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界界界界 界界界界界界 R98521607 界界界 R98521608 界界界 R98521611 界界界 1

金字塔原理Part3

  • Upload
    zoe-lee

  • View
    699

  • Download
    5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金字塔原理Part3

界定問題建構問題分析

R98521607 林欣瑞 R98521608 賴東延 R98521611 李美儀

1

Page 2: 金字塔原理Part3

• 問題的存在與否由實際結果與想要的結果是否相符來判斷• R1 : Undesired Result• R2 : Desired Result

R1 R2情境

? 2

Page 3: 金字塔原理Part3

• 而”解決方案”則是說明如何從 R1 得到 R2

3

Page 4: 金字塔原理Part3

• 上述界定問題的方式,使得我們可以以”序列分析”( Sequential Analysis )這種有效的解決問題技巧,來經由邏輯順序找到我們所面對的問題。

4

1. 是否有貨可能有問題(或機會)?2. 這個問題(或機會)在哪裡?

界定問題

3. 為什麼這個問題(或機會)存在? 建構分析

4. 我們能做什麼呢?5. 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找出解決方案

Page 5: 金字塔原理Part3

界定問題的基本架構• 列出要素• 轉換為引言

5

Page 6: 金字塔原理Part3

• 列出要素:• 發生什麼事情?(情境)• 做簡報之後,預估季銷售將會下滑

• 我們不喜歡什麼?( R1 )• 對年成長率的威脅

• 我們想要什麼?( R2 )• 延續往年 10%的年成長率

• 發生問題的原因• 潛在客戶名單可能失效• 報告不夠強而有力• 簡報沒有效果

6

Page 7: 金字塔原理Part3

情境

列出潛在客戶 寫報告 做簡報

起點 /序幕:

我們要如何確保持續性的成長?- 擴大客戶名單- 加強報告- 提供簡報影片檔案

R1 R2

對年成長率造成威脅 延續 10% 的年成長率

引發困擾的事件:季銷售預估將會減少 10%

7

Page 8: 金字塔原理Part3

•轉換為引言

•情境• 可靠的方式販售產品給了我們 30 年來的 10% 年銷售成長率

•衝突• 季銷售預估今年成長率將少 10% (引發的困擾與 R1 、 R2 )

•問題• 我們如何可以確保持續性的成長

排除執行上的缺失

擴大名單 加強報告 提供簡報影片檔案

8

Page 9: 金字塔原理Part3

情境• 起點 / 序幕:

• 引發困擾的事件:• 希望產品正式上市之前可以有完整的測試

製造商 新產品 超級市場

9

Page 10: 金字塔原理Part3

製造商付錢

R1 R2超市不同意試銷

可以現場試銷

拒絕支付

費用 2,0000 美金

合理的試銷費用

超市不同意

Layer a

Layer b

Layer c

10

Page 11: 金字塔原理Part3

•歸納列出問題的程序• 起點\序幕• 可以列出情境的金字塔圖

• 引發困擾的事件• R1 (不想要的結果)• R2 (想要的結果)• 尋找疑問

11

Page 12: 金字塔原理Part3

倉庫 A 倉庫 B 倉庫 C

家用商品

有一間公司從三間倉庫將家用商品配銷到全國

部門 A 部門 B 部門 C 部門 D

公司

我們公司由幾個獨立經營的業務部門所組成,每一個部門所從事的業務都可能適合這項新的影像處理技術

12

Page 13: 金字塔原理Part3

•歸納列出問題的程序• 起點\序幕• 引發困擾的事件• 外部(流程\結構外的環境)• 內部(公司內部的改變)• 最近的發現(明顯需要改變的認知)

