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三十五號 2012 10 17 發行人:胡又天 8 月中上映的第四部麥兜電影《噹噹伴我心》,編劇謝立文一如以往,大量 改編世界名曲為詼諧兒歌,再度令人激賞回甘,笑中帶淚。 本刊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liu-xing-ci-hua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streaming_lyrics 電郵:[email protected]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youtien 微博:http://weibo.com/u/1374223475 S t r e a m i n g L y r i c s

Streaming Lyrics 035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Streaming Lyrics 035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Streaming Lyrics 035

第三十五號

2012 年 10 月 17 日

發行人:胡又天

8 月中上映的第四部麥兜電影《噹噹伴我心》,編劇謝立文一如以往,大量

改編世界名曲為詼諧兒歌,再度令人激賞回甘,笑中帶淚。

本刊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liu-xing-ci-hua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streaming_lyrics

電郵:[email protected]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youtien

微博:http://weibo.com/u/1374223475

S t r e a m i n g L y r i c s

Page 2: Streaming Lyrics 035

1

這期少寫一點……?

每期我都想少寫一點,簡單講一下就好,然後一寫起來

發現這個可以談那個也可以談,就又是好幾千字。不想再多

寫,只好賴掉上期或上上上上上上期說要寫的,以後要學乖

不再自己給自己添稿債。

10 月 4 日在系上講「要安慰,還是要真實?-談流行歌

曲與人面對不滿時的態度選擇」,不太成功,因為我選了太

多歌曲,時代跨度太大,時間又太短,每首都不能深入講,

而且選曲也沒選得很恰當,講完後同學就反應了許多缺失與

疑惑,我只好盡量解答,下次改進。以後還有機會到外面開

講座,這就算一次練習,得些經驗吧。提出兩極光譜式的命

題框架,很容易流於武斷,須有相當嚴謹的論證,才能得出

不只是自圓其說的有益見解,這方面我還得作更多準備。

好幾期沒寫讀書筆記,今期補上。漫畫再度以舊作墊檔,

補償是一時起意、說寫就寫的河洛之曲〈洪易〉,我從未寫

過這麼正面的歌詞,這回在弘揚易經1思想和華夏祖靈的動機

下寫了。通常我反感勵志歌曲、愛國歌曲,是因為它多只片

面地教人積極和擁護當局,不顧反面;然而華夏傳統和易經

向來是正反並舉,時時告誡的,我們也該掌握這個精神來寫,

才能寫出志之當勵、國之可愛。徵求作曲、演唱的合作伙伴!

金曲論壇記錄至本期全部刊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信

討論,我也好與講者和主辦單位反應一下。

1 這要不要加書名號,怎麼加?有《易》經、《易經》兩種加法,前者不好看,後者不對,書名

是《周易》不是《易經》,這好難處理。且先不加,日後再研究看看。

Page 3: Streaming Lyrics 035

2

本期目錄

【前言】 這期少寫一點……? 1

目錄 2

【漫畫】 《小叮噹 X》#16 大雄的覺悟 3

【詞話】 〈車車車車〉:一車的麥兜式機鋒 4

【詞話】 長江黃河不只是虛幻的歷史地理 8

陳雲:怎樣教黃河 10

如果我拍中國版的《2001 太空漫遊》 15

【詞作】 我的河洛之曲──〈洪易〉 16

【資料】 讀書筆記 21

盧國沾:《歌詞的背後(弦外之音)》 21

余少華:《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 26

鄧煒謙:《我與 Beyond 的日子》 29

李秋明、夏偉義、簡偉忠:《光輝歲月》 30

黃氏:《粵語古趣談三編》 31

【資料】 網路文摘 33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十張台灣流行音樂概念專輯推薦 33

【報導】 【金曲論壇】如何創造舞台上的超級巨星! 34

【金曲論壇】演唱會舞台設計與製作的全新思考 43

過刊下載連結

以下連結須有新浪微博帳號方能下載,大陸以外網友可至 Google 頁面。

一至四期 五至八期 九至十二期 十三至十六期 十七至二十期

二十一期 二十二期 二十三期 二十四期

二十五期 二十六期 二十七期 二十八期

二十九期 三十期 三十一期 三十二期

三十三期 三十四期

Page 4: Streaming Lyrics 035

3

Page 5: Streaming Lyrics 035

4

〈車車車車〉:一車的麥兜式機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R8PKADExDQ

車車車車

詞:謝立文 曲:哈恰圖良〈馬刀舞曲〉(1942)

粵語版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車車車車

車你個老豆 老豆 老豆 老豆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車車車

車你個老豆 睇住 老豆 老豆

國語版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車車車車

衝向你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 有架車車車車車車

衝向你爸爸 看住 爸爸 爸爸

Page 6: Streaming Lyrics 035

5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

有架呠呠車 有架呠呠車

有架呠呠車 有架呠呠車呠呠呠呠

呠你個老豆 睇住 老豆 老豆

老豆 老豆 老豆 老豆

車車車車車

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車

有架呠呠車 有架呠呠車

有架呠呠車 有架呠呠車呠呠呠呠

衝向你爸爸 看住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車車車車車

老豆:粵語「老頭」,指父親,以順德話「頭」與廣州話「豆/竇」音同故,至

今俗寫作「老竇」或「老豆」。2

呠:假借字,音 bu,狀汽車喇叭聲。國語ㄅㄨ一聲有逋、晡、餔、峬、鵏等字,

但都不好用,國語版或許也就因而延用了粵語版的「呠」字。如果不滿意,建議

把三聲的「哺」假借過來,讓它多一個一聲的狀聲字用法。

麥兜再次給我驚喜,我怎麼都想不到這曲子可以這樣填!

原曲每一句末有三道滑音,本是不適合填上任何歌詞的,謝

立文就把它改成唸白「老豆 老豆 老豆」,真是聰明極了。

電影中,這是校長為「春田花花合唱團」寫出的公益廣

告歌曲(「睇住」一詞為關鍵),擊敗了〈吃蕉好孩子〉和〈切

記剪腳甲〉兩首故意亂寫的無聊爛歌(但也都滿好笑的)得

到了「極爆廣告金曲」冠軍。

一如麥兜系列其他歌曲,直接改成國語唱來,效果遠遜:

國語捲舌音ㄔㄜ cher1 唱起來就不如粵音暢快,文意上,國

語也不象粵語有保留著把「車」當動詞用的習慣,改出一個

「衝」字就少了一些趣味。少了什麼趣味呢?《粵語古趣談

三編》:

2 彭志銘:〈認錯「老竇」〉,《AM730》「正字正確」專欄,2006 年 3 月 7 日。另參見粵語維

基百科。

Page 7: Streaming Lyrics 035

6

請看「運」「載」等字裡面都有一個「車」,不證自明:

「車」字是所有車部字的原型,所以它的意思也不限於運、

載,而是可以廣及一切和「車」這個物件、圖像的能指,所

以「車」在粵語裡有時也是粗口,如「車你老母」一聽就會

想到這是「屌你老母」(屌也是「名詞動用」)的同義詞,而

不會是運載;「車你老豆」就還好,一般會想到的是衝撞而

非搞基。

所以,這首歌也玩了一下粵語,形成了一個絕妙的暗喻:

你會想歪嗎?你想歪那是你大人不純潔,小孩不知「車」這

個原型字還可以當粗口,那你要因為它還可以當粗口就不讓

小孩唱,或說這歌詞不好嗎?這個機鋒,和麥兜系列的主題

「如何保持純真」是一貫的。幾部麥兜電影看下來,謝立文

已經成為我心目中 1997 年後最重要的香港詞人,他不但懂

粵語、懂編劇、懂音樂,還懂得把這一切融冶在童話之中,

讓小孩子看了開心,大人看到其中的沉重;至於這一「車」

的機鋒,也不知有沒有別人看到、作者是否有意為之!

