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责任编辑/

王泽议责任校对/

纪晓慧版式/

张妙婷冯辉电话

/

010

62213355-2203 E-mail:[email protected]

CHUANTONG YIYAO 传统医药2016

年1

月12

日星期二4

2015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百花盛开入药香□

周满茹

资讯

石榴花又名榴花、 酸石榴花,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花。

每年五月盛开, 红艳似火。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 《咏石榴花》 中赞曰: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 石榴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 除常见的红色外, 还有粉红色、 藕白色、 黄色、 玛瑙等多种颜色, 在人们心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石榴花性温, 味酸、 涩, 据测定含有石榴皮素、 白桦脂酸、

熊果酸、 异槲皮苷等成分, 具有涩肠止泻、 止血的功效。 《分类草药性》 载: 石榴花 “治吐血, 月经不调, 红崩白带。 汤火伤, 研末, 香油调涂。” 《福建民间草药》 载: 石榴花 “治齿痛, 水煎代茶常服。” 治鼻衄不止: 取酸石榴花

2.7

克, 黄蜀葵花

18

克, 共研为末, 每服6

克, 水煎不拘时服; 治鼻血: 取石榴花适量, 研为细末, 每次

0.3

克用纸管或塑料管吹入鼻孔; 治金疮刀斧伤: 取石榴花、 石灰各

250

克, 共捣为末, 取少许敷于患处; 治肺痈: 取石榴花、 牛膝各

6

克, 银花藤15

克, 百部9

克, 白芨、 冰糖各30

克, 水煎服; 治中耳炎: 取石榴花适量,

瓦上焙干, 加冰片少许, 研为极细末, 吹入耳内; 治牙痛: 取石榴花

9

克, 水煎代茶饮。

石榴的果、 皮、 叶、 根均可入药。 酸石榴含有较多的鞣质,

有收敛杀菌效果, 可治腹泻、 痢疾, 并可开胃、 助消化; 石榴皮含有石榴根皮碱, 对各种杆菌有抑制作用, 能涩肠、 止血、

驱虫。 治脱肛:

石榴皮30

克, 明矾15

克, 水煎, 熏洗患处; 石榴嫩叶能健胃理肠、 消食积、 助消化, 外用可治跌打损伤, 水煎洗可治痘风疮及风癞; 根皮有杀虫、 涩肠、 止带的功效, 用于治疗久泻、 久痢、 赤白带下等证, 还可驱除绦虫和蛔虫。

(十二)

本报讯记者王泽议报道1

月10

日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联)

在京发布 “以岭杯”

2015

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

� � � � 1.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

年10

月5

日, 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

C

·坎贝尔 、

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了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2

月7

日, 屠呦呦登上诺奖论坛, 以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为题, 讲述了中国科学家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12

月10

日,

屠呦呦获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颁发的诺奖证书。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

也是中国医学界和中医药成果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项。

12

月25

日, 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发布的第

97568

号公报称, 第31230

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 “屠呦呦(Tu Youyou)

星”。

� � � � 2.

中国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

2015

年12

月9

日,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中医药法

(

草案)

》。

12

月21

日, 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了首次审议。 草案一旦获得立法表决通过, 中国将诞生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 对依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5

年12

月22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

60

周年纪念大会 , 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并讲话, 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 � � 3.

匈牙利《中医立法实施细则》

10

月19

日生效2015

年10

月19

日, 由匈牙利人力资源部颁布的 《中医立法实施细则》 正式生效。 此法令对中医人员行医许可证的发放

条件做了明确规定, 为中医在匈牙利行医提供了法律保护 。 该国前总理迈杰希认为, 中医疗法在匈牙利是非常重要的补充疗法, 中医法案获国会顺利通过并付诸实施 , 对中医药在匈牙利的发展 , 造福民众,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 � � 4.ISO/TC249

正式命名, 新发布4

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2015

年6

月1~4

日 ,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中医药(

暂定名)

