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佛光山萬年寺 I.B.P.S.Manila Fo Guang Shan Mabuhay Temple Add:656 P.Ocampo St Malate Manila Philippines Tel:63(2)5599540,63(2)5254909 Fax:63(2)5221475 E-mail:[email protected] fgsphilippines.org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萬年寺社教課程 日期 社教名稱 周二 唯識概論、基礎禪修 周三、五菲律賓民族舞 周四 學佛行儀、佛法概論 周六 三好學校兒童趣味探索班、兒童華 語故事唱遊班、少兒小廚師烹飪班、 兒童基礎華語班、成人基礎華語班 慈恩寺社教課程 日期 社教名稱 周一~六 三好悉達多校園練習 周三 自衛法運動、太極班 周四 英文禪修班 周六、日 聖嬰團練習 周日 交響樂練習 e Merit Times Manila 不患人之不重己, 應患己之不重人。 佛陀本懷 人間佛教 文/星雲大師 佛教講「業報」,所謂「業」,就 是「行為」,我們每個人今生的幸與 不幸?命運的好與壞?都是自己行為 造作的結果,也就是「業力」所致。 因此,對於一般佛教徒喜歡在佛前祈 福,我認為「消業」比「祈福」更重 要;只要我們大家都能身做好事(就 是善)、口說好話(就是真)、心存 好念(就是美),內心有了善的力量 ,自然災消免難、增福滅罪,所以人 人都要奉行「三好」,並且實踐「四 給」。 三好四給 消業重於祈福 「四給」就是四無量心,即:「給 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 方便」。「給人信心」自然不會說話 傷人,「給人歡喜」自然會隨喜讚歎 ,這就是「說好話」(口業淨化); 「給人希望」,別人有挫折,會給予 鼓勵、關心、祝福,這就是「存好心 」(意業淨化);「給人方便」,行 事自然不會官僚而主動助人,這就是 「做好事」(身業淨化),所以「三 好」、「四給」都是人間佛教的思想 原則。 只是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因此一 第一章 總說 般人都害怕布施給人,也怕為善會吃 虧、受委屈,感到善門難開、善事難 做。其實布施就如同播種,你不在田 裡播種,怎麼能長出禾苗,怎麼能生 出五穀呢?你不植栽種樹,怎麼能夠 開花結果呢?這就是佛教的「因果觀 念、業報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 佛陀就已經把這種人生不變的真理, 普遍的在人間流傳了,這都是人間佛 教。 了然生命 啟智慧教明理 因此,人間佛教並不是讓人迷信的 膜拜,也不是叫人盲目的奉獻,人間 佛教是啟人智慧、是教人明理的正信 宗教,只要我們能奉行人間佛教,就 能擁有佛法的智慧,就能了然生命的 來去,如此不但現世「生活」能夠安 心自在,還能免於「生死」的憂悲恐 懼,最終得以圓滿「生命」的意義價 值。 甚至,奉行人間佛教,不但我們自 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後代。因為有 了佛法信仰,我們就能夠「以無盡燈 傳承後代,以自性佛覺悟心性,以三 法印印證佛法,以四聖諦統攝信心, 以五乘法貫通法界,以六度門進入佛 國,以七覺支開展智慧,以八正道圓 滿修證」。 (待續) 菲律賓佛光山活動看板 萬年寺 即日起~ 11/12 畫說水陸──水陸畫典藏展 10/12 王彬佛光緣21周年慶 10/15 大悲懺法會 慈恩寺 10/20 例行消災法會 【人間社記者陳珮榮菲律賓報導】佛 陀下鄉,走入菲律賓校園!校園版《悉 達多太子》音樂劇日前首演,前往阿克 蘭省卡利博市(Kalibo)西北維馬贊學 院體育館(Northwestern Visayan College )獻藝三場,吸引逾5千名中小學和大 學師生,透過音樂藝術,以輕鬆方式認 識佛陀和三好運動。 音樂劇的演員運用表情、動作和歌聲 ,打動觀眾的心,並與觀眾一來一往互 動,帶領大家認識佛陀。劇情從佛陀的 誕生、成長到出家,展現佛陀的慈悲與 智慧外,更以遇到各種狀況時,用三好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面對,從 生活中實踐三好,讓世界和諧。 「《悉達多》音樂劇首次走入校園。 