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编辑:贾臻 校对:张峻铭 组版:李琮人文河洛 09

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使用本报享有版权的内容。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版权声明

洛阳·视界

本版长期征集原创图片,您可在洛阳网“洛阳社区”摄影天地(http://bbs.lyd.com.cn/forum-67-1.html)、河图网发帖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择优选用。

生 动

“河洛影像”二维码

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

私语 塬上草 摄

训诫 烨子 摄

却向东溪卧白云——大唐清洛苑之一 □郑贞富

说说裴家好儿郎

玄宗赐名清洛苑

丹青画马要求真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人文河洛”系《洛阳日报》品牌之一,让我们在这里触摸河洛大地的人文底蕴,感受洛阳历史的厚重魅力。

扫一扫,关注“人文河洛”(renwenheluo)

东溪驰马图 聂剑帆 画

直须看尽洛城花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欧阳修(公元1007年至公元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曾主修

《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三月,欧阳修初入

仕途便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同时成为洛阳文人集团的骨干成员。风华正茂的欧阳修,常游览洛阳青翠的山川与美好的风物。这是欧阳修即将告别洛阳的诗作,从中可以体悟他与洛阳难以割舍的情感关联。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在离筵上准备说出归期,却又未语先哽咽。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遣词造句独具意境。“尊(同‘樽’)前”,原本是欢乐的场合,“春容”则写出了朋友们一个个年少英俊,春风得意。“拟把”“欲语”两词,蕴含了多少不忍道出的惜别之情。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与风花雪月无关。此句虽是思索和反省,但实际上更体现出了难舍之情。而此种“情痴”又正与首句所写的“尊前”“欲语”的离情相呼应。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离歌”自当指樽前所唱的离别的歌曲,作者耳里听到的不是老一套的离别之歌,而是不知谁新谱出来的。不管旧有的也好,新谱的也罢,都没有能慰藉离别的人,反而增加了别离的痛苦。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末句突然扬起,写出了游玩的豪兴。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放的句子。这两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游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迈有力。然而“洛城花”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

“别”,因此豪宕之中又实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此诗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若初)

唐代洛阳盛行画马之风,洛阳画家曹霸、毕宏等都是画马的名家。但是,他们的知名度都不及裴宽。裴宽善画,尤其善于画马。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幅裴宽《秋郊散牧图》,上有明代书法家吴余庆、清代画家罗天池的跋,二人都认为这是裴宽的真迹。胡适对这幅作品鉴定后,认为这是裴宽的作品无疑。

经研究,这幅作品是裴宽任河南尹时所作,画的是清洛苑的初秋时节,自己赶着一群马到东溪河边饮水的情景。画中岸边林木环绕,溪水平缓无波,裴宽身着红袍,手持马鞭,正侧首看着正在嬉戏的马儿。画中的十匹马,有的步入河中饮水,有的在岸边追逐,有的引颈长鸣,形态各异,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

裴宽将书法融入绘画,人马线描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树木、坡石行笔凝重,苍逸中透着清润,工细中不乏松动与飘逸;绿岸、丹枫、红衣,设色浓郁中显清丽,大面积渲染,色不掩笔,淳美而富于韵致,完整地表现了盛唐画风。

大唐清洛苑,又被称为裴氏东溪别业和东溪庄园等,是唐代洛阳最大的私家园林和贵族庄园。它位于万安山北麓、东溪之滨,是唐代洛阳裴氏家族的产业,在古代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洛阳裴氏,指的是名臣裴宽家族。裴宽是西晋宰相裴秀的第十四世孙,从裴秀始,这个家族名臣辈出,裴宽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担任过河南尹,即河南府(洛阳)的主政官员。

