经历让中国应试教育成为了广为怀疑和炮轰的对象;十多年后他仍旧争议不断,自称只代表个人,却被推举成新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pages 37

浅谈美国司法能动pages 42

Page 4: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卷首语 文 / Jacy Su 摄影 /Spirit_ J

4

Page 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我想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大约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成天抱着读者青年文摘的初中学生的时候,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其内容没有新意,无外乎是对当时正处在青黄不接的尴尬时刻的 90 后一代进行集体批判,批驳其“毫无主见”,意见“支离破碎”,没有人“能代表群体发出真正的声音”,转而又大书特书韩寒的独特性,称其“代表了一代人,作为意见领袖,难能可贵,而 90 后恰恰缺乏的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代为发声的人”,进而推导出“这是失声的一代人,这又是垮掉的一代人”。大呼痛心。

记得当时我年轻气盛,立刻下手写了一篇批驳的文章。在杰克克鲁亚克和金斯堡奉为圭臬的五个字被滥用之时,这篇文章的荒谬却是显而易见。一是它把个体和群体自以为是地进行了毫无意义的比较,二是它用故作义愤填膺的语调否定了正在成长中,仍充满未知的一整代人。而如今时光飞逝,当我再度审视,却尴尬地发现与此同时它又不经意间踩到了痛点:时至今日,当年成长中的一代已逐渐成熟,但仍没有带有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出现。

时代已然不同了。不同于当初韩或郭的一文成名,一书成名,当今社会总是急于批评和问责青年人,实际上却并没有创造适合他们舆论发展的环境和机会。网络虽给与我们看似无限的言论自由,却不经意间把阅读割碎成不超过 140 字的小方块,自主选择权利,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得到了限制。传统的杂志报刊的发展空间遂被挤占,却仍自命清高,为了深度放不下身段。多年前在我投稿无门,为众多杂志社所设的层层门槛以及年龄陈见感到苦涩、无奈和愤怒的时候,偶然间却意识到了一点:高中生时评杂志是一片尚且空白的领域,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创造机遇的地方,它一直等待着被人填满和增色。当时的闭门羹已然让我萌生了做一本真正属于高中生这个年龄群体的杂志的想法,而这个长久以来的梦想被拖延了多年,在我正式成为一名赴美留学的高中生的时候,终于打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用双手实现。挫折不是没有的:制作前期我们征询了许多人的意见,有对没有读者群的担忧,有对“不务实”的嘲讽,有对非盈利杂志的不看好,有对我个人的劝阻放弃。但更多的人是鼓励,是支持,是热切地询问和期待加盟,这也让我们倍感欣慰。回顾从种下种子到收获果实的这段时间,当初一个单薄想法能得到共鸣,能得以最终实现,其间的不易和辛酸唯能自知。但当我们把这一桌阅读盛宴呈现给你的时候,我们又是快乐而充满期待的:虽然我们仍不知道它能走多远,但我希望于你们而言,这本回归传统阅读方式的杂志,兴许可能在将来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思维变革和意识复兴。

在杂志被正式命名为声潮之前,我们也考虑过其他的可能,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名字会比“声潮”来的更为贴近我们所要做的概念。这是一个平台——一个没有立场,没有偏见,欢迎各种人,各种思考,各种意识形态展现自己的平台。各种意见和声音在这里自发地碰撞,融合,重叠和消弭,产生一波波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声音浪潮。而这潮水却是崭新而非迂腐陈旧的——一如我们的年纪,正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雏鸟初啼,心中却有雄鹰翱翔天际的凌云之志;二如我们的理念,independent thinking & educated voices,初历广博世界,独立思考后发出的声音哪怕稚拙百倍,却也胜过千篇一律的主旋律。这个平台是开放的,它欢迎一切的声音来此造访;这个平台是没有偏见的,这意味着它在观点问题上没有导向,左中右,保守派还是力薄儒,这些顾虑都可以弃于一边。而你唯一需要带上的东西就是:理由。不管快乐悲伤,不管激愤还是赞赏,任何的观点想要加入都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合理的解释。这再次契合了我们的理念:理由把人们引导向独立思考,最终能让人们能发出成熟,理智的声音。

我们相信它注定是不凡的:中美两国高中生联手打造不只是一个噱头,而是我们相信,跨国家的多元化合作首先让视野和前景更加宽广,它不仅给诸位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维方式,也给杂志本身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更有潜力的平台。它告诉我们,在眼前的局限之外,年轻的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思索,可以往深里探寻。但我们也希望它能更朴实,更亲切,更贴近诸位。于是我们抛弃了其他杂志华而不实的外包装,抛弃了所谓高端的定位和诸多门槛,努力变的更加亲民。与此同时《声潮》最终采取了前期非盈利的方式,价格不再成为声音传播的阻碍。

第一期创刊号我们仅是小试牛刀,大多采取内部征稿的方式,稿件来自中美两国优秀的学生及留学生。从第二期开始,我们即将广泛铺开宣传,欢迎各位寄来高质量的稿件。与此同时我们欢迎有才、有谋之士能够从四面八方而来加入我们的编辑团队和运行团队,作为非盈利团队,只有你们无私的付出才能让这棵注定茁壮的幼苗成长。

最后仍是以一段话作为结尾。这段话早就被写就在杂志最初的企划中:

没有你我们可能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有了你我们就拥有了一切。 我们坚信声音改变世界。 你们,就是我们。

谢谢诸位。 Jacy Su三月于波士顿

5

Page 6: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拥有 90G 音乐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没有老歌听。今天凌晨明州忽如一夜春去冬来,天气骤寒。低到零下十度,门无剥啄。 我闲来无事,在房间里看书玩儿。我是一个保守的人,带过来的书也不出那几本,一本黄金时代,一本伊斯坦布尔,还有一本同济的高数,悉如此类。我坐在黑暗里,床头灯照在书页上比尿上的尿更黄,正思忖着去厕所接手的时候忽然听到 Beyond 的海阔天空,才顿觉想起了什么。

想起黄家驹,就想起许多烟尘般流逝的的岁月,2010 年末寒冬,快高考了,全中国的艺考生都攒积到了北京。我起床的闹铃每天都在放海阔天空,像是断奶前的最后一次哺乳。只是室友眼龊,不懂欣赏,总是用大喇叭放爱情买卖压过我的。

那年的冬天是一场颇具悲剧色彩的喜剧, 莎士比亚的情节的席勒的人物。北京无垠的寒冬鱼缸一样的罩住了一切。我们伟大的帝都向来不欢迎卢瑟,可不巧我恰恰是其中一只,囊中羞涩,每天的伙食除了兰州料理沙县料理和麻辣烫料理既是清华食堂。我有一天半夜三点骑车从避风塘赶往青旅,满成府路除我以外没有一个活人,我突然鼻头一酸,差点儿哭了起来,赶紧掏出一支烟点上,深吸一口,吐出分不清是水汽还是烟的白雾,边叼着烟我边想,完了我要死在这里了。

在帝都呆的时间长,盘缠用完了,就像婊子一样去给人干活,发传单。冰天雪地里中关村远的像是密云水库,好在地铁倒是畅通。上班回来脸上挂的全是冰碴子,微笑都冻僵在脸上了,表情跟福克斯面具差不多,远远看去脸上一个大 V,幸亏没被国宝逮住。回来了,要解冻,怎么办?室友好心提来一壶开水,从天灵盖哗的一声浇下去,轮流几回,

脸就能动了,可笑脸变不回来。如今我见到人笑的跟傻逼似的,就是那时候落下的毛病。

要不是有姑娘时常来看我,我估计不客死他乡也得精神失常。青旅好玩儿可不是好地方,什么人都有,鱼龙混杂。听宿舍的前辈说,有一次,一个姑娘来常住,跟一个长久客居北京的社会姐冒出梁子。社会姐据说是清华的学生,但是没人在清华见过他。半个月后,社会姐跟那姑娘大吵了一架,搬了出去,当天下午,一个黑衣大汉来青旅,径直找到那姑娘,一记撩阴腿狠狠的踢到她的胯下。姑娘当场吓坏了,男子安然离开。后来报了警,警察来做了笔录,给那姑娘压了压惊,就没有后文了。听过这件事情我得到了两个教训,一是撩阴腿对姑娘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每每回想起来我自己会两腿一寒,卵蛋一酸;二是在中国,警察只负责洗地。

同屋还有四人常住,一人考研,向往清华

海阔天空文 / 薛先森摄影 / 薛先森

本期专栏作者:薛先森

写手 学生现居 Minneapoliscapitalism anarchist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6

Page 7: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北大人大,但恍恍惚其一天到晚不知所踪;一个是清华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快毕业了,ANTI CNN 创始人之一;剩下二个是艺术生,一位来自蒙古,一位来自江苏,还有一个山西的哥们儿时常来看他们。我过来带了个 iPad,结果成了这帮人的玩具,把他们搞得一天到晚不务正业。我也不好说什么。他们也不理解我,当然我并不奢求。每天我就听着海阔天空起床,今天我 / 寒夜里看雪飘过 /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那年北京虽是寒冬,却没有雪。我就像个傻逼似的在窗前杵着,舔过嘴边咸湿之物,咸的是泪,湿的是血。天降阴霾,灰蒙蒙中五道口的高楼大厦闲的天空异常低矮。我就在那儿窗口死盯着地上的飘忽不定的街道和飘忽不定的路灯,差点儿跳了下去。

青旅的夜是吵闹而无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大厅中间晃晃悠悠,到处找听众倾诉自己文化苦旅的读后感。也有找白猪的,奈何 How do you do 还没人家妮昊说的顺溜,只得作罢。这是无业游民最兴奋的时候,他们讲民主,讲荒草野史,讲我朝秘史,讲文化,讲日本小鬼子,讲南京大屠杀。总之,除了自己干的那一行,什么都能说个所以然来。每到这个时段我都忧伤的无以附加。

我有时就像只死鱼靠在门板上,在自习室里,Vending machine 旁。心想不如去休,回去高考,去他妈的赛达托福。就算不图清华北大,复旦同济还是略有把握的。但是强迫症作祟,这种心思始终没有站过上风。慢慢的,一天的伙食费压缩到了 20,后来成了十五,再后来我干脆一天就吃一顿,只有周末吃顿好的。大碗兰州拉面,加一个囊,三串肉筋,十分钟解决战斗。小心翼翼剩下一块牛肉,给青旅楼下的野猫打打牙祭。那只黑猫浑身没一处是纯的,怪不得没人要。它闲的时候总是坐在墙头看着人流来来往往,我发呆的时候他也是这么看着我的,目光像是一滩黑水。如今,那眼神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和海阔天空一起,仿佛记忆里的两道淤血。

后来,海阔天空作为我的闹铃再也没有变过。每天早上,我就伴着黄家驹死去多年的嗓子起床,如同一场新生。事实上决定出国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场重生。经此,我开始厌恶一切阻止我做自由民的人和事,倘若没有人允许,那我就自己做。五道口是我的坟墓,而我已经醒来。逝者如斯夫,往事已不能招魂。我已远离,扑向海阔天空。

专栏 - 海阔天空

7

Page 8: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这个世界的金钱与智慧 文 /Volon

这个话题的起源很早了。你可以把它当作是里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施行的那个时候开始的。当然要是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从《独立宣言》生效的那一时刻开始,或者说是工业革命推动历史车轮的那一秒钟开始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的金钱与智慧的不平等,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时候就开始了。 初到美国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讨论现在美国教育体制的困境和改革。美国基础教育水平不高,资源分配不公自然已经是常识了,多年来也确实一直饱受诟病。这时候,N 君突然说道,其实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很失败的,但这个国家可以在其他层面上补足这个缺陷:要想强大美国,必须要执行少数精英的统治。由 1% 的少数社会精英掌控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这样就能确保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而那剩下的 99% 会从中受益,心安理得地放弃他们的政治权利和更多的社会诉求。我问道,这样不就背弃了广泛民主的初衷么? N 君回答,如果民主带来恶果的话,人民也会背弃它的。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坚持美国的精英统治,抵抗大众的压力,才能保证国家的健康有序发展。他最后一直强调 , “PUBLIC IS STUPID.” 无独有偶,我在和一个老年清洁工聊天的时候,也遇到了相同的观点。这次聊天的对象所站立场与 N 君所持的精英主义立场全然相反,作为美国千千万万劳动者之一的他表示,现在美国的经济危机都是由站在社会顶端的那一帮流氓造成的,他们的贪婪给人民大众带来了灾难。但当我问到他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他说道:“美国的根已经烂掉了……没有办法寄希望于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了……他们不知上进,来上大学就是为了 Party,整天都是 Party Party Party,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国家的未来你看,现在成绩好的,优秀的大学生都是你这样的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你们和他们不一样,因为你们知道自己飞过太平洋是来学习的,不是来 Party 的;所以你们就很勤奋,很用功,你们的国家也会从此受益。而那帮小兔崽子们,因为他们的父母有钱送他们上大学,他们就没有什么危机意识。你去问他们美国有多少个总统,这个国家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都答不上来,因为他们不在乎他们国家的历史,就不会有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美国的未来不是这帮人能够支撑得起来的。”言下之意,最后美国还得靠很少一拨精英给拉动起来。 这样的观点我在处处都能听到。在波士顿,在纽约,在网络上,在大学里,很多人都默认了这个事实。 “美国很多人不读书的……但是读书的那一拨人就很厉害,他们是往死了里去读。” “人民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任何时期,任何地方,

都不能依靠广泛的一群人来统治。团结是独立思考的敌人……用限制性的民主给他们一个概念和框架倒是好主意。” “公众都是愚蠢的……连接他们到一起的东西,不是理性,而是激情。单个人都是有良知,充满责任感和理性的,但当他们聚到一起的时候,他们就变成了一群疯狂的流氓,以为自己在群体中作出的荒谬决定不用由自己负责,形成了 moral hazard,就会使群体决策变得非常糟糕。”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上文中精英论者所希望的一样,这个世界的财富毫无疑问地积聚在少数人手中。有人戏言,统治世界的不是联合国,而是华尔街。现在美国这几十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市场的信息量越大,透明化程度和自由流动倾向越高,机会越多,贫富差距就越大。问题在哪里?是因为里根以来共和党政府的减税项目实在太过分了么?政府对于华尔街的监管实在是失职了么?还是说,贫穷的根本源于懒惰和信息的不对等,错不在富人的剥削而在于穷人不擅长抓住机会呢?

那么,Meritocracy 的提议究竟好还是糟糕呢?让我们转向现实社会中的案例来看看。 我们在这里看三个例子,一是 meritocracy 的典型案例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和现在的情况,二是华尔街所带来的经济危机背后的原因分析,三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本质和前景。通过案例一,我将讨论精英治国的可能性;通过案例二,我将审视美国所奉行的自由主义政策是如何受 Meritocracy的影响,给国家经济带来伤害的;而通过案例三,我们将讨论群体政治的价值和责任。 新加坡独立之后这几十年,一直由人民行动党PAP 执政。在上个世纪中叶独立以后,由于缺乏自然资源但地理位置优异,人民行动党决定采取充分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链转移的优势,施 行 富 有 针 对 性 的 发 展 政 策。EDB(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建立之后,政府对于外来产业投资设定门槛,对内则竭力扶持部分尖端产业,不断加强对于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加坡取得了奇迹般的经济发展优势,而国内的金融行业一直没有收到热钱流动的威胁,在两次金融危机之后迅速恢复。 新加坡精英政治的特点在于商业监管和政治垄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8

Page 9: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这个世界的金钱与智慧 文 /Volon

断。一方面政府成立了各种监管机构介入市场,同时成立专项资金进行投资和控股,使外人惊叹新加坡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公司;而谈及政治垄断,是因为新加坡的执政党一直垄断政治话语权,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压力度超过了政治道德所必要的限度。新加坡的选举制度是 FPDP 制度和混合选区制度,特点在于【每个选区得票最高者当选】,【单人选区党派派遣单人竞选,多人选区党派派遣多人竞选】。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即使民主党派综合得票很高,若不能集中优势独攻某几个选区(由于政治资源分配的问题,弱势的民主党派在某些选区的劣势更大),则必将失败。这样的选举制度是偏向强者的制度,也难怪在 institutional 层面上,民主党派要想实现换届,可能性就很小。而实际操作中,选区操纵和刁难候选人的事件也多有发生,直接导致了 PAP 一党独大。 2011 年的选举是新加坡历史上的分水岭,这一次民主党派破天荒地在一个选区击败了 PAP 候选人,而一些原本的 PAP 候选人也跳槽到了民主党派之后。一个鼓舞人心的数据是这次投票率高达97%,而 PAP 获得了仅仅 61% 的选票,一个历史新高,一个历史新低:这意味着新加坡政治选举新时代的到来。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多民众都表达了对于现在新加坡“精英治国”策略的不满,认为 PAP 在新世纪忽视了大众的利益一意孤行,才会导致在金融危机中公民的经济利益受损的。这样看来,新加坡精英政治正受到严峻的挑战。此外,由于不甚合理的竞选制度,PAP 仍然获得了 90% 以上的议会议席,这更加导致了大众对于 PAP 的愤怒。“我们的选票被绑架了”,一个新加坡公民在受人采访时这么说。他们要求更加广泛的大众民主。 新加坡的案例非常典型:精英政治曾经把国家带向成功,而富有制衡体系的金融业与银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管,保证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新加坡的 meritocracy 在legitimacy 上受到了民众的质疑,但并未造成大的

机制转变和社会动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有自我调节能力,充分节制并能照顾到民众利益的精英政治体系,即使受到冲击,仍然有很高的稳定性。

我们来看一下案例二,观察一下美国政治是如何被华尔街“绑架”的。这是一个与新加坡截然不同的例子:meritocracy 将国家拖入了泥潭,导致了民众的愤怒。 资本主义的精髓在于每个人都享有压榨自己潜能的机会,比起社会公平来,更注重社会的效率。自里根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把凯恩斯主义逐下神坛之后,政府放松了对于经济的监管力度,商界享受到了更大的自由,而不断的减税政策则激励着富人不断创造财富。在这个背景下,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们获得了自己对于资产进行评估的自由,开始了大规模次贷和金融衍生物的投资,并和政府走得越来越近。2008 年,泡沫破裂,大批美国普通民众失业,社会陷入危机。 简单说来,这次金融危机中华尔街受人诟病的问题有两条。一是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银行家们毫无节制的贪婪:“President Bush excessively promoted growth in home ownership without sufficiently regulating the banks and other mortgage lenders that made the bad loans. The result was a banking system suffused with junk mortgages, the continuing losses on which are dragging down the banks and the economy. ”1 其二在于,政府和华尔街金融寡头们的勾结。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attitude took hold that what was good for Wall Street was good for the country. The banking-and-securities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contributors to political campaigns. It benefited from the fact that Washington insiders already believed that 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free-flowing capital markets were crucial to America’s position in the world.... A whole generation of policy makers has been mesmerized by Wall Street, always and utterly convinced that whatever the banks said was true.... Because everyone was getting richer, and the heal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epended so heavily on growth in real estate and finance, no one in Washington had any incentive to question what was going on.

