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 年 6 月 3 日 星期五 责编 徐乐 视觉编辑 白刚 校对 张蕴 www.xiancn.com 8 8 新闻深度 点题 引力波、智能机器人、石墨烯…… 技术背景: 它是目前已知最薄的材 料,甚至薄到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用 它制作的显示屏可以薄得像纸一样;它 比金刚石还坚硬,“像衬衣一样的防弹 衣”不再是天方夜谭……它就是被许多 专家称为“改变21世纪的材料” —石 墨烯。 “石墨烯在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 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说。 目前,英国、美国、韩国等多国正着手推 动石墨烯产业化。 中国进展: 2015 年出台《关于加快 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并 在全球率先启动了石墨烯国家标准制 定工作。我国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 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不少企业已推 出石墨烯产品,如石墨烯电子纸显示 屏、石墨烯自发热内暖纤维等。 热点 3 石墨烯 技术背景: 带着专门的 游戏头盔,玩家就能够如时空 穿梭般进入战争现场,子弹在 耳边飞过、炮弹在身边炸裂; 借助眼镜、手套等专门设备, 医学院的学生可以进行模拟 手术……VR—即虚拟现实 技术,在文化娱乐、工业制造、 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均表现 出巨大的应用空间。目前,虚 拟现实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 信息产业的下一个爆发式增 长点。 中国进展: 近日,国务院 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纲要》将虚拟现实及其 相关技术领域列入“战略任 务”部分的内容。目前,我国 已有华为、乐视、暴风科技等 一大批企业涉足 VR 行业,游 戏、旅游、地产销售等领域已 开始尝鲜 VR热点 5 虚拟现实 VR 技术背景: 佩戴 智能手环,在夜晚起 床时灯将自动亮起,出门时不 再需要手动关闭电视、空调;通过心率 监测耳机、传感器鞋垫,人们将对自己 的身体状况更加了解……全球数据公 司(IDC)发布的今年 1 季度数据显示,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比增长 67.2%。 中国进展: “无论是研发还是商业 化水平,我国都与国际水平持平。”中 科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孔令胜说。 在此基础上,也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 处,如促进亲子沟通的智能手表等。据 了解,目前小米公司、歌尔声学等一批 国内企业开始进军这一领域。全球知 名调查机构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的数 据显示,去年中国可穿戴市场零售量为 1810 万台,同比增长321%。 技术背景: 今年 3 月,智能机 器人 AlphaGo 挑战世界顶级围棋 棋手李世石获胜后,在世界范围 内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更加 浓厚。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公司 智能机器人不断升级,应用越来 越广泛,据市场调查公司“风险扫 描”数据,去年底全球人工智能初 创企业已有855家,总估值超过87 亿美元。 中国进展: 国家发改委等部 门近日联合印发《“互联网+”人 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 2018 年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 能市场应用规模。我国智能机器 人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沈阳新松 机器人公司产品出口 20 余个国 家和地区;小鱼儿科技推出自主 研发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小 i 器人”能同时应答服务 100 个客 户,对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能达 到毫秒级。 热点 4 智能机器人 技术背景: 城市中将建造一个巨 大的交通共享网,只要拿出手机就能随 时呼叫无人驾驶汽车服务;交警能精准 判断每一辆汽车去向,更有效地管理交 通……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或将到来。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 师贾新光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显著优 势在于便捷和安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 的交通事故,是传统汽车行业的“涅槃 重生”。目前,英国、德国等已批准无人 驾驶汽车路测,都在积极布局产业。 中国进展: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最 终状态为无人驾驶)已纳入《中国制造 2025 》战略规划和《“十三五”汽车工业 发展规划意见》。我国早在 10 多年前 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目前,百 度、腾讯、乐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 业已在不同程度上进军无人驾驶领 域。 