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 · Web view技术规格书 招标方: (甲方) 投标方: ××××××××××××× (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

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干熄焦项目

技术规格书

招标方:

(甲方)

投标方: ×××××××××××××

(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1. 基本条件和工艺描述

1.1 工程名称

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干熄焦项目

1.2 招标范围说明

1.2.1 工程规范及总体要求

工程规范:

投标方在实施本工程时,对于所有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都应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冶金行业现行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具体标准与规范如下(不限于下述标准及规范)。若下述规范和技术文件作出修改时,则以修改后的新标准和规范为准。若下述规范和技术文件有矛盾冲突时,以标准级要求高的为准。

· 工艺及总图运输

1) 清洁生产标准 炼焦行业――HJ/T126-2003

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3)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14

4)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

5)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2010

· 设备及管道

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2)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YBJ207-85

3)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焦化设备――YBJ214-88

4)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贮罐施工规范――GB50l28-2014

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6)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7)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l28-90

8)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

9)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0

1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1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216-2008

13)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

14)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5190.3-2012

15)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16)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 热力专业

1) 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

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

3)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4) 电厂动力管道设计规范――GB50764-2012

· 采暖通风

1)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2)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GB50243-2002

5) 《 袋式除尘器 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471-2010

· 给水排水

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4)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0)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 环保

1) 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 仪表及自动控制

仪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按下列标准:

1) HG/T 20505-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

2) 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3) HG/T 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

4) HG/T 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5) HG/T 20510-2000 仪表供气设计规定

6) HG/T 20511-2000 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

7) HG/T 20512-2000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8) HG/T 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9) HG/T 20514-2000 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

10) HG/T 20515-2000 仪表隔离和吹洗设计规定

11) HG/T 20516-2000 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定

12) HG/T 20699-2000 自控设计常用名词术语

13) HG/T 20700-2000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14) 冶金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安装通用图册 (2000 )YK01~ (2000 )YK07

总体要求:

· 投标方提供的干熄焦项目方案必须满足行业标准要求,技术先进,性能可靠。

· 投标方所提供的焦化干熄焦项目方案,必须从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在保证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焦化现有的产、质量水平。

· 投标方需按招标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技术标准、工程范围、工期要求,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地基工程、设备材料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范围内总图运输、机、电、仪等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及调试、试车、人员培训、性能考核、工程验收及由招标方组织的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工作。

· 投标方对承包工程的项目管理、质量、安全、工期、消防 、环保、节能、防雷、职业卫生健康、资产清册、质评等工作全面负责,最终向招标方提交一个满足技术要求和使用性能、质量合格的工程。

· 工程设计及设备设施安装质量要求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性能考核合格。安全、消防、环保、节能、防雷、防爆、职业卫生健康验收达标。

1.2.2 设计范围

根据焦化干熄焦工程要求,投标方需完成焦化干熄焦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项目范围:95t/h干熄焦装置一套、高温高压干熄焦锅炉、汽轮发电站 、红焦运输系统、干熄焦除尘系统、筛运焦除尘系统、干熄焦一、二次除尘、干熄焦冷焦运输系统、除盐水站、空氮站及液氮站 、循环水系统、综合电气室、迁车台、焦罐检修站、集中控制室等以及为其配套的其它辅助设施;与现烧结余热发电及化产蒸汽管网沟通;与鑫跃焦化及余热电站接口范围内的综合管网、自动化、总图、道路、给排水、消防、通讯、照明、采暖、通风等。

水、电、气(汽)等能源介质的接点以本工程内招标方指定的相应能源介质接点为界,接点以后的管线(须设置阀或检测仪器的应包括阀或检测仪表)由投标方承担,若招标方提供的能源介质无法满足本工程的需求,招标方需在本工程中新建相应设施。

1.2.3 工程范围

主要建设内容:

a)本工程是为焦炉系统2×55孔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配套的干熄焦装置,处理能力95t/h焦炭。相应配套干熄焦锅炉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现有湿法熄焦系统作为备用。

b)在干熄焦综合电气室设置自动控制系统:负责干熄焦装置、锅炉、汽轮发电站、除尘等主体及所有公辅设施系统的自动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集中控制、监视和管理。

c)建设和现烧结余热发电、化产蒸汽系统相适应管网系统,采用抽汽方式将干熄焦蒸汽作为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现化产系统的备用汽源。

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内容:

投标方负责对界区内全部工程进行详细设计、采购、施工、建安、检验、验收、投产、达产、达标。本工程总承包内容如下:

· 红焦运送系统:包括提升机、对位装置、焦罐及运载车、电机车及拦焦车改造、迁车台、焦罐检修站等。

· 处理能力95t/h干熄炉:包括干熄炉本体、供气装置等。

· 装入装置:包括炉盖台车、带料钟的装入料斗台车、电动缸等。

· 排焦装置:包括平板闸门、电磁振动给料器、格式密封阀、自动给脂系统、排焦溜槽以及接至现有运焦系统的设备、设施。

· 气体循环系统:包括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循环风机、热管换热器等。

· 除尘系统:包括干熄焦除尘系统、筛运焦除尘系统等。

· 热力系统:包括干熄焦锅炉、除氧给水泵站、除盐水站、空氮站及液氮站、汽轮发电站等。

· 给排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等。

· 电气系统:综合电气室、与35Kv变电站连接电缆、电气传动、电气照明、防雷、接地、高低压无功补偿及电气设备等。

· 电讯系统:干熄焦界区内的通讯系统。

· 自动控制系统及软件编程:包括E&I系统(负责干熄焦装置、锅炉等)、 DCS系统(负责汽轮发电站和循环水系统)、PLC系统(负责干熄焦除尘系统)等控制系统。包括现有系统的自动化改造及信号的引入。

· 建筑及结构:包括95t/h干熄焦构架、界区内运焦系统的通廊、干熄焦综合电气室、循环水泵房、循环水吸水井、冷却塔、集水池、除盐水站、空氮站及液氮站、迁车台、除氧给水泵房及汽轮机发电站、室外地坪等。

· 耐火材料检测、仪表检定费用由投标方负责。

· 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特种设备报验等费用由投标方负责,招标方协助。

· 界区内旧设施的拆除、迁改等地面清表工作由投标方负责。

· 工程范围内的场地土建工程(含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安装工程、软件、硬件、机电设备成套供应(含非标设备和专用设备)、钢结构制安、各种管线制安等。

· 投标方工艺设计及施工不满足生产、检修需求的,所发生的设计调整、变更费用由投标方负责。

1.2.4 工程技术服务范围

工程技术服务包括:上述工程范围内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设备采购成套、现场安装,全部设备和设施的自动化控制软件编程和调试,人员培训、单体设备冷试车,系统联动冷试车,配合指导系统热负荷试车、试生产组织和达到设计负荷。提供各种生产操作指导书、维护说明书和生产技术诀窍、培训等。提供设备采购技术附件、非标设备图纸、各类油料清单、备件(消耗品)清单、四大规程(安全、操作、技术、设备)、冷、热负荷试车方案等。 试生产、达产、达标的技术指导及相关服务;负责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工作内容;对总承包工程的质量、工期、消防、防雷的检测、特种设备的监检和工程档案归档等国家规定的专项验收工作全面负责;提供资产清册、应急预案等规程等。

1.3 各专业界面分交

1.3.1 施工用水、电、气(汽)等能源介质:由招标方确定施工用能源介质搭接点。搭接点及其以后的设施由投标方负责。

1.3.2 施工场地排水:由投标方负责,排放应满足招标方的要求。

1.3.3 焦系统:

· 红焦运输从现有熄焦车轨道末端接轨及相关设施均属本项目范围;

· 干熄炉后冷焦需由带式输送机送至现焦化筛焦楼,与焦化原有运焦系统相贯通,由此所增设的带式输送机、通廊、除尘等设施包括现有系统的自控、监视、操作、信号引入均属本项目范围。

1.3.4 能源介质供应:

· 干熄焦工程公辅介质接口

干熄焦生产所需新水、煤气、消防水、开工用蒸汽等均由鑫跃焦化提供接口位置,本项目所有与提供接口位置处连接的能源介质管道及计量仪表均属于本工程范围;

· 干熄焦工程电接口

在干熄焦附近设置干熄焦综合电气室,两路10kV进线电源引自 35Kv/10.5Kv变电站, 投标方按规定的路由敷设电缆,所需电缆及附件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均属于工程范围。

1.3.5 汽轮发电站外送蒸汽接至招标方指定蒸汽管网。

1.3.6 电气、自动化、通讯:

· 电缆路由:投标方根据招标方提供的综合规划基本资料进行设计。

· 通讯:自干熄焦系统对内部、外部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讯线缆及接口由投标方负责。

· 投标方在PLC上提供专用的模板、工业交换机、数据采集工控机等,并提供数据接口,配合招标方完成数据采集。

· 电话交接点为本工程界区内接线盒。

· 火灾报警: 本工程界区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预留RS485通讯接口用于控制器间组网。

· 土建分交:本项目涉及到的地基处理及地面硬化、装置界区内道路的等土建工程均属于本工程。

1.3.7 施工、安装、调试期间的工作界面:

· 施工场地的地质勘察由招标方提供。

· 地基处理(包括桩基)由投标方负责。

· 投标方负责工程建造、设备设施及安装所需各类材料的采购。

· 投标方负责设备安装、调试。

· 投标方负责设备单体试车,冷、热联动试车、调试用备品备件、材料供货。

1.3.8 所有建筑垃圾的处理由投标方负责。

1.3.9 现有设施、设备拆除

界区内现有设施、设备的拆除、迁改等地面清表施工由投标方负责,其所有权及处置权归招标方所有。投标方须将拆除的设备设施运送至招标方指定的位置,双方进行确认后签字。

1.4 招投标要求

1.4.1 招标要求

(1)本技术规格书提出的是基础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和有关最新标准的成熟优质产品。

(2)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格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如有异议,无论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技术和商务偏离表”为标题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3)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格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投标方商定。

(4)招标方有权对所提供的技术要求中的某些参数作适当的调整。

(5)本技术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高标准执行。

(6)招标方拥有对本技术文件的最终解释权,由于投标方理解的偏差所引起的责任由投标方自行承担。

1.4.2 投标资格要求

(1)投标方具有干熄焦工程设计、建设或EPC承包业绩,并已正常投运,具备较强的工程过程管理能力,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承担该项目的财务能力的独立法人组织。

(2)投标方应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完整性、先进性、可靠性负责,对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试生产等负责。并按要求按时提交所需的资料。

(3)投标方必须在投标前和招标方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

1.5 基本建设条件

1.5.1 焦炉规格参数

焦炉规格参数如下:

1) 型号及规格:JN43-804型顶装式焦炉,炭化室高度4.3m,单热式;

2) 炭化室孔数:2×55孔;

3) 设计焦炭产量:72.8万t/a;

4) 焦炉单炉产量:14.2—14.5吨/孔;

5) 设计结焦时间:18h;

6) 焦炭温度:1000±50℃;

7) 两孔焦炉出焦间隔时间:~ 8min;

8) 推焦方式:5-2串序;

9) 焦炭质量:灰份:~13.00%;硫份:~1.0%;M40:≥80%;M10:~7.0%;挥发份:~1.3%

1.5.2 现有焦处理系统及设施组成

现有焦处理系统构成简介如下:

河北鑫跃焦化现有熄焦工艺为湿法熄焦工艺,配置有一座高度为36m的熄焦塔及附属设施,熄焦塔布置在1#焦炉炉端台外侧。目前焦化厂对焦炭的筛分及储存、运输等要求,焦处理系统配置有:

1) 长度为60m的晾焦台一座;

2) 筛焦、储焦一体的筛贮焦楼一座,筛贮焦楼为单排布置,共计有6个储焦仓,储量约1100吨;每个焦仓的下口设有一个电液动闸阀,向下方的汽车装焦;

3) 冷焦运输系统采用DTⅡ(A)型带式输送机,带宽均为1000mm,运输能力为150t/h,通廊为封闭通廊。

1.5.3 干熄焦工程公用设施、介质

1、供电

a)供配电压

三相 10kV±10% 50Hz±0.5Hz

三相 380V±10% 50Hz±0.5Hz

单相 220V±10% 50Hz±0.5Hz

b)控制电源供应电压

单相 220V±10% 50Hz±0.5Hz

直流 220V 110V

   24V(仪表)

2、燃料

焦炉煤气 发热值:16000~17000kJ/m3

1.5.4 干熄焦及发电装置占地面积

场地可用平面尺寸:详见招标方提供的总图。

1.5.5 其他

干熄焦工程其他所需设计基础条件由投标方现场踏勘时自行了解。

1.6 设计原则

投标方所做的技术方案、图纸等均要求达到工程初步设计的深度。在招标过程中若对本技术规格书有质疑,必须以书面方式向招标方提出。

设计原则:

· 在工艺流程选择上做到先进、合理、技术成熟、可靠,并符合国家的行业政策和焦化技术发展方向,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设备、材料,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整体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相同规模干熄焦的先进水平。

· 为了保证干熄焦生产的稳定可靠,部分关键设备从国外引进或采用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

· 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干熄炉本体长寿化的工程特点。

· 工程设计做到工艺流程及物流顺畅,确保和已有系统的无缝对接、总图及工艺布置合理,确保操作可靠,维护方便。

· 总图布置应在招标方确定的本工程区域范围内,考虑节约用地,节省投资。

· 涉及到对现有焦化设备设施的改造过程中,不得影响到现有生产线及辅助设施的正常工作运行,不得影响到场地运输通道的畅通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 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环保、工业安全与卫生、消防、节能等规范和规定,重视环境保护,强化“三废治理”。

1.7 设计阶段及进度

1.7.1 本招标工程投标方的设计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投标书中要有设计进度安排表或网络图,明确关键线路及重要节点,并作为商务合同的考核依据。

1.7.2 投标方在确保关键线路及重要节点不延迟的前提下,可根据有利于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原则灵活调整设计进度与施工组织。

1.7.3 工期:

本工程项目建设期包括包括建设工期、热负荷试车、考核验收期,建设工期为15个月,即自合同签字生效起至具备热负荷试车条件的时间。热负荷试车及考核验收期为3个月。工程建设期间,所造成的焦炉系统停产、停机时间累计不超过40h。

1.8 工程施工要求

1.8.1 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投标方必须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技术、质保体系、组织结构、技术装备、安全措施、管理措施、进度及材料安排等主要内容,各项内容的描述尽可能详细,在进度组织上要明确关键线路、节点等。

1.8.2 设备订货

投标方在进行招标、议标设备采购前,需与招标方共同确定入围名单,并邀请招标方人员参与整个采购过程。双方均可推荐入围厂家参加投标,招标方对入围供货商、工程建安单位和不满足承包技术附件、招标技术文件等要求的投标具有一票否决权,设备订货的技术协议经招标方签字确认是订货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参加投标的厂商原则上不得少于三家。

1.9 专有技术及专利说明

投标方必须确保用于本工程的专利技术及专有技术为其合法拥有或已取得技术所有权人的许可,并在投标文件中有详细的书面证明材料。若招标方在本项目中使用上述技术时遭受第三方的侵权索赔,投标方必须负全部责任并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

2. 干熄焦工程工艺技术说明及标准要求

2.1 干熄焦系统

2.1.1 概述

本工程是为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现有的2×55孔4.3m顶装焦炉配套的干熄焦装置。2座焦炉年产干全焦72.8万t,每小时产焦量86.8t,考虑1.07焦炉紧张操作系数,配置额定处理能力95t/h干熄焦装置1套;生产-消防水、生活水、焦炉煤气等动力介质由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综合管网提供;除盐水、循环水、压缩空气、氮气等由本工程新建的系统提供。 本干熄焦工程建在鑫跃焦化厂区域内,统一规划生产、公用辅助设施。当干熄焦装置年修或出现故障时,利用湿法熄焦系统作为备用。

2.1.2 主要工艺参数

干熄焦装置基本工艺参数

名 称

主要工艺参数

干熄站配置

95t/h干熄焦装置

焦炭温度

干熄前

≯1100℃

干熄后

≤195℃

干熄时间

≯2h

焦炭烧损率

≤1.0%

预存室允许最长中断供焦时间

1.5h

干熄焦装置强化操作系数

1.1

允许焦炉的检修制度

3次/d,1h/次

每孔炭化室平均操作时间

~11.88min

干熄炉操作制度

24h连续,355d/a

干熄炉年修时间

10d/a

2.1.3 干熄焦装置的布置

1×95t/h干熄焦装置布置在2#焦炉端台的外侧焦侧区域,干熄炉-锅炉中心线垂直于焦炉中心线。干熄焦装置的提升井架横跨在熄焦车轨道上方,提升机直接提升焦罐。

迁车台及焦罐检修站布置在1#焦炉端台的外侧焦侧区域。

为方便起重机及装入装置中部分设备的维护﹑检修,在起重机上设置检修用电动葫芦;为方便排焦装置中各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设有检修平台。为方便巡检及检修人员的操作,在干熄炉构架的一侧设置电梯及人行走梯。

2.1.4 主要工艺设备的功能及规格

为确保干熄焦装置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可靠性,干熄焦装置中部分关键设备如循环风机﹑装入装置用电动缸及排焦装置用振动给料器等从国外引进;其它国产化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如起重机中的钢丝绳﹑盘式制动器、轴承﹑提升电机﹑调速装置﹑电气低压元件、PLC装置及检测系统等也拟采用国外产品。

· 红焦输送系统

主要设备包括含电机车 、焦罐车(运载车及焦罐)﹑对位装置及提升机等。一台电机车拖带二台焦罐车。其中电机车是牵引机车,既能满足干法熄焦的作业要求,又能满足湿法熄焦的作业要求。为确保焦罐车与提升轨道的准确对位及操作安全,在干熄焦的熄焦车轨道外设置液压驱动的对位装置。

当干熄焦年修或出现事故时,电机车牵引和操纵备用的熄焦车去熄焦塔湿法熄焦。

1)焦罐运载车

焦罐运载车在焦炉焦侧的熄焦车轨道上,用于在焦炉区及干熄站间运送。 焦罐车由焦罐及运载车组成 。

a)焦罐

焦罐由焦罐体及摆动的底闸门和吊杆组成。焦罐体由钢构架和铸铁内衬板构成。焦罐两侧设有导向辊轮供升降导向,并设有与底闸连动的提吊罐体的吊杆。在罐体底部,设中隔梁将焦炭导向对开底闸门。焦罐上部设有用钢管制成的密封环,与焦罐盖相配以减少罐顶散热。为保持焦罐底部与干熄炉顶装入装置紧密贴合,焦罐底部设柔性遮挡罩。底闸门上设有缓冲顶头,以减轻罐体下落过程中对装入装置的冲击。