2. 由于本部分的论点是在精英主义的危害上,这里关于金融危机本身的种种分析我就不会深入讨论了。可以看到的是,精英主义在缺乏内部协调与制衡的同时,将导向盲目的自利体制,并出现moral hazard。投机主义盛行一时,浮躁的市场和

专栏 - 这个世界的金钱与智慧

9

Page 10: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精英们自以为是的态度损害了市场和民众的利益,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对于 meritocracy的 legitimacy 的质疑。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新加坡和美国的区别:在奉行”少数人管理“的圭臬时,新加坡的商界受到政治因素的制衡,而在政局中,在野党派和执政党的斗争有效地确保了执政党向普通大众的政策倾斜;但在美国这个比新加坡更为民主的框架下,政商两界信息和人员流动频繁,政治力量无法确保能够凌驾于经济力量之上,导致了失控:华盛顿对于纽约的过分信任和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使得华尔街实力不断增长,最终 too big to fall。讽刺的是,美国这个国家如此强调政治上的三权分立和制衡,但在经济 - 政治的天平上却选择了放任不顾的态度。

在美国历史上,和精英主义相对的一股力量一直存在并且不断壮大着,这就是公民自发组织的的社会运动。自从 universal suffrage 在 19 世纪初就不断推广以来,民众对于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的期待主要寄托在了政治选举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上。但当他们发现有必要的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他们就会站出来,站在大街上,站在历史的岔口上。从这个角度看,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实际上是美国这么多年来销声匿迹的社会传统的一次 反 弹。"A love for tradition has never weakened a nation; indeed it has strengthened nations in their hour of peril. "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这是在美国群体政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事件。目前豆瓣上对于此次运动的分析很多,普遍的论调都持悲观态度。虽然我本人在前段时间有机会去一次纽约试图观察示威人群的构成和具体诉求情况,但运气不好的是恰逢感恩节,人群散尽,计划流产。53%,99% 的政治概念都是从这次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 从这次活动的相关照片可以看出,牵扯到的社会人群相当多,有承担不了过多的学业贷款的,有享受不到医疗保障的,有纯粹抱怨日子过得不好的。我读过一个版本的他们的统一诉求草案,虽然不知真假,但上面对于社会主义的过分崇拜和几近荒谬的政策和道德诉求将毫无疑问地使整个运动可能导向的政治协商流产。现在的情况是,这次运动缺乏统一的领导人和广为人知的要求清单,有的只是混乱的组织和不着边际的愤怒:他们知道在他们生活的国家有什么东西错了,但他们并没有具体解决的计划。群体激情所导向的表述欲望远远大于了建设欲望,而媒体也渐渐失去了报道的兴趣,这次运动的发展前景是挺晦暗的。

群体政治的局限性就在于它的不稳定性和视角局限性。在一个团体中,由情绪激动起来的诉求和口号会占据统治地位,而参与者将深陷其中,难以做出进一步的贡献。在实际的协商过程中,团体所作出的诉求和条件清单并不一定会是对他们最好的。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曾经期待过精英主义政治力量的介入: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奥巴马和民间其他势力,都可以利用这股力量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并整合诉求来帮助这些弱者。但随着时间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人直接被忽略掉了。他们的影响还不够,足以唤醒很多人,但还不足以达到做出改变的地步。 问题在于,能够通过这样的判断来否定群体社会运动的价值么?能够判断他们是对还是错么? 有趣的是,在西班牙为代表的其他国家,这样的占领运动导致了社会骚乱。考虑到西班牙在这一两年飙升的失业率,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人民需要一个愤怒的发泄口,尽管他们或许知道这样是没有结果的。大规模群体街头运动在北京天安门也出现过(60 年代全国时兴大串联,去看望和支持毛主席),但当时青年们还是有统一的诉求的:表达对于领袖的尊敬;然后对于今年在伦敦闹事的年轻人们来说,这种类型的社会运动刚好可以作为他们混水摸鱼的机会。由此可见,用一棒子打死的方法来定性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能简单地站在社会结构转型阵痛中民众不满情绪发泄的角度来看。 如果要简单地说”他们只是太懒了而已“,似乎在部分人群上来看是对的。有一部分人明明可以通过勤劳和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却选择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增加了国家的负担。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10

Page 11: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如果要说是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似乎也是对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或者说”付出什么就会百分百得到什么“的逻辑是错误的。如果要把上大学和找到工作划上等号,恐怕太理想主义了些。 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在过去的无知中也成为了自己的加害者:过度的消费。他们和华尔街的人一起,和白宫的人一起,共同制造了一场危机。美国梦所支持的东西不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是你能负担的东西。缺乏对于自己欲望的节制导向对于自己能力和形势的错误判断,他们犯了和金融精英政治精英们一样的错误。 事到如今,争论这些责任的意义已然不大。要承认的是,这次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史无前例地使大众在 08 年之后再次掀起了对于精英主义的反思和审视。究竟什么才是最适合国家发展的方式?什么才能确保大家的幸福?如果实现政治和经济还有社会学上的体制正义和文化正义?什么才能使这个国家的金钱和智慧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流动?  我们站在这里,巨大的阴影投射在我们的头上,掩盖着历史中的伤痛,并使我们警醒。

本期专栏作者:Volon学生现居 New York关注领域:文学 政经“多读书,多审思;少妄言,少论断”

专栏 - 这个世界的金钱与智慧

11

Page 12: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的,谁都无法否认国民素质对民主质量的影响。把这句话放在韩三篇中看,就很有问题了。 我们可以随意做一段摘录:【首先,革命需要有一个诉求,诉求一般总是以反腐败为开始。但这个诉求坚持不了多远。“自由”或者“公正”又是没有市场的, 因为除了一些文艺和新闻的从业者,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你自由么,他们普遍觉得自由。问他们需要公正么,他们普遍认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别发生在我自己身 上就可以了,不是每个人都经常遭受不公待遇,所以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们的认同。在中国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集体诉求的。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 题,是可能不可能有的问题。】有知识分子认为,”这一段平实深刻“。咋一看似乎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真的如此吗?对于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对术语没有了解对人来说,问,“你自 由 么”, 完 全 好 比 问 农 民“Do you want less tax?”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词汇是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相关知识对缺乏导致他们无从判断。我们尚未去问问那些成千上百去上访的人“你们想不想维权?”,去问那些被强拆的人“你想不想得到合理赔偿?”,我想答案将不言自明。还值得补充的是,民众之所以对政治表现出漠然不关心,是因为他们知道关心这些之于己身利益并无太大益处,而自己多花费心思会消耗自己的精力,提升机会成本。这是出于一种理性,而不是自负文人笔下的“民众被愚弄”。更有意思的是这一句:“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民的认同”,然后真相是怎样的呢?近日《财经》杂志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公布了狱中友人的来信,罗说道:“他在 2008 年 7 月 10 日见我的那个下午被捕,由北京押回贵州,现在羊艾监狱服刑。他大学毕业留京工作,仅仅只是帮家乡父老抵制黔西火电厂征地强拆,被以诈骗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罚金 20 万。这封信辗转半年才到,而我无能为力。”如果有人要质疑说,微博上真假难辨,那么我们可以列举一个不可置疑的人物,陈光诚。这些反映了什么呢?反映出在现在的中国,行使正义的成本是如此之高。那些在键盘上大谈特谈国民性的人,是不会认清,制度邪恶,就足以扭曲人性,阻碍善行。 不仅如此,韩寒对民情的描述,集中在民众以私利对抗规则。而民主制度,是从制度上将个人利益导向公众利益,让真正的民众的意志能在公共事务的决策中体现。而其所需要的素质,是人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基本利益所在。这和韩寒所罗列的大堆公德问题无甚关联。包括韩寒在内的某些知识分子,将民主肤浅地理解为普选,“他们素质不够,不一定能选出对的人”。这其实是对民主的误读造成的,民主机制不在选出“对的那个人”,而在于“选下错的那个人”。知道什么是错的,要远比知道什么是对的容易。 韩寒与其支持者还有一个常见论调:宪政民主是需要“宪法的精神”做土壤的。我前面就表示过,

在 2011 年的尾声至时,韩寒一鼓作气地接连发表了三篇博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在中文互联网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一方面这和韩寒作为一个高富帅的人气有关;而另一方面,这几个话题很早以来就并不仅仅停留于知识分子和社科爱好者的键盘下——每一个关心中国何去何从的人都会轻易地被其触发。有学者认为,韩寒的观点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共识。 在韩三篇引发的争论中,最有趣的是,支持韩三篇的阵营在政治光谱上分布极广,跨度极大:从五毛如胡锡进,到右如许小年,都纷纷表示出了肯定态度。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有反韩派幸灾乐祸地认为《环球时报》已把韩寒压在了五指山下永世不得翻身了;亦有改良派认为,韩寒表现出了愿意放弃妥协来达成目的的“成熟”。之所以如此然,究其根本原因,当是韩三篇的有意无意的模糊——是的,近乎狡猾的模糊。一直以来韩寒不开微博,和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其营造了一种神秘感。韩三篇也相当的务虚,提出的都是些大的原则,怎么样解释都成。也难怪会被某些别有用心之辈利用了。 韩三篇第一个下刀的话题是革命。首先厘清概念,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改良。一般来说,我们把不激进不彻底的政治变革叫做改良;而激进的、彻底的,有相当群众基础以及参与的,谓之革命。那么怎么样才算是激进的、彻底的呢?特征如下:政权被推翻;政治制度变;意识形态变。对中国而言,如果不触及“四项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无论玩什么花样,都是改良。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尽快结束一党独裁的专制体制,是有足够的道义基础的。而韩寒在原文中,粗暴地将“革命”和“改革”对立起来,前者被描绘成“爽快激昂”的、“心狠手辣”,而改革则被描绘成了天鹅绒般的。完全没有认清,争取自由永远是要付出代价的,任何切实有效的改变都不存在既得利益者与民众的双赢。概念上的混乱被语言上的技巧所弥补,得到了相当改良派知识分子的支持,这可真令人遗憾。 接下来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于素质论上。韩三篇看下来,韩寒的观点是:“国民素质低并不妨碍民主的到来,但决定了它到来以后的质量”韩寒的这句话的说得很对。这个观点当然是正确

简谈韩寒 文 /Vanitime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12

Page 13: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民情问题是值得正视的,我也旗帜鲜明地表示正视。可是我的困惑在于,这些精英们打算怎样让我等平头百姓学习“宪法的精神”呢?编入到中小学课本,等所有人像过了高考一样过了宪法民主自由测试,我们才算有了“民主的土壤‘吗?才有资格和执政党要宪政民主吗?我丝毫不否认,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对民主制的建和运作不可或缺。然而值得认清的是," 精神 "、" 价值观 ",这些对人而言是在实践中学得的,不是背书背来的,不是坐等等来的。朴实的俗语阐明道理: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 更令人恶心的,韩三篇中,还可笑地提倡文人有义务“制衡”,做“反向墙头草”,以无立场为立场,并美其名曰“自己的正义”。且不论这从道义层面的虚伪之恶,这种混淆是非搅浑水的行径,明显会扭曲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如果心知正义的站位却不发声,只能让谬论谣言越发地猖狂。优胜劣汰是历史的训诫。弱势的思想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放弃原则的“保护”。 在前两篇槽点布如渔网的博文发表后,《环球时报》即刻发表了对韩寒的声援。在这个节骨眼上,韩寒发了第三篇《要自由》, 一改之前近似国师的姿态,意在澄清自己的立场。然后我们细读原文又是怎样的呢?“不清算”、“不谈其执政史上的敏感时间”、“不谈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这对任何一个有良心的文人而言都是一种自阉。如果人人都响应韩老师的号召,那么咱们还争啥言论自由呢?现在言论就已经挺自由的了嘛,奴隶制都不是绝对地没人身自由的呢。 包括韩寒在内的乐观的改良派朋友们往往依旧沉迷于自上而下的变革。恐怕也正因如此,韩寒才会表示自己向执政党做妥协与退让换取一点儿出版与言论的自由。不断像执政党保证变革后不必有后顾之忧,你好我也好。我认为这是对权利、权力与服从之间关系的拎不清。争取我的权利伴随的根本是伤害你的权力与利益,而争取权利最有力的渠道就是拒绝服从。即使我们探索的是温和的、伤害最小化的改革渠道,也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本期专栏作者:Vanitime学生现居 MiamiConservative关注领域:杂信手乱谈不思量

专栏 - 简谈韩寒

13

Page 14: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段熟悉的历史:

1896 年,美国最高法院在普莱西诉弗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1896)的判决中,以“隔离但平等”(Seperate but Equal)为由,承认了南方种族隔离制度的合宪性。南北战争只在表面上粉碎了非人道的奴役制度,而这种变革却遗憾地没有深入体制,深入人们的意识——非洲裔美国人在此之后遭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体制性歧视和迫害。

时间来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变革和思想开化使得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追求种族平等和确立社会公正之呼声愈发响亮。在这种集体诉求的引导下,黑人民权运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支持。全美个大媒体相继播放示威游行的画面,播出警察对游行的非裔美国人的残酷镇压唤起民怨和不满,对民权运动进行声援。北方的白人群体也有动作,他们通过请愿和集会等方式,力求国会通过司法途径,即通过废除种族隔离的法案在法律上为非洲裔美国人正名。最终民权运动在血泪抗争之后有了一定的结果:在局势有可能转变为大规模的暴力冲突的情况下,国会不得不出面干预,其在先后在 1964、1965 和 1968 年通过了三个被统称为“第二次解放黑奴宣言”的民权法案,从法律上真正彻底结束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制度。

这段熟悉的历史记录了非洲裔美国人为自身权利抗争的血与泪,改变了一个群体未来的命运,留下了马丁路德金先生的一个梦,真正意义上阐释了独立宣言中“persuit of happiness”的含义,最终越过了合众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一道坎。

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政治问题司法化”,在美国法律先行的态度被秉承了 300 年。如果说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的轰轰烈烈、久负盛名的黑人民权运动把反对种族歧视的盛风吹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不出 20年内,这种矫枉过正的平权态势就遭到了挑战和质疑——从一个叫做艾伦·贝卡(Allan Bakke,又译艾伦·贝基)的白人学生生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告上最高法院开始。

贝卡起诉 UCD 的理由很简单:自己的升学名额被侵占,权利受到了侵犯。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贝卡从小就是一个勤奋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一向出类拔萃,参加过一干全国竞赛,也拿到了不错的名次。在本科就读于明尼苏达州大学的过程中,他取得了较高的 GPA。本科毕业后他即参加了越战,回国后,又在 NASA 斯坦福附近的研究所当了一名工程师,在研究所的资助下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学位。在一切光鲜履历的背后,他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当一名医生。这才是他一直希望去从事的工作。

于是他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准备 MCAT,即医学院入学考试。考试中他的正确率高达 96%,就成绩而言他的录取希望很大。最终他于 1972 年底申请了 UCD 的医学院,度过了一段焦急等待录取通知的日子。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他的心凉了半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拒信。

从 1978 说起 -Affirmative Action,reverse discrimination, 平 权、 平 等 和美国教育的未来文 / Minerva

本期专栏作者:Minerva学生 现居 Boston关注领域:时事 文学 美国研究

14

Page 1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自己成绩优异,经历颇丰,想来 UCD 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贝卡对 UCD 的拒绝越来越百思不得其解,他也越来越想了解自己被拒绝的真正原因。当他从 Admission Office 打探到消息之后,不禁大吃一惊——1973 年 UCD medical school 的申请学生达 2400 人之多,真正录取的 100 人中竟然有 16 个“保护席位”——这 16 个“保护席位”是响应“肯定性行动”,既 Affirmative Action 号召,出于保护非洲裔美国人的入学率而专门分配给黑人学生的。而这 16 个录取的黑人学生成绩和学分绩点都没有贝卡来的高。贝卡既震怒又觉得荒谬,活在“白人优越论”的美国社会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逆向歧视,即因为皮肤不够黑而非成绩不够优秀被人拒绝。他愤怒地向加州大学写了一封信抗议,与此同时他继续申请了 1974 年的入学资格,结果仍然是不予录取。

贝卡一怒之下把加州大学董事会告上了地方法院。地方法院做了一个中立的判决——它既判处加州大学对非洲裔美国人的保护政策违反法律,又没有判处贝卡拥有入学资格。在双方都不满意判决情况的情况下,一路上告把此案告到了 U.S supreme court。

这不得不让人相信总有一种巧合牵动着事件的发展,在美国,教育制度的变革总预示着一系列变革的新生,抑或成为一场论战的导火索。就在贝卡把加州大学董事会告上最高法院的整20 年前,在布朗诉教委一案(Brown vs.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1954)的裁决中,美国最高法院最终推翻了“隔离但平等”原则,判决南方各州种族隔离的教育体制违宪,有色人种第一次能合法地和白人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立法后的执行总是曲折的——南方各州学校的抵制和白色人种对入学非裔的暗杀声明蜂拥而至,为了维护黑人学生的权利,保障他们不受到人身伤害,联邦政府甚至动用了军队和保镖保护这仅仅 2%的学生能够安全上下课。与此同时此事的确开启了黑人维权的新时代——教育平等的胜利让他们意识到自身不可剥夺的权利,以及自己有能力在各方面争取到和白人相同的待遇。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布朗案是开门的钥匙,那么 20 年后的贝卡案则是叩门的质问:这“平权”是否做的过火了?

从法律角度来说,加州大学的保护政策的确违背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关于对公民平等权 利 保 护 的 条 款 “All persons born or natur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thereof, are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of the State wherein they reside.”这点在最高法院的判决中也有体现。但是与此同时出于对黑人群体保护的善意初衷,在肯定性行动 (Affirmative Action) 的支持下才出台的保护政策,难道就真的不应该值得肯定么?

那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肯定性行动呢?

肯定性行动,俗称平权法案,是为防止针对少数弱势而缺乏代表的群体(以种族,肤色,性别等为区分指标)歧视而出台的关于在就业、入学等领域对给与相应的帮助扶持的文件,其目的旨在为少数群体创造相对平等的条件。它最早出现在 1961 年美国总统 J. F. Kennedy 签署的行政命令10925(Executive Order 10925)中,接着被 Lyndon B. Johnson 总统发扬光大。这份法案多多少少带有一点赎罪的意味——在美国非洲裔美国人实在被亏欠的太多,他们被奴役,被欺压,被剥夺权利和自由几个世纪,18、19 世纪南方种植园时期白人奴隶主害怕黑人奴隶自我权利的觉性,于是不允许他们阅读圣经——20 世纪在黑人明确拥有受教育的全力之后,却仍然因为歧视而被迫隔离,不能与白人同处一室。这长时间的压迫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尽管拥有了相应的权利,此时的非洲裔美国人早已被白人甩脱了一大截,他们无法打破固有的社区和美国社会进行很好的融合,以及贫困和文盲使得他们似乎暂时无法和白人站在同一起跑线进行分庭抗礼的公平竞争。这时候出台一个扶持少数族裔的法案似乎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而约翰逊总统想从教育先抓起。诚如他所说,“Men and women of all races are born with the same range of abilities. But ability is not just the product of birth. Ability is stretched or stunted by the family that you live with, and the neighborhood you live in--by the school you go to and the poverty or the richness of your surroundings. It is the product of a hundred unseen forces playing upon the little infant, the child, and finally the man.”环境影响人,而影响环境的唯一办法,就是让部分黑人学生和白人一起接受高等教育,这样才有可能最终让他们回到非裔聚居的社区去改变整体的环境。因为也只有他们才能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初等教育,让更好的配套设施进入社区,让人们吃饱穿暖有病能医,摆脱赤贫和愚昧。可是现状却不容乐观:黑人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和成绩绩点都远远低于白人学生,如果大学使用同一个录取标准,黑人学生将很难得录取。为了让黑人学生最后获得录取,为了保证学校生源的多元化,部分学校不得不采取降低录取标准,为少数族裔划定一定的录取定额。加州大学各分校从建校以来都一直是民权运动闹的最红火的地方,所以他们也吹响了改革的先锋哨:推行肯定性行动,全面扶持非裔学生。

却不曾想这却招来了大麻烦。难题已然推给了高院的诸位法官:除了前文所讲贝卡案中加州大学政策是否违宪这种法律问题,法官们还要考虑事件的性质——在美国,司法案件搞不好就会变成影响严重的政治事件,作出判决之前,法官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未完待续)

专栏 - 平权、平等和美国教育的未来

15

Page 16: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金正日逝世后的東亞格局帶您解讀“迷局和困境” P16-29 “新生或隕落”

16

Page 17: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朝鲜,一个西方人眼中的隐士国度,一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充满陌生的地方,几个月前这个国家执政 17 年的领导人,一个充满争议和广为诟病的独裁者的死又让它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不管如何,金正日已走完了他的一生最终离去。他撒手放下的这个国家被转交到一个年仅二十八岁的小伙子的手上。这个充满不定因素的背包,甚至在某些人眼中是一颗随时就会爆炸的定时炸弹,将会在年轻的金正恩手中变成何物?整个东亚的格局,又会因为这场意料之中的变革走向何方?