Page 8: Streaming Lyrics 035

7

麥家碧為謝立文畫的肖像(來源:《南方人物週刊》專訪〈我還不夠麥兜〉)

春田花花幼稚園老師 Miss Chan,據說是作者麥家碧的自畫像;去年我在電

視上看過她,果然長得跟 Miss Chan 一模一樣。謝立文、麥家碧夫妻倆的麥兜系

列已是香港文化的重要代表,我在論文中當為謝立文專闢一節講他的詞作。

Page 9: Streaming Lyrics 035

8

長江黃河不只是虛幻的歷史地理

─回應管仁健〈當《龍的傳人》被新聞局長「自強」了之後〉

10 月 3 日,管仁健在其「你不知道的台灣」網誌上發表

〈當《龍的傳人》被新聞局長「自強」了之後〉一文,寫中

(華民國)美斷交至侯德健「叛逃」大陸前後,國民黨在「莊

敬自強,處變不驚」口號下做的一些爛事,例如郵局、鐵路

局等單位競相推出以「自強」為名的產品,再講到〈龍的傳

人〉的歌詞送審及新聞局長宋楚瑜擅改歌詞之事。這件事馬

世芳以前寫過了,講得很請楚,管文的焦點則不在歌曲,而

在批國民黨舊帳及大中國主義。他說:

《龍的傳人》與《中華民國頌》這兩首歌,可說是一九

七○年代台灣愛「中」國歌曲的代表作,歌詞裡對國家與民

族的愛,簡直是比瓊瑤筆下的愛情更夢幻。《龍的傳人》一

開始就去鬼扯什麼長江黃河的,好像戒嚴時代出生的台灣小

孩,沒見過壯闊的大江大河,若是不去神遊夢想,何以能「愛

(中)國」?……為什麼在兩蔣時代,台灣小孩「愛(中)

國」就要像成語說的「葉公好龍」一樣,只能愛那些虛幻的

歷史地理,卻不能愛那些語言相通,可以相談甚歡的人們?

就像現在大陸的糞青,不能光明正大的說自己愛中國,只能

拐彎抹腳的愛祖國那樣。兩蔣要台灣小孩去愛中國,只是要

鞏固他自己的權力基礎;一旦有台灣小孩長大了,想要跳過

老蔣的統治,不再去愛什麼看不到的國家民族、大山大海、

甚至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直接去愛對岸的人民,那就麻煩

大了。

Page 10: Streaming Lyrics 035

9

這種批法是獨派的老生常談,他們把那一輩的愛國情懷

窄化為「虛幻的歷史地理」,殊不知,長江黃河只是載體,

我們愛的不是的江河,而是蘊含其中的人文想像與記憶傳承,

而這是歷代移民以及內戰前後遷台的政府、軍民都有帶過來

的;對外省第一、二代來說,這中國是真實的存在心中,即

使教科書中有所扭曲偏執,還有大批健在的長輩可以跟你講

故事,補充、印證那之中的國族情感與文化精神,這正是「語

言相通,可以相談甚歡的人們」(言下之意,不相通者如方

言、政見的異己就不行了。此句似也反面地確認了族群衝突

以及國民黨壓制方言、本土派振興方言的合理與必要:不通

的,我把你教到相通;相通但是阻礙我的,我就把你排擠到

。歌中所謂歷史、地理,實當以「賦、比、興」歡不起來)

中「興」的詩法觀之,不要只死死咬住實地。

這一點恐怕是獨派不樂意多提、多想的。然而在本土化

浪潮中,也有一派主張將閩南語、福佬話正名為「河洛話」

(河洛與福佬諧音),主張講河洛話、客家話的族群才傳承

了古漢語音義與「中原正統」。這和侯德健拈出的長江黃河

想像,實是大同小異,不知管先生會不會認為這「河洛話」

的命名也是夢幻。可惜現在的台灣民族主義者,是根本要把

這一套「正統」觀念都打翻,再接現代觀念的枝去編寫新的

國族,或者後現代地在否定國族主義的基礎上發展新論述,

所以「河洛話」一類主張的聲勢就始終高不起來,只是不絕

如縷。

方才讀到陳雲的專欄文章〈怎樣教黃河〉,講得很精闢,

全文轉錄如下:

Page 11: Streaming Lyrics 035

10

陳雲:怎樣教黃河

【am730 專欄】

說黃河是中華文化搖籃,當然沒錯,仰韶文化等古文明

遺址,上古朝代都在黃河一帶。然而,華夏文化不是這樣傳

承的。三皇五帝都是偽託,堯舜禹禪讓地位都難考證,然而

都應該傳承。這是上古史,也是禮教史。民初中國的史學界

採取了西洋的科學觀點,質疑上古史,打破了儒家的神聖史

觀,於是上古史就只剩下商朝的可以教。史學當然可以這樣

徵信,但國民學校的教習就不必如此。

上古的傳說,正如聖經的舊約一樣,都應該教的。上古

傳說帶有宗教信仰及民族神話性質,不應該用歷史考證的嚴

謹來衡量。好像猶太學校教學生,一定要教摩西出埃及,分

開紅海一樣。好可惜,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仍可在常識課

和歷史課讀到三皇五帝,但八十年代的時候,就變成仰韶文

化、龍山文化之類的考古發現了。

講黃河是中華文化的搖籃,是民初的西洋學術殖民中國

的遺害。當然,比起共產黨的母親河之論,平實很多。農耕

社會靠水土而生,說黃河是中華文化的搖籃,有西洋物質主

義的平實一面。然而,這不是華夏傳統。華夏是器用與道學

同存,物質與精神合一。河洛是黃河與洛水,也是河圖與洛

書,形而下的器與形而上的道同存,物質與精神合一,這是

華夏的高明之處。《易經•繫辭上傳》說:「河出圖,洛出書,

聖人則之」。六七千年前,龍馬躍出黃河,身負河圖;神龜

浮出洛水,背呈洛書。聖人伏羲氏根據河圖洛書為則,畫出

Page 12: Streaming Lyrics 035

11

八卦圖。

河圖洛書類似數學的幻方(magic square),在兒童課堂

教龍馬和神龜,河圖與洛書,好生動的,一點也不難教。一

講黃河,就並提洛水,連帶馬和龜,連帶伏羲氏和數學一齊

來,也教了一點八卦圖的符號(象數)。這種教學,既全面,

又有效率。教龍馬神龜與伏羲氏,就是民族神話(national

myth)和文化英雄(cultural hero)的教法,這就是古人的文

化建國。

古人讀五經、四書,加一點唐宋詩文,談文論學有經典

做根底。讀《詩經》懂得周朝風俗,讀《書經》知道上古帝

皇德行,讀《易經》識得天心與權變,《禮》、《春秋》,外加

《左傳》,認識周朝諸國並立的天下,用來應對秦朝之後的

中央集權國家,便是綽綽有餘。民國之後,周朝的學問不再

傳承,中國文學剩下一點出師表、正氣歌之類的激越,李白、

柳永之類的浪漫,周朝與春秋戰國的宏大根基不見了,形成

浮躁而偏執的新中國一代。

讀完這篇再來看〈龍的傳人〉歌詞,也就可以看出侷限:

1

2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 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 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 夢裡常神遊長江水

雖不曾聽見黃河壯 澎湃洶湧在夢裡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她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Page 13: Streaming Lyrics 035

12

3

巨龍腳底下我成長 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 巨變前夕的深夜裡

槍砲聲敲碎了寧靜夜 四面楚歌是洋人3的劍

多少年砲聲仍隆隆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的擦亮眼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的擦亮眼 侷限在哪?就是對文化精神只有模糊籠統的想像,沒有

闡釋;對中國的期許,也仍在近代以來救亡圖存,從洋務、

維新到革命的思路中;這不是不應該,只是容易把「復興」

的指標掛到統一、富強等物質層面上,這就容易偏執到近現

代國民教育的宣導中,從而違背了傳統的華夏、華夏的傳統

與典型。

此並不自民國始,而是早在清末創辦新式學堂時就開始

了。在歌曲上,也有楊度作詞、沈心工作曲的〈黃河〉(1902

年!),本刊十四期有講過,這裡再引一遍:

黃河黃河,出自崑崙山,遠從蒙古地,流入長城關。古

來聖賢,生此河干。獨立堤上,心思曠然。長城外,河套邊,

黃沙白草無人煙。思得十萬兵,長驅西北邊,飲酒烏梁海,

策馬烏拉山,誓不戰勝終不還。君作鐃吹,觀我凱旋。(紅色

是嚴重倒字,黃色是較不嚴重者)

3 出版時改為「姑息的劍」,2004 年(詳細時間待考)侯德健、李建復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再度合唱

此曲,將歌詞改了回來。

Page 14: Streaming Lyrics 035

13

楊度去古未遠,還提了一下聖賢,但也僅此而已,後面

就是打仗、洗雪國恥。之後百年至今,以黃河為題的歌曲,

也大抵都在現代國族主義、國民教育的框架中說事;這樣,

在愛國熱潮被當局控制、收編而消退後,就容易失落到羅大

佑〈將進酒〉(1982)的諷喻:

1

2

3

潮來潮去 日落日出

黃河也變成了一條陌生的流水

江山如畫 時光流轉

秦時的明月漢時關

雙手擁抱 是一片國土的沈默

少年的我迷惑

攤開地圖 飛出了一條龍

故國回首明月中

風花雪月 自古依然

祖先的青春刻在竹板上

愛情如昔 愛情復來

聖賢也擋不住風流的情懷

多愁善感的妳已離我遠去

酒入愁腸成相思淚

驀然回首 想起我倆的從前

一個斷了翅的諾言 (又是「美人家國」筆法!)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童年的文章如此作

青春不再 往日情懷

我未曾珍惜的我不再擁有

Page 15: Streaming Lyrics 035

14

親愛的朋友 妳的心事重重

何處是往日的笑容

莫再提起那人世間的是非

今宵有酒今宵醉

「聖賢」在這首歌裡已成了程朱理學到國民教育一般和

「風流」對立的形象,但你若考察一下古聖先賢的言論,會

發現他們大都保有鮮活的人性,很圓融的;周代禮教漸僵、

戰亂愈增,諸子百家不得不更詳細地對應種種體制化的問題,

對「聖賢」的闡釋也就有了「建制派」與「民主派」(借用

香港政壇分類)兩種路數。漢武帝推尊了建制派,然而歷代

也不乏精通原典、不為所限的儒者;到民國新文化運動革了

傳統的命,國民黨再把傳統拿回來壟斷作國民教育,1949 年

後在台灣生長的人,自然就很難追本溯源去作出新詮。到國

民黨失去威權時,台灣人對華夏傳統這個老問題早被教科書

倒足胃口,我這樣還有心追尋真意的是少數,倒是大陸把這

個棒子接回來了,只是斷裂太大,世界變化太快,歷史糾葛

太多,還須繼續努力。

百年來寫黃河的歌曲,有沒有能講到陳雲此文提到的河

圖、洛書之文化精神的呢?好像還沒有。何時能有呢?我來

寫一首吧。前人的處境不如我們現在,作品中有缺失,是要

批評,但宜諒解,更要在此基礎上謀求改進。

另,管文說「自強」這兩蔣時代的口號現今成了「不雅

用語」,有這事嗎?二十多年來我沒見過什麼人把它歪用的。

頂多以「自強活動」指代一群人自己去玩。

Page 16: Streaming Lyrics 035

15

如果我拍中國版的《2001 太空漫遊》

1968 年電影《2001 年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序章「人之初」(Dawn of Men),一群原始人看到不知從哪裡

冒出來的長寬高 1:4:9 的黑色大石碑,驚疑之下開始思索,

其中一人不知觸動了哪根筋,稍後打鬥時想到了拿起獸骨來

當武器,一棒打死敵人,威力巨大。戰後歡欣鼓舞,人類的

文明就此開始,然後獸骨往上一拋,就成了太空船。我後來

讀《易》和河圖洛書的傳說,就想這河出圖、洛出書是否也

是什麼遠古文明或外星人遺留下來的智慧啟蒙器具?(日前

過世的南懷瑾先生在《易經雜說》裡也有這樣的假想)華夏

傳說裡,伏羲氏是發明漁網等許多工具的人(也可以據史學

知識說他不是一個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一個部族),

我如果拍中國版的《2001 年太空漫遊》,那原始人就是伏羲,

石碑就改成龍馬、神龜(造型可以科幻一點,不過展示完圖

案之後要怎樣?消失?沉回去?),啟發了伏羲氏的思維,

然後他畫八卦,蒙太奇剪輯天地萬象,然後用新領悟到的數

學解決了河患以後的一些問題,發展了政治之術,最後一轉

場,就到明清或今天的紫禁城了。

Page 17: Streaming Lyrics 035

16

我的河洛之曲──〈洪易〉

洪易

曲:陳志遠〈天天想你〉 原唱:張雨生

【睽/家人】

【大過】

【剝/復】

【渙/節】

【革/鼎】

【明夷/晉】

【坎】

【既濟/未濟】

【晉/明夷】

【比/師】

【豐/旅】

【未濟/既濟】

看那洶湧的河水 我親愛的家人

洪流雖淹過我們 我決不消沉

山谷剝落了土石 我更懂厚植

渙漫成澤的景象 是教人節制

歷盡滄桑 才有了曆法

大家都還好嗎 一起再努力吧

生命和水不分 都避不了坎坷

你總要繼續下一程

日出東方 你眼泛波光

有多少人民在這流域上

春雷又響 喚起我們的希望

航向子子孫孫的永昌

說寫就寫,寫黃河與華夏先民的精神,有神助,一個下

午完稿。不說「如有神助」而就說「有神助」,因為我用了

《易經紙牌》。這是我發明的「看圖說故事」遊戲:問一件

事,抽若干張牌,依卦象來編劇,當然也可以用來寫歌詞。

先前試過兩三次,都未成功,不料今天一試就成。

Page 18: Streaming Lyrics 035

17

我先抽了八張,想說寫個短的,兩段八行就好,於是默

念華夏先民的生活,想:先民是在河患中發展出文明的,河

圖洛書與《易》也是在此脈絡中出世……結果抽到睽(家人)、

大過(大過)、剝(復)、渙(節)、革(鼎)、明夷(晉)、

坎(坎)、既濟(未濟)八張,括號內是它的覆卦(這我以

後會在易經紙牌說明書裡說明)。

八張大都是兇險、警戒的卦,而且極切合「河患」這個

主題。然後我寫著寫著,居然發現以前不甚瞭解由來的象辭,

放到「大洪水之後」這個背景來看,竟能迎刃而解!有沒有

這麼神!如【渙】:「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覆卦:「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前者可

謂水退之後的祭祀,後者可說要從水患中研究出治水和理民

的準則,既說自然,也說人事。

我這看卦象編歌詞的寫法,就是前半句用本卦的象辭,

後半句用覆卦的,成一組正反。【大過 011110】和【坎 010010】

沒有覆卦(反過來還是一樣),我就從其另一層意思裡發揮。

但也不必太嚴格要求,反正規矩是自己訂的,也只是為輔助

創作。如第三行我只用到【剝】的「上以厚下安宅」未及於

【復】;第五行【革】:「君子以治厤明時」(厤是歷和曆的本

字),要避免水患須明白自然規律,我這裡就解作災後的檢

討和變革,但考慮到旋律和避免教條味,這兩句就只作一個

引子,沒太強調【革】卦「治厤明時」、和【鼎】卦「正位

凝命」之義。象辭比卦辭、爻辭好用,因為它講的是景象能

給人什麼啟發、人該如何因應變化。第八行也辦不到在詞意、

字數限制裡寫出【既濟】的義理。

Page 19: Streaming Lyrics 035

18

寫作時腦裡響起張雨生〈天天想你〉的旋律,就決定用

此曲,副歌再抽四張,就抽到【晉】【比】【豐】和周易的末

卦【未濟】,正可和前面對應。「你眼泛波光」原作「河水泛

波光」,想到李格弟〈不要告別〉把「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改成「在你燈火輝煌的眼裡」這一故智,就學了一下。

