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臺灣出版與閱讀 014 慧)等,透過口傳方式經過千百年敘說,流傳到 今天。 原住民族群的口傳文學,是族群在面對居住 環境和氣候不同,異族往來互動,逐漸塑造出適 合族人生存繁衍的生活環境和風俗思維,因此部 落口傳的民間敘事文學往往呈現族群的民俗風情 與文化精神。這種沒有文字的溝通方式,使人與 人之間的情感可以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 綿密相依的部落傳播網路。 他者書寫 早期漢人文獻中的原住民族 然而,由於缺乏文字系統,讓原住民族的往 昔狀態與歷史變遷,僅能依靠口傳而難以追索。 於是,作為非原住民族的「他者」,如過往漢 人、日本人的文字記載,就成了解臺灣原住民族 的重要線索。 我在歷史名酒展示區中 陳列著 〈東番記〉、《臺東州采訪冊》、《番社采 風圖》 拿起角落的 從言說到書寫 筆者有一首詩,詩名為〈我在圖書館找一 本酒〉,這是我在念研究所時寫的一首詩,以酒 的意象,來說明原住民族的書寫歷史。那時因為 在研究原住民族的文獻,壓力沈重,於是跑去賣 場想買酒喝,在說酒的過程中,發現一瓶酒的介 紹,就好像酒釀造的歷史,就好像一本書。 我在圖書館 找一本 適合喝的酒 第一人稱模式:早期原住民族非文 字的傳播型態 在還沒有文字的時代,文學是透過口頭傳 承在人類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如史詩、 神話、傳說、祭歌、俗諺、遷徙等,我們可以從 布農語的語彙中,了解到布農族人的口傳文學, palihabasan( 說 以 前 之 事 )masumsumtuisling ( 祈 禱 式 歌 謠 )、lusantuisling( 祭 祀 歌 謠 )、pali-inpalivaan( 神 話 故 事 )、 mamantuktupalihababasan( 真 實 故 事 )、 pakadahvi(比喻)、ishumistutailas(生活智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 沙力浪 作家 2616-5074 109 年第 2 期(總號第 10 期) 民國 109 年 6 月(2020.6) 頁 14-18 國家圖書館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 Upload
    others

  • View
    1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臺灣出版與閱讀

014

慧)等,透過口傳方式經過千百年敘說,流傳到

今天。

原住民族群的口傳文學,是族群在面對居住

環境和氣候不同,異族往來互動,逐漸塑造出適

合族人生存繁衍的生活環境和風俗思維,因此部

落口傳的民間敘事文學往往呈現族群的民俗風情

與文化精神。這種沒有文字的溝通方式,使人與

人之間的情感可以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

綿密相依的部落傳播網路。

他者書寫

早期漢人文獻中的原住民族

然而,由於缺乏文字系統,讓原住民族的往

昔狀態與歷史變遷,僅能依靠口傳而難以追索。

於是,作為非原住民族的「他者」,如過往漢

人、日本人的文字記載,就成了解臺灣原住民族

的重要線索。

我在歷史名酒展示區中

陳列著

〈東番記〉、《臺東州采訪冊》、《番社采

風圖》

拿起角落的

從言說到書寫

筆者有一首詩,詩名為〈我在圖書館找一

本酒〉,這是我在念研究所時寫的一首詩,以酒

的意象,來說明原住民族的書寫歷史。那時因為

在研究原住民族的文獻,壓力沈重,於是跑去賣

場想買酒喝,在說酒的過程中,發現一瓶酒的介

紹,就好像酒釀造的歷史,就好像一本書。

我在圖書館

找一本

適合喝的酒

第一人稱模式:早期原住民族非文

字的傳播型態

在還沒有文字的時代,文學是透過口頭傳

承在人類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如史詩、

神話、傳說、祭歌、俗諺、遷徙等,我們可以從

布農語的語彙中,了解到布農族人的口傳文學,

palihabasan(說以前之事)masumsumtuisling

( 祈 禱 式 歌 謠 )、lusantuisling( 祭 祀 歌

謠 )、pali-inpalivaan( 神 話 故 事 )、

mamantuktupalihababasan( 真 實 故 事 )、

pakadahvi(比喻)、ishumistutailas(生活智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沙力浪 作家

