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新年的希望 - yptimes.cnyptimes.cn/resfile/2016-12-27/06/06.pdf · 《红楼续梦》、《红楼梦影》、《增补红 楼梦》等都出来了,结果呢,多是续 貂之作。

了/解/知/识/杨/浦/的/第/一/窗/口

2016.12.27 星期二|责任编辑:曹隽 视觉编辑:黄栋

第6版

【文苑】

八埭头第69期

■王志良

光阴荏苒。当辞旧迎新的钟声响起时,新年在人们不经意间如期而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在这如梭的四季轮回中悄然而逝,所有的鲜花与沮丧在这 365 个冉冉的日夜中荡然无存,唯独那时钟,还在黙默地、无休止地按既定的轨迹向前行进着,就像那无痕的岁月匆匆步履周而复始。

新年总在开始时,把我对远方遥远的、无法排遣而又搅得人心神不宁的思念耿耿于怀,思考伴随着向往、彷徨依托着奋斗、产生一种新的正能量前行。年末总在行将结束中,念及其间旅途中的快乐与跋涉中的艰辛、孤独中的沉思与寂寞中的忧愁、无不在那渐行渐远的

时光长河中悄然沉淀。面对未来的深情倾诉,你春风

化雨般的柔情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已深深融进我干涸的心灵,尽管你在远去的日子中杳无音信。面

对前行中疲惫不堪的身躯,魂牵梦萦地遐想着,思索着,不能因为难耐的寂寞,孤独的寒冬而唯独放弃属于我的春天。

那封闭许久的诺言,依旧在安谧的梦乡中绽放,你如诗如画般美丽的笑靥,在花香与绿阴织成的春夜里,荡漾着浓浓的情丝,使我沉醉如初。和平鸽在蓝天下拍打着翅膀似箭一般飞翔,在新年来临的

时光里一次次叩击着我沉封已久的心扉。

于是,尘封的记忆随着和平鸽不间断造访,从酣睡的梦中苏醒过来,寻觅到最初的信念还伫立在枝

头摇曳,静静地等待着。盎然的春意抚平了沉淀的创伤,沉黙在宁静中离去,相思在星光黯淡中重新走进新的黎明。

新的黎明蕴含着新的希望,新的希望孕育着新的梦想,新的梦想张开了新的翅膀,走进如诗如画的意境,走进如痴如醉的绿茵,走进风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走进细雨如烟、一片新绿的春色,迎接从远方匆匆赶来的,迟到的掌声和赞许。哦,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梦想、新的追求、新的跨越… (作者系东宫文创中心会员)

■刘新宁

“画蛇添足”的典故人尽皆知,真正能记住前车之鉴而不重蹈覆辙的人很少,于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间,从无处看有,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即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从前有人卖一幅画:一人牵驴过小木桥,桥很窄,驴不敢过,牵牛人用力拉它。画上可看出人在急着用力拉,双手做拉状,驴执拗不肯过,做挣扎状,但却看不见绳子。有个买主很喜欢,欲出百两纹银,约次日来取。卖主回家仔细看画,看不出哪里值这么多钱,却发现一处“纰漏”——画上没有绳。卖主惊出一身冷汗,“幸亏发现得早,还来得及补上,否则……”。然而,次日买主看着“完美”的画却不买了。同样的错误还有人也犯过,一人卖一幅垂钓图,大鱼已出水,线却断了,笔直如弦的钓鱼线中缺了一寸,渔夫一副惊骇遗憾的表情。卖画者自作聪明,提笔补上了这一寸,结果弄巧成拙,不再值钱。

非但画如此,诗也如此,唐代诗人王建有“蝉叫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句。到了宋代,王安石读完皱了眉头——无声的寂静才叫幽,有鸟叫声这山还怎么幽?于是提笔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被黄庭坚讥笑为“点金成铁”。大概王安石没有学过“反衬”这种修辞。柳宗元有一首《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

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苏轼认为后两句是蛇足。确实,如果没有后两句并不损诗之完整,有了感觉拖了个尾巴。

