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网网址: 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15 4 5 星期日 乙未年二月十七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 24375 今日 8 同仁堂,成立于 346 年前的一间小 药铺,此后,供奉御药 188 年,历久不 衰,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老字号”。秘 诀何在?两个字:诚信。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 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的承诺。 其选药的标准就是:地道、纯洁、上等。 例如,人参用吉林的、山药用河南的、枸 杞用宁夏的、陈皮用广东新会的、丹皮 用安徽芜湖的。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 16 头的人参不能用 32 头的小人参代 替。即便是做大蜜丸的蜂蜜,也必须用 河北兴隆的枣花蜜。 “仁者爱人,以人为本”,成为同仁堂 世代坚守的价值观。“但愿世间人无病, 哪怕架上药生尘”。同仁堂,一个“仁” 字,写在牌匾上,也刻在人心里。北京同 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说,“以 义为先,义利共生”,是同仁堂的古训,也 是同仁堂的价值观。只要利不要义的企 业,一个个都倒下了,而同仁堂却屹立百 年不倒,其中道理就在于此。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同 仁堂坚持的原则,既尊重传统,又不被 传统束缚;既大胆创新,又不离经叛 道。科研人员以剂型改革为突破口,把 大药丸子改成片剂、水丸、口服液、浓缩 滴丸等新剂型。如银翘解毒丸、牛黄上 清丸、香莲丸等改成片剂,乌鸡白凤丸 改成口服液和胶囊。有人将此事编成 数来宝:“同仁堂, 想得好,要把丸药 来改造。圆改扁, 大改小,制成药片 真是好。分量减, 很轻巧,药效一点 没减少。” 如今,同仁堂 在全球共开办零售终端近 2000 家,开 办医疗机构 300 多家,吸引 3000 多万海 外患者。同仁堂商标在世界 50 多个国 家登记注册。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 中药材炮制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 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许多海外游客到北京的“必修课”,除了 登长城、吃烤鸭,就是参观同仁堂。 视品牌如命,视诚信为天。同仁 堂,一丸地道的中国药、一丸诚信的中 国药。 (相 关 报 道 见 第 二 版) 同仁堂 一丸诚信的“中国药”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一年前,移民王建华已从河南淅川 迁到中牟。全村人每天看手机,盯住南 水北调中线渠首上涨的水位。来人问 他,你又不管调水,水位线 16 米还是 17 米,你操个啥心? 咋能不操心。淹到 17.2 米,就没过 父母的坟。他要掐着水位线,回去最后 烧把纸,添土圆坟。回去时,水已没到 了大腿。每家每户蹚水去扫墓。王建 华跟爹娘有话:“以后是不能再给二老 圆坟了。南水北调是大局,下回儿站到 岸上,二老能望见我。” 又到清明,不少移民早早回来了, 望着茫茫水面一望再望。令他们惊异 的是,当怅然回身时,看到了家乡的 树!是满满一园故土老树!从 100 个淹没村庄移来的千余棵树,古柳、皂 角、石榴、黄连……曾经立在房前屋后, 河滩山坡,如今那里已在水下,汪洋一 片。而树伫立在距丹江两公里的岸边, 姿态宛然,张臂向天。 “就是村口那棵老树啊!”清明归来 祭扫的移民以千计万计,看到当年的老 树,他们跪倒泥地,上前抱一抱,把脸贴 上去,像贴在母亲的怀里。60 多岁的黄 世荣家搬去湖北多年,她对望老梭罗 树:“就是这棵树,我奶奶就在树底下等 我放学,后来是妈等我回娘家……”如 今,她路上听见有讲淅川话,就忍不住 跟上多听几句,在街上看见老太太长得 像她妈,真想去抱抱她。 “找到了!”回乡的人一棵棵找,一 排排查,唤着同村人快来看。树找着, 根就找到了,村子像是又能摸着了一 样。“这是河边那棵老银杏”“这是山上 那棵‘树爷爷’”“春天满树白花,风过来 像下雪……”“我在这树底下长大,看见 它就看见了爹娘……” 半个多世纪里,淅川近 40 万移民 为了清水北上,抛家舍业,迁往他乡,义 无反顾。去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通水。今年清明,移民群众祭拜老树成 为渠首淅川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景象。 把老树收集起来的人叫李爱武,他 为此几乎花光半辈子积蓄,又押上了全 部家当。几年前,一位远至青海的老移 民回乡,是个画家。他们的汽船漂在淹 没区的水面。他只见老画家攥住满把 胡须,一刀剪下来,丢进一汪水里:“爹 啊娘啊,孩回来了!” 李爱武全家是移民。他决心为移 民做点啥。当时移民紧锣密鼓像打仗, 顾不上管树,很多沿海城市找村民买老 树,要让大树进城。他听记者说:“卖一 棵就是‘犯罪’,这可是移民的根呐!”那 一刻,他对自己说,得为移民守住根脉, 自己干不完,儿子干孙子干。 就这样,千余老树没有远离故土。 清明节,为移民修建的纪念碑高高矗立, 40 万移民,每户移民的名字都被刻上了 石壁。李爱武已是第二年掏腰包摆千人 宴,让回乡的人听听家乡戏,尝尝酸菜炖 肉、丹江鱼,喝几碗小米黄酒,晚上聚在 火堆旁,叙叙一年的事…… 今年元旦,移民们在总书记的新年 贺词里听到了自己,忙往电视旁叫人。 