」佛光山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表示, 音樂劇邁入第十年,已走過美國、澳洲 、日本等11國,演出108場;這次由教 育部邀請,讓校園版《悉達多》首站在 這裡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當永光法師問起「誰 喜愛唱歌?誰熱愛演戲?」台下同學紛 紛舉手,永光法師分享年輕導演的經歷 ,從2012年飾演大樹、比丘,進而2015 年飾演太子至今擔任導演,經過一連串 培訓、演出進而傳承,成就自我。法師 邀請有興趣的學生就讀光明大學,並勉 勵熱愛舞蹈、演戲的同學為夢想努力。 濃縮劇情 傳遞人間佛教 西北維馬贊學院校長Allan Angelo Quimpo致詞,感謝佛光山首站來到學 校,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優美的歌聲, 除了讓大家享受一場視覺饗宴,同學也 從琅琅上口的歌詞中學習三好。 最後演員合唱〈翻轉〉,感謝星雲大 悉達多 進校園 菲 5 千師生學三好 師的慈悲,讓他們擁有廣闊的世界舞台 ,展現天賦、實現夢想、翻轉生命,使 人生更多采。 佛傳動人 天主教徒也認同 菲律賓佛光山積極推廣「三好校園」 ,從去年50間增至百間校園響應三好運 動,身為三好校園大使兼校園版《悉達 多》導演的Junrey Alayacyac,感念星雲 大師改變他的生命,給予國際的視野和 開闊的心胸,帶領演員回饋社會,重新 編劇、自製服裝和培訓,將音樂劇濃縮 至30分鐘,加入三好運動,藉由活潑的 方式與學童互動。 飾演佛陀十年的Benjie感謝佛陀選擇 了他,謝謝星雲大師的栽培。現在,他 被賦予「傳承」的使命,協助二代太子 和校園版音樂劇,讓更多人認識佛陀的 慈悲與智慧,並傳遞大師的人間佛教。 團員Edlyn Clark Sereno提到,音樂劇 讓他展現所學,更精進了舞蹈和演戲功 力。他補充,校園版第一場的演出,令 他非常感動,演員們從無到有,發揮各 自專長,編劇、排舞、服裝採買和製作 ,賦予責任,讓他們承擔與學習更多。 三場演出獲得師生熱烈的掌聲及回響 ,大眾除了讚歎音樂劇的專業水準,也 感謝這場完美結合宗教文化與音樂的 表演藝術,從劇中學習三好。幼童軍 Karen開心地跟旁邊朋友說:「阿難從 台下走下來,問我有沒有看到悉達多呢 !」學生Andico提到,自己信奉天主教 ,第一次觀賞關於佛陀的音樂劇,震撼 人心,原來佛陀也是一個「人」。 孩童開心比「三好」的手勢。 圖/人間社記者陳珮榮 ➡扌學生認真觀賞校園版的《悉達多太 子》。 【人間社記者林耕心宿霧報導】為慶 祝建校20周年,菲律賓宿霧同心學校校 長Maria Theresa F. Tio日前帶領老師及 逾60位學生,以佛光山慈恩寺為背景, 拍攝學生日常活動照片。 慈恩寺當家永寧法師勉勵來訪師生, 當攝影師按下快門的瞬間,讓剎那變成 美麗的永恆,這樣的畫面就如同《華嚴 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大家露出自然、甜美、歡喜的笑容, 【人間社記者林淑妙宿霧報導】宿霧 市上月底在Mormon temple舉行國際世 界和平節,邀請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回教及印度教等10個宗教團體參加。 佛教團體由佛光山代表出席,菲律賓佛 光山慈恩寺當家永寧法師帶領國際佛光 會宿霧分會督導吳道川伉儷、宿霧分會 會長吳遠殊及《悉達多太子》演員共16 人參與盛會,現場有逾300名嘉賓。 為使地方上各宗教能彼此相互了解、 融合,宿霧市將9月訂為國際世界和平 節,邀請各個宗教代表歡聚一堂,透過 藝術表演方式來認識彼此的宗教內涵。 由於《悉達多》音樂劇在菲律賓成功的 演出,也讓民眾對佛教有了深刻印象, 因此,在許多宗教團體推薦下,主辦單 位Sandra修女邀請佛光山出席盛會。 《悉達多》演員盛裝上台,現場便響 起熱烈的掌聲;當〈We are one〉的音 師生與慈恩寺合影 展笑顏行三好 就是在行三好。 校長Maria表示,慈恩寺是宿霧最具 中國文化特色及佛教寺院的代表,擁有 人間佛教性格。因此,讓學生站在這座 宏偉的殿堂前,運用空拍機拍攝,捕捉 全景畫面,最能充分展現中國文化、建 築與藝術風格。 以佛光山慈恩寺為背景,大家在綠地歡 喜拍照。 圖/人間社記者林耕心 跨宗教聯誼 以音聲為世界祈福 聲傳遍整個會場,嘉賓全陶醉在悠揚的 樂聲中。 摩門教宿霧Lahug分會會長Edmarc Dumas表示,感謝佛光山慈恩寺的參與 ,宗教講求融合,而非分立,之前看過 《悉達多》音樂劇十分感動,也因此認 識佛教,希望未來能多與佛光山相互交 流,共同為宗教和平努力。 佛光山慈恩寺當家永寧法師(右四)與 《悉達多》演員上台接受感謝狀。 圖/人間社記者林淑妙