热点 2 无人驾驶 技术背景: 2016 年春节 期间,一个充满“宇宙感”的科 技名词“引力波”火了。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激 光干涉引力波观测 站 LIGO 宣布成功 探测到引力 波,在爱 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100 周年之际证实了引力理论的 最后一项预言。 中国进展2008 年,中科 院成立了空间引力波探测论 证组,开始规划我国空间引 力波探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的 发展路线图,目前已形成空 间太极计划工作组。中科院 院士胡文瑞说,如果太极计 划进展顺利,其引力波探测 卫星组将于 2035 年前后发 射,届时中国与欧洲空间局 卫星将同时在空间独立进行 引力波探测,互相补充和检 验测量结果。 热点 6 引力波 在许多人的手机还使 用 3G、4G 技 术 的 时 候, 第一届全球 5G 大会已在 北京召开,未来 5G 时代 的技术标准再次成为关注 热点。那么何为5G?当 前 5G 研发的全球形势如 何?中国处于什么位置? 5G 是英文“第五代”的缩写。在移 动通信领域,第一代是模拟技术;第二代 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第三代是人们 熟知的3G技术,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 第四代是正在铺开的4G技术,其通信速 率大大提高,标志着进入无线宽带时代。 5G技术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但业界 认为 5G 并不是单一或全新的无线接入技 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 线技术优化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 5G的特征是传输速度更快,如现在 用 4G 网络要数十分钟才能下载的一部 高清视频,到5G时代可能只需数秒就能 下载完。这将为建立“超联通社会”奠定 基石,目前尚处雏形中的物联网、智能城 市等概念将借助前所未有的高速无线传 输技术变得触手可及,智能手机在大众 日常生活中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5G 时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5 31 日在第一届全球 5G 大会上说,工信部、 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共同支持产业界 成立了 5G 推进组,全面推进 5G 研发工 作,组织开展 5G 技术研发试验,并与欧 美日韩等建立了广泛的 5G 合作机制。 第一届全球 5G 大会当日在京召 开。大会由我国 5G 推进组联合欧盟 5GPPP、韩国 5G 论坛、日本 5GMF 和美 5G Americas 共同主办,以“构建 5G 技术生态”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球统一 5G 技术标准形成,促进全球 5G 产业及 应用发展。 5G 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院长曹淑敏在大会上介绍了推进组 5G 需求、技术、标准、频谱、试验、国 际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 部分我国自主的 5G 技术与国际水平并 驾齐驱。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 级工程师、 5G 专家罗振东认为,首届全球 5G 大会在中国召开意义重大,这与我国通 信技术大幅提升息息相关,中国对新一代 通信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与发达国家之 间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我国 5G 推进组 1 日发布了《 5G 网络架 构设计》白皮书。白皮书体现了我国 5G 络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全球 5G 网络技 术与标准共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届 5G 大会北京召开 动态 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 动开启。小明来到卫生间,洗脸水 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 记录并上传小明牙齿以及口腔的实 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 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 拟现实显示,孩子向小明挥手说早 安。小明吃过早餐,眨了几下眼睛, 汽车带着小明自动行驶在马路上, 小明在车上开起了视频会议…… 然而,上述小明的未来幸福生 活,所涉及的技术和硬件,都需要新 一代互联网络作为支撑,它就是将 至未至的 5G 技术。 曾经,移动电话和短信的出现 让人兴奋不已,在地铁或公交车里 掏出彩屏手机玩游戏会被投以羡慕 的眼光。虽然 4G 网络日益普及,但 用流量看视频的仍是“土豪”,而在 5G 时代,眼睛一闭一睁,一部超高清 电影就已下载完毕……除了网速快 之外,它还将赋予人类新的“魔 力” —万物互联。 