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只有不到 喝水的好处 假期里,记者进行了一个关于喝水 …epaper.cnxz.com.cn/pcwb/page/219/2017-02/06/A08/... ·

责任编辑 王竹玉 校对 管菲

2017年 2月 6日 星期一你会喝水吗责任编辑 王竹玉 校对 朱美华

2017年 2月 6日 星期一A08 A09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人们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其 10 年后的健康状况。 具体表现为生理和神经、精神功能的优劣,以及是否容易发生结石、痛风、肿瘤和肥胖等。根据美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部分人(尤其是婴儿、老人和运动员)往往没有口渴感,或者不能充分表达口渴的感觉,因此总是处于轻度脱水的状况。

科学饮水 10要素要素 1———主动饮水

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机体部分细胞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了。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口渴时饮水叫被动饮水。 如果长期被动饮水,人体就会处于长期缺水状态,不利于人体的正常代谢。

我们提倡主动饮水,使自己不出现口渴的感觉。 主动饮水不仅有利于机体代谢,还能起到“内洗涤”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及内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要素 2———定量饮水

不同年龄段对水分的需要量各有不同。 老年人每天饮水量可以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在出汗多的情况下,成人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适量补充盐分(1000毫升水加食盐 2克)或瓜果,以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要素 3———制订饮水时间表

每个人应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和工作特点, 制订自己的饮水时间表,并持之以恒。要素 4———养成正确的饮水习惯

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一次性喝水超过 500毫升)。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不仅容易影响消化功能,还能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口渴时不要随便喝两口水了事。正确的饮水方式为:一次性将整杯水(200毫升)缓慢喝完,这样可以使身体有效地进行吸收利用。老年人可将一杯水分

为 2次(每次 100毫升)缓慢喝完。要素 5———清晨饮用一杯水

每天清晨饮用 250毫升温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并净化血液,尤其有利于高血压、 脑栓塞等疾病的防治。 清晨饮水还能有效防治便秘。要素 6———饭前 1小时饮水

此时适量饮水(100—150毫升),水能随着血液循环补充到全身的组织细胞中,进餐时,体内便能产生充足的消化液。因此,建议人们饭前 1小时饮水,以利于消化。要素 7———控制饮水的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水都不适于饮用。 烫水容易灼伤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已被证实是导致上消化道癌症的一个物理因素,冰水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痉挛。

适宜的水温为: 将水烧沸 3 分钟,自然冷却至 20℃—25℃。此时,水中的气体减少,内聚力增大,与人体细胞的亲和性增强。 经常饮用这样的水,所取得的效果最佳。

要素 8———不喝生水未经有效措施处理的生水可能存

在氯气、细菌、虫卵、残留有机物质等,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导致急性胃肠炎和部分传染病。 因此,不喝生水应成为人人遵守的饮水安全准则。要素 9———不喝陈水

在空气中暴露 4 小时以上的白开水,很容易受到细菌和杂质的污染,水的生物活性可丧失 70%以上。 在室温下存放 3天的水, 每升水可产生 0.914毫克亚硝酸盐。常喝这样的陈水,不仅能使血液丧失输氧能力, 还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水垢是以碳酸钙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包括镉、铅、砷等)和盐类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对身体有害。所以,应设法对水壶进行除垢,并及时倒掉瓶底的水。要素 10———不喝反复煮沸的水

沸腾了很长时间的水, 以及在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被人们称为“千滚水”。这种水中的硝酸盐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会增高。长期饮用这种水,不仅会干扰胃肠功能,引起腹泻、腹胀,还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早晨空腹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对人的身体是百益而无一害,它不仅能稀释血液,降低血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减少血栓危险,防止心脏病“高峰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清晨起床饮一杯温热的白开水,不仅能对因晚上睡眠后体内水分由于生理上的散发而减少起到解渴,利尿的作用,也能使皮肤变得光滑细嫩。

温开水漱口 清洁口腔

温开水干净、温和,是一种良性保护剂,不刺激口腔、咽喉,用温水漱口,会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细菌、食物残渣更易清除。