有的拿着炒菜铲子,有的抱着孩子聚拢 到一起。总书记讲到移民搬迁的无私 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 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 紧接着,又一句说进心窝子的话: “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搬迁 历历在目,不少移民当时就掉了泪。下 来一遍遍掰着数, 63 个字,是对咱移民 莫大的安慰。大家很一致:把总书记给 咱说的话刻在纪念碑上! 有的移民代表到北京观看通水,那 清丝丝的丹江水从团城湖涌出来,“是 老家的水啊”,他们趴到水面上,捧起来 就喝。有人感慨:“看到通水,过去吃的 苦,受的累,全值了,”还有人搬迁到平 顶山, 2014 年夏旱严峻,白龟山水库连 续动用死库容,是老家丹江水顺着渠线 救了全市的急。 王建华望着江水漫上来,流过去,忽 然说:“父母有灵,会感受得到吧—这 水一直流到北京,咱真是和北京连在一 起了!” 移民清明拜老树 本报记者 王汉超 移民群众有多爱他的家乡,就有多爱这个国家。当家成了一汪浩渺春水,树就成 了他们最后的乡愁寄托。一棵树,就是一方故土家园,就是一部村庄家族的祖辈历史。 移民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他们清明拜树,让人们看到移民大爱,看到国家利 益至上,民族大义为先。记者赵川,采访南水北调听了无数讲述,掉了无数眼泪,以 至人称“赵淅川”。问她,她只想替移民说一句 话: “懂得节水”。一渠丹江水,挟裹着楚汉灵魂 的气血,去充盈华北的经脉,这是库区千千万万 人民生命沉淀的甘露,是一条流向北京的生命 之河。每一滴水都饱含着深情、凝聚着大爱。 清明时节,北京。 90 多岁的焦润坤老人这些天忙着参加各 种英烈祭奠活动。 生于江苏常州的他在 1937 年南京沦陷 后与亲人失散成为了孤儿,被国际难童教养 院收养。1942 年,焦润坤参加了新四军。 “战争年代,很多人像我一样失去了亲 人,到现在都只能遥寄思念。”尽力擦拭,却遮 不住眼角的泪花。“清明节既是怀念故人的日 子,更应该是我们全民族凝聚情感、铭记历史 的时刻。” 千余公里外的南京,石永固端坐在窗前。 亦如过往的很多年一样,他都会拿出自 己的勋章挨个擦一遍, 70 多年前的枪林弹雨 历历在目。 1944 年, 27 岁的南京小伙子石永固参加了 衡阳会战。作为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 最多、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其所在 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10 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 下抗击近 6 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 47 天。 47 天里,石永固身边倒下了 6000 多个 弟兄。 退伍后的石永固体弱多病、家庭困难,长 时间在养老院生活,受到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 士的关爱和照顾。2013 年民政部发文,将原国 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现在的补助已 经涨到了 2180 元,又有人照料,生活上过得很 好,心情也很愉快。” 97 岁的石永固非常感动。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 2014 10 月,健在 的抗日时期在乡老复员军人 6.2 万人,抗日时 期的残疾军人 1.8 万人。在生活待遇方面,中 央和地方财政按照一定比例按月发放生活补 贴、医疗补助和抚恤金。 昨天之所以区别于今天,恰恰是因为昨 天的回忆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清明时节,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各种祭扫 祭奠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清明节前 后举办两项常规性纪念活动:日本植树访华团 一行在祭场献花,并前往和平公园修剪树木; 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清明祭扫活动,届 时将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遗属等参加。 4 4 日,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联合主办 的“清明节的铭记 —缅怀革命先烈”主题 系列活动,正式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拉开 序幕。4 日至 6 日,博物馆将免费向观众提供 鲜花用于祭奠英烈。此外,馆方还免费向参 观者赠送抗战书籍、签名铭志,而且每天下 1 30 分,在博物馆的多功能报告厅,馆 方还免费向观众放映反映抗战题材的《大劫 难》等爱国影片。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家住沈阳市皇姑区的百岁老人高鹤年 是一位东北抗联的老战士, 1935 12 月唱着 《松花江上》,投身革命。“现在国家强大了, 但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现在的幸 福生活做出牺牲的英烈们。