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三年四月十二日 星期五 B8 西洋影畫 責任編輯:林錦波 張佩芬 美術編輯:李錦霞 美國流行文化是全球影響力最 大者,除了因為有荷里活的電影工 業之外,它的運動比賽也是軟實力 輸出的重要一環。不過,除了 NBA的籃球,其他如美式足球、 冰球等的職業運動,在世界各地沒 有多少市場,其中只有棒球在東亞地區有一定的市 場,尤其是日本和台灣對這項運動更是投入。而我 們香港的年輕一代因為日本漫畫的緣故,對於棒球 多少還有點了解。這是欣賞電影《人生決勝球》的 先決條件。 奇連伊士活這次不再做導演,專心做回演員, 他的長期助手Robert Lorenz初執導演筒,很難說 脫離了奇連的影響。今次,奇連伊士活探討的是實 實在在的父女關係,以及棒球運動不為觀眾所見的 另一面。他扮演的年老球探,被最後一次派去執行 任務,考察一名有潛質的高中球星。這位球探是老 派人,從不用電腦統計數據這類玩意,而是憑多年 的經驗來發掘新人。只是他的視力已經開始退化,感覺他有問題的好友 叫來球探早已疏遠的律師女兒。兩人除了要發掘真正的新星之外,還要 解開多年來冷漠的心結。 或許,電影最能表現美國老派文化觀的地方是,腳踏實地到現場感 受的老派方法,總是能在最後,壓倒利用數字統計和電腦的新潮做法。 雖然美國人是世界上利用電腦科和數理統計去管理的民族,主角的女兒 和她心儀的對象就是用鉅細無遺的棒球統計數字來談情。但他們同時樂 此不疲地強調,人的經驗可以發揮的作用,這可以說是美國文化保 守一面的呈現,也可能是美國夢不斷製造的浪漫假說。如果人 不能靠實幹得到報酬,那這個美國夢還有什麼可以 追的? 長假期結束,有關機構回復正常運作,看上 兩周的香港票房,《義勇群英:毒蛇反擊戰》 (G.I. Joe: Retaliation)上畫十一日,收二千二 百三十多萬元,是近期票房最高的電影。對上能 超過二千萬元票房的作品,已是農曆新年檔期上 畫的《虎膽龍威:擇日開戰》(A Good Day to Die)和《西遊.降魔篇》。 至於另一部跟《毒蛇》在美票房不相伯仲的動畫片《古魯家 族》(The Groods),同樣上畫十一日,收一千八百多萬元, 跟兩片在美的票房比例有點差別。《毒蛇》在美國上畫第二周, 收八千六百四十多萬美元,而《古魯》上畫第三周,收一億二千 五百三十多萬美元,以對上一個周末的票房來看,兩部電影的票 房仍然相當接近,可見《古魯》的確深得美國觀眾所歡迎;而兩 片的海外票房,還是以《古魯》的二億七百多萬美元,較《毒 蛇》的一億四千五百二十萬美元佔優。也許老少咸宜的動畫片, 有時候比起科幻動作電影更能取悅全球觀眾。 大家相當關心的華語片又如何,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 《葉問──終極一戰》上畫十一日,收七百六十多萬元,湯唯主 演的內地都市喜劇《北京遇上西雅圖》上畫十一日,收五百八十 多萬元,《忠烈楊家將》上畫四日,收三百一十多萬元。 論製作規模和明星效應,《楊家將》絕對佔盡優勢,據估 計,此片製作費高達二千萬美元,約一億五千五百多萬港元,針 對的市場無疑是內地市場。看影片在香港的開畫數字,最終難過 千萬元票房;比較《葉問》,邱禮濤這次以充滿舊香港情懷處理 一代宗師葉問,得到香港觀眾所受落,以現時的走勢,影片過千 萬元票房,應該不是難事。有趣的是,《北京》這類內地都市喜 劇在港一直是 票房毒藥,想不到能有如此的成績,相信這五 百八十多萬元票房中,湯唯的魅力佔上了其中的五百萬元。 最後,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二十年前的經典作《侏羅 紀公園》加上3D效果,再度上映,香港上畫四天,收一百四十 多萬元,而美國第一周上畫,收一千八百六十多萬美元。看來荷 里活一部又一部的賣座經典,推出3D版,絕對一大搵錢新趨 勢。 說故事高手的告白 說故事高手的告白 波蘭斯基 波蘭斯基 人生決勝球 人生決勝球 返璞歸真 返璞歸真 二○○九年,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再次成為國際焦點,他應允出席蘇 黎世(Zurich)電影節,接受終身榮譽獎。他抵達蘇黎世機場時被捕,原因是他被美國 通緝,要為三十年前的風化案接受法律制裁。被扣押兩個月後,瑞士當局准許他在格 斯達(Gstaad)的別墅軟禁。波蘭斯基早在那兒置業,多年來出入瑞士都沒有出事。 他的監製拍檔、兼四十多年老友Andrew Braunsberg跟拍慣影碟 幕後花絮的導演 Laurent Bouzereau帶同攝影隊到格斯達探望,拍下的片段構成《波蘭斯基的告白》 (Roman Polanski: A Film Memoir)。 文:劉偉霖 電影頭三分一集中於波蘭斯基的童年,他在 巴黎出生,三歲隨家人到波蘭,卻遇上第二次世 界大戰。他是猶太人,面對納粹黨的大屠殺,多 次死裡逃生,獲波蘭人庇護,父親及姐姐都入過 集中營,捱得過去,但母親就沒那麼幸運。