技术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以投票表决方式解决了悬置

6

年的名称问题, “国际标准化 组 织

/

中 医 药 技 术 委 员 会 ”

( ISO/

TC249)

的名称正式确立。

2015

年5

月1

日,

ISO

发布了 《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分类》 国际标准 。

该项标准为ISO/TC215 (

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

)

与ISO/TC249

首个联合工作项目。

2015

年7

月21

日 , 《中医药———中草药重金属限量 》 国际标准发布 。

2015

年11

月1

日, 《中医药———煎药机》 国际标准和 《中医药———艾灸具 》 正式公布出版 ,

这是ISO

出版的首批中医药器械国际标准。

� � � � 5.

中捷中医中心、 中法中医药中心成立当地时间

2015

年6

月17

日, 捷克首家中国

-

捷克中医中心在赫拉德茨-

克拉洛韦医院成立。 该中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赫拉德茨市医院合作开办 ,

将致力于中医领域治疗方法的研发、 培训和临床试验, 为捷克及周边国家提供中医治疗方案。 这是捷克乃至中东欧国家第一所由政府支持的中医中心。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捷克副总理别洛布拉代克 、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2015

年11

月9

日, 中法中医药中心在法国巴黎成立。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 、 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关键、 中法中医药合作委员会法方主席基诺等共同为中心揭牌。 该项目是在中法中医药合作委员会框架下, 第一家由两国政府支持成立的中医药中心。 该中心由中国江苏省中医院与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比提耶医院合作开办。 主要功能是中医药的科

学文化展示、 信息交流, 同时在两国医学专家之间开展相关科研和培训等工作。

以上两个中心的成立 , 体现了中捷 、

中法政府间卫生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典范。

� � � � 6.

康莱特注射液、 连花清瘟胶囊获批进入美国

FDA

临床研究2015

年6

月27

日, 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 “康莱特注射液” 获批进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三期临床研究, 允许在美国癌症患者中扩大使用。 这是首个允许在美国本土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的抗癌中药注射剂产品。 同年

12

月25

日, 石家庄以岭药业的 “连花清瘟胶囊” 获

FDA

同意在美国进行二期临床研究。 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准进入的治疗感冒和流感的复方中药产品。

以上中药产品获准进入美国FDA

临床研究, 对推动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 � � � 7.WFCMS

与WHO

建立官方正式关系,

WJTCM

英文刊创刊2015

年2

月2

日 , 世界卫生组织(WHO)

执行委员会召开第136

届会议第14

次会议, 通过了包括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WFCMS)

在内的非政府组织与WHO

建立官方正式关系的决议。

WFCMS

主席佘靖女士表示, 这体现了WHO

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视以及对

WFCMS

国际地位和 综 合 影 响 力 的 认 可 , 有 利 于 拓 宽WFCMS

参与国际活动的渠道和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对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 推动中医药进入各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5

年1

月31

日, 由WFCMS

主办的 《世界中医药杂志 》 英文刊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JTCM)

正式创刊 。

6

月25

日 , 该刊被列为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新增

2015

年度D

类资助项目。

� � � � 8.

首家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落户加拿大多伦多

2015

年9

月25

日,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WFAS)

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授牌仪式” 在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中医学院

举行, 这是迄今为止WFAS

设立的首个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

WFAS

主席刘保延称, 未来

5

年计划在欧洲等地设立多家传承基地。

� � � � 9.WHO

传统医药合作中心落户澳门2015

年8

月18

日, “国际传统医学论坛暨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成立典礼” 在中国澳门举行。 该中心将携手

WHO

, 共同致力于传统医药的人员培训、 药品质量及安全合作, 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将传统医药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WHO

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中心成立典礼上表示,

WHO

传统医药合作中心落户澳门, 将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传统和补充医学政策分享与研究的宝贵场所。

� � � � 10.