17

Page 18: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须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胡适

金正日意外的驾崩带给东北亚巨大的震动,幼主金正恩及其内阁动作将影响亚洲的格局。动作无外乎两种:继续保持亚洲紧张的军事对抗,或缓和关系以发展国家为核心。

朝鲜半岛物产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但分布非常不均匀,80%-90% 都集中在半岛北部。甲午战争后,因为得天独厚的位置和丰富的物产,1910-1945 间北方工业得到有效发展,北韩拥有半岛的5/9,人口是南韩的一半,人均资源占有率是南韩十几倍以上,本应发展更快的朝鲜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按实际可比价格计算(单位:美元),这是自 1960 年双方人均 GDP 增长比较,1960:朝鲜253- 韩国 82;1980 年:朝鲜 700- 韩国 1592(中国:252);1990 年:朝鲜 980- 韩国 6482;朝鲜 957-韩国 19624(中国:2280)。六十年来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使朝鲜变成了世界上最孤立的国家,而高压的政治氛围下也使得朝鲜拥有最接近《1984》中所描述的社会。

弱主强臣——权力集团复杂的博弈

说道朝鲜,不得不提其内部内阁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金日成(1912-1994)于 1972 年把金日成(1942-2011)公开作为接班人接来培养,此时金日成已经完成了对延安派,莫斯科派,国内派和甲山派的彻底清洗,并成功塑造了家族三代的神圣血统。青年金正日开始在党内,军队中培养自己的人马,从 1970 年到 1990 年使用各种强硬手段(军事冲突,政治刺杀,启动核武器开发)来确定其绝对权威和领导地位。从金正日尝试交接到到金日成逝世,期间有有二十余年过渡时间。让我们来看看现状。官方公布数据称金正恩出生于 1982 年,未到而立之年是否能担当重任是个问题。相比较当年金正日用了 20 多年的漫长时光才逐步接手金日成的权力,如今正在伯尔尼留学的金正恩突然被召回国,先帝托孤,仅仅只用

了 2 年走完这段路程。世界对朝鲜最近关注聚焦 , 原因在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金正恩掌权后朝鲜会走向何方。

金正日冒着政权动荡的风险仓促的把权力交给了金正恩也是有他的苦衷的,这是他培养接班人失败不得已的结果。金正日五个老婆生了 7 个孩子,3 男 4 女,长子金正男 95 年被定为接班人,但由于常年居住海外,沉迷于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世界,在外事故不断,被罢黜;二子金正哲性格软弱,加上生母并没有什么威望,所以被排除在选项之外。料到自己大限已到,无法让金正恩复制自己当年的路线,所以金正日开始对金正恩进行的偶像化的包装。群臣托孤,金正日特别在军队系统,情报部门里更换了顺从忠诚的核心领导人。金正恩的姑姑和姑父,金敬姬和张成泽,以亲属的名义在旁辅佐金正恩。

但问题在于,这些内部核心人物的手中都掌握着十分重要的权利: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是国防委员长,在军队中有很高声望,同时他与中国关系密切,手中权力能掌控着来自中国的粮食运输管道,这是朝鲜重要的国民物资运送通道。与此同时张曾长期掌管人事组织,熟悉政法系统,在金正日时期被当作二号人物,也是被外界认为最有可能给新上任的金正恩带来威胁的人物。张党羽实力强大,一度功高震主以至于 03 年被贬,但金正恩复其职位以博其信任。

朝鲜半岛全解析文 / 王凯伦

以金正日为中心的全家福

18

Page 19: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金正恩上任后,究竟是如其父一般个人掌权,还是由背后的集体共同掌权,这件事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虽然在金正日时期内阁是一个稳定的集团,但内部高层互相监视,制约的体系的运行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存在作为保障。与此同时,金正恩与张成泽和金敬姬夫妇的关系也是影响朝鲜稳定的因素,短期内无法判断是金正恩靠山还是威胁。这些朝鲜统治阶层内部的潜在矛盾都注定了朝鲜政局或许会打破以往的平静,暗潮汹涌。

进退维谷的局面

金日成诞辰 100 周年使得 2012 年对于朝鲜而言变得意味深长。经济崩溃和金正日的逝世让朝鲜免于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庆祝。但回顾过往的 60年,朝鲜在其指令式的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实现吃米饭喝肉汤的诺言,绝大多数国民甚至无法从计划体制分配到维持生计的物资,无法满足朝鲜人民最基本的物质需求。09 年 12 月的货币政策改革失败更是雪上加霜,一场以金融的手段进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的改革,却最终制造了一场新

的大饥荒。财政部长朴南基以“大地主的儿子,潜入革命队伍,蓄意置国家经济于死地”的罪名作为改革失败的替罪羊在平壤被枪毙。失败后的两年内,朝鲜采取了一系列对民间的秩序整顿动作,但均遭失败并引起国民的反感。按照苏联专家的看法,朝鲜从不有过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是典型的运动式命令经济,短期内快速有大成就,有利于树立政治威信。但如今这种命令经济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金正恩已没有他父亲昔日所拥有的那些资本。

经济崩溃的一个恶果是社会的日渐失控。首先就是居民对体制的依赖日渐削弱,致使越来越多的人从控制严密的体制游离出来,如脱北者。一旦离开体制,对居民的思想控制将变得极为困难。亡羊补牢式的措施也无法扭转控制力削弱的趋势。对国民控制力削弱的恶果则是信息失控。尽管朝鲜大部分国民被冻结在各自的村庄和城市,但伴随地下经济的人口流动再加上百分一拥有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人的信息传播,朝鲜百姓还是多少知道朝鲜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外面还有一个富足的世界。

由于已无法有效控制信息,朝鲜国民普遍期待能有中国一样的改革,由经济增长带动社会的转型。但中国式的改革于朝鲜体制而言完全是个逻辑悖论,朝鲜是一个与《1984》非常接近的社会。就外部环境而言,不断制造紧张的国际气氛,是朝鲜强化其体制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朝鲜 1970 年军费开始就已经占其财政支出的一半,朝鲜经济体系注定无法长久。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是成功地先后与西方和苏联缓和了紧张关系,使得迅速降低军费开支成为可能。中国1975 年,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 17%,军队 640万人,2000 年为 7%,军队 250 万人。朝鲜改革是在外界无形压力下的被动行为,它已失去了改革可以获得外部实质鼓励与配合支持的先机。它

金正日与其子金正恩

2011

年12

月20

日,众多悼念者趁着夜色

来到平壤的金日成广场,悼念其伟大领袖

金正日的逝世

专题 -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

19

Page 20: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的安全压力远非中国当年可比,金正日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搞“大浦动”核武器计划,就是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安全为题。

就内部环境而言,改革伴随的是政府对社会强制控制力的降低,而且一旦启动就难以逆转。政府对社会控制里的流逝,必须以民间自发的政治认同来补偿。在中国,是以对历史的拨乱反正,换取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但金日成家族的政治合法性和道德资源全部来源于对血统神性的不断强化,拨乱反正和意识形态的转向意味着否定了神圣血统不容置疑的绝对正确和权威,它会从根本上动摇领导人的合法性。

这种先天的畸形造成朝鲜的改革不但不能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反而须强化对全社会的强力控制。21 世纪以来,朝鲜有限的几次改革试验,无一例外 都 是 强 化 而非削弱对社会的强力控制。其改革只能在彻底封闭式的试验区进行,但朝鲜的经济特区不同于中国之处在于,一开始它就是彻底与国内其他部分完全切断联系的封闭独立体系,而在中国则是嫁接过来的有机体。

随着金正恩意外提前接班,外界普遍认为合理的逻辑是,只要金正恩不断加强其权威,朝鲜改革的希望可能就会变的渺茫,对外界的依赖也会趋向严重。

最坏的局面

对于失去绝对权威领导人的朝鲜高层斗争,及其带来的动荡,美,韩,俄等相关国家早已作了推演。

2009 年 2 月,美国外交学会(CFR)报告《为朝鲜剧变做好准备》设想了三种可能的政权更替局面:“可控的政权更替”:有张成泽,金玉(金正日现任夫人)和金永南(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等组成看守政府或是集体领导制,政权平稳交接;“斗争的政权更替”:产生激烈继承权斗争,最终会出现的新政权合法性并非来自金正日家族;

“失败的政权更替”:类似于 1989 年的东欧剧变,但会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2011 年 11 月俄罗斯最高权威的国际级研究机构“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研究院”(IMEMO) 报告中,将朝鲜崩溃视为既定事实。报告预测,混乱局面日益恶化,到 2020 年以后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朝鲜临时政府诞生,同时对朝鲜军队接触武装并使其走上经济现代化之路,从而朝鲜进入韩国的控制范围。报告认为,“统一韩国”将为俄罗斯企业和政府参与韩国大规模交通,能源,产业项目提供有力环境。IMEMO 预测,到 2030年,“统一韩国”人口 7600 万人至 7700 万人,GDP2.3 万亿美元,人均 GDP3 万美元。

韩国统一研究院支出,金正日死后朝鲜可能发生军事政变等权力领导层的变动,居民骚乱和难民潮。一旦证据动荡发生,大批难民甚至武装人员涌入中国几乎不可避免,且难以阻挡。中国的介入是有益的。

统一的问题

金正日的突然去世带给东亚 巨 大 的 震动。 一 方 面,金正日去世后的 朝 鲜 不 知有何举动;另一方面,埋着巨大隐患的朝鲜使半岛的统一成为可能。但韩国对待统一的态度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阶层人对统一甚至产

生恐惧的态度。

即使是在民族主义盛行的韩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的韩国人对南北统一持有反对甚至恐惧的态度。韩国半数以上的富人反对朝韩统一,理由是它会彻底拖垮韩国经济。人人都说要实现统一梦想,但韩国人谁都不希望统一。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在 2009 年 3 月舆论调查显示,7 成的人认为,加入朝韩统一,会让每个韩国国民每年负担费用达到 20 万韩元。而据专家分析,这个数字很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所有的政治力量都不敢公开宣称反对统一,但也没有任何政治力量愿意做一点实质性的准备。

两德统一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柏林墙倒塌后,西德不得不花费约 1.9 万亿美元以融和东德。如果韩国统一北方,其代价将远远超过两德统一。二十年前两德统一时,东德虽远落后于西德,但东德毕竟是社会主义阵营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西德人均 GDP 是东德的 3 倍,而今天朝鲜的人均GDP 只及韩国的 5%,国民贫困程度相当罕见。

金正恩本人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20

Page 21: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学者皮特·贝克估计,要让朝鲜达到韩国 标 准 的 80% 可 能需 要 在 30 年 时 间 里花费 2-5 万亿美元,而韩国的全部经济总量约为一万亿美元。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报告认为:统一以后,若想使朝鲜国内人均收入提高至 3000美元水平,韩国需在10 年内投入 1570 亿美元;若想提高至 7000 美元水平,韩国需在 15 年间投入 4710 亿美元;若想提高至 1 万美元,韩国需在 18 年间投入 7065 亿美元。

韩国统一部的统一研究结论是,如果 2030 年南北统一,第一年韩国最少需投入 55 兆韩元,最多需投入 249 兆韩元。以后的 20 年里,每年从国内税金抽取 0.8% 出来作为资金基础,那么在统一后的第一年韩国至少需要追加投入 55 兆韩元。兰德公司在 2005 年发报告称,根据不同的统一方式,以 2003 年的购买力计算,朝鲜半岛最终统一需要花费 500 亿到 6700 亿美元。

投入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这些研究报告基本认定韩国在统一后获得的利益比成本更高。朝鲜半岛 80%-90% 的矿产资源都集中在北部。新增的两千万人口和半壁江山,都是无价的财产,人口在称为负担的同时,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但两德统一已有 20 年,以德国统一后作为参考,则上述推论或推论或显得过于乐观。德国统一时,远本认为西部资本将大举进入东部的预期并未出现。东德原有的工业体系在基本全部废弃后,并未迎来大规模投资,反而使东部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最中使得两德统一的代价远远超过了预期。

物质上巨大的鸿沟可以用金钱来填平,但心灵上坚固的隔阂却难以跨越。两德统一 20 年后,西部人心灵与东部人心灵中的柏林墙仍未拆除。西部人认为,在已为统一付出高昂的代价后,东部人还来抢夺就业机会和住房,完全无视西部人的巨大牺牲;东部人认为,西部人心理上带有令人无法忍受的优越感,大部分东德人认为西德人视其为二等公民。对曾经的东德,虽然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个好制度,但却有 20% 的人怀念东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融入后的落差。

两德统一时,东西分治仅有 45 年,而朝鲜南北分治已有 66 年。朝鲜南北制度差异远远大于当年德国东西部的差异,它远不只是在肉体上将朝鲜民族塑造出一言可见的南北差别。

南北统一最大的问题就是朝鲜人如何融入韩国社会制度。脱北者最初脱离苦海的百感交集,很快就会被无法融入和适应韩国社会的焦虑所代替。脱北者在试图进入韩国社会时,无处不在的歧视,刁难。无法融入韩国社会的精神折磨,甚至出现了千辛万苦逃离苦海的脱北者又跑回朝鲜的现象。难以融入社会的脱北者日渐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尤其令韩国社会愤怒的是,由于韩国政府对每位脱北者都给予一笔高昂的安家费,它诱发更多的朝鲜人铤而走险。每位脱北者高达一亿韩元的安家费,已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中国的意义

埋有巨大隐患的朝鲜,一旦发生政治动荡,极易出现阿尔巴尼亚式的崩溃,官民大逃亡,那么直接遭受饥民冲击的只有中国一家。布满地雷的三八线是屏蔽韩国避免朝鲜冲击的保护带。

延边核设施

朝鲜农村的饥饿儿童

专题 -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

21

Page 22: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安危的深切担忧,中国政府才在近些年来遭遇巨大道德压力指责,同时又不能对朝鲜施加影响时,依然全力支持朝鲜社会维持正常运转,避免崩溃。朝鲜体制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朝鲜内部无论哪股政治力量胜出,唯一可以依靠的外部力量只有中国。朝若发生政治动荡后由韩国主导的统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若朝鲜出现政治危机,中国又能有效的发挥其影响,则朝鲜的僵局可能会出现新的转机,走出死胡同。首先,它可避免南北直接统一对朝韩社会巨大的震动冲击。其次,过渡性的朝鲜政权可以导入中国式改革——以经济改革带动社会转型,这可令将来朝鲜半岛的统一过程更为平滑而有弹性。

金正日的死打破了昔日平衡局面,意味着社会的动荡,这自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尤其是中国和韩国。去年 12 月 20,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分批赴朝鲜大使馆悼念,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洪才夫妇也是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名义向金正日的灵柩献的花圈。远比当年金日成逝世时要高。或许这种安排的真正意图在于,中方要向世界各方表明维持朝鲜秩序稳定的决心。

无论朝鲜局势如何严谨,朝韩统一确是历史趋势所在。朝鲜半岛的统一无疑会深刻改变东北亚地区对抗的紧张格局。它最直接的意义,首先是处于停战状态的朝鲜战争正式结束。而朝鲜这个紧张气氛源头消失,或将使东北亚地区的长期紧张的军事对抗格局不复存在。对美国来说,朝鲜半岛的统一意味着其失去了驻扎朝鲜半岛的正当理由,同时韩国的社会压力也会迫使其撤离。

中央党校学者张琏瑰认为,对中国来说,哪怕统一后的朝鲜半岛,也一定会发展同中国的良好关系,韩国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市场。但更普遍的大陆学界看法则是,目前南北统一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时中国也会远远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北大学者朱峰认为,中国当前应做的事情很重要,首先是帮助朝鲜平稳过渡,这符合中国的利益;其次,朝鲜平稳过渡后,金正恩政府应以朝鲜的发展为核心。

金正日的撒手离去,让朝鲜半岛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玄机。金正恩政权今后的举动昭示着朝鲜的未来。

平壤街头的儿童和老人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22

Page 23: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 2011 年 12 月 17 日逝世,19 日新闻发出。如人们所预料的,其子金正恩接班,朝鲜党政军等各个部门宣誓效忠,同时这个“封闭王国”再一次成为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一次的朝鲜政府更迭可以说让外界多多少少捏了一把汗,原因有二:第一是自李明博 2008 年上任以来,朝韩关系一改保持到卢武铉时代的“阳光”,不断走向对抗。可以说无论是事件核心的朝韩双方还是外界,互信的程度正处于下降通道,而局势紧张程度处于上升通道。这就给了全世界的关注者和参与者一个揪心的心理背景,由此很可能产生擦枪走火和其他的致命国际政治误会。其次,朝鲜 06 年进行了核试验,虽然外界无法准确得知究竟朝鲜的核武装已经发展到了哪一个地步,但是仅仅其存在造成的朝韩之间冲突成本的提升就已经足够使他们彼此与周边国家一头冷汗了。

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一次的接班虽然依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似乎造成的实际影响力比想象中的要小。从事件发生到作者开始落笔,一个月左右时间整个事情基本就算过去了,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这其中原因很多,其一自然是作为接班人的金正恩从将近两年前就开始预热,当时就有了金正日时日不长的猜测;使得这一次逝世事件的戏剧感很小。仿佛,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只是人们很久以前就知道一定会发生并开始静静等待的事件。同样也可以猜测出朝鲜方面为这一次接班做的准备非常充分,接班过程完全按照预案进行没有在内部横生枝节也没有再闹出什么新闻。其二,这一时期发生的其他国际政治大事件也非常多,譬如欧债危机步步升级,美军撤出伊拉克等等,分散了人们不少注意力。第三,韩国政府也并没有借机进行大规模炒作,一向以鹰派著称的李明博及其领导班子在 20 日上午第一次接受采访就很给面子的给出了“不急于决定是否表示哀悼”的含混说辞;最终的韩国政府声明也是耐人寻味的 “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向朝鲜民众哀悼。”也就是说,这一次之所以金正日去世事件的影响没有无限扩大,既有主观也有客观因素。

其实只要我们静下来一条条分析很容易发现:这一次朝鲜半岛局势的平稳过渡并非偶然,朝鲜半岛局势将进一步趋向平稳。

要引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必须从朝鲜问题的根源开始重新梳理。这里显然没有必要从日军在 38 线两侧分别向谁谁谁投降开始捋年表,用一个常见的四字定语足可以较完整概括:“冷战遗留”。之所以说较,是因为冷战的结束是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而南北朝鲜的对峙原因并不像其他“代理人战区”那样仅仅由苏美两方遥控,因此苏联解体对于朝鲜局势的缓和的直接或间接催化不能像其他地方一样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即使苏联倒台,北朝鲜还有一个坚定地大国支持者:中国。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于传统上的“势力范围”还是最近时兴的“软实力”需求的胃口和获取能力都显著增强。因此中国会给周边的“热点”,也是传统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争夺前沿的朝鲜半岛“拱火”的担忧时常出现,这看似将导出与我们“趋于平稳”命题相悖的结论,实则不然。

参考南北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尤其是北方,其行为举止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本地区有巨大影响力的其他大国的眼色。大国扶持这种代理人目的是明确的,即控制与其他势力斗争的舆论、经济、军事等成本。具体到朝鲜半岛,核武器的直接出现于代理人之手,对于背后大国来说通过引爆朝韩局势来牟利的成本预测都变得困难,更何谈控制呢?其次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陆海空天电这五个战场,最近几年还应当加上网这第六个,各个战场的技战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战争形势也越来越脱离原来的大兵团全面冲突而趋向小范围小规模和高技术。大国之间直接斗争不但经济成本降低,保密和舆论成本也逐渐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而朝鲜半岛又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几十年形成固有状态等等因素,一旦擦枪走火最有可能引起的是血海尸山式的陆军决战,这无疑将给代理人和幕后指使者都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舆论压力,更不要说朝鲜的核武器很可能将形势拖入完全失控的全球核战争。

多方面结合来看,中国军队这两年在传统的薄弱方向上动作频频:包括航母训练舰下水,新型先进战机试飞,进行卫星拦截试验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在不断努力摆脱以前习惯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规模低技术,打起仗来高人员损耗的模式。因此基本无可能再主动怂恿或默许朝鲜挑起一场诸如朝韩冲突这

快评三篇

金正日逝世后的朝鲜半岛格局预测:渐失焦点地位,趋向风平浪静文 / 李司陶

专题 -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

23

Page 24: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样规模成本无法控制,对新装备新思想练习条件不理想的争端。而美军这些年也做出发展空天战机、无人机等等先进装备之类的措施进一步摆脱为冷战设计的大规模重装军队的状态;况且近年来经济金融上问题不断,在这国际政治斗争方面上必然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佳的方案。更不用说对于已经饱受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拖累的美国选民不会支持再来一次高消耗的争端了,美国选民的避战意识在朝鲜半岛的直接体现之一就是美军交还了韩军指挥权。因此双方肯定都会选择用较低的成本仅仅维持代理人存在以保证自己的实力范围不减小。

即使从朝韩双方的角度来看事情也是如此。对北方朝鲜,一直对内保持着如此的低生活水平和高思想压力,真打仗起来人心向背都是问题。况且现在核武器已然在手,“展示肌肉”大可不必。而对于南方,离战线过近地位又过于重要的首都经济圈根本经不起大动静,而占产值一半多的首都经济圈一旦崩溃就意味着整个韩国经济的崩溃,即使真的有盟友相助那么留给高丽民族的也只能是南北两片焦土。再加上核武器的影响,一方面是鱼死网破,那边是投鼠忌器,这仗怎么可能还打的起来?况且两国又都并非发达国家,随着世界经济的连续数年震荡,内部事务就足够焦头烂额了。

我们还可以类比印度与巴基斯坦。数次印巴战争不可谓规模不大,再加上更加复杂的历史和宗教纠纷应该说比朝鲜问题更加棘手,但是为什么进入新世纪之后双方关系逐渐缓和而基本无甚大的争端?不就是因为冷战阴影的逐渐散去,20 世纪末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主要矛盾,甚至是诸如恐怖主义这样的共同主要矛盾的凸显么?

