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連江縣政府 成果報告書 108 年 度 馬 祖 民 俗 文 物 館 常 設 展 示 更新初步規劃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連江縣政府

成果報告書

108 年度馬祖民俗文物館常設展示

更新初步規劃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

Page 2: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目錄

1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3

壹、 展示目的 8

一、 展示緣起 8

二、 目標觀眾 9

三、 故事軸線及敘事特色 11

貳、 展示內容 16

一、 展示大綱 16

二、 平面配置圖 17

三、 展場空間 3D透視圖 21

四、 展示架構及風格手法 38

五、 延伸閱讀與延伸旅行 234

參、 色彩計畫及招牌與指標設定 248

肆、 設計概念 255

一、 島嶼博物館核心價值 255

二、 馬祖特色與資源之盤點 256

三、 設計構想與重點目標 264

四、 設計基本原則 265

Page 3: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目錄

2

伍、 工程預算預估 294

陸、工期時程預估 300

柒、年度發包建議 301

捌、實際效益與影響 302

玖、限制條件與解決方案 304

拾、綜合檢討與改善建議 306

拾壹、相關圖像及影音需求 308

拾貳、附件-設計圖說 312

拾參、實際支用明細 313

Page 4: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3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委員 委員意見 意見回覆及修正說明

黃貞燕委員 1 目前提供的展示內容(知識、主題、內容)是

否過多?應考量觀眾來館的博物館經驗(空

間、知識)、參觀時間、行為模式與故事線選

擇之預設(時間、路線、可獲得之知識)等,

而非將「百科全書」完整搬進博物館中。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關文字內容之數量及視覺排版,並配合細設圖

文版面之設定,調整文字內容。

2 目前參考用的示意圖多採用國家級博物館範

例,如依此規模,未來所需經費可能會相當

高額,建議相關示意圖再予審酌,須考量館

方的後續維運管理。

本案內容提供之示意圖主要為展示手法之規劃

參考,細部設計及施作之相關預算已參照本案

規劃內容提供工程預算明細。

3 展示手法之範例請再深入了解其手法運用之

意義(例如:這種手法如何讓文物的意義更有

趣、生動的呈現出來,而非單純視覺效果考

量),並請再審酌目前之相關規劃(例如:第

29、30 頁之手法便可用於考古展區)。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例如: B1G4 史前工具如何用? 展項,參考瑞

士考古研究展示應用手法,並扣合亮島人工具

使用研究結果,於史前工具面向上呈現其成

果。)

4 請再加強「hands on」與展示內容的關聯性

(例如觀眾如何透過手作體驗去理解展示的內

涵,而非單純手作),相關細節請再補充。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例如:B2G1 熾坪隴遺址-陶器的紋飾展項,其

內容應用於 B2G4 陶器製作與印紋互動內容的

認識)

5 請再掌握「生態博物館」之意義,即透過博

物館詮釋,讓觀者出館後,對環境、物種…

等人與環境的互動都能有重新的認識,而非

將各種學說放入同一個展示中。

做為馬祖文化館社核心的馬祖島嶼博物館,在

展示內容的呈現上,以延伸閱讀、延伸旅行兩

個面向上將展示內容連結至館外的人、是、物

與環境之中。

6 請再加強馬祖文化工作平臺(昨日新聞社、明

日文化工作室)要思考透過設計如何讓未來文

化工作者進入、成果可被靈活運用、並引發

創造性的體驗等相關論述。

明日文化工作室相關展演成果可成為昨日新聞

社的資料內容,並於其中配合新聞編輯工作

坊、手做工作坊等活動,與民眾進行連結,引

發創造性之經驗與成果。

7 不建議再用現行版本進行細節修正,或可設

定明確的定位策略、核心目標、展示內容等

再行下一階段討論,亦或者先就 1 項展示內

容或主題去充分說明「讓文物會說話」的趣

味性。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洪世佑委員 1 目前展示內容涵蓋了整個馬祖學,在本案館

舍空間不大的狀況下,現場的展示與多媒體

的內容皆過多,完整的展示資料可連結到網

站或其他出版品,建議調整。

初步設計之內容將作為未來細部設計內容之參

照,相關文字內容設定上於細部設定時應針對

文字內容字數進行調整修減。

更多內容之延伸將以延伸閱讀或延伸旅行方式

透過相關展示資料與導覽系統延伸補足。

Page 5: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4

2 必看的馬祖特色與館方文物要強調出來(一定

要到現場看的物件如瀕危自然生態或考古成

果,就應是實體物件,而非使用多媒體),才

能吸引觀眾來館。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3 多媒體互動多是觸控面板,但其他的聯結方

式不多,或可考量 AR 或 VR 作維展示亮

點。

延伸閱讀及延伸旅行規劃設定上將可以 AR

4 多媒體或高科技展示手法,建議要採「模組

化」,以利未來進行替換或更新。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5 3 樓的閩東文化特質應多元呈現與強調差異

性(例如紅暝床、建築、灶神等),使觀者或

導覽員可以針對所需挑選介紹的內容與重

點。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6 風燈剪紙的意義請再說明,如是為了介紹多

元神祇,建議還是放物件(神像)。

物件(神像)

7 明日文化工作室具高度實驗性,建議可將不

同主題單元特展化。

明日已具備特展空間功能

8 建議可用多元詮釋的觀點加強 4 樓戰地政務

時期與其他展區的議題性與反思性,讓觀眾

(觀光客、居民)都能從中產生新的思維。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9 請再明確提出與修正本初步規劃案的文物清

單、內容正確性與後續採購策略(標案)等。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謝仕淵委員 1 目前諸多細節都已出來,但 3 樓的展示內容

說明尚不夠,建議再補充。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2 常設展的前、後臺系統之關係,應思考不斷