温开水刷牙 保护牙龈

医学研究表明,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为 35 摄氏度。 如果刷牙不注意水温, 容易引起牙龈出血和痉挛,缩短牙齿寿命。

早起一杯水,早餐好吸收

早上喝杯温开水, 水到之处都能冲得“干干净净”,帮肠胃、肝肾减负,还能帮你有效吸收早餐。 因此,清晨起床后,便秘的人,喝蜂蜜水是不错的选择。但清晨空腹饮水不宜超过 150毫升。

噎住了,赶紧喝点温开水

温水就像润滑剂, 在疏通喉管食道滞留上,具有很好的“特异功能”。

解酒效果佳

让醉酒人马上喝几杯温开水, 能有效稀释酒精,保护人体肝脏,补偿因为醉酒呕吐失去的大量水分。

本次问卷显示, 在 25 名 10 到20 岁和 25 到 35 岁的受访者中,有13名女性,其中有 10 名女性表示自己会喝奶茶,7 名女性表示自己一周可以喝五六杯奶茶。

29 岁的小莉是一名金融工作人员,平时工作压力很大,从 9点上班开始,就要不停地接待客户,在上午高峰期时,会有五六名客户在等待。小莉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客户在等待,她的心里就会非常焦急, 很多时候想不到去喝水,等客户接待完,差不多就要到午饭的时间了。 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用来吃饭、休息,这时候她会在餐前和餐后喝一杯水。 下午一般要接待三四名客户, 她会在外卖上给自己叫上一杯奶茶,几名工作人员一起订单,大家一起喝喝奶茶,交流一下工作,这是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刻。

“知道奶茶添加剂多,含糖量高,但是紧张忙碌了这么长时间,真的需要这杯高热量的奶茶来放松一下。 ”小莉告诉记者。

记者在某外卖 APP 上看到,附近可以外送的奶茶就有五六家,其中一家连锁奶茶店一个月的销量高达

近 2000 杯。 在富国街上,短短一段路,记者就发现了 3家奶茶店。

上初二的薇薇同学告诉记者,平常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就会找个奶茶店坐坐,因为奶茶店的消费相对咖啡馆、甜品店等地方要便宜许多,“一杯奶茶 10 元左右, 环境也挺好的,但一份甜品的价格二三十元,一杯咖啡的价格是三四十元,奶茶店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薇薇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 部分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上班族喝水量明显不足。

夏女士在我家一家医院工作,是一名住院部内科护士。 护士的工作忙是众所周知的,夏女士告诉记者,基本上,她早上会在家喝一杯水,白天工作的时候只有趁交接班的时候喝一两杯水, 一天下来她也就喝两三杯水,“没有办法,实在是忙的不行,我们工作的时候基本都是用跑的, 忙的程度可想而知,有时候感觉到渴了,想去喝水,但病人一喊我们,就得立马过去,就顾不上喝水了。”所以夏女士晚上时会适量多喝一点水,但也不敢多喝,一是怕半夜跑厕所,二是夏女士的体质问题,喝多水早上她的眼睛会肿。

我市高级健康管理师李雪表示,都市上班族每天都要和电脑在一起,电脑有很多的辐射,环境也往往是脱水环境,尤其在冬天,空调和暖气一起开,同时,工作节奏也快,要动脑筋, 动脑筋其实消耗的能量很大,这就需要他们更加注意及时补水。

现实的情况却是都市上班族们常常忘记喝水。 调查问卷中, 在 20名 25 岁到 35 岁和 40 岁到 50 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受访人群中,占比最多的是每天喝三四杯水,远远达不到标准的饮水量。 李雪告诉记者,不及时补水,就会造成脱水,很多时候就造成我们大脑细胞先脱水,所以有时候上班族会感觉到疲惫,这是身体缺水的一个信号。像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跟喝水不足都有关系。