Tel:63(2)5599540,63(2)5254909 Fax:63(2)5221475 悉達多進校園 … · 僧祗 文╱星雲大師 另類財富 二十六說之二 我解決困難的方法 生活快門 精進小沙彌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佛光山萬年寺 I.B.P.S.ManilaFo Guang Shan Mabuhay TempleAdd: 656 P.Ocampo St Malate Manila Philippines

Tel: 63(2)5599540,63(2)5254909 Fax: 63(2)5221475E-mail: [email protected] fgsphilippines.org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萬年寺社教課程

日期 社教名稱

周二 唯識概論、基礎禪修

周三、五 菲律賓民族舞

周四 學佛行儀、佛法概論

周六三好學校兒童趣味探索班、兒童華語故事唱遊班、少兒小廚師烹飪班、兒童基礎華語班、成人基礎華語班

慈恩寺社教課程日期 社教名稱

周一~六 三好悉達多校園練習

周三 自衛法運動、太極班

周四 英文禪修班

周六、日 聖嬰團練習

周日 交響樂練習

The Merit TimesManila

不患人之不重己,

應患己之不重人。

佛陀本懷人間佛教

文/星雲大師

佛教講「業報」,所謂「業」,就

是「行為」,我們每個人今生的幸與

不幸?命運的好與壞?都是自己行為

造作的結果,也就是「業力」所致。

因此,對於一般佛教徒喜歡在佛前祈

福,我認為「消業」比「祈福」更重

要;只要我們大家都能身做好事(就

是善)、口說好話(就是真)、心存

好念(就是美),內心有了善的力量

,自然災消免難、增福滅罪,所以人

人都要奉行「三好」,並且實踐「四

給」。

三好四給 消業重於祈福

「四給」就是四無量心,即:「給

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

方便」。「給人信心」自然不會說話

傷人,「給人歡喜」自然會隨喜讚歎

,這就是「說好話」(口業淨化);

「給人希望」,別人有挫折,會給予

鼓勵、關心、祝福,這就是「存好心

」(意業淨化);「給人方便」,行

事自然不會官僚而主動助人,這就是

「做好事」(身業淨化),所以「三

好」、「四給」都是人間佛教的思想

原則。

只是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因此一

第一章 總說般人都害怕布施給人,也怕為善會吃

虧、受委屈,感到善門難開、善事難

做。其實布施就如同播種,你不在田

裡播種,怎麼能長出禾苗,怎麼能生

出五穀呢?你不植栽種樹,怎麼能夠

開花結果呢?這就是佛教的「因果觀

念、業報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

佛陀就已經把這種人生不變的真理,

普遍的在人間流傳了,這都是人間佛

教。

了然生命 啟智慧教明理

因此,人間佛教並不是讓人迷信的

膜拜,也不是叫人盲目的奉獻,人間

佛教是啟人智慧、是教人明理的正信

宗教,只要我們能奉行人間佛教,就

能擁有佛法的智慧,就能了然生命的

來去,如此不但現世「生活」能夠安

心自在,還能免於「生死」的憂悲恐

懼,最終得以圓滿「生命」的意義價

值。

甚至,奉行人間佛教,不但我們自

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後代。因為有

了佛法信仰,我們就能夠「以無盡燈

傳承後代,以自性佛覺悟心性,以三

法印印證佛法,以四聖諦統攝信心,

以五乘法貫通法界,以六度門進入佛

國,以七覺支開展智慧,以八正道圓

滿修證」。� (待續)