国际制药巨头及农场业者瞄准中药市场商机

2015

年3

月2

日, 英国 《每日邮报》

网站报道, “凡诺华缓解关节肌肉疼痛片(Phynova Joint and Muscle Relief Tablets)

成为首个获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MHRA)

批准发售的中药产品。 该药片的活性成分为豨莶 , 中国亦称 “猪膏草 ”,

主要用于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 凡诺华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米 勒(Robert Miller)

称, 公司正计划申请第二例传统中成药产品 , 用于治疗感冒和流感。

2015

年7

月30

日, 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宣布, 在中国的首个独家中成药非处方药 “乐可通” 正式上市。 这是该企业携手中国辅仁药业首次拥有中成药品牌, 并进军中成药市场。

2015

年12

月29

日, 据中新网报道 ,

愈来愈多的美国农场业者投入中国草药的生产, 企图争取这个获利丰厚的新市场 。

虽然中医业者对中药需求仍仰赖中国进口, 但因中国野生草药产地日益萎缩, 使得美国生产的草药需求升高 , 数州成立“草药种植团体”, 以协助农场业者尝试种植最普遍使用的草药。 据估计, 此市场一年产值可达

2

亿~3

亿美元。 由于传统中国医药日益被美国主流接纳, 全美有照中医业者约

3

万人, 有46

个州核发中医执照。

国外友人到中国体验什么? 近日, 美国有线电视网 (简称“

CNN

”) 在 “

20

个来华旅游推荐” 中, 将中医诊疗列入榜单,

并首度推荐中医医疗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以富有传统特色的中医诊疗服务上榜。 传统中医成为旅游 “推荐名片”, 既是对中医文化的肯定, 亦是中医迈向世界的良好契机。

CNN

推荐的来华指南中, 涉及民俗、 饮食、 货币等。 其中第

16

条推荐指出, “来中国不妨体验纯正中医文化, 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 中医保障人类健康已被世界广泛关注。 中医 ‘防未病’ 与 ‘治已病’ 两者同样重要的理念, 契合了现代文明社会健康需求。” 指南同时提及,

作为中国顶尖中医医疗机构、 地处上海的龙华医院以纯正中医诊疗特色闻名于世, 可为外国人的 “健康之旅” 带来收获。

传统中医何以被西方主流媒体所关注? 龙华医院院长肖臻表示: 当前, 西医精准医学理念不断推进, 中医却为诊治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诊治带来整合、 系统思维, 并收获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以肾病综合征为例, 现有统计发现, 该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达

2%

。 龙华医院肾内科自上世纪80

年代起, 由陈以平、 邓跃毅教授领衔课题组, 通过 “益气活血化湿” 治疗膜性肾病开展大量研究, 随即发现, 中医 “益气活血化湿” 可有效降低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 升高血浆白蛋白。 此外, 在改善及保护肾功能方面, 中医诊治明显优于西医,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目前, 龙华医院来自海外的患者年均约500

余人, 主要来自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韩国等。 (据新华社)

本报讯记者王泽议摄影报道日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网、 中国中医药报、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单位签署协议, 共同合作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媒体传播联盟。

据了解, 过去5

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并培训了一支

260

余人的国家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也组建了

2000

余人的省级巡讲专家队伍, 将优质中医药文化传播资源推介给主流媒体 。 “十三五 ” 期间, 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将向联盟内的媒体成员优先提供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授课内容, 联合各类合作媒体推送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 、 音频及图文资料 , 丰富中医

药、 中医养生节目内容, 提升节目质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在签约仪式上指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养生保健关注度日益提升, 各类媒体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养生类节目, 向公众传播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等科普知识, 深受群众欢迎。 中医药文化科普媒体传播联盟的成立, 是对整合媒体与中医药的优势资源的一大探索, 对扩大中医药文化科普的影响力, 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签约媒体纷纷表示, 未来将积极挖掘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优质内容资源, 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 更全、 更优的中医药资讯。

