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t:Ric 华文教育 A A4 4 2021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三) Wednesday, March 31, 2021 传承中华文化突出多元优势 马来西亚汉语教育砥砺前行 马来西亚汉语教育砥砺前行 新加坡华文大比拼吸引逾5000名中小学生参赛 受益“云课堂”海外华文学校学生坚持学中文 在世界各国的汉语教 育中,马来西亚是除中国 之外拥有最完整汉语教育 体 系 的 国 家 之 一 。 从 1819 年第一间私塾五福书院建 立开始计算,汉语教育已 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 帆风顺,曾遭到英国与日本 的干涉,也曾受到当地教育 政策的约束,马来西亚汉语 教育一度星火断绝。 为了挽救母语教育, 马 来 西 亚 华 人 于 1973 年 在霹雳州发动了一场席 卷全国的汉语独立中学 (下文简称独中)复兴运 动,此举成功保存了60 所汉语独立学校。 对于这场复兴运动, 马来西亚汉语教育之父林 连玉曾说:“我们的文化, 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 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 民族的文化堡垒。” 华人同心共克时艰 自从马来西 亚政府停止对汉 语独中的补助津 贴后,独中便开 始自行筹募资 金,解决学校的 经费困境。 马来西亚 多媒体文化协 会总务戴金星 在接受本报采 访时表示:“每 年独中都会通 过举办义卖会 等方式筹募资 金,在这个过程 中孩子也会参 与学校的筹款 活动,感受到坚 持汉语教育的不易。在 这样的环境下,我相信孩 子对于汉语教育的认同 感会更加强烈,也能更体 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独中 的筹募活动也受到了严重 影响。但育才独中董事长 黄亚珠表示,马来西亚独中 多年来都是在当地华人群 体的支持下前行,即使是在 非常时期,华人群体都会同 心协力、共克时艰,独中也 做出不同程度的费用减免, 减轻家长的负担。 中华文化代代传承 马来西亚华人对于传 承中华文化拥有很强的使 命感,霹雳州育才独中家 长教师理事会主席邱耀仁 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汉 语独中承载的不仅是传承 汉语教育文化,还代表了 前人的期盼。今日我们所 拥有的教育成就,是他们 奋力争取来的。将孩子送 到独中也是希望他们能不 忘前人的初心,接过传承 中华文化的使命。” 在邱耀仁看来,西方社 会中伦理思想主要是个人 主义,并不是他心中最理想 的教育理念。他表示:“我 希望我的孩子做到孝悌忠 信、礼义廉耻兼具。” 霹雳州育才独中家长 教师理事会副主席王淑媚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我明白将孩子送到独中 后,未来他将面对的难题 是什么,但我从不后悔将 他送到独中学习。我认可 独中在教育上推崇‘德、 智、体、群、美’,也只有独 中设有教务处、训育处、辅 导处。独中着重于学生品 德的发展,这才是我心中 真正的素质教育。” 王淑媚表示:“许多将 孩子送往独中的父母认为, 孩子的身上必须具备文化 多元性,才能拥有一定程度 的竞争力,跟上经济全球化 的节奏。而在马来西亚,也 只有华人独中不仅注重母 语教育,也注重马来语和英 语教育,所以从独中毕业的 孩子基本上都能掌握三种 语言。