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1.23 星期一 主编杨道 版式王凤龙 封面 B05 崖州民歌起 渐浓 文\海南日报记者 林诗婷 思乡愁 思乡愁 村民在唱崖州民歌。 琼岛乡土 春晚 新春将至,又 到了崖州民歌传 承人张远来一年 中最为忙碌排练 的时候。迎新听 戏、搭台助兴、引 众吆喝,春节、元 宵节期间,卸下一 年来辛勤工作的 包袱,携亲带友看 崖州民歌表演,素 来是三亚崖州地 区、乐东等琼南一 带民众过年时的 传统习俗之一。 作为省崖州民歌 传承人、三亚市崖 州民歌协会会长, 今年春节,张远来 又将率演出队下 乡进村,为三亚市 民带来四场精彩 的迎新春崖州民 歌演出,与众乡亲 友邻以歌传情,欢 度佳节到来。 酸豆树下即是演唱舞台 以崖州方言演唱的崖州民 歌,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明清时 期,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古崖州 西南部沿海一带的汉族乡镇, 即为现在的三亚的保平、梅东; 乐东的九所、乐罗、冲坡、黄流、 佛罗、莺歌海、尖峰岭等地区, 是特定时空下崖州劳动人民日 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歌词中蕴 含着详尽而生动的民俗事象, 尽展崖州地区的乡土风情、人 文地理。 质朴而生动的演唱风格, 在其流传的歌词中总能得到完 美演绎。男女对歌中有“求得 哥愿侬也愿,定定做成线与 针。哥且做针侬做线,针过千 层线都跟”,表达出日常生活少 女相随而伴的真挚感情;亦有 “远远乍见侬担担,大米筛来小 米筛,哪村师傅当了得,做得母 圆子也圆”如此体现生动劳动 场景的歌谣。 “歌曲创作取材于民的特 点,歌词反映民众心声,唱作风 格自然朴实,表现情感舒展流 畅,得以让崖州民歌传唱度高、 流传深远,更是决定了它更加 ‘接地气’的表演形式。”海南热 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副教授邢孔史,曾编著《崖州民 歌的民俗学探研》一书,对民俗 视野下的崖州民歌展开过深入 研究。 “劳作一天的农民,拎着锄 头围坐在酸豆树下的青石板小 憩,唱民歌、讲故事,歌者热情, 听者入神,小型的演唱会便从 中衍生出来。”邢孔史说。 如今,“有歌即为舞台”的 传统依然延续,村落中,在树 下、村口、家院内,民众兴致袭 来、随性而发,与亲友乡邻独吟 或是对唱一曲,在以歌为媒介 的交流之中,从生动乐曲和即 兴创造的歌词中找到趣味。 若遇节庆喜事,尤其在传 统春节、元宵节期间,村里自发 组织在村中空地搭建舞台,邀 能歌善舞艺人助兴表演,村民 相聚演唱崖州民歌,锣鼓奏响、 音起悠扬、掌声雷动,借以歌声 共抒情怀、表达喜悦、欢愉的节 日气氛笼罩,观众席上其乐融 融,成为众亲友所期盼的年度 盛事活动。 “迎春听民歌一直是崖州 地区的风俗传统,歌王、歌后还 会成为各村‘争抢’对象,需提 前数月预约,只为能在佳节中 听到一曲饶有韵味的崖州民 歌。”张远来说。 振奋开春的生动乐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得益于 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 点,春节期间的海南是最为繁 忙的春耕播种生产时节。一年 伊始,村民下地劳作、挥洒汗 水,最为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文艺创作的文思泉涌便体现在 田间地头之中。 “开春唱民歌庆贺,以乐曲 鼓舞人心,让农民从繁重的农 活中得到放松舒展,不时随兴 而发,共同吆喝一首,振奋着一 年的精神。”张远来解释崖州民 歌所蕴含的内在支撑。 