抗战精神对于 实现中国梦仍旧有重要意义!” 2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的 “缅怀先烈 圆梦中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网上纪念馆上线一周年暨“清明节的铭记” 专题正式上线,为今年的抗战胜利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预热氛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执 行主编荣维木教授认为,今年正逢中国抗日 战争胜利 70 周年,人们祭奠在那场战争中罹 难的数千万同胞,是为了牢记我们的民族在 近代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要防止历史 的悲剧重演。牢记历史、面向未来,以清明 祭奠的方式回顾历史,就是要鞭策人们为了 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铮铮英名,忠骨长青。愿阳光普照大 地,愿和平永驻人间。 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 时节,人们祭扫烈士陵园、参观纪念场 馆,致垂首之哀思、燃缅怀之心香,感 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之力、信 仰之光。 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我们的未 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 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 去”。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英雄母亲 邓玉芬的故事,她把丈夫和 5 个孩子送 上了抗日前线。这些舍小家、为大家 的无私奉献者,构成了我们的精神谱 系。不管是硝烟中的进击、烈火中的 执着,还是盐碱地上、雪域高原的坚 守,每一次缅怀都是与历史的对话,都 是在丰饶的精神土壤中汲取前行的 力量。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为 国献身的英雄,是将生命价值发挥到 顶点的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追思先 烈舍生忘死的壮举、为国为民的情怀, 也是为了回答时代给出的价值考题。 从这个角度看,清明时节追思先烈,是 一种唤醒,更是一种建构。每一个鞠 躬、每一次祭奠,都将先烈的精神内化 于心,必能汇聚起社会的共识,迎来情 感和价值的双重回归。 每一次缅怀都是与历史对话 李洪兴 4 4 日,河南洛阳一薰衣草庄园风车节拉开帷幕。园区内 30 万个五彩缤纷的风车被设计成各种造型,随风旋转,成为当 地清明小长假踏青游玩的好去处。 张晓理摄(新 华 社 发) 据新华社济南 4 4 日电 (记 者张志龙)记者 4 日从山东 省相关部门获悉:山东近日出台中国地方省份首部关于南水北 调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将于 5 1 日起实施。法规明确将水质 保护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考核内容。《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 规定,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护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目标责任 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受水区及相关区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当将水质保护目标情况纳入对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考 核内容,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对社会公开。 首部南水北调地方性法规出炉 水质保护列入县级以上政府考核内容 清明时节,各地群众纷纷缅 怀先烈。 上图: 安徽合肥瑶海区大兴 镇东风小学的学生在舍身救人的 张秀云烈士墓前行少先队礼,表 达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摄(新 华 社 发) 左图: 河北怀来县新保安中 学的师生们来到董存瑞纪念馆, 祭奠战斗英雄董存瑞。 本报记者 缅怀 据新华社“雪龙”号 4 4 日电 (记 者白阳)中国科考队 员在本次南极科考中采集了近 200 份南极浮游病毒样本,用 于研究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海洋环境变化机制。 中国科考队员此行在南极普利兹湾的 66 个站位采集了不 同水层的病毒样本,试图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探查南极浮游 病毒的分布趋势,其中最深处的样本来自海面下 2000 米。中 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汪岷告诉记者,一毫升海水中的 浮游病毒数量达 10 6 ,是海洋生物中“看不见的大多数”。 不同水层近 200 份样本 南极科考采集浮游病毒研究海洋