新型的 5G “多址技术”可以将移 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 我们的 4G 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 设备,而 5G 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 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 小到一根针。在 5G 物联网内,人们 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 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从而 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比如,小 明出差忘带了一个文件,可以立刻 通过网络控制家庭监控设备找到文 件,操控智能机器人扫描并传输给 他, “隔空取物”轻松又便捷。 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 红的话说,就是“‘信息随心至,万物 触手及’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 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 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专家还说,万物互联了,“手机” 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 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 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 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 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5G 将改变什么? 移动网络可连接近百件设备 科普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等 首届全球 5G 大会由中国人召集并选择在北京召 开,这似乎说明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已经有机会与业 界翘楚们平起平坐。 “通过 3G 4G 时代的艰苦奋斗,产业和技术的提 升为 5G 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从以往被动接受技 术变为开始输出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全球 5G 技术、标 准、产业和应用服务的领先国家之一。” TD 产业联盟秘 书长杨骅介绍。 据了解, 5G 是面向 2020 年之后的下一代通信技 术,我国从2013 年开始研究,预计到2018 年可能会有第 一个版本的5G 标准出现,再逐步完善成熟。在此次5G 大会上,苗圩说,我国《中国制造2025 》对全面突破5G 术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 积极推进 5G 发展、 2020 年启动 5G 商用。 我们已经听到 5G 的脚步声。 5G 时代何时来? 2020 年启动 5G 商用 5G 时代令人向往,那 5G 到底啥 时候能来? 这要看 5G 国际标准何时确定。 曾经的 2G3G4G 标准,都是世 界通信业技术领先者的杰作。想让 自己的技术走向世界,必须先让技 术标准获得业界普遍认可,形成国 际标准,各国便会以此为统一标准 进行生产和销售。 回顾电信发展史,中国曾长期 是国际潮流的追随者。但在 4G 时代,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5 31 日于北京召开的 第一届全球 5G 大会上,中国 5G 推进组与欧盟 5GPPP、韩 5G 论坛、日本 5GMF、美国 5G Americas 共同探讨了引导全球 统一的 5G 技术标准,促进全球 5G 业及应用发展等问题。 中国的华为、中兴等企业如今 在全球电信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在 今年 2 月于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 动通信大会上,它们展示了各自的 5G 技术远景,华为提出了 4.5G 过渡 方案,中兴展示了 pre5G 过渡方案。 正如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 麟所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是中 国发展的“工业革命”式新机 遇。在全球竞争面前,更多中国 企业和科研机构正积极推动 5G 研发,中国有望成为 5G 时代的“领军者”。 5G 时代谁主导? 中国有望成为“领军者” 聚焦 热点 1 可穿戴设备 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积极参与制定 5G 国际标准 引力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这些当今 世界的前沿科技,也是中国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三 会”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北京召开。记者采访会场内外业界权威 人士,了解中国在这些热门科技上的最新进展。 点题 5 月 31 日,与会者 在会场外特设的国内外 主流企业5G技术展区 的诺基亚公司展台观看 5G 多连接技术展示。 摄影部: 88216583 理论评论部: 88216530 总编室: 88216352 时政新闻部: 88216120 经济社会部: 88216223 科教文卫部: 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 88215983