2616-5074 109 年第 2期(總號第 10 期) 民國 109 年 6 月(2020.6) 頁 14-18 國家圖書館

Page 2: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015

出 版 社 選 書

哲學

宗教

深水觀音禪寺住持、華梵大學董事長—悟觀法

師。透過天台思想和自我修證,直探眾經之王

《法華經》義髓。學佛四十多年以來,一直在思

考「寂寞的路口」這一件事,我們真正學佛的

人,這件是大事,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誰幫

我們呢?學佛就是為安頓好生死這件事情呀!這

就值得我們付出精進心來修行,不能做「生命的

俘虜」啊!(有鹿文化)

有鹿文化 /10810/2 冊 /21 公分 /760 元 / 平裝ISBN 9789869818827/221

釋悟觀 著

法華經者的話

本書可說是一本探索生命之旅的導覽書,作者曾

廣志用輕鬆家常的語氣娓娓訴說周遭的生命故

事。每一篇的生命視野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生

死,從日常生活中反思生命的意義,進而能坦然

面對自我以及親人的生死大事,從而及早準備,

期盼瀟灑去來。生命豐富斑斕,各有不同色彩,

接受各種色彩變化,是我們一生的課業。該放

手?還是緊緊把握?每一步都沒有對錯,只有與

生命對話中所體悟學習的人生課題意涵。(香海

文化)

香海文化 /10811/318 面 /21 公分 /300 元 / 平裝ISBN 9789869796835/197

曾廣志 著

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

一本標示著:《裨海紀遊》

「釀於十七世紀

成份:『竹枝詞』、『硫磺』、『漢俗』、

『番俗』

濃度:40%

口味:飲入喉後隨之而來的香純飽滿,餘韻

散發柔順芬芳、誘發出的荒誕、神秘、奇詭

的酒息,讓人彷彿置身山林,展開一趟原始

異境文化且豐富奇幻的冒險旅程。」

首先是來自漢人的書寫。漢人的文獻中,早

在元朝就有相關原住民族的記載。明清以後,這

類書寫紀錄就更多了。分析這些文字,有的是為

了獵取奇風異俗,有的在宣揚其教化之功;有的

直斥原住民族為未開化的野蠻人,有的卻浪漫地

將原住民族想像成葛天氏之民。而好歌舞、善飲

和野蠻的圖像,深中人心,直到今天仍是原住民

族無法擺脫的刻板印記。

日治時期,日人便於管理之道,因此日本時

期臺灣總督府,除了派員進行大規模的調查、採

錄與研究,長期生活於「蕃界」的理蕃警察,地

緣之便及政策需求,進行觀察書寫、再現臺灣原

住民族的口傳文學、慣習。日治時期有關原住民

族的調查、採錄與研究,留下相當的文獻史料。

透過「他人之眼」所書寫的文獻,儘管與真

實有所差距,卻可以帶領讀者返回歷史當下,顯

現出部份側影。而與此同時,這些書寫本身也再

現了書寫者與原住民族的交會,提供了後人更多

理解的可能。

Page 3: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臺灣出版與閱讀

016

歐洲人眼中的原住民族

走到異國風味烈酒區

展示著

《巴達維亞城日記》、《熱蘭遮城日誌》

隨手翻閱

一本標示著:《東方主義》

「釀於西元一九九九年

成份:『他者』、『建構』、『文化霸權』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

濃度:55%。

酒香:具有『一頭大型野獸』的獨特風味

屬性:蒸餾酒

出產地:美國」

16 世紀前後,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來到

臺灣後,寫出了遊記式、描述性關於原住民族的

記載。但這些文獻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他們對原

住民族圖像拼湊的背後,還是以自己的觀點、利

益來著手。就好像 1629 年來臺的荷蘭籍猶尼烏

斯(R.Junius)傳教士,他曾報導西拉雅人以拉

丁字母拼寫新港語。然而這一切努力,主要還是

為了讓當地人,能聽到「清楚地以他們的話語說

出基督福音美妙的奧蹟」。最主要不是文字的傳

播,而是信仰。

自我書寫

當我在求學的過程,尋找各時代的文獻,充

滿著他者的書寫,卻找不到自己族人書寫自我的

書籍,我這樣寫出我的想法:

各式各樣的酒類

卻找不找一本

「成份:『射耳祭』、『祭典』

『點酒』、『敬拜』」

無法標示出酒精濃度

具有『流連忘返在霧中』的香味

用族人的感覺

釀製而成

的《小米酒》」

圖書館工讀生

輕輕地說著:

「要去部落分館找喔!」

80 年代以後由於整個臺灣政治、社會、經

濟、文化環境的轉向多元化,以及本土意識抬

頭,使得相關原住民族的傳播活動開始與動態的

社會現象連結在一起。在這段時間,第一人稱

的主體,又開始說話了,只是它不再僅是「言

說」,而是進入「書寫」的活動中了。那我們要

以什麼文字來展現主體呢?有族語書寫及漢語書

寫的發展現像。

族語主要是聖經的翻譯,可說是原住民族

「族語書面文學」的雛形。運用羅馬字的力量,

開始用族語書寫。原民會跟教育部在 2005 年時

Page 4: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017

出 版 社 選 書

宗教

宗教

佛光文化 /10902/224 面 /21 公分 /250 元 / 平裝ISBN 9789574575381/221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清孝專研中國華嚴思想,

他以親切易懂的語言說明《華嚴經》架構,運用

夢幻歌劇之喻闡釋華嚴篇章。內容有「七處八

會」舞臺、輪番上陣的菩薩及天人、沒有一句台

詞的主角—盧舍那佛,以及配角們上台歌唱、

演說、表演,場面熱絡!本書分 12 講,作者從物

理、哲學的視角,帶領讀者重讀《華嚴經》,領

略該經思想要旨。字裡行間無不在引領世人走進

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木村清孝 著;劉聯宗 譯

華嚴經的現代

解讀

學佛有沒有循序漸進的方法、次第?生活中逆境

來時怎麼辦?脾氣來時如何自處?煩惱來時怎樣

消解?作者以其多年的經驗、學養,為現代人釋

疑解惑,本書內容有:佛門禮儀、佛事懺儀、生

活修行、人生儀禮等,計三十四講,是一套實用

的佛教修持書。閱讀此書能對佛教各種禮儀,以

及僧團、在家居士的生活起居、生老病死、修行

次第等,有進一步的認識,依此實踐,就能擁有

莊嚴幸福的人生。(佛光文化)

