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任编辑:任晶晶 许芝会(特邀)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书香中国 3 6 史建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关仁山历经3年、呕心沥血创作出的长篇小说《金谷银 山》,标志着他的创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 用充满感情、诙谐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新时代的农民。充分体现 了党的十九大关于文艺兴盛的论述,也回应了关于最新战略 的部署,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它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部小说坚持了以 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是这部作品贯彻了“四个要求”;三 是作品体现了只有精品才能感染人、引领人、启迪人。燕赵大 地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 土地,如何书写这块土地的新时代,河北省作协组织开展了学 大山、出精品等一系列主题创作活动,关仁山的《金谷银山》就 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 王 凤: 推动河北文学的发展 关仁山的创作不仅在现实层面,还在文学史层面有着积 极的意义。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时代接轨,关注现 实,反映当下。无论从人物设计,故事情节,还有整体的结构脉 络都非常吸引人。关仁山的作品具有大气磅礴的气质,是思想 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好作品。 瑞雪兆丰年,希望各位作家评论家朋友们敞开心扉,发表 真知灼见,真正把《金谷银山》变成河北文学的瑞雪,河北作协 愿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努力,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将河北文 学事业推向高峰。 雷 达: 拓展了乡土文学的空间 《金谷银山》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大有新意,是中国传 统文学开出的一朵鲜花。关仁山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风 格、语言、构思上更贴近传统,我从范少山、范老井、范德安等 人物的形象,突然回忆起朱老民、严志和、田寡妇、九儿这些人 物,他们是一脉相承的,流着同样的血。关仁山携带着传统的 重负,同时又是与时俱进、追跟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既接地气, 又传播大量的最新信息。虽然有很多现代化、高科技的东西对 农村的渗透,但是整个作品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个很不 容易做到。《金谷银山》注入了大量新的观念,比如说金苹果、 金谷子就让人耳目一新。 范少山这个人物是可信的,是值得瞩目和研究的一个农 村新人物形象,他的回归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人物是真 实的,他的口头禅是“这不是个事儿”,很有气魄,是一个有情 有义、有决断、有魄力的民族新人物形象。他的回归与重建也 不是轻易有的。在乡土文学书写的扩展上,关仁山是有贡献 的。 作品有新剧的风格。语言上、细节上都比以前更加活泼风 趣。语言简洁,表现力强,开头的腊月二十三那场大雪老德安 的死,写得很漂亮,写出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何镇邦: 关仁山创作的转折点 关仁山的《金谷银山》应该是 2017 年长篇小说的重大收 获。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坚持写农村题材,作品写得轻 松,是另一种文风。另外一个主题就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传统 道德要有忠孝仁义,这在范少山身上表现得很明显,这个人物 有担当,有责任感。全书最动人的高潮是寻找金谷子的种子, 范少山从白羊峪跑到了太行山,开坟取种一幕写得相当漂亮。 传统意义与时代精神很好地融入了人物。 平: 一部反映当下乡村面貌的小说 关仁山可贵的一点是在创作上不断往上走,《麦河》和《日 头》还有这部《金谷银山》,一直保持高水准,难能可贵。 关仁山在准备写剧本采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故事,他觉 得很有意思。这是《金谷银山》的来源。可如果换了别的作家, 就是听到这个故事也没用,因为他没有积累,关仁山这几年一 直坚持不懈地打这口井,所以不一样。 关仁山的这种文学精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他立志写一 部让农民看得懂的小说,他做到了。他还使用很多口语化的语 言,又都是乡土化的。比如说“你狗吧?大男人戴项链有意思 吗?!”“四条腿的不吃,两条腿的不吃”,这种语言特别检验一 个乡土作家农村生活的积累。 每章的标题也很好。“在农村里讨生活容易吗”“田野里的 春天才是春天呀”有创意、有新意。