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pt - 有 机 化 学

Transcript
Page 1: 有  机  化  学

有 机 化 学

Page 2: 有  机  化  学

邢其毅等 , 《有机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等,《有机化学》,人民教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 , 吉林大学等五校编

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

Page 3: 有  机  化  学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第四章 烷烃 第五章 烯烃 第六章 炔烃和二烯烃第七章 脂环烃第八章 芳香烃

Page 4: 有  机  化  学

第九章 卤代烃第十章 醇酚醚第十一章 醛酮醌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三章 取有机化合物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代羧酸第十四章 糖类化合物第十五章 含氮化合物

Page 5: 有  机  化  学

第一章 绪 论

主讲:袁琴

Page 6: 有  机  化  学

1. 1.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定义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 organorganic compoundsic compounds ))

(( organorganic chemistryic chemistry ))

““organorgan”——”—— 器官,有生命的机体。器官,有生命的机体。““有有机机””二字是同生命现象紧密二字是同生命现象紧密相连而产生的。相连而产生的。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Page 7: 有  机  化  学

1828 年,德国化学家韦勒( F.wohler )发现由无机物氰酸铵( NH4CNO )很容易转变为尿素 [ ( NH2 ) 2CO], 但未被当时化学界承认。1845 年柯尔柏( H.kolbe ) , 由C 、 O2 、 Cl 合成了醋酸。1854 年柏赛罗( M.berthelot )合成了油脂。

Page 8: 有  机  化  学

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C 、 H 、 O 、 N 、 S 、 P 、 X( 卤素)

有机化合物 : 碳化合物有机化学 : 研究碳化合物的化学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葛美林( Gmelin.L) 凯库勒 (KeKule .A):

有些化合物如碳酸盐、金属氰化物等虽然含有C 、 H 等元素,但具有典型无机化合物性质,不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Page 9: 有  机  化  学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 、 价键类型

有机化合物原子间主要通过共价键相连。

无机化合物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

2 、 燃烧性 易燃烧( CCl4 例外,灭火剂)

不易燃烧

3 、熔、沸点 多数有机化合物熔点低,主要是分子间力和范德华力。

多数无机化合物熔点高

4 、 水溶性 大多有机化合物不容易溶于水。(低分子量醇、醛酮、羧酸以及氨基酸、糖类化合物易溶于水)

大多无机化合物容易溶于水(据相似相溶原理)

Page 10: 有  机  化  学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5 、反应速度  

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度慢 (三硝基甲苯 (TNT) 可以进行爆炸式反应)

无机化合物大多数无机化合物的反应速度快

6 、反应产物 产物复杂,副反应多。

产物简单,无副产物。

7 、异构现象 普遍存在 很少出现

Page 11: 有  机  化  学

1 、化学结构:在分子内组成化合物的若干原子,是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连接着的。

3 、碳原子之间可自相结合成键,不仅可形成碳碳双键、还可形成碳碳叁键。

一、有机化合物结构经典理论:

2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是四价的,而且四个价键相等并形成共价键。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Page 12: 有  机  化  学

二、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1 、分子结构:指分子中原子的成键次序和键合方式。

CH

CHH

HO

HH C

HOH

HC HH

H

分子式: C2H6O

沸点: 78.2℃ -23℃

Page 13: 有  机  化  学

1- 丙醇

环戊烷

短线式(蛛网式) 缩简式(缩写式) 键线式

脂肪族化合物常用缩简式、环状化合物常用键线式!

CH

CCH

HO

HH

HH

H

CH3CH2CH2OHOH

C

C C

CC

H HH

H

H

HH

H

HH

H2C

H2C CH2

CH2

CH2

2 、结构表示法:

Page 14: 有  机  化  学

三、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经典共价键理论—— Lewis 价键理论G. N. Lewis 在 1916 年假定1.化学键所涉及的每一对电子处于两个 相邻原子之间为其共享,用 A—B 表示。2. 双键和叁键相应于两对或三对共享电子3. 分子的稳定性是因为共享电子对服从“八隅

律” (octet rule) 。

Page 15: 有  机  化  学

共享电子对——共价键

共价单键 (1 对)single covalent bond共价双键( 2 对)double covalent bond

共价叁价( 3 对)triple covalent bond

Lewis 结构式

C C

H

H H

H

C C HH

Page 16: 有  机  化  学

共价键的类型 键:

π 键:肩并肩 (py— py , pz— pz )