为了更好地纪念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5-04/05/01/rmrb...人民网网址:http://. cn 2015年4月 5 星期日 乙未年二月十七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Upload
    others

  • View
    4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为了更好地纪念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5-04/05/01/rmrb...人民网网址:http://. cn 2015年4月 5 星期日 乙未年二月十七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人民网网址: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15年 4月

5星期日

乙未年二月十七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第 24375期今日 8版

同仁堂,成立于 346 年前的一间小

药 铺 ,此 后 ,供 奉 御 药 188 年 ,历 久 不

衰,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老字号”。秘

诀何在?两个字:诚信。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

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的承诺。

其选药的标准就是:地道、纯洁、上等。

例如,人参用吉林的、山药用河南的、枸

杞用宁夏的、陈皮用广东新会的、丹皮

用安徽芜湖的。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

16 头 的 人 参 不 能 用 32 头 的 小 人 参 代

替。即便是做大蜜丸的蜂蜜,也必须用

河北兴隆的枣花蜜。

“仁者爱人,以人为本”,成为同仁堂

世代坚守的价值观。“但愿世间人无病,

哪怕架上药生尘”。同仁堂,一个“仁”

字,写在牌匾上,也刻在人心里。北京同

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说,“以

义为先,义利共生”,是同仁堂的古训,也

是同仁堂的价值观。只要利不要义的企

业,一个个都倒下了,而同仁堂却屹立百

年不倒,其中道理就在于此。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同

仁堂坚持的原则,既尊重传统,又不被

传 统 束 缚 ;既 大 胆 创 新 ,又 不 离 经 叛

道。科研人员以剂型改革为突破口,把

大药丸子改成片剂、水丸、口服液、浓缩

滴丸等新剂型。如银翘解毒丸、牛黄上

清丸、香莲丸等改成片剂,乌鸡白凤丸

改成口服液和胶囊。有人将此事编成

数 来 宝 :“ 同 仁 堂 ,

想 得 好 ,要 把 丸 药

来 改 造 。 圆 改 扁 ,

大 改 小 ,制 成 药 片

真 是 好 。 分 量 减 ,

很 轻 巧 ,药 效 一 点

没减少。”

如 今 ,同 仁 堂

在全球共开办零售终端近 2000 家,开

办医疗机构 300 多家,吸引 3000 多万海

外患者。同仁堂商标在世界 50 多个国

家登记注册。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

中药材炮制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

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许多海外游客到北京的“必修课”,除了

登长城、吃烤鸭,就是参观同仁堂。

视 品 牌 如 命 ,视 诚 信 为 天 。 同 仁

堂,一丸地道的中国药、一丸诚信的中

国药。(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同仁堂 一丸诚信的“中国药”本报记者 白剑峰

一年前,移民王建华已从河南淅川

迁到中牟。全村人每天看手机,盯住南

水北调中线渠首上涨的水位。来人问

他,你又不管调水,水位线 16 米还是 17米,你操个啥心?

咋能不操心。淹到 17.2 米,就没过

父母的坟。他要掐着水位线,回去最后

烧把纸,添土圆坟。回去时,水已没到

了大腿。每家每户蹚水去扫墓。王建

华跟爹娘有话:“以后是不能再给二老

圆坟了。南水北调是大局,下回儿站到

岸上,二老能望见我。”

又到清明,不少移民早早回来了,

望着茫茫水面一望再望。令他们惊异

的 是 ,当 怅 然 回 身 时 ,看 到 了 家 乡 的

树!是满满一园故土老树!从 100 多

个淹没村庄移来的千余棵树,古柳、皂

角、石榴、黄连……曾经立在房前屋后,

河滩山坡,如今那里已在水下,汪洋一

片。而树伫立在距丹江两公里的岸边,

姿态宛然,张臂向天。

“就是村口那棵老树啊!”清明归来

祭扫的移民以千计万计,看到当年的老

树,他们跪倒泥地,上前抱一抱,把脸贴

上去,像贴在母亲的怀里。60 多岁的黄

世荣家搬去湖北多年,她对望老梭罗

树:“就是这棵树,我奶奶就在树底下等

我放学,后来是妈等我回娘家……”如

今,她路上听见有讲淅川话,就忍不住

跟上多听几句,在街上看见老太太长得

像她妈,真想去抱抱她。

“找到了!”回乡的人一棵棵找,一

排排查,唤着同村人快来看。树找着,

根就找到了,村子像是又能摸着了一

样。“这是河边那棵老银杏”“这是山上

那棵‘树爷爷’”“春天满树白花,风过来

像下雪……”“我在这树底下长大,看见

它就看见了爹娘……”

半个多世纪里,淅川近 40 万移民

为了清水北上,抛家舍业,迁往他乡,义

无反顾。去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通水。今年清明,移民群众祭拜老树成

为渠首淅川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景象。

把老树收集起来的人叫李爱武,他

为此几乎花光半辈子积蓄,又押上了全

部家当。几年前,一位远至青海的老移

民回乡,是个画家。他们的汽船漂在淹

没区的水面。他只见老画家攥住满把

胡须,一刀剪下来,丢进一汪水里:“爹

啊娘啊,孩回来了!”

