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中国绿卡”放宽受惠面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17-04/01/05/rmrbhwb2017040105.pdf · 国绿卡的限制更少,在中国安居乐业的机会更多了。

0505读者桥读者桥责编:张燕萍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礼仪漫谈239

为您服务为您服务

海外纪闻

最近,中国政府向外籍友人和外籍华人“发福利”了!公安部宣布在国家有关自贸区及全面创新 改 革 示 范 区 推 出 7 项 出 入 境 政 策 措 施 , 全面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有关区域包括:天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区,京津冀和安徽省、广东省、四川省及沈阳市、武汉市、西 安 市 全 面 创 新 改 革 示 范区。

这 7 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服务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华人、外籍留学生和长期在华工作人员等群体,包括:授权自贸区管委会等单位推荐外籍人才及家属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以工资和税收为标准建立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为外籍华人在华居留和永久居留提供更大便利,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创新创业,为长期在华工作人员提供居留便利,为外籍人才提供入境便利等。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广实施7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有助于进一步便利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发展,激发外籍华人创新创业热情,也将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接下来,公安部将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做好政策的实施准备,为地方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出入境环境。

这7项政策针对性很强,具体来说,分为以下4个方面:

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中国绿卡更简便

本次新政在外籍人士申请中国绿卡方面的规定可以说充满了人情味。根据新出台的政策,有关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办妥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在入境口岸申请工作签证入境;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凭企业出具的邀请函件申请人才签证入境;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自贸区管委会等单位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获得中国绿卡。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中国绿卡的限制更少,在中国安居乐业的机会更多了。

外籍华人获得“专属条款”大礼包

本次新政专门为外籍华人出入境和居留制定了更

加宽松的“专属条款”。新政规定,对来当地探望亲属、洽谈商务、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可以签发 5 年以内多次入出境有效签证;对在本省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可以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当地工作,或外籍华人在本地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外籍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有保障

新政特别明确了对外籍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和创业权利的保障。按照规定,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凭中国高校毕业证书申请2至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 (加注“创业”),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期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以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对经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以在入境口岸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 (加注“实习”),入境进行实习活动;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 (加注“实习”) 进行实习活动。

长期在华工作人员居留更方便

本次新政还惠及了在中国拥有长期稳定工作的普通外籍人员。主要措施有:在当地工作的外国人,如其已连续两次申请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问题的,第3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可以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外籍人员已在当地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留累计不少于 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允许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同申请。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位于后备厢的‘无人

车’大脑会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请问其中“后备厢”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

天津读者 武爱清

武爱清读者:“厢”字最初是“广”字头,本义指

正屋两侧东西相对的廊子,后引申指正房两侧的房屋,也就是“厢房”。后来也泛指类似厢房的隔间,例如“车厢”“包厢”。这种隔间一般比较大,是容纳人或物品的地方。“箱”现在一般指收藏物品的方形器具。下面是“厢”跟“箱”的几个用例:

(1) 北屋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东西厢房分别是厨房和客房。

(2) 我坐在这趟高铁的第 4 车厢第 16号座位上。

(3) 这是个老戏园子,二楼有不少包厢。

(4) 现在的拉杆箱都是4个轮子,可以推着走。

(5) 李医生进了屋子放下药箱,开始仔细给病人作检查。

(6) 电工师傅打开工具箱,拿出电表开始测试。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提到的“箱子”都是不大的存放东西的器物。故而小轿车后面放东西的地方,一般称“后备箱”。

在 《全球华语词典》 中,有“后备箱”的词条。在 《新华多功能字典》 中,还特别说明:“ (后备箱) 是指封闭的箱式空间,应该用‘箱’,不用‘厢’。”

因此“位于后备厢的‘无人车’大脑”宜写成“位于后备箱的‘无人车’大脑”。

另外,提到小轿车,人们常说“两厢车”“三厢车”,其中的 xiāng 指间隔开的部分,宜用“厢”。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