这是一个城乡间的场景交 叉融合的小说,是反映当下的乡村面貌的小说。而且这部小说 对于正面人物塑造很有经验。主人公范少山为什么一定要回 到老家去改变乡村面貌,给了很多理由。另外小说中的一些人 物关系,像范少山和三个女人的关系,杏儿和两个男人的关 系,都很有趣味性。小说并不只写扶贫,还充分写了农村的方 方面面。 陵: 捕捉这个时代的印记 这是一部反映我们新时代精神的长篇小说。时代逼着我 们小说家必须要去追赶,要去捕捉这个时代的印记。《金谷银 山》抓取得很准,表现出作家对我们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所 以呈现出与其他农村题材的小说完全不一样的风貌,把十八 大以来社会进步都体现出来了。 比如城镇化的发展,关仁山看到这个问题,把这个想法作 为小说故事的基础,故事的发端,他能够站在这个时代的精神 高度上去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精准扶贫,是一个国家 治国理政的方略。所以这部长篇小说对精准扶贫的问题写得非 常到位。其主题思想紧跟时代,是我们新时代的开山之作。 施战军: 塑造新人物 展示新气象 《金谷银山》这部小说叙事上非常有特点,无论是写大场 景,还是写小人物,都特别注意这样一种叙事的调子—灵活 多趣,尽量自然。小说的开篇部分,描写燕山长城大雪,语言 利落精湛,一气呵成,人物、地点、时间等等都非常自然地融入 其中。 小说有一种很特殊的情绪,这个情绪就是乐观、活跃、热 情等等,它体现在小说里面出现的两个字叫“指望”。老德安 的死是没有指望,然后我们发现小说所有的温度都来源于指 望。包括范少山自己创业的指望,他想到家乡,想到未来的生 活,想到所有的乡亲们……所以“指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词, 它使小说激情丰沛。这是一部相对来说比较有速度的小说, 感觉叙事上一路都在小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部小说 是要塑造新的人物,一般来说塑造新人物、新气象、新生命时 必然要有热血的激情,这是创造情绪的角度。 《金谷银山》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文学,或者说新时代的 长篇。小说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别着急,这里面的 故事多着呢”,是在告诉大家,新时代的故事有很多。小说 几乎涵盖了新时代社会的全景,城市的、乡村的,展现了中 国梦里的“我的梦”。小说人物的设置非常真实。金种子的 开发、登山、光伏电的架设,这些都不是符号性的,都是非 常鲜活的,使得小说在新时代的文学路上走得相当扎实,非 常珍贵。 黄宾堂: 不改初心 深扎生活 突破自我 关仁山是一位不改初心,一以贯之,坚持现实题材创作的 优秀作家。尤其在农村题材领域的创作中,以农村三部曲、 《白纸门》等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如何突破自己,更加鲜活本 质地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现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课 题。多年前关仁山就一直在老家挂职,近几年他也长期跟北 京昌平的一个村庄保持密切联系,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积 累。这部小说反映的是最近几年中国北方农村的新现实,小 说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说出,“艰苦奋斗只能解决脱贫问题,而 要致富发展,艰苦奋斗就不够了”,这句话意味深长。过去我 们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走出贫困,这确实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要致富发展,确实如书中所说, 还需要科技的支撑、社会化的经营管理、观念的改变等等,可 持续性的发展致富才能留住人。 第二点是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民英雄范少山的形象,他无 私地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完成了从传统农民艰苦创 业到经营能人的转型,新时代呼唤这样的人物,小说对英雄精 神气质内心的挖掘和呈现真实而富有魅力,包括道德伦理方 面也非常重要,到最后人都变得温暖。小说中还若隐若现《创 业史》中的梁生宝,两个时代的创业英雄在书中形成跨时空 的、有意味的参照。 第三点,小说在绿色发展上的着力,非常契合建设美丽中 国的理念。但也对作家的知识储备和表现力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关仁山非常游刃有余的创作,是深扎生活的回报。 孟繁华: 接续了“十七年”文学的传统 书写当下中国乡村的生活大概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悲观 的,一种是静观的,还有一种是乐观的。乐观的代表我觉得就 是关仁山,农村三部曲包括《金谷银山》都是相对地用一种乐 观的态度来表达当下的农村变革。 让农民在原居住地进行创业,然后致富,这条道路仍然是 一条探索的道路。关仁山写的就是这条道路,从梁生宝到范 少山,这条道路就是关仁山接续了我们“十七年”文学的传统, 这一点非常可贵。 如何塑造像梁生宝和范少山这样的人物,在今天肯定是 一个重要的命题。