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7 责编/刘玮 民声 2019 10 24 日 星期四 热线电话 13939804222 热线 热线 回复 回复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共享单车乱停现象须治理 市民罗先生: 三门峡市区崤山路市外国语中 学附近的公交车道上,每天早晚经常停放着多辆 哈罗单车,影响乘客候车和公交车正常行驶,希 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哈罗单车客服: 我们将尽快安排运营人员前 往现场将违停车辆摆放到停车位上。随后,我们 也将加强宣传,引导大家合理停放车辆。 人行天桥焊接处有裂缝 网友“枫叶”: 三门峡市区黄河路与六峰路交 叉口人行天桥东南方向的阶梯焊接处有裂缝,栏 杆下面有一小块缺口,希望相关部门及时修补, 以确保安全。 三门峡众益广告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 已和专业人员对天桥进行过考察,群众担心的裂 缝实际上是桥梁伸缩缝,不存在安全问题。对于 栏杆下面的缺口,我们将尽快安排工作人员前去 查看并修补。 新修道路为何不安装路灯? 网友“老 K”: 三门峡市区河堤南路(九孔桥 以东段)过去没有安装路灯,现在道路重新改造 了,不知何时安装路灯,方便市民? 三门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前,河堤南路(铁路桥至六峰桥段)正在施工中。 这段道路设计有路灯,随后将逐步进行安装。 本 报 讯(记 者 李 博) 近日,先后有多位市 民致电本报热线电话反映,其小区张贴了 “燃气设备通知”,称工作人员将以“燃气安 全”为由上门为用户更换设备。对此,有关 部门表示,这可能是骗局,希望广大居民不 要上当受骗。 “有公司名称、电话、更换时间,确实很 容易迷惑人。” 10 22 日,家住三门峡经济 开发区某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该小区单 元门上张贴着“燃气设备通知”,感觉不像正 规公司的通知。由于燃气安全事关重大,小 区不少居民十分疑惑。近日,家住市区崤山 路中段某小区的王女士也对小区张贴的“燃 气设备通知”提出质疑。 记者了解到,张先生所居住的小区张贴 的“燃气设备通知”中落款署名为“三门峡中 燃燃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内容为:上门为 广大用户更换燃气专用金属防爆管,希望用 户家中留人与他们联系,价格为每米 160 元。 对此,三门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 事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三门峡市区唯一一 家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管道天然气企业是 三门峡中裕燃气有限公司。三门峡中裕燃 气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之前 也接到过类似的投诉,上述“通知”并不是其 公司的行为。该公司工作人员除了每年进 行一次燃气安全检查外,一般不会主动上门 更换设备。如果居民发现家里燃气有问题, 可以找他们公司去检修,且上门都是免费服 务的;如果需要更换管道,该公司的管道每 米是 50 元,价格也没有那么高。“这种行为已 经影响到我们公司的形象。”该工作人员表 示,下一步,他们将向公司领导汇报,必要时 向公安机关举报。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发现,类似的通 知在我国多个城市都有出现,其中不乏上 当受骗者。一些媒体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 报道,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 骗。 对此,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提醒广大 市民,不要轻信上门服务的所谓燃气公司 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清楚对方身份,应要求 其出示工作证件,并确认其收据上的销售 单位名称。如果确实需要更换燃气管,一 定要联系正规燃气公司更换。入户更换 设备对安全性要求很高,需要由专业技术 人员携带证书上门安装,广大市民应擦亮 眼睛。 本 报 讯(记 者 程 倩) 10 18 日上午,湖滨区涧河 街道文二社区的志愿者张 青像往常一样来到居民区 内,整理宣传板面、整修防 护网,为居民们营造良好的 居住环境。 作为一名社区公益岗 协管员,他在做好本职工作 的同时,还积极为身边人做 实事,说起张青,居民们经 常竖起大拇指。看到老旧 小区高空悬挂有杂乱的电 线, 54 岁的他主动爬上梯 子,用铁丝一点一点将电线 捆好,把杂乱的线路梳理得 井井有条;得知有位高龄党 员行动不便,需要交党费 时,他主动上门帮忙;看到 同事的电动车充电线冒火 花,他也热情相助……张青 看见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 爬高上低不逊于年轻人,锤 子等工具用坏了又换新 的。采访期间,他听说附近 一个小区有公共设施需要 修补,立即拿起工具包跑了 出去。 