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6月12日止) 騰訊 10.10% 其他 42.39% 滙豐控股 9.60% 友邦保險 10.32% 建設銀行 8.35% 平安保險 5.97% 工商銀行 4.70% 港交所 4.42% 中國移動 4.15% 恒 生 指 數 於 1969 年 11 月 24 日正式向外發布,以1964年7月 31日為100點作基數。當年成份 股僅得 30 隻,與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成份 股 30 隻 數 量 一 樣 , 延 至 1973 年 3 月 19 日,增至 33 隻。之後維持至 2007 年 3 月 12 日,才突破性地增至 34 隻,並且逐步增至 現時 50 隻。 成份股不斷增多,恒生指數代表性更 全面。 恒生指數之設立,乃是反映香港股市 走勢,而香港股市乃是香港經濟表現之寒 暑表,早於經濟 3 個月至 6 個月顯現。從上 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開始,恒生指數成份 股佔據不少工業股,例如南洋紡織、南海 紡織、南聯實業、寶光實業等。 2006 年納入建行 步入八十年代,香港工業走下坡,上市 公司亦拓展海外,盈利再非單靠香港。例如 滙豐銀行、和記黃埔來自海外業務盈利增 加。九十年代恒生指數開始「染紅」,於 1992年8月首次加入紅籌股中信泰富,再 於 2006 年 8 月納入國企股建設銀行。 目前,恒生指數頭 8 隻比重最大股份,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平安保險皆是國企 股,這些國企股盈利並非來自香港。毋庸 置疑,納入國企股、紅籌股等令恒生指數 覆蓋香港股市更為全面,但反映香港經濟 表現代表性卻是下降,正是得與失之間。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前,恒指成份股當中,比重最大兩隻是 被譽為「股王」之騰訊(0700),市值與阿 里巴巴一樣都是超逾4萬億元,其權重佔 10.10%,及剛於上周爬越騰訊的友邦保險 (1299)佔 10.32% 。 倘 若 連 同 滙 豐 控 股 (0005)、建設銀行(0939)等 8 隻重磅股,已 佔恒指權重超過一半達到 57.61%。 (見附圖) 自從小米集團於 2018 年 7 月成為香港史 上首隻同股不同權股份之後,市場就一直質 疑這間市值超逾千億元新經濟股為何未能納 入恒生指數成份股。接踵而至的美團點評, 以至去年 11 月返港第二上市兼具同股不同權 的阿里巴巴,更把問題尖銳化。 經過約半年多市場諮詢,獲得逾90%市 場參與者支持下,恒指公司終於頷首納入 WVR,為阿里巴巴等大開方便之門。然而, 恒生指數早已確定為 50 隻成份股,那末誰會 是下一隻被剔除股票? 地產業經濟地位褪色 從上市市值(至 6 月 12 日止)計算,中國 神華(1088)僅僅424.82億元,遭剔除機會高 唱入雲。不過從板塊而言,屬於地產類別的 信和置業(0083)和恒隆地產(0101)被剔除機 會亦大,兩隻股票市值分別為681.27億元和 783.50 億元。 (詳見附表) 究其原因,恒生指數現存 50 隻成份股當 中,涉及地產類別尚有不少,包括長實集團 (1113)、 新 鴻 基 地 產(0016)、 恒 基 地 產 (0012)等都是市值超逾千億元企業。況且, 上述安排亦反映地產業在香港經濟地位褪 色。 百威安踏搭順風車 除此之外,過去一年多股價大跌的瑞聲 科技(2018),市值掉至 500 億元水平,亦被 外界視為出局者之一,而另一隻是市值 697.73億元之中國旺旺(0151)。對於基金來 說,中國旺旺作為食品消費股,被取代的多 數是去年上市的百威亞太(1876),號稱亞太 區裏最大啤酒消費股。 事實上,百威亞太和安踏體育(2020)於 年內恒指公司季檢之前,都被證券商視為 「染藍」股份,可是成份股遲遲未有任何變 動,相信亦與等待恒生指數改革有關。經確 定納入同股不同權和第二上市之後,接踵而 來的 8 月季檢,百威亞太和安踏體育亦有可能 搭上順風車,一併晉身成份股之列。 恒指公司於上月公布一次重大改革,乃是擁有逾 50 年歷史之恒生指數納入同股 不同權(WVR)和第二上市公司於恒指成份股組合,惟設限最多5%權重,預期於8 月按季檢討時生效。換言之,阿里巴巴(9988)、美團點評(3690)、小米集團 (1810)最快於9月正式「染藍」。 專題 P18 www.lionrockdaily.com -*0/30$, %"*-: 2020.6.15 | MON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在研究修改 沿用近 30 年的 A 股基準指數編製方 法,當中包括把現時權重高達 33.5%的金融地產行業比例下調,增加信息 技術等科技板塊,亦稱之為新經濟股。 目前,上證綜合指數中,金融地產股權 重為33.5%、工業股佔16.1%、信息技術股 佔 5.8%。而前五大權重股為貴州茅台、工商 銀行、農業銀行、平安保險、中國銀行。 是次研究修改,無疑代表傳統經濟股逐 漸淡出投資者目光,旁落至新興之新經濟 股。 兩年前踢走通用 事實上,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亦於過去 二十年作出上述修改。全球最大電腦軟體企 業微軟、最大中央處理器生產商英特爾,都 是1999年11月晉身道瓊斯工業指數30隻 成份股之一。現時全球最大上市市值之蘋果 集團,也是2015年3月才被納入為成份 股。 反而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仍為美國 最大上市市值之通用電器,卻於 2018 年 6 月 被剔出道瓊斯工業指數,結束 111 年成份股 歷史。通用電器於1889年由發明家愛迪生 與朋友一起創立,於1896年設立道瓊斯工 業指數初期 12 隻成份股之一,是傳統經濟之 代表企業,彷彿告訴市場傳統經濟之沒落。 這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股」換 舊「股」之寫照。 一代新「股」換舊「股」 蘋果集團 2015 年才被納入道指成份股。 恒指之得與失 建設銀行是首隻納入「染藍」國企股。 業界預期恒指成份股變動 納入 阿里巴巴(9988) 美團點評(3690) 百威亞太(1876) 小米集團(1810) 安踏體育(2020) *市值按 6 月 12 日收市價計算 市值* 45,498.97 億元 9,651.00 億元 3,118.82 億元 3,076.04 億元 1,909.09 億元 剔除 中國神華(1088) 瑞聲科技(2018) 信和置業(0083) 中國旺旺(0151) 恒隆地產(0101) 市值* 424.82 億元 506.36 億元 681.27 億元 697.73 億元 783.50 億元