还有一种应当注意到的稳定威胁是朝韩自己内部的问题,尤以朝鲜为甚。然而我们还是要问,在朝韩彼此身后的大国是否乐见于这种情况的发生?答案仍然是否定的,理由还是如上,对于事态发展的利弊方向由于势力存在错综复杂,长期以来的积怨误解深重,核武器带来的极端危险性等等因素,根本无法预料。再看看粮食自给困难的朝鲜和已经高度融入世界市场的韩国对于大国,乃至于假想敌阵营大国的依仗程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国们有能力也愿意控制朝韩事态趋于失控,甚至于能通过平时的互相渗透交流将不稳定因素直接扼杀在摇篮之中,甚至于我们可以猜想朝鲜即使发生了宫廷式政变由于种种因素无法脱离代理人身份因而实际上不会造成失控。而且目前我们所谓的“困境”并非没有缓和的解决方法,譬如朝鲜进行中国式的改革开放等等。在大国的指导和辅助之下,“困境”也都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综上所述,朝韩在金正日逝世之后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很小,并非各个势力间对峙性诉求的缓和,而是在事件主体的意愿、实力上和成本核算后的被釜底抽薪。延坪岛炮击一类的挑衅事件将会成为朝韩之间争端规模和影响的上限而且数量和密度还会不断减少。而和平时间则将主要限于朝鲜方面的宫廷式政变或者改革开放一类,而这又由于上述的种种条件限制不会导致局势失控。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24

Page 2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金氏政权必将崩溃的结局,即使是政治书都会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不断的发展变化,新事物必然产生,旧事物必然灭亡。尽管最终结局是无可置疑的,但朝鲜的当前局势仍然扑朔迷离,值得思索。 在金正日先生去世的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了无数版本的局势预测、谣言甚至是言之凿凿的判定,其中有些逻辑清晰,有些则令人感到模糊且难以判断。虽然已经够多了,我还是决定加入战团,也做一些我自己的局势分析。期望大家看完觉得逻辑清楚,尚能自圆其说就好。 观察朝鲜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可以将朝鲜的政治理解为三个圈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圈是朝鲜的高层既得利益集团,中圈是朝鲜军队的中低级军官、士兵以及普通民众,外圈则是国际势力。每个圈圈内的互动,以及各个圈之间的互动,这三个圈子都会影响到朝鲜内外的政治局势。闲话少叙,我们逐个分析。 首先是内圈,基本可以分为三派:金氏族人、党组织方面和军方高层。金氏族人可以算得上是核心中的核心,军方高层占有次要地位,而党方面则较为弱势。“金”字招牌意味着稳定,因此仅仅是内圈活动并不会有彻底改变朝鲜现状的的动力。即使金氏家族不再具有如之前一样的控制力,也会继续在朝鲜政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难想像有其他任何一方会希望彻底取而代之,因为如果内圈出现了极为剧烈、持续的权力斗争,将导致的是朝鲜政权的崩盘,一切既得利益都将失去,而如果不够剧烈,则很难推倒金家。但这不意味着金家的地位会如从前一致。由于金正恩的资历不如其父,也没有真正的权力班底,他很可能必须依靠族人、军方高层和(相对可有可无)党方面。未来的朝鲜更可能形成一种类似贵族共和制的的高层集体领导,金正恩则将成为一位具有极高荣誉却未必实权完全在握的朝鲜王。 中圈的朝鲜民众与一般军人力量并不弱小,但组织性却不够强大。在朝鲜这样的极权国家中几乎不存在任何社会自组织性,军人除了家庭和朋友也几乎不存在其他社会关系,在这样的状况下试图通过民众串联示威甚至中低层军官政变改朝换代可能性不大。何况军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享受到既得利益(先军政治下军人享有优先地位),他们的变革动力相对较小。而地下经济带来的相对类似外界市民阶层的人群则没有足够的反抗力量。作为一个几乎全封闭的国度,他们没有 Facebook 或者 Twitter,外部力量几乎都无法组织他们,何况没有器械和工具。 外圈的国际势力博弈可以说并不比内圈次要,但恰好各方都将会倾向于维持一个稳定的北韩。朝鲜半岛是中俄与美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带,因此中俄会愿意通过朝鲜作为前沿抵制美国。美国希望在朝鲜半岛维持军事存在,以此维持在整个东亚的战略格局影响力,而一旦朝鲜半岛统一,美国存在的理由就将灭失,继续存在下去就可能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而中俄也不会允许自己家门口出现美国军队驻扎。但即使美国军队撤出,新生的民主朝鲜也将在意识形态上自然而然的亲美。因此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可能不利于任何一个大国,中俄失去战略缓冲,美国失去军事存在,不过相比之下,中俄失去的可能更多,因为美国在周边的军事存在仍然强大,而中俄的战略缓冲区则是彻底失去了。至于地区大国日本,自然也不会希望出现统一的朝鲜与之相竞争,尤其是在民族矛盾仍然极为深重的今天。韩国民众由于与朝鲜长期的分离,在感情上与朝鲜也存在一定疏离,经济上双方更是差距极大,韩国民众并不那么乐意负担统一的成本。在这样的多方作用下,各方尚且会继续维持一个稳定的北韩,不会希望政权出现剧烈动荡。 有鉴于这样的状况,我倾向于认为,朝鲜的局势将会维持稳定。即使在高层出现内部冲突失控后,也会有外界中俄强力介入维稳,这一独裁政权仍将继续维持,而整个东北亚地区仍然波澜不惊。

朝鲜政治的三圈互动文 / 李锐恒

快评三篇

专题 -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

25

Page 26: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朝鲜国内篇

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于 2011 年 12 月 17 日在朝鲜去世,他的去世代表金正日时代的终结,开启了后金正日时代。在 2011 年 10 月 10 日的阅兵上,金正恩就已经露面,并且作为金正日接班人。12 月 17 日后,朝鲜的政权更迭与和平过渡成为了国际的大问题。我认为,朝鲜的局势有可能走向两个方向:一、平稳过渡;二、政变与军事政变。下面逐个阐述我的观点。

一、平稳过渡朝鲜此次政权更迭究竟能否平稳渡过,完全取决于金正恩本人的政治手腕和决策倾向。然而就目前的形式分析,金正恩很有可能为稳固自己的地位采取相对保守的政治动作;但是考虑到金正恩的手腕尚且远不够老练,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而导致政治激进化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政治态度倾向于保守的金正恩,当前首要的任务是继续稳步推进国内经济的发展,继续与中、俄两国密切来往并索取援助,继续秘密进行核武器试验,继续保持目前的南北状态。此刻金正恩最需要寻求的便是“稳中求胜”,因此他无需也不应做出任何有可能导致局势风起云涌的大动作。

同时我们也看到金正恩执政后与韩国、日本的关系愈趋紧张:2012 年 1 月 3 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社论,指责日本在金正日去世时,未对其哀悼,两国前景暗淡;2011 年 12 月 31 日,朝中社也职责韩国政府;2012 年 1 月 1 日,视察部队;2012 年 1 月 25 日,视察万景台革命学院,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此频繁地视察部队——何况是在这个尤其敏感的时刻——多次挑衅韩国、日本,在军事上做出明显的调动,导致南北关系剑拔弩张。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威慑,某种程度上金正恩在借此宣示自己的军事野心。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鲜的开放与改革,但是基于现在的朝鲜国内的经济状况而言,朝鲜的改革开放,要比中国的改革开放要迟缓很多,这样的话,南北关系会缓和很多,到最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南北形式上的统一。

二、政变与军事政变

政变与军事政变又分为和平与非和平。

和平的方式就是,没有任何流血冲突,并且将金正恩变成一位傀儡,他所做与他所说都是他背后实际的当权者的想法,我认为如果一场政变在所难免,这种和平方式是最好的,不会引发东北亚地区多国政权更迭下的大动荡。

非和平方式就是与上述相反,但是结果无非以上情况。

国际篇

韩国:韩国实际上还是比较愿意朝鲜保持现状,亦或是开放,他们并不想与朝鲜开战,因为韩国首都首尔距离 38 线只有 50 多公里,朝鲜很多火炮都可发射射程 50 公里的炮弹,只要一开战,对韩国很不利。而且现在暂不明朗,朝鲜是否真正拥有核武器,虽然韩国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中,但是韩国还是害怕朝鲜会殊死一搏。美国:个人认为,对朝鲜问题的态度上,美国还是很纠结的,这个原因:就是美国想要拔掉朝鲜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把朝鲜作为东扩的一个切入点,但是美国不明朗朝鲜是否真的拥有核武器,美国迟迟不动朝鲜就是因为朝鲜有真假核武器。

中国: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事,中国肯定不会像 1950 年时,主动出兵,只会屯兵于中国境内,鸭绿江畔,

朝鲜半岛及东亚局势小预测文 / 徐晨雨

快评三篇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26

Page 27: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以防韩美联军趁机进犯中国,而不会正面与韩美联军进行对抗,因为中国也必须要在这个事件中观望,不会盲目跟随任何一个集团。

如果朝鲜国内发生政变,个人认为中国也不会快速出兵营救金正恩,中国支持的不只是金正恩,中国支持的是支持中国的朝鲜当权派。如果发生不支持中国的当权派上台的话,中国必将干预,因为,朝鲜无论是在政治、军事,都对中国有巨大帮助。譬如,在军事上中国、俄罗斯、朝鲜与美国、韩国、日本形成一种动态平衡,无论哪一个集团都不会无因打破这个动态平衡,并且朝鲜对于中国是天然的屏障;在政治上,世界上,红色政权或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多,苏联已经倒下,朝鲜与的最大靠山已然倒台,中国与朝鲜必然要互相依附,要用利用对方的优势来保存自己。

俄罗斯:更不会像前苏联一样,出兵朝鲜半岛,更会隔岸观火。

东亚:对于东亚格局来说,不论是第一、第二大点,如果朝鲜不改变现有的政策,走保守的路的话,东亚格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那个动态平衡会继续保存,抑制美国东扩的速度;如果走开放政策的话,东亚朝鲜危机会解决大部分,但是这样就会加快美国东扩计划,但是朝鲜的开放必将经历数十年的时间,才会赶上中国此时的状态,会比中国慢很多,因为 1978 年的中国的经济未处于停滞阶段,而从 1994 年——2012 年的朝鲜的经济,完全已经处于停滞阶段,所以,改革开放的前奏,就是朝鲜恢复经济,而朝鲜的恢复经济会用很长时间,中国、俄罗斯会利用这个时间,继续寻找下一步制衡美国;如果朝鲜要走激进政策的话,后果将无法想像。

韩国已故总统卢武铉和金正日的合影

夜色下毫无灯光的黯淡朝鲜

金正恩正在视察

专题 -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

27

Page 28: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附谈

也许真的是有命运这种东西存在,2011 年 12 月 17 日,朝鲜方面宣布其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紧接着,第二天,捷克前总统、伟大的剧作家和政治家瓦茨拉夫 . 哈维尔去世。

金正日去世之后,朝鲜举国哀悼,如丧考妣,全国人民痛不欲生,平均每人去了金正日灵堂两次还多。按照这个标准,似乎伟大领袖金正日的儿子金正恩还不够平均分,他才去哀悼了两次,大多数朝鲜人都比他更爱他爹。哈维尔则走得异常平静,哀悼者有之,国内唱反调者亦有之,既没有全国灵堂,也没有小哈维尔在父亲灵前发誓要在 20xx 年把捷克带进强盛大国之门云云。

金正日死了,看上去死的重于泰山,哈维尔死了,看上去死的轻于鸿毛。但是,如果我们用一双客观公正的眼睛来看待这两个人(前提是你并不对《环球时报》和《日人民报》上的鬼话连篇抱有任何一点信任),就会发现,正如北岛在《回答》中所写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哈维尔为捷克带来了什么?他为捷克带来的民主和自由。这个人,参与起草引发了东欧民主运动的《七七宪章》;这个人,为捷克带来了非暴力的天鹅绒革命;这个人,为了坚持民主和自由,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就反复被极权政府逮捕和流放;这个人,在当选捷克第一任总统后,使捷克从动乱中平稳过渡到了市场经济制度。

而金正日呢?当然,在大部分朝鲜人的心目中和朝鲜教科书里,他们的金正日大将军是英勇无敌的,是可以用小石子一类的东西打下美帝国主义罪恶的侦察卫星的伟人。但是,这个人,通过洗脑、思想控制、建立劳改营等方式在朝鲜维持其家族;这个人,在过着优渥生活的同时,他的国家的国民仍无法顾及温饱,需要国际援助;这个人,在一个人口只有两千四百万的国家,通过一支 120 多万人的部队来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对于这种人,语言已无法来形容他的卑劣。

金正日为朝鲜带来的只有愚昧、欺骗、痛苦和灾难,而哈维尔为捷克带来的则是自由和民主,一个平稳过渡的新民主政权。但是,在金正日的灵前,成千上万的朝鲜人为他痛哭,在哈维尔的灵前,却依然有人指责一生中仅有的几个污点。难道,这些人都是精神失常了吗?不,他们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人。正如我的一位历史老师,也是我所遇见的最优秀的历史老师所说的,一个国家越独裁,当他的统治者去世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国民就越悲伤。哈维尔对于捷克的价值就在于,他所创立的共和国,允许所有人在完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去批评政府、去批评任何一个领导人,哪怕是他自己,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甚至有些没心没肺的说法却是民主政治的精华和真谛所在。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他终究是一个人,总会有缺点。而哈维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手中掌握这足以扼杀不同声音的权力却拒绝去这么做。我想,如果哈维尔九泉下有灵,能够听到这些批评的话语,他也能够含笑。他从布拉格之春之时,开始发表文章要求两党制,受到捷克官方的公开批判;1977 被捷克以“危害国家利益”为名被判刑有期徒刑 11 个月;1979 年更是以“颠覆共和国“名义被判刑有期徒刑四年半。 就是为了让国民能够畅所欲言,自由地去讨论政治、参与政治。这个国家曾经有人误解了他,这个国家现在仍然有人误解了他。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会证明哈维尔的伟大。这些谩骂,恰恰是哈维尔坟前一座永远的丰碑。这座丰碑,绝非金正日的水晶棺、纪念堂可比。金正日通过恐怖和欺诈的手段让他的国民不敢发出任何一丝反对的声音,向他们灌输自己那一套歪曲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怎样的观念啊,鼓励人们互相检举告密,在这个国度,每个人都是思想警察,每个人都处在他和他的思想的严密监控和仔细检查之下。他觉得,这样可以永远欺骗人民,他错了,总有一天,反对的声音会汇聚成声浪,冲破用谎言和强权编制的篱笆,将他的水晶棺和纪念堂冲个粉碎。

伟大的人由于其伟大而遭人谩骂,卑劣的人却因为其卑劣而被人景仰,这看上去很荒谬,但是,这确实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就发生在一个和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家朝鲜。不过请相信,人类心中总有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就是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独裁永远不可能战胜自由。当光芒驱散黑暗的时刻,也就是独裁者被推下神坛的时刻。祝愿朝鲜能够迎来自己的哈维尔。

民主先驱与独裁者文 / 周子其

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28

Page 29: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朝鲜表示将在朝美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和导弹试射 各方表示欢迎2012 年 03 月 01 日

2 月 29 号,朝鲜和美国分别宣布了日前举行的朝美第三次高级别会谈的成果,表示双方达成协议,朝鲜决定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及铀浓缩活动,美国则将向朝提供粮食援助。

据朝中社 29 号报道,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当天就朝美会谈答朝中社记者问时表示,朝鲜决定在进行有效的朝美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的铀浓缩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暂停铀浓缩活动进行监督。这位发言人说,美国重申将不再敌视朝鲜,已做好准备本着尊重主权、平等的精神改善双边关系。美方同意向朝鲜提供24 万吨营养食品,并努力促成提供更多的粮食援助。为此,双方决定立即采取相关的行政工作措施。美国明确表示,对朝制裁并不针对民生等民用领域。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六方会谈一旦重启,将优先讨论解除对朝制裁和提供轻水反应堆问题。双方确认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保障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改善朝美关系、实现无核化符合各方利益,并决定继续进行会谈。

美国国务院 29 号也发表声明说,朝鲜已经同意暂停铀浓缩活动,同时暂停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验。朝鲜还同意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返回其宁边核设施开展核查和监督,美方则同意与朝鲜举行会谈,敲定向朝方提供 24 万吨营养食品援助的细节。声明把朝鲜的举动称作“改善对话气氛、展示弃核承诺”之举。

(来自凤凰网)

朝鲜期望与美国改变关系 不愿爆发战争2012 年 03 月 10 日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克里周五表示,朝鲜外务省副相、六方会谈朝方团长李勇浩重申,会遵守上周与美国达成的协议。

克里在朝鲜承诺暂停铀浓缩活动、容许国际能源机构派人调查后一星期,周五在纽约的东北亚安全研讨会上,与朝鲜外务省副相、六方会谈朝方团长李勇浩举行会晤。

克里指出,李勇浩重申会履行承诺。他认为,朝方表达了与美国建立另一关系的期望,而不愿与美国爆发战斗。克里说,朝鲜仍然需要以行动作出证明。

同时与会人士也认为,研讨会是有建设性和非常积极的,希望双方可以继续向前推进,长远取得更多的进展。

另外,东北亚安全研讨会主办者说,研讨会很成功、但并没有透露会谈的内容。

研讨会以闭门形式进行,来自朝鲜、韩国和美国等 40 多人出席。

新闻

有关朝鲜的最新报道 整理 /Jacy Su

U.S.: North's actions a positive step

Clinton sees 'modest step forward'

专题 - 金正日逝世后的东亚格局

29

Page 30: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任何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都不是民主,民主只是充分条件,是建构合法性的途径之一。合法性的良好建构才是政权长期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0 年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经济上展开再国有化进程,政治上实行有限民主,限制政党政治,军事上不断强硬发声,总体趋势是削弱民主,加强中央威权政府的集权。但普京及其统一俄罗斯党的民调支持率却居高不下。普京迎合了俄国民众对重现苏联大国声望的心理需求和长期沙皇统治下俄罗斯民族对秩序的强烈依附感,从而建构起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另一个例子中,欧债危机中南欧各国更换政府的浪潮也说明了政府合法性与民主本身并非一一对应。具体到大陆当局的统治逻辑,虽仍处党派训政阶段,根本谈不上民主,中共却通过其特殊的统治逻辑建构起了其政权合法性。有人说:微博上的中国和网络外的中国是两个中国。网络上的小知识分子从自由民主的普适性出发,总觉得现行政权政体倒台在即,其实孙立平教授所言“社会溃败”虽然存在,现实中中国的政局总体上还是稳定的。

这当然应该归结于政权合法性建构所致的平民对中央政府的基本认同。

第一,中国人爱面子;第二,一百七十年来中国人一直生活在西方对中国面子的损害中;第三,中国人要跟西方争这么一口“气”。所以,两个甲子轮回的中国史,核心就在于本色中国和西方的往来互动。一部近代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外关系史。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提文明边界的冲突、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提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解结构都可看作对这一论断的学理阐释。具体到历史事件,从洋务派到维新派到五四舶来各路西方最新政治学成果,再到新中国建国后照搬苏联经验、改革开放、八十年代文化热,再延续到现代中国网坛上的左右之争,拎出一条主线,就是论辩西化到底应该“西”到什么程度。不论支持还是反对,在什么程度上支持还是反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逃不出的框架就是向西立标杆,向西而望。知识界终归还是一直在“满含着泪水”诘问自己,诘问这片土地:我们为什么不如别人强?面子,还是面子问题。毛泽东不是还有过著名的:“我们搞了个社会主义,据说还有优越性,可如果搞了五六十年还不如美国,那就只能开除球籍了。”可见中国的左右之争、资社之争还都是面子上的

中外之争,所以中国才不会产生西马法兰克福学派这种“纯粹的左派”,同时社群主义、新儒家宪政主义、国学派才可能大行其道。

所以中共政府很明智地选择了以扩张民族自信心,建构民族心理认同的方式来建构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其本质就是在说:在我治理下,中国的确不比西方差了,而且西方也这么觉得。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现象,看到我们在中西差距甚远的国情下举办奥运世博,看到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的金牌数是第几,GDP 是第几,哪国财长又来求援啦,哪个国际组织又由哪个中国人担任主要领导了,世界第一的大坝又如何如何了,神 X 号又怎么样了……大政方针上,政府以绝对倾向第二、三产业的重商主义为原则,只有确保城市,确保工业,确保商业才能确保扬名四海。找回面子的逻辑主线行得通——种地显得多没面子?所以我们看到了六十年来对农民利益的不断打压,熊培云概括的好:“人们只谈中国工业是‘血汗工厂‘,其实中国工人还是有的活的,还有一个血汗工厂在农村,超低廉的农产品价格才能确保超低廉的工人工资,才能确保超低廉的出口品价格,中国农民没得活。”中国主流经济学界还总拿“菜贱伤农”来说事,其实低贱的不是菜,是农,农是面子的牺牲品。

城乡二元分治、顶着巨大春运压力还要维持的严厉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忽视、全球第一高的税收负担都是这一逻辑的必然结果。去年年末的乌坎事件,本质上也是这一逻辑的衍生品。12 到19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圈地运动在中国重演了,上一次是“羊吃人”,这次是“商吃农”,城里的拆迁以一种更加广泛的形式在广大中国农村上演,农民被强制要求以各种方式献出自己的宅基地以供房地产和工厂建设。乌坎事件正是起源于村委会把土地租借给了港商,而乌村村民却根本得不到自己的一份应得的收益。中国资本寻租、官商勾结的腐败性重商主义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你等草根屁民跟我泱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比算什么?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泱泱大国终究还是一个个草根屁民组成的,而且普罗大众在争面子的同时还是想先活下去,想活得好点儿,老婆孩子热炕头,民不民主,强不强大,有没有面子先不去管他。《中国新闻周刊》做过一篇新闻调查《凤凰向西 20000 米》,其中有这么几个问题:“你对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农村医疗保险完善吗?”每当艺术家们想与村民讨论这些话题时,对方都毫无反应。所以我们需要拎出大陆当局统治的另一条逻辑主线,我们会发现,这条主线的棋局中已经吞纳了不大关心政治和中国面子的普通中国农民,如果说前一条主线导致了乌坎的奋起反抗,那么这条主线则是乌坎事件得以平稳解决的关键所在。

陆遥遥在听闻乌坎打出“热爱祖国,绝对支持

大陆当局统治逻辑与乌坎事件文 / 禹昂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30

Page 31: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党中央”一类标语之后便不想支持乌坎了,其实乌坎事件刚冒头时我就觉得它不过是每天发生在中国的千千万万孤立的静坐上访事件中很普通的一桩。只不过因人数多点儿,又成立了所谓自治委员会而被一批人寄予了厚望,而事件的根本性质,还是静坐上访——从头到尾乌坎只不过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试图引起足够高的高层注意,试图“青天”、“朝廷”开恩解决问题。自治理事会也无非是差序社会格局下上访者的小头目罢了。有人总结中国农民的政治心态:国家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市里是好人,乡里是坏人。

中国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某种“国家崇拜”的心态,抑或用水泊梁山的话语来概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宋以后的中国,王朝更迭便从未由百姓起义来担纲。而西方近代政治变革史上,革命诉求的矛头却更多地直至国家、中央政权或政体。“乡土中国”仿佛把自己分割成了一个个乡镇村庄,国家的政治生活沉降到了乡镇一级,只有在这一级问题的考量上,中国农民才仿佛具有了政治主体的身份、力量与自我认同。“天高皇帝远”,北京的中南海是一个符号化的超验存在,中国人往往在试图表达某些自己也知道不可能的极端想法时才涉及于此,实际上几乎不把中共中央当成与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一个政治概念,即使在战争时期,“保家”也几乎是“卫国”的一切理由。这种中央政府所具有的克里斯玛倒古来有之,可近代西方通过思想启蒙将克里斯玛威权中令人畏惧的因素剔除掉了,而近代中国在畏惧褪去后粉墨登场的是感恩。在中共的统治逻辑中,中央非常明智地利用了这种独特的政治生活“沉降”现象和农民一贯对最高级统治者的敬畏感。中共往往努力给自身塑造一个极亲民的形象,扮演着无比公正勤政的青天角色,而让地方政府更多地唱黑脸。西方领导人固然亲民,但其目的和结果都是选票,而非人民的感恩。也许也正因此,在坊间我们常常听到对落泪千行的总理的由衷褒扬。弗兰西斯 . 福山所提“东亚威权主义下的现代化”可看作对此的学理阐释。独特的民族历史和民族心理为中央集权的威权主义提供了自身合法性建构的可能,中国还真就在这种非民主的政治体制下开创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正如“北京共识”所指出的,不论原因何在,“中国模式”绝对值得认真考量。把住民主走到黑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凭什么认为人民想要的是民主本身而不是国家的富强安定和个体的生活趋稳?如果我们不经民主就可以达到后者的话?