焦罐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规格:

数量

3个(2个操作,1个备用)

卸焦方式

对开底闸门与吊杆联动﹑自动开启式

结构

型钢与钢板焊接结构

焦罐有效装焦量

14.5t焦炭

b)运载车

运载车主要由台车框架﹑车轮组、制动器及焦罐提升导向轨道等组成。主要技术要求及规格:

数量

3台(2台操作,1台备用)

形式

四轴转向架低鞍型

结构

型钢与钢板焊接结构

移动方式

由电机车牵引

制动方式

气闸制动

2)对位装置

为确保焦罐车在干熄站的准确对位及操作安全,在干熄站的熄焦车轨道外设置了液压强制驱动的对位装置。

该对位装置主要由对位装置(含夹紧装置、油缸及底座)、液压系统(含液压站、管路及附件)及电控系统(含检测元件及控制操作柜等)等组成。其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套

对位精度

±10mm(锁紧后)

液压缸

2个

3)提升机

提升机具有提升、走行、自动操作与自动对位等功能,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主要由钢结构、提升机构﹑走行机构﹑吊具及焦罐盖﹑润滑装置﹑维修用电动葫芦及手动葫芦﹑安全保护装置﹑电缆拖链等组成。钢结构主要包括提升机主框架(车架)﹑焦罐导向架﹑操作室﹑机械室及平台﹑走梯等。提升机的电气部分主要由传动系统、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传动系统采用全数字式矢量型变频传动系统。为连续、安全、稳定地生产,提升机设有完善的检测和联锁控制系统。走行轨道两端设有过行程限位开关和防风锚链等。供电及信号传输电缆通过设在提升机侧面的电缆拖链送至提升机上。

提升机设独立的PLC控制系统,采用双机热备,并设有与干法熄焦中央控制室控制系统的接口,以便于提升机在正常及事故状态下各种信息的传送。提升机的电控系统置于地面的电气室内。正常操作时,提升机由PLC与其他设备联动,车上无司机操作。

提升机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规格:

数量

1台

型式

钩子夹取式室外专用吊车

提升机操作周期(含干熄站换罐操作)

≤8min

提升速度

约20、10、4m/min

走行速度

约40、3.5m/min

提升及走行的速度控制

VVVF

走行轨道

QU100

走行对位精度

±20 mm

提升停止精度

±45mm

为方便提升机及装入装置中部分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在提升机的机械室外部框架上设置一台检修用电动葫芦。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台

类型

悬吊式电动葫芦

额定荷重

5t

操作方式

悬置按钮开关B型

此外,为方便提升机内各部件的维修与更换,在机器室内设置一台可在两个方向走行的手拉葫芦,以便将部件移至机器室外的平台,再由设置在提升机机械室外部框架上的检修用电动葫芦将其吊至地面外运检修。

4)电机车

电机车采用APS强制对位装置,当焦罐车在提升塔下的对位修正范围控制在±100mm时,对位精度达±10mm。

电机车为干、湿两用,该电机车不仅要满足干熄焦作业的要求,还要满足湿熄焦作业的要求。干熄焦的作业时间比湿熄焦长,为满足焦炉出炉周期的要求,采用一台电机车拖带两台焦罐车接送红焦的方式。电机车的走行及驱动装置均采用变频控制。

· 干熄炉及供气装置

a)干熄炉及其外壳

干熄炉为圆形截面的竖式槽体,外壳用钢板制做,内衬耐火材料。 干熄炉上部为预存室,中间是斜道区,下部为冷却室。设置在预存室外的环形气道通过各斜道与冷却室相通,环形气道的出口与一次除尘器的进口相连。预存室设有料位检测装置,压力测量装置及放散装置;环形气道设空气导入装置;冷却室设温度、压力测量及人孔、烘炉孔等。

b)干熄炉及一次除尘器砌体用耐火材料

干熄炉砌体属于竖窑式结构,采用矮胖型结构。炉体自上而下分为预存室﹑斜道区和冷却室。

根据干熄炉各部位不同的操作环境和特点,特选用下述的几种耐火砖和配套泥浆:

由于干熄炉装焦口焦炭磨损严重﹑温度变化大;斜道区要承载上部砌体的荷重,并能在温度频繁波动的条件下抵抗气流的冲刷和焦炭粉尘的磨损,且不易翻修,因此选用了耐冲刷﹑耐磨、耐急冷急热性能极好,且抗折强度极大的莫来石碳化硅砖以及配套泥浆砌筑。

预存室直段要承受热膨胀和装入焦炭的冲击力和磨擦,一次除尘器拱顶内侧和上拱墙要承受气流的冲刷和粉尘的磨损,因此选用了耐冲刷、耐磨、耐急冷急热性能好的A型莫来石砖和配套泥浆。

冷却室磨损最大,温度变化也较为频繁,因此选用高强耐磨、耐急冷急热性能好的B型莫来石砖和配套泥浆。

干熄炉内各部位所使用的主要耐火材料见下表:

内墙

中墙

外墙

备注

预存室

顶锥段

GBN粘土砖

GR隔热砖

浇注料和耐火纤维毡

炉口部位中墙为莫来石-碳化硅砖

直段

GAN粘土砖

GBN粘土砖

GR隔热砖

环形气道

A级莫来石

GBN粘土砖

GR隔热砖

斜道区

莫来石-碳化硅砖

GBN粘土砖

GR隔热砖

冷却室直段

B级莫来石

GBN粘土砖

GR隔热砖

纤维毡

一次除尘器

A级莫来石

GAN、GBN粘土砖

GR隔热砖

c)供气装置

安装在干熄炉底部的供气装置,以中央风帽和周边风环的形式将冷循环气体均匀地供入干熄炉的冷却室内,与红热焦炭进行热交换;并可使炉内焦炭均匀下落。

供气装置主要由锥体、风帽、气道和周边风环等组成。中央风帽为伞形结构,风帽的供气道为十字气道。底锥段的外围是气体分配室,分上下两层,上层以周边风环的形式向锥斗的中部供气,下层向伸入炉内的水平十字风道供气。为了减少焦炭流动时对锥斗壁、十字风道和风帽的磨损,壁面衬铸铁板。在干熄炉底锥段出口处设置挡棒装置,可调节焦炭均匀下落。其主要技术规格为:

型式

双层伞形

数量

1套

上、下锥斗及水平气道

Q235-B

风帽

伞面HT250,扇形板Q235-B

锥体上部内衬

铸铁板(HT250)

锥体下部内衬

铸石板

锥体下口内衬

抗磨铸铁板(KmTBCr26)

· 装入装置

装入装置安装在干熄炉炉顶的操作平台上,主要由炉盖台车和布料器的装入料斗台车组成,两个台车连在一起,由一台电动缸驱动。装焦时能自动打开干熄炉水封盖,同时移动带布料器的装入溜槽至干熄炉口,配合起重机将红焦装入干熄炉内,装完焦后复位。在装入溜槽的底口设置料钟式布料器,解决干熄炉内焦炭的偏析问题。装入装置上口设置防尘盖板,最大限度地减少装焦后焦罐吊离漏斗时的粉尘外逸,装入装置上设集尘管,装焦时杜绝粉尘外逸。

要求装入装置具有耐磨、耐高温性好、传动平稳、对位准确等特性。

装入装置的主要技术规格为:

型式

炉盖台车与料斗台车连动式

数量

1套

传动方式

电动缸

控制方式

VVVF

炉盖

Q235-B及不锈钢(06Cr19Ni10等)

炉盖内衬

耐火浇注料、隔热浇注料

料斗内衬

KmTBCr26

钟型布料器

ZG30Mn

此外,在装入装置尾部,设残焦落料溜槽以收集装入料斗内余留的少量尾焦,并将尾焦直接排至焦罐中。

· 排焦装置

排焦装置位于干熄炉的底部,采用连续排料的电磁振动给料器与旋转密封阀组合的型式,将干熄炉下部已冷却的焦炭连续密闭地排出。它由平板闸门﹑电磁振动给料器﹑补偿器﹑中间连接小溜槽﹑格式密封阀和排焦溜槽等设备组成,排焦装置设有集尘管,保证排焦时粉尘不外逸。

1)平板闸门

平板闸门安装在干熄炉的底部出口。平板闸门的电动头带有行程限位和过力矩保护装置,停电时将平板闸门电动头的转换扳手由电动位置转换到手动位置,采用人工手动操作。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台

传动方式

电动/手动 涡轮蜗杆

闸板及壳体

Q235-B

衬板

KmTBCr26

2)电磁振动给料器

电磁振动给料器主要由料槽、电磁振动体、减振器、控制器、台车及上、下补偿器等组成。料槽向下倾斜,内侧衬不锈钢衬板和高铬铸铁衬板。 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台

类型

电磁型

处理能力

30~105t/h

内衬材质

不锈钢及高铬铸铁

为方便安装与检修,该振动给料器不设外壳,安装在一台可移动的台车上,检修时沿铺设的轨道推出至检修平台。在振动给料器的上﹑下端还设置了补偿器。

3)格式密封阀

格式密封阀主要由阀体、驱动装置、移动台车及上、下补偿器等组成。格式密封阀的外壳体内通入氮气或空气密闭(采取稳压措施保证通入气体压力稳定)。为方便安装与检修,格式密封阀固定在一台可移动的台车上,上﹑下端均设置了补偿器,检修时沿地面铺设的轨道推出外运检修。格式密封阀设有润滑用自动给脂装置。自动给脂泵定时﹑定量地向格式密封阀的轴承和密封环提供润滑脂。密封阀正常生产时为正向旋转,处理卡料事故时,现场操作盘上设有反向旋转功能。