累積與更新的資料、以及各種地方故事或經

驗,如何透過多媒體展示進到前臺並有助社

區聯結,例如昨日新聞社作為博物館資源中

心與資料庫、明日文化工作室可作為展示與

觀眾聯結之平台,相關島嶼博物館定位與策

略應清楚指出與說明,並延伸至展示架構的

選擇與確認,請再補充。

常設展後台系統更新後,可傳至前台系統。昨

日新聞社後臺有資料更新之功能,可作為博物

館資源中心與資料庫。島嶼博物館定位與策略

內容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3 所有關於歷史的展示,目前仍界定在一個清

楚的「過去」時間軸,這樣的展示策略是否

難以與當代文化工作或成果對話?或可能導

致去地域、去人群的展示問題,請再審酌考

慮。

透過當地文化工作團隊與工作者進行明日工作

室單元特展規劃,相關內容連結過去、現在與未

來之軸線,已展示當代文化成果對話。

陳彥亘委員 1 第 14 頁地理誌、生態誌等之多媒體觸控面

板的設計策略與呈現方式請再說明,如第 2

的 layer 是選單嗎?內容是文字嗎?如果都

本案為初步設計,就相關內容進行內容初步規

劃,多媒體由負責細部設計之廠商就內容架構

進行轉化並設計 UI。

Page 6: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5

是文字,可能就只是如同前面委員所說,單

純把書本內容放進而已。

2 第 40 頁的陶器油性黏土手作,就常設展而

言是否考量耗材與人力維運的問題?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3 第 47 頁 2 樓空橋兩端的空間狹小,目前提

出的多媒體展示設計示意是投影或電視螢

幕?請再具體說明。

以單側螢幕為設定,內容僅作為 2 樓展示的視

覺前引。

4 第 48 頁馬祖年代史中有說配合相關物件,

相關可搭配之各時期特色物件是否經過盤點

且適合展示?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5 第 65 頁大船加裝多媒體之可行性?觀眾登

船的安全性?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6 多元宗教尚不夠多元,是否有納入新住民、

移工等的宗教信仰?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7 4 樓更需要情境式與劇場展示,讓觀眾體驗

那場從未發生的戰爭、居民情感的聯結,以

及馬祖與臺灣的差異性等,亦或許可透過馬

祖心情記事的劇本進行故事線轉化。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8 3 樓與 4 樓應可作為未來的博物館亮點。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9 觀眾回饋的機制尚缺乏,建議可在明日文化

工作室中,利用沒有展覽的空檔增設一區可

供觀眾意見回饋的留言板或多媒體裝置。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劉潤南委員 1 請加強未來的採購策略、財物概估與未來維

運管理。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2 文物館為馬祖的文化窗口,過去的研究成果

與資源應要納入。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3 請加強文物館的吸引力與展示策略層次:展

示的吸引力、核心價值、島嶼特色(馬祖不同

於其他島嶼之處)、來館必看物件或事件等。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4 當前博物館逐漸走向複合式經營,請納入考

量如咖啡館、文創、售票等之經營策略與規

劃。

應以館方經營需求進行相關規劃。

5 核心館(文物館)與衛星館(其他文化館舍、文

化資源)的定位、策略與佈局為何?請再補

充。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6 目前展示內容與資訊過多,是否可再簡化並

加強特色呈現?也降低觀眾的觀展負擔。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關文字內容之數量及視覺排版,並配合細設圖

文版面之設定,調整文字內容。

Page 7: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6

7 本案中運用大量現代科技去詮釋與展示文

物,導致傳統文物價值較不顯,是否再予考

慮簡化。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8 馬祖心情記事建議作為搭配博物館展示之輔

助功能,而非展示主角。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9 馬祖建築形式可到館外看真實物件,館內是

否需要詳細的展示與說明建議可再考量。

館內外的建築尺度不相同,展館內展示內容可

輔助觀眾進行館外建築內容連結與認知增強。

10 亮島人展示應考量其所屬史前移民、人類學

等延伸知識。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潘建國委員 1 報告書寫方式過於「文藝」,導致意義傳達

與知識正確性不足,請再修正。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2 目前資訊量相當多,但是過於龐雜,缺乏系

統化(例如「自然條件-吸引移民-文化發

展」),部分用字亦不夠精準(例如「太

古」),請再修正與調整。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3 建議可從「我們都是馬祖人」來反向思考原

「誰是馬祖人」展示策略。

可作為館方未來特展規劃內容。

4 3 樓尚缺乏「生命禮俗」展示內容,請再補

充。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5 亮島人、漁民、軍人、新住民等「畫面效

果」尚不足,請再加強。

透過文物及圖文增強其畫面效果。

6 亮島人相關展示內容,請以現有報告書與研

究成果為依歸進行修正。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7 4 樓展示設計請再加強,另展示內容建議以

平衡報導之歷史觀點去呈現過去與現代的差

異。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吳曉雲委員 1 請說明要提供觀眾的博物館經驗為何(觀眾的

有所感可能更重要於有所知)。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2 請說明本案博物館展示之亮點。 1 樓展示亮點以亮島人考古之始為重,文物上以

骨魚叉及金黃突額隆頭魚為要,呈現自然生態與

亮島人前來馬祖生活及其使用器物之間的關聯

為主要。2 樓以先民及其漁村環境為主要,強調

以海為生的生活脈絡,文物亮點為鹽碑。3 樓以

明日文化工作室及昨日新聞社為要,側重馬祖過

去-現在-未來之連結。4 樓強調戰地文物的研究

與詮釋,並透過戰地一家的轉變為故事脈絡,延

伸出人們因戰爭而改變的心境內在。

3 請說明「核心館與衛星館」、「前臺與後

臺」的聯結性與彈性(資料匯入)為何?

透過延伸閱讀及延伸旅行連結核心館與衛星館。

前後台系統模組化後可依不同資料進行更新匯

入。

Page 8: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委員意見修正對照表

7

4 請再加強 3 樓與 4 樓的展示架構與內容說

明。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5 多媒體的運用請再審酌是否過多。 多媒體已針對展示手法縮減數量。