张青告诉记者,他失业 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能走上 公益岗位,这份工作来之不 易,他怀着感恩的心,想尽 自己所能把活干好,给大家 做好服务。“我年轻时当过 兵、做过企业工人,吃过苦、 出过力,现在给大家干点活 不算什么。我们的付出,居 民都看得见,大家对我们很 热情,我们更要给大家服务 好。” 本报讯 10 21 日,三 门峡市外国语中学在升旗 仪式上举行了以“学习新时 代好少年之拾金不昧好少 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0 10 日下午放学 时,该校九(6 )班的王丰琦、 九(12 )班的杜宇鑫和屈一 3 名学生在校外的马路 上捡到一部价值 6000 多元 的手机,等候多时未见失 主, 3 名学生便返回学校,把 手机交给在该校门口值班 的教师。校方经过四处查 询,终于找到了失主侯先 生。为表示感谢,侯先生专 程赶到学校,送上锦旗和感 谢信。 在该校,像这种拾金不 昧的行为屡见不鲜,学生捡 到现金或物品,及时交给学 校的优良传统已经蔚然成 风。这次主题教育活动,进 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 德素质,使大家坚守自己的 原则和信念,争做新时代的 好少年,为文明校园注入更 多活力,为文明之城贡献更 多力量。 (吉 彦 波) 被告知数万元英语培训费可以0手续费分期付款,没想到却入“坑”被贷款。“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 才”……不少培训机构打出的诱人广告背后陷阱重重。 有消费者反映,当前,一些培训机构宣称可分期支付培训费,但实际上是诱骗学员贷款。 新华社发 为缓解中小学生“午餐难”“接送难”的问题,本月起, 郑州市陆续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早上推迟上课、中午统一配 餐、下午放学免费延时托管等措施。午餐全市统一供应,学 校每天对饭菜留样检测;放学后老师辅导学生写作业、开展 课外活动等可自愿参加,此举被网友称为“官方带娃”。 长期以来,学生“午餐难”“接送难”等问题困扰着众多 家长,面对这一“难题”,政府部门如何主动作为、妥善“解 题”,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此次郑州市“官方带娃”的做 法,无疑是一种值得点赞的新思路。 首先,“官方带娃”解决了大量双职工家庭既要接送孩 子、准备午餐,又要兼顾正常工作的问题。此前,不少家庭 只能将孩子送到各类托班或任由孩子自己“闲逛”,由此带 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安全问题令不少家长“头疼”。这时,政 府部门用统一配餐、放学后延时托管等温情做法来解决上 述难题,不仅缓解了家长的压力,还在家长下班前的“真空 期”内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官方带娃”的模式要想发展完善,成为可供借 鉴的成功经 验 ,也 必 须 在 保 障 各 环 节 严 格 、规 范 的 同 时 , 解决好其他相关问题。一是在“官方带娃”的模式下,学 校、教师无疑要承担起新的责任和工作,如何科学、合理 进行人员调配,以激发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环 节;二是在如何利用好放学后的托管时间这一问题上, 之前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进 一步在实践中积极摸索,综合好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等 各方的意见建议,真正让托管时间成为有助于孩子成长的 又一黄金时间段。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三门峡市区上阳南路与 陕州大道交叉口附近人行道地砖破损严重,影响市民 正常出行。图为10月23日记者在现场拍摄的画面。 本报记者 程倩 摄 最近有专家提出,探亲假 制度出台的时代背景已发生巨 大变化,随着探亲越来越便利 和假期渐趋多样,探亲假应予 取消。消息一出,舆论大哗。 原本中国上班族的假期就很 少,不应再草率做“减法”。 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职 工与长期远居两地亲属团聚 问题,制定了探亲假休假制 度。根据规定,探望配偶,每 年可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 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 可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 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 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 4 年 给假一次,20天。 在人口流动很普遍的社 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大量 存在,探亲假其实是一种刚 需。对部队等特殊单位的人 而言,探亲假的关怀意义也是 其他国家法定节假日难以取 代的。但是,这项看上去很人 性化的制度,在大众生活中的 存在感确实很低。 探亲假沦为一项沉睡的 福利,并非因为人们没有探亲 需要,而是我们的休假权利长 期存在“缩水”现象。