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TUTORIAL M7 BCN 3114 讨讨讨讨 讨讨讨 讨讨讨讨讨讨讨讨讨讨讨讨 讨讨讨讨讨讨讨 讨讨讨讨讨讨讨讨讨 讨讨讨 讨讨讨 讨讨讨 PISMP – BC – G4

m7 (1)

  • Upload
    wanxin

  • View
    448

  • Download
    6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m7 (1)

TUTORIAL M7 BCN 3114讨论李益 《霍小玉传》中是虚构人物还是真实人物,二者的区别与价值何在?

报告者:林婉清萧洁莹陈晓翠陈志有

PISMP – BC – G4

Page 2: m7 (1)

真实人物:唐代诗人 李益 (746-829) “ 大历十才子”之一。 字君虞,陕西姑臧 ( 今甘肃武威 ) 人,

后迁河南郑州。 大历四年 (769) 进士,初任郑县尉,

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 (783) 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 (797) 任幽

州节度使刘济从事。 尝与济诗,有怨望语。

Page 3: m7 (1)

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 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 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

居散秩。 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

转右散骑常侍。 大和元年 (827) 礼部尚 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Page 4: m7 (1)

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他写的《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二首,

当时广为传唱。 诗风豪放明快,尤其以边塞诗为有名。

Page 5: m7 (1)

《霍小玉传》中的李益 籍贯陇西,大历中进士及第,登第时年仅 20 岁。 登第后的第二年,他去了长安,住在新昌里。 出生名门。 年轻时就有才气,丽词嘉句,当时的人都说无双。二十二岁时以书判拔萃登科,授郑县主簿。 韦夏卿是李益的亲密朋友。 他极端猜疑自己的老婆,他总怀疑老婆要红杏出墙,所以

出门就把老婆锁在家里。

Page 6: m7 (1)

认为李益是真实人物的说法 有研究者认为蒋防所写的李益即是唐肃宗时宰相李揆族子、

著名诗人李益。 原因:

籍贯:陕西姑臧/ 陇西姑臧

•柳宗元在《先君石表阴友记》中说:“李益,陇西姑臧人,风流有文词。”•计有功和晁公武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李益是陇西姑臧人。

小说中所说李益的籍贯是属实的。

Page 7: m7 (1)

考中进士的时间和年龄:大历四年,20 岁。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证明李益“大历四年 进士登第”。•李益在《从军诗序》中说自己在安史之乱时,刚刚 8 岁。•安史之乱是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所以他应该生于天宝七年( 748年),大历四年为公元 769 年,这样算来李益考中进士那一年的确是20 岁。

这说明《霍小玉传》中写他中进士的年龄也是真实的。

Page 8: m7 (1)

身世:出身名门

•文中说李益“生门族清华”。•《旧唐书 · 李益传》中记载,李益是肃宗时的宰相李揆之的族子。

小说中说他出身名门也是事实。

样貌: 风流才子,容貌雅秀

•霍小玉的母亲第一次见到 李益时,便称赞他“才调风流,仪容雅秀”。•柳宗元就曾评论诗人李益“风流有文词”。•宋育仁在《三唐诗品》中更是称李益“如落花依草,妍然妩媚”。

《霍小玉传》中对李益样貌的描写是正确的。

Page 9: m7 (1)

性格:嫉妒猜疑

•在《霍小玉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了李益嫉妒猜疑的毛病。•柳宗元曾说李益“少有癖疾,以故不得用。”•李肇在《国史补》中说李益“多思虑,多疑惑”。•《旧唐书 · 李益传》中更是说李益:“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

小说写他“妒痴”、“心疾”都是真实的。

Page 10: m7 (1)

认为李益是虚构人物的说法

按徐松《登科记考》,李益登拔萃科在建中四年( 783),他已经三十六岁,而大历六年( 769)则是讽谏主文科及第,可见小说的情节和历史的事实并不符合。

Page 11: m7 (1)

小说中女主角霍小玉本姓李,按唐代的法律,李益与她是不能结婚的,唐代同姓为婚要徒二年,而小说中的李益却与小玉有盟约,差一点结成婚姻。

李益在郑县任上有两次请假,均超过一百天,而据唐朝的规定,如果职事官假期超过一百天就要停职。

Page 12: m7 (1)