“当初选择这所学校是听别人说那里比较安静,适合学习,中国人比较少,可以锻炼英语。”来自江苏、目前就读于南澳大利亚首府阿德莱德大学附属高中12年级的周桐竹对记者说。

像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周桐竹也是第一次离开老家连云港,漂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我是中考后出国的,之前就有计划在国外读大学,决定高中出国读书是因为感觉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适应国外环境,比大学期间才出国的人英语会更好些,可以更好地为过渡到大学打基础。”尽管声音还透着稚气,但说起学业路径规划,周桐竹头头是道。

与很多中国留学生不同的是,周桐竹剑走偏锋,避开最受留学生青睐的两大热门城市墨尔本和悉尼,选择了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的这所高中,“只想安静地做一名留学生”。她这么做,自有一番道理。

这所高中位于澳大利亚8所顶级大学之一的阿德莱德大学校园内,是全澳唯一设置在大学里的私立高中。2016年,这所高中的毕业生中有一半考入了周桐竹向往的悉尼大学。

周桐竹说,除了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交通便利、学费和生活费相对较低也是选择留学地点的考量因素。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第 5 大城市,人口约120万。据南澳州教育推广署统计,阿德莱德的物价比悉尼和墨尔本低 20%,被称为“经济实用型”城市。

校长霍洛威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所高中面向国际和本地招收11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 (大体相当于国内的高二和高三年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进入大学后能更有的放矢地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学校400多名学生中,我们把国际留学生的比例控制在 20%以内,这样他们讲英语的时间更多,同本地学生的互动也更频繁。目前校内共有81名国际留学生在读,其中90%来自中国。”

在教育领域工作 40多年的霍洛威说,作为全澳唯一位于大学校园内的高中,学生们在高中期间就可以直接“浸泡”和熟悉大学氛围,这可以帮助他们更顺畅地实现高中到大学的跳转与过渡,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而对于自己的寄宿家庭,周桐竹也非常满意:“我对寄宿家庭的要求比较高,我在申请里写得很高,没想到学校为我安排的家庭真的让我很满意。”她说,诸如寄宿家庭的家长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会不会做饭,房间洁净程度,都可以在申请里提出来。

至今周桐竹来到澳大利亚留学已经一年半,她感觉学校里老师教得很好,有很多课程可以自选,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我比较喜欢设计,11年级时学习设计珠宝、标志和建筑。现在 12年级,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选了服装设计作为课题。”

周桐竹坦言,虽然中国的教学基本是“紧张模式”,这边是“散养模式”,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生活也并不完全是很多人误以为的“放羊式”那么轻松。志向是去悉尼大学学习的她说:“我选修了两门数学相关课程,有时课业压力还是挺重的。”

(据新华社电 记者宋 聃)

交往礼节

白俄罗斯人性情豁达、豪放,待人诚恳、实在,“请”“谢谢”等文明用语常挂嘴边。称呼“您”“你”有明显区别。青年人在一起,多以名互称,而成年人则互称彼此的名字和父名。

常见的见面礼节是握手、拥抱和吻礼。长辈吻晚辈额头,朋友互吻面颊,男士对尊敬的女士常施吻手礼。与不太熟悉的女士相见,不可贸然握手,但可赞其年轻漂亮。

白俄罗斯的传统礼节是以面包和盐欢迎贵宾,受礼人应躬身接过面包,并对面包施以吻状,然后手掰一小块,撒上盐、吃掉,并表示感谢。应邀去白俄罗斯人家做客,送鲜花给女主人,其花枝应为单数,如 3、5、7枝等 (送逝者为双数花枝)。在家会见宾客,讲究让贵宾坐在圣像下面,主人则坐客人右侧。