李爱武全家是移民。他决心为移

民做点啥。当时移民紧锣密鼓像打仗,

顾不上管树,很多沿海城市找村民买老

树,要让大树进城。他听记者说:“卖一

棵就是‘犯罪’,这可是移民的根呐!”那

一刻,他对自己说,得为移民守住根脉,

自己干不完,儿子干孙子干。

就这样,千余老树没有远离故土。

清明节,为移民修建的纪念碑高高矗立,

40 万移民,每户移民的名字都被刻上了

石壁。李爱武已是第二年掏腰包摆千人

宴,让回乡的人听听家乡戏,尝尝酸菜炖

肉、丹江鱼,喝几碗小米黄酒,晚上聚在

火堆旁,叙叙一年的事……

今年元旦,移民们在总书记的新年

贺词里听到了自己,忙往电视旁叫人。

有的拿着炒菜铲子,有的抱着孩子聚拢

到一起。总书记讲到移民搬迁的无私

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

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

紧接着,又一句说进心窝子的话:

“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搬迁

历历在目,不少移民当时就掉了泪。下

来一遍遍掰着数,63 个字,是对咱移民

莫大的安慰。大家很一致:把总书记给

咱说的话刻在纪念碑上!

有的移民代表到北京观看通水,那

清丝丝的丹江水从团城湖涌出来,“是

老家的水啊”,他们趴到水面上,捧起来

就喝。有人感慨:“看到通水,过去吃的

苦,受的累,全值了,”还有人搬迁到平

顶山,2014 年夏旱严峻,白龟山水库连

续动用死库容,是老家丹江水顺着渠线

救了全市的急。

王建华望着江水漫上来,流过去,忽

然说:“父母有灵,会感受得到吧——这

水一直流到北京,咱真是和北京连在一

起了!”

移民清明拜老树本报记者 王汉超

移民群众有多爱他的家乡,就有多爱这个国家。当家成了一汪浩渺春水,树就成

了他们最后的乡愁寄托。一棵树,就是一方故土家园,就是一部村庄家族的祖辈历史。

移民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他们清明拜树,让人们看到移民大爱,看到国家利

益至上,民族大义为先。记者赵川,采访南水北调听了无数讲述,掉了无数眼泪,以

至人称“赵淅川”。问她,她只想替移民说一句

话:“懂得节水”。一渠丹江水,挟裹着楚汉灵魂

的气血,去充盈华北的经脉,这是库区千千万万

人民生命沉淀的甘露,是一条流向北京的生命

之河。每一滴水都饱含着深情、凝聚着大爱。

清明时节,北京。

90 多岁的焦润坤老人这些天忙着参加各

种英烈祭奠活动。

生于江苏常州的他在 1937 年南京沦陷

后与亲人失散成为了孤儿,被国际难童教养

院收养。1942 年,焦润坤参加了新四军。

“战争年代,很多人像我一样失去了亲

人,到现在都只能遥寄思念。”尽力擦拭,却遮

不住眼角的泪花。“清明节既是怀念故人的日

子,更应该是我们全民族凝聚情感、铭记历史

的时刻。”

千余公里外的南京,石永固端坐在窗前。

亦如过往的很多年一样,他都会拿出自

己的勋章挨个擦一遍,70 多年前的枪林弹雨

历历在目。

1944年,27岁的南京小伙子石永固参加了

衡阳会战。作为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

最多、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其所在

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10 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

下抗击近 6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 47天。

那 47 天里,石永固身边倒下了 6000 多个

弟兄。

退伍后的石永固体弱多病、家庭困难,长

时间在养老院生活,受到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

士的关爱和照顾。2013年民政部发文,将原国

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现在的补助已

经涨到了 2180 元,又有人照料,生活上过得很

好,心情也很愉快。”97岁的石永固非常感动。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 2014 年 10 月,健在

的抗日时期在乡老复员军人 6.2 万人,抗日时

期的残疾军人 1.8 万人。在生活待遇方面,中

央和地方财政按照一定比例按月发放生活补

贴、医疗补助和抚恤金。

昨天之所以区别于今天,恰恰是因为昨

天的回忆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清明时节,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各种祭扫

祭奠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清明节前

后举办两项常规性纪念活动:日本植树访华团

一行在祭场献花,并前往和平公园修剪树木;