介于办公室的条件所限制,上班族们要么喝桶装水, 要么喝自来水,一般情况下以桶装水为主,虽然不是最好,也是无奈之举。 李雪建议都市上班族们,在这种条件下,喝水时可以加点东西,绿茶、红茶、乌龙茶、菊花茶、各种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只有不到 5%的人有规律饮水的好习惯假期里,记者进行了一个关于喝水的调查,一些学生每周喝七八瓶饮料,老人比较注意定时定量饮水

上班族喝水量明显不足

发现:喝一个月白开水全身受益

美国生活黑客网站发表文章称,如果戒掉碳酸饮料、酒精等,连喝 30 天白开水,人的认知力、创造力、心肺功能等都能显著提高。 通常来讲,人体内 50%的水来自饮水,40%来自食物中所含的水,体内代谢还会产生 10%的水。 因喝水在人体水来源比重最大, 调节饮水摄入能够显著改善身心状况。

精神创造力提升。 美国《人类神经科学前沿》刊载的一篇文章显示,如果你能在 30 天内只喝白水, 大脑反应就会加速。 因为大脑需要氧气才能运转更快,而水是供氧的最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证实,每天喝水 8~10 杯可以令认知能力提升 30%。 专家解释,如果大脑缺水, 神经海马体的神经传递就会受到影响,头脑会比较昏沉,反应慢。

看起来更年轻。 英国《每日邮报》上刊登一篇文章, 描述了一位 42 岁母亲的真实经历。 她通过连喝 30 天白开水的方法, 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头痛和消化不良。 专家说,水分能够保持细胞活性,因此,喝水可以减慢老化过程,维持肌肉和骨骼的韧性和强度, 让皮肤更加健康柔软,身材更加丰满。 同样年纪,爱喝水的人皮肤弹性更好。

心脑血管更健康。《美国流行病学期刊》 日前发表一项为期 6 年的研究发现,相比每天喝水少于两杯的人,那些每天喝 5 杯水以上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要低 41%。 专家解释说,水进入人体后经过 20 秒就能到达血液, 使血液黏度降低, 这会对血压和一系列代谢疾病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新陈代谢加速。 有研究表明,不管你饮食如何,坚持每天摄入白开水,就能有效提高新陈代谢速度。 据美国《健康健身革命》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早上刚醒,饮用大约 500毫升的水, 新陈代谢速度就会提高 24%。 如果你 30天只喝白水,身体就能将有害毒素和废物尽可能多地从重要器官排出,还能帮助减少腹部脂肪。

抗病能力提高。毫不夸张地说,水关系到全身的健康, 饮用足量的水能够有效支撑肝脏和肾脏功能,排出有毒物质。专家说,由于水参与整个身体循环,保证身体不缺水, 总体上就提高了身体抗病能力。

大家都知道喝白开水对身体最好,但是,有三种人是不宜过量喝白开水的。

病不愈,祸在喝“老白开”

林女士是个“老胃病”患者,从去年冬季开始, 林女士的胃病又犯了,医生连开了两次药,林女士的情况都没有改善,她还是觉得胃胀,不想吃东西,有时还想吐。

胃病与饮食是最密切相关的,于是,医生开始仔细追查李女士的饮食习惯。林女士说:“我吃东西一向都很注意,如果非要说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那就是我喝水喝多了。我有冠心病,血脂又偏高,听说每天喝八杯清水可以预防中风,我每天都坚持喝八杯水。有时觉得口里淡,一点味道都没有,有时还会感觉头晕想吐。 ”

“原来是 8 大杯水惹的祸,”专家表示,胃病患者最好不要多喝白开水。

三种体质,不宜喝太多水

为何胃病不能多喝水呢?专家说, 中医把一般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其中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这三种体质的人是不适合大量喝水的,否则就会出现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脾虚水湿内停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呕吐、口淡、口角流清稀的口水等水饮上犯的表现。

1、气虚质表现为: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容易出汗、口淡、不想喝水。 舌淡,边有齿痕。