此外,随着中国的崛 起,越来越多华人看到独中 教育的多元优势,最明显的 变化就是独中的升学率大 幅提高。” 线上授课得到认可 目前,马来西亚仍处于 疫情管制阶段,马来西亚 政 府 在 2021 年 元 旦 宣 布 将 行 动 管 制 令 延 长 至 2021 年 3月31日。在这期间,学 生无法重返校园,教学模 式被迫转成线上授课。 王淑媚表示:“线上教 学对老师们而言,无疑是一 场战斗。独中的教学涉猎 广泛,老师们不仅需要尽快 适应线上模式,还得保证质 量。最初许多老师都觉得 很困难,经过一段时间努力 后,老师们逐渐掌握了节 奏。” 同样身为学生家长的戴 金星表示:“虽然我一开始对 线上授课的质量持有顾虑, 但我发现老师们会透过突击 检查的模式,加强孩子们的 专注力。我对老师们的教学 模式有信心,相信孩子们能 尽早适应线上授课。” 邱耀仁表示:“或许是 因为我曾读过国立中学,后 来又转到了汉语独中,所以 能够更深刻比较国中与独 中的不同。我对独中的汉 语教育很有信心。虽然新 冠肺炎疫情迫使教学模式 转变,我仍然相信老师们会 用心把孩子教好。” (睿 加 陈洁民) 据 新 加 坡《联 合 早 报》 报道,今年新加坡的全国 华文大比拼,吸引超过 5000 名 中 小 学 生 上 线 答 题,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 一 次 。 3 月 26 日 和 27 日 , 来 自 99 所 小 学 和 73 所 中 学的学生,在网上教育平 台完成初赛。 圣希尔达小学今年 有近60名小学五年级、六 年级的学生报名参赛。 为协助学生为比赛做准 备,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 积极搜集资料,并建立了 一个华文大比拼题库,让 学生接触更多课文以外 的华文知识。 付慧敏是负责教师之 一,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华文大比拼是一个很好的 契机,让学生通过比赛更 好的认识中文,同时做一 个生活的有心人。 她说:“华文大比拼的 题目大多是常识类的内 容。同学们平日习惯用英 语沟通,我们因此都很鼓 励他们参赛,借此了解课 本以外的中文常识。最重 要是让他们去体验有趣的 中文题目,接触中文语言 生动活泼的应用方法,在 生活中学习中文,慢慢培 养思维。” 第八届华文大比拼 题目延续往年的形式,考 验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 包括中英翻译、看图猜成 语、文学、时事,以及生活 用语等。 新加坡女子学校中学 四年级学生陈嘉瑜希望通 过比赛了解自己的中国水 平和薄弱环节。她说:“今 年的试题有难度,因为有 些与历史有关的古文知识 我不太熟悉。有一道题目 提到‘田忌赛马’出自哪一 部经典,我当时不知道,猜 了答案,赛后我上网查了 一下,才知道故事是出自 于《史 记》。” 培青学校小六生刘 懿昕已连续两年参赛, 最期待的是看图猜成语 环节,做起来虽有难度, 但她十分喜欢这种题 型。刘懿昕说:“我平时 说中文比较少,看图猜 成语能让我对一些自己 不熟悉的成语有了深刻 的印象,这次我就学到 了‘颠三倒四’这个词。 另外,我也很喜欢比赛 题目中的历史小故事,从 中学到很多课文以外的 知识,还会和爸爸妈妈分 享。” 华文大比拼决赛将 于 4 月 17 日 ( 星 期 六) 下 午 2 时 至 4 时 30 分 举 行 。 (杨漾) 刚刚过去的春节,中 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推出 以“春到华夏 情满五洲” 为主题的全球华文学校 网络春晚。