有不少 人完全不知道有这项福利,有 一些人是“不能休”,还有一些 人则是“不敢休”。不管怎么 说,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取消探 亲假的理由。 假期制度从根本上来说, 保障的是人们必要的休息 权。特别是探亲假这样充满 人文关怀的假期,它为“常回 家看看”的亲情需要留下了一 道方便之门,无论时代怎么变 化,这道门也不应轻易关上。 虽然探亲假在当下难以应享 尽享,但更迫切的问题是如何 改善、优化和激活这一福利, 让它与带薪休假等制度联动, 而不是着急去取消它。 探亲假或许在时长、可操 作性等细节方面有改进空间, 一刀切地取消探亲假显得操 之过急。有关部门不妨借此 机会广泛征求民意,探讨出一 个让探亲假更好地发挥作用 的方案。 生辰八字,紫微斗数。 五行大师,无所不知。”网上一 度活跃着“看相玄师”“看相禅 师”“看相法师”等多个算命账 号,粉丝多达上千万人。不少 受害者与所谓的“大师”长期 联系,对其深信不疑。近日, 广东的马先生因为失去和大 师的联系,十分焦虑。最近他 才知道,原来“大师”已经被安 徽警方抓了。 安徽警方破获的这个网 上算命骗局,揭开一些“大师” 的虚伪面具。当前,算命占卜 等迷信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 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传播更 广、影响更深,也更具隐蔽性 和迷惑性。 法律是捍卫公民权益的 最有力武器。无论是传统迷 信活动还是网上算命行为,一 旦给公众造成较大财产损失, 都是必须依法严肃查处和惩 治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所谓 的“算命大师”“AI相面”“人工 智能看手相”等违法网络活 动,有关部门理应加强网络管 控,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减少受害者的损失。同时,依 法严肃追查,对骗人财物的 “大师”绝不姑息。 但也要看到,社会治理往 往有其“滞后性”,不可能事事 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关部 门的及时监控和查处只是一 方面。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 设,教育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迷 信活动,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是另一方面。 拒绝被忽悠、防止被骗, 主观上的提防和抵制往往更 有效,也更可靠,自觉把各种 诈骗话术过滤掉,“大师”就没 有机会给人洗脑。迷信“大 师”的人越来越少,抵制骗术 的人越来越多,行骗的市场空 间会越来越小,“大师”也会越 来越少。 体测不合格不能毕业!日前,教育部在本科教育改革 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未达《国家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消息传来,不少大学 生有点慌,跳远只有一米一,引体向上最多五个,怎么办? 教育部动真格的背后,是当下青年体质趋差的现实问 题。“宅”早已成了不少大学生的生活常态:过去下课挤 食堂,现在躺着等外卖;过去组团打篮球,现在“开黑”泯 恩仇……一项调查显示,超3成大学生每周运动低于1 次。长此以往,大学生体质“一届不如一届”不说,精神 状态也大打折扣。因此,以强制手段敦促其加强体育锻 炼,算是应时之举。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都是一些常规运动项目, 想要达标不算难事。更何况,正值青年的大学生,各项身 体指标应该处于峰值,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体测望而生 畏?体质差、不爱运动等都是原因,但从更深层次看,长期 以来运动教育欠账太多才是根源。在应试教育的模式里, 体育课一直不受重视,不少学生连引体向上、长跑等常规 项目的正确姿势、技巧也没有掌握。这种情况下,难怪他 们还没仔细了解新规,就牢骚满腹、心生畏惧了。 学生要补好体育课,高校也是如此。严把出口关是一 方面,但功夫还在日常。眼下,许多大学把体育课设为“开 学第一课”。曾喊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清华大学, 每年要先对新生进行游泳测试,通过可免修,不通过必须 在两年内参加训练以达到要求,否则不能毕业。也有学校 与时俱进,用跑步APP监督学生锻炼,并计入期末体育成 绩;大学食堂可凭运动步数打折等,可谓用心良苦。由此 来看,高校的“体育风”和“健康风”越吹越劲,“体育达标” 只是浅层目的,强健体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指向。 期望学校和学生一起补好体育这一课,让大学生保持 健康昂扬的姿态,唱响“青春之歌”。 慎言取消探亲假 涂洪长 (本期值班记者 程倩) 互联网不是“大师” 行骗的法外之地 李思辉 小区张贴“燃气设备通知” 小心!这可能是骗局 记者 记者 调查 调查 点赞 点赞 ta ta 心怀感恩 服务居民 为身边的好少年点赞 地砖破损待修补 多一些“官方带娃”的新思路 贞木 要补体育课的不只是学生 晁星 你说 你说 我说 我说 被 骗 入“坑” 漫吧 漫吧