2、阳虚质表现为:比较怕冷,

平时手脚比较凉,天冷的时候更加明显。 饮食都喜欢偏热的,对冷饮及冷的食物不太喜欢,或进食后有不舒服的感觉, 并且可能出现腹泻。平时大便偏烂,不容易成形,小便清长,有些人夜尿较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润。

3、痰湿质表现为:面色淡黄而黯,眼部有轻微浮肿的感觉,面部的皮肤油脂较多。这种体质的人多汗,汗液黏腻,口黏腻或觉口中发甜。 其中很容易鉴别的一点就是,这类体质的人, 常感觉很累很倦,身体困重, 尤其是腰腿部有沉重感,时有胸闷,容易咳痰。

煎汤代水喝,补水又养身

“不能大量喝水?那我一天该喝多少水?” 林女士问医生。 医生说,如果觉得口干,不要一次一杯往下灌,而是小量分次慢慢喝。 另外,还可以考虑以茶代水喝。

1、 阳虚质者可以喝一些普洱茶,或煎一些西洋参汤代水喝;� � � � 2、 气虚质者就选择白术或党参煮汤代水喝;� � � � 3、 痰湿质者可用苡米或扁豆煮汤代水。

“煎汤代水喝,既补水又养身,比如普洱茶是熟茶,具有养胃暖胃的功效的,对于阳虚、胃肠不好的人非常适用,而扁豆具有祛湿的功效,扁豆水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再适合不过了。 ”医生提醒,像林女士这种饮水后出现明显胃部症状的人,首先还是要到医院来诊治,调理好以后再改变她的喝水方式。

44 不能多喝水的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指出,成年人要足量饮水,每天 7-8 杯(1500-1700ml),并且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95.3%的人不会喝水,只有不到 5%的人有定时定量规律饮水的好习惯。

记者针对市民日常饮水的习惯问题,对 40 名四个年龄段的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

在调查的 40 名市民中,20 名男性,20名女性。其中,10到 18岁的青少年有 10 名,25 岁到 35 岁的青年有 15 名,40 岁到 50 岁的中年有 5名,60岁到 70岁的老年人有 10名。

本次问卷涉及市民日常饮水的习惯问题, 包括平常主要饮用什么水,一天的饮水量是多少以及饮水的时间段 3个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40 名受访者中 ,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人数占47.5%,有 19名。 而选择自来水作为日常饮用水的则占到调查人数的1/4。 占比最多的是每天喝 4-5杯水的群体, 有 16名受访者, 比例达到40%。 有 28名受访者一天的饮水量不足 1500 毫升,占比 70%。 有 4 名受访者的饮水量只达到标准的一半。

调查问卷中, 记者发现大家意识到了早晨喝水的重要性,34名受访者会在起床后喝一杯水,占比高达 85%,有些人会在水中放入蜂蜜、柠檬等。

老年受访群体的饮水习惯情况较好, 除了爱打麻将的一名老太太,每天只能喝三四杯水,大部分的老年人比较注意自己一天的饮水量,有 8名老人定时定量地喝水。

□调查 40 名市民的饮水情况

小凯同学今年上高一,据他的妈妈安女士反映,基本上孩子不喝矿泉水、 白开水等没有任何味道的水,经常喝的饮料包括可乐、芬达等碳酸饮料,现在喜欢喝乳酸菌饮料,晚上在家写作业的时候,如果不让他喝这些饮料,他可以一杯水也不喝,基本上每天都要喝一瓶饮料,碰到出去吃饭或者和朋友出去玩,喝的就更多。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 6岁,已经到了换牙的年龄。但是孩子爱吃糖爱喝甜饮料, 已经成了李女士头疼的事儿。“每次去超市,肯定去饮料区挑选饮料,而且碳酸类的饮料居多。”李女士说, 可能是因为带汽的饮料口感好,拗不过孩子,每次都买,小家伙能一口气干掉半瓶。