小分項多媒體內容整合為一組設備,以減少多

媒體設備數量。

6 請再補充後續的發包與經營策略。 參照意見辦理修正。

Page 9: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展示緣起

8

壹、展示目的

一、 展示緣起

博物館作為展示人類文明的主要社教機構,也是一般大眾吸取新知、遊憩休閒的場域,隨

著多元文化觀念的傳遞,博物館逐漸去中央化而在地化,每個族群、社群或是地方都在建立擁有自

己特色的博物館,亦可讓不同族群文化藉由博物館瞭解他者的文化與歷史,甚至給予自己重新認識

自己文化與歷史的機會。

本館舍居於馬祖南竿,位於臺灣海峽北方的馬祖列島,面臨閩江口、敖江口和羅源灣,在其特

有的位置、地形、地質、氣候等自然條件下,擁有其特殊的島嶼特性,也因為其島嶼個性,8000多

年前的亮島人追隨著時歲季節到了此地,8000年後其骨骸的出土,見證了亞洲史前文化的遷徙。蔡

園裡遺址與熾坪隴遺址說明了與鄰近大陸的緊密關係。

而後豐富的漁獲吸引了閩東先民遷居來到,聚落遂成一村一澳口,同時帶來了閩東信仰與文化,

敬畏天地,支撐著佇立於土壤磽薄與海天搏鬥島嶼之人的心靈。各式神祉多元信仰衍生而成的活動,

元宵擺暝是島上盛事,不同時節亦有各式慶典風俗,豐厚了馬祖人的生活,演繹了馬祖文化傳承的

原鄉風貌。

由於特有的地裡位置,冷戰期間漁村遂成為前線戰地,管教養衛軍民共生,帶來了生活的變化,

卻也形成了特有的戰地經濟,幾經積累也多了酸甜苦辣的集體記憶。在時間的推演過程中,島嶼上

的馬祖人,來來去去幾經遷徙爾或留駐,島嶼訴說著馬祖人故事,也承載馬祖的昨日現在與明日。

馬祖民俗文物館作為馬祖文化歷史記憶的載體,也在時序中歷經轉變,協同其他島嶼館舍、文

化場域,逐步鏈結串聯,整合彼此資源,以生態博物館的精神,轉化為馬祖島嶼博物館。本館作為

資源整合的中心,在實體展示內容上,著手於群島意象、島嶼生活、探索島嶼、戰地島嶼四大面向

的展演,深化其馬祖學的內容認知,透過物、人與空間傳遞予觀眾,並藉由各式展示手法與多媒體

影音科技,跳脫靜態的展示方式,以提供民眾生動、創意的參訪空間。此外在展示訊息之中,亦透

過延伸旅行之概念,橫向連結至其他衛星館群、文化基地,共協培力,將馬祖學紮根活化於馬祖各

個島嶼土地之上。

Page 10: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9

二、 目標觀眾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博物館自然也隨著時間的推演而產生更多的展示工具與方式,建置新型的

科技導覽以提升服務品質,已蔚為趨勢,且現代博物館在各種新興休閒活動競爭下,為了服務全民,

並與體驗經濟接軌,逐漸從文物導向轉為以觀眾為中心。現今博物館在尋求更多元化與創新的展示

方式之時,越來越多科技性的工具與方式被運用在呈現展示的内容,並且利用不同媒體的特性,以各

種巧妙的手法來轉化與串聯這些科技媒介,用更接近現代人的感官刺激、思考模式與操作習慣,連

結了展覽品與參觀者的頻率,參觀者可以由互動中產生新的思維方式來感覺展品,也使得參觀博物

館的經驗變得豐富有趣。

博物館不再只是陳列文物的處所,更重要的是提供完整的知識論述。展示的重心不再是物件本

身,而在於物件所訴說的故事。「活的」博物館必須善用工具並以敘述故事的方式來提升所提供的知

識品質,並持續吸引觀眾一再回到博物館。在此,當代科技提供了許多新的可能性,這些科技產物下

的互動裝置,不但同時提供多種媒體的展示方式,直接給予參觀者多重的感官刺激,並讓參觀者在

學習中能擁有較為集中、持久的注意力。因此互動式學習也成為博物館發展的重點,並且以這個議

題下延伸的内容呈現手法、學習方式的建立,以及教育功能的加強,也成為博物館未來發展的方向。

當博物館的展示逐漸地從物導向以人為主,觀眾研究成為顯學。Gilman (1916)注意到觀眾觀賞

展示的數量,與欣賞單一展示花費的時間長短,會隨參觀行程進行逐漸下降,稱之為博物館疲勞

(museum fatigue)。Melton (1935)則是首位為觀眾進入展示會場習慣向右轉,並以逆時針方向行

進,且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民眾會遵循此一模式。

Hood (1989)即把博物館觀眾區分為經常性觀眾(每年參觀三次以上)、偶發性觀眾(每年參觀

一到兩次)、非博物館觀眾,並從個人選擇休閒活動的六個標準:和其他人有所接觸的社會互動、做

值得做的事情、在環境中舒服自處、新經驗的挑戰、學習機會、積極參與,探討三種觀眾類型之間

的不同。然而,博物館觀眾大致上是不均質、不特定的大眾,參觀時間不一,參觀的仔細程度也不

同,並且包含不同年齡、性別、知識程度。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博物館從功能、教育取向,逐漸轉移至以體驗為主的功能設計,由

於採用科技改善博物館的展示與導覽服務,會為經營帶來競爭優勢,使得數位化成為世界各大博物

館廣泛選擇的策略(林國平,2009)。同時也要考量資通訊技術運用,資通訊技術能將各項數位產品

連接到通訊網路,讓人們在任何地點與時間存取所需的資訊(許浩龍、何肇喜、張玉玲,2011)。用

途不僅在於傳遞資訊,更重要是能協助觀眾主導參觀展覽的前中後三段歷程,連結過去經驗、自身

興趣、參觀動機等,豐富其參觀體驗。而科技運用在博物館並不只作為顯示板、影像資訊、聲音、

行動裝置中的多媒體展示而已,更重要的是豐富參觀體驗的可能性和更豐富的感知體驗 (Rey &

Casado-Neira, 2013)。

Page 11: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10

配合博物館科技化的展示轉變,並結合大眾習慣使用的行動應用程式,企圖吸引更多觀眾。然

而要發揮實質效益,需考慮到博物館自身的場域是否有便捷的資訊環境。除應架設無線區域網路,

並整合業者行動電信的通暢,增設適地化的個人導覽服務,確保資訊環境暢通。

延伸閱讀-縱向的延伸

考量到馬祖學的厚植,及其資料的深度與廣度,為確保參與觀眾不要被大量的文字淹沒,再圖

文版面的文字設定上,應盡量減少字數,並將更深化的文字內容,轉為延伸性的閱讀內容,因此在

展示中將「延伸閱讀」,另以簡易的圖文標示,讓想要深化知識內容的觀眾,易於找到路徑閱讀相關

內容。

延伸旅行-橫向的連結

再合縱連橫的面向上,以生態博物館的角度出發,將整個馬祖作為一座博物館,涉及到館舍之

間的橫向串聯,再展示之中,作為資源整合核心的馬祖島嶼博物館除在展示面向上的擴充,亦可以

「延伸旅行」的面相作為其他館舍、文化基地及地方觀光的連結中心,以觀光類型的觀眾作為此一

類型的主要傳遞目標觀眾,再展示之中以視覺指標系統強化其訊息內容,以期引起參與民眾增加對

館外的連結,再相關主題中連結至其他館舍,並增設旅遊資訊,作為點與點的連結。

參考文獻

Melton, A. W., 1935. Problems of Installation in Museums of Ar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

Gilman, B. I., 1916. Museum fatigue. The Scientific Monthly, pp. 62-74.