关仁山敢于去探索这条道路,并且坚持在 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贺绍俊: 现实主义 主旋律 绿水青山 《金谷银山》有三点值得佩服:一是向前辈致敬,不仅要学 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要学习柳青的那种真实记录现实农 村发展的文学目标—写出农村新史实。二是他热爱农民和 农村的赤诚之心。他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不是悲观主 义,而是乐观主义,不是唱挽歌,而是唱赞歌。三是追求厚实 的社会内容,不去搞个人化,走大众化之路。不存在一己悲 观,着眼社会的大趋势,他写范少山其实是抓住了今天农村的 一个普遍现象。过去都是农民进城,慢慢地农民可能又回来 了。虽然过去也有写农民回来的,但是普遍都是在城市成功 了,成了大老板了,发财了,回到农村。但是范少山不一样,他 的心就在农村,他抓住了时代的趋势。而且这个形象赋予了 时代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所以我觉得这部小说的核心有三个,一个是现实主义,一 个是主旋律,一个是绿水青山。 王春林: 缺乏有独立精神的女性 作品中杏儿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爱上范少山,我觉得这 个小说里的理由不够充分,信服的程度受影响。他们俩结婚 以后,杏儿对于范少山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关仁山笔下的杏儿 仍然是一个传统的、缺乏独立意识、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这 一点可能是小说创作比较遗憾的地方。如果能把这方面写得 再充分一点,那这个小说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陈福民: 创造了过去没有的农民形象 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真正吃饱了,其实此前两千年中 国农民从来没有吃饱过,就是在饿着和吃饱的路上来回奔波, 这20年确实解决了农民吃饱饭的问题,这是特别伟大的历史 功绩,关仁山在小说创作当中展现了。 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口的50%以上已经不再是农业人 口了,中国已经不能称为农业国家了,但是事实上在伦理和宗 法上,即使城里人也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这是特别漫长而艰 苦的工作,在这个意义上会看到这个小说有几个特别鲜明的 特点。小说在艺术趣味上是知识分子的趣味,一路小跑,一个 情节跟着一个情节,就像玄幻游戏升级打怪一样,出一个事升 一级,每一个人物出现基本不讲什么逻辑,因为它只是一种设 定。不再是传统逻辑中让人物出场必须要有出场的根据。 小说首先挑衅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趣味,比如语言是混杂型的, 它用这样一种方式进入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这是非常鲜明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关仁山通过范少山这个人物接续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 线索,有人在为中国农村和中国农业文明负责任,比如范少 山。他的重要性就在于此,至于说这个人物是不是写得特别 成熟、圆满,成为我们过去讨论的所谓典型形象,可以有不同 意见。但是有和没有是根本的区别,有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徐忠志: 热情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 关仁山的创作始终热情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中国当下 农村的现实,试图书写他看到的众多的发展、变化和经验,挖 掘他所认识的农村的变化,农村的故事和农村的人物。在这 种执著的艺术探索中,关仁山作为一个作家的追求得到了生 动的阐发,也得到了鲜明的张扬。 他写出了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叙述的节奏,人物 的鲜活,包括语言的生动性都保有温度,有情感,很充沛。这 点是这个作家非常有辨识度的艺术特质,他的几部作品都有 这样的特点。 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创作中他不安于现状,不断求新求 变。他保持了这样一种姿态,一种深度,对现实进行观照和表 现,这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李朝全: 小说的意象意味深长 小说中,中华民族面临粮食种子的危机,外国已经开始入 侵,这个时候要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主人公范少山到处寻 种,买种,最后因为买种挨了骗,直至挖坟取种,很有趣味性。 关仁山的作品塑造的都是新农民,《金谷银山》塑造了以 范少山为代表的跟梁生宝形成精神传承的新农民。范少山是 回乡的农民工,但不是一个失败者,他回到农村有振兴计划, 就是脱贫攻坚。关仁山写出了时代变革对人物命运的改变。 在乡村振兴计划实行之后,范少山带领老百姓进行新农村建 设,每个人的命运都得到了改变。 作者在叙事上有高度的自信。利用当下现实生活的素材 写作小说,是很多作家不敢尝试的。