《红楼梦》是名著,其悲剧意义的结尾给人留下的是艺术的震撼和深沉的思考。很多人却不满意这样的结局,认为大团圆才理想,于是纷纷续作,什么《红楼补梦》、

《红楼续梦》、《红楼梦影》、《增补红楼梦》等都出来了,结果呢,多是续貂之作。

维纳斯的断臂之美也曾引得一些人生发出遗憾和不满,可怎么给他补这个断臂都不合适,最后只好放弃这个“蛇足”之举,就让这残缺之美无声地宣示什么是真正和至高的美。

不光艺术创作如此,人们平时做事也如此,有人从祖上继承下一张良弓,别人嫉妒,就对他说,如此好弓,可惜看上去不够美,最好雕刻点什么。他就真的找人加工,结果弓体被镂得虚空,一拉弓,“咔”的一声断了。有人写诗讲此事:

“祖传一良弓,百发能百中,遗憾不够美,求人细加工,精雕行猎图,钻孔饰流苏,动手再试弓,但闻一声嘣。”而据鲁迅先生回忆,他在东京学医画人体解剖图时,为了好看,曾随意改变了下臂的血管位置,受到藤野先生和蔼又严肃的批评。

生活中许多类似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事儿,书写的大多是求全之毁,取得的效果也适得其反。看来,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真”都是居于首位的,然后是“善”,最后才是“美”,而假与恶本身就是丑的。(作者系浦东新区读者)

■卞林夫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祖国第一大江。能在长江溯流而上,穿三峡,观美景,避酷暑,品美味,这是我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夙愿,今年八月,我和妻女终于如愿以偿。

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三峡人家。这是国家5A级旅游区,展现了土家族的人文风貌。在土家的吊脚楼,我们欣赏了土家歌舞和抛绣球招新郎入洞房的全过程。沿着溪水,有鱼鹰在捕鱼,有女子在洗衣,有姑娘小伙在谈情说爱。活的道具,活的模特,让游人感同身受。

船行第二天,游览神女溪。神女溪全长 15 公里,其中 10 公里为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谷,有睡美人、手掌峰、巫山云、飞凤峰等十几处

景观沿途罗列,峰峦叠翠,云遮雾绕,多处柳暗花明又一村,真乃峡中之奇峡,景中之绝境。

一路行船,还到了白帝城,上了石宝寨,但最最令人难忘的还是观三峡大坝和过五级船闸。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我们好奇的是七千吨大船怎么爬上 30米高的水位。好在之前已实地考察,知道要经过 5个闸门,通过水的浮力提升船的高度。傍晚时分,我们的船进了第一个船闸。两头的门关上以后,但听两侧哗哗水声,大约25分钟船就到了第二个闸门的高度。就这样,经过两个半小时,我们的船到了大坝一样的高度,可以直奔重庆了。当然,下水船也是同样操作,只是进水变成放水。游船经理现场解说,三峡船

闸是免费的,巴拿马运河进出一次,收费是150万人民币。为了提高速度,能让三千吨以下船只一次升高的提升机即将竣工,马上就可实现

“小船坐电梯,大船过闸门”。为了建造三峡水库,动迁人口113万,工期17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此种感觉,离不开游船员工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每次上下船,都有员工夹道迎送,送水,送伞,送热毛巾。餐厅实行定席位,中西方美食在这里交汇。客房还有净水机,员工还为游客表演自编自排的节目,比之国际邮轮,倍感亲切温馨。老妻适逢生日,船长通过身份证获知信息,特地送上了生日蛋糕与贺卡。

一路行船一路观景,山美,水美,人更美啊!(作者系兰州小区居民)

■韩倚风

春节将近,我思乡的情绪就同挑剔的味蕾一起蠢蠢欲动,仿佛能看见数百里之外的老家屋檐下,已经挂上了几条风干的羊腿,口水简直快要把自己淹没。

与北方喜欢涮、西部喜欢烤不同,我最中意的羊肉做法是爆炒。那被炒得酥松可口、恰到好处的羊肉,藏在大片的葱叶和红辣椒里,用筷子轻轻一拨,就会散成细丝状,冒着热气,香喷喷地令人迫不及待想大快朵颐,忍着辣、滴着汗,只消几口,就如同在胃里升起了一把温香的火,整个人都暖融融了。