�����������������������������������

菲律賓佛光山活動看板萬年寺

即日起~11/12

畫說水陸──水陸畫典藏展

10/12 王彬佛光緣21周年慶

10/15 大悲懺法會

慈恩寺

10/20 例行消災法會

【人間社記者陳珮榮菲律賓報導】佛

陀下鄉,走入菲律賓校園!校園版《悉

達多太子》音樂劇日前首演,前往阿克

蘭省卡利博市(Kalibo)西北維馬贊學

院體育館(Northwestern�Visayan�College

)獻藝三場,吸引逾5千名中小學和大

學師生,透過音樂藝術,以輕鬆方式認

識佛陀和三好運動。

音樂劇的演員運用表情、動作和歌聲

,打動觀眾的心,並與觀眾一來一往互

動,帶領大家認識佛陀。劇情從佛陀的

誕生、成長到出家,展現佛陀的慈悲與

智慧外,更以遇到各種狀況時,用三好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面對,從

生活中實踐三好,讓世界和諧。

「《悉達多》音樂劇首次走入校園。

」佛光山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表示,

音樂劇邁入第十年,已走過美國、澳洲

、日本等11國,演出108場;這次由教

育部邀請,讓校園版《悉達多》首站在

這裡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當永光法師問起「誰

喜愛唱歌?誰熱愛演戲?」台下同學紛

紛舉手,永光法師分享年輕導演的經歷

,從2012年飾演大樹、比丘,進而2015

年飾演太子至今擔任導演,經過一連串

培訓、演出進而傳承,成就自我。法師

邀請有興趣的學生就讀光明大學,並勉

勵熱愛舞蹈、演戲的同學為夢想努力。

濃縮劇情 傳遞人間佛教

西北維馬贊學院校長Allan� Angelo�

Quimpo致詞,感謝佛光山首站來到學

校,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優美的歌聲,

除了讓大家享受一場視覺饗宴,同學也

從琅琅上口的歌詞中學習三好。

最後演員合唱〈翻轉〉,感謝星雲大

悉達多進校園 菲5千師生學三好

師的慈悲,讓他們擁有廣闊的世界舞台

,展現天賦、實現夢想、翻轉生命,使

人生更多采。

佛傳動人 天主教徒也認同

菲律賓佛光山積極推廣「三好校園」

,從去年50間增至百間校園響應三好運

動,身為三好校園大使兼校園版《悉達

多》導演的Junrey�Alayacyac,感念星雲

大師改變他的生命,給予國際的視野和

開闊的心胸,帶領演員回饋社會,重新

編劇、自製服裝和培訓,將音樂劇濃縮

至30分鐘,加入三好運動,藉由活潑的

方式與學童互動。

飾演佛陀十年的Benjie感謝佛陀選擇

了他,謝謝星雲大師的栽培。現在,他

被賦予「傳承」的使命,協助二代太子

和校園版音樂劇,讓更多人認識佛陀的

慈悲與智慧,並傳遞大師的人間佛教。

團員Edlyn�Clark�Sereno提到,音樂劇

讓他展現所學,更精進了舞蹈和演戲功

力。他補充,校園版第一場的演出,令

他非常感動,演員們從無到有,發揮各

自專長,編劇、排舞、服裝採買和製作

,賦予責任,讓他們承擔與學習更多。

三場演出獲得師生熱烈的掌聲及回響

,大眾除了讚歎音樂劇的專業水準,也

感謝這場完美結合宗教文化與音樂的

表演藝術,從劇中學習三好。幼童軍

Karen開心地跟旁邊朋友說:「阿難從

台下走下來,問我有沒有看到悉達多呢

!」學生Andico提到,自己信奉天主教

,第一次觀賞關於佛陀的音樂劇,震撼

人心,原來佛陀也是一個「人」。

扌孩童開心比「三好」的手勢。

圖/人間社記者陳珮榮

➡扌學生認真觀賞校園版的《悉達多太

子》。

【人間社記者林耕心宿霧報導】為慶