来自五大洲 华文学校的49个节目,让 整台晚会精彩纷呈。孩 子们用传统歌舞、民族乐 器表演、古诗朗诵等形式 表达自我,记录时代,表 达他们对过去一年的感 悟。 位于葡萄牙里斯本 的淑敏语言文化中心推 出 的 京 剧《红 灯 记》,在 113 所 华 校 选 送 的 224 个 节目中脱颖而出,让60多 位小参演者兴奋且骄 傲。淑敏语言文化中心 是一所华文教育学校。 一年多来,面对突如其来 的新冠肺炎疫情,淑敏语 言文化中心与其他海外 华文学校一样遭遇不少 困难,校长韩淑敏形容, 2020 年 是 艰 难 而 繁 忙 的 一年。 韩淑敏还清晰地记 得那一天,得知疫情发生 的消息时,她正在学校和 孩子们做汤圆、包饺子、 迎春节。国内疫情牵动 海外侨胞的心,华文教育 基金会第一时间向海外 侨胞发出捐款捐物的倡 议,淑敏语言文化中心等 海外华校积极响应。韩 淑敏说,小朋友纷纷拿出 自己的零用钱,“每个人 都 非 常 踊 跃 。”20、50、100 欧元不等,共募到1万多 欧元。那一次华文教育 基金会共收到华语学校、 华人社团和华资企业捐 款 折 合 人 民 币 5546 万 元。不仅如此,淑敏语言 文化中心还组织学生们 画画、拍小视频,为国内 抗疫加油打气。 葡萄牙暴发疫情后, 学校陆续停课。淑敏语 言文化中心坚持“停课不 停学”,“从 2 月到 9 月, 每周六都有中文课。因 为是网课,全是免费的。” 韩淑敏说,当时华文教育 基金会提供了丰富课程, 有动漫课、实景课。“我们 组织学生上课,老师课下 辅导、批改作业。” 为了鼓励孩子们坚 持 学 习 中 文 ,2020 年 面 向 华裔青少年的比赛不但 未受影响,还赛事不断。 淑敏语言文化中心几乎 无役不与。韩淑敏介绍, 从2月起,孩子们参加了 海外华裔青少年绘画比 赛、全球华语朗诵比赛、 演说大赛等。“华语朗诵 比赛今年是第三届,前两 届我们拿到过银奖、铜 奖。这次老师线上辅导, 学生自己练习,竟拿到3 个金奖。”韩淑敏说,他们 还参加了演说大赛和作 文比赛,都取得非常好的 成绩。尤其是作文比赛, 让她十分欣慰。“葡萄牙 的孩子说中文没问题,写 作文很难。学校专门开 了作文课。最后我们共 投了76篇,得了9个一等 奖、13 个二等奖、20 多个 优秀奖。” 当然,困难毋庸置 疑。“去年 2 月到 9 月,学 校都没有收入,老师也没 薪水。9月因为学生流 失,老师的工资也非常 少。”韩淑敏说,“特别感 恩我们的老师,都无怨无 悔付出。”与此同时,国内 很多教育机构专门为海 外华文教育举办了免费 课程。韩淑敏说,老师们 就利用这段时间“充电”, 参加国内机构开办的线 上课程。大家都特别努 力,有时因为时差,老师 都凌晨上课。 受 到 疫 情 影 响 ,2020 年大家都过得不容易。 韩淑敏说,在欧洲生活的 浙江侨胞多,国内疫情稳 定后,浙江省侨联募款捐 给欧洲一些生活困难的 侨胞,淑敏语言文化中心 也收到了捐款。葡萄牙 疫情严重时,中国驻葡萄 牙大使馆打来电话表示 关切,并送来口罩等抗疫 物资。韩淑敏说,“我感 觉祖国就像母亲,体恤自 己在海外的孩子,让我们 心里很温暖。” 功不唐捐,玉汝于 成。经历了一年多的风 雨,很多海外华裔学生们 更加切身感受到中华文 化中“坚韧、自强、乐观、 不屈”的精神。韩淑敏也 表示,“既然肩负了推广 中文教育的责任,就一定 会努力做好。” 来源:3 月 28 日人民日报 往届活动获奖者 往届活动场景 海外唯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早期全马华校教师会代表大会 早期马来西亚华文报纸 马来西亚的第一间华文学校 —“五福书院”