• R1 (不想要的結果)• R2 (想要的結果)• 尋找疑問

13

Page 14: 金字塔原理Part3

•外部(流程\結構外的環境)• 新的競爭對手• 新技術• 政府或是消費政策的改變

•內部(公司內部的改變)• 裝置新的電腦系統• 進軍新市場• 改變產品線的方向

•最近的發現(明顯需要改變的認知)• 產品\流程表現落後• 低於水準的業績 14

Page 15: 金字塔原理Part3

•歸納列出問題的程序• 起點\序幕• 引發困擾的事件• R1 (不想要的結果)• 經由”引發困擾的事件”所造成的結果

• R2 (想要的結果)• 希望取代 R1的結果

• 尋找疑問

15

Page 16: 金字塔原理Part3

•歸納列出問題的程序• 起點\序幕• 引發困擾的事件• R1 (不想要的結果)• R2 (想要的結果)• 尋找疑問• 如何從 R1 到 R2• 不知道如何從 R1 到 R2• 自認知道如何從 R1 到 R2 ,但是不確定想法是否正確• 確定知道如何從 R1 到 R2 ,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實踐• 實踐的解決辦法,但是又出現某種原因導致方案不可行• 已經列出多種解決方案,但是不知道要選擇哪一種

多層架構

16

Page 17: 金字塔原理Part3

解決方案

R1 R2S=Q=C=

情境

17

Page 18: 金字塔原理Part3

• 不知道如何從 R1 到 R2

18

R1 R2 S = 情境C = R1 、 R2Q = 如何從 R1 到 R2?

情境

Page 19: 金字塔原理Part3

19

• 確定知道如何從 R1 到 R2 ,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實踐

解決方案

R1 R2 S = R1 情境、 R2C = 解決方案Q = 如何實踐解決方案

情境

Page 20: 金字塔原理Part3

20

• 實踐的解決辦法,但是又出現某種原因導致方案不可行

解決方案

R1 R2

S = R1 情境、 R2 解決方案C = 解決方案行不通Q = 我們應該做什麼?

解決方案行不通

情境

Page 21: 金字塔原理Part3

建構問題分析 - 大綱• 從資料著手• 設計診斷架構• 顯示實體結構• 探究因果• 將可能原因分類• 運用診斷架構• 客戶的問題• 分析方法

21

Page 22: 金字塔原理Part3

• 從資料著手• 設計診斷架構• 顯示實體結構• 探究因果• 將可能原因分類• 運用診斷架構• 客戶的問題• 分析方法

建構問題分析 - 大綱

22

Page 23: 金字塔原理Part3

• 從資料著手• 設計診斷架構• 顯示實體結構• 探究因果• 將可能原因分類• 運用診斷架構• 客戶的問題• 分析方法

建構問題分析 - 大綱

23

Page 24: 金字塔原理Part3

問題分析

• 收集資料→說明發現→得出結論→建議行動

24

Page 25: 金字塔原理Part3

• 收集資料→說明發現→得出結論→建議行動

問題分析

25

Page 26: 金字塔原理Part3

• 收集資料→說明發現→得出結論→建議行動

問題分析

26

Page 27: 金字塔原理Part3

• 收集資料→說明發現→得出結論→建議行動

問題分析

27

Page 28: 金字塔原理Part3

28

Page 29: 金字塔原理Part3

29

Page 30: 金字塔原理Part3

從資料著手有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時間溯及顧問業的濫觴時期 (1950~1960) 。

從資料著手

30

Page 31: 金字塔原理Part3

1. 找出這個產業內的關鍵成功因素,檢視: 市場特性 價格—成本—投資特性 技術需求 產業結構與獲利能力2. 評估客戶的優勢與劣勢,基於 銷售與市場定位 技術地位 經濟結構 財務與成本結果3. 對照成功的關鍵因素,比較客戶的表現4. 發展具體的建議,利用機會並解決問題

從資料著手

31

Page 32: 金字塔原理Part3

1. 找出這個產業內的關鍵成功因素,檢視: 市場特性 價格—成本—投資特性 技術需求 產業結構與獲利能力2. 評估客戶的優勢與劣勢,基於 銷售與市場定位 技術地位 經濟結構 財務與成本結果3. 對照成功的關鍵因素,比較客戶的表現4. 發展具體的建議,利用機會並解決問題

從資料著手

32

Page 33: 金字塔原理Part3

1. 找出這個產業內的關鍵成功因素,檢視: 市場特性 價格—成本—投資特性 技術需求 產業結構與獲利能力2. 評估客戶的優勢與劣勢,基於 銷售與市場定位 技術地位 經濟結構 財務與成本結果3. 對照成功的關鍵因素,比較客戶的表現4. 發展具體的建議,利用機會並解決問題