后来, 听说喝苏打水对身体好,李女士也买了不少,其中一款香草味的苏打水孩子也挺喜欢,一次能喝掉一罐。“因为苏打水对身体好,所以就买了不少,也没怎么控制孩子喝。”不过最近,李女士郁闷地发现其实孩子经常喝的那款甜甜的苏打水含糖量并不比雪碧可乐少到哪儿去。

问卷调查中, 在 10 名 10 到 18岁的青少年中, 有 9名学生表示会喝含糖饮料, 部分学生每周甚至可以喝

七八瓶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1年, 全国软饮料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 20%,2011年的销售量已突破 1亿吨大关。 青少年是饮料的主要消费人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我国 9 省(市)3—18岁儿童青少年碳酸饮料消费率为 39.5%, 部分人每周饮用碳酸饮料超过 7次。

市中心一家健身房的教练郑先生表示,每年寒假和暑假,他们都会开以减肥为主题的集训班, 前来的小胖墩们可不少。在集训期间,除了各种锻炼和专门的课程外, 他们也要求学员对饮食进行控制。郑先生告诉记者,他发现不少小胖墩特别爱喝含糖饮料,“喝一瓶瓶装的可乐, 需要你在跑步机上跑 50分钟以上才可以被消耗掉。 ”郑先生表示, 在禁止孩子们喝含糖饮料后,他们会选择喝运动饮料,虽然运动饮料喝起来没有那么甜, 但仍然含有不少添加剂,热量也比较大。

记者在一家超市的饮料货架上看到, 货架上的饮料种类非常多,其中不乏进口饮料,比较常见的有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蛋白饮料等。 不少饮料的成分表里标注了热

量、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除了个别的饮料在营养成分表里(NRV)分别标注了糖的含量外,不少饮料瓶上的营养成分表里并没有标注出糖分的含量。

在不同的碳酸饮料中,有一款重量为 330毫升,其营养成分表标注每百毫升含有 10 克糖, 而另一款 355毫升的碳酸饮料里,其营养成分表则显示每份(355毫升)含有 48克糖。

饮料中到底有多少糖呢?记者发现有网友贴出了一些对比照片,他们用糖块来表示一瓶饮料中所含的糖分。 以一块重量为 4.5克的方糖来计算, 一罐 355 毫升可乐里所含的糖分是 39克,相当于 8块半的方糖;一罐 355 毫升芬达葡萄味汽水里所含的糖分是 48 克, 相当于 10 块半的方糖; 一罐 355 毫升雪碧里所含的糖分是 38克,不到 8块半的方糖;一瓶 500 毫升茉莉清茶所含的糖分是21克,等于 4块半方糖;一瓶 450 毫升草莓味果粒奶优所含的糖分是 30克,不到 7块方糖。也就是说,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 2岁至 18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该超过 25克的建议, 喝半罐芬达所摄入的糖分就已经超标。

□青少年 爱喝含糖饮料,有的学生一周喝七八瓶

□女性 偏爱奶茶,上班族喝水量明显不足

□老人 久坐打麻将喝水少诱发脑卒中

在 10名 60岁到 70岁的受访人群中, 只有 63岁的李奶奶饮水量不能达到标准。 李奶奶退休后, 喜欢上了打麻将,“主要是太无聊了,女儿天天上班,孙女上学,老头做饭,我退休在家后,整天没事干。 ”李奶奶说,看她无聊,以前的同事就喊她打麻将,之后,就泡在了麻将桌上。

“一打起麻将来,哪能想起来喝水,老喝水还得上厕所,太麻烦了。 我也就吃饭的时候喝杯水, 晚上也不能多喝,我容易起夜。 ”李奶奶说,好在她身体好,没出过什么问题。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专家耿德勤告诉记者, 春节期间他们收治了不少脑卒中患者,其中有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就是因为长时间打麻将诱发了脑卒中,“打麻将时久坐不动,长时间不喝水,血液会变得比平时粘稠,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如果造成身体脱水,带来的危害很大。 ”