记得最早吃上爆炒羊肉那年,正与小伙伴们在院子里嬉戏的我,忽然听见厨房里传出油锅爆炒的

“滋啦”声,随后飘来从未闻过的肉香,身不由主地循着香味就去了。

正是除夕,我们家的传统是父亲的兄弟姐妹好几家,全都聚到我爷爷那里过到初六。这之前,几家凑份子,由我妈和二婶负责采买,手艺不俗的小叔叔则充当大厨,爆炒正是他的拿手绝活。年前就一直挂在厨房屋檐下风干的羊腿,看上去干巴巴、黑黢黢,我们几个孩子都对它嗤之以鼻。可等到小叔叔削下一小块,熟练地切丝翻炒几下,却香得我们走不动路。

孩子们都流着哈喇子,癞皮狗似的挤在厨房里看着那锅肉。小叔叔一边得意地卖弄着烹饪技巧,一边对我们挤眼睛:“快去坐好,这道菜上桌就可以开饭了,保证你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味道。”

听见他的话,其他的大人们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他们的眼角眉梢,充满着对生活会越变越好的期待,而那份美好的证明之一,就是这盘我们从未吃过的爆炒羊肉。

很快,小叔叔就端上了那盘冒着热气、异香扑鼻的羊肉。大家团团围坐在爷爷的身边,面对一桌琳琅满目的好菜,共同举杯祝愿,然后边吃边聊,欢声笑语萦绕耳边。

那一刻,我吃下人生中第一口爆炒羊肉,辣得眼泪鼻涕汗水一起流出来,却仍心急地想吃第二口,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当时的所有人,当时那笑声,都一起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如同那盘爆炒羊肉。

真的,那是我吃过最香的一盘菜,在寒冷的冬天里就像温暖身心的一把火。(作者系徐汇区读者)

■金惠

冬日的周末,闲来无事,在小区的河边散步,但见小河边有一垂钓老者,站在河边,手拿一鱼竿,神情专注的在垂钓。河滩上有诱饵、干粮、水壶。很是好奇,这阴冷的天气,会有鱼儿上钩?于是,与之闲聊,问他能否钓到鱼。老者微微一笑,他说:冬日钓鱼,确实不易,但却很有意思。冬日的河边没有喧哗,偶尔有小鸟从头上掠过,低头看看你在垂钓,委身于这种情境中,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天地。冬天的鱼虽不肯咬钩,但一旦咬钩一般不吐钩,迟点提竿无妨,滑鱼率低。冬日钓鱼要有耐心,更要静心。有时,一天下来一条鱼也没钓上来,能否钓到鱼我并不在意,钓鱼重在养成自己良好的心境。

继续闲聊,他说:你看,在这冬

日,我河边一站,看一河碧波,享受自然的清新,感受独钓一河冬韵的愉悦,这就是一个收获。

好一个独钓一河冬韵。此刻,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境界写得比较幽僻,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而诗人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而我的眼前却是一个渔人,一枝钓杆,一面歌唱一面喝酒的情景。这景,没有了萧瑟。这情,没有了孤寂。有的只是沉稳和洒脱。

慢慢地,我仿佛感悟和领略出了一个垂钓者的心境。有鱼上钓

乐,无鱼问津也乐。他热衷冬日独钓,钓的不仅仅是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宁静的心境。也许姜老太公垂钓渭水岸边,钓来的是王候将相。张志和西塞山前垂钓,钓来的是闲适情怀。而这位老者独钓,得到的却是冬日的韵味和意境,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和境界吧。

他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只有在冬季,才会有这种特别的效果,人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着冬韵的乐趣,呼吸着冬日的空气,真让为娱而鱼的独钓者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独钓一河冬韵,好惬意,好逍遥。悠哉,游哉。(作者系嘉定区读者)

蛇 足

新年的希望

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

爆炒羊肉:冬天里一把暖胃的火

独钓一河冬韵

喜鹊登高枝 红梅报春花(国画)■平凉书画会会员 吴玲瑛

Recommended