從資料著手

33

Page 34: 金字塔原理Part3

• 提出各種假設• 設計一個含有各種可能結果的關鍵實驗 (或是若干實驗 )

,每個實驗幾乎都能排除一個或更多的假設• 進行實驗以便得出清楚的結論• 據此計劃改善的行動

34

Page 35: 金字塔原理Part3

• 提出各種假設• 設計一個含有各種可能結果的關鍵實驗 (或是若干實驗 )

,每個實驗幾乎都能排除一個或更多的假設• 進行實驗以便得出清楚的結論• 據此計劃改善的行動

35

Page 36: 金字塔原理Part3

• 提出各種假設• 設計一個含有各種可能結果的關鍵實驗 (或是若干實驗 )

,每個實驗幾乎都能排除一個或更多的假設• 進行實驗以便得出清楚的結論• 據此計劃改善的行動

36

Page 37: 金字塔原理Part3

• 提出各種假設• 設計一個含有各種可能結果的關鍵實驗 (或是若干實驗 )

,每個實驗幾乎都能排除一個或更多的假設• 進行實驗以便得出清楚的結論• 據此計劃改善的行動

37

Page 38: 金字塔原理Part3

使用診斷架構來幫助想像客戶發生問題之處。這個設想反過來能透露你的分析應該著重的要素或活動。

設計診斷架構

38

Page 39: 金字塔原理Part3

設計診斷架構

39

Page 40: 金字塔原理Part3

• 可以用最容易排除的順序,評估可能的因素;換句話說,如果是因為心理的因素 ( 壓力、緊張 ),就不用掛號看醫生。

• 從第六章 ( 採用合乎邏輯的順序 )得知,建構任何事物只有三種可能方式:劃分、回溯因果、分類。

40

Page 41: 金字塔原理Part3

• 可以用最容易排除的順序,評估可能的因素;換句話說,如果是因為心理的因素 ( 壓力、緊張 ),就不用掛號看醫生。

• 從第六章 ( 採用合乎邏輯的順序 )得知,建構任何事物只有三種可能方式:劃分、回溯因果、分類。

41

Page 42: 金字塔原理Part3

• 可以用最容易排除的順序,評估可能的因素;換句話說,如果是因為心理的因素 ( 壓力、緊張 ),就不用掛號看醫生。

• 從第六章 ( 採用合乎邏輯的順序 )得知,建構任何事物只有三種可能方式:劃分、回溯因果、分類。

42

Page 43: 金字塔原理Part3

企業或產業的實體部份有清楚的結構—那就是,它們可以被想成由幾個單位所組成的系統,以行使一個特定功能。如果描繪這個系統的現況或是它應該用作的模式,那個畫面將引導你去判斷必須回答的問題,並分析底下的問題成因。

顯示實體結構

43

Page 44: 金字塔原理Part3

顯示實體結構

44

Page 45: 金字塔原理Part3

• 圖表 9.1 顯示,零售商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各種銷售與行銷因素。因此,市場佔有率下滑 (R1) 是否因為沒有充分讓消費者認識商品或沒有說服消費者購買等。

