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光山芝加哥禪淨中心 Internatioanl Buddhist Progress Society at Chicago 9S043 Route 53 Naperville, IL 60565 Tel:(630)910-1243 Fax:(630)910-1244 E-mail:[email protected] www.ibpschicago.org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NO.265 佛光世紀 e Merit Times Chicago 文╱星雲大師 念貧困有餓凍之苦,故 應伸出慈悲救濟之手; 念眾生有生死之苦,故 應萌生護祐解脫之心成功的基礎 語云:「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 博要能高;為人要如聖賢德,要有福 慧有根基。」為學之道,基礎要廣博 ,才能厚實高大;學聖賢行,也要有 根基,才能有所成就。一個人希望成 功,也要有成功的基礎條件。成功的 基礎是什麼呢?有六點意見: 第一、博學以廣識:你想做人成功 、做事成功,就必須博學廣識。所謂 :「知識不厭其新。」現在是一個國 際化、現代化、開放自由的時代,你 不能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圈裡自我設限 ,自我滿足。博學廣識,就能與世界 接軌;知道的多,就能與時俱進。這 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勤習以服膺:無論擁有知識 、擁有道理,都要不斷地反覆思維、 溫習,慢慢融會於心,用全部的身心 去實踐,那才有所獲益,也才是你的 。否則只是岸上習泳,畫餅充飢,虛 晃一招,毫無用處。所以勤習才是成 功的第二個條件。 第三、詳實以知微:要想成功,就 要對自己的事業發展、做人處世,乃 至對周遭環境、因緣條件等,都要有 一個詳實的正視與了解。所謂「見微 知著,睹始知終」,知微細處,行事 不會太過粗枝大葉;杜漸防微,就能 防患於未然。 第四、判斷以明理:辨別正邪,是 每個人的智慧與認識。你正邪不分、 是非不明,好壞不辨,不能權衡輕重 ,不能察知善惡,也算不得是個正人 、好人。因此,遇事不能優柔寡斷, 理性、冷靜的分析,是非得失關頭, 要有一個明理的判斷。 第五、省察以知過:《勸發菩提心 文》:「知省察,才知捨取;知捨取 ,則可發心。」省察,是一種美德; 知過,是一種自覺。不斷地省察自己 過失在那裡,就可以知道如何去惡修 善、捨壞取好。省察,才能有所改進 ;改過,才能不斷更新。 第六、治療以改正:一個人的身體 ,有病了,要懂得治療它;公司制度 發展有了故舊缺陋,也要更弦易轍, 求變改革;做人有所虧欠,不夠周到 ,就要修正改進,以臻圓滿;心裡有 了貪瞋愚痴疾病,則要用慈悲喜捨種 種方法治療。然後,身心健全了,就 能發展;事業健全了,就能成功。 奠基堅固了,房子才能高大穩當; 根底扎深了,樹木才能茁壯茂盛。這 六點行事要點,可以作為我們成功的 座右銘。 第一、博學以廣識, 第二、勤習以服膺, 第三、詳實以知微, 第四、判斷以明理, 第五、省察以知過, 第六、治療以改正。 生死自在 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 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生命的永續經營觀 (六)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人類歷史進入現 代之後,奇奇怪怪的病愈來愈多,現代醫 學雖稱發達,卻有很多不足,找不出原因 來。具有「特異功能」的人,有的能看到 病人深藏的病因,發現了有很多病的起因 不在今生今世,所以醫學解不了,醫院也 治不了。 美國「睡著的預言家」愛德加.凱西( Edgar Cayce,一八七七至一九四五),具 有透視累世因緣解讀病因的特異功能。凱 西一生中解讀了一萬四千三百零六個案例 ,發現「病」與「因果業報」的關係,報 應不爽,印證中國古來「善惡有報」的道 德文化。 昔迫害教徒 今病苦隨身 中國古人說「神目如電」,人在做天在 看,做好事有好報,作惡遭惡報。從凱西 解讀的案例來看,人做了不好的事,會有 報應,有的報應不僅在來世,還可能發生 在幾千年後。凱西看到有人在羅馬時代造 的惡業,在二十世紀當時仍在還。在他一 生中在進入「睡著」的狀態下解讀案例, 大多是由他太太導問、祕書記錄。以下是 幾個凱西解讀的案例。 西元三七年至六八年,羅馬帝國產生 一個暴君尼祿,他瘋狂迫害基督徒,把他 們投入競技場,給獅子撕咬、或以火凌遲 、燒死信天敬神的無辜民眾。尼祿之後, 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持續二百多年。 最後,羅馬帝國也在幾次大瘟疫蔓延下亡 國了,每次死亡超過百萬人的大瘟疫災難 ,留下了暴政敗德遭天譴的歷史見證。而 在那個歷史中,隨著道德敗壞而惡行的人 ,同樣也在輪迴轉生中償還著自己造下的 業報。 有個青年從十六歲時因車禍脊柱重傷, 自第五節以下的脊椎骨完全喪失知覺癱瘓 了。過了七年半後他還是在輪椅上過活, 治療復健都無效。凱西為他做生命解讀, 追述青年前兩世的轉世情況,看到他有一 世是個羅馬士兵,當時羅馬帝國正開始迫 害基督徒,而那一世的他,幸災樂禍且直 接參與迫害。因此,今生看似車禍帶來的 嚴重癱瘓,其實是他自己曾做過迫害惡行 的果報。 