数九寒天, 女性如何养生, 才能既保持风度又保证温度?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尹艳教授表示: “女性冬季存在很多养生误区, 女性尤其要注意养护阳气。”

走出养生误区

冬季不可穿着太少尹艳指出, 许多爱美的女性冬天也喜欢穿短裙, 但爱美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从中医养生学角度来看, 冬季以 “藏精” 为主, 注意保暖 、

顾护肾阳是冬季养生的王道。 年轻女性长期受寒不仅会引起风湿、 骨关节病、 周围血管疾病, 还会影响到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诱发宫寒病, 久而久之, 若是肾阳虚衰, 就会引发大病。

不可刻意减肥很多爱美女性一年四季热衷于减肥。 北方冬季气候寒冷, 人体内如不能储存适量脂肪以保持体温, 就会让病邪乘虚而入。 而且, 过度节食减肥导致身体特别瘦弱, 也是引发宫寒的重要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 人体在冬季应外而护阳, 内而养阴。 尹艳指出, 冬季需适量摄取高蛋白、 高热量的肉类、 豆制品, 以增加热能, 起到护阳的作用, 还可以适量摄取如燕窝、 枸杞、

黑芝麻、 桂圆等滋肾养阴之佳品。 涵养肾阴对女性健康养生、 美容驻颜也大有裨益。

避免熬夜, 早卧晚起很多年轻女性特别喜欢熬夜, 这是一个很影响健康的坏习惯。 冬季是阴极之季, 昼短夜长。 《黄

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篇 》 曰 ,

“夜半而阴拢为重阴”, “万民皆卧, 命曰合阴”。 如果熬夜不能及时入睡, 不利于血归阴经, 长此以往, 不利于气血和平 ,

阴平阳秘。 尹艳告诫说, 冬夜早早用热水浴足, 早早就寝, 乃女性冬季重要的养生之道 。 在冬季晨间如能在天将明之时起床, 对于人体肾阳的顾护也大有好处。

合理进补适当运动

根据中医 “虚则补之, 寒则温之” 的原则 , 冬季进补应顺应自然 , 避其寒冷之气, 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 热性食物 ,

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 , 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 尹艳说 , 冬季 “食补 ” 应供给富含优质蛋白质 、 多种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 如粳米 、 玉米 、 小麦 、 黄豆等谷豆类 , 韭菜 、 香菜 、 大蒜 、 萝卜等蔬菜, 羊、 牛、 鸡肉等及各种鱼虾类 ,

以及橘子 、 椰子 、 荔枝 、 桂圆等新鲜水果 。 体质虚弱的女性 , 还可炖些母鸡 、

蹄筋 , 常喝牛奶 、 豆浆 , 这些都能增强体质 , 抵御寒冷 。 需要注意的是 , 先天体质属于阴虚火旺的女性 , 在冬季进补时要注意避免食物过于温燥 , 适当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 桑葚、 猕猴桃 、

白鸭肉 、 甲鱼 、 海参 、 乌鸡等 , 滋养肾阴, 以资阴阳平和。

冬季运动要适量, 不可过激。 尹艳指出, 冬天不要做过于激烈、 出汗太多的运动。 中医认为, 汗液属于 “津液” 范畴 。

剧烈运动后毛孔张开, 阳气随汗液外泄 ,

容易造成 “气津两伤”。 冬季是需要 “保存实力” 的季节, 若阳气外泄, 津液损耗, 会出现易疲乏、 易感冒、 头晕、 手足冰凉等症状。 对于热爱健身的女性尤应注意, 健身之后切不可用冷水沐浴 , 应选用温热

水, 时时以保护阳气、 滋养阴液为健美的第一要务。 运动量应以微微汗出为佳。

尹艳介绍, 年轻女性可选择跳绳、 瑜伽等运动项目; 中老年女性可选择快走 、

慢跑、 太极拳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运动频率以一周三次为宜。

CNN推荐来华旅游“体验纯正中医文化”