密封阀设有现场单独操作、中央控制室单独操作和中央控制室控制系统连动操作三种操作方式。

4)排焦溜槽

排焦溜槽是将格式密封阀排出的焦炭送至带式输送机的设备,以保证干熄焦装置的连续正常运转。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台

型式

单溜槽

溜槽本体

Q235-B

内衬材质

KmTBCr26

此外,为防止事故时红焦温度过高烧坏胶带运输机,在胶带输送机的落料点后设辐射温度计,并设事故水喷淋系统。

· 气体循环系统

气体循环系统布置在干熄炉中部环形气道出口(即热循环气体出口)与干熄炉下部供气装置入口(即冷循环气体气体入口)之间。从干熄炉环形气道排出的循环气体经一次除尘器重力沉降除去粗粒焦粉或焦块后,进入余热锅炉换热。由余热锅炉出来的冷循环气体,经二次除尘器除去粒度更小的粉尘后,由循环风机送入干熄炉内循环使用。 在干熄炉与一次除尘器之间以及一次除尘器与干熄焦锅炉之间设高温补偿器,高温补偿器采用衬砖结构;在干熄焦锅炉后的循环气体管路的直管段上设低温补偿器和防爆装置。风机前的循环气体管路上设温度、压力、流量测量及补充氮气装置;风机后的循环气体管路上设有压力测量及补充氮气装置、循环气体成分的自动分析仪。在干熄炉入口的循环气体管路上还设有带涡轮减速机的手动翻板以调节供气装置中周边风环和中央风帽的送风比例。

气体循环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循环风机及径向换热管式给水预热装置等。此外,气体循环系统还包括高温波纹补偿器、低温补偿器、一次除尘器顶蒸汽放散装置、风机后放散管、干熄炉旁通管、干熄炉入口手动调节翻板、烘炉烧嘴、一次除尘器下焦粉冷却装置以及一﹑二次除尘器下焦粉排出装置等设备。

在气体循环系统中设置粉尘在线监测系统,随时监测循环气体粉尘浓度。

1)一次除尘器

一次除尘器采用重力沉降槽式除尘装置,用于除去循环气体中所含的粗粒焦粉,降低对干法熄焦锅炉炉管的磨损。

一次除尘器主要由壳体﹑金属支承构架及砌体构成。外壳由钢板焊制,并设托砖板。为提高一次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在除尘器中设有挡墙。一次除尘器下方的焦粉冷却装置采用多管式结构,管壳式换热形式。焦粉冷却装置上部设置焦粉缓冲仓并配备完善的料位控制。 一次除尘器上设有人孔、温度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防爆孔等。

一次除尘器的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套

类型

带挡墙的重力沉降式

进入锅炉的循环气体中粉尘含量

8~12g/m3

外壳及支架

Q235-B

托砖板

不锈钢(06Cr19Ni10及06Cr25Ni20)

2)二次除尘器

二次除尘器采用专用的多管旋风分离式除尘器,将循环气体中的细粒焦粉进一步分离,使进入循环风机的气体中粉尘含量小于1g/m3,以降低焦粉对循环风机叶片的磨损,延长循环风机的使用寿命。

多管旋风二次除尘器主要由单体旋风器﹑旋风子(外套筒)固定板﹑导气管(内套筒)固定板﹑外壳﹑下部灰斗及进出口变径管等构成。此外,二次除尘器上还设有人孔﹑防爆装置﹑料位计﹑掏灰孔及焦粉排出装置等。各单体旋风器由旋风子﹑导气管及导向器组成,方便检修﹑更换。各单体旋风器的旋风子及导向器因采用高铬合金及部分镍﹑钼等合金元素,增加易损部件的壁厚,提高其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多管旋风二次除尘器的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套

结构形式

轴流式多管旋风除尘

出口含尘量

1g/m3以下(其中小于0.25mm的粉尘占95%以上)

阻力

≤1000Pa

外壳及料斗

Q235-B

单体旋风器的外套筒及旋流子

特殊陶瓷

3)循环风机

循环风机主要由风机本体﹑电机及前挡板调节系统等组成。风机本体是由外壳及衬板﹑转子﹑轴承等组成的。风机壳体结构采用焊接结构,便于转子及内部衬板的维修与更换。壳体外壁设有隔音材料。风机转子采用单级双吸口式。风机轴承设有冷却系统,并设有温度及振动检测元件。风机轴头和入口电动挡板轴头采用充氮密封。

4)径向换热管式给水预热装置

径向换热管式给水预热装置安装在循环风机出口至干熄炉入口间的循环气体管路上,用锅炉给水与循环气体进行换热,降低进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的温度,强化干熄炉的换热效果。

· 电梯

为方便巡检及检修人员的操作,在干熄炉构架外设置电梯。其主要技术规格为:

数量

1台

荷载

800kg

额定速度

1.0m/s

停机位

5层5站5门

机房位置

井道上方

开门方式

中分式开门

· 迁车台及焦罐检修站

迁车台及焦罐检修站布置在1#焦炉端台的外侧焦侧区域,用于存放和更换干湿两用电机车、焦罐台车及湿熄焦车。焦罐检修站位于迁车台处,用于焦罐的检修。

2.1.5 干熄焦的环保措施

干熄焦装置要具有完善的密封除尘措施:装入装置、排焦装置、预存室放散等处排出的烟尘均进入地面站除尘系统除尘后放散,风机后常用放散处排出的烟尘连接至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同时对噪声要采取控制措施。

· 干熄炉炉顶装焦时的捕尘措施

干熄炉炉顶装焦口设置了环形水封座,水封槽采用冲压结构形式,装焦时接焦漏斗的升降式密封罩插入水封座中形成水封,防止粉尘外逸。同时,接焦漏斗接通活动式抽尘管,斗内抽成负压,将装焦时瞬间产生的大量烟尘抽入除尘干管中,以减少粉尘的扩散。 料斗与炉盖采用联动机构,缩短了替换时间,使炉内气体尽可能不外逸。水封槽补水设置平衡水箱及事故水箱。

· 干熄炉排焦时的捕尘措施

排焦装置采用的格式密封阀式连续排出装置,同时向排焦装置的壳体内充入空气,平衡炉内气体的压力,避免循环气体向外窜漏。

排焦溜槽及带式输送机的落料点上方设置抽尘管,确保排焦产生的烟尘吸入抽尘管而不外逸。

· 干熄焦装置放散气体的处理措施

干熄焦循环风机后的放散气体,送入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 气体循环系统的防漏措施

在干熄炉与一次除尘器之间以及一次除尘器与干熄焦锅炉之间设置了高温补偿器,风机后的循环气体管路上设置了低温补偿器。

· 循环风机和排焦装置的防噪声措施

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噪声控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1.6 干熄焦运焦系统

干熄焦运焦系统是为新建95t/h干法熄焦装置而配套设计,干熄后焦炭送入现有筛运焦系统。正常生产状态下采用干熄焦装置熄焦,现有湿熄焦系统作为备用。从干熄炉排出的混合焦炭经排焦皮带送出接入现运焦系统。

2.2 热力设施

本工程热力设施有干熄焦热力系统、汽轮发电站。

2.2.1 干熄焦热力系统

1)概述

干熄焦热力系统组成有干熄焦锅炉本体、除氧给水泵站、汽轮发电站及连接各热力设施间管道的区域热力管廊。

2)干熄焦热力系统布置

干熄焦锅炉与一次除尘器、干熄槽的布置。要求结构紧凑、占地小,有利于干熄焦惰性循环气体系统的循环。除氧给水泵站布置在干熄焦锅炉附近,减少区域热力管廊的长度,利于干熄焦锅炉的给水、加药、取样等,节省投资。

3)干熄焦锅炉

干熄焦锅炉采用膜式水冷壁及整体悬吊式结构。干法熄焦锅炉的二次过热器受热管采用不锈钢材质(07Cr19Ni11Ti)、吊挂杆设保护管、膜式水冷壁加防磨板等防腐耐磨措施,解决了干熄焦锅炉的防腐、磨损、膨胀、密封问题,提高干熄焦锅炉的热效率。本工程干熄焦锅炉选择按高温高压自然循环 ,露天布置方案考虑。

4)除氧给水泵站

为保证各干熄焦锅炉安全可靠、稳定连续的运行,本项目建除氧给水泵站,内设除盐水箱、除氧给水泵、除氧器、锅炉给水泵和磷酸盐加药装置、二甲基酮肟加药装置等设备。

· 除氧给水系统

除氧给水采用单母管制系统,锅炉给水采用双母管制系统。

主给水及除氧给水流量均采用自动调节方式,主给水流量根据汽包水位、主给水流量、蒸汽流量进行三冲量自动调节;除氧给水流量根据除氧器水位进行自动调节。

系统设置除氧水箱水位与锅炉给水泵、循环风机联锁等项目。

· 加药系统

干熄焦锅炉系统、汽轮发电系统取样采用全自动取样方式,可实时对取样水进行分析并可输出分析结果,干熄焦锅炉系统磷酸盐加药、除氧剂加药采用全自动加药,磷酸盐全自动加药装置、除氧剂全自动加药装置可根据全自动取样装置输出的相关数据,自动调整加药量。