有一位中年的癱瘓婦女的病因也與那個 青年類似。這位婦女找到凱西時已癱瘓九 年,在她三十六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而癱 瘓無法行走,只能靠輪椅代步,更令她沮 喪的是各種治療方法對她的病都無濟於事 。凱西幫她做前世解讀,得解知她在古羅 馬時期是皇室的一員,但她對暴君尼祿瘋 狂迫害正信的基督徒,非但沒有一絲同情 心,卻還大聲嘲笑被迫害而嚴重傷殘的基 督徒。殘忍的嘲笑、推波助瀾的態度,帶 給她今生的癱瘓。 另一個女孩同樣是曾出生在羅馬時代尼 祿王朝的一名貴族,她今生因髖關節結核 的病而痛苦不堪。那一世她常在競技場中 觀看基督徒受迫害取樂。有一次,當她看 到一年輕女孩被獅子撕咬竟大笑,以殉道 者的痛苦為樂,毫無一絲悲憫,雖然她沒 有直接參與迫害,卻煽動了道德墮落淪喪 的風氣,今世她髖關節的痛苦,就是罪業 的業報。 佛說三世因果 真實不虛 從以上的例子即可以清楚看到,生生世 世所造的業力對今生的命運起著決定性作 用 。 因緣果報的原理很簡單,善因增添功德 ,猶如存款;惡因減損功德,猶如負債, 所以善惡因果,每一筆存入支出都是清清 楚楚。惡人作惡還未受報應,是由於時候 未到,不能光看這一世或一個段落,就妄 說沒有因果存在。須知經濟有經濟的因果 、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佛教不是保險公司 ,因果不容錯亂。 佛教並不是「宿命論」,而是「緣起論 」。佛教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 」,但更重視現世和未來的因果。過去的 惡因雖已造成,但可以透過今生的努力來 改變它,未來的善果也可以靠今世的修持 而獲得。 2 千年前造惡 輪迴轉世償業報 以上的討論,是從宇宙人生整體宏觀的 立場來討論「永續」、「未來」與「趨勢 」等概念及意涵,現在我們再回到個人生 命永續經營的相關問題。 要談「個人生命的永續經營」,必然要 談到「來生」,「來生」的訊息帶給我們 的不只是一個抽象的答案,而是生命無窮 無盡的希望與可能性。從佛法的義理觀點 而言,生命有來生,並不一個「概念」, 也不只是「信念」而已,不論你相信也好 ,不相信也好,這是「法爾如是」,用白 話來說就是「本來如此」。 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對來生心存懷疑, 有不少人提出這樣的質疑:「好吧!就算 是有來生,不過來生我已經變成另外一個 人了,已經不是現在的這個我了,我現在 又何必瞎操心來生的事呢?」表面上看來 ,似乎問得有點道理,其實是頗為不負責 任的態度和說法。 那麼我們就順著上述疑問者的角度來看 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的這一生,相對於 我們的「前一世」而言就是「來生」了, 前一世的我到了今生,按照上述疑問者的 說法,(對前世而言)也已經變成另外一 個我了,所以「這一世的我」和「前 一世的我」,成了不同的人,二者之 間似乎也沒什麼關聯。 可是非常有趣的是,我們經常聽到 有不少人在遭遇到生命中各種不順遂 、挫折或不如意的際遇之時,諸如: 遇人不淑、夫妻不睦、子孫不肖、事 業失敗、懷才不遇、久病纏身……等 等,不由自主地抱怨或慨嘆道:「我 上輩子不知道到底是造了什麼孽,不 然這輩子怎麼會這麼倒楣。」兩相對 照,一方面我們看到,有人不思為自 己的來生善加投資經營,另一方面我 們也看到,有人將自己這一世的不如 意,不由自主地都歸咎於前一世的罪 孽,前後相較,不是很弔詭的對比嗎 ?大家可以好好地再思考一下。 又有人問道:「就如您所說的,生 命既然是永續的,那為什麼不乾脆一 點,就一生一世永續下去不就好啦, 為什麼還要有三世輪迴呢?這不是很 麻煩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為什麼「永續 的生命」不是一生一世地直接永續下 去?而是經歷三世輾轉再來?這就是 生命的奧秘所在了。假設生命是一生 一世地一直永續下去,等於是「長生 不死」了,如果真的是這樣,問題就 嚴重了。 西班牙哲學家暨作家烏納木諾( Miguel de Unamuno, 1864~1936)曾說 過:「假使我們所稱之為「生命的問 題」與「麵包的問題」,一旦都解決 了,(筆者按:亦即生命不死,糧食 無缺);那麼地球就會轉變成為地獄 ,因為一場更為暴力型態的生存鬥爭將 隨之出現。」 賈伯斯於二○○五年六月十二日在史 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的演講中說 道:「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頂尖的發明 ,是生命交替的動力,送走老人們,讓 路給新生代。」 烏納木諾與賈伯斯的觀察以及立論, 可說是對生命與死亡非常深刻而精闢的 洞見。其實,就生命的永續而言,長生 不死非但不是生命的理想型態,反而讓 生命陷入一種無解的困境;而「死亡的 必然來臨」與「生命輾轉經歷三世」, 正是生命問題的解套。請參閱本專欄去 年五月二十三及三十日的文章〈人為什 麼會死?人為什麼不能長生不死?〉, 在此就不重述。 (續待) 賈伯斯曾說:「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 頂尖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動力,送走 老人們,讓路給新生代。」