祝建校20周年,菲律賓宿霧同心學校校

長Maria�Theresa�F.�Tio日前帶領老師及

逾60位學生,以佛光山慈恩寺為背景,

拍攝學生日常活動照片。

慈恩寺當家永寧法師勉勵來訪師生,

當攝影師按下快門的瞬間,讓剎那變成

美麗的永恆,這樣的畫面就如同《華嚴

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大家露出自然、甜美、歡喜的笑容,

【人間社記者林淑妙宿霧報導】宿霧

市上月底在Mormon�temple舉行國際世

界和平節,邀請佛教、基督教、天主教

、回教及印度教等10個宗教團體參加。

佛教團體由佛光山代表出席,菲律賓佛

光山慈恩寺當家永寧法師帶領國際佛光

會宿霧分會督導吳道川伉儷、宿霧分會

會長吳遠殊及《悉達多太子》演員共16

人參與盛會,現場有逾300名嘉賓。

為使地方上各宗教能彼此相互了解、

融合,宿霧市將9月訂為國際世界和平

節,邀請各個宗教代表歡聚一堂,透過

藝術表演方式來認識彼此的宗教內涵。

由於《悉達多》音樂劇在菲律賓成功的

演出,也讓民眾對佛教有了深刻印象,

因此,在許多宗教團體推薦下,主辦單

位Sandra修女邀請佛光山出席盛會。

《悉達多》演員盛裝上台,現場便響

起熱烈的掌聲;當〈We�are�one〉的音

師生與慈恩寺合影 展笑顏行三好

就是在行三好。

校長Maria表示,慈恩寺是宿霧最具

中國文化特色及佛教寺院的代表,擁有

人間佛教性格。因此,讓學生站在這座

宏偉的殿堂前,運用空拍機拍攝,捕捉

全景畫面,最能充分展現中國文化、建

築與藝術風格。

以佛光山慈恩寺為背景,大家在綠地歡

喜拍照。 圖/人間社記者林耕心

跨宗教聯誼�以音聲為世界祈福�

聲傳遍整個會場,嘉賓全陶醉在悠揚的

樂聲中。

摩門教宿霧Lahug分會會長Edmarc�

Dumas表示,感謝佛光山慈恩寺的參與

,宗教講求融合,而非分立,之前看過

《悉達多》音樂劇十分感動,也因此認

識佛教,希望未來能多與佛光山相互交

流,共同為宗教和平努力。

佛光山慈恩寺當家永寧法師(右四)與

《悉達多》演員上台接受感謝狀。

圖/人間社記者林淑妙

僧祗

文╱星雲大師

另類財富

二十六說之二

我解決困難的方法

生活快門

精進小沙彌

博君一笑

幫老師提行李文/蔡宛芳

文與圖/陳立人

參禪參纏 文與圖/尤俠了悟自性需要多少時間

佛光山萬年寺 I.B.P.S.ManilaFo Guang Shan Mabuhay TempleAdd: 656 P.Ocampo St Malate Manila Philippines

Tel: 63(2)5599540,63(2)5254909 Fax: 63(2)5221475E-mail: [email protected] fgsphilippines.org

The Merit TimesManila

最近老是聽到就讀小一的兒子唱〈上

學歌〉:「……見了老師提行李,說聲

老師早……」我心想,這歌詞怎麼那麼

怪,學生上學還要幫老師提行李?

後來拿出兒子的生活課本一看,原來

是:見了老師「齊行禮」啦!

大樹下,一位小沙彌坐在石椅上認真地閱讀著書籍,另

一位小沙彌也跪坐在旁一同分享,專注的神情與古錐的模

樣,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拍下這幅畫面。

閱讀不但能怡情養性,還可增廣見聞,從而開拓更寬廣

的視野,培養創新的能力。人若要活到老學到老,平常就

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多涉獵各類書籍,不但可啟發智慧

、提升生活品質,更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與喜悅!