佛光文化 /10812/2 冊 /22 公分 /600 元 / 精裝ISBN 9789574575206/224

慈容法師 著

自覺人生‧莊嚴

身行

會銜發布原住民族 16 族的文字書寫系統,為了

推廣書寫系統,教育部也從 2007 年開始辦理原

住民族族語文學獎,每兩年辦理一次,至今已辦

理 7 屆。並且將原住民族語文學獎活動,將「新

詩」、「散文」、「翻譯文學」及「短篇小說」

類別之得獎優選作品及佳作作品,編輯成冊並出

版。

1987 年晨星出版社開闢臺灣原住民族文學

系列,並於 1 月出版《悲情的山林:臺灣山地小

說選》(吳錦發編選),至此晨星出版社成為原

住民族出版的重鎮,此系列叢書目前已出版 54

本,其中文學作品集佔半數之多。以後受完整漢

文教育的臺灣原住民族青壯年一代,對漢語使用

的能力已臻成熟,可以漢文進行「主體」的書

寫。禁錮了百年的主體,終於找到了新的工具來

傳播自己的觀點、感受。

南天、臺原、晨星、稻鄉以及若干出版社,

開始主動出版有關原住民族的作品,其中不少是

原住民族創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書寫的。田雅

各、莫那能、瓦歷斯.諾幹、夏曼.藍波安、夏

本.奇伯愛雅、黃貴潮、浦忠成、阿道等人,都

是傑出的作者。

我們期待,我們在自己的部落中,釀造出屬

於自己味道的書寫,與人分享。

延伸閱讀

1. 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著。《蘭嶼行醫記》(臺中市:晨

星,1998)。

2. 拓拔斯(田雅各)著。《情人與妓女》(臺中市:晨星,1992)。

3. 拓拔斯(田雅各)著。《最後的獵人》(臺中市:晨星,1987)。

4. 莫那能著。《美麗的稻穗》(臺中市:晨星,1989)。

5.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臺北

Page 5: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臺灣出版與閱讀

018

市:人間,2010)。

6. 瓦歷斯.諾幹著。《七日讀》(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2016)。

7. 瓦歷斯.諾幹著。《瓦歷斯微小說》(臺北市:二魚文化,2014)。

8. 瓦歷斯.諾幹著。《荒野發聲》(新北市:稻鄉,2014)。

9. 瓦歷斯.諾幹著。《戰爭殘酷》(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

2014)。

10. 瓦歷斯.諾幹編著。《字頭子》(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2014)。

11. 瓦歷斯.諾幹著。《城市殘酷》(臺北市:南方家園文化,2013)。

12. 瓦歷斯.諾幹編著。《瓦歷斯.諾幹 2012:自由寫作的年代》

(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2012)。

13. 瓦歷斯.諾幹著。《當世界留下二行詩》(新北市:布拉格文

化,2011)。

14. 瓦歷斯.諾幹著。《字字珠璣》(臺北市:國家,2009)。

15. 瓦歷斯.諾幹著。《迷霧之旅》(臺中市:晨星,2003)。

16.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撰稿。《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

(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17. 瓦歷斯.諾幹著。《伊能再踏查》(臺中市:晨星,1999)。

18. 瓦歷斯.諾幹著。《番人之眼》(臺中市:晨星,1999)。

19. 瓦歷斯.諾幹著。《戴墨鏡的飛鼠》(臺中市:晨星,1997)。

20. 瓦歷斯.諾幹撰稿。《泰雅影像紀錄展專輯》(豐原市:臺中縣

立文化中心,1995)。

21. 瓦歷斯.尤幹著。《山是一座學校》(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

心,1994)。

22. 瓦歷斯.尤幹著。《想念族人》(臺中市:晨星,1994)。

23. 瓦歷斯.尤幹著。《泰雅孩子台灣心 1986-1993》(豐原市:臺灣

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1993)。

24. 瓦歷斯.尤幹著。《荒野的呼喚》(臺中市:晨星,1992)。

25. 瓦歷斯.尤幹著。《番刀出鞘》(新北市:稻鄉,1992)。

26. 柳翺(瓦歷斯.諾幹)著。《永遠的部落》(臺中市:晨星,

1990)。

27. 夏曼.藍波安著。《大海之眼》(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2018)。

28. 夏曼.藍波安著。《大海浮夢》(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2018)。

29. 夏曼.藍波安作。《安洛米恩之死》(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

2015)。

30. 夏曼.藍波安著。《天空的眼睛》(臺北市:聯經,2012)。

31. 夏曼.藍波安著。《老海人》(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2009)。

32. 夏曼.藍波安著。《航海家的臉》(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

2007)。

33. 夏曼.藍波安著。《海浪的記憶》(臺北市:聯合文學,2002)。

34. 夏曼.藍波安著。《黑色的翅膀》(臺中市:晨星,1999)。

35. 夏曼.藍波安著。《冷海情深》(臺北市:聯合文學,1997)。

36. 夏曼.藍波安著。《八代灣的神話》(臺中市:晨星,1992)。

37.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划向惡靈島》(新竹市:蘭嶼

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2015)。

38.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五對槳》(新竹市:國立交通

大學出版社,2012)。

39.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雅美族歌謠:古謠》(新竹

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40.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雅美族歌謠:情歌與拍手歌》

(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41.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三條飛魚》(臺北市:遠流,

2004)。

42.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蘭嶼素人書》(臺北市:遠

流,2004)。

43. 周宗經文;洪義男圖。《雅美族神話故事》(臺北市:臺灣省政

府教育廳,1996)。

44.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臺北

市:常民文化,1996)。

45.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著。《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臺北

市:臺原,1994)。

46. 周宗經著。《釣到雨鞋的雅美人》(臺中市:晨星,1992)。

47. 黃貴潮作。《阿美族口傳文學集》(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

48. 黃貴潮著。《伊那 Ina,我的太陽:媽媽 Dongi 傳記》(臺北市:

原住民文發會,2006)。

49. 黃貴潮著。《遲我十年:Lifok 生活日記》(臺北市:中華民國臺

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2000)。

50. 黃貴潮著。《豐年祭之旅》(臺東縣: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

家風景區管理處,1998)。

51. 黃貴潮著。《阿美族兒歌之旅:阿美族兒歌精選五十首》(臺東

縣: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1998)。

52. 黃貴潮著。《阿美族傳統文化》(臺東縣: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

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998)。

53. 黃貴潮著。《阿美族飲食之美》(臺東縣: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

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998)。

54. 黃貴潮著;馬淵悟編。《リボク日記》(臺北市:南天,1995)。

55. 黃貴潮著。《豐年祭之旅》(臺東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

景特定局管理處,1994)。

56. 黃貴潮原著;黃宣衛編譯。《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記錄》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

57.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等撰稿。《臺灣原住民族歷史:鄒族史

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58. 浦忠成撰。《神話樹與其他:鄒族土地與文化的故事》(花蓮:

浦忠成,2019)。

59. 浦忠成著。《再燃庫巴之火:多元視角思考島嶼的弱勢與原住民

族群》(臺北市:山海文化雜誌,2017)。

60. 巴蘇亞.博伊哲奴(浦忠成)作。《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

上、下冊(臺北市:里仁,2009)。

61. 浦忠成著。《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族的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

溯》(臺北市:五南,2007)。

62.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

的未來》(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5)。

63.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思考原住民》(臺北市:前

衛,2002)。

64.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作。《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

臺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臺北市:里仁,

2000)。

65.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

北市:台原,1999)。

66. 浦忠成著。《庫巴之火:臺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臺中市:晨

星,1996)。

67.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

(臺北市:常民文化,1996)。

68.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臺灣鄒族的風土神話》(臺

北市:台原,1993)。

69. 阿道.巴辣夫作。《路.Lalan》(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2013)。

Page 6: 我在圖書館尋找一本原民書isbn.ncl.edu.tw/FCKEDITOR_UploadFiles/1597800294.pdf富麗的華藏世界,讓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最佳 的現代解讀。(佛光文化)

019

出 版 社 選 書

宗教

宗教

宗教

宗教

本書彙輯阿德仁波切一生的非凡故事及其開示教

法,時間著重在橫跨 1999 到 2006 年間,呈現出

他所傳授的教法不僅甚深,且不凡方式中的一小

部分。他所給予的教導,不但精確、細節豐富,

而且簡單直接;此一風格也反應了他對佛法的體

驗、了悟及慈悲的深度。我們可以從本書中看到

阿德仁波切在任何境遇下都展現出真正修行人的

風範,他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視為業力的顯現,

同時作為一種契機,將生活中如實展現的面向都

融入佛法中而得到圓滿成就。(眾生文化)

眾生文化 /10812/183 面 /21 公分 /360 元 / 平裝 ISBN 9789869785969/226

阿德仁波切 作;多傑圖滇 中譯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

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

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

最深層、最隱藏面向。然而,就在四年半閉關剛

開始的第三個星期,仁波切生了一場重病,這場

病使得仁波切處於生與死之間的「間隙」,並經

歷中陰的各個階段。在這個瀕死經驗之後,他的

旅程再次充滿熱忱地展開。(眾生文化)

眾生文化 /10810/331 面 /22 公分 /399 元 / 平裝ISBN 9789869785945/226

詠給.明就仁波切 作;妙琳法師 中譯

歸零,遇見真實一位行腳僧,1648 個「向內朝聖」的日子

《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

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

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

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作者長年深耕於

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

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此書以

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

《摩訶止觀》的脈絡,願讀者能依著章節字句的

延伸,而能進入《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

台宗大師接心。(香海文化)

香海文化 /10809/368 面 /21 公分 /320 元 / 平裝ISBN 9789869722988/226

永本 著

課堂上的摩訶

止觀‧參

真正的覺醒,從迴照自身開始。菩提伽耶的第一

場禪七,一場場精彩絕倫的生死探問,洪啟嵩禪

師首本禪七完整修行開示。無論今日或昔日,世

間或禪堂,於每個壯闊的生靈而言,此刻,都是

開悟之前。開悟需要多少時間?每一個日升月沉

都是一場生死的輪轉,每一天從生到死,從死到

生,是否曾有一念覺悟,一念反觀自心。(全佛

文化)

全佛文化 /10901/288 面 /21 公分 /350 元 / 平裝ISBN 9789869613880/225

洪啟嵩 著

開悟之前七個日夜迴照自性的印度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