头碰头 (s — s , s—px , px — px)

1. 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 而 π 键不能旋转;

2. 键重叠程度大于 π 键; 键较 π 键稳定;

Page 17: 有  机  化  学

◆σ键:“头碰头”

σ 轨道可由各种方式组成

重叠轨道的电子云密度绕键轴(原子核之间的连线)对称σ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

特征:

x

x

x

Page 18: 有  机  化  学

◆ π键: “肩并肩”

◆ δ 键: d 轨道重叠形成的 (本课程不要求)

π键不能自由旋转

重叠轨道的电子云密度绕键轴不完全对称。

特征

py— py , pz— pz

Page 19: 有  机  化  学

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

另一方 提供空轨道。

配位键(共价键的一种特殊形式)

:NH3 + H+ NH4+

+

叁键

双键 重键:

单键: 键规律: 键 +π 键

键 + 2π 键

Page 20: 有  机  化  学

四 . 杂化轨道( hybrid orbital )

同样如 H2O

杂化:

在成键过程中,同一个原子中的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原子轨道进行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确定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的重新组合过程● 成键时能级相近的价电子轨道相混杂,形成 新的价电子轨道——杂化轨道

● 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Page 21: 有  机  化  学

C 原子的杂化形式

● sp3 杂化

● sp2 杂化

● sp 杂化

Page 22: 有  机  化  学

杂化形式 ● sp3 杂化2p

2s2s

2psp3

四个 sp3 杂化轨道

激发 杂化

基态碳原子的结构

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呈正四面体型

●轨道成分变了●轨道成分变了●轨道的能量变了●轨道的能量变了

●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变了●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变了

Page 23: 有  机  化  学

CH4 中共价 键形成

4 个 C-H 键,即:C 原子形成了 4 个键

键角为 109 0 28’ ,

Page 24: 有  机  化  学

1 、当一个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原子直接键合该碳原 子处于饱和状态,呈 sp3 杂化,构型为四面体。

2 、当与碳直接键合的四个原子相同时,键角为 109 0 28’ ,若直接键合的原子不同,键角稍有 变化

sp3 杂化:

Page 25: 有  机  化  学

基态碳原子的结构

杂化轨道

● sp2 杂化

3 个杂化轨道呈平面三角型分布

Page 26: 有  机  化  学

120 。H2C CH2

键:

π 键:

sp2 杂化:

每个 C 原子形成 3 个键, 1 个 π 键

Page 27: 有  机  化  学

1 、当一个碳原子与其他三个原子直接键合,该碳 原子处于不饱和状态,呈 sp2 杂化,构型为平面 三角型,键角为 120 0

sp2 杂化:

2 、一般双键碳均为 sp2 杂化

H2C CH2

CH

OH2C CH2

Page 28: 有  机  化  学

杂化轨道

● sp 杂化

基态碳原子的结构

2 个杂化轨道(红色的)呈直线型分布

Page 29: 有  机  化  学

1. 当一个碳原子与其他两个原子直接键合, 呈直线型,该碳原子为 sp 型杂化,

2. 叁键的碳均为 sp 杂化。HC CH HC N

+

+

++

HC CH

HH

Page 30: 有  机  化  学

● sp3 杂化

● sp2 杂化

● sp 杂化

1/4s, 3/4p

与四个原子相连

1/3s, 2/3p

与三个原子相连

1/2s, 1/2p 与两个原子相连

杂化 C 原子的电负性

sp > sp2 > sp3

总结: C 原子杂化轨道的成分及特点

直线型,键角 180°

平面三角型,键角 120°

四面体,键角 109° 左右

Page 31: 有  机  化  学

第三节 共价键的属性——键参数

键的极

分子的

空间构

2. 键角

1. 键长

3. 键能 (E)

4. 键矩 ): =q·l

键的强

Page 32: 有  机  化  学

分子中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长 (bond length) :

1. 同型共价键时: 键长愈短,键愈牢固。

键长特点:

2. 相同原子形成的非同型键 :

键长:单键>双键>叁键

Page 33: 有  机  化  学

键与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 (bond angle) :

键能 (bond energy):

在 298 K 和 100 kPa下将 1mol气态双原子分子断裂成 2 mol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

对双原子分子:离解能 = 键能

Page 34: 有  机  化  学

键能愈大,键愈牢固。

意义:判断键的强度

D (H — Cl) = 431 kJ·mol-1

D (Cl — Cl) = 244 kJ· mol-1

分子稳定性:

HCl >Cl2

对多原子分子:键能指平均键能

)(

)(

1-

321

molkJ3863

356375427

3H-N

DDDE

例如 NH3

Page 35: 有  机  化  学

电负性相同H 2.20

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电负性不同Cl ( 3.16 )

电负性 : 原子吸引成键电子对的能力

共价键的极性 决定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

H H

( >0 )

Cl H-

( =0 )

电负性相差越大 ,极性越强 ;相差越小 ,极性越弱。

Page 36: 有  机  化  学

1 .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根据碳架分类 )

链状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碳环化合物

a 、脂环族化合物b 、芳香族化合物

C 、杂环化合物。

H3C

CH3

ON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Page 37: 有  机  化  学

按官能团分类

常见的官能团及所属类别举例

能决定化合物的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 functional group):

烃 卤代烃 醇 酚 醚 醛 酮 羧酸

有机化合物

Page 38: 有  机  化  学

官能团 化合物类别 化合物举例

炔 CHHCÒÒȲ

卤素 -X 卤代烃 ÂÈÒÒÍé CH3CH2Cl

羟基 -OH 醇或酚 C2H5OH

OH

ÒÒ́¼

±½·Ó

醚 ÒÒÃÑ CH3CH2OCH2CH3

烯 ±ûÏ© CH3CH=CH2̼̼˫¼ü

̼̼Èþ¼ü

ÃѼü O

Page 39: 有  机  化  学

ÒÒÈ© CH3CHO醛 C H

O

È©»ù

C

O

ͪ »ù酮 ±ûͪ CH3COCH3

C OR

O

õ¥»ù 羧酸酯

C OHO

ôÈ»ù 羧酸 ÒÒËá CH3COOH

ÒÒËáÒÒõ¥ CH3COOCH2CH3

氨基 -NH2 胺 ÒÒ°· CH3CH2NH2

硝基 -NO2 硝基化合物 NO2Ïõ »ù±½

氰基 -CN 腈 ÒÒëæ CH3CN

Page 40: 有  机  化  学

2.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有机反应的特征:共价键的断裂有机反应的特征:共价键的断裂有机反应的特征:共价键的断裂有机反应的特征:共价键的断裂均裂

异裂均裂

特征:共用电子对平均分给成键的两个原子。 产生自由基。

A B+

异裂 A - B ++

A B

A B

A B A + B -+

特征:共用电子对非平均的分裂成两个带电荷原子。

Page 41: 有  机  化  学

游离基(自由基)反应:

1. 链引发

2. 链传递

3. 链终止

形成自由基

Cl Cl光或热

引发剂2Cl

H CH

3

Cl + H Cl + CH3

Cl + CH3

ClCH3

CH3 + CH3

CH3CH

3

共价键均裂

自由基为中间体

Page 42: 有  机  化  学

离子反应:

共价键断裂时共用电子对为成键两原子原子或基团的某一方所占有,生成离子,常发生在极性分子上。

RCH2:A Òì ÁÑ RC:H2 + A +

RCH2B

-

B+

RCH2 : A Òì ÁÑ+

RCH2 + A: -

RCH2BB-

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

共价键异裂

Page 43: 有  机  化  学

第五节 有机酸碱概念第五节 有机酸碱概念

2. Lewis 酸碱理论

1. Bronsted-Lowry 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

Page 44: 有  机  化  学

酸碱的定义酸: 能给出质子 H+ 的物质

H+

H+

HAc + Ac-

NH4+ + NH3

碱:能接受质子 H+ 的物质

H+

H+

+Ac- HAc

NH3 + NH4+

1. Bronsted-Lowry 酸碱质子理论

Page 45: 有  机  化  学

A+B = A : B酸碱 酸碱配合物

一对电子

2. Lewis 酸碱电子理论

Lewis 酸 : 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BF3AlCl3 FeCl3

Lewis 碱:能够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物质NH

3

RNH

2

R-O-R ROH RSH R-S-R

Page 46: 有  机  化  学

例:

Cu

NH3

NH3

NH3

NH3

2+

酸 碱

酸碱配合物

Cu2++ 4 NH3 =

B

F

F F

+ NH3B

F

F F

NH3

Lewis 酸 : 缺电子的分子、原子和阳离子

Lewis 碱 : 含孤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阴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