2.2.2 汽轮机发电站

1)机组的选型

本工程汽轮发电站机组选择按抽汽凝汽式考虑,其额定功率N=15000kW,额定电压U=10500V。

2)工艺流程

干法熄焦锅炉所产蒸汽通过区域管廊的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发电站内,经主汽门进入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完全做功后由冷凝装置冷却成凝结水,汽轮机凝汽器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

辅助系统有为防止轴端和轴间蒸汽泄露的轴封系统;保证润滑油和调节油正常供应的油系统;还有冷却水系统和疏放水系统,其中循环冷却水由配套新建的循环冷却水泵站供应。

另汽轮机设有超速保护装置、胀差保护、转子轴向位移保护、低油压保护、低真空保护、紧急停车保护等。

3)减温减压系统

为保证发电站运行供热安全性,站内设一套Q=55t/h,P1/P2=9.81/0.6MPa减温减压装置。当其中汽轮发电机组事故停运时,减温减压装置将投入运行。蒸汽并入厂区相同压力级别的蒸汽管网。

2.2.3 区域热力管廊

a)区域热力管廊布置

区域热力管廊是连接除氧给水泵站、干法熄焦锅炉至(自)干法熄焦锅炉、汽轮发电站、干熄炉、除氧给水泵站、除尘地面站等的区域热力管道。其主要有:除氧给水泵站至(自)热管换热器的除氧给水管道、至干法熄焦锅炉主给水管道、试压管道、磷酸盐加药管道;压缩空气、氮气站至干熄炉、干法熄焦锅炉、除氧给水泵站的仪表净化压缩空气管道;至除尘地面站的除尘用净化压缩空气管道;外部管线至干法熄焦锅炉、除氧给水泵站的除氧用及干法熄焦锅炉烘炉用蒸汽管道;至干熄炉的烘炉煤气管道等。所有管道均采用分层架空敷设方式,各站房之间的电力、仪表电缆桥架与区域热力管廊共架。

b)区域热力管道保温

本工程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烘炉蒸汽管道、抽汽蒸汽管道、减温水管道等均需保温,介质温度≥350℃保温管道的保温层采用微孔硅酸钙,其余保温管道的保温层均采用岩棉管壳,保护层均采用厚度为0.3~0.5mm的镀锌铁皮。

3. 辅助设施

除盐水站:工业水由鑫跃焦化公司提供,系统所用的除盐水设施自建,满足系统需求。

空氮站及液氮站:设施自建,满足系统工艺需求。

4. 总图运输

4.1 工程位置及概况

本工程为2×55孔4.3m顶装焦炉设计配套建设一套95t/h干熄焦装置。为干熄焦配套建设余热锅炉、环境除尘、综合电气室、除氧水泵房、除盐水站、汽轮发电站、循环水泵站、运焦系统、迁车台及焦罐检修站等设施。

拟建干熄焦装置位于厂区现有焦炉东侧。配套装置根据预留用地位置及功能性与干熄焦装置环绕布置。

4.2 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按95t/h干熄焦装置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总平面布置。

4.2.1 设施组成

a)生产设施:

干熄焦本体(含锅炉)、运焦系统、汽轮发电站。

b)辅助生产设施:

迁车台及焦罐检修站、空氮站及液氮站、除氧水泵房、综合电气室、除盐水站、循环水泵站、干熄焦除尘地面站、筛运焦除尘系统等。

4.2.2 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原则是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尽量减少对公司现有生产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卫生、绿化及施工等要求,结合厂区自然条件,全面地、因地制宜地对本工程的建、构筑物、运输线路等进行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节省投资,进而达到有利生产,方便管理的目的。

4.3 竖向布置

本工程在鑫跃焦化焦炉区域范围内建设,本工程设计标高与现焦化工程设计标高一致。

4.4 场地排雨水

考虑到工程用地情况及鑫跃焦化的道路布置形式等因素,场地的雨水分别流向道路,并通过道路及场地的雨水口汇流入雨水下水管道排出厂外。

4.5 工程运输

4.5.1 运输方式选择

鉴于本工程物料特点,本工程除尘灰及各种化学药剂等物资的运入、运出均采用道路运输方式。

4.5.2 道路布置

本工程在鑫跃焦化现有用地范围内建设,干熄焦装置及配套设施周围已形成有道路干网,本工程道路仅考虑装置区域内的道路、建筑物间的引道及物料装卸处的回车场。

4.5.3 道路主要技术条件

道路型式:城市型

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道路最大纵坡:不超过3%

5. 电力系统

5.1 概述

本工程焦罐提升机的主升电机、锅炉给水泵、电站的主要用泵、汽机循环水泵为一级负荷;干熄焦本体、余热锅炉、运焦系统等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其它附属设施为三级负荷。本工程大部分负荷属于一、二级负荷,因此受电电源采用两回路电源。每路电源能承担本工程100%的负荷,且要满足15MW发电机并网能力。

5.2 供配电系统

5.2.1 供电条件

供电电源电压:AC10kV

并网电压:

AC10kV

配电电压:

AC10kV、AC380V、AC220V、

控制电压:

AC220V、DC220V、DC24V

安全电压:

AC24V及以下

5.2.2 10kV高压配电系统

在干熄焦附近设置干熄焦综合电气室,两路进线采用送电制,电源引自35kV/10.5kV系统,每路电源均能承担各自区域内100%负荷。

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0kV,送至 35kV/10.5kV系统,同期点设置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发电机出线电抗器,额定电流按需选取,且并联加装快速开关。

发电机联络线的保护,选用光纤纵差。

综合电气室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两段)运行方式,分段母线之间设置分段母联开关。

在10kV高压配电室10kV侧进行高压无功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10kV侧达0.95以上。

高压开关柜选用中置式高压开关柜,柜体材质双覆铝锌板。高压柜选用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开关额定电流按需选取外,所有高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按40kA选取。高压开关柜的控制、合闸回路采用DC220V。电压互感器选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柜具有防铁磁谐振功能。

10kV高压配电室、汽轮发电站分别设置综合自动化系统。电气设计考虑高压开关柜的电气防跳功能,高压配电室各柜配置微机综合测控保护装置实现高压柜的检测、遥信、遥控、继电保护及电气防跳功能,上位机双机热备。监控主机与综保装置以以太网通讯方式实现 。

除分段柜以外全部高压柜均配智能电度表,设置计量综合采集装置 。

高压配电室及汽轮发电站分别设置直流电源DC220V,作为电气设备的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和交流不停电电源等负荷供电的可靠电源,电池采用免维护电池。直流电源配置有逆变装置。

配电变压器选用高效节能型变压器。

高压开关柜面板设有真空断路器、接地开关等状态的状态指示。

5.2.3 低压配电系统

· 低压开关柜采用GGD型。

· 各低压配电室要考虑预留备用柜的安装位置。低压配电柜内要求有相应容量的备用回路。

· 低压配电室进线设防浪涌保护器。

· 变电所低压侧受电处、送下一级配电室馈出回路处设电能计量。

· 低压配电馈出回路大于等于630A的开关选用智能框架断路器。

· 低压配电柜

选用固定分隔式低压配电柜,进线柜、联络柜断路器采用施耐德等同级别以上产品,各配电柜内隔离开关、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主要元器件选用不低于施耐德等同级别厂家产品。主要低压设备主回路(发生故障后导致系统无法运行的设备)按一用一备设计,所有低压配电柜(不包括主要低压设备主回路已要求备用主回路的)留有10%的备用量,柜体防护等级为IP30。

现场操作箱、检修开关箱、机旁操作箱、照明开关箱。

· 现场操作箱选用带门及防水罩,防尘、防水;操作面板设置在箱内,防护等级为IP54的操作箱。箱内所有电气元件选用不低于施耐德等同级别及以上厂家产品。

· 检修开关箱选用带门及防水罩,防尘、防水,防护等级为IP54的开关箱。内设主开关160A,分开关80A两台及漏电保护器20A两台,三相四线AC380V/220V,带漏电保护开关。箱内所有电气元件选用不低于施耐德等同级别及以上厂家产品。

· 照明开关箱:照明开关箱选用带门及防水罩,防尘、防水,防护等级为IP54的开关箱。内设带相应负荷的总开关及分开关。箱内所有电气元件选用不低于施耐德等同级别厂家产品。

5.2.4 发电

干熄焦配置汽轮发电站,安装一台出口电压为10.5kV,额定容量为15MW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在发电站装设手/自动准同期装置,同期点分别装设在干熄焦发电机出口、10kV母线分段、10kV进线断路器处。发电机通过一路联络线接至干熄焦综合电气室10kV的II段母线上。

发电机采用同轴交流无刷励磁系统,自带励磁调节柜,满足自动与手动励磁调节及强励磁的要求,并有恒电压自动调节(AVR)与恒无功自动调节(AQR)系统,实现电压及功率因数自动调节。并网同期点为干熄焦发电机出线断路器,设同期屏一块,选用微机自动校准同期装置,可实现手动/自动同期切换;设与励磁控制调节屏的电气接口,实现对励磁控制调节屏的控制及信号连接。发电机保护采用纵差保护,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励磁回路两点接地保护,低周低压保护等。