Lt:Ric 传承中华文化突出多元优势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Lt:Ric 传承中华文化突出多元优势

Lt:Ric

华文教育AA44 ■ 2021年 3月31日(星期三)

■ Wednesday, March 31, 2021

传承中华文化突出多元优势马来西亚汉语教育砥砺前行马来西亚汉语教育砥砺前行

新加坡华文大比拼吸引逾5000名中小学生参赛

受益“云课堂”海外华文学校学生坚持学中文

在世界各国的汉语教育中,马来西亚是除中国之外拥有最完整汉语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从 1819年第一间私塾五福书院建立开始计算,汉语教育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

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英国与日本的干涉,也曾受到当地教育政策的约束,马来西亚汉语教育一度星火断绝。

为了挽救母语教育,马 来 西 亚 华 人 于 1973 年在 霹 雳 州 发 动 了 一 场 席卷 全 国 的 汉 语 独 立 中 学( 下 文 简 称 独 中 ) 复 兴 运动 ,此 举 成 功 保 存 了 60所汉语独立学校。

对 于 这 场 复 兴 运 动 ,马来西亚汉语教育之父林连玉曾说:“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

华人同心共克时艰

自 从 马 来 西亚政府停止对汉语独中的补助津贴 后 ,独 中 便 开始 自 行 筹 募 资金 ,解 决 学 校 的经费困境。

马 来 西 亚多 媒 体 文 化 协会 总 务 戴 金 星在 接 受 本 报 采访 时 表 示 :“ 每年 独 中 都 会 通过 举 办 义 卖 会等 方 式 筹 募 资金 ,在 这 个 过 程中 孩 子 也 会 参与 学 校 的 筹 款活 动 ,感 受 到 坚

持 汉 语 教 育 的 不 易 。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相信孩子 对 于 汉 语 教 育 的 认 同感会更加强烈,也能更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独中的筹募活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但育才独中董事长黄亚珠表示,马来西亚独中

多年来都是在当地华人群体的支持下前行,即使是在非常时期,华人群体都会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独中也做出不同程度的费用减免,减轻家长的负担。

中华文化代代传承马来西亚华人对于传

承中华文化拥有很强的使命感,霹雳州育才独中家长教师理事会主席邱耀仁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汉语独中承载的不仅是传承汉语教育文化,还代表了前人的期盼。今日我们所拥有的教育成就,是他们奋力争取来的。将孩子送到独中也是希望他们能不忘前人的初心,接过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

在邱耀仁看来,西方社会中伦理思想主要是个人主义,并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教育理念。他表示:“我希望我的孩子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兼具。”

霹雳州育才独中家长教师理事会副主席王淑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我明白将孩子送到独中后,未来他将面对的难题是什么,但我从不后悔将他送到独中学习。我认可独 中 在 教 育 上 推 崇‘ 德 、智、体、群、美’,也只有独中设有教务处、训育处、辅导处。独中着重于学生品德的发展,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素质教育。”

王淑媚表示:“许多将孩子送往独中的父母认为,孩子的身上必须具备文化多元性,才能拥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力,跟上经济全球化的节奏。而在马来西亚,也

只有华人独中不仅注重母语教育,也注重马来语和英语教育,所以从独中毕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掌握三种语言。此外,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华人看到独中教育的多元优势,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独中的升学率大幅提高。”

线上授课得到认可目前,马来西亚仍处于

疫情管制阶段,马来西亚政府在 2021 年元旦宣布将行动管制令延长至 2021 年3 月 31 日 。 在 这 期 间 ,学生无法重返校园,教学模式被迫转成线上授课。

王淑媚表示:“线上教学对老师们而言,无疑是一场战斗。独中的教学涉猎广泛,老师们不仅需要尽快适应线上模式,还得保证质量。最初许多老师都觉得

很困难,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老师们逐渐掌握了节奏。”

同样身为学生家长的戴金星表示:“虽然我一开始对

线上授课的质量持有顾虑,但我发现老师们会透过突击检查的模式,加强孩子们的

专注力。我对老师们的教学模式有信心,相信孩子们能尽早适应线上授课。”

邱耀仁表示:“或许是因为我曾读过国立中学,后

来又转到了汉语独中,所以能够更深刻比较国中与独中的不同。我对独中的汉

语教育很有信心。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教学模式转变,我仍然相信老师们会用心把孩子教好。”

(睿加 陈洁民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年新加坡的全国华 文 大 比 拼 ,吸 引 超 过5000 名 中 小 学 生 上 线 答题,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3 月 26 日和 27 日,来 自 99 所 小 学 和 73 所 中学的学生,在网上教育平台完成初赛。