波蘭 斯基強調《鋼琴戰曲》(The Pianist)不少情節 是自身經歷,本片也加入《鋼》的片段跟回憶互 證。也正如多數傳記、自傳,人物未成名時的時 光,描寫得鉅細無遺,然而人物成名後、讀者最 想知的生活片段、花邊新聞,就描寫得不夠。 正如波蘭斯基在片末所指,自己最滿意的作 品是《鋼琴戰曲》,可見二戰經歷對他最為深 刻,短短幾年的歷史,在當事人心目中恍若半 世,電影用近半篇幅去談也不過分。尤其是波蘭 斯基說故事,不論是拍電影、寫文章、或是口 談,能力都是上乘,當然前提是故事本身值得 講。所以波蘭斯基較平凡的作品,通常都是題材 薄弱,鮮有糟蹋好劇本的情形。 和平後,影片的速度,跟導演人生的速度也 都加快,從他成為演員、入讀著名的洛茲電影學 院 (Lodz Film School) , 拍 成 《 水 中 刀 》 (Knife In the Water)等,近二十年的生涯,也 是從無到有的歷程,本是豐富的題材,但在紀錄 片中很快就過了。始終,長九十分鐘的影片並無 嚴格的要兼容、深入波蘭斯基的生平,也無意探 討作品的構思拍攝過程。 迴避的不是案情 有人說,本片有關波蘭斯基風化案的篇幅太 少,太迴避當年的事,也缺乏對受訪者的批判。 但正如《活地亞倫:人生編導演》(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波蘭斯基的告白》 不單是有關導演的紀錄片,更是得到人物充分合 作、和他一起拍的紀錄片。波蘭斯基在《波蘭斯 基的告白》的參與程度,比活地亞倫於《活地亞 倫:人生編導演》還要重,加上訪問者是四十年 的老友,沒有他的幫忙,片子相信難以完成,如 果期望會有一些負面說話,正如以為自傳不會大 話連篇,就未免太天真了。 可能中文片名的 告白,令人以為他會爆 料,或者推翻保持數十年的言論,但原片名只是 電影回憶錄而已。此片名亦非偶然,三十年 前波蘭斯基寫過自傳,英文的書名挺有意思,叫 《Roman by Polanski》: 波蘭斯基自述的羅 曼波蘭斯基,法文更有多一重意思: 波蘭斯 基的小說,因為roman法文解作小說。寫得很 生動,著書的背景也跟拍這部紀錄片很相似。當 時他因風化案避走法國,處於人生低潮,《黛絲 姑娘》(Tess)後久無新作,但大眾對他的私生 活甚感興趣,現在不寫尚待何時? 在《波蘭斯基的告白》裡面,波蘭斯基一貫 自傳的說法,解釋逃到法國的原因,是意識到法 官有意刁難,會任意加長刑期。波蘭斯基服刑的 監獄並不安全,他面臨生命威脅,得悉法官企圖 便一走了之。不過相隔三十年,電影與自傳的最 大分別,是波蘭斯基對性的態度,電影基本上是 無性,自傳中的波蘭斯基是 性超人,憑 他像小丑的樣貌,短小的身高,泡妞卻幾無難 度。 找個女人去睡跟我們夜晚肚餓,出街買 宵夜一般容易。而且他自稱和首兩任太太都是 開放婚姻,可以跟別人睡。可能上世紀八十 年代還可以這麼坦白,但去到二十一世紀就無 謂。 風化案的社會烙印 同樣,風化案的案情在自傳中也詳細得多, 在電影裡就沒有描述,假設觀眾一早都知,但沒 有隱藏 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的事實。不 過用香港大部分人的道德判斷,未必理解這件案 何以那樣轟動。首先香港是不問男方年齡,少男 少女偷嘗禁果、老牛吃嫩草都會被控。歐美有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原則,因為他們都是十 三、四歲,在劇中曾洞房,但多數人不會覺得有 問題,所以現實中對少男少女的性事都較少干涉 (各地法則不同),但成年男人和未成年少女交 歡,帶來的社會烙印比香港嚴重得多。 其次,波蘭斯基那次有肛交的成分。自傳中 他講得很白,他先跟女孩性交,因為她沒有避 孕,他轉為肛交。(上世紀七十年代還 沒有愛滋病,避孕丸比安全套是更常用的避孕工 具。)這段案情在當時被廣為報道,為案件的震 撼度火上加油。知道這點,也難怪波蘭斯基對那 所監獄怕得要死,囚犯間的殺人事件如家常便 飯,性侵犯又有何難度?隨時比他在二戰時更害 怕。《波蘭斯基的告白》集中於司法不公,多過 風化案的案情也是明智。 影片的最後十分鐘,來自另一段訪問。當時 瑞士已正式拒絕美國的引渡申請,讓波蘭斯基重 獲自由。攝影隊回到同一別墅訪問,他剪了頭 髮,紅光滿面,相信是自由與囚禁的分別。他也 感慨人生是否有自由意志,還是上天注定,也感 激人生有高有低,為影片帶來圓滿的結局。各位 不妨繼續批評影片沒有負面評價、風化案避重就 輕,筆者最大的不滿就是結尾這一段。 自由 的波蘭斯基於夜晚攝製,有室內和暖的黃 光,大可能他喝了一點酒才紅光滿面。 自由 正值嚴冬,日短夜長,於日間拍攝,室外的 日光冷而刺眼,亦不知波蘭斯基睡醒了沒。電影 本身是有力說故事媒體,看劇情片也好,紀錄片 也好,也別只聚焦內容,忽略技術的對電影的重 要。 波蘭斯基的人生波瀾起伏 《波蘭斯 基的告白》 無甚震撼性 內容 ▲《水中刀》令波蘭斯基鋒芒初露 艾頓保迪當年憑《鋼琴戰曲》獲奧斯卡影帝 ▲《黛絲姑娘》為波蘭斯基的代 表作之一 ▲《人生決勝球》探討父女情 奇連 (右)在 《人生決 勝球》中 飾演球探