歌名暫定為「洪易」,洪水與易經。有位藝術家叫洪易,

一部網路小說《陽神》主角也叫洪易,這是個好名。如果這

Page 20: Streaming Lyrics 035

19

歌名太文,可改為「航向子子孫孫的永昌」。一般來說,歌

詞該避用冷僻、古奧的文言,但我這裡特意採用「永昌」,

因為這是古人中最重要的願望,秦始皇刻在傳國玉璽上的就

是「既壽永昌」;「子子孫孫」也是常見於銘器上的。可惜「航

向」一詞我沒有處理得很緊,因為華夏是農耕民族,講航向

宜寫成譬喻,如祖先給我們建造的智慧之舟什麼的,但這可

能有些牽強;較好的方法是連上世界各族都有的「大洪水」

傳說,像諾亞方舟那樣,但篇幅所限,我就沒有用上,只寫

到人看著洪水的感發。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把河水和時間、祖

先寫到一起,「逝者如斯」,水遇坎就會灌進去,灌進去的有

我們的先人,也有我們今天的犧牲,而種族總要存續下去。

思及此,我寫到「航向子子孫孫的永昌」真是感動了一

下,投入了感情,不再只是練習。不過二段末兩句沒有對得

很好,基本達到承上啟下任務而已,或許還能改更好。

第一句「河水」是黃河原名,若改唱「黃河」更順,但

作「河水」更廣泛。段末「節制」有些生硬,還會唱成「截

肢」,當改。

倒數第二張,我一看「雷電皆至,豐」就想可以接到春

雷與復耕,然而洪水過後就春雷會不會跳太快?查黃河大汛

期在夏季,小汛期在春季融冰時;雖然未知上古時代情況如

何,但一般來說,洪水多發於夏季,台灣的水災、風災亦在

夏、秋,所以這樣寫可能會讓人感覺不順。下半句原作「喚

起我們的航向」,用【旅】的字義也讓下句頂真,後來想想

「喚起航向」文意不通(雖然也不是不能硬拗),暫且改作

普通的「希望」。

Page 21: Streaming Lyrics 035

20

末句也想過改「邁向」,但那就太俗濫了。「折獄致刑」

的教訓我放棄未用,如果要用那就是災後的責任追究了,如

果能寫進去也頗符合現代的需要,不過我沒想出可以怎麼

填。

以上,首次完成的「看卦象寫歌詞」實驗,請大家指教。

Page 22: Streaming Lyrics 035

21

讀書筆記

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借到了幾本學校沒有的書。

盧國沾:《歌詞的背後(弦外之音)》,香港:坤林出版社,

1988 年 3 月二版

粵語歌壇殿堂級詞人盧國沾的自述之集,收錄 80 篇文

章,每篇講一兩首他詞作的故事,交待創作緣由、過程與成

敗得失。這對我輩來說乃是一等重要的文獻,黃志華、黃霑

等香港論著皆多有引用。此書似已絕版,到圖書館才找得到,

而我手上這本,從借書戳記看來,2002 年至今約有四五十人

外借過它,不知算不算得上熱門。

早年盧國沾在電視台工作,因為近水樓台,從 1975 年

Page 23: Streaming Lyrics 035

22

開始步入詞壇,至 77 年技巧稍成,在電視台也升到了中層

領導,「所以也懂得耍些花招……乘機把自己要求的寫進歌

詞裡,這才開始,寫的見些樂趣」4,然後就進入了創作的高

峰期直到 1980 年代中。當年他很有理想、拚勁,要在粵語

歌壇開出一番生面,也有心將作詞要領公開傳授,於是也在

這些文章中拿了自己的作品來講解,這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

都是不多見的。

通常有一種不知從哪裡來的看法,認為詩歌的作者不用

再多話,作品本身就應該是夠完整的,要講的應該都已在裡

面再多說便畫蛇添足了;就算要寫文章討論其中技法與本事,

也該由其他人來寫,不要原作者自己寫,否則──否則會怎

樣呢?每個人都可以回答:否則作者自己把詮釋空間、想像

空間講光,就沒有意思了。或者說,「講解」所為的確切、

定法,本就是與詩歌的美學、美感相反的。他人來講,可達

相反相成之效;作者自己講,好似自唱自和,感覺上就有點

遜。還有一種說法,是用心作過詩歌的人都講得出來的:創

作之時已經掏心掏肺,又或許隱藏了許多私密的衷曲,過後

要再回來拆解,就不美且或違背初衷了。

我一時想不出古今有多少文獻作過此等論調,但這些看

法卻很是通行,至羅蘭巴特「作者已死論」出世更成了爛大

街的禪理。但是,這種理論並不在乎增益吾人的寫作技藝,

拿來談技法已經很成熟的古典詩詞、小說散文還好,對技法

尚未昌明於世的華語流行歌曲,就有些無濟於事。

《歌詞的背後》便是要濟事的。盧國沾「犧牲」自己作

4 〈決戰前夕〉,頁 7。

Page 24: Streaming Lyrics 035

23

品的想像空間,將故事貢獻給歷史與後進詞人,不耍花腔、

不搞神秘,對自己的敗筆不吝檢討懊悔,談到勝筆也不吝得

意一下,不假惺惺,率真的態度讓人感到他對這門技藝的用

心。

書中經常被引用的,有〈逼上梁山〉、〈秦始皇〉等篇;

前者讓黃志華先生用來說明作曲家于粦亦精通文學,能給作

詞人很恰當的修改建議;後者為本書壓軸的最長一篇,敘述

他在收到簡譜後兩天之間趕出初稿,再通過電話與唱片監製、

作曲家一起修改的情形,細節畢至,除了斟酌文句、搭配節

奏,還有要求把「孤之江山」之「孤」改為「朕」字,請作

曲家關聖佑把「6」音改成「3」而通過,這種填詞讓作曲者

改動旋律的成功例子並不多。這兩個例子可以告訴我們,不

管工期多趕,詞曲作者還是要充分溝通才能磨出好作品。

另有一點值得注意:書中所談,絕大多數都是他人邀稿,

先給定了題目,盧國沾再斟酌放進一些自己的想法,例如第

一篇講《大地恩情》主題曲,寫的是離鄉別井,盧也寫進了

自己童年無知時被母親送上船來到香港,也不知要道別的懊

悔。只有〈相對無言〉等少數幾首是他有感於自身和朋友經

歷,或如〈相識也是緣份〉是對愛情、緣份有些想法,主動

去寫的。

用傳統詞學的話來說,盧的作品大部份都是「代言體」,

幫別人說心事,只有少數是說自己的心事,然而說的也是人

所共有的感懷(少時理想漸被現實磨掉),如〈傲骨〉兼有

「夫子自道」和「捕捉潮流」5,這兩句實在值得所有創作者

5 〈傲骨〉,頁 90。

Page 25: Streaming Lyrics 035

24

借鑑,我們就該如此兼顧自我和大眾。

別人的、自己的心事,也都是一代港人以及華人心事的

一部份,而全體香港和華人也是我的一部份,盧國沾的性格

於是和時代交融到了一起,通過影劇及流行歌曲成為共同記

憶。展讀此書,不由令人懷想港劇和粵語歌的黃金時代,那

初興勃發的草創時期,即便粗糙也令人感奮的勁道。

Page 26: Streaming Lyrics 035

25

「苛稅壓人寰」,好手筆!

Page 27: Streaming Lyrics 035

26

余少華:《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香港:牛津大

學出版社,2001 年

摘要與目錄(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

一部兼通中樂西樂,兼治雅(藝術的與政治的)俗文化

的力作,既有中樂的功底,復有民族音樂學的學院訓練,更

能從音樂中解讀現當代的中港政治文化,真是難能可貴,令

我相見恨晚!

作者是二胡演奏家、中國音樂專家,七十年代末期曾於

香港中樂團、香港電台及香港管弦樂團工作。一九八三年赴

笈海外,先後於昆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民族音樂學碩

士及音樂哲學博士學位。6 日前我買了中文大學出品的杜煥

6 引自城市大學網頁:http://www.cciv.cityu.edu.hk/content.php?p=info&id=yu_siuwah

Page 28: Streaming Lyrics 035

27

瞽師南音專輯,就有他的序文介紹。

書中和我研究主題直接相關的,有五、六、七三章,略

為摘要如下:

五章〈香港流行文化中的音樂──流行歌曲與舞台劇的

音樂〉,講了大陸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及其香港改編的

粵語版〈情絲剪不斷〉,六四前後的歌曲〈祭好漢〉、〈血染

的風采〉、二胡曲〈江河水〉以見流行文化的政治敏感,也

評論了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劍雪浮生》、《梁祝》、《小謫

紅塵》在音樂上的缺失。

六章「香港電影音樂──歷史與政治在香港電影」除了

我們歷史與政治魔人最愛看的密碼解讀和文化研究如徐克

《倩女幽魂 II 人間道》中,護國法匠發功殺人時都用〈國際

歌〉配樂等等,在音樂本行上也不含糊地講了五、六十年代

香港武俠片隨意張冠李戴地挪用內地民樂的情況,也批了電

影《笑傲江湖》中畫面是古琴,出來音樂卻是古箏等「極不

專業」的錯誤,也進一步臧否了幾部片中,中國樂器的選用

和編曲。作者助理關燕兒整理的附錄〈二十世紀上半葉香港

電影音樂資料〉亦甚可貴,表列了 1949 年前香港電影中的歌

曲及其創作人員。

七章「俗文化音樂的組織手法──坊間經濟有效的歌詞

及音樂鋪排」講解章法,是最能惠我者,雖在文辭解讀上較

簡略,但能分析曲式,點出詞曲相配的關鍵處,為外行所不

能及。本章半講流行曲,半講粵曲粵劇,談流行曲集中講述

一種「清單式、目錄式的鋪排手法」,而舉〈天才與白痴〉、

Page 29: Streaming Lyrics 035

28

〈明星之歌〉、〈香港 1997〉、〈鐵窗紅淚〉、〈新滿天神佛〉、〈數

波波〉、〈道道道〉為例。流行歌曲當然不只有這樣一兩種組

織手法,然而作者重點在突顯民間智慧,而非論列所有種類

的歌詞章法,所以還是得說一句「精要」。

其餘各章,亦皆精彩,尤其第一章講了 1997 年香港回

歸慶典前後的文藝匯演節目,解讀各種禮樂器具的象徵意義

及中共的政治用心甚是精闢,尤其講到譚盾為大提琴、兒童

合唱團與編鐘創作的《交響曲 1997:天、地、人》中竟引用

了著名粵劇《帝女花》中長平公主與駙馬為抗拒新朝統治而

殉國、殉情前的唱段〈香夭〉,不幸地暗含「香港夭亡」之

意,引起有識港人大譁的故事,於今讀來,真讓人不得不信

這世上有鬼神,冥冥中就讓這中央極重視的節目,仍給一個

不諳香港文化的海外作曲家出了這麼大包,亂了套。然而,

二十世紀香港文化的特色,也恰恰是各種亂套,此即書名《樂

在顛錯中》之由來,至於亂到 97 年竟來一齣〈香夭〉,也只

能說是徵兆了!

強力推薦此書。

Page 30: Streaming Lyrics 035

29

鄧煒謙:《我與 Beyond 的日子》,香港:知出版社,2010 年

Beyond 成軍於 1983 年,是以堅持原創發跡的香港著名

樂隊,80 年代末在搖滾與商業之間取得了平衡而成功,更在

民運前後多有深刻之作,至 1993 年主唱黃家駒於日本意外

身亡後,更成了一個傳奇。成員幾經變換,現仍繼續努力著。

作者即是 Beyond 的初代團員,也是取了這個團名的人。

本書講述作者從 1982 年在一間錄音室遇見了黃家駒,

Page 31: Streaming Lyrics 035

30

到組成 Beyond、得獎,之後因工作問題退出樂隊,2000 後

再度和 Beyond 成員葉世榮合作等事。可惜,談創作過程的

篇幅較少,有也多在編曲的變化,沒談到詞曲的配合。

Beyond 經紀人 Leslie Chan 在後記中說「要了解 Beyond

的歷史就一定要從這本書作為一個開始」,我不同意,因為

它並不是完整交代故事的傳記,而是個人的回憶散文;本書

是很好的 Beyond 歷史補充,是第一手史料,但不適合「入

門」,因為作者一筆未提 Beyond 各成員的成長經歷(除了他

自己),似乎是預設讀者對他們都很熟了,這就不適合不熟

悉 Beyond 的讀者。陌生讀者,不如從「永遠的 Beyond」網

站和這本漫畫開始:

李秋明、夏偉義、簡偉忠:《光輝歲月》,香港:玉皇朝,1994 年

http://www.lovebeyond.com/zl/orther_ghsy.asp?id=1

Page 32: Streaming Lyrics 035

31

樂團而有漫畫,Beyond 在中文世界裡大概是第一個。此

書業已絕版,成為珍貴的收藏品,不過網上很容易見到掃瞄

出來的全本,我去年某日就在某個漫畫網站的港漫區看過了

(港漫居然還有這種?必須看一看)。它從 1993 年 Beyond

進軍日本畫起,到家駒身亡後團員從悲傷中振作,著實可見

Beyond 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

黃氏:《粵語古趣談三編》,香港:金石圖書,2012 年 2 月

我現在碰到考證閩、粵、客語本字的書都會看一看(雖

然看過還是不太會講),這類書的水準,一看作者民俗知識

的深淺和語言能力的多寡,二看文字、聲韻、史學功底,三

看立場態度(論理有沒有被意識型態妨害到)。

Page 33: Streaming Lyrics 035

32

本書在語言上未能再多舉閩、客等鄰近系統的語言來參

證,不過這點很難強求,台灣很多類似書籍也很少能舉到粵

語來比較。於第二項則引經據典,頗為周正;於第三項則有

應 2010 年中共在廣州對粵語的打壓,祭起了的保衛粵語和

文化正統的意識,在書中反覆以證據來強調粵語比北方話更

為古雅,打《漢語大辭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漏誤,讀

來有些令人疲勞,但大體上持論都算嚴謹,未至於強詞奪

理。

正文之後有長達 60 頁的附錄〈粗口略考〉,稽古以法,

比我看過的所有粵語粗口介紹都詳盡,而且不像許多以粗鄙

為樂趣的網文,作者在道德觀念上比較保守,「目的只在指

出粵語粗口背後的語言文化背景,並以之進一步證明粵人的

語言文化來自極古老的中原地區!所以懇請各位執教鞭者

勿向少年學子推薦!」7不過我現在還不是老師;就算我當了

老師,我還是會向大家推薦此書,因為他的態度正好可以中

和低級趣味。

是書正編和二編正在修訂,希望不久之後能看到。

7 作者序。

Page 34: Streaming Lyrics 035

33

網路文摘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十張台灣流行音樂概念專輯推薦

十張台灣流行音樂概念專輯推薦(上) (下)

文首引述維基百科對「概念專輯」(Concept Album)的

定義:「概念專輯指的是專輯中的樂曲全部圍繞相同主題的

音樂專輯。」作者再提出「整體性」和「順時性」以為準,

推介了下列十張唱片:

李建復《柴拉可汗》(四海唱片,1981)

蘇芮《蘇芮專輯》(飛碟唱片,1983)

賈志筠、劉淑娟、盧昌明《熱戀傷痕》(可登唱片,1988) 、盧昌明《熱戀傷痕

II 男生篇:浩劫後》(1989)

薛岳《生老病死》(可登唱片,1990)

陳明章、許景淳《戀戀風塵電影音樂》(水晶唱片,1993)

合輯《楊逵:鵝媽媽出嫁》(水晶唱片,1993)

交工樂隊《菊花夜行軍》(大大樹音樂圖像,2001)

黃大煒《Time》(新力音樂,2003)

合輯《甜蜜的負荷:吳晟 詩.歌》(風和日麗唱片行,2008)

閃靈《高砂軍》(衝組創玩,2011)

話說,我第一次看到「概念專輯」一詞時,想到的就是

高中國文所教元曲的「套數」,相對於「散曲」。奇怪的是好

像還沒有人把兩者放在一起互相說明,也沒人研究過是否能

這樣比擬。我想請識者解說,但我自己就是中文系的,應該

自己去查。以後當留意這個問題。

Page 35: Streaming Lyrics 035

34

金曲論壇:如何創造舞台上的超級巨星!

王祖壽:大家好……我是王祖壽,在報社服務多年,近四年

在飛碟電台主持節目……近年市道不景,但產業還是要繼續

存活下去;如今現金為王,演唱會變得非常重要,2002 年有

很多拼盤式演唱會,各公司原本是試探,結果非常好,2003

年起就開始常常舉辦,包括邀請國外明星。於是,辦理演唱

會的單位也變得非常重要;今天請到的一對夫婦,就是十年

以來這之中的要角之一,他們古今中外的舞台都做過了,從

凌波、鳳飛飛、黃鶯鶯到最近的阿妹,到國外的 Santana 等

天團。(介紹李明智、焦惠芬)他們在我們業界很令人印象

深刻,一位持著夢想,一位拿著鐵算盤,十年來辦理了許多

演唱會。

李明智:謝謝壽哥。為什麼叫「大大娛樂」?是希望我們心

胸、視野能大一點,不是說要在業界執牛耳,當然能也很好

啦。我們成立 18 年,初時主要做古典、爵士、歌劇之類的

演出,當年也是聽這些音樂的人口較願意掏錢買票,甚至只

要有卡門、阿伊達或貓、歌劇魅影等名稱出來就買了,不問

劇團。然而我不想只做這樣一個買 show 的人,不好玩。所

以我經常和唱片公司朋友講,你就算只收個清潔費 50 元都

可以,你要教育消費者說看表演要買票。

15 年前大大開始做流行音樂。我媽媽是排灣族的公主,她問

Page 36: Streaming Lyrics 035

35

我說,你們的節目她都沒法看,我說你想看什麼?她想看《群

星會》。當時兩廳院和所有文化中心都不能辦流行音樂,包

括爵士樂(各縣市可以)。我就敲了一些美黛、謝雷、萬沙

浪等等,然後有一位寬宏的老闆 xxx(焦:你怎麼把名字講

出來了,我十幾年都沒講……)(有些過節)……跟我打賭

說這節目不可能賣,結果我票一開,大爆滿。可見,比較年

長的觀眾那時都沒有節目可以看。所以之後蔡琴、費玉清也

就成為票房保證了。

今天講題,如何讓人成為巨星或感覺像巨星──分三點來

講:

1. 場地的迷思

2. 票價結構的巧思 800~2800 vs. 800~4800

3. 宣傳上的構思

場地:有些歌手或經紀人,每次提案都會說「我要到小巨

蛋」……台中中山堂大概 1600,惠蓀堂 4100,小巨蛋 11000,

TICC……國父紀念館是……有些歌手就會想到大的場地。那

次我們做蔡健雅,先 TICC 再到小巨蛋,為什麼?我寧願媒體

報導「秒殺」「場場爆滿」

最近號稱第二個攻蛋的台語歌手,我覺得他去 TICC 的話兩場

都會爆滿,但媒體報導他在小巨蛋坐六成,這就是很大的傷

害。所以我不建議歌手一開始就挑戰大的場地。

票價結構:最近我們辦一場張惠妹,上次我們辦她,票價

800~4800 三場都爆滿,現在 800~2800,可所有媒體報導都

Page 37: Streaming Lyrics 035

36

說票價便宜。到現在演了九場……媒體雖說票價便宜,可總

票房是一樣的。總票房 3000 萬,我賣 800~2800 和 800~4800

是一樣的。

Lady Gaga 來了,為什麼人那麼少?(王:講到對手公司了)

她兩場在南港展覽館也一定會爆滿,問題是票價結構,她最

高賣到 12800 元,如果能稍修改,最高賣到 8000,7000,總

票房是一樣的。因為你賣貴了媒體和消費者一定會出來罵人。

而且我們這次總座位數是 18000 個,比亞洲其他國家還多,

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賣那麼貴?……大家看了都不爽,就不會

想去看 Lady Gaga,頂多有些死忠歌迷會去,而大多數可看可

不看的就不會去,或等看有沒有公關票。

宣傳:先請 Melissa 講一講。

焦惠芬:大家可以發現我這執行長是來提詞的。每活動開始

前,我們都會想,在第一次開媒體招待會時要讓大家知道的

訊息是什麼。於是我們會去研究這藝人,研究他能帶給大家

什麼。

(照片)這是阿妹在台北演出的時候。我們唱了八場,每天

我們媒體都這麼多,都在排隊等進去拍現場情況。現在我們

看張清芳記者會影片你們看完就會知道,我們希望能給大家

體會到的是什麼感覺。

(影片,張清芳歌曲集錦─「25 年後/有的只是歷久彌新」)

剛剛這樣看三分鐘後會想看演唱會的舉手。第二階段是她去

另一人演唱會當嘉賓的情況,第三階段是香港,因為她現在

Page 38: Streaming Lyrics 035

37

住香港,後面那是很有名的造型師……(張清芳口述感想)

這是她後來為演唱會拍照片的側拍畫面,和張叔平造型師合

作。

李:我們會用歌、文字、畫面來累積「被期待度」,這對歌

手非常重要。

焦:張清芳那之前在TICC有場演唱會,但都不是唱自己的歌,

而是唱陳志遠……而我們就要在記者會場播她的歌來回溫。

當天現場記者,對她歌曲的記憶全都回來了,那天很歡樂,

大家還和阿芳一起唱〈天天年輕〉。

張清芳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她那麼多歌,所以要第一強調她的

歌;第二個要強調的是 25 年了。……票賣得很快,第二場

加場也當機,張清芳還不知道當機是因為票賣太快。……我

們每天都在絞盡腦汁,想接下來該做什麼事讓你們覺得好想

來看這場演唱會。所以說宣傳要一步步來。

如果你們是粉絲,其實完全不用對你們宣傳,你們自己就會

去買;但對一般大眾來講,我們就要考慮很多了。

王:在所有觀眾接觸到宣傳策略前,要先讓記者感受是吧?

焦:是也,他們會反應在所寫的報導中。

王:張清芳能如此歡樂,那對有些比較沒有記者緣的呢?

焦:例如?(眾笑)

Page 39: Streaming Lyrics 035

38

李:報導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然而下面我要講未來演唱會

市場的隱憂,分國內外來講。

我想做的國外團,通常是為圓我自己的夢,如 Santana,也

圓很多人夢,不過多半賠錢……我隱憂就是現在 promoter

為價錢殺紅了眼,你出五十萬我出八十萬,最後吃到苦果的

是我們自己和消費者。

在場應有很多同行或將來的同行。我想,你一定要讓節目得

到喘息,你要一直開發新的,不能一直跳同一支。

焦:我要直說:現在就像很多條狗在搶一條豬肉,搶到的那

條狗就叼著死都不放,直到那塊肉都生蛆了,放下來再也沒

人要。

李:現在跟風的太多。現在國外歌手來,我們給他的價比所

有其他國家給的還高,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國內的,

現在每周都會有演唱會,品質有好有壞,我的隱憂就是──

現在演場會成本非常非常之高……下一場二馬要講,他畫得

很精細……愈來愈苛,第一個歌手走出來,第二個想吊出來,

第三個或許想飛出來……而幕後人員都很辛苦,我怕這樣下

去遲早要出意外,上次誰的演唱會就發生了人卡在中間的

事。

國內從事表演藝術或舞台監督的人,根本就是完全不夠。很

多人左右舞台不分,各種器物的名稱也沒有一個標準。你左

右舞台是要以演出者的左右為主,還是以誰的?你不要小看

Page 40: Streaming Lyrics 035

39

這個問題。……

焦:我們做國外節目時,都會聽到國外舞監 call cue,做法和

台灣的真的很不一樣。台灣都會說「等一下,乾冰啊,好了

嗎?好了喔,放!」國外就非常清楚:「cue number 6, stand

by」,那人就等著了;「go!」就放了。不會像我們「好了嗎?

不不不,還沒有!等一下!錯過了!……」

李:國外都把要做的事編好號,台灣都還太口語。你看過就

知道常常什麼髒話都冒出來。

王:感覺台灣應該要有演唱會業者公會這樣的組織,把這些

統整一下。

李:現在還沒有。……最後講我自己的定位,我並不以文化

人自居,我覺得自己比較像賭徒……票房開之前,你永遠不

知道是賺是賠,然而這之前你總有許多功課要做,否則對不

起歌手也對不起自己的口袋。……最後和段董事長和所有從

事表演藝術的朋友致敬,表演藝術萬歲,謝謝。

王:Marissa 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焦:來看照片。這是張叔平飛來台北給張清芳弄頭飾,這是

張清芳休息室;接下來這有趣了,這是我們 rundown,包括

每一首歌和唱那歌時要穿什麼衣服,一定要配圖以防弄

錯。……這是小巨蛋外阿妹的宣傳旗,皆從街上回收……這

是第三天我們吃飯,先前吃便當很多人沒時間吃,我們就改

成 buffet,結果沒多花錢還讓人覺得頗豪華。……這是探照

Page 41: Streaming Lyrics 035

40

燈……這是老外樂手的專屬冰箱,裡面的酒水就我們提供,

而每個冰箱都要有個開罐器。這是阿密特時小巨蛋。這是事

前排練。這是演唱會現場我們工作人員一字排開,維安也讓

人覺得這很巨星。這是蔡健雅化妝及化好後走出來可以擺姿

勢拍照。以上,謝謝大家。

Wendy:現在演唱會愈來愈難做,新梗也愈難想的話,各位

對跨界整合、異業合作,過去有何創意,今後有何想法?

焦:這大部份都是我負責的。異業結合固人所願,但現在人

家的條件愈拉愈低,我就常常跟同事講不要麻煩了,因為你

要付出的跟人家給你的還多。也有好的,如上次和國泰人壽

合作,他們要讓每人都看到「國泰人壽」字樣,我們就在入

場時的手環上做,這樣彼此平等合作愉快,就是成功的。

王:異業結合通常能減輕多少負擔?