颇有趣味的是,崖州民歌 中,除了少数的童谣外,其句式 结构、咏唱腔调具严谨风格,一 般为七言四句式,且歌词方言强 调一、二、四句末尾押韵,但随着 叙事主题、场景情境的切换,句 式韵律、演唱风格、歌词内容也 逐渐发生着变化,这在迎春抒唱 崖州民歌时,尤为明显。 据张远来介绍,在句式结 构方面,除了传统的七言四句 式外,还将根据歌词变化,出现 “三七句”“叠吟长句”“长藤句” 多行格式(四句式重复)等句 式,长短不一的歌词调整,以变 化的节奏推动乐曲,听者品乐 赏曲中惊喜不断,这在新春佳 节的演唱当中,更能烘托出愉 悦祥和气氛。 演唱体裁上,演唱者少了 口语叙述性强的叫卖调、感情 深沉的嗟叹调,而是会适应新 年热闹气氛,表现出铿锵有力 的劳动号子、嘹亮欢快的拉大 调、展现娓娓情歌的柔情调,以 及童趣味十足的哼小调。 “除了以合唱、独唱表演固 定曲目外,即兴男女对唱也是 迎新晚会中一大特色。”三亚崖 州民歌传承人麦宜斌介绍,对 唱歌词需临场发挥,音节还需 押韵,比兴需游刃有余运用,考 验歌者的机智与反应力。“观众 听得起劲,对不上的时候,还会 自发接替演唱者,场面异常激 烈。” 此外,节日气氛亦有新词 烘托:“黄流元宵气势宏,星星 摘来挂村中”“点点梅花映蟾 晾,红灯漫游凌霄连”“时节到 来点起火,万众上头一声 雷”……在庆贺节日民俗时,歌 词对于岁时节日的把握,亦体 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经 典曲目久久流唱。 饱有浓浓乡愁的乡音 对于乐东县佛罗镇新坡村 的杨生龙老先生来说,邀崖州 民歌艺人到家中演出庆贺,是 春节期间最为期待的活动之 一。“家人纷纷从各地回乡团 圆,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现场向 歌手点歌,还邀请众亲朋好友、 邻里乡亲到家中听曲。”杨生龙 生动地描述着。 三亚、乐东一带村落民户 大多沿适宜开垦种植的山脚平 原而建,土地资源丰沃,家家院 落较为紧凑,喜在家门前院落 种上酸豆树、芒果树、香蕉树, 自然和谐的生活图景,为崖州 民歌等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创造 了良好的文艺创作空间,亦为 民众交流、共赏崖州民歌打造 了完美的演绎场所,无论是田 间地头、村口集市,还是家中院 落,三五好友相聚,均可即兴咏 唱、抒发情怀。 又因崖州民歌产生的环境 是在相对封闭环境之中,海南 岛因海峡相隔,并未同外界产 生频繁交流碰撞,崖州民歌的 发展一直保有传统的原汁原 味,且一直以崖州闽方言传唱, 代表着海南琼南沿海一带汉族 居民的文化风貌与历史传承, 具有相对独立性、极高辨识 度。因此,流行崖州民歌地区 的人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 情感纽带。逐渐地,品味、咏唱 崖州民歌,成为在外游子回归 家园、寻访旧土的重要途径。 “听着崖州民歌,才是回到 了故乡。”杨生龙说,在外工作 的游子,回到家乡过年,邀请当 地有名的歌手演唱一曲,已成 为传统。 据乐东流传颇广的一个不 成文规定,每逢佳节喜事,家中 若邀请崖州民歌歌手进家演 唱,都要在村口张贴公告,招呼 村内亲朋好友共赏晚会。村内 外乡亲看到“小广告”,带上年 糕、瓜子等点心闻讯赶来,围坐 在院内一边与邻里谈笑寒暄, 一边欣赏精彩民歌表演。 “白沙河谷风景美,今晖侬 来会哥光”“众生若悟陈行意, 普世享和谐温馨”……崖州民 歌艺人在家中表演时,除点唱 曲目,大多为即兴发挥,就临场 感受咏唱恭贺祝福话语,热闹 红火的节日气氛在嘹亮歌声中 得以升华。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崖州 民歌逐步发生着改变:它走进了 小学校园,在天真烂漫的小龄歌 手中传唱;它展现的内容开始融 入现代生活,出现一批如《清风 明月入家门》此类融海南话及普 通话于一身的新生作品。 “崖州民歌的本质不会变, 从儿提时期便听着母亲的摇篮 曲、父亲的训子歌成长,乡音乡 情乡愁早已融化在歌曲之中。” 张远来说。