白俄罗斯人高兴时,常开怀大笑,而微微一笑则表示轻蔑,这与我们“礼貌微笑”的含义,有明显差别。宴会上,主人习惯发表长篇讲话,若客人祝酒词简短,只为友谊

“干杯”等,会被认为失礼。他们守时守约,迟到会道歉。

女士优先

白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如问候夫妇二人时,应先问候女士;女士走进客厅,男士应起身表示欢迎;而男客进入客厅,女士可以不起身,仅须面向来人,以示礼貌即可。介绍人们相识,应先把女士介绍给男士,而向女士介绍某男士时,应先征得她同意。上楼梯、进入室内,男士一般应让女士先行,并为其开门。如果女士站立,男士不应坐着。出门时,男士应帮助同行女士穿大衣;去餐厅、影剧院等,男士应先找座位让女士坐下后,自己再坐。请女士跳舞后,应送她回原来位置,致谢后再离去。

服饰尚白

白俄罗斯人注重仪表,讲究穿戴。公务和社交场合,男士多穿西服,女士则穿裙装。节假日,人们爱穿民族服装。观看芭蕾舞等庄重演出,需着正装。

白俄罗斯民族服装多为白色,如男子上身是白色亚麻布绣花衬衫,外套坎肩,系彩色腰带,头戴毡帽,而下身穿白色灯笼裤,扎白色裹腿,脚蹬皮靴。妇女一般穿白色绣花衬衣,

下穿条纹或方格纹图案的白色大长裙,腰系毛织小花围裙,再配上五彩绒线织成的腰带,头戴花头巾,脚穿皮靴。

饮食习惯

白俄罗斯人的主食以面包为主,副食有猪、牛、羊、鱼、虾、禽等肉类及卷心菜、黄瓜、西红柿、胡萝卜、土豆等蔬菜。特别是土豆,既是主食,又是副食,他们能用土豆做出上百种菜,有专门供应土豆食品的商店。他们口味较重,烹调讲究酥烂熟透。

传统食品有黑面包、黑麦糊以及面粉、土豆做成的薄饼等。他们喜欢吃肉,也很喜欢酸奶、奶渣、干酪;特别爱喝汤,经常喝的汤有凉杂拌甜汤、白菜汤、淋上酸奶油的罗宋汤等,喝汤时忌讳出声。

白俄罗斯人爱喝烈性酒,且酒量大,一口一杯。与我们喜欢劝酒的习惯不同,他们不劝酒,能喝就喝,不喝也没关系。他们认为,既然喝酒,首先是自己应该喝个痛快,即使喝醉也无所谓。若大家高兴,一起干杯,

就应大大方方喝掉,对搞小动作、作弊假喝颇为反感。在宴会上,第 3杯祝酒往往是为在座的女士干杯。用餐时,忌讳将喝空的酒瓶放在餐桌上。

他们爱喝的饮料是“格 瓦 斯 ”等。

习俗禁忌

白俄罗斯人认为,白色纯真、洁净,故而崇尚、偏爱白色。他们也喜红色,认为红色象征勇敢。忌讳黑色,尤其见到黑猫,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忌讳送人黄色蔷薇花,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

认为数字“7”是吉祥数字,而“13”会给人带来灾难。认为盐能驱邪除灾,碰翻盐罐是不祥之兆。忌讳在房间里吹口哨,认为会将财富吹跑。对左撇子无好感,认为使用左手不礼貌。

进入东正教堂,不论是否是教徒,妇女都应戴头巾,男士应脱帽。坐公交车,年轻人应当给老人让座。对服务行业有付小费的习惯,如去快餐店就餐等,应付小费。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后备厢﹄宜写成

﹃后备箱﹄

﹃后备厢﹄宜写成

﹃后备箱﹄

外国礼俗面面观——白俄罗斯

马保奉

青少年艺术团的演员们正在表演

热烈奔放的白俄罗斯民族舞蹈。

图片来源:新华网

青少年艺术团的演员们正在表演

热烈奔放的白俄罗斯民族舞蹈。

图片来源:新华网

去澳大利亚留学

她这样择校

出入境新政

“中国绿卡”放宽受惠面本报记者 杨俊峰

一名外国旅客正在中国机场办理入境手续。 图片来源:央视截图

出入境手续办理现场。 图片来源:公安部网站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