焦:因情況而異。

Wendy:那我們異業通常有什麼管道,能與主辦單位接洽,

如國泰怎麼知道近日有場演唱會可以合作?

焦:我們會事先篩選,給可能的相關企業遞案。也有一些比

較隱性的,我們事先沒想到的企業,看到我們廣告,會主動

來接觸我們。這種事不太會有神來一筆,通常你是要跟他們

談很久,到第五年才有一個案子可以成,像國泰就是談到第

三年才成的。

Page 42: Streaming Lyrics 035

41

王:……再問隱憂方面,國外表演票價被墊高問題;Lady Gaga

票價如果不高的話如何應付其表演費?

李:如果我賣她最高 8000 的話,我會讓 8000 量多到 1/4 或

2/4。票最好賣的是最高價和最低價。上次阿妹最高 2800,

2800 就是最大的量。

男:我是做音樂遊戲活動的 blog,我想以 event industry 的角

度問,當你們的主角捲入了負面的 character event,你們要

如何應對?如主角在活動前夕發生過負面事件,對活動有不

良影響…

焦:如一個馬來西亞男的還得過金曲獎……結婚生子了大家

也不知道,被媒體挖出來,第一天寫了第二天又寫……我想

這不妙,就把記者約出來,晚上下班時開鴻門宴搏感情,說

這是私事嘛,這藝人不太喜歡把私事拿來講……平撫記者情

緒,交個心。

王:後來有化險為夷嗎?

焦:應該算有。

王:時間到了,大家還有問題嗎?

女:您好我叫 Jorvy,請問在判斷一歌手適合什麼規模的演唱

會,有何指標?

李:有些是先天的──憑你在這行的直覺和敏感。

Page 43: Streaming Lyrics 035

42

王:有什麼科學的分析嗎?如曝光率……

李:也有,如金曲獎入圍、得獎的,我會鎖定他;如果我喜

歡那歌手的歌,我也會盡力邀請,如 Coldplay,這裡有多少

人想聽他們演唱會的舉手?──所以我花再多錢也要邀他

們來……

焦:他不會放過,我就開始打算盤。

王:(道謝,結語:今天到場的能否給些票價優惠?)

李、焦:(給接下來七月的演出打一下廣告)

Page 44: Streaming Lyrics 035

43

金曲論壇:演唱會舞台設計與製作的

全新思考

段鍾沂:這是我們金曲論壇的最後一場,也是最高潮,謝謝

大家,台灣流行音樂需要你們的參與。現在讓我們以掌聲熱

烈地歡迎講者。(鼓掌)

講題是~,大家知道現在演唱會製作和過去有很大差別。我

先介紹左手邊華延這位何燕玲 Linda……周佑洋,極具獨到想

法……二馬,馮建彰,金曲音樂節大小中間舞台設計都是他,

滾石三十也是 Akibo 和他合作的……最後是楊宗錞。

何燕玲:大家好,很高興又有機會能與大家交流。剛剛我們

在後台聊得很開心,也很有感觸:演唱會是台灣藝人一定要

走的路,歌手在此一定要有實力,而不管其觀眾只 100 人還

是能到 60000 人,我們都要給他們一條可長可久的路。

我們今天會放一些影片,以說明我們在舞台設計上的想法,

最後會留十分鐘提問。下面從二馬開始。

馮建彰:各位好。我要講舞台設計,最早是從電視台開始,

可謂免費的演唱會,當年就是講究華麗包裝。現在則還要強

調帶出歌手、歌曲的意念,這是和早期最不一樣的地方。

Page 45: Streaming Lyrics 035

44

何:請科班出身的小錞哥講講。

楊宗錞:我看演唱會的邏輯是:要有表演者、聽眾和音樂,

其他都是附屬的,視覺就是放大表演者的藝術。我們現在協

助說故事、增加感官,都是要

何:再請洋公。

周佑洋:大家好。這十幾年來台灣演唱會市場愈發進步,從

電視演唱會進步到售票~,市面上初無操作演唱會的公司,

起步後也抄日本和歐美,後來也漸漸走出一條路。

台灣人口較少,但華語(即國語)在國際上有很大市場。歌

手在台灣可能就北中南三場,然後可以到內地去做二十幾場

不同形式、身份的。……

何:早先我們看漁人碼頭的免費的新歌發表會,而今有小巨

蛋後……目前華人在世上人口是最多的,大陸、新加坡、香

港都讓我們做演唱會可以不只做一場,而是一場可以連演好

多場,成本也因而可以攤平。市場擴大了,我們可以走出去,

多投資在舞台上至一千多萬,所以才能愈做愈精彩。

馮:音樂、影像和整個節目組合,在早期電視上好看就可以,

現在我們還要能傳達其中的「概念」,而不至於過度包裝。

楊:一場成功的演唱會,就是剛剛講到的三要素結合。

Page 46: Streaming Lyrics 035

45

周:成功的演唱會,可分本質上的成功─如小錞剛講的,圍

繞音樂而發生的舞台設計歌手走位,等等能讓觀眾清晰感受

到的。還有外在的成功,就是控制預算。主辦單位給我們一

筆錢,我們怎樣在剛剛那個成功的狀態裡,讓主辦單位能夠

賺到錢,願意繼續經營下去,而觀眾有得到東西回去,歌手

也增加名聲,這樣三贏的狀況。

何:台灣的觀眾很幸福,我們常不計成本,務求最好的成果。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案例,希望三位舉他們近期喜歡的一些作

品來講講。

馮:我想講今年做的蘇打綠「當我們一起走過」演唱會,在

台北小巨蛋這場,我們做六角形舞台只靠一個六角形,把它

堆到滿,全部人就把這六角形影像堆到滿,這是有功能的,

能傳達蘇打綠音樂的意念。…這個投影就是把六角形完全對

到之後的效果…這個崩落,排很多次,每次完都要撿回

去……這段影片(太陽系-地球─小巨蛋─現場─崩落)當

時就是二十幾個人在上面推。……

何:我們演出,從搭台到拆台只有五六天,在國外人家甚至

只給我們兩三天,所以我們都要日以繼夜動員大批人力,上

次做林宥嘉每天便當就要訂八百個。

楊:最近我最喜歡的是林宥嘉的神遊演唱會。他的音樂屬性

很多元,我們也就想把他緩慢、空靈的部份與他的迷幻結合;

後面比較感官的,也加很多 live 的效果在裡面。

何:我想宥嘉這場,當初公司他們做出的視覺效果,我們都

Page 47: Streaming Lyrics 035

46

有去他們辦公室看。我們看到〈說謊〉這首歌,只有歌詞,

但就是完全表達出了精神,我們看得感動。

周:宥嘉被講掉,講五月天又太過份了……我想講的是奶茶

的演唱會。她是很多元化的藝人,唱歌也寫書也拍片、畫畫,

她巡迴演唱會也非第一次,那你怎麼讓觀眾感覺到,這就是

她,但也不只是她?我們就安排一個都會女子的故事,愛上

小開,最後新娘不是他,這種欲飛上枝頭做鳳凰不成以後如

何安心去做普通人的歷程。(影片)現在看到這是演唱會第

三段,講怎麼找到她自己的過程。即使是較輕鬆文藝的東西,

我們也想加一些高科技,她旁邊這圓球,我們從國外買回來

價就兩三百萬,而這高科技不是為科技感,而是為增加她的

溫暖。……

何:前面影片很多白光一直在閃,那是很多人在拍照,這裡

也想呼籲大家,就算要拍照,不要開閃光,這是對演唱會和

表演者的尊重。……今天舞台設計能執行得這麼好,有環環

相扣;但根源還在創意……請教洋公。

周:你要和藝人講話,藝人也要習慣有人在你耳機裡講話。

創意─我看很多電影、小說、漫畫、雜誌,等等有故事的東

西,這就是我創意的來源。你累積多了素材,有一天你就可

以抓出來組成你所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常逛展覽,也沒事就

去逛 Youtube,你吸收得愈多將來也就能用愈多。

楊:我們也不外乎體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甚至曲解它,

然後就用到音樂上。

Page 48: Streaming Lyrics 035

47

馮:我在學生時就愛看演唱會,就是追星族,願冒雨去看演

唱會,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我可以做這一行。然而我們

畢竟不是原創者,而是設計者。我們不是最頭端的,是把作

者的靈感呈現出來。問我靈感從哪裡來,我想還是從我所愛

看的演唱會。

何:所以我很怕那種生活只有工作和家裡的人,我們就是要

多方涉獵。最後再請二馬哥講講案例。

馮:講一下這漂浮樂隊台的細節。當時主辦單位要求,我們

很抗拒,因為歌手應該要在很穩的地上才能表演好。(圖)