发电机有自动检测定子温度、风温、空冷器冷却水温、轴承温度,以及防止轴电压、轴电流的措施。

发电机的起动、运行、停机,采用DCS控制,逻辑功能、联锁保护由DCS软件编程实现。

控制电源采用直流220V,干熄焦发电直流油泵设一套200Ah直流屏。

发电机的操作,控制在发电站的操作室。

5.2.5 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

本工程在干熄焦综合电气室设置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负责其高压设备的测量、控制、保护。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a)遥测

对全厂供电系统的电流、电压、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变压器温度等参数进行遥测。

b)遥信

对全厂供电系统的开关运行状态、事故跳闸、事故预告及电流、电压、温度等进行实时监视。

c)遥控

根据遥测、遥信结果及具体情况,按照规定的操作权限,通过键盘、鼠标等实现对全厂供电系统的高压开关实现远距离合、分闸遥控和数据的输入、修改。

d)继电保护

具有可靠性高、判断准确、动作速度快等特点,带有过流、速断、接地、过压、欠压、温度等保护,可作为后备保护也可作为主保护。

(1) 干熄焦综合电气室

综合电气室高压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置如下:

10kV分段:设电流速断保护。

10kV高压电动机:设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并根据具体情况设低电压保护。

电力变压器:设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及温度保护等。

(2) 汽轮发电站

a.汽轮发电站控制室

发电机(微机保护):设纵差保护、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励磁回路两点接地保护、低周低压保护等

b.同期及解列

装设手动及自动准同期装置,同期点及解列点设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处。

c.遥测及遥信

遥测信号:发电机有功功率(脉冲信号)、无功功率(脉冲信号)、电流(DC4~20mA)

遥控信号:发电机断路器位置信号

遥测及遥信信号送至综合电气控制室。

5.2.6 无功补偿及计量

为改善功率因数,采用两级补偿措施,在变电所采用低压(0.4kV)分散静电电容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在综合电气室10kV配电系统进行高压无功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10kV侧达到0.95以上。

本项目在综合电气室进线处设电能计量,在发电机出口处设电能计量,信号引入干熄焦控制系统。

5.3 电气传动

5.3.1 低压配电及控制方式

低压配电以放射式为主,若采用链式供电 ,一般链接三个用电设备,并由低压配电室内的低压配电屏或动力配电箱向各用电设备送电。采用断路器作为短路保护设备,以断路器和热继电器作为过负荷保护设备。

· 75kW及以上低压非变频调速电动机(风机、泵类)采用软起动装置。

· 主要用电设备的运行及事故信号送入相应控制系统。

· 成套供应的装置,要求结合工艺要求及装置本身要求联锁做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单体设备不仅设机旁单机操作还要根据工艺要求纳入相应控制系统监控。

· 所有休息室的开关、插座和移动设备用电电源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 移动设备的供电采用安全滑触线或软电缆滑线的方式。

· 干熄焦区域电气三箱选用防水防尘材质;运焦区域电气三箱需考虑粉尘爆炸危害,选用防水防尘材质且防护等级须在IP55以上,箱内空间应留有扩展安装设备的空间。

5.3.2 电动机起动、调速及保护方式

低压电动机一般采用直接起动。对于连锁生产系统,采用逆料线顺序起动方式。

干熄焦循环风机、除尘风机、提升机的提升及走行装置、装入装置等工艺设备采用变频器控制。

采用低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作为电动机短路保护设备,采用热继电器作为电动机过负荷保护设备。

5.3.3 电动机控制及操作方式

对干熄焦、干熄焦除尘地面站、电站系统、水系统等连续生产系统采用集控室集中操作和机旁单机操作两种操作方式;对与机械设备成套供应的电气装置,除工艺要求连锁外,仅供电源;对无特殊要求的单体设备,仅考虑机旁单机操作方式。

用电设备的运行及事故信号送入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及事故报警。

5.4 线路及其敷设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均采用铜芯。电缆敷设以钢制电缆桥架为主。

· 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要求分开敷设。

· 高温区域电缆选用耐高温阻燃型电缆。

· 外线电力电缆采用单独的电气路由敷设。各转运站、皮带通廊内敷设的电缆桥架距敷设层地面高度不小于1.8米。进出室内电缆线槽室内部应高于室外,避免雨水倒灌。

· 干熄焦、外线电缆管廊等其它区域选用热镀锌材质产品,桥架连接螺栓为不锈钢材质。

· 电缆线路的保护管采用厚壁热镀锌材质。

· 计算机控制系统电缆应选用总屏或对屏及总屏控制多股铜芯电缆。

5.5 爆炸、火灾等区域内电气设备及设计

对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应根据其危险级别选择相适应的电气设备,并进行相应设计,以保证安全生产,且需符合国标及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5.6 电气照明

在主要生产和规范规定的场所中,除设置正常照明外,还应设置保证安全及供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并在工艺要求场所设置局部照明和检修照明,厂区道路设道路照明,烟囱根据规范设障碍照明。

根据环境情况选择相应的灯具型式。

5.7 防雷及接地

根据国标以及相关规范规定,进行防雷及接地设计。

· 本工程10kV配电系统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0.4kV配电系统为TN-C-S及TN- S系统。

· 每个建筑物应在电源入口处装设重复接地。每套低压配电装置分级设置浪涌保护器。对爆炸危险场所设备做防静电接地。

· 计算机系统的接地系统及接地电阻值根据计算机系统要求设置。

· 所有防雷接地材料均选用热镀锌材质。

· 发电机联络线的配置及保护,须采用和公司供配电系统配置一致的同型产品。

5.8 主要设备型式

变压器选用全密封节能型变压器; 10kV选用中置式开关柜;低压开关柜选用固定式。

5.9 消防措施

综合电气室和发电站均设置自动火灾报警装置。电缆进出电气室孔洞用防火堵料封堵,封堵两端电缆刷防火涂料,电气设备的施工及安装均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设计,满足消防验收要求。

在紧急出口或疏散通道中设计消防安全标志、应急照明。发电厂房、高低压配电室设应急照明。

5.10 控制系统

本工程设置带有操作站和网络通讯功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PLC系统)以实现其生产过程的集中控制监视和管理的自动化。分别为:

a)E&I控制系统(与仪表专业共用),负责干熄焦本体、干熄焦锅炉、除氧给水泵房等的生产过程集中控制、监视和管理自动化。

系统用途:干熄焦的任务是利用惰性气体在密闭系统中将红焦熄灭。其主要工艺流程将红焦运至干熄槽熄灭并排出至运焦皮带。干熄焦主要工艺设备有:提升机、装入装置、排出装置、循环风机、余热锅炉等。

b)除尘系统PLC控制系统,负责整个除尘系统的生产过程集中控制、监视和管理自动化。

系统用途:除尘系统的任务是为干熄焦全过程除尘净化时除尘用。干熄焦除尘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将干熄焦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通过各自管道,经冷却器冷却、袋式除尘器除尘,然后再分别送入各自烟囱排出。主要工艺设备有除尘通风机、刮板输灰机、卸灰阀、仓壁振动器、电动阀门等装置。

以上系统的操作站均设置在干熄焦综合电气室内。

5.10.1 控制系统配置

本工程干熄焦E&I系统、干熄焦除尘系统的操作站和控制器均通过网络总线相连,形成生产控制级计算机网络,使其网上资源共享,进行必要的数据通信,并为生产管理级计算机提供基础数据。

系统构成:

1)生产控制级:包括CPU模件、电源模件、通讯模件及各种信号的I/O模件等;电源、CPU、网络冗余。

2)操作控制级:

a. 操作站:按需配置,一用一热备;

b. 打印机:2台A3针式打印机和2台A3激光打印机;

c. 便携式编程器:笔记本电脑 2台;

系统配置:

1、L1硬件系统

包括PLC硬件、HMI硬件、网络设备、PLC编程设备、PLC 控制柜、打印机设备等。

· 设备选型选用SIEMENS公司S7-400主站扩展ET200M架构,CPU选用414-5H;

· I/O站采用ET200M远程站形式;

· PLC主机架配置与公司数据采集、能源监控等系统用以太网专用通讯模板,同时配置一台专用数采工业级交换机,实现与一级自动化通讯网络隔离;

· HMI采用西门子或研华品牌工控机,数量按照操作需要配置,实现多台HMI热备。

HMI 的主要技术规格如下:

─CPU 型号 Intel CORE 2

─主存贮器 ≥16GB

─硬盘 ≥1T

─HMI 的尺寸 32TFT

─主频 ≥2GHz

─网络连接 工业以太网卡/标准以太网卡

控制系统配置实时数据库数据采集机。数采机软、硬件配置同HMI。

· 交换机选用西门子工业级交换机,PLC和HMI通讯采用工业以太网;

· 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的配置具有实时多任务处理功能;

· I/O模块可带电热插拔;

· 每个模块配备单独的电源保护开关;

·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信号及所有标准4-20mA信号需要信号隔离器隔离,所有输入、输出开关量信号通过中间继电器隔离。采用主机架及扩展机架;

· 开关量输入模块(DI):16P/M,24VDC。开关量输出模块(DO):16P/M,24VDC。

· 系统配置考虑各类信号类型15%-20%备用点数和10-15%备用槽位。

2、L2系统配置

采用C/S架构,可与基础自动化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实时交换管理和生产数据。系统留有与工厂局域网计算机连接的接口。

L2服务器及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由招标方提供。

配置要求

· L2系统通过网络与L1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网络通讯一般采用高速以太网EtherNET(TCP/IP协议,100M/1000M)。