NO.265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Fax:(630)910 … · ,同樣也在輪迴轉生中償還著自己造下的 業報。 有個青年從十六歲時因車禍脊柱重傷,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NO.265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Fax:(630)910 … · ,同樣也在輪迴轉生中償還著自己造下的 業報。 有個青年從十六歲時因車禍脊柱重傷,

佛光山芝加哥禪淨中心Internatioanl Buddhist Progress Society at Chicago

9S043 Route 53 Naperville, IL 60565 Tel : (630)910-1243Fax :(630)910-1244 E-mail : [email protected] www.ibpschicago.org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NO.265佛光世紀

The Merit TimesChicago

文╱星雲大師

念貧困有餓凍之苦,故應伸出慈悲救濟之手;念眾生有生死之苦,故應萌生護祐解脫之心。

成功的基礎

語云:「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

博要能高;為人要如聖賢德,要有福

慧有根基。」為學之道,基礎要廣博

,才能厚實高大;學聖賢行,也要有

根基,才能有所成就。一個人希望成

功,也要有成功的基礎條件。成功的

基礎是什麼呢?有六點意見:

第一、博學以廣識:你想做人成功

、做事成功,就必須博學廣識。所謂

:「知識不厭其新。」現在是一個國

際化、現代化、開放自由的時代,你

不能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圈裡自我設限

,自我滿足。博學廣識,就能與世界

接軌;知道的多,就能與時俱進。這

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勤習以服膺:無論擁有知識

、擁有道理,都要不斷地反覆思維、

溫習,慢慢融會於心,用全部的身心

去實踐,那才有所獲益,也才是你的

。否則只是岸上習泳,畫餅充飢,虛

晃一招,毫無用處。所以勤習才是成

功的第二個條件。

第三、詳實以知微:要想成功,就

要對自己的事業發展、做人處世,乃

至對周遭環境、因緣條件等,都要有

一個詳實的正視與了解。所謂「見微

知著,睹始知終」,知微細處,行事

不會太過粗枝大葉;杜漸防微,就能

防患於未然。

第四、判斷以明理:辨別正邪,是

每個人的智慧與認識。你正邪不分、

是非不明,好壞不辨,不能權衡輕重

,不能察知善惡,也算不得是個正人

、好人。因此,遇事不能優柔寡斷,

理性、冷靜的分析,是非得失關頭,

要有一個明理的判斷。

第五、省察以知過:《勸發菩提心

文》:「知省察,才知捨取;知捨取

,則可發心。」省察,是一種美德;