在节奏的把握上,作家的 主观介入性比较强,叙事节奏完全在作家的掌控中,一方面体 现了关仁山在叙事方面的高度自信,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足 之处。 程绍武: 紧贴时代的脉搏,反映中国农 村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第一,强烈地突出了时代特色,紧贴我们时代的脉搏。 因为当代文学史上,从 《创业史》 的梁生宝到 《艳阳天》 的 肖长春、到《金光大道》的高大全一直到范少山,其实他们 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带领大家苦干,带着老百姓奔好日 子。但是梁生宝、肖长春为什么最后没有致富?是时代的不 同,政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金谷银山》写出了这样一 个时代,这个时代众多元素在作品当中表现得很集中、很突 出。比如电子商务、网红、网络直播、微信支付、订单农业 等等,还有包括发电。这些新时代的元素不是生硬地硬加进 去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是合乎逻辑的,与情节的走向发展 是完全符合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描写生活的时 候与柳青、与浩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自然而然地就 与这个时代完全吻合。 第二,作品始终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主线。中国梦不是少数 人的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范少山从一开始经历千辛万苦都 不是为了自己,他从一开始就抱着一个信念,要带领全村人致 富,他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有着一种难得志向和情怀。 第三,塑造了范少山这样一个农民英雄的形象。十九大 报告里写得很具体,要求我们文艺作品要突出现实题材的创 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金谷银山》就为 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答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第四,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环境 保护、生态保护的主题。 第五,小说人物众多,但是每一个人物都很生动、鲜活。 叙述的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李云雷: 新时代文学的探索之作 关仁山通过他的作品对新时代进行了一些特别有力的探 索。最主要的是把一些新的社会经验纳入到他的作品里面, 像电商、农民工返乡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社会事件,都 纳入到作品里面,给作品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和气象。 以前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大多都基调比较悲观,写农村的 苦难,让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看不到生活将会往什么 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金谷银山》里面我们看到有一个美好 的未来,所以小说基调总体是积极的,乐观的,叙述的节奏也 比较快。 《金谷银山》是一次新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因为我 们以前谈社会主义文学,一般都是指从柳青开始的这样一个 社会主义文学传统,但是在新时期之后好像不怎么谈社会主 义文学了,《金谷银山》这部小说在这方面做了有力的探索。 新时代乡土文学空间的拓展 新时代乡土文学空间的拓展 关仁山长篇小说 关仁山长篇小说 金谷银山 金谷银山 研讨会发言摘登 研讨会发言摘登 近日,河北作协主席、作家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金谷银山》由作家 出版社推出,被称为是作者继“中国农民三部曲”之后的一部转型之 作。2017 年 12 月 8 日,关仁山长篇小说《金谷银山》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建伟出席并讲话。 河北作协党组书记王凤、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等20余位专家学 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作家出 版社、河北省作协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关仁山的长篇小说《日头》《天高地厚》《麦河》构成了农民三部曲。 最近他又创作了《金谷银山》这部厚重的关于农村未来前景思考的长 篇。其中关于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问题,尤其是对青年农民范少山的 塑造,包含着作家对现实介入的热情,是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的 一部新作。