山东省戒毒管理局日前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共同成立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及 “山东省中医药戒毒研发基地”。

山东省戒毒管理局局长齐延安表示, 将依托中医药戒毒基地, 定期邀请中医专家到戒毒场所开展诊疗工作, 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将中医推拿、 针灸、 中药、 经络养生等方法引入戒毒工作, 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 恢复身心健康。

(

据新华社)

本报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日前在厦门市举行。 会议推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教授继续担任骨伤科专委会会长。

孙树椿、 王和鸣、 朱立国、 汤耿民等30

余位国内外骨伤科专家, 就 “中医骨伤的现状”、 “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 ”、 “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标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评价 ”、

“针刺骨骼肌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

例临床报道” 等专题作学术报告。 大会共征集论文

210

余篇。

(

秦秋)

世中联骨伤科专委会举行换届暨学术会议

山东成立省级中医药戒毒研发基地

现代中医药与养生

本报讯记者徐亚静报道2016

年 ,

中华中医药学会将完成 《常见病中医脾胃临床诊疗指南 (基层医生版)》、 《中药材商品等级分类标准》 等

8

项团体标准的审查、 审批及发布等工作。 这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郭宇博日前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分别就中医药团体标准中医部分和中药部分连续召开的两场研制方向专家咨询会上透露的。 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研究所证研中心主任杨泽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高颖等数十位认证认可、 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杨泽慧指出, 十八大以后, 国家标准体系建议的思路日趋明确, 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 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新型标准体系。 “我们以往熟悉的国家标

准、 行业标准是由政府主导制定的, 现在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 协会 、 商会 、

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 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 也就是团体标准, 将成为现有标准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和完善 。” 杨泽慧认为, 应重视认证认可工作与标准工作之间的相互协同和相互促进作用。 认证认可等手段可促进标准实施, 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实施效果, 标准的制定也必然带来认证认可的需求。

郭宇博介绍,

2015

年7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药团体标准制定被列入

5

个重点方向之一。 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试点单位专门成立了中医药团体标准领导小组, 制定了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

标准管理办法》 和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专家委员会暂行管理办法》 等工作制度。 在此基础上, 共计启动开展了 《常见病中医脾胃临床诊疗指南 (基层医生版)》、 《常见病中医脾胃临床诊疗指南(患者科普版)》、 《中药材商品等级分类标准》、 《道地药材标准》、 《中医健康管理标准体系》、 《药食同源类药膳标准》、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元胡止痛片的优质产品标准》 等

8

项团体标准, 现均已经完成初稿, 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中医药团体标准到底应该如何定位?” 郭宇博介绍,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经过近半年的试点工作, 认为中医药团体标准应把握两大方向 : 深度交叉, 集成创新, 解决行业焦点问题; 市场主导, 产学研协同创新, 建立优质标准 ,

净化市场环境。 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 鼓励创新是团体标准的基本原则,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试点工作主要定位为两类: 一是填补市场空白, 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二是研制优质标准, 促进优胜劣汰 ,

净化药品市场。 他透露, 中华中医药学会拟在

2016

年研制10

项团体标准, 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提升团体标准竞争力, 还将扩大专家组规模, 筹备专家委员会。

与会专家表示, 标准的制定应从实践中来, 选取那些临床研究和生产研究基础好 、 比较成熟且需求迫切的项目进行提升; 还应到实践中去, 标准的制定要接地气, 最终形成行业认可、 能有效推广、 有生命力的标准。 特别应重视中医临床、 中医药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合作, 改变标准制定过程中医不问药、 药不问医, “闭门造车” 的弊端。

中华中医药学会拟发布 8项团体标准

冬季养生 女性尤需护阳气□

衣晓峰张锐

中医药文化科普媒体传播联盟成立

百草讲堂

图为签约现场。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