Hood, M. G., 1989. Leisure criteria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and nonparticipation in museums.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13(3-

4): 151-169.

林國平,2009。博物館科技應用前瞻分析—從 Horizon Report 談起,博物館學季刊, 23(3):5-15。

Page 12: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11

三、 故事軸線及敘事特色

在島嶼上訴說著馬祖人的故事

海上散落的珍珠,因四面而聚的人們,鏈結起了島嶼故事,而這串發光的珠鍊就叫做「馬祖」。

始有天地以來,鍊上珍珠蓄勢醞釀孕育,涵養一切成為光體,隨時向他者傾訴說著島嶼的積累。時

而平靜時而洶湧的海水承接了閩江河口養分,過往洋流穿梭著各式海洋生物,岩塊土壤沙或石成為

各樣生命的載體,有鳥獸昆蟲、有木草花植,風聲呼呼召喚著馬組人的到來。

千古之初亮島之人於滿天星斗下,潛水破浪,在岸邊岩石觀測天地,從漁汛中悟出四季。生態

富饒的魚場,小魚仔如草苗蔓生,留下了人與自然共生的契機。拾起石塊,敲打研製,或為丟擲、

或為敲擊、或為砍砸,有所漁獲,求食飽腹。百越一族,生火製陶,以碗代手,承裝海裡來的豐盛。

海道之人,風船便利,在禁海令的遷民墟地之後,仍沒有忘記風浪裡的定海之錨,在順風相送

的航道上,列島已成針路指向,往來貿易,習於風濤。在追隨著風浪的航船之外,漁民先祖,傳承

結繩打樁之技,在大陸與列島之間,出洋採捕,以海為田,搭寮掛網,趕鮮作鹹,收穫魚蝦滿艙,

墾塘結屋隨四季榮枯遂為聚落。海象難測,討海之人,必要安船酌酒;漁船建造、漁具安組、敲貝

取食,必須打鐵為生;雖土讓磽薄、耕地有限,然耕田種食為求溫飽;酒糟竹簍、魚籠蝦蟹螺貝、

裝盛器具、防滑草鞋,編織先民智慧,積累百工手藝。

Page 13: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12

聚落之人,承載記憶,敬天祭神,積累文化。在聚落之中無論風雨、無論地脊,立起信仰,一

村一澳口,安座數廟,一廟多神,按歲時行祭儀,敬拜天地四方,萬物皆靈,人無須勝天,但願與

天地共存。在時序累積中,沉澱了文化,屹立於昨日的種種,體現於今日的一切,望眼明日化為創

意、化為培力,源源不絕說著島嶼故事,繁為馬祖積累者皆為文化工作之人。

前線之人,隨順命運,不論當地落腳抑或來自何方,從今爾後,同島一命。世界政局變化,戰

地煙硝霧散,砲聲遠去,東海上的白色珍珠,隨謀生的洋流漂移,視野乃從洋中之島的孤絕處境,

翻飛成群島之洋的遼闊天地。

Page 14: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13

馬祖島嶼博物館的物、人與空間

博物館本質上是由人與物的交流、對應與關係所構成的一個互動場域。在博物館的展示空

間中,人即是觀眾,物即是展品,博物館展示則提供有生命的與無生命二者之間的交流,並藉

由人類記憶的語彙將展品本身的脈絡加以重組,以拉近或加強觀眾對展品的接受度,並了解其

傳達的訊號。

而本館未來將在馬祖島與聚落中生態博物館的基底出發,鏈結各島文化館舍以及各式官方

與民間文化場域,作為一個馬祖島嶼的博物館核心館,以四大面向為出發包含群島意象、島嶼

生活、探索島嶼、戰地島嶼,在層疊的史前、自然生態、歷史、經濟產業、文化、信仰與政治

戰爭中,刻劃出多面向的馬祖。

作為島嶼,本島的基石在地理上為中生代燕山運動所產生花崗岩類所構成,當它躍於海上

的霎時,開始了馬祖的誕生;當先民來到,善以利用島上素材建造起居,聚集在可讓漁船進出

的澳口旁,沿著山坡等高線蓋出一間間單體式的花崗岩石屋,結合了木造作為家的依存、聚落

的凝結、出航的依歸;為與天的地共存,人們的信仰支撐心靈,在這裡除了祖先敬仰的神祉,

亦為飄盪無靈身軀建廟供俸,信仰在人與神之間,在風聲呼嘯間,石塊堆砌後,色彩斑斕的封

火山牆,建構了文化的集體認同,累積了種種故事。當成為戰地,氛圍肅殺,打鑿岩塊,修砌

碉堡,厚重的水泥顯見當年戰事的緊繃,軍事兵器與槍口砲台,冰冷的鐵件,見證了軍民的共

生。隨著時序推演,流動,是島嶼生活的必然,亦豐厚了馬祖多元的組成,在島上之人的移動

中,啟發了不同的文化。

承上,本展示空間意向上,以不同的石塊形象,堆砌串聯各展示場域,並整合海、木、風、

鐵四種元素,顯化館設的四大展示面向。在一樓的石是花崗岩,並配合天地有海的視覺,訴說

海上馬祖的群島意象;二樓以家屋建造堆砌出的石牆作為基底,結合建造家居與漁船的木,傳

遞島嶼生活的種種;三樓的石為色彩斑斕的封火山牆,結合風的環境效果,打造支撐島嶼之人

的信仰,並轉化為昨日的積累與明日的創造與培力,在探索島嶼過去與為來之中豐厚了馬祖文

化。四樓的石則為與石群融為一體的碉堡與坑道,與軍器為用的鐵,固守海疆,保家衛民。

在博物館匯集的標本與文物之中,將整合人的參與經驗與多元觀點,在此人可作為記憶累

積的傳承,以口述方式將其觀點與經驗交織於文物中,活化物的存在,除了在研究的文本脈絡

外,更深刻的刻畫物的脈絡,加深觀者的情感連結。博物館中的人,亦為沉浸其中的觀眾,而

觀眾在展示空間是以身體感官閱讀展品、影像、文字、圖像、光線、溫度、氣味等語彙,為能

拉近或加強觀眾的參與感,本展示將以多媒體創意設計及各種互動經驗,讓觀眾融入本館的四

大面向之中。

同時為了更輕鬆趣味地引導觀眾進入故事之中並深入的參與,將於各樓層設定虛擬導覽員

作為導覽指引,讓觀眾可以穿梭於不同的觀點探索遊歷馬祖的多元面向,以激發超時空的對話

作為各區內容切入的觀點引導。

Page 15: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14

岩石(花崗岩) 海

堆疊石塊 木

彩色石牆 風

鑿石 鐵

Page 16: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目的--目標觀眾

15

島嶼說 馬祖人

自然生態資源 亮島之人-亮島人

漁場/生活/聚落/產業經濟 海道之人-馬祖先民

岩石(花崗岩) 海

石塊 黃色花崗岩

大陸青石

文化與信仰 聚落之人-文化工作者/保長公

彩色石牆 封火山牆

風 風燈

島嶼地理/政治戰爭 家園民防兵

石 碉堡/地道

鐵 兵器

