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火遍朋友圈的春运高铁版清明上河图 3名重大学生画的€¦ · 滴,应用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加入现代 的生活场景,围绕重庆地域文化,将洪

让生活 下来慢慢新闻深阅读慢生活06 ·朋友圈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责编 余麟 图编 张路美编 黄明强 责校 蒋国敏

火遍朋友圈的春运高铁版清明上河图

3名重大学生画的

一幅长达五米的高铁版“清明上河图”在春节前走红网络,里面的人物不仅有过去一年成为公众焦点的明星大咖,还有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主角。不少看过此画的网友评论,细细研究完这趟列车,突然发现过去一年原来有这么多值得玩味的回忆。不少人在问,这幅精美的“清明上河图”出自谁的手?近日,重庆大学一读者向记者报料,是该校3名大学生的杰作。

重庆晚报-上 游 新 闻 记者 周 小 平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春节期间,市民糜女士在朋友圈连续发了几个尴尬的表情,配合表情的是一段儿子和几个小伙伴打手机游戏的视频。对于儿子过年这几天的表现,糜女士非常恼火:“儿子过年这几天不用做寒假作业,到哪儿都抱着手机打游戏,我去纠正他还要冒火……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糜女士的儿子并不是个别现象,如何让孩子少玩游戏,让不少家长都烦恼。

糜女士向记者吐槽,她10岁的儿子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早上从8点过起来,就开始打游戏,不仅仅是王者荣耀,他还玩绝地

求生,每天一打就是四五个小时!为了避免儿子长时间在家里打游戏,糜女士尝试带着儿子去亲戚家串门,没想到这下更麻烦了,几个小伙伴聚到一起,立马拿起手机开黑,这下打游戏的时间没有减少反而变长了。糜女士本想带儿子去户外踏春,儿子却一口拒绝,这让她更无奈。糜女士在朋友圈发视频求助,没想到不

少好友纷纷吐槽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下让她更加无语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只希望春节早点过完,这样儿子就能正常了。”

孩子过年不爱户外活动,爱抱着手机沉迷游戏的行为,重庆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表示,这种行为不是“网瘾”:“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沉迷游戏,就会认为是

网络成瘾,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亲子关系不融洽。家长们没有理解孩子的成长诉求,导致孩子躲进游戏、躲进手机自我拯救。”

为了避免孩子沉迷游戏,谭刚强建议家长不要用没收手机等简单粗暴的方法,“这不利于问题解决,还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谭刚强认为要从兴趣入手:“小孩们都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所以可以考虑让他们参加冬令营之类的群体活动,或者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动漫展览、兴趣爱好班,甚至邀请一些小伙伴到家来,一起下棋、听音乐等,这样自然就不会沉迷游戏了。”

孩子过年天天玩游戏家长发朋友圈求助

1 2 3

▲谷予▲重庆小伙韩宜航▲薛景勃,团队的“画手”。

▲春运高铁版清明上河图全图

▲春运高铁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5米长高铁版清明上河图囊括2018年热点

记者看到,这个春运高铁版清明上河图,长5米,宽30厘米,图中绘制了2018年的热点人物和事件,包括遨游太空的嫦娥四号,解释时间的霍金,无辜的大猪蹄子,非常6+1的李咏,还有二月河等。

“我们画了三节车厢,219个人物,10只嗅嗅。整个火车有一个故事主线,由嗅嗅开始,由嗅嗅结束,所有的主线人物,都涂了红色。”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二学生谷予介绍,她和薛景勃、韩宜航几位同学分工协作,一起完成了这幅作品,前后历时1个月。

韩宜航同学是土生土长的重庆男孩,喜欢看剧看电影,关心热点,他负责前期的素材搜集,把平常的热点转化为团队的创作素材。谷予来自江苏,喜欢互联网运营,她主要负责撰写文稿,制作H5,将作品更完美地呈现。绘画高手薛景勃来自吉林,是团队的灵魂人物,需要画画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他来完成。

将绘清明上河图系列让现代人穿越到宋朝

“绘制高铁长卷不是我们的最终作品,中国的长卷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记录场景,还能讲述故事,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谷予介绍,他们接下来将利用课余时间,绘制更多的“清明上河图”系列。

“我的本科四年在重庆度过,对这个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我看来,重庆是非常别致的一座城。它有很多特质,但是这种质朴的东西却在迅速消失,我希望将它们记录下来。”在薛景勃的设想中,他们还要用长卷记录下重庆生活的点滴,应用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加入现代的生活场景,围绕重庆地域文化,将洪崖洞、小面、火锅等重庆特色符号绘出来。“人们往往对现有的东西并不在意,只有失去后才会觉得可贵。但如果我们能将这些记录在长卷画中,以后的人们就会知道我们曾经如何生活过。这就像我们现在看《清明上河图》的感觉是一样的。”

现代人穿越回宋代大街上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谷予透露,他们还打算完成一幅穿越版的清明上河图。人们穿着时髦,拿着手机,打卡拍照、直播……想象这个画面就觉得很有趣,你是不是很期待?

工科男中的绘画高手临摹过《清明上河图》

据了解,三人目前都是研二学生,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后,谷予和韩宜航在本校继续深造,而薛景勃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读研。

薛景勃是团队的画手,小时候就开始学画画,喜欢历史、古建筑。大学本科虽然读的土木专业,但入校以来,他就在自学建筑专业的教材,积累的绘画功底也没有荒废,看到喜欢的建筑,他会毫不犹豫地画下来。“有次,读到了一本解析《清明上河图》的书,书里对画中的800多个人物都有详细的故事注解,把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描述得非常细致。本以为只是一幅普普通通的画,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生动的故事,于是就决定将《清明上河图》临摹出来。”薛景勃介绍,本科毕业的时候,他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历时两个月,以临摹一幅1:1的《清明上河图》为自己大学四年画上圆满句号。

薛景勃告诉记者,《清明上河图》中有一种名叫“欢门彩楼”的古代建筑样式,结构复杂,仅仅是画这一处不到4平方厘米的建筑,他就用了6个小时;画的重点“虹桥”,人物多达两百人,要画上足足一个星期……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