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清明祭扫活动,届

时将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遗属等参加。

4 月 4 日,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联合主办

的“清明节的铭记——缅怀革命先烈”主题

系列活动,正式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拉开

序幕。4 日至 6 日,博物馆将免费向观众提供

鲜花用于祭奠英烈。此外,馆方还免费向参

观者赠送抗战书籍、签名铭志,而且每天下

午 1 时 30 分,在博物馆的多功能报告厅,馆

方还免费向观众放映反映抗战题材的《大劫

难》等爱国影片。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家住沈阳市皇姑区的百岁老人高鹤年

是一位东北抗联的老战士,1935 年 12 月唱着

《松花江上》,投身革命。“现在国家强大了,

但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现在的幸

福生活做出牺牲的英烈们。抗战精神对于

实现中国梦仍旧有重要意义!”

2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的

“缅怀先烈 圆梦中华”——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网上纪念馆上线一周年暨“清明节的铭记”

专题正式上线,为今年的抗战胜利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纪念活动预热氛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执

行主编荣维木教授认为,今年正逢中国抗日

战争胜利 70 周年,人们祭奠在那场战争中罹

难的数千万同胞,是为了牢记我们的民族在

近代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要防止历史

的悲剧重演。牢记历史、面向未来,以清明

祭奠的方式回顾历史,就是要鞭策人们为了

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铮 铮 英 名 ,忠 骨 长 青 。 愿 阳 光 普 照 大

地,愿和平永驻人间。

各地群众多种形式缅怀英烈

为了更好地纪念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刘洪超

王昊男

杨远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

时节,人们祭扫烈士陵园、参观纪念场

馆,致垂首之哀思、燃缅怀之心香,感

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之力、信

仰之光。

守 护 历 史 ,就 是 守 护 我 们 的 未

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

自 己 是 谁 ,是 从 哪 里 来 的 ,要 到 哪 里

去”。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英雄母亲

邓玉芬的故事,她把丈夫和 5 个孩子送

上了抗日前线。这些舍小家、为大家

的无私奉献者,构成了我们的精神谱

系。不管是硝烟中的进击、烈火中的

执 着 ,还 是 盐 碱 地 上 、雪 域 高 原 的 坚

守,每一次缅怀都是与历史的对话,都

是 在 丰 饶 的 精 神 土 壤 中 汲 取 前 行 的

力量。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为

国献身的英雄,是将生命价值发挥到

顶点的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

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追思先

烈舍生忘死的壮举、为国为民的情怀,

也是为了回答时代给出的价值考题。

从这个角度看,清明时节追思先烈,是

一种唤醒,更是一种建构。每一个鞠

躬、每一次祭奠,都将先烈的精神内化

于心,必能汇聚起社会的共识,迎来情

感和价值的双重回归。

每一次缅怀都是与历史对话李洪兴

4 月 4 日,河南洛阳一薰衣草庄园风车节拉开帷幕。园区内 30 万个五彩缤纷的风车被设计成各种造型,随风旋转,成为当

地清明小长假踏青游玩的好去处。 张晓理摄(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济南 4月 4日电 (记者张志龙)记者 4 日从山东

省相关部门获悉:山东近日出台中国地方省份首部关于南水北

调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将于 5 月 1 日起实施。法规明确将水质

保护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考核内容。《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

规定,南水北调工程水质保护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目标责任

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受水区及相关区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当将水质保护目标情况纳入对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考

核内容,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对社会公开。

首部南水北调地方性法规出炉水质保护列入县级以上政府考核内容

清明时节,各地群众纷纷缅

怀先烈。

上图:安徽合肥瑶海区大兴

镇东风小学的学生在舍身救人的

张秀云烈士墓前行少先队礼,表

达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解 琛摄(新华社发)

左图:河北怀来县新保安中

学的师生们来到董存瑞纪念馆,

祭奠战斗英雄董存瑞。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缅 怀

据新华社“雪龙”号 4月 4日电 (记者白阳)中国科考队

员在本次南极科考中采集了近 200 份南极浮游病毒样本,用

于研究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海洋环境变化机制。

中国科考队员此行在南极普利兹湾的 66 个站位采集了不

同水层的病毒样本,试图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探查南极浮游

病毒的分布趋势,其中最深处的样本来自海面下 2000 米。中

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汪岷告诉记者,一毫升海水中的

浮游病毒数量达 106,是海洋生物中“看不见的大多数”。

不同水层近200份样本

南极科考采集浮游病毒研究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