* R1指不希望的預期結果。

45

Page 46: 金字塔原理Part3

46

Page 47: 金字塔原理Part3

診斷問題的第二個方法是,探究組成特定結果的因果要素、活動或工作。可以透過顯示財務要素、工作或活動的各個層級來做到這一點。

1. 財務結構。譬如:找出低投資報酬率的原因。

探究因果

47

Page 48: 金字塔原理Part3

財務結構探究因果

48

Page 49: 金字塔原理Part3

2. 任務結構:更深入、更明確的作法是畫一張樹狀圖, 顯示企業必須自我組織以行使的重要任務

49

Page 50: 金字塔原理Part3

任務結構

50

Page 51: 金字塔原理Part3

3. 活動結構:另一個方法是利用樹狀圖探究必須實施以 產生「不」想要的最後結果的活動。

51

Page 52: 金字塔原理Part3

活動結構

52

Page 53: 金字塔原理Part3

第三個方法是按照預先分類將會有效綜合各個事實的假設

上,透過相似性將可能犯錯的地方進行分類。

將可能原因分類

53

Page 54: 金字塔原理Part3

將可能原因分類

54

Page 55: 金字塔原理Part3

選擇結構:這種邏輯樹與試圖發現一個不想要的結果的原因之行動結構有關。在選擇結構中,只是列出雙重選擇,直到對可能的原因有更精確的認知。

55

Page 56: 金字塔原理Part3

選擇結構

56

Page 57: 金字塔原理Part3

連續性行銷結構:結構的價值在於它的完整性,及打

算進行的每個要素分析的順序。

57

Page 58: 金字塔原理Part3

連續性行銷結構

58

Page 59: 金字塔原理Part3

59

Page 60: 金字塔原理Part3

60

Page 61: 金字塔原理Part3

運用診斷架構 如何知道何時需要哪種架構?以及是要鑽研整個架構還是

部分架構?

61

Page 62: 金字塔原理Part3

運用診斷架構 客戶問題

: ISD 是一個新進成立的部門;它的業務較預期成長快速。

62

Page 63: 金字塔原理Part3

• 成長預測• 該部門的目標管理• 商業資訊與管理需求• 現有的系統與程序• 缺乏效率的領域、低生產力的原因• 控制不佳的原因• 存貨正確性的評估、訂單—存貨差異的紀錄• 現有的資源如何使用

63

Page 64: 金字塔原理Part3

分析方法

64

Page 65: 金字塔原理Part3

1. 訂單與前置時間2. 採購項目3. 有效存貨4. 有效產能5. 系統成本6. 管理報告

65

Page 66: 金字塔原理Part3

小 結• 收 集 資 料—必須事先了解所收集資料之間的關連性,以及是否需

要更多沒有想到的資料。• 設計診斷架構—先找出每個資料的來源,分配收集資

料的責任,擬定收集資料的時間表, 並評估成本。• 運用診斷架構—全部的努力應該可以相對快速得帶到

問題的原因,並且可以發展適合甚至 是有創造力的建議。

• 最後,最擁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最瞭解這個領域的人;深入瞭解一個主題,往往能使解決問題的人得到更多元的體驗,並能超越一些邏輯的限制,得到可能的選擇方案。

• 而沒有那麼深入了解的人,可以選擇使用使用邏輯樹。

66

Page 67: 金字塔原理Part3

小 結• 收 集 資 料—必須事先了解所收集資料之間的關連性 ,以及是否需

要更多沒有想到的資料。• 設計診斷架構—先找出每個資料的來源,分配收集資料的責任,擬

定收集資料的時間表,並評估成本。• 運用診斷架構—全部的努力應該可以相對快速得帶到

問題的原因,並且可以發展適合甚至 是有創造力的建議。

• 最後,最擁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最瞭解這個領域的人;深入瞭解一個主題,往往能使解決問題的人得到更多元的體驗,並能超越一些邏輯的限制,得到可能的選擇方案。

• 而沒有那麼深入了解的人,可以選擇使用使用邏輯樹。

67

Page 68: 金字塔原理Part3

小 結• 收 集 資 料—必須事先了解所收集資料之間的關連性,以及是否需要更多沒有想到的資料。

• 設計診斷架構—先找出每個資料的來源,分配收集資料的責任,擬定收集資料的時間表, 並評估成本。

• 運用診斷架構—全部的努力應該可以相對快速得帶到 問題的原因,並且可以發展適合甚至是有創造力的建議。

• 最後,最擁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最瞭解這個領域的人;深入瞭解一個主題,往往能使解決問題的人得到更多元的體驗,並能超越一些邏輯的限制,得到可能的選擇方案。

• 而沒有那麼深入了解的人,可以選擇使用使用邏輯樹。

68

Page 69: 金字塔原理Part3

小 結• 收 集 資 料—必須事先了解所收集資料之間的關連性,以及是否需

要更多沒有想到的資料。• 設計診斷架構—先找出每個資料的來源,分配收集資料的責任,擬

定收集資料的時間表,並評估成本。• 運用診斷架構—全部的努力應該可以相對快速得帶到問題的原因,並且可以發展適合甚至是有創造力的建議。

• 最後,最擁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最瞭解這個領域的人;深入瞭解一個主題,往往能使解決問題的人得到更多元的體驗,並能超越一些邏輯的限制,得到可能的選擇方案。