耿德勤告诉记者,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最好每天能喝够 2000ml水。建议老年人早上起床洗漱后,快速喝前晚晾好的白开水 250毫升。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清洗胃、肠并通便。 早饭前后,老年人可能有好几种口服药需要服用,这时可以用些温开水来完成此事。上午,可以泡杯绿茶,遛遛弯,活动活动;累了,可以稍坐,不要久坐。 因为绿茶含有植物雌激素,对缓解前列腺增生很有帮助。 而久坐,对前列腺的保养则百害无一利。午饭前后,可能也需要服药,记住:服药用白开水,服药后半小时方可饮茶。 晚饭后,少喝些水,不要饮茶,且最好能出去走走。即使在室内也要起来多动动,以利于喝进去的水尽快排出来。一方面,能减少睡眠中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茶水引起的失眠。

文 /记者 耿萌

饮水习惯决定你 10年后的健康状况

11 喝水的好处喝水到底要注意什么? 专家

总结了一部健康饮水“三字经”,教您正确饮水。

尿色变,留心看。 人体缺水会出现一些症状, 尿色加深就是一个信号。 一般来说,尿液呈淡黄色或浅黄色时, 应补充 100 毫升—200 毫升的水;尿液呈深黄色时,亟需补水 500 毫升; 如果尿液颜色过浓且尿量明显减少, 就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勤补充, 分时段。 我们每天2500 毫升的摄水量中,必须保证有 1600毫升白开水,其余水分可适当从其他食物中获取。 正确的方法是勤喝水,每次两三口,不要

等到渴了再喝。 此外,每天还要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 早起一杯水(约 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时一杯水;餐前一杯水。

抛软饮,弃酒杯。 很多饮料富含糖分,而因糖摄入超标,软饮料导致疾病致死致残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过度饮酒易伤身,浓咖啡、浓茶刺激神经兴奋,让人难以入眠。

凉白开,最划算。 目前市场上饮料种类繁多, 占据了公众大部分摄水量,让很多人忽视了喝水。白开水是目前认为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清洁无菌,煮沸后,水质和水硬度得到改善, 保存适量矿物质,是最经济的健康饮品。

22 正确喝水“姿势”

一、晨起饮用淡盐水

在一些人当中, 流传着一种“晨起饮用淡盐水”的说法。但实际上,晨起饮水是为了补充人体在夜间丢失的水分,研究表明,白开水才是承担这一任务的最佳“角色”,饮用任何含盐、糖、油或兼而有之的其他饮品,不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饮白开水的保健功效。

清晨是所有人在一天中血压最高、 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间段。对于高血压病人或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晨起饮用淡盐水却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管紧张度而导致血压上升。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清晨饮用淡盐水,同样会增高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的负担。

正确的做法: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人体对盐的需要量仅为每天2—3 克, 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

二:运动后立即饮凉水

这种只图一时痛快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胃部血管和平滑肌痉挛,严重时可引发胃出血。

正确的做法:运动者在运动后应先休息一会儿,再缓慢喝一些温

水或淡盐水。

三:出汗后猛喝水

这种喝水方式不仅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还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 因为大量出汗会使身体丢失盐分,如果大量饮水,会进一步稀释血液。 此外,在大量出汗时,胃肠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差,以致水在胃肠道里积聚, 使人感到闷胀不适,并引起消化不良。

正确的做法: 先用水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再喝 50—100 毫升淡盐水;休息 30 分钟后,再继续饮水,但不要饮用冰水。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产生 1千卡热量,就需要 1 毫升的水进行参与。 就是说,按每天能量需要量为 2000—2500 千卡计算,一个身体水分状况良好而缺乏运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取 2500 毫升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液体。

当然, 人的饮水量还与年龄、体重、活动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例如处在高温、低湿或高海拔地区的环境下,或在进食、旅行、锻炼、怀孕、哺乳、摄取高蛋白膳食或发生了某些疾病的情况下,人们就需要适当地增加饮水量。

“不该喝”的水33

女孩子聚会,偏爱点的饮料一般是热乎乎、甜滋滋的奶茶。 记者 秦媛 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