崖州民歌起 渐浓 思乡愁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7-01-23/017/hnrb20170123017.pdf · 佛罗、莺歌海、尖峰岭等地区, 是特定时空下崖州劳动人民日

  • Upload
    others

  • View
    2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崖州民歌起 渐浓 思乡愁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7-01-23/017/hnrb20170123017.pdf · 佛罗、莺歌海、尖峰岭等地区, 是特定时空下崖州劳动人民日

2017.1.23 星期一主编│杨道 版式│王凤龙封面B05

崖州民歌起 渐浓文\海南日报记者 林诗婷

思乡愁思乡愁

崖州民歌演出队近日下

乡进村表演。(资料图片)

村民在唱崖州民歌。

琼岛乡土

春晚

新春将至,又到了崖州民歌传承人张远来一年中最为忙碌排练的时候。迎新听戏、搭台助兴、引众吆喝,春节、元宵节期间,卸下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包袱,携亲带友看崖州民歌表演,素来是三亚崖州地区、乐东等琼南一带民众过年时的传 统 习 俗 之 一 。作为省崖州民歌传承人、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会长,今年春节,张远来又将率演出队下乡进村,为三亚市民带来四场精彩的迎新春崖州民歌演出,与众乡亲友邻以歌传情,欢度佳节到来。

酸豆树下即是演唱舞台

以崖州方言演唱的崖州民歌,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明清时期,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古崖州西南部沿海一带的汉族乡镇,即为现在的三亚的保平、梅东;乐东的九所、乐罗、冲坡、黄流、佛罗、莺歌海、尖峰岭等地区,是特定时空下崖州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歌词中蕴含着详尽而生动的民俗事象,尽展崖州地区的乡土风情、人文地理。

质朴而生动的演唱风格,在其流传的歌词中总能得到完美演绎。男女对歌中有“求得哥愿侬也愿,定定做成线与针。哥且做针侬做线,针过千层线都跟”,表达出日常生活少女相随而伴的真挚感情;亦有

“远远乍见侬担担,大米筛来小米筛,哪村师傅当了得,做得母圆子也圆”如此体现生动劳动场景的歌谣。

“歌曲创作取材于民的特点,歌词反映民众心声,唱作风格自然朴实,表现情感舒展流畅,得以让崖州民歌传唱度高、流传深远,更是决定了它更加

‘接地气’的表演形式。”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邢孔史,曾编著《崖州民歌的民俗学探研》一书,对民俗视野下的崖州民歌展开过深入研究。

“劳作一天的农民,拎着锄头围坐在酸豆树下的青石板小憩,唱民歌、讲故事,歌者热情,听者入神,小型的演唱会便从中衍生出来。”邢孔史说。

如今,“有歌即为舞台”的传统依然延续,村落中,在树下、村口、家院内,民众兴致袭来、随性而发,与亲友乡邻独吟或是对唱一曲,在以歌为媒介的交流之中,从生动乐曲和即兴创造的歌词中找到趣味。

若遇节庆喜事,尤其在传

统春节、元宵节期间,村里自发组织在村中空地搭建舞台,邀能歌善舞艺人助兴表演,村民相聚演唱崖州民歌,锣鼓奏响、音起悠扬、掌声雷动,借以歌声共抒情怀、表达喜悦、欢愉的节日气氛笼罩,观众席上其乐融融,成为众亲友所期盼的年度盛事活动。

“迎春听民歌一直是崖州地区的风俗传统,歌王、歌后还会成为各村‘争抢’对象,需提前数月预约,只为能在佳节中听到一曲饶有韵味的崖州民歌。”张远来说。

振奋开春的生动乐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得益于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春节期间的海南是最为繁忙的春耕播种生产时节。一年伊始,村民下地劳作、挥洒汗水,最为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文艺创作的文思泉涌便体现在田间地头之中。

“开春唱民歌庆贺,以乐曲鼓舞人心,让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得到放松舒展,不时随兴而发,共同吆喝一首,振奋着一年的精神。”张远来解释崖州民歌所蕴含的内在支撑。