• 而沒有那麼深入了解的人,可以選擇使用使用邏輯樹。

69

Page 70: 金字塔原理Part3

小 結• 收 集 資 料—必須事先了解所收集資料之間的關連性,以及是否需

要更多沒有想到的資料。• 設計診斷架構—先找出每個資料的來源,分配收集資料的責任,擬

定收集資料的時間表,並評估成本。• 運用診斷架構—全部的努力應該可以相對快速得帶到問題的原因,並且可以發展適合甚至是有創造力的建議。

• 最後,最擁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最瞭解這個領域的人;深入瞭解一個主題,往往能使解決問題的人得到更多元的體驗,並能超越一些邏輯的限制,得到可能的選擇方案。

• 而沒有那麼深入了解的人,可以選擇使用使用邏輯樹。

70

Page 71: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產生解決方案• 根據MECE 原則• 圖表 9.4

•產生策略機會• 根據MECE 原則• 圖表 9.13

•找出各組論點中的缺失• 關鍵議題• 不想要的結果 / 想要的結果 (R1/R2)

71

Page 72: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 - 產生解決方案

72

Page 73: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 - 產生策略機會

73

Page 74: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 - 找出各組論點中的缺失

74

Page 75: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 - 找出各組論點中的缺失

75

Page 76: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 - 找出各組論點中的缺失

•中央管理系統下的訂單是否適當 ?

•是否存放太多的過期存貨與滯銷存貨 ?

2.在現行的系統、程序與組織關係下,滿足客服目標所需的存貨投資水準是什麼 ?

4.目前的過期和滯銷存貨水準如何 ?

76

Page 77: 金字塔原理Part3

發展邏輯樹 - 找出各組論點中的缺失

我們將確定你能否 /如何降低存貨成本

在現有的集中供貨架構下,確定滿足客服目標的「正確」存貨水準

經由改變程序,確定前的存貨水準可以降低多少

透過供貨分散,確定能否調降存貨水準

77

Page 78: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何謂「議題」• 回答是 /非的問題• 若不是「是非題」,建議用「疑慮」一詞

• 歷史沿革• 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之 David Hertz 、 Carter Bales

在 1960 年代提出• 系統分析的複雜原則

• 步驟• 按時間順序• 策略領域圖表• 主要決策變數 (Major Decision Variables MDVs) 78

Page 79: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紐約市提供中等收入家庭住屋津貼

•需要緊急做出決策• 不只一項選擇有優點•必須處理許多變數並考量許多目標•衡量結果的標準不一,且經常有衝突•最終的行動方針可能對其他方面的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

79

Page 80: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紐約市提供中等收入家庭住屋津貼

80

Page 81: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紐約市提供中等收入家庭住屋津貼

81

Page 82: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錯誤概念

82

Page 83: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錯誤概念

1. 從客戶的問題著手2. 擬訂議題與子議題3. 提出假設4. 找出回答這些問題所需要的資訊5. 分派任務6. 得出結論、提出建議7. 確認結論與建議

83

Page 84: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錯誤概念

1. 從客戶的問題著手2. 擬訂議題與子議題3. 提出假設4. 找出回答這些問題所需要的資訊5. 分派任務6. 得出結論、提出建議7. 確認結論與建議

84

Page 85: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錯誤概念

1. 從客戶的問題著手2. 擬訂議題與子議題3. 提出假設4. 找出回答這些問題所需要的資訊5. 分派任務6. 得出結論、提出建議7. 確認結論與建議

?

85

Page 86: 金字塔原理Part3

進行議題分析 - 錯誤概念

1. 從客戶的問題著手2. 擬訂議題與子議題3. 提出假設4. 找出回答這些問題所需要的資訊5. 分派任務6. 得出結論、提出建議7. 確認結論與建議

議題分析邏輯樹≠診斷架構邏輯樹 86

Page 87: 金字塔原理Part3

結論 - 問題界定、診斷架構

• 確保重心放在→• 真正問題• 挖掘問題• 解決方案

• 易於以「金字塔」結構傳達邏輯

87

Page 88: 金字塔原理Part3

Q&A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