溫情的味道

書語傳遞愛文/巧思

職場生存術

擺脫職業倦怠症 文/魏世昌

真正的高手文/雲心

兩位各踞南北、大眾公推的武林

高手,為了爭取下一屆武林盟主地

位,相約在一座山頭一決勝負。

這一天,他們各自手持武器,靜

靜地站立在距離對方一步之遙的位

置,兩旁站滿圍觀的人潮。二位高

手都擁有精湛的武術及鋒銳無比的

武器,他們一生從無敗陣,大家都

很想知道誰才是第一高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位高手都

要爭奪第一,必定會兩敗俱傷,甚

至可能兩人都無法存活。在相互對

峙大約一個鐘頭以後,其中一位選

擇放下武器,主動走向前與對方握

手,就這樣,化解了一場血腥的戰

鬥,贏得圍觀群眾滿堂喝采鼓掌。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唯有不爭,

以寬厚之德化世,才是最究極的勝

利。

遇事不爭不戰,是人生修練的大

境界。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

到各種不同的考驗,不管是親友或

同儕之間的相處,還是職場上的明

爭暗鬥,從中產生的種種煩惱無明

,追究源頭,還是來自彼此之間的

比較、計較。

針對人我相處,星雲大師四句偈

值得大家參考:一、見面三句話;

二、相逢應問好;三、交談要微笑

;四、口角一回合。若能以此四句

偈時時提醒自己,必然能讓自己的

人格更加圓滿,生命獲得提升。

因此,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高手?

心中無輸贏之念的人,便是真正的

高手。

當然,後來水利局以及有一些官員,

為了我們的主體建築外,還有一些附帶

零星地方的建築執照,因為還在送件辦

理的程序,或者執照尚未拿到就開放使

用,一次又一次的給我們罰款。在澳洲

、在美國、在大陸,我們同樣建寺院,

宗教都受到當地政府的幫助和尊重,在

台灣,我們卻經常收到政府的罰款,相

互對照之下,究竟是我們政府的問題,

還是我們本身發心的錯誤呢?

非佛不作 齊心解決困難

還有一些不是困難的困難,像是近幾

年發生的災害,如:九二一大地震、莫

拉克八八風災、印尼海嘯、汶川大地震

、日本東北大地震、紐西蘭基督城地震

、馬來西亞東海岸水災,到最近的尼泊

爾地震等等,我們前往救災醫療,捐建

學校、圖書館;此外,寒冬送暖,為獨

居老人送餐,捐贈救護車、輪椅給需要

的人與單位,為雲水書車買書、募書巡

迴偏遠學校、地區,推廣全民閱讀,甚

至我們也為八八風災暫居在佛光山的耶

穌教徒,請牧師、修女前來為他們佈教

,尊重他們的信仰,讓他們心靈得到依

靠、撫慰等等,這些,可以做得到的,

也都不為困難了。

經常有人說,佛光山商業化;其實,

佛光山有「非佛不作」的原則,從來就

沒有賺錢的事業,辦佛學院,要給學生

穿衣、吃飯;辦短期出家、夏令營等等

的活動,本身就必須花費許多經費;甚

至公益電視台,乃至圖書、報紙、期刊

雜誌出版,都是開支浩大,毫無收入的

單位;還好,有那麼多善心的信徒幫忙

,只要對淨化社會人心有益,儘管「日

日難過日日過」,我們也心甘情願,繼

續服務了。

所謂「去的就讓它去,來的也會自然

來」,佛門是講究因果的,無論什麼事

情,在因緣果報裡,還是會有公平對待

我們的。你問貧僧困難是怎樣解決?我

處理的原則:決不跟你爭強鬥狠,也不

跟你謾罵、怨恨,講究通情達理,如此

一來,也就沒有是非,不讓人吃虧,我

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也就沒有什

麼困難了。

總和的說,佛光山的困難,都是佛祖

去解決的,也都是信徒熱心幫忙解決的

;我們心生慚愧,暫時享受人間現成的

安樂,除了感恩圖報以外,哪敢言說困

難呢?

假如,以後再有人問我有什麼困難,

貧僧就拜託你一起來幫忙解決吧!�

� � (待續)

童年的滋味

賣枝仔冰文/林加春

我在工作三到五年左右,出現第一波

職業倦怠期。因為體會不到工作的樂趣

,也找不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只能埋

首於日復一日的作業程序,像個機器人

一樣在產品線上不停打轉。

有好一段時間,每天早上鬧鐘鈴聲響

起,我卻完全提不勁起床上班。這種症

狀星期一特別明顯,一上班就覺得累,

一到公司心情就變差,還沒上班就想著

快點下班。也許這就是職場上流傳的,

一種「一上班就想下班」的病吧?