圣 希 尔 达 小 学 今 年

有近 60 名小学五年级、六年 级 的 学 生 报 名 参 赛 。为 协 助 学 生 为 比 赛 做 准备,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搜集资料,并建立了一个华文大比拼题库,让学 生 接 触 更 多 课 文 以 外的华文知识。

付慧敏是负责教师之一,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文大比拼是一个很好的

契机,让学生通过比赛更好的认识中文,同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她说:“华文大比拼的题 目 大 多 是 常 识 类 的 内容。同学们平日习惯用英语沟通,我们因此都很鼓励他们参赛,借此了解课本以外的中文常识。最重要是让他们去体验有趣的中文题目,接触中文语言生动活泼的应用方法,在生活中学习中文,慢慢培养思维。”

第 八 届 华 文 大 比 拼题目延续往年的形式,考验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包括中英翻译、看图猜成语、文学、时事,以及生活用语等。

新加坡女子学校中学四年级学生陈嘉瑜希望通过比赛了解自己的中国水

平和薄弱环节。她说:“今年的试题有难度,因为有些与历史有关的古文知识我不太熟悉。有一道题目提到‘田忌赛马’出自哪一部经典,我当时不知道,猜了答案,赛后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故事是出自于《史记》。”

培 青 学 校 小 六 生 刘懿 昕 已 连 续 两 年 参 赛 ,最 期 待 的 是 看 图 猜 成 语环 节 ,做 起 来 虽 有 难 度 ,但 她 十 分 喜 欢 这 种 题型 。 刘 懿 昕 说 :“ 我 平 时说 中 文 比 较 少 ,看 图 猜成 语 能 让 我 对 一 些 自 己不 熟 悉 的 成 语 有 了 深 刻的 印 象 ,这 次 我 就 学 到了‘ 颠 三 倒 四 ’这 个 词 。另 外 ,我 也 很 喜 欢 比 赛题目中的历史小故事,从中 学 到 很 多 课 文 以 外 的

知识,还会和爸爸妈妈分享。”

华 文 大 比 拼 决 赛 将

于 4 月 17 日 ( 星 期 六 ) 下午 2 时至 4 时 30 分举行。

(杨漾)

刚 刚 过 去 的 春 节 ,中国 华 文 教 育 基 金 会 推 出以“ 春 到 华 夏 情 满 五 洲 ”为 主 题 的 全 球 华 文 学 校网 络 春 晚 。 来 自 五 大 洲华文学校的 49 个节目,让整 台 晚 会 精 彩 纷 呈 。 孩子们用传统歌舞、民族乐器表演、古诗朗诵等形式表 达 自 我 ,记 录 时 代 ,表达 他 们 对 过 去 一 年 的 感悟。

位 于 葡 萄 牙 里 斯 本的 淑 敏 语 言 文 化 中 心 推出 的 京 剧《红 灯 记》,在113 所 华 校 选 送 的 224 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让 60 多位 小 参 演 者 兴 奋 且 骄傲 。 淑 敏 语 言 文 化 中 心是 一 所 华 文 教 育 学 校 。一年多来,面对突如其来

的新冠肺炎疫情,淑敏语言 文 化 中 心 与 其 他 海 外华 文 学 校 一 样 遭 遇 不 少困 难 ,校 长 韩 淑 敏 形 容 ,2020 年 是 艰 难 而 繁 忙 的一年。

韩 淑 敏 还 清 晰 地 记得那一天,得知疫情发生的消息时,她正在学校和孩 子 们 做 汤 圆 、包 饺 子 、迎 春 节 。 国 内 疫 情 牵 动海外侨胞的心,华文教育基 金 会 第 一 时 间 向 海 外侨 胞 发 出 捐 款 捐 物 的 倡议,淑敏语言文化中心等海 外 华 校 积 极 响 应 。 韩淑敏说,小朋友纷纷拿出自 己 的 零 用 钱 ,“ 每 个 人都非常踊跃。”20、50、100欧 元 不 等 ,共 募 到 1 万 多欧 元 。 那 一 次 华 文 教 育