言归正传,乌坎在得到了它想得到的中央层面的关注后,自然就偃旗息鼓了,上访成功。而网络小知识分子所指望的以乌坎为先例和政治制度闹到底,就只能是意领的意淫了,保家永远高于卫国,国谁来治不要紧,我的家保住了就一切都好说。而中央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统治逻辑主线的稳固,于 12 月 17 日的国务院农村工作会议用上一句“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又一次强化了自身

的高大全形象。同时还不忘了在《人民日报》的社论上和人民在一起骂地方,显得自己还是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站在一起的。

再回到宏观层面,其实不仅在乡村中存在政治沉降问题,整个中国近几十年来都在经历着去政治化的进程。乡村中本就不大关注国的问题,又经历了土地改革中对乡村“社会担纲者“——乡绅的灭绝式压制(土地改革所针对的绝非地主阶级,如孙逸仙先生言:”中国并无农民和地主之分,只有富点儿的农民和穷点儿的农民之分,土改改掉的主要是沟通垂直政治结构,为生民立命而发声的乡绅阶层阶层),便几乎没有政治生活了。而在城市中,虽然熊培云在为“重新发现社会”鼓与呼,其实恐怕重新发现的更多的是浅薄的娱乐,而非韦伯所说的具有高度政治关怀的现代公民责任感。城乡的这两种进程其实本质都是压缩公共领域,把人的政治关注度尽力压缩到最低点,从而使威权主义的统治逻辑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最终稍作总结,面子和威权作为两条当局统治的逻辑主线,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两者覆盖了各阶层的心理需求。前者在价值理性层面上把握住了发展方向,后者在工具理性层面上确保了发展方向得以很好的贯彻。比如维稳的政策,首先重商主义的目的要求着维稳,其次威权主义的统治确保了维稳的顺利进行。两者合一,是为大陆当局的统治逻辑,建构起了中共政权的合法性。任何小事都必须放在时代背景中方可看出其本质的主线,乌坎也不例外,所以在此絮叨了一点宏大叙事层面的想法。

聚焦 - 大陆当局统治逻辑和乌坎事件

烏坎事件,是 2011 年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尾市所屬陸豐市的一宗群眾運動。由於土地被村委會成員私下變賣問題,村民代表過去兩年十數次之上訪仍絲毫沒有解決之下,村民與地方(汕尾市與其下之陸豐市)政府發生矛盾,在 2011 年 9 月 21 日東海街道烏坎村有三四千人聚集在陸豐市政府大樓與派出所,不久獲政府答覆,可問題沒有實質解決。烏坎村之後再爆發多次示威,警民發生激烈打鬥,之後村民自發組織「烏坎村村民臨時代表理事會」,在 12月 9 日起村民每天在村內村委會附近的仙翁戲台前集會示威,並在遊行通往陸豐市政府大樓前與警方爆發衝突,此後開始警民對峙局面。(From Wikipedia)

31

Page 32: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鹿夕

Page 33: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早逝者是永不退场的话题。| 摇滚乐手有过不去的二十七岁,过度聪慧和才情的马雁从高楼一跃而下终结了刚刚三字打头的年纪,詹姆斯迪恩亡于车祸,开着横冲直撞的一架保时捷告别了二十四岁颓靡明亮的脸。那些是永远走不出青春期的人儿吧,连死亡都要做得干净,漂亮,毫无转圜的可能,就好像仍是一场洁癖的表演,或是一行诗句。人们用同样美丽的词语纪念他们,年轻永恒或者自由,那些冷又辽阔如深海的词。|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他们突然转了念,哪怕发现自己有丝毫的后悔,于是死亡这么宏大的命题,被轻描淡写地搁下他日再议,那么那些拒不和解绝不妥协所带来的、不肯被磨去的骄傲将会怎样与吃人不吐骨头的世界相处。一个人要改变世界实在是太难了,哪怕不被世界改变也几乎绝无可能,只有死守着最后一点不肯舍弃的——无论什么——去和世界谈判,互通有无,换取廉价的平衡或和解。| 成长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枷锁,就像藤蔓一样包裹住心,枝繁叶茂根深蒂固,太多人终其一生甚至得不到与那些枷锁谈谈的机会,何谈打开。那些枷锁里包含了太多,不肯放弃的骄傲,自以为是的纯粹,桀骜的爱,不被理解的自由,还有深到望不见尽头的孤独。打不开锁的成长和生活,就像带着伤口前行,并不是不能走,只是比常人要慢,每一步都是煎熬,撑不住一个放松,崩溃和死亡就接踵而来。生命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啊,在爱里建立自己的人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平稳轻快,他们不会明白活着有多难,甚至连安慰都无力如隔靴搔痒。不明白的人就是不会明白,永远都不会明白,对有些人来说,活着这件每个人都在做的事,可以变得有多难。| 所以每年的春天,纪念逝者最好的季节,我都会想想那些太早离去的人。他们过分聪明,过早懂事,过度成熟,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那一定太美好吧,却连已经走在如此前面的他们都触碰不到,想来也是件十足绝望的事。赶在自己开始抑郁之前,只有读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真是本注定徒劳无功的书,竟然用五十多万字絮絮叨叨讲往事。一定要从第一页仔细读下去,看一个人——带着痛感,带着一模一样的心情,看着这个无可救药一如自己的人——怎么面对信仰的崩塌,怎么惨痛至极地失败,怎么被现实杀得片甲不留,怎么挥别得不到的爱情,然后,怎么带着那颗少年一样骄傲的硬邦邦的心,慢慢往前走,归于柔软归于温暖,归于现实的功利的妥协的不完美的,生活这件小事。| 不是励志书,绝对不是。虽然同样始于低谷,但似乎也从未得到过世俗标准的成功,直到最后

还不过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主人公是孤儿,天生跛足从小缺爱性格倔强又敏感,简直就是典型青春期不良少年,吃了很多苦,不会爱,更不懂珍惜。那些枷锁就是阻止人前行的镣铐,虽然说起来那么美那么明亮——这些枷锁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相信。相信有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存在,相信努力必有结果,相信人生有很多意义,相信成功,相信自己值得好得多的生活,相信完美的爱情,相信绝对自由。这些相信,说起来是热的,在最深处却是无法触碰的冷。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冷的,还带着隐痛,但往往是那些琐碎的,俗气的,生活化的,虽常被人所不齿,却热得烫心。最讽刺的是,偏偏那些热的东西,被冷的追随者称作是生活的理想。| 人 生 的 枷 锁 是 怎 么 被 打 开, 每 个 人 都 不 一样——对书里的主人公,是时间,时间给他一场预谋已久的崩溃,一个不被祝福的重新开始。他最后放弃了他的追求,他的信仰,最重要的是,放弃了他的敏感。相信吧,敏感这种东西,如果真的不想要了,随时都可以丢。敏感注定是属于年轻的,年岁增大感官钝化是趋势,因此那些早就过了年纪不合时宜的敏感未免可疑。何必再用全部的心力,执着于情绪最轻微的波动,以换取最不值钱的骄傲和沾沾自喜。| 于我来说,开锁始于一场对同行者的觉醒。我此前从不知晓“你从来不会独行”的真正含义,实际上,它准确到恐怖。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经历过那些彻骨的冷,孤独,嫉妒,不甘,阴暗,抑郁……以及相关的一切吗?不会的,宝贝儿,不会的。再可怕的痛苦,再热烈的欢喜,都有人和你一样甚至甚于你地经历过。那些你自以为有意义的事,不过是一场幻影,飞速切换于世界的不同角落,恰恰此刻,落在你身上。你我有太多同行者,大家都不过是动物,你经历的那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所感受——瞧,不过是多少的差别而已。再怎么辩解人类的尊严和存在,我们也不过是在重复彼此、浑浑噩噩地活着。书里冲破人生枷锁的过程,就是打破那些相信——更美好的那个世界就是此时此刻,努力并不一定有什么结果,而结果则是更无意义的事,自由从未存在,爱情总需面对妥协……本来就没意义的这不完美世界,不相信的话,会比较容易幸福。| 还是要活在这个不美的世界里,活在当下,钝感,无为,不浮夸。就算无意义,也要努力地活下去。吃茶,读书,赏花,长谈。一睡仿佛百年过去,回头看看也曾有真真切切地快乐过。逝者们永远十七,他们固守着这样冷这样美的无解的锁孔沉沉睡去,等着很多年以后,他们的同辈人用更长的时间行完他们走过的路才意识到终点通向绝望和虚无——那些热络终究会过去,沉实也好轻快也罢,唯有冷是永恒的,也只有永恒才是真的冷。你若成风

五味杂陈 - 开锁记

33

Page 34: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中村明日美子是近年来风头正盛的耽美漫画家。画风细腻,线条流畅,一气呵成,落笔起笔勾连间都是满满的性感味道。但是我最喜欢她的却不是那一部饱受好评的充满着少年青春爱恋情欲的作品《毕业生》,而是她早期最写实最野兽派的一部《J 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一心想成为玛丽莲梦露的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其实是个性别识别障碍症患者。

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美国,那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迅速变革的地方,这个美好的天堂,这个诞生了玛丽莲梦露的地方,却最终容不得玛丽莲和她的信徒的存在。

是的,不论在哪里,J 这样的人,一个认为自己是姑娘的男孩,这样一个漂亮的尤物,超越性别的尤物,都是不容于世的。其实这种类型题材的文艺作品并不在少数,同为岛国漫画家的高桥留美子也曾画过一个故事,描绘的是一个因思念死去的妻子而穿上妻子衣服成为众人口中的异装癖的中年男子。

起初看这些故事的时候,猎奇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些社会边缘的人群总是生活在我们所看不见的阴暗角落,那种未知的好奇感包围着我,冲破了普世“变态”标签的束缚。可是越往后看越是不忍,似乎是在揭开一个个疼痛难忍的伤疤,这些隐秘人群的爱恨情仇被世俗的道德伦理以及偏见所压制,渐渐地,这些人群离开了充满光亮的地方。即使是现在这个叫嚣着“求同性恋给异性恋一点生存空间”的耽美中性之风大行其道的时代,有些东西,仍然是碰不得,动不了。

《西厢记》里谁的台词来着,“大凡天之所命尤物者,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说起来,最近在微博上面很火的大喜哥,是我所认识的一个异装癖者。他家和我家离得不算太远,基本上我们那一片的人都见过他。一个梳着俩油腻干枯的大麻花辫,脸上涂抹得跟杨柳青年画一样花哨,行为举止颇为怪异的男人,当然了,也许是个女人。他

之所以最近被大家关注,是由于他家的老房子失火,他被电视新闻采访,作为一个“异类”收到了社会 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对她的记忆来自刚升初二的那个秋天。九月份的晚上,天气微凉,夏意未褪,老城的姑娘们已经把超短裙放下来了几寸,基本上是看不大见明晃晃的大腿的。我晚上在街上溜达,看见了一人,有着两条裹着黑色网袜的腿,再往上瞅瞅,穿的竟然是不及膝的棉布短裙,上身是洗到发黄的汗衫,麻花大辫子里面插着两朵塑料花。当时我一惊,觉得大事不好,因为气氛颇像周星驰电影里如花的出场一张被白色红色绿色涂抹的乱七八糟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是男性的眉眼,却化着最浓重的女性妆容。这个人看见我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全是豁的牙齿。而我则大叫了一声,拼命地逃走了。如今我把思绪收回,看着电视上那个陌生却又熟悉的面孔, 裹着厚厚的红色棉袄,同样是那般奇异的妆,操着西镇口音的他粗着嗓子说“我操,房子烧了”,我感到了他情绪的无奈,而我全身上下涌起的无力感,同样是陌生而又熟悉的。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现在,忘了注明,今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你若成风张妍

但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交给那些生活于凡庸但永远都无法被凡庸接受的人们,他们统统被挂上了异类的标签,连问问题回答问题的权力都没有了。

34

Page 3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天,是除夕夜。现在的我抱着圆滚滚的肚子很 M 的在电脑前赶稿子。环境背景音是吵吵嚷嚷的鞭炮声,口腔里还氤氲着饺子的香气,耳边是家里人热热闹闹的声音,满满的喜乐。我总是在吃饱饭后想一些很无聊的事情,做一些很无聊的事情,比如说在北京这样一个寒风瑟瑟的夜晚,我敲击着键盘,写一些不着边际的文字,讲一些和我没有太大关系的故事,突然间很想问一群人一些问题。比如说大喜,比如说 J,比如说那些混迹在异性恋里面的同性恋,比如说那些被同性恋搞得生生死死的异性恋。我统统想要问他们一个问题:2012 都来了,你们会快乐一点么?问完立刻觉察到了失落,连我自己都不能够回答自己是否快乐,更何况他们呢。可是,我又不甘心,因为好久好久都没有人问我开不开心了,想必他们也是如此吧,内在与外在的挣扎与煎熬搞得他们痛苦不堪,可是那些道貌岸然吃饱了撑的如我者,却总是在关心完甲乙丙丁猫猫狗狗甚至路边的小花小草之后,都不会看见这些所谓的社会边缘人群,问一句不疼不痒的,你,开心么?

若是这个问题交给日本王牌编剧浅野妙子,她可能会再写出一部《最后的朋友》,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拉斯 - 冯 - 提尔他可能会再叫邓斯特演一出忧郁症病人,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贾宏声,他可能会说老子在天国已经是列侬的儿子了,若是把这个问题交给……

但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交给那些生活于凡庸但永远都无法被凡庸接受的人们,他们统统被挂上了异类的标签,连问问题回答问题的权力都没有了。

而我,似乎也无能为力。

窗外的四九城流光华彩,大朵大朵的烟花在漆黑的夜幕爆开,溅了一窗户。看着手里的漫画,J 最后还是有了个美好的结局,找了一个不苟言笑但是能够负责到底爱她的犹太人。而微博上面也传来了由于广大网民的集资使得大喜今年冬天可以暖暖和和用炉灶而不是柴火煮饺子的讯息。

似乎,一切还不是那么的糟糕。

我倚着窗户,心里默念着自己的新年愿望,突然间听见了风声。暴戾的,温和的,湿润的,干燥的,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透明了的融入在这夜幕中的。风,敲打着玻璃,有好听的声音。

五味杂陈 - 香蕉鱼

九故事的开篇便是这香蕉鱼的故事。我于高二时草草读过一遍,却未读太懂。只觉得奇怪,西蒙这家伙怎么莫名其妙就自杀了。昨日又读一遍,觉得这故事妙不可言,却又伤感至极。整篇故事短小,完美,而又深沉。我不由得想说说塞林格的军队生活。

生活中,塞林格是一名现实主义者,在他去战场之前,他就写了 Soft-Boiled Sergeant 和Last Day of the Last Furlough 这 两 篇 小 说, 在小说中,他表达了对当时盛行的那种理想主义的强烈鄙夷,指出了战争一定会是血腥与残酷的。不过后来在战场上发生的事情还是深深地震撼了青年塞林格。

1944 年,8 月 25 日。德国正式向柏林方面投降,当时塞林格是一名小官员,他的任务是寻找法国境内残留的纳粹分子。塞林格和他的朋友约翰,凯诺(John Keenan)发现了一名纳粹分子。很不巧的是,这情形被另一群士兵看到了。这群士兵将这名纳粹分子带走,并对其进行群殴,一直到他死亡为止。虽然塞林格和他的这位朋友显然并不支持这样的做法,然而他们也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直到这名纳粹分子被殴打致死,他们也没有说什么话。我甚至能想象出塞林格当时的样子,严肃地皱着眉头,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的消失。

同样,在德国投降后,塞林格被指派到到了哈根森林(Hürtgen Forest)战场中,在这里,他有了一段噩梦般地经历。没人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所有的幸存者都不愿意再提。当时,在塞林格的上司中,有一个对自己的士兵非常残暴的家伙。他在明明知道塞林格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在冰天雪地的德国,让塞林格在一个防守壕沟中(foxhole)过夜。如果没有他的朋友开曼(Kleeman)

香蕉鱼的故事周唯

为塞林格送来了一条毛毯和他母亲的羊毛袜子,塞林格一定是必死无疑了。

残酷的军营生活以及目睹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给塞林格的整个写作风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许在参军前,塞林格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愤怒青年,经历了非人道的战

35

Page 36: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争后,他的作品有了一份同时代作家没有的内敛感与深厚感,他只愿意做一个寡言,沉默的叙述者,用简单而又丰富的对话直指人的生活。在香蕉鱼这篇作品中,我们也很能够感受到这种内敛的气氛,从头到尾主人公西蒙都没有提到在战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只是沉默,暴戾,喃喃地向西比尔讲香蕉鱼的故事。

“卡彭特小姐。行了。我是懂行的,”那年轻人说。“你就只管睁大眼睛看有没有香蕉鱼好了,今天可是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呀。”

“我没见到有鱼嘛,”西比尔说。    “那是很自然的。它们的习性非常特别。”他继续推着气床。水还没有没到他胸口。“它们过着一种非常悲惨的生活,”他说。“你知道它们干什么吗,西比尔?”    小姑娘摇了摇头。

“嗯,它们游到一个洞里去,那儿有许多香蕉。它们游进去时还是样子很普通的鱼。可是它们一进了洞,就馋得跟猪一样了。嘿,我就知道有那么一些香蕉鱼,它们游进一个香蕉洞,居然吃了足足有七十八根香蕉。”他推着气床和上面的乘客又往海平面前进了一英尺。“自然,它们吃得太胖了,就再也没法从洞里出来了。连挤都挤不出洞口了。”

“别离岸太远了,”西比尔说。“后来它们怎么样了?”

“后来谁怎么样了?”

“那些香蕉鱼呀。”

“哦,你是说吃了那么多香蕉出不了香蕉洞的那些鱼后来怎样吗?”