偏偏職業倦怠症沒有「特效藥」可醫

,加薪、升職也許會有短暫療癒的效果

,不過如果沒有對症下藥,職業倦怠的

老問題依舊很快襲捲重來。在還沒有找

到對策以前,職業倦怠就像一堵牆,自

「要吃就自己賺」,是我從小就學到的生活態度。

以前生活不是那麼富裕,小孩子沒有零用錢,誰偶爾得

到大人給的一角兩角,總是立刻跑去買吃的,而我只能吞

著口水,羨慕地看著人家。沒有錢,心裡實在洩氣。

催促我動腦筋、想辦法賺錢的,正是五臟廟。我相信只

要勤快,就能憑本事掙自己的零用錢,滿足口腹之欲。

塭岸田邊隨處有土塊,被我當成玩具,造橋、蓋房子、

捏尪仔,再順手搭成窯,丟幾條家裡種的地瓜焢土窯,等

我又去玩一陣子回來,香噴噴的烤地瓜正好安慰咕嚕喊餓

的肚子。

因為天氣熱,想吃冰又沒錢買,乾脆去賣冰棒賺錢。鼓

起勇氣到冰店向老闆賒帳,用一元批來七支冰棒,每支賣

兩角,全部賣完我可以淨賺四角。於是搶在冰棒融化掉之

前勤快地叫賣,找熟識的玩伴當主顧──我很清楚誰愛吃

冰、誰可能有錢,而且他們還會一個拉一個來買冰。

學做買賣,得先算好該賣多少支,才能賺到要還給老闆

的錢。通常,我會先吃掉一支冰涼香甜的鳳梨冰棒,再在

炎炎日頭下四處叫賣;等賺回本了,我還可以再犒賞自己

一支酸梅冰棒。偶爾,我矢志要賺到四角錢,於是嚥著口

水認真兜售,但即將融化的冰最後還是只能自己買單。無

論如何,靠著努力推銷,我沒有虧本過,就算沒賺到錢也

能吃冰過癮,仍舊划得來。

柑仔店常有的「戳戳樂」、「抽牌仔」等玩意兒,我也

批來做生意。同樣,只要賺夠本,我忍不住就自個兒玩起

來,反正自己當老闆,能玩又有得吃,歡喜就好。

憑勞力、動腦筋學做買賣,目的當然是買零嘴解饞。儘

管只有幾角,但能不向大人伸手討零用錢,也讓我心裡頗

有成就感。

在玩樂中滿足口腹之欲的經驗,為我的童年生活增添與

眾不同的趣味,也早早嘗到「自食其力」的甜美果實。

先生愛看書,是個無書不歡的人。有

人說他是天生的博學多聞,我知他是後

天勤勉的博覽群書者。

先生把愛書的心推己及人�。

多年前,父親胃疾復發,我們回娘家

探望,先生拙於言辭,不會說些好聽關

懷的話,倒是從書局抱回兩三本與腸胃

疾病有關的保健書,贈予岳丈大人,希

望老丈人從書中得到保健常識,從此身

體無恙;知悉老婆迷於寫作,新購《文

字手藝人》給老婆閱讀;老婆喜烹飪,

他從藏書找到《帶來幸福的四十道料理

》,老婆欣喜雀躍不已;兒子愛打球,

著迷球賽又不能荒廢學業,他特別選了

一本《看NBA學英文》因勢利導……

書籍是先生的精神食糧,也肩負傳愛

的大使。別人不知先生贈書的意義,但

相知相守多年,我知他用書語來傳遞愛

意與關心。

古詩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

顏如玉。先生是:書中自有情深深,書

中自有意切切。

己只能杵在原地不知所措,苦苦煎熬等

待周末的救贖,周而復始,始終難以擺

脫倦怠感的襲擊。

至於解決之道,有人透過提高自我技

能,創造新的挑戰,重新找回工作熱忱

;我則是轉向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在平淡無奇的工作中添加一些潤滑劑。

我喜歡閱讀與寫作,便開始勤於筆耕

,也幸運地在報紙上發表了許多作品,

在業餘的寫作上,得到了本職工作中無

法獲得的成就感及愉悅感,那種喜悅、

那種興奮,是本職工作無法替代的。

我這才發覺,也許消除職業倦怠的一

個辦法,就是找到另一個喜好,使自己

在工作之餘得到滿足,同時也為自己補

充更多能量,得以在工作崗位上持續努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