小区张贴“燃气设备通知” 热线 回复 小心!这可能是骗局szb.westking.com/smxrb/images/2019-10/24/07/smxrb...2007/10/24  · 家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管道天然气企业是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小区张贴“燃气设备通知” 热线 回复 小心!这可能是骗局szb.westking.com/smxrb/images/2019-10/24/07/smxrb...2007/10/24  · 家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管道天然气企业是

A7责编/刘玮 民声2019年 10月 24日 星期四

回复回复

回复回复

回复回复

热线电话 13939804222

↓热 线热 线回复回复

Email:[email protected]

共享单车乱停现象须治理

市民罗先生:三门峡市区崤山路市外国语中学附近的公交车道上,每天早晚经常停放着多辆哈罗单车,影响乘客候车和公交车正常行驶,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哈罗单车客服:我们将尽快安排运营人员前往现场将违停车辆摆放到停车位上。随后,我们也将加强宣传,引导大家合理停放车辆。

人行天桥焊接处有裂缝

网友“枫叶”:三门峡市区黄河路与六峰路交叉口人行天桥东南方向的阶梯焊接处有裂缝,栏杆下面有一小块缺口,希望相关部门及时修补,以确保安全。

三门峡众益广告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已和专业人员对天桥进行过考察,群众担心的裂缝实际上是桥梁伸缩缝,不存在安全问题。对于栏杆下面的缺口,我们将尽快安排工作人员前去查看并修补。

新修道路为何不安装路灯?

网友“老 K”:三门峡市区河堤南路(九孔桥以东段)过去没有安装路灯,现在道路重新改造了,不知何时安装路灯,方便市民?

三门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河堤南路(铁路桥至六峰桥段)正在施工中。这段道路设计有路灯,随后将逐步进行安装。

本报讯(记者李博)近日,先后有多位市民致电本报热线电话反映,其小区张贴了

“燃气设备通知”,称工作人员将以“燃气安全”为由上门为用户更换设备。对此,有关部门表示,这可能是骗局,希望广大居民不要上当受骗。

“有公司名称、电话、更换时间,确实很容易迷惑人。”10 月 22 日,家住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某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该小区单

元门上张贴着“燃气设备通知”,感觉不像正规公司的通知。由于燃气安全事关重大,小区不少居民十分疑惑。近日,家住市区崤山路中段某小区的王女士也对小区张贴的“燃气设备通知”提出质疑。

记者了解到,张先生所居住的小区张贴的“燃气设备通知”中落款署名为“三门峡中燃燃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内容为:上门为广大用户更换燃气专用金属防爆管,希望用户家中留人与他们联系,价格为每米 160 元。

对此,三门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三门峡市区唯一一家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管道天然气企业是

三门峡中裕燃气有限公司。三门峡中裕燃气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之前也接到过类似的投诉,上述“通知”并不是其公司的行为。该公司工作人员除了每年进行一次燃气安全检查外,一般不会主动上门更换设备。如果居民发现家里燃气有问题,可以找他们公司去检修,且上门都是免费服务的;如果需要更换管道,该公司的管道每米是 50 元,价格也没有那么高。“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我们公司的形象。”该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向公司领导汇报,必要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记者随 后 在 网 上 搜 索 发 现 ,类 似 的 通

知在我国多个城市都有出现,其中不乏上当受骗者。一些媒体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报道,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对此 ,市 住 建 局 公 用 事 业 科 提 醒 广 大市民,不要轻信上门服务的所谓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清楚对方身份,应要求其出示工作证件,并确认其收据上的销售单位名称。如果确实需要更换燃气管,一定 要 联 系 正 规 燃 气 公 司 更 换 。 入 户 更 换设备对安全性要求很高,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携带证书上门安装,广大市民应擦亮眼睛。

本报讯(记者程倩)10月 18 日 上 午 ,湖 滨 区 涧 河街道文二社区的志愿者张青像往常一样来到居民区内,整理宣传板面、整修防护网,为居民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作 为 一 名 社 区 公 益 岗协管员,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为身边人做实事,说起张青,居民们经常竖起大拇指。看到老旧小区高空悬挂有杂乱的电线 ,54 岁 的 他 主 动 爬 上 梯子,用铁丝一点一点将电线捆好,把杂乱的线路梳理得井井有条;得知有位高龄党员 行 动 不 便 ,需 要 交 党 费时,他主动上门帮忙;看到同事的电动车充电线冒火