恒指季檢迎大變動2020/06/15  · 檔案 恒指之得與失 建設銀行是首隻納入「染藍」國企股。業界預期恒指成份股變動 納入 阿里巴巴(9988)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恒指季檢迎大變動2020/06/15  · 檔案 恒指之得與失 建設銀行是首隻納入「染藍」國企股。業界預期恒指成份股變動 納入 阿里巴巴(9988)

恒指成份股比重

(至6月12日止)

騰訊10.10%

其他42.39%

滙豐控股9.60%

友邦保險10.32%

建設銀行8.35%

平安保險5.97%工商銀行

4.70% 港交所4.42%

中國移動4.15%

阿里巴巴創辦人

馬雲

美團點評創辦人

王興

小米集團創辦人

雷軍

恒生指數於1969年 11月 24日正式向外發布,以1964年7月31日為100點作基數。當年成份

股僅得30隻,與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成份股 30 隻數量一樣,延至 1973 年 3 月 19日,增至33隻。之後維持至2007年3月12日,才突破性地增至34隻,並且逐步增至現時50隻。成份股不斷增多,恒生指數代表性更

全面。恒生指數之設立,乃是反映香港股市

走勢,而香港股市乃是香港經濟表現之寒暑表,早於經濟3個月至6個月顯現。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開始,恒生指數成份股佔據不少工業股,例如南洋紡織、南海紡織、南聯實業、寶光實業等。

2006年納入建行

步入八十年代,香港工業走下坡,上市公司亦拓展海外,盈利再非單靠香港。例如滙豐銀行、和記黃埔來自海外業務盈利增加。九十年代恒生指數開始「染紅」,於1992年8月首次加入紅籌股中信泰富,再於2006年8月納入國企股建設銀行。目前,恒生指數頭8隻比重最大股份,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平安保險皆是國企股,這些國企股盈利並非來自香港。毋庸置疑,納入國企股、紅籌股等令恒生指數覆蓋香港股市更為全面,但反映香港經濟表現代表性卻是下降,正是得與失之間。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目前,恒指成份股當中,比重最大兩隻是被譽為「股王」之騰訊(0700),市值與阿

里巴巴一樣都是超逾 4萬億元,其權重佔10.10%,及剛於上周爬越騰訊的友邦保險(1299)佔 10.32% 。 倘 若連同滙豐控股(0005)、建設銀行(0939)等8隻重磅股,已佔恒指權重超過一半達到57.61%。(見附圖)自從小米集團於2018年7月成為香港史

上首隻同股不同權股份之後,市場就一直質疑這間市值超逾千億元新經濟股為何未能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接踵而至的美團點評,以至去年11月返港第二上市兼具同股不同權的阿里巴巴,更把問題尖銳化。經過約半年多市場諮詢,獲得逾90%市

場參與者支持下,恒指公司終於頷首納入WVR,為阿里巴巴等大開方便之門。然而,恒生指數早已確定為50隻成份股,那末誰會是下一隻被剔除股票?

