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直通车 周刊第 289 期 2019 年 5 月 23 日 星期四 主编 刘杨 编辑 刘兴荣 视觉 湛肹 组版 ·09· 无锡商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2-0010 邮发代号 27-36 经济时评 宜兴 3 家外贸企业 获 AEO 高级认证 ( 宜商供) 青年企业家沙龙 邀请专家演讲“代际传承” ( 文易) 国信协联 培育87名“卓越工匠” ( 东流) 阳光集团 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 张明) 人工智能红火,教育短板要尽快补上 本月中旬,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和国 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分别在我国举行, “人工智能”再度引发人们极大关注。 毋庸讳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的主攻方向,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 艾。根据美国一家前沿研究智库发布的报 告称,在未来10年至20 年间,人工智能有 可能取代 47%的现有工作;麦肯锡发布的 报告对此数字的预测是 49%。而国外权威 的人工智能专家预测的数字更是高达 70%。但不管哪个数据更准确,这都说明人 工智能十分迅猛的发展趋势。 但是,尽管人工智能越来越红火,由 于多种原因,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板, 归根结底就是欠缺相关人才特别是高端 人才。换句话说,也就是人工智能教育的 相对滞后,或者说是教育普及率不高,导 致此方面人才的稀缺。这已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甚至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 新发展,尤其是缺乏核心关键的创新能 力,使我国与国外人工智能存在的差距难 以尽快缩短。 我市以制造业见长,在某些人工智能 领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为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两年前,市委 市政府就正式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 划,并确定在全市实施 270 个企业智能化 项目;去年,又启动编制《关于促进无锡市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目的 就是不遗余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然 而,其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样也是相关 人才的紧缺。 “人工智能时代不缺设备、不 缺数据,最缺的就是人才。”不少锡城企业 家坦陈。据预测,全市仅在云计算、生物芯 片、高端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就 必须培育和引进约 30000名中高端人才, 才能支撑人工智能大踏步从实验室走向产 业化。 因此,在人工智能红火的背景下,弥补 短板的应对之策就是教育的职能。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 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 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对于 立志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开拓创新的企业 而言,就必须采用引进与培育两手抓的做 法—— 不仅应当从高校加快引入中高端人 才,而且通过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的模式 提升员工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打造和 储备一批“最强大脑”,逐渐形成自身人工 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优势,助力新一代人工 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 东流) 本报记者 刘杨 一场大赛,让晶众地图这个行业 “隐形冠军”浮出水面。这家低调专注于地图产品研发的企业,在 去年的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大放异彩,把高精地图这个新兴领域带入了无锡新产业发展的 观察视野。 可以说,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正成为无锡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见证者和“隐形 冠军”的孵化器。以比赛为契机,进而为创业者提供融资、培训、对接、展示等服务内容,是大赛为推动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动健康发展,培育更多 “隐形冠军”,为无锡经济带来更多 “新动能”的应有之意。 迎接 2019 年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为“隐形冠军”注入新动力 双创大赛 创业者黄威龙说: 你为什么需要 参加一场创新 创业大赛? 1、抱着一种学习的 心态去参加大赛,你会 收获丰富的成果。 2、比赛是一个观察 行业发展情况的好机 会,在参赛过程中可以 从同行那里汲取经验, 取长补短。 3、跟专家探讨商业 模式落地可行性是很有 启发的。大赛的专家都 是领域内的行家里手, 看问题会比参赛者更加 全面,能够从整个行业 发展、产业布局给出对 产品、商业模式不同的 看法和建议,值得吸收 借鉴。 小试牛刀,借大赛检验企业实力 打开思路,探索商业模式可行性

双创大赛 - epaper.wxrb.comepaper.wxrb.com/paper/wxrb/resfiles/2019-05/23/rbB09B09C0523.pdf · 提升员工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打造和 储备一批“最强大脑”,逐渐形成自身人工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双创大赛 - epaper.wxrb.comepaper.wxrb.com/paper/wxrb/resfiles/2019-05/23/rbB09B09C0523.pdf · 提升员工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打造和 储备一批“最强大脑”,逐渐形成自身人工

企业直通车

锡商

周刊第 289 期

2019年 5月 23日 星期四

主编 刘杨 编辑 刘兴荣视觉 湛肹 组版 吴 婷 ·09·

无锡商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0

邮发代号 27-36

经济时评

宜兴 3家外贸企业

获AEO高级认证

(宜商供)

青年企业家沙龙

邀请专家演讲“ 代际传承”

(文易)

国信协联

培育 87名“ 卓越工匠”

(东流)

阳光集团

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张明)

人工智能红火,教育短板要尽快补上

本月中旬,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和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分别在我国举行,

“ 人工智能”再度引发人们极大关注。毋庸讳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的主攻方向,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根据美国一家前沿研究智库发布的报告称,在未来 10 年至 20 年间,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 47%的现有工作;麦肯锡发布的报告对此数字的预测是 49%。而国外权威的人工智能专家预测的数字更是高达70%。但不管哪个数据更准确,这都说明人工智能十分迅猛的发展趋势。但是,尽管人工智能越来越红火,由

于多种原因,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板,归根结底就是欠缺相关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换句话说,也就是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对滞后,或者说是教育普及率不高,导致此方面人才的稀缺。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发展,尤其是缺乏核心关键的创新能力,使我国与国外人工智能存在的差距难以尽快缩短。我市以制造业见长,在某些人工智能

领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两年前,市委市政府就正式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

划,并确定在全市实施 270 个企业智能化项目;去年,又启动编制《 关于促进无锡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目的就是不遗余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然而,其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样也是相关人才的紧缺。“ 人工智能时代不缺设备、不缺数据,最缺的就是人才。”不少锡城企业家坦陈。据预测,全市仅在云计算、生物芯片、高端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就必须培育和引进约 30000名中高端人才,才能支撑人工智能大踏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因此,在人工智能红火的背景下,弥补

短板的应对之策就是教育的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对于立志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开拓创新的企业而言,就必须采用引进与培育两手抓的做法———不仅应当从高校加快引入中高端人才,而且通过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的模式提升员工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打造和储备一批“ 最强大脑”,逐渐形成自身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优势,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东流)

本报记者 刘杨

一场大赛,让晶众地图这个行业“ 隐形冠军”浮出水面。这家低调专注于地图产品研发的企业,在去年的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大放异彩,把高精地图这个新兴领域带入了无锡新产业发展的观察视野。可以说,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正成为无锡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见证者和“ 隐形

冠军”的孵化器。以比赛为契机,进而为创业者提供融资、培训、对接、展示等服务内容,是大赛为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动健康发展,培育更多“ 隐形冠军”,为无锡经济带来更多“ 新动能”的应有之意。 迎接2019年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为“ 隐形冠军”注入新动力双创大赛

创业者黄威龙说:

你为什么需要参加一场创新创业大赛?

1、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参加大赛,你会收获丰富的成果。

2、比赛是一个观察行业发展情况的好机会,在参赛过程中可以从同行那里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3、跟专家探讨商业模式落地可行性是很有启发的。大赛的专家都是领域内的行家里手,看问题会比参赛者更加全面,能够从整个行业发展、产业布局给出对产品、商业模式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值得吸收借鉴。

小试牛刀,借大赛检验企业实力

打开思路,探索商业模式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