· 充分考虑网络设备的冗余性、硬件设备的冗余性、系统防护措施(包括防外部入侵、防病毒)及网络管理等。

· 相关的生产数据存储于L2级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内,数据的存储时间应满足实际管理需求。

· 主工艺线过程级控制系统的操作终端根据需求配置,一般2台以上,具有备用措施。

· 客户机选用DELL PC机,供货前三个月主流配置。

3、软件

包括PLC软件配置、HMI软件配置、二级系统软件配置等。

工控机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7.0专业版,PLC软件选用STEP7 V5.5,HMI选用WinCC V7.0。

4、编程器供货前三个月主流配置

5.10.2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5.10.2.1 信号采集及处理

对PLC的I/O装置采集的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热电阻信号、热电偶信号、高速脉冲信号等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输入输出信号定义、模数变换、信号线性化、上下限设定等。所有I/O信号都经光电隔离,并可带电插拔。

5.10.2.2 控制功能

a)系统选择处理。

b)系统的起动控制。

c)系统的连锁控制。

d)系统的停止控制。

e)干熄焦吊车控制。

f)干熄焦装入控制。

g) 干熄焦排出控制

h) 干熄焦锅炉控制。

I)干熄焦循环风机控制。

j)除尘器控制。

k)除尘风机控制。

l)故障处理。

m)液位、电动阀门、水泵联锁控制。

5.10.2.3 监视功能

通过操作站CRT监视器,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视。动态监视画面包括:

a)工艺生产过程总貌画面。

b)各生产系统及画面。

c)操作画面及操作窗口。

d)报警画面。

e)报表画面。

f)历史趋势画面。

g)棒形图画面。

5.10.2.4 操作功能

通过计算机键盘、鼠标等,按规定的操作权限,可进行各种操作,进行参数设定和修改、报警确认等。

6. 电信系统

6.1 概述

a) 设计依据:工程规模、 工艺生产要求;国标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国标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b)设计范围

与2×55孔4.3米顶装焦炉配套的1×95t/h干熄焦装置(含锅炉)以及除氧水泵房、综合电气室、干熄焦除尘、除盐水站、运焦系统、空氮站及液氮站等的相关电信设施。

c)设计内容

通信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线路选择及敷设。

6.2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车间电话、 工业电话广播对讲(含自动语音广播)。

a)厂区电话:电话用户5点, 厂区电话用户分别设在有固定人员值守的中控室、办公室等房间。

b)工业电话广播对讲(含自动语音广播):为满足在生产上统一指挥调度,在环境噪音较大、粉尘多,需要频繁联络的生产岗位设置工业电话广播对讲系统1套,用户点约20个,配有广播界面、电话接口界面和火灾应急广播报警接口功能。

c) 9对便携式对讲机

6.3 火灾和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中控室、配电室等火灾危险场所设置相应的火灾探测器类型(感烟、感温……)和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在中控室。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预留与集中报警控制器组网通信接口,焦化原有集中报警控制器至区域报警控制器的接点为干熄焦主控室内的区域报警控制器。

在中控室、配变电室设置消防专用电话用户分机3点。

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在运焦带式输送机通廊(地下室部分)和干熄焦排出装置的旋转密封阀周围设置固定式5个CO浓度检测器、固定式3个O2浓度检测器,并在现场设警报器;当干熄炉地下部分的CO和O2含量检测仪报警时,自动启动地下室强制通风系统。

配置便携式CO 、O2检测报警仪各3部。

6.4 工业电视系统

· 为了对焦罐从拦焦车推出红焦后开始向提升机提升井处干熄炉走行、从提升机井架底部向提升机井架顶部方向走行、提升机吊钩、装入装置及锅炉汽包液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本工程在焦罐提升装置吊钩、装入装置、余热锅炉汽包水位、APS、排焦等生产现场设置摄像头10套。视频监控系统的监视器设置在控制室内, 10路数字视频网络硬盘录像机1套和大屏显示视频监控,采用液晶窄缝,画面分割2×5块,单幅屏幕尺寸47" 。在控制室可对现场所有生产设备运行工况、各种罐(槽)液位、操作员站工艺流程控制画面等进行监视、监控和显示。并根据需要设置长时监视、切换画面监视。录像保存时间至少1个月。工业电视系统采用光纤进行传输避免干扰。

· 监控系统留有与焦化厂监控系统连接的接口。

· 投标方需提供摄像机厂商授权函并加盖厂商授权章。

· 为了充分保证新、旧系统的兼容性,设备选型符合公司确定的相关设备统一选型规则。

· 建立光纤视频专网。并通过万兆口接入公司管理网。

· 视频图像延时不大于0.1秒。

· 设置服务器室,防尘、防火和制冷符合要求。

· 摄像机安装应充分考虑防高温、防尘、防爆、防水。视安装位置适当选型。室外安装摄像机加装避雷器并可靠接地。

· 摄像机统一选用1020P安霸芯片网络摄像机、摄像机网线传输设独立桥架或镀锌钢管。所有摄像机采用带POE功能交换机取电。

6.5 电信外部线路

火灾自动报警信号线采用阻燃铜芯双绞线,电源电缆为耐火型;气体报警信号线采用铜芯屏蔽电缆;视频电缆采用单模光缆;工业广播对讲通讯电缆为市话电缆。

线路敷设外网以电缆桥架敷设方式为主,桥架内设隔板,使电信电缆与火灾自动报警电缆分开,局部采用地下直埋的方式。

综合电气室建筑内暗敷,其他户内线路沿墙、梁等明敷以及在吊棚或防静电地板内敷设。

需自焦化厂引至本工程界区内的厂区电话市话电缆 和消防专用电话缆线,接点为干熄焦电气室电话接线箱(盒)。

7. 仪表及过程自动化

7.1 概述

7.1.1 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设计范围为1套95吨/小时干熄焦装置及汽轮发电站。包括:干熄炉本体、干熄焦锅炉、除氧水泵站、干熄焦除尘地面站、汽轮发电站、循环水泵站、干熄焦外线、除盐水站、空氮站及液氮站等设施的工艺参数的检测与调节等设施。

7.1.2 控制方式

为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地运行,提高控制与管理水平,发挥各装置的最大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本工程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对干熄焦(包括干熄焦焦炉、干熄焦锅炉、除氧给水泵房等)工艺操作所需的参数均引进综合控制系统 ,并视其重要程度分别进行调节、报警、联锁、记录及显示。该系统仪表与电力专业共用,系统考虑冗余,并能够为现场变送器配电。对汽轮发电站采用DCS控制系统,对工艺参数进行报警、联锁、记录及显示。参与经济核算的计量仪表,均设积算功能。

7.1.3 仪表设备在特殊环境及特殊介质测量时采用的技术措施

· 为了保障仪表检测过程的正常进行,延长仪表使用寿命,设计中户外安装的现场仪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室内安装的现场仪表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 测量带焦粉的气体流量、压力时,采用氮气自动吹扫的办法防止堵塞导压管;测量预存室焦炭及除尘器焦粉料位的电容料位计,采用氮气进行冷却及清灰以防止挂料。

· 防爆区域内的仪表设施符合防爆要求。

· 所有露天安装的变送器均加仪表保温(护)箱进行保护。仪表保温(护)箱、电缆桥架等选用耐腐蚀产品。

· 仪表及测量管路如需伴热时,采用电伴热。

7.2 测控项目满足各工艺系统运行要求。

7.3 设备及仪表选型

7.3.1 一次仪表选型

由于干熄焦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循环气体中的H2、CO含量有时偏高;余热锅炉为高温高压锅炉等),对现场测控仪表的配置要求较高。针对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或较为特殊场合,须采用较为合适的测量手段和安全性较好的现场测控仪表。

a)温度检测

对干熄槽、循环气体的温度检测,采用带耐高温耐磨保护管的热电偶。对锅炉给水、过热蒸汽的温度检测,采用带耐高温高压保护管的热电偶(阻)。对排出焦碳的温度检测,采用非接触式隔爆型辐射高温计。辐射高温计选用原装进口产品。热电阻选型应考虑防震,接线端子隔热,现场安装方便的Pt100热电阻,热电偶选用铂铑型,量程符合安装点位要求。

b)物(液)位检测

对于工况条件较好的液位测量优先选用静压式液位计;循环水吸水井采用导波雷达液位计;干熄炉预存室焦炭料位的测量,采用雷达料位计;预存室焦炭上料位和一次除尘器焦粉料位检测,采用耐高温耐磨、抗径向冲击的雷达料位计。锅炉汽包液位,采用两台差压变送器。

c)流量检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选标准节流装置。对循环气体流量测量采用在线可插拔式毕托巴流量计,加温度压力补偿;对于干熄焦锅炉给水、锅炉主蒸汽的流量测量采用耐冲击、阻力小的检测元件,采用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过热蒸汽的流量检测选用长径喷嘴;低压蒸汽采用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在地下安装的电磁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采用分体式、潜水型;气体液体介质检测采用温度、压力补偿。

d)压力检测

对干熄炉预存室顶部、循环气体各部压力检测,测量管路需要自动定期吹扫。

e)气体成份分析

对循环气体成份分析,由于被检测介质温度较高(140~200℃)、含尘量较高,采用带加热过滤取样、样气管路及探头氮气自动/手动吹扫、样气水洗、抽气泵增压抽气、冷却除湿、二次精过滤等预处理装置完善的分析仪系统,O2 、H2 、CO和CO2分析仪表采用激光光谱分析仪。

f)调节阀

切断阀的动作由气路上的电磁阀或电动快切实现。干熄焦锅炉给水及减温水所用调节阀采用进口耐高压的气动调节阀。锅炉主蒸汽所用调节阀采用进口耐高温高压的气动调节阀。

g)变送器:选用智能变送器,带现场指示表头;差压测量如需要三阀组则由变送器成套,并要求支持HEAT协议。

7.4 仪表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及抗干扰措施

与DCS系统相连的信号电缆选用屏蔽的计算机用控制电缆;其余电缆选用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的控制电缆。所有仪表电缆均采用穿保护管及电缆桥架内敷设方式。为了防止干扰,处于动力电缆同一桥架内部的仪表信号电缆采用屏蔽电缆。