當時我們就畫了這個圖,做了這個台,懷疑能否站起,又做

義肢……做了很多工夫,最後我們被樂手罵得要死,要他們

爬這種只有工作人員敢爬的階梯。最早的圖其實連底下錐都

沒有……成果出來是漂亮的,但幕後甘苦是很有趣。

何:那時 S.H.E 這巡迴我們一路跟著,一開始做這漂浮舞台

時,樂手是沒有任何支撐,就要在上面唱歌彈吉他,上上下

下也很難……

馮:所以我們被樂手投訴,那時候導演就不見了(眾笑)

何:把夢想變為真實時要換很多方法和腦袋,最後我們在小

巨蛋,圓柱怎麼開闔,南瓜要怎麼……這過程真是很大挑戰,

也讓人上癮。做完演唱會,我們通常會很感動,乃至就喜歡

上那個藝人。接下來請洋公。

周:分享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這是剛開始談概念時的一

Page 49: Streaming Lyrics 035

48

個 paper,我們想不要在舞台上弄一艘船,而是你觀眾進場

就算上船了,然後發現世界變了,怎麼辦。然後開場就呈現

世界末日,第二段轉場時就回想起當世界末日時你會回想的

東西,第三段就你接下來要怎麼面對以後的世界。再來方舟

擱淺,大家拿著吉他到小島上;最後第四段重生,我們就定

了重新啟航,伊甸園,白天等等關鍵字。接下來看一小段影

片。(影片)五月天演唱會通常用一些較簡單的元素,這次

我們就主要用方塊來呈現。……努力讓觀眾也參與演唱會,

覺得自己是其中一部份。你看到的這些文字也是我們在門口

讓觀眾寫的末日願望,再投影出來。這舞台也是二馬他們公

司設計的。

何:我剛剛也看到品冠。(眾大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演唱會之勝於在家聽就是這樣。外國人輒驚嘆我們藝人能在

台上唱四小時到虛脫,還連唱七天,我們真的是搏命在

做……而幕後工作也都是為了音樂,是對音樂最高的敬意。

楊:分享宥嘉演唱會一些片段。我的畫布是二馬他們給我的,

顏料則是歌手,我要怎麼適當表現?下面舉幾首歌,有些是

氛圍式的,有些是感官式,有些則是要說故事。第一個:〈飄〉,

它本身就很迷幻,所以我們設計的符號(鴿)和投影也就如

此烘托,這是氛圍式的,把意境給觀眾自去連結。感官式則

有這首〈歇斯底里〉,我很喜歡用 live 效果,讓它在視覺裡直

接和音樂配合。同時我們會有些關鍵字出來,到需要 smooth

時……這首歌我們的符號相當簡單,所有的表演來自藝人本

身。接下來這首〈Runaway mama〉,是有個故事,讓媽媽脫

離現在枯燥乏味的生活,所以我們用美式漫畫的風格去說故

事,也結合感官的 live 效果。我們都希望可以貫串導演、歌

Page 50: Streaming Lyrics 035

49

手想說的事情。

末日願望這場面,已經超出美術設計的概念,而是要傳達一

種意念。我要分享的就是這兩則。

何:我還記得今年二月宥嘉也做了一個小演唱會,裡面光影

效果下他頭一半被切掉,我問為什麼,他說他想嘗試……我

問藝人你想做什麼、你想做到什麼,99.9%都會答「我想開

演唱會」,而他們就是最偉大的能幫歌手實現夢想的工作團

隊。……現在請提問,可以有幾個問題?

段:可以有很多問題,不要客氣。

女:我想延續上一場大大李提到的成本愈高、超過國外市場

價的問題。請問各位對此趨勢如何觀感?

何:請洋公講。

周:所有的事情都是可大可小。U2 巡迴演唱會成本超過 6000

萬美金,國外也有低成本的演唱會,有些國外歌手來台就是

樂隊、基本的燈光、唱歌;台灣一些歌手也是這樣辦,如費

玉清、蔡琴不需加什麼東西。但還是會有高成本的演唱會,

每個歌手有他的屬性,現場有現場的魅力……台灣在這個部

份還是在成長中,你每次看到報上報一個新的技術和設備,

說這喇叭花了三千萬,你看到的都是購買的價錢。從 90 分

到 100 分的代價常遠高於從 0 分到 90 分。……

何:台灣受限於市場、場地,很難如 U2 有那樣多場次攤平

Page 51: Streaming Lyrics 035

50

其成本;我們唱片公司在自己家鄉的市場常物超所值,是因

為我們要給 promoter 印象。像神遊說要做那個飛天房子,連

軌道和工程設計要三百多萬,我牙一咬就說「就做吧!」當

然我們也會控制預算。我們也要謝謝二馬哥……我們費用高,

有時是因為我們自己器材不夠用,從國外借,光運費就幾十

萬,很多成本發生在這。

段:再請問。

男:我很喜歡看演唱會。歷年看過許多演唱會,蘇打綠是我

看過還想再看的,蘇打綠表演無話可說地豐富精彩,雖元素

簡單,但很感人,投影、畫面很台北,而推倒等場面都和歌

曲結合得好,我們就容易起共鳴。你看飛天時很炫,日本

SMAP 每年都很炫,但我想我們該追求的還是感動。……還

有台灣 DVD 規格為什麼那麼鳥,都 4:3……SMAP 的畫面、

剪接做很好,一片 2000 也值,台灣則雖 700,讓人覺得你被

視覺強姦……

何:DVD 製作人才也是我們還不足的,這部份我也和新聞局

反應過……

段:我補充一下,剛剛 linda 的重點,我們滾石在鳥巢辦 30

演唱會完,第二天我去北大演講,問你門有沒有去看,一人

說有,我問他看到什麼,他講的讓我眼淚差點奪匡而出:他

說他看到了「態度」。流行音樂產業的態度能不能被看到,

不在耍燈光特效。我們滾石 30 演唱會讓中國大陸的演唱會

水平作了一個 upgrade,大家才知道辦演唱會是個專業。

Page 52: Streaming Lyrics 035

51

何:謝謝段董。

馮:SMAP 的演唱會我每年都去,即使每年都唱同樣的歌。

我是做 F4 等偶像起家的……做蘇打綠時他們常抗爭說不要

什麼,我就擔心這場會不會很難看,因為什麼都沒有;到演

唱當天我看到才相信,才知道了他們確實知道自己想要的是

什麼。

女:請問 Linda 姐,我也做過演唱會幕後,有過完成時的感

動;然而現實面,您是如何決定預算取捨的?

何:演唱會裡面還是要有幾個記憶點,像六角形如果沒有推

下來就只是六角形,沒有其他意義。以前我們辦海外,人家

常給我們一個舞台就沒有了,其他要我們自己掏錢……回到

台灣,收回來是我們自己的錢,我們就比較願投資

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聲光特效之踵事增華

已使不少歌手偏離核心的歌藝,請問三位在舞台設計的立場

上對此的見解。

周:音樂還是演唱會的本,設計如果會妨害到這根本,絕不

是好的設計。如剛剛那 S.H.E 台子,導演想強調那無重力空

間,而會讓樂手抓不準,這就不好。我們要取捨,如林宥嘉

怕高,我們又給他升到高台,他會怕會唱不好,我們不欲捨

棄舞台效果,就做很多次彩排。

何:歌手方面,我覺得台灣歌手的實力很強,我們的設計還

是輔助;我們做音樂不會忘記初衷,

Page 53: Streaming Lyrics 035

52

段:能夠站在舞台上對觀眾唱歌,不論幾百還是幾萬,不是

簡單的事,這中間有很多。最後介紹東三館裡二馬的展覽,

等下結束後大家一定要去看。

馮:就是分享剛剛講到四場演唱會的圖紙。我們最重要就是

不要過度包裝,有沒有過度包裝,藝人自己最清楚。

段:預告,我們明年挪到考季後面的七月,主題是愛。你們

答應我一定要戴朵花來,從自由廣場走到華山來遊行。我們

再次給四位熱烈掌聲。謝謝!

(本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