Page 17: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展示大綱

16

貳、展示內容

一、 展示大綱

1F 群島意象

1F-00誰是馬祖人?

1F-01 虛擬導覽員-初見亮島人

1F-A 島嶼地誌-

1F-A1海上的珍珠

1F-A2島嶼關係

1F-B 千古馬祖-

1F-B1崖上亮島人-史前時期

1F-B2史前遺址-歷史時期

1F-C特展區-來自四方-

1F-C1誰是馬祖人?

2F島嶼生活

2F-02虛擬導覽員-我是馬祖人

2F-D馬祖溯源

2F-E 先民何來

2F-F 墾塘結屋

2F-F1島嶼聚落

2F-F2棲居形式

2F-G 依海而生

2F-H百工手藝

3F探索島嶼

3F-03虛擬導覽員-保長公來囉~

3F-I 文化劇場

3F-J 島上歲時

3F-J1神明地誌

3F-J2多元宗教

3F-K 明日文化工作室

3F-L 昨日新聞社

4F戰地島嶼

4F-04虛擬導覽員-我在前線

4F-M 戰地馬祖

4F-M1世界政局

4F-M2前線生活

4F-M3戰地改造

4F-N 戰地馬祖-管教養衛,軍民共生

4F-N1行政管理

4F-N2教育文化

4F-N3經濟建設

4F-N4民防自衛

4F-O 同島一命

4F-O1抽到金馬獎的阿兵哥

4F-O2戰地攻防

4F-O3軍民互動

4F-P 不在馬祖的馬祖

4F-P1槍砲聲遠去

4F-P2此嶼彼嶼

Page 18: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平面配置圖

17

二、 平面配置圖

一樓

Page 19: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平面配置圖

18

二樓

Page 20: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平面配置圖

19

三樓

Page 21: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平面配置圖

20

四樓

Page 22: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1

三、 展場空間 3D 透視圖

一樓

Page 23: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2

一樓

Page 24: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3

一樓

Page 25: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4

一樓

Page 26: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5

特展區

Page 27: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6

特展區

Page 28: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7

特展區

Page 29: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8

文創區

Page 30: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29

二樓

Page 31: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0

二樓

Page 32: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1

三樓

Page 33: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2

三樓

Page 34: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3

四樓

Page 35: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4

四樓

Page 36: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5

四樓

Page 37: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6

四樓

Page 38: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3D 空間示意圖

37

四樓

Page 39: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群島意象

38

四、 展示架構及風格手法

展示單元 1F群島意象

展示目標 空間意象的營造

概念 整合霧、海、島三個馬祖自然景象特色做為空間場域的整合。

風格

透過霧化磨砂玻璃呈現霧季視覺效果,以霧氣嬝繞而後視野漸開為空間

意象,揭開屬於馬祖群島的故事。

爾後以海作為場域天地之間的視覺整合,串聯各展示主題,同時融合島

嶼及自然場域的意象,作為馬祖群島意象的開場。

展示手法 空間造景

Page 40: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0 誰是馬祖人?

39

展示單元 1F-0 誰是馬祖人?

展示目標 馬祖人的定義與定位

展示概念 藉由「誰是馬祖人?」的提問,引發民眾對於展示內容的探討。

展示手法 00G1 圖文面板

展示手法與內容

編碼 類別 內容

00G1 圖文面板 透過馬祖文學家以「誰是馬祖人?」的探討,書寫引言成為展示破

題,並進而貫穿館內展示內容。

畫面背板以變動中的不同時期不同定義的馬祖人剪影作為詩句文

字的背景,藉以觀眾引發對於馬祖人定義上的延伸與探究。

人物剪影建議:亮島人、熾坪隴人、蔡園裡人、明清時期看守烽

火台士兵、晚清移居者漁人、屯墾種地農民、手藝人、海堡部

隊、兩個聲(軍人,官:外省籍、兵:台籍)、台灣媳婦、新住民、

由台移入者、海巡署、風管處、文化工作者、勞工、公務員、教

師、民宿業者……。

?