唐高宗仪凤四年(公元679年)春,裴宽出生于洛阳仁和里,仁和里是长夏门东第一大街最南端的一个里坊,在今安乐镇赵村一带。当时,唐高宗与武则天迁都洛阳已二十余年。裴宽的父亲裴无晦,与朝中的一个下级官员魏玄同相善,裴宽自幼就与魏玄同的独生女魏元订亲。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改洛阳为神都。嗣圣元年(公

元684年)冬,徐敬业于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怀疑宰相裴炎与之私通,斩其于都亭驿,其家人实行连坐,流放边疆。裴宽的家族与裴炎为同宗近亲,皆免官禁锢,子孙不得为官。四年后,裴无晦和其妻妾皆病卒,留下了几个个无依无靠的幼子。

当时,刚刚十岁的裴宽,在一个老仆人的帮助下,卖掉了仁和里的宅园,到万安山北麓、东溪之滨买了一片荒山,在这里放马为生。同时,他亲自抚养和教育几个弟弟。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秋,酷吏周兴诬陷魏玄同谋反,武则天诛杀魏玄同,将其妻和其女魏元、其子魏恬流放岭南为奴。临行时,裴宽前来送行,握着其未婚妻魏元的手说:“决不负你!”次年秋,武则天称帝于神都,建立武周帝国。

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裴宽已在东溪放牧十余年,其弟弟们也已长大成人。由于裴宽善于经营,他的东溪庄园成为神都最大的养马场。他买下了仁和里整个里坊,建了多个宅第,为弟弟们都娶了妻子。但他一直未婚,在等着已成为岭南官妓的魏元。

当年正月,发生了宫廷政变,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即帝位,复国号为唐。

唐中宗下诏,在武则天时期被诛杀及牵连的唐宗室贵族及官吏一律平反昭雪。当年,裴宽兄弟几人全部明经及第,所谓明经,是与进士一样的科举门类。

魏玄同被平反昭雪后,其妻和一双儿女魏元、魏恬恢复平民身份。但是,一家人一贫如洗,无法北返。魏元早过了婚龄,又当了多年官妓,决定出家为尼。没想到,裴宽早派人前去迎接。到洛阳后,裴宽与魏元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魏恬自幼为奴,不识字,裴宽亲自教其经书,后来魏恬考中了进士,也成为一代名臣。

裴宽生性通敏,精通经史,诗书画皆绝,又工于骑射,并且为官清正,理政有方,不久就升为刑部员外郎,又先后升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等职。唐玄宗即位后,裴宽调任河南尹,任职期间,公正廉明,体恤民情,洛阳大治。

在裴宽任河南尹期间,唐玄宗到达东溪庄园,赐紫金袋,并亲笔写下“德比岱云布,心似晋水清”的诗句褒奖之,并将东溪庄园赐名为清洛苑。

停机坪上传来一阵发动机低沉轰鸣声,一架降落的客机驶过来与廊桥对接。队员们马上又提起工具,进入机舱,各司其职,忙活起来。

她们被称为“娘子军清洁队”,共 15 人,年龄在30岁至50岁,负责洛阳机场候机大厅、贵宾室和客机机舱的卫生保洁工作。

她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效率极高。每一次作业都一丝不苟,有的清理操作间内的餐盒、饮料瓶等垃圾,有的直奔卫生间擦拭,有的从后往前清扫机舱地板,将垃圾装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还有的收拾座位上的毛毯和地板上的拖鞋……十几分钟后,原本杂乱的客舱焕然一新。

“日常规定每次客舱保洁工作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但春运期间航班多,大家抢时间干,最快 15 分钟就可以完成整个机舱的保洁工作。”记者采访当天,临时带队的毛春红一边请航班乘务长在工作日志上签字,一边对记者说,在春运期间,队员们每天要从早上六点忙碌到第二天凌晨一点,“但愿我们的劳动能换来乘客旅途的舒适”。

本报记者 潘郁 通讯员 郑泽宁 文/图

洛阳机场有一支“娘子军清洁队”

清扫机舱

沟通协调

清运垃圾

交接任务

准备登机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