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积极参与制定5G国际标准epaper.xiancn.com/xarb/page/22/2016-06/03/08/2016060308_pdf.pdf · 已有华为、乐视、暴风科技等 一大批企业涉足vr行业,游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积极参与制定5G国际标准epaper.xiancn.com/xarb/page/22/2016-06/03/08/2016060308_pdf.pdf · 已有华为、乐视、暴风科技等 一大批企业涉足vr行业,游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责编 徐乐 视觉编辑 白刚校对 张蕴

www.xiancn.com88 新闻深度

点 题

引力波、智能机器人、石墨烯……

技术背景:它是目前已知最薄的材料,甚至薄到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用它制作的显示屏可以薄得像纸一样;它比金刚石还坚硬,“像衬衣一样的防弹衣”不再是天方夜谭……它就是被许多专家称为“改变21世纪的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在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说。目前,英国、美国、韩国等多国正着手推动石墨烯产业化。

中国进展: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在全球率先启动了石墨烯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我国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不少企业已推出石墨烯产品,如石墨烯电子纸显示屏、石墨烯自发热内暖纤维等。

热点3 石墨烯

技术背景:带着专门的游戏头盔,玩家就能够如时空穿梭般进入战争现场,子弹在耳边飞过、炮弹在身边炸裂;借助眼镜、手套等专门设备,医学院的学生可以进行模拟手术……VR——即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娱乐、工业制造、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均表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目前,虚拟现实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

信息产业的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点。

中国进展: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领域列入“战略任务”部分的内容。目前,我国已有华为、乐视、暴风科技等一大批企业涉足VR行业,游戏、旅游、地产销售等领域已开始尝鲜VR。

热点5 虚拟现实VR

技术背景:佩戴智能手环,在夜晚起

床时灯将自动亮起,出门时不再需要手动关闭电视、空调;通过心率监测耳机、传感器鞋垫,人们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加了解……全球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今年1季度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比增长67.2%。

中国进展:“无论是研发还是商业

化水平,我国都与国际水平持平。”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孔令胜说。在此基础上,也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处,如促进亲子沟通的智能手表等。据了解,目前小米公司、歌尔声学等一批国内企业开始进军这一领域。全球知名调查机构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可穿戴市场零售量为1810万台,同比增长321%。

技术背景:今年3月,智能机器人AlphaGo挑战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获胜后,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更加浓厚。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公司智能机器人不断升级,应用越来越广泛,据市场调查公司“风险扫描”数据,去年底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已有855家,总估值超过87亿美元。

中国进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 2018年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我国智能机器人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产品出口 20余个国

家和地区;小鱼儿科技推出自主研发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小 i机器人”能同时应答服务 100个客户,对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能达到毫秒级。

热点4 智能机器人

技术背景:城市中将建造一个巨大的交通共享网,只要拿出手机就能随时呼叫无人驾驶汽车服务;交警能精准判断每一辆汽车去向,更有效地管理交通……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或将到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显著优势在于便捷和安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是传统汽车行业的“涅槃重生”。目前,英国、德国等已批准无人

驾驶汽车路测,都在积极布局产业。中国进展: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最

终状态为无人驾驶)已纳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我国早在 1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目前,百度、腾讯、乐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已在不同程度上进军无人驾驶领域。

热点2 无人驾驶

技术背景:2016 年春节期间,一个充满“宇宙感”的科

技名词“引力波”火了。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

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 LIGO 宣布成功

探测到引力波,在爱

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 100周年之际证实了引力理论的最后一项预言。

中国进展:2008年,中科院成立了空间引力波探测论证组,开始规划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的发展路线图,目前已形成空间太极计划工作组。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说,如果太极计划进展顺利,其引力波探测卫星组将于 2035 年前后发射,届时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卫星将同时在空间独立进行引力波探测,互相补充和检验测量结果。

热点6 引力波

在许多人的手机还使

用3G、4G技术的时候,

第一届全球5G大会已在

北京召开,未来5G时代

的技术标准再次成为关注

热点。那么何为5G?当

前5G研发的全球形势如

何?中国处于什么位置?

5G 是英文“第五代”的缩写。在移动通信领域,第一代是模拟技术;第二代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第三代是人们熟知的3G技术,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第四代是正在铺开的4G技术,其通信速率大大提高,标志着进入无线宽带时代。

5G技术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但业界认为5G并不是单一或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技术优化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

5G的特征是传输速度更快,如现在用 4G 网络要数十分钟才能下载的一部高清视频,到5G时代可能只需数秒就能下载完。这将为建立“超联通社会”奠定基石,目前尚处雏形中的物联网、智能城市等概念将借助前所未有的高速无线传输技术变得触手可及,智能手机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5G时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5月 31日在第一届全球 5G大会上说,工信部、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共同支持产业界成立了 5G推进组,全面推进 5G研发工作,组织开展 5G技术研发试验,并与欧美日韩等建立了广泛的5G合作机制。