Page 41: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01 虛擬導覽員-初見亮島人

40

展示單元 1F-01 虛擬導覽員-初見亮島人

展示目標 亮島人登島原因

展示概念 透過史前亮島人的視角,呈現其前來馬祖探索並定居的原因,藉以引出

馬祖自然資源種種特色。

展示手法 01G1 多媒體影音

展示手法與內容

編碼 類別 內容

01G1 多媒體影音 8000 年前的亮島人,剛從海中補完漁獲(金黃突額隆頭魚),一手拿

著骨魚叉,一手拿者戰利品,站在崖邊,腳邊散落著螺貝殼堆。

螢幕上多媒體動畫的亮島人-海亮哥正在比手畫腳以我們無法聽懂

的語句表達他眼中的馬祖。畫面一邊則以文字轉譯他表達的內容。

一旁的亮島妹正在以尖狀器撬開螺貝,準備食用。1

1 https://blog.xuite.net/wht22240/twblog/211391013-%E4%BA%AE%E5%B3%B6%E4%BA%BA-%E5%8D%97%E5%B3%B6%E8%AA%9E%E6%97%8F%E7%9A%84%E7%A5%96%E8%B7%A1%E5%BE%9E%E9%80%99%E8%A3%A1%E9%96%8B%E5%A7%8B

(左)亮島人二號「亮島妹」,(右)亮島人一號

「海亮哥」顏面復原後的模樣。

貝塚。

島尾北面比島頭低緩,海邊潮間帶寬廣。

Page 42: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01 虛擬導覽員-初見亮島人

41

文物名稱 圖片 資料來源/文物位置 備註

骨魚叉

亮島考古隊在島尾 2 號遺址發掘出土,由

獸骨磨製而成精緻漁叉。

EC1F

金黃突額隆頭魚

Semicossyphus reticulatus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韓國

及南中國海海域。體長可達 100 公分,主

要在礁石區深度 3-100 公尺棲息,生活習

性不明。年長大型雌性可轉變為雄性。

-- 標本或模型

尖狀器

EC1F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貝類

-- 標本

Page 43: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2

展示單元 1F-A 島嶼地誌

1F-A1 海上的珍珠

展示目標

■以造型藝術引領感性想像

■馬祖、台灣與中國相互對應關係與位置

■馬祖的氣候特徵

概念

視馬祖為「海上珍珠」概念,藉由視覺引導出馬祖島嶼散落在海上之

意象,在入口區以視覺造型藝術帶出民眾對馬祖的感性想像。

由多媒體觸控式面板說明馬祖、台灣與中國相互對應關係與位置。以

地理誌、生態誌、氣候至三個面向讓觀眾檢索相關自然特徵。

展示手法 A1G1 觸控式螢幕

Page 44: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3

展示手法與內容

編碼 類別 內容

A1G1 多媒體觸控面

海上的珍珠

Layer 1

(由鳥瞰視角從左右兩側分別有中國及台灣的視野,逐

漸拉近靠向馬祖,同時呈現雲霧繚繞變化至雲霧散去,

展開四鄉五島之分佈,並標示各島嶼名稱。)