責任編輯:林錦波 張佩芬 美術編輯:李錦霞 說故事高手的告白 …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4-12/B08/B8.pdf · 派人,從不用電腦統計數據這類玩意,而是憑多年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責任編輯:林錦波 張佩芬 美術編輯:李錦霞 說故事高手的告白 …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4-12/B08/B8.pdf · 派人,從不用電腦統計數據這類玩意,而是憑多年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二日 星期五B8西洋影畫1051673責任編輯林錦波 張佩芬美術編輯李錦霞

美國流行文化是全球影響力最大者除了因為有荷里活的電影工業之外它的運動比賽也是軟實力輸出的重要一環不過除了NBA的籃球其他如美式足球冰球等的職業運動在世界各地沒

有多少市場其中只有棒球在東亞地區有一定的市場尤其是日本和台灣對這項運動更是投入而我們香港的年輕一代因為日本漫畫的緣故對於棒球多少還有點了解這是欣賞電影《人生決勝球》的先決條件

奇連伊士活這次不再做導演專心做回演員他的長期助手Robert Lorenz初執導演筒很難說脫離了奇連的影響今次奇連伊士活探討的是實實在在的父女關係以及棒球運動不為觀眾所見的另一面他扮演的年老球探被最後一次派去執行任務考察一名有潛質的高中球星這位球探是老派人從不用電腦統計數據這類玩意而是憑多年的經驗來發掘新人只是他的視力已經開始退化感覺他有問題的好友叫來球探早已疏遠的律師女兒兩人除了要發掘真正的新星之外還要解開多年來冷漠的心結

或許電影最能表現美國老派文化觀的地方是腳踏實地到現場感受的老派方法總是能在最後壓倒利用數字統計和電腦的新潮做法雖然美國人是世界上利用電腦科和數理統計去管理的民族主角的女兒和她心儀的對象就是用鉅細無遺的棒球統計數字來談情但他們同時樂