地產業經濟地位褪色

從上市市值(至6月12日止)計算,中國神華(1088)僅僅424.82億元,遭剔除機會高唱入雲。不過從板塊而言,屬於地產類別的信和置業(0083)和恒隆地產(0101)被剔除機

會亦大,兩隻股票市值分別為681.27億元和783.50億元。(詳見附表)究其原因,恒生指數現存50隻成份股當

中,涉及地產類別尚有不少,包括長實集團(1113)、新鴻基地產(0016)、恒基地產(0012)等都是市值超逾千億元企業。況且,上述安排亦反映地產業在香港經濟地位褪色。

百威安踏搭順風車

除此之外,過去一年多股價大跌的瑞聲科技(2018),市值掉至500億元水平,亦被外界視為出局者之一,而另一隻是市值697.73億元之中國旺旺(0151)。對於基金來說,中國旺旺作為食品消費股,被取代的多數是去年上市的百威亞太(1876),號稱亞太區裏最大啤酒消費股。事實上,百威亞太和安踏體育(2020)於

年內恒指公司季檢之前,都被證券商視為「染藍」股份,可是成份股遲遲未有任何變動,相信亦與等待恒生指數改革有關。經確定納入同股不同權和第二上市之後,接踵而來的8月季檢,百威亞太和安踏體育亦有可能搭上順風車,一併晉身成份股之列。

恒指公司於上月公布一次重大改革,乃是擁有逾50年歷史之恒生指數納入同股不同權(WVR)和第二上市公司於恒指成份股組合,惟設限最多5%權重,預期於8月按季檢討時生效。換言之,阿里巴巴(9988)、美團點評(3690)、小米集團(1810)最快於9月正式「染藍」。

專題P18 www.lionrockdaily.com-*0/�30$

,

%"*-:

2020.6.15 | MON

2020.6.15 | MON

2020.6.15 | 星期一

20202020 年年66月月1515日日 星期一星期一

20202020..66..1515 | MON| MON

20202020 年年66月月1515日日 星期一星期一

話你知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在研究修改沿用近30年的A股基準指數編製方法,當中包括把現時權重高達

33.5%的金融地產行業比例下調,增加信息技術等科技板塊,亦稱之為新經濟股。目前,上證綜合指數中,金融地產股權

重為33.5%、工業股佔16.1%、信息技術股佔5.8%。而前五大權重股為貴州茅台、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平安保險、中國銀行。是次研究修改,無疑代表傳統經濟股逐

漸淡出投資者目光,旁落至新興之新經濟股。

兩年前踢走通用

事實上,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亦於過去二十年作出上述修改。全球最大電腦軟體企業微軟、最大中央處理器生產商英特爾,都是1999年 11月晉身道瓊斯工業指數30隻成份股之一。現時全球最大上市市值之蘋果集團,也是 2015 年 3 月才被納入為成份股。

反而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仍為美國最大上市市值之通用電器,卻於2018年6月被剔出道瓊斯工業指數,結束111年成份股歷史。通用電器於1889年由發明家愛迪生與朋友一起創立,於1896年設立道瓊斯工業指數初期12隻成份股之一,是傳統經濟之代表企業,彷彿告訴市場傳統經濟之沒落。這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股」換

舊「股」之寫照。

一代新「股」換舊「股」

■蘋果集團2015年才被納入道指成份股。

恒指季檢迎大變動

阿里美團小米「染藍」瑞聲恒隆神華面臨剔除

小檔案

恒指之得與失

■建設銀行是首隻納入「染藍」國企股。

業界預期恒指成份股變動納入

阿里巴巴(9988)美團點評(3690)百威亞太(1876)小米集團(1810)安踏體育(2020)*市值按6月12日收市價計算

市值*45,498.97億元9,651.00億元3,118.82億元3,076.04億元1,909.09億元

剔除中國神華(1088)瑞聲科技(2018)信和置業(0083)中國旺旺(0151)恒隆地產(0101)

市值*424.82億元506.36億元681.27億元697.73億元783.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