7.5 仪表室

干熄焦综合电气室及汽轮发电站控制室包括操作站间、机柜间及进入控制室的缓冲间。

除缓冲间外,操作站间、机柜间按计算机房标准设计、装修(设置吊棚、防静电活动地板、密封门窗、弹簧门及墙面装修,嵌入式照明灯具等),并设置柜式空调。

7.6 仪表电源

干熄焦综合电气室的电源由电力专业分别提供一路来自不同变压器的独立可自动切换的380V.AC,50Hz电源,容量10kW;由电气专业送来带旁路隔离变压器不间断电源(UPS),后备电池时间60分钟,在突然停电时保证系统及操作员能进行必要的操作,以保证工艺装置安全。

汽轮发电站控制室的DCS系统由电力专业分别提供两路来自不同变压器的独立可自动切换的380V.AC/220V.AC、50Hz电源,并设置带旁路隔离变压器不间断电源(UPS),后备电池时间60min。在突然停电时保证系统及操作员能进行必要的操作,以保证工艺装置安全。

8. 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8.1 概述

DCS控制系统部分说明:

a)汽轮发电站采用DCS控制系统;

b)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装备水平;

过程控制级:包括现场控制器,I/O卡件,电源;

过程管理级: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

c)在汽轮发电站控制室内设置1台工程师站(兼操作员站),2台操作员站,来完成对汽轮发电站生产过程的控制

8.2 系统硬件基本配置

8.2.1 PLC系统

8.2.2 DCS系统

8.2.2.1 系统构成

过程控制级:通过控制单元所连接的检测和控制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并通过系统总线与操作站相连,接受操作管理信息并传递实时数据;

过程管理级:通过操作站监视过程控制站的所有信息,进行显示、操作、记录、数据处理、报表输出,并且可以按一定权限进行控制回路的组态和参数修改等操作。

8.2.2.2 硬件功能要求

系统应具有冗余容错功能,过程管理级要求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过程控制级应安全可靠,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I/O的扫描速度完全独立于I/O的数量,控制器的负载大小等因素。

a)工程师站:工程师站可以完成离线编程、组态、仿真调试程序;可以完成程序的方便查找与修改,并在不停机情况下即可选择控制模块进行在线修改,下装;工程师站软件应基于全局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实现系统数据库的实时性、统一性、功能强大,提供种类丰富全面的功能块库,使功能块编程方便、简洁直观;具备对整个系统的硬件进行监视和故障自诊断的功能;工程师站属性与操作员站属性可凭登陆密码随时切换。

b)操作员站:每个操作站应能互为备用,并能通过动态工艺流程画面监控整个生产流程;操作员软件应具有趋势曲线,历史曲线记录功能;具有生产报告(按每天,每周打印各种数据和图表)、事件报告、报警报告功能;操作员站应能显示工艺设备的运行状态、流程图参数、趋势图参数、历史数据和事件记录;打印过程控制网络参数设定点,打印出错报告、班报表、月报表等;优先级报警,任何报警都可在当前显示屏中显示;

c)控制器:控制器应具有离线组态和仿真调试的功能;具有系统自诊断功能和远程诊断功能;丰富的功能块以完成计算和特殊功能;为满足过程控制要求而设计的专用软件包;从操作站接收不同的命令完成相应的功能;当需更换或维修时, 系统所有I/O卡件均可带电插拔。控制柜内各种模块应有20%的备用点,同时预留20%的模块拓展空间。

8.2.2.3 系统接口

系统提供一个OPC开放式数据接口,可用于EXCEL动态数据表格的设计应用、或与第3方数据进行通讯,进行宏观调控。

系统提供与各种PLC的数据接口,用上位机进行数据采集通讯,使得中控室能同时监视PLC系统。

DCS控制系统留有工业以太网通讯接口。

8.2.2.4 系统硬件基本配置

汽轮发电站DCS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级采用冗余控制器,冗余网络,冗余电源,来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过程管理级在统一在汽轮发电站中控室设置1台工程师站(兼作操作员站),2台操作员站,1台A3针式打印机,1台彩色激光打印机,1台便携式编程器。整个系统网络采用冗余容错的结构, 过程控制级与过程管理级有效分开。

8.3 基础控制级应用软件基本功能

8.3.1 PLC系统

8.3.2 DCS系统

8.3.2.1 信号采集及处理

包括I/O功能运算(滤波、零位漂移调整、断偶保护等)、控制回路功能(PID运算功能等辅助控制功能等)、信号选择功能(高选/低选、无扰动切换等)、计算功能(比较、求绝对值、开平方根、累加供能等)、逻辑功能:(AND,OR,XOR等)、计数器功能等功能。所有I/O模件都有标明I/O状态的LED指示和其它诊断显示,如模件电源指示灯。

8.3.2.2 功能描述

基础控制级应用软件包括数据采集,调节控制,工艺流程显示,各种泵及电机的运行、故障状态显示,瞬时显示,历史趋势显示,报警及记录,历史数据存储,报表打印,运算等功能。

DCS系统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a) 控制功能:

连续控制

系统具有连续控制功能,包括PID、比值、分程、串级、选择及前馈等控制和运算功能。系统具备PID参数自整定。

顺序控制

系统具有顺序控制功能执行信号的逻辑运算和判断,完成过程顺序控制。系统的输出状态接点是自由接点

b)监视功能

系统每个操作员站都可以综合显示字符和图像信息,维护人员通过CRT实现对整个系统运行过程的操作和监视。

c) 操作功能

在操作站上可以完成功能组操作;棒状图操作;趋势组操作;流程图操作;报警操作。

d) 报警功能

系统能完成模拟量、数字量报警、系统故障报警、事件报警。

e) 报表功能:

在操作站上可以完成定期报表;运行人员操作报表;事件顺序记录;操作员报表;设备运行报表;历史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f) 打印功能

系统能利用打印机打印出各种参数的指示值、记录值及班报、日报等数据报表。

g) 通信功能

系统支持OPC开放标准和现场总线技术标准.

8.4 基础控制级与上位管理级联网

8.4.1 PLC系统

8.4.2 DCS系统

在过程控制级,汽轮发电站系统通过冗余容错的网络构成DCS系统生产控制部分,在过程管理级,系统提供一个全局数据库,同时提供一个OPC开放数据接口,用于与上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讯。

8.5 控制室设计

在干熄焦综合电气楼设置干熄焦控制室,在汽轮发电站设置汽轮发电控制室。

在发电电气室内设置控制系统机柜间和控制室;除尘地面站设置远程I/O机柜间。机柜间用于放置系统柜及相关电气及仪表柜等。控制室设有多个操作台,放置工程师站、操作站及打印机等用于操作和监视等系统设备。

机柜间按计算机机房标准设计和装修。设置吊棚、密封门窗、弹簧门以及墙面装修等。为便于电缆的敷设及安全,机柜间安装防静电活动地板,控制室地面为彩色釉面砖。

机柜间及控制室内设空调。

8.6 系统电源设计

控制系统电源要求:为使控制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系统采用UPS及市电供电。UPS电源由两个可自动切换的独立电源供给。UPS备用电池的供电时间不少于60分钟。

UPS采用知名品牌产品。UPS设备可以送出运行状态信号,控制系统可远程监视UPS的运行状态。控制系统及部分现场仪表电源由UPS通过配电柜分别供给。

8.7 信号配电、隔离设计原则

当采用控制系统的AI(指4~20mA.DC信号输入)卡件不能对外供电时,采用配电器供电并采样,而DO经继电器隔离后输出。

8.8 控制系统接地设计及防雷措施

a)现场仪表不设专门接地。连接现场仪表及控制系统的电缆接地统一接到控制室内保护接地母线上,现场一端要求悬空并做绝缘保护。

b)控制系统的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可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1Ω,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控制系统的直流工作接地(系统地)必须通过单独的接地线引至接地极。

8.9 通讯线路的选型,敷设方式及抗干扰措施

a)与控制系统相连的信号电缆选用带屏蔽的计算机用控制电缆;其余电缆选用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的屏蔽控制电缆。所有仪表电缆均采用穿保护管及电缆桥架内敷设方式。为了防止干扰,处于动力电缆同一桥架内部的仪表信号电缆采用屏蔽电缆。在温度高的环境下,电缆选用耐高温阻燃电缆,桥架敷设需进行隔热处理。

b)网络通讯线路选用系统专用的工业级产品,根据通讯信号传输距离采用电缆或光缆传输介质。

c)通讯线缆采用穿保护管及电缆桥架内敷设方式。为了防止干扰,原则上通讯线路与仪表信号电缆同时或单独敷设,不允许与动力桥架一起敷设。

9. 采暖、通风及除尘

9.1 概述

9.1.1 主要粉尘及有害物

在采用干法熄焦工艺时,焦炭在熄焦、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