新时代乡土文学空间的拓展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6B180103.pdf · 责任编辑:任晶晶 许芝会(特邀) 书香中国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时代乡土文学空间的拓展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6B180103.pdf · 责任编辑:任晶晶 许芝会(特邀) 书香中国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任晶晶 许芝会(特邀)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书香中国 36

史建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仁山历经3年、呕心沥血创作出的长篇小说《金谷银

山》,标志着他的创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

用充满感情、诙谐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新时代的农民。充分体现

了党的十九大关于文艺兴盛的论述,也回应了关于最新战略

的部署,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它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部小说坚持了以

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是这部作品贯彻了“四个要求”;三

是作品体现了只有精品才能感染人、引领人、启迪人。燕赵大

地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

土地,如何书写这块土地的新时代,河北省作协组织开展了学

大山、出精品等一系列主题创作活动,关仁山的《金谷银山》就

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

王 凤:

推动河北文学的发展关仁山的创作不仅在现实层面,还在文学史层面有着积

极的意义。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时代接轨,关注现

实,反映当下。无论从人物设计,故事情节,还有整体的结构脉

络都非常吸引人。关仁山的作品具有大气磅礴的气质,是思想

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好作品。

瑞雪兆丰年,希望各位作家评论家朋友们敞开心扉,发表

真知灼见,真正把《金谷银山》变成河北文学的瑞雪,河北作协

愿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努力,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将河北文

学事业推向高峰。

雷 达:

拓展了乡土文学的空间《金谷银山》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大有新意,是中国传

统文学开出的一朵鲜花。关仁山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风

格、语言、构思上更贴近传统,我从范少山、范老井、范德安等

人物的形象,突然回忆起朱老民、严志和、田寡妇、九儿这些人

物,他们是一脉相承的,流着同样的血。关仁山携带着传统的

重负,同时又是与时俱进、追跟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既接地气,

又传播大量的最新信息。虽然有很多现代化、高科技的东西对

农村的渗透,但是整个作品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个很不

容易做到。《金谷银山》注入了大量新的观念,比如说金苹果、

金谷子就让人耳目一新。

范少山这个人物是可信的,是值得瞩目和研究的一个农

村新人物形象,他的回归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人物是真

实的,他的口头禅是“这不是个事儿”,很有气魄,是一个有情

有义、有决断、有魄力的民族新人物形象。他的回归与重建也

不是轻易有的。在乡土文学书写的扩展上,关仁山是有贡献

的。

作品有新剧的风格。语言上、细节上都比以前更加活泼风

趣。语言简洁,表现力强,开头的腊月二十三那场大雪老德安

的死,写得很漂亮,写出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何镇邦:

关仁山创作的转折点关仁山的《金谷银山》应该是2017年长篇小说的重大收

获。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坚持写农村题材,作品写得轻

松,是另一种文风。另外一个主题就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传统

道德要有忠孝仁义,这在范少山身上表现得很明显,这个人物

有担当,有责任感。全书最动人的高潮是寻找金谷子的种子,

范少山从白羊峪跑到了太行山,开坟取种一幕写得相当漂亮。

传统意义与时代精神很好地融入了人物。

胡 平:

一部反映当下乡村面貌的小说关仁山可贵的一点是在创作上不断往上走,《麦河》和《日

头》还有这部《金谷银山》,一直保持高水准,难能可贵。

关仁山在准备写剧本采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故事,他觉

得很有意思。这是《金谷银山》的来源。可如果换了别的作家,

就是听到这个故事也没用,因为他没有积累,关仁山这几年一

直坚持不懈地打这口井,所以不一样。

关仁山的这种文学精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他立志写一

部让农民看得懂的小说,他做到了。他还使用很多口语化的语

言,又都是乡土化的。比如说“你狗吧?大男人戴项链有意思

吗?!”“四条腿的不吃,两条腿的不吃”,这种语言特别检验一

个乡土作家农村生活的积累。

每章的标题也很好。“在农村里讨生活容易吗”“田野里的

春天才是春天呀”有创意、有新意。这是一个城乡间的场景交

叉融合的小说,是反映当下的乡村面貌的小说。而且这部小说

对于正面人物塑造很有经验。主人公范少山为什么一定要回

到老家去改变乡村面貌,给了很多理由。另外小说中的一些人

物关系,像范少山和三个女人的关系,杏儿和两个男人的关

系,都很有趣味性。小说并不只写扶贫,还充分写了农村的方

方面面。

张 陵:

捕捉这个时代的印记这是一部反映我们新时代精神的长篇小说。时代逼着我

们小说家必须要去追赶,要去捕捉这个时代的印记。《金谷银

山》抓取得很准,表现出作家对我们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所

以呈现出与其他农村题材的小说完全不一样的风貌,把十八

大以来社会进步都体现出来了。

比如城镇化的发展,关仁山看到这个问题,把这个想法作

为小说故事的基础,故事的发端,他能够站在这个时代的精神

高度上去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精准扶贫,是一个国家

治国理政的方略。所以这部长篇小说对精准扶贫的问题写得非

常到位。其主题思想紧跟时代,是我们新时代的开山之作。

施战军:

塑造新人物 展示新气象《金谷银山》这部小说叙事上非常有特点,无论是写大场

景,还是写小人物,都特别注意这样一种叙事的调子——灵活

多趣,尽量自然。小说的开篇部分,描写燕山长城大雪,语言

利落精湛,一气呵成,人物、地点、时间等等都非常自然地融入

其中。

小说有一种很特殊的情绪,这个情绪就是乐观、活跃、热

情等等,它体现在小说里面出现的两个字叫“指望”。老德安

的死是没有指望,然后我们发现小说所有的温度都来源于指

望。包括范少山自己创业的指望,他想到家乡,想到未来的生

活,想到所有的乡亲们……所以“指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词,

它使小说激情丰沛。这是一部相对来说比较有速度的小说,

感觉叙事上一路都在小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部小说

是要塑造新的人物,一般来说塑造新人物、新气象、新生命时

必然要有热血的激情,这是创造情绪的角度。

《金谷银山》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文学,或者说新时代的

长篇。小说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别着急,这里面的

故事多着呢”,是在告诉大家,新时代的故事有很多。小说

几乎涵盖了新时代社会的全景,城市的、乡村的,展现了中

国梦里的“我的梦”。小说人物的设置非常真实。金种子的

开发、登山、光伏电的架设,这些都不是符号性的,都是非

常鲜活的,使得小说在新时代的文学路上走得相当扎实,非

常珍贵。

黄宾堂:

不改初心 深扎生活 突破自我关仁山是一位不改初心,一以贯之,坚持现实题材创作的

优秀作家。尤其在农村题材领域的创作中,以农村三部曲、

《白纸门》等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如何突破自己,更加鲜活本

质地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现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课

题。多年前关仁山就一直在老家挂职,近几年他也长期跟北

京昌平的一个村庄保持密切联系,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积

累。这部小说反映的是最近几年中国北方农村的新现实,小

说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说出,“艰苦奋斗只能解决脱贫问题,而

要致富发展,艰苦奋斗就不够了”,这句话意味深长。过去我

们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走出贫困,这确实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要致富发展,确实如书中所说,

还需要科技的支撑、社会化的经营管理、观念的改变等等,可

持续性的发展致富才能留住人。

第二点是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民英雄范少山的形象,他无

私地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完成了从传统农民艰苦创

业到经营能人的转型,新时代呼唤这样的人物,小说对英雄精

神气质内心的挖掘和呈现真实而富有魅力,包括道德伦理方

面也非常重要,到最后人都变得温暖。小说中还若隐若现《创

业史》中的梁生宝,两个时代的创业英雄在书中形成跨时空

的、有意味的参照。

第三点,小说在绿色发展上的着力,非常契合建设美丽中

国的理念。但也对作家的知识储备和表现力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关仁山非常游刃有余的创作,是深扎生活的回报。