“是啊,”西比尔说。

“唉,我真不忍心告诉你,西比尔。它们死了。”

我昨日读书至此,屡屡想要落泪。是的,我知道塞林格想说什么,我知道西蒙想说什么,我知道那些香蕉鱼想说什么。 西蒙已不再是曾经在风中歌唱的少年,不再是被心爱女人所等待的男人,他只是一个经

历了战火,残杀,暴力而后试图回归平静生活的军人。他是可以和小女孩西比尔聊聊香蕉鱼,聊聊香蕉鱼的困境,聊聊那些得了香蕉病而死的香蕉鱼。可他自己,已然成为了一只香蕉鱼,无法再继续他的人生旅途。人只能经历有限的人生,面临有限的人生选择,西蒙经历的太多了,现在他只觉得疲倦,只想逃避,只想后退。然而他再也无法找到来时的路径,再也无法逃离香蕉鱼的洞穴,于是他只能选择用一把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扣下扳机之前,再看几眼自己曾心爱的女人。

枪响,幕落。 人的一生,似乎只能前行或停滞,而永无法逆行。

 而塞林格显然是理解人作为人存在的这种无力感的,这种被操控,被命运玩弄的无可奈何。在塞林格看似不经意的对话描写间,我看到了他对西蒙这个人物是发自内心的同情,在塞林格玩世不恭的背后是对整个人类群体,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无情嘲弄与深深叹息。一定程度上,塞林格也许对自己充满了厌恶,厌恶自己作为一个人与他人所具有的相同弱点和微不足道的本能。在军队服役期间,塞林格曾经和海明威有过一段深厚的友情,他虽然对海明威充满了欣赏与敬佩,评价海明威为“一个非常好的人。”但是他并不赞成海明威作品中那种对人自身,对人单纯的精神力量的夸大。他开玩笑的说道:"这或许是因为我本身就比较脆弱吧。”

不过我相信塞林格坚信人都是脆弱的,个体的努力微不足道而又岌岌可危,精神力量即使强大总有一天还是会消退。西蒙选择了死亡,似乎隐隐约约地暗示了人的共同结局:“唯有死亡才能让一切平静,墓碑上的开出的小白花是曾有的精神力量的唯一证明。” 静生活的军人。他是可以和小女孩西比尔聊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Jerome D

avid Salinger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36

Page 37: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当我们谈论韩寒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他是 80 后生人高一时 他以一篇《杯中窥人》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夺魁后因期末考 7 门不及格重读 于高二退学引发争议《三重门》 一本反映中国教育制度的小说的发行让他一举成名退学后他创作了大量小说 散文 产量和销量让人惊叹他文风辛辣老到 涉及社会万象 人称 公民韩寒 他利用博客为媒介 广发意见 被认为是新一代的 意见领袖他还是跨界明星 音乐 电影 赛车 写作都有涉及...2011 年 12 月 23-26 日,他连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3 篇博文引发网络论战 巨大争议他和方舟子之间的打假纠葛说不清道不明

他是 韩寒今天让我们来谈论他。

本期嘉宾:

李锐恒:北京市二龙路中学,高三年级,喜好阅读路瀚程:青岛人,94 生人。赴美留学高中生张妍:青岛十九中高二年级,八卦 er周子其:北京市十一学校,97 年生人,初三

对话体 - 当我们谈论韩寒

37

Page 38: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问题 1:对韩寒的印象?张:嗯,一个被神话了的符号化了的普通青年。简单来说吧,8090 后的人们,从韩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特性,但韩寒却以反体制这样一个身份一步步走上了青年领袖的地位,事实上只是人们对自己的臆想投射而已。

路:一个敢于说部分真话,另有些独特生活经历经验的文艺青年。简而言之,是时代的产物,不过我认为,时代的产物也没什么不好。

李:一个有思想,有理论,但是被过分抬高的装B 青年。我想如果不是敢于,并且有足够的思维能力说出一些常人不能说、不敢说的真话,他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简单的反体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张:首先,他说出了哪些常人不能说不敢说的真话了?这个真话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多数,多数人的不敢说,是不敢放到公众媒体上还是不敢说出口?还是媒体没有给他们这个话语权?

周:哈哈,我们需要一个人说出一点我们认同但是说不出来的东西。不敢在公众媒体吧?

李:中国人的普遍思维环境还停留在很早的时候,尤其是多数人,从文革时代走来,又经历了某次不能说的事件,给他话语权,他也未必就敢说。前半句我同意周,后半句我觉得不止。很多话在生活中都不敢说出口。这是一个群体问题,我接触的人多数不敢于将一些现在甚至已经脱敏的话放到公共场合讨论。当下的整体舆论环境如何?

路:当下地舆论环境是进步的

李:但是进步、开放的程度远远不够。

问题 2:如今仍极具争议性的原因,意在个人 or群体行为?周:个人行为,个人顺应了群体的需求。而且他

往往以青年意领的形象出现。我们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但是他走得比我们更深一些。

李:如果是成名原因,不得不考虑外形的因素。他很有资本。但同时年轻人的舆论相对开放,也容易跟着走。他的很多言论是我们想说的,而且表达方式很具有吸引性。

张:他之所以能说,是因为他有公权力,他有话语权,但是他究竟说出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深入的思考?还是仅仅浮于表面?

周:精神就够了。

路:精神远远不够。

李:它是以精神领袖的身份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领袖,而不是真正的深入,当然的确比很多人深入。

张:人们需要意领么?

周:或许是不需要的。韩寒也说他只代表个人,但是他却正巧恰好充当了这一角色。

问题 3:对韩三篇的看法?张:先从态度上来讲,我觉得很好,他终于说了一些他自己的话了。

周:没看过,但是从环球时报送来赞扬一事,呵呵。

李:我不赞成贴标签。虽然环球赞扬了两句,不过我也觉得还是很中肯的。

路:在下拙见,抛出个人感情,革命一篇句句中肯不能因为环球赞扬了就否定。韩寒其实一直踩在红线上。

李:韩寒批评民众,可是人家自己说了,只有批评了政府才有资格批评民众”。

路:这既是生存之道,我觉得也是他现在的真实想法。

问题 4:有人说革命一篇代表了当今中产阶级的普遍想法,是否认同?

李:首先,中国是不是存在中产阶级?我觉得这个首先就存疑。或者准确地说,政治舞台上的中产阶级。是否存在有政治活动性的中产阶级?我觉得多数还是依附性的。不过中产阶级普遍求稳,这在全世界都是正常的。这也没有什么错,因为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很理智的选择。

张:不认同。中产阶级,指的是是国企的既得利益者还是夹缝中生存的民企?99 年韩寒参加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38

Page 39: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路:民企当然是中产阶级。在经济收入上属于中产阶级的人,在中国却是分为很多不同处境,不同类别的。

周:呵呵。大部分中产阶级都是感党恩德。他们的智慧用在如何逃避不合理的税收,而不是反抗征服。

路:韩寒革命一篇我并不认为代表了哪个阶层的利益。他这么写,因为大多数人都这么想。韩寒此文其中肯的观点是值得赞扬的。

李:言论有时候反映的是群体的诉求,可能未必是授权的,但是确实代表其诉求。是否能够代表一个群体不取决于其是否出身于该群体,而是是否主观愿意,代表之,并客观与之接触力求反映其诉求。同政见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相同利益,但同时也还有主观思维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问题 5:韩寒说”革命需要诉求“,中国当今缺少这样一个诉求吗?路:没错。诉求不是共同的政见,而是共同的利益。

张:你让陕北老农有什么政见?吃得好活得好这就是诉求背朝黄土面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诉求。韩寒这一段大错特错,谁自由,你到街上问问,谁自由?韩寒他在谈革命中让我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我们的国民素质,我们的国情,人民不可能幸福。金钱用来穿暖和果腹,这是最低级的需求,而安全感,自由,则是高层次的追求。你说谁不想自由,谁想整天向钱看,但是没有钱,怎么自由。因为国民尚且停留在对金钱的追求上就说对于自由没有追求,韩寒他把人民追求自由的想法给抹了,这能忍嘛。

李:中国是一个分裂社会,不论是在利益上还是政见上。共同底线利益和共同底线政见难以寻找,这才是分裂的核心。基于这一点,韩寒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甚至不能代表所有的城市中产青年。但是韩寒另一句话说的好 ,“中国人追求那些危险的普世价值么?中国人追求的,但中国人是顺便追求,追求那些东西在很多人心中的价值未必有追求新开盘的一个楼盘或者追求一点网络游戏中的装备那么高,因为大家的生活压力都这么大,理想都没有,混口饭吃就行了,你跪着吃和站着吃由什么区别呢?谷歌可能高估了自由、真相、公正、叉叉等东西在中国很大一部分网民心目中的价值,这些都没有路上捡到一百元实在。”不自由、不公正,对多数人不重要,这才是关键。

周:他们最多也就乌坎一把,但是没有行动。乌坎人民还挥着党章呢。我们的价值观是矛盾的,可以被热血沸腾,但是冷静下来又怀念老婆孩子热炕头。

路:硬实力,历史、经济军事国际地位,软实力,民众对制度的信赖和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现在的经济军事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硬实力不断提升,所带来的利益又使多数有所收益。这是一种心理预期,或是依赖的惯性。有这一点做保障,中国就不能革命。

问题 6:韩寒提到的“民主素质论”,中国人目前仍然素质低下,民主无法真正运行。你同意吗?张、路、周、李:不赞同。

周:绝对不是国民素质低。国民素质可以被提升。

路:这一点我不同意。捷克人民,甚至美国人民的素质也没有高到哪去。其实,我认为,不是国民素质,而是民众对规矩不熟悉。不懂规矩和素质低不是一回事。

韩寒被南都周刊捧为“

公民韩寒”

,遂被左派激进

杂志称为“

南方系走狗”

韩寒赛车写作双栖发展,常自称“车手韩寒”而非“作家韩寒。图为韩和其他车手

对话体 - 当我们谈论韩寒

39

Page 40: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李:我不认同民主取决于国民素质。新华日报早就说过了,国民素质是要在民主中训练的哈哈。

题外音:“国民素质低并不妨碍民主的到来,但决定了它到来以后的质量。”国民素质低真的不妨碍民主吗?张:以下几点:国民素质低首先就不对,要看比较的对象,跟美国?还是跟韩国,甚至朝鲜?第二,部分人素质低,能否上升到群体?第三,民主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为了追求更幸福的未来,即是个人文化水平低了,身体不行了,那么他就不要利益,不追求幸福,不想民主了吗?最后,民主迟早会来,难道人民就不会进步吗?而且首先得有,然后再说怎么办。

周:会妨碍民主前期吧。会看着很乱。会影响质量,不影响到来,有点道理。素质不影响民主的到来是因为,选择的能力和明辨的能力和国民素质没有直接关系。正如能不能让一个人去吃满汉全席和他识不识字没有关系,人民可以被训练加入民主,逐渐习惯民主,最终驾驭民主。

李:不同意你的观点。其实国民素质低是否妨碍民主运行,和是否妨碍民主到来,是两个概念。就第二个,即是否妨碍到来而言,我反而认为是妨碍的。对于国民素质的定义,类型中包括社会素质,种类里面也有政治素质,那么说明了国民素质同政治存在关系。我认为国民素质同民主的到来有关。不同的国民素质对民主的追求程度不同。美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从建国之初目的就不是民主而是建立一个能够保护财产的的强有力而又限制权力的政府,但是后来的民主渐进推广,这是国民素质提升的功劳使得民主到来。国民素质的提升,可以带来国民对民主追求程度的提升,通过民众的推动带来民主,因此国民素质与民主的到来当然存在关系。而国民素质较高

的环境也适合民主的发展。

路:还是那句话。不懂规矩和素质低不是一回事。中国人素质不低。但是国人对民主很陌生,对规矩不熟悉。假设现在突然完全民主,会影响民主质量。但是要不断有民主渗透,人民才能熟悉。官方一再强调国民素质问题,又不给人民训练之机会,实则是荒谬的。另外,经济发展决定民主质量,因为经济发展决定民众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决定理解民主的速度。素质低不是理由。但对制度的把握的确是一个理由。民主对所有人敞开大门,但不代表民主的程度一样。

张:咱国家 5000 年历史,其实礼仪仁智信,很多义利观道德观是深入人心的,相比美国这个没有什么历史的国家来说,我们的素质本应很高。但是素质高并不代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定快么,对一个一岁小孩实行民主教育,和对一个八十岁老头实行民主教育,哪一个更困难显而易见。所以我在怀疑,束缚我们国家民主的,究竟是所谓的素质,还是传统?

路:中国五千年文明古国,纵使文革劫难,也不会使文明丧失殆尽。但是我国历来专制,国人也喜强人政治之传统,故有碍民主的程度。所以这应该是个传统的问题。

李:吃饭是不是吧唧嘴,和民主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是否遵守秩序,尊重法律,尊重弱者,这个关系就大了。所以我认为涉及民主质量的应该被定义为“政治素质”,喜爱专制这在当代也应该被认为是政治素质低下。我所定义的“政治素质低下”应该是指不能独立思维对政治进行反思。

路:可以这么说。但是政治素质的提升必要又政治民主之训练。在思想封锁,政治专制,经济快速发展的三个因素下,民众想独立思考是很难的。所以,一蹴而就的民主不适合中国。但是民主的渗透和训练是必要的。至于韩寒讲的“交会时的

韩寒《谈革命》一文博客页面

韩寒在《纽约时报》开设专栏的网页消息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40

Page 41: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远光灯”这种素质显得无稽,个人认为是他的比喻有误。

问题 7:从众多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旦即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走到了巅峰,当权者认为民主的渗透和训练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损害自己的利益。既然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民主,对于中国,改良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李:如果当权者够聪明他们应该已经清晰的知道,他们的地位不可能永固,是否愿意推进改革,还是继续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取决于他们的政治智慧。如果继续击鼓传花,意味着到了最后引发造反,最终既得利益者和现有的一般人群都会受害,导致暴民专政。

路:但是,作为理智的知识分子去分析国家命运,我认为真正的理智是容许不理智的存在。变革中的国家需要一些不太理智的人站出来向政府施压,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专制到民主都难逃的命运。至于这些国家之后的命运,大概有三种,一者政府强硬,民间软弱,视为失败。二者政府在政治斗争中分裂,强硬派倒台,政府妥协,此为改革,为最好之结果。三者政府强硬,民间强硬,此为革命。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实际上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一旦事件发生,理智远没有热情和立场值钱。但韩寒说过他如果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会放弃自己的立场,去支持弱的一方。如果知识分子这么做,他们的作用才是巨大的。因为真理不是民主的一群人,而是民主的制度,而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利益对抗相当平衡的基础上。“民主是一种制度化利益对抗机制”(李语)韩寒这么说,是有道理的。教育,这才是知识分子应该做的事情。

张:我不同意你的前半段看法。知识分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后半段对于韩寒的评论同意之余我还有其他看法。韩寒有一点我特别欣赏,他一直在干着简单的能够让人理解的事情,算是一种普及型的知识分子。我们现在的民主如果需要训练和渗透,是需要他这样的人的,即使不深入,但是能够让人知道有这么一种东西,能够让人们借助偶像的光环,去了解。了解以后,人们才会有想法,才有办法作出抉择。事实上我们回到最早聊得,韩寒在这方面很优秀,他做了传声的媒介,利用他的公权力。

李:但是韩寒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更为理性,更深刻的传播者。

张:我们现在提的这些民主,制度是有意义但是不是最迫切的,精英掌握全世界么?不,民主关键是在民,而民众们现在无法筛选信息了解信息,可是又很少有懂的人放下身段干着普及的工作,这才是令人难受的,我们不仅仅应该往上看,更应该往下看。

问题 7:“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

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所以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我认为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所以问题并不是要把共产党给怎么怎么样,共产党只是一个名称,体制只是一个名称。改变了人民,就是改变了一切。所以更要着眼改良。法治,教育,文化才是根基。”

张:“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这句话比较搞笑,人民之间的分歧很大,但是也是既得利益和不既得利益二者的巨大分歧,最大的分歧在于人们都想要利益,那么改良势必消弱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是很大利益。所以改良没有用,但是教育文化法制很有用,应该是体制外的人的一种普及。

李:我不能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共产党上层权力者和一般党员实际上区别很大,下层党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层权力体系的机会。但是现在没有信仰、缺少追求的局面,这种特性实际上和全民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完全剥离开。

路:民主是容许不同声音存在的一种制度。韩寒前半段说得很对,中共的庞大是难以想象的,这更证明一蹴而就的民主不可能也不合适。但这并不是不民主的理由。改良当然好,但我刚才说过来,改良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追求。太多的利益瓜葛纷争,光靠着民主自由的字眼是不够的。再者中国现在没有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党内领袖来改良,即使有并且所谓的成功了,又怎么保证他不会成为新的独裁者。我看来,党内的分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但是没有外部压力党内很难分裂,又回到我的论点,外界压力在先,改革在后。完全的主观改良不可能。

韩寒将出版手稿自证清白

对话体 - 当我们谈论韩寒

41

Page 42: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浅谈司法能动 文-田野

独家首发

42

Page 43: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1. 导论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司法能动主义,在很大意义上会与积极司法行动、司法行为主义或是司法主动、司法积极与司法积极主义之意义重叠【1】,因此本文所探讨之司法能动主义,只限定于讨论司法机构(在本文中主要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及其低级法院,州法院)探索宪法的内涵或适用法的内涵,解释法律的适用性,填补法律条文因为概括性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空隙的权力,以及参照何种标准对该种权力进行实施。

如果我们追溯到十八世纪美国建国之时制宪者们设立最高法院的意图,我们不难发现汉密尔顿所设想的司法分支应该是“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只有判断;而且为实施其判断亦需借助于行政部门的力量”【2】的一个最为虚弱而无法反对行政、立法力量,却又独立于上述该二种力量之外的力量。在汉密尔顿的阐述中,司法部门具有独立性以保证代表不得侵害其代表之主体(“故因笔者赞同这种说法:‘如司法与立法、行政不分离,则无自由之可言’”【3】),同时也必须具有专业性以维持法庭之公正。司法部门在其组成(或法官在其经过任命之后),即不再与立法、行政分支产生关系,依据宪法以及其本身的专业性,独立行使宪法赋予其职权。在阐述法官的独立性时,汉密尔顿提到了司法分支应为了保障少数派对抗“大多数的暴政”而执行限权宪法,或是法官有权宣布有立法机关制订并通过的法律因违宪而无效,且先不论汉密尔顿的观点在当时的被接纳程度,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种表述看做“司法审查”(Judicial Review) 之开端。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美国宪法中并未有司法审查或是法官释法之表述,只在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二款中对于司法管辖权的表述时有“一切基于本宪法以及美国其他法律所缔结的及将缔结的的条约而产生的普通法或衡平法的案件【5】”。

在克里斯托弗·沃尔夫的定义中,司法能动主义认为法官拥有将具有概括性的宪法保障予以具象化,并积极避免司法不作为,从而为社会不公提供救济的权力。沃尔夫称:1. 能动主义者更少强调必须绝对遵循先例;2. 能动主义者为获得重要而且必要的司法判决倾向于减少程序上得障碍;3. 能动主义者并不那么顺从其他决策者;4. 能动主义者喜欢做出更加广泛的裁定;5. 能动主义者主张一种广泛的司法救济权。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司法能动主义者并不站在一个假定法律合理的角度上看问题,相反,司法能动主义者更加积极地运用宪法权力,平衡立法权与行政权以期达到避免“多数暴政”的结果,并积极实现宪法精神的主张。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如此一来,司法权显然已有越过行政权与立法权之嫌疑,因而产生了倡导尊重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严格遵循宪法,相信多数规则与代表制度的司法克制主义(Judicial Restraint) 与更加相信宪法精神,对立法、行政部门之代表性持怀疑态度积极介入干预立法、行政两权的司法能动主义 (Judicial Activism)

之争。

本文将从司法能动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开始讨论,一直到常人对于司法能动主义意义理解的必要,以及作为一个普通的大众,我们所看到的司法能动性的正反两面各在何处,以期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

2. 司法能动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法庭上的影响 关于司法能动之起源,发展及现实影响,可参见各法学论著,在此不再花费长篇表述,只介绍几个在发展历史中极为重要的案件以勾勒出司法能动主义大致的发展史。要提司法能动,不得不提起一场早在美国开国之初就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没有发生在战场上,也没有依据本文的立意发生在法院之中,而是在行政分支之内:在 1791 年,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 提出设立美利坚合众国第一银行以发行国债帮助联邦政府清偿债务,可是在时任国务卿的托马斯·杰斐逊 (Thomas Jefferson) 和 众 议 院 议 员 詹 姆 斯· 麦 迪 逊 (James Madison) 看来,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将必然是对州权和大众的威胁,因此竭力反对,而在反对的理由当中,杰斐逊提出,在宪法所列联邦政府所有之权利当中,设立中央银行不在此列;对此,汉密尔顿反驳道,宪法确实并未明确规定设立中央银行之权利,但同时亦未明确禁止或限定,且在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中列出联邦政府的“制定为执行以上各项权力和依据本宪法授予合众国政府或政府中任何机关或官员的其他一切权力所必要的和恰当的法律”【6】的权力。在此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政治家在填补宪法的规范缝隙。 随之,对于宪法的填补和解释的工作逐步移交到了最高法院,而这一切的开端,来源于同属联邦党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 (John Marshall) 在非常著名的美国宪政案马伯里诉麦迪逊 案 (William Marbury v. James Madison, Secretary of the United States, 5 U.S. 137(1803)) 的 判 决: 这一 判 决 确 立 了 美 国 宪 法 史 上 司 法 审 查 (Judicial Review) 的地位,并且赋予了美国最高法院以违宪为由宣告由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无效的权力。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发生在 19 世纪之初,联邦党人与民主共和党人正苦争权力之时:联邦党人输掉 1800 年大选以及国会选举之后,时任总统的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为保留联邦党人之权利,提名其国务卿约翰·马歇尔出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同时与联邦党人仍然控制的国会一道通过了《1801 年司法法》(Judiciary Act of 1801) 增设了多名联邦法官,由于国会通过法案后只余下一天时间将所有新任联邦法官的委任状盖章发出,美国国务院当晚灯火通明。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仍有一部分委任状未来得及发出,其中就有本案中的原告马伯里的委任状。杰斐逊就任总统之后,因为对亚当斯的政治手段极为反感,命令不得发出已盖好国印的委任状。此举令