馬祖列島位於於臺灣海峽西北西方,臨近中國大陸閩

江口、敖江口、定海灣,東距基隆 114 海里,西南距

金門 152 海里,南距澎湖 180 海里。由南竿、北竿、

東莒、西莒、東引、西引、大坵、小坵、高登、亮島等

島嶼及其附屬小島共計 36 個島嶼、礁嶼組成,星羅棋

布,散列於閩江口外,東海之濱。其中高登島距北茭半

島僅 9.25 公里),是離中國大陸最近之地。全境總面

積 2,960.56 公頃,海岸線總長 138.06 公里,素有

「閩江口外的珍珠」之譽。

Layer 2

地理誌

氣候誌

四季馬祖 2

生態誌

Layer 3

地理誌-地質與地形

馬祖各島嶼之基盤皆由中生代燕山運動所產

生之花崗岩類岩石構成,地表則有上侏儸紀的

流紋岩質火山岩系露布。其中花崗岩質岩體中

又有較後期之岩脈及小侵入岩體穿切。多種岩

石曾受動力壓碎作用或熱力變質作用的影響,

如部分花崗岩變成片麻岩,或者呈現熱水蝕變

與礦化的現象。然而,因本縣各島位置有別,

境內主要岩型略有不同。

地理誌-漁場

馬祖列島位處閩江口外,來自閩江的淡水與東

海、南海的鹹水於此匯流,南、北洋面的暖、

寒海流也在這裡交會,帶來了大量的有機物

質,不同季節中擁有多樣性的洄游魚群,自古

以來馬祖海域便是豐富的魚場。

氣候誌-季風氣候

馬祖列島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屬亞熱帶海洋性

氣候,受季風、洋流及地理位置影響,有分明

2 http://digital032.pixnet.net/blog/post/63355332

Page 45: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4

的四季天氣,春夏為馬祖霧季多霧,冬冷潮濕,

秋天則是一般穩定天候。

馬祖的緯度稍微高於台灣北部(約一度),但

因靠近中國大陸的大陸型氣候,氣溫比台北

低,年平均溫度為攝氏 18.6 度,早晚溫差大,

每年氣溫 12 月到 2 月之間最低,2 月份月均

溫僅 10 度左右,7、8 月氣溫最高,月平均溫

度在 29 度左右。

氣候誌-年降雨量

因海拔地勢低,攔截的水汽較少,年降雨量約

1046 公厘,不及臺灣本島一半,也比鄰近福

建地區少,嚴重影響民生與農業用水。目前主

要靠水庫蓄水及海水淡化供應各島,但也時有

缺水之虞。

四季馬祖-春季

馬祖春天經常受平流霧影響,當東南風或南風

經過台灣海峽北部較涼的海面時,平流霧便形

成,亦稱海霧。

四季馬祖-夏季

每年的 3~5 月為島上霧季,端午過後霧季結

束,空中交通便利,此時四鄉五島最為熱鬧,

為年度觀光旺季,尤其 6~8 月為賞燕鷗的季

節,4~6 月蘭眼淚好發期,吸引眾多遊客慕名

而來。

四季馬祖-秋季

捎來季風輕拂,秋季中後期後溫度逐漸涼爽,

而馬祖的楓樹、臺灣櫸等植物,皆爭相鬥豔,

先後呈現動人的艷紅色,美麗得令人紅了眼

眶。以南竿為例,在清水村往民俗文物館方向,

以及勝天公園都可賞楓。

四季馬祖-冬季

冷風颼颼,氣溫急降,但元宵節的擺暝與迎神

每年依然熱鬧開展,這是馬祖一年之中最盛大

的民俗活動,出外遊子都會特地返鄉參加。當

晚全村總動員,擺放供品祭神儀式,叫做擺暝,

而迎神繞境的陣容也十分盛大,熱鬧非凡。元

宵節時當地還有掛風燈祈福的習俗,從正月十

五掛到正月二十八,紙製風燈貼著紅色剪紙,

既美麗又充滿傳統風味。

生態誌-植物

Page 46: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5

清末島上移民漸增,大規模砍樹為柴,加上氣

候、雨量等影響,現存天然林面積不大,零星

分布在北竿、南竿及西莒一帶。

●天然林:黃檀林、朴樹林、柘樹林、榔榆林。

戰地政務時期開始積極造林,各島種植相思樹

林、苦楝、黑松、木麻黃、 烏桕、銀合歡等。

林下組成多是酢漿草、黃鵪菜、狗牙根…等草

坪常見種類, 另有一些原生樹種混雜其間,如

沙楠子樹、山黃梔、牛乳榕、橢圓葉木薑子、

灰木等。

●半人工半天然次生林:相思樹、苦楝、黑松、

木麻黃、銀合歡、沙楠子樹、山黃梔、牛乳榕、

橢圓葉木薑子、灰木。

山坡地原生木本植物因海風吹襲,多呈矮盤灌

叢狀,有紫珠、濱柃木、衛 矛、椬梧、海桐、

車桑子、桃金孃、流蘇、野牡丹、豆梨等,生

長在海崖地區,有若大型天然盆景。

●山坡原生灌叢:海崖峭壁灌叢、岸山坡草生

地、沙灘植被。紫珠、濱柃木、衛 矛、椬梧、

海桐、車桑子、桃金孃、流蘇、野牡丹、豆梨

等。

由於土壤、季風影響,島上處處可見大面積芒

草坡,還可見到木麻黃、黑 松、相思樹,及少

數的椬梧、琉球野薔薇、野菰、小葉山螞蝗等

鑲嵌其中。迎風坡面開闊地區,生長著大片紅

花石蒜、長萼瞿麥、狗娃花、野百合、海芙蓉、

細葉鼠麴草(天青地白)等植種。

●珍貴稀有植物:馬祖卷柏、圓蓋陰石蕨、南

嶺蕘花、朝鮮紫珠(馬祖紫珠)、郁李、唐杜

鵑、凹葉柃木(檳鈴木)、野百合、豆梨、東

引長葉石蒜(暫名)、馬祖捲葉石蒜(暫名)、

紅花石蒜、芫花、流蘇樹、馬祖黃檀等。

生態誌-動物-鳥類

馬祖列島位居大陸弧形沿岸中段,是遷移性候

鳥南來北往的中繼站,每年秋季,便有成千上

萬的鳥類由中國東北、韓國、日本及西伯利亞

來此渡冬或過境;春季,候鳥北返,又是另一

波高峰。

島上鳥類計有 65 科 349 種。其中夏候鳥白眉

燕鷗、蒼燕鷗、紅燕鷗及鳳 頭燕鷗都屬珍貴稀

有鳥類。民國 89 年 6 月間,傳說中的「神話

Page 47: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6

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身本縣燕鷗保護區

北竿「中島」無人島礁,更是震驚國際。

●黑嘴端鳳頭燕鷗、灰面鵟鷹、普通鵟、日本

松雀鷹、遊隼、燕隼、紅隼、野鵐、冠鵐、赤

胸鵐、野鵐。黑尾鷗、鳳頭燕鷗、蒼燕鷗、紅

燕鷗、白眉燕鷗。

生態誌-動物-兩棲、爬蟲類

兩棲類、蛇類、龜鱉類,大部分橫跨兩岸,同

時分布於大陸和臺灣。其中貢德氏赤蛙在臺灣

已屬稀有,但在本縣仍維持相當數量。島上發

現的蜥蜴有北 草蜥和中國光蜥,則是僅見於

大陸,未見於臺灣的品種。

●未見於臺灣的特殊品有中國光蜥、北草蜥;

珍貴的有名列保育類野生動物第二級珍貴稀

有野生動物的貢德氏赤蛙、俗名中國雨蛙的中

國樹蟾、中國光蜥與北草蜥蜴。

生態誌-動物-蝶類

馬祖列島蝶類繁多,部分種類屬特有亞種,與

臺灣完全不同,如無斑波眼 蝶及密點玄灰蝶;

而黃鉤粉蝶、大豹蛺蝶、藍點紫斑蝶、玉帶螯

蛺蝶、花弄蝶等,則未見於臺灣本島,屬大陸

閩東地區的蝶種。

●黃鉤粉蝶、藍點紫斑蝶、大豹蛺蝶、玉帶螫

蛺蝶、花弄蝶則是未見分布於臺灣本島的蝶

種。

生態誌-動物-魚類

四面環海,海域寬廣,海洋生態複雜,魚類資

源極為豐富,計有 85 科 214 種。[14]就其棲

性可分為洄游性魚類,例如帶魚、黃魚、鯧魚、

鳓魚、大眼鯛、海鰻、鰺、沙丁、金梭魚等;