基金会共收到华语学校、华 人 社 团 和 华 资 企 业 捐款 折 合 人 民 币 5546 万元。不仅如此,淑敏语言文 化 中 心 还 组 织 学 生 们画 画 、拍 小 视 频 ,为 国 内抗疫加油打气。

葡 萄 牙 暴 发 疫 情 后 ,学 校 陆 续 停 课 。 淑 敏 语言文化中心坚持“停课不停 学 ”,“ 从 2 月 到 9 月 ,每 周 六 都 有 中 文 课 。 因为是网课,全是免费的。”韩淑敏说,当时华文教育基金会提供了丰富课程,有动漫课、实景课。“我们组织学生上课,老师课下辅导、批改作业。”

为 了 鼓 励 孩 子 们 坚持 学 习 中 文 ,2020 年 面 向华 裔 青 少 年 的 比 赛 不 但

未 受 影 响 ,还 赛 事 不 断 。淑 敏 语 言 文 化 中 心 几 乎无役不与。韩淑敏介绍,从 2 月 起 ,孩 子 们 参 加 了海 外 华 裔 青 少 年 绘 画 比赛 、全 球 华 语 朗 诵 比 赛 、演 说 大 赛 等 。“ 华 语 朗 诵比赛今年是第三届,前两届 我 们 拿 到 过 银 奖 、铜奖。这次老师线上辅导,学 生 自 己 练 习 ,竟 拿 到 3个金奖。”韩淑敏说,他们还 参 加 了 演 说 大 赛 和 作文比赛,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作文比赛,让 她 十 分 欣 慰 。“ 葡 萄 牙的孩子说中文没问题,写作 文 很 难 。 学 校 专 门 开了 作 文 课 。 最 后 我 们 共投了 76 篇,得了 9 个一等奖 、13 个 二 等 奖 、20 多 个

优秀奖。”当 然 ,困 难 毋 庸 置

疑 。“ 去 年 2 月 到 9 月 ,学校都没有收入,老师也没薪 水 。 9 月 因 为 学 生 流失 ,老 师 的 工 资 也 非 常少 。”韩 淑 敏 说 ,“ 特 别 感恩我们的老师,都无怨无悔付出。”与此同时,国内很 多 教 育 机 构 专 门 为 海外 华 文 教 育 举 办 了 免 费课程。韩淑敏说,老师们就利用这段时间“充电”,参 加 国 内 机 构 开 办 的 线上 课 程 。 大 家 都 特 别 努力 ,有 时 因 为 时 差 ,老 师都凌晨上课。

受 到 疫 情 影 响 ,2020年 大 家 都 过 得 不 容 易 。韩淑敏说,在欧洲生活的浙江侨胞多,国内疫情稳

定后,浙江省侨联募款捐给 欧 洲 一 些 生 活 困 难 的侨胞,淑敏语言文化中心也 收 到 了 捐 款 。 葡 萄 牙疫情严重时,中国驻葡萄牙 大 使 馆 打 来 电 话 表 示关切,并送来口罩等抗疫物 资 。 韩 淑 敏 说 ,“ 我 感觉祖国就像母亲,体恤自己在海外的孩子,让我们心里很温暖。”

功 不 唐 捐 ,玉 汝 于成 。 经 历 了 一 年 多 的 风雨,很多海外华裔学生们更 加 切 身 感 受 到 中 华 文化 中“ 坚 韧 、自 强 、乐 观 、不屈”的精神。韩淑敏也表 示 ,“ 既 然 肩 负 了 推 广中文教育的责任,就一定会努力做好。”

来源:3月28日人民日报

往届活动获奖者

往届活动场景

海外唯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早期全马华校教师会代表大会

早期马来西亚华文报纸

马来西亚的第一间华文学校——“五福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