花,他也热情相助……张青看见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爬高上低不逊于年轻人,锤子 等 工 具 用 坏 了 又 换 新的。采访期间,他听说附近一个小区有公共设施需要修补,立即拿起工具包跑了出去。

张青告诉记者,他失业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能走上公益岗位,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他怀着感恩的心,想尽自己所能把活干好,给大家做好服务。“我年轻时当过兵、做过企业工人,吃过苦、出过力,现在给大家干点活不算什么。我们的付出,居民都看得见,大家对我们很热情,我们更要给大家服务好。”

本报讯 10 月 21 日,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在升旗仪式上举行了以“学习新时代好少年之拾金不昧好少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0 月 10 日 下 午 放 学时,该校九(6)班的王丰琦、九(12)班的杜宇鑫和屈一兵 3 名 学 生 在 校 外 的 马 路上捡到一部价值 6000 多元的 手 机 ,等 候 多 时 未 见 失主,3 名学生便返回学校,把手机交给在该校门口值班的教师。校方经过四处查询 ,终 于 找 到 了 失 主 侯 先

生。为表示感谢,侯先生专程赶到学校,送上锦旗和感谢信。

在该校,像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屡见不鲜,学生捡到现金或物品,及时交给学校的优良传统已经蔚然成风。这次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大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文明校园注入更多活力,为文明之城贡献更多力量。

(吉彦波)

被告知数万元英语培训费可以 0 手续费分期付款,没想到却入“坑”被贷款。“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才”……不少培训机构打出的诱人广告背后陷阱重重。

有消费者反映,当前,一些培训机构宣称可分期支付培训费,但实际上是诱骗学员贷款。新华社发

为缓解中小学生“午餐难”“接送难”的问题,本月起,郑州市陆续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早上推迟上课、中午统一配餐、下午放学免费延时托管等措施。午餐全市统一供应,学校每天对饭菜留样检测;放学后老师辅导学生写作业、开展课外活动等可自愿参加,此举被网友称为“官方带娃”。

长期以来,学生“午餐难”“接送难”等问题困扰着众多家长,面对这一“难题”,政府部门如何主动作为、妥善“解题”,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此次郑州市“官方带娃”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值得点赞的新思路。

首先,“官方带娃”解决了大量双职工家庭既要接送孩子、准备午餐,又要兼顾正常工作的问题。此前,不少家庭只能将孩子送到各类托班或任由孩子自己“闲逛”,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安全问题令不少家长“头疼”。这时,政

府部门用统一配餐、放学后延时托管等温情做法来解决上述难题,不仅缓解了家长的压力,还在家长下班前的“真空期”内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官方带娃”的模式要想发展完善,成为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也必须在保障各环节严格、规范的同时,解决好其他相关问题。一是在“官方带娃”的模式下,学校、教师无疑要承担起新的责任和工作,如何科学、合理进 行 人 员 调 配 ,以 激 发 学 校 、教 师 的 积 极 性 ,是 关 键 环节;二是在如何利用好放学后的托管时间这一问题上,之前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积极摸索,综合好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的意见建议,真正让托管时间成为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又一黄金时间段。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三门峡市区上阳南路与陕州大道交叉口附近人行道地砖破损严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图为 10 月 23 日记者在现场拍摄的画面。

本报记者 程倩 摄

最近有专家提出,探亲假制度出台的时代背景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探亲越来越便利和假期渐趋多样,探亲假应予取消。消息一出,舆论大哗。原本中国上班族的假期就很少,不应再草率做“减法”。

20 世纪 80 年代,为解决职工与长期远居两地亲属团聚问 题 ,制 定 了 探 亲 假 休 假 制度。根据规定,探望配偶,每年可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可给假一次,20 天,也可根据实 际 情 况 ,2 年 给 假 一 次 ,45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 4 年给假一次,20天。

在 人 口 流 动 很 普 遍 的 社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大量存 在 ,探 亲 假 其 实 是 一 种 刚需。对部队等特殊单位的人而言,探亲假的关怀意义也是其他国家法定节假日难以取代的。但是,这项看上去很人性化的制度,在大众生活中的存在感确实很低。

探 亲 假 沦 为 一 项 沉 睡 的

福利,并非因为人们没有探亲需要,而是我们的休假权利长期存在“缩水”现象。有不少人完全不知道有这项福利,有一些人是“不能休”,还有一些人则是“不敢休”。不管怎么说,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取消探亲假的理由。