李益《霍小玉传》中是虚构人物还是真实人物也从以下三方面来讨论:婚姻生活的逻辑和本质用言语将真实世界和人物心里状态带入语言里

Page 13: m7 (1)

婚姻 一般知识分子的生活理想是 , 在功名上能进士及第 , 在婚姻

上能娶世家大族之女。薛元超当上了宰相 ,但因为不是进士出身 ,又没能娶士族之女为妻 , 还是终身感到遗憾。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 ,婚姻关系实际上是政治联盟的纽带。考中进士 ,固然是知识分子平步青云的上天梯 ;同样 ,娶豪

门女子为妻 ,也是仕途畅通的保证。在唐代 ,婚姻与仕途的关系非常密切。

Page 14: m7 (1)

与崔、卢、李、郑、王五大士族联姻 , 是婚姻的最高理想。这种婚姻关系 , 当然谈不上什么爱情 ,只不过是一种权势

的结合。 当时的法律 , 是不允许士族娶社会底层的‘贱民’为妻的 ;

还规定凡属官户奴婢 , 他们的男婚女嫁 ,只能在奴婢之间找配偶。

女奴不能作士人的妻子 ,只可以作妾 ;妾的地位与奴婢相同 , 是供主子玩弄的对象。

‘籍属教坊’的妓女 ,更是被侮辱 ,被损害 ,沉沦在社会底层的‘贱民’。

Page 15: m7 (1)

到她们那里去寻欢作乐的 ,除了官吏、富商等人以外 ,主要是应举的士子或新及第的进士。

青年士人与妓女之间 , 就有金钱与声色的买卖关系 ,但从所谓‘郎才女貌’的观念出发 , 他们突破买卖关系 ,产生炽烈的爱情 ,也是很自然的 ,这比士族婚姻的权势结合 ,要合理得多。

但是 ,由于士人与妓女的社会地位悬殊 , 他们之间的爱情 ,其结局又往往是悲剧性的 ,而悲剧的根源 , 就在于当时严格的士族婚姻制度。”

Page 16: m7 (1)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 , 小说开篇先从李益落笔 , 写他“门族清华 , 少有才思 , 丽词嘉句 , 时谓无双” ,接下去 ,就通过鲍十一娘之口 ,向我们介绍主人公霍小玉 :她是已故霍王的小女 , 其母净持是霍王的宠婢 , 霍王死后母女被逐出 ,易姓郑氏 , 小玉沦落为娼。但她“姿质西农艳”,“高情逸态 , 事事过人 , 音乐诗书 , 无不通解”。

这里写到的郎才女貌 , 常常是封建时代互相接触很少的青年男女彼此吸引、爱慕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特意点出了两人不同的门第出身。

这几句看似平常、在古代小说中习见而近乎“熟套”的人物介绍 ,包含着并不简单的意义。

Page 17: m7 (1)

它已经表现出作者对他所写的爱情悲剧的思想意义有深刻的理解 , 表现出作者构思作品时的艺术匠心。

只要读下去就不难发现 , 后文整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 , 都由此生发敷衍而出 ,而人物的思想性格、生活遭遇以至最后的悲剧结局 , 都无不与此有关。

Page 18: m7 (1)

生活的逻辑和本质 作者的高明之处同样地表现在没有将这个人物简单化 , 把他写成一个在这类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的那种浮浅的花花公子 , 极力去渲染一般轻薄子弟的浮浪习性 ,而是更深地去发掘他的性格内涵。

他初去见小玉时 , 作者甚至对他在鹦鹉传语声里愕然警惧的心理神态有意加以点染 , 以表现他还有“本性雅淡”的一面。

他的“引喻山河 ,指诚日月” ,也并非全出于欺骗 ,相反倒表现出相当的“至诚”。

Page 19: m7 (1)

显而易见 ,如果这个人物一露面就是一个庸俗不堪、招人憎恶的家伙 ,那么小玉的选择就并不高明 ,她的那样倾心、真挚的爱情也将大为逊色 ,悲剧的结局所暗示给人们的思想也将不过是上当受骗一类的教训。