独家首发 - 浅谈司法能动

43

Page 44: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马伯里等人极为不快,遂依据《1789 年司法法》(Judiciary Act of 1789) 中“美国最高法院具有受理针对美国官员的排他管辖权,可以针对美国政府官员下达强制令”条款将时任国务卿的麦迪逊告上了最高法院,要求法院强制麦迪逊发出委任状,可是杰斐逊早已表明从宪法理论上他坚定认为最高法院无权下达强制令,因此拒不说明缘由。马歇尔接到诉状后进退两难,如若同意马伯里的请求,依法发出强制令,麦迪逊极有可能拒不执行,届时不但最高法院颜面尽失,美国甚至可能出现宪法危机。权衡再三,马伯里最终写出了妥协的判决,他强调马伯里的要求是合理合法的,既然其委任状已经盖国玺,就应由国务院发出,但是马歇尔同时援引了宪法 “对于涉及大使、其他公使和领事的一切案件,以一州为当事人的案件,最高法院有初审管辖权。对于前述一切其他案件,最高法院有关于法律与事实上的上诉管辖权”的条款,因此最高法院对马伯里所诉之案件无初审权,马伯里起诉所依据的《1789 年司法法》是违宪的,因而驳回马伯里的请求。在马歇尔的解释中,他以最高法院的口吻将宪法赋予了至上性的含义,并宣称“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此案的宪法价值远高于其当时的意义和结果,马歇尔通过此案,树立了最高法院审查法律的权力,而这也同时要求法官不再为了审判而学习法律,从而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局限在法律之内,相反,法官应该深入了解宪法,并以宪法为基础对其他法律进行解读。就像在本案中,马歇尔所缔造的“司法审查”权力,并非是隶属于司法部门的无可争议的权力。

在马歇尔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最高法院都秉持着温和的司法审查,即只宣告明显地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罗杰·坦尼 (Roger Tanny) 法院在德雷德·桑斯特诉桑福德案 (Dred Scott v. Sandford, 60 U.S 393(1857)), 对 涉 及 仍 有争议的奴隶制的法案做出违宪裁定,试图用该案解决美国国内因为奴隶制而导致的南北之间的对峙。但是,他所撰写的意见被广为诟病,也使得司法审查的一条边界逐渐清晰:疑罪不适用于司法审查。

内战之后,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程序原则的模糊性使得法官开始更加积极地阐述立法。19 世纪末开始,人们对于财产权的意识使得最高法院之内开始产生浓厚的倾向于财产权保护的氛围,基于当时对宪法的解释推翻了许多用于规范商业行为的法案。一直到罗斯福新政之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罗斯福放弃整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共和党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政策,转而着手规范商业,可是在 1935 年、1936 年,深受自由放任政策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最高法院通过两案先后宣布《全国产业复习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 和《农业调整法》(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违宪,在此等情况下,罗斯福与国会联手,企图重组最高法院,规定凡是有一名年在 60 岁以上的大法官,总统即得

再补充一名。为防止宪法危机,几位保守派的大法官或辞职,或转变对新政的态度,将经济事务合宪审查权交出,但如此又有给予行政立法分支以权力危害个人权利,违背制宪者意图之虞,因此最高法院内部对于“司法克制”也存疑。就在此时,由布莱克大法官 (Justice Hugo L. Black),道格拉斯大法官 (Justice William O. Douglas),墨菲大法官 (Justice Frank Murphy) 和罗特里吉大法官 (Justice Wiley B. Rutledge) 组成了主张司法分支应担起监督行政与立法分支以保障个人权利的司法能动派 (Judicial Activist),而法兰克福特大法官(Justice Felix Frankfurter), 杰 克 逊 大 法 官 (Justice Robert H. Jackson) 和伯顿大法官 (Justice Harold H. Burton) 组成了主张尊重行政与立法分支的司法克制派 (Champions of Self Restraint),以及由其余两位法官组成的中间派。这也许是人们第一次将法官依照司法能动的标准予以分类。

笔者个人认为,司法能动主义在著名的布朗诉托 皮 卡 教 育 局 案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347 U.S. 483 (1954)) 中 , 达到最高峰:时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 (Earl Warren)在判决中表述:制宪者的原意得双方各自表述皆有道理,因此不可作为法庭的考量因素;其次,就应诉方援引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之公立教育之条款并未包含在平等保护权的说法,法庭回应到,案情当时之情况与第十四修正案通过时之情况完全不相同,同样,应诉方援引普莱西诉弗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 163 U.S. 537 (1896)) 中“隔离但平等”之条款亦不再适用于当时之环境,因此予以推翻。在此案中,其由于政治而产生的曲折性先按下不表,光看法庭 9-0 之决定,可见其时司法能动性之巅峰状态:法庭不再追寻制宪者的原意,因为制宪者的原意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可以被广发解读;而且对于先例并无普通法系中得绝对尊重,相反,法院援引社会现实科学状况而非依据历史情况进行判断,广泛地行使救济权,以期达到社会公义。

沃伦法院 (Warren Court) 之后的伯格法院 (Burger Court) 和伦奎斯特法院 (Rehnquist Court) 逐渐发展此种法律意识,在罗伊诉韦德案 (Roe v. Wade, 410 U.S. 113 (1973)) 中,伦奎斯特法院多数意见通过指出阐述并解释宪法中并不存在的“人的概念”以及隐私权的保全,宣告佛罗里达州限定妇女堕胎之行为违宪,。【7】根据司法能动主义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司法能动主义处于一个既受赞誉又被批评之情势之中,信奉不同司法哲学之人有不同之见解,无谁对谁错,谁优谁劣之分,而更为常见的是,法律人会站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之中的某个位置,时而倾向司法能动主义,时而倾向司法克制主义。

3. 作为常人思考司法能动的现实意义(一次模拟法庭的经验) 本段,笔者将就一次个人经历,表述一下常人,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44

Page 4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或是法律人,在面对法律条文,却又出现道德困境时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司法能动性的。(在此段中引述的模拟法庭法官的姓名一律隐去,用代号表示。)

该次模拟法庭所讨论之案件为洞穴奇案 (The Case of Speluncean Explorers),该案的原文由美国法理学家富勒 (Lon Fuller) 于 1949 年发表,描述“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再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一人以救活其他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但是在抽签之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轮到威特摩尔抽签时四人中一人询问威特摩尔对于代替他本人抽签是否有异议,威特摩尔没有表示异议,恰好威特摩尔被选作为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院判处绞刑”【8】【9】。在本案中,对于法官唯一清楚的就是在该国的刑法中“任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人应该被判处死刑”的准确表述以及在原书中所提到的若干判例。在法官的决定中,模拟法庭法官(下简称法官)L 提到对于死刑的怀疑,并提出死刑本身不合宪的情况下,法庭应有权就法律条文做出更改,即以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判断刑法典该条款项违宪,并改为监禁。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法官 L的司法能动倾向,或者说是倾向激进的司法立法倾向,可是 L 对于本条法律的合宪性审查并未来源于根本法宪法或者是已有的先例(因为在原作者的书中未表述出此种关于死刑的怀疑),而是来源于他本人的宗教信仰,认定死刑本身就是不合乎逻辑的。按下宗教因素不说,我们亦可以将这种信仰归因到道德律,即被广泛接受的自然法原则上,因为主张内心中的道德而反对一条法律,并积极使自己的反对意见适用于案情,这无疑使得法律变得极其的“个人化”而缺乏广泛的判断力从而引起诟病,但是此种态度也将法律与道德或是宗教相融合,使得法律不再只是冰冷的法律条文,或是被纯理性的法官解释之后的冰冷的法律条文,而是被人以“人”的立场体会过之后的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东西,与陪审团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是此种方法终究缺乏标准性,如若法官某日因为自身原因更改宗教信仰或是道德归属,则方法又发生巨大之改变。

相反,法官 Z 提到,“法官的职责就是维护法律”,法律就是法律,立法者作为民意选举出来的代表所制订出的法律是无法更改的,而作为司法者,法官应该按照“司法者”的原意,保持自己的专业性,支持立法分支与行政分支所立之法。而一旦法官带入个人情感因素,法律即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为不同的人思想完全不同,而如此一来,法律的尊严必将蒙受损失。因此,法律就是法律,法官的职责也就是维护法律,一旦被告人的行为与法律所规定之行为一致,法官即应按照法律进行判决,而不应过多探究立法者本意或是广泛援引民间原则,更不应寻求例外,因为这些事项本来就无标准所进行判断。法官 Z 应该算

是坚定地司法限制主义者以及实证主义者,相对于内心的精神,法官 Z 更为看重法律的尊严以及法律本身的绝对性。笔者不禁想到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纽伦堡审判》:在二战后纽伦堡的一次审判中,被告人之一简宁是一名法官,同时也是纳粹德国时期的司法部长执行纳粹法律,以法庭名义批准绝育手术和将许多人送进集中营。在他个人的陈词中他说:“我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违背我们远大的理想之上的。”【10】但是,我们无法对他说他坚定地捍卫着法律是错误的:对于实证法的相信和对于法官职业道德的要求使得他不得不做出违心的判断。在模拟法庭中我们最后看到,所有判决上诉方无罪推翻下级法院决定的法官意见都无一例外地援引了自然法,或探讨制宪者的原意,或重新构架法律条文,或探讨死刑的意义,可是事实是,无论我们内心多么原意相信自我道德的正确性,自我道德终归是无法判断和衡量的,而可以放上天平衡量的,只有已有的法律条文,一旦法律天平上加了一只法官的手,也许法官自己认为所加的力很轻,但是事实上也足以令法律天平失衡。

法官 Q 和法官 T 在法官意见里各自探讨了死刑的作用,讨论了法律的精神,也得出了法律精神大于法律条文的推论结果。其中,法官 T 提出在立法者制法之时,必然没有就此种情况作出假设想象,因为建国以来从未有案件作为本案的先例,因此法官不需探讨制法者的思想,此论述即是沃伦大法官在布朗诉皮托卡教育局案的裁决中所用之理由。同时,在法官合议时,法官们就曾对法律条文中的“故意”与“剥夺”二词做了多次讨论,其中包括对“生命权是否可以自行让渡”这一命题进行了意见交换,法官 Q 最后在自己的判决中写到:“立国先贤们制定法律,是为了促进公民权利得到保证,而不是故意刁难我国公民”,因此驳斥了在“故意”和“剥夺”等词上所做的辩论。在此处,两位法官都在填补立法因为广泛性所造成的空缺,其中法官 Q 认为,当法官解释法律时,应该以保障公民权利为优先考量,在本案中,即应优先考虑该两词是如何不适用本案案情,而不是如何适用。

从这个案子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我们就法律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地考虑我们本身的主体地位。当一个人身为法官在法庭之内的时候,我们会去思考法律的真正意义,去将自己与原告或是被告同一而不是分离,不但为一个案件的公义最大化,同时也在谋求社会的利益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谋求通过社会利益而转移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当自己面对同等的权利丧失或是被诬陷时所可援引的公义先例。在当今的中国,《立法法》规定,“人民法院既不是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者,也不是法律的解释者,人民法院只是法律的适用者”【11】,但是如此一来,未免有落入司法不独立之虞,改革在走,未来的走向如何尚未可知,只有对于法律有深刻体会,对于法律自由有深刻理解,方才可以保证未来的司

独家首发 - 浅谈司法能动

45

Page 46: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法之路可以越走越广阔,从而达到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权利的不明而喻的终极目的。

4. 法律抑或政治? 在本文最后,笔者还是想略施笔墨,探讨一下法律的政治性。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皆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而任命,总统们往往都希望提名一位和自己有着相同政治信仰的法官,这样才可以保证最高法院不会用司法审查来找自己的麻烦,因此大部分被提名的大法官都有着政治色彩,比如说1901 年对约翰·马歇尔的任命。但是有时候,法官的提名不得不考虑国会的现实情况,比如说当初老布什总统于 1991 年获提名机会时,几番希望提名保守派的重要力量,无奈国会由民主党控制,若强行闯关只怕会不通过,再三权衡,选择了相对中立的托马斯,而国会最终页通过了托马斯的任命案,托马斯最终作为一个例外没有奉行中立路线,但是大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提名的法官都属于中立派法官。同时,最高法院也有法官完全脱离总统提名时之预想的先例,艾森豪威尔提名厄尔·沃伦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时,期待沃伦可以扭转最高法院司法能动之局势,可是沃伦上任之后把最高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带到了巅峰,让艾森豪威尔直呼平生最为后悔的事便是将沃伦送进了最高法院。由此可见,最高法院的政治性是古已有之的。

近年来美国最高法院数度被批判政治性过强,批评既来自于法学学者,也来自于大众之间,连娱乐化的美国律政喜剧《波士顿法律》也借一位主角之口批评美国最高法院立法选总统。此事却有其事,2000 年大选中,布什和戈尔相持不下,但是只要谁赢得佛罗里达州的大选谁就可以赢得总统之位,在佛州开票当晚,曾有媒体短暂宣布戈尔获胜,但不久又都改口称小布什获胜。戈尔的竞选团队认定小布什的选举团队进行暗箱操作,故意未统计一部分选民的投票,因此向佛州法院要求重新验票,佛州法院允许了这一请求。小布什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是以轰动一时的布什诉戈尔案 (Bush v. Gore, 531 U.S. 98 (2000))最高法院最终以 5 比 4 的投票支持了小布什的上诉,推翻原判决。而在这次判决中,单从政治上看,支持布什的伦奎斯特首席大法官 (Chief Justice William Rehnquist),斯卡利亚大法官 (Justice Antonia Scalia), 托 马 斯 大 法 官 (Justice Clarence Thomas) 皆 为 保 守 派, 奥 康 纳 (Justice Sandra D. O’Connor) 大 法 官 和 肯 尼 迪 大 法 官 (Justice Anthony Kennedy) 为中间偏右派,皆由共和党总统提名;而支持戈尔的斯蒂文斯大法官 (Justice John P. Stevens),金斯伯格大法官 (Justice Ruth B. Ginsburg),苏特大法官 (Justice David Souter),布雷耶大法官 (Justice Stephen Breyer) 则皆更加倾向于自由派,多由民主党籍总统提名。其实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想到,法官是无法将自己的政治诉求

弃于不顾的,很多时候法官的判决和自身的意识形态有着强烈的关联,在美国最高法院 2006-2007年庭期内,有 30% 的案子最终以 5 比 4 的判决定谳【12】。笔者个人认为,对于法官无需过于苛求,现如今的法庭同样也身背舆论,例如布什诉戈尔案就曾一度将最高法院推到风口浪尖,而日益增多的法庭之友陈述状 (Amicus Curiae) 亦将对法庭有影响。

而事实上我们也确实看到,最高法院正在努力弱化意识形态之争正在逐渐弱化,2007 年至 2008年庭期,5 比 4 分裂的案件减少到 17%。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许多宪法性案件上,两派都更加地向宪法靠拢而不是过分依靠自己的判断,更加注重保障宪法权利。

5. 结语 司法能动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突然从法律中一跃而出的概念,它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法理和哲学渊源。要真正理解司法能动主义并对其作出合理的判断,必须先从司法的概念等基本入手,进一步理解其作用,同时也必须理解其危害(譬如越过代表大众的立法权直接立法等),从专著论文、现实案例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观点。也许司法能动主义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如对宪政学般的有意义,但是整个思考的过程对于未来无论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概念帮助思考;或是作为一个自由的思考者 (a Free Thinker),明白法律的深意从而保护自己的权利,都是极为重要的。

司法能动主义范围很大的概念,不但关系到美国宪政的历史与未来,涉及法律概念、法律思想和法律意义,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法理学问题,绝不是区区几千字可以说清道明。笔者写这篇文章,一为稍加介绍美国司法能动主义,二为从一个具体事例中启发各位对法律进行思考,实为抛砖引玉之用。其中若有错误或是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1】《司法权与司法能动——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发展与启示》,郭杨骞,载于《研究生法学》,2010年 8 月【2】《联邦党人文集》第 78 篇,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商务印书馆【3】《联邦党人文集》第 78 篇,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商务印书馆【4】《司法能动主义——自由的保障还是安全的威胁?》,克里斯托弗·沃尔夫著,黄金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5】”The judicial power shall extend to all cases, in Law and Equity, arising under this Constitution, the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reaties made, or shall be made, under their authority;” Section 2, Article Ⅲ ,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6】” 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ISSUE 01 Contemporary Voices

46

Page 47: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 Section 8, Article Ⅰ ,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7】本节参考《司法能动主义——自由的保障还是安全的威胁?》,克里斯托弗·沃尔夫著,黄金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司法权与司法能动——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发展与启示》,郭杨骞,载于《研究生法学》,2010 年 8 月,但未作直接引用。【8】《洞穴奇案》,萨伯 著,陈福勇 张世泰译, 三联书店【9】对案情细节感兴趣者,可翻阅富勒原文或是参考三联书店中译本而事实上我们也确实看到,最高法院正在努力弱化意识形态之争正在逐渐弱化,2007 年至 2008 年庭期,5 比 4 分裂的案件减少到 17%。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许多宪法性案件上,两派都更加地向宪法靠拢而不是过分依靠自己的判断,更加注重保障宪法权利。【10】电影《纽伦堡审判》【11】《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司法哲学之可能走向》,范进学【12】http://www.law.cornell.edu/supct/08highlts.html

独家首发 - 浅谈司法能动

47

Page 48: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文 /Yoichi

武藏野在我们视线中出现的频率不低。对动画迷来说意味着吉卜力,对艺术家来说意味着武藏野美术大学,对日系电影爱好者来说意味着《四月物语》。1998 年的电影《四月物语》中,女主角榆野卯月只身前往武藏野大学,为的是那个名为武藏野的男孩子。她也时常读着一本名为《武藏野》的书,这本书写在 1898 年,恰是电影上映的百年前。名为武藏野的男孩一直吸引着卯月;而一百年前的武藏野,也一样非常吸引人。我们无法漫步于 1898 年的武藏野,但是可以跟随着国木田独步的脚步,漫步于他笔下的武藏野。

国木田独步原名国木田哲夫,作为国木田哲夫的他曾是个海军从军记者,曾报道日清战争。日本那时充满了扩张的野心,国木田他受德富芦花的哥哥德富苏峰的影响颇大(德富苏峰一直支持日本对外扩张),很难想象国木田哲夫是如何将战争抛在脑后,作为著名的作家国木田独步,写出了这篇《武藏野》。其实国木田哲夫还有不少笔名,比如孤岛生、镜面生、铁斧生、田舍汉、独步吟客、独步生等等。虽然他早期也因明治维新而参与过学生运动,但从他的笔名和笔下的文字看来,他不像是个战争狂,而更像是个独自坐在田边看风景、不顾远处炮声隆隆而只管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的文学青年。

那么他笔下的武藏野有多美呢?这说不出来。《武藏野》一文以他的日记为基础,随时间推进,风景也不断变化。除却他的叙述及他自己同朋友散步时的见闻,其间也穿插着他引用的屠格涅夫、熊谷直好等文学家的文段或和歌,读来丝毫没有突兀感——因为眼前的景色总让他想起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色。对我们而言,我们只能通过他的感受而再度感受武藏野,这一个没有战争侵扰的武藏野。跟随独步的脚步,在武藏野中的穿行像是走没有固定出口的迷宫一般,“如果你走在一条小路上,忽然来到一处这条小路分成了三条的地方……”,独步不会选择少有人走的那条小小路,而是“只需把你的手杖直立在地上,然后把手松开,但看它倒向哪方,那你就朝这个方向前进吧”。随遇而安,这就是独步的道路选择法,因为每一条路对他而言都那么美,无需再三斟酌。

他的对武藏野叙述不仅是景色描写,也用不少笔墨描写了武藏野的人们,这些人们同他的另一篇作品“难忘的人们”里的那些人一样,仅是偶然相见,也许闲谈几句,也许会问问路:“要是那农夫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你不妨就提高了嗓子向他请教,他大概也会吃惊地向你这边看着并且大声地回答你的。假定那是一位少女,那你就得走近一些,低声地向她请教;如果那是一位年轻小伙子,那你就得脱下帽子,态度放谦虚一些;他回答你的声调也可能有些傲慢,但你可千万不能就此恼怒,因为那只是东京近郊的年轻小伙子们的习惯罢了。”这些描写真实又形象,甚至还有些可爱,观察之细致可窥一斑。

可是到了后期,他的描写普通人困难生活的小说颇多,情节不复杂,也不会有煽情,但是那股悲哀在读者心头总萦绕不去。以《竹栅门》为例,吊儿郎当的花儿匠矶吉的妻子阿源,因丈夫为生活所迫偷了竹栅门那边的人家的炭给自家用而上吊自杀,故事就这么简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也不难看出邻居之间因经济差异而产生的冷漠,和穷苦人家的无助。文章的最后一段如下:“这以后又经过了两个月,矶吉又有了一个和阿源岁数差不多的妻子,他俩在涩谷村住,还是住的像猪圈一样的小屋。”这段加重了无助,更加重了悲哀。