此不疲地強調人的經驗可以發揮的作用這可以說是美國文化保守一面的呈現也可能是美國夢不斷製造的浪漫假說如果人

不能靠實幹得到報酬那這個美國夢還有什麼可以追的

長假期結束有關機構回復正常運作看上兩周的香港票房《義勇群英毒蛇反擊戰》(GI Joe Retaliation)上畫十一日收二千二百三十多萬元是近期票房最高的電影對上能超過二千萬元票房的作品已是農曆新年檔期上畫的《虎膽龍威擇日開戰》(A Good Day

to Die)和《西遊降魔篇》至於另一部跟《毒蛇》在美票房不相伯仲的動畫片《古魯家

族》(The Groods)同樣上畫十一日收一千八百多萬元跟兩片在美的票房比例有點差別《毒蛇》在美國上畫第二周收八千六百四十多萬美元而《古魯》上畫第三周收一億二千五百三十多萬美元以對上一個周末的票房來看兩部電影的票房仍然相當接近可見《古魯》的確深得美國觀眾所歡迎而兩片的海外票房還是以《古魯》的二億七百多萬美元較《毒蛇》的一億四千五百二十萬美元佔優也許老少咸宜的動畫片有時候比起科幻動作電影更能取悅全球觀眾

大家相當關心的華語片又如何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葉問終極一戰》上畫十一日收七百六十多萬元湯唯主演的內地都市喜劇《北京遇上西雅圖》上畫十一日收五百八十多萬元《忠烈楊家將》上畫四日收三百一十多萬元

論製作規模和明星效應《楊家將》絕對佔盡優勢據估計此片製作費高達二千萬美元約一億五千五百多萬港元針對的市場無疑是內地市場看影片在香港的開畫數字最終難過千萬元票房比較《葉問》邱禮濤這次以充滿舊香港情懷處理一代宗師葉問得到香港觀眾所受落以現時的走勢影片過千萬元票房應該不是難事有趣的是《北京》這類內地都市喜劇在港一直是 「票房毒藥」想不到能有如此的成績相信這五百八十多萬元票房中湯唯的魅力佔上了其中的五百萬元

最後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二十年前的經典作《侏羅紀公園》加上3D效果再度上映香港上畫四天收一百四十多萬元而美國第一周上畫收一千八百六十多萬美元看來荷里活一部又一部的賣座經典推出3D版絕對一大搵錢新趨勢

說故事高手的告白說故事高手的告白波蘭斯基波蘭斯基

《葉問》贏得漂亮

《《人生決勝球人生決勝球》》返璞歸真返璞歸真

二九年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再次成為國際焦點他應允出席蘇黎世(Zurich)電影節接受終身榮譽獎他抵達蘇黎世機場時被捕原因是他被美國通緝要為三十年前的風化案接受法律制裁被扣押兩個月後瑞士當局准許他在格斯達(Gstaad)的別墅軟禁波蘭斯基早在那兒置業多年來出入瑞士都沒有出事他的監製拍檔兼四十多年老友Andrew Braunsberg跟拍慣影碟 「幕後花絮」 的導演Laurent Bouzereau帶同攝影隊到格斯達探望拍下的片段構成《波蘭斯基的告白》(Roman Polanski A Film Memoir) 文劉偉霖

電影頭三分一集中於波蘭斯基的童年他在巴黎出生三歲隨家人到波蘭卻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是猶太人面對納粹黨的大屠殺多次死裡逃生獲波蘭人庇護父親及姐姐都入過集中營捱得過去但母親就沒那麼幸運波蘭斯基強調《鋼琴戰曲》(The Pianist)不少情節是自身經歷本片也加入《鋼》的片段跟回憶互證也正如多數傳記自傳人物未成名時的時光描寫得鉅細無遺然而人物成名後讀者最想知的生活片段花邊新聞就描寫得不夠

正如波蘭斯基在片末所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鋼琴戰曲》可見二戰經歷對他最為深刻短短幾年的歷史在當事人心目中恍若半世電影用近半篇幅去談也不過分尤其是波蘭斯基說故事不論是拍電影寫文章或是口談能力都是上乘當然前提是故事本身值得講所以波蘭斯基較平凡的作品通常都是題材薄弱鮮有糟蹋好劇本的情形

和平後影片的速度跟導演人生的速度也都加快從他成為演員入讀著名的洛茲電影學院 (Lodz Film School) 拍 成 《 水 中 刀 》(Knife In the Water)等近二十年的生涯也是從無到有的歷程本是豐富的題材但在紀錄片中很快就過了始終長九十分鐘的影片並無嚴格的要兼容深入波蘭斯基的生平也無意探討作品的構思拍攝過程