知過,是一種自覺。不斷地省察自己

過失在那裡,就可以知道如何去惡修

善、捨壞取好。省察,才能有所改進

;改過,才能不斷更新。

第六、治療以改正:一個人的身體

,有病了,要懂得治療它;公司制度

發展有了故舊缺陋,也要更弦易轍,

求變改革;做人有所虧欠,不夠周到

,就要修正改進,以臻圓滿;心裡有

了貪瞋愚痴疾病,則要用慈悲喜捨種

種方法治療。然後,身心健全了,就

能發展;事業健全了,就能成功。

奠基堅固了,房子才能高大穩當;

根底扎深了,樹木才能茁壯茂盛。這

六點行事要點,可以作為我們成功的

座右銘。

第一、博學以廣識,

第二、勤習以服膺,

第三、詳實以知微,

第四、判斷以明理,

第五、省察以知過,

第六、治療以改正。

生死自在

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 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生命的永續經營觀 (六)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人類歷史進入現

代之後,奇奇怪怪的病愈來愈多,現代醫

學雖稱發達,卻有很多不足,找不出原因

來。具有「特異功能」的人,有的能看到

病人深藏的病因,發現了有很多病的起因

不在今生今世,所以醫學解不了,醫院也

治不了。

美國「睡著的預言家」愛德加.凱西(

Edgar Cayce,一八七七至一九四五),具

有透視累世因緣解讀病因的特異功能。凱

西一生中解讀了一萬四千三百零六個案例

,發現「病」與「因果業報」的關係,報

應不爽,印證中國古來「善惡有報」的道

德文化。

昔迫害教徒 今病苦隨身

中國古人說「神目如電」,人在做天在

看,做好事有好報,作惡遭惡報。從凱西

解讀的案例來看,人做了不好的事,會有

報應,有的報應不僅在來世,還可能發生

在幾千年後。凱西看到有人在羅馬時代造

的惡業,在二十世紀當時仍在還。在他一

生中在進入「睡著」的狀態下解讀案例,

大多是由他太太導問、祕書記錄。以下是

幾個凱西解讀的案例。

西元三七年至六八年,羅馬帝國產生

一個暴君尼祿,他瘋狂迫害基督徒,把他

們投入競技場,給獅子撕咬、或以火凌遲

、燒死信天敬神的無辜民眾。尼祿之後,

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持續二百多年。

最後,羅馬帝國也在幾次大瘟疫蔓延下亡

國了,每次死亡超過百萬人的大瘟疫災難

,留下了暴政敗德遭天譴的歷史見證。而

在那個歷史中,隨著道德敗壞而惡行的人

,同樣也在輪迴轉生中償還著自己造下的

業報。

有個青年從十六歲時因車禍脊柱重傷,

自第五節以下的脊椎骨完全喪失知覺癱瘓

了。過了七年半後他還是在輪椅上過活,

治療復健都無效。凱西為他做生命解讀,

追述青年前兩世的轉世情況,看到他有一

世是個羅馬士兵,當時羅馬帝國正開始迫

害基督徒,而那一世的他,幸災樂禍且直

接參與迫害。因此,今生看似車禍帶來的

嚴重癱瘓,其實是他自己曾做過迫害惡行

的果報。

有一位中年的癱瘓婦女的病因也與那個

青年類似。這位婦女找到凱西時已癱瘓九

年,在她三十六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而癱

瘓無法行走,只能靠輪椅代步,更令她沮

喪的是各種治療方法對她的病都無濟於事

。凱西幫她做前世解讀,得解知她在古羅

馬時期是皇室的一員,但她對暴君尼祿瘋

狂迫害正信的基督徒,非但沒有一絲同情

心,卻還大聲嘲笑被迫害而嚴重傷殘的基

督徒。殘忍的嘲笑、推波助瀾的態度,帶

給她今生的癱瘓。

另一個女孩同樣是曾出生在羅馬時代尼

祿王朝的一名貴族,她今生因髖關節結核

的病而痛苦不堪。那一世她常在競技場中

觀看基督徒受迫害取樂。有一次,當她看

到一年輕女孩被獅子撕咬竟大笑,以殉道

者的痛苦為樂,毫無一絲悲憫,雖然她沒

有直接參與迫害,卻煽動了道德墮落淪喪

的風氣,今世她髖關節的痛苦,就是罪業

的業報。

佛說三世因果 真實不虛

從以上的例子即可以清楚看到,生生世

世所造的業力對今生的命運起著決定性作

用 。

因緣果報的原理很簡單,善因增添功德

,猶如存款;惡因減損功德,猶如負債,

所以善惡因果,每一筆存入支出都是清清

楚楚。惡人作惡還未受報應,是由於時候

未到,不能光看這一世或一個段落,就妄

說沒有因果存在。須知經濟有經濟的因果