第一届全球 5G大会当日在京召开。大会由我国 5G推进组联合欧盟5GPPP、韩国5G论坛、日本5GMF和美国 5G Americas共同主办,以“构建 5G技术生态”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球统一5G技术标准形成,促进全球 5G产业及应用发展。

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在大会上介绍了推进组在 5G需求、技术、标准、频谱、试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部分我国自主的 5G技术与国际水平并

驾齐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

级工程师、5G专家罗振东认为,首届全球5G大会在中国召开意义重大,这与我国通信技术大幅提升息息相关,中国对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我国5G推进组1日发布了《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白皮书体现了我国 5G网络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全球 5G网络技术与标准共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届5G大会北京召开

动 态

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小明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小明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小明挥手说早安。小明吃过早餐,眨了几下眼睛,汽车带着小明自动行驶在马路上,小明在车上开起了视频会议……

然而,上述小明的未来幸福生活,所涉及的技术和硬件,都需要新一代互联网络作为支撑,它就是将至未至的5G技术。

曾经,移动电话和短信的出现让人兴奋不已,在地铁或公交车里掏出彩屏手机玩游戏会被投以羡慕的眼光。虽然 4G网络日益普及,但用流量看视频的仍是“土豪”,而在5G时代,眼睛一闭一睁,一部超高清电影就已下载完毕……除了网速快之外,它还将赋予人类新的“魔力”——万物互联。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

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 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 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在 5G物联网内,人们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掌握物品的状态、情况和数据,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们。比如,小明出差忘带了一个文件,可以立刻通过网络控制家庭监控设备找到文件,操控智能机器人扫描并传输给他,“隔空取物”轻松又便捷。

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的话说,就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专家还说,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5G将改变什么?移动网络可连接近百件设备

科 普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等

首届全球 5G大会由中国人召集并选择在北京召开,这似乎说明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已经有机会与业界翘楚们平起平坐。

“通过3G和4G时代的艰苦奋斗,产业和技术的提升为5G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从以往被动接受技术变为开始输出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全球 5G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服务的领先国家之一。”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介绍。

据了解,5G是面向 2020年之后的下一代通信技术,我国从2013年开始研究,预计到2018年可能会有第一个版本的5G标准出现,再逐步完善成熟。在此次5G大会上,苗圩说,我国《中国制造2025》对全面突破5G技术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

积极推进5G发展、2020年启动5G商用。我们已经听到5G的脚步声。

5G时代何时来?2020年启动5G商用

5G时代令人向往,那5G到底啥时候能来?

这要看5G国际标准何时确定。曾经的2G、3G、4G标准,都是世

界通信业技术领先者的杰作。想让自己的技术走向世界,必须先让技术标准获得业界普遍认可,形成国际标准,各国便会以此为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

回顾电信发展史,中国曾长期是国际潮流的追随者。但在4G时代,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在 5月 31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球 5G大会上,中国5G推进组与欧盟 5GPPP、韩国 5G论坛、日本 5GMF、美国

5G Americas共同探讨了引导全球统一的5G技术标准,促进全球5G产业及应用发展等问题。

中国的华为、中兴等企业如今在全球电信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在今年 2月于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它们展示了各自的5G技术远景,华为提出了 4.5G过渡方案,中兴展示了pre5G过渡方案。

正如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所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是中国发展的“工业革命”式新机遇。在全球竞争面前,更多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正积极推动5G研发,中国有望成为 5G时代的“领军者”。

5G时代谁主导?中国有望成为“领军者”

聚 焦

热点1 可穿戴设备

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积极参与制定5G国际标准

引力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这些当今

世界的前沿科技,也是中国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三

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北京召开。记者采访会场内外业界权威

人士,了解中国在这些热门科技上的最新进展。

点 题

5 月 31 日,与会者在会场外特设的国内外主流企业 5G 技术展区的诺基亚公司展台观看5G多连接技术展示。

摄影部:88216583 理论评论部:88216530 总编室:88216352时政新闻部:88216120 经济社会部:88216223 科教文卫部: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88215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