孟繁华:

接续了“十七年”文学的传统书写当下中国乡村的生活大概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悲观

的,一种是静观的,还有一种是乐观的。乐观的代表我觉得就

是关仁山,农村三部曲包括《金谷银山》都是相对地用一种乐

观的态度来表达当下的农村变革。

让农民在原居住地进行创业,然后致富,这条道路仍然是

一条探索的道路。关仁山写的就是这条道路,从梁生宝到范

少山,这条道路就是关仁山接续了我们“十七年”文学的传统,

这一点非常可贵。

如何塑造像梁生宝和范少山这样的人物,在今天肯定是

一个重要的命题。关仁山敢于去探索这条道路,并且坚持在

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贺绍俊:

现实主义 主旋律 绿水青山《金谷银山》有三点值得佩服:一是向前辈致敬,不仅要学

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要学习柳青的那种真实记录现实农

村发展的文学目标——写出农村新史实。二是他热爱农民和

农村的赤诚之心。他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不是悲观主

义,而是乐观主义,不是唱挽歌,而是唱赞歌。三是追求厚实

的社会内容,不去搞个人化,走大众化之路。不存在一己悲

观,着眼社会的大趋势,他写范少山其实是抓住了今天农村的

一个普遍现象。过去都是农民进城,慢慢地农民可能又回来

了。虽然过去也有写农民回来的,但是普遍都是在城市成功

了,成了大老板了,发财了,回到农村。但是范少山不一样,他

的心就在农村,他抓住了时代的趋势。而且这个形象赋予了

时代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所以我觉得这部小说的核心有三个,一个是现实主义,一

个是主旋律,一个是绿水青山。

王春林:

缺乏有独立精神的女性作品中杏儿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爱上范少山,我觉得这

个小说里的理由不够充分,信服的程度受影响。他们俩结婚

以后,杏儿对于范少山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关仁山笔下的杏儿

仍然是一个传统的、缺乏独立意识、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这

一点可能是小说创作比较遗憾的地方。如果能把这方面写得

再充分一点,那这个小说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陈福民:

创造了过去没有的农民形象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真正吃饱了,其实此前两千年中

国农民从来没有吃饱过,就是在饿着和吃饱的路上来回奔波,

这20年确实解决了农民吃饱饭的问题,这是特别伟大的历史

功绩,关仁山在小说创作当中展现了。

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口的50%以上已经不再是农业人

口了,中国已经不能称为农业国家了,但是事实上在伦理和宗

法上,即使城里人也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这是特别漫长而艰

苦的工作,在这个意义上会看到这个小说有几个特别鲜明的

特点。小说在艺术趣味上是知识分子的趣味,一路小跑,一个

情节跟着一个情节,就像玄幻游戏升级打怪一样,出一个事升

一级,每一个人物出现基本不讲什么逻辑,因为它只是一种设

定。不再是传统逻辑中让人物出场必须要有出场的根据。

小说首先挑衅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趣味,比如语言是混杂型的,

它用这样一种方式进入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这是非常鲜明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关仁山通过范少山这个人物接续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

线索,有人在为中国农村和中国农业文明负责任,比如范少

山。他的重要性就在于此,至于说这个人物是不是写得特别

成熟、圆满,成为我们过去讨论的所谓典型形象,可以有不同

意见。但是有和没有是根本的区别,有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徐忠志:

热情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关仁山的创作始终热情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中国当下

农村的现实,试图书写他看到的众多的发展、变化和经验,挖

掘他所认识的农村的变化,农村的故事和农村的人物。在这

种执著的艺术探索中,关仁山作为一个作家的追求得到了生

动的阐发,也得到了鲜明的张扬。

他写出了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叙述的节奏,人物

的鲜活,包括语言的生动性都保有温度,有情感,很充沛。这

点是这个作家非常有辨识度的艺术特质,他的几部作品都有

这样的特点。

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创作中他不安于现状,不断求新求

变。他保持了这样一种姿态,一种深度,对现实进行观照和表

现,这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李朝全:

小说的意象意味深长小说中,中华民族面临粮食种子的危机,外国已经开始入

侵,这个时候要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主人公范少山到处寻

种,买种,最后因为买种挨了骗,直至挖坟取种,很有趣味性。

关仁山的作品塑造的都是新农民,《金谷银山》塑造了以

范少山为代表的跟梁生宝形成精神传承的新农民。范少山是

回乡的农民工,但不是一个失败者,他回到农村有振兴计划,

就是脱贫攻坚。关仁山写出了时代变革对人物命运的改变。

在乡村振兴计划实行之后,范少山带领老百姓进行新农村建

设,每个人的命运都得到了改变。

作者在叙事上有高度的自信。利用当下现实生活的素材

写作小说,是很多作家不敢尝试的。在节奏的把握上,作家的

主观介入性比较强,叙事节奏完全在作家的掌控中,一方面体

现了关仁山在叙事方面的高度自信,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足

之处。

程绍武:

紧贴时代的脉搏,反映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第一,强烈地突出了时代特色,紧贴我们时代的脉搏。

因为当代文学史上,从《创业史》的梁生宝到《艳阳天》的

肖长春、到《金光大道》的高大全一直到范少山,其实他们

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带领大家苦干,带着老百姓奔好日

子。但是梁生宝、肖长春为什么最后没有致富?是时代的不

同,政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金谷银山》写出了这样一

个时代,这个时代众多元素在作品当中表现得很集中、很突

出。比如电子商务、网红、网络直播、微信支付、订单农业

等等,还有包括发电。这些新时代的元素不是生硬地硬加进

去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是合乎逻辑的,与情节的走向发展

是完全符合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描写生活的时

候与柳青、与浩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自然而然地就

与这个时代完全吻合。

第二,作品始终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主线。中国梦不是少数

人的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范少山从一开始经历千辛万苦都

不是为了自己,他从一开始就抱着一个信念,要带领全村人致

富,他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有着一种难得志向和情怀。

第三,塑造了范少山这样一个农民英雄的形象。十九大

报告里写得很具体,要求我们文艺作品要突出现实题材的创

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金谷银山》就为

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答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第四,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环境

保护、生态保护的主题。

第五,小说人物众多,但是每一个人物都很生动、鲜活。

叙述的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李云雷:

新时代文学的探索之作关仁山通过他的作品对新时代进行了一些特别有力的探

索。最主要的是把一些新的社会经验纳入到他的作品里面,

像电商、农民工返乡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社会事件,都

纳入到作品里面,给作品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和气象。

以前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大多都基调比较悲观,写农村的

苦难,让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看不到生活将会往什么

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金谷银山》里面我们看到有一个美好

的未来,所以小说基调总体是积极的,乐观的,叙述的节奏也

比较快。

《金谷银山》是一次新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因为我

们以前谈社会主义文学,一般都是指从柳青开始的这样一个

社会主义文学传统,但是在新时期之后好像不怎么谈社会主

义文学了,《金谷银山》这部小说在这方面做了有力的探索。

新时代乡土文学空间的拓展新时代乡土文学空间的拓展————关仁山长篇小说关仁山长篇小说《《金谷银山金谷银山》》研讨会发言摘登研讨会发言摘登

近日,河北作协主席、作家关仁山的长篇小说《金谷银山》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被称为是作者继“中国农民三部曲”之后的一部转型之作。2017年12月8日,关仁山长篇小说《金谷银山》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史建伟出席并讲话。河北作协党组书记王凤、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等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作家出版社、河北省作协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关仁山的长篇小说《日头》《天高地厚》《麦河》构成了农民三部曲。最近他又创作了《金谷银山》这部厚重的关于农村未来前景思考的长篇。其中关于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问题,尤其是对青年农民范少山的塑造,包含着作家对现实介入的热情,是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的一部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