、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佛教不是保險公司

,因果不容錯亂。

佛教並不是「宿命論」,而是「緣起論

」。佛教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

」,但更重視現世和未來的因果。過去的

惡因雖已造成,但可以透過今生的努力來

改變它,未來的善果也可以靠今世的修持

而獲得。

2千年前造惡 輪迴轉世償業報

以上的討論,是從宇宙人生整體宏觀的

立場來討論「永續」、「未來」與「趨勢

」等概念及意涵,現在我們再回到個人生

命永續經營的相關問題。

要談「個人生命的永續經營」,必然要

談到「來生」,「來生」的訊息帶給我們

的不只是一個抽象的答案,而是生命無窮

無盡的希望與可能性。從佛法的義理觀點

而言,生命有來生,並不一個「概念」,

也不只是「信念」而已,不論你相信也好

,不相信也好,這是「法爾如是」,用白

話來說就是「本來如此」。

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對來生心存懷疑,

有不少人提出這樣的質疑:「好吧!就算

是有來生,不過來生我已經變成另外一個

人了,已經不是現在的這個我了,我現在

又何必瞎操心來生的事呢?」表面上看來

,似乎問得有點道理,其實是頗為不負責

任的態度和說法。

那麼我們就順著上述疑問者的角度來看

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的這一生,相對於

我們的「前一世」而言就是「來生」了,

前一世的我到了今生,按照上述疑問者的

說法,(對前世而言)也已經變成另外一

個我了,所以「這一世的我」和「前

一世的我」,成了不同的人,二者之

間似乎也沒什麼關聯。

可是非常有趣的是,我們經常聽到

有不少人在遭遇到生命中各種不順遂

、挫折或不如意的際遇之時,諸如:

遇人不淑、夫妻不睦、子孫不肖、事

業失敗、懷才不遇、久病纏身……等

等,不由自主地抱怨或慨嘆道:「我

上輩子不知道到底是造了什麼孽,不

然這輩子怎麼會這麼倒楣。」兩相對

照,一方面我們看到,有人不思為自

己的來生善加投資經營,另一方面我

們也看到,有人將自己這一世的不如

意,不由自主地都歸咎於前一世的罪

孽,前後相較,不是很弔詭的對比嗎

?大家可以好好地再思考一下。

又有人問道:「就如您所說的,生

命既然是永續的,那為什麼不乾脆一

點,就一生一世永續下去不就好啦,

為什麼還要有三世輪迴呢?這不是很

麻煩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為什麼「永續

的生命」不是一生一世地直接永續下

去?而是經歷三世輾轉再來?這就是

生命的奧秘所在了。假設生命是一生

一世地一直永續下去,等於是「長生

不死」了,如果真的是這樣,問題就

嚴重了。

西班牙哲學家暨作家烏納木諾(

Miguel de Unamuno, 1864~1936)曾說

過:「假使我們所稱之為「生命的問

題」與「麵包的問題」,一旦都解決

了,(筆者按:亦即生命不死,糧食

無缺);那麼地球就會轉變成為地獄

,因為一場更為暴力型態的生存鬥爭將

隨之出現。」

賈伯斯於二○○五年六月十二日在史

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的演講中說

道:「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頂尖的發明

,是生命交替的動力,送走老人們,讓

路給新生代。」

烏納木諾與賈伯斯的觀察以及立論,

可說是對生命與死亡非常深刻而精闢的

洞見。其實,就生命的永續而言,長生

不死非但不是生命的理想型態,反而讓

生命陷入一種無解的困境;而「死亡的

必然來臨」與「生命輾轉經歷三世」,

正是生命問題的解套。請參閱本專欄去

年五月二十三及三十日的文章〈人為什

麼會死?人為什麼不能長生不死?〉,

在此就不重述。 (續待)

⬆賈伯斯曾說:「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

頂尖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動力,送走

老人們,讓路給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