颇有趣味的是,崖州民歌中,除了少数的童谣外,其句式结构、咏唱腔调具严谨风格,一般为七言四句式,且歌词方言强调一、二、四句末尾押韵,但随着叙事主题、场景情境的切换,句式韵律、演唱风格、歌词内容也逐渐发生着变化,这在迎春抒唱崖州民歌时,尤为明显。

据张远来介绍,在句式结构方面,除了传统的七言四句式外,还将根据歌词变化,出现

“三七句”“叠吟长句”“长藤句”多行格式(四句式重复)等句式,长短不一的歌词调整,以变化的节奏推动乐曲,听者品乐赏曲中惊喜不断,这在新春佳节的演唱当中,更能烘托出愉

悦祥和气氛。演唱体裁上,演唱者少了

口语叙述性强的叫卖调、感情深沉的嗟叹调,而是会适应新年热闹气氛,表现出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嘹亮欢快的拉大调、展现娓娓情歌的柔情调,以及童趣味十足的哼小调。

“除了以合唱、独唱表演固定曲目外,即兴男女对唱也是迎新晚会中一大特色。”三亚崖州民歌传承人麦宜斌介绍,对唱歌词需临场发挥,音节还需押韵,比兴需游刃有余运用,考验歌者的机智与反应力。“观众听得起劲,对不上的时候,还会自发接替演唱者,场面异常激烈。”

此外,节日气氛亦有新词烘托:“黄流元宵气势宏,星星摘来挂村中”“点点梅花映蟾晾,红灯漫游凌霄连”“时节到来 点 起 火 ,万 众 上 头 一 声雷”……在庆贺节日民俗时,歌词对于岁时节日的把握,亦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经典曲目久久流唱。

饱有浓浓乡愁的乡音

对于乐东县佛罗镇新坡村的杨生龙老先生来说,邀崖州民歌艺人到家中演出庆贺,是春节期间最为期待的活动之一。“家人纷纷从各地回乡团圆,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现场向歌手点歌,还邀请众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到家中听曲。”杨生龙生动地描述着。

三亚、乐东一带村落民户大多沿适宜开垦种植的山脚平原而建,土地资源丰沃,家家院落较为紧凑,喜在家门前院落种上酸豆树、芒果树、香蕉树,自然和谐的生活图景,为崖州民歌等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创造了良好的文艺创作空间,亦为民众交流、共赏崖州民歌打造了完美的演绎场所,无论是田间地头、村口集市,还是家中院

落,三五好友相聚,均可即兴咏唱、抒发情怀。

又因崖州民歌产生的环境是在相对封闭环境之中,海南岛因海峡相隔,并未同外界产生频繁交流碰撞,崖州民歌的发展一直保有传统的原汁原味,且一直以崖州闽方言传唱,代表着海南琼南沿海一带汉族居民的文化风貌与历史传承,具有相对独立性、极高辨识度。因此,流行崖州民歌地区的人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情感纽带。逐渐地,品味、咏唱崖州民歌,成为在外游子回归家园、寻访旧土的重要途径。

“听着崖州民歌,才是回到了故乡。”杨生龙说,在外工作的游子,回到家乡过年,邀请当地有名的歌手演唱一曲,已成为传统。

据乐东流传颇广的一个不成文规定,每逢佳节喜事,家中若邀请崖州民歌歌手进家演唱,都要在村口张贴公告,招呼村内亲朋好友共赏晚会。村内外乡亲看到“小广告”,带上年糕、瓜子等点心闻讯赶来,围坐在院内一边与邻里谈笑寒暄,一边欣赏精彩民歌表演。

“白沙河谷风景美,今晖侬来会哥光”“众生若悟陈行意,普世享和谐温馨”……崖州民歌艺人在家中表演时,除点唱曲目,大多为即兴发挥,就临场感受咏唱恭贺祝福话语,热闹红火的节日气氛在嘹亮歌声中得以升华。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崖州民歌逐步发生着改变:它走进了小学校园,在天真烂漫的小龄歌手中传唱;它展现的内容开始融入现代生活,出现一批如《清风明月入家门》此类融海南话及普通话于一身的新生作品。

“崖州民歌的本质不会变,从儿提时期便听着母亲的摇篮曲、父亲的训子歌成长,乡音乡情乡愁早已融化在歌曲之中。”张远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