国木田独步的人生既不像笔下的人般悲哀,但也不幸运。年轻时他已受洗信奉基督教,也弹得一手好琴,还在乡下开过私塾教英语课程,那时的日子闲淡而舒适。但是在后来,他的一度恋爱失败和两度婚姻失败、身为基督徒而被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讨厌进而辞职、苦心经营的杂志倒闭,这大概是他人生里四次重大的打击。由于多年穷困,国木田独步的身体不佳,最后因肺结核而入疗养院,那些描写困难生活的小说即多创作于此时,此后不到 37 岁便病逝。在葬礼上,他的朋友田山花袋用一个字概括了他的一生,那就是“穷”字,充满悲伤而又切合实际。

大文豪芥川龙之介对于国木田独步的评价颇高。芥川龙之介的《侏儒的话》中,“艺术家的幸福”一节所言:“最幸福的艺术家,是晚年得名的艺术家。从这一点看,国木田独步并不是不幸的艺术家。”

“我的心,再也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平静、更自由过;再也没有像这种时候那样关于一切名利竞争的俗念俱消,

漫步在武藏野的独步——记国木田独步

书 - 影评专区

48

Page 49: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而对一切事物都抱着同样深切的同情了。”这是《难忘的人们》末尾处的一段话,可能也是国木田独步的心声。渴望心灵的平静自由,不愿被名利所困扰。《武藏野》写于他的第二次婚姻后的短暂欢乐时光中,未得名的他将战争抛在身后,在武藏野中,独自漫步,看着四周的风景,看着四周的人,写下自己的故事。

而在那种大环境下,生活不会同希望一般简单幸福。或许他曾在肺结核疗养院中思念着自己曾走了无数遍的那片武藏野,也会想着自己人生中那些难忘的人。而我们这些百年之后的读者,读着他的文集,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同国木田独步一起走过武藏野的四季,也看着他独步走完自己的人生的春夏秋冬。

文 / 张浩若 最近几年的日本文坛,小说家森见登美彦着实令人瞩目。自 03 年处女作《太阳之塔》获日本奇幻小说大奖出道以来,其后数部作品好评不断。理系宅男森见与同为幻想小说家的好基友万城目学均毕业自盛产怪胎的京都大学,拥有“京大双璧”这样响亮的组合名,时常被书店店员捆绑销售联合推荐。万城目学的文风清淡一如关西人的口味,首作《鹿男》以古都奈良为舞台,展开倒霉男集齐神器拯救世界的幻想物语,改编成日剧后几乎成了明丽悠远的观光宣传片。同样被搬上荧幕的《鸭川荷尔蒙》与《丰臣公主》虽题材背景各不相同,但走的大体都是历史奇幻设定结合现实人情,衬以淡淡幽默,用略显怪诞的反差营造想象空间的正统路子,森见登美彦则更为飞扬跳脱,融入时下盛行的亚文化,跳出固有背景的圈子,用天马行空的大乱斗眩人眼目。

我常在高三的自习课数学课政治课上掏出森见的小说翻上几页,低头闷笑避免与人目线相接。他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趣,非常适合高三党忙里偷闲调节心情。不管是充满宅男怨念光波的失恋物语,拼命追寻粉红校园生活却频频陷于漆黑泥沼的悲催故事,痴情学长与黑发学妹一同卷入的奇妙事件,狸猫一族将京都搅得天翻地覆,被发配至偏远海边的研究生苦苦修炼情书技术,人物鲜明且典型,其独有的“森见体”包含各种犀利的神吐槽、古怪妄想与巧妙譬喻,令人不禁捧腹。而“青春”则是一贯的主题,哪怕这青春充斥着可怕的“男汁”,与健全幸福的学院生活无缘,只能自阻碍他人恋爱中寻求慰藉,哪怕这青春消磨于斗室之内渐亡于千里之外,孤独到令人心生倦意,求而不得只能放手一搏,在森见笔下都同样温暖人心,波澜壮阔。

卡尔维诺说:“只要一个人还没有写他的第一本书,他就拥有自由。第一本书将给你下定义……这个定义你将背负一辈子,你将尽力去确认它,或加深它,或修正它,或否认它,但永远不能不去面对它。”《太阳之塔》也许算是一部私小说,它是森见登美彦在京都大学呼吸的空气与累积的话语的聚合物。有关青春的终结,幻想与现实,抵抗与顺从,迷茫与清醒的种种,化作宅男“不好吗?!”的怒吼,放射出强烈的宅向电波。这部最大限度展现作者内心的青涩作品是森见的原点,同时为了延续作家生涯也不得不加以突破。森见以背水一战的心态创作出的《四畳半神话大系》,主人公为赢得充满春天气息的校园生活,在平行空间中分别做出了加入四个不同社团的选择,却始终无法摆脱悲惨命运,结构堪称精巧独特,在 10 年被改编为动画,更为充分地展现出原作瑰丽丰盈的想象与荒诞奇幻的风格。

2007 年的大热小说,日本书店大奖第二名,山本周五郎奖作品《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应该算是森见登美彦对自身的又一次突破。春夜月下对饮美酒,夏日书市展开火锅争夺,秋天学园祭天翻地覆,在寒冬感冒之神降临的城市飞翔,暗恋男与电波女视角转换,共同绘出故事的完整样貌,浅黄嫩绿的恋之图景,到了让人想随之振臂高呼的程度的动人。同样显现森见可能性的另一部人气作品《有顶天家族》,更侧重于家族羁绊亲情这种永不过时的主题。居于京都的狸猫、天狗与人类时而和平共处时而大打出手,温情在混乱的局势中缓缓流露,整部小说完成度极高,森见运笔巧妙且恰到好处。另一部已有中文简体版的作品《恋文的技术》通篇书信体,结构如拼图般支离又规整。自诩为“写信达人”的主人公向不同人在不同时发出信件,作为叙述者九实一虚甚至信口开河,但从中不难拼出故事的全貌,果然是关于焦躁不安的男大学生如何笨拙地表达满溢出纸面的恋心。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读森见登美彦,我一定会回答因为有趣。有趣到引人发笑的作家不多不少,有趣到令人笑中带泪的并不很多。

森见登美彦是太宰治的崇拜者,不过据他所说,对他影响最深的并非《人间失格》《斜阳》这等名作,

书 - 影评专区

幻想爆裂青春物语——聊聊森见登美彦和他愉快的作品

49

Page 50: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而是太宰的幽默。他改写了《奔跑吧,梅洛斯》,09 年的小说《宵山万花筒》也被誉为名作。他刚满 33 岁,虽然自称难以跳出京都写作,依然让人对他充满期待。 再引用一句卡尔维诺,他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援引法国诗人瓦莱里的句子来论述“轻盈”:“应该像鸟儿一样轻,而不是羽毛。”流行作家森见登美彦的幻想爆裂青春物语,某种意义上也有飞鸟振翅而翔。

文 /Daybreak

终于把《一九八四》的电影版看完了,页面一关竟感到彻骨的恐惧。也曾写过东西论述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形象,然而那时只是站在分析论述的角度上。应该说电影的好处在于把文字的东西具象化了,将一些本来只能通过想象去意会的东西呈现成鲜明的画面,让你有了更生动的感受,以及强化了文字带来的森冷感。 影片结尾的那些东西,还历历在目。一零一号房里的那张椅子,那个装老鼠的笼子,和椅子上那个充满了恐惧的人。两只饥饿而目露凶光的老鼠只隔一层铁丝瞪视着温斯顿,时刻准备着将他的脸颊咬破吃掉他的舌头。影片很好地呈现了这种绝望和惧意,恐怖的感觉蔓延着,顺着电脑流出屏幕,流进观者的心里——于是,温斯顿他崩溃了。就在这时镜头切换给了黄金乡,在那一片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回荡着温斯顿嘶哑绝望的声音:“别咬我!咬裘莉亚!咬裘莉亚!”,他终是背叛了自己的恋人,心胸里有什么东西在极致恐惧之下被掐死了,腐蚀掉了。 看完这段东西,恐惧漫上了心头。先是想到我在一零一号房里会面对什么,然而想了半天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然而不管是什么,其反应终归是一样的——在深入骨髓的恐惧面前放弃那些最为坚定的执念、信仰以及一切我认为珍贵的东西。毕竟啊,一零一号房,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在那扇门的背后。或许那是极权统治政体下不可逃脱的宿命: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于是便联想到人类历史上那些可被称为“极权”的统治时期。刚看完《苏联的心灵》,苏联统治下的俄国文化。正统的艺术,1937-38 年的大清洗中,有许多人被失踪被死亡。在伟大领袖斯大林的恐怖统治时期,十二岁即可以判死刑。“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幸存者如今都默默无闻战战兢兢”,恰如温斯顿被放出来之后的状态。影片很好地呈现了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在栗树咖啡馆里面对眼前积灰的桌面耗着时光。 或许这就是一零一号房的功用罢——戕灭所有的思想罪和独立人格,把人变成了无生气的存在。这是温斯顿的不幸,也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不幸。犹记那个叫路翎的人,十七岁横空出世震惊了文坛。那本《财主的儿女们》,洋溢着激情,文字有一种几乎炽痛的力量。如果就这么写下去,他会成为当代一名伟大的作家,写满一套能够摆满一排书架的全集。然而,反右、文革,一切的一切成为了他的一零一号房。路翎秉性刚烈,初被捕时反应极为激烈——然而当漫长的改造生涯过去,他被放出来时已然完全失却了当年的锋锐和激情。终是成为一所阴暗的老房子里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再也不复当年。也许相比他,柔石等人是幸运的,纵然身中十弹而亡,他并没有活着去面对接下来的残酷——至少,是作为时代的异端而死的啊。 帕斯卡尔说人的一切价值在于思想。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那么洗脑即是将这根苇草的所有细胞结构破坏殆尽,令其不再有思想的权利?在那个一九八四年,温斯顿“终于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这亦是那个社会的普遍状态。关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生活暂且不论,小说想到的第一个便是《三体》,三体星球充斥着极权主义可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的思想。在这样一个星球里,居民是可以被脱水烧掉的,父母通过合体之后爆掉来产生下一代——当然,也有异类,如那位违反戒律向地球发警告的 6947 号监听员,其命运在小说中是未知的。这里没有所谓一零一号房的概念,直接将反戒律居民脱水烧掉即可。当然,如果有一天英社也进化到了那种程度,那么极权主义便圆满了。 为了党的利益,2+2=5,有时也等于三——所谓愚民教育,所谓双重思想,皆经由一零一号房来对反叛者施以最后的改造。苏联肃反时期的一零一号房是无休无止的秘密逮捕和审判,文革时的一零一号房是批斗会、思想改造和上山下乡。中世纪时的一零一号房,是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柱(以上或许不对,因为异端依旧为异端而死。或者说在《2010》中,一零一号房就是把人变成数盲的社会现实)。以上这一段略像语文教辅上那篇东西,熊召政的《饮一口汨罗》,对照起来,莫名悲凉。汨罗江在那篇文章中是一个殉身涅槃之地,在死去的同时,人保持了精神的孤洁;一零一号房则是一个思想改造之地,在苟且存活的同时,精神之独立已然不复存在了。 过往已逝,一零一号房的背面依然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关掉电脑,温斯顿还是在平行世界里,在栗树咖啡馆里空耗着岁月。惟愿此生不要见到本人的一零一号房,姑且相信,这本书这部电影不过是一个

书 - 影评专区

一零一号房

50

对过往年代的警戒。

Page 51: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That is one of the questions I am often asked: did Marie-Antoinette really say Let them eat cake? Actually the full sentence is French is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or, literally, Let them eat brioche! I guess cake was more familiar to English speakers than brioche, a form of French bread enriched with eggs and butter (delicious, by the way.)

Whenever people ask, my answer is no, Marie-Antoinette never said that, or at least it is so unlikely as to be impossible. For one thing, the phrase is first found in Jean-Jacques Rousseau’s Confessions, completed in 1770, when Marie-Antoinette was fourteen and barely engaged to Lou i s XVI . Rousseau attributes it to an unspecified “great princess.”

The Comte de Provence, L o u i s X V I ’s y o u n g e r brother (and future King Louis XVIII) ascribed in his Memoirs the phrase to his distant ancestor Marie-Thérèse of Spain, Louis X I V ’s Q u e e n . O n l y h e mentions paté crust, not brioche.

I think the Count de Provence was confusing, and merging two different statements. Queen Marie-Thérèse may very well have originally recommended brioche to the starving poor over one century earlier, but the reference to paté crust was much more recent.

I have already mentioned in a prior post the maiden aunts of Louis the Sixteenth, called Mesdames, in particular the redoubtable

Madame Adélaïde. These sisters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second princess, Madame Victoire was, according to Madame Campan, who had been reader to Mesdames, “beautiful and very graceful.” As for wit, Madame Campan diplomatically notes that Madame Victoire was less clever than her elder sister.

The Countess de Boigne, whose mother was a lady-in-waiting to Madame Adélaïde, is more blunt in her assessment of Madame Victoire. The Countess was raised from birth in the entourage of Mesdames and, from her own account, spoiled by the four unmarried princesses, whom she knew quite well.

Madame de Boigne recalls in her remarkable M e m o i r s t h a t M a d a m e Victoire was a woman of “very little wit and extreme kindness. It was she who said, her eyes full of tears, in a time of famine when one spoke of the suffering of the unfortunates who lacked bread: But, my God, if they would only resign themselves to eating paté crust!”

So a princess, shortly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 t ion , actually said something very similar to Let them eat cake! And, because of Marie-Antoinette’s unpopularity, it was – unfairly – attributed to her.

At a time of famine, it was an inflammatory statement.

Bad weather during the summer of 1788 had resulted in a catastrophic harvest. The following winter was so cold that the Seine froze. A festive occasion for those with full stomachs, who, wrapped in furs, went skating on the river.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were starving on the streets of Paris.

The year was 1789. A revolution was brewing…

Let Them Eat Cake?Catherine Delors

美文选摘 - let them eat cake?

51

Page 52: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拾整理 / 失败的大多数摄影 / PirateM

52

Page 53: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To live is the rarest thing in the world. Most people exist, that is all. ——Oscar Wilde

病人“回光返照”的时候,黑压压聚了一屋子人听取临终的遗言,中国的悲剧是热闹,喧嚣,排场大的,自有它的理由;京戏里的哀愁有着明朗,火炽的色彩。 磕头见礼这一类的小小的,不碍事的束缚,大约从前的人并不觉得它的可爱,现在将要失传了,方才觉得可哀,但看学生们鱼贯上台领取毕业文凭,便知道中国人大都不会鞠躬。 中国人在应酬场中也学会了握手,但在生离死别的一刹那,动了真感情的时候,绝想不到用握手作永诀的表示。在这种情形之下,握手固属不当,也不能拜辞,也不能万福或鞠躬。现代的中国是无礼可言的,除了在戏台上。 中国人舍昆曲而就京戏,却是违反了一般评剧家的言论。文明人听文明人的昆曲,恰配身分,然而,新兴的京戏里有一种孩子气的力量,合了我们内在的需要。中国人的原始性没有被根除,想必我们的文化过于随随便便之故。就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难找到中国人的永久的青春的秘密。 ——张爱玲《流言》

Society in every state is a blessing, but government even in its best state is but a necessary evil in its worst state an intolerable one; for when we suffer, or are exposed to the same miseries by a government, which we might expect in a country without government, our calamities is heightened by reflecting that we furnish the means by which we suffer!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他也许会想到,一些说不上来的人,会象飞蛾扑灯一样被吸引到他身边来,并且逐渐和他的热烈信仰取得一致,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实现,而他本人始终抱着无我和无求的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将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毛姆《刀锋》

真理不会迎合误入歧途的政党政治和政府权力。它不是时隐时现或一时一地的东西。它不属于哪一个人,哪一个政党或哪一个国家,也不服从多数票。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是否欢迎,真理永存。 ——[ 奥 ] 米塞斯《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

Law can never make us as secure as we are when we do not need it. Those freedoms which are neither challenged nor defined are the most secure. ——Anthony Lewis<Make No Law>

I dared. It was not God's proclamation. That final Justice that rules the world below makes no such laws. Your edict, King , was strong. But all your strength is weakness itself against the immortal unrecorded laws of God. They are not merely now: they were, and shall be, operative for ever, beyond man utterly. I knew I must die, even without your decree: I am only mortal. And if I must die now, before it is my time to die, surely this is no hardship: can anyone living, as I live, with evil all about me, think death less than a friend? This death of mine is of no importance; but if I had left my brother lying in death unburied, I should have suffered. Now I do not. ——Sophoco<Antigone>

奥威尔警告人们将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而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的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 [ 美 ]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53

Page 54: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征稿启事

一、文字类投稿1.[专题]:世事变幻,风云莫测。重点评析当下最重要的时事内容,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全面解析。每期杂志征稿期间会提前通知下一期专题内容,请于专题内容发出后 5 -15 日之内投稿或提供文章简要版本。篇幅在 2000 - 7500 字之间2.[五味杂陈]:嬉笑怒骂,五味人间。欢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甚至插科打诨妙趣横生的文章来稿。可以是对事件的思考反思,对于自身经历的描述,对某个观点或是现象的看法和尝试性的探寻。篇幅在 800 - 2500 字之间3.[聚焦]:拉近一个事件,一个群体,或是个人。将目光投注于国内外那些微小陌生却又重要的事务。独到的眼光,佐以成熟的分析。篇幅在 1500 - 4000 字之间4.[对话体]:我们坚信智慧是从交流和辩论中获得的。对一个话题进行多方面的辩论,目的并不在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而在独立思考的主张。如有兴趣可单独发邮件应征,需经过一个简短面试过程5.[独家首发]:对某一个问题深有研究,却唯恐文章达不到学术期刊标准?写了一篇心血之作,却无奈超过字数限制不予以发表?独家首发欢迎你。无需有字数烦扰,无需考虑专业化程度,只要你想,你写,我们就为你刊发。篇幅在 4000 - 10000 字,如有字数超过范围择优刊发6.[书-影评专区]:接受书评,影评,乐评及其他的一些艺术鉴赏评论。要求可读性强。篇幅在 800 - 3500 字之间7.[美文选摘]:推荐你读过,并希望分享给他人的美文。无具体字数限制8.[拾]:推荐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中有价值的闪光话语

二、图片类投稿1.[摄影作品]:人物、风景摄影皆可,可投后期处理稿。2~3 张起投2.[设计作品]:可以是独立设计,或摄影、插图的后期处理作品。2~3 张起投3.[相关插图应征]:可以投递个人代表插图小样 5 张,附上个人联系方式跟简历4 . 图片投稿者请先投递小样,原稿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

三、投稿须知以上文字和图片类投稿作者不得一稿多投,两个月内没有收到答复可以另行处理。投稿时请注明所投栏目,并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笔名、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与您取得联系。凡向《声潮》投稿获得刊出的稿件,均视为稿件作者自愿同意下述“稿件授权声明”之全部内容:1. 稿件文责自负:作者保证拥有该作品的完全著作权(版权),该作品没有侵犯他人权益;2. 全权许可:《声潮》电子杂志及衍生系列出版物有权利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纸媒体、网络、光盘等介质)编辑、修改、出版和使用该作品,而无需另行征得作者同意

四、投稿方式电子投稿:《声潮》文字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yahoo.com《声潮》图片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Page 55: 声潮创刊号Issue01春季刊

Contemporary Voices 团队招募

编辑团队

主要负责每期杂志的选题,征稿,编排,校稿工作

- 文编 2 名:有较好的文字功底,精练的文字编辑能力,对文学或时事评论充满热忱,在报刊发有文章者优先考虑录取。负责每期文字审稿、编辑和校对等工作。其中一人负责时事板块的编辑,另一人负责文学板块的编辑- 美术设计总监 1 名:曾参与从事过美术设计,拥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设计才能。手中有类似案例可以借鉴,在书籍刊物的装桢设计方面有自己的独特心得者优先录取。负责每一期期刊的总体设计工作- 美编 3 名:有较好的美术功底,能熟练使用 photoshop, Illustrator 等相关软件。其中一人负责绘画作品的审稿编辑,另外两人负责摄影作品的征集、审稿和编辑工作- 版面编排 1 名:对杂志版面编排有概念。如能熟练使用 Indesign 者更优

宣传企划团队

主要负责杂志的对外宣传和企划工作。包括发刊前期的宣传和后期的信息收集反馈工作

- 宣传企划总监 1 名:心思敏锐,善于辞令,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宣传、营销或信息收集工作有经验心得者优先录取。主管宣传和企划两部分工作。- 干事 2 名:其中一名负责宣传工作,另一名负责每一期的企划和制作时间表制定工作

外联

-外联负责人1名:善于交流和对外联系,中英文双语俱佳。有从事学校社团外联工作,在国内(或国外)高中生中有熟络的人际关系网者优先录取。主要负责和国内外其他刊物杂志的联系工作,商洽合作事宜

行政团队

- 流程监督 1 名:负责杂志的流程监督工作- 主编助理 1 名:做事风格细腻,能较快在一领域熟悉者最佳

技术

- 网络技术总监 1-2 名:要求在计算机及网络方面有丰富经验者。负责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简历投递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