假期制度从根本上来说,保 障 的 是 人 们 必 要 的 休 息权。特别是探亲假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假期,它为“常回家看看”的亲情需要留下了一道方便之门,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这道门也不应轻易关上。虽然探亲假在当下难以应享尽享,但更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改善、优化和激活这一福利,让它与带薪休假等制度联动,而不是着急去取消它。

探亲假或许在时长、可操作性等细节方面有改进空间,一刀切地取消探亲假显得操之过急。有关部门不妨借此机会广泛征求民意,探讨出一个让探亲假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方案。

“ 生 辰 八 字 ,紫 微 斗 数 。五行大师,无所不知。”网上一度活跃着“看相玄师”“看相禅师”“看相法师”等多个算命账号,粉丝多达上千万人。不少受害者与所谓的“大师”长期联系,对其深信不疑。近日,广东的马先生因为失去和大师的联系,十分焦虑。最近他才知道,原来“大师”已经被安徽警方抓了。

安 徽 警 方 破 获 的 这 个 网上算命骗局,揭开一些“大师”的虚伪面具。当前,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传播更广、影响更深,也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

法 律 是 捍 卫 公 民 权 益 的最有力武器。无论是传统迷信活动还是网上算命行为,一旦给公众造成较大财产损失,都是必须依法严肃查处和惩治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所谓

的“算命大师”“AI 相面”“人工智 能 看 手 相 ”等 违 法 网 络 活动,有关部门理应加强网络管控,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减少受害者的损失。同时,依法 严 肃 追 查 ,对 骗 人 财 物 的

“大师”绝不姑息。但也要看到,社会治理往

往有其“滞后性”,不可能事事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关部门的及时监控和查处只是一方面。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迷信活动,提高警惕、谨防受骗是另一方面。

拒 绝 被 忽 悠 、防 止 被 骗 ,主观上的提防和抵制往往更有效,也更可靠,自觉把各种诈骗话术过滤掉,“大师”就没有 机 会 给 人 洗 脑 。 迷 信“ 大师”的人越来越少,抵制骗术的人越来越多,行骗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大师”也会越来越少。

体测不合格不能毕业!日前,教育部在本科教育改革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未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消息传来,不少大学生有点慌,跳远只有一米一,引体向上最多五个,怎么办?

教育部动真格的背后,是当下青年体质趋差的现实问题。“宅”早已成了不少大学生的生活常态:过去下课挤食堂,现在躺着等外卖;过去组团打篮球,现在“开黑”泯恩仇……一项调查显示,超 3 成大学生每周运动低于 1次。长此以往,大学生体质“一届不如一届”不说,精神状态也大打折扣。因此,以强制手段敦促其加强体育锻炼,算是应时之举。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都是一些常规运动项目,想要达标不算难事。更何况,正值青年的大学生,各项身体指标应该处于峰值,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体测望而生畏?体质差、不爱运动等都是原因,但从更深层次看,长期

以来运动教育欠账太多才是根源。在应试教育的模式里,体育课一直不受重视,不少学生连引体向上、长跑等常规项目的正确姿势、技巧也没有掌握。这种情况下,难怪他们还没仔细了解新规,就牢骚满腹、心生畏惧了。

学生要补好体育课,高校也是如此。严把出口关是一方面,但功夫还在日常。眼下,许多大学把体育课设为“开学第一课”。曾喊出“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的清华大学,每年要先对新生进行游泳测试,通过可免修,不通过必须在两年内参加训练以达到要求,否则不能毕业。也有学校与时俱进,用跑步 APP 监督学生锻炼,并计入期末体育成绩;大学食堂可凭运动步数打折等,可谓用心良苦。由此来看,高校的“体育风”和“健康风”越吹越劲,“体育达标”只是浅层目的,强健体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指向。

期望学校和学生一起补好体育这一课,让大学生保持健康昂扬的姿态,唱响“青春之歌”。

慎 言 取 消 探 亲 假涂洪长

(本期值班记者 程倩)

互 联 网 不 是“ 大 师 ”行 骗 的 法 外 之 地

李思辉

小区张贴“燃气设备通知”小心!这可能是骗局

↓记 者记 者调查调查

↓ 点 赞点 赞为为 tata

心怀感恩 服务居民

为身边的好少年点赞

地砖破损待修补

多一些“官方带娃”的新思路贞木

要补体育课的不只是学生晁星

↓你 说你 说我说我说

被骗入“坑”漫 吧漫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