近岸性魚類,例如鯡、鯷、鰏;河口性魚類,

如鯔、鮸、舌鰨、海鯰;岩礁性魚類,如鯛、

鮋、笛鯛、隆頭魚、石斑類;底棲性魚類如鲆、

鰈、鰕虎、魟、鰩等。由於本縣所轄四鄉五島,

海岸曲折複雜,礁石嶙峋,近岸常見魚類有黑

鯛、黃鯛、灰鯛等鯛科魚類,鱸科魚類,石狗

公、海鰻、石斑、白鯧與白帶魚等,吸引眾多

釣客。東引島更享有海釣界「臺灣磯釣天堂」

的美譽。

惜因歷年來缺乏環保概念,過度捕撈以及大陸

沿海工廠林立污染水域,加 上人為干擾、破壞

Page 48: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7

棲地等因素,使得某些魚類,如野生黃魚等,

已瀕臨絕跡

生態誌-動物-海濱潮間帶動物

本縣海濱動物種類與福建省沿海一帶相似,因

為地處溫熱帶交界,有幾種螺蛤為臺灣沿海少

見的溫帶種類,如短玉黍螺、扭鐘螺、日本蜑

螺、紫孔雀蛤、中華長文蛤等。沿海居民也多

利用大潮前後,往潮間帶採集海濱潮間帶動

物,包括:龜足貝(俗稱筆架或佛手)、藤壺、

牡蠣、笠螺、中華棘蠑螺、海葵、紫孔雀蛤、

毛貽貝,以及其他各種的海藻、螺貝類等。攜

回煮食佐餐,因而潮間帶孕育的各類海產,有

「海上冰箱」之暱稱。

生態誌-動物-鯨豚

露脊鼠海豚、偽虎鯨、印太洋瓶鼻海豚與侏儒

抹香鯨等 4 種。

生態誌-動物-特有生物

本縣特有生物 4 種,分別是北竿雌光螢、黃緣

雌光螢、東引南海溪蟹與俗稱藍眼淚的夜光

藻。

火成岩-

岩漿在冷凝過程中,由於收縮,會形成一些整齊的裂面的岩貌。馬祖的花岡岩、閃長岩的節理並

沒有一定的規律性,有時是垂直,有時水平,或不同的傾斜狀態出現。從海上看馬祖各島,都可

以看到節理的分布,密度等特徵,都會影響海崖的發育。

花岡岩-

花岡岩為常見的火成岩體之一,花岡岩是結晶溫度最低,最晚在岩漿降溫過程中冷凝形成。此時

岩漿的溫度雖低,但仍處於地底深處、高溫高壓的位置,屬於深成岩。由於花岡岩冷凝時間長,

岩漿內的礦物較有時間慢慢結晶。一般而言,花岡岩內可以觀察到較大的礦物結晶顆粒。馬祖的

花岡岩由於岩性堅硬,外觀美麗,常被用來做建築材料。北竿的芹壁、南竿的津沙及東莒的福正

聚落,都是以此為主要建材。

長石 石英 三山據點的柱狀節理

Page 49: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8

流紋岩

流紋岩為噴出岩,因火山噴發將岩漿送出地表,使岩漿快速冷凝後所造成。一般流紋岩中,內多

含長石類、石英及雲母,以及少量的角閃石。礦物組成與花岡岩類似,但由於冷卻速度較花岡岩

來得快,結晶較為細粒,肉眼不容易觀察。流紋岩顏色通常為淺色系,多呈現白色、灰色、紅色

等。在西莒島菜埔澳據點,可見到馬祖少見流紋岩,非常具有代表性,值得前去探究。

擄獲岩

因地殼變動使岩漿流動及冷過的過程,將周圍的岩石帶入岩漿中,因此較古老的岩塊被新生成的

火成岩岩漿包覆,形成在火成岩中包覆著不同岩塊之岩石。此種在火成岩中夾雜不同大小、組成

火成岩塊,稱為擄獲岩。在東莒福正沙灘的潮間帶上,最易看到許多這種岩塊突出於海岸的灘地

上。

花崗岩

流紋岩

擄獲岩

群島意象—1F-A 島嶼地誌

Page 50: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49

生態誌-植物:天然林

生態誌-植物:半人工半天然次生林

黃檀 朴樹

柘樹 榔榆

相思樹 苦楝

黑松 木麻黃

銀合歡 山黃梔

Page 51: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50

生態誌-植物:山坡原生灌叢:

牛乳榕 橢圓葉木薑子

衛矛 椬梧

紫珠 濱柃木

海桐 車桑子

桃金孃 流蘇

Page 52: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51

生態誌-植物:珍貴稀有植物

野牡丹 豆梨

馬祖卷

圓蓋陰石蕨

南嶺蕘花 朝鮮紫珠

郁李 唐杜鵑

凹葉柃木 野百合

Page 53: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52

生態誌-動物

東引長葉石蒜 紅花石蒜

黑嘴端鳳頭燕 灰面鵟鷹

赤胸鵐 黑尾鷗

中國光蜥 貢德氏赤蛙

北草蜥蜴 中國樹蟾

Page 54: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53

露脊鼠海豚 黃鉤粉蝶

藍點紫斑蝶 大豹蛺蝶

玉帶螫蛺蝶 花弄蝶

北竿雌光螢 黃緣雌光螢

東引南海溪蟹 夜光藻

Page 55: 成果報告書 - matsucc.gov.t · 目前本案規劃為初步設計,故在內容上以較完 整方式整合內容,以利未來細部設計規畫時使 用,相關設定須考量觀眾觀看之角度,調整相

馬祖島嶼博物館 1F-B 千古馬祖

54

展示手法與內容

編碼 類別 內容

A1G2 多媒體觸控面

■北竿

地質: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為主體,東北部則有閃長岩出露,

亦有煌斑岩、玢岩、輝綠岩、流紋岩。

文化遺址:塘岐遺址/2001/6000-5000 B.P 宋元時期

坂里遺址/2001/宋元時期

橋仔村/2007/清代時期

亮島島尾遺址(南島語族)/2011/約 8200 B.P

景觀-沙攤:北竿鄉的坂里沙灘是沿岸流帶來的漂沙,行經波

浪能量較小的環境,導致沿岸流無法繼續攜帶移動而沉

降堆積形成。

景觀-沙丘:沙丘是指經由波浪、風力作用下堆積而成的沙阜,

由於未固結,因此會隨風向產生外形的改變,如北竿鄉

塘后道沙灘,北竿鄉坂里沙灘

觀光景點:白沙港 / 坂里沙灘 / 坂里大宅 / 北竿遊客中心 /

碧園 / 壁山觀景台 / 芹壁聚落 / 龜島 / 橋仔聚落

/ 橋仔漁村展示館 / 塘后道沙灘 / 后澳村 / 螺蚌山

步道 / 三連嶼 / 尼姑山 / 327 觀測所/ 塘岐村 Q 版

立體牆 / 馬鼻灣 / 06 據點 / 08 據點 / 戰爭和平紀念

公園主題館(12 據點) / 37 據點 / 神秘碉堡 / 馬祖播

音站

■南竿

地質: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為主體,中南部有片麻岩分布,

亦有煌斑岩、玢岩、輝綠岩、流紋岩。

文化遺址:福澳港遺址/2001/6000-5000 B.P 宋元時期

介壽遺址/2001/宋元時期

馬祖港遺址/2001/元明時期

清水村/2007/明清時期

珠螺村/2007/清代時期

津沙村/2007/清代時期

海岸景觀-潮間帶:清水澳口

海岸景觀-沙丘:南竿鄉的仁愛、津沙沙灘。

觀光景點:八八坑道 / 馬祖酒廠 / 牛角聚落 / 枕戈待旦紀

念公園 / 民俗文物館 / 經國先生紀念堂 / 勝利山莊

/ 馬祖境天后宮 / 馬祖劍碑 / 媽祖巨神像 / 白馬文

武大王廟 / 四維村 / 勝天公園 / 津沙聚落 / 鐵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