迴避的不是案情有人說本片有關波蘭斯基風化案的篇幅太

少太迴避當年的事也缺乏對受訪者的批判但正如《活地亞倫人生編導演》(WoodyAllen A Documentary)《波蘭斯基的告白》不單是有關導演的紀錄片更是得到人物充分合作和他一起拍的紀錄片波蘭斯基在《波蘭斯基的告白》的參與程度比活地亞倫於《活地亞倫人生編導演》還要重加上訪問者是四十年

的老友沒有他的幫忙片子相信難以完成如果期望會有一些負面說話正如以為自傳不會大話連篇就未免太天真了

可能中文片名的 「告白」令人以為他會爆料或者推翻保持數十年的言論但原片名只是「電影回憶錄」而已此片名亦非偶然三十年

前波蘭斯基寫過自傳英文的書名挺有意思叫《Roman by Polanski》 「波蘭斯基自述的羅曼波蘭斯基」法文更有多一重意思 「波蘭斯基的小說」因為roman法文解作小說寫得很生動著書的背景也跟拍這部紀錄片很相似當時他因風化案避走法國處於人生低潮《黛絲姑娘》(Tess)後久無新作但大眾對他的私生活甚感興趣現在不寫尚待何時

在《波蘭斯基的告白》裡面波蘭斯基一貫自傳的說法解釋逃到法國的原因是意識到法官有意刁難會任意加長刑期波蘭斯基服刑的監獄並不安全他面臨生命威脅得悉法官企圖便一走了之不過相隔三十年電影與自傳的最大分別是波蘭斯基對性的態度電影基本上是「無性」自傳中的波蘭斯基是 「性超人」憑

他像小丑的樣貌短小的身高泡妞卻幾無難度 「找個女人去睡」跟我們夜晚肚餓出街買宵夜一般容易而且他自稱和首兩任太太都是「開放婚姻」可以跟別人睡可能上世紀八十

年代還可以這麼坦白但去到二十一世紀就無謂

風化案的社會烙印同樣風化案的案情在自傳中也詳細得多

在電影裡就沒有描述假設觀眾一早都知但沒有隱藏 「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的事實不過用香港大部分人的道德判斷未必理解這件案何以那樣轟動首先香港是不問男方年齡少男少女偷嘗禁果老牛吃嫩草都會被控歐美有「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原則因為他們都是十

三四歲在劇中曾洞房但多數人不會覺得有問題所以現實中對少男少女的性事都較少干涉(各地法則不同)但成年男人和未成年少女交歡帶來的社會烙印比香港嚴重得多

其次波蘭斯基那次有肛交的成分自傳中他講得很白他先跟女孩性交因為她沒有避

孕他轉為肛交(上世紀七十年代還

沒有愛滋病避孕丸比安全套是更常用的避孕工具)這段案情在當時被廣為報道為案件的震撼度火上加油知道這點也難怪波蘭斯基對那所監獄怕得要死囚犯間的殺人事件如家常便飯性侵犯又有何難度隨時比他在二戰時更害怕《波蘭斯基的告白》集中於司法不公多過風化案的案情也是明智

影片的最後十分鐘來自另一段訪問當時瑞士已正式拒絕美國的引渡申請讓波蘭斯基重獲自由攝影隊回到同一別墅訪問他剪了頭髮紅光滿面相信是自由與囚禁的分別他也感慨人生是否有自由意志還是上天注定也感激人生有高有低為影片帶來圓滿的結局各位不妨繼續批評影片沒有負面評價風化案避重就輕筆者最大的不滿就是結尾這一段 「自由後」的波蘭斯基於夜晚攝製有室內和暖的黃光大可能他喝了一點酒才紅光滿面 「自由前」正值嚴冬日短夜長於日間拍攝室外的日光冷而刺眼亦不知波蘭斯基睡醒了沒電影本身是有力說故事媒體看劇情片也好紀錄片也好也別只聚焦內容忽略技術的對電影的重要

波蘭斯基的人生波瀾起伏

《波蘭斯基的告白》無甚震撼性內容

《水中刀》令波蘭斯基鋒芒初露

艾頓保迪當年憑《鋼琴戰曲》獲奧斯卡影帝《黛絲姑娘》為波蘭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人生決勝球》探討父女情

奇 連(右)在《人生決勝球》中飾演球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