小说写李益的背约负义从迫于严毅的母命开始 , 在门阀观念的轨道上 , 他的庸懦猥琐终至于变得绝情寡义 ,冷酷残忍 ,这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

他对小玉的爱虽然“至诚”却不过是出于“重色” ,而对于士族卢氏的婚姻 ,则不但符合家世的利益 ,更有利于个人功名富贵的前途。

Page 20: m7 (1)

作者对这个人物性格描写的着眼点 ,显然放在发掘他遗弃小玉的社会根源上 ,这就不仅写出了李益自私负心的卑劣品性 ,更把锋芒指向了产生李益行为的那个罪恶的制度。

这种严格遵循生活的逻辑 , 极力表现生活的本质的写法 ,显然是极有见地的。

Page 21: m7 (1)

用言语将真实世界和人物心里状态带入语言里 由此可见 ,细节描写的技巧 , 在唐人小说中已经臻于成熟。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 ,它不独表现在霍小玉形象的塑造上 ,也同样表现在其他唐传奇典型形象的塑造上 , 从而形成了唐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一个鲜明特色 ,它所达到的那种既简洁明快 ,又耐人寻味的境界 , 无疑大大增强了唐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精湛的细节描写的技巧 ,对于今天的创作来说 , 一个尤为重要的艺术启示在于 :它是一种高明的描写心理的方式。

Page 22: m7 (1)

在上面那段小玉临死前和李益会面的细节描写中 ,我们之所以被小玉所感动、所吸引 , 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 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已经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人物的外部活动上 ,而是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察到了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心理状态。

但是 , 在那段细节描写乃至于整个《霍小玉传》中 , 作者并没有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 明确告诉我们人物在想什么 ,怎么想 ,而人物的心理状态还是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了。

Page 23: m7 (1)

对于李益的描写也是这样 , 作者用“浣衣沐浴 , 修饰容仪 ,喜跃交并 , 通夕不寐” 16 个字 ,紧紧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典型动作 , 把李益在即将见霍小玉前的那种激动、兴奋、喜悦、不安的复杂心理刻画尽致。

又用“引镜自照 , 惟惧不谐也 , 徘徊之间 , 至于亭午” , 巧妙而含蓄地表现了李益对爱情的庸俗理解 , 他是那样的惴惴不安 ,徘徊犹豫 , 生怕自己的仪表和气派不足以引起小玉的青睐 ,这固然是对小玉的一种庸俗的估计 ,却也恰好反映了李益那种好虚荣、轻浮、虚伪的心理特征 ,揭示了李益其后轻诺寡信的个性因素。

这样的细节描写同样是饱满生动的 , 不仅写出了人物富于特征的动作 ,而且反映出了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

Page 24: m7 (1)

《霍小玉传》中李益是真实人物还是虚构

人物?

Page 25: m7 (1)

结论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反映现实、影响现实 ,这是小说家

在艺术追求上的极致。考察古今中外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 研究每一个典型形象诞生的历史 , 就会发现 , 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凭空创造艺术典型 ,只有当他们面向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生活 ,深刻地把握和忠实于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 ,典型形象的产生才具备了可能性。

霍小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所给予我们的艺术启示 ,首先也就表现在这个方面。

Page 26: m7 (1)

其次 ,文学典型的意义 ,既取决于形象体现出来的社会意义 ,也取决于作家对形象描绘的艺术水平。

霍小玉形象的塑造之所以能够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 ,除了作者正确的创作方法以外 ,也与作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有关。

霍小玉作为唐人传奇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光辉的女性形象 ,集中体现着我国古代小说家的思想识见和艺术匠心 , 不仅深深感染着千年以来的广大读者 ,而且对于今天当代小说艺术的革新创造来说 ,也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Page 27: m7 (1)

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的价值

虚构人物 真实人物

客观 主观

建立在对当时社会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建立在当时社会上。

Page 28: m7 (1)

小说中常常结合真实与虚幻,其内容多为奇闻异事。通过真实的时代背景和刻意的人物性格刻画,作者可以烘托出当时的社会现象。

如蒋防写李益与一个不应该结婚的同姓女子同居并有盟约,是为了突出李益的重色。

他写李益为了抛弃小玉,在两次不可能有的长假中故意不见小